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衔接

2024-05-29

会计制度衔接(精选十篇)

会计制度衔接 篇1

一、新旧《医院会计制度》衔接总要求

1. 时间要求

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2011年7月1日前;全国范围内的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 (所) 、疗养院等2012年1月1日之前, 按照原制度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 包括编制2011年月度、季度、年度报表。

2011年7月1日起, 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2012年1月1日起, 全国范围内的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 (所) 、疗养院等严格执行新制度。

2. 衔接工作内容、步骤

第一步:执行新制度前工作。对资产负债进行全面清查盘点核实, 报经批准后按原制度处理完毕。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原价、形成的资金来源、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等进行核查。根据原账编制2011年6月30日或2011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

第二步:按照新制度设立2011年7月1日或2012年1月1日的新账。

第三步:将原账中各会计科目2011年6月30日或2011年12月31日的余额转入新账 (同时进行分类调整) 。

第四步:按新制度对部分资产负债表项目进行追溯调整。

第五步:基建账数据并入新账科目。

第六步:按照上述调整后的科目余额编制科目余额表, 作为新账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

第七步:根据新账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 按照新制度编制2011年7月1日或2012年1月1日期初资产负债表。

第八步:新旧会计报表的衔接。

二、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

1. 资产类

(1) “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其他货币资金”、“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应收医疗款”、“坏账准备”、“在加工材料”、“待摊费用”、“在建工程”科目直接转入新制度“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其他货币资金”、“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应收医疗款”、“坏账准备”、“在加工物资”、“待摊费用”、“在建工程”科目。

(2) “其他应收款”科目转入新制度“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科目。

(3) “药品”、“药品进销差价”、“库存物资”科目转入新制度“库存物资”科目。

(4) “对外投资”科目转入新制度“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科目。

(5) “固定资产”科目转入新制度“固定资产”科目。同时, 对原账科目余额进行分析:达不到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 不能转入;符合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并已转入清理但尚未从原账核销的, 待核销后转入;符合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且未转入清理的, 先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待清理完毕后转入。

(6) “无形资产”科目转入新制度“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科目。

(7) “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转入新制度“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8) “开办费”科目由于新制度已经取消该科目, 直接转入新科目事业基金。

2. 负债类

(1) 短期借款”、“预收医疗款”、“预提费用”、“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科目直接转入新制度“短期借款”、“预收医疗款”、“预提费用”、“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科目。

(2) “应缴超收款”科目转入新制度“应缴款项”科目。

(3) “应付账款”科目转入新制度“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科目。

(4) “应付工资 (离退休费) ”、“应付地方 (部门) 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科目转入新制度“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5) “应付社会保障费”、“其他应付款”科目转入新制度“应付社会保障费”、“其他应付款”、“应交税费”、“应付福利费”、“科教项目结转 (余) ”科目。

3. 净资产类

(1) “事业基金”科目转入新制度“事业基金”科目。

(2) “专用基金”科目, 新制度“专用基金”科目的各种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科教项目资金、其他专用基金名下。

(3) “固定基金”科目, 新制度已经取消。

(4) “收支结余”科目转入新制度“本期结余”、“财政补助结转 (余) ”科目, 时间为自2011年7月1日起或2012年1月1日起执行新制度的医院。

(5) “结余分配”科目转入新制度“结余分配”科目。

三、按新制度对部分项目追溯调整

1. 调整财政补助基本支出结转事项

借:事业基金 (新)

贷:财政补助结转 (余) ——财政补助结转 (基本

支出结转) (新)

2. 追溯确认待冲基金

将执行新制度前所有在账固定资产 (新旧转账时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库存物资”科目的固定资产以及图书除外) 、无形资产账面余额中由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形成的金额追溯确认为待冲基金。对于除房屋及建筑物、无形资产以外的确实难以追溯的固定资产, 至少应当按照以下范围追溯确认待冲基金:1999年1月1日以后以固定资产入账并且执行新制度前仍在账的资产。

借:事业基金 (新)

贷:待冲基金 (新)

3.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按照新制度对执行新制度前形成的固定资产 (新旧转账时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库存物资”科目的固定资产以及图书除外) 计提折旧。

借:待冲基金 (新) 、事业基金 (新)

贷:累计折旧 (新)

4. 补记长期债权投资利息

借:其他应收款[分期付息] (新) 或:长期投资——债权投资 (应收利息)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新)

贷:事业基金 (新)

5. 调整坏账准备

调整新旧制度坏账准备计量差额。

借或贷:坏账准备 (新)

贷或借:事业基金 (新)

四、基建账数据并入新账科目

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基建工程、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其他应收款……

贷:待冲基金、在建工程/其他应收款、长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

五、会计报表新旧衔接

(1) 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2011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的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 (所) 、疗养院等2012年1月1日起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

(2) 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自2011年7月1日起执行新制度的医院。2011年7月1日前, 编制旧会计报表;2011年7 12月编制新会计报表。

(3) 所有医院2012年度会计报表的编制。全国所有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及全国范围内的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 (所) 、疗养院等2012年均须编制新《医院会计制度》报表。

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怎样衔接 篇2

(一)资产类

1.旧制度设置了“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库存现金”,就是将“现金”变为“库存现金”,这与企业一致,其他科目不变,其核算内容与原账中上述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2.旧制度设置了“材料”、“产成品”、“成本费用”科目新制度取消了“材料”、“产成品”、“成本费用”科目,但设置了“存货”科目,其核算范围包括原账中“材料”、“产成品”、“成本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存货的核算方法与企业几乎一致。

3.旧制度设置了“对外投资”科目新制度将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划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相应设置了“短期投资”、“长期投资”两个科目,两个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

(二)负债类。

1.“借入款项”科目。新制度将事业单位的借入款项划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相应设置了“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两个科目,两个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账中“借入款

项”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即期限在1 年内(含1 年)的各种借款余额转入新账中“短期借款”科目,将剩余余额转入新账中“长期借款”科目。

2.“应交税金”、“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旧制度设置了“应交税金”、“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应缴税费”、“应缴国库款”、“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其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3.“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科目。旧制度设置了“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其核算内容涵盖了原账中上述三个科目的核算内容,并包括应付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旧账在“其他应付款”核算)等,这与企业、医院等单位相一致。事业单位应在新账中该科目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细科目。转账时,应将原账中“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科目的余额分别转入新账中“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并对原账中“其他应付款”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将其中属于事业单位应付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的余额,转入新账中“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

