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衔接

2024-07-03

贯通衔接(精选五篇)

贯通衔接 篇1

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新兴发展方向, 这种将职业教育衔接融合的机制, 构建出了中职—高职, 甚至中职—高职—本科的融通培养体系, 为职业教育人才的成长搭建了更好的桥梁, 也将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应用技能人才。跟以往“3+3”中高职校贯通模式不同之处是, 如今的新模式不再只是简单地将中职3年和高职3年叠加起来, 而是寻求一种有机地融合。首先最大的难点是, 由于中高职贯通五年制学习时间缩短了一年, 以致学校要在课程方面进行重新改革。其次迫使学校老师必须“吃透”中高职教材, 并编写校本教材, 为学生更科学系统地、合理有规划地编排、衔接好中高职的全部课程。

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中高职贯通英语教学的老师, 也深深感到了改革的困难。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公共课程, 在整个职业教育中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然而现实是, 很多中职生在升入高职院校后, 不能顺畅衔接, 其主要体现在:英语基础差, 之前所学到的知识点不足以跟上高职的起点;学习能力弱, 完全不能适应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因此要使学生在这种学制衔接模式的培养中学好英语, 那么就要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有机衔接。本文对中高职贯通英语课程的衔接探索不但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且也很有实践意义。

2 中高职贯通英语课程衔接不畅的原因

(1) 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差, 学习能力弱。近年来, 随着适龄考生生源逐年减少, 再加上“普高热”的冲击, 中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英语是一门需要知识量积累的学科, 并不是靠一朝一夕就能实现飞跃性的进步, 这就需要学生不断地记忆和背诵, 不厌其烦地练习听力、朗读课文。而大部分中职学生, 在中职阶段, 甚至初中、小学阶段就没有打好良好的基础, 英语基础薄弱, 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学习英语。再者, 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 自觉性也差, 导致了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不浓厚, 同时也造成了很多学生的惰性越来越大, 使英语这门需要大量背诵记忆的学科成为了学生最讨厌的科目之一。那么在这一情况下, 很多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后, 就会明显感觉高职英语课程难度跨越很大, 而且还要跟同时考入的高中生一个层次学习, 往往是力不从心, 越来越难以跟上整体教学进度, 学生之间差距也越拉越大, 渐渐地对学习英语课丧失自信心, 也常以之前基础差为学不好英语的借口, 认为现在升入高职要想再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也是不可能的。

(2) 中高职学校对英语课程重视不够。英语课程虽说是一门公共课程, 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必修课程, 学好英语对学生将来踏入社会后的作用不言而喻。社会上, 我们常见到很多家长让孩子在学龄前就开始学习英语, 足见学好英语在大家眼里是很重要的。然而, 一些职业院校对公共英语的重视程度却不令人满意。目前一些职业院校的领导和家长错误地认为, 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基本从事技术类工作, 手艺或技能是最重要的, 在学校学习就应该多学自己专业的知识技能, 只有自己的技术熟练了, 才能在职场上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而相对来说只要是不面对外国人的工作, 英语在实际工作中很少会用到, 所以简单地掌握基本听说读写能力就够了。这些有偏颇性的想法使得学校在设置整体课程时, 专业技能课和英语课的比重极度失衡, 进而导致了学生内心重专业课轻英语课的现象。在笔者所在的学校, 中高职贯通专业的英语课课时数还没有普通中职专业的英语课时数多, 既然中高职贯通专业是重点发展专业, 那么学生的各方面素养尤其英语水平也应该加以重视, 决不能让英语课成为职业院校中的“鸡肋”课程。

(3) 缺乏统一的英语课程标准和教材。想要教好英语课, 就要有一本正确的课程标准。作为课程教学的指导和要求, 课程标准在中高职贯通专业英语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 统一的课程标准也有利于中职和高职英语的顺畅衔接。目前在各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中, 由于英语课的要求不同, 其英语课程标准也不尽相同。大家各自独立编写自己的, 相互之间缺少沟通交流, 使本来中职和高职应该安排的不同的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发生重复, 没有形成渐进循序式的衔接模式。其次, 各所学校没有统一的英语教材, 也是造成中高职贯通英语衔接不畅的原因之一。目前中高职英语教材种类繁多, 各地区各学校所选择的教材也各不相同, 除了要符合教育部大纲要求外, 还要切合学校学生的实际能力加以筛选, 如有必要, 校内老师自己也可以编写出最适合本校学生学习能力的英语教材。如果在教材选择上马虎随意, 不考虑时代特征, 忽略中职层次和高职层次水平的过渡, 中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内容衔接就会出现很大问题。

