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条件

2024-05-28

主要条件(精选十篇)

主要条件 篇1

电梯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电梯行业经历了长时间的快速发展, 到2014年底, 在用电梯数量已超过350万台。现在, 运行多年的老旧电梯的数量呈快速增长之势, 电梯部件功能退化带来的电梯使用安全风险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 公众呼吁出台电梯报废标准。

2013年, 我国颁布实施了《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建议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以下简称电梯标委会) 制定电梯主要部件判废技术标准;2013年6月, 电梯标委会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委) 报送了该项标准的立项建议;2013年11月, 国家标准委下达了该项标准的制定计划。

2014年初, 电梯标委会组建了该标准编制组, 来自各有关单位的40名代表加入该编制组。为了做好该标准的技术支撑工作, 在编制工作过程中, 编制组开展了广泛的国内外调研工作, 充分地研究了上海和北京的相关地方标准。另外, 编制组还围绕电梯主要部件报废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理论研究和试验验证。

电梯是机电一体化产品, 在使用现场将部件安装成电梯整机, 在电梯使用期间进行部件的维护、修理和更换。电梯的使用寿命受设计制造、安装、维护保养和使用等因素的影响, 存在很大差异, 难以制定电梯整机的判废标准。因此, 通过对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电梯主要部件制定报废技术条件, 先对主要部件进行报废与否的判定, 再决定电梯整机是否需要报废, 兼顾了经济性和科学性, 是提高在用电梯安全性的一种可行途径, 也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于2015年7月3日批准发布了GB/T31821—2015《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该标准将于2016年2月1日开始实施。

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额定速度不大于6.0 m/s的电力驱动曳引式和额定速度不大于0.63 m/s的电力驱动强制式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 以及额定速度不大于1.0 m/s的液压电梯。该标准不适用于杂物电梯。对于额定速度大于6.0 m/s的电力驱动曳引式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可参照该标准执行。

另外, 适用于残障人员、极端气候条件或运输危险物品等特殊情况的电梯, 除应符合该标准的要求外, 还应按照相应标准的附加要求确定报废技术条件。

主要特点

目前国际上没有电梯主要部件报废的相关标准, 该国标由我国自主研制, 其发布实施将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一是填补了电梯主要部件报废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空白;二是将加速推进在用电梯的更新改造, 提升在用电梯的安全性能, 保证老旧电梯的安全运行;三是为在用电梯的报废及安全监管提供了技术依据;四是在保证电梯使用安全的同时避免了资源浪费, 只报废性能不符合要求的部件, 既能保证电梯的安全, 又能避免不必要的整梯报废。

该标准规定了电梯主要部件的报废技术条件, 主要考虑可能导致危险的设备本身的失效或不正常状态, 而未考虑因环境 (例如电磁干扰) 、土建工程等外部因素影响而导致的设备出现失效或不正常状态。

主要内容

该标准由“前言”“引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报废技术条件”等章节组成。

该标准考虑的潜在危险主要有:剪切、挤压、坠落、撞击、被困、电击等;考虑设备本身的失效或不正常状态主要有:机械损伤 (含开裂、变形等) 、非正常磨损、锈蚀、材料老化、电气故障、电气元件破损等。

该项国家标准规定了13项对电梯安全运行影响较大的电梯主要部件的报废技术条件, 分别为安全保护装置、紧急救援装置、井道安全门和活板门、驱动主机、悬挂装置、补偿装置、轿厢、对重 (平衡重) 、层门和轿门、检修门、导轨和导靴、电气控制装置、编码器以及液压部件。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 每一项大的部件又细分为若干小的部件 (或零件) , 给出报废技术条件。

该标准明确地将机械损伤 (如开裂、变形) 、非正常磨损、锈蚀等影响安全运行的失效或潜在失效模式作为部件的报废技术条件, 改变了因存在风险隐患须报废部件却无技术依据的现状。

例1

驱动主机的电动机作为电梯的动力驱动装置, 对电梯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实践中常发现, 电动机定子与转子的碰擦会破坏或损毁定转子结构, 导致电动机温升高、失速等情况出现, 从而容易导致安全事故。该标准将“电动机定子与转子发生碰擦”作为电动机的报废技术条件之一, 此条款的实施将能限制此类设备故障下的带病运行, 从而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例2

电梯悬挂钢丝绳作为电梯的曳引和承载部件, 不仅承载着轿厢与载荷和对重的重量, 还是实现曳引驱动的媒介。该标准4.4.2条款把“变形或损伤:钢丝绳出现笼状畸变、绳股挤出、扭结、部分压扁或弯折”作为曳引钢丝绳和液压电梯悬挂钢丝绳报废技术条件之一。钢丝绳的上述常见变形和损伤, 不仅会导致钢丝绳内部应力分布不均匀、加速钢丝绳的损坏和变形, 还会对曳引轮和滑轮造成异常损伤并加速损坏。该条款的实施, 将能提高电梯曳引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例3

轿架是电梯轿厢的承重部件, 在潮湿、腐蚀性环境中使用的电梯容易受到腐蚀, 直接影响轿架强度和刚度, 在该标准实施之前缺乏报废依据, 对电梯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编制组通过调查研究, 在该标准4.6.1中将“轿架严重腐蚀, 主要受力构件断面壁厚腐蚀达设计厚度的10%”作为电梯轿架的报废技术条件之一, 确定了严重腐蚀的定量报废技术条件, 解决了此类问题。

注意事项

该标准是一个技术标准, 仅规定了一般情况下电梯主要部件的报废技术条件。在特殊情况下 (如洪涝、地震、火灾等灾害后) 的电梯状态比较复杂, 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电梯整体进行安全评价, 确定其主要部件的报废技术条件。必要时, 需按GB/T20900—2007《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和GB 24803.1—2009《电梯安全要求第1部分:电梯基本安全要求》等国家标准对电梯整体进行安全评价, 再进一步确定需要报废的部件。

在执行该标准时, 还应注重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由于有些部件的设计、制造单位不同, 无法在该标准中统一规定报废技术条件或定量的报废技术条件, 故在此情况下应参考制造商提供的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中规定的报废技术内容。

若电梯某主要部件达到该标准规定的报废技术条件, 或达到使用维护说明书给出的报废技术条件, 应优先考虑修理, 如果修理后仍不能满足要求或修理成本过高, 需考虑报废。主要存在以下3种情况:

1.修理后, 部件能恢复其应有的功能, 建议修理后继续使用;

2.修理后不能恢复其应有的功能, 应该报废;

主要条件 篇2

一、部队干部转业的对象

《现役军官服役条例》规定,担任团级以下职务和初级、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军官,退出现役后主要作转业安置;担任师级以上职务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军官退出现役后,有的也可以作转业安置。

《文职干部暂行条例》规定,根据国防建设需要,军队可以安排下列文职干部转业地方工作:⑴单位编制员额限制,不能调整使用的;⑵已满最低服役年限,需要转业地方工作的;⑶其它原因需要转业地方工作的。

二、部队干部转业的条件

退出现役的警官和不适合继续在部队服务的文职干部作转业安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⑴年龄上,一般不超过50周岁。个别年龄超过50周岁,但地方同意接收的也可安排转业;⑵身体上,必须能够坚持正常工作,已批准离休、退休的干部,患有严重疾病,负伤致残,基本丧失工作能力以及有较严重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的干部,不能安排转业;⑶从政治上,必须具备干部条件。刑满释放人员(轻微过失犯罪除外),不能安排转业;有严重错误未查清作出结论的,以及留党察看处分,向地方移交前不能恢复组织生活的,暂不能安排转业。

三、部队干部转业的主要政策规定 1、转业去向

国务院、中央军委规定:部队转业干部,原则上由本人原籍和入伍时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安置。对二等功以上奖励,因公战致残,长期在边防、海岛工作和长期从事飞行、潜艇工作的转业干部,在分配去向上要给予适当照顾。对自愿转业到边远地区工作的干部,在精神和物质上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对少数确有困难,需要跨地区安置的,各地可给予适当照顾。对资历长,任期时间长的团以上干部,转业地方后安排相应职务也作了明确规定。