4.“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科目。新

制度设置了“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账中上述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新制度设置了“应付账款”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账中上述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但不包括偿还期在1 年以上(不含1 年)的应付账款,如跨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款等。转账时,应当对“应付账款”科目进行分析,将偿还期在1 年以上(不含1 年)的应付账款的余额转入新账中的“长期应付款”科目;将剩余余额,转入新账中“应付账款”科目。

5.“其他应付款”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其他应付款”科目。该科目的核算范围比原账中“其他应付款”科目的核算范围小,不包括事业单位应付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偿还期限在1 年以上(不含1 年)的应付款项,如以融资租赁租入的固定资产租赁费等,相应内容转由新制度下“应付职工薪酬”、“长期应付款”科目核算,将剩余余额,转入新账中“其他应付款”科目。

(三)净资产类。

1.“事业基金”科目。新制度设置了“事业基金”科目,但取消该科目下设置“一般基金”、“投资基金”明细科目,其核算范围也较原账中“事业基金”科目发生变化,不再包括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转账时,应将原账中

“事业基金-----投资基金”明细科目的余额分析转入新账中“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科目,并对所属“一般基金”明细科目的余额(扣除转入新账中“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科目数额后的余额)进行分析:对属于新制度下财政补助结转的余额转入新账中“财政补助结转”科目;对属于新制度下财政补助结余的余额转入新账中“财政补助结余”科目;将剩余余额,转入新账中“事业基金”科目。也就是说新制度下“事业基金”科目要扣减“非流动资产基金-----投资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这四项。

2.“固定基金”科目。新制度取消了“固定基金”科目,但设置了“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核算事业单位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占用的金额。转账时,应将原账中“固定基金”科目的余额(扣除转为存货的固定资产对应的固定基金数额后的余额)转入新账中“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

会计制度衔接 篇3

摘要:财政部于2013年印发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并于2014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制度从预算、收入、支出、节余和结转、资产、负债、成本费用及财务监督等方面对原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补充和修订,新增了固定资产折旧、资产处置、出租出借及相关的收入管理的规定,尤其是固定资产折旧,对高校是一项重要的挑战。本文拟从分析新旧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核算的差异性出发,对新旧会计制度衔接中高校固定资产核算问题进行探析,并就高校固定资产衔接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给高校会计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制度衔接 高校固定资产 核算

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是1998年1月1日开始施行,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该制度已不适应高校会计核算的需要。财政部于2013年印发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并于2014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制度从预算、收入、支出、节余和结转、资产、负债、成本费用及财务监督等方面对原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补充和修订,新增了固定资产折旧、资产处置、出租出借及相关的收入管理规定,尤其是固定资产折旧,对高校是一项重要的挑战。本文拟从分析新旧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核算的差异性出发,对新旧会计制度衔接中高校固定资产核算问题进行探析。

一、新旧制度中关于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相关规定的差异性

(一)新旧会计制度会计核算基础不同

会计核算基础是决定会计主体各个会计期间内财务状况真实性的重要方面,旧会计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新会计制度引入了权责发生制的概念,这是高校合理核算固定资产,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真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的理论依据之一。

(二)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差异性

高校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将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物质形态的资产;或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新旧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定义是相同的,但新制度将固定资产确认的单位价值提到了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以上)。

(三)固定资产入帐价值确认及持有期间会计核算的差异性

旧会计制度中,没有对固定资产的计价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实际操作缺乏统一性,资产的入账价值准确性差。同时固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帐面价值保持不变,但随着资产使用的损耗、技术的进步,固定资产的价值已与其帐面价值远远不符,不能真实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

新制度明确规定固定资产在取得时按照实际成本入帐,并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及实际使用情况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同时规定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和档案、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等四类资产不计提折旧,这些规定既切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又考虑到这些资产的特殊性。新制度中折旧的计提采用的是“虚提法”,固定资产在购入时全部计入支出,根据资产使用情况计提的折旧与净资产相对应,使用高校的财务数据能真实反映其资产状况。

(四)新旧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核算的会计科目设置

旧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取得时通过“固定资产/固定基金”科目记载其价值,价值在资产持有期间保持不变。固定资产处置及更新通过“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核算,修购基金的增加主要通过按收入比例计提和处置固定资产收入,但基金的累积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固定资产更新的需要。

新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取得时通过“固定资产/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核算;在持有期间和使用期间计提折旧时通过“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科目核算;资产处置通过“待处理资产损溢”科目核算,其处置净收支直接计入当期收支科目。

二、新旧会计制度衔接中,固定资产的帐务处理

为确保新制度的顺利实施,财政部在2014年元月明确规定,新旧制度衔接时应将2013年12月31日原帐中各会计科目余额按新规定进行调整,并根据调整后的科目余额编制科目余额表,作为新帐各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按此规定固定资产的帐务衔接需分两步进行,一是正确计量固定资产价值、合理补提累计折旧;二是做好固定资产相关会计科目转换及合并。其具体做法是:分析原帐务中所有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将未达到标准的资产转为低值易耗品,同时将其对应的固定基金转入事业基金。将单位价值达到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资产,转入固定资产。同时根据这部分资产的原值、已使用年限和尚可使用年限合理补提累计折旧。并从新年度开始按月份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其处理用图表简单表述如图1。

计价、累计折旧补提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三、新旧制度衔接中,固定资产衔接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领导重视,成立固定资产评估领导小组

为做好衔接工作,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评估制度,成立资产评估领导小组,对高校现有固定资产的情况、使用年限等进行评估,并根据固定资产的消耗情况确定折旧方法。

(二)全面清查、摸清资产,准确分类和计量固定资产

长期以来,因为制度因素,如旧会计制度规定单位价值较大的固定资产报废需经财政部门审批,其报废评估手续复杂;同时,教育部门将固定资产的拥有量及价值作为高校办学实力的衡量指标之一;管理体制、从业人员业务能力等因素影响,高校不同程度存在报废资产不办理报废手续,捐赠、其他方式取得的资产不入帐等资产帐实不符现象。因此要做好固定资产衔接,首先要全面清查资产,报废不能用或已不存在的资产,补记未入帐资产或入帐价值不全的资产,做到固定资产帐实相符。

同时,按照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的类别和确认标准,对现有的资产进行分类,建立固定资产登记薄及固定资产台帐,准确计量固定资产。单位价值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所确认的固定资产,笔者认为仅限于高校大批购入的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和档案、动植物等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除此外的大批同类物资,应该按单位达不到固定资产确认标准,计入存货,并按存货的相关规定进行帐务处理。

(三)选用合理的折旧办法、合理估计使用年限

累计折旧的补提,影响到财务报表,进而影响到报表阅读者对单位财务状况的理解,因此折旧办法的选取、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估计至关重要。新制度规定,高校固定资产折旧可以采用年限法或工作量法,但笔者认为对于某些处于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科技含量大、价格昂贵、生命周期短、无形损耗大的专用设备也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

