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模块

2024-06-20

三模块(精选十篇)

三模块 篇1

随着经济的发展, 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越来越多地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城市学院作为培养工程应用型及技术型人才的摇篮和基地, 如何培养和输送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特别是面向环渤海、面向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合格人才, 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三生源质量介于一般本科和专科之间, 其人才的培养应该定位在高等院校和高职教育的“狭缝”中, 既不适合搞科学研发, 但也不能降低标准。其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备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技术应用的人才。机械制造专业要想培养生产一线的工程师、工艺师、管理师, 那么适应就业环境及改革机械制造模块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英国牛津大学现有的1/3的课程都是由两种以上科目结合而成的, 诸如“经济学与工程学”、“文学与数学”等课程。北大在全校范围内也开设了通识教育选修课, 由资深教授任教, 课程涵盖五大领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文学与艺术五大领域。国内外名牌大学综合课程的开设启示我们:课程改革必须科学地寻找不同课程间的联系和规律, 扎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 实现“厚基础、宽知识、重个性、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构建“课程教学+实践平台”的课程体系

根据“重点高等工科院校系列课程改革指南”, 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改革, 必须紧跟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 突出工程技术教育的特点, 同时要面向市场需求, 力求培养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体现行业特色、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而传统的机械制造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单一, 知识面和专业面窄, 课程难以形成完整的体系, 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适应当今社会对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 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造能力强、素质高的机械工程人才, 调整教学内容及改革课程体系势在必行。“课程教学”是最基本的教学建设。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是通过严格学习一系列课程实现的。课程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的因素, 课程的选择和课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工程实践”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基石, 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课程, 强化实践训练, 课程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课程教学+实践平台”的课程体系的实质:围绕着“厚基础、宽知识、重个性、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 学生在制造模块机械加工过程的整体知识, 通过“课堂教学”拓宽知识, 通过“实践平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及工厂调研来更好地体会并加深理解, 提高动手能力, 使学生了解产品从设计、分析、制造、装配的全过程并从中得到锻炼, 有效提高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培养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实际工作所需的具有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及技术型人才。

1.《机械制造工程学》、《数控技术》课程群的构建。

机械制造模块课程包括《机械制造工程学》、《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数控技术》、《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专业方向实践课》、《先进制造技术》等专业技术基础课及实践环节。“课程群”突破了过去单个教学过程的限制, 内容上要扩展《机械制造工程学》的基础知识, 根据需要重新规划、融合、调整, 难点部分增加现场教学, 增设必修和综合性创新实验, 注重几门课程的有效衔接和消化吸收, 弥补与后续课程的断层。

2. 解决的关键问题。

(1) 《机械制造工程学》、《数控技术》课程群的建设。以《机械制造工程学》及《数控技术》课堂讲解为主线, 扎实制造基础知识, 《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本知识,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协调各门课程知识体系, 增补相关知识。金属切削过程知识比较抽象, 难于理解, 增加可视切屑形成过程与切削力测量实验。在原来只讲机床概论中传动分析的基础上增加机床结构与设计基础知识, 拓宽机床部分的知识面, 弥补与后续课程的衔接缺陷。第二, 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 增加对各类机床传动及结构分析的现场教学, 及柔性夹具创新性实验。第三, 开展保定向阳精密机械厂与机械系共建实验室活动。 (厂家生产的组合夹具、柔性夹具、精密平口钳等产品远销北美、西欧等地区。) 把现代的夹具设计思想及产品引入到课堂中来。第四, 培养“工艺型”应用人才。以课本中工艺学及夹具的基础知识为重点, 整合本课程内容和课程设计所需知识, 在生产实习之前布置课程设计的任务, 提出课程设计所需知识及实习时到哪个厂家应该了解哪些东西, 使学生在实习时有所看, 回到课堂有所设计。 (2) 制造模块实践平台的运用, 培养应用型本三人才。第一, 以“《数控技术》课程群”为基础, 以《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专业方向实践课》为平台, 培养“数控型”人才。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 培养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实际工作所需的具有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及技术型人才。《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以机床主传动结构设计为导向, 培养具有一定功能的完整结构部件设计严谨的思维方式。《专业方向实践课》主要以现代设计、造型、制造等软件的学习、应用为主线, 锻炼学生运用在课堂所学加工制造及数控编程知识亲手加工、实体操作的能力。第二, 鼓励部分学生在学习《生产实习》和《专业方向实践课》的时间或课余时间参与国家劳动部组织的各种取证工作, 以获得证书换取两门课程的优秀成绩, 提高各种加工实践操作能力。

三、机械制造模块课程体系

本三的机械制造模块以《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群、《数控技术》课程为课程主线;以《生产实习》、《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专业方向实践课》为实践平台, 构建“课程教学+实践平台”的课程体系, 培育学生在制造模块机械加工过程的整体知识, 通过课堂教学拓宽知识, 通过实践平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及工厂调研来更好地体会并其加深理解, 提高动手能力, 使学生了解产品从设计、分析、制造、装配的全过程并从中得到锻炼, 这便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使其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培养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实际工作所需的具有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及技术型人才。

1. 课程体系的目标。

完成各课程群的内容规划调整和有机融合, 出版符合课程群体系的教材及开发教学辅助资源, 注重几门课程的有效衔接和消化吸收, 弥补与后续课程的断层。通过课堂教学拓宽知识, 通过实践平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及工厂调研来更好地体会、加深理解, 提高动手能力, 使学生了解产品从设计、分析、制造、装配的全过程并从中得到锻炼, 有效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 主要特色。

第一, 机械制造模块以《机械制造工程学》、《数控技术》课程群为主线;以《生产实习》、《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专业方向实践课》作为实践平台, 构建“课程教学+实践平台”的课程结构体系。第二, 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 大力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采用课堂讲授、讨论、自学、动手创新实验等多种教学形式并与多环节考评方法相结合, 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第三, 尝试一种新的课堂讲解、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互补的课程群模式。通过课上讲解有目的地将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两部分衔接起来, 学生通过实习了解行业的前沿知识, 真实了解实际加工过程。打破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时间上固定顺序的限制, 做到理解课本知识需要到实习地实习, 按课程设计所需到实习地实习的新的课堂讲解、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互补的课程群模式。这样学生在生产实习时有的放矢, 改变了原来走马观花、漫无目的的现象。

四、结论

21世纪需要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 必须具有较宽的知识面, 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 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以及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为此, 本项研究将适应新的招生管理和培养模式, 围绕着“厚基础、宽知识、重个性、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 构建扎实学科基础平台, 搭建新的知识框架, 形成新的课程体系, 使学生全面实践和了解产品从设计、分析、制造、装配的全过程, 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实际工作所需的具有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及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焕锋, 刘自然.适应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深化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20 (2) :50-52.

