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控

2024-05-26

公共管控(共6篇)

篇1:公共管控

地方发展与公共管控透析毕业论文

宁德市产业园区建设水平低,布局不合理,企业扎堆现象突出,产业集中度、关联度、专业化程度低,多数工业园区没有形成主导产业,如食品加工与化工、电机项目相邻,极不利于产业自身的联动扩张,也不利于园区服务配套、生态保护和环保工作。为此,必须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特产业园区,使之成为产业集聚的平台。一要合理调整园区布局。二要整合打造专业产业园区。三要实行分类指导,持续推进产业园区建设的健康发展。其中尤其要注意闽东与台湾合作的工业园建设。技术的跨越。(1)引进高新技术。同周边城市相比,尤其是相对高新技术企业集中的福州、厦门来讲,宁德高新技术产业还处在发展初期,发展基础还不厚实,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受到许多制约因素的困扰。产业份额偏低,整体素质不强;科研资金、人员投入不足,影响产业后续发展;产业投入增速偏缓;产业覆盖面窄,区域发展不平衡。为此,一是加强政策引导,进一步健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机制。二是加大对科技企业的经费支持,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能力。三是发展“高新技术园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四是要建立和完善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必需的人才培育和人才激励机制。②(2)老项目的技术改造。在引进项目的同时,还要抓老项目的技术改造,也能把工业经济做大做强。如福建广生堂药业(柘荣)有限公司阿德福韦酯项目被列入省企业重点技改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效益。“阿甘定”即阿德福韦酯,是抗乙型肝炎病毒一类新药,将为我国2800万乙肝患者和1.2亿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摆脱“乙肝病魔”的困扰和治疗费用高昂的沉重负担做出贡献。③又如福建寿宁三祥工业新材料有限公司扩大生产线,开发十万吨富钛料、稳定性二氧化锆及钻石锆等大型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取得很好的效益。使年产值达10亿元人民币,年出口创汇八千万美元。④但像这样通过老项目技术改造,获得大效益的企业在闽东不是很多,在推进跨越发展中要高度关注这个问题。质量的跨越。宁德市工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应从两个方面入手:(1)提高认识,实行全过程全面的质量管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张国德认为“:加强质量基础是实施名牌战略的核心,没有质量基础作保证,谈名牌战略只能是空谈。”强调必须加快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引进国内外先进质量管理手段,从加强质量管理中取得经济效益,坚定地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要进一步促进企业加强标准化、计量等技术基础工作,对照ISO9000、ISO14000、ISO18000等国际标准,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市场销售、售后服务等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的运作机制,实行全过程全面质量管理,巩固和提升名牌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⑤此外,要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一些危及公民生命安危的食品或其他产品质量问题,很多是属于“职业犯罪”,而非“职业道德”问题。(2)创立闽台“诚信优质先进”的品牌。大陆与台湾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者,两岸在文明探索方面各有所得。我们不但要借鉴台湾文明经商的经验,与台商共创闽台商业诚信一条街、一个城、一个园,还要把闽台合作的每一个项目都视作闽台文化创意品牌来打造与经营,最后做到“闽台合作”能成为“诚信”“、优质”和“先进”的代名词。通过创建闽台商业文化来发扬和光大中华文化的精髓,最终为创建海峡文化奠定基础。

效益的跨越。(1)提高招商引资的效益。至,蕉城区在宁德招商节“、9.8”投洽会及香港招商节上共签约项目88个,到底,其中无法落地的项目有23个,占签约项目总数的26.15%。⑥招商引资中出现的这种项目难以落地的情况,是个全国性的问题,从宁德实际出发,一是搞好规划,筑巢引凤,空“位”以待。要把发展工业重点项目的优势条件预留下来,把发展工业规划搞好。如漳湾镇留给钢铁项目的用地,其他人要,就不能给,不是每个地方都具备钢铁项目的条件,要把资源留给最合适的企业。二是要掌握重点,割肉哺凤,以“商”补“工”。如征地80亩,划出50亩搞地价项目或优惠地价项目,其余的30亩做房地产开发。把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一并搞好。用商业用地补工业用地,工业要上去,房地产也要上去。三是采取灵活措施,护凤留凤。对相应的项目,要有相应的措施,除政策外,如资源配置、按揭土地,都要和项目联系起来。要为项目服务,在资源配置方面,岸地、土地资源、价格政策要非常灵活,多管齐下。税收方面,属于宁德地方收入的可以返还,要有眼光,没有项目就没有收入,⑦“舍不得女儿,娶不到倒插门的郎。”(2)提高产业产出与流通的效益。苏州是台企最集中的地方,其密集度超过福建。在过去的“牛年”,台资企业整体表现“相当牛”,在苏州出口前十强中占据七席。其中,仁宝信息技术(昆山)有限公司进出口突破100亿美元,同比增长1.7倍,成为苏州进出口冠军和出口冠军;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纬新资通(昆山)有限公司分别为进出口的第二名、第三名。⑧这是在大陆的.台企,而在台湾的台企流通的效益很高,比如电机产品,过去5天交货占85%,3天交货占97%,现在基本可以做到1天可交货。这就说明台企产出与流通方面都很有效益。⑨闽台企业合作,要学习台企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式。

