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课堂精彩的生成

2024-06-11

开放的课堂精彩的生成(精选八篇)

开放的课堂精彩的生成 篇1

课堂简录如下:在复习相关知识后, 出示例题:少先队员在山上栽松树和柏树, 一共栽了120棵, 松树的棵数是柏树的4倍。松树和柏树各栽了多少棵?

教师根据教材编排意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后说:“同学们, 今天老师把自主权交给大家, 请你们自己想办法解答这道题, 方法不作限制, 看谁的方法多, 然后把你的方法展示给大家, 好吗?”教师说完要求后, 学生立即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都积极开动脑筋。有的学生在独立思考, 有的则开展小组讨论、交流, 几分钟之后, 一只只小手高高举起。

师:同学们探究得如何?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听, 好吗?

生1:我用比例解答这道题, 设松树有x棵, 列式为:

x∶4=120∶5

x=120×4÷5

x=96

96÷4=24 (棵)

生2:我设柏树为x棵, 列式为:

x∶120=1∶5

x=120×1÷5

x=24

24×4=96 (棵)

师:这两位同学都是用比例来解答这道题的, 还有谁也用这种方法? (80%的同学举了手)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下面有的学生在说:算术方法还有……)

师:请生5说说你的方法。

生5:我用120÷ (1+4) =24 (棵) , 这求出的是柏树, 所以松树就是24×4=96 (棵) 。

师:刚才3位同学说的几种不同算术方法, 其实就是用分数、用比例分配解和用和倍知识……

生6:老师, 我还有不同的方法。

师:那请你说说你的解法。

生6:这道题用方程解最简单, 可以设柏树为x棵, 松树有4x棵,

x+4 x=120

5x=120

x=24

24×4=96 (棵)

生7:老师, 我还有……

(学生们思维活跃, 解答方法精彩纷呈, 从不同角度都能找出解答问题的方法, 教师不禁为学生的积极主动、自主创新感到惊奇!)

反思:数学课堂教学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果实施开放式数学课堂教学, 学生会有更多的参与机会, 每个学生会在参与中得到长足发展。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主动、和谐发展为中心, 努力挖掘和发展每个学生的潜在智能。

开放的课堂精彩的生成 篇2

城关镇中心小学

钟秀娟

余旭炎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我们越来越倡导有效、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可以从“捕捉亮点资源”“有序安排资源”“善待错误资源”巧妙地启迪学生的思维,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的平台。因此,能否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这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需要有敏锐的教学眼光,给予学生以清晰的引领。【关键词】:课堂生成; 捕捉; 引领

课堂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我们的课堂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极具个性化的头脑,教学是一次次思维的碰撞,好的课堂应该是灵动的,是富有机智和充满变数的。

新课程实施以来,进行“课堂动态生成教学”已形成了我们教师的共识,但随着探索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发现伴随而来的是这样的一些常见问题:学生动起来了,自主参与学习的机会多了,教师如何对课堂教学进程进行合理调控?学生在探索中偏离了教学预案,教师该如何引领?动态生成了,却杂乱无章,教师该如何有效捕捉、筛选、利用这些生成资源?这不得不使我们理性地思考:什么是课堂生成?是不是“拣到篮里就是菜”,也就是说不管什么样的生成都欢迎;更关注了什么是有效教学?更有意识地促进有效的课堂生成,防止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课堂生成。为此,怎样有效的利用课堂的生成资源成为我们关注的话题。

怎样善待课堂生成,怎样应用智慧促成更多的课堂生成?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捕捉亮点资源

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系统的体系,由教师、学生、教材等诸多子系统组成,而连接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手段是信息的传递与对信息的应对,它使教学处于不停顿的运动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过程是调控的过程。课堂信息如何应对,就是要体现教师善于捕捉学生的生成信息,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从而调节课堂节奏,达到课堂最优化,这样就会使课堂出现一些让人记忆深刻的闪光点,使教学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

【案例】《认识角》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请比一比,下面两个角谁大谁小。学生操作、交流、汇报。

生1:先用活动角量一下∠1,再将活动角的顶点和∠2重合,活动角的一边和∠2的一边重合,再看活动角的另一边在∠2的内部,所以∠1<∠2。

师:这个方法多好。

生2:我先用直尺和∠1的一边对齐,从角的顶点量出1厘米,作上记号,同样在∠1的另一边也量出1厘米作上记号,再用直尺和∠2的一边对齐……

生2在叙述过程中好像自己忘记了自己的方法,停下来想。

师:你的想法真了不起,这可是“伟大”的发现啊。谁听懂他的想法了?把这个“伟大”的方法补充完整。

……

学生在叙述过程中对方法不够深刻,才会出现忘记自己的想法。教师有效的评价引领学生把想法补充完整,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生成性资源。使这一生成资源得到开发,课堂也显得更为生动。利用这一生成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我们的课堂便会勃发生机,学生便会享受到探索的无限乐趣。灵感稍纵即逝,火花瞬间即灭,教师能不能及时捕捉住“灵感”、“火花”,并变成有价值的“生成资源”,需要教师的智慧,这种智慧源于教师“知识的底蕴”和“精神的底色”长期滋养。

(二)有序安排资源

面对相同的生成资源,反馈的顺序不同,教学效果也会有所差异。因此,教师在组织反馈时,我们还要考虑反馈的顺序。对于一些学习思路比较模糊的学生,教师更应该结合学生反馈的情况作出清晰的思路点拨,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既要关注不同学生认知水平上的差异,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及时掌握学习资源生成情况,合理安排反馈的先后次序。

【案例】前不久,我校开展了“师徒同上一节课”的教研活动,其中杨老师上的四年级第八册教材中的《精打细算》,令我印象深刻。

甲商店5包牛奶要花11.5元,乙商店6包牛奶要花12.90元,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

