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史复习题更

2024-05-29

中外美术史复习题更(精选6篇)

篇1:中外美术史复习题更

艺术概论

1、艺术概论研究的对象、艺术学的确立时间、有谁提出了艺术学的概念、有谁确立了艺术学的学科地位以及传统意义上的艺术上的分类。

2、艺术的特征是什么?

一,形象性 二,主体性

三,审美性

3、艺术的起源有哪些?起初这些起源的代表人物是谁?

4、要注意席勒的《美育书简》

5、历史上有关艺术的本质有哪些?了解它们各自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观点,注意“模仿说”或“再现说”中代表人物的言论。

6、艺术的社会功能有哪些?“寓教于乐”是指那种社会功能?

7、我国20世纪初,是艺术理论蓬勃发展的时期,了解其中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言论。

8、艺术的创作有哪些过程?

艺术体验活动、艺术构思活动和艺术传达这样三个阶段。

9、艺术作品中的三个层次。艺术形象的特点。

10、艺术意境、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等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11、灵感的特点。

12、艺术形象、艺术典型的概念辨析。

13、艺术家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与修养。

真正的艺术家往往具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具有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能力,具有卓越的创造能力和鲜明的创作个性,具有专门的艺术技能、熟悉并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艺术语言和专业技巧。

14、什么是典型?试结合某一具体作品阐述一下你对艺术典型的个性与共性特征的认识。

15、试论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16、什么是艺术风格?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

中外美术史

⒈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 _______________,即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2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叫_______金字塔,它建于_______王国时期。

3古希腊美术发展史分期为______时期、______时期、_______时期______时期四个阶段。4中世纪欧洲教堂建筑的主要样式为______式和______。

5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三位美术大师是______、______、______。

6《纺织女》一画的作者是17世纪西班牙著名的画家_____。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伟大现实主义画家______创造了《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表现了西班牙资产阶级革命者的不屈精神。7法国浪漫主义大师______创作的《________》,标志着浪漫主义盛期的到来。

8印象主义兴起于19世纪下半期,它的主要画家有______、______、______;此后又出现了新印象主义,它的主要代表画家是 _____。

9、古埃及雕刻程式在 ____________时期就已形成,此后被当作典范沿袭下来。

10、希腊神庙建筑的两种基本柱式是 _____式、__________式和 ____ 式。

11、创造人体比例为1:7的希腊雕刻家是 _______,其理论具体体现在他的雕刻《 _______________ 》中。

12、古罗马拱顶建筑的杰出代表是 ________。

13、罗马式教堂是以 __________________ 式演变过来的,在封建割据的情况下,它也有 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14、文艺复兴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是 ___________,其代表作有壁画《 _________________ 》等。

15、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

16、十七世纪荷兰绘画创造的一种新的肖像画形式是 _____,其代表画家是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17、西班牙十七世纪画家委拉斯贵支的肖像画基本上可分为三类,一类是_____________ 肖像,一类是 ______ 肖像,一类是 ______ 肖像。

18、法国“罗可可”艺术的主要代表画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中国现存最早、最大和最高的木结构阁楼式塔是 _________。20油画《蒙娜丽莎》的作者是 ______。

21青铜器主要指我国自夏代末期至秦汉时期用铜、_________合金制作的各种器物。22雕塑》思想者》的作者是 _______。23黄公望的代表作是 _________。

24油画《梅杜萨之筏》的作者是 _______。25沈周、_____唐寅、______仇英合称“明四家”。26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是由建筑师______ 设计的。27《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_______。

27《格尔尼卡》是现代著名画家 ________的作品。

29.以运用磨制石器和发明__________为主要标志的新石器时代,是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起点。30.中国的青铜器发端于___________流域。

31.秦汉时期的美术,从历史纪年来划分,应始于公元前221年,止于公元___________年。32.我国最早的寺院,是东汉时期建于洛阳的____________。33.敦煌莫高窟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即公元___________年。34.古代最早享有盛誉的画家是三国时东吴的___________。

35.魏晋时期的“书圣”王羲之,其最具代表的作品当数作于永和九年的___________。

36.唐代宗教美术的一个显著变化,便是其现实性因素的增多,这种倾向也被称为___________化。37.唐太宗李世民在世时营造的___________陵,开创了“因山为陵”的先例。38.《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南唐画家___________ 选择题(3分/每小题,共18分)

1.英格兰南部的圆形巨石栏“斯通亨治”是()时代美术最典型的代表。

A.旧石器 B.新石器C.青铜器 D.铁器

2.18.哈夫拉金字塔前的()是古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巨像。

A.狮身人面像 B.老村长像C.书吏凯伊 D.拉荷切普王子像

3.()神庙是古希腊雅典卫城建筑群中的主要建筑,是世界艺术史上最完美的建筑典范之一。

A.巴底农 B.雅典娜C.阿波罗 D.宙斯

4.万神殿是古罗马()建筑的杰出代表。

A.柱式 B.环形C.拱券 D.十字

5.哥特式艺术开始于(),而后再逐渐波及雕刻和绘画。

A.绘画 B.建筑C.雕刻 D.音乐

6.乔托是()画派的创始人,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伟大先驱者之一。

A.佛罗伦萨 B.威尼斯C.尼德兰 D.凤丹白露

7巴黎圣母院是属于西方美术上()风格的建筑? A 罗马式 B 巴洛克式 C 哥特式 D 拜占庭式

8“巡回展览画派”的代表人物有()A 莫 奈 B 苏里柯夫 C 米 勒 D 罗赛蒂

9画家鲁本斯是欧洲美术史上()美术风格的代表人物? A 罗可可美术 B 巴洛克美术 C 新古典主义美术 D 浪漫主义美术

10油画《教皇英诺森十世像》是19世纪()国画家委拉斯贵兹的作品

A 意大利 B 西班牙 C 法国 D 佛兰德斯

11哈夫拉金字塔前的()是古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巨像。

A.狮身人面像 B.老村长像C.书吏凯伊 D.拉荷切普王子像

12神庙是古希腊雅典卫城建筑群中的主要建筑,是世界艺术史上最完美的建筑典范之一。

A.巴底农 B.雅典娜

C.阿波罗 D.宙斯

13绘画《三个哲学家》和《田园合奏》,是威尼斯画派全盛时期画家()的作品。

A.贝利尼

B.提香C.丁托列托

D.乔尔乔纳 14万神殿是古罗马()建筑的杰出代表。

A.柱式 B.环形

C.拱券 D.十字

15《荷拉斯兄弟的宣誓》、《苏格拉底之死》等绘画作品的作者,是法国19 世纪()画家大卫。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C.新古典主义 D.印象主义

16库尔贝是19 世纪法国()绘画的代表人物。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C.新古典主义 D.印象主

17、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

A、天地神话

B、引魂升天

C、墓主生活

D、仙人出行

18、描绘宫中嫔妃生活哀怨的作品是(C)

A、虢国夫人游春图

B、捣练图C、挥扇仕女图

D、贵公子夜游图

19、我国现存最早的山水卷轴画《游春图》的作者是()

A、李思训

B、李昭道 C、薛稷

D、展子虔 20、唐代的诗人、山水画家王维是以画()而著名。

A、青绿山水

B、小景山水 C、浅绛山水

D、水墨山水

21、流传至今的《历代名画记》一书作者是()

A、裴孝源

B、张彦远 C、朱景玄

D、谢赫

22、《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

A、周文矩

B、顾闳中

C、顾恺之

D、周昉

23、在中国绘画史上颇有影响的“南北宗论”是明代()提出来的。

A、吴伟

B、曾鲸C、陈淳

D、董其昌

24、油画《教皇英诺森十世像》是19世纪()国画家委拉斯贵兹的作品

25、明末以绘制《水浒叶子》版画而著名的画家是()

A、陈洪绶

B、张渥 C、苏汉臣

D、黄应麟

26、我国近代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的学者是()

A、康有为

B、蔡元培 C、李叔同

D、丰子恺

多项选择题(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新石器时代半坡类型彩陶的代表性作品有()等。