2、家属子女的随迁随调

转业干部配偶有正式工作的,原则上可随同转业干部一起调动。随调配偶是干部的由人事部门安置;是工人的,由劳动部门安置。

随军无正式工作的转业干部配偶,可与转业干部一同前往,当地政府应准予落户,并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他们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或帮助他们自谋职业。转业干部已经就业的子女,原则上不能随调。如系独生子女或转业到新的地区后身边无子女的,经与接收单位协商,有的也可随调,但多数地区需要在转业干部报到后正常按调动手续办理。子女为大专院校、中专学校的在校生,一般不能转学;中小学在校生可以办理转学,由接收地区的教育部门安排入学,学校不得向其父母所到单位摊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规定之外的各种费用和物资。无正式工作的子女,可随转业干部一同前往。

3、安家费和生活补助费

现行的部队转业干部安家费标准是:服役在14周年以下的发给4 个月的本人原薪金,服役超过14周年的,服现役每满一年,再增发半个月的本人薪金。

现行的部队转业干部生活补助费标准为:师职(含技术六级)以下干部,军龄八至九周年的,发给三个月本人原工资,以后军龄每满一年增发一个月的本人原工资,军龄不满一年的,按满周年的标准发给,连续军龄不满八年的干部和执行地方标准的干部,转业时不发给补助费。

※小常识

退伍、转业、复员、退役。

目前,有些战士和个别干部将退伍、复员、转业和退役等概念混用。如把战士退伍说成复员等等。其实,这几个概念的含义是不同的。

退伍:是对义务兵战士而言的,义务兵应征入伍,服满现役或其他原因退出现役称退伍。

转业:指离开现役的军队干部及专业军士分配到地方工作。

复员:指全国部队实行裁减,部分服完现役或因其它原因离开部队回参军前所在地方的干部、战士。

主要条件 篇3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方式 条件 法学探讨

我国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政策法规体系具有完整性、连贯性、明确性的特点。这些政策法规体系的核心内容体现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农民对承包的土地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等方面的权利提供保障,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创造前提条件。二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允许有条件的承包户、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面的经营主体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正如,《农村土地承包法》(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第32条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三是无论通过何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进行承包地流转。这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底线。本文拟重点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方式及其条件在法学上谈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及其条件的法学认识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第35条规定,出租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租赁给他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出租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承租方按出租时约定的条件对承包方负责。根据这一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的条件为:出租是一种产生租赁关系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基于承包经营权出租合同而产生。出租后,虽然土地不再由承包经营权人耕种,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并没有发生变化。承包关系并不是发包人与承租人之间的关系,而仍然是发包人与原承包人的关系。采取出租方式流转承包经营权的,应当报发包人备案。《物权法》第128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有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未经依法批准,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3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根据这些规定,如果承租人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违反了《物权法》第128条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3条规定,不符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的条件,那么,出租人与承租人签订的《土地转租合同》为无效合同。

二、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及其条件的法学认识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第35条规定,互换是指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作或者各自需要,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地块进行交换,同时交换相应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的条件为:首先,《农村土地承包法》第 40 条规定:"承包方之间为了方便耕种或者各自需要,可以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互换。"为避免因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而打乱不同农民集体的土地权属,因此,互换一般只限于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承包人之间进行,不能与其他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其次,从表面上看,互换是地块的交换,但从性质上看,是由交换承包的土地引起的权利本身的交换。权利交换后,原有的发包人与承包人的关系,变为发包人与互换后的承包人的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同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互换后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要履行互换后地块原来负担的义务。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涉及承包义务的履行,因此,应报发包人备案。

三、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及其条件的法学认识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第35条规定,转让是指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承包方申请和发包方同意,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由其履行相应土地承包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导致了两种结果,一是转让后原土地承包关系自行终止,原承包方在承包期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部分或全部灭失。二是受让方的土地经营权的产生。因此,这一方式是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法律处置的最彻底方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条件为:首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第 41 条规定:"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的,经发包方同意,可以将全部或者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其他从事生产经营的农户,由该农户同发包方确立新的承包关系,原承包方与发包方在该土地上的承包关系即行终止。"可见,为了保障承包地被合理用于农业生产经营,《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要求受让方为"从事生产经营的农户",而不能是从事工、商业等生产经营的人。这样,可以保证土地的农业生产用途,满足其他农户对土地这一生产资料的需求。 其次,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将使承包人失去土地承包经营权,也即失去在农村的生活保障。因此,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的承包户,才可以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再次,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经发包人同意。原因在于,承包人转让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是全部也可以是部分。对于已经转让的,不论是全部转让还是部分转让,使得原有的承包关系终止,受让方都应与发包人确立新的承包关系。对于未转让的部分,原承包人与发包人应重新调整承包关系,变更原来签订的承包合同。因此,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经发包人同意是必要的。同时,对符合法定条件转让的,发包人应当准许。

四、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及其条件的法学认识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第35条规定,转包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转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转包是一种产生时间最早的最重要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转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一般被称为转包方,接受转包的农户被称为接包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的条件为:首先,接包方对相关农地享有物权。尽管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仅限于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但是,这一流转方式导致了新物权的产生。在转包关系中,接包方对农地享有的权利是一种直接支配农地的物权,是一种排除包括转包人在内的所有人进行非法干涉的绝对性权利。因此,我国《物权法》第128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有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物权法》第128条将转包与带有物权变动性质的互换与转让方式并列在一起,表明了该法肯定并维护着接包方对相关农地所享有的物权。其次,在转包关系中,转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转包方仍可凭其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发包方保持原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向接包方收取地租。在通常情况下,接包方要向转包方支付转包费,并按转包时约定的条件对转包方负责;可以基于其所支配农地,享有占有、使用该农地的权利。

五、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及其条件的法学认识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第35条规定,入股是指实行家庭承包方式的承包方之间为发展农业经济,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自愿联合从事农业合作生产经营。《农村土地承包法》第42条规定:承包方之间为发展农业经济,可以联合自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合作生产。该条款有两个基本含义:第一,农村承包地的股权属于复合性土地权利。这种权利以物权为基础、以债权为运作形式。第二,承包户之间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合作社,合作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获得收益,收益按照股份分配。入股时,仍保留原承包经营权,不会导致原承包经营权的彻底变动。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调查分析》(2009年3月4日发布)

[2]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例分析 发布日期:2008年07月11日 文章来源: 互联网

梁式桥的主要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篇4

按施工方法分为整体浇筑式梁桥、梁配式梁桥、组合式梁桥。

1.1 整体浇筑式梁桥

建桥的全部工作都在施工现场进行。由于全桥在纵向和横向都是在现场整体浇筑, 所以整体浇筑式梁桥整体性较好, 并且可以按需要做成各种外形。但是这种桥型施工速度慢, 施工支架、模板多, 工业化程度低, 工期长, 受季节、气候影响较大。目前除了一些运输困难的地方 (林区、市区等) 以及部分斜、弯桥外, 一般较少采用整体浇筑式梁桥。

1.2 预制装配式粱桥

上部构造在预制工厂或预制工地分块预制, 再运到现场吊装就位, 然后在接头处把构件连接成整体。装配式粱桥与整体式梁桥相比, 只有下述主要优点:

(1) 桥梁构件的型式和尺寸趋于标准化, 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制造; (2) 在工厂或预制场内集中管理进行工业化预制生产, 可充分采用先进的半自动或自动化、机械化的施工技术, 以节省劳动力和降低劳动强度, 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从而显著降低工程造价; (3) 构件的制造不受季节性影响, 并且上、下部构造也可同时施工, 大大加快桥梁的建造速度, 缩短工期; (4) 能节省大量支架模板等的材料消耗。

1.3 组合式梁桥

组合式梁桥也是一种装配式的桥跨结构, 不过它是用纵向水平缝将桥梁分割成工字形的梁肋或开口槽形梁和桥面板, 桥面板再借纵横向的竖缝划分成预制块件 (空心板或微弯板) , 见图1。这样可以显著减轻预制构件的重力, 并便于集中制造和运输吊装。

2 按承重结构的截面形式划分

2.1 板梁桥

板桥的承重结构就是矩形截面的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板, 其主要特点是构造简单, 施工方便, 而且建筑高度较小。从力学性能上分析, 位于受拉区域的混凝土材料不但不能发挥作用, 反而增大了结构的自重, 当跨度稍大时就显得笨重而不经济。板桥模截面形式包括整体式矩形实心板、装配式实心板和空心板。