先解决中间问题:甲商店每包要花多少钱时,学生出现了这些不同的答案。生1: 11.5元=115角

115÷5=23(元)23角=2.3元

生2: 11.5 101.5 10÷5=2(元)1.5÷5=0.3(元)2+0.3=2.3(元)生3: 11.5÷5=2.3(元)

在反馈这些生成资源时,教师就要先考虑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即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第一个同学的方法把元转化成角,把小数转化成整数,用旧知来解决新的问题,对于这种方法学生比较好理解。所以,重点反馈第二个学生的方法中的:1.5÷5=0.3(元),并让学生思考这样想法的过程。这样,学生对于算理也更为深刻,对下一步(方法3)用列竖式的方法中的过程也打好了铺垫。

(三)善待错误资源

学生的学习错误,作为一种源于学习活动本身、之间反映学生学习活动的生成性资源。教师要善于把握预料之外的生成性资源,善于分析学生的学习表象,挖掘在现象后的数学本质。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总难免会出现各种不同的 错误,教师应改变以往对待“错误”的消极态度,而应站在新的视角对其进行新的探索,合理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1、在错误中引领

“错误”,向来是个贬义词,而在追求“滴水不漏”的传统课堂中,“错误”更是“法理难容”。但我们知道课堂是常出现错误的地方,如果我们以一颗平常心来审视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会发现学生身上的“错误”只要稍加开发,就会成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富兰克林有一句名言: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生成的一个情境、一个问题、一个信息、乃至一个错误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对于这些教学资源,教师必须迅速地做出相关检索,进行有效分类,对于有效的生成性资源,适时进行价值引领,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显露资源中的“闪光点”,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合理成分”激活。使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在“出错”中奇光异彩。

2、在质疑处引领

在动态生成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发表的诸如“我反对”、“我喜欢自己的算法”、“我认为这样做也可以”的意见。有些看似无关紧要甚至有些谬误的学生的争论,说明尚存疑惑,其中就可能蕴藏着绝妙的教学契机。教师要珍视学生这种积极思维的情势,及时把握适当的角度予以引领,创设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境界,使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得到迸发。

【案例】:

一位教师上“小数单元复习”课,当复习到小数的读法时,突然有一位学生提出:“小数点的前面和后面读法为什么要不一样?”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使教师呆住了,这可是预设时没有想过的问题,教师想用“这是自古以来的规定”搪塞过去,但仔细一想,觉得这是一个引导学生探究的好时机,于是便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汇报交流时居然给大家带来了惊喜,有一个小组说道:“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部分的末尾加上0,大小都一样,如果按照整数读法就读不清了,如,24.35如果可以读作二十四点三十五,那么24.350就读作二十四点三百五十,三十五怎么跟三百五十一样呢?所以我们觉得还是应该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开读。”这个理由虽然不一定是数学家们的科学规定,但学生毕竟用自己已有的 知识和想法去理解了,这是他们自己建构起来的探究问题的方式。

教师巧妙地把学生课堂上的错误作为一种资源,以此展开教学,改变教学流程,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结论。这显然比教师直接给出答案要更有效果,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有了体会,有了争论,就会有更深的认识,也会获得思维上的发展。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不应是封闭的、狭隘的,它应该更多地走向生成,走向开放。但无论是教师意料之中的生成,还是教师意料之外的生成,教师既不能因尴尬而刻意回避,也不能为求精彩而一味迎合。而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以学生发展为本,或“放大”或“缩小”;或“搁置”或“延迟”,捕捉瞬间出现的信息资源,变成丰富精彩的“课堂生成”。惟有如此,教师才能创造性地驾驭课堂,师生才能在情感的交流中,碰撞出灿烂的思维火花。

参考文献:

1、《数学新课标》

2、《中小学数学》 谈谈“走课”现象的分析和策略 2009年04期

精彩的数学课堂需要精彩的生成 篇3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是当今时代的要求, 只有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课堂才是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高涨, 高潮迭起, 充满活力的精彩课堂因此, 在当今时代的背景下, 巧妙的预设固然很重要, 但精彩的数学课堂更需要精彩的生成.

一、突破预设, 萌发生成

由于各种影响因素的存在, 教学过程常常会与预设产生差异, 甚至截然不同.面临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 教师将何去何从呢?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突破教学预设, 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 使教学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1. 选择预设, 灵活生成

课堂教学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是千变万化的, 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与课前预设不同的情景.教学时, 教师就应随机应变, 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 科学地选择课前预设的多种不同的程序, 为教学方案的动态生成提供广阔的空间.

如:“认识事件的可能性”这一节在学习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的定义后我就按课前预设说了一个事件: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是女的.学生们很快就判断它是不可能事件.接着要求学生说出一个事件, 并找一名同学来判断它是哪种事件.一听可以考考同学, 大家都很积极地说开了基础差的李京郎抽了全班成绩最差的朱红达说:“我是地球人.”朱红达当然也知道这是必然事件……知识丰富的叶枝金同学说:“蜻蜓的复眼中一共有二万只甚至二万八千只左右的小眼睛.”很多同学都不知道, 叶枝金就得意地为大家解释开了……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见机表扬:“叶枝金说得真好!他的课外知识很渊博!大家要像他一样加强课外阅读.”很快黄锦媚又说了:“我们人身上有206块骨头.”大家叫道:“必然事件.”又听到一个声音高叫起来:“错!”大家的目光都聚到了调皮鬼刘军伟的身上.只见他不紧不慢地说:“应该是不确定事件.比如, 我就有207块骨头.因为我小时候贪玩不小心把一根肋骨摔成了两根.”大家一脸的茫然, 见势, 我选择了预设的另一程序, 赶紧强调:“刘军伟说得很对, 大家说得也有理, 问题是判断一个事件属于哪类事件, 要注意事件的发生条件.你能说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吗?”学生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究……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成功地建构了知识意义, 还体验了上数学课的快乐.