A.三鱼纹盆 B.四鹿纹盆 C.舞蹈纹盆 D.人面鱼纹盆 E.涡旋纹瓮 2.唐代绮罗人物画家张萱流传下来的代表作品有()。

A.簪花仕女图 B.挥扇仕女图 C.捣练图 D.虢国夫人游春图 E.宫骑图 3.宋代文人士大夫绘画渐成潮流,其代表人物为()。A.苏轼 B.李公麟 C.文同 D.米芾 E.杨补之 4.清初,著名的和尚画家有()。A.八大 B.石涛 C.弘一 D.弘仁 E.髡残

5.清中期,扬州画坛活跃着一批革新派画家,史称“扬州八怪”。其中名家有(B)。

A.金农 B.郑板桥 C.李(鱼单)D.黄慎 E.李方膺.论述题

1试述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艺术成就。2古希腊雕刻与罗马雕刻突出的区别是什么?。3简述罗马建筑成就。

4巴罗克和罗可可艺术的特点的什么?其代表人物有哪些(列举两个)? 5简述文艺复兴三杰的艺术特点。6比较李成和范宽的山水画特点? 7比较论述宋元明清绘画的发展特点。8岭南绘画的特点与贡献。

9.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绘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10.比较论述宋元明清绘画发展的特点。11.“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12.张萱与周肪的仕女画成就。

篇2:中外美术史复习题更

一.填空题

1.理论著作《林泉高致》为哪位画家的得意之作()。2.在书法方面哪位各家的书法破称为“瘦金书”()。3.《踏歌图》是哪位画家的得意之作()。

4.长沙楚墓中出土过两幅战国帛画,一幅是《人物龙风帛》。另一幅是()。

5.南朝画家、理论家谢赫在《画品》中提出的“六法”是:();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6、罗马式教堂是以()式演变过来的,在封建割据的情况下,它也有()的特点。

7、文艺复兴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是(),其代表作有壁画《 》等。

8、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指的是()、()和()。

9、欧洲第一个喜欢画农民生活的画家是()(国)的()。

10、十七世纪荷兰绘画创造的一种新的肖像画形式是(),其代表画家是()和()。

11、西班牙十七世纪画家委拉斯贵支的肖像画基本上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肖像,一类是()肖像,一类是()肖像。

12、世界最著名的两处史前时期的洞窟壁画是法国的()和西班牙的()。

13、古埃及金字塔经历了一个从()到(),最后到方锥形金字塔这样一个演变过程。

14、希腊瓶画的三种绘画样式是()、()和()。

1、郭熙

2、赵佶

3、马远

4、《御龙人物帛画》

5、气韵生动

6、巴西里卡、封建城堡

7、乔托、逃往埃及

8、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9、尼德兰、勃鲁盖尔

10、团体肖像画、哈尔斯、伦勃朗

11、宫廷、亲友、下层人民

12、拉斯科、阿尔塔米拉

13、长方形石墓、梯形金字

14、黑绘式、红绘式、东方式

二、名词解释

1、洞窟壁画:欧洲史前时期画于洞窟壁上的绘画作品,其中也包括泥塑和浮雕。表现内容皆以动物为主,手法生动而写实。代表者是法国的拉斯科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2、金字塔:埃及古王国法老的陵墓,因其方锥形与中国汉字“金”字相似,故称。其中间经历了一个从长方形石墓到梯形金字塔的演变过程。它具有庞大的体积和重量,给人以精神上的压力。

3、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包含有奇形怪状、矫揉造作之意。无论是建筑、雕刻、绘画都强调运动感、空间感、豪华感、激情感,有时还带点神秘感。雕刻和绘画多表现宗教题材。

4、立体主义:西方现代美术流派之一,1907年产生于法国。该派要求从画家的主观意念中,打破物象的自然形态,再进行重新的组合、装配。代表人物有毕加索、勃拉克等。

5、仕女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之一种。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代表画家又张萱、周昉等。民间木板年画中的“美女画”,亦称“仕女画”。

6、马踏匈奴:西汉霍去病墓前群雕的主体雕刻。作者运用寓意手法,以矫健的战马象征骠骑将军,以战马将匈奴将领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赞颂霍去病在抗击匈奴战争中建树的奇功。这是具有纪念碑性质的雕刻艺术作品。

三.单项选择题

1、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

A、天地神话 B、引魂升天 C、墓主生活 D、仙人出行

2、已知最早的纸本绘画《地主庄园图》出土于()。

A、吐鲁番晋墓 B、昭通霍氏墓 C、安丘冬寿墓 D、酒泉丁家闸墓

3、描绘宫中嫔妃生活哀怨的作品是()

A、虢国夫人游春图 B、捣练图 C、挥扇仕女图 D、簪花仕女图

4、“昭陵六骏”浮雕中具有情节性的作品是()。

A、飒露紫 B、拳毛騧 C、白蹄乌 D、特勒骠

5、《潇湘图》的作者是五代画家()。

A、荆浩 B、关仝 C、董源 D、巨然

6、首次提出山水画“三远”的论著是()。

A、图画见闻志 B、林泉高致 C、画继 D、山水纯全集

7、“元四家”中山水画章法稠密的画家是()。

A、黄公望 B、吴镇 C、王蒙 D、倪瓒

8、明代纯以彩色在熟纸绘绢上作写意的画家是()。A、边景昭 B、孙隆 C、林良 D、吕纪

9、清代从摹习古法掌握前人经验与程式入手的绘画教科书是()。A、顾氏画谱 B、程氏墨苑 C、十竹斋画谱 D、芥子园画传

10、与经享颐、何香凝共同组织“寒之友”社的画家是()。A、居廉 B、高剑父 C、高奇峰 D、陈树人

1----5 B A A A C 6---10 B C B D D

四、简答题

1.古代埃及美术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埃及是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的典型代表。为了神化法老和贵族,在题材和表现方法上又必须严格服从统治者的要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艺术的法则和程式。总的说来是壮丽、宏伟、明确、稳定,有严格的规范,又具有写实基础上的美化。

2.中石器时代的拉文特岩画主要有哪些特点? 答:

①表现人类活动的情节性绘画

②以表现人物、动物的运动和速度作为特点,把运动中的任务表现成剪影效果,以拉长的四肢和夸张的动作强调动势,但忽略细节刻画。③构图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3.两河流域美术与古埃及美术的区别? 答:相同点:

①建筑的规模都比较宏大。

②雕刻的人像也多是处于静止状态,人像的大小以身份地位高低而定。③作品带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带有装饰趣味。不同点: ①埃及重视陵墓建筑;而两河流域重视神庙和宫殿建筑。②由于两和地区民族复杂,因此艺术风格不统一;而埃及的艺术风格则相对统一。③在建筑和雕塑上埃及使用大量的石料来作为建筑材料;而两河流域则主要利用土、坯砖、芦苇来作为材料。

4.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有哪些差异?

答:印象主义表现的是眼睛直接看到的东西,就是表现非常客观的东西.后印象派完全不一样了,能够先自己主观的感情,表现自己的主观情绪,这种色彩就是客观物体的原来色彩已经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用这种的物象来表达人类自身内心的一种主观情感,所以这种画派更多的是认为不能像印象主义模仿世界,而是表达画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如果你那天心情非常不好,或者心情灰暗,哪怕是阳光灰暗你都会觉得很惨淡。这就是人的主观感受对客观世界的不同的反映。

印象主义:莫奈 后印象主义:凡高 赛尚 高更 5.古罗马时期美术的基本特点? 答:①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②希腊的艺术多反映自由民的理想,而罗马的艺术则多为帝王歌功颂德。③希腊神话是希腊美术的源泉,而罗马的神话很贫乏,更多的讲究实际。④罗马的美术作品偏重于写实,人物形象个性鲜明。⑤罗马由于受到宗教的影响,所以很少有人体雕刻。

⑥罗马的建筑主要集中在公共性建筑方面。

⑦早雕刻和绘画方面,罗马人过分的模仿希腊,缺乏创意。

五.作品分析(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

1、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 答:

①法国波旁王朝复辟年代,民主革命浪潮一度出现低潮,使一部分资产阶级人士感到失望,故借作品对现实进行影射和抨击。

②取材于当时法国发生的一起海上遇难事件。

篇3:浅谈中外美术史教学

一中外美术史教学的现实状况

当前我国大多数的高等院校, 对于中外美术史的教授, 都是分开进行的, 中国美术史与外国美术史分别由不同的教师进行授课, 教授的课程进度不一样。多数高等院校的美术专业, 太过于强调学科教学体系的严谨与完整, 每个科目之间过分的孤立, 相互之间缺少了联系。而美术史纵向思维联系紧密, 中国美术史与外国美术史之间的交叉联系太少, 学生缺失了对于美术历史时间与地点上的概念, 不利于学生对于同时期国内外美术发展状况的了解与分析。很多学生对于历史上的美术发展现象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搞不清楚, 对于中外历史的时间对接上不是特别清楚, 整体上来说学生对于世界美术历史没有一个清晰的时间概念。学习美术史论的时候, 很多学生死记硬背, 仍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导致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中外美术史的教授内容与教授方式有关。

对于美术史课程的开设,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 美术史的课程进修的必要性, 只有意识到美术史的功能意义, 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理论的动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个人的文化修养与素质是必备的条件, 然而美术专业的学习加强其文化艺术修养的主要途径就是对于美术史理论的研究, 充分的了解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优秀美术作品, 从中感悟到人生哲理, 加深对人文哲学, 传统艺术的理解, 增强欣赏鉴别画作的能力, 提升个人的审美修养。

二对于中外美术史课程的整合

美术史依据历史的纵向发展为主要脉络, 教师按照历史纵向发展的主线, 将各个历史时期的画家、艺术作品、风格、审美特征、表达方式, 集合历史背景, 让学生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艺术、绘画特征、美术领域的发展与变化, 时代变迁对于绘画艺术的影响。另外, 要考虑到美术史课程的自身特征, 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展开对美术史教学体系的整改。

1高等院校中外美术史的教学要在学科之间整合

中、外美术史要实现比较教学。中、外美术史的学科整合, 要以主题相关的两个单元, 重组进行教学, 使相关的学习内容串联起来, 使前后学习的知识相互联系。任何事物只有在相互比较中, 才能凸显出特点, 用比较教学的方法, 省时、效果显著、知识面广、学生的思维跨度也大, 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的思维, 从不同的历史时期、时代特征、艺术种类、画派风格、作品类型等, 多方面、多层次的进行比较。可以是中国历史名画家之间艺术风格的比较, 也可是国内外相同时期的美术发展趋势之间的比较, 总之, 不管是横向交错还是纵向思考, 都要从不同的点和面找出中外美术史的不同部分, 或者是相似部分。中国与西方文化意识、民族传统、哲学理念等都不尽相同, 但是这不能是组织文化艺术交流的障碍。在美术史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合理的对中、外美术史做出比较, 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 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于中国美术艺术与世界美术文化都要有个全面的了解意识, 利于学生在日后的绘画学习中, 形成自己的风格与方式。

2充分利用现代科技

美术史是一项理论性的学科, 相对来说是枯燥的, 运用多媒体技术, 制作ppt或者是动画模式, 将理论性的知识转变为图片格式, 图文并茂展示给学生, 引起学生的兴趣, 生动的媒体技术演示, 能使学生更加方便快捷的了解到美术史的理论知识, 生动的画面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使美术史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欣赏古代画家遗作的时候, 能够更加清晰的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艺术魅力, 加深印象和理解。或者配以合适的音乐, 加强艺术作品的意境, 带动学生的情绪, 提升课堂的艺术氛围,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 接受美术历史。利于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解读, 了解艺术作品的形式规律。

3美术史的教学要注重寻找史论依据

美术史的课程是在大一的时候就有设置, 此时学生对于绘画的学习阶段还是处在素描、色彩等系统的绘画训练, 对于美术史的认识基本上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 多数的学生只是知道少数的知名艺术家以及零散的一些名作的名称。因此, 在美术史教学过程中, 要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美术史课程理论性强, 严谨、科学, 少不了枯燥的感觉, 在授课过程中, 要避免生搬硬套, 或者按照课本宣读, 会在开始就导致学生减少对美术史的兴趣, 反感美术史课程, 这样这门课程的设置就失去了它的意义。美术史的授课, 是需要慢慢渗透, 不同于素描与色彩等绘画创作或是训练, 是提升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环节。在进行美术史授课过程中, 可将学生在绘画训练时的素描或者是色彩, 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用以比较和分析, 指出学生在绘画训练中的不足, 借鉴美术史中的史论依据。让学生自己发现美术史论的魅力以及在绘画训练中自身的不足。

4教学中要主次分明、有侧重点地进行教学

中国美术史与外国美术史都是属于记载世界艺术文化遗产的隶书, 不管是美术通史还是断代史, 都具有值得汲取的文化艺术价值, 但是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 需要有重点的进行教与学, 并不是每个知识点都必须了然于心。有的历史知识可以简单了解, 例如中国美术史中, 史前、石器时代的一些知识, 可让学生自行了解, 在盛唐时期、两宋时期的美术历史一定要作为课程上的重点进行讲解。而国外的美术史, 中世纪以后, 尤其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绘画与雕塑艺术走向了一个高峰时期, 对于这段历史, 需要学生深刻的了解, 并且要对大量的艺术作品进行鉴赏与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到艺术前辈们为艺术的奉献精神, 以及作品中的深刻精神内涵。

5美术史的教学不仅在课堂上进行, 在课外也要进行考察

课堂上的美术史学习, 仅仅是局限在教师讲解, 学生听看, 老师要带着学生走出去, 到本地的各大艺术馆, 文化馆参观考察, 欣赏更多的历史名家名作, 增加美术史知识, 扩展视野。

6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理论与实践结合,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相应的实践活动, 多参与各个领域优秀艺术家的专题讲座, 从中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

三中外美术史课程的价值功能

1对于绘画创作的思想产生影响

在20世纪, 社会处于动乱时期, 此时对于美术史理论的探索, 其研究内容随着社会潮流的变化而变化, 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 凸显了其社会功能, 在一定程度上偏于文化功能。在“五四”时期, 从康有为、陈独秀, 再到鲁迅的美术批评, 影响到了当时青年一代对于传统美术的认识, 激发了改革中国画的思想潮流。到建国后, 对于石谿、石涛、八大等画僧以及“扬州八怪”的研究, 特别的注重他们复古反叛的革新精神, 这成为20世纪时期改革中国画的历史依据, 也是一个时期内国画革新运动的体现。在当代的高校教育教学中, 民族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对于地域化的艺术遗作等历史遗迹的研究考察, 是一个时代对于美术史理论研究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一种探究方式, 而且是随着时代潮流的变迁, 对于民族艺术成功的肯定与高度重视。

2促使绘画创作风格的转变

自西方文化流入中国以来, 受到西式美术的影响, 包括徐悲鸿在内的许多人都认为, 中西融合是必然趋势, 成为国画融合西方绘画方式的思想基础。中国的绘画风格出现了很大的转变, 中国的人物画中出现了面部阴影, 山水画中借鉴了西方的审美方式, 中国画开始出现新的局面。在20世纪50年代, 国内开始对苏联文艺理论进行宣传和研究, 使美术创作开始出现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50年代末60年代初, 对于民族化的问题的探究, 使油画一度盛行“民族风”。绘画创作风格转变的因素有很多, 也许并不是因为理论的引导, 但是风格的转变, 势必与理论研究相呼应。

3中外美术史的理论研究服务于美术创作

中外美术史是一门独立的理论课程, 它的理论讲述离不开美术作品的阐述, 理论的建立是在美术创作之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美术创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主要是服务与社会, 而对于史论的研究反应的也是当时的社会需求。美术史中的评论, 是服务于绘画创作的另一表现形式。现如今, 对于美术史的服务功能是“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四中外美术史课程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

第一, 有利于学生把握中外设计发展与绘画发展的脉络,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在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新生代能够从中受到启发, 对未来绘画与设计艺术的发展起到预测与引导作用。

第二, 有利于学生了解世界艺术文化, 提升审美与鉴赏能力。中外美术史课程的开设, 利于学生了解世界各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 美术领域的发展趋势, 并汲取各种流派的优点, 应用于日后的绘画创作中。

第三, 加强民族文化学习, 增强民族自豪感。当前高校教育, 应当提倡民族传统, 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教育是对古代经典进行鉴赏的主要途径。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博大精深, 具有很深的精神内涵和学术价值, 通过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 增强对本民族的了解, 增加民族自豪感与荣誉感。

总之, 中外美术史的教学, 要注重对学生自身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充分发挥美术史课程的价值与魅力, 服务于学生, 服务于教育, 服务于绘画艺术。

参考文献

[1]刘辉.中外美术史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学科课程整合.[J]美术界, 2009 (4) .

