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欣赏

2024-06-19

中外美术欣赏(精选6篇)

篇1:中外美术欣赏

1欣赏中国画的方法?

1)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以形写神。中国画重情感、重神似,主张以形写神、以神达意。

借物喻情。中国画家思想感情的抒发较为间接、含蓄,“意在画外”。

诗情画意。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画。

2)笔情墨趣的格调高

用笔精熟。用笔是中国画全部技法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技法。

概括提炼。绘画艺术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画家要创造性地把生活中的“景”,经提炼概括为艺术中的“景”。

墨分五色、色墨相彰。中国画主张以墨为主,以色为辅,墨分五色即:浓、淡、干、湿、焦。

2中国画的美学特征?

1)“以行写神”的造型特色2)讲究意境3)散点透视4)藏与露(虚与实)5)诗书画印有机结合3西洋画的美术特征?

1)重形似、重再现。2)重光影、重色彩3)定点透视。4)以戏入画。

4欣赏西洋画?

1)表达内心情感 2)构图设计巧妙3)追求光色(影)效果4)技法的运用

5佛罗伦萨画派(“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以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为主导,运用科学方法探索人体的造型规律,吸取古代希腊、罗马的雕刻手法应用在绘画上,把中世纪的平面装饰风格改变为用集中透视,有明暗效果,表现三度空间的画法。在以宗教神话为主的题材中,把抽象的神象画成世俗化的合乎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理想的人,成功地创造了人物画新风格。6威尼斯画派: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画派之一

绘画特点:重视光线与色彩、形式与空间、文学与美 学、讲情画意、充满感性、宏伟华丽

代表人物:乔托,波提切利,乔尔乔内,乔瓦尼·贝利尼,提香

7波提切利:15世纪末佛罗伦萨的著名画家,他画的圣母子像非常出名。受尼德兰肖像画的影响,波提切利又是意大 利肖像画的先驱者。《春》

《维纳斯的诞生》:诗中形容维纳斯女神从爱琴海中诞生,风神把她送到岸边,春神又从右边急忙迎来,正欲给她披上用天空的星星织成的锦衣,纷飞的鲜花加强了这种诗的意境。构图比较单纯,全画以裸体的维纳斯女神为中心。画面上人物的体态和衣纹表现十分出色,人物与自然背景也达到巧妙的统一和谐,维纳斯是那样无动于衷地以羞怯和幽怨的感情在对待一切,她对于生活的未来不是充满乐观的信心,而是感到惆怅和迷惑,这也是波提切利矛盾的世界观的反应。此画中的维纳斯形象,虽然仿效希腊古典雕像,但风格全属创新,强调了秀美与清纯,同时也具有含蓄之美。但维纳斯的脖子部分似乎有点过长,头发,贝壳和海水的表现过于工艺化 《春》:在一个优美雅静的树林里,画面中间是位美丽端庄的维纳斯,她以闲散优雅的表情等待着春的降临。左面是阿格莱西、塞莱亚、攸美罗西尼3位富有生气的女神沐浴在阳光里,她们相互携手翩翩起舞。右面是正以优美飘逸的健步向观者迎面而来的花神、春神、风神,象征“春回大地,万木争荣”的自然季节即将来临。波提切利在画上展示了那么多充满着春的欢欣的天神形象,尽管他们显得庄重与自信,却总不免带着画家内心深处所埋藏的一种无名的忧伤。画上的基调则是纤弱和略显悲愁。

8巴洛克风格特征:9洛可可风格特征:

1)是是豪华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1)为贵族、教皇服务

2是它是一种激情艺术,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2比例纤细,非对称构图,造型多取“S”或“C”形涡卷回旋

3)是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3)色彩力求明快柔淡,流行金色和象牙白

4)是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4)极富装饰性,华丽精巧,繁复装饰

5)是浓重的宗教色彩

10巴洛克荷兰作家:伦勃朗,维梅尔

1)伦勃朗: 荷兰画家,著名的艺术大师。一生生活比较坎坷。他的突出贡献是在光线的使用上,称之为“聚光绘画”。因为作品《夜巡》的影响,晚年生活凄凉落魄。一生画了很多自画像

