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衔接模式

2024-06-11

课程衔接模式(精选十篇)

课程衔接模式 篇1

1 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开设重复现象严重

中高职院校在课程开设中考虑到满足学生系统性, 都要开设一部分专业基础课, 比如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经济学基础等等, 中高职院校在课程开设时没有特定组织或行业协会对其进行统一规范和指导, 同时中高职院校之间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 因此, 常常会导致课程在名称上或者内容上出现重复, 特别是对于那些既有中职也有高职的学校, 其教学理念也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趋同性。这样最终会产生严重的教学资源浪费, 学生投入了时间、金钱和精力, 但是收效甚微。

1.2 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系统性不强

中职教学中开始的实训课程主要有会计基本技能训练、基础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以及会计顶岗实习等;高职教学中开设的实践类课程主要包括会计基本技能训练、单项课程实训 (包括基础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 、会计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等, 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复的, 但是内容难易程度上是有差别的, 不是简单的选择开始还是不开设的问题, 而是需要系统的进行设计, 才能有效的提高中职学生的后续学习效果。

1.3 文化基础课脱节现象严重

很多中职学校非常关注学生会计职业技能的培养, 却往往忽视学生基础文化知识的培养, 比如数学和英语, 从而导致中职学生进入高职以后难以适应高等数学和英语课程的要求, 而且对于学生今后进一步的学历提升产生严重影响, 研究生考试对数学英语的要求非常高, 因此, 文化基础课程的缺乏非常不利于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提升。

1.4 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衔接的递进关系把握不到位

会计专业除了部分基础课程以外, 还有很大一部分专业核心课程, 比说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纳税实务、财务管理等等, 中高职院校对于这些课程都有开始, 不过在内容选择和课时安排上有很大差异, 同时中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不明确, 也会导致教学内容选择时面面俱到, 导致掌握的效果不是很明显。这样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考虑形式上是否开始以及真实的掌握效果两个层面, 学生没有经过实际工作, 反映出来的往往是掌握效果不明显, 最终在高职院校中会把以往的课程又重新学一遍, 当然部分学生通过重新学习掌握了相关知识, 但是对于那些已经掌握的学生来讲就是浪费时间了。

2 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

中高职教育属于同一教育类型, 都是职业教育, 层次有所不同, 但是作为一个学科来讲, 涉及的知识面都是一样的, 因此在办学过程中, 各自的目标定位很难去界定, 特别是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把握。双方都以服务为宗旨,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其办学模式以及教学模式非常相似, 都以学生会计专业技能的培养为重点, 重视实践教学, 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是有很大差异的, 所以从理论上来讲, 中职教学过程中应以基本够用为前提。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在很大层度上导致了中高职课程难以有效衔接, 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差异不大, 但是掌握情况相差较大, 导致后续教学形式选择的两难。

2.2 缺乏统一的教学管理机制

中高职课程衔接之所以出现以及解决难度较大, 主要是缺乏有效的沟通, 双方没有统一的管理机制, 没有交集, 难以进行统筹协调。这主要是以往归口管理留下的问题, 高职教育归高教司管理, 中职教育归职教司管理, 目前中职教育主要归市教育局管理。由于双方没有统一的协调管理, 因此经常出现定位不清晰、课程重复、内容重复的矛盾, 从而造成中高职间衔接的失调。

2.3 缺少行业参与, 专业标准不明确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 行业企业参加的较少, 会计专业作为一个实操性非常强的专业, 其办学标准的制定应该有企业行业说了算, 中高职院校应该根据企业行业制定的标准来组织教学, 当办学有了一个明确的标准以后, 我们中高职教学组织才有一个标杆, 才不会出现课程重复、内容重复等问题, 上海等发达地区已经成立的职教集团, 协同行业企业一道制定中高职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以及课程标准的制定, 这将较为有效的改变中高职衔接存在的系列问题, 但是职业教育集团在我国还没有广泛的推广, 需要政府在管理体制以及税收政策等方面综合考虑, 来引导行业和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当中来, 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 也为行业和企业提高了更优秀的人才。

2.4 实践教学资源难以共享

由于中高职院校的归口管理部门不同, 因此互相之间的交流是少之又少, 虽然国家近几年花了很多钱在推进中职骨干教师的培训, 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 因为教师面对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很多时候还是力不从心的。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很高的相似度, 但双方在实训基地、教材开发、专兼职教师流通等方面的共享做的很有限, 包括形成职教集团的内部院校, 之间的合作形式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表明的会议交流。

3 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的探索及对策建议

3.1 体制机制建设

(1) 建立行业、企业、政府与院校共同参与的组织机构, 创新课程开发模式。

要实现中高职课程的高效衔接, 必须突破原有的管理体制, 形成一个有效的机制, 让行业、企业、政府以及院校共同参与进来, 共同进行中高的课程体系开发。首先, 应当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牵头, 成立职业教育集团, 在课程衔接方面负责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开发、课程标准制定、教学标准制定等工作, 重点要吸引行业和企业的参与, 这样制定出来的标准具有科学性, 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其次, 需要政府出台系列相关政策, 一方面, 引导行业和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改革中来, 要在税收优惠以及人才输送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政策, 给企业以动力, 另一方面,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院校各项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 让制定的各项政策在实际中得以有效的执行。

(2)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体制。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方面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 也是我们办学质量的检验标准, 课程开发是否合理需要通过工学结合道路的检验, 会计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 发展变化的速度很快, 它不是一层不变的, 因此其开发的课程, 课程的内容安排等方面都应当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断的接受检验, 并不断的反馈修改, 从而保证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3.2 重构课程体系, 实现有效衔接

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应当考虑到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以就业为导向, 经常站在一门学科的角度, 开始的课程过分的全面, 导致学习的效果十分有限, 还有部分中职学校以学生升入高职和高考录取率作为目标, 往往会忽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很少开始实践操作课程。我们考虑课程设置时应当以就业为导向, 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 要看到总体情况, 抓主要矛盾。对于会计专业“3+2”模式的学生来讲, 虽然中职阶段的短期内不会走上工作岗位, 但是我们的培养目标任然应当以就业为导向。

借鉴上海职教集团中高职课程体系设置, 同时考虑我院会计专业“3+2”模式的实际情况, 对中职阶段课程体系开发提出一些建议, 如图1所示。第一层面是公共基础课, 这是必不可少的, 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体育等等, 这些课程的开设将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深造以及就业;第二层面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 主要可以开设基础会计、出纳实务、初级会计实务、初级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操作技能等核心课程, 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开设的课程不宜太多;第三层面是专业方向课程, 在不能兼顾相关课程的前提下, 分专业方向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会计专业方向可以包括企业会计、银行会计, 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色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性的开设, 当然企业会计方向肯定是必须开设的, 企业会计方向应该要涉及到成本核算、纳税操作实务以及会计综合实践能力课程, 除了分方向以外, 还应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有针对性的拓展专业方向。