政府在战略上引领1、注重智库建设。兰德公司创始人弗兰克•科尔博莫认为,智库就是一个“思想工厂”,一个没有学生的大学,一个有着明确目标和坚定追求,却同时无拘无束、异想天开的“头脑风暴”中心,一个敢于超越一切现有智慧、敢于挑战和蔑视现有权威的“战略思想中心”。人们都说“:智库:一个国家的智商。”⑩在同样的体制和自然条件下,一个地方老是发展不上去,说到底是人才与思路的问题。从世界发展的趋势看,已经从“科教兴国走向智库兴邦”。俗话“思路决定出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宁德要学会利用智库。2、注意引导创意产业的发展。从中国发展的趋势看,已经从“传统产业走向创意产业”。而对于闽东人来讲,创意产业还是个比较陌生的概念。创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也是许多地方政府、企业与个体户振兴经济或发财致富的首选。20,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香港特首曾荫权表示,希望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帮助香港经济走出困境。輯訛輥上海是我国创意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据统计,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已经占到全市GDP的7.5%。輰訛輥河北农民张宝卫从美国引进巨型南瓜种子,在南瓜上面弄出几个字和图案。他的刺字南瓜一下子成了顾客购买礼品的热点,价格也由每个500元升到了元,最贵的卖到8000元一个。輱訛輥比尔•盖茨认为:“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创意能够带来无以数计的商业利益和商业奇迹。”輲訛輥“中国创意产业之父”厉无畏认为,把文化创意做成产业,使文化成为商品,或增加传统产业的文化内涵来实现增值,这是创意产业化的两条路径。輳訛輥台湾专家称,在海西经济区,两岸城市仅一海之隔,是一日生活圈时空文化聚集交流的好机会,同时也是品牌推广的平台。海西是台商在大陆密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可作为欲进入大陆市场的文创产业之试金石,不仅比一线城市如上海、北京的成本低、有地利之便,且其文化与语言与台湾闽南话同源,拥有亲切感与文化渗透力,可作为文化产业测试内地市场的跳板,并开启两岸合作契机。以此经济区为据点,有机会连结台湾与东南沿海市场这个8000万人口的经济区,发展出一个两岸文化创业园区,不仅是台湾文创产业的发展基础,更能成为不断创造国际华人品牌的源头。政府在管理上的突破1、地方政府模式选择。加入WTO后,我们提出要建立有限政府、透明政府、守信政府、责任政府、中立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但是,这几种类型的政府究竟是并列关系、交叉关系,还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很多人搞不清楚。这就很难找到建设有关政府的坐标。国际上比较一致的认识是:从制度建设的层面看,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属于权治模式,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属于法治模式,而与服务型政府相伴的应该是一种德治模式。輵訛輥与之相对应的是人治政府、法治政府与德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可见,与国际接轨的服务型政府,是后工业社会的、实施服务行政的、以德治为主的政府。按顺序把人治政府、法治政府与德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定位后,我们就不难看出,除了人治政府外,法治政府与服务型政府,都首先应该是有限政府、透明政府、守信政府、中立政府和责任政府。其有限、透明、守信、中立和责任的区别在于程度不同。我国正处于工业社会初级阶段,要建设的责任政府是初级的,其所对应的法治政府或服务型政府也是初级的。因此,如果不善于根据发展的需要来选择政府运作模式,很容易出问题。如公务员实行阳光工资本来是件好事,但一些地方没有统筹兼顾,没有按照科学决策的程序办,后遗症很多。类似的情况,在发达的国家一般不可能发生。因为这些国家的监督机制是以诺贝尔奖得主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为指导的。该理论是一种以现代经济学分析民主立宪制政府的各种问题的学科。这个理论研究选民、政治人物以及政府官员们的行为,假设他们本质是“经济人”,以此研究他们在民主体制或其它类似的社会体制下进行的互动。这个理论认为,政府不可能天生公平公正,政府的决策者在政治市场上不会自觉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只有通过完善监督体制和选举制度,才能使各方利益得以平衡。輶訛輥当“权力被锁在笼子里放在阳光下”时,政府才可能是有限政府、透明政府、守信政府、中立政府和责任政府。从实际出发,建议闽东现阶段要把重点放在“法治政府”建设上。

篇2:公共管控

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什么是面源污染..................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面源污染的成因...................................3

