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衔接

2024-06-19

结构衔接(精选八篇)

结构衔接 篇1

根据语义语法学理论(李葆嘉,2007),语言的本质属性是语义性。句法语义植根于词汇语义,语形只是语义的部分投影或标记化语义。如果把语义结构的生成规则揭示清楚,语形句法研究就转化为义块排序和附加语气问题。揭示“词汇语义—句法语义”的衔接机制,即词元单位如何实现为句法范畴尤其是语义角色的机制,应是句法结构生成研究的关键。这一衔接研究,可以先从动核结构开始。

基于语形语法的“句法成分—语义角色”接口研究(图1)和基于语义语法的“词汇语义—句法语义”衔接研究(图2),可对比如下:

句法范畴包括:枢纽(动核/名核)、角色(内层/外层)、情态,图2中只列出了重点研究的“角色”。“句法成分—语义角色”接口研究与“词汇语义—句法语义”衔接研究的区别在于:研究思路是句子结构分析还是语义网络建构;基本立场是以语形为本、语义为辅,还是以语义为本;衔接关系是以句法成分—语义角色之间的映射,还是词汇语义—句法结构之间的生成。其根本区别在于:语形语法基于西方逻辑主义和形式主义,引进语义分析,将语法结构处理为二重结构,割裂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语义语法基于日常认知经验和语义网络,句法结构即语义结构,语形是标记化或构式化语义,进行“词汇—句法”一体化研究。

一 “句法成分—语义角色”接口的研究现状

语义成分分析法的运用、解释语义学的出现,以及格语法和配价语法理论的引进,促使汉语语法学界提出“二重结构论”,由此引起“语义角色—句法成分”的“接口”问题的思考。乔姆斯基(N.Chomsky,1995)在“最简方案”(Minimalist accout)中提出“接口”(Interfaces)这一课题。其基本思路是从基础词库中取出带有各种语义、句法特征的词项,通过匹配、合并等手续而形成组合结构,然后通过特征核查(中心语跟标示语、中心语跟补足语特征吻合),便分别去跟语音和逻辑语义接口,从而最终生成句子。乔姆斯基的“接口”是指通过特征核查的句法结构与语音和逻辑语义的衔接。

基于题元理论,泰尼(C.Tenny,1994)提出“动词体接口假设”(Aspectual Interface Hypothesis),认为题元结构与句法论元结构之间的映射受“动词体固有属性”(Aspectual properties)的制约。与句法结构中的核心与论元相关联的“动词体属性”,限制着能够占据这些位置的“参与者”的种类。接口之处的“体特征”主要包括:起始事件、量标事件及界标事件,这三种特征在句法中存在不同的投射。泰尼的“接口”是指基于动词体限制的题元结构与句法论元结构之间的映射关系。

依据题元理论,考察题元结构与句法论元结构中间的投射关系,的确是形式语法学的语义和句法接口研究的重点,但都没有触及到句法结构如何受制于词汇语义。这一研究仍然囿于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或词汇语义和句法语义的割裂,与韩礼德(M.A.K.Halliday,Categories of the theory of grammar,1961)的“语法本质上是一个语义系统”、“词汇作为最精密语法”的主张以及阿普列相(Юрий Дереникович Апресян,60年代)提出的“词汇研究的语法化—句法研究的词汇化”的语法一体化观点大相径庭。

国内学者的“语义—句法接口”研究,如汉语学界的袁毓林(2002)、范晓(2003)、陈昌来(2003)等,信息学界的林杏光(1999)、鲁川(2002)等,对句法语义的研究,更多关注或局限于语义角色—句模层面。通常采用语义成分分析法,即针对句中的关键词提取与句法密切相关的某些语义特征(简称义征),以揭示某类角色在某一句模中所呈现的某些特点或某些句法制约关系。尚未对一定规模的汉语常用词进行义场建构和义征分析的互动,以揭示某一词群或语义子场在句法结构中出现的多种可能性和制约性。

甚至有学者认为,语法研究只需要关注与句法密切相关的义征,其他词汇义征不属于研究范围。实际上,所有词语的句法组合能力都受制于词汇义征。就动词而言,具有基本共同义征的一类动词就蕴涵着某个或几个句法框架。如,进食类动词“吃(喝、嚼……)”的基本义征[+用口],决定其包含施事和受事两个内层角色。就充当角色的其他实词而言,某类实词之所以能够担任相同的角色,是因为具有同一角色所需要的同类义征;某类实词之所以能够担任不同的角色,是因为具有不同角色所必需的不同义征;没有这一词汇语义,也就不可能担任这一语义角色。如,进食类动词的施事,必须具备基本义征[+人类|动物][+有口];进食类动词的受事,必须具备基本义征[+物品][+食用]。因此,不将触角深入到对批量词语进行义征分析的微观层面,仅满足于随机性“语义成分分析”,难免“头痛医头、脚痛治脚”,“语义—句法”接口的研究难免胶着于“语义角色—句法成分”的交错性。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词语所携带的句法语义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句法语义结构,从而把语法规则研究转移到词汇特征刻画上。陆俭明(2006)指出:重视词语的具体意义对句子意思理解的影响,重视词语的特征研究与描写,这可能是解决“句法—语义接口”问题的大道。一是“由外往里”的思路,即探讨一个句子的意思由哪些意义编织而成;一是“由里往外”的思路,即考虑人们如何把对世界的认知通过言辞表达出来。“无论是由外往里的思路,还是由里往外的思路,都不可忽视词语特征的研究。……重视词语的句法、语义特征的研究与描写,将是解决好句法—语义接口问题的重要一步。”“重视词语的特征研究与描写”的这一观点,对词汇语义—句法语义的衔接研究有重要启发和指导价值。

二 “词汇语义—句法语义”衔接研究的理论和基础工作

无论是题元结构—句法结构投射的研究,还是语义角色—句法成分关系的配比,都难以揭示句法结构的生成机制。只有把研究颗粒度细化到语义特征层面,打通词汇语义—句法语义,才能揭示词元与角色之间的衔接,才有可能解决句法结构的生成机制。

根据语义语法学理论(李葆嘉,2007),自然语言系统是建立在认知符号的实体范畴化(聚合义场:语义词类)和实体关联化(组合义场:语义句法)基础上的语义网络(即义网)。话语理解—生成机制,基于义网内部相关义场或词元之间的节点激活,而激活节点的内在线索即相关义场或词元之间的义征缠绕。换言之,句法结构的本质即相关义场或词元的义征缠绕。基于义征缠绕的语义网络理论具有如下特点:1.高位节点的四分性(枢纽/内层角色/周边角色/附层成分);2.从高位节点到低位节点的梯度性,将词元的微观分析即义征作为基层节点;3.词元(或子场)之间的组合机制在于其义征缠绕;4.词汇语义与句法语义的衔接环节是语义子场|语义范畴;5.义网的多维度、成长性,以及子网、复网和总网的关系。这种从底层词汇语义到高层句法语义的关系,图示如下:

义网的基本单位是包含若干义征的词元。词元聚合成子场,子场成员具有相同的句法范畴义征,由此可能实现为句法语义范畴,从而组成句模。

句法结构由句法范畴(包括句核、角色和情态)构成,某一词汇单位实现为某一句法范畴必须受到语义制约。词汇语义—句法语义贯通研究的任务是:在词汇语义层面,进行义征提取和义场建构;在句法语义层面,进行句法范畴归纳、句法范畴义征提取和语义句模建构。“词汇语义—句法语义”衔接研究的目标,在于揭示词汇单位转化为句法范畴的衔接机制。目前的初步研究,重点是揭示词汇单位转化为语义角色的机制。换言之,就是基于义征考察词汇语义如何凭借句法范畴义征与语义角色发生关联。

这一衔接研究的先期基础工作是:1.对汉语常用词元进行义征分析和义场建构的互动,以建构《词汇义征标记集》。2.对汉语常见语义角色进行对义征分析和范畴建构的互动,以建构《句法范畴义征标记集》和《句法范畴标记集》。依据核心模型和受限理论,以及内省、验证和优选的方法,多人协作的《词汇义征标记集》工作体现在李葆嘉指导的一系列学位论文中,如于红《现代汉语名词义征研究》(2004博士)、赵家新《现代汉语心理形容词语义网络研究》(2006博士)、黄进《现代汉语功能词的语义语法学研究》(2006博士)、李瑞《现代汉语人体动作动词义征研究》(2006硕士)、郑尔宁《现代汉语称谓名词义征研究》(2006硕士)、华滢《现代汉语类别词的义征研究》(2006硕士)、史宁宁《现代汉语副词义征研究》(2006硕士)、章婷《以“吃”为枢纽的义网建构研究》(2007博士)等。将针对1374个典型词元(250个名词、183个动词、312个心理形容词、154个类别词、226个副词、249个称谓名词)所提取的义征,合并成《词汇义征标记汇总》(1664个),在对《现代汉语受限通用词元表》(1553个)进行验证、标注和增删的基础上,制定出《词汇义征标记集》(2836个)。

句法范畴义征的主要特点是衔接性,既是子场共性义征的再抽象,又是句法范畴的属性特征。以往句法结构分析研究中所提出的一些相关语义特征或术语,可以作为句法范畴义征研究的参照。《句法范畴标记集》包括“动核结构角色”(33个)和“名核结构成分”(25个)两部分。通过语义角色分析、语义子场抽象、比较鉴别、验证优化等步骤,共提取句法范畴义征131个,如:[施动性][可控性][已然性][有生性][支配性][持续性][受动性][描写性]等。