对于会计专业“3+2”模式下, 学生进入高职阶段以后, 要考虑到中高职阶段的有效衔接, 课程体系设置中, 借鉴上海职教集团制定的体系以及我院实施的情况, 给予以下建议, 如图2所示。第一层面是公共基础课, 包括毛概、思想道德修养、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等等, 该部分基础文化课程还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其中难度系数较大的, 比如高等数学, 可以适当的降低难度, 因为中职没有系统的经过高中的数学学习, 可以考虑分层次教学;第二层次是会计专业核心课程, 对于中职阶段已经开设过的, 难度不大的就不需要重复开始, 比如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等等, 我们建议开始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纳税实务、财务管理、ERP等等, 这些课程是之前没有接触过的, 其中财务会计之前虽然讲过, 但只是涉及其中的日常业务, 而且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最核心的专业课, 因此需要予以加强;第三层次是职业拓展课程, 包括财税金融方向、统计技术方向、国际结算方向等等, 这里的方向设置偏向于管理需要, 比会计核算更高了一个层次;第四层次是实习实训课程, 包括单项课程实训、会计综合分岗实训、ERP沙盘实训、毕业顶岗实训等, 这些课程除了考查其专业课程学习以外, 更多的考查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以及综合职业素养。

3.3 统一课程标准并严格执行

中高职课程体系设置中难免会有交叉, 要想避免不必要的时间以及精力浪费, 就要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 并严格执行, 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社会资源浪费, 提升教学效率。融入行业企业的参与, 制定统一的职业标准以及课程标准是推进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必然选择, 也是欧美等发达国家采用的方法。通过行业制定专业的技能等级标准, 将有利于中高职教育中课程以及内容的融洽对接, 同时能够将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更好的融合, 教学目标更加清晰, 更有针对性。

3.4 规范教材编写标准, 实现教学内容递进衔接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 近几年来对中高职不同专业课程制定了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 为各个院校教学提高参考意见, 但是很多中高职院校在教学中更多的是以教材编写体例来进行课程的教学, 而没有根据课程标准来组织教学, 大家主要考虑的还是从一门课程的完整性, 因此, 就教材编写来讲, 不能简单的把高职教材删除几章难度较大的就用到中职教学中。要做好这方面工作, 第一, 要先制定出统一的中高课程教学标准, 并要求各院校严格执行, 要制定出对应的考核标准, 将课程标准融入到专业技能等级考试中去, 对于会计专业来讲, 不能简单的考初级、中级、高级, 应该针对教学内容设置更多的等级, 这样便于分类, 分层次教学;第二, 要重视优秀教材的遴选和推广, 将符合认知规律, 符合中高职教学标准的教材进行大力推广, 推荐使用;第三, 进行教学资源开发, 电子资源一方面成本低, 使用方便, 便于进行二次创新, 另一方面, 可以大大降低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很多教材开发出来只有一两个学校使用, 而且使用周期特别短。

4 结论

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的解决, 最终还是要依赖于统一标准的制定, 标准的制定要保证科学性就需要行业企业的参与, 因此首先应当将行业企业引入职业教育的环境中来, 通过制定行业标准, 确定不同级别的专业技能需要, 在合理分类的基础上, 进行准确的目标定位, 并进而进行相应的课程开发, 从而解决课程衔接出现的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荀莉.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现状综述[J].职教论坛, 2012, (13) :47-52.

[2]柳燕君.构建“能力递进、纵横拓展、模块化设置”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7) :56-60.

[3]周经纬.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研究[J].商业会计, 2012, (24) :121-122.

课程衔接模式 篇2

依据我国目前中高职衔接的具体情况,中高职衔接划分为学制和非学制两种基本模式,其中,学制衔接是外延式的衔接模式,非学制衔接是内涵式的衔接模式。学制衔接又包括一贯制和分段式两种模式。

第一,一贯制衔接模式。主要表现为在地推行的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招生、教学与管理模式。主要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入学,连续学习五年。这种模式主要采取三、二分段形式组织教学。第一阶段为中职教育阶段,,即前三年一般能力培养阶段,主要学习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基础知识;第二阶段是高职教育阶段,即即后两年职业能力培养阶段,主要学习专业课、专业技术和职业能力。两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第二,分段式衔接模式。这种模式的学生先完成三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任务,再通过特殊的招生考试(3+X招生考试),到专业对口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二至三年,因此,这种模式有3+2或3+3两种。

2.2 非学制衔接的模式

第一,建立了有助于中高职衔接的政策保障体系。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规定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职教体系是我国职教发展的目标之一,这为我国职教发展指引了方向;剔除了不合理的规定,如对中职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限制,使得中高职衔接有了前提和基础;政策还规定我国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这使中高职衔接有了对接的更大的空间与机遇。

第二,促进了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为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必须先满足入学条件,掌握中职阶段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这就迫使中等职业教育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高等职业院校为了培养高于中职阶段质量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也愿意招收一大批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优秀毕业生入校学习,真正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优势,因此,促进了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应改革。

3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

3.1中高职衔接的解决基本思路

中高职教育衔接是世界职教发展的潮流,中高职衔接发展的高级阶段,应该是从注重形式的衔接(比如学制的,衔接)到注重内涵的衔接(如课程的衔接)的发展。这种发展仅仅依靠单个的职业教育教学机构是不现实的,有关行政部门应该从宏观的角度,借鉴国内外经验,在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内涵式衔接的合理思想,并采取具体、明确、可行的内涵式衔接的保证性措施。因此,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基本思路是实现普通教育职业化与职业教育普通化,从学制衔接向内容衔接转变,实行学分互认;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制度上进行创新。

3.2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3.2.1中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对口衔接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最主要是教学上的衔接,教学衔接的前提与基础是专业设置的对口衔接。现行的教育部普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版)、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版),中职与高职专业目录中的各自分类、专业名称有一定区别,但中职与高职专业存在着对应关系。高职专业目录所列专业是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体现了职业性与学科性的结合。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新版专业目录正在修订当中,新版专业目录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体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家产业振兴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科学技术进步特点,紧密结合国家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

3.2.2科学地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计划

专业教学计划是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文件,是指导和管理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保证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计划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二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院校制订教学计划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三是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完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制度,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四是正确处理中职与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关系,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计划时,既要考虑中职学生的升学问题,也要考虑中职与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处理好这两个问题也就能做好中职与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工作。

总之,我国的中职与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与建设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重中之重,如果妥善处理好这一衔接问题,不仅需要职业院校的努力,也需要职业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更需要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做好这一衔接问题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与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获得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提高他们的职业竞争力与提升就业与创业能力都具有重要十分巨大的影响意义,最终实现中职与高职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育锋.中澳两国中高职衔接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5).

[2]高原.我国中高职衔接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05).