[2]冯文华.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高职美术师课程教学研究.[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 (9) .

篇4:中外美术之异同

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中外美术作品在情感表达技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异同。在共同借助美术作品传达思想感情的过程中,中国美术作品创作者通常选择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来抒情达意,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一般是群体出现,情感表达相对含蓄。而在外国美术作品中,我们可以更加明显的感觉到作者对个体人物形象刻画的突出,从而给欣赏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强调想象力作用的发挥,情感表达相对直接。

在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的过程中,人们总习惯于用“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样的语句来突出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辩证关系,这说明生活范畴的不同对艺术创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生活作为一个广义的概念,又与文化息息相关。同样,在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中,人们在关注美术作品本身特质的同时,更多的希望可以感受到作品背后所传递的信息。由此分析,在中外不同文化基础上所创造的中外美术作品在情感表达技巧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及差异性。

从共性来看:中西方美术作品的产生大都与其作者所处时代的典型事件,典型思潮有较大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通常借助作品的构图,色彩,人物等方面来呈现,人们可以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相对了解到作品所绘时代的特征。以《清明上河图》为例,这幅写实性很强的风俗画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及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社会生活风貌,欣赏者在关注作品时可以直观想象画面中人物的生活情境;而《1080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则描绘了反抗拿破仑侵略的起义者罹难场面,展示了一场极其残酷的暴行。透过作品本身,欣赏者一定程度上也会被带到暴行之中。这些作品都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生活,或是现实生活场景的记录,或是现实生活中某些事件的再现。

从差异性来看:中外美术作品在情感表达技法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中外文化开放度的不同对美术作品的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对中国美术作品的欣赏中,能够较多的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偏重,作者大都借助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自己的意志与景物所具有的特质相结合,借景抒情,借景达意。如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画面气势恢弘,山峦绵亘,江河交错,烟波浩淼,壮丽雄伟,以此来表达其情怀;王蒙《青卞隐居图》气势宏伟,表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江南气象,并从中寄托画家隐遁山林的理想和志趣;虚谷通过《松鹤菊延年图》借以松、鹤、菊的形象喻义自己的淡泊、高洁。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在美术作品创作的同时,含蓄的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同时,在有人物形象出现的中国美术作品中,作者多会在特定的事件环境中突出群体人物形象,个体形象的特征对欣赏者的冲击力相对较小。而在外国美术作品中,我们可以更加明显的感觉到作者对于个体人物刻画的重视,从人物的表情、衣着、姿态等方面强化个体人物形象带给欣赏者的冲击力,并且强调想象力作用的发挥,在描绘对象本身的基础上,借以广阔的想象来充实画面的内涵。如大卫的《马拉之死》成功的将人物肖像、历史事件和悲剧气氛结合起来;格罗在《拿破仑在阿尔柯桥上》作品描绘了拿破仑手执军旗,冒着敌人的炮火种到阿尔河桥上一瞬间的情景,展现了拿破仑在举旗回眸时刹那间的英姿;德拉克洛瓦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自由领导人民》以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动势的构图,形成了强烈、紧张、激昂的气氛,使作品具有生命活跃、激动人心的力量。从这些作品中,都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外国美术作在情感表达上的相对开放性。

结论

中国美术作品注重写意,在情感表达上相对含蓄,注重群体人物形象的描绘;外国美术作品注重想象,在情感表达上相对直接,相对突出个体人物形象的特質。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晁方方等:《中国美术欣赏》,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年

篇5:中外美术史复习题更

一、名词解释 饕餮纹

也称兽面纹,它是一些被夸张了的充满奇异幻想的动物正面形像,欣赏的同时会给予观者一种凶猛、残忍、狰狞的感受。《读碑窠石图》

是北宋著名山水画家李成所作,此画中一骑在驴背上的行者正停于一座前代的高大石碑前,仰头看碑。石碑的周围是几株苍劲的古树,突出了外界的环境特征:荒漠地区、严酷的气候和古树那种坚韧、顽强、有强烈感情特征的艺术形象。李成的笔下,几株古树、一人一骑、一块古碑,意境是如此深邃,显示了他深厚旷远的艺术境界。气韵生动 “气韵生动”,是指表现的目的,即人物画要以表现出对象的精神状态与性格特征为目的。它是对顾恺之“传神论”的直接继承和发展。是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4.元四家

元代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的出现使文人画走向了成熟,被誉为“元四家”。他们的绘画体现了中国文人画的特点而又各具特色:黄画空灵潇洒、王画苍茫浑厚、倪画减淡荒疏、吴画沉郁湿润。可以说,“中国文人画的艺术风格、艺术形式到此得到了全面的确立。” 《人物龙凤帛画》 《人物龙凤帛画》出土于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画上有一位衣着华丽的女子她站在一弯月状物上,她双手拱起呈膜拜状,好像在祈祷着或是祝愿什么,而空中则有蜿蜒游动的龙和展翅飞翔的凤。不论是人、龙、凤,他们的姿态都很生动而且非常的突出。这是一幅用龙凤来引导灵魂升天的“魂幡”,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之一。扬州画派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活动在江苏扬州地区画家群体的总称,主要成员有郑燮、金农、黄慎、李鳝、罗聘、李方膺、汪士慎、高凤翰等八人,被称为“扬州八家”。这些人的艺术主张和政治态度有许多共同趋向,他们在作画时不守墨矩,离经叛道,极具创新意识,再加上他们大都个性很强,孤傲清高,行为狂放,所以又被称为“扬州八怪”。《游春图》

为隋代著名画家展子虔所作,《游春图》是画家传世的唯一作品,描绘了春游的情景,阳光明媚、春色宜人,人们在堤岸策马、游船。这幅作品在空间透视的表现上,注意到了空间的深度,给人一种“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感受。开启了唐代青绿山水一派。吴门画派

吴门画派属于明代文人画体系,因此派画家都为苏州人,而苏州又别名“吴门”,得名“吴门画派”。代表人物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在画史上一般把他们四人称为“吴门四家”或“明四家”。吴门画派的出现标志着明代绘画独立面貌的形成,他们完善了文人画。《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根据西晋文学家张华的文章《女史箴》而创作的长卷。旨在规劝教育宫廷中的妇女当遵循封建道德。原画本12段,现仅存9段。在整个人物构图上均以细线勾勒,线条“如春蚕吐丝”,不求晕饰;作品注重人物神态的表现,从她们的身姿仪态中透露出了这些古代宫廷妇女的身份和丰采。“南宋四家” 南宋画院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为代表被称为”南宋四大家”。以“南宋四大家”为代表的南宋山水画,讲究意境的创造,侧重以抒情为主的“边角之景”。弃置了北宋以来以主峰为中心的构图,变为简笔化、单纯化形式,画面重心偏离正中,以边角式代替全景式。二.填空

1.司母戊鼎是商代时期代表作品。

2.五代山水四大家是荆浩、关仝、董源、巨然。

3.吴门画家中,由职业工匠出身而跻身文人之林的画家是仇英。4.《墨葡萄图轴》徐渭为所作。5.龚贤为金陵画派的代表画家。6.霍去病墓石雕是西汉时期的作品。7.顾恺之被称为“才绝、画绝、痴绝”。8.五代山水画家“董巨”指的是董源和巨然。9.陈淳是明代后期杰出的写意画家。

10.清初画史上的“正统派”是“四王”画派,尤其是王时敏德高望重,为“四王”之首。11.西汉早期的帛画延续了战国楚国帛画的传统。12.《韩熙载夜宴图》作者是顾闳中。

13.郭熙撰写的《林泉高致》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理论进入了成熟期。

14.明代的宫廷绘画继承了宋代时期的制度,但是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画院机构。