3 中高职贯通英语课程有效衔接的建议

(1) 加强中高职学校对英语课程的重视度。随着时代的发展, 如今的中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在学校期间, 国家英语考试四、六级对学生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学生踏入社会后的职业发展中, 英语是最能提高其整体素质、让其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 英语课程设置就要相对合理化、人性化, 英语教师的培训也同样要提上日程。各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必须促进英语课程在整个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引导英语教育工作者培养出符合当代职场需要的具有综合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

(2) 统一英语课程标准和教材。英语课程标准首先要符合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 要制定出统一的、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课程标准, 就需要各中高职贯通院校共同商讨, 共同协作。首先教师要对整个中高职贯通期间需要掌握的词汇和语法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安排, 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脱节;其次, 也要充分考虑到整个中高职贯通学生在不同层次阶段时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等, 从而选择出最符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英语教材;最后, 中高职英语教材也要突出其职业性, 安排一些情境教学模式, 把重点放在应用能力上, 强调英语在未来职场中的实用性。

(3) 因材施教, 教学相长。在中高职贯通英语课程设置的整体安排中, 要分层次地体现出不同阶段的知识技能要求。中职阶段学生主要学习英语基础知识, 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 进一步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教师通过一些多媒体网络技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开发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升入高职阶段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发展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 能够在今后的交际和工作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 为之后能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4 结论

英语课程衔接是整个中高职贯通英语课程设置中的重要部分, 不容忽视。只有打破现在两个阶段各自分开独立的教育形式, 设法将其有效地衔接起来成为一体化教学, 经过沟通协作、建立共同目标, 根据英语能力在职业岗位中的需求来进行课程设计, 有层次性有阶段性地实施应用, 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综合素质优秀的职业技能人才。

摘要: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发展方向。英语课程是基础类公共课程, 教师在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的课程设置中要做好有效衔接, 使学生更好地学好英语, 提高未来职场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高职贯通,英语课程,课程衔接

参考文献

[1]郦力.中高职贯通背景下英语课程衔接研究[J].英语广场, 2014 (9) .

[2]魏敏.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探讨[J].职教通讯, 2013 (8) :21-23.

[3]许辉, 陆丹路.中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衔接研究[J].镇江高专学报, 2013 (10) :107-109.

纵向衔接 横向贯通 螺旋上升 篇2

关键词:反思;重构;思路;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201—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入高校的课堂已近三年的时间,笔者欲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及近三年来针对该门课程“法律基础部分”(下称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思路与模式所公开发表的研究文献为基础,就该课程的教学研究思路与模式进行一次反思与重构。

一、反思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设置如下条件:时间从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检索项为篇名;检索词为法律基础课程;检索范围为全部期刊;匹配为精确,检索到符合要求的记录为九十二条,细究之,这些研究文献主要从以下五个范畴与角度部分或完全就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路与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第一类:将“05方案”与“98方案”的课程目标与要求进行比较分析,如杜德鱼、刘正盈、张岁平、惠向红老师在“继承、借鉴与改革创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效性研究”[1]以及李菡老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方法改革初探——以《法律基础》部分为例”[2]等研究文献中,认为“05方案”在“98方案”的基础上,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时分配上均有所变化,由此认为,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应该作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并就如何开展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第二类:认为应将法律基础视为一种大学生法律信仰、法律素质、公民意识等观念与意识塑造的一个平台和手段。如汪晓宇老师的“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3]、张咸杰 、张立兴老师的“法治信仰教育的科学把握”[4]等研究文献。

第三类:针对教材的相关内容予以解读分析和批判,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指导性意见。如姜志远老师的“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有关内容的质疑及修改建议——兼与该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罗国杰教授商榷”[5]等研究文献,针对法律基础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开展提出了较为中肯的建议;

第四类:完全针对教学方法的探讨。其中又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认为教师应是关键因素,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如田桂芝、张玉峰老师在关于高校《法律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考[6]等研究文献;(2)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教学手段与形式,通过教学手段的更新来增进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达到增加、提高学生对法律基础的学习兴趣。比如强调案例、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如周敬烽老师的“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基础》课程中的运用”[7]等研究文献;(3)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将某种价值理念或观念运用、贯穿于法律基础的知识讲授之中。如周雅难老师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借鉴意义——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8]等研究文献。

