药物流产

2024-06-08

药物流产(精选8篇)

篇1:药物流产

消化系统药物、心血管药物及呼吸系统药物中的代表药物作简要分析:

奥美拉唑:连年高增长

奥美拉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代表药物,是进入基本药物目录(2009基层版)的唯一一个质子泵抑制剂品种。该药的原研厂家是阿斯利康,1988年在全球首次上市,商品名为“洛赛克”。笔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我国奥美拉唑的制剂批文超过250个,其中,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批文数量超过100个。

根据样本医院的数据显示,奥美拉唑仿制药的销售额近年都有比较明显的增长,除2008年以外,每年都录得两位数的增长率。高增长率估计得益于近年新厂家的进入。在奥美拉唑的主要厂家中,海南灵康制药、山东新时代药业、罗欣药业近年才获得生产批文,而且产品也有一定的创新,例如:海南灵康制药的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规格有60mg,而平时主要使用的注射用规格为40mg。

正在审批的奥美拉唑制剂中,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明显少于其他剂型,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仍有超过10个厂家在申请生产批文。

二甲双胍:近200个批文

口服常释剂的二甲双胍是基本药物目录(2009基层版)中三个口服降血糖药之一,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该药的原研厂家为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商品名“格华止”,剂型为缓释片。国内制剂批文接近200个,其中,盐酸二甲双胍片超过100个厂家获得生产批文,缓释剂型产品也有50个生产批文。

二甲双胍仿制药的主要厂家有利龄恒泰药业、正大天晴药业(商品名:泰白)、天安药业、圣济堂制药、信谊药厂等,剂型以缓释片和肠溶片为主。

正在审批的二甲双胍制剂中,上海现代药物制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申请临床的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剂型较为独特。另外,盐酸二甲双胍片仍是最多厂家申请的产品。

氨氯地平:步伐放缓

氨氯地平是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属于第三代钙通道阻滞剂。随着更多厂家进入氨氯地平市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开拓县级医院市场。由于产品疗效确切,又有医保的政策优势,可能会因厂家增多而导致价格竞争,所以氨氯地平有进一步开拓县级医院市场的潜力。

氨氯地平由辉瑞公司研制,商品名为“络活喜”,1992年7月31日获FDA批准上市。该药于1993年投放中国市场,当年12月1日在中国获得药品行政保护,已于2001年6月1日期限届满。国内大部分制剂批文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占比接近80%。

经过两年超过20%的高增长之后,氨氯地平仿制药销售额近年增长有所放缓。主要的仿制药产品有赛科药业的“压氏达”、扬子江药业的“兰迪”、苏州东瑞制药的“安内真”、昆明赛诺制药的“欣络平”。其中,“安内真”有2.5mg、5mg、10mg 3个规格的产品,而其他产品规格主要为5mg。

在审批中的氨氯地平制剂中,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仍然是最多企业申请的品种。另外,地奥集团成都药业的苯磺酸氨氯地平口腔崩解片属于创新剂型。

辛伐他汀:基药品种优势

辛伐他汀在基本药物目录(2009基层版)中,是“调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中唯一一个品种,在疗效相仿的前提下,相对于其他降脂药物有一定的政策优势。

辛伐他汀由美国默沙东公司开发,于1988年首次上市,1991年12月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控制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辛伐他汀于2005年12月专利到期。杭州默沙东制药于1997年将辛伐他汀引入中国,商品名为“舒降之”。国内制剂批文接近150个,其中以辛伐他汀片的批文数量最多,生产厂家众多。

辛伐他汀仿制药销售额在2007年后有较稳定的双位数增长。主要的仿制厂家有南新制药(商品名:辛可)、京新药业、万生药业(商品名:忆辛)、海正药业、兴安药业(商品名:剑之亭)等。其中,兴安药业的“剑之亭”为滴丸剂型,海正药业的辛伐他汀片除了传统的4种规格外,还有30mg、50mg、80mg的规格。另外,未见其他新剂型的辛伐他汀仿制药在申请生产。

氨溴索:剂型多利推广

氨溴索的原研企业是勃林格殷格翰,商品名为“沐舒坦”。该产品有多种剂型:口服液适合儿童使用;缓释胶囊可满足生活节奏快的患者需求。国内制剂批文达到140个,其中,口服液和注射剂两种剂型有较多厂家生产。该药是多剂型产品,部分剂型已进入基本药物目录,有利于该产品在县级医院推广。