《夜巡》:在这幅画中,画家通过独特的构图和色彩及明暗的处理,塑造出了一种紧张、神秘、动感的队伍出行氛围。打破了巴洛克艺术中那种激动不安和讲究排场的法则,而是更多地关注人物的内心活动。他把这张群像画得很富有戏剧性:一群军人正在长官的的带领下出发巡查。正式画面上明暗变化的效果加强了戏剧效果。在这幅画里,伦勃朗为射击手们假设了一个场景,得到命令即将出征:大尉班宁柯·克处于画面的中心,他神态镇定,表情自若,紧挨他的左侧是汇报

情况的少尉威廉·凡·雷伦勃克,听到鼓手吉诃德的召唤,射击手们有的擦枪、有的持矛、有的执旗……各司其职,蓄势待发,中间还穿插了几个蹦跳的孩童,以活跃画面的气氛。伦勃朗运用强烈的,戏剧性的明暗对比将身穿黑制服的班宁柯·克从中景的射击手们中间凸显出来,同时,映射出射击手迥异的动态神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和内涵,使画面笼罩着振奋和紧张的气氛

2)维梅尔: 《读信的妇女》 荷兰民俗中喜欢写情书和读情书,由于北欧的气候缺少光照,所以家为迎合大众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追求,常常选择在充满阳光的室内环境中读写情书的题材。在这一幅画中,维米尔描绘了一位正临窗专心看信的女子,她神情专注、庄重大方,仿佛正在被信中的内容所吸引,她周围的一切都在沉静中消失而不复存在。这是一个普通的市民家庭,室内宽畅而简朴,仅有的帷帘、台毯显得质感厚重沉稳,具有一种崇高冷峻的美感。《厨娘》:.画面并不复杂,轮廓清晰,环境朴素,描绘了一个普通厨房的角落,却有着充满宁静祥和的氛围, 明亮的光线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屋子中的每一样物品都静静的,食物也静静的放置在桌上,身穿黄、蓝二的健壮的厨娘在专注的倒牛奶,她显然是安于自己的工作,脸上透出红润。画中,从窗户透进来的柔和天光,斜斜地投射到女佣身后的白墙上,形成一片由强到弱、由明到暗、由清晰到晦涩的光晕。光的这种渐变过程,在空间中展现了时间的进程,而这变化着的时间,在室内温和的光晕中,与不变的空间形成了巧妙的对照,同时二者又合而为一。让人有一种平易亲切的感觉,无愧“光线描绘大师”的称号。

11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

1)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

2)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的表现;

3)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

4)在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 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

代表:米勒:《晚钟》在那样一个动荡不安,充满血腥的时代里,却产生了《晚钟》这样静谧安宁的超世佳作,堪称奇迹:暮色笼罩着一望无际的苍茫大地,何等庄严,何等肃穆,不禁令人对造物主的伟大油然产生敬意。一对农家夫妇随着教堂钟声的敲响,放下手中的活计,以感恩的心在傍晚的微风中悄然伫立,以敬虔的祈祷结束一天的劳作。他们虽然卑微,却不失尊严,以天上国民的身份祈盼另一永恒和平的国度,而对天国的盼望也深藏在画家本人的心中。只有在这样的盼望中忍耐苦难,苦难才显得甘美,心灵才寻得平安。也正是这种内在的平安带来的恒忍力量,使得人们在**的社会中仍持有生存的勇气和智慧。

《拾穗者》: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这是一幅十分真实的,亲切美丽,而又给人以丰富联想的农村劳动生活的图画,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二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对农村生活的特别的挚爱。整个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显得十分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虽然所画的内容通俗易懂,简明单纯,但又绝不是平庸浅薄,一览无余,而是寓意深长,发人深思,这是米勒艺术的重要特色。

12印象派特征: 印象派主要是在光线上的描绘有很大的突破。他们努力探索色彩在绘画中的表现,描绘色彩在瞬间所发生的变化,力求抓住变化的瞬间印象,突破了传统的绘画模式和色彩观念,建立起一套新的色彩观和绘画表现手法。代表人物:莫奈,马奈,毕沙罗,尚塞,雷诺阿,马奈:善于应用鲜明响亮的色彩,简洁准确地笔触以及减少中间色调,加强明暗对比的方法来作画。主要成就是在室外光线方面的肖像画。