[3]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课程衔接模式 篇3

关键词:中职教育;高职教育;课程计划;衔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123-002

《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不断调整优化教育结构,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也是政府教育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当前应着力在发展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上多下功夫。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从完善基本制度人手,加快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职普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因此,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的衔接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主要是教学上的衔接,教学衔接的基础是专业设置的对口衔接,专业设置衔接的基础是课程计划的有效衔接。针对当前会计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出现的现实问题,作者认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计划应整体考虑,宜采用模块化的课程形式、“3+2”的中高职学制模式,构建一体化的课程计划,科学地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计划。

一、当前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计划

1.中职教育、高职教育衔接的几个概念

本文中的“职业教育”仅限于狭义,即正规教育学制体系中的职业教育。

“中职教育、高职教育”是专指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中学(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两个层次。

“课程计划”也称为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与编排的总体规划,它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对学校的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做出的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门类及活动,以及它们的开设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3+2”中高职模式指的是中专院校与大专院校联合办学,在中专完成3年学习后,再到联合所办学校完成2年课程,拿到大专毕业证,前三年实行中专收费标准、分段式教学,后两年实行大专收费标准。

“衔接”原指事物间相连接,是一个效率问题,本文专指以最小的教学消耗而使课程内容相融通。

2.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计划现状

二、中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发展前景

《2014-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统称,下同)共同推进的技术技能积累创新机制基本形成,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更加科学,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运行机制、重大政策更加完善,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成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各类职业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

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将持续增长,因此怎样有效衔接中高等职业教育势在必行。而会计专业作为服务于各行各业的一门专业,一直是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等教育的热门专业,大力发展中高职会计专业,成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趋势之一,而课程计划的设置将是重中之重。

三、有效衔接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计划的建议

近几年来,国内部分省市组织中等职业学校和高职学院联合探索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中高职衔接办学模式,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了多种多样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如“3+2”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对于各种形式的衔接,本人主要提出对会计专业课程计划课程名称及课时的建议:

1.职业基础课。中高职会计专业基础课程也可称为职业基础课,是以会计专业共同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构建的课程。会计专业基础课与学科性会计专业基础课不同,主要教学内容是相关职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注重实用性,如企业生产或服务的工作流程、基本的技术和方法等。设置会计专业职业基础课程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适应能力,有利于学生正确选择会计专业和个性发展。由于中高职衔接学习周期长达5年,而学生入学时年龄较小,对会计专业知之甚少,选择会计专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故学习一定要分阶段,由浅入深,前后相连等过渡方法。此外,根据现代心理学理论研究,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的学习会产生影响,通过高职类似课程或提高课程的学习,可拓宽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覆盖面,增强适应能力,有利于将来就业、转岗学习新技术和终身学习。(具体建议见表2)

2.专门化方向(企业会计)课程。即按照会计专业相关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根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设置的课程。通常一个会计专业对应若干个职业岗位,针对每个职业岗位要求设置专门化课程。课程教学内容注重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并涵盖相应的国家(行业)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与职业资格证书接轨。中职学生以考会计证为主,而到了高职对于没过的同学可以继续考会计证,而对于专业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考虑参加助理会计师的考证,为大学做准备,这样中职一高职—大学三个主要阶段就可以有效的衔接起来。此类课程可采用项目教学,根据企业的会计工作岗位和考证考核要求设计,每个项目作为相对独立的单元,具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功能。(具体建议见表2)

3.其他课程。不同层次的学习,最后都需要体现到实践中去,因此,其他课程的主要一部分就是顶岗实习。以前中职的“2+1”改为“2.5+0.5”,根本原因就是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实践时体现不出所学会计专业知识,改动后的大部分的时间学习加上半年的实践就构成了中职三年。而高职是“4.5+0.5”的模式,同样的实践时间,但是内容绝对不能相同。中职教育可以以最基本的岗位作为实践要求,如出纳岗位、超市收银员、仓库岗位等;高职教育就可以以材料岗位、总帐岗位、往来款项岗位等。(具体建议见表2)

课程衔接模式 篇4

关键词:“3+2”模式,课程衔接,护士职业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 》中强调指出:“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3 + 2”模式下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是护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典型体例。近年来,我们在高职院校的指导下,与临床护理专家密切协作,对该课程体系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与实践,期望为护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实践依据。

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 每门课程) 的设计,都涵盖两个要素: 一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二是课程内容的排序。对护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职业能力发展的逻辑顺序,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一、以学生为本,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

1. 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体现课程安排的递进性或累积性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变化和重组过程,认知学习的过程呈现递进性或累积性规律。“3 + 2”中高职衔接课程和内容的安排逻辑总体上应坚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规律,坚持能力递进培养的原则。学习者个体特征和学习环境是选择课程的两个决定性因素。“3 + 2”护理专业学生生源是初中毕业生,年龄小、心理成熟度低、文化基础较差、认知水平低、成长过程的可塑性大。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安排作为重要的学习环境因素,必须符合学生个体特征,充分遵循认知学习的递进性或累积性规律。布鲁纳主张学习应最先建立学科基本结构,因此中职段课程安排应以护士岗位要求的应用能力为本,文化课与专业课有机结合,遵循“够用”原则[4],强化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教学主要任务,使学生通过中职段学习架构起护理专业最基本的知识结构,掌握护士职业基本技能。高职段着重考虑为学生发展提供可供选择的空间,构筑开放式课程体系,组织“大专业,小专门化”课程模块,适应学生个体化学习需求。

2.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开发适应护理职业群发展的课程体系

“3 + 2”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 允许学生在第三学年末根据自身学习情况或就业意愿进行二次选择,部分学生可能会在就业机会看好的情况下,选择就业而不再转入高职段学习。因此,中职段教学安排必须完整,要与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认证接轨,要安排符合要求的8 个月以上教学实习。我国中等护理专业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教学体系系统完整。我们认为,它基本适用于“3 + 2”模式下的中职段教学。考虑到学生还有其后两年高职段学习过程,可将某些课程( 如社区护理、选修课文献检索、国情概要等) ,或部分课程内容( 如心理与精神病护理中精神科护理部分、急救护理学中重症监护内容) 后置至高职段。高职段则应立足于卫生人力市场动态需求,着眼于整个护理职业群,开发科学性、针对性和适应性课程,引导学生获取护理职业群相关资格,如高级养老护理员、高级育婴师资格,拓宽学生就业途径。加强校企( 医疗卫生等相关单位) 合作,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按学生就业意向安排顶岗实习,努力达成“实习就业一条龙”。

3. 兼顾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衔接,满足学生继续教育需求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同属于基础教育后的教育,都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社会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两者之间是一种交叉的关系。促进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衔接与沟通,不仅可以降低教育成本,更能满足学习者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我们对“3 + 2”护理专业高职段学生进行了“继续教育意愿调查”,其中有继续教育意愿学生占85% ,并且均希望在毕业前就能延续继续本科教育; 在选择继续本科教育途径上,99% 学生选择成人教育,1% 学生选择对口本科。主要原因是学生希望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提高学历水平。因此,在“3 + 2”高职段根据成人教育入学考试科目,在德育、英语等课程中加入了适用于成人高考的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实现继续本科学习的目标。