根据样本医院数据,氨溴索仿制药的销售额每年都有显著增长,近年增长率在30%左右,主要原因是注射剂的使用在增加。在氨溴索主要仿制药厂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2003年至2006年间获批的,而且很多厂家拥有2个或以上剂型,例如常州四药制药就拥有注射剂、普通片剂、口服液、缓释胶囊4个剂型,天津药物研究院也有颗粒剂和注射剂两种剂型。

由于氨溴索剂型较多,厂家都希望通过不同剂型来申请生产批文,目前已申请生产的剂型有分散片、缓释胶囊、口腔崩解片、糖浆、颗粒、普通片剂、注射液等。另外,韩美药品株式会社也在为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申请临床。

氯雷他定:医保OTC品种

氯雷他定的口服常释剂型是医保产品,该药属于OTC药品,对患者来说购买更加方便,有利于治疗的连续性,所以这类产品在基层具有推广优势。

氯雷他定是由先灵葆雅公司研制销售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商品名为“开瑞坦”,具有选择性抗外周组胺H1受体的作用。其特点为长效、无镇静作用、无抗胆碱能作用,并且在治疗剂量范围内无嗜睡作用,适用于流泪、打喷嚏、过敏性鼻炎、急性或慢性荨麻疹症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国内生产批文中过半数属于氯雷他定片,另外还有个别厂家开发出泡腾片、颗粒、咀嚼片等剂型。

从样本医院的数据可知,氯雷他定仿制药销售额的增长率波动比较明显。仿制药的主要产品有,双鹭药业的氯雷他定分散片(商品名:雷宁)、三门峡赛诺维制药的氯雷他定片(商品名:百为坦)、亿华药业的氯雷他定颗粒剂(商品名:华畅)。

正在申请生产批文的产品中,氯雷他定片占比仍最多。利君制药正在申请氯雷他定软胶囊的生产批文,相对已上市的产品来说,剂型有一定的改变。

“人口数超过30万的县(市)2011年底前基本建成1所二级甲等以上的公立医院,使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和部分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能够在县域内基本解决。”——《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

篇2:药物流产

缩合反应。异烟肼的酰肼基可以和含羰基的试剂(如芳醛)发生缩合反应。异烟肼与香草醛反应,生成异烟腙,测定熔点供鉴别。

沉淀反应。异烟肼分子中的吡啶环具有碱性,可以和重金属盐类(如氯化汞、硫酸铜、碘化铋钾)乙基苦味酸形成沉淀。异烟肼和氯化汞可生成白色沉淀。和硫酸铜-枸橼酸试液反应,先产生绿色沉淀,加热,沉淀变为红棕色。

尼克刹米的鉴别:戊烯二醛反应。属吡啶环的开环反应。尼克刹米分子中的吡啶环与溴化氰反应,开环形成戊烯二醛的衍生物,再与苯胺缩合,形成黄色的希夫氏碱。

异烟肼也可发生戊烯二醛反应,但需先用高锰酸钾或溴水氧化为异烟酸,再与溴化氰作用。

与苯胺缩合形成黄色至棕黄色产物,与联苯胺紫外分光光度法形成淡红至红色产物。

水解反应。尼克刹米分子中的酰胺基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加氢氧化钠试液,加热,即有二乙胺臭味逸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

沉淀反应。尼克刹米分子中的吡啶环也可以和重金属离子反应。尼克刹米和硫酸铜及硫氰酸铵作用,生成草绿色配位化合物的沉淀。

异烟肼中游离肼的检查:薄层色谱法。肼的检测限为0.1μg,控制限量为0.02%.异烟肼的含量测定:异烟肼分子中的酰肼基具有还原性,可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其含量。溴酸钾法。甲基橙作指示剂,溴酸钾滴定止粉红色消失。每1ml的溴酸钾滴定液(0.1667mol/l)相当于3.429mg的c6h7n3o.异烟肼的片剂、注射剂均采用溴酸钾法测定含量。

还可使用溴量法、剩余碘量法测定含量,也可用非水溶液滴定法。

篇3:药物流产时间间隔的流产效果研究

1 调查对象及内容

1.1 调查对象

选择的调查对象大多为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门诊确诊为宫内妊娠的妇女, 她们的停经时间都在49天以下, 且前一次流产都为药物流产, 本次调查对象选择了260例自愿药物流产者。按照药物流产的间隔时间将其划分为3个组, 从最后一次月经第1天开始算起, 药物流产的间隔时间在3个月以下的列为第1组 (共82例) , 间隔时间在3~6个月的列为第2组 (61例) , 大于6个月的列为第3组 (117例) 。