15.清代中期宫廷绘画仍然十分兴盛,但却缺乏活力,给当时画坛带来蓬勃生机的是一个富有个性的地方画派即扬州画派。16.汉代帛画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17.初唐画坛上有两大画风,以中原画风阎立本的和西域画风尉迟乙僧的为代表。18.元代画家王冕以画梅著称。

19.明代初期的地域性画派“浙派”的代表人物是戴进。

20.清代三大木板年画产地是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的杨家埠

21.青铜器最为典型的装饰纹样当属饕餮、夔龙、夔凤纹,而饕餮纹是其中最具特色的。22.敦煌莫高窟是我国佛教艺术的代表。

23.《步辇图》描绘了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

24.提出山水画“南北宗论”的是明末画家董其昌。25.清初成名取得统治地位的是“四王吴恽”,包括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寿平。三单选

1.现存最大最重的商代青铜器是(C)。

A《四羊方尊》

B《莲鹤方壶》

C《司母戊大方鼎》

D《毛公鼎》 2.唐代的诗人、山水画家王维是以画(D)而著名。

A青绿山水

B小景山水

C浅绛山水

D水墨山水 3.北宋时期以善画“婴戏图”的画家是(C)。

A刘松年

B李迪

C苏汉臣

D李嵩 4.明宗室后代以写意花鸟书写亡国恨的是(A)。

A朱耷

B髡残

C 弘仁

D石涛 5.中国的彩陶出现于(A)。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

6.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早期山水文献作品《画山水序》作者是(C)。A 王维

B王微

C宗炳

D谢赫 7.以下属于“南宋四家”的有(B)。

A 荆浩

B马远

C董源

D苏轼

8.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很大影响的“南北宗论”是明代的(D)。A 陈淳

B徐渭

C沈周 D董其昌 9.《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B)。

A 龙山文化

B仰韶文化

C 马家窑文化

D红山文化 10.盛唐的仕女画家张萱的代表作品是(C)。

A《女史箴图》

B《观音图》

C《虢国夫人游春图》

D《宫中图》 11.《风雨归舟图》是浙派中(A)代表作品。

A戴进

B吴伟

C朱瞻基

D林良 12.“上海画派”早期代表画家中成就最为突出的是(A).A任伯年

B张熊

C任薰

D李毅士 13.半坡类型的彩陶典型代表作品是(A)。

A《人面鱼纹盆》

B《鹳鸟石斧缸》

C《舞蹈纹彩陶盆》

D《蛙形彩陶罐》 14.西汉霍去病墓前的代表性雕塑是(A)。

A《马踏匈奴》

B《马踏飞燕》

C《牵牛图》

D《霍去病》 15开创金碧山水一派的画家是(C)。

A 王微

B吴道子

C李思训

D 顾恺之 16.明末以绘制《水浒叶子》版画而著名的画家是(D)。

A黄应麟

B张渥

C苏汉臣

D陈洪绶 17.被称为“佛画之祖”,并被记载为最早享有盛名的传奇画家的是(A)。A曹不兴

B陆探微

C顾恺之

D卫协 18.唐朝时期被称为“画圣”的是(B)

A阎立本

B吴道子

C尉迟乙僧

D张萱 19.“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是(B)的艺术思想。A民间画家

B文人画家

C宫廷画家

D院画家 20.“四大名僧”中被称为“新安画派”的领袖的是(B)。A髡残

B弘仁

C八大山人

D道济 四简答

分析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的传世杰作,同时也是元代山水画中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富春山居图》描绘的是杭州附近的桐庐一带,富春江两岸的初秋景色。在笔法上,用师法董源的干、湿笔披麻皴来描绘峰峦冈阜,淡墨画山石,用横点来画丛树平林,点线相间,浓淡交错,若淡若疏,变化无穷。清润的笔墨,潇洒的笔法,简远的意境,充分的发挥了笔墨的魅力,确实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兹”的境界,是中国山水画中的典范。谢赫“六法论”的主要内容?

“六法论”即:

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这是在对传统绘画实践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气韵生动”,即人物画要以表现出对象的精神状态与性格特征为目的,作品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骨法用笔”,主要是指作为表现手段的“笔墨”的效果,例如线条的运动感、节奏感和装饰性等。“应物象形”,指画家的描绘要与所反映的对象形似,是画家在绘画中的观察认识方法。“随类赋彩”,画家在创作过程中,要根据对象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施色。“经营位置”,构图须费思安排,实际把构图和运思、构思看作一体。“传移模写”,指的就是临摹作品,这一点也是学习的重要方法。简徐渭的绘画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擅长水墨大写意花卉,充分发挥中国水墨画的笔墨技巧,水墨淋漓,比一般的水墨写意画更豪放,故称其为大写意。他的画作和诗跋结合在一起,用作品来抒发胸中的愤懑,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磊磊不平之气”。徐渭的绘画在笔墨技巧上也具有不同于前人的特点,他用类似草书的笔法来描绘花卉,墨色也是变化多端、畅快淋漓的。传世作品有《杂花图卷》、《牡丹焦石图》等。徐渭的绘画艺术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所创立的水墨大写意花鸟画风,对清代的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以及现代画家齐白石、潘天寿等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述徐渭的艺术成就与影响?

简述王维山水画的特征? 王维诗人与画家的双重身份,使得他能将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苏轼曾这样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把画与诗相互融会贯通,其诗平实而简远,其画韵味含蓄而丰富。他首创了破墨山水,尽去了以往山水画的浮华之气,仅用水墨渲淡而成,把原先以勾线为主的山水画,向水墨发展推进了一步。明朝董其昌就曾说王维的山水画“变勾斫之法为水墨渲染”,可见他对山水画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王维喜画雪景,传世作品有《雪溪图》、《江山雪霁图》等。王维开启了唐代的水墨山水,并对后世文人画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被奉为南宗画之祖。简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是南唐的宫廷画家顾闳中的代表作。

《韩熙载夜宴图》采取连环画的形式构图,分为听乐、观舞、休憩、清吹、散宴五个段落。每段之间以屏风巧妙相隔,显得很自然。而作为主人公的韩熙载在每一个段落中都有出现,但动作和服饰略有不同。韩熙载身材魁梧、长脸美髯,虽然置身于欢乐场中,但仍旧闷闷不乐,揭示了他怀才不遇又怕遭人暗算,因而不得不沉溺于声色中的苦闷心情。在艺术处理上,作者打破了时间概念,将不同时间段的活动组织在一张画面之上,各段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人物繁杂却安排得当。线条细润圆劲,设色富丽匀净,具有很深的功底,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杰出艺术成就的古代人物画精品。文人画形成的历史条件?

中国文人画的形成具有其特有的历史条件:首先,中国封建社会的取士制度是科举制,所以文官都能诗文,工书法,在一定的条件下以绘画聊以自娱是必然的。其次在工具上,毛笔是书法和绘画的主要工具,对于长于书法的文人们是有有利条件的,在长时间的艺术实践中,文人的思想感情、世界观、政治观、价值观等必然会渗透到绘画中,从而使绘画有新的发展并壮大成熟。最后,文人士大夫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可以自己著书立说,可以总结历史上的优秀画工和自己的经验,那么他们的思想必定会融入到他们的言论中,使得文人画家的创作思想可以广泛传播并产生影响。

简述花鸟画在唐代发展成为独立画种的原因?

花鸟形象的出现,一般来说要比山水形象早。到唐代花鸟画才发展成为独立画种,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同“比德”说有关。“比德”说,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关于自然美的美学理论观点。其基本涵义是:自然美之所以为美,在于自然物象可以与人“比德”,即从中可以意会到人的某些品德美。后来的许多文人士大夫就以山水比德,山水很快成为画家们描绘表现的对象。(2).特定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创作题材。魏晋时期崇尚老庄思想,玄学兴起,山水自然成为创作的主要题材,时代社会性造就了山水的独立地位。所以艺术家对花鸟的兴趣是远不如对山水的兴趣的。(3).随着时代的发展,政治、经济的稳固,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在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更为广泛,这时,花鸟画作为独立的画种渐渐脱颖而出。

(4).上层阶级的需要,当时的宫廷、陵墓、寺观等壁画装饰的需求,许多宫廷画家都以花鸟画见长。

8.简述吴昌硕的艺术特征?