三 “词汇语义—句法语义”衔接研究例说

词汇语义与句法语义,或词汇单位与语义角色发生衔接,需要句法范畴义征(简称范畴义征)作为桥梁。以“穿着动作”义场为核心,第一步考察词汇语义—范畴义征的衔接,第二步考察范畴义征—语义角色的衔接。

(一)词汇语义—范畴义征的衔接

“穿着动作”义场所含典型词元(相当于义位)如:

穿[+动作][+穿着][+用手][+放置][+衣物][±外衣][+于身][+穿进][+遮体]

套[+动作][+穿着][+用手][+放置][+衣物][+外衣][+于身][+重叠]

披[+动作][+穿着][+用手][+放置][+衣物][+外衣][+于身][+覆盖]

戴[+动作][+穿着][+用手][+放置][+衣物][+头衣|手衣][+于身][+环拥]

基于义征[+动作][+穿着]等,该义场可抽象出范畴义征[+动作性][+支配性]。[+动作性]涉及动作主体范畴,要求动作主体具有[+施动性],[+支配性]涉及动作客体范畴。因此该类词元进入句法结构时的内层角色是施事和受事。

动作主体范畴具有范畴义征[+施动性],意味着进入该角色的词元必须具有范畴义征[+有生性]。义征[+用手]则进一步将动作主体限定为具有[+人类]义征的“人类”义场。现举“人类”义场中“职业|称谓”子场的一些词元如下:

工人[+人类][+职业|称谓][+工厂][+制造][+产品]

农民[+人类][+职业|称谓][+农村][+种植][+作物]

教师[+人类][+职业|称谓][+学校][+传授][+知识]

医生[+人类][+职业|称谓][+医院][+治疗][+病人]

基于这些词元的共同义征[+人类](人类[+有手][+身体][+需穿衣]),可抽象出[+有生性][+施动性]。根据义征缠绕原理,“人类”义场可能与“穿着动作”义场发生语义关联,从而相关词元组合构成动作—施事关系。

“穿着动作”义场的共同义征[+用手][+放置]决定其成员需要支配对象。根据义征缠绕原理,其支配对象即动作客体必须具有范畴义征[+被支配性],同时仍受制于[+衣物][+可穿]的词汇义征。“衣物”义场的典型词元如:

统称类

衣服[+衣物][+统称][+遮体][+保暖]

上衣类

褂子[+衣物][+上衣][±外穿][+上身][+布料]

毛衣[+衣物][+上衣][-外穿][+上身][+毛线]

长衣类

大衣[+衣物][+长衣][+外穿][+全身][+防寒]

风衣[+衣物][+长衣][+外穿][+全身][+防风]

雨衣[+衣物][+长衣][+外穿][+全身][+防雨]

下衣类

裤子[+衣物][+下衣][+外穿][+下身]

内裤[+衣物][+下衣][-外穿][+下身]

足衣类

鞋子[+衣物][+足衣][+外穿][+着地]

袜子[+衣物][+足衣][+内穿][-着地]

手衣类

手套[+衣物][+手衣][+套状][+外着][+手部]

头衣类

帽子[+衣物][+头衣][+环状][+外着][+头部]

围巾[+衣物][+头衣][+外着][+环状][+头部|颈部]

“衣物”义场的成员都具有词汇义征[+放置][+于身],为表达简洁而省略。

“穿着动作”义场的词元“穿、套、披、戴”与“衣物”义场成员搭配,依据小类分别组合。

1.“穿”的区别性特征是[+穿进][+遮体],通用性强。除手衣、头衣小类,其他小类都可与“穿”组合。这些“衣物”往往具有义征[+筒状]。如上衣类、长衣类的“褂子、毛衣、外套、大衣、风衣、雨衣”的部件袖子[+筒状];如下衣类的“裤子、内裤”的部件裤腿[+筒状];如足衣类的“鞋子”的部件鞋帮[+筒状],“袜子”的部件袜腿[+筒状]。

2.“套”的区别性特征是[+外衣][+重叠],只有已穿衣服的情况下才能再“套”。

3.“披”的区别性特征是[+外衣][+覆盖],只有上衣类、长衣类才能用“披”(“肩部”位置),如“披件衣服、披雨衣”等。

4.“戴”的区别性特征是[+环拥],只有手衣类“手套”、头衣类“帽子、口罩、围巾”才用“戴”,其词元具有义征[+环状]|[+套状],如“帽子、围巾”。此外,饰物类的“戒指、手链、项链、袖章、眼镜、胸针、徽章”可与“戴”组合,虽然与“衣物”类有别,不属于“衣物”义场,但典型对象“戒指、手链、项链、袖章”同样具有义征[+环状]。

“穿着动作”义场的四个词元,都具有范畴义征[+动作性][+支配性],但在组合小类上存在差别。

(二)范畴义征—语义角色的衔接

范畴义征是句法范畴的语义属性,任何句法范畴都包含一定数量的范畴义征。动核结构的枢纽是动作,内层角色通常是施事、受事,各自的范畴义征表达式是:

动作[+动作性][+支配性][+可控性]

施事[+有生性][+自主性][+施动性]

受事[±有生性][±自主性][+受动性]

范畴义征表达式中的符号“±”,表示具有两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在组合结构中,即一旦承担某一角色时就转化为确定性。在“穿着动作”义场中,其“受事”的范畴义征表达式改写为:

受事[-有生性][-自主性][+受动性]

这些范畴义征可界定如下:

[动作性]:个体全身或部分具有的活动性。

[支配性]:动作或行为具有支配其他个体的特点。

[可控性]:动作或行为具有受主体控制的特点。

[有生性]:个体具有生命行为的特性。

[自主性]:个体具有控制自身动作行为的特性。

[施动性]:个体具有发出某种动作行为对客体施加作用的特性。

[受动性]:个体具有接受某一动作行为对其施加作用的特性。

动词的词汇语义决定了动核结构框架。“穿着动作”义场的义征[+动作][+穿着][+用手][+放置]……,决定其关涉动作主体和动作客体,在语义结构中分别充当施事和受事。

就“穿着动作”义场的施事范畴义征而言,“人类”义场和“生物”义场的若干词元符合[+有生性]。如果加上[+施动性],若干“生物”子场就可排除在外。如果进一步用[+自主性]加以限制,可以进入该范畴的主要是“人类”义场的若干词元。“穿着动作”义场[+用手]等义征,决定了该类动作只能由人类发出(动物穿衣是拟人化),最后只有“人类”义场中的词元能充当其施事。

就“穿着动作”义场的受事而言,具有[-有生性][-自主性][+受动性]范畴义征的“褂子、裤子、帽子、围巾”等“衣物”义场成员,为转化成受事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并非具有这些范畴义征的词元,如“桌子、大树、墙壁、米饭……”等,就可以转化为“穿着动作”义场的受事。能够进入“穿着动作”义场的受事范畴必须具有[+衣物]义征。由此可见,当词元组合时,范畴义征虽然成为与角色衔接的环节,但是始终基于词汇语义。范畴义征只是从句法层面对可能进入某一角色的义场加以限定,是否能组成语义结构还受制于词元的主要词汇义征。

实际上,词汇语义与范畴义征的衔接、范畴义征与语义角色的衔接并非截然分开。只是词汇语义借助范畴义征与语义角色发生衔接。词汇语义与范畴义征的衔接是隐性关联,只是表明某个义场的成员具有该范畴义征,为进入某一角色提供了可能。而词汇单位与语义角色的衔接是显性关联,通过相关词元的组合,在句法结构中最终完成从词元到角色的转化。

在“词汇语义—句法语义”衔接中,相同的范畴义征决定相同的句法表现,相异的词汇义征制约具体的组合对象。词汇语义始终处于基础位置,范畴义征的抽象基于词汇语义;词元组合以及在句法结构中充当何种角色,仍然受制于词汇语义。词汇义征是词元组合的底层制约因素。范畴义征处于衔接层面,是词汇单位与语义角色转化的中介。语义角色处于高层,是词汇单位进入组合实现转化的表现,从而成为句模的结构单位。

以“穿着动作”义场为例,“词汇语义—句法语义”的衔接关系图示如下:

总之,词汇语义—句法语义的衔接需要进行精密化研究。本文仅初步探讨了基干动核结构中的二者衔接机制。对于动核扩展结构、名核结构,以及词元进入句法结构后产生的语义变化规则等将另文阐述。

参考文献

[1]Chomsky,N.Aminimalist programforlinguistic theory[J].in K.Hale&S.J.Keyser(eds.)The ViewfromBuilding20:1~52.Cambridge,Mass.:MIT.MITPress,1995.

[2]Tenny,C.Aspectual Roles andthe 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M].Kluwer,Dordrecht,1994.

[3]Halliday,M.A.K.Categories ofthe theory ofgrammar[M].In word,1961.

[4]陈昌来.现代汉语语义平面问题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5]杜桂枝.莫斯科语义学派[J].中国俄语教学,2006,(2~4).

[6]范晓.说语义成分[J].汉语学习,2003,(2).

[7]李葆嘉.语义语法学导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7.

[8]林杏光.词汇语义和计算语言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9]鲁川.汉语信息语法与意合网络[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0]陆俭明.句法语义接口问题[J].外国语,2006,(1).