《草地上的午餐》,他直接表现尘世环境,把全裸的女子和衣冠楚楚的绅士画在一起,画法上对传统绘画进行大胆的革新,摆脱了传统绘画中精细的笔触和大量的棕褐色调,代之以鲜艳明亮、对比强烈、近乎平涂的概括的色块,这一切都使得官方学院派不能忍受。此画在构图上,把人物置于同一类树木茂密的背景中,中心展开了一个有限的深度,中间不远的地方那个弯腰的女子,成为与前景中三个人物组成的古典式三角形构图的顶点。在技法上,把绘画作为二度表面的主张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在对外光和深色背景下出现作了新的尝试,因此此画在艺术技巧和历史意义上都是一个创新。《奥林匹亚》。在这幅画作中,画家用一种可以在平面上展现整个身体的角度来表现裸体,既不求充分表现立体感,也不求半立体感,而是采取了一种独特的压缩式立体感,结果身体却比乍一看来所显得更有体积感。这种裸体观念很符合画面其余明亮部分——枕头、褥单、花色围巾和女黑奴衣服的结构方式。在这些东西的表现上,显示了在裸体形象上所缺少的一种明暗交替或者跳动,它使整体具有了一种特别的轻巧感和光彩。而它们的形式依然有如衬托在画面深色背景上的一块明亮的浮雕。这里说的是带蓝纹的白色,是突出在深棕色背景上的黄色、绿色和玫瑰色。由于从亮色到暗色其间没有中间调子,因而我们看这个压缩式浮雕判若一块设色镶嵌,它的黑白对比就像形象本身一样强烈地作用于观者的想象力。谢赫《古画品录》中的“六法论”是我国最早的一篇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论。

气韵生动是也;骨法用笔是也;应物象形是也;随类赋彩是也;经营位置是也;传移摹写是也。顾恺之在绘画理论方面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和《画云台山记》。东晋画家。字虎头,有虎头三绝之称。

才绝、画绝、痴决。对我国传统绘画有深远的影响。晋陵无锡人《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15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并称“南朝三杰”

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合称“元代四家”

董源、范宽、李成,称为北宋初年的三大家。

唐寅,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称“明四家”或“吴门四家”范宽: 生卒年不详,是北宋最有名词和影响的山水画家,名列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本名中正,字中立(又作仲立),人称他“与山传神”,他的作品中山峰高耸,雄杰壮伟,气势磅礴。代表作为:《溪山行旅图》

文同:北宋画家,字与可,号锦江道人。苏轼称他的诗词书画为四绝。绘画方面以擅长画墨竹著称于世,画风严谨而潇洒自然,开创了“湖州竹派”。代表作:《墨竹图》

黄公望:元代画家,字子久,号大痴道人,江苏常熟人。工书法,通音律,精于山水。代表作:《富春山居图》

唐寅:明代文人画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字伯虎,号六如居士。他能诗工画,擅长人物、仕女画,亦作山水、花鸟画。代表作:《六如居士全集》、《秋风纨扇图》

篇2:中外美术欣赏

中外建筑

(一)活动目标

1、对各种经典的建筑物感兴趣,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欣赏、比较中国和外国的建筑,初步了解中外建筑的风格与特点。

3、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耐心地倾听同伴的意见。

(二)活动准备

1、中外经典建筑物的图片(如长城、天安门、天坛、白宫、克里姆林宫、卢浮宫等)。

2、VCD机;教学挂图《中国建筑》;幼儿用书《中国建筑》《外国建筑》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和各种中国建筑物的图片。

教师:图片上是什么?你们去过北京天安门吗?

教师:看到了这些建筑,你有什么感觉?你知道它们是哪个国家的建筑吗?

2、具体欣赏中国建筑物的外形和建筑风格。

幼儿和同伴相互交流。

教师:图片上的建筑物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有什么样的图案?

使用VCD播放我国的建筑物,集体欣赏并交流。

教师:你最喜欢那座建筑物?你喜欢它的什么地方?