[2]王德发.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机械职业教育, 2002, (5) :12-13.

[3]周玉凤, 等.工程本位的机电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的探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2009, (3) :48-49.

模块三模块总结与反馈 篇2

一、在这个模块中,你做了哪些事情?

答:

1、我认真学习了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相关理论知识,并把理论与必选案例《有理数的乘方》有机的结合,认真地回答了相关的5道问题。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对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把理论内化成了自己的理论依据,达到了活学活用的效果。

2、进一步结合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相关理论知识,跨学科分析了可选案例《卫星运行时间》、《幸福是什么》,基本把握了上课的宗旨和大方向,进一步巩固了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

3、为模块二活动4中选择的课用word设计了一份教案《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设计步骤清晰,目的明确。教案中灵活运用了从红皮书中学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4、把自己的心得以主题帖或者回帖的方式与其他同学分享,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学完本模块后,你有哪些收获?

答:学完本模块后,我的收获良多,主要有:

1)掌握了很多平时上课中就能用到的教学理论和具体的策略,对以后的课堂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在自己亲手用word设计了一份电子教案之后,对于如何熟练利用word制作教案有了更大的把握,以后肯定会经常用word来制作教案了,学以致用。

三、学完了本模块的内容后,你对培训过程和培训内容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答:随着学习的深入,渐渐觉得这种新式的网络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

模块三重点词汇复习讲解 篇3

1. sense

【分析】sense n. 感觉,意义,观念

The headmaster has a good eduation sense. 校长有好的教育理念。

There is no sense in doing such a job. 做这样一项工作是没有意义的。

【拓展】v. 意识到,感觉到

The young lady sensed the danger in front of her. 年轻女士意识到了前面的危险。

The chairman sensed that his suggestion was unwelcome. 主席意识到他的建议不受人欢迎。

make sense 有意义,讲得通

It makes sense to plant more trees in your yard. 在你的院子里多种树是有意义的。

Common sense 常识

2. touch

【分析】英语中,touch既可以做名词,又可以做动词。

Don’t touch the machine. 不要触摸机器。

做名词时,意思是:触觉,接触,联系。构成的短语有:keep in touch with与……保持联系;get in touch with和……取得联系;out of touch失去联系。做动词时,意思为:触摸,接触。

They keep in touch with each other by email. 他们靠电子邮件相互保持联系。

3. beat

【分析】beat v. 意思是“敲击,打”。

The father was so angry that he almost beat his son to death. 这个父亲如此的生气以致于他几乎把他的儿子打死。

Our team was beaten by their team. 我们队被他们队击败了。

【拓展】beat/strike/hit 三者均有“击,打”之意。strike常指“猛击一下”,强调出其不意,还有“敲钟”和“罢工”之意; hit指“撞上”、“击中”, 强调击的结果。试比较:

She struck the desk with her knee. 她用膝盖猛撞桌子。

The clock struck 12. 钟敲响了十二下。

The workers struck for better conditions yesterday. 昨天工人们为了更好的条件而罢工。

The car hit a tree by the road. 小汽车撞到了路边的树上。

He hit me on the head. 他打了我的头。

4. Whisper

【分析】Whisper n. 耳语,私语 in a whisper 低声地

She told us the news in a whisper. 她低声地告诉我们这个消息。

She gave me the whisper, but I couldn’t hear. 她对我耳语,但是我听不清。

【拓展】 whisper to sb. 对某人低语,低声对某人说

The two girls were whispering in the library. 这两个女孩在图书馆里低声说话。

He is whispering to the neighbor. 他向邻座的人耳语。

5. ignore

【分析】ignore vt. 不理;忽视;不顾

I ignore the child if he cries and then he will stop. 如果小孩子哭我就不理他,然后他就停止了。

He dashed to the scene of the fire to save the state property, ignoring his personal danger. 他冲向火灾现场去挽救国家财产,不顾个人的危险。

I saw Mary coming to me but I purposely ignored her. 我看见马丽朝我走来但我故意不理她。

【拓展】ignorance n. 不知;无知

His parents were in complete ignorance of his marriage.

If he did not do it correctly, it was simply through ignorance. 如果他不能正确地做的话,那也是简单地出于无知。

6. replace

【分析】replace v. 把……放回原处;代替;取代;更换/替换某人/某物

Please replace the book on the shelf when you have finished reading it. 书读完后请放回书架。

Machines are replacing humans in modern factories. 在现代化的工厂里, 机器代替了人。

He is not fit for the job and must be replaced. 他不适合这项工作,必须撤换。

【拓展】英语中,其他表示“取代,代替”的结构:

Our destiny offers not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In place of是介词短语,take the place of是动词短语,但前者不能作谓语。Instead of是介词短语,意思是“代替,相反”,与instead意思相同,但instead是副词。

7. include

英语中,include是及物动词,后面要有宾语。如果没有宾语,则考虑是被动语态。它的非谓语动词形式,included 和including常在句中出现。我们选哪个应根据后面是否有宾语而定。如果有宾语,我们用including,否则用included. 如:

The tour included a visit to the science museum. 旅游中包括参观科学博物馆。

Don’t worry. Your names are included in the list. 不要担心,你们的名字都被包括在名单内。

There are ten people who have gone to Nanjing, including our English teacher.

There are ten people who have gone to Nanjing, our English teacher included.