[11]于鑫.阿普列相及其语义理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

结构衔接 篇2

对于很多考生来说,申论文章的写作是一个难点。中公教育提醒考生,在申论文章写作中,并不是有了观点,材料就能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如果把观点和材料任意堆放在一起,它们并不能产生固定的意义,材料也不会自动去证明观点。它们必须按照一个内在的脉络,井然有序的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有生命的整体,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申论文章段落之间的衔接主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结构的要求

(一)完整性

首先,文章要做到开头部分、主体部分、结尾部分完备。不可无故残缺,所说的“有头有尾有中段”。

其次,各个部分要相对饱满,不能干瘪、空洞,给人局部残损的感觉。

其三,脉络畅通,贯穿首尾。文章中间不能有脱节断气的地方。

(二)连贯性

申论文章的各个部分,在内容上要相互连贯、井然有序。在语言形式上也要有紧密的连接和合理的过渡。开头、主体、结尾是文章的三大层次。其中主体部分也不会通常只有一个层次。而是由相互联系的几个部分组成。这些层次之间不管是内容上,还是文气上都要有内在的联系。在外部的语言形式上也要自然过渡。

(三)严密性

严密性是文章各部分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既不能出现前后内容互不相干,也不能出现前后内容相互矛盾的现象。

文章的部分与部分之间,或呈现因果关系,或呈现主次关系,或呈现并列关系,或呈现表里关系。各部分互相弥补,互相协助,而不能互相矛盾,互相拆台。

二、过渡和照应

(一)过渡

就是在段落之间、层次之间进行衔接的形式或手段。申论文章在总论和分论之间一般需要过渡。过渡的方式有三种:一是过渡段,二是过渡句,三是关联词语。

如果前后文内容差异较大,要安排一个段落承上启下,这个段落就叫过渡段。过渡段不是独立的意义段,主要功能不是表达意义,而是完成内容的转换。

过渡句或出现在上层上段末尾以“启下”,或出现在下层下段开头以“承上”。

用关联词语过渡,常用的词语是“因此”、“但是”、“然而”、“总之”、“综上所述”等等,一般出现在下层或下段起首。

(二)照应

照应就是文章内容上的关照和呼应。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文章的前后内容有着紧密关联。缺乏内容的前后关照和脉络的前后呼应,文章就会散乱、松懈。合理的运用照应的手段,不只能使文脉贯通,结构严谨,还能使文章中某些关键的内容得到强化。

结构衔接 篇3

由于在初中阶段,缺少有机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习,而新课程实验教材《分子与细胞》第二章介绍细胞的化学组成时,一连串地提出了许多有机分子概念,如氨基酸、单糖、单体等,使绝大多数高一新同学认为本章是一个陌生而又难以理解的知识模块。因此,如何在教学中以适当的方法引入有机分子和生物化学概念成为实际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教材第一章第一节通过联系初中对生物圈、动植物及人体系统的知识讲述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阐明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而初中化学对原子、分子和元素也已作初步介绍,所以阐明和构建物质和生命两大系统结构层次的衔接有助于高一新生理解和把握细胞化学组成的知识体系。

2. 教学过程

物质和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相联系后,所涉及的主要概念如右图所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微观到宏观逐次设问和展示各结构层次的概念:目前已知的最小粒子是夸克;然后让学生回忆初中原子结构的知识,原子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组成,它们又由夸克构成;由于核外电子数目的不同,不同原子形成不同的元素;原子组成分子,分子可以分为无机小分子(如水、无机盐等)和有机小分子(以C为基本骨架);多个有机小分子(又称单体)可以聚合成生物大分子(又称多聚体);多种生物大分子和水、无机盐等形成能够发生生物化学反应,体现生命活动的混合物——原生质;原生质可以构成细胞器,如各种膜类结构;细胞器作部件组成细胞,类似汽车部件构成汽车;然后基于细胞让同学回答复习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阅览物质——生命两大系统的结构层次图,设问: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有哪些?组成这些生物大分子(即多聚体)的有机分子(即单体)是什么?这些单体又由哪些元素组成?随即向学生展示四大类生物大分子及组成它们的单体和元素种类(见图)。

最后提示学生:生命不仅是有层次的,而且是物质的,有其现实的物质系统作基础,从而有效强化中学生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3. 实践意义

建立生命——物质系统结构层次的联系在教学中的实际意义:

复习、巩固和加强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记忆和理解,并将其与物质系统有机相联系;

将细胞化学成分纳入更广、更易理解的知识体系中,有助于对单体、多聚体和生物大分子及细胞器等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为本章学习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作铺垫,便于更深入理解,有助于本章第一节中大量元素、基本元素和最基本元素等概念的理解;

更明确地揭示生命的物质基础和层次结构,强化唯物主义世界观。

结构衔接 篇4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作品《白象似的群山》以独特的视角和艺术手法展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两性话题。小说的主体部分是对话,小说人物具有泛指性,情节生活化,其丰富的意蕴留给读者无穷的回味和想象力。[1]本文从衔接视角出发,试图解析文中主人公的矛盾和心理变化历程。

2 衔接理论

语言学家们对衔接的概念各抒己见,但大多数人认为衔接是用来指代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因此一篇文章各个部分之间能联系得更加紧密。语言学系统中,衔接是文章形成的要素之一。通过衔接,文中原本结构不相关联的成分彼此联系在一起。[2]

1976年,韩礼德和哈桑合力撰写的《衔接》问世,标志衔接理论正式建立。他们于1985年出版了《语言,语境与语篇:社会符号学角度下的语言面面观》。在此书中,他们提出了以下衔接分析模式:

表格中,非结构性衔接包含了同义词,笔者以为,反义词也能相互照应起衔接作用,因此在本文分析模式中,反义词(Antonyms)将与同义词并列出现。概括性词汇类似词汇间的搭配关系,因此本文决定使用搭配(Collocation)替代概括性词汇(General Words)。另外至此,本文运用的非结构性衔接分析模式如下:

语法衔接:指代、替代、省略、连接词

词汇衔接:重复词、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词、搭配词

3 运用非结构性衔接理论分析作品

根据韩礼德的理论,非结构性衔接包括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这两种衔接各有分支结构。

3.1 语法衔接

指代、替代、省略和连接词共同构成了语法衔接。

3.1.1 指代

指代是指解释一个文本成分不仅仅需要了解这个成分的本意,还要回到语境中去找它相对应的词。[4]31指代在小说中占有很大比例。

1)this&the other

这篇小说某种程度上是关于保胎还是堕胎的人生决定。换句话说,这个决定关系到他们两人今后的人生走向,是这个方向(this way)还是另一个方向(the other way)。this出现在第一段,而the other分别在第70段、106段和108段出现。这里没有绿树成荫(on this side there was no shade and no tree),这句话暗示如果他们不采取手术,那么他们将陷入窘境。对他们来说,成为父母即意味着快乐生活的消失。然而,在另一边,草地和树木郁郁葱葱(on the other side,were fields of grain and trees)。另一边的风景比这边更美好。也就是说,如果他们做了另一种决定,即手术,那么像另一边风景一样光明的未来将迎接他们。至少这个美国人相信另一个(the other)决定更为明智,因为他说:“我最好把行李搬到车站的另一头”(I'd better take the bags over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ation.)。他说到做到,不遗余力地搬着行李绕过车站,到达铁道的另一头(carry them(the bags)around the station to the other tracks)。他不断地怂恿女孩放弃孩子。这种自私自利的心态贯穿全文。

2)it,that and this

这篇小说之所以晦涩难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关键词“人流手术”(abortion)从未出现,只以it或that,至多用operation替代。虽然海明威关于背景信息交代不多,但是读者通过蛛丝马迹可以判断出这对情侣不希望别人发现女孩怀孕了,即便是他们的关系,他们也想保密。基于这个原因,他们用it和that代替禁忌词“人流手术”(abortion)。

it还代指胚胎,包括象征物白象(the white elephant)和他们的生活。this有时也担当此指代任务。

但是,读者注意到有时it在这对情侣的口中指代不同的东西。在美国人看来,it指代他们灿烂的未来,而女孩认为it还应包括孩子。或许她认为孩子是一段美满婚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1.2 替代与省略

如所有的衔接手段,省略在语篇的语意结构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像替代是一种语义关系,省略建立的是一个词汇与语法关系,它更多存在于单词中而非意义中。替代起到“占位”的作用,显示被省略的地方。总的说来,替代手段是省略手段的变体。[2]106

海明威小说的特点是简洁,频繁使用替代和省略。比如:

"I wanted to try this new drink:That's all we do,isn't it--look at things and try new drinks?"

"I guess so."

So in the responsive sentence serves as a substitution.In the next example,the lack of do it behind both to is called ellipsis.

"If you don't want to you don't have to."