第五类:课程的目标与功能定位。如霍世平老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定位于教学探析”[9]等研究文献中,对于法律基础课程的目标与功能定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笔者对上述研究文献建议割裂了其与中学法制教育的纵向联系,没有将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置于从“中学到大学”这样一个有机的整体中予以研究探讨,它们主要存在下列四种倾向:第一,只是发现问题,而无解决问题之具体对策或者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如第一类,没有深入地分析,并提出符合法律基础教学实践的教学思路与模式;第二,虽然发现了问题,也提出了解决问题之对策,但是实用性、操作性不强。如第二类与第五类,唯一不足的是结合法律基础课程相应的法律知识与制度提出相应的更细化的教学方法与措施;第三,合理解读与分析教材内容,但是并无具体的操作教学思路与模式。如第三类,无论是对教材内容的正面解读分析,还是出于一种完善教材内容与结构意义上的善意批评,必须借结合教学实践提供思路与模式上具体指引;第四,重形式轻内容,本末倒置。如第四类,对于教学方法的探索,虽然,认识到了教师、教学手段以及某种价值观念等教学因素的重要性,但是,这完全颠倒了教学手段及其形式与目的之间的主次关系与地位。

“05方案”将法律基础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因为其毋庸置疑的必须承接中学生法制教育就学生法律意识、法律素质培养未能完成的重担,对中学法制教育内容予以延伸和深化,将中学生法制教育的层次予以提高和加强,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地位,所以,高校法律基础课程设置的目的并不在于重复或引导教育对象掌握知识、丰富、发展知识,而是需要通过教育对象个体对相应知识的了解、领悟,从而生成其积极健康的精神世界,形成良好的法律素养,具备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意识。这才是法律基础课程的使命之所在!由此,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在正确的处理与中学生的法制教育在教学内容纵向衔接的关系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教学思路与模式,实现这一目标。

二、重构

重构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路与模式,必须将法律基础的教学置于对学生(从中学生到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纵向整体性联系之中予以思考,而且思考和重构的前提则必须对中学生法制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必要性的考察和分析,这样才能做到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螺旋上升。

中学生的法制教育内容,有“学法用法”、“权利义务”、“法律与社会秩序”等内容[10],其设置和安排完全遵循了中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特点以及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的客观事实,所以,课堂讲授通常采用的是循循善诱、鲜活的语言等方式,甚至采取了活泼的动漫画形式,形成一种多角度、宽领域、复合式的教学格局,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从而,完全是一种感性知识的传授,而且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被动式的学习,因为他们对法制教育的内容只需要知其然,而不需要知其所以然,因此,中学生法制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只是感性层面的法律知识的教育。

那么,承担大学生法治观念、法律素质以法律意识培养与塑造的法律基础教学思路与模式立则必须从受教育的对象之特殊性出发予以选择和确定。

教学目标的设定以及教学活动的展开,因受教育的对象不同存在差异。

大学生呈现出以下的特征和倾向:第一,思维能力达到了较高和较成熟的程度;第二,由于知识的丰富、经验的积累,他们不再满足于现象的罗列而主动地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第三,思维从经验型转向理论型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增强了。

所以,大学教育与中小学强调养成教育不同,在高等教育中应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夺得发挥理性规导的力量,只有如此才能与大学生自身的客观实践情况相吻合,因此,法律基础课程的目标定位是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及其法律素质的养成提供平台和帮助,实现由纯粹的知识灌输与讲述转变为一种理性、观念与价值的阐述,培养他们学习理论知识的自觉性,形成一种“始于知识,但又囿于知识”的教学常态[11]。

三、结语

在教学实践中,在明确法律基础课程为培养和塑造大学生正确的法制观念、法律素质的重要手段的前提下,则应在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注重将教学内容予以横向的贯通;另外,在充分的考虑到法律基础课程与中学法制教育在教学内容上的纵向衔接关系的基础上,从而应回避简单的纯粹法律知识灌输的教学思路与模式,将中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和层次予以提升和深化;倡导“以具体法律知识与制度讲授为支撑,法治理念教育以及法的信仰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思路与模式[12]”才是正确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部规划大中小学生德育体系的总体要求:力求“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的教学要求与目标。

参考文献:

[1]杜德鱼,刘正盈,张岁平,惠向红.继承、借鉴与改革创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效性研究[J].民办教育研究,2008,(8):73-79.