二、以课程模块为主线,做好课程升级与内涵延展

笔者认为,中高职课程良好衔接,既要体现课程的连续性,又要实现课程升级与内涵延展。以课程模块为主线设计中高职课程可实现课程的连续性,在每一课程模块中,根据护士职业能力要求及临床护理发展趋势,实现课程升级与内涵延展。

1. 关注护士职业特点,做好基础课程模块课程衔接

中职段德育、语文、英语、信息技术基础、体育等文化基础课,在高职段对应衔接卫生法律法规、护理应用文写作、普通话、医用英语、医学信息技术、健美操、太极拳; 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基础医学课程则对应衔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引导学生理顺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的密切关系与应用。

2. 延展专业课程内涵,实施模拟情景教学,培养护士核心职业能力

专业课程在护理专业教学与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勿庸置疑,中职阶段虽也重点学习了内、外、妇、儿科护理学等专业课程,但考虑到五年制高职( 3+ 2) 学生认知与理解能力的有限性及临床实践应用能力的欠缺,我们认为此模块课程仍需重点强化。强化并不等同于重复,课程名称虽不一定改变,但课程的内涵要延展,根据护士职业资格要求,增加中职段未涵盖疾病的护理; 利用学生中职段临床实习收集的现实病例,鼓励师生互动,大力推行模拟情景教学、PBL教学,着力培养评判性思维、沟通与合作、实际操作与创新性等护士核心职业能力。另外在此模块中可增设护理管理学、护理伦理学等升级课程。

3. 依照卫生人力资源需求,动态调整专业方向课程

在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设计中,要了解地方卫生人力资源需求,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动态调整该模块课程。开设重症监护技术、中医护理、传染病护理、肿瘤病护理、健康管理及养老护理与育婴师教程。与医院合作开办定向培养班,如与中医院合作开办中医护理方向班,与口腔病医院合作开设口腔护理方向班。该模块是高职段教学最灵活、最具特色的模块,充分发挥院校合作优势,培养更加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护理人才。

4. 筛选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选修课

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和职业发展需求的课程列为高职段选修课。如护理论文写作、医院感染管理、文献检索、大学生就业指导、演讲与口才等。

5. 循序渐进地安排临床实践教学,逐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中职段第5、6 学期安排42 周教学见习与实习。为保证教学实习质量,该段实习由学校统一安排,院校合作管理,重点实践临床护理基本技能,巩固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高职段实习安排在第10 学期,学生通过前期学习已经获得中专毕业证和护士执业资格( 第8 学期参加考试) ,因此该段实习定义为“顶岗实习”。实习时间20 周。为了充分满足学生就业意向,采取学校统一安排与自行联系相结合方式,由学生和实习单位进行双向选择,学校尽可能帮助学生达成“实习就业一条龙”的目标。

三、小结

护理专业“3 + 2”课程体系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学习规律安排学习过程。符合布鲁纳螺旋式学习理论,适合“3 + 2”学生生源起点低、学制长和护理专业实践要求高的特点,达到了以学生为本,中高职课程良好衔接的目的。以课程模块为主线,使中高职课程衔接有了主旨思路,既体现课程的连续性,又实现课程升级与内涵延展,使整个课程体系浑然一体。同时也促进了校本教材的开发。

两次分段实践安排及相关护理资格证的获得,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了逐步提升,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顶岗实习学生供不应求,实现了护理专业带薪实习与“实习—就业一条龙”。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为学生参与体验式教学及模拟情境教学创造了条件,使主动学习成为现实,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提高。2013、2014 年我校护理专业“3 + 2”学生护考合格率达98. 4% ; 顶岗实习直接就业签约率达35% 。

幼小衔接课程 篇5

先来一起看一看我们美丽的讲师的精彩解读吧!

//用原来的微信中的视频

产品特色

● 重视幼儿完整语言的学习,全面培养倾听、表述、文学欣赏、早期阅读等能力。● 凸现“识字”内容,提高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 兼顾“数”“量”“空间”“形”“逻辑”等概念。● 创设互动游戏机会,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 联系幼儿即将在小学所需的技能选择教育内容,开展入学前的准备活动。● 游戏教学,帮助幼儿在情境中掌握发音。

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的探讨 篇6

【关键词】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

我省职业教育中,“五年一贯制”是众多职业院校中、高职衔接的常规模式。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中明确指出:“完善体制机制,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沟通与衔接,逐步形成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立交桥。通过先行试点,加快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的比例”。

一、基础英语教学现状

1. 教学过程中的计划不明确。“五年一贯制”的英语教学中,前三年主要是为了打基础,而后两年,要准备和高职阶段合并,是属于提高阶段,目的是顺利过渡到高职阶段的英语学习。因此,必须要把两者的教学目标统一起来,使学生学完前三年的基础英语后,可以顺利通过升学的转段考试。然而,由于实际教学水平和计划教学目标出入较大,使得很多学生即使学完前三年的基础英语课程仍然需要经过额外的英语补习才能通过考试。2. 教材选择不合理。中职阶段的英语教材和高职阶段的英语教材往往存在很大的重复性,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内容没有涉及到,知识覆盖面不够,结果导致了这些学生学到的依然还是低起点的内容。整体水平不高,教学内容的学习时间或短或长,非常不均。3. 学生缺乏有效英语,不能有效输出。公共英语是中、高职学生学习的必修课程,英语作为语言,本身就是为了交流,就工具性而言,我们通过学习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从而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二、中、高职一体化英语课程衔接的研究内容

英语的学习是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实现终生学习的目的。中职公共英语和高职公共英语相辅相成,前者是注重基本语法词汇的讲解,更多的是英语有语言输入过程,后者在前者的英语基础之上注重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把英语语言的输入与输出有机结合,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提高和延伸,其两者的衔接不仅关系到中、高职阶段英语教育质量的提高,还关系到整个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沟通衔接以及终身教育之桥的顺利搭建,为此,为了能使教学内容能够纵向上最大限度地保持一致性,就需要加倍注意各个阶段在学习内容上的衔接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其分成不同的阶段,进行模块化学习。也就是说要把英语学习分成基础部分模块和应用部分模块。在中职阶段,学生主要学习基础部分,以英语的一些基础的知识为主。而高职阶段的学习主要以应用部分为主。它主要是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在基础的英语知识学完之后,无论是五年一贯制的,还是 3+2模式的,其教学目标如下:听说方面: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讨论和谈话并记住要点,可以应对日常生活中诸如打招呼、问路、谈论天气、相互介绍等方面的内容;听懂课堂用语;听懂教师针对课文内容的提问;用英语对教师的提问作较简单、准确的回答。阅读方面:运用阅读技巧,阅读难度与课文相当的文章和材料;在进行英语的阅读时,要能明白文章中的思想和作者的态度。学会分析文中的长句和难句,以此来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作者的见解和态度等;能根据要求从电子读物或网络中获取信息。写作方面:能根据要求写便条、邀请函、感谢信、投诉信、传真、电子邮件、个人简历等应用文。语法基本正确,格式恰当,意思表达清楚;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翻译方面:能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中英文互译;能够翻译与课后练习一样难度的句子和短文,意思和语法基本正确;在阅读题材一般的英文材料时,在英语词典的帮助下能将其中的材料翻译成汉语。