图2 (a) 表示整体式板桥的横截面, 这种板在车辆荷载作用下除了沿跨径方向起弯曲受力外, 板在横向也发生挠曲变形, 因此, 它是一块双向受力的弹性薄板。有时为了减轻自重, 也可做成留有圆洞的空心板桥或将受拉区稍加挖空的矮肋式板桥, 见图2 (b) 。图2 (c) 所示为小跨径桥 (不超过8m左右) 最广泛使用的装配式板桥。它由几块预制的实心板条利用板间企口缝填入混凝土拼连而成。从结构受力性能上分析, 荷载作用下, 它不是双向受力的整体宽板, 而是一系列单向受力的窄板式的粱, 板与板之间借铰缝传递剪力而共同受力, 对于每块窄板而言, 它主要沿跨径方向承受弯曲与扭转。装配式板桥也可做成横截面被显著挖空的空心板桥, 见图2 (d) , 以达到减轻自重和加大适用跨径的目的, 预应力空心板跨径可以做到10~32m。图2 (e) 是一种装配一整体组合式板桥, 它利用一些小型预制构件安装就位后作为底模, 在其上再浇筑混凝土结合成整体, 在缺乏起重设备的情况下, 这种板桥能收到好的效果。

2.2 肋板式桥梁

在横截面形成明显肋形结构的梁桥称为肋板式梁桥, 或简称肋梁桥。在此种桥上, 梁肋与顶部的钢筋混凝土桥面结合在一起作为承重结构。

由于肋与肋之间处于受拉区域的混凝土得到很大程度的挖空, 显著减轻了结构自重。特别对于仅承受正弯矩作用的简支梁来说, 既充分利用了扩展的混凝土桥面板的抗压能力, 又有效地发挥了集中布置在梁肋下部的受力钢筋的抗拉作用, 从而使结构构造与受力性能达到理想的配合。与板桥相比, 对于梁肋较高的肋梁桥来说, 由于混凝土抗压和钢筋受拉所形成的力偶臂较大, 因而肋梁桥也具有更大的抵抗荷载弯矩的能力。钢筋混凝土简支肋粱桥的常用路径为13~20m,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肋梁桥的常用跨径为25~50m。

2.3 箱形梁桥

横截面呈一个或几个封闭箱形的梁桥简称为箱形梁桥。腹板和底板的一部分构成L形和T形的预制构件, 在底板上留出纵向的现浇接头, 顶板采用微弯板型式以节省钢材。箱形截面除了梁肋和上部翼缘板外, 在底板尚有扩展的底板。这种结构的特点如下:

(1) 挖空率大, 自重小, 并且挖空部分能很好地适应布置管线等公共设施; (2) 截面抗弯惯矩大, 抵抗弯矩能力强, 跨越能力大; (3) 抗扭刚度也特别大, 在偏心的荷载作用下各梁肋的受力比较均匀。对于跨桥中无需设置横隔板就能获得满意的荷载横向分布, 适合于修建承受有扭矩的曲线桥交桥; (4) 顶板和底板都具有较大的混凝土面积, 能有效地抵抗正负弯矩 (上下缘均可受压) , 并满足配筋的要求, 适用于较大跨径的悬臂梁桥和连续梁桥, 也可用来修建全截面参与受力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显然, 对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的简支梁桥来说, 底板除徒然增加自重外并无其他益处, 故不宜采用。

参考文献

[1]陈亮.梁式桥抗震分析中等效单自由度模型的适用范围[J].结构工程师, 2011, 4.

[2]李茜, 王克海, 韦韩.高墩梁桥地震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6, 3.

主要条件 篇5

一、项目负责人 1.任职条件:

(1)取得相应的建造师注册证书;

(2)取得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B证。2.主要职责:

(1)主持项目经理部工作,代表企业实施施工项目管理,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强制性标准,执行企业的管理制度,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2)执行企业对项目下达的各项管理目标和规定任务;(3)组织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和各项管理制度;

(4)对进入现场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突出抓好对项目关键岗位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到岗履职管理;

(5)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体系,按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CJ/T77-200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CJ/T59-99)、《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等组织实施标准化工作,进行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发现和处理突发事件;

(6)在授权范围内负责与企业管理层、劳务作业层、各协作单位、发包人、分包人和监理工程师、业主等的协调,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

(7)参与工程竣工验收,准备结算资料和分析总结,接受审计;(8)处理项目部的善后工作;

(9)协助企业进行项目的检查、鉴定和评奖申报。

二、项目技术负责人 1.任职条件:

一级工程(按《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附表2标准划分,下同)的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与工程项目相适应专业的高级职称,从事相关专业技术管理工作8年以上。

二级工程的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与工程项目相适应专业的中级职称,从事相关专业技术管理工作5年以上。三级工程的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与工程项目相适应专业的助理工程师职称,从事相关专业技术管理工作5年以上。

建筑施工企业根据项目规模大小、复杂程度以及专业要求确定的其他条件。2.主要职责:

(1)主持项目的技术管理;

(2)主持制定项目技术管理工作计划;

(3)组织有关人员熟悉与审查图纸,主持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施工方案并组织落实;

(4)负责技术交底;

(5)组织做好测量及其核定;(6)指导质量检验和试验;

(7)具体组织编制和报审制施工组织设计、重大危险源识别和控制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审核作业指导书并组织实施;有分包单位的,应负责督促落实分包单位的相应工作。

(8)参加工程验收,处理质量安全问题;

(9)组织各项技术资料的签证、收集、整理和归档;(10)组织技术学习、交流技术经验;(11)组织进行技术攻关。

三、施工员 1.任职条件:

取得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施工员岗位资格证书。2.主要职责:

(1)严格按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规程、施工组织设计、关键、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以及设计图纸、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组织施工;

(2)组织有关班组熟悉施工图纸,向班组操作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及关键、特殊工序和安全交底,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安排好工序搭接,做好工序交接记录,努力完成形象进度计划;

(3)合理安排劳动组合,及时做好工程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和签证,逐日填写施工日志;

(4)科学安排各专业的配套作业和各工种之间的立体交叉作业;(5)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和文明施工,做到场地清洁,材料堆放整齐有序。

四、安全员 1.任职条件:

取得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考核合格证书C证。2.主要职责:

(1)在施工前,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依照项目重大危险源识别和控制方案和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向项目部提出重要环节、重点部位的安全生产防范建议;

(2)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到现场跟踪巡查,定期查验特种作业人员持有效证件上岗情况和人员、证件与单位相符情况,施工现场与专项施工方案相符情况;

(3)严格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控制,加强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并按规范做好安全记录,建立隐患台帐;

(4)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检查,及时制止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行为,及时发现、纠正、督促整改安全事故隐患,并报告项目负责人;

(5)对建设管理部门及其安监机构、现场监理部和施工企业在各类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问题认真组织整改落实;

(6)及时向企业安全管理机构报告项目部安全生产情况。

五、质量员 1.任职条件:

取得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质量员岗位资格证书。2.主要职责:

(1)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设计、项目质量计划、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及国家颁发的现行规范、规程和标准,全面认真地进行质量检查;

(2)抓好质量教育,及时纠正质量事故苗头,出现重大质量事故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并配合做好处理工作;

(3)参加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会审,监督工程质量和文明施工等措施的实施,做好质量记录;

(4)参加质量回访,受理用户投诉,及时向主管部门传递不合格信息,并会同技术负责人、施工员等进行评审处理;

(5)负责对分包工程的工序交接,原材料、半成品和工程配套设备检验、试验的监控;(6)负责检验批、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的核定检查及时向主管部门传递信息,并做好相关的质量记录。

六、标准员 1.任职条件:

取得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标准员岗位资格证书。2.主要职责:

(1)参与施工图会审及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

(2)负责确定建筑工程项目应执行的工程建设标准和建筑施工安全标准规范,并配置有效版本和组织学习;

(3)制定工程建设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标准规范实施计划和措施,并组织交底;(4)负责施工作业过程中对工程建设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标准规范实施进行监督,对执行不到位的应向项目部提出纠正措施;

(5)协助质量和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分析,找出标准规范及措施中的不足;(7)负责收集工程建设标准和建筑施工安全标准规范执行记录,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七、机械员 1.任职条件:

取得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机械员岗位资格证书。2.主要职责:

(1)认真执行国家和施工企业有关起重机械设备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落实起重机械备案和使用登记工作,负责落实对建设主管部门及其安监机构的安拆告知制度;

(2)负责现场临时用电及起重机械设备的管理、安装(拆卸)、使用、维护和保养,加强对安拆单位和安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加强对起重机械设备基础施工、安装、顶升加结、拆卸等重点环节的管理,建立起重机械设备及临时用电管理台账;