2. 整合预设, 机智生成

课堂上活动的主体是具有一定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并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 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来整合课前的各种预设.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新问题、遇到的新阻碍、课堂的气氛、教学的进展等情况, 及时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教学.

以课题“四边形的内角和”为例.按教材设计意图进行的预设是: (1) 给出四边形的定义→ (2) 合作学习 (剪拼得出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 (3) 证明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 此定理的应用.基于学生在小学里已用剪拼、测量和图形特殊化等方法得出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实际教学中, 学生有可能主动跳过课前第二预设而直接进入第三预设.如果机械地将学生纳入自己预设的轨道, 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会受到影响.这时我们可以机智地将四个层次的学习活动进行整合, 主动让学生到台前唱“主角”, 通过质疑和交流, 使原本机械的教学预设在师生的共同创造中变得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活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丢掉了书本中的合作学习, 把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作为学生已知的事实进行回顾, 接着把学生直接引入课本“轨迹” (3) 和 (4) .在轨迹 (3)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的证明教学中, 师生一起得到了“预设”中的三种“传统”方法 (如图1, 2, 3) 后, 意外的生成出现了:

生1:老师, 我是通过添平行线来考虑的 (如图4) , 把四边形的四个内角之和转化为图中粗线所圈的四个角 (平行线的同旁内角为180°和一个平角) .

生2:我从特殊到一般进行思考, 通过添画成长方形去证明 (如图5) .长方形的四个角都为90°, 和为360°.先画一个长方形, 再在里面“装”一个四边形, 将四边形的内角和转化为长方形的内角和就证明出来了.

生3:平行四边形内角和为360°, 可以先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再在里面“装”一个四边形 (如图6) ;当然把四边形画在外面更加简单 (如图7) .这样四边形的内角和就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了.

这些学生能自发地从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找到需要的模型, 加以思量, 从而多途径地解决问题, 这可以说是教师始料未及的.而这些生成使得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更有魅力.

二、优化预设, 促进生成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课堂教学只有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 自觉地想办法来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 才会为动态生成的多元化和深层化提供广阔的舞台, 才能促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动态生成, 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充满活力.

1. 一题多解, 增添生成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同一个问题, 不同的学生会提取各自不同的已有经验, 运用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进行思考, 因而他们的解决方法也各不相同.

如折纸问题:

已知AB=8 cm, BC=10 cm, 折叠矩形的一边AD, 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 且CF=4 cm, 求CE的长.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容易思维定式, 千方百计引导学生通过线段转化, 设CE=x, 利用勾股定理得出方程x2+42= (8-x) 2来解决图形中的线段长.而学生总会别出心裁, 解题方法多样:

有利用面积来解决, 直接得出有利用三角形相似的性质来解决, 得出三种方法都可以得到相同的答案x=3 cm.

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地倾听, 敏锐地捕捉到这生成的契机, 注重一题多解, 结果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2. 合作探究, 丰富生成

教师要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使学生善于学习, 主动学习, 从而夯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 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素质、能力和个性的培养者;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 积极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 参与合作学习, 促进协调发展.

如在“勾股定理”教学中, 利用拼图验证定理时, 给足学生独立拼图的时间, 利用四个全等的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先让全体学生动起来, 再思考能验证a2+b2=c2吗?难度加大,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此时设计让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解决, 这样既能掌握知识又能学会方法.这时, 学生“动”了起来, 没有“旁观者”“怠慢生”, 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 合作分析、讨论、解答.难点被突破了, 合作的成功体验使他们学有兴趣、轻松愉快.各小组学生踊跃展示自己的成果, 使课堂达到高潮.b

水本无华, 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 相击而生灵光.合作学习是对学生有限性的弥补, 从而更多地生成课堂教学智慧.

三、放弃预设, 拓展生成

预设的教学目标并不是不可调整的唯一行动方向, 也不是检验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当学生自主选定的学习目标与教师课前预设发生撞击时, 教师在教学中要舍得放弃预设, 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探索、去发现,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机会绽放智慧火花, 表现自己的创新才能.

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这一内容时, 我在做了一番知识的铺垫后问:“那你们想知道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相同?如果相同是多少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正想按部就班地揭题板书节名时, 突然一名学生大声说:“我知道,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样一来, 原先精心设计的各个精妙的教学环节与精心提问, 一下子全泡汤了.怎么办?我马上随机应变, 改变预设的程序, 很惊奇似地问:“你怎么知道的?”这名学生自豪地说:“我从书上看到的.”“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呢?”我顺势再问.“我知道, 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就可以拼成一个平角, 也就是180度.”教师拍手赞同, 并问:“你说得太棒了, 那是不是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都是180度?除了撕的方法还能有其他方法证明吗?”该生摇摇头, 这时我即时肯定:“这位同学能提前预习, 真了不起, 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那么大家想不想验证他的说法?”“想!”同学异口同声大声回答说.“今天老师不教, 想请你来当一回老师, 你们用手中的学具证明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并且试试看, 除了撕的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好!”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教师进一步调动起来.“好!下面就开始学习, 可以独立学, 也可以几个人组成学习小组合作学.”

你看, 让教学中的“茅塞”变成熠熠生辉的“金子”, 不是节外生枝而是“锦上添花”!上述案例中的随机事件, 打乱了课堂程序, 但教师针对课堂中学生出现的“意外”行为, 放弃预设, 重新设计和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 更好地拓展了生成, 课堂也因此变得更精彩.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只有机智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课堂才会更加精彩!让我们为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再现课堂生成的精彩, 共展师生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吴立岗, 夏惠贤主编.现代教学论基础,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刘天华.关注教学动态生成激发课堂生命活力.中国教育学刊, 2005 (07) .