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是一个预计值,而使用年限决定着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因此合理估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也是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新制度从固定资产的购入、使用、折旧、报废等方面都做出了规定,高校应该以此为契机,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机制。科学设置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合理配置管理人员,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制订固定资产登记、采购、使用、盘查、修理、出租、出借、评估、损坏赔偿、报废等管理制度,使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对大额固定资产购置、报废实行集体决策制度,提高固定投资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高等学校会计制度[M].2013

[2]财政部,教育部.高等学校财务制度[M].2012

[3]财政部.新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Z].2014

[4]仲颖佳.建立高校固定资产核算新体系研究[D]. 西华大学,2011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新旧会计制度中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差异研究”(项目编号:3-13)研究成果〕

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衔接 篇4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衔接

1 前言

2012年12月19日, 财政部颁布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财会[2012]22号) , 该制度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同时, 财政部针对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也做了说明, 颁布了《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 但目前部分事业单位还尚未做出调整。究其原因, 主要有如下两点:一是虽然财政部已经做了详细说明, 但事业单位对于衔接流程尚不清楚;二是新制度中增加了一些新内容, 事业单位对此还不清楚如何进行处理。本文主要针对如何进行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衔接进行阐述。

2 新旧准则衔接的步骤

很多人认为, 新旧制度的衔接, 就是把会计科目变化调整。其实这只是制度衔接中的一部分。通过对多家事业单位进行实地调研, 笔者对衔接的工作总结了七个步骤, 分别阐述如下。

第一步, 执行前的准备工作。凡事预则立, 在进行衔接之前, 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要将上一年度的数据进行清查确认。该步骤中主要包括三项: (1) 对资产负债的清查; (2) 资产折旧的准备; (3) 编制科目余额表。事业单位首先要对本单位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清查, 包括各项物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等, 并将清查的结果报领导审批, 按照原会计制度处理;其次, 核实单位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原值、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以及预计净残值等信息, 为新制度要求的追述调整做准备;最后, 编制2012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 此余额表为原制度下的科目余额表。

第二步, 建新账。笔者所说建新账是指根据新的会计科目, 将原来的会计科目进行调整。财政部对于科目调整作了详细说明, 笔者将其分为五部分, 如表1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 在结转时, 应当按照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顺序进行结转, 收入和支出类科目因为没有期初余额, 因此不需要进行结转。科目结转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即平行转入和调整转入。所谓平行转入, 是指将旧科目的金额直接转入到新科目当中;调整转入, 是指将旧科目的金额进行调整以后, 再转入到新科目当中。

在表1中, 需要平行转入的主要包括“名称未变内容未变”和“名称变化内容未变”两部分, 这两部分的科目可以直接转入到新科目当中。对于需要调整转入的部分, 笔者按照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顺序, 选择重点来分析如何转入。 (1) 存货。该科目对应旧科目当中的材料、产成品和成本费用。所以, 将旧科目当中的三个科目金额合计数转入到新科目当中, 同时, 对于无法达到新制度中固定资产认定标准的原固定资产, 也将其金额转入到存货当中; (2) 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该科目对应于旧科目当中的对外投资, 将旧科目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把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 (含一年) 的投资转入短期投资, 其余的转入长期投资; (3) 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该科目对应于旧科目的借入款项, 转入方法类比对外投资; (4) 应付职工薪酬。该科目应根据明细, 分别对应旧科目当中的应付工资、应付地方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和其他应付款等; (5) 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该科目对应于旧科目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将事业基金中的投资基金分析转入新科目中; (6) 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事业基金。该科目对应于旧科目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扣除掉“非流动基金—无形资产”) , 将旧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 分别转入以上三个新科目中; (7) 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该科目对应于旧科目固定基金, 在转入时要注意旧科目当中不符合新制度固定资产标准的部分, 应当转入事业基金, 而不能转入本科目当中。架起整个衔接的桥梁是“会计分录”, 所以在转换中要做出相应的会计分录。

第三步, 追述调整。这次新制度中比较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增加了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的核算。新制度中要求, 对执行新制度前形成的固定资产 (不包括新旧转账时转入“存货”的固定资产) , 事业单位应当在2013年度全面核查其原价、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等相关信息, 并于2013年12月31日对这些固定资产补提折旧, 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贷记“累计折旧”。这部分固定资产从2014年1月起, 按月计提折旧。

对于执行新制度后形成的固定资产, 应当按照新制度的规定按月计提折旧。需要注意的是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 下月开始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 下月开始不计提折旧。这与企业会计制度一致。无形资产的追述调整与固定资产相似, 不再赘述。

第四步, 基建并账。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新制度的要求, 在按国家有关规定单独核算基本建设投资的同时, 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并入单位会计“大账”。新会计制度中增设了“在建工程”会计科目, 并在该科目下设置了“基建工程”明细科目, 用来核算由基建账并入的在建工程成本。总结如表2所示。

第五步, 编制新账余额表。根据前面四步的操作, 将上一年度的期末余额分别调整到新账的期初余额, 由此形成新账的余额表。

第六步, 编制启用日资产负债表。这一步骤是前面几个步骤的总结性工作, 将前面调整后的余额按照资产负债表的项目逐一汇总调整填列, 得出启用日资产负债表。需要注意的是, 新旧制度中, 报表的项目编制方法有变化, 具体操作可以参考财政部颁发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第七步, 新旧会计报表的衔接。在做完前面的工作后, 事业单位可以按照新会计制度按月度、年度编制会计报表。

3 其他注意事项

通过以上七个步骤, 事业单位可以将新旧会计制度进行衔接。但是在衔接过程中, 各事业单位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适当进行调整和变化。在完成以上步骤后, 单位可以请会计师事务所对新旧衔接的成果进行检查, 以最大限度保证衔接的准确性, 为今后会计工作提供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会计制度衔接 篇5

现金收入业务中常见的漏洞主要包括()正确答案:A,B,C 良好的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的特征包括()正确答案:A,B,C,D,E,F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哪几个方面的风险()正确答案:A,B,C,D,E 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包括()正确答案:A,B,C,D,E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目标在于()正确答案:A,B,C 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建设项目招标工作,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下列有关建设项目招标控制说法正确的有()正确答案:A,B,C,D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是()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正确答案:A,B,C,D 单位层面的风险评估中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情况包括()正确答案:A,B,C 内部控制缺陷包括()正确答案:A,C 竣工决算应重点审查下列哪些内容()正确答案:A,B,C,D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一般包括以下哪些内容()正确答案:A,B,C,D,E,F 建设项目控制的基本目标()正确答案:A,B,C,D 有关预算执行控制的说法:为了确保预算目标的全面完成,关键应做好以下哪些方面的工作()正确答案:A,B,C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目标有()正确答案:A,B,C,D 内部授权审批控制主要包括()正确答案:A,B