1.2 服药情况

药物流产的药物选择为: (1) 上海华联制药厂生产的米非司酮25mg, 1次/12h, 并且在服药前后2h内必须禁食; (2) 上海华联制药厂生产的米索前列醇0.6mg, 这种药物必须在服用米非司酮1h后服用。

1.3 药物流产效果评价标准

药物流产效果评定一般分为完全流产、不全流产、流产失败3种情况: (1) 完全流产是指服用米索前列醇药物后在1天之内将妊娠物排出, 或者在胎儿娩出后出血在100mL以上或者出血时间在14天以上而行清宫术, 最后的流产报告中没有发现胎盘残留物等; (2) 不全流产就是指只有一部分妊娠物排出, 或者胎儿排出后行清宫术, 流产报告中发现有胎盘残留物; (3) 流产失败是指服用米索前列醇药物后, 在1天之内没有发现有规律宫缩者或用药后出血多需行急诊清宫者。

2 调查结果

2.1 三组年龄、孕次和上次药物流产等方面情况比较

经过对以上三组孕者的调查发现, 这三组调查对象的孕次、年龄和上次药物流产等方面的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其差异如下表1所示。

2.2 药物流产效果

三组调查对象经过药物流产后, 其效果如下表2所示。

[n (%) ]

2.3 调查对象药物流产中出血持续时间和出血量比较

三组调查对象经过药物流产后, 所导致的孕妇的出血持续时间和出血量的情况如表3所示。

3 调查结果分析

在药物流产中, 米非司酮有以下药性:糖皮质激素、抗孕酮、轻度抗雄激素等, 它们跟孕酮竞争孕激素相互受体, 从而使得孕酮维持子宫内膜蜕膜化, 促使了蜕膜细胞、腺上皮细胞以及间质不断凋亡, 最终导致蜕膜出现坏死、变性、出血等, 或者导致绒毛供血不足、胚胎发育停止等。在这同时, 药物将激发合成内源性前列腺素, 促使子宫收缩以及宫颈变得成熟软化, 并且致使宫颈不断扩张而将妊娠物排出。米索前列醇就是合成的前列腺素的衍生物, 它能致使子宫收缩、软化和宫颈扩张, 从而帮助排出胚胎和蜕膜。

本研究将调查对象按照药物流产的间隔时间划分为三组, 从最后一次月经第1天开始算起, 药物流产的间隔时间在3个月以下的列为第1组 (共82例) , 间隔时间在3~6个月的列为第2组 (61例) , 大于6个月的列为第3组 (117例) 。从以上的临床调查结果可以发现, 药物流产时间间隔在3个月之下的以及3~6个月的流产效果较之6个月以上的, 其完全流产率相对较低, 间隔时间在3个月之下的完全流产率最低;但其不全流产和失败流产的概率较间隔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高出许多。

通过药物流产, 在孕妇子宫平滑肌细胞中, 其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以及它们的亚型之间出现了比例失调的情况。其中, 雌激素受体数量降低, 从而降低了子宫平滑肌相对于前列腺素的弹性即敏感程度, 最终使得子宫收缩不健全, 没有完全排出蜕膜及绒毛等残留物。如果妊娠时间间隔过于短暂, 将不能完全调整体内机制, 从而容易发生不全流产和失败流产, 使得完全流产的概率大大降低。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尽管重复药物流产的时间间隔小于3个月或者在3~6个月的流产病例中, 其流产失败率、不全流产率以及完全流产率的差异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但是, 它们的出血量在100mL以上的病例明显增多, 这主要是因为子宫内膜没有完好修复而导致的绒毛、蜕膜出现残留, 或者是子宫内膜的修复变得非常缓慢, 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再次妊娠将很容易出现蜕膜发育不健全的现象, 从而导致孕囊和宫壁之间相互粘连, 促使妊娠物脱落较难或者不完全脱落, 最终致使出现大量出血。

4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重复药物流产的间隔时间应该大于3个月甚至6个月。虽然药物流产能减轻人工流产手术的痛苦, 但只能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 育龄妇女特别是未产妇女应切时落实有效的避孕措施, 避免意外妊娠的发生, 减少流产对育龄妇女造成的身心损害。

参考文献

[1]乌毓明.药物流产使用方法的建议[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6, 16 (10) .