让智慧生成精彩的课堂 篇4

一、课堂导入要有智慧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导入的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好坏。它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 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好的导入能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

何谓“导入”?“导”就是教师引导回忆一些与课文有自然联系的人或事, 其目的是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学习内容上来。“入”就是导入新课, 过渡自然。

课堂导入的智慧多种多样, 如利用兴趣导入, 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利用教材和教学本身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促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如在执教《人有四个宝》一文时, 一位老师这样导入:“你们愿意做聪明的孩子吗?”“每个人都有四个宝, 如果你学会这四个宝, 你就会变得聪明起来, 那么, 这四件宝是什么呢?”这位老师运用形象的语言把抽象的课题具体化、形象化,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围绕文章标题导入, 如《梦想的力量》一文, 引导学生把握两个问题:梦想是什么?梦想是如何实现的?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领略课文的精妙构思;利用讲故事导入, 学生更易集中注意力。小学生大都喜欢听故事, 在上课之前, 老师如果说“让我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学生瞬间就会安静下来, 眼神里流露出渴望的眼神, 专心致志地听讲, 老师就可抓住这个有力时机, 在学生集中精力听故事的同时, 自然而然, 不知不觉导入新课。只要开动脑筋, 就能开一个凤头。

二、对文本解读要有智慧

对文本的解读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不同的人由于个人阅历和知识水平不同, 对文本的解读也就不同, 只有深入挖掘文本, 才能为精彩课堂做好准备。

比如教学《风筝》, 要理解文本中所蕴含的“童年”这一主题意义, 仅靠这一文本是不够的。不仅要选取与学生现有的生活世界相适合的“童年文本”, 而且要选取同一时代不同现实世界 (如不同国家) 不同人的“童年文本”, 还要选取不同时代同一年龄段人的“童年文本”。而且这些“童年文本”大多应能构成学生和文本之间对话的美的文学作品, 也要引用其他形式的材料, 进行理性上的多层面、多维度的导读。同时, “童年文本”的质性不仅来自于成长中的自我心灵, 而且来自于对自然艺术和社会人生的探索, 文本的材料完全可以是“文学”的, 也可以是“美学”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教育学”的, 等等。我们要多种视界融合的材料, 通过材料“质性”地选择融合, 使这一主题显得丰富完满, 使阅读意义的产生有丰富的背景。学生亲历阅读即可, 我们不必太多地讲解, 事实已经证明讲解并没有让学生获得精神意义的生长。

三、教学设计要有智慧

如教学《再见了, 亲人》在导入时, 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 出示了抗美援朝的录像和解说, 播放雄赳赳、气昂昂的《志愿军战歌》, 本以为学生会在设置的情景中走进文本, 反复指导学生朗读, 设计的问题自以为很巧妙, 看似很到位, 结果却让我大失所望, 学生看似动情地读书声好像缺点什么, 始终不能入情入境。

其实, 学生的朗读中缺少的是感情, 那种源于心灵深处的感动, 因为学生缺乏对抗美援朝的深入了解, 无法理解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之间那种“比山还高, 比海还深”的深厚情意。

这让我对预设有新的认识。

(一) 任何一篇课文教学的设计, 立足点是学生的心灵, 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 考虑他们的年龄特征与文本中情感的差异。

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教材中情感的差异, 寻求感情上的共鸣, 如教学《再见了, 亲人》, 在课前应搜集大量的抗美援朝的资料, 通过影片、文字, 创设深入体会情感的条件。在设计教案时, 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调查, 了解学生预习时的产生的需求信息, 如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还想了解什么, 这样学生才能把对抗美援朝的感情融入到课文的情感中。

(二) 语文教学中的“感情朗读”不应成为教师浮于表面的技巧指导, 而应成为感悟语言的一种方法。要将读和思结合起来, 思考越深刻, 情感体会就越深刻, 因此, 预设时设计的问题要有思考性、启发性、兴趣性。“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书如此, 教学亦如此, 只有教师的情绪才能点燃课堂的情绪, 只有教师的激情才能点燃学生的激情。

因此, 智慧的教学设计要牢牢把握一点, 要抓住课堂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 任何内容的选择和环节的设计必须从实际出发。

四、课堂教学要有智慧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头脑是一个等待被点燃的火把, 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 点燃学生的头脑, 在课堂教学中, 只有智慧才能捕捉住课堂教学灵感的火花。

尤其是当课堂预设和生成不吻合时, 更需课堂智慧。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的没有激情的行程。”当课堂上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和突发情况时, 教师需要敏锐地洞察, 灵活机智地应对, 这样才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一位老师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注意宫殿这个词, 想一想这个房子的主人是谁?”有的学生说是皇帝, 有的说是皇太后, 还有的说是上帝和教皇。伴随着一个个的回答, 同学们不时哄堂大笑。其实, 要想避免不必要的“笑场”很容易, 只要课前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开展以“圆明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 就能丰富拓展课堂资源,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另外, 当学生说出上帝、教皇等答案时, 只要老师展现足够的教育智慧和课堂艺术, 迅速“救场”, 就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开放的视野。

只要教师善于利用教育机智, 捕捉点拨的最佳时机, 因势利导, 循循善诱, 就会极大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让动态生成演绎课堂的精彩 篇5

一.质疑问难绽放精彩课堂

明人陈献章云:“疑者, 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 一番长进。”《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些理念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认识, 并在学生的质疑问难中达成新的教学目标。为此, 我们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质疑问难, 并因势利导, 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如我教《背影》这一课时, 我在完成了教学任务后设计了一个质疑的环节:

生1:老师, 写人有好多角度, 朱自清的《背影》为什么非要从“背影”入手呢?