“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经营支出”、“销售税金”、“结转自筹基建”科目年末无余额,不需进行转账处理。()正确答案:正确

按照新制度规定,无形资产需要摊销的,自2013年1月1日起设置和启用“累计摊销”科目,2013年1月1日以前相关科目金额需要追溯调整()。正确答案:错误

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内部监督检查的方法、范围和频率,内部监督方式包括持续性监督检查和专项监督检查。()正确答案:正确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严格履行合同,对合同履行实施有效监控,强化对合同履行情况及效果的检查、分析和验收,确保合同全面有效履行。()正确答案:正确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合同的授权审批和签署权限,妥善保管和使用合同专用章,严禁未经授权擅自以单位名义对外签订合同,严禁违规签订担保、投资和借贷合同。()正确答案:正确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验收制度,确保固定资产数量、质量等符合使用要求。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的验收工作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及相关部门共同实施。对验收合格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办理入库、编号、建卡、调配等手续。()正确答案:正确

单位应当加强对涉密政府采购项目安全保密的管理。对于涉密政府采购项目,单位应当与相关供应商或采购中介机构签订保密协议或者在合同中设定保密条款。()正确答案:正确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方法:行政事业单位应该以“零基预算法”为基础,采用综合方法编制年度预算。()正确答案:正确

单位应当实行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轮岗制度,明确轮岗周期。不具备轮岗条件的单位应当采取专项审计等控制措施。()正确答案:正确

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问题的探讨 篇6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衔接;问题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所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技能型教育,实现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让职业教育成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是中高职教育的目标。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包括宏观方面,如教育制度和体制的衔接,还有微观方面,如专业课程的衔接。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

一、在会计专业教学中,中高职衔接的基本模式

当前,在职业教育下存在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种教育模式,这两种模式是职业教育中的两个不同阶段,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衔接的。以会计专业为例,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五年一贯制模式。指的是学生进行中等职业教育后直接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毕业以后获得中、高职两个文凭,它主要分为“2+3”模式和“3+2”模式两种教育模式。(2)对口升学模式。中职院校的学生完成学业以后,通过对口升学考试的形式考入到对应的高职院校进行再深造学习。(3)直通制模式。指的是高职院校之间从初中毕业生中招录学生,学生完成三年的学业以后,高职院校按照成绩的好坏再选拔部分学生升入专科学习,毕业后办法专科毕业证书,未被选拔的颁发中专毕业证书。

二、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存在重复现象。通过中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研究发现,中高职会计教育在基础课程学习、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存在重叠的现象,甚至有的中高职院校所用的教材都是同一版本的,这极大地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也使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折扣,降低了高职教育的教学效率,这主要是因为中高职教育缺乏沟通的原因所造成的,

2.基础知识的衔接落后。经过对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统计发现,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重点关注:从业资格证、电算化合格证、收银员证等知识的学习,而对于文化基础知识却比较忽视。通过对高职院校的统计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一部分是从普通高中招录的,而普通高中的学生在文化课程的学习中是相当扎实的。中职学生进入高职以后,与普通高中考入的高职学生在文化课程的衔接上就很难达成一致,造成基础知识的衔接落后。

3.专业实践课程不能充分衔接。由于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体制上的差异,在会计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上应该呈现阶梯式发展,高职教育应该在中职教育的专业知识结构上逐渐完善,逐渐提升,特别是在专业技能、职业能力方面有所进步。然而,通过中高职教育的调查却发现,有些高职院校对于会计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却不尽人意,没能体现高职教育的技能特点,甚至有的高职会计专业教育还比不上中职院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形成了中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上的不衔接。另外,经过了解发现,有的中职院校在办学经验、办学历史上都比较突出,其专业实践课程等各个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甚至比一些高职院校都比较有名,这就造成了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的不利衔接。

三、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相关对策

1.构建一体化管理模式,加强中高职教育的进一步沟通。首先,在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问题上,要根据当前职业教育各自为政的局面,有目的性地对职业管理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实施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模式,实现管理机制的一贯性和统一性。尤其是中高职行政管理部门要在思想和行动上保持协调一致,这样才能在管理形式上做到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其次,中高职院校要保持及时的沟通和联系,实现中高职教育之间的资源共享,在教学上能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对中职教育的深刻了解,尤其是熟悉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精确掌握中职会计专业在教学中的改革方向,不断寻找和完善中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之间的平衡点和衔接点,实现中高职教育的有效对接。最后,要结合中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实现会计专业课程的合理分工,做到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密切配合,并时刻掌握中高职教育在改革中教学动态,避免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上的重复,实现教学过程中的良好互补。

2.实现中职课程标准上的统一。根据对于国外职业教育的资料研究发现,国外中高职教育往往都会制定统一的课程教学标准,实现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分工,使中高职专业课程能够做到科学有序衔接。并且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也做到了体系上的平衡。而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即使是同样的高职教育也存在不相同的教学标准和教学计划,造成相同的高职专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掌握的知识和内容也存在差异,比方说,对于《基础会计》的课程学习,不同的职业学校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这也体现了企业对于职业学生在校成绩的不重视。因此,要想解决中高职教育在课程设置上的衔接问题,必须要建立中高职专业课程上的统一标准和规范,实现中高职教育的内容统一。而制定中高职统一的课程标准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它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升学等实际情况,结合不同地区的区域特点,制定相关的课程标准,要将学生升学和就业的双重标准统一起来。为此,可以建立课程开发委员会,通过会计企业、中高职教师、会计师的共同研究来制定会计专业的统一课程标准,这样才能满足中高职院校、社会企业等方面的各种需求,实现中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功能。

总之,中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实现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会计专业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为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刘荣秀;中高职衔接的现状调查与政策评析——以广东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16期.

[2]李传双;对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问题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年07期.