三、宁夏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

(一)农村环保法制、制度建设明显滞后..................4

(二)农业面源污染管控机构缺位........................5

(三)资金缺乏、投入不足..............................5

(四)以工程建设为主,后续管理服务不足................5

(五)农业面源污染管控科技支撑体系供给缺乏............5

(六)监管力度严重不足................................5

(七)缺乏整体规划....................................5

(八)农业面源污染公众参与力度不够....................5

四、农村环境立法与面源污染..........................6

(一)农村环境立法概况................................6

(二)农业面源污染之立法之现状...........................6

(三)面源污染公共政策之构想..........................8

五、积极推动农村环境保护立法........................9

(一)呼吁新环保法加入农业防治相关内容................9

(二)急需细化完善农村环境立法........................9

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管控的其他建议..................9

(一)强化地方治理环境法规的作用......................9

(二)发展新技术为管控提供技术支持...................10

(三)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公众参与制度.......10

结束语..................................................10

宁夏农业面源污染管控中公共管理体系的构建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之后,面源污染主要是农业污染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对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农业面源污染的扩大,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水体和土壤污染源,不仅退化了农业生态系统,危害农业安全,也通过水和食品损害到居民健康。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小农户生产形态使农业面源污染管控处于困境,这对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个强大的阻力。近几年,伴随着中部崛起,西部开发,防治面源污染已经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然而相关管控措施仍未出台,尤其是针对农村、农业立法几乎是空白,因此本文将探讨农村、农业环境立法对于面源污染管控的介入,以及如何构建一个农村环境污染管控法律制度。

一、什么是面源污染

面源污染始于70年代的美国。在综合整治水体污染的实践中,人们逐渐地在更正“工业造成了环境污染,而农业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的传统观点。目前,面源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面源污染一般理解为没有明确的排污源,它主要借助降水和地表径流的冲击(刷)作用,将土壤颗粒、土壤有机物、化肥、农药、有机肥料或城市街面堆积物等带入水体,引起水质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农药,畜禽养殖造成的污染以及农膜、农作物秸秆、人粪尿,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农业、农村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受降水时间及地表径流循环过程的影响和支配,由此产生的污染具有随机性,污染影响因数众多,排放的污染物及排放的途径具有不确定性;污染物种类多样及发生时间和条件具有随机性。从技术角度来说,农业面源污染起因于农业化学物质的大量投入,其后果是增加了面源污染物的流失潜能;从管理角度来说,农业面源污染起因于农业环境配套施设的不完善,其后果是造成了面源污染物的实际流失。

二、面源污染的成因

从形成原因看,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分为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污水污染、农膜污染和水土流失污染,其中前4种污染是由于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以及畜禽粪便、生产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滞后所导致的水体、土壤和周边大气污染,农膜污染是指农膜残留于土地难以降解引起的土壤污染,水土流失虽然不是农业面源污染源,但农业污染物是经土壤渗透进入水体,水土流失率高,则化肥等物质被植物吸收的较少,流入水体增多,从而加重污染状况。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均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悬殊,使各地农业面源污染具有不同特征,防治重点与防治手段也应有所区别。

宁夏情况看,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农膜、农药,畜禽养殖造成的污染以及人粪尿,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废弃物对农业环境造成的面源污染日益突出。据黄河宁夏段主要污染物分析:水质污染主要因子为氨氮、磷、石油类,农业面源排放的氨氮占氨氮排放总量的30%~55%,2003年氨3~7月超标,农业面源污染占有较大的比重。境内水域富营养化严重,沙湖、西湖、银湖水质年均未达到功能水体要求,各排水沟污染物排入量已超过水体所能承受的环境容量,污染十分严重。全区污水灌溉面积达13000hm2,且成为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另一个重点和难点。

三、宁夏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在农业面源污染的诸多成因中,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畜禽粪便及养殖废弃物、没有得到综合利用的农作物秸秆、农膜地膜、生产和生活用污水等都是造成污染的重要因素宁夏的各项指标分别为:化肥投入的密度为272 kg/hm2,农药投入密度为1.45kg/hm2,畜禽粪尿排泄密度3518kg/hm2,单位面积秸秆产出量为5796kg/hm2,水土流失率为0.7093%(第一)。整体而言,由于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农业资源环境非常脆弱,水土流失污染严重,属于水土流失型污染区域。宁夏对面源污染立法、政策及管控的现状

(一)农村环保法制、制度建设明显滞后

目前,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相当缺乏。虽然全国一些省份出台了地方性的农村环保法规,但是国家级的农村环保法律法规尚属空白。3

农村基层环保无法可依,执法更无从谈起,环境管理基本没有。

(二)农业面源污染管控机构缺位

我国最基层的环保系统是县一级环保机构,少数乡镇一级设置有环保办公室、环保助理、环保员等。环保部门偏重于环境执法的职能,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缺乏有效的工作手段;农业部门主要关注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往往存在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角色冲突;地方政府对经济利益更为重视,没有激励进行农业环境管理,甚至为了保证地方经济发展,时有保护污染行为发生。