教师为幼儿简单介绍中国建筑的背景。

教师小结:图上的建筑物气势雄伟,象征着我们伟大的祖国。

3、出示外国建筑物的图片。

比较欣赏中国的古典建筑和国外的经典建筑。

教师:猜猜看,图片上的这一建筑是中国的建筑还是外国的建筑。(请幼儿说说自己猜测的理由。)

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

教师:中国的建筑和外国的建筑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这些漂亮的建筑有的是中国的,有的是外国的,但都有不同的特色。

(四)活动提示

1、在活动区投放一些有建筑图案的拼图,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各国的建筑特色。

2、在活动室的墙面布置一块“中外建筑”的主题墙。

大班绘画教案:《狮子》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边念“顺口溜”边画画的方式学画狮子。

2、能创造性地画出狮子的不同动态并添画情节背景。

3、对绘画活动感兴趣,能独立完成画作。

活动准备:

1、剪好的狮子头、身体(椭圆形)、狮子脚、尾巴。

2、狮子PPT

3、幼儿用纸、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顺口溜”,请你们仔细听:

妈妈有个买菜的篮,两个手把在上面,买个萝卜放中间,两个鸡蛋搁两边,两个大饼放下面,点点芝麻香又甜,三根葱,三根蒜,“啊呜”一口味道鲜。

2、这么好听的顺口溜我还可以把它变成一个动物呢,你们猜猜看,会是什么动物呢?(幼儿猜谜:大狮子、大老虎、大熊猫)

二、讲解示范

1、到底是谁猜对了呢?我们一起来看(教师边念顺口溜,边画)

妈妈有个买菜的篮,两个手把在上面。

买个萝卜放中间,两个鸡蛋搁两边。

两个大饼放下面,点点芝麻香又甜。

三根葱,三根蒜,“啊呜”一口味道鲜。

篮子四周加花边,一只狮子就出现。

2、“你们看是什么呀?”(狮子)

3、“哦,这顺口溜真有趣,能变出一个大狮子,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变一变?”

4、幼儿和老师一起来念顺口溜,教师再示范一遍,变换花边。

5、有了狮子头,还缺少什么呢?(身体、脚、尾巴)

狮子的身体像什么?(椭圆形)

三、看狮子的PPT

老师这里也有狮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怎样的?它们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呢?

四、摆放狮子不同的姿势

(老师在你们的桌子上准备了狮子的头、身子、脚和尾巴,请小朋友四个人合作去放一放、摆一摆狮子会有哪些姿势?)

1、幼儿摆放,教师巡回观察。

2、请小朋友来说说刚才你们摆的狮子是怎样的姿势呢?

狮子有站着的、蹲着的、趴着的、还有走路的,原来狮子有各种各样的姿势。

五、幼儿作画

1、今天我们就来画画大狮子。请你来告诉大家:你的狮子会在什么地方,会发生什么事呢?

2、教师提要求:

画之前我们的大狮子还有几句话想对小朋友说:

我可是森林里的百兽之王,你们可别把我画成了小病猫。我的本领可大了,小朋友们要画出我不同的本领哦。画好以后别忘了给我涂上美丽的背景颜色。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六、展示幼儿的画

篇3:中外音乐文化欣赏之我见

关键词:音乐文化,中国传统音乐,西方音乐文化

古今中外, 音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也是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产生的优秀成果。在当今国际社会中, 加强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已是大势所趋, 音乐文化作为人类共有的艺术财富和世界“语言”, 对于加强世界各民族人民的相互了解和感情与思想的交流, 消除民族隔阂, 缓解矛盾冲突, 增进人类的团结, 都能发挥其独特的积极作用。

一、原生态的艺术琼浆

中国的传统音乐, 按照其音乐的表现形态一般分为五个部分:民歌、器乐、说唱、戏曲和歌舞;若要从不同社会阶层、群体、音乐功能特征的角度来看, 则大致可分为民间音乐、人文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四种。无论哪种划分, 民间音乐中的民歌都是最重要的, 它与人民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民风民俗的联系最为紧密。作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乐种, 民间音乐为其他乐种的形成和发展, 提供了广泛而丰富的音乐素材和艺术表现手法, 促进了我国民族音乐的不断丰富与发展。