师: (顺水推舟) 是啊, 写人有好多角度, 从“背影”入手就未必好。不妨先让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吧, 谁来——

生2:我来读。 (声情并茂)

(教室里一片啧啧称羡声)

生3: (眼睛有点湿润) 文章用父亲的“背影”来表现父子之情是最好的选择, 父亲艰难去“买橘子”的细节真感人, 他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

生4:“背影”, 特别是读到最后一处“背影”时, 我感觉到作者内心很复杂, 愧疚、忏悔、伤悲、感恩、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都有。

师:是啊, 剪不断, 理还乱, 是——

全体学生: (接着) 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生2: (很动情) 我父亲在杭州打工, 去年农历十二月十六回来, 风雪交加, 父亲执意送我和我叔叔上火车, 在车站告别的时候, 父亲推着自行车, 蹒跚地走在回工地的路上, 他还不时地回头望着我, 雪地上留下了一条艰难的足迹。看着父亲背影, 我当时流下了眼泪。

(同学们都很有同感)

生1: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朗读和讲述, 我懂得了……

(许多同学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这一教学环节, 我的设想只是希望学生归纳本文生动的的细节描写的特色, 而学生却不仅再一次体会到朱自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父子之情, 还联想到自己的母亲, 述说自己的父亲在火车站送行的场面, 实在令人欣喜。不经意的一次质疑活动, 不仅使学生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 还引发了他们内心的共鸣, 激发了他们对自己生命历程的体验, 实在精彩。

二.巧用错误演绎精彩课堂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 是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说错话、做错事都是正常的。有时, 正是学生的天真无邪、幼稚无知, 才使教学活动意趣横生, 多姿多彩。那么, 教师如何从学生的“错误”中找准“豁口”, 在“错误”中发现合理的因素, 把学生从错误引向正确;或将错就错, 让“错误”暴露无遗, 使学生自己发现错误, 自己改正错误;或将“错误”和“正确”加以比较, 让学生自行判断, 自然得出结论呢?

教学《曹刿论战》, 自然离不开对成语“一鼓作气”的讲解, 然而, 当默写课文 (或成语填空) 时, 却总有一些同学写错, 有一些同学把它误写成“一股作气”、“一鼓足气”了。

怎样才能让这些学生避免错误的产生呢?我忽灵机一动, 何不创设一个活动情景, 让学生结合课文自行改错呢?于是, 我向同学“发话”:你们能运用文中的知识, 来帮助那些同学“改邪归正”, 不把“一鼓作气”写错吗?

这一招还真见效, 纠错方案很快“出笼”了:“一鼓作气”原指在战场上决胜的关键是士气, 古代用击鼓法指挥进军作战, 只有在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达到最佳状态, 后面几次就差了。所以, 成语“一鼓作气”中的“鼓”是击鼓之意, “作”是振作。在使用中发生错误, 大多是因为不理解成语意思所导致的。

这个小插曲, 从表面上看是一个纠正错别字训练, 实际上却是对文本的细加工, 精加工, 只有当学生认真阅读文本, 理解文本后, 才能真正明了成语“一鼓作气”的含义, 才能保证今后不再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也让学生真正明白学习文言文是不能脱离文本的。更主要的是使学生尝到了自我纠错的乐趣, 明白了学习中的许多错误其实是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的道理。如果教师稍作引导, 让学生还能明白生活中的错误也是可以自我改正的话, 那语文课堂教学就更显示出了人性的光辉, 就更为精彩。

三.智化危机点活精彩课堂

课堂教学活动中, 外在环境存在不确定因素, 当它们突然闯入课堂时, 我们如果处理不当, 不仅正常的教学秩序会被打乱, 还可能伤害学生, 损害自己形象, 如果利用得好, 把它作为课程资源, 倒也会使课堂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我的母亲》 (胡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的教学流程到了板书“母爱”时, 天色阴沉下来, 当我写好“母爱”转过身来时, 突然有一位学生的母亲悄然“闯进”教室, 把伞递给她的女儿, 转身给我一个微笑就走了。整个教室一下子沸腾起来, 有的笑有的叫。面对这种情景, 我急中生智, 在原来的思路上, 作了个性化练习设计, 用“母爱是……让……”的格式写一句话, 结果学生写出了:

母爱是一把小雨伞, 让孩子免遭风吹雨打。

母爱是一句叮咛, 让孩子感到亲情的温暖。

母爱是一个眼神, 让孩子获得心灵的慰藉……

如此真切动人的语言, 可以说是为《我的母亲》的教学作了最好的总结。

这种因“不速之客”而造成的教学危机, 只要我们能心平气和地加以利用, 不仅不会给正常的教学造成麻烦, 反而使学生得到了美妙的情感体验, 实现文本与生活的最佳融合。

除了外来的“不速之客”, 我们也会遇到来自于学生的很棘手的偶发事件。

冰心的《纸船》正在教学, 忽然有个学生举手说:“老师, 某某和某某在玩纸飞机!”按理说, 我应该停止上课, 对那两名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但当我发现那两名学生抬头看了我之后, 都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时候, 我觉得和他们重申遵守集体纪律的重要意义已没有必要。

看着他们的纸飞机, 我突然想到今天的语文课我们正在学习冰心的《纸船》, 诗人以纸船作为一种的载体, 寄托着自己对母亲的思念。我想就让两个学生也以纸飞机为题材, 来写一写自己的心情。想到此处, 我便对两个学生提出了要求:既然你们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那么老师就不再多说什么。不过, 有一个额外的要求:请你们以“纸飞机”为题目, 完成一首小诗。

我知道这两个学生语文成绩都不错, 平时也喜欢写几句小诗, 做这个作业应该不难。不一会, 两人的作品就完成了。一个写的是:我把小小的纸飞机/投掷在无限的空间/我的梦想随着它一同飞翔/无论是什么/都无法阻挡心的飞翔。另一个写的是:纸飞机/一只白色的小鸟/飞驶在蓝色的天堂/明天的我/将也如你一样/张起知识的羽翼/冲向成功的天宇。当他们两个念给大家听了以后, 得到了全班学生热烈的掌声。

在学生的掌声中, 我感到:对学生犯错的学生因势利导, 深入的挖掘了他们心灵深处的积极向上的情感, 让这种情感因素迸发出来, 并转化为孩子发展的一种动力的重要性。这其实是我对学生进行的关于尊重的一次教育——因为课堂教学毕竟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当然两个学生的创作, 无意间激励和教育了全体同学。也可以说是由“纸飞机”事件, 带来的一次意外的收获。