吴昌硕用篆籀草隶的笔画来写花卉蔬果,笔墨造诣甚高。他的画风“雄健古茂,盎然有金石气”。他所画的葡萄、藤萝、瓜瓢等藤本植物,如龙蛇飞舞,一气贯通;枇杷、天竹、红梅等瓜果杂卉,古朴生动,深沉雄厚;

吴昌硕的作品注重整体的构图,而且对气势韵律、笔墨设色、题款钤印等都极其讲究。藤蔓植物是吴昌硕最擅长的题材; 传世作品有《天竹花卉》、《紫藤图》、《墨荷图》等。简述霍去病墓的雕塑作品:《立马》(《马踏匈奴》? 《立马》(《马踏匈奴》是霍去病墓群雕的中心作品,群雕中没有直接描写霍去病本人,而是以这座立马象征英雄人物的性格与赫赫战绩。战马将匈奴踏翻在地,匈奴在失败中仍在挣扎,手中武器并未放下。作品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一动一静,一立一倒,胜利与失败、善与恶,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马踏匈奴》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是西汉时期的纪念性雕刻更是我国古代大型石刻最杰出的代表。宋代院画的艺术特征?

(1).形式上的“形似”和“格法”

出自画院画家的作品,反映了最高统治者的审美标准,谓之“院体画”。院画的创作提倡“形似”、“格法”。“形似”,即符合自然的法则;“格法”则是要求学习前人的经验和技法。”北宋末年,宋徽宗的艺术观更是导致了宫中自然写实主义趣味的盛行。(2).立意上讲究含蓄,最求诗意

院画在构思上讲究诗情画意相得益彰。如前所述,画院选择人才的题目往往摘取古人的诗句;在笔墨上重视传统但又不泥守古法,“以不仿前人,而物之情态形色,具若自然”。这些创作要求,反映了宋代院画注重观察生活,追求意境表现的取向和趣味。院画还拓展了绘画的意境,拉近了绘画与文学的关系。五.论述

1.举例阐述顾恺之绘画艺术特征?

(1)顾恺之特别擅长绘画,多以肖像画为主,还擅于描绘神仙、佛像、禽兽、山水等。代表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

(2).顾恺之的画作改变了汉代以宣扬礼教为主的风气,而注重观察人物的新方法和艺术表现的新目的,其体现出离开礼教和政治而重视人物的言论丰采和才华。这也见证了绘画艺术视野的扩大,从而为人物画提出了新的要求:表现人的性格和精神等特点。在顾恺之的著作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反复强调描写人的神情和精神状态。

(3).他提出了传神论、以形守神、迁想妙得等观点,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顾恺之很重视对所绘对象的体验、观察,通过形象思维即迁想妙得,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形似的基础上进而表现人物的情态神思,即以形写神。顾恺之的绘画及其理论上的成就,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简要论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艺术特色的异同?(1).黄荃的花鸟画妙于写生,造型准确,颇能乱真。

(2).徐熙的画适合文人趣味,开辟了水墨淡彩和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先河,但在当时并不为世人所推崇,以至七寸徐崇嗣改变画风来迎合画院,谋取一席地位。直到北宋中期以后才收到了文人士大夫的赞赏,并对以后的水墨花鸟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徐、黄异体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师承关系不同:黄荃师承唐代薛稷、滕昌佑、刁光胤等人,集众家之长而独具一格。徐熙师承不明显,主要靠师法自然来提高写生的能力。题材不同:黄荃多取材于宫廷的珍禽瑞兽,奇花异草。徐熙则取材于田野园圃中的禽鸟、草虫等。3.表现技法不同:黄派花鸟,“妙在赋色,用笔极新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谓之写生。”徐熙的绘画“落墨为格,杂彩副之,迹与色不相隐映也。”.格调不同:黄荃的绘画的基本格调,形象的真实和画面生趣。徐熙则手法质朴,意在生动活泼的笔墨趣味和朴实淡雅的格调。“皇家富贵,徐熙野逸”是黄荃、徐熙画风的鲜明写照。3.分析石涛的山水画论主张及其山水画创作的艺术成就和影响?(1)石涛的山水美学思想有两个:一是强调“有我”,抒发情感、性灵,另一个是“一画”。关于“一画”历来认识不一。从绘画方面讲,中国的绘画基础一直是秉承着谢赫“六法论”中的“骨法用笔”,而“一画论”是石涛对“骨法用笔”所作出的新的概括。中国绘画的全部功夫由始及末都归于“笔法”。“一画”就是要“意明笔透”,而这“一画”含于万物之中,所以要从自然万物中去体会,才能由此而“参天地之化育”。(2)石涛讲究师法自然,他说道“搜尽奇峰打草稿”,即在写生实践的基础之上,要大胆地突破前人的种种规范。石涛的笔墨不拘于一种形体,他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笔势墨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石涛的山水画传世不少,这些作品展现了石涛各种不同的艺术风貌,如《黄山图》、《听泉图》、《细雨虬松图》、《山水清音图》、《搜尽奇峰图卷》等。他的山水画代表着清代山水画的最高成就。在清朝这个“四王”笼罩的时代,石涛的见解和绘画主张及鲜明的艺术特色,无疑是具有超越性的,他的绘画实践和美学思想不仅对后来的扬州画派产生了影响,甚至对中国画坛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4.试述五代北宋初期山水画创作格局?

五代时期的山水画秉承前代山水画家的优秀传统,使山水画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成为后世山水画家努力学习的楷模,以荆浩、关仝、董源、巨然为代表。(1.)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

荆浩长期生活在北方,擅画北方的崇山峻岭、层峦迭嶂,开创了北方山水画派。《匡庐图》是荆浩的代表作。关仝,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五代末至宋初的山水画大师。他的画自成一体,人称“关家山水”,与荆浩并称“荆关”。《关山行旅图》是关仝的传世名作。(2).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江南画派

与北方画派相对应的是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江南山水画派。

董源表现江南湿润的特点,笔墨中的水分含量较多。董源的代表作有《潇湘图》、《夏山图》等。董源所创造的南派山水画,得到巨然和尚追随,后世以“董巨”并称。巨然山水画师法董源,创造出一种融合南北的新画风。巨然的代表作品有《层峦丛树图》等。

北宋山水画派,在继承唐、五代山水画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熟。形成以李成、范宽为代表的北宋中原画派。

(1)李成以尖利笔致画寒林枯木,景色清幽静谧。,《读碑窠石图》和《晴峦萧寺图》是李成的代表作。

(2)范宽的画构图严谨,巨石突兀,林木繁茂,极具气势,对当时画坛产生了极大影响,代表作品有《溪山行旅图》。5.试述唐代人物画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统治阶级的需求、爱好,唐代的人物画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等是人物画坛上的代表画家,他们的人物画艺术分别体现了初唐、盛唐、中晚唐三个时期的艺术成就和审美特征。雄豪壮伟、雍容华贵,这是初唐、盛唐时期人物画的审美特点;沉郁、顿挫、委婉抒情则是中晚唐人物画给我们的感受(1).初唐阎立本的绘画艺术

阎立本,绘画创作也多为唐初巩固政权的需要,很多作品都是歌颂初唐的政治事业。主要代表作品有《步辇图》、《职贡图》、《历代帝王图》等。其中《步辇图》描绘了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步辇图》主要以描绘人物为主,背景略微处理。勾线细劲坚实、松紧得当,设色浓重艳丽,具有肖像画的特征,且体现了初唐的风范。(2).盛唐“画圣”吴道子

贞观以后,唐代社会经济一直稳步上升,进入盛唐时期,中国美术史也开始了新的篇章。吴道子是最为杰出的代表画家。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他的代表作品有《鬼伯》、《搜山图》、《送子天王图》等。

《送子天王图》为纸本手卷,图分两段,前段描绘天王送子的情节,后段描绘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故事。吴道子打破了长期以来沿袭的顾恺之、陆探微“紧劲联绵,如春蚕吐丝”那种游丝描法,开创兰叶描。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3).张萱、周昉的绮罗人物画