有十个人去了南京,包括我们的英语老师。

The rent is 50 yuan a month including water and electricity. 租金是五十元一个月包括水电费。

8. declare

【分析】declare vt. 宣布,申明,宣称。通常指宣布战争、和平和中立以及选举和比赛结果等。如:

At that time Germany declared war on Britain. 那时侯德国和英语宣战。

The man declared that he was not a thief. 那人声明他不是小偷。

英语中,常用的表示“宣告,宣布”意思的词有declare和announce。这两个词的用法和意义大不相同。

【拓展】announce

Announce通常是“宣告,宣布”意思,有时候带有一种预告的性质。如:

Our English teacher announced that he would be tired next month. 我们英语老师宣告说他下个月要退休。

The young couple announced their wedding in the newspaper. 那对年轻夫妇在报纸上宣布了他们的婚事。

It has been announced that Ned will be the chairman of our club. 据宣布,耐德将要做我们俱乐部的主席。

9. concerned

【分析】concerned adj. 担心的,相当于worried/anxious。

Some young people will be concerned about their privacy. 一些年轻人将担心他们的隐私。

The leaders of the team are deeply concerned about this situation. 这个队的领导们深深地担心这个形势。

【拓展】 concern vt. 意为“使……关心,影响到”也可用作名词“关心,担忧”;

be concerned with “与……有关, 关于”,相当于be about;

as far as I ‘m concerned “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相当于in my opinion/personally。

The phones do help to ease parents’ concern on their children’s safety. 电话有助于减轻家长对小孩的安全的担心。

They were more concerned with how their son’s matching was going along. 他们更加关心他们儿子的比赛的进展了。

As far as I’m concerned, it’s a very perfect project. 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 这是一个完美的工程。

10. destroy

【分析】destroy vt. 破坏;毁坏;消灭

When people move into a new place, they often destroy many wild plants. 当人们搬进一个新的地方时,他们经常破坏许多野生植物。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尼克松.R.)

Ever since the forest was destroyed by the fire,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 by the government. 自从森林被大火破坏之后,政府已经采取了措施。

Part Two 词组专讲

11. depend on

短语depend on/upon 依靠,信任,信赖;相当于rely on/upon。

You can’t depend on her to help you with the recording. 你不能指望她帮助你录音的。

We are depending on your decision. 我们相信你的判断。

I think I can come, but don’t depend on it. 我想我能来,但还说不定。

They have to depend on the river for their water. 他们用水只好依靠这条河。

You may depend on it that he will come here before 2:00 this afternoon. 你放心他今天下午两点之前一定赶到这里。

12. result in

【分析】短语result in的意思是“引起某种结果”。result in相当于lead to。如:

The effect of aging will eventually result in death. (这种)变老的影响将最终导致死亡。

His lack of sleep for a long time resulted in his poor health. 他长时间缺少睡眠导致了他不良的健康。

上述两句中的result in可以用lead to来替换。

【拓展】短语result from的意思是“是……的结果”。

These fires resulted from the lack of responsibility. 这些火灾是缺乏责任心的结果。

英语中result 可以用作名词,意思是“结果”,有短语as a result (of)。

We are eager to know the result of the exams. 我们急于要知道考试的结果。

As a result, we had to put off the sports meet. 结果,我们不得不推迟运动会。

13. pick up

【分析】短语pick up的意思和用法颇多,现将常见的含义总结如下:

拎起;拾起;捡起;(跌倒或失败后)使自己爬起:

Li Ping picked up a wallet on his way to school. 李平在去学校的路上捡到了一只钱包。

获得;找到;学会;买到:

He picked up that TV set at a secondhand store. 他在一家旧货商店买了那台电视机。

看到;听到;收看(或听)到:

Can you pick up BBC English programmes on the radio? 你能收听到BBC英语节目吗?

低价购买,廉价买到:

At first, we can pick up a used car at the market. 起初,我们可以在市场上低价买一辆使用过的汽车。

拿起话筒:

On hearing the telephone ringing, he picked up the phone caller. 一听到电话铃响,他就拿起话筒。

14. contribute to

【分析】短语 contribute to的意思是“导致,促进,有助于,投稿”。

The doctor said that smoking was a major factor contributing to cancer. 医生说吸烟是导致癌症的一个主要因素。

My elder brother often contributes to the newspaper. 我哥哥经常向报纸投稿。

The professor contributed huge amounts of his own time to the project. 教授把自己大量的时间花在这个工程上。

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Jean Jacques Rousseau)

15. take over

【分析】短语take over的意思是“接管,接手”。

When she fell ill, her husband took over her company. 她生病时,她的丈夫接管她的公司。

The facotry has been taken over by a young man. 这个工厂已经被一个年轻人接管了。

【拓展】短语take in 的意思是“吸收,欺骗”。

We should be careful not to be taken in by some advertisements. 我们应该小心不要被一些广告欺骗。

take up的意思是“占据,从事”。

He will not come for the party this evening because his time is fully taken up by his assignment. 他今天晚上不会来参加聚会因为他的时间完全被作业所占。

巩固练习

1. I am sure Tom will be able to find the island, because he has a good________of direction.

A.idea

B.feeling

C.sense

D.understanding

2. The government’s new pamphlet________against smoking in bed.

A.declares

B.advises

C.persuades

D.suggests

3. —Ow! I’ve burnt yourself?

—How did you do that?

—I________hot pan.

A.touched

B.kept

C.felt

D.held

4. —I heard Back Street Boys would sing at the New Century Theater.

—Where did you____ ?

A.pick that up

B.put that up

C.make that up

D.take that up

5. The two boys________about the trip to the lake. And none of us heard what they said.

A.said

B.whispered

C.thought

D.remembered

6. Eating too much fat can________heart disease and cause high blood pressure.

A.result from

B.contribute to

C.attend to

D.devote to

7. The shopkeeper said he would________ the radio if we were not satisfied.

A.remove

B.replace

C.reduce

D.promise

8. The small factory is closed and will be________by a company.

A.taken off

B.taken up

C.taken over

D.taken out

9. As is known to all, too much work and too little rest often________bad health.

A.carry out

B.turn to

C.result in

D.take away

10. They found the four young men had________ them in the race to be the first ever to be reach it.

A.hit

B.won

C.matched

D.beaten

参考答案

1-5 CAAAB 6-10 BBCCD

三模块 篇4

1.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组和优化

高职高等数学的教学体系改革主要是将教学内容分成基础模块、专业结合模块、应用提高模块三个方面,现针对这三个模块这间的关系对高职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见下图)进行重组和优化。

第Ⅰ部分为基础模块与专业结合模块交集部分,这一部分内容为高等数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是学生今后学习后继的专业课程必备的知识,这一部分也贯穿了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部分的数学教学要遵从“必需、够用”的原则。第Ⅳ部分是基础模块与应用提高模块的交集部分,这是一个天然的联系,应用提高模块是高等数学理论的外在形式,也是其内涵所在。近年来,在高校蓬勃兴起的数学建模教学,已经展示了它的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第Ⅲ部分则是应用提高模块与专业结合模块的交集,渗透了高等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对各专业的适应性,在专业课中已经有诸多概念和理论是通过数学语言来表达的。第Ⅱ部分是三者的交集,融基础模块、专业结合模块、应用提高模块。经过重组和优化,在教学内容上,三者结合使得高等数学在向专业基础和实践渗透;在教学实践上,三者结合实现专业情形的高等数学模拟。在教学改革上,一方面,三者结合一方面使高等数学课程以新的面貌出现,另一方面,三者结合不仅使高等数学能适应“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且高等数学课程本身也充满了实践性。