三、中高职一体化的具体衔接方式

(一)教材的衔接。教材是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也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体现教学内容选取时突出职业教育特点,把英语知识和基本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以英语教育为主线,以职业教育为背景,将职业技能培养融入学习之中。开发校本教材,拓宽教学渠道,实现资源共享。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重视基本技能及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围绕总目标的要求,提供较强的选择性,并给教师留下创造空间,确保教材不断更新和质量不断提高。同时,自编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所反映的成语俗语、文化习俗、体育文化竞技、饮食卫生习惯、名人传记都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搭配上现代化信息,增强趣味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二)中高职英语课程目标及教学要求的衔接。职业院校教学一直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这种教学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不仅要打好基础,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这就需要借鉴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适当调整中职英语课程标准。中职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应在教学要求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促进中职生,尤其是渴望升学的那部分中职生的英语学习,从而有利于中高职英语课程的过渡与衔接。具体表现为:(1)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使用的结合;(2)学生兴趣与可期望达到的水平的结合;(3)具体专业对英语水平的高要求与一般性要求的结合,灵活地采用校本大纲与针对各专业的英语教学大纲的结合。(三)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的衔接。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项目驱动教学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对英语的要求,学生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对英语的需要以及学生个人的英语学习兴趣来巧设任务。不同专业、不用学生,任务内容侧重点不同,如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这类专业主要要求学生具备英语听说能力,能在实际工作中接待外宾,能与外宾良好沟通,因此,在任务设计时,应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通过任务驱动促使学生敢开口,常开口;而机械、电子类理工专业应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因为未来职业要求他们能阅读英语产品说明书、流程图、指示文字等内容;总之,教师应根据实际,调整任务内容和形式,使之与学生的兴趣、专业及就业联系更紧密。

结语

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可谓千头万绪。但如果能加强理论探寻,深入課程教学大纲、深入教材、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还是可以在这个纷繁复杂的工作体系中找出头绪,取得成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代唯良.学习适应性角度下的高职新生英语衔接教学[J].职教论坛.2010.(4):51-53.

[3]王彩虹.初高职英语教学衔接的实施初探[J]创新,2008(3)18-19.

课程衔接模式 篇7

我国中高职衔接教育模式有三种:五年一贯制、分段贯通和对口招生。五年一贯制模式是指在高职院校或重点中职院校内部实施, 教学内容在中、高职内部贯通, 教育期限五年。其好处是便于系统设计教学计划, 教育模式完整, 减少内耗, 教学效益较好;但培养周期长, 易让学生产生惰性, 学籍管理是分段管理, 比较复杂。分段贯通模式指高职与中职挂钩, 实行分段贯通式教学, 相互衔接的中高职院校存在合作关系, 该模式有利于中高职学校共同探讨、整体设计, 并各自发扬教学、办学优势;其问题是双方合作的深度和效果不稳定, 中职毕业生的升学选择较局限。对口招生模式指完成中职学业后到对口的高职学校继续学习的中高职衔接模式, 这种模式中高职院校不存在合作关系, 由高职组织考试, 有利于引起多方面重视, 统一协调, 可以保障考试的质量和规格;问题是中高职教学课程没有衔接, 专业学习及断档问题严重, 浪费教学资源, 比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般在中职就开设, 大部分都拿到计算机等级证, 但进入高职后还规定学生要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 很多学生有抵触。

不管是哪种课程衔接模式, 都缺乏内涵式、实质性。例如, 在人才定位上, 中职学校注重就业与升学导向, 在高职院校注重技能训练和学科导向, 在课程设置上, 中高职学校之间课程重复率高, 文化课脱节 , 专业课重复;在技能训练上, 部分高校因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存在“倒挂”现象, 无法让学生得到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中、高职的教育是职业教育, 为了从实质上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 在原则上必须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即按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建立专业的培养方案, 课程设计上要以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为目标来建立模块化的知识和技能结构。

2 当前中、高职衔接中信息技术类课程存在的问题

目前信息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手段相对单一, 而且信息技术类课程与其他课程最大的区别是其软件更新快, 教师的课件必须不断更新。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中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学时各占一半, 教师要采用边讲边练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刚从中学升入高职, 对高校与中学迥然不同的教学方式还没有完全适应, 教师还必须具备导师的功能, 引导学生摆脱中学灌输式的教育方式。

更重要的是,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的优秀技能型人才。因此建立中、高职衔接要以应用为核心建立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体系结构, 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优质教学方法。这一过程中,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有:解决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界限模糊、课程知识点日益增多但学时日益压缩相矛盾, 操作性强但与实际工作相脱离的问题, 教学内容要增强实用性和趣味性, 等等。

3 信息技术类课程中、高职衔接方式、方法探讨

3.1 教学目标的设计

课程目标衔接上, 要将中职的实用性、操作性、工具性目标与高职的技术性、创造性、人格化目标优化整合。

3.1.1 按照人才需求特点设计培养目标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上具有一致性, 都是为了培养技能型和高素质人才, 但是高职教育层次更深, 更注重强调应用型、管理型和优秀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 信息技术类课程应当依据当前信息技术产业的人才需求特点如多媒体制作、网页设计, 甚至于移动设备和智能终端等新兴产业。在中职阶段, 培养学生平面设计、网页制作等职业技能达到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即可, 而在高职阶段, 则应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为目标。高职阶段的学习要比中职的学习更深、更广。

3.1.2 坚持以工作任务为培养导向

无论是中职、高职院校, 在指定培养方案时, 首先可通过企业调研、历届毕业生的反馈等方式确定需要的典型的工作岗位, 有网站策划、页面效果图设计、网页动画、前端切图等详见下页表格, 然后根据这些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分析, 制定教学内容, 同时开发以工作项目为中心的实训模块, 使教学理论与实际结合, 最后在指定培养方案时, 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的提升, 使之循序渐进的发展, 最终培养出有技能、有素质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3.2 课程体系的衔接设计

在课程内容的衔接上, 根据中、高职相近专业大类的特点和要求, 制定相互衔接的、统一的课程标准, 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 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 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 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

根据全人教育的理念, 引入行业企业的岗位任职要求, 对应“职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技能”双核课程体系培养规格, 建立信息技术类专业模块化的知识和技能结构, 将课程划分为基本素质课程模块、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模块化设置”设计如下页图片所示。