唐代的审美理想是丰腴华贵,此二人的绮罗人物画正是这种审美理想的反映。

张萱善于画仕女和婴儿。他的人物画线条工细劲健,色彩富丽。他笔下的妇女形象都丰颊肥体,服饰艳丽,代表着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貌。代表作品有《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等。《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是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姐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的奢华场面。人物形象逼真,设色艳而不俗,“丰颊肥体”的人物造型,体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周昉擅画贵族肖像画以及宗教壁画,仕女画尤为突出,多描绘贵族妇女,容貌丰腴,衣着华丽,色彩柔艳。他笔下的妇女已不同于张萱作品中的欢愉活跃,而是呈现出茫然若失、心事重重、以及苦闷、空虚的精神状态。代表作品有《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听琴图》等。

《簪花仕女图》取材于宫廷妇女的生活,嫔妃们在庭园中闲步,有的簪花、有的拍蝶、有的戏犬,表现了她们无所事事、生活乏味、精神空虚的生活状态。周昉笔下的人物体态丰腴,动作从容悠缓,表情描绘细致入微,嫔妃们的身份及生活特点表现得很充分。

篇6:中外美术史论文

中外美术史论文

浅谈中国山水画与古典园林

姓名:XX

班级:XX 学号:XX 指导教师:XX 浅谈中国山水画与古典园林

作者:XX

摘要

一个时期的艺术会渗透到这个时期的方方面面,例如园林的营造艺术,凡属风景式园林或多或少地都具有“画意”,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绘画的原则。中国画与中国园林有着不解之缘,中国古典园林史表明,山水画与山水园林关系非常紧密,历代的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蔚然成风,不少园林作品直接按某个画家的笔意,某种流派的画风来造园,以画论代园论指导园林设计的手法屡见不鲜,长时间的发展而形成了“以画入园,因画成景”的传统。现在将从两者的关系,从立意,构图,空间布局等方面的共同点来阐述山水画渗透于中国古典园林中。分析美术与园林,两者之间的联系。

正文

一.中国山水画的演变历程

山水画的出现历史悠远,山水画始于魏晋南北朝,真正发展于隋唐。隋朝时期,从创作的题材来看,出现最早的是人物画,最初描绘山川风光是作为人物画补景出现的,现在能看到最早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到了秦汉时期,着重描绘劳动生活的场面,统治阶级士大夫文化开始占主导地位;到魏晋时期,山水画逐渐有了意境,不再是具象的东西,也开始出现适中的真意深情。山水画的发展,首先表现在隋代和唐初的大兴土木工程即宫殿、台阁的大量建筑上。在设计建筑的时候,便要绘制大量的山水背景,出现了李思训、吴道子、王维等

人。唐末、五代、宋初产生了“百代标程”、“照耀千古”的大山水画家,如孙卫、荆浩、李成、范宽、董源等等,都是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大画家。这段时间的大山水画家多位是隐士,他们的山水画成就特别高。隐遁山林的画家,自然以山水为主,所以北方的人物画、花鸟画不是特别好,而山水画出名。他们都成功地刻画出北方地区山密浑厚、势壮雄强的特色,称北方画派。其实五代宋初时期的南方山水画成就也不低,南唐的大山水画家董源、卫贤、赵干等成绩很高。由于南唐的群臣都是文学和艺术上的能手,所以南唐绘画,诸如花鸟、人物、山水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南方画派与北方画派形成鲜明的对比。北宋中后期绘画已经普及到一般文人,以苏轼、黄庭坚、米蒂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则竭力推动文人画的发展,他们倡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主张“不求形似,但求达意”的意境美。北宋的文人几乎都知晓画,甚至亲自浑染,将自己的审美观带入到绘画中去。李唐、马远、夏垚、刘松年,他们并称为“南宋四大家”,马远在构图上大胆取舍,以山一角、水一涯的局部特写,突出大量空白的深远景观,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和浓郁的诗意,人称“马一脚”;夏垚构图常取半边,中空旷大,近景突兀,远景清淡,自具一格,人称“夏半边”二人都是遗貌取神,这种边角构图,为传统的山水画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到了元代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元代的绘画用以寄托性情,这是元代文人闲逸、苦闷、悲凉的精神状态所致。士人放弃对国家的责任心,而隐逸形成一种社会普遍性的现象,他们百般无聊,于是引发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之感,这时期的山水画以赵孟頫为代表,中后期出现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等,并称为“元四家”,他们成就最高的是画山村山水的小景,甚至画高山峻岭也小景化。明朝初期,阴柔的元代画风逐渐被放弃,抒发胸臆的宋画重新兴起,随着商品经济逐渐繁荣,绘画也逐渐商品化,画家靠买画为生。同时这一时期画派纷起,自成体系,也促进了画科的全面的发展。到了明末后期,山水画的主流又回到追求的是淡、柔、静、寂风格。清代的绘画,继承了元、明画风的趋势,山水画家更多关注笔墨情趣,造成了多样形式面貌,派系愈加林立,参差不齐。这时候,中国绘画史上曾出现过的各种山水画技法在清代都有自己的继承者。总的来说,清代的山水画是对魏晋南北朝以来山水画发展的一个全面总结,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的又一个高潮。明清两代这个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两个王朝,政治、经济、文化有诸多共同点和延续性,山水画领域也出现了不少与园林艺术相近的艺术现象和特征,如皇家的宫廷画院的兴盛,文人画的主导地位继续发展,复古与创新交锋,世俗化绘画的兴起,雅俗文化的合流等。清朝初期发展后期逐渐没落。

二、中国园林的发展

最早的中国园林大概起源于殷周时期,其演变历程可分为以下5个时期:生成期(殷、周、秦、汉)、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全盛期(隋、唐)、成熟期(两宋至清初)、成熟后期(清末)【1】。园林起源于商周时期,我国造园开始于奴隶社会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很大,这时期的园林建造与绘画都反映了人民追求隐逸、无为的思想;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山水画的画科正式确立,私家园林也勃兴于这个年代;魏晋南北朝时以儒道结合的玄学进一步发展,所以在艺术上提出了“吉不尽意”、“悟对神通”的依托哲学的理论主张,使山水诗、画、园林的创作达到了一个追求形外之意的境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出对自然美的一种怡然、闲适的深远情思。这时期山水画以夸张变形的手法处理树石,追求装饰趣味为主。唐朝的王维,这位倍受后人推崇的文人画家的鼻祖,他辞官隐居到蓝田县辋川,相地造园,同内山风溪流、堂前小桥亭台,据传都是依照他所绘的画图布局筑建,如诗如画。苏轼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巾有画:观摩诘之画,画巾有诗。”宋朝时期的山水画和园林同时达到成熟阶段。“文人园林”是当时文人和画家共同参与造园活动的典范,进一步加强了写意山水园的创作意境;诗、书、画、园林的相互交融创造了中国园林艺术的高峰;山水画中追求的“得意忘形"的创作思想对后人影响很大,园林受其影响更注重“意境”的塑造。伴随着山水画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也促进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不断完善和成熟。而这些王公、贵族、以及官僚们大都是绘画的积极参与者,他们大都具有极高的文人艺术素养与非凡的鉴赏力,由他们参与的造园运动,进一步糅合、统一了园林创作与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审美主旨。由于全社会对文人哲学理想以及审美思想的推崇,此时的造园家很自觉地与文人、以及文人画家的理念相结合,运用诗画传统表现手法,把诗画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情趣,引用到园景创作上,逐渐把我国造园艺术从自然山水园阶段,推进到更高的写意山水园阶段。

三、建园旨趣与山水作画的一致性

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可以看出,我们民族骨髓里一直保持着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自然中的一切,花、草、鸟兽、山川、湖泊、都影响并制约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又成为我们生命中必然组成的部分,从敬畏到亲和,人们开始认识自然美,重视和表现自然美,并借助一定表现手段,以沟通艺术家与自然山川情感的共鸣,山水画因势而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古代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里的处境与他们的美学理想相去甚远,对他们来说,寄情山水、在山水与自生之间寻找内在的精神联系是获得生命愉悦与慰藉的途径。于是,描绘丹青和营造园林就成为他们的情感归宿。如此来说,不管是造园还是山水绘画,都是借山水来抒发内心的情感,都取得了一种与山水之间的沟通和与大自然的对话。造园是用实物,花、草、树、石,而山水绘画则是通过笔墨在纸卷上挥洒。