口语化的语言,十足的海明威风格。这段简短的日常对话,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生活照片,读者身临其境地倾听他们的争论。对话中应用替代和省略通常为了简便,使得信息快速地在对话人之间传递,激起他们间紧张的气氛。有时,他们选择替代或省略他们同意但不愿承认的事实。例如当男人回答“我想是这样的(I guess so)”,他已经意识到他的生活缺乏意义,但他不愿改变现状,只想得过且过。

3.1.3 连接词

连接词本身不起衔接作用,而是通过它们的意义达到衔接效果;连接词大多不直接回溯至前文或后文,而是通过其表达的含义预设文本中其他的成分,来形成衔接。[4]226

1)and

人们在暑天通常愿意呆在室内,但是这对男女偏偏选择坐在室外,因此女服务员不仅放下了啤酒和杯垫,还(and)盯着他们看。由于信息量不足,读者无法确切地想象出他们此时的外貌,也许他们看起来并不般配。这个美国人可能比女孩显老;或者他们愁容满面,令旁人好奇。

第8段中,白色(white)与(and)棕色(brown)之间存在细微的差别。眼前的山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白光,给人纯洁和希望之感。但是在周围贫瘠的环境的包围下,这股清新的感觉显然不能持续长久,因为它不能独活,它缺少客观条件的营养和护理。荒凉的环境预示着他们的关系最终无法开花结果。

在46段,男人说我将一路陪伴你(I'll go with you and I'l stay with you all the time)。他计划着吹出一个仅美好却不现实的泡泡来蒙蔽女人的眼睛,骗她消除对未来生活的焦虑。他明白女孩真正担心的是他们之间的爱是否稳定,所以他装出一副要回到从前无忧无虑的恋爱生活的样子。总之,他的一切手段都是为诱骗女孩接受手术服务的。

2)especially

苦艾酒(absinthe)通常被当作一种激起性欲的饮品,或者直接作为性的代名词。当论述生活和酒的关系时,女孩认为生活,尤其(especially)是令人如饥似渴的性与甜中带苦的甘草味道十分相似。她清晰地意识到性是把双刃剑,即做好准备应对性带来的负面效应。通过此结论,读者就不难理解她最后重复说我很好(fine)的原因了。

3)if

if在双方的对话中出现了10次,其中6次出于男方的口中,4次出于女方。男人总是声称如果你不想做,你就不必做(if you don't want to you don’t have to)。似乎他把女方的感受至于他之前。积极地看,他没想伤害她,否则他会直接说出类似“你必须动手术,孩子是个累赘”的话。悲观地看,他也许是个花花公子,总是设法找乐子,但不想承担责任。他费尽心机劝说女孩打掉这个麻烦———孩子,同时又不忘继续维持他们淫乐的关系。

女孩心中最在乎他们手术后关系的发展。在她看来,男人的态度决定他们的关系。因此她不由自主地询问男人,是否只要她做了手术,他就会开心、生活就会好起来。她尤其想确认他是否愿意迁就她,比如赞同自己关于白象山的观点。相比这个奸诈的男人只用假设性的if从句,女孩渴望真诚的答案。

4)then&afterward

以上的分析使读者明白女孩只看重手术后会发生什么。因此,她在第47、52、60、68段四次运用then,为的是探寻男人术后的心思。47、54段出现的afterward也起相同作用。但是结果令她失望。他毫无诚意的表现惊醒了她,于是她知道对未来只有憧憬,没有实现的可能。而别的情侣在手术后的遭遇让她更确信未来没有光明。

5)because

为了维持现在安逸的生活状态,男人不惜行诡辩之术。他认为女孩没权力评判他的观点,即便是小到对白象山的看法,他都斤斤计较。内心深处,他根本不尊重女孩的感受。第12段的because把他这种高傲、自私的心态表露无遗。63段中,“由于(because)”手术简易,所以他不担心手术的危险性。众所周知,只要是手术,就一定存在风险。这个男人理应严肃看待手术,而不是轻描淡写地乱说一气。另外,当时不高的医疗水平又为手术增添了风险。

除此以外,男人不顾骨肉之情,对孩子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爱心,只把它当成麻烦的包袱。孩子本应是两人爱的结晶和纽带,不珍爱孩子意味着男人不了解爱的真谛。女孩无疑十分失望,所以当她说出她会做手术是因为(because)她不关心自己,也不会令人惊奇。事实上,真正不关心女孩的是这个男人。透过字里行间,女孩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因为男人不关心她,她才会选择做手术。在64段的because充分展示了她的无奈。

3.2 词汇衔接

韩礼德认为:“几个在某些方面相关联的词汇项与前文的词汇项又产生了关联。词汇衔接就这样应运而生。”[5]310,330

3.2.1 重复词

词汇衔接最直接的方式是词汇的重复。[2]111

1)minute

一些评论家认为,随着分钟数(minutes)的流逝,留给女孩做决定的时间越来越少,因为她身形渐长。但是,海明威认为她早已做出决定做手术,至少她不关心小孩的健康,因为一个富有母爱的孕妇绝不会喝这么多的酒。

作者看来,当时间分分溜走,她便步步直面残酷的真相。当初她曾幻想他爱她。但随着谈话的深入,她感知梦想破灭了。她也许还预见了被抛弃的那天。

2)beaded curtain

女孩瞟了两眼帘上的珠子(beads),把它们握在手里把弄着。Nilofer的概念中,吉格(这个女孩的名字)背靠白象山,手里握着两串珠子,即表明她接受了他们两人的关系,也接受成为他的性伙伴。[6]握着两股珠线的意义与故事的主题“怀疑和分离”相契合。空心的竹子预示着美国人空虚的欲望。[7]

珠帘(beaded curtain)不仅把苍蝇挡在门外(keeps out flies),同时挡住了别人好奇的目光,使得这两个人处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与他人隔开。Scott Consigny写道,帘子的一侧是男人熟悉的舒适、虚假的酒吧世界;另一侧则是令人心烦意乱、毫无希望的现实世界,而吉格渴望的纯真、爱和新生命本应从这里诞生。[8]Wyche强调珠帘(beaded curtain)不仅把这对男女与其他有目的等待火车的人们相隔开,而且暗示了母亲的身份对吉格来说完全是陌生的,犹如她被孤立在陌生的西班牙语语言环境一样。[9]综上所述,这个珠帘起到一个隔离和孤立的作用。

3)river&tree

Barbour注意到河流(river)在树木(trees)的庇荫中,所以河流(river)代表生活生生不息和在抉择后的延续,或是某种矛盾的协商。他之所以这样解读河流(river),是因为他相信无论这对男女最后争论的结果如何,生活终将继续。[10]

try

“试图(try)”在全文共出现五次。这对男女想竭力达成两个目标。一是尝试(try)新品种的酒,另一个是尽量(try)活得潇洒。因为他们不知道未来等待他们的是什么。他们不忘及时行乐,得过且过,因此他们遭遇到了这种享乐生活的后果,在生活的道路上挣扎。他们从未设立一个目标,也不知如何处理两人之间的关系,只是努力(try)寻找一时的快乐而已。这种寻欢作乐的生活是他们唯一想做的,也是唯一能做的。

4)please

美国人常常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到女孩身上。他竭力劝说女孩做手术。但是,女孩已经厌倦了男人的虚伪,她想要结束无休止的争论。而这个支持堕胎的男人有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顽固思想,他不断地劝说女孩接受他的观点。终于,她被逼到忍耐的极限,在对话的结尾处,所有的怒气都迸发出来了。连续7个(pleases)把她的愤怒和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狠狠暴露了男人丑恶的嘴脸。

5)smile

文章以女孩的三笑(smile)漂亮结尾。她的笑容(smile)绝不是屈服的表现。她想做出一个包含自己思想和利益的决定。在两条分别代表希望和凄凉的轨道边,她权衡再三,到底抽身而出还是继续与这个美国人游戏人生。Hannum断言,女孩不仅决定放弃孩子,而且她再也不能忍受这个美国人了,最终会优雅地离开他。所以美国人俨然成为了女孩的白象(a whiteelephant)。[11]

6)felt pad

两块酒杯杯垫(felt pads)在主人公对话过程中由干变湿。孩子犹如水滴附着在垫子上那样粘附在女孩的生活中。短短40分钟的饮酒时间里,水滴浸湿了杯垫。同样,在短暂的享乐后,孩子猛然闯进了他们的生活。

3.2.2 同义词

同义词的概念包括相似的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

1)nice,cool&lovely

纵观全文,女孩始终被男人牵着鼻子走。即便小到喝A-nis del Toro的方式,或是啤酒的口味,她都询问他的意见,或者直接重复他的话。两人关系中,她几乎无话语权,更谈不上地位。尽管男人咨询过女孩对手术的看法,但是他强势的气场逼迫她接受手术。女孩的心思被他玩弄于鼓掌之间,因为他知道女孩需要他,为了取悦他甘愿做他想要的事。这种不平衡的两人关系导致最后悲痛的结局。

2)white&bright

白象(white elephant),作为主题,全文包括标题共出现过5次。一个未出生的孩子像白色(white)一样纯洁,明亮一词(bright)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这两个词描绘了这座山圣洁的形象,从比喻的角度象征着腹中孩子的纯真。另外,明亮(bright)也展现了女孩的笑容。换言之,女孩本身就是纯洁动人的代表,从她天真地幻想与这个虚伪的男人有美好(bright)的未来中可以看出。

3)shade&shadow

室外实在炎热,这对男女不得不庇荫(a shade or shadow),躲避阵阵热浪。尽管室外阴凉地(the shade and shadow)不多但他们还是不愿去酒吧与其他人一起饮酒,因为担心自己的秘密被人洞悉。显然,他们是多么紧张啊。

3.2.3 反义词

相对同义词,反义词是一个建立在相反意义词汇间的衔接手段。[2]112

1)bright vs.dry

相比周围一片干燥荒凉(dry),远处的山在太阳光下熠熠生辉(brightly)。

这两者各是贫瘠与富饶的代名词。虽然这对男女生殖力旺盛,但却放弃了。他们过着身体上往来、思想上闭塞不通的生活。这种反差决定了他们的未来只能是干枯(dry)的而不是光明(bright)的。