新旧高校会计制度衔接实例分析 篇7

(一)新高校会计制度内容变化财政部在新财税预算体制改革及高等院校经济业务不断丰富的背景下,于2013年修订发布了《高校会计制度》(简称新制度),新制度对高校经济业务开展的会计科目使用、财务报表编制等进行了相对全面的规范。与旧制度相比,新制度在诸多方面取得突破,一是新增与国库集中支付或部门预算等财政改革相关会计核算内容,全面促进我国财政法规政策制度在高校的落实。二是创新引入虚提固定资产折旧科目,真实反映高校资产价值。对高校事业性支出进行科学分类核算,清晰反映出高校实际支出结构,对高校内部成本管理提供决策支撑。除此之外,将高校会计信息的独立核算会计信息汇总至年度财务报表统一核算,增强了高校会计信息完整性及可比性。三是明确规定高校基建投资业务相关数据定期与高校会计财务报表融合,进一步增强了高校的会计信息完整性。

(二)新高校会计制度的创新性举措新高校会计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是以我国高校实际经济业务与财税体制改革为基础的,新制度制定的目标是规范高校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与报告,提升高校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的科学性,为科学配置高校资源,推动高校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新制度在会计核算、业务核算方式、财务报告体系、会计科目设置等方面都有一定创新,具体如下:

第一,会计核算方式选择方面。在高校会计制度中引入权责发生制,科学体现收入、支出的配比关系,对高校应收未收账款、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核算,可以更加科学合理的衡量高校实际资产价值,满足其成本核算需要。但是高校的公益性与政府主导型管理体制决定了其难以全面运用权责发生制,如在学费收取、融资结款、利息结转等方面运用权责发生制,在财政拨款、外部捐赠收入等运用收付实现制。

第二,业务核算方式方面。在高校业务类型不断丰富的背景下,仅仅采用基本业务、基建业务的独立核算方式已经难以科学衡量高校经济业务,因此对两种核算方式进行合并,建立系统的业务核算体系,能够更加科学的反映高校经济业务。新制度要求高校将各类结款统一核算,设立高校在建工程科目,对高校基建工程项目进行核算,以增强高校财务状况的全面性。

第三,财务报告体系方面。高校业务核算方式转变后, 高校的会计报表将相应发生变化,结合一般业务核算及基建核算进行报表合并,完善资产负债表,对固定资产原值及折旧分别核算,科学反映资金运用情况。同时在反映财务状况、收支事项中设立相应报表项目,将资产划分为长期资产、流动资产两类;负债科目同样划分为长期负债、流动负债两类,更加合理的反映高校资产负债情况。

第四,会计科目设置方面。新制度是基于高校经济业务变化基础建立的,必然会对传统不合时宜的科目进行删减,对新增业务设立新会计科目加以核算,为了科学反映高校的教育成本,增删会计科目应该从实际业务出发,结合高校实际运行情况,增设相关会计记录科目,具体会计科目增减情况(以资产类会计科目设置为例)如表1:

二、XC学校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分析

(一)XC学校概况XC学校成立于1963年,是四川省高等教育院校之一,经过几十年发展逐渐成为四川省著名专业性高校,积累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截至2013年底,XC学校有各类专业教师28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7人,博硕教师119人,双师素质教师118人。目前设有税务、会计、审计、 财务管理、经济信息管理等12个专业。XC学校占地达到400亩,已经建成校舍1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达到4.5亿元,注册在校学生达5000人以上,建立现代化实验室31个,为了提升教学资源质量,其在建工程项目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如实训基地建设、校舍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都需要大量投入。

(二)XC学校新旧会计制度的会计科目结转衔接分析

(1)理论分析。新高校会计制度实施之前,XC学校的会计科目设立以原高校会计制度为基础。实施新制度后,高校会计科目设立发生了一定变化,主要表现在:

第一,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在旧高校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高校对固定资产不做计提折旧处理,但是新制度下固定资产必须计提折旧。根据会计处理原则,固定资源计提折旧是会计估计事项,应该根据未来适用方法做业务处理,即对于实施旧会计制度下的固定资产不再追加计提折旧,而对资产可预计未来可使用年限运用估值法计提折旧。为了更加真实反映XC学校各项固定资产使用期间的合理损耗,XC学校在实施新制度时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补提折旧,同时折旧年限以新制度相关规定为准。对没有按照旧制度确认入账的固定资产,应该重新确认入账, 然后计提折旧。XC学校确定补提该固定资产折旧以后,应该明确计提折旧范围。新旧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确定标准存在一定差异,新制度标准比旧制度高,对新制度标准无法确认的固定资产,单价在500元至800元使用期限较短固定资产,XC高等院校在规定流程下做冲销处理,“借:固定基金,贷:固定资产”。XC学校根据新制度补提折旧固定资产,“借:非流动资产基金,贷:累计折旧”。

第二,非流动资产基金会计处理。高校实施旧制度时, 固定基金为单位固定资产所占用基金数额,是高校核算购入或自制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所形成资金,以国家建设拨款、财政专户资金等来源为主。该科目下修购基金是高校根据固定资产性质按照一定比例提取的固定资产维修更新资金。投资基金指学校实际投资成本转入资金。在新制度下,高校不需要设立固定基金、修购基金、投资基金等科目,只设置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用于核算高校固定资产、长期投资及在建工程等。因此XC学校在新旧会计衔接中应该对科目余额进行核算,确定新制度下XC学校非流动资产基金余额数量。

第三,项目结转资金处理。旧制度下,XC学校还未建成工程项目结转资金,在各个会计期满后以教育经费拨款等收入科目核算,而不直接做会计处理。XC学校在实施新制度后,需要对各个未建成工程项目结转余额进行分析。

第四,账户期初余额处理。XC学校在新制度下必然对各个账户期初余额进行科学处理,如新制度取消对校办产业投资、其他对外投资等会计科目,新增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等会计科目。取消应收及暂付款、借出款,新增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会计科目等等。除此之外,在固定基金、财政经费收支等科目也进行了调整,高校会计科目的增减是对新业务的体现,也是对不合时宜科目的整合。因此XC学校在新制度实施以后应该根据期末余额重新分配计算,确定各个会计科目期初余额。

(2)实例分析。

新旧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设置、项目资金结转、经济业务核算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因此在新旧高校会计制度衔接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这方面的问题,结合XC学校实施新制度的需要及2013年XC学校财务报表从实质性变化会计科目结转衔接、形式类会计科目变化等方面进行衔接的实例分析。

第一,形式类会计科目变化的会计科目结转。从新旧高校会计科目变化情况来看,现金、材料、应交税金等会计科目名称有所变化,但是其所核算内容的实质并未发生改变,变更后的名称分别为库存现金、存货及应交税费,结合2013年XC学校财务报表,结转方式如下(单位:万元):

针对现金类科目:

针对材料类科目:

针对应交税金科目:

第二,拆分类会计科目变化的会计科目结转。

关于应收及暂付款科目的拆分,新制度下该科目拆分为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减少旧制度中的借出款科目,该科目核算业务内容在其他应收款中核算。2013年XC学校账户中应收及暂付款余额为41262万元; 其中采购教学材料预付款1050万元,剩余款项是预先支付且未报销差旅费及各个部门备用金;借出款是XC学校周转金,金额为300万元,结转核算方式如下:

针对预付款科目:

针对借出款科目:

关于应付及暂存款科目拆分,新制度将应付及暂存款科目核算项目拆分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等科目。XC学校应付及暂存款为3015万元,其中职工公积金102万元,一年期以上工程质量保证金120万元,其余为一年期内偿还款项,结转方式如下:

关于银行等借款科目拆分,新制度将高校从银行等金融机构介入款项按照借款偿还期限划分为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其中1年内偿还借款为短期借款。2013年XC学校借入款项科目余额72516万元,其中一年期内借款500万元,其余借款偿还期均在一年以上,结转方式如下:

关于对外投资科目拆分,新制度将高校对外投资按投资期限拆分为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科目,两类科目分别核算,其中投资期1年及以下为短期投资,其余均为长期投资,XC学校2013年对校办产业投资为215万元,其中1年期及以下投资额为50万元,其余均为1年期及以上投资项目, 结转方式如下:

第三,实质性变更会计科目变化的会计科目结转。在新制度下,部分投资基金在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科目中核算,无形资产中的一般基金在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科目中核算;固定基金在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中核算,结转方式如下:

(三)XC学校新旧会计制度基建并账衔接分析

(1)理论分析。高校根据国家相关会计制度,对基本建设投资独立核算并单独建账,在在建工程科目及相关科目中反映其实际业务情况,在该科目下设立基建工程科目, 核算基建账套并入在建工程的成本,对于基建工程会计入账,是高校会计活动开展的基本活动,新制度下将基建会计报表并入财务报表,更加全面反映高校资产负债等经济情况。

一是资产类会计科目增减衔接。新制度下,在资产类科目中增设在建工程、基建工程等两个科目。其中在建工程核算是以高校非基建项目资金中建筑工程、建筑安装等实际支出等项目,在该科目下增设建筑工程、设备安装等明细科目,同时高校非基建项目资金以建筑工程或设备安装等实际发生支出为核算基础,切实做好资产类基建科目会计核算遵循相应原则。基建工程用于核算高校基本建设项目资金在建设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支出,在该科目下设立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其他投资等明细科目,对高校会计核算有积极指导作用。

二是收入类会计科目增减衔接。新制度下收入类会计科目增设基建拨款科目,该科目对高校的重要及地方财政建设拨款事项进行核算,该科目下设立中央基建拨款、地方基建拨款等明细科目。同时,新制度对基建拨款账务处理做出明确规定:高校财政直接支付支出项目在基建工程等科目核算,会计期末在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科目中核算。财政授权支付以代理银行授权支付通知书、分月用款计划的事项在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科目中核算,会计年末在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中核算。

(2)实例分析。基建并账就是将基建报表相关期末余额合并到高等院校年度财务报表中,在高校大账相关科目进行核算。结合XC学校基建账目余额,新制度下基建并账结转方式如下:

三、结论

本文对我国新旧高校会计制度衔接问题展开探讨,从研究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实施会计制度改革是势在必行,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新旧会计制度在诸多方面存在缺陷,如何科学的进行新旧高校会计制度衔接成为各个高校采用新制度必然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对XC学校新旧制度衔接的实例分析,对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各个账户设立、增减情况,各个科目设立及结转等展开全面探讨,为高校在新旧制度衔接中规避问题,把握关键点提供有用借鉴。

摘要:2014年,我国高等院校开始全面实施新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与旧会计制度存在诸多差异,因此本文以XC学校为例,结合其2013年财务运行及核算基本情况,对XC学校实施新会计制度的衔接问题进行了探讨,为科学运用新会计制度,规避新旧制度衔接风险提供了实例借鉴。

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衔接研究 篇8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特点分析

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和经济业务的合规、合法性整体上逐渐得到提高。但是,部分事业单位依然存在管理制度设计不完善,执行不到位,监督走走形式等问题。具体表现为经济管理混乱,缺乏内部控制,造成资产大量损失浪费;利用虚假发票来掩盖不合规的支出,或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而更为严重的事有的人采用“白条抵库”、虚构业务等方式贪污挪用财政资金。随意出借银行账户、非法处置国有资产、未经上级批准擅自对外签订经济合同等现象也会发生。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来塞住漏洞、清除隐患,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重大经济活动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

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沿袭

1998年1月1日由财政部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会计制度》标志着我国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初步的建立,2012年在新会计准则指导下我国重新修订了会计制度,并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新制度根据经济社会的变化借鉴了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变更的经验,不仅是在原有会计原则,会计要素的报告,记录,计量和确认等方面上做出了改变,新的制度更为全面,在原制度的合理部分进行保留,对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或事项发生若干重大创新和全面突破。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特点

1. 适应国库集中支付的相关要求

为了准确核算国库集中支付的事业单位用款额度和应返还额度,在新制度中不仅添加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而且还添加了“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财政部门本来存在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两种方式,这样就可以对财政补助收入进行仔细确认,也可以对会计处理措施进行确定。

2. 适应政府收支分类的相关要求

国内对政府收支分类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是从2007年开始的。为了说明政府的钱从哪来,反映政府收入来源性质,提出了收入分类;为了说明政府究竟做了哪些事情,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提出了支出功能分类;为了说明政府钱是如何花费的,反映政府支出的具体途径,提出了支出经济分类。在新制度中,财务人员需要以《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和“支出功能分类”为准绳,对一些收支项目以及一些净资产项目的二级或者三级明细进行核算。

3. 适应部门预算管理的相关要求

第一,设置了“应缴国库款三是适应部门预算管理的相关要求。一是设置反映事业单位应上缴国库和应上缴财政专户资金的“应缴国库款“和“应缴财政专户款”。二是要求相关收入和支出科目按“项目支出”与“基本支出”分别进行明细核算。三是分别核算财政补助结转结余与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并单独设置“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支以外的各专项资金收入与其相关支出相抵后剩余滚存的、须按规定用途使用的结转资金。四是单独设置“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反映事业单位某一会计年度财政补助收入、支出、结转及结余情况。

4. 适应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要求

新制度在净资产科目中增加了财政补助结余、财政补助结转等科目。严格区分并分别核算财政补助资金和非财政补助资金;严格界定并分别核算结转资金和结余资金;严格划分并分别独立核算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对于资产价值,在“非流动资产”项目下增加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等二级核算科目,分别核算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占用资金的具体情况。