(三)资金缺乏、投入不足

当前,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投入极少。一是缺乏直接公共开支渠道。尽管近年来在农业和环保两方面都不断加大投入,但是由于农村环保的交叉性以及对这一问题认识不足,直接用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公共投入明显不足,甚至在排污收费用于环境建设的支出科目中,都没有农村环境保护项目。二是缺乏基础建设公共投资。以三个试点区域之一的吴忠市金积镇为例,其对于预防治理农村面源污染资金共需292万元,而自治区专项资金全区仅有120万元。致使新建推广节能沼气池、农村改厕项目、新建生物高效有机肥料等项目无法实施。

(四)以工程建设为主,后续管理服务不足

政府或机构在投资和建设完这些项目后,项目管理和运行维护就移交到村级层面,但是由于村级财政不足,导致其中有近一半处于半停滞或者停滞状态。政府或者机构投资建设了一些处理设施,但是没有责任主体负责进行后续的运营和维护。因此建设之后的管理和服务不到位也是污染治理不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农业面源污染管控科技支撑体系供给缺乏

目前一方面环境农业技术的研发供需不足;另一方面我国,农业技术广机构是“网破、线断、人散”的状况,农业新技术推广无法有效进行。

(六)监管力度严重不足

全国尚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村环境监测网络,农村环境状况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有1/3的县级环保局没有监测站,环境监测仪器装备陈旧落后,甚至不如中学的实验室;大多数乡镇没有环保员,乡镇环保基本处于“三无”(无人、无经费、无装备)境地。

(七)缺乏整体规划

政府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体系和总体规划,部门分割严重,地方疏于管理。缺乏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整体性的考虑。

(八)农业面源污染公众参与力度不够

主要问题包括:公众参与的发展对政府依赖性过强,自我参与意识不够;非政府组织和民间环境保护活动发展缓慢,组织程度不够;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体制不全;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程度不高等等方面。

四、农村环境立法与面源污染

(一)农村环境立法概况

目前农村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滞后。虽然国家目前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其中一些也涉及到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一是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法律法规严重不足,一些重要的农村环境保护领域还存在着立法空白,农村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很不健全,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面源污染防治、物种遗传资源保护、外来物种入侵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区域性农村污水排放标准和垃圾分类收集与无害化填埋标准等。二是涉及农村环境保护的法规与改善农村环境的现实需要不配套或滞后,对破坏农村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远低于城镇,对损害农村环境的民事赔偿尚无法律依据,对农村环境损害的社会保险法规缺失。三是基层环保机构执法存在着监测能力弱、人员不足、机构不健全的问题。基本处于无人、无经费、无装备的“三无”状况,因而对农村环境难以实施有效的监测与评价。

(二)农业面源污染之立法之现状

我国没有对面源污染单行立法,有关预防和控制面源污染的条文散见于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之中,而且这样的条文并不多见。法律方面主要有:

1、《环境保护法》。该法第二十条规定:“各地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防治土壤污染、工地沙化、盐渍化、沼泽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硫化、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种源灭绝以及其他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及植物生长激素”。该条作为环保法的总则性质的条文,不具有操作性。

2、《水法》。《水法》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应当对水功能区的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发现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指标的,或者水功能区的水质未达到水域使用功能对水质的要求的,应当及时报告有关人民政府采取治理措施,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报”,“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 5

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采取措施,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上述条文客观上有利于面源污染的防治,但是对于产生或预防、治理面源污染的各种社会行为没有明显的约束力。

3、《水土保持法》。该法没有防治面源污染的明确规定,但第二章预防的相关规定对防治面源污染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第十八条的规定就是要求一些地方和部门履行水土保持法律义务,承担水土保持的法律责任,不要人为地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避免大量污染物进入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加重面源污染。

4、《农业法》。该法第五十七条对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水等自然资源进行了规定,第五十八条对保护耕地、合理施用化肥、农药进行了规定,第五十九条对加强小流域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也进行了规定。

5、《水污染防治法》。最近施行的《水污染防治法》第三条虽然提及了农业面源污染,但仍然主要是针对来自点源污染的排放进行控制,现行水污染防治法体系对企业建设项目的控制、生产环节的控制和污染物处理、对城市生活用水的处置都只体现了“末端控制”、“点源控制”的指导思想。虽然《水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七条和第五十一条对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进行了限制性规定,第五十二条对船舶污染进行了规定,第四十四条至第四十六条对防治城镇污水作出了规定,但这些规定仅仅倡导的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实际上仍局限于对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和治理上,根本无法体现“源头控制”,对面源污染的控制只是点到为止。