[2]李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方法改革初探——以“法律基础”部分为例[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105-107.

[3]汪晓宇.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作,2009,(9):195-196.

[3]张咸杰,张立兴.法治信仰教育的科学把握[J].现代教育科学,2008,(2):150-152.

[4]姜志远.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有关内容的质疑及修改建议——兼与该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罗国杰教授商榷[J].武夷学院学报,2008,(3):94-96.

[5]田桂芝,张玉峰.关于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12):140.

[6]龚志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探析[J].武警学院学报,2007,(7):7.

[7]周敬烽.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基础课程中的运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0):228-230.

[8]隋日安.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28-131.

[9]霍世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定位于教学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6,(9):53-54.

[10]陈大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有关法制教育内容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增刊,2006,(80).

[11]祖嘉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三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45.

[12]张启江.普通高等学校《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思路与模式探新[J].时代法学,2008,(1):87.

贯通衔接 篇3

1 中高职衔接的必要性

1.1 中高职衔接是中职毕业生继续深造的现实需要。

在调研中, 我们发现中职学校和学生家长是比较看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由于教育资源的限制, 目前还是有部分初中生不能升入高中而只能选择中职教育, 而且中职毕业生也有很多人渴望能获得继续教育的机会。所以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能为这些学生提供了获得正规高职教育的平台。

1.2 中高职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的中高职职业教育, 相同专业在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等方面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既然同属职业教育领域,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就应该在招生、教学、考核等方面打通, 力求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职业技能等方面实现有机衔接, 这样才能促进中高职教育明晰定位、共享资源, 有利于技能型人才的系统培养, 有利于构建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3 木材加工专业中高职衔接是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木材加工专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木材加工与家具制造方面技能型人才, 但是操作层面的偏多, 高技能人才紧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 开展木材加工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工作, 培养更多能够胜任木制品生产设备操作与维护, 生产工艺编制与管理, 质量检测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2 木材加工专业中高职教育贯通式培养尚待解决的问题

2.1 专业课程设置衔接问题。

2.1.1专业理论课程重复。木材加工专业的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类, 在中高职课程设置中均有重复现象, 所以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做好中高职衔接。

2.1.2基础课程薄弱。中职生升入高职院校后, 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普遍感到比较困难, 所以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应该有个过渡, 让中职学生适应高职教育, 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 招生制度制约中高职衔接。

我国高职院校以招收普通高中学生为主, 对口升学招生指标限定在一定比例以内, 这样的政策导致了中职学生接受高职教育的机会很少, 改革招生政策, 使中职学生既可以选择就业, 也可以升入高职高专学习, 才能建立中职与高职的衔接的有效路径。中职毕业生升入高等院校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高职单考单招, 二是五年制“3+2”职业教育。政策有限导致中职生继续深造的出路狭窄, 限制了中职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同时也使得高职院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高考成绩“低分段”的学生。职业教育对象应具有全纳性, 职业教育院校应对所有中职生开放, 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即可接纳。

2.3 学生考核。

转段考核之后对被录取学生如何实施教学管理。目前我校木材加工专业中高职衔接转段考核在第四学期进行, 转段考核之后, 被录取的学生还要继续在中职学校完成后两个学期的学习任务。一方面, 由于没有了就业的压力, 可能在后面的学习中变得懈怠;另一方面, 木材加工专业中职培养方案是在后两个学期安排学生顶岗实习, 在校外顶岗实习过程中, 部分录取的学生可能由于失去学校学习氛围而选择就业。

2.4 人才培养方案缺乏统筹设计。

木材加工专业的中高职职业教育定位应该准确, 这是实现完善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前提。目前, 木材加工专业同类专业之间缺乏衔接性、递进性, 高职教育以中职教育为基础, 未能实现木材加工专业技术人才教育的连续性。木材加工专业的中职培养的是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 能够在木制品生产线上进行生产操作;而高职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 专业理论更深更广, 技术水平更高, 综合素质更全面, 高职毕业的学生从事的生产加上管理工作, 工作提升空间更大。中高职学生毕业工作起点不同, 学生的工作能力也不同, 从事的工作岗位级别不同, 所以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不同, 在衔接过程中应重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3 木材加工专业中高职衔接对策与思考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 是大势所趋, 但是这项工作刚刚起步, 问题和困难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应该善于发现问题, 敢于面对问题, 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方案。现针对目前中高职衔接和我院木材加工专业中高职衔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意见。