三、新制度下推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对策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是政府会计改革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它将会改变原有的会计体制,对各方面都会产生连锁反应。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还处于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完善的阶段,这一阶段必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难点,需要我们采取配套措施来加以克服。

1. 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进行合理预算

进行合理预算是保证事业单位财务有效管理的基础,要认真贯彻预算编制工作,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正确编制财务预算报告,并保证严格落实,不得随意更改;第二、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第三,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实行考核制度;第四,加强预算信息反馈。

2.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遵循科学管理理念

事业单位要以国家宏观调控要求为准则,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可行的会计核算流程。明确规定预算的评价、编制、监督和执行流程,制定的制度必须体现可操作性和适应性。完善内部财政管理制度,可以约束财政管理人员的行为,减少违法乱纪现象,落实责任制,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另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要严格遵循科学的管理理念,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深入管理体系改革,改变旧有的管理陋习,坚持不断创新,这样做有利于单位财务的正常运转和长远发展。

3.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会计基础、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要素、会计报表体系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动,而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多习惯于旧的会计核算模式,专业素质普遍不高,短时间内很难适应新财务管理制度下财务核算的运行。事业单位应规定会计人员每年需要用一定的时间进行脱产学习,着重了解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出台背景和具体变化内容,强化财务人员对新会计制度的了解与熟悉,及时地预测和发现新的会计制在度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素养,使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事业单位还可以提供合理的学习时间和环境给财会人员,并组织专业考试,以促进财会人员学习掌握新制度,从而提高专业水平。

4. 建立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操作规程

由于新制度在核算基础,科目设置和报表设置上都有了大幅的修改,在原制度下建立的会计核算操作规程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财政改革。因此,各个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本自身财务核算状况,以新制度为基础,重新建立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操作规程,其中包括会计核算实施办法和会计核算操作手册。

参考文献

[1]刘莎.“三公”经费公开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21).

[2]岳公侠,张琦.政府会计理论与准则体系研究[M].大连:大连出版社,2010.

会计制度衔接 篇9

一、2011年底之前完成资产清查盘点工作

(一) 医院应首先成立由财务部门牵头, 相关资产管理部

门参加的财产清查组, 共同参与制定清查盘点方案, 在全院范围开展资产清查工作。清查盘点方案应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具体时间安排, 以确保清查盘点工作按时顺利完成。需要强调指出的是, 虽然新医院会计制度开始实施是在2012年初, 但实务中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 清查盘点工作不应在2011年底决算出台后再进行, 否则会出现账目不易衔接的问题。

(二) 进行全面清查盘点核实以后, 填制相应的清查盘点表。

清点固定资产需要保证账实相符, 这里所说的“实”, 不仅是数量之“实”, 更强调质量之“实”。所谓质量之“实”, 首先体现在医院财务人员需要准确判断资产的成新率, 在此基础上对固定资产的折旧进行追溯调整。固定资产的在用状态则是质量上的“实”的另一方面。新医院会计制度在对固定资产的规定上更加体现出精细化管理, 不在用的固定资产需单独反映。一般情况下, 在用的固定资产应归入固定资产科目进行核算, 不在用的部分因为报偿手续没有完成等原因, 实际已不属于医院资产范畴。只有在明确了这部分资产后, “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会计核算才能进行。

(三) 查找账实差异产生的原因并编制相关报表。

根据清查盘点情况做好账实核对, 查找账实差异产生的原因, 提供相关事项说明或证明材料, 进而对资产盘盈、盘亏和毁损情况进行确认, 编制形成资产盘盈盘亏明细表、资产毁损明细表以及无法回收资金挂账明细表。

例1:2011年12月, 某医院在资产全面清查中发现盘亏一台设备。该设备原价为5 000元, 经批准转销。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例2:2011年12月, 某医院在资产全面清查中盘盈一台设备, 该设备的重置完全价值为18 500元, 报经批准处理。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报经批准处理时:

二、对固定资产科目余额进行分析

对于达不到新医院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 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库存物资”科目;对于已领用出库的, 还应同时将其成本一次性摊销, 同时做好相关实物资产的登记管理工作, 在新账中, 借记“事业基金”科目, 贷记“库存物资”科目;对于符合新医院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 因出售、报废、毁损等原因已转入清理但尚未从原账核销的, 应当将相应余额连同相应的“固定基金”科目余额转入新账中“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借记新账中“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贷记原账中“固定资产”科目, 同时, 借记原账中“固定基金”科目, 贷记新账中“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新旧转账时已转入清理但尚未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 在执行新医院会计制度后发生的相关清理费用以及取得的清理收入等, 通过新账中“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对于符合新医院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且未转入清理的, 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的“固定资产”科目。

例3:某医院原账中“固定资产”科目余额包括如下内容:不再符合新医院会计制度固定资产价值标准的资产余额为5 000 000元, 其中已领用出库的资产余额为4 500 000元;符合新医院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 因报废已转入清理但尚未从原账核销的资产余额为300 000元。某医院结转“固定资产”科目的会计分录如下:

1.将部分固定资产转为低值易耗品。

2.对其中已领用出库的资产成本进行摊销。

三、转销旧医院会计制度中与固定资产相对应的“固定基金”科目

新医院会计制度未设置“固定基金”科目。转账时, 应将原账中“固定基金”科目余额扣除转入新账中“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余额后的余额转入新账中“事业基金”科目。

例4:2011年12月31日, 某医院“固定基金”科目贷方余额为1 235 211 004元, 其中:在资产类科目结转时, 因部分固定资产达不到新医院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转入库存物资, 由此冲减的固定基金为5 000 000元;对部分因出售、报废、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而冲减的固定基金为300 000元。

2012年1月1日, 结转“固定基金”科目余额=1 235 211 004-5 000 000-300 000=1 229 911 004 (元) , 会计分录为:

四、追溯确认待冲基金和累计折旧

新医院会计制度新设了“待冲基金”这一新科目, 用以解决如何对医院使用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等资产计提折旧或摊销的问题。医院要将执行新医院会计制度前所有在账固定资产 (新旧转账时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库存物资”科目的固定资产以及图书除外) 、无形资产账面余额中由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形成的金额追溯确认为待冲基金。对于除房屋及建筑物、无形资产以外的确实难以追溯的固定资产, 至少应当按照以下范围追溯确认待冲基金:1999年1月1日以后以固定资产入账并且执行新医院会计制度前仍在账的资产。会计分录为借记“事业基金 (新) ”科目, 贷记“待冲基金 (新) ”科目。