民歌是经过劳动人民长期而广泛的群众性即兴创作, 口传心授, 在世代相传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国许多流传广泛的民间小调, 如《孟姜女》、《月儿弯弯照九州》、《茉莉花》等, 都是产生形成于我国古代宋、元时期, 经过千百年以来劳动人民的歌咏而流传至今的。《东方红》这首我国人民老幼皆知的歌颂伟大领袖的颂歌, 是陕北农民歌手李有源根据陕西民歌《骑白马》的曲调即兴填上新词而成的。我国许多民间歌舞, 如二人台《走西口》, 是从陕西民歌《走西口》发展而来;云南花灯《十大姐》的曲调来源于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另外, 北方秧歌、安徽花鼓灯、南方的花鼓、采茶等都与民歌有着密切联系。我国民族器乐曲中, 也有许多曲调直接来自民歌, 或在民歌曲调基础上加工变化而成。如:北方农村的鼓吹乐“吹歌”便是吸取民歌曲调, 根据器乐的表现特点加工发展而成的。江南丝竹乐和吹打乐中的曲牌《大跑马》、《茉莉花》等, 广东音乐中的《梳妆台》、《红绣鞋》、《剪剪花》等, 均取材于民间小调。

如同前述的中国民间音乐一样, 我所说的外国民族音乐也是狭义概念, 指“具有该民族的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所述的民族音乐, 也是以口头流传的民间歌曲———民歌为主。补充介绍的几种器乐音乐, 大都是以本民族独有的民族乐器演奏的, 与自然、社会、历史、宗教等文化背景的紧密关联中得以存在、传承的民族音乐。

在有的国家, 个人创作的、具有民间风格的并在民间广泛流传的艺术歌曲也被称之为民歌。如意大利的著名歌曲《我的太阳》、《重归苏莲托》、《桑塔·露琪亚》等都被称为拿坡里民歌。在美国, 民歌的创作与流行音乐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别。美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克恩创作的《老人河》在曲调上吸收了黑人灵歌的节奏, 用歌谣体写成, 被当做是美国黑人民歌。爱尔兰的《夏天最后一朵玫瑰》这首哀婉情深的民歌其原生态是一支久远的民谣《年轻人的梦》, 包括贝多芬在内的诸多作曲家都为它的“窈窕”所动, “好逑”于自己的作品中间。波兰民间舞曲《单簧管波尔卡》源于捷克、波兰的一种二拍子、轻盈欢愉的民间舞蹈及其乐曲, 19世纪中叶始风行于整个欧洲。

然而, 尽管世界各民族对民歌概念的理解不同,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那就是被看做民歌的歌曲, 无论是个人创作的艺术性较强的还是较为通俗的流行歌曲, 无论是古老的乡村歌曲还是近现代的市民歌曲, 都充满着民间的生活气息, 表现了广大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 具有本民族典型的性格特征。

二、珠联璧合的姊妹艺术

音乐与语言都以声音为表现基础, 它们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联系, 甚至可以说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音乐与诗歌的契合点在于:为歌词谱曲时, 在使音乐的旋律准确地反映出语言中带有的音乐性的前提下, 需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为旋律填词时, 在语言的音乐性符合音乐旋律走向的前提下, 又应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无穷魅力。两者的相互关系构成了一部音乐与诗歌的发展史。

在中国的历史上, 历朝历代都有许多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们也是非常著名的音乐家。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会弹琴、鼓瑟、吹笙、唱歌, 在他所教授的六艺之中, 乐的地位相当重要。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是孔子修订的。他一边弹琴, 一边唱着那些古老的歌曲, 最终从千余首散乱的诗歌中按照风、雅、颂三部分重新整理出305篇诗歌, 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音乐除了与诗歌“联姻”之外, 还常与艺术大家庭中的其他姊妹如戏剧、舞剧、影视及造型艺术等紧密“牵手”。在发挥各自艺术表现特长的同时, 共同构建起包括歌剧、舞剧、影视音乐在内的美轮美奂的艺术大厦。

其中歌剧狭义所指的西洋歌剧, 虽然其生命体征在古希腊的悲剧及中世纪的宗教剧、神秘剧、田园剧身上已有所体现, 但它真正生命的历程, 是从1597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城中的科尔西伯爵府邸中得以演出, 被公认为西方第一部歌剧的《达芙妮》开始的。在歌剧的历史脉络梳理中, 闪现着蒙特威尔第、莫扎特、罗西尼、比才、柴可夫斯基、普契尼的身影, 是他们对歌剧的青睐, 天才的发挥, 辛勤的劳作, 才创作出那么多为古今中外广大听众所钟爱的艺术珍品, 为世界的艺术舞台留下了不可估量的文化遗产。