2)happy/fine&unhappy

男女主人公都有打掉孩子的念头,这个美国人尤甚。尽管目的相同,但他们各怀动机。男的迫切想卸下孩子这个包袱,因为孩子一出生,他就不得不成立家庭,承担责任,由此失去往日的自由和快乐(happiness)。女孩则是把追求快乐(happiness)看作头等大事,她不禁怀疑孩子到底能否带来快乐(happiness)。她将会做出一个令自己、尤其是他得到快乐(happiness)的决定。这个孩子其实是她为了获得快乐(happiness)的工具。如果孩子无法带来快乐(happiness),那么她会毫不犹豫地抛弃它。在她心中,她是有些珍视孩子的,因为她深谙手术后他们的结局———分道扬镳(they were all so happy)。一方面,女孩认为做了手术就能取悦他;另一方面,她几乎能清晰地预见他们不快乐(unhappy)的未来。她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Gilmour的意见是,女主人公重复说“我感觉很好”(I fee fine),意味着她接受怀孕的事实,也许会拒绝与白象山(white elephant)———这个美国男人在一起。[7]照本文作者看,女孩最终应该会离开男人,并接受手术。

3.2.4 上下义词

上下义词是指一个含义广泛的词包含了另一个含义相对狭小的词。

beer,Dos cervezas,Anis del Toro,absinthe,anis∈Drinks

等火车间隙,这对男女总共喝了4轮酒,男人又在酒吧里独酌一杯。文中简短的对话断断续续发生在40分钟内。换句话说,两人靠喝酒打发剩下的时间。从中,读者至少能总结出3点。

首先,饮酒是他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女孩曾把男人渴望的性比作带性暗示的苦艾酒(absinthe),或许两人就是在酒精的作用下相识的。苦艾酒(absinthe),即性,是他们关系的基石。此外,女孩把饮酒当作是治疗情伤的药,只要她在交谈中感到压抑,她就借酒消愁。她的生活已经完全离不开酒了。

其次,从两人空洞无物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们脆弱的感情。他们在40分钟的饮酒时间里,谈的尽是酒和堕胎。读者不难得出结论,这对男女缺乏共同话题,也为他们惨淡的未来埋下了伏笔。

最后一点是关于酒的饮量。她中途喝了那么多的酒,是不关心腹中胎儿的典型表现。因为酒精对胎儿的刺激非常大。可想而知她最终会堕胎。

3.2.5 搭配

韩礼德把搭配定义为某些词汇项趋向同场出现。[2]112

1)cloud&shadow

有云就有阴影。天空中的云(cloud)喻示两人的关系蒙上了阴影(shadows),因为他们只是同居关系,这在当时的社会是不能容忍的。这层阴影(shadows)还笼罩住了他们的未来,因为他们的感情建立在性爱的基础上,而非真情实意。

2)drink&licorice

激起性欲的苦艾酒(absinthe)带给了两人无法抗拒的激情和无穷的烦恼———孩子。性与酒(drink)味一般,犹如又苦又甜的甘草(licorice),就像双刃剑,直击这对男女,他们必须做好准备。

4 结论

小说内容简洁,但内涵十分丰富。短短1400多字,就把两人的矛盾、无奈和迷茫真真切切地刻画出来了,令人叹为观止。但也因作品言语隐晦,造成了不小的阅读难度。衔接视角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来解析此作品。本文由于篇幅,只应用了其中的非结构性衔接理论。即便如此,读者仍能感受到此理论巨大的解释力。

摘要:《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该文拟运用非结构性衔接理论解析《白象似的群山》,此分析模式是基于韩礼德与哈桑的研究成果。透过衔接角度,挖掘作品更多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非结构性衔接,解析

参考文献

[1]俞晓丽.从会话合作原则看《白象似的群山》中的人物关系[J].考试周刊,2007(39):139-140.

[2]Yu Xueyong.A Stylistic Study on English Poetry[M].Beijing:Science Press,2007.

[3]Halliday M A K,Hasan R.Language,Context and Text: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M].Deakin: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5.

[4]Halliday M A K,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1976.

[5]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Ltd,1994.

[6]Hashmi N.The Jilting of Jig[J].Hemingway Review,2003,23(1):72-85.

[7]Gilmour D R.Hemingway's"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J].Explicator,1983,41(4):47-49.

[8]Consigny S.Hemingway's"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J].Ex-plicator,1989,48(1):54-55.

[9]Wyche D.Letting the Air into a Relationship:Metaphorical Abortion in"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J].Hemingway Re-view,2002,22(1):56-71.

[10]Barbour J.Fugue State as a Literary Device in"Cat in the Rain"and"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J].Arizona Quarterly,1988,44(2):98-106.

结构衔接 篇5

关键词:语篇衔接,结构,翻译

1 概述

语篇是指人们在表达和交流中由一系列连接有序的句子或语段组成的语言整体, 形式上既包括话语也包括篇章。语篇的衔接和结构是翻译研究中语篇分析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翻译实践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就从语篇衔接和结构这两个视角来对英汉翻译中的原文和译文进行分析, 探究它们在翻译中的作用。在英汉互译中, 要想实现连贯流畅的佳作, 译者就不可脱离语境和语篇孤立地理解和翻译词句, 而应从“语篇”这个有机的整体来斟词酌句, 达到满意的效果。

2 语篇衔接与翻译

1) 语篇衔接的定义

语言学家韩礼德 (M.A.K.Halliday) 在1962 年首次提出“衔接” (cohesion) 这个概念。“衔接”指的是语篇中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承上启下。以Halliday和Ruqaiya Hasan为代表的语言学家对英语语篇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在他们的合著《cohesion in English》 (1976) 中, 他们又将语篇衔接的手段分为五种, 即词汇衔接、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

2) 语篇衔接下的英汉互译

一篇好的译作一定是前后衔接和连贯的有机整体。“衔接”和“连贯”两个概念相近, 但有所区别。一般认为“衔接”指的是语篇表层结构的承上启下、联系统一。“连贯”更强调语篇内容的联系并富有逻辑性。“衔接”是“连贯”的前提和基础, 恰当的衔接才能产生连贯的语篇。所以在翻译中, 我们要注意词句和段落的衔接, 这是实现连贯的基础。下面我们从词汇衔接、照应和替代几个主要方面来探讨语篇衔接在翻译中的作用。

2. 1 词汇衔接与语篇翻译

词汇是组成句子和语篇的单位, 它们就像大楼的基石一样是根本和基础。词汇衔接 (lexical cohesion) 是通过连接词等词汇手段来体现语篇不同成分间的语义联系。词语的恰当使用和衔接是语篇连贯的基础。起到衔接的词汇多种多样, 关键在于我们要对语义和用法准确掌握。下面这是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中的一段原文和英文翻译:

原文:“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但是, 聪明的你, 你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译文:“If swallows go away , they will come back again.If wil low wither, they will turn green again.If peaches shed their blos soms, they will flower again.But , tell me, you the wise, why should our days go by never to return?Perhaps they have been stolen b someone.But who could it be and where could he hide them?Per haps they have just run away by themselves. But where could the be at the present moment?” (选自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一)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在这篇翻译中, 译者加强了句子与句子、段落内部的衔接, 使译文逻辑清晰、衔接自然。段落包含三个结构相似的句子, 译文也采用相对应的三个句式, 结构上工整、对应。另外, 三个句子都是以if开头, 将汉语中省略的语义表达出来, 让目标语读者能更好地理解, ”but”, “you tell”, “you the wise”, “per⁃haps”等连接词的运用都很好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译文连贯流畅。

2.2照应与语篇翻译

照应 (reference) 是通过使用代词等语法手段, 使语篇中的某一成分与另一成分之间在指称意义上形成相互解释的语义关系。通常一个成分的语义是以另外一个成分为参照点, 要到另一个成分中去索引。我们来看一段运用指示照应的翻译。

这是季羡林的散文《黎明前的北京》的一段英语译文和中文原文:

译文:“I’ve been in Beijing altogether for over 40 years.So I can well call myself a long-time of Beijing.Like all other long-tim⁃ers of the city, I’m supposed to be very familiar with its scenic spots and historical sites, nay, its superb attractions.But I believe there is one thing lying unknown to most of the long- time resi⁃dents-the predawn hour of Beijing. (选自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一)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原文:“前后加起来, 我在北京已经住了四十多年, 算是一个老北京了。北京的名胜古迹, 北京的妙处, 我应该说是了解的;其他老北京当然也了解的;但是有一点, 我相信绝大多数的老北京并不了解, 这就是黎明时分以前的老北京。”

译作在开头提到了Beijing这个词, 后依次出现了the city, its, the long-time residents, 对于这几个词的所指和理解, 都要求译者首先要以Beijing为参照点, 到“Beijing”中去检索, 如果离开语篇上下文, 我们就无法准确地理解这些词的含义和所指。通过“照应”, 译文的词汇使用更丰富、多样, 译作显得更有灵气。不过在汉语中, 为了突出和强调, 常不用“照应”这样的手法, 而偏向于“重复 (repetition) ”。我们看原作中的“北京”在下文再次被表达时并没有用“那座城市”或者“它”等词来照应, 而是重复使用“北京”。这是英汉语言的差异之处, 也是我们在翻译中要注意的细节。

2.3替代与翻译

替代 (substitution) 是一种避免重复、连接上下文的语法手段。句中相同的非关键性词语可用替代词来代替, 从而避免重复。在一个语篇中, 汉语常用原词的复现和省略, 而英语则多用照应和替代。下面来看一个例子:

“In her face were too sharply blended the delicate features of her mother, a coast aristocrat of French descent, and the heavy ones of her florid Irish father.”