开放的课堂精彩的生成 篇6

突然, 我听到教室靠窗户边传来一个女生的大叫声“啊!快看!”, 就看到坐在窗户边的王欣手指着另一个女同学的背身上出现了一道“小彩虹”。我回头一看时, 才发现窗外几道明亮的阳光穿透了窗子冲进了教室, 透过王欣他们小组的三棱镜折射后投射到另一个小组的那个女同学背上。就在这瞬间我心想:这阳光来得可真及时呀, 我都没有注意到此时有了阳光。

说时迟那时快, 顿时整间教室里不知是哪来的魔力瞬间让整个教室沸腾了!有的学生飞离了自己的座位跑到这边来观看, 我当时有点感觉控制不了局面了。面对此时发生的一切我犹豫了片刻, 看到这群孩子兴奋的样子, 我决定放弃预设好的教学, 因为我顿时觉得这正是一个可能以前没有遇见过的绝妙的课堂生成点, 而注重课堂生成性问题正好也是我校新课改的理念。我校确立了最基本的“阳光·5S”灵动课堂理念, 让我们的教与学真正做到“播撒阳光, 体验阳光, 收获阳光, 分享阳光”, 这不就是让学生“体验阳光”的绝好时机吗?

索性接下来我毅然大声宣布:其他各组同学拿着三棱镜也去找“彩虹”吧。此时我有点担心阳光也许会很快消失, 心想不如趁此机会把色散实验做了, 我也不讲课了, 就和这些孩子们一起去寻找“彩虹”去了。看到他们那么兴致勃勃的做着实验, 不, 也许应该叫“玩”实验吧!有的同学甚至冲出了教室跑到走廊上去了, 他们蹦着、跳着, 别提多开心了!新课改课标中要求, 要让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经历探究的过程, 学会探究的方法, 我觉得此时学生的“玩”正好充分的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学习过程体验, 通过“玩”去找寻物理之美, 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现象去探寻事物本质的规律。“阳光·5S”灵动课堂理念就是让学生自主成为课堂的灵魂, 让阳光成为课堂的皈依, 要克服课堂模式化的弊端, 让物理课堂既有个性成长的空间, 又能彰显共性。我觉得让学生“玩”中学是符合这样的理念的。

看着学生们欢快地“玩”着, 我不自觉地拿出手机不停地拍摄他们, 就像是要把我快乐的童年拍回来一样, 此时的教室就像是学习的乐园, 不断传出“看到了、看到了……老师, 看我们找到了……”兴奋的欢笑声不绝于耳。我在拍摄他们做实验的过程中, 我发现有个小组的同学居然把另外几个小组的三棱镜排在一起, 这样在白墙上就出现了一条比较长的“彩虹”, 我感觉他们太有创意了, 我不自觉的叫到:快!再拿几个来, 弄出更长的“彩虹”来……此时的我, 心中有一种甜蜜的感觉, 非常的真实, 非常的童年!这节课让我有了童年般的快乐, 我在心中说:谢谢, 这些孩子们!“阳光·5S”灵动课堂的本质就是阳光、快乐!孩子们寻找“彩虹”之旅就是他们的快乐之旅!

由于在这个色散实验上用去了较多的时间, 接下来我的课堂没有按预设的内容讲完, 但是我觉得这节课是非常成功的!我觉得这样做非常值, 因为孩子们获得了更多的快乐!同时我想这样或许更能激发他们的潜能!事实上这个观点课后得到了证实, 我把导学案收上来批改发现大多数同学把没有讲的内容完成得也不错。

没有预设的课堂不是好课堂, 但只有预设的课堂就一定是好课堂吗?

假设真的按我预设的那样上肯定不是这样的效果、这样的自由度、有那样的快乐!通过这节课让我对于心随课动, 课随心动, 动感课堂, 快乐鱼中又有了一种理解, 那就是我校设计的教育的理想境界——让教师:幸福、乐教、播撒阳光、幸福无限;让上课成为一种享受;让老师和学生心与心之间有触动和互动。好的课不应该只是追求老师教学进度的完成度, 也不应该只是学科本位知识学习达成的有效度, 而更重要的是学生和老师都应该在课堂互相碰撞出快乐, 也就是学生学习的快乐, 老师教学的享受, 这才是我心目中的“心动课堂”。

要让课堂成为一节“心动课堂”, 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一定要用新的课改理念来引导教师处理好这个问题, 一定要找准教师在课堂中的定位。我觉得在这堂课中我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 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 就好像一位仁慈的老者站在田野上, 注目凝视着这群孩子, 当他们走错方向时嘱咐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当他们选对了路时, 在心里祝福他们, 用目光引领他们, 面对前面美好风景放手让他们去收获, 让他们自主学习在体验中获取知识。

对于这节寻找“彩虹”的课, 甚至可以说一堂没有完成教学预设进度的“缺陷”课, 为什么我就能感觉到“快乐”?以至于觉得是一种“享受”, 我作了更多的思考, 也有些感悟:

首先,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 行为催生了另外一种结果。

现在新教育理念、新教学方法、新教学模式等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我校的“阳光·5S”灵动课堂在我校植根几年来不断的用其内部隐藏的巨大正能量, 无时无刻地以无意识的方式影响着教师的思维和课堂教学的行为。这种改革意识随着逐渐被理解、认同、接纳就在潜意识下引导人去按新的观念去做, 这就会催生另外一种行为的结果, 也许这就是我能感觉到“快乐”的原因之一吧!