3.3 课程衔接设计的基本要求

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中选择的知识点要突出实用性、典型性、时效性、层次性、趣味性和衔接性。首先要从课堂教学延伸开来, 引导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解决知识点日益增多、操作性强但学时日益压缩的矛盾;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内容分层递进、课内课外紧密结合, 课堂内以主体内容和综合作业为主, 课堂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创新设计的训练, 教会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成倍提高教学效果;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中心, 以项目驱动为主线, 分步实施教学过程。首先引入案例, 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项目驱动, 分析案例, 解决问题, 让学生身临其境, 分解教学任务, “教—学—做”一体, 以实际工作为模拟对象来设计教学环节;师生互动教学还要时刻关注学生上课时的反应, 教学考虑学生的内心需求、真实感受和接受能力, 关注课堂上学生反映, 及时与学生有效互动, 并作出响应, 鼓励学生张扬个性, 主动参与教学。

3.4 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类课程在教学方法上, 要明确课程目标, 分解课程模块, 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尤其是多媒体现代教学系统, 进行实时教学、远程教学等多种教育形式, 加强学生、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拓展教学内容, 时时更新, 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 丰富教学知识来源, 贴近时代, 使教学生动活泼。重视实训教学, 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综合素质,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 结语

中、高职衔接要求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联合进行职业培训。在课程设置时, 充分考虑中高职衔接办学模式的独特之处, 依据实用、宽基础、个性化和综合化等原则, 不仅讲授就业所需的专业知识, 也要培养学生进入社会的应变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编制中、高职衔接课程时要注意课程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 课程数量和教学内容随科技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教学中要改变以教科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 利用多种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将来职业生涯会面对的情况进行施教, 尽可能为学生的未来考虑。

参考文献

[1]刘育锋.论我国中高职衔接的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 (教科版) , 2002 (10) .

[2]周向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体化设计研究[J].职教通讯, 2013 (33) .

课程衔接模式 篇8

现今社会是资讯时代, 科技时代,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资讯每天都在膨胀, 伴随而来的就是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包括语言。这就对未来的从业者的语言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对高职学生加以ESP教学是有必要的, 也是紧迫的。

高职英语面临的教学任务重, 课时少, 教学对象语言水平参差不齐, 面临这些困难, 唯有通过课程改革, 进行课程的整合或者衔接, 以培养高职学生语言学习能力为教学目标, 开展项目教学, 任务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使高职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

高职学生的英语入学水平是不一样的, 两极分化十分严重, 分数段大多集中于60——80分之间, 在高中阶段, 这部分学生属于基础不扎实, 但能掌握大部分语言知识, 单词量偏少, 这部学生大概占入学学生的50%——60%, 这部分学生能最大限度的反映了高职学生在入学的英语水平。

高职英语教材在内容上集中于日常生活的各方面, 难度不大, 较适合高职英语与高中英语衔接, 但是高职英语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为学生扎实基础这个层面上, 需要更进一步。

国家教育部将高职学生定位为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技能型人才, 是能将先进技术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的中坚力量,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即要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 也要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 能够在生产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职学生的学习周期短, 且部分时间又为技能训练时间, 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积极整合课程,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 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便在实践中自主学习理论知识获得克服实践环节中所遇到的困难。作为高职英语教师必须做这方面的思考, 使高职学生在短时间内养成语言学习能力, 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服务。

二、“双衔接”模式的初探

高职英语的课时少是不争的事实, 在客观条件有限的情况下, 就的从课程改革入手, 整合课程, 在短期内完成高中英语与高职英语以及ESP的对接。任何对接都需要媒介, 前文提及当今社会是资讯膨胀的时代, 各方面的新闻能在短时间内传扁全球。所以英语新闻是最佳的双衔接的媒介。原因如下:

1、资讯时代, 新闻传输速度快, 可利用资料丰富。

2、新闻形式多元化, 阅读难度不一, 能够找到适合高职学生阅读的难度。

3、最近发生的新闻和热点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从而引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

4、新闻英语同样能使学生了解他们所学专业的发展趋势, 对他们制定和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有着参考价值。

新闻英语作为衔接媒介, 也有其弊端:各专业所需的资料是不统一的, 在高职高专课程规划和考核标准的制定上有着一定的难度;教材的选择是一个难题, 新闻英语的内容更新的速度非常快, 涉及面广, 所以不好选择适合各专业的统一教材。

总的来说, 新闻英语作为双衔接的媒介是利大于弊, 只要在教学实践中扬长避短, 它无疑是最佳的衔接媒介。

高职英语的双衔接应当找准衔接点, 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无缝对接, 避免在课堂上出现思维的大跳跃, 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引导员的角色, 唯有这样, 高职英语课堂才能有序且活跃的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三、“双衔接”模式的操作性

高职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性与高职英语教学目标与教学课时少产生了矛盾, “双衔接”模式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转变为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在课外运用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既能学到知识, 也能在实践中磨练语言技能。这是能力本位的理想教学模式。

前文提及, 英语新闻是最佳的衔接媒介, 高职英语教师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情况在课堂中引入与其专业相关的英语新闻, 提供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讲解和词汇学习, 给予必要的背景材料, 安排学生在课堂进行讨论, 以及在课外进行资料检索, 形成对于该新闻的认知和解决方案, 在在下节课上进行成果展示。这是“双衔接”模式的大致框架。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以学生为中心,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将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 做到“授人以渔”。

“双衔接”模式应当注意以下问题才能发挥其其优点, 控制其缺点:

1、教师的角色转变。

在这种模式的课堂上,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讲授者的角色, 而是充当任务的发起人;任务的组织者;资料的提供者;任务的引导员;任务执行的监督人;成果的评价人等角色。这无疑加大了高职英语教师的工作量, 但这种转型是必要的, 是符合时代需求的。

2、衔接点的选择。

资讯时代, 各种资讯汗牛充栋, 形式多样, 合理选择的英语新闻材料才能更好的作为课程衔接的媒介, 新闻材料的选择应当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 客观真实的反映了社会相关领域的发展方向, 而不是滥竽充数, 不加筛选的引用。

3、建立评价和鼓励机制。

课程模式的转变必然带动评价体系的改革和发展, 基于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 建立与课程模式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是极为重要的, 评价体系应当包括语言知识评价体系 (语法、词汇等) ;语言技能评价体系 (听说读写译) ;成果评价体系 (书面文稿、课堂展示等) 。这样的评价体系才能客观全面的展现学生才此模式下的学习效果。高职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 学生可能因惧怕失误而不敢参与, 所以建立积极有效的长效鼓励机制是必要的。