(3)根据生产进度,熟悉和掌握机械设备的分布和技术状况,参与设备事故的分析处理工作,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4)负责设备的交接验收、清点、调运巡回检查以及报废设备的鉴定等工作;(5)定期向企业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汇报设备管理、保养和技术状况,并提出整 改意见。

八、材料员 1.任职条件:

取得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材料员岗位资格证书。2.主要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公司各项技术管理制度;(2)掌握本工程施工图设计所要求的原材料、半成品、混凝土、砂浆以及冬雨季施工措施中确定掺入的外加剂情况;并根据工程所需的建筑材料及工程检验与试验计划,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规程规定的批量要求及取样方法,邀请监理部门见证取样,同时填写好检验、试验委托单,及时取回检验报告交相关部门,并对其使用情况、使用部门进行跟踪检查,认真填写质量记录;

(3)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做好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抗渗、砂浆试件并放置在施工现场标准养护室养护,每天做好标准养护室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及记录;对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及拆模试件应放置于构件同一地点同条件的养护,并准确记录所作试件的工程部位;

(4)计量器具和检测设备应满足要求,通过自检或有关部门检定,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应及时调换;

(5)及时、准确填写好原材料、半成品、混凝土、砂浆等试验、检测记录。

九、资料员 1.任职条件:

取得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料员岗位资格证书。2.主要职责:

(1)协助制定和建立施工资料管理计划及管理规章制度;(2)负责建立施工资料收集台帐,进行施工资料交底。

(3)负责施工资料的收集、审查、整理、立卷、归档、封存和安全保密工作及竣工图及竣工验收资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封存和安全保密工作;

(4)负责提供管理数据、信息资料;

(5)负责施工资料、竣工图及竣工验收资料的验收与移交;

主要条件 篇6

1 对可以不设置室外出入口的“条件限制情况”的探讨

规范的解释或者普遍的说法指地下室占满或基本占满红线, 却未设置室外出入口的空间。这种解释比较片面, 主要由于:

1) 不能设置室外出入口并不在于地下室是否占满红线, 应当在于地面建筑是否占满红线。地下室占满红线, 而地面建筑未占满红线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 为了停车或规划需要, 对整个项目地块进行大面积开挖的情况是比较多的, 此时, 只要地面建筑未占满红线, 人防工程的主要出入口完全可以设置在室外 (只是此时把地下室的顶板作为室外地面) ;

2) 即使整个地下室确实未占满红线, 但由于防空地下室是由若干个防护单元组成, 且地面建筑覆盖率较高, 则完全可能存在某一防护单元整个位于地面建筑物以下, 而无法设置室外出入口。因此, 对条件限制的界定也应从实际出发, 对整个防空地下室的室外出入口可作出具体要求, 但对每个防护单元则应具体对待。

2 对条文中“与有可靠出入口的其他人防工程相连通”的探讨

此款争议较多, 一种普遍的解释是“与具有可靠出入口的, 且其抗力级别不低于该防空地下室的其他人防工程相连通”, 这里的其他人防工程是指与该防空地下室结构上完全脱开, 并通过一定距离的通道连接的其他人防工程 (见05SFJ10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图示建筑专业) 。而实际操作中的另一种解释是与具有可靠出入口的防护单元相邻。笔者认为前者条件过于苛刻, 且其说法有矛盾之处, 而后者有其较强的合理性。理由如下:1) 即使地下室未占满红线 (或地面建筑未占满红线) , 并不是该防空地下室中的所有防护单元具备设置室外出入口的条件。本条的前提是地下室占满红线, 言下之意是“由于整个地下室已占满红线, 故无法设置室外出入口”“只要整个地下室未占满红线, 则认为有设置室外出入口的条件, 应设置室外出入口”, 而当整个地下室较大, 由几个防护单元组成, 很可能会存在某一防护单元, 它完全处于地面建筑以下, 而无法设置室外出入口 (前已述及) 。因此对于由多个防护单元组成的防空地下室, 尽管不符合无法设置室外出入口的条件, 但总是会存在若干个防护单元无法布置室外出入口, 要求每个防护单元均要设置室外出入口显然与此前提不符。2) 即使一个防空地下室符合无法设置室外出入口的条件, 也不可能让该地下室内的所有防护单元均与另一具有可靠出入口的人防工程连通。按《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图示》要求, 当其与一具有可靠出入口的人防工程连通时, 只有直接相连的防护单元才可以不设室外出入口, 那么, 如果该防空地下室有5个防护单元, 就需要设置5条连接通道与具有可靠出入口的人防工程连通, 这显然是不现实也不合理的。3) 从连通的可靠性上来说, 两个单元间的连通口 (一框两门) 比通过两人防工程之间的连接通道连通更加可靠。当不同人防工程之间的连接通道距离无限拉近时, 便成为两个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 因此两者无本质区别。一定长度的连接通道本身就扩大了战时破坏的范围与概率。4) 从室外出入口的主要战时功能来看, 两者无本质区别。在城市遭空袭后, 由于地面建筑物的倒塌, 出入口极易被堵塞, 为确保战时使用的可靠性, 以便在空袭后就能迅速投入正常使用, 故规定必须设置不少于两个出入口, 并在可能条件下保持最大距离。防空地下室的每个防护单元至少有一个室外出入口, 战时出入口设置在室外出入口。室外出入口主要是为了保证当战时防空地下室其他口部受堵时, 能通过它进行疏散, 从这一方面来讲, 相邻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口与两个不相邻工程的连接通道的战时功能是一致的。只要相连或相邻的人防工程中的某一防护单元具有一个可靠室外出入口, 其他防护单元人员完全可以通过单元之间的连通口 (连接通道) , 从此口部进行疏散。

因此, 对“当与具有可靠出入口 (如室外出入口) 的防空地下室相连通”的合理解释或理解应当是:当整个地下室符合不设室外出入口的条件时, 则该防空地下室应至少有一个防护单元与具有可靠出入口的人防工程相连, 其他防护单元应当与该防护单元相邻, 或利用室内楼梯按规范设置主要出入口;当一个防护单元符合不设室外出入口条件时, 只要该防护单元与具有可靠出入口的另一防护单元直接相邻, 且设有连通口, 就可以不设室外出入口。

3 对条文中“首层由梯段至通向室外的门洞之间, 应设置与地面建筑结构脱开的防倒塌棚架”的探讨

在2007年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合订本中以及防空地下室规范建筑专业图示中, 已给出基本解决方案, 即是在原来的楼梯间内“套”一个小的防倒塌棚架, 该棚架结构与地面一层以上结构脱离, 前提是该楼梯只上到一层, 然后直通室外。而在实际的设计中, 有很多项目, 其楼梯是从地下室一直通向顶楼。按前述方案, 这种楼梯式出入口不具备设计主要出入口的条件。有些设计人员, 只是对楼梯的本身结构作了防倒塌设计, 而没有考虑与上部建筑结构脱离的问题, 也有些设计人员只在一层的楼梯平台到出口间设计防倒塌棚架, 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对个别确实无法设置室外出入口的项目 (一般是场地限制, 且规划已定很难改动) , 笔者曾就利用贯通上部的楼梯作为人防主要出入口设计进行了尝试:把从一层~二层间的楼梯板和平台作为防倒塌的顶盖, 该部分支撑结构柱及梁与上部建筑的结构相分离, 从二层楼梯平台至三层及以上各层的楼梯支撑在上部建筑的结构上, 在交接处建筑上连接, 结构上分离 (二层与上层平台间的梯段可做成钢结构的) 。为了形成封闭空间, 防倒塌楼梯的左右两个梯段之间空间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墙封闭, 一层通向二层的楼梯口采用战时封堵形式 (有条件时可设一道防护密闭门) 。上述方案使一、二层楼梯间的梯板、封堵板、平台以及二层的楼梯平台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封闭的防倒塌棚架。该方案的前提是楼梯间要有足够的宽度, 用以设置防倒塌结构柱, 并满足另外3个条件。

以上部分不包括地下室顶板。用直通上部的室内楼梯作为主要出入口时, 增加战时封堵工作量, 且结构处理难度较大, 一般不宜采用。

4对“首层楼梯间直通室外的门洞外侧上方, 应设有挑出长度不小于1 m的防倒塌挑檐”条款的补充理解

笔者认为其与规范的防倒塌范围取值 (上部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时, 为5 m) 矛盾。当设置室外出入口时, 应使其出口处于防倒塌范围 (5 m) 之外, 因此, 对于利用室内口部作为主要出入口时, 除设防倒塌挑檐外,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应在倒塌范围内设置钢结构防倒塌棚架。