[2]朱丽华.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后子宫内膜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亚型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 2003, 10 (8) .

[3]李泸湘, 尚春霞.400μg米索前列醇口服和舌下含服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 (18) .

[4]唐国峰.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原因及药物治疗[J].天津医药, 2001, 13 (4) .

[5]普永芬.药物流产副反应的初步探讨[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1, 17 (2) .

篇4:应谨慎药物流产

1.药流之前先查B超。宫外孕和月份过大都是药流的禁忌症,而B超可直接显示妊娠囊的位置和大小,准确排除这两种情况。

2.选择正规医院的妇产科进行药流。药流在正常情况下无须手术,但也有少数女性药流后会出现药流不完全,需进一步清宫处理,还有的女性可能出现大出血等意外情况。所以,做药物流产的医院应该具备急诊刮宫手术和输血、输液的条件,因为一旦药流失败,这些都是急救的必要保障。另外,孕妇自己要仔细观察出血量和出血时间。部分女性流产后出血时间较长,约1~2周,但1周以后多为少量滴血。如发现出血量超过平时月经量的2倍或时间超过2周应及时就医。

3.注意药物副作用。药物流产主要是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和前列腺素。前者可使受孕子宫蜕膜变性坏死、胚胎停止发育;后者可促进子宫收缩,排出妊娠产物。部分女性服用米非司酮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等;前列腺素可引起面部潮红、呕吐、腹痛。这些症状都较轻微,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4.多次使用过药流和高龄孕妇不宜再用药流。因多次药流易导致内分泌失调,引起出血不止和感染。年龄较大的孕妇因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易导致药流失败。

篇5:药物流产

1、理化性质: 普鲁卡因(p134-135、局部麻醉药)、胺碘酮(p165-166、钾通道阻滞剂)、阿司匹林(p237-239、解热镇痛药)、头孢噻肟钠(p314-

316、抗生素)

2、药物合成: 氯丙嗪(p41-

43、抗精神病药)、溴新斯的明(p90-92、乙酰胆碱酯酶抑

制剂)、肾上腺素(p108-

110、拟肾上腺素药物)、普鲁卡因(p134-135、局部麻醉药)、奥美拉唑(p210-

212、质子泵抑制剂)、布洛芬(p251-252、非甾体抗炎药)、环丙沙星(p341-342、喹诺酮类药物)

3、药物代谢: 氯丙嗪(p41-

43、抗精神病药)、美沙酮(p67-69、合成镇痛药)、肾上

腺素(p108-

110、拟肾上腺素药物)、西咪替丁(p205-206、H2组胺受体拮抗剂、ppt课件上介绍详细)、阿司匹林(p237-239、解热镇痛药)、环磷酰胺(p261-263、生物烷化剂)

4、结构类型分类和代表药物:合成镇痛药(p62-69、五大类)、组胺H1受体拮抗剂

(p118-119、七类)、局部麻醉药(p131-133、ppt课件分六类)、非甾体抗炎药(p241、五大类)、生物烷化剂(p258、四大类)

5、构效关系: 巴比妥类(p23-24)、局部麻醉药(p140-141)、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

剂(p152)、喹诺酮抗菌药(p340-341)

6、作用机制: 硝苯地平(p153-154、钙通道阻滞剂)、胺碘酮(p165-166、钾通道阻滞

剂)、西咪替丁(p205-206、H2组胺受体拮抗剂)、奥美拉唑(p210-

212、质子泵抑制剂)

7、简单结构的化学名: 利多卡因(p136-137、局部麻醉药)、阿司匹林(p237-239、解热镇痛药)、布洛芬(p251-252、非甾体抗炎药)

8、考察全部内容的药物: 地西泮(p20-

21、镇静催眠药)、盐酸胺碘酮(p165-166、钾

通道阻滞剂)

各章上述药物分类: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1、镇静催眠药:地西泮(苯二氮卓类);

2、抗精神病药:

氯丙嗪(吩噻嗪类);

3、镇痛药:美沙酮(氨基酮类合成镇痛药)

第三章 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1、拟胆碱药:溴新斯的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2、肾

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肾上腺素(拟肾上腺素药物);

3、局

部麻醉药:普鲁卡因(苯甲酸酯类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

(酰胺类局部麻醉药)