四、“双衔接”模式的理论依托

“双衔接”模式实际上是将高职英语建设成为以英语新闻为媒介的任务引领型课程。

任务引领型课程与通常被称为项目课程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但任务引领型课程的理论体系更加完整改革的效果更加显著, 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国内外课改革的经验表明;任务引领型课程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其基本特征是:任务引领,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 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突出能力本位的课程定位目标, 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都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涵盖职业技能考核要求, 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结果驱动、关注的焦点放在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所获得的成果, 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通过完成典型产品或服务来获得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 内容实用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以职业活动为单元组织学习, 不求理论的系统性, 只求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做学一体, 打破长期以来的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局面。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任务引领型课程的优势, 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 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 启发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任务型教学中有大量的小组或双人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 活动内容涉及面广, 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活动中学习知识, 培养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 在教师的启发下, 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 积极参与的机会, 易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语: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在工作中使用英语, 通过任务型教学可以创造相应的语言环境, 实现在“做中学, 学中做”的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齐忠民:《通过新闻学英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4。

[2]熊丽:《如何将新闻英语引入高职英语教学之中》, 教育教坛, 2010, 11。

课程衔接模式 篇9

1 提升高职院校船舶工程专业人才管理技能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船舶产品在产量、品种、周期、质量、技术规范等方面逐渐与国际接轨,虽然与日韩相比我国船企在劳动力成本上拥有绝对的优势,然而我国船企过低的生产效率大大抵消了企业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但是换个角度来看,正因为目前我们的企业管理水平较低,因此提高劳动效率的空间较大,各造船企业尚有相当大的潜力可挖。当前我国的船厂,尤其要注重管理问题。其中包括设计技术管理、生产计划管理(含进度管理、工时管理)、成本管理、外协管理、质量管理和日常管理(含人员管理培训、安全管理、现场管理等)。日韩船厂竞争力之所以优于欧美船厂,根本在于日韩船厂在管理上做得好。我们的船厂要改变面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最重要的还在于从这些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踏踏实实地搞好方方面面的管理工作。

对于船舶制造企业而言,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的最重要环节。企业利用其管理能力将企业资源和技术能力有效的组织起来,并通过各种规章制度、组织系统、企业文化等对生产经营和研究开发活动进行组织、激励和控制。因此,可以认为:促进企业发展与业绩改善的根本性动力来自于企业管理能力。当然,技术创新的努力是必要的,但需要有效的管理协调能力作为成功开发全新技术的基础。同时,先进的技术可以从外部获得,而管理能力作为“软”资源,通常是买不到的,它必须由企业自身通过其独特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技能构筑于企业内部,进而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不可模仿性特征。以日本和欧洲船厂作对比,这些国家船厂生产设施及工艺技术的水平基本上相差不大,但由于组织管理技术水平有高低,日本船厂的生产效率要明显高于西欧船厂。据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统计,日本船厂建造每修正总吨16船舶的工时数为16,而西欧船厂高达30~40,相差1倍以上。可见,在船舶制造技术中,硬件是确保船舶能够制造出来的必要手段,而作为“软件”的管理则是实现技术先进性的根本保证。

2 目前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体系的现状

目前管理学的课程不论是从教学目标上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上都沿用了普通高等院校管理学教学的模式,不能适应中国的船舶工业发展的需求,也不能适应当今船舶企业对船舶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需求。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专门针对船舶工程专业学生的管理技能培养,尤其是针对高职院校船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研究几乎没有,也没有专门的船舶类管理学教材,需要我们进行自主探索,同时,长期以来,船舶企业普遍存在重生产轻管理的倾向,都导致了船舶企业和高职院校对专门性的船舶企业管理的课程体系重视程度不够。

(2)教材不符合高职院校船舶类专业的教学需要。目前高职院校管理学的教材基本上照搬照抄了普通高等院校的教材,而这些教材中又有很多都是翻译自国外的教材或者是根据国外的教材编写而成。这些教材虽然结构完整,内容充实,分析深入浅出,也有很多的案例展示,但这些案例都是基于国外企业的经营实践,缺乏与国内管理实际特别是船舶企业的实际情况的整合,因而也就从很大程度上缺乏了对船舶类专业学生的实用性,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限制。

(3)目前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在教学方法上,讲授法使用的比较多,针对船舶企业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体验式教学做的不足或做的不到位,导致船舶类学生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因此,在管理学(船舶类)教学中,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理论的思维空间和实际的船舶企业的情境(案例),使其身处其中,来学习船舶企业的管理学。

(4)教学理念与船舶类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目前许多管理类专业毕业的研究生越来越多的走进高职院校,从事教学岗位。毫无疑问,此类师资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非常适当,但针对船舶类专业的管理学同时还是一门船舶企业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教师在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的同时要到船舶企业进行专业实践,以提升对专业知识的了解。

3 高职院校船舶类人才培养的模式

3.1 目前高职院校船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目前船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从职业能力培养入手,以行业企业标准为标准,明确以船舶制造为核心专业能力,以船舶检验、船舶生产设计为一般专业能力,并形成围绕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整合进一步对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的整合改革,更新教学内容,重组课程结构,使专业课程更加适应船舶行业的发展和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深化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改革。紧跟船舶工程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基于工作过程构建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构建、完善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和相应硬件设施;实践、完善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方法与质量评价体系,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3.2 目前高职院校船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船舶工程专业紧跟船舶行业发展的需求,大力推行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对船舶企业的现状以及船舶工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等方面进行的广泛深入调查与研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培养的过程中,结合行业标准,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互派教师共同实施课程教学与技能培训,利用暑期参与相关企业的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基础能力,改革了以单一学校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取得很好效果,但是由于偏重专业技能培养,忽略了对船舶类人才的管理技能的培养,不利于激发学生在企业的发展潜力。

4 建立适应船舶类人才培养需求的管理学课程体系

4.1 创新管理学课程体系适应船舶类人才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发挥区域与地方优势,依托行业主管单位、行业协会,与造船企业深度合作,创新管理学课程体系,适应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通过校企合作基地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完成专业基础平台教学的基础上按职业方向进行管理学课程体系改革使学生能够进行准就业岗位锻炼,最终实现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4.2 构建基于船舶建造工作过程岗位对接的管理学课程体系

在造船行业管理部门和职业技能鉴定部门的指导下,结合船舶制造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与知名企业合作,按照船舶制造的工作流程要求,构建基于船舶建造过程的管理学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对接,教学环境与企业工作环境对接;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训练”的“两对接、三自主”教与学的课程学习方式。

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建立健全适应中国船舶业发展需求的管理学课程体系,把管理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扩大船舶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时空范围。同时作为身处教育第一线的高职院系的教师,应把开展管理技能的培养作为从事船舶类大学生成才的良好契机,帮助船舶类大学生在强化专业技能的同时解决管理技能培养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实际因难。只有全面提升船舶类大学生的管理技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相关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树立了高职院校的社会形象,而且为校企合作增加了信任度和满意度。

摘要:目前管理学的课程体系不能适应当今船舶企业对船舶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需求,目前高职院校船舶类管理学的教材缺乏,对船舶类专业学生管理技能的培养带来了很大的限制。因而创新管理学课程体系以适应船舶类人才培养模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宗华《.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2).