5结语

本文对条件受限时防空地下室主要出入口设计进行了探讨, 主要阐述以下观点:1) 条件受限, 无法设置室外出入口的条件指地面建筑占满红线或地面建筑覆盖整个防护单元, 而非地下室占满红线;2) 当整个地下室符合不设室外出入口的条件时, 则该防空地下室应至少有一个防护单元与具有可靠出入口的人防工程相连, 其他防护单元应当与该防护单元相邻, 或利用室内楼梯按规范设置主要出入口;3) 当一个防护单元符合不设室外出入口条件时, 则该防护单元可以与具有可靠出入口的另一防护单元直接相邻, 或利用室内楼梯按规范设置主要出入口。

参考文献

主要条件 篇7

一、情报信息战

所谓情报信息战,即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探测、侦察、获取敌方情报信息,保障指挥员正确决策,同时破坏和阻止敌探测、侦察、获取我方情报信息,削弱或摧毁敌情报侦察系统能力,影响、制止或改变敌决策者决心的一种信息作战样式。 其核心是夺取战场“ 制情报权”。 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情报在其作战指挥、信息对抗的全程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 只有把敌我双方和整个作战地区乃至敌国的各种情报搞清楚,并严密封锁己方情报,才能对战场态势作出正确的判断,进而实施正确的作战指导;才能准确组织信息攻击或火力突击,瘫痪敌作战体系;才能确保作战行动隐蔽突然,实现作战目的。 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利用各种侦察手段,从地面、空中、海上、水下到太空,对伊军战场情况实施全时空、全方位侦察,并以高强度的空中火力突击和精确打击, 摧毁伊军情报侦察系统,既及时掌握了伊军各种战场情报, 又使伊军信息系统丧失了情报获取能力,充分显示了情报信息战的特殊作用。 可见,信息战的实施过程,将首先表现为双方千方百计地侦察、运用对方情报,防止对方侦察获取己方情报的过程。 把情报信息战作为未来我军信息战的基本作战样式之一,反映了信息化条件下情报斗争的特殊规律。 一般地,情报信息战包括情报进攻与情报防护两个方面。 在具体的战场环境下,情报信息战可以采用机动灵活的作战方法。 一是隐蔽欺骗。 就是采取被动防护手段,降低敌侦察发现概率。 如使用小型化接收装置减少电磁辐射;采取多节点、多频率指挥方式降低毁伤概率;利用隐形技术增大发现难度;通过信息技术欺骗,使敌难以确定攻击目标;散布假情报、假信息,使敌作出错误的形势评估和指挥决策;对核心机密限制知密范围,对网络工作人员进行严格训练和保密教育,加强战场管理,防止失密、泄密等。 二是信息割断。 就是通过对敌情报侦察系统的干扰、压制或摧毁,阻割其获取和传递情报的正常流程。 包括对敌发射装置实施有效的电子干扰,截断敌信号源,造成敌信息流程中断;运用火力或特种作战部队, 摧毁敌信息系统中的关节点,造成敌指挥控制失灵等。三是立体侦察。 就是集中全军乃至全国的高技术侦察器材,构成地面、空中、水下乃至太空的情报侦察系统,力求对敌战场情况以及敌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情报进行全时空、全方位侦察, 实时掌握各种情报信息;组织多种力量采取灵活方法实施人工情报侦察,力求实时获取各种相关的情报信息;加强情报的鉴别、处理,以形成各种作战单位和武器系统可以共享的战场情报信息。

二、结构瘫痪战

所谓结构瘫痪战,是指军警兵民联合一体,综合运用信息攻击、火力打击、兵力突击,对敌作战系统的要害部位或关键节点实施重点而精确的打击,瘫痪其系统结构,使其丧失作战功能,同时采取一切措施确保己方作战系统结构稳定性、效能最大化的作战样式。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实施结构瘫痪战,打击伊政府首脑和指挥控制系统,并辅之以心战和策反,从而使伊军迅速崩溃。 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作战系统与系统、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将更加激烈,我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重心应从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转变到破坏敌作战系统的结构上来,特别是对敌作战系统的要害部位实施节点打击,以达到瘫痪敌人的目的。 实施结构瘫痪战,应实行信息攻击、火力打击和兵力突击紧密配合,选择敌作战结构和支持结构的要害部位和关键节点予以打击,击其要害,打其“ 七寸”,达到“ 以小制大,摧毁一点,瘫痪一片”的效果。 在现实的信息化战争中,结构瘫痪既可以在物理空间展开,也可以在电磁空间和计算机网络空间展开;既可以直接打击作战系统的要害部位和关键节点,也可以直接摧毁支持战争进行的关键保障设施,如直接摧毁太空通信卫星等。 一般地,主要是通过远程精确打击和电子作战,直接摧毁敌最高指挥机关或核心军事力量,打掉其信息站台和网点,屏蔽其信息传输通道, 实施“ 斩首”、“ 断臂”、“ 致盲”行动,使敌群龙无首、无力应对, 成为“ 傻子”“、 瞎子”“、 聋子”和“ 呆子”,从而完全陷入瘫痪状态。

三、多维制空战

所谓多维制空战,是指以正规防空部队为主,地方人民防空力量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采取多种手段,在多维立体空间展开的争夺制空权的作战。 与发达国家的军队相比,我军的反空袭手段在技术上相对落后,处于不对称的地位。 但是,敌高技术空袭装备并非完美无缺,其本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点,这为我军以多种力量联合、实施多维制空作战提供了可能。 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也体现出人民群众参与反空袭作战的一些新特点,为我军多维制空作战提供了借鉴。 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中的多维制空战, 必须依靠和发挥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力,广泛动员民众力量, 远中近火力综合运用,远程拦截与近距毁歼相结合,空中奇袭与特种破袭相结合、硬打击与软摧毁相结合,实施多种力量、多维空间、多种方法联合一体抗击。

四、立体游击战

所谓立体游击战,是指以特种作战部队、地方游击武装力量为主,以配合正规战场作战为目的,实施分散的袭击、伏击行动,以袭扰、疲惫、持久地消耗瓦解敌人,夺取战场局部优势而采取的作战样式和作战方法。 在特殊的战场环境和作战背景下,发挥人民战争的独特优势,不断创造游击战新战法,必将使游击战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产生更强大的生命力。 信息化武器广泛使用于战场,使得以游击战为主的小分队,甚至像“ 网络单兵”、“ 信息单兵”的独立作战能力大幅度提高。 加上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游击战逐步由地面、空间向外层空间扩展,因而立体化将成为游击战的主要发展趋势,全球一体、无孔不入的网络系统将成为未来立体游击作战新的平台和作战空间。

五、综合火力战

所谓综合火力战,是指综合运用专业力量和非专业力量、 正规军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多军种、多兵种、多类型火力兵器,对敌实施火力打击的作战行动方法。 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火力战将是对敌实施抗击、反击和摧毁的重要作战手段。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武器装备的不断出现,不仅正规部队而且武警、民兵和预备役部队的打击力、信息力、机动力和防护力等作战能力,都将有质的飞跃,因此, 火力战的内涵将进一步拓展,形式也更加丰富多样。 由于综合火力战涉及陆、海、空及第二炮兵等多军兵种力量,且火力打击行动关系战役战斗全局,因此必须统一指挥,密切协同, 联合作战,灵活机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作战效能。

六、网络对抗战

所谓网络对抗战,是敌对双方利用计算机网络在政治、 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进行全时空作战的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辐射到地球的每个角落。 可以说,在信息时代,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无论是武装集团还是社会团体,对网络的依赖性都越来越大。 目前,网络对抗战已经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精心研究和积极实践的一个焦点。 由于网络广泛遍布于军队和民间,从而为我们实施网络人民战争提供了基本条件。 网络自身的充分开放性和信息资源共享性,使任何拥有一台计算机的人都有在虚拟空间自由驰骋的机会和权利。 在未来网络化的世界里,每个芯片都是一种潜在的武器,每台计算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作战单元,每个平民百姓也有可能编制出实施网络战的计划, 并付诸行动。 可以说,信息战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民战争。 这为我国信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展开和胜利,无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