2. 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的基础模块的教学改革和优化

基础模块为高等数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是学生今后学习专业必备的知识,这一部分也贯穿了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这部分的教学,教师要遵从“必需、够用”的原则优化教学内容和体系。在教学内容上课程设置要合理,打破传统模式,体现不同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避免重复和隔离。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减与优化。针对专业作一定的取舍,最后确定的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压缩一些经典但不常用的内容,删除一些繁杂的推导和证明,增加一些体现现代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新内容。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设置不同档次,不同内容的课程供不同学习要求的学生选学,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个体优势的发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教学方法方面,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改革的重要方面。我们制作了大量的动态为主的教学课件,对于黑板上难以表现的内容,突破单一PPT的画面切换,开发Flash等演示动画,使学生提高兴趣,加深理解。我们建立了完善的网络学习平台,集成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还包括学习指导、知识拓展、专业常识、疑难解答、动态演示等,既可作网络教程,又可作课堂教学补充。

3. 以“服务”为宗旨的专业结合模块的教学改革和优化

以“服务”为宗旨,构建与专业内容相结合的专业结合模块。它的主要特点是体现高等数学内容的专业性,所有内容都要体现“专业”二字,体现与学生所学的专业挂钩,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身边”,感受到数学理论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来源于实际问题也服务于实际问题,形成“案例驱动式”格局。这一模块的授课方式可以相对灵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会用一系列数学软件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式或双向式教学,亦可由某一专业技术问题的数学应用展开,可以由有工程背景和实践经验的专业课教师和高等数学教师来共同承担教学任务。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模式的设置,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切入点,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使得高等数学以“服务”为宗旨的原则更加突出,应用性更加广泛。

4. 以“应用”为目的应用提高模块的教学改革和优化

应用提高模块内容的设定是为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所设定的,主要指对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高等数学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能使学生在利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得到锻炼,使学生的素质能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应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引入到大学数学的教学中来,使数学教学成为现实的、有实际背景的、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数学建模突破传统教学方式,以实际问题为中心,能有效地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寻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题目的开放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对青年学生非常具有吸引力。数学建模活动还将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方法与周围的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与实际需要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亲身体会数学模型的解释、判断和预见三大功能在经济分析和研究中所起的巨大作用。生动的案例使学生看到数学建模给经济管理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际应用价值,体会到所学知识的用处和好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在问题解决时学生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培养灵活应用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发展应用提高模块,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成立数学建模协会,高职院校可安排或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常年定期开办讲座,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以此发现和挖掘数学特长生,为数学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提供人才储备。每个班成立学生课外数学兴趣小组,在开展好高等数学课程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还可围绕本专业领域及将来的就业环境解决一些数学的实际应用问题,消除有些学生对数学感到枯燥的反感情绪。

我们通过“三模块”为主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基本构建出了适应“工学结合”模式的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新的教学手段,建设了数学实验室,开展了数学建模活动,并使专业问题的解决得到模拟实现。网络课程的开发,使教学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但在改革的过程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最终使之更加适合高职教育。

摘要:本文将高职高等数学的教学分成基础模块、专业结合模块、应用提高模块三个方面, 并以此为主线在适应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 遵照“必需、够用”的原则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实现三个模块的一系列教学改革作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三模块”,工学结合,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欧瑞宏.提高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效果的探索[J].高教论坛, 2005, 1:42-46.

[2]乐敏.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2:9-14.

[3]管徳明,陈家颐.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模块三反思日志 篇5

主题单元设计教案、学案更详细、更全面也更精细化。促进多元发展,包含了多样的学习活动形式,并且把多元发展的各种方法涵盖在同一个主题框架之中。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合作学习、自评与他评等能力;更能把握整个教材的脉络,让教师和学生掌握整体的知识结构和分布。更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可能花这么多时间去进行每一节课的设计。

在设计主题单元时,我们要整体把握教材,纵向与横向考虑本单元在整册以及整个阶段所处的地位,对学生的生活背景充分分析。在活动学习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但需要经过培养训练,还要注重老师的辅导和指导。使用课件等资源时,注重实效性,更注重技术与课程的融合,让它充分发挥效力为教学服务,体现它的价值。慎重考虑点面结合,既要考虑每个专题的独立性,又要考虑前后知识的联系。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学习评价,做到成果评价细化量化便于操作。“思维导图”是一个可视化工具,是对发散性思维的表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

三模块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教学模式

为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的需要, 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遵循教育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 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目前, 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大多数高校得到顺利开展, 教学内容不断充实深化, 教学方法不断得到改进,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正逐步实现向毕业生职业辅导的全过程和全方位转变。我院从2008年开始在各系开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对该门课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时间安排、教学效果等做了认真的总结和思考, 深切感受到许多高职院校对这门课程仍然实行的是以学科为本位、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传播为根本任务的传统的教学模式, 存在较明显的问题, 已不能满足指导学生就业工作的需求, 不能适应企业对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 分析当前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开展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对策研究, 提高教学的实际应用效果,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课程开设欠科学规范, 课时少, 教材不适用许多高职院校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不够, 没有将其放在应有的地位上。尽管各年级都被要求开设这门课, 但是在具体开设时很随意, 教学计划、课时安排无保证, 讲授内容没有做到规范统一, 具体在哪个学期开设往往根据课时情况随意安排, 学期总课时有余就安排, 总课时紧张就延后或干脆取消, 只将其作为替补课程。多数高职院校该门课程的总课时安排往往较少, 整个学习过程一般不超过40课时。比如我院三个学年该门课总课时只安排36课时, 每个学期平均只有6课时, 远远不能满足全方位教学的需要。另外, 各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存在不统一、落后过时等问题, 极大地削弱了课程开设的意义和效果。