入唐以来人们对大自然山水风景的构图规律和自然美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把握,山水画在经历了漫长的停滞期之后,也于中唐的突变后进入了迅速的发展期,诗与画之间出现自觉的相互渗透,同时,山水画也影响着园林,诗人和画家开始有意识的把诗画融入园林中,并在私家园林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也相应的达到了全盛时期【2】,王维的山水诗、山水画及山水园林——辋川别业图就是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

四、以王维山水画来分析山水画与园林的关系

王维(701~761年),字摩诘,太原祁人。王维的诗和画都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而禅宗与魏晋玄学、老庄相通,表现出清淡朴素、纯正单一的审美意趣。这种审美情趣极大的影响了王维的诗画及园林的创作。王维的山水画,笔墨宛丽,气韵高清,以青、柔为主要特色,线条柔和、温润,多平远构图,意境平和、宁静,画作多为雪景、寒山、村墟、栈道之类;《唐朝名画录》称王维“其画山水松石,踪似吴生,而风致标格特出”。《唐书·王维传》中也记载“如山水平远,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能及也”。

辋川别业,又称“终南别业”。位于今陕西省蓝田县城南,最初它曾是唐初诗人宋之问的蓝田别墅,后由王维购得而筑辋川别业。别业一词,现代一般解释为郊区别墅,与城市园林相对,又指本宅之外另建的游憩观赏的场所。在唐代“别业”一词出现频率极高,几乎可作为私家园林的代称,如辋川别业图。王维的辋川别业共有园林景点20处,依游览路线有:孟域坳、华子岗、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朱萸泔、宫槐陌、临湖亭、南姹、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圪、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辋川别业地处终南山,又有辋川水流过,故有山、岭、岗、坞、湖、溪、泉、濑、滩等等,其自然景观非常丰富。这一方面与园主人的隐逸思想相关,另一方面则迎合了园林欣赏的趣味,记载在《园冶·相地扩1中谈“山林地”.》中便有:“园地惟山林地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有悬,有平有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闲闲即景,寂寂探春”。加上临湖筑亭(临湖亭)、背岭建屋(文杏馆)、竹林藏舍(竹里馆)、沿堤植柳(柳浪)、傍道树槐(宫槐陌)等等造园手段的营造”,产生更加富于变化和诗画情结的自然景观,提升了园林的艺术美。山水画、山水诗和山水园林对王维而言,是他生活和志趣的一部分。故无论景物题名,还是人物感受来说,辋川别业和王维的山水画一样体现出耐人寻味的诗画境界,诗画情趣与园林美的融糅,强烈的表达出王维的审美理想,并由此影响了时代的审美标准【3】。王维的画在唐代影响并不及张躁、吴道子等人,但是由于其画作中的意境表达在宋、明两代都备受推崇,苏轼称之:观摩诘之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代董其昌则以王维为“南宗画”之首,且诗画意境逐渐也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评价的标准。1.空间布局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这里的“意”应该是透视法、观察法,即对空间布局的认识。如同后代的“目中有山,始可做树;意中有水,方许作山”等观点,都是王维“意在笔先”思想的延续。辋川别业划分为20个景点,每个景点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又相互贯通,联为整体。王维的山水画作品中如同“千里江山图”这样气势磅礴的作品并不多见,从《辋川集》的记载中也可知道,其山水画多作山林小景,展现出质朴、宁静的风格。辋川别业中空间与景物的布置则讲求主次分明和相互对比的效果,并且构成大小变化、疏密相间等有节奏的变化。在布局与景观元素的对比与均衡上,充分的体现出其:“山头不得一样,树头不得一般。山籍树而为衣,树籍山而为骨。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显山之精神”的画理。山水、植物等自然构造物是辋川别业中主要的造景元素,体现出禅宗“物我合一”的思想观,也是中国自然美学思想的呈现。在构园的比例和尺度上,则提出:“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王维好画雪景、栈道、捕鱼、山居,沉静的田园意趣,远离尘世的风景,画面清新脱俗。“富贵山林,两得其趣”,既是王维的向往,也是历代士大夫的渴望。山水画是中隐理想的抒发,而园林则是中隐理想的实现,也是主体安身立命之所。所以现在去看一些私家园林,如苏州园林中的留园,拙政园等都会感觉景中有景,一直走不完看不尽的感觉,每一个景又围合出来一个空间,奇妙的空间组合另人赞不绝口。2.构图

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都可视为“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是一种源自于自然的“理想图景”的创造。其中山水画是二维的,而园林为三维的,故山水画中的理想风景式在某种程度上往往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图。山水画的构图与园林空问的布局虽说是两回事,但两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为游人在游览中所见到的仍是一个个的画面。因此,传统山水画中的许多构图手法仍可为造园所利用。经营位置是谢赫所提出的绘画六法之一,经营位置按原意是指在绘画前,对画面进行必要的构图揣摩,这是一幅画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影响内容的安排和画面整体的美感。这个思考过程同样适用于园林艺术的创作过程。3.理水与叠石

王维笃信佛法,佛家常常以净水来比喻佛法,王维的诗经常描写独自一人,面对寒林净溪,临水晏坐,与水合一的境界;《旧唐书·王维传》指出辋川别业“有路处则林木,岸绝处则古渡,水断处则烟树,临流石岸,欹奇而水痕”等等,《园冶》中:“依水而上,构亭台错落池面”、“架桥通隔水”便与此相合。王维的山水画对园林中水体以及水体与建筑关系的处理都给予清楚的指导。

中国古典园林中山石是重要的景观要素之一,宋代有宋徽宗与艮岳,明代有爱石成痴的米芾,山石与水体构成了中国自然风景园中的二元论的主题,占有重要的地。5.立意

王维推崇亲近山水,结庐丘壑,过朴素简逸、修禅冥思的自由生活。山水画、山水诗、园林是满足其畅神、寄情、遂志追求的重要途径。正如宗炳所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即说明借神游山水画(园林)满足主体的精神需求。山水画、山水诗给人愉悦的精神满足,而园林给出了自然一个真实的所在。王维笃信禅宗,而禅宗信奉“我心就是一切”的世界观,即为“以物观物”的境界深刻的影响了王维的创作。故在王维的山水画与辋川别业中,充分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山水草木泉石,不仅仅是独立自在与人无关的,被欣赏的无生命的东西,而是融合在人的思想感情之中,人的生活组成部分自然山水融入了主体的精神,主体则借山水寄托自己的情思,以达到怡情悦志。王维的辋川别业反映出唐代自然山水园林中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怀,由六朝中的发现自然美走向了更高的阶段——发掘诗情画意。在古典园林艺术中,“诗情画意”也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4】。园林设计中的立意是指“因地制宜”的规划思想,即计成所谓的“相地”。只有经过立意规划,才能相形度势,扬长避短,顺理成章。此外,传统山水画家讲究“立意为象”,这是个复杂的过程。郑板桥说“江馆清秋,晨起看竹,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此即所谓外师造化而中得心源。园林设计也同样如此,但凡一处成功的园林,必有其明确的立意,其他所有元素都在此立意之下进行组织,这种组织的过程是“因任自然,随机应变”的过程,所以得到的结果是浑然统一而又不着痕迹的。这与中国山水画论中的“形散神聚”、“外松内紧”的道理是相通的。

五、结语

山水画、山水园林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产物,就山水画和园林而言,两者体现出人们对内在和外在世界的分析和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以画论代替园论,指导园林的设计和营造具有坚实的基础。故刘庭风指出:没有山水画也就没有以山水画为构架的中国园林,意境创造和气韵、骨法用笔和绘图、随类赋彩和宛自天开都是相对应的【5】。

我们现在在大学里学习了中外美术史,虽然只是说的美术方面的内容,但是从其中山水画这一小部分就可以映射出艺术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可以反映在我们身旁的方方面面之中,所以,生活中不缺乏美,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参考文献 【1】 引自《中国山水画史》 作者:陈传席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第5页

【2】 引自《中国古典园林史》作者:周维权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设1999.第164~167页、【3】引自《天然图画——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思想》.作者:王世仁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334页

上一篇:叶子的悲哀初中作文下一篇:第16课云南的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