三、新时代的曙光

1840年后, 西方音乐文化大量输入, 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传统音乐在自身传统的基础上汲取外来音乐, 在与之碰撞、融合的过程中, 进行了自身的发展与蜕变。于是, 中国音乐舞台上, 多种文化、多种民族、多种风格、多种体裁的音乐, 竞相开放、百花争艳。进入21世纪, 虽然流行音乐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但传统古曲和民间乐曲仍以各种形式在新时期被传承着、发展着, 中国的音乐家们秉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发扬光大, 同时锐意创新、不断开拓, 维系并丰富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印象主义音乐, 以朦胧的色彩、简短的旋律, 飘忽不定的调性变幻表现了神仙幻境、月光丛林、钟声晚风的内容, 成为20世纪音乐创作的先声。这个时期由于世界的大动荡、大变革, 音乐与传统有着极大的不同。经历了2次世界大战、经济变革、科技革命的人们, 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和创作理念都发生了巨变。第一个真正进入现代主义音乐流派的“表现主义音乐”, 其代表人物勋伯格的创作以前所未有的音响向人们展示全新的音乐视角。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也是音乐与科技的结合, 这成为实现现代音乐的新途径。新的音源和手法传达着多元化、个性化的创作观念。在现代主义的音乐时期, 音乐被重新放在一个新的位置, 被方方面面的人们, 包括作曲者、演奏者、欣赏者、评论者们, 以全新的角度注视、重组和释义着。

参考文献

[1]刘晓静.音乐鉴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

[2]王安国, 方智诺, 孟维平.音乐鉴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篇4:中外美术之异同

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中外美术作品在情感表达技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异同。在共同借助美术作品传达思想感情的过程中,中国美术作品创作者通常选择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来抒情达意,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一般是群体出现,情感表达相对含蓄。而在外国美术作品中,我们可以更加明显的感觉到作者对个体人物形象刻画的突出,从而给欣赏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强调想象力作用的发挥,情感表达相对直接。

在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的过程中,人们总习惯于用“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样的语句来突出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辩证关系,这说明生活范畴的不同对艺术创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生活作为一个广义的概念,又与文化息息相关。同样,在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中,人们在关注美术作品本身特质的同时,更多的希望可以感受到作品背后所传递的信息。由此分析,在中外不同文化基础上所创造的中外美术作品在情感表达技巧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及差异性。

从共性来看:中西方美术作品的产生大都与其作者所处时代的典型事件,典型思潮有较大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通常借助作品的构图,色彩,人物等方面来呈现,人们可以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相对了解到作品所绘时代的特征。以《清明上河图》为例,这幅写实性很强的风俗画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及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社会生活风貌,欣赏者在关注作品时可以直观想象画面中人物的生活情境;而《1080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则描绘了反抗拿破仑侵略的起义者罹难场面,展示了一场极其残酷的暴行。透过作品本身,欣赏者一定程度上也会被带到暴行之中。这些作品都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生活,或是现实生活场景的记录,或是现实生活中某些事件的再现。

从差异性来看:中外美术作品在情感表达技法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中外文化开放度的不同对美术作品的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对中国美术作品的欣赏中,能够较多的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偏重,作者大都借助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自己的意志与景物所具有的特质相结合,借景抒情,借景达意。如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画面气势恢弘,山峦绵亘,江河交错,烟波浩淼,壮丽雄伟,以此来表达其情怀;王蒙《青卞隐居图》气势宏伟,表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江南气象,并从中寄托画家隐遁山林的理想和志趣;虚谷通过《松鹤菊延年图》借以松、鹤、菊的形象喻义自己的淡泊、高洁。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在美术作品创作的同时,含蓄的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同时,在有人物形象出现的中国美术作品中,作者多会在特定的事件环境中突出群体人物形象,个体形象的特征对欣赏者的冲击力相对较小。而在外国美术作品中,我们可以更加明显的感觉到作者对于个体人物刻画的重视,从人物的表情、衣着、姿态等方面强化个体人物形象带给欣赏者的冲击力,并且强调想象力作用的发挥,在描绘对象本身的基础上,借以广阔的想象来充实画面的内涵。如大卫的《马拉之死》成功的将人物肖像、历史事件和悲剧气氛结合起来;格罗在《拿破仑在阿尔柯桥上》作品描绘了拿破仑手执军旗,冒着敌人的炮火种到阿尔河桥上一瞬间的情景,展现了拿破仑在举旗回眸时刹那间的英姿;德拉克洛瓦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自由领导人民》以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动势的构图,形成了强烈、紧张、激昂的气氛,使作品具有生命活跃、激动人心的力量。从这些作品中,都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外国美术作在情感表达上的相对开放性。