3.1 统筹规划专业课程设置, 优化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

中高职衔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的衔接, 中高职在专业设置上的共同要求是, 从地区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设置专业, 而不是按照普通高等教育模式设置专业, 从促进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意义上讲, 专业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一个必要条件依靠地方和行业, 加强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 研究制定中高职专业目录, 使两个层次的职业教育在专业上较好地衔接起来。

3.2 适当扩大试点范围, 保证三二分段生源和高职阶段人才培养正常开展。

目前, 木材加工专业良好的就业形势, 致使很多中职毕业生选择了就业而不是升学, 致使三二分段式高职阶段学生流失严重, 办学不景气的风险;而很多非对口中职学校有升学意向的学生却没有机会入读高职院校。因此, 建议适当扩大中高职衔接试点范围, 将办学条件较好的其它中职学校也纳入三二分段自主招生范畴, 从而保证三二分段生源和高职阶段人才培养正常开展。

3.3 建议采取提早分班, 动态管理的教学组织方式。

对于三二分段中职阶段的教学组织, 有的采取提早分班, 动态管理的教学组织方法。实践证明, 这种做法既符合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初衷, 又是可行有效的。所以木材加工专业中高职衔接贯通式培养过程中可以借鉴此类管理方法。中职阶段新生入学由中高职学校共同开展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宣传教育, 使学生了解这种培养的目的和方式, 结合报名志愿与中考成绩按一定比例选拔, 独立成班。该班即为三二分段实验班, 该班按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学。

总之, 通过中高职贯通式教育模式培养, 学生可以获得技师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同时拥有大专学历证书, 并具备在企业实习一年的工作经历, 毕业后可胜任高级技能人才岗位, 成为企业骨干力量。经过在企业的进一步历练, 可晋升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职称, 享受高级技能人才待遇。

摘要:实施中高职衔接, 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 是促进职业教育可持发展的基础。探讨了中高职衔接的必要性, 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木材加工专业中高职衔接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木材加工,中高职衔接,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

[1]马秋硕等.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基于广州地区的实证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 2011 (9) .

[2]刘红伟.中高职衔接问题初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2 (18) .

[3]戴崇.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基本问题的研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9) .

贯通衔接 篇4

摘要:为了让使我校中职护理专业能与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尽快实现有效衔接,培養具有全面素质的高技能人才,我校在摸索前进中从对口招生形式单一、护理专业知识缺乏衔接性以及课程存在重复现象入手提出存在的问题,然后又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希望得到同行们的批评指正。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218-01

2011年由教育部在教职成[2011]9号印发的《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中高职实施衔接,系统培养高素质人才,适应产业需求,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由此提出对中高职课程体系进行创新,构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其前提就是要满足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符合国家教育部对中职、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与课程设置的指导性意见要求[1]。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为了中高职衔接的健康发展,我校在2014年申报了广东省教育科研课题《护理专业中高职贯通体外衔接的建设研究》。为了让中职护理专业能与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尽快实现有效衔接,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技能人才,我校在摸索前进中从对口招生形式单一、护理专业知识缺乏衔接性以及课程存在重复现象入手提出存在的问题,然后又提出了 一些相应的对策,希望得到同行们的批评指正。

一、存在的问题

(一)对口招生形式单一。我校是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护理专业的中高职贯通的体外衔接,也就是五年制的“3+2”分段培养的职业教育。我校2013年、2014年、2015年各有41名护理专业学生通过考试升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继续学习;2016年30名护理专业学生升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继续学习。招生人数少,对口形式单一,中职生继续深造的通路狭窄,也限制了大部分护理专业中职生职业能力的提升。职业教育对象应具有全纳性,职业教育院校应对所有中职生开放,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即可接纳[2]。

(二)专业知识缺乏衔接性。我校在培养护理专业的学生的时候偏重于对学生实用技术的传授和就业能力的培养,侧重培养有“ 一技之长” 的技能型人才,在护理专业的职业教育体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侧重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专业理论更深更广,在实践操作技能上技术水平有更高的提升,综合素质更全面,更能适应社会科技的进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虽然我校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护理专业中高职贯通的体外衔接之时有协商完成课程的设置,但是仍然存在护理专业知识缺乏衔接性、递进性,未能完全实现专业技术人才教育的连续性。