七、电磁干扰战

所谓电磁干扰战,是指我人民解放军、武警电子部队与民兵专业技术分队使用电子设备或器材及其他辅助措施,干扰、削弱、破坏甚至控制对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保障我方电子设备效能得到充分发挥,牢固掌握战场电磁波谱使用权的作战方法。 我国民用知识型科技人才基数大、分布广, 为我在电子领域实施人民战争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力量保证。 因此,信息化条件下的电磁干扰战,军民一体的特征将十分突出。 主要体现在电子战的支撑技术军民通用,民用通信电子人才可以直接投入。 电磁干扰战以电磁空间为作战战场,以电磁设备为作战对象,以电子进攻为主要作战手段,以制电磁权为主要作战目的。 必须对参战的各军兵种专业电子作战力量和地方非专业电子作战力量实行统一编组和部署,实施集中统一指挥和协调,以形成和发挥整体作战效能。

八、联合反恐战

所谓联合反恐战,是指在联合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由军、警、民“ 三结合”武装力量共同实施,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打击境内外恐怖主义活动的战法。 美国“ 9·11”事件表明, 恐怖与反恐怖的斗争以非对称、非正规形式为主要特征,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作战样式。 在这种特殊的作战中,联合作战必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003年8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举行的联合反恐演习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在联合反恐战中,军队可能会重点担负综合火力突击、特种作战、军事营救、大规模围剿等任务,武警可能会重点担负构建情报信息网络、封控布点、抓获人犯等任务,民兵可能重点担负搜集线索、清剿、追击等任务。 由于信息化条件下我联合反恐作战的参战单位优长不同、武器装备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也不同,因而既不能照搬西方国家打击恐怖主义的做法,也不能沿用过去我国处理恐怖事件的办法,必须针对具体作战任务和当时的作战条件,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法战术。

九、心理攻击战

所谓心理攻击战,就是运用各种手段对敌情感、意志、信心、态度、信念等心理活动进行攻击和瓦解,使敌心理状态紊乱,战局不断向我预定的方向变化和发展,从而达到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的作战方法。 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心理攻击战,在攻击目标、内容和方法手段上除具备一般心理战的特点外,还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使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心理攻击战更加依赖技术, 更加重视技术和谋略的结合。 我军历来有实施心理战的传统,并具备在高技术条件下与敌实施心理战的需求和能力。 我军在历次革命战争中,创造了一系列心理战的成功经验, 其中的不少做法在未来战争中仍然适用。 我军未来进行的是正义战争,而且我军具有政治工作的强大优势,一旦战事发生,能够迅速形成统一的意志,凝聚成巨大的战斗力量;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军的综合军事实力正在迅速提高,战时通过合理运用传统的和现代的心理战手段,抓住高技术之敌的心理弱点,攻其心、乱其谋、泄其气、夺其志,就可以使敌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心理反应,从而形成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战场态势。

十、舆论宣传战

主要条件 篇8

本研究选择四川彭山观音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成都纺织印染工业集中发展区污水处理厂作为研究对象。这几个实验对象的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工艺涵盖面广, 作为研究对象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实例性。

2 工作方法

本项目以现场实验数据和实验室检测数据为基础, 以印染废水, 尤其是印染混合废水这一特定的研究对象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实验和试验对象。主要通过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和理论结合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 对各种工艺技术实际应用到印染废水后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进行归纳统计, 并结合理论知识对其进行研究和解释, 在充分考虑印染废水特点的前提下, 综合各影响因素, 选择合适运行参数, 确定更优化的处理工艺。并对实际考察的废水处理工艺提出改进措施, 使印染废水处理设施能够更加经济高效的稳定运行。

2.1 工作周期

分别对2家企业现有数据进行摸底, 同时根据进水量和处理量, 计算出各处理设施的停留时间, 根据停留时间, 设计各厂采样及测量时间。一般来说, 取三个停留周期为我们的实验周期。

2.2 实验仪器

便携式COD测量仪一套、756PC分光光度计一台、带摄影拍照功能生物显微镜一台, 及其它附属仪器。

2.3 采样点选择

对于单个企业, 由于其处理工艺有所不同, 所以, 采样点的选择亦不同。原则上, 每一个完整工序的进出口都要进行采样和检测。如某企业废水处理工序如下:进水-调节池-初沉池-厌氧池-好氧池-二沉池-气浮池-出水。则采样点为:进水口、调节池出口、初沉池出口、厌氧池出口、好氧池出口、气浮池出口、二沉池出口。本次研究主要针对生化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 所以采样点主要设在生化处理系统的进出口处, 并分类抽样印染企业不同工段废水, 进一步验证文献报道污染物浓度。

2.4 数据测定

1) COD测定:现场测定采用便携式COD测量仪进行;见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T-399-2007]。实验室测定见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 11914-89]。仪器见附录, 长春吉大;小天鹅仪器有限公司 (GDYS-101SQ) 《化学耗氧量 (COD) 测定仪使用说明书》。

2) PVA测定:用棕色瓶贮存样品, 定期送至实验室, 采用硼酸-碘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见附录《四川省地方标准;水质, 聚乙烯醇 (PVA) 含量的测定——硼酸-碘分光光度法》[CHKY-0701-2007]。GDYS-101SQ COD2 PVA- (PVA) ----[CHKY-0701-2007]

3) 色度测定:稀释倍数法测定。3

3结果与分析

3.1四川彭山观音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该企业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该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由于在初始设计时, 没有考虑到企业后续的大规模扩产, 故设计参数存在取值太小问题;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 不能有效处理企业生产污水。后经过数次改造, 处理效果有一定改善;但是, 由于生产源头没有控制, 生产中长期使用高污染、高浓度的染料、助剂, 废水性质十分复杂, 非常难于处理。本实验取样时, 所取水样来自于车间内部浓液, 比调节池要高50%左右。经实际调查, 其厌氧池效果很小, 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生化处理采用SBR工艺, 效果不是太明显, COD、PVA去除率分别为32.77%、16.24%;对PVA的处理效果尤其差。而其后的二次沉淀, COD、PVA去除率分别为10.42%、9.54%, 效果也非常差, 这跟其来水性质有很大关系[1,2]。建议该企业推行清洁生产, 从源头杜绝污染物的高排放。在取样期间, 该厂正在进行中水回用的系统改造, 这也导致了部分污水处理设施工作不正常, 有些污水检验值偏高。具体数据如下:

3.2成都纺织印染工业集中发展区污水处理厂

该企业废水处理工艺基本流程如下:

该企业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的是目前国内最成熟、PV常A用的工艺。设计处理能力20000m3/d, 目前处于调试期, 废水处理量保持5000m3/d左右。由于该污水处理厂要收集处理的是印染[3-纺4]织工业园内5家企业的所有生产废水, 故废水水质可以说是最复杂, 也最难以降解。目前, 经过一年多调试运行, 该厂出水已经可以稳定达标, COD最低达到50mg/L。由于曝气池内污泥性状良好, 该厂前处理混凝沉淀工序已经停止使用混凝剂, 而是使用多余的污泥进行替代, 有一定效果。其水解酸化池效果较佳, COD、PVA去除率分别为22.83%、7.41%;最为关键的是其水解酸化的作用明显, 大分子难降解物质分解成小分子易降解物质的反应很好, 这一点从后续曝气池效果可以看出来。一级曝气池是削减污染物的主要工序, COD、PVA去除率分别为69.82%、79.98%, 效果非常好, 污泥性状和微生物组成及活性处于理想状态。而二级接触氧化池主要是针对难降解物质 (PVA等) 。通过其长期运行监测记录可以发现, 二级接触氧化虽然污染物削减率不高, 但是所处理的都是最难降解的物质, 是水质能否达到一级排放标准的关键[3,4]。其具体监测记录如表2。

从以上监测数据及对比可以看出, 彭山观音纺织印染有限公司采用一级生化处理, 进水浓度较高, 出水超标严重, 而成都纺织印染工业集中发展区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相对较好, 但不能稳定达标。因此有必要对以上工艺作出调整, 使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4 建议

1) 建议各个印染企业应加强管理, 减少使用难降解的浆料, 并实施清洁生产, 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企业所采用的印染工艺不一, 印染废水的水量、水质也存在差别, 要得到一个严格意义上普遍性的印染废水优化方法十分困难, 因此, 不同地区的印染企业应因地制宜, 选择符合自身需要的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优化, 以达到最佳的运行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1]何瑜, 邱凌峰, 李玉林.脱色剂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水处理技术, 2007, 32 (7) :8-11.

[2]薛志成.采用粉煤灰预处理印染废水色度[J].陕西防治, 2007, 2:64.