结论

中国美术作品注重写意,在情感表达上相对含蓄,注重群体人物形象的描绘;外国美术作品注重想象,在情感表达上相对直接,相对突出个体人物形象的特質。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晁方方等:《中国美术欣赏》,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年

篇5:中外美术欣赏

鼎是我中华祖先所创制最早的一种器皿,在发展过程中由食器变成祭祀神器。千年来,鼎一直被沿用,在不同时期它有不同的社会含义从而在中华物质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

铜鼎,有一个更神圣的意义,那就是国家政权的象征。自夏商时代,那就是国家政权的象征。我中华,自夏商时代起,就把铜鼎视为国家的宝器。所谓“鼎宜见于祖祢,藏于帝廷”,表明只有王室才有权拥有和使用。久而久之,宝鼎成了国家政府的象征。在春秋战国时代,周王室衰弱,诸侯长期混战争霸,无非为争夺政府,取代周王而统治天下。其是所谓“定鼎中原”,就是在中原取得了天下,即立国之意。把鼎视为国家政府的象征,是人们给鼎所赋于最神圣的社会意义。

1946年6月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的司母戊鼎是青铜鼎的代表之一.司母戊鼎是商后期铸品,据考证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此鼎铸成时间约为商后期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形制雄伟,气势宏大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司母戊鼎以范料塑模及底范,阴干后即可在其上翻制外范,鼎腹每一面由—块内嵌六块分范的整体范构成,共四块。六块分范构成鼎腹上、下包括扉棱在内的各一组兽面纹以及两侧的兽面纹,各块分范可分别翻制再嵌入整体范中成复合范。每一面的鼎腹和鼎足用同—块范形成,采用分范制作纹饰并且整体的铸造连接一气呵成。司母戊鼎成形技术代表着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从中可窥视二三千年前先人高超娴熟的技艺。司母戊鼎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反映了殷商青铜冶铸业的技术水平,该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作,造型厚重典雅,气势恢宏,纹饰美观,铸造工艺高超,器形厚重,装饰华美,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此时的饕餮纹已不再是简单的带状布局而是层次分明、富丽繁缛而神秘的新风格,而是占据了器皿较大的空间,向通体满花的方向发展,且向立体多层装饰发展。

篇6:中外名著欣赏论文

学院: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姓名:朱小飞学号:1043022057

摘要:20世纪一个独特的女性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但是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弱女子,但是,正式这样一个弱女子竟然毕业于哈弗大学的德克利夫学院,并且在她以后的一生里,她致力于慈善事业,为残疾人造福。这一个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的弱女子,不是存在于荧屏上的构造体,她是大自然自编自导的生命讴歌的主角,她是现实世界确确实实存在的,她的一生就是一部励志的电影,其文学艺术性比任何虚构的人物都要大。

内容:从小学初次接触到海伦凯勒这个名字,但是那时自己并不了解她的事迹,直到高中时,读到她自传体的小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我才猛然惊醒般的认识了这个值得怜悯而又伟大的才女。我被这部书中的主人的精神打动,她对我的影响,我相信那是时间永远也无法磨灭的。

虽然,我不是艺术类的学生,但是我坚信任何与艺术有关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其内在所表达的精神,那种华而不实的东西总会过眼云烟,精神的存在才是艺术所需要表达的永恒主题。当说到这儿,我相信海伦的一生将于艺术产生很大的牵连,她是励志电影里的主角,但是比电影更加真实、动人,优秀的电影不只显现在屏幕上,现实生活中环境和自然导演的电影是最优秀的、更能启迪人生。下面我们来讨论这部励志电影的发展。