译文:她脸蛋上极其明显地融合了父母的容貌特征, 既有母亲那种地中海地区法国贵族后裔的优雅, 也有父亲那种肤色红润的爱尔兰人的粗野。 (选自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 (英汉互译第三版)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这是小说《Gone with the wind》中的一句原文和中文翻译, 原文中用ones替代了features, 我们知道在英语里常常可以用像one、ones、the same这样的替代词来代替语篇上文中出现过的名词或者名词词组, 但汉语中这样的替代手段却不如英语多见。但汉语作为一种“意会”的语言在词语修饰方式上更丰富, 句式变化上更灵活。这段译作就是巧妙地利用了汉语“意会”的特点, 采用同构的方法, 灵活地译为“肤色红润的粗野”, 比重复翻译“features”更好。由此可见, 对于很多作品, 尤其是一些文学作品的翻译, 要想追求“达”、“雅”的效果, 译者对源语和目标语的文化、语言等方面的功底和素养都要深厚, 这样在翻译中对于词、句的斟酌、选择和组合才能做到有词可用、有词可选、信手拈来, 译作才能更准确、更传神、达到上乘的水准。

3 语篇结构在翻译中的应用

语言的不同往往会造就语篇结构的差异, 而语篇结构也是影响译作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否能对语言背后的思维及文化的差异有较好的认识和灵敏度会影响译者对语篇结构的处理, 也进而影响译作效果。

首先, 英语语言使用者往往倾向于直线思维, 常常先陈述主题和关键词, 然后再通过分句、词组等结构做详述和说明。而汉语言使用者多倾向于曲线迂回式思维, 汉语的语篇结构常常是先设置时间、地点、原因等逻辑框架, 然后再引出主体。下面来看一个语篇, 这是英国散文家Joseph Addison笔下的一段语篇节选:

“…I lost myself, with a great deal of pleasure, among several thickets and bushes that are filled with a great variety of birds, and an agreeable confusion of notes, which formed the pleasantest scene in the world to one who had passed a whole winter in noise and smoke.The freshness of the dews that lay upon everything about me , with the cool breath of the morning, which inspired the birds with so many delightful instincts, created in me the same kind of an⁃imal pleasure, and made my heart overflow with such secret emo⁃tion of joy and satisfaction as are not be described or accounted for.”

译文:“四周满是丛生的灌木, 我快乐地沉浸在鸟儿委婉动听的歌唱声中。我已经在嘈杂和浓烟中熬过了整整一个冬天, 眼前的景色可谓是人间仙境。清新的露水洒落在世间万物上 (包括我) , 还有那清爽宜人的清晨空气, 周围的一切不但让鸟儿焕发出欢快的本性, 也让我感到丝丝喜悦, 内心深处充溢着一种神秘的、无以言表的满足与快乐。” (译文来源于http://m.kek⁃enet.com/Article/201410/335738.shtml)

在原作中, 作者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感情“I lost myself, with a great deal of pleasure”, 再叙述“among several thickets and bushes that are filled with a great variety of birds, ”这些带来愉悦心情的原因、地点的内容。最后一句也是先说主体“secret emo⁃tion of joy and satisfaction”, 然后再进一步修饰描述。从这段语篇节选中, 我们可以看到原文作者多次使用主从句、短句、断裂句等方法使得语篇层次有序、主次分明。而汉语译文, 如陈述的中心是“满足与快乐”, 是放在“神秘的”、“无以言表的”这些修饰词之后。译文对于修饰词的选择和运用都比较准确和恰当, 此外还运用了比拟等修辞手法, 使得译文生动活泼, 引起读者对于大自然美妙景致的遐想。两种语言的语篇结构异中有同、同中有异, 我们在翻译中也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变通。

其次, 英语语篇结构中常出现一些被动句式, 而汉语中以主动态居多, 那么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就要注意这些不同, 做些转换和处理使译作更能让译入语读者接受和理解。

请看下面两组例句:

原文一:“She hadn’t been told Bette’s other name, or she’d forgotten it.” (Jack Lindsay:Betrayed Spring)

译文一“人家没有告诉过她蓓蒂姓什么, 要不然也许是她忘了。” (选自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 (英汉互译第三版)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原文二: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 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柳青:《创业史》)

译文二:“Although the road of life is long, its most important sections are often covered in only a few steps, especially when a per⁃son is young.” (选自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 (英汉互译第三版)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上面两组句子无论是英翻汉还是汉翻英, 斜体部分的词语在转化为汉语时, 时态都由被动变成了主动, 而由中文转化成英文时都由主动变成了被动。和英语不同的是, 汉语的被动态在形式和内容上时常并不保持一致, 意义也并不一定非要借助“被”、“受”、“让”等助词来表达, 常常是用主动的语态表达被动的含义。我们在翻译时也应根据具体语境, 灵活地调整成符合目标语习惯的语态结构。

所以, 在翻译实践中语篇结构起到重要的作用, 不同语言间的语篇结构也会有差异。译者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对应的语篇结构和翻译策略, 尽量做到译文连贯流畅, 让目标语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从语篇衔接和结构两个方面分别具体对英-汉或汉-英翻译的实例做了比较和探讨, 讨论了语篇衔接和结构在翻译中的运用和作用, 愿本文的探讨对译者在今后的翻译中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和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 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6.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 (英汉互译第三版)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4]张德禄.论语片连贯[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32) .

[5]张德禄, 刘汝山.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2003.

[6]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一)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结构衔接 篇6

关键词:翻译,宏观意义对等,衔接机制

1 引言

翻译是在两种语言中转换的创造性活动, 但由于不存在在各个层面都完全相同的两种语言, 所以原译文很难在各个层面都完全对等。因而, 翻译理论家及翻译者都退而寻求某个层面上的“对等”。张德禄和刘汝山指出, 要使原语和目的语实现宏观意义对等, 把原语的衔接机制在目标语中重现是个有效的方法[1]。笔者在过去的论文中证明了保留原文主位结构和语气结构是保留原文宏观意义对等的有效途径。但为了进一步确认张刘观点的合理性, 本文再次尝试以罗素的散文名篇How to grow old和庄绎传译文《怎样才能活得老》前三段[2]为研究对象, 在假定原译文宏观意义对等的前提下, 从张刘所提到的及物性结构和衔接链[2]对比分析原译文, 以进一步佐证张刘的观点。

2 及物性结构衔接

“及物性”是功能语法三大元功能中经验功能的体现方式之一。及物性是一个语义系统, 其作用是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 所作所为分为若干“过程” (process) , 即将经验通过语法进行范畴化, 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与者” (participant) 和“环境成分” (circumstance) [3]75。即我们可以通过“参与者”在“一定环境下”所参与的“过程”来表达我们所说的内容。

功能语法的及物性系统把人类经验分成另外的六大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3]75

本文先按照弗莱斯1994年提出的T-unit单位 (T-unit由一个独立小句及其所有附着在它上面的其它小句构成) 将原译文划分为19个T-unit单位。结果显示, 除了译文T-unit1的过程类型, 笔者无法判断外, 原文和译文19个T-unit中有13个在过程类型方面是一致的。这不仅反应了中英文在对人类经验分类方面的相似性, 也说明了译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文的过程类型, 但由于中英语言的差异, 而改变了某些过程类型。此外, 虽然T-unit6, 7, 10, 18, 19的过程类型都发生了变化。但笔者认为它们改变的原因是不同的。T-unit6从物质过程改变为关系过程可以体现英汉两种语言在对人类经验分类方面的差异。而T-unit7和10的过程类型发生改变,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小句及物性系统的参与者发生了变化。T-unit18和19的过程类型发生变化, 一方面是由于译者在翻译时, 融合了原文的动词词组和补语成分的语义, 导致译文采用了不同的过程类型, 另一方面也反应了英汉两种语言在对人类经验分类方面的差异。不过, 上表中13个T-unit的过程类型并没有发生改变,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译者需要尽量保留原文的及物性系统, 以保留原文的宏观意义。当然在必要的情况下, 译者也要根据目的语语言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

3 衔接链对比

这里的衔接链指由指代和词汇衔接构成的衔接链。其中, 指代是衔接手段中最明显的一种, 表示某个项目自己不能解释自己, 而是必须到其他地方寻求其解释的现象[5]F29。指代主要由语法项目来体现, 包括人称指代、指示指代和比较指代三大类。词汇衔接指通过重复一些相同或类似的词汇达成的衔接效果。词汇衔接较为复杂, 本文按照徐玉臣 (1996) 对词汇衔接的分类, 将其分为原词重复、同义词、反义词、上义词和同现关系词。

本文通过分析对比原译文中由指代和词汇衔接交替形成的衔接链, 结果显示原译文的衔接链大致相同, 虽然某些衔接链的起始有微小差距, 比如原文的“过去与未来”衔接链从T-unit4持续到T-unit9, 而译文的则从T-unit 4持续到T-unit10。还有原文的“年轻人与活力”衔接链从T-unit13持续到T-unit19, 但在T-unit17中出现空缺, 而译文的衔接链却没有这样的空缺。笔者认为这些差异多半还要归结到语言间的差异。并且通过分析这些细小差异, 笔者发现译者在翻译时是在努力维护和保存原文的衔接链。比如, T-unit10中表达“过去”语义的成分是动词词组“used to be”, 译者在翻译它时可以选择像“曾经”等其它类似词汇项目。但他坚持选用“过去”翻译“used to be”也许就是为了通过词汇重复来拉长衔接链。当然, 如果译者选择“曾经”, 似乎也可以融入到这一衔接链中, 但毕竟没有用“过去”, 通过词汇重复而造成的衔接效果明显。此外, 在最后一条“关心”链中, 前三个同词根的词 (interest) 在译文中也是翻译成了“关心”, 这都反映了译者很好地保存了这条衔接链。因此从上可得, 想要使原译文宏观意义对等, 就要在译文中尽量保留原文中由指称和词汇衔接所组成的衔接链。