例5:某医院从原账转入新账的固定资产账面余额 (不含图书的账面余额) 中由财政补助形成的金额为37 545 500元, 由非财政科教项目资金形成的金额为4 010 000元。医院追溯确认固定资产所对应的待冲基金的会计分录如下:

医院按照新医院会计制度对以前年度形成的固定资产补提折旧时, 应将计提的折旧冲减待冲基金和事业基金。在新账中, 按照应计提的折旧金额中应冲减待冲基金的部分, 借记“待冲基金”科目, 按照应计提的折旧金额中的剩余部分, 借记“事业基金”科目, 按照应计提的折旧金额, 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例6:2011年12月31日, 某医院对执行新医院会计制度前形成的固定资产 (新旧转账时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库存物资”科目的固定资产以及图书除外) 计提折旧, 共计提折旧617 500 000元, 其中由财政补助形成的固定资产的折旧额为11 520 000元, 由科教项目资金形成的金额为1 233 000元。2012年1月1日, 追溯确认累计折旧的会计分录如下:

摘要:由于新旧医院会计制度差异较大, 衔接工作情况非常复杂。本文以固定资产为例, 对医院如何顺利实现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过渡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医院会计制度,固定资产,衔接过渡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旧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的通知[J].财务与会计, 2011, (6) .

[2].吴世飞, 于润吉《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修订情况的评价与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 2011, (2) .

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衔接的思考 篇10

1.会计员知识专业性受到影响, 会计资格考试不合理。会计员就业率高, 薪酬高, 福利待遇好, 确实推动了我国会计员考试行业报考火热, 但是通过考试获得资格的会计员水准参差不齐, 间接影响和导致了现今事业单位会计员内部的种种问题。在国家会计考试与事业单位会计员测试中, 对资产, 债务, 支出等项目都有相应的测试科目, 但是却忽略“在建工程”这一科目, 这就造成了部分会计师的专业技能没有达到专业要求却直接上岗的现象。在事业单位中, “在建工程”占有很大一部分经济比例, 设备购入与安装都应该属于这个程序中, 因为在事业单位中设施设备属于消耗性资产, 所以在会计核算中并未将其计算到“固定资产”的范畴内, 在会计员测试中遗漏了这一很重要的项目。

2.会计信息数据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会计是一门要求精细的部门行业, 对会计员的工作责任心要求较高, 要求会计对资金及数字保持高度的准确性。在我国事业单位的旧会计制度中实行的是收付实现制, 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 收付实现制已经满足不了我国事业单位当前的形势变化, 不能真实反映财政收支情况。在收付实现制中的会计信息数据可比性偏低, 使得固定资产与其他项目的预算情况难以统一, 没有做到会计计算的项目资本化, 使得事业单位在一段时期内的会计信息混乱, 造成会计信息前后不可比。

3.制度长久不变导致工作漏洞现象严重, 会计做表缺少重要项目。在事业单位的旧会计制度下, 事业结余没能正确的从会计年度报表上体现出来, 事业结余对事业单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报表中不体现出事业结余会影响事业单位下一年的预算, 使事业单位的年度会计信息不一致, 缺乏真实性与可比性。还有在报表中没有清晰明了的体现事业单位年度负债的情况, 严重影响了第二年的预算与资金, 使得事业单位资产与负债额度相背离, 对事业单位再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二、对于我国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的展望

1.对事业单位会计师实行权责制度。对我国事业单位现有的收付实现制进行改革与优化, 我国现有的经济财政制度仍与旧会计制度有相吻合的地方, 而对新行的会计制度来说, 我国现有的政策并未与之相契合, 所以对于新的会计制度要保持循序渐进, 步步为营的方式进行改革, 首先需要变革的就是会计制度中的收付实现制, 对事业单位会计师实现权责制度, 将单位收入支出结余的核算完整, 对未来预算的准确性大大提高。在会计制度中实行权责制度也有利于会计在报表中更好的反映资金的流动与使用, 增加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在一年一度的事业单位会计业绩评价中为公正的评价提供了客观的证据事实, 运行会计权责制度更能使会计师上报的报表可信度增高, 使他的综合业绩评价会更客观更全面, 而且对于事业单位的会计预算来说, 不实行权责制度, 预算的可行性很低。

2.单位报表制度要求提高, 对会计师专业水平要求提高。对事业单位来说, 盈利是唯一目的, 将单位的盈利总额扣掉单位负债的总额, 就是事业单位的总盈利, 所以对事业单位来说会计师准确掌握计算盈利资产核算数据与单位负债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这关系到事业单位员工的福利问题, 包括住房, 医疗, 福利等员工基金。要求事业单位会计师对报表进行仔细的核算与统计, 对报表中的每一个项目都要严格审批。要从会计师的报表中反映出事业单位资金的收入支出的具体款项, 运转流动资金的具体数据, 能从会计师的报表中及时反映出事业单位资金运作流转方式的改变。

3.随着我国的经济形势对会计制度形成动态改革。我国事业单位经济状况瞬息万变, 新会计制度也在循序渐进地走进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中, 一成不变的制度是死亡, 对于会计制度来说也是一样的。我们在会计制度改革中要注意国际经济形势的动态与走向, 不断改革与优化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标准, 提高会计师的专业水准, 根据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来不断改革, 以求达到会计制度动态改革的目的, 与国际会计制度保持相应的水平。

三、在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新旧制度的衔接会使会计员行业暂时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在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改革衔接之际, 会有一部分会计师因专业水准不够而被取消工作的资格, 也会使经验丰富的老会计师“措手不及”, 是一个青黄不接的时期, 对于这类情况, 事业单位会计部门要保持冷静, 在考试与测试中添加相应的科目, 以保证会计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暂时的状况与困难换来的是专业水准更高的会计师, 事业单位要保持冷静。

2.随着新制度的运行, 事业单位的资金运转方面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事业单位的资金运转也是受会计部门的影响的, 对会计制度的改革过程中, 对资金的流转运作会出现不顺畅的现象, 由于会计报表格式的变革与报表项目的增加, 会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但是改革的优势也由此显现出来, 报表项目的完善, 会计工作的优化, 都会使我国的事业单位经济发展更加顺利, 会计制度改革更加彻底。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我国事业单位的经济也会随之火热发展, 改革会计制度能够推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与优化, 也能够满足与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与国际会计市场相沟通, 促进我国会计师知识专业化水平提高, 更好的为我国事业单位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邓琛琛.深化国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考——基于《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比较.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11)

[2]程晓佳.改进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财务与会计, 2005, (12) .

[3]邹加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几点认识.集团经济研究, 2005, (14)

[4]张志兵.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比较.教育财会研究, 2005, (01) .

上一篇:小区建筑规划设计下一篇:说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