其次, 快乐是一种能量状态, 这种能量是改变课堂的根据和动力。

人们对快乐的理解有很多种, 有的认为快乐是一种感觉, 是心灵的一种愉悦惬意的感受和状态;有的认为快乐是一种情操, 是对生活的坦然和热爱;有的认为快乐是一种希望, 是生活的动力和生命的源泉……其实快乐也可以是一种能量状态, 一种催使一名教师努力调整自己教学的方向的能量状态, 这种能量正是改变课堂的根据和动力, 课堂的改变的反作用力又使这种能量状态增强了, 使其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所以会使我有了比以前更强列的“快乐”的认同感。

第三, 课堂生成是“心动课堂”之基, 快乐是“心动课堂”之本。

课堂是几十个人思想碰撞灵魂得到升华的地方, 碰撞中不免会生成出其他的问题, 用新观念引导自己调整好状态, 积极改变课堂去应对这些生成性问题, 让学生心动, 让教师自己心动, 让心动课堂愉悦每个人, 让课堂变得快乐, 让快乐成为课堂的主题。如果课堂生成是“心动课堂”之基础, 那么快乐一定是“心动课堂”之基本。

深入朗读文本与精彩语文课堂的生成 篇7

一.深入朗读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要求

笔者在这个部分想说的是精彩语文课堂为什么需要深入朗读文本。有很多文章对学生的朗读形式进行了叙述, 而对这一问题一般都是一带而过, 因为大家都知道朗读的重要性, 却没有从根本上去思考这到底是为什么。语言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接受学习的过程。接受学习的观点认为:“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 来源于学习活动中, 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 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 转化成自己的经验。”语言的产生实际上是群居的共同生活的个体互相交流经验传达情感的一种共识, 这个共识是长期约定俗成的结果。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熟练掌握这一“约定俗成”的过程, 它应该属于接受学习的范畴。比如我们学习一句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虽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其传达的最基本的思想和情感还是约定俗成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那么, 主体应该怎样才能把他人的经验掌握、占有、吸收和转化呢?这个过程首先是掌握和占有, 然后才是吸收和转化。我们的语文课堂要做的实际上是带着学生去掌握去占有, 然后帮助学生吸收和转化, 让学生展示他的转化结果, 并纠正他们在吸收和转化中出现的最基本的常识性的错误。整个过程中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和占有。想要这个过程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其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深入朗读文本了。

深入朗读文本对于语文学习有怎样的意义呢?和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学相比, 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学传授的已经不是文本的本义, 而是教者对文本单一的、狭窄的理解, 已经脱离了文本的本意。比如, 我们在教《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的时候, 传统的语文教学就会教给学生一个直接的简单的结论:文章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可是如果认真引导学生去朗读文本, 当学生读到“于是每个星期日, 一看见大轮船向上空喷着蜿蜒如蛇的黑烟, 从天边驶过来的时候, 我父亲总是重复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他们自己能读到一种人之常情, 这种常情并不会因为政治背景的不同而不同, 而这种体会需要建立在学生深入朗读文本和教师的适度点拨的基础上。

二.适当引导, 激发学生深入朗读文本的兴趣

对一段文本, 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读通、读顺。朱熹说过:“凡读书,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只是要多读遍数,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如果能做到这一点, 我想学生学习语文的任务就已经完成了一大半。比如, 我们在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的过程中, 以“他说, 法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最明白, 最精确;又说, 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 永远别忘了它,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 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 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一段文字为例, 我们怎样才能激发学生深入朗读文本呢?

(一) 适当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边读边思。

传统的语文课堂在教学设计上如果要求让学生朗读课文, 仅仅给出朗读的指令, 并要求学生按照指令完成任务, 这样的结果容易造成学生“读死书、死读书”, 学生只会“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如果能以小问题的形式加以引导, 对于学生边读边思是非常有用的。例如, 像对上面的那段话, 我们可以提出“这里的人称代词分别指代谁?”这样的问题难度并不大, 可是却能够引导学生充分朗读文本。然后继续提问“为什么韩麦尔认为法语是他们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相对于第一问题这个问题又深入了一层, 学生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文本的理解。接着再提问“韩麦尔为什么这样说”, 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把握人物的情感是非常有帮助的。这样一些小的问题的引导可初步激发学生朗读文本的兴趣, 也可使学生的朗读一步步深入下去, 并且老师并没有代替学生去理解。

(二) 适当变换形式,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传统的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只是关注了文本和文本意义之间的直线关系, 而没有考虑到文本的全部外延, 这样的结果是学生只能专注于对文本的唯一理解。为了拓展文本的外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变换不同的朗读形式, 让学生在不同的语音、语调、语气中想象文本的外延。比如还是对于上面这一段文字, 我们可以运用配乐朗诵的形式, 我们可以给这段文字配上一段激昂的或者低沉的音乐, 让学生在不同的氛围中去体会, 在不同音乐的氛围中学生会对文本本来的意义和它的外延有独到的见解。我们还可以采用教师、学生、录音范读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这种形式的变换避免了学生的机械学习。

(三) 适当修改文本, 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就课文讲课文, 就课文学课文, 这样的结果是不能调动学生本身已有的知识, 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适当修改文本, 能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也有助于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训练。比如同样对于上面的这段话,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它适当修改, 比如可以改成“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 最精确;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 永远别忘了它, 在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的今天, 好好地学习我们的语言, 是展示我们国家和民族风采的最好的途径”。可以由老师修改, 也可以引导学生去修改, 这样的修改学生是喜欢参与的。

三.引导学生深入朗读文本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如果说精彩语文课堂是观念层面的问题的话, 那么深入朗读文本更多的应该是操作层面的问题。为了达到“精彩语文课堂”的目的,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以下的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一) 学生深入朗读文本的前提是老师首先深入朗读文本

新课程提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相比, 教师的地位显然发生了变化, 教师的地位由幕前退居到了幕后, 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不去朗读文本, 不去深入地理解文本, 而把一切都丢给了学生。新课程主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同伴, 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 这就是说教师需要同学生一起学习, 并且起到领跑者的作用。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 如果教师没有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是很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比如我们在学习《散步》这篇课文的时候, 如果教师的理解只是到达了文章表达的是一种亲情这个层次, 那么即使学生有再精彩的理解也不会有老师的认可和评点, 他的认识和见解就不会在他的内心产生印记。