6、行政法规及其规章。如关于农药化肥施用的规定,虽然涉及了面源污染问题,但其主要目标是保障农产品安全;20世纪90年代末先后在巢湖、太湖、滇池流域全面禁磷的规定,虽然也涉及了面源污染,但不够细化、针对性不强、且缺乏法律强制效力,所以收效甚微。

7、国家环保行政部门制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近年来,农村大规模畜禽养殖造成的污染已引起政府的关注,国家环保部已分别于2002年和2003年正式发布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和《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标准》,这是我国在面源污染管理方面的重要举措,但对于日益严峻的面源污染形势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

8、省、直辖市和一些计划单列市也制定了一些加强面源污染管理方面的地方行政法规。如2006年12月26日深圳市政府四届四十九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以深府〔2006〕264号文件公布了《深圳生态市建设 6

规划》。该规划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大力控制面源污染。加强城市径流设计,收集处理城市初期雨水;限制果园化肥、农药使用,控制面源污染。

(三)面源污染公共政策之构想

构建农业面源污染公共管理制度:

1、设立统一的管理机构

从我国最基层的环保机构来说,环保部门偏重于环境执法的职能,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缺乏有效的工作手段;而农业部门主要关注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往往存在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角色冲突;地方政府对经济利益更为重视,为了保证地方经济发展,时有保护污染行为发生。所以应该设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统一行使其面源防控的职能。这样既能使面源防控工作高效运转,同时对于地方也是十分有力的监督。

2、资金制度的保障

针对目前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投入极少,缺乏基础建设。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全球环境保护已成为发展的最强音时,农村环保投入的苍白无力,会对我们的未来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应对目前这种状况,一项专门针对农村环保的资金制度的设立,将会给我们的农村环保注入一剂强心剂。当然面对中国广阔的农村来说,完全的财政负担是不现实的,应该是一种多元的解决方式,我们认为应该通过一种“共同负担为主,污染者负担为辅”的财政负担规则,这样会使整个制度更加合理和科学。

3、建立完善农村环境规划制度

1989年12月颁布的《环保法》总结了“三同时”制度的经验,在第26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止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针对现有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率不高、不能正常发挥效益的问题,该条还规定,“防治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闲置,确有必要拆除或闲置的,必须征得所在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第36条还对违反“三同时”的法律责任作了规定。

4、建立完善农村环境评价制度

针对目前全国缺乏完善的农村环境监测,农村环境状况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基层农村环保监测基本处于“三无”(无人、无经费、无装备)状态。在确立了相关的职能部门,首先应该完善完善的农村环境监测,层层落实解决三无状态,其次我们认为应该引进我国环保法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所谓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进行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和开发活动时,对该活动可能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估,制定防止或减少环境损害的措施,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填写 7

环境影响报告表,报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批后再进行设计和建设的一种规定,它是防止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法律措施。

五、积极推动农村环境保护立法

(一)呼吁新环保法加入农业防治相关内容

我国1989年12月颁布的《环保法》中并没有对农村环保设置单独章节进行规定,而面对当前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化学品的施用量不断增加,随着它们在农业生态环境中的不断积累,导致土壤板结、地力下降、水体污染,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降低了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最终危害人体健康。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应该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对于将要修改的《环保法》,应该单独章节将农村环保重点归结,统一归入《环保法》中,进行指导型的立法。

(二)急需细化完善农村环境立法

目前各省都出台了《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对农村环境进行保护,但是规定的都比较粗,大多为基础性的总则式的规定。对于当前日益恶化的农村环境,急需要尽快完善《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制定和出台以《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为重点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管理,进一步完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中农药、肥料和农膜污染的标准体系,包括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农药、肥料、农膜质量、灌溉水质量、产品质量、生产技术规范等标准及相关监测规程,实现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体系,对农药、肥料、农膜及灌溉用水使用情况实施全程监控,确保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不受污染。

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管控的其他建议

(一)强化地方治理环境法规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面积广阔,各地方南北差异,东西差异巨大,自然地貌也是差异巨大,各地农业发展水平也不近相同。如何平衡治理地方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环境法规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认为地方法规的制定要比全国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更适于地方的长期发展。

综合以上,目前各地方法规的制定都没有具体化操作,没有相应的 8

实施细则对于目前渴望改变面源污染现状,地方要寻求改变,必须出台更细化的规则来,这样才能顺应目前的发展趋势。

(二)发展新技术为管控提供技术支持

当前我国环境农业技术的研发供需不足;农业技术广机构是“网破、线断、人散”的状况,农业新技术推广无法有效进行。要遏制面源污染技术力量不可或缺,对于面源污染的关键是绿色生产和加工为核心的工程技术尤其是绿色农业技术支撑。

为此国家应该大力发展和支持把优质高效技术和绿色农业技术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作为未来重点发展。