[2]高介祜.以转模推进船舶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J].造船技术,2004(3):7-10.

[3]王森潦.中国造船业的优势在哪里[J].船舶物资与市场,2004(6):31-34.

[4]张光明,肖怀云.造船供应链合作风险综合评估.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2):27.

[5]朱汝敬.世界造船业百年发展回眸.中国造船报,2000:12-29.

课程衔接模式 篇10

“十二五”时期是广东省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 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 是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年)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广东省以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为重点, 统筹协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 做好技能人才培养、实训、评价、使用和激励等工作, 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到2020年, 力争使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形成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格局。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急需大批计算机专业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特别是互联网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 对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激增。从近期对人才市场的职业需求分析来看, 广东省人才总需求中, 信息技术人才占55%, 其中仅IT专业人才缺口达到25万名以上, 而且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快, 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供不应求, 主要原因是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难以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 虽然本科高校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好、学科建设基础扎实, 但在专业技能上有所欠缺, 而高职学校在培养学生技能上较强, 专业紧贴生产一线, 能满足企业与岗位的需求, 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实践机会, 但它在专业理论上有待加强, 所以要解决当前人才培养上的问题, 就要与本科院校专业对接, 与企业合作联合教学, 协同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文件精神, 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 强调“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 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 强调“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 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 (粤府办[2012]103号) 文件精神, 对于推动高等学校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来讲, 首先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推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调发展, 积极发展服务我省基础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善民生的学科专业, 着力提高工科专业比重, 构建优势学科专业群。其次, 要形成促进各高校合理定位、错位发展的体制机制, 重点建设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省属本科高等学校和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 打造一批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的示范性 (骨干) 高职学校。本科院校具有雄厚的学科优势及师资等资源, 高职院院校具有丰富的校企合作等资源。从国家、省教育规划改革文件精神来看, 适时开展省属高校与高职院校协同办学, 既符合教育改革的大方向要求, 在获得政策支持的基础上也充分发挥了两种类型院校的资源优势, 实现资源共享, 为打造新型办学模式、最终实现培养高质量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提供有效途径与措施。

二、高职计算机专业专本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研究的意义

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推动科技转化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开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协同培养的改革, 形成高职院校“3+2”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可以完善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层次, 深化高职学生的内涵, 提高本科生的动手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 为构建广东现代产业提供更有力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保障。在国内外IT产业的迅速发展的背景下, 广东省力争打造有全球竞争力的高规模的计算机技术产业群, 计算机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珠三角洲地区企业经济的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依托的产业、行业、企业的需求旺盛, 拥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计算机类专本对接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为珠三角地区行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更高技术技能人才。高职学院计算机类专业是需要培养专业技术能力较强的专业, 应具有高理论技术开发水平, 所以, 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多方位多层次联合对接, 如:高职学校和本科院校的对接、高职学校和企业的对接, 另外, 还得需要上级政府部门及人社厅的支持, 通过专本对接、校企联合、政府支持, 成立协同创新合作平台, 有利于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降低办学成本;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企业用人需求、人才产业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 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技能性人才, 这是珠三角地区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的需求。计算机类专本对接人才培养的创新和课程体系的构建, 通过专本对接、校企联合, 这种两对结一合作不仅培养了学生能力和知识并重, 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模块及实施过程也达到了灵活灵用、教学相互交替, 同时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特长的培养, 体现了个性化的教学理念, 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需求。

三、高职计算机专业专本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研究总体思路

根据协同育人总体思想, 高职院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要充分按照产教结合一体化。课程构建要与本科院校及企业需求链接, 教学上可以理论和实践进行分类指导、管理上分线管理, 课程构建进行模块划分并开展多样性的课程, 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共享, 更好地推动学校教学优化和发展。

四、高职计算机专业专本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研究方法

1.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构建之前要对校企合作企业及学生进行访问和调查, 通过调研, 更加明确对应学生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 构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并且分析和总结出核心职业能力和核心课程。

2.创新协同育人机制, 重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重构课程体系, 综合设计计算机专业“3+2”五年制本科的培养模块及课程内容模块, 每块培养模块的讲课和考核进行分工, 通过高职、本科、行业、企业分别完成不同课程模块或模块中的不同部分, 以发挥各自优势, 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

3.改革教学内容,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化, 在行业、企业的参与下, 制定计算机专业与课程标准;将行业认可的相关专业职业技能培训及认证的内容, 如: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信息系统分析师、软件工程师等引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使专业课程的教学、考核标准化, 本专企协同的“督教、督学、督管”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对教学过程进行管理与评价、反馈与督促, 充分保证协同培养的人才质量。

4.根据信息化产业、金融行业对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岗位需求, 依据行业企业的职业标准, 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广东省教育厅、省人社厅、本科、高职与企业五方联动, 制定和落实本科毕业证+学位证+准工程师的毕业标准, 凸显协同育人特色,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以国际行业标准为引领, 促进专业标准化建设。 (1) 引进行业企业国际化职业标准, 以现代信息技术与金融学科交叉的复合型职业岗位要求, 重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 使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计由学科教学型转向应用型, 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通,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2) 以国际化视野培养应用型人才, 利用我省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和毗邻港澳台的区位优势, 创造有利于汇聚国际资源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环境, 随着广州国际金融城的建立, 将引进国际性金融企业总部和双百金融企业进驻, 需要着力打造一大批通晓国际规则、能参与国际事务的国际竞争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通过设置金融英语、网络金融、金融信息安全等与国际金融行业相适应的课程, 以适应金融信息技术人才的国际化就业的新趋势。 (3) 本专企协同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既定的专业与课程标准, 构建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本专企协同的“督教、督学、督管”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对教学过程进行管理与评价、反馈与督促。引进第三方评价, 实现“管办评”分离, 形成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五、高职计算机专业专本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研究效果

1.通过开展计算机专业专本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研究, 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3+2”协同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模式, 协同创新、资源整合、提升办学绩效, 产生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2.依托产业需求, 专业与行业企业对接, 提高毕业生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 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提高学生就业对口率和满意度, 实现高薪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3.搭建一批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签订中心;培养一批具有高技能职称、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积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经验与培育模式;初步积累五年高职教育的办学经验与培育模式。

4.逐步加大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 扩大协同培养的专业群;开创五年高职院校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产出一批较高水平的纵向、横向项目,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 以及输出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使企业生产技术有明显提高, 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总之, 通过开展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院校对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协同培养, 在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方面进行改革, 可以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3+2”协同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模式, 协同创新、资源整合、提升办学绩效, 产生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依托产业需求, 专业与行业企业对接, 提高毕业生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 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提高学生就业对口率和满意度, 实现高薪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马元方.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研究, 2008, (8) .

上一篇:阳台上的水稻下一篇:开放的课堂精彩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