第四章 循环系统药物:

1、钙通道阻滞剂:溴苯地平(1,4-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2、钠、钾通道阻滞剂:胺碘酮(钾通道阻滞剂)

第五章 消化系统药物:

1、抗溃疡药:西咪替丁(H2受体拮抗剂);奥美拉唑(质子泵

抑制剂)

第六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1、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水杨酸类药物);

2、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芳基丙酸类药物)

第七章 抗肿瘤药:

1、生物烷化剂:环磷酰胺(氮芥类)

第八章 抗生素: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噻肟钠(头孢菌素类)

第九章 化学治疗药:

1、喹诺酮类抗菌药:环丙沙星(喹诺酮类药物)(上面标注的是药物化学课本的页码,最好联系ppt复习会更好的,有错漏的请自行补充

篇6:药物流产

课程名称:天然药物化学(Natural Medicinal Chemistry)开课单位:药学院天然药物学系 学分:3学分 总学时:54学时 形式:必修课 考核方式:考试 教学方式: 讲解/讨论 主要负责教师:梁鸿教授 授课对象:药学本科

开设目的: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应用现代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理论和方法研究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学科,是药学院药学及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课。通过本学科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天然药物化学各类成分结构类型及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掌握主要类型化合物的生源及其生物合成途径,了解天然产物生物活性研究途径,为今后从事天然药物的研究、生产和指导临床用药奠定基础。要求掌握一定量的专业英语词汇,并能借助字典较快阅读专业英语文献,不断扩大相关新知识,了解天然药物化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各章讲解主要内容及要求如下:

第一章 总论(8学时)

1.讲解天然药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发展概况及其在药学事业中的地位,介绍天然药物化学的课程安排和主要参考书。2.介绍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假说及途径。

3.介绍天然药物资源中常见化学成分结构类型和常用的提取、纯化及分离方法。4.重点讲解溶剂法和色谱法在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中的应用。要求学生掌握吸附、分配、离子交换、凝胶过滤和大孔吸附树脂等色谱的原理及适合分离的化合物类型,掌握薄层、柱层、纸层色谱法基本操作技能及应用范围,基本掌握用色谱方法分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方法,并了解色谱法的一些新发展。5.介绍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构鉴定的一般程序和方法,重点介绍UV、IR、MS、NMR(1D和2D NMR)等新技术及其应用范围。

第二章

糖和苷(6学时)

1.以常见的单糖为例重点讲解糖结构的几种表达方法(Fischer式,Haworth式和优势构象式),介绍糖的分类、低聚糖和多糖的结构特点及命名。要求学生能写出常见单糖的结构,从结构式能写出糖的名称,从文献中糖的名称能写出糖的结构。

2.介绍苷的概念及分类方法。

3.讲解糖的主要理化性质,要求学生掌握

(1)过碘酸氧化反应及其在糖苷结构鉴定中的应用。(2)糠醛反应、甲基化、乙酰化反应及其应用。(3)硼酸络合反应及其应用。

(4)苷键裂解中的酸催化、碱催化反应、酶解和Smith降解、甲醇解、光解及这些反应在苷的结构测定中的作用。

4.重点讲解苷结构测定的一般程序和方法,要求学生了解质谱和核磁共振谱在确定糖的种类、连接顺序、苷键位置、苷键构型中的应用,并能认识相关图谱。

135.介绍1H NMR、C NMR、2D-NMR(1H-1H COSY、HMQC、HMBC、NOESY)、FAB-MS、FD-MS、ESI-MS、TOF-MS等在测定糖的结构中的作用。6.讲解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和生物活性,要求学生掌握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及重要多糖的生物活性。

第三章

苯丙素类(6学时)1.介绍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2.介绍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生源及生物合成途径。

3.讲解苯丙酸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要求学生掌握苯丙酸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名称、结构、生物活性和植物来源。

4.讲解香豆素的结构特点、分类,要求学生掌握简单、呋喃和吡喃香豆素的基本结构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名称、结构、生物活性和植物来源。5.介绍香豆素的提取分离方法。

6.讲解香豆素的化学性质及其红外、紫外、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特征,并以实例阐明它们在香豆素结构测定中的具体应用。