(三)文化课基础薄弱,专业课程存在重复现象。经调查我校升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部分护理专业的同学,她们说,我校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升入到高职后文化基础课普遍不理想,尤其是数学和英语,而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存在一定的重复现象,有些教学内容出现了雷同,有的雷同率超过了50%。这样不仅影响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影响了效益最大化的实现,还浪费了学生的精力和时间,随着学校发展的步伐,我校护理专业的“双师型”教师越来越多,他们在专业上很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因此我校护理专业的中职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当他们进入高职后,培养模式还没真正的完全转变,有些实践的内容,学生们感觉还不如中职,这样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对策

1.高等职业教育应建立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为了真正实现中高职护理专业人才的衔接,根据中高职循序递进的培养要求,中高职学校共同制订一体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好中高职不同培养模式的衔接。

2.扩大对口单招形式和招生比例,建立多样化的升学渠道,除了“3+2” 分段培养外,还可以采取“3+2”联合培养等,形成中高职贯通的“立交桥”, 拓宽中职升入高职的升学渠道。

3.拓宽专业范围。中高职衔接不但为中职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能为社会提供一大批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技能型人才。

4.我校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合作中要共同制订“3+2” 分段培养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要突出护理专业的应用性和连续性,全方面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素质,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继续学习能力。

5.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紧密联系技术领域和护理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要目的。根据护理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要求,紧密联系护理考证的考核要求,全面统筹课程内容,构建模块式课程体系,一定要有效保证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技能结构的贯通性。

6.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对于文化课的要求并不高,因此我校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升入到高职后文化基础课普遍不理想,尤其是数学和英语。文化基础课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校在中职阶段加强学生文化基础,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和后续学历的不断提升。

当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生存,而要学会生存就离不开终身教育,因为生存发展是时代的主流,会生存必须会学习,这是现代社会给每个人提出的新课题,而职业教育是实现终生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终身教育的指导下,职业教育也要走出终结教育的困境,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形成一个层次分明、衔接顺畅、相互沟通,贯穿职业生涯发展的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张东放.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10年Z3期

[2]李春明.中高职衔接贯通的路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

注: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研 “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研究项目《中高职贯通体外衔接培养的护理专业建设研究》的课题论文,项目批号为2013YQJK107.

作者简介:

何洛(1978-),女,汉族,湖南隆回人,河源市卫生学校药学高级讲师,从事药理学教学14年。

邓小敏(1972-),男,汉族,广东龙川人,河源市卫生学校副校长、卫生保健高级讲师,从事中职学校教学方法和理论的研究已有20年。

赖秀英(1970-),女,汉族,广东龙川人,河源市卫生学校预防医学高级讲师,从事卫生职业教学工作22年,从事中职学校教学方法的研究5年。

贯通衔接 篇5

一、本课程以往常规教学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以往教学过程为:初识建筑-建筑空间认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在此教学过程中, 教学组织完全被切分为建筑教学及构成教学两部分。

在高职院校建筑技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 学生普遍存在起点低、学习缺少自主思考的问题, 构成艺术教学虽然在课程体系中被融入《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但因为其学习内容及授课教师都相对独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不清晰学习目标, 不了解构成与建筑的关系, 甚至不知道为什么学建筑设计要学构成, 从而无法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构成艺术学习。而进行建筑基础知识的学习后, 又因其与构成教学无任务关联, 使得学生在思想上认为它们完全是断层的, 无法衔接。

在建筑设计技术团队对高职院校建筑技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及建筑技术设计企业进行调研的过程中, 发现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中构成艺术教学的已经无法对接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在工作过程中,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生由于对构成艺术知识及手法的缺乏, 无法把控好建筑设计创意及形态创作的过程, 从而无法创作出好的优秀的建筑作品;

构成艺术设计的学习虽然理论知识并不多, 但需要通过大量的作业练习去理解并消化吸收。而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 构成艺术教学一般仅几周的时间, 无法全面、深入的学习与练习。最后导致“老师讲完了, 学生却完全没听懂”的现象发生, 使得构成课程“形同虚设”。