(三)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公众参与制度

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是指在环境保护领域里,公民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或途径参与一切与环境利益相关的决策活动,使得该项决策符合广大公民的切身利益。要加强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广泛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切实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公德和法制观念。

建议我国目前应该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1.要改变占绝对优势的村镇居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自身参与意识,建立公众参与制度,提高村镇居民的环保自救经济能力和维权意识,尽量避免污染。2.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同发展经济同等重要的意识,彻底清除“先污染后治理”等的错误观念,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具体内容主要包括:计算环境价值,包括有形的资源价值和无形的生态价值。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对在农村城镇化建设种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都应该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用于生态环境的恢复、保护和改善。严格征收排污费,大力加强排污处罚力度。

结束语,通过本课题一系列的探讨研究,最终形成一份符合宁夏面源污染预防和治理的实际的可行性的、综合性的建议稿。本课题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我院同学的大力支持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同时也要特别感谢张强老师在本课题申请和写作中给予的大力支持和指导。

篇3:公共WiFi安全管控的探讨

近年来很多城市都在构建无线城市,公共无线网络繁荣的同时,譬如信息被盗、网银被窃等各种安全隐患接踵而来。 因此本文就公共无线安全做探讨。

2问题隐患

2.1制度方面的不足

更高统筹的适用有线与无线的安全管理制度亟待建立。 国家对有线网络的安全管控制度,例如互联网经营性场所网吧的监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无线网络。 无线AP很多是个人提供或者商家免费提供的,没有统一的安全管理制度。 例如不法分子使用伪造Wi Fi,只需15分钟就可以窃取手机上网用户的个人信息和密码。 但是公共Wi Fi热点无需办理任何手续,没有任何检查措施, 极易发生钱财被盗、隐私被侵犯的事件,且很难找到责任人。 基于这些安全问题,需要更高统筹层面的安全管理制度来实现管理, 实时采集网民身份与上网信息,确保公共场所无线网民身份可以被追溯。

2.2认证方面的不足

热点数量巨大,使用人员不固定,认证简单是技术方面的主要问题。 据有关资料2014年中国可查询到的公共Wi Fi热点覆盖已经超过600万个。 如此庞大的无线热点和数据信息流, 很难确保没有不法分子的伪热点。 公共无线面向大众很多都是流动人员,往往考虑到使用的便捷性与设备的成本,而使用简单的认证方式。

2.3攻击技术不难且成本较低

伪热点泛滥客户信息容易被盗。 例如Wi Fi钓鱼,黑客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合制作一个看起来很像CMCC的伪热点。 很多人无法识别是否是CMCC,连接这个伪热点而成为被钓的人。 一旦连入伪热点手机就彻底裸奔了,然后手机所有联系人、照片、短信等个人信息就会全部落到黑客手里。 如果在伪热点下交易支付,就更容易财产被盗取了。 设备本身漏洞容易成为攻击目标。 任何设备都不是完美的,无线设备比如路由器本身可能存在漏洞。 黑客可能利用漏洞,入侵路由器,这种方式隐蔽性很强难以追踪。 网络层攻击行为主要是破坏路由,如虫洞攻击、 路由表溢出攻击、 拜占庭攻击和黑洞攻击等。 Tripwire公司安全研究人员Craig Young表示: 当黑客意识到攻击路由器可获得大量信息,那么对路由器的攻击会加大。 攻击路由器成本低,获取信息量大成为很多黑客的首选攻击对象。

2.4无线网络安全缺陷分析

公共无线局域网由于自身的特点,面临比有线网络更广泛的安全威胁。 这里我们只分析四种常见的威胁。 (1)易受窃听,攻击者难以发现;(2)易受插入攻击,攻击者无需切开电缆就可向网络发送数据;(3) 易受拒绝服务攻击(Do S),攻击者可发送大量垃圾信息来阻塞信道或对某个移动设备发送虚假服务请求,促使该设备始终处于全额工作状态来迅速耗尽电池中的电能;(4)“基站”伪装,攻击者用自己的 “伪基站”覆盖真正的基站,而使得无线终端错误地与之连接。

3公共无线网络信息安全对策分析

虽然公共无线面临很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但是它的方便快捷还是让它成为了主流,很多城市都在打造无线城市, 因此我们更需要从各个方面去维护网络的安全。 接下来从技术、制度与个人习惯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无线安全的应对措施。

3.1加密技术需要不断提升

WEP(有线等效保密机制)保护早已过时,目前主流的是由802.1X认证机制保护的WPA2 (Wi Fi接入保护)。 802.11协议提供802.lli和802.ll X安全机制,目前常用主要有WPA/WPA2-Enterprise和WPA/WAP2-PSK两种机制,前者比后者有更高的安全性。 公共无线一般使用WPA/WAP2-PSK安全机制, 采用预置共享密钥技术, 需每个节点预先输入密钥,AP与终端四次握手后, 应用PSK产生PTK作为校验密码。 这样的加密技术比较简单,可以满足大部分的公共场所的无线需求。