4 结语

从上文可知, 庄绎传在翻译原文时是尽可能得保留了原文的及物性结构和衔接链, 以达到原译文的对等。只是在某些地方, 由于语言偏好的原因进行了微小调动, 加之本文是建立在原译文宏观意义对等的前提下, 所以本文进一步佐证了张刘的观点“在译文中尽量重现原文的衔接机制是使原译文宏观意义对等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德禄.语篇衔接与连贯的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2003

[2]李运兴.英汉语篇翻译[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3]胡壮麟, 朱永生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结构衔接 篇7

一、议论文现实写作困惑的反思

近期在学生写作困惑的调查中, 面对98名学生的写作问题进行分类整理, 我们从中能发现问题并不在宏观框架上, 而是集中在微观的结构问题。问题大致分为四类:审题立意、结构、素材和语言。其中, 除了审题立意以外, 其他三类都涉及到微观问题。

1. 议论文写作结构衔接的缺失

在议论文写作中, 结构问题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宏观上文章的结构框架, 另一种是微观上片段词语和句子的衔接结构。其实, 教师常常教授学生写作思路框架的方法, 而写作微观的结构问题没有有效解决。从调查中, 整理出两个问题, 问题一:不会写过渡和衔接性的句子或词语。问题二:结构不清晰, 论述没有重点。由于结构衔接的缺失, 学生缺少微观写作的方法, 从而使写作难以进行。

2. 议论文写作素材衔接的缺失

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 看似观点与材料是一脉相承的, 但是学生在两者之间的联系上出现了困惑。问题一:积累很多素材, 但是无法把素材与观点相结合, 且灵活运用。问题二:无法把素材写深刻, 不具思辨性。由于缺少有效的衔接, 致使素材与观点出现脱节, 学生对素材理解不深刻, 出现套用等现象, 制约着文章脉络的连贯性。

3. 议论文写作语言衔接的缺失

在议论文写作中, 语言奠定文章的基调。吕叔湘认为:写作是言语活动, 既然言语是交际的工具, 那么, 写作就是作者和读者“双方的事情”。写作是传情达意的活动, 情意只有被对方接收才算是通达。[2]然而, 语言看似简单易行, 对于学生来说却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问题集中在三个上:一, 语言锤炼不够精美;二, 语言组织不好、表达不清;三, 文采不够, 语言平民化、大众化。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 语言常常出现无法教, 而学生也出现无从下手、无话可说, [3]它本应该是水到渠成:心由事所思, 情由事所感, 但是事实上事情的描述与情感的体会, 学生是可以表达出来, 就是说不清楚, 常常出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 从而语言变得贫乏。

4. 片段式写作衔接要素断裂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比较综合的一项活动, 语言、思维、逻辑看似是三个个体, 但是要想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就需要把三者共生共荣、同步发展[4], 从多方面去考察学生写作能力。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个有难度的活动, 但是更为艰难的是, 让读者能看懂自己写的文章, 并且条理清晰, 结构清楚, 这就需要重新审视三者的关系。

二、片段式写作衔接词的构建

衔接词的出现是在本世纪六七年代。60年代, 话语语言学崛起, 同时作为语言研究方法的“话语分析 (篇章分析) ”也随之兴起。70年代, 语篇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5]然而, 使它真正走进人们视野的是来自韩礼德和哈森的《语篇的衔接》, 越来越多人对语篇的衔接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使衔接体系逐步完整化。但是在中国研究此问题主要集中在近半个世纪中, 虽然人们都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但是却很少研究中国语言衔接问题, 多数是外语的语篇衔接, 这就需要人们进一步深化与研究。通过学生的写作困惑, 我们发现结构、素材和语言是学生面临的三座大山, 但是这三大类问题却有个共通点, 就是衔接问题。由此, 为了解决此问题, 对片段式写作衔接词进行构建。

1. 片段式写作衔接词的结构

衔接词在议论文中的应用有很多, 其中提取文章结构衔接词与片段转折衔接词。在心理学上, 教师至少要教授学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教师给予学生作文结构, 让学生通过仿写的方式, 寻找自己的结构与语言脉络, 从而通向独立创作之路。

首先, 教师在选取五篇文章, 让学生寻找去寻找写作衔接词。分别为《探索一种优雅的网络写作》《美的奥秘》《行合乎心》《视界决定境界》《伤痕孕育成长》。例如:桫椤《探索一种优雅的网络写作》第二自然段中, 学生找出文章结构衔接词:“也有此一说、怕不尽然”和片段转折衔接词“究竟是……还是……、则、为什么、不是…….也不是……、但……又、或者……或、甚至、同时”。从中我们能找出衔接词。文章层层递进, 衔接词灵活运用, 让学生感受衔接词的重要性。

其次, 教师拿出往届的优秀范文, 让学生进行学习, 从而掌握衔接词的运用。例如, 在学生习作中《态度———乐观》的片段:

这一叙例语段, 采用了总分的结构。其中列举陈一冰例子来证明论点。第一部分以小标题形式简要开头, 运用到衔接词“却和仍”;然后用一句话进行简要概括, 通过衔接词引出论点, 涉及到“只因……但……、不但……而且……”。第二部分由于例子和论点之间缺少分析语言, 需要展开议论, 引出分论点, 对于“陈一冰为什么能乐观、坚强”进行原因探究, 从而架起事例与观点的桥梁, 运用到“使、就、而是”。第三部分, 点明片段中心, 进行总结, 涉及“的确”这个结构衔接词。第四部分, 通过论点和论据的论述, 对事例进行反思, 由表及里地进行深刻探究, 从而揭示论点, 使文章更具说理性, 涉及到“反观当下、由于、难道、可能”。通过衔接词使看似不相关的个体, 却在衔接词的作用下变得相关。四个部分的结构逻辑顺畅, 层层递进, 不断深入。议论文再也不是论点加素材, 而是通过衔接词进行定向转述, 有序地进行文章表达。

其实, 如果文章通过衔接词使微观结构调整好, 就能看得出语篇的逻辑, 结构逻辑顺畅, 文章片段就如行云流水;如果文章通过衔接词使素材与主旨做好恰当的连接, 并且做好了定向转述, 素材再也不是人物介绍般枯燥。同时, 在议论文写作中学生出现语序不顺、说理不清以及出现好词好句的堆砌等问题都是缺少衔接词的调控。如果能很好地运用衔接词就会使整篇文章读来既有思想、又有文采, 思路自然是非常清晰的。[6]

2. 片段式写作衔接词的解构

当仿写已经进入一段时间后, 需要学生从中取其需要, 用于自己的文章, 从而形成自己的语言脉络。例如, 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作文训练后, 开始发现学生出现作文解构现象, 从而以一位学生进行统计, 寻找个人写作特点,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自己的作文结构。

下面以学生的作文《人生似水, 万物生长》为例, 来看看如何把衔接词用到作文中, 从而形成片段建构。“仙人球不会因为缺水而死去。正如少年时期的季羡林, 当时的他条件艰苦, 却不甘愿贫苦一生, 牛棚读书, 只为追求知识, 渴望文学的他直到生命终结那天。

依然甘之如粟, 是什么让他克服障碍?我想是他的勤勉之心吧。对文学, 对知识的热爱超越一切, 他用自然完美的诠释了他的一生, 直到离开时, 他都在读书。学习是无止境的, 他的成长没有依靠任何人与事物, 完全靠着自己走到今天。正如仙人球一般, 没有水生长在炎热的沙漠中, 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缕绿光照亮人生的路, 是顽强不屈的信念, 引导着他的生长, 是爱结束了它的生长、是炙热的心延续了他的生命, 他并没有离开我们。相反, 他一直陪伴着我们每个人生长。”

第一句开篇用比喻论证的方式引出话题, 确认观点:用仙人球暗示着第二句论据中人物的精神品质。然后第二句用一句话概括人物的主要事件。一般情况下, 在这个部分学生会把主人公的主要事件全部“脱口而出”, 这样的文章显现出平白如水, 无波澜起伏。这个部分用一句话概括使文章似乎戛然而止, 但是事实上通过衔接词和疑问句使文章层层递进, 逐步深入。第三句通过衔接词使片段进入细节论述中, 从而表现小论点中心。第四句把小论点与主论点相结合从而形成文章片段。这样, 文章其实是有四个部分组合而成, 每个部分由明显的衔接词分隔开, 内容又层层递进, 使文章更有可读性。学生在结构式的仿写中, 已经开始脱离出来, 取自己需要, 用于自己。其中可以清晰看出学生着重描述第一层与第二层, 而从中舍弃第三层与第四层。

利用衔接词可以很好地使文章看出脉络、层次。这又有别于模板作文机械地照搬照抄, 出现论点与素材的脱离, 语言和思维分离, 然而层层语言都是作者自己搭建形成的, 使观点逐渐深入, 深入人心、触动心灵, 不会出现词不达意、逻辑混乱等现象。这种思维法的建构调整原有的结构, 就会使文章呈现条理性和逻辑性。这样结构式的文章能使学生在短时间里写出一篇不错的作文。

3. 片段式写作衔接词的建构

通过五次习作后, 对各个学生写作中衔接词的情况进行了逐人列表统计, 以分析学生衔接词掌握情况。这里以一位于同学的统计结果为例, 发现在结构式衔接词中习惯用“我想是他……”“不得不说”“的确”“显然”“可见”。在转折式衔接词中习惯用“因而”“如果……又……”“而是”“也许……只是……”“使”以上词语在五篇习作中都有出现, 可以认为这就是这位学生的语言脉络的建立。

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常用的语言脉络, 在习作的训练过程中, 自然而然地就形成自己常用的衔接词, 并且形成自己的语言逻辑。

通过衔接词的构建, 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在结构、素材和语言方面的写作困惑。同时, 作文是语言、思维、逻辑的融合, 它是一篇议论文的出发点, 也是议论文的落脚点。在片段式写作过程中衔接词是建构作品的筋骨, 使人读起来不但感到言之有物、有理、有嚼头, 同时使人读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明辨是非, 催人奋进。片段式写作用好了衔接词, 就会使文章逻辑性强, 千万别求大、求多。这个过程是螺旋式上升, 又是质的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2]吕叔湘.吕叔湘全集 (第四卷) [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2.