7.介绍木脂素的结构特点、分类、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及其结构测定方法,介绍木脂素的生物活性。要求学生掌握各类木脂素的基本结构,重要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4学时)1.讲解醌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生物合成途径、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要求学生掌握各种醌类化合物(苯醌、萘醌、菲醌、蒽醌)的基本结构,并掌握几种代表性化合物的中英文名称、结构、生物活性和植物来源。

2.介绍蒽醌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方法。要求学生掌握用溶剂法和酸碱法提取分离蒽醌类化合物的方法。

3.介绍醌类化合物结构测定方法,要求学生了解苯醌、萘醌、蒽醌类化合物的紫外、红外、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谱特征。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8学时)1.讲解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分类,要求学生能写出各类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并掌握有代表性的化合物的中英文名称、结构式、植物来源和生物活性。

2.介绍黄酮类化合物的生源及其生物合成途径。

3.介绍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要求学生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及其影响因素、重要的显色反应(还原反应,与金属盐类的络合反应,与硼酸及碱性试剂的反应等),并熟悉这些显示反应在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和结构鉴定中的作用。

4.介绍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要求学生掌握用溶剂法和酸碱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以及用色谱法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掌握用聚酰胺、硅胶、葡聚糖凝胶色谱法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规律及其应用。

5.重点讲解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法,掌握波谱法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具体内容如下。(1)用紫外光谱法鉴定黄酮类成分结构类型及确定黄酮和黄酮醇取代基的位置。(2)核磁共振氢谱中各类黄酮类化合物的特征质子信号及其化学位移范围。(3)核磁共振碳谱中各类碳的化学位移范围。

(4)简明且有重点地介绍黄酮及黄酮醇的质谱裂解规律以及黄酮苷的质谱裂解规律。

(5)学会解析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以及质谱并根据这些数据能确定常见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

第六章

萜和挥发油(6学时)1.重点讲授萜的定义和分类方法,要求学生学会分析萜类的结构类型。2.介绍经验的和生源的异戊二烯法则和萜类化合物的生源及生物合成途径。3.重点讲解单萜、环烯醚萜、倍半萜和二萜的结构分类,要求学生熟悉主要结构类型和研究概况,掌握重要化合物的生源、结构类型及生物活性或药效。4.介绍挥发油的概念、化学组成、提取分离及分析方法,特别是GC-MS在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及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5.以简单的单萜或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例,介绍萜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方法。

第七章

三萜及其苷类(4学时)1.重点讲解三萜及其苷类的定义、结构特征和分类,介绍三萜类化合物的生源及生物合成途径。要求学生掌握三萜及其苷的基本结构和分类方法。2.介绍三萜及其苷的化学命名法,要求学生根据化学名称能写出化学结构,根据化学结构式能写出化学名称。掌握以三萜皂苷为活性成分的常见中药以及重要化合物的结构、来源和生物活性。

3.介绍三萜及其苷的理化性质及苷键裂解反应,要求学生掌握三萜类化合物的显示反应及应用,了解葡萄糖醛酸形成的苷键裂解的特殊条件。

4.介绍三萜及其苷的提取分离方法及其特点。要求学生掌握从天然资源中提取、纯化、分离三萜及其苷的常用溶剂法和色谱方法,并可设计提取、分离天然药物中三萜及其苷的方法。

5.介绍三萜及其苷的红外、紫外、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质谱的主要特征及其在结构测定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三萜苷的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谱特征。

第八章 甾体及其苷类(4学时)1.重点讲解甾体及其苷类的定义、结构特征和分类,介绍甾体化合物的生源及生物合成途径。要求学生掌握甾体皂苷、强心苷及C21甾体的基本结构和分类方法。

2.介绍甾体及其苷的化学命名法,要求学生根据化学名称能写出化学结构,根据化学结构能写出化学名称。掌握以甾体皂苷和强心苷为活性成分的常见中药以及重要化合物的结构、来源和生物活性。

3.介绍甾体及其苷的理化性质、苷键裂解反应,要求学生掌握甾体皂苷和强心苷特殊的显示反应及应用,了解2,6-二去氧糖形成的苷键裂解的特殊条件。4.介绍甾体及其苷的提取分离方法及其特点。要求学生掌握从天然资源中提取、纯化、分离甾体及其苷的常用溶剂法和色谱方法,并可设计提取、分离天然药物中甾体及其苷的方法。

5.介绍甾体及其苷的红外、紫外、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谱的主要特征及其在结构测定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掌握甾体皂苷和强心苷的红外、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谱的主要特征。