对于对信息安全要求较高的比如企业和学校则需要WPA/WPA2-Enterprise。 WPA-Enterprise采用RADIUS认证安全性较高,需要专门服务器,实行服务器与终端的双向验证后,服务器产生动态密钥,定期更新。 WPA以及WPA2安全机制所采用的EAP(即扩展认证协议) 模式通过802.1X认证机制代替代替PSK。 这样就有能力为每位用户或每个客户端提供登录凭证,用户名、密码或者数字证书。

3.2使用入侵检测系统

由于无线系统存在非法登陆、泛洪攻击、拒绝服务等攻击行为,提供无线服务的商家或者机构应安装入侵检测系统WIDS就是必要的。 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对网络传输进行即时监视, 可以检测802.11主要信息流,并将其发送到中央服务器,检测攻击、未经授权的使用和违反策略的行为。 常见的有覆盖式无线入侵检测系统跟嵌入式无线入侵系统。

3.3制度上的完善

国家应建立完善的无线安全审计与监控制度,主要是以集中式的监控、分散式的保护为基本的原则,构建统一、完整的安全审计与监控系统。 建立统筹程度更高的安全数据库,有严密的安全制度保证数据库的使用权限。 审计系统应具有一定的审计标准,对各种涉密载体无论是有线的还是无线的,个人的还是单位的都得到有效监管。 构建全面综合面向网络的审计与监督系统,将涉密信息的全过程进行监控与安全审计。

3.4个人安全意识的提升

个人安全意识提升,可以养成一些好习惯。 例如,不用Wi Fi时候将其关闭;自己的无线路由器经常修改加密密钥;不在公共无线下登录使用网银等;做好数据备份与还原工作;对一些重要的个人信息进行数据加密等。

4结束语

无线城市要建立, 无线安全需要技术方面的提高、 制度方面的完善、个人安全意识的提高。 本文从安全隐患跟防御措施两个方面做了探讨研究,希望我们的无线城市更安全更便捷。

摘要:公共无线受到广大用户追捧,带来方便也带来信息安全隐患。论文就问题隐患、防御系统方面做探讨研究。防御措施从加密机制、无线入侵检测、制度统筹、个人安全意识四个方面做探讨研究。

篇4:公共管控

公共场所使用频率较低的自动扶梯在空载运行期間造成了大量电能浪费,本文从现有变频节能技术的基础上,引入一种间歇变频运行模式,对自动扶梯运行模式进行节能优化和安全管控,以达到最大化降低能耗和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1、运行现状

自动扶梯(以下简称“扶梯”)作为运送乘客的实用工具,在机场、车站、地铁、商场等公共场所被广泛使用。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许多公共场所配置了大量的扶梯,每天开启运行时间超过了10小时,有的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甚至是24小时不间断运行。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以及“十二五”规划节能减排目标提出到201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16%。因此,许多节能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在扶梯方面运用较广的是变频节能技术,通过速度调节、无功补偿或软启动等原理实现节能降耗。许多公共场所部分扶梯客流量较少,长时间空载运行,保障人员又无法做到间歇性关停,致使空载期间低速运行时仍然存在电能浪费。公共场所扶梯数量多、功率大,日积月累下来浪费的电能仍然惊人。在这一背景下,引入扶梯间歇变频运行模式,根据扶梯空载运行情况,在保障安全运行的前提下,采用变频技术将空载运行的扶梯调整为间歇运行模式,实现在间歇运行期间处于停止待机状态,此时扶梯基本不耗电,最大化的降低了能耗。该优化方案具有节约电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管理方便的特点,对公共场所扶梯的保障工作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2、节能优化

2.1基本原理

目前,大部分扶梯制造出厂时已采用了变频节能技术,安装完毕后的扶梯正常运行速度在0.5m/s至0.65m/s之间,且扶梯的出入口均配置了雷达感应和红外线感应装置,可以检测到半径为1.8m范围内的运动物体,并将检测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当检测到入口区域有运动物体通过,即有乘客进入扶梯时,扶梯按正常速度运行。控制系统从最后进入的乘客开始计算,待最后进入的乘客走出扶梯,且30s(预设)之内未检测到乘客进入,扶梯自动转换为变频节能模式,如果控制系统计算期间有乘客进入,则控制系统刷新时间从最后一名乘客重新进行计算,直到满足预设的节能条件为止。当扶梯改变运行方向时,另一端的雷达及红外感应装置发挥同原理的作用。控制系统检测到扶梯满足预设的变频节能条件后,扶梯启动自动变频调速指令,逐渐将速度降低到0.2m/s,进入低速运行模式。此时控制系统继续计时,如果在5min(预设)之内仍然无乘客进入,扶梯自动启动间歇变频运行模式,慢慢将速度降低到0m/s,进入停止待机状态,此时电机停止转动,期间扶梯基本不耗电。当控制系统检测到扶梯入口有乘客进入时,扶梯重新启动并逐渐加速到正常速度。控制系统在预设的时间内未检测到乘客,再次进入间歇变频运行模式,形成正常运行→低速运行→间歇运行→正常运行的循环节能模式。