1880年6月27日,海伦出生在美国的南部亚拉巴马州的斯甘比亚镇,父亲是是一个上尉,这也是她的优越外部环境,她本可以拥有幸福的童年,但是,就在她出生19个月后,因为一场怪病使其失去听力和视力,这是令人心碎的,还是一个小女孩时,就失去了与外界沟通的能力,不能看见自己双亲和兄弟姐妹,不能看见蔚蓝的天空、青翠的草木、宽广的家园,这儿故事跌倒低谷,不能接受教育,似乎在这样的一个无声、无光的世界里,海伦正常生活将被剥夺,她的一生似乎永远也不会荡起美丽的涟漪,这样的故事别人也不会一直看下去,因为人们不会去看那种淡而无味只有怜悯的人,别人想看这个人以后的巨大的改变,以致能获得内心的启迪。大自然永远是最伟大的导演,它总能根据故事的发展安排剧情,就在这时,海伦生命中的另一个人出现来了——莎莉文。即使这位与海伦有可以同样遭遇的人出现,他们彼此产生了交集,以前都受别人怜悯的两个人,在彼此的协作下,谱写了一曲生命的乐章。

莎莉文从小失去母亲,父亲又是一个酒鬼,不得不寄居亲戚家,但是随后她和弟弟被送到救济院,不幸接踵而来,她的弟弟因为得病早年夭折,并且在莎莉文老师三岁时她的视力也越来越差,虽然不是失明,但是几乎算是失明的,并在眼睛做手术好后,产生了上学的想法,在帕金斯残疾学校以优秀的成绩毕业。我们可以看到安妮莎莉文的身世是悲惨的,到海伦该上学的年龄时,她父亲来到帕金斯学校,并在介绍下,将莎莉文聘为家教。起初,海伦处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除与亲人相处融洽外,基本不与外人接触,也包括外来者莎莉文老师。但是莎莉文是一位伟大的老师,尽管起初海伦的家里人都对这个弱女子失望,但是当安妮以自己的执着和武断,教化海伦的许多被宠出来的坏习惯,用一周的独处,使海伦改变很大,以致当自己父亲看到时,都感到欣慰,不再小看安妮。其中的细不

再一一叙述,但是我相信进步的过程是令人骄傲的,其中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去肯定的。待安妮老师教几年的时间后,海伦不得不进入学校,但是安妮老师还是一如既往的陪在她的身边,照顾她,为看外面的世界。在她读书的时间里总是默默地帮助她。

这位不受上帝眷顾的孩子,与安妮朝夕相处,从剑桥女子学校考入了哈弗大学的德克利夫学院,她是第一个考入哈弗大学的盲人、哑巴、聋子。也许我不该用这样的字词来说她,但是那时真的,为什么这样一个残疾的人能达到甚至能超越常人的高度?到底是什么成就了她?有什么精神在她的内心奔流?我震撼了,但是这不是结局,更加辉煌的还在她以后的人生待续。为残疾人的福利奔走,建立起一座座福利院,接受总统的接见,得到全世界人的肯定。她的一生充满了悲剧,但是是喜剧的一生,没有人能做到比她更加的辉煌、更加的有成就。

我相信这一切的答案我们都可以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找到答案。这也就是她的文学艺术,她将世界看得透彻,将她眼中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将她的奋斗历程摆在我们的眼前,将她和安妮老师的师生情炫耀与我们这些常人。我真正的为这份师生情而感动,安妮老师用她的一生成就了海伦,海伦是安妮老师的一部巨作,比任何一部小说,抑或电影还要震撼,这样的感情是让我们这些常人眼红的,也许曾几何时,我们正躲着期待这份真挚的感情的到来。海伦最重要的文学艺术还是要数她的一篇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儿她陈述了在她眼中的世界,她认为的幸福,和她想做的事,然而这些事对我们这些眼明的人来说又是那么的常见。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这体现了她内心的感恩,尤其对她亲爱的老师。第二天,我将向世界,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我想看看人类进步的奇观,那变化无穷的千年。第三天,我将在当前的日常世界度过,到为生活奔忙的人们经常去的地方去,而那儿能像纽约一样找得到人们那么的活动和那么多得状况呢?这就是她想要的,不是我们这些为金银财富的俗人,多么的简单,而又是多么的不简单。

上一篇:高中课外文言文训练下一篇:深度学习数学学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