缺乏专业师资队伍, 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据相关资料看, 较多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课程的师资队伍存在结构不合理、队伍不专业、水平不高等问题。讲授毕业生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师多数是由部分学院就业指导处工作人员、各系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系部党政干部和专业教师组成的, 均属兼职教师, 缺乏专业的职业指导师队伍。这些兼职教师管理分散, 往往平时忙于应付大量的事务性工作, 难有固定的时间和精力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课教学研究, 且从事学生工作的兼职教师因工作繁重、专业不同, 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和教学经验。在指导过程中, 很少能结合咨询对象特定的个性特征、职业取向、专业前景和职业发展进行具体分析指导。指导教师本身的不专业、不正规、教学能力有限、水平不高, 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教学形式多以讲座为主, 缺乏考核机制, 学生到课率差由于一些高职院校对开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只求完成课时数量, 不求教学效果, 再加上课时少, 往往采取将这门课以安排一两次讲座形式来处理的做法。但这种以讲座代替系统授课的方法往往由于内容不系统、讲授时间有限、信息传递过快而使人印象不深。同时, 在大教室教学由于学生人数多, 缺乏听课考勤机制, 学生到课率差, 教学效果极不理想。另外,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是作为选修课的, 对成绩考核的形式没有要求, 因此, 学生对本门课没有任何压力和动力, 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内容偏重于理论, 教学方法单一, 学生缺乏兴趣因为对这门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教师在课堂讲座和教学中, 没有深入钻研内容认真备课, 教学方法单一, 只是照本宣科, 一只粉笔满堂灌, 光讲理论, 没有实际案例分析, 机械地按教材上的理论讲课, 内容脱离实际, 显得苍白无力、枯燥乏味, 导致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 缺课、睡觉、玩手机的学生增加, 影响了课程开设的作用和效果。

重就业技巧传授, 轻职业规划指导, 教学着力点偏差毕业生就业率是每所高校都十分重视的问题, 直接影响到各学校的招生与发展, 因此, 高职院校开设的职业指导课程, 教师讲授的主要内容大多放在就业途径、应聘技巧和就业方法等就业指导方面知识技能的讲授上, 而对职业指导比较关键的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制定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帮助学生积极开展自我创业的内容却很少涉及。这样造成职业指导课程只追求短期的效果, 而不能真正地给学生以全程化的职业指导, 影响了职业指导课程作用的完整性、长期性发挥。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职业指导课程在部分高职院校开设效果不佳, 没有发挥应有的效能, 存在较多的问题,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职业指导课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对职业指导课程重要性认识不够是课程开设效果不佳的最重要原因。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在高职院校处于可有可无、候补化的地位。虽然多数院校按要求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 但课程的教学目标不统一, 教学计划多变, 教学内容随意, 师资队伍混杂, 课程教学研究缺失, 缺乏明确的管理机构和考核机制, 这说明高职院校领导和相关部门对就业指导课程重视不够, 存在只重视形式、不关注效果的问题。

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指导的需要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学生提供较具体的职业指导, 教学的实践性较强。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这门课的教学还是以传统的课堂理论知识讲授为主, 闭门造车, 采取一本书、一支笔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采用实训实习基地和实际用人单位实地教学的较少。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理论脱离实际, 课堂与实践单位、课程与岗位、知识能力与职业三脱节的问题, 缺乏实践性、兴趣性及专业性, 对学生的职业指导作用有限, 不能满足对学生职业指导的需要。

缺乏专业化指导师资队伍高职院校中从事毕业生职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教师多数是由非专业的兼职人员组成的, 这些授课教师较难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工作, 难以全面认真地学习和掌握职业指导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且人员构成非常复杂, 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也缺乏统一机构进行规范的师资管理和业务考核。师资队伍专业水平不足, 教学水平无法得到保证, 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教学内容孤立, 缺乏系统化指导由于对这门课程的教学重要性认识不够, 许多学校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缺乏认真研究, 致使课程在教学计划、内容安排等方面存在随意性, 只选择觉得对学生就业较重要、较有用的内容组织教学, 而对学生的专业引导、职业规划、创业扶持、心理适应训练等较深层次的内容较少涉及, 导致整个课程教学体系断裂不完整, 没有能做到全程化指导, 影响了课程作用的发挥。

教学方法落后, 闭门理论教学职业指导课程开设效果不理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学方法落后, 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现代教学设施和手段缺失或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由于多数高职院校成立和组建时间不长, 现代教学的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职业指导课程教学中, 许多教师对现代化教学设施使用不足或不喜欢使用, 教学方式单一, 仍喜欢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 学生不感兴趣, 效果差。教学多采用闭门讲授形式, 开展课外实训训练、第二课堂教学及到企业单位实际顶岗的第三课堂教学形式缺少, 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

改进对策和建议

领导挂帅, 科学规范组织教学高职院校领导对职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教学过程不规范是导致职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因此, 各高职院校领导应对开设该门课程予以高度重视, 在教学管理上, 应由学校的主要负责人挂帅, 设立专门的教学管理机构, 科学制定该门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方案, 规范组织实施。

组建多元化专业教学团队, 加强教学教法研究提高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人, 需要有一支专业的、多元化的指导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应挑选有丰富教学经验, 具有专业教学资质资格的专业教师、心理咨询师、就业和创业辅导师组建多元化专业指导教学队伍, 科学组织实施教学任务。教学团队、教学研究室和指导教师应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 加强教学教法研究, 加强信息和经验交流, 提高教学效果和水平。

完善教学内容, 实施“三模块教学法”高职院校应加强课程完整性建设, 科学系统地组织好教学内容, 可以通过“教学内容三模块法”开展该课程教学活动。所谓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课“三模块”法, 是指在高职院校学生整个三学年学习期间, 就业指导课教学在一年级通过“心理适应和专业学习指导模块”组织教学, 在二年级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模块”开展教学, 在三年级通过“就业、创业和职场指导模块”开展教学, 每个模块都有相应的重点教学内容, 使教学更加科学系统。如在二年级“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模块”的教学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和礼仪教育等。

加强教学管理, 强化学生考核为引起学生重视, 应将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严格考勤和成绩考核, 考核不合格的学生不能如期毕业。要创新考核内容和方式, 以职业规划和创业设计方案作为考核内容, 鼓励学生参加各级职业设计和创业大赛。以实际教学成果检验教学效果。

坚持产学研结合, 创新“三课堂教学模式”应丰富和创新教学模式, 大力推进产学研多课堂的教学模式, 加强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拟教学、顶岗实践等教学形式, 构建实践性、系统性相结合的“三课堂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仿真性和实践性, 提高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胡怡芳.职业指导课程模式比较[J].职业技术教育, 2005, 21 (28) :55-57.

[2]刘敏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实训[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3]唐丽华.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金融理论与教学, 2008, (3) .

[4]石晶瑜, 白喜文, 包常喜.浅谈大学生就业与专业就业指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9, (7) :109-111.