[3]崔洪友.膜分离处理印染废水研究进展[J].世界科技研究与进展, 2006, 28 (5) :43-47.

主要条件 篇9

1 粉土压实机理及击实试验结果

一般环境状态下的土体均为土、气、水的三相体。土体的压实机理是在瞬时作用的动荷载作用下, 粒径较小的土颗粒被挤入粒间孔隙中, 从而使得土颗粒位置重新调整组合, 土体空隙减小, 单位体积内的土体质量增加, 土体压实后的强度和稳定性有所提高。研究表明, 不同类型的土压实性能不同[2]。粗粒土和细粒土、粉质土和粘质土在相同击实条件下压实后的表现并不相同。粉质土细粒含量较多, 土颗粒主要为0.005 mm~0.075 mm的粉粒, 且粒径均匀, 级配不良。击实过程中细颗粒之间的空隙并不能被更小的土颗粒所填充, 无法形成太密实的填充和嵌挤结构, 因此粉土不易压实, 压实性能较差。此外, 粉土毛细现象发达, 表面易蒸发失水, 下层受毛细孔影响易吸水、渗透。因此粉土与粘性土和砂土不同, 它在含水量过高或过低时均不能很好的压实。当含水量过低时, 水分易蒸发, 颗粒分散, 聚合能力和水吸附能力差, 击实时会出现扬尘, 土体不易压实。当含水量过高时, 孔隙水难以快速消散, 部分击实能被孔隙水承担, 从而造成能量的浪费和橡皮土现象, 导致此时的粉土也不易压实[3]。

2 提高粉土压实质量的条件

1) 含水量的影响。粉土在不同含水量下击实时所能达到的干密度是不同的。其干密度值随含水量先增大后减小。粉质土在填筑时含水量过小或过大, 均不能碾压到最密实的状态, 压实度难以达到规范要求。含水量过小时, 土粒间的内摩阻力大, 在某一击实能下压实到一定程度后, 这一击实能将不能再继续克服土体抗力, 从而压实的干密度较小。但当含水量增大到某一程度时, 压实干密度开始显著增加。对一般低液限粉土, 这一含水量值约为6%~7%。此时增加的水分在土颗粒间起到了润滑作用, 减小土粒间的内摩阻力, 击实能可继续发挥作用, 干密度得到提高, 单位体积土体中的空气体积逐渐减小。但含水量继续增大到某一极值后, 土体干密度随含水量增加反而减小。这是因为此时过大的含水量使得土体中产生自由水, 阻碍土粒移动, 且此时作用在土体上的击实能有相当一部分被水消耗, 土体干密度反而下降。可见对于粉土而言, 应注意填筑时的含水量是否控制在最优含水量附近。而控制最优含水量需要注意到天然含水量在不同季节和时间的变化, 实际操作时, 应多次、多个地对土体的天然含水量进行测定, 并在浇筑时让水分有充分的时间渗透到土体中, 从而在最优含水量下进行碾压。最优含水量往往通过室内击实试验确定, 因此在进行室内击实试验时, 土样是否具有代表性以及室内击实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都是提高粉土压实质量的关键。2) 有学者在文献中指出, 粉土土样尽管在最优含水量下压实到最大干密度, 但土体中含气量仍达到6.8%, 孔隙比为0.42[4]。表明即使保证填筑时的含水量为最优含水量, 也不尽然会使压实粉土具有良好的性能。只能说填筑含水量是保证压实质量的因素之一, 但比较重要。随击实能增大, 土体的最优含水量减小, 最大干密度增加。但击实能对土体在不同范围内的含水量的影响是不同的。土体含水量较小时, 增加击实能对增大土体干密度有显著效果, 但含水量较大时则效果不明显。可见土体含水量较大时不宜采取增加击实能的办法来增大干密度, 这种方法在此种情况下并不经济。此外压实度是指现场检测干密度与室内击实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之比。提高压实度是提高粉土压实质量的关键, 但应保证现场选用的压实机械所能达到的击实能与室内击实试验时采取的击实能一致。而室内击实试验测定的最大干密度的准确性是保证压实度与实际相符的重要条件。3) 除含水量和击实能外, 压实机械、压实方法、碾压遍数、碾压层厚度以及碾压速度等都会对土体压实产生一定的影响[1,5]。不同的压实机械和压实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土体。如羊足碾适用于粘性土, 光面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则适用于各种土的压实。对粉土而言, 其在松散、半密实和密实状态下的自振频率不同, 随着密实度增加, 自振频率由低向高扩散。可根据振动频率选用振动压路机或冲击式压路机。此外, 粉土由于粘粒含量少, 颗粒间粘结力弱, 受振动作用可将下部深度范围内的土体压实。因此粉土压实时适合采用振动和冲击式压路机联合碾压, 同时配合静力式压路机压实上部土体。碾压遍数反映了同种压路机械击实能的大小, 因此粉土压实时不应一味增加碾压遍数。另外还应注意到粉土由于颗粒细, 表面水分易散失, 水分不易下渗, 碾压时土层不应过厚等问题。

3 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 粉土压实时若能满足下述条件, 可使压实质量得到提高:1) 填筑时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附近, 一般为最优含水量±2%的范围内。2) 应在经济击实能下对粉土进行压实。3) 室内击实试验测得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的准确性是保证压实度与其真实值保持一致的重要条件。4) 采用振动、冲击和静压相结合的方式对粉土进行压实, 能取得较好的压实效果。粉土压实时需要在多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控制施工含水量、选择合理的施工机械和压实方法等均为保证粉土压实质量的重要条件。

摘要:结合粉土的压实机理, 分析了影响粉土压实质量的主要因素, 指出含水量、击实能是影响粉土压实质量的主要外界因素, 室内击实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对判断粉土压实质量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关键词:粉土,室内击实试验,含水量,击实能

参考文献

[1]姚海龙.土路基压实度影响因素分析[J].湖南交通科技, 2008, 34 (2) :65-68.

[2]崔文毅.粉质土和粘质土的压实技术[J].建筑机械, 2001 (6) :39-40.

[3]赵慧君, 赵旭, 汪媛媛.低液限粉土路基施工控制技术[J].施工技术, 2008, 37 (S6) :120-123.

[4]彭丽云, 刘建坤, 肖军华, 等.京九线路基压实粉土力学特性的试验[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07, 31 (4) :56-60.

主要条件 篇10

关键词:秸秆,沼气,厌氧发酵,工艺条件

0引言

沼气是多种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对有机物质 ( 如秸秆、杂草、人畜粪便、垃圾和污泥等) 进行分解代谢的产物, 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 还有硫化氢等少量的其他气体。沼气在我国的应用已有1个世纪多的历史, 经过100年多的发展, 沼气技术的目标已从“能源回收”转移到“环境保护”, 沼气的利用不仅仅局限于点灯做饭, 已经发展到乡村集中供气和沼气发电, 并且开展了沼渣的综合利用, 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近年来, 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农村沼气建设并且不断加大资金投入: 2001年, 政府投入1. 31亿元用于农村沼气建设; 2002年, 投入3. 1亿, 2003 - 2005年每年投入10 3亿; 从2006年起, 每年拿出25亿元国债巨资用于农村沼气建设, 这为沼气工程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条件[1]。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食生产基地, 每年伴随粮食生产会有大量的秸秆资源产生, 以2009年为例, 整个地区秸秆总产量高达9 628. 37万t, 而且这项数字呈逐年递增趋势。但是, 该地区秸秆资源的利用率低、转化率低、经济效益低, 大部分秸秆资源被废弃或直接焚烧, 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其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因此, 丰富的秸秆资源为厌氧发酵产沼气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内部发展条件。

1沼气发酵的原理

沼气发酵又称厌氧消化, 是指各种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 被各类沼气发酵微生物分解转化, 最终生成沼气的过程。目前, 比较公认的有机物厌氧消化理论是Bryant在1979年提出的3阶段理论, 如图1所示。

3阶段理论包括:

第1阶段水解发酵阶段。在该阶段, 复杂的有机物在厌氧菌胞外酶的作用下, 首先分解成简单的有机物, 继而这些简单的有机物在产酸菌的作用下经过厌氧发酵和氧化转化成乙酸、丙酸、丁酸等脂肪酸和醇类。

第2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在该阶段, 产氢产乙酸菌把除乙酸、甲酸、甲醇以外的第1阶段产生的中间产物转化成乙酸和氢, 并有CO2产生。