(二) 学生朗读的过程需要教师的适度点拨

“教贵引导, 点拨深入”, 如果没有了教师引导和点拨学生的朗读也难以深入。比如我们在学习《明天不封阳台》这篇课文的时候, 如果我们只是让学生一味地读课文, 即使他读得再多, 由于年龄和经历的原因, 恐怕对课文也不会有多么深入的理解。怎么办呢?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度的点拨, 我们所采用的形式很多, 比如“追问”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我们可以提问“文中的爸爸对鸽子持怎样的态度”、“文中的儿子对鸽子持怎样的态度”、“爸爸和儿子的态度有什么根本的不同之处”, 等等。比如我们还可以提“你认为, 爸爸到最后会封上阳台还是从此不封阳台”等等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只是引导学生深入朗读文本的一个支点, 而其读书过程中产生的见解是各自个性和文本结合的生成。

(三) 这里所说的深入朗读文本不仅仅是朗读技巧的培训

传统的语文课堂中只要谈到朗读课文, 必然离不开语气、语调、重音、节奏等技巧性的内容, 并且也仅仅关注这些。而笔者这里所说的深入朗读文本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在文本意义上的深入, 这样一来朗读技巧的训练只能看成是深入朗读文本的一种方法。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很多其它的与之并列的方法, 有上文已经论述到的, 当然也有笔者还没有涉及和关注到的。俗话说“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便是这个道理, 相信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

开放的课堂精彩的生成 篇8

关键词:预设,生成,灵动

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的确如此,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动态生成的、灵动变化的、富有激情的。这个过程需要质疑引思, 为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 这个过程需要有效生成, 为学生的创新扬起风帆。

一、精心准备, 促进学生的生成

教学活动具有复杂性与多变性, 因此精心的准备、充分的预设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认真钻研教材, 全面了解学生, 有效开发课程资源是“准备”的重点, 也是动态生成的起点。“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一个普通的棋手能够预想招后几步棋, 专业的棋手能够预想招后几十步棋, 大师级的棋手从一开局就能看透整个棋局。只有充分地预计, 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曾听过一节“圆的认识”, 课始, 教师问道:老师这儿有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侦探小子柯南》, 想看吗?你们在各自的座位上坐好听我说开始, 谁先上来拿到, 我就送给谁, 好吗?生1:不行, 这样不公平, 每个同学到老师的距离不相等。师:不公平, 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生2:我们可以围成一个圈 (圆) , 老师站在最中心, 这样就可以了。师:这样为什么就公平了呢?生3:我们每个人都站在圆边上, 老师站在中心, 我们每个人到老师的距离就相等了呀。这样的精心预设, 既是对教材的深入挖掘, 也是基于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 而最根本的是对学生的全面了解, 达到了课堂新知的有效生成。

二、耐心等待, 尊重学生的发现

教学等待是一种教学习惯、一种教学策略, 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当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学生静心思考、合作探究、充分交流时, 教师一定要耐心等待, 给足时间。让学生挑战挫折, 亲历过程, 并在点拨引导、相互启发、畅所欲言中获得感悟、融会贯通。

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之后有这样一道题:“一个高5 厘米的圆柱体, 沿底面直径将圆柱体锯成两块, 其表面积增加了40 平方厘米, 原来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我用准备好的火腿肠 (切成了小圆柱体) 代替圆柱体分发给各小组, 让学生先自己切一切、想一想、算一算, 再互相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这下可热闹了, 孩子们磨“刀”霍霍, 兴致高涨, 很快攻破了难题。看来, 学生的智慧离开独立的探索, 就得不到发展。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困惑。其实只要我们能给予耐心的等待, 或再耐心等待一下, 哪怕只是几秒钟的时间, 也许就能够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 聆听他们独到的发现与认识。

三、捕捉精彩, 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 常常会出现令人感到意外而又惊喜的回答。面对学生的“节外生枝”“奇思妙想”, 需要教师“妙手生花”“灵活处理”, 应学生而动, 应情境而变, 敏锐地捕捉其中闪动的精彩并加以“激活”, 才会使课堂教学在不断“生成”中绽放美丽。

如:一位教师出示7/8:7/9, 要求学生化简比, 一个学生板演, “错了, 错了!”“反过来了!”教室内顿时出现了反对声。面对这一错误, 教师并没有马上让其他学生说出正确的结果, 而是先让那位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再组织大家猜测、举例、验证, 最后发现规律:凡分子相同的两个比, 它们的最简整数比就是前、后项的分母交换位置写出的比。正是由于这位教师独具匠心的处理, 不但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让错误变成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更重要的是使课堂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共鸣, 同时又在辨错与纠错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发展的空间。

四、巧设质疑, 升华学生的认知

质疑是创新的开始, 是孕育探索未知世界的摇篮。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 起点在一问。”“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 “疑”是升华认知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 通过设疑引思, 对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如: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通常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的3 个面, 如果要想一眼看到长方体纸盒的6 个面, 你有办法吗?学生经过思考, 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沿长方体的棱剪开, 再展平;或一个面一个面切下来摆在桌子上。紧接着我又提出了新问题:“如果要计算展开的这6 个面的总面积, 你会吗?”学生在操作比较、参与探索中得出了在不同情况下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这种开放性问题, 既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 又有效激发了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绽放, 精彩无限的课堂得以展现。

课堂因预设而生动,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新的课程改革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新的活力, 让我们践行魅力生本理念, 着力打造个性课堂、人文课堂和高效课堂, 使孩子们在课堂教学中精神得以升华, 心灵得以放飞, 人格得以健全, 价值得以体现, 尊严得以实现, 生命得以狂欢。

参考文献

上一篇:课程衔接模式下一篇:网络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