三模块 篇7

一、自学质疑, 重在培养

思考以疑问为起点, 有疑问才有思考, 疑问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 自学质疑就是要调动学生的思考, 而这一步骤的关键是在培养习惯。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质疑的习惯呢?首先, 利用语文课搞一个讨论会, 几人一小组, 讨论后, 各组选代表, 谈自己对“学贵有疑”和“自学能力”重要性的看法, 让学生先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其次, 利用初中学生好奇心较强的特性, 适当地加以诱导, 在预习课文的时候创设质疑;再次, 对于学生的自学质疑要多鼓励、多表扬, 适当又适量的鼓励和表扬, 可以激起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刺激他们的激情。

二、交流展示, 重在方法

要让学生大胆地交流展示, 需要注意方式和方法。首先, 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学的实践表明,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的情绪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中, 而这种放松的状态正是使学生敢于大胆交流展示的土壤, 也为学生的超常发挥奠定基础, 往往会让教师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其次, 注意交流展示的组织方式, 刚开始时, 学生不习惯也不敢主动地站起来交流, 班级气氛死气沉沉, 为了鼓励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 笔者把班级分为8个小组, 每组5到8人, 每组分配一定的展示任务, 所以每组在上课时至少有一人站起来展示, 随着一段时间的锻炼, 学生消除畏惧心理, 越来越多地愿意主动交流展示。

三、互动探究, 重在时机

互动探究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组织形式, 但并非多多益善, 更不是随时都可以互动探究, 互动探究需要时机。那么, 何时才是开展互动探究的好时机呢?

1. 想知道而不得时。

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 但是却没有解决问题, 这个时候是他们情绪上最着急的时候, 也就是说求知欲望是最强的, 就像是行兵打仗, 士兵的士气最旺的时候, 就是作战能力最强的时候, 这时的动力最足, 思维最活跃。

2. 在教学重难点处。

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就有对教学重难点的设计, 然而, 教学重难点是动态的, 也就是说是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言的, 教师要动态地看待, 在遇到重难点时, 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探究, 有利于集思广益, 对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有更新的认识。

3. 在教学陷入僵局时。

也就是说当教师无论使用何种方法都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 都打不开思维的时候, 采用互动探究, 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 往往会从学生的言语中获得启示, 汲取营养, 取长补短, 使局面得到扭转。

四、精讲点拨, 重在艺术

在学生自己无法处理的情况下, 教师就要站出来发挥作用, 也就是要精讲点拨。既然是精讲, 那么就要筛选精要的讲。这时教师要讲究技巧和方法, 精讲就是教师要通过前面学生的学习活动, 总结出一些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 选择关键的地方进行讲解, 教师该讲的讲, 不该讲的要放手留给学生, 如果把学生做的事情自己做了, 往往会出力不讨好;而点拨需要的是恰到好处, 拨开一点点, 让学生看到阳光, 自己找到路径。例如, 学习《藤野先生》, 部分学生不懂得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 教师只需让学生联系课外读过的《阿Q正传》, 思考阿Q的病在哪里, 通过阅读知道是在头脑里, 思考如果要医治该怎么办, 然后引入到课文, 让学生自己思考, 就会豁然开朗了。

五、矫正反馈, 重在落实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矫正反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 矫正反馈的教学环节注重落实, 很多的时候, 教师只是做到精讲点拨就结束了一节课, 忽视了矫正反馈这一环节, 这样往往使学生的错误得不到及时的订正, 这些错误往往出现在学案中的基础练习与巩固案中的巩固练习中。矫正的方式不仅仅是书面练习、检测, 也可以是提问、展示、练习等多种形式。反馈是教师及时发现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的一个方法, 反馈能够帮助教师根据学生学的情况, 来制定新的教案, 所以, 矫正反馈这个模块一定不能忽视, 必须要落实到位。

六、迁移应用, 重在能力

迁移应用强调的是一种能力, 所以, 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要帮助学生拓展思维, 形成相关技能,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在进行迁移应用训练时, 要注重独立性、规范性, 要及时反馈、收交和批改, 对迁移应用中发现的问题, 要及时矫正, 及时进行变式练习, 以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实施给初中语文课堂带来了无比的生机和活力, 它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习积极性, 解放了教师, 释放了学生。我们相信, 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下, 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会让初中语文课堂活力绽放, 灵性闪耀, 一定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王升.试论教学模式变革的影响.中国教育学刊.2005 (8)

[2]倪文锦.用语文新课程思想指导考试改革.语文学习.2004 (1)

三模块 篇8

《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 “课堂教学应改变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单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提倡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 从而实现任务的目标, 感受成功。

2 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古人云:思之则活, 思活则深, 思深则透, 思透则新, 思新则进。笔者反思自己多年的阅读课教学及所听同行的阅读课教学, 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 发现阅读课教学中还存在以下问题:重词句操练, 轻语篇理解;重阅读结果, 轻过程指导;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

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围绕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阅读技能的要求, 设计合理、富有实效的阅读课教学任务和活动。下面就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四第三单元reading为例, 谈谈我对英语阅读教学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3 教学实例

3.1 Brainstorming

阅读之前设计目的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增加学生与阅读课相关文化背景及知识, 并预测阅读材料中的内容, 为阅读教学做好铺垫, 同时也为读后的延伸教学奠定基础。

本单元课文“Not just watching the film...”, 体裁是商业计划书, 题材是介绍一种学生不太熟悉而且很抽象的科技产品RealCine, 学生对此没有什么背景知识。但在备课时, 恰逢3D版的Titanic热映, 所以笔者将Titanic宣传片精彩的部分作为导入播放给学生观看, 再通过阅读文章标题和借助于课本背景图片, 预测文章将要讲述的内容。以下是该部分的设计步骤:

(1) Play a propaganda piece of the 3-D Titanic, which lasts about 2 minutes.

(2) Complete the title with the help of the picture in the text book and ask the following questions.What are they wearing?What are they doing, in your opinion?Use your imagination to make a prediction:what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passage?