第3阶段产甲烷阶段。在该阶段, 产甲烷菌把第1阶段和第2阶段产生的乙酸、H2和CO2等转化为甲烷。

沼气发酵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在实际的沼气发酵过程中, 这3个阶段是相互衔接和相互制约的, 它们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 从而使基质不断分解, 沼气不断形成。

2秸秆发酵产沼气的主要工艺条件

沼气发酵微生物都要求适宜的生活条件, 它们对温度、酸碱度及其它各种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要求。 沼气发酵工艺条件就是在工艺上满足微生物的生活条件, 使它们在合适的环境中生活, 以达到发酵旺盛、 产气量高。沼气池发酵产气的好坏与发酵条件的控制密切相关。在发酵条件比较稳定的情况下, 产气旺盛, 否则产气不好。实践证明, 往往由于某一条件没有控制好而引起整个运转失败。因此, 控制好沼气发酵的工艺条件是维持正常发酵产气的关键。概括起来, 影响东北地区秸秆产沼气的工艺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 1适宜的温度

沼气发酵微生物只有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 进行正常的代谢活动, 因此发酵温度是影响沼气发酵的重要因素[2]。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产气量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 但产气量并不是始终与温度的增高成正相关, 如图2所示。

东北地区低温寒冷时间较长, 农村的沼气池采用在自然温度下进行发酵, 发酵料液的温度随气温和季节变化而变化。这种发酵产气方式的优点是设备简单, 缺点是全年产气量会有很大变化, 温度的突然变化会对产气造成很大影响, 尤其是冬季, 经常由于温度过低影响产气, 特别是当温度一次性下降5℃ 时, 会停止产气, 影响正常使用。为了使沼气池在低温条件下也能够产气, 需要采取保温和增温措施。

自动加热恒温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热水器、换热器、换热管、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循环水泵和其他辅助部件组成, 如图3所示[3]。

系统检验合格后, 运行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当太阳能热水器内水温达到设定的临界温度时, 热量通过太阳能侧循环水泵送至沼气池内的换热器和换热管当太阳能热水器内水温低于设定的临界温度时, 则关闭太阳能侧循环水泵, 待水温达到要求后重新启动太阳能侧循环水泵。沼气池、分集水器以及池体内的换热器与换热管组成系统的热量循环和控制系统。池体内温度由温度传感器进行检测, 并由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从而保证正常的反应温度[4]。

1.太阳能热水器2.集水器3.分水器4.沼气池5.排料管接口6.污泥泵7.进料管接口8.盘管9.盘管10.换热器11.换热管12.传感器13.温度自动控制系统14.温度智能控制变送仪15.太阳能循环水泵

2. 2接种物与原料的不同比例

接种物与原料的不同比例是影响秸秆厌氧发酵产气速度和产气量的重要因素, 合适的接种物原料比对提高沼气产气速率、沼气产气量、秸秆利用率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试验原料采用氨化处理后的水稻秸秆[5 - 6]。将稻秸剪成2 ~ 3cm的小段, 风干备用。接种物为实验室沼气中厌氧发酵后的沼液。试验时, 将接种物与稻秸混合至总固体质量分数 ( TS) 为20% 左右。试验在反应瓶中进行, 以量桶计量排出的液体, 试验装置如图4所示。在 ( 35 ± 1) ℃ 恒定温度下进行发酵试验, 水稻秸秆50g, 接种物分别为25, 50, 100g, 将接种物与原料配成质量比为0. 5∶ 1, 1∶ 1, 2∶ l, 加水至l L。接种物与原料不同配比时, 日产气量和总产气量对比情况如图5和图6所示[7]。

1.反应器2.集气瓶3.量筒

由图5试验结果可见: 产气高峰期出现最早的是接种物与原料比为2∶ 1的试验, 接种物与原料比为0. 5∶ 1, 1∶ 1的试验较晚; 在发酵期内, 接种物与原料比为2∶ 1的试验的日产气量明显高于接种物与原料比为0. 5∶ 1, 1∶ 1的试验; 随着厌氧发酵的进行, 各试验产气量开始逐渐下降, 但接种物与原料比为2∶ 1的试验在第13天后产气量变化不明显, 较为平稳; 接种物与原料比为0. 5∶ l, 1∶ l的试验在发酵进行到第15天左右时, 产气量开始回升, 出现了第2个产气高峰, 持续近10天后开始下降并趋于稳定。

从图6结果可知, 接种物与原料比为0. 5∶ 1试验的总产气量低于接种物与原料比为1∶ 1与2∶ 1的试验的总产气量; 而接种物与原料比为1∶ 1与2∶ 1两组试验的总产气量差别并不太大。

因此, 通过图6和图7试验结果对比可以得知, 接种物与原料比为l∶ l的试验对沼气产气量的影响最为明显。

2. 3适当的酸碱度

p H值是影响厌氧发酵的重要因素之一, p H值较低或较高都对产气有抑制作用。因为p H值不仅直接影响生物体内各种酶的催化活性以及代谢途径, 还能影响生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从而导致吸附或絮凝现象, 引起生物体催化效果的改变, 造成生物的代谢速率与生物处理能力下降。因此, 适宜的酸碱度对沼气厌氧发酵的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8]。

在 ( 35 ± 1) ℃ 恒定温度进行发酵试验, 试验原料与接种物与上述相同, 水稻秸秆50g, 接种物50g, 加水至l L, 将装置中发酵液p H值分别调至5. 5, 7. 0, 8. 5。 p H值不同时, 日产气量和总产气量对比情况如图7和图8所示。

由图7可知, p H值为7. 0时出现两次产气高峰期, 第1次是在发酵第5 ~ 12天, 第2次是在发酵第16 ~ 23天; p H值5. 5和8. 5时, 只有1次产气高峰期。在产气高峰期的时间上, p H值8. 5的出现最早, p H值7. 0次之, p H值5. 5最晚。时间间隔相差大概2天左右。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当p H值过低时, 在抑制甲烷菌代谢活动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沼气发酵第1阶段中水解、酸化细菌的代谢活动; 当p H值过高时, 在抑制甲烷菌代谢活动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沼气发酵第1阶段中水解、酸化细菌的代谢活动。

由图8结果可见, p H值为7. 0时总产气量明显高于其它p H值的, 从而进一步验证发酵料液的p H值低于或高于7. 0时, 沼气菌的活动受到了抑制。结果表明, 在不同p H条件下, 产甲烷菌群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使产气量出现差异。

综上得知, 当沼气池内的p H值一直保持为7. 0左右时, 发酵能够正常运行, 同时水稻秸秆发酵产沼气效率高。

3结论

1) 研究温度对秸秆厌氧发酵制沼气的影响, 设计了沼气池自动保温增温系统, 保证沼气发酵的适宜温度, 实现连续发酵产气。

2) 研究接种物与原料的不同配比对产气量的影响, 合适的接种物与原料的配比有利于提高产气量。 试验中, 接种物与原料比例为1∶ l的总产气量与比例为2∶ l的试验区别不大, 但是高于接种物与原料比为0. 5∶ l的试验产气量。所以接种物与原料配比为l∶ l更有助于提高沼气的产气量。

3) 研究不同发酵p H值对秸秆厌氧发酵沼气产气量的影响, 试验中p H值为7. 0的总产气量最高, p H值为5. 5, 8. 5时, 产气量则较低, 表明在不同p H值条件下, 产甲烷菌群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使产气量出现差异。所以, 沼气发酵的p H值为7. 0左右时更有助于提高沼气的产气量。

参考文献

[1]李庆达, 于海明, 张伟, 等.稻秸秆生物质成型燃料物理特性的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2, 24 (4) :11-14.

[2]于海明, 周岭.高效沼气反应装置的设计[J].可再生能源, 2007, 25 (1) :20-23.

[3]于海明, 周岭, 丁羽, 等.沼气反应器中自动加热恒温系统主要工作部件的参数选择[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6, 18 (2) :53-56.

[4]于海明, 周岭, 丁羽, 等.高效生物膜反应装置中加热恒温系统的设计[J].农机化研究, 2006 (11) :187-189.

[5]孙辰, 刘荣厚, 覃国栋.芦笋秸秆预处理与厌氧发酵制取沼气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 2010, 41 (8) :94-99.

[6]郭大伟, 包军.不同氨化方法对稻草氨化效果及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J].营养饲料, 2010, 46 (15) :55-58.

[7]邵明胜.水稻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工艺条件的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 2009.

上一篇:安全管理运营中心下一篇:问题及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