第九章

生物碱(8学时)1.重点讲解生物碱的概念、结构特征、主要结构类型。要求学生了解生物碱的生物合成的基本途径,掌握生物碱的化学分类及生源分类法,能写出主要类型生物碱的基本结构,熟悉代表性生物碱(药典收载或新的有生物活性的成分)的中英文名称、结构式、植物来源和生物活性。

2.介绍生物碱的主要性质,要求学生掌握生物碱溶解度、旋光性、碱性与结构的关系,生物碱的重要沉淀和颜色反应等。

3.介绍生物碱及其盐的一般提取分离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利用溶解度、碱性及应用色谱方法分离生物碱的原理及方法。能解释提取分离流程原理,并可根据生物碱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差异设计提取、分离方法。

4.以代表性生物碱为例介绍其红外、紫外、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质谱的主要波谱特征。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代表性生物碱的紫外、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质谱在生物碱结构鉴定中的具体应用。

第十章 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

1.掌握从天然药物中筛选活性成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2.了解中药新药的分类、申报资料项目及其要求。3.介绍从天然资源出发研制新药的思路、程序和方法。

参考书:

篇7:药物流产

根据《赣州市临床医师合理用药年度积分卡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赣市卫计医字(2018)2号)文件,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考核要求

对全院具有处方权的医师实行12分积分管理。凡经查实不合理使用药物的,依据不同情形扣分,并给予扣减绩效,扣完6分的医师给予诫勉谈话,年度内扣完12分的医师予暂停使用处方权,调离临床岗位一个月,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恢复处方权,同时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每月进行动态公示,每季度对积分情况进行排名公示。

二、扣分标准

(一)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

1、被江西省“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监测为红牌的处方医生,扣12分;监测为黄牌的处方医生,扣6分

2、抗菌药物的应用指征:无指征用药扣3分;有指征,但病程中无记录及分析扣1分;无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指征扣3分,无记录及分析扣1分

3、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越级使用限制级药品扣3分,越级使用特殊级药品扣6分,门诊使用特殊级药品扣6分。

4、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指征(二联及二联以上应用):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指征不明确扣3分;联合用药药品选择不合理,扣1分。

5、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违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扣1分。

6、微生物学标本的检测:门诊或轻症患者可采用经验性治疗,不必找病原菌,住院患者使用限制级药品未留取标本做病原学检查的扣1分,使用特殊级药品未留取标本做病原学检查的扣2分。

7、抗菌药物的应用疗程:未按规定及时停用抗菌药物的扣2分;出现抗菌药物使用过长现象,没有加以分析的,扣1分。

8、抗菌药物的选择:未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扣1分;预防用抗菌药物没有目的性的扣1分

9、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给药剂量不合理的,扣0.5分;给药次数不合理,术前给药以手术切开皮肤为准,手术记录中要记录切皮的具体时间,并有记录到分,术前给药的具体次数及具体时间未明确在病历中体现,违反扣0.5分

10、抗菌药物的更换:抗菌药物的更换必须要有记录,同时应说明更换理由,无扣1分

(二)中药注射剂等六大类药物临床不合理使用

1、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每次扣2分;

2、不合理使用营养辅助类药物的,每次扣2分;

3、不合理使用消化类药物的,每次扣2分;

4、不合理使用抗肿瘤药及肿瘤辅助类药物的,每次扣2分;

5、不合理使用心脑血管类药物的,每次扣2分;

6、不合理使用生物制品类药物的,每次扣2分

(三)开具其他不合理用药处方(含医嘱)

1、对于开具不规范处方的医生,每次扣0.5分;

2、对于开具用药不适宜处方(或医嘱)的医生,每次扣1分;

3、对于开具超常处方(或医嘱)的医生,每次扣2分,(四)漏报、瞒报

对于漏报、瞒报药品不良反应的医生每次扣1分;漏报、瞒报严重的或新的药品不良反应的医生每次扣3分;已上报药品不一良反应但在病程中无记录的每次扣1分。

三、附则

(一)同一处方或病历若同时违反两项及两项以上标准的,视具体情况按至少最低一项处罚标准以上扣罚。

(二)以上扣分处罚基于每月处方点评及各种合理用药专项点评结果,即由医院合理用药监督小组开会讨论认定,经专家点评认定为不合理用药则按相关扣分标准进行扣罚,并在每月质量通讯中予以公布。