[3]秦志敏.作文教学中怎样使学生有话可写[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4 (20) :34-35.

[4]张亚兵.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中学语文旬刊, 2013 (02) :26-28.

[5]向琼.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研究浅析[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20 (01) :75-79.

结构衔接 篇8

幼小衔接工作一直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一直被关注却又充满了困惑。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 学前教育中的幼儿衔接问题日益凸显, 已经演变成一个社会问题, 亟待解决。例如, 南京一家媒体曾报道, 南京出现了12节课收费1. 1万元的天价“幼小衔接班”。记者采访发现, 社会上存在很多专门针对名校面试进行辅导的“面试班”和“高价班”, 数量多, 一次课价格200 - 500元不等。这些机构良莠不齐, 记者以家长身份联系了一家号称南京市规模最大的幼小衔接培训机构。负责人介绍, 他们的老师都是在职教师或者有两年相关工作经验并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 教材是南师大幼教中心自己研发的, 有《汉语拼音》、《数学思维训练》、《汉字启蒙》、《注意力、观察力、表达能力训练》。暑期班针对幼儿园大班的孩子, 课程分全天班和半天班、周末班, 费用3000元、2000元、1000元不等。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机构, 办园条件、教师资质尚不健全。南京市教育局信息办的王京表示, “幼小衔接是新生事物。市场开放促使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 但由于审批权限问题, 很多培训机构从工商部门拿许可证, 在监管上存在模糊区域”。正因为当前的学前教育在现实功利的驱使下, 打着办教育的幌子, 谋取私利, 使小学化现象日益严重, 距离教育的本真渐行渐远, 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深入分析, 我们会发现导致新闻中这些现象的众多原因, 一是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急切心态, 怕孩子跟不上的焦虑, 怎么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茫然和接受正规幼小衔接教育机构教育的强烈愿望; 二是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交叉职责范围和对教育行为规范后衍生出的治理不到位、不彻底、无法根除等问题; 三是一些唯利是图的教育机构扰乱市场, 使教育误区增多, 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导致孩子超前、重复、负重地学习, 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甚至引起盲目跟风的社会风气, 很容易误导幼儿家长进行科学有效的幼小衔接。幼小衔接阶段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 是奠定人生根基的重要阶段, 对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品德、个性和社会性养成等多方面有重要影响。幼小衔接现象作为一个共性的社会问题, 亟待社会的正确认知和高度重视, 这不仅需要社会、家庭、小学、幼儿园的共同努力, 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教研部门的齐抓共管, 才能共同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实、更好、更科学。

二、幼小衔接的内涵与启示

1. 台湾蔡春美教授带给我们启示

幼小衔接是依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协助儿童顺利地从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幼小衔接应形成一种衔接的状态。通过幼小衔接教育活动的设计, 使得儿童的学习仍然能够保持一种持续的状态, 即使经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儿童依然受到一致的教育目标和期望的影响。

2.《幼儿教育指导纲要 ( 试行) 》 ( 以下简称《纲要》) 带给我们启示

幼儿园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预备阶段, 也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小衔接的过渡应该是自然的, 应建立在整个幼儿阶段的正确发展基础之上。孩子能够较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不是仅靠幼儿园大班的培养, 而是建立在整个幼儿阶段的良好教育基础之上以及小学阶段对学生的适应性培养。幼小衔接不应是简单地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增加一个过渡环节; 幼小衔接不是谁靠谁, 而是幼儿园和小学都要依照儿童的发展规律, 幼小衔接的关键是要遵循教育的规律; 幼小衔接的核心是要找到“奠基阶段”的内容。

3. 专业研究带给我们启示

幼小衔接工作应以“在过渡中促发展, 在发展中求适应”为指导思想, 提出并确定幼小衔接的双向任务, 即学前教育要做好入学准备教育, 重点是学习适应和社会性适应准备; 小学教育要做好入学后的适应教育, 把入学后教育的起点降到符合幼儿与小学交叉阶段特点的水平, 以便使儿童顺利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通过幼儿园确立的“做本真教育, 育幸福儿童”的办园宗旨和“全人、全面、全程”的三全教育理念, 倡导以儿童为本, 做符合规律的人性化教育, 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三、科学实施幼小衔接工作的新理念

幼小衔接阶段, 幼儿需要从生理和心理上做巨大的调整, 面临环境改变、知识结构调整、作息时间变化、自理能力发展、社会性同伴关系等多方面的挑战, 对幼儿来说是其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如何通过科学的方式, 全方位和多角度地实现幼小衔接, 帮助孩子迎接挑战, 更好地发展呢?

( 一) 端正办园思想, 找准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关键点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有什么样的思想, 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因此在杜绝和防止小学化现象中, 幼儿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正确的办园思想。《纲要》指出, 幼儿园教育不仅是小学学校教育的预备阶段, 也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在领会《纲要》思想精髓的基础上, 针对传统教育模式下暴露出的核心问题进行理性分析, 结合专家指导, 确立办园宗旨和教育理念。并且把这种思想根植于全体教职工的头脑中, 让它成为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思想基础。

( 二) 创新教育模式, 抓住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主线

小学化现象集中表现在环境材料的匮乏、课程的单一和教师队伍的脱专业化, 因此要紧紧抓住环境、课程和教师团队这条主线, 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1. 环境是平台

要遵循以儿童为中心的原则来创设环境, 赋予环境新的教育内涵。针对小学化现象存在的脱离幼儿生活实际, 以高结构和高控制的活动为主, 缺少对个性化教育的问题, 创设了全省首家儿童自主体验式活动中心———生活花园, 生活花园不仅为孩子提供了一个从本班教室中走出来的机会, 还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张扬个性、体验生活的低结构的游戏活动空间, 把传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 实现了幼儿生活生长环境的改造。同时生活花园的创立还为教师卸下了在狭小的教室里进行大量的材料制作、频繁更换情景布置的繁重工作负担。同时, 为实现全程化教育的无缝衔接, 建立了0—3岁早教服务指导中心, 积极探索将公办园优质资源服务社会、辐射社区、指导家长科学育儿的途径。创设3—6岁幼儿教育和特色活动区域, 让环境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功能, 为防止和杜绝小学化现象提供了一个优质的教育空间。

2. 课程是载体

在课程设置上, 充分体现“全人、全程、全面”教育思想的内涵, 构建了一套既符合幼儿、家长、社会需求, 又有利于儿童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 紧紧把握教育的两个关键词———发展性和个性化, 确定了幼儿园“三全”教育课程体系, 整个课程体系涵盖了0—6岁学前阶段孩子身心发展所涉及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 倡导为有价值的童年生活负责, 为成年后的健全人格奠基的课程理念, 既有五大领域基础性课程, 又有绘本阅读、玩具图书馆、军旅体验等特色性活动; 既有关注知识技能为主的集体性学习, 又有充分满足个性发展需求的低结构体验式学习; 既有0岁起点的亲子早教俱乐部, 又有指向小学阶段的渗透式幼小衔接内容。并将幼小衔接课程融入到孩子发展的各个年龄段和各项课程当中, 变突击式衔接为渐进式衔接, 既保证课程对孩子一生发展的持续影响, 又兼顾孩子升入小学开始学科学习的近期需要, 从根本上打消家长的顾虑。

( 三) 队伍是保障

再好的理念和课程如果没有付诸现实, 那也将是空谈。做本真教育需要有本真的教育者, 育幸福儿童需要有幸福感的老师。同时, 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首先就要彻底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通过园本教研、团队学习和实践性研究, 采取共同读一本有价值的书, 共同构建园本课程, 共同探讨核心问题等方式,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还层层选拔出优秀教师挂牌, 示范引领。幼儿园还由优秀教师组成了课程研发小组、问题诊断小组和专业培训小组等团队, 实现优势互补, 通过集体的智慧提升专业水平。有关专家深入一线进行指导, 有效地促进和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为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提供了保障。

( 四) 实现多方联动, 扩大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参与面

小学化现象既然已经演变成为社会问题, 就意味着幼儿园单方面努力纠偏是杯水车薪。因此, 需要建立以幼儿园为中心的, 家长、小学及专家四位一体的合作体, 扩大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参与面。幼儿园与结对小学的老师结成合作学习小组, 与家长实现多角度的沟通, 走进社区, 向社会宣传科学施教的有效策略。

上一篇:扁平化下一篇: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