播放长达2分钟的电影宣传片给学生以感官刺激, 立刻吸引了学生眼球, 从而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他们渴望解决由读前活动产生的疑惑:图中的人物为何要穿戴成这样?这是怎样的电影?在这种电影背后有什么科技支撑?它是如何运作的等等问题。以上的设计活动意义在于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准备状态, 带着目的和愿望去读, 充满信心去读, 变被动式阅读为主动式阅读, 这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把从文本中获得的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 从而帮助提高理解能力。

3.2 读中环节

读中环节分为skimming、scanning、detailed reading

(1) Skimming

该部分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文, 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和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捕捉有关信息并能找出文章主题、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Not just watching the film...”一文结构清晰, 对这篇文章的“阅读活动”教学, 我从整体语篇出发, 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去略读文章, 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然后再通过问题的答案, 划分文章结构, 概括段落大意, 最后通过三个问题进行细节信息的捕捉。通过这三个问题, 与学生一起总结商业计划书的文体特点。以下是该部分的设计步骤:

1) What is the article about?—It is a presentation about RealCine.

2) What information about RealCine does the writer give?

(1) How RealCine works

(2) Why RealCine is better than a fi lm

(3) How RealCine can be used in other ways

教师设定一分钟的阅读时间, 让学生找出文章的topic paargraph, 因为topic paragraph会涉及主要内容, 并且通过此查找, 学生会发现在英语文章中topic paargraph通常为文章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基于商业计划书的文体特点, 我通常会在文章的开头介绍文章主体部分将要谈论的内容。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学生概括段落大意的自信心, 克服对英语的恐惧心理。

板书设计

(2) Scanning

扫读是培养学生捕捉具体信息和重要信息的能力, 使他们进一步理解阅读材料中细节问题。提高学生提取、筛选、重组文章中信息, 并进行归纳、概括等能力。

通过上述步骤理清文章脉络后, 我回到文章主体部分的三个具体问题, 以不同的方式, 训练学生寻找信息与归纳概括的能力。三个问题具体如下:

第一个问题:Why is RealCine better than fi lms?请学生阅读文章第二节迅速查找文章关键词, 然后通过完成句子, 对比realcine与普通电影院的不同, 这一对比非常感性化, 学生很容易理解。

课件展示:Why is RealCine better than fi lms? (Para 2)

_____a fi lm, where a___audience watches and hears what is happening on a screen, RealCine____you into the_____and____with your senses of___, ____, ___and___in an____way

而第二个问题How does RealCine work?讲述的是RealCine的工作原理, 相对而言要抽象一些, 这时可以借助于图片和一些箭头表示, 将抽象问题具体形象化, 这样学生理解起来要轻松一些。

通过师生对话, 很多关于RealCine的信息都被挖掘出来, 最后让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支持其观点的?从而归纳出通过给出具体的信息, 是商业计划书的写作特点之一。

至于问题 (3) How can RealCine be used in other ways?我通过让学生阅读相关段落, 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归纳而不是照搬课文;通过对段落内容的分析, 以及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思考作者是如何支撑其观点的?从而归纳出通过例子的运用, 也是商业计划书的写作特点之一。

课件展示:How can RealCine be used in other ways

Para.4 a good treatment

Para.5 do things that could never be achieved in real life

Para.6 skills training and education

Para.7 urban planning

(3) Detailed reading

细读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语言进一步理解, 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句的意思、理解作者的观点以及写作意图。在这一阶段我的做法是:让学生讨论并总结:If you werethe boss, would you like to introduce the technology after reading the proposal?Why or why not?通过对此问题的讨论, 师生共同归纳一篇好的商业计划书所要具备的条件, 既回顾了所学的内容, 同时也为本单元的TASK写一篇商业计划书部分作好铺垫。

3.3 Post-reading

阅读之后环节被称之为评价性阅读, 即:reproduction, 对文章的主题、观点、人物形象、语言特点、写作手法等进行分析、评论的任务活动。我对这篇课文的读后活动处理如下:设置一个情景让学生编一个对话。具体设计如下:

Nowadays, there are many“homebodies”staying at home and staring at a screen all the time!Suppose you are a salesman of a VR company.You want to change the situation.Make up a dialogue with a boss of a modern cinema to introduce the product—RealCine.

学生通过对话表演, 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又有效地强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4 结束语

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是我们永恒的话题, 也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作为教师, 我们要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 把抽象的语言、单调的词汇具体化, 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创设理想的英语教学情景, 就会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迅速提升英语学习兴趣, 从而能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摘要:新课标提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 从而实现任务目标, 让学生体验成功。本文将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其教学实例, 探讨如何进行阅读课教学中的有效任务设计,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完整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学设计,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S].

[2]教学用书必修4[M].译林出版社.

[3]罗云兰.浅析高中英语教学模式[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0 (10) .

三模块 篇9

关键词: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

1“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目前生物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1], 然而其在我国医学教育中体现得还不够充分。教师在教学时很少引导医学生从生理、心理、社会等角度讨论人体致病的原因, 也很少从不同角度探讨控制和消除疾病的途径与方法。

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医学课程体系非常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加之医学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方法, 注重知识的传授, 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由于医学生在上述教学模式中的主体作用难以得到体现, 他们的各种能力, 如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临床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决策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 都很难得到提高。

针对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传统医学课程体系的不足, 我校提出以重视医学生职业道德、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 实施以“医学生未来发展”为目标的“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由3个模块构成:一是以职业情感为导向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块;二是以执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素质培养模块;三是以社会适应为导向的身心素质养成模块。通过实施“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育人的根本性、专业的适应性及方法的有效性。

2 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针对“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突显学校办学特色、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结构合理、类型多样、充满活力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当务之急。

我校于2005年以行业需求为导向, 实施“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培养模式, 分化出病理学专业。经过几年的努力, 培养出的学生综合素质较高, 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这与我校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密不可分。

2.1 总体思路

实践教学体系是理论教学体系的延伸, 是一个分层级、多层次、全方位的体系, 是充分考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层次化 (目标的分层级和内容的模块化) 、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评价机制的科学化, 形成以目标、内容、资源、评价为构建要素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2]。其以目标体系为构建基础、内容体系为构建主体、资源体系为构建条件、评价体系为构建机制, 四位一体, 既相互联系、相互递进, 又相互制约。

2.2 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础, 根据教学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从而确定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本着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的构建思路, 目标体系应由整体目标和若干子目标组成。

2.2.1 病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整体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从事病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2.2.2 业务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病理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临床诊断基本技能, 毕业后能在高等医学院校从事病理学教学及科研工作, 综合医院从事临床病理诊断工作, 司法部门从事法医学鉴定工作的专门人才。

2.3 内容体系 (见图1)

本实践教学体系包含4个模块:课程实验模块、科技活动模块、社会实践模块和实习实训模块。通过4模块的构建, 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培养。

2.3.1 课程实验模块

课程实验模块由公共基础课实验、专业基础课实验和专业课实验3个平台组成, 具体为如下:

(1) 公共基础课实验平台:公共基础课共10门, 其中考试课5门, 考查课5门, 实践教学共426学时, 占总学时 (880学时) 的48.41%。

(2) 专业基础课实验平台:专业基础课共23门, 其中考试课15门, 考查课8门, 实践教学共438学时, 占总学时 (1 384学时) 的31.65%。

(3) 专业课实验平台:专业课共17门, 其中考试课12门, 考查课5门, 实践教学共452学时, 占总学时 (1 326学时) 的34.09%。

课程实验模块的建立使实践教学体系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螺旋式上升。通过实施3层次实践教学, 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目前, 在本科病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 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达到了30%以上。

校内实践教学条件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 我校对校内实践教学设备进行了适当整合, 成立了基础实验中心、临床实验中心和病理学专业实验中心。其中病理学专业实验中心引进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网络版显微数码互动实验系统, 使形态学实验课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 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2.3.2 科技活动模块

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基础科学的实际应用, 但并不等于不需要创新, 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不同于普通技术工人, 应当具备相当的理论基础, 能够在本领域进行创新。因此, 实践教学体系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我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 作为对课程实验模块的补充, 建立了科技活动模块。该模块包括两部分:一是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二是实行实验室开放, 鼓励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进行科研活动。

(1) 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高校有众多知名教授、科学家和学术带头人, 完全有能力指导大学生完成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我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 如实行导师制、申报科研助理等, 使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投身到科研工作中, 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科研兴趣, 也培养了科研素质及创新精神。

(2) 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开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践教学体系是制度保障, 是纵向的阶梯式培养;而实验室开放则是方法和手段, 是横向的知识内容的递进。通过实验项目的分层次设立以达到不断强化学生实验技能的目的, 同时不人为划定学生层次, 弹性、灵活地运作, 使学生总体上都能够掌握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部分优秀学生具有独立开展实验研究的能力及向相关领域拓展的基本素质, 即记忆型、模仿型和思考型、创新型两种类型的学生并存。实验室的开放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实施与发展的平台。

2.3.3 社会实践模块

为了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 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研究社会的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我校非常注重开展社会实践工作。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实习基地或家庭所在地医院进行假期分散实习, 让学生既做到早期接触临床, 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一定认识, 培养职业情操, 又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 增加学习兴趣。

2.3.4 实习实训模块

实习实训是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的又一重要环节, 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验, 也是考查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途径。因此, 实习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基本条件之一。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可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两方面。我校拥有东北地区首家临床病理诊断中心, 该中心由学校3所附属医院病理科合并而成, 是省级“应用型病理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师资力量雄厚, 病例资源丰富, 建在学校内, 对于学生实习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课间、节假日学生随时可以进入中心参观学习。此外, 根据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 我们又扩大了校外实习基地范围, 与协和医院、北京武警总医院、304医院、海军总医院、朝阳医院等多家知名三甲医院病理科签订实习协议, 使校外实习基地扩大到13家。

为确保实习质量, 我院进一步修订了实习计划与实习大纲, 规范了实习内容、时间和目标要求。同时要求学生每完成一个科室的实习后, 实习基地均对其进行严格的出科考试。整个实习结束时, 实习基地教务部门对学生进行实习总鉴定, 学校将实习鉴定情况作为评选优秀毕业生的重要依据。

2.4 评价体系

建立了较为规范、完善的学生成绩评定体系, 包括实验课程考试、临床技能考试、临床出科考核、社会实践和实验室开放考核。实验课程考试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 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进行全程监控;临床技能考试采用OSCE形式, 考核学生临床问题处理能力、临床综合思维能力;社会实践和实验室开放考核采用学分制, 在毕业实习阶段开展出科考核, 并贯穿于毕业实习全过程, 以全面评价学生职业道德、学习工作态度、理论知识水平、临床工作能力等。

3 实施效果

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 我校按照应用性、实践性原则建立完善了由以上4个模块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接触科研、接触临床, 具有一定的职业情感、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 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杜治政.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实践与医学整合[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9 (9) :1-5.

三模块 篇10

一、深入分析教材,寻找德育教育切点

高一英语模块三Unit 1The world of our senses主题围绕人的“感觉”能力展开,介绍了人的“五觉”并讲述了一个女孩在大雾中得到盲人帮助的故事。就英语学科本身的教学角度而言,本课的目标无非是能熟练地用英语表述与“感觉”有关的概念,能理解、掌握一种叙述的技巧———构建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尾。当然,必不可少的是,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从德育教育的角度而言,在人的“感觉”能力和“盲人”这些教材设定中,不难找到合适的切点———1.关注、帮助残疾人群体。2.培养社会公德意识。3.向身残志坚者学习。

二、围绕德育切点,渗透课堂教学全过程

1.从课文出发,在介绍人的“感觉”能力时,可按如下表格组织活动,同时展开语言交流训练和德育教育。

(1)通过剥夺学生的某种感觉,如蒙住学生眼睛、塞住学生耳朵,设置一些简单的课堂小游戏,让其感受“感觉”能力的重要性,并加以阐述。在此基础上,引导其切身思考我们社会中一些真正丧失了某种重要“感觉”能力的人的生活困境。

(2)继续设置游戏,让学生两两结对,体验“帮助”对失去“感觉”能力者的重要意义并组织讨论。

(3)结合实际生活,了解社会对于残障人士的公共服务以及实际情况。提供诸如“盲道”“无障碍通道”等单词,让学生谈谈某些针对残障人士的不文明现象的看法和建议。

2.围绕课文“reading”部分的材料,在前述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材料的那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尾:“There may be more people lost today,and I’d like to help them.You see,a fog this bad is rare.It gives me the chance to pay back the help that people give me when it’s sunny.A blind person like me can’t get across the road without help,except in a fog like this.”可展开如下与德育主题有关的讨论。

(1)老人帮助别人的能力源自什么?

(2)老人帮助别人的动力源自什么?

(3)老人的义举从侧面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风气?

3.紧接前述问题,从“残障人士回馈社会”出发,补充一些在重大灾难中,残障人士作出义举的材料,指出残障人士虽然身体有缺陷,但一样能为社会作出贡献。进一步要求学生讨论和列举古今中外“身残志坚,贡献杰出”的著名残障人士的例子和简要事迹,从而使学生得到另一个角度的德育熏陶。

三、升华德育教育,回归语言学习本身

上一篇:心理健康与心理病变下一篇:河南旅游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