篇8:药物流产

关键词:药物流产,手术流产,临床效果

在现代临床上,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在怀孕之后要求终止妊娠在临床上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临床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流产方式主要有两种;即药物流产与人工手术流产。而无痛人工手术流产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使越来越多流产者选择人工手术方法进行流产。本文为比较药物流产和手术流产所具有临床效果,选择我院内曾接收的进行流产的孕妇112例,分别对其行药物流产与人工手术流产,比较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我院内曾接收的进行流产的孕妇112例。将这些孕妇在随机方式之下分为两组,并且将这两组孕妇分别利用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表示。观察组中共有56例孕妇,孕妇年龄区间为16—35岁之间,其平均年龄大小为22.8±2.8岁,孕妇孕周处于6—10周,其平均孕周为7.5±2.5周;对照组中孕妇共有56例,这些孕妇年龄大小为15—34岁,其年龄平均大小为23.5±3.5岁,孕妇孕周在6—10周之间,其孕周平均大小为7.6±2.6周。这两组孕妇在年龄与孕周等方面并不存在十分显著差异,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存在。

1.2 方法

对照组中孕妇对其行药物流产,在对其进行流产之前1d,对所有孕妇均行妇科检查以及内科检查,对其禁食,并对其行心理安慰以及卫生宣教。在第2d使其空腹状态下服用米非司酮25mg,每12h服用1次,共连续服用2d,在第3d早晨起床后使其在空腹状态下服用米索前列醇0.6mg,对其妊娠囊排出情况进行密切观察,若孕妇排出妊娠囊比较困难,则应对其行清宫术。

观察组中孕妇对其行人工无痛手术流产。所有孕妇在手术之前均对其行常规检查以及白带检查,常规状态下禁食6—8h,在孕妇进入手术室之后将静脉通道建立起来,使其去膀胱截石位对其进行手术,并且应对其行心电监护在手术前以芬太尼0.05mg/kg及丙泊酚2.0mg/kg对其进行麻醉,以常规方法对其进行铺巾消毒,使宫颈暴露,利用子宫探针探查子宫深度,扩展宫颈管之后,以吸管行负压吸引,负压在500mmHg之内,其吸引时间为1—2周,吸出妊娠囊[1]。

1.3 疗效判定标准

孕妇胚胎组织吸取较干净且排出完全,其阴道内流血量不断减少,在经过3—周之后其β—HCG转阴,则表示为完全流产;孕妇胚胎组织有一部分吸出或者排出,阴道内流血未止,四周之后对其检查,显示β—HCG未转移,则表示为不完全流产;孕妇胚胎组织无排出或者吸出,对其检查显示β一HCG仍存在持续性增长,对其行B超诊断,显示子宫内孕囊仍在生长,则表示为无效[2]。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统计分析孕妇临床流产效果及其出血量,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孕妇出血量相关数据,并且利用t对其进行检验,以x2检验结果中所出现计数资料,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将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孕妇临床流产有效率

在经过流产之后,观察两组孕妇的流产有效率,观察组中孕妇的有效率为98.2%,对照组中孕妇的流产有效率为80.4%,两组孕妇之间差异较显著,其比较情况具体如下表

2.2 观察两祖孕妇出血量

在流产结束之后,观察两组孕妇的出血量,观察组中孕妇平均出血量为10.4±2.4ml,对照组中孕妇平均出血量为45.8±3.8ml,两组孕妇之间所存在差异较明显。

3讨论

无痛人工手术流产所指的就是通过静脉麻醉对孕妇行吸宫流产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孕妇不存在疼痛感。在手术过程中所存在的丙泊酚为静脉注射麻醉剂,在人工流产中有着十分广泛应用,该药物所具有有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药物起效比较快,有较好镇痛以及无记忆效果;第二,作用时间比较短;第三,麻醉过程比较平稳安全。另外,对孕妇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所具有有点就是流产比较彻底,能够降低二次清宫率,减轻孕妇痛苦。

综上所述,工手术流产与药物流产是现代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两种流产方法,而这两种流产方法中比较理想的就是人工手术流产,该方法流产有效率比较高,可有效避免二次清宫,并且出血量比较小,给患者带来痛苦比较小,在临床上尽量选择人工手术方法对孕妇讲行流产。

参考文献

[1]朱海燕.无痛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的疗效比较[J].北方药学,2014,10(25):16-17

上一篇:行政主管的简历参考下一篇:超市促销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