二、重新出发, 分析了解与本课程相关的岗位工作任务, 重新制定能力目标及课程目标

对企业的调研, 使校企合作不仅仅停留在项目实习上, 而在教学体系的制定开始参与起效, 从而让教学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更多地受益。在企业对各岗位能力需求进行调研的过程中, 能分析出更清晰和实际的学习目的及能力要求, 并合作拟定出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案付诸实践。再以反馈调研的形式分析成效, 从而得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方案。

在调研中, 我们针对构成艺术教学目标对接高职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主要研究为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 构成艺术对建筑设计工作流程的影响分析;

(2) 构成艺术设计能力对建筑创作能力的影响分析研究。

通过对建筑设计单位进行建筑技术设计专业各就业岗位工作进行调研, 分析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就就业岗位工作任务中构成艺术知识体系参与到的单项工作任务。调研的目的旨在提炼出需要构成知识参与的工作环节, 并分析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要求, 与构成知识体系相交集的范畴。并根据单项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 推出构成艺术在建筑技术设计专业教学领域的学习目的。

三、建筑构成教学方案的实践研究与思考

为达到学习目的、掌握必要的技能与方法, 划分教学模块, 提炼学习项目, 围绕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为三个模块, 即“发现建筑形态”、“体验建筑空间”以及“实践准建筑”。学生在进行这三个模块的学习过程不但能够引导新生建筑对建筑的认识, 还能从感性认识进入到形式认识再到空间认识进而进入到综合专业认识, 很好地过渡学生初入专门的角色转化;更能从形态构成的角度去分析理解建筑进行学习掌握建筑形态及空间构成的基本手法。

1. 模块一:发现建筑形态

本模块的学习目的为了解建筑形态方案创意与构成艺术的关系, 学习常用的建筑形态构成手法。本模块工作任务为从形态构成上分解建筑, 分层次找出建筑设计的构图原形及构图手法, 从而认识到建筑方案创作与构成艺术手法之间的关系。并学习掌握常用的总平面构图、体量形态及外立面构成手法, 在分解分析之后重现手法, 并以构图原形或构图手法为"意"作为切入点进行构成艺术创作, 为模块三“准建筑”设计做好准备。

2. 模块二:体验建筑空间

本模块的学习目的为建筑内部空间形态的营造练习, 掌握建筑空间对于功能、尺度及形式形态的要求。本模块的主要工作任务为学习了解尺度与空间, 以立体构成模型的手法按尺度比例营建小型室内空间, 旨在了解建筑使用功能与建筑空间尺度对空间营造的影响以及建筑空间形态与构成艺术之间的关系。以此作为契机, 了解建筑内部空间形态与构成之间的艺术联系。

3. 模块三:实践准建筑

本模块的学习目的为在建筑外部形态与内部空间在构成艺术手法上的综合练习, 练习的重点放在建筑外部体量形态的重构上, 让学生能将模块一的分解建筑形态 (被动构成思考) 进入到创意立体构成模型并重赋以建筑功能并深入至准建筑模型 (主动构成思考) 。本模块的主要工作任务为景观小品建筑设计, 综合两部分成果, 在模块一构成创作的基础上提取其“意”, 创作出新的立体模型并将其置入简单功能及建筑特性的小品建筑模型。项目任务选择要求, 建筑内部空间简单, 最好仅单一空间, 能让学生在最大限度上发散思维、激发意识形态创作热情。

四、结语

在《建筑形态与初步设计》课程的教改实践探索过程中, 为实现建筑构成教学与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有机衔接, 我们不但尝试了以一个项目来驱动多门课程的教学方法, 更采用了“双专业教师优势互补”、“单一项目驱动多专业教学”的岗位情景模拟型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 以便协作解决课程有机衔接的问题。

对课程改革的思考不仅让我们开始思考一门课程的合理性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度, 更多地能让我们去学习、思考、探索更新更适宜的教学方案, 以便从中得到进步与发展。

摘要:本文描述了课改研究的全过程。通过现状分析, 提出问题, 再与企业合作整合分析本课程人才培养目标, 并提出了以单一工作任务驱动多门学科教学的教学方法, 以协调解决建筑形态与建筑构成教学的衔接贯通问题。

关键词:课程改革,驱动式,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杨健, 戴志中.规则·模型·建筑学研究方法——构成性与生成性辨析[J].新建筑, 2010 (01) .

[2]戴俭, 窦强, 张勇.建筑构成方法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运用与探索[J].建筑学报, 2010 (10) .

上一篇:散文诗《雪》教学设计下一篇:会计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