2.2效益分析

以某大型机场100台扶梯为例,假设每台扶梯额定功率为9KW,每天开启运行时间为18小时(航班时段为早上5:00-晚上23:00),其中6小时处于空载运行状态(保守数据)。经过计量监测,在工频状态下空载运行时的输出功率约为额定功率的30%,则100台扶梯每年空载运行时的耗电量为59.13万度(W=P*T=9KW*30%*6小时*365天*100台=59.13万度),若电费按每度0.8元计算,100台扶梯每年空载运行消耗的电费为47.3万元。如果对扶梯进行间歇运行节能优化,当扶梯空载进入间歇运行模式时基本不耗电,则每年将直接节约电费47.3万元,大概节约20%左右。对于已配置变频器的扶梯,只需进行简单的参数设置和修改控制程序,经过调试后就能实现间歇变频功能,投入的费用较少,其效益显著。由于扶梯在间歇变频运行期间处于停止待机状态,首先,相关部件不会产生运行磨损,降低了扶梯故障率,延长了使用寿命。其次,在航班结束后不再需要保障人员作关停扶梯处理,减少了保障人员工作强度,提高了设备管理效率。目前,某公共场所已对一批24小时运行的扶梯采用间歇变频模式运行,经过抽样计量监测,可以节约电费35%左右,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3、安全管控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官网显示,在发生的各类电梯事故原因中,违章操作占62.7%,设备缺陷占22.7%,意外占8.0%,非法使用设备占6.6%。对于公共场所的扶梯,运行安全越来越重要,如何既能做到间歇节能运行,又能做到安全管控,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设置扶梯间歇运行功能时应遵守多项安全管控原则。

(1)出入口设置运行方向显示屏,间歇运行期间,运行方向显示屏及裙板灯应常亮。(2)间歇运行期间若有人逆向进入,立即启动低速运行模式,并发出“禁止进入”报警声,持续时间至少15s。(3)在出入口安装可以检测1.8m半径范围的雷达及红外装置,保证乘客正常速度跨入梯级踏板前,扶梯已加速到正常模式。(4)在扶梯入口处设置明显的“扶梯自动感应线”、“自动感应扶梯”等标识牌。

4、结语

篇5:公共管控

人事费用管控方案,人事费用管控措施

“给到”APP是由中智集团旗下子公司:中智关爱通(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提供的一站式移动员工服务平台,内容涉及员工福利、员工激励和员工公务费用管理。用“给到”员工餐补产品企业约节约成本40%,员工所得约增加21%。

人事费用预算,根据归口类别及可控程度,通常可以分为三类:

1、标准化费用,如文具费、饮水费、办证费、社保费、劳动调配费等,这类费用有一定的规则可循,或标准较为统一,由人力资源部根据相关规则进行预算,或制定统一规则进行预算即可。如,文具费制定人均费用标准即可;社保费根据国家政策标准据实预算即可。

2、专项性费用,如招聘费、福利费等由人力资源部直接经办的费用,与各部门直接相关但又需集中管理,由人力资源部直接进行预算即可。

3、部门可控性费用,与各部门的人员编制、部门工作计划直接相关、部门可直接调控的费用,如人员工资(门店工资较为标准化,由人力资源部直接预算)、通讯费等,需各部门分别预算,人力资源部作为归口管理部门对其进行汇总和管控。

费用预算有哪些主要原则?(四大原则)

1、谁使用谁负责:对于下达到后的部门费用、岗位费用,全部要落实到责任人头上。

2、双线责任制:设立归口费用责任制,每一项费用除了有使用人、上级管理责任人,还要有归口管控部门,至少做到双线责任。

3、全员责任制:所有的员工都有费用管控责任,特别要突出对公共费用的管理(如水、电、办公用品、公司资产等)。

4、有效责任制:对重点可控费用要重点监管,提升至考核与特别奖励的高度。

中智关爱通(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智公司旗下为企业提供员工弹性福利、员工激励、员工节日福利、员工补充保险、企业餐补税优、员工体检、员工心理咨询等在内的整体员工

互联网+企业员工服务

篇6:集团管控之多层次的财务管控体系

多层次财务管控体系的构成

华彩认为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管控体系是由以下子系统构成:财务人员管控系统、财务制度管控系统、财务目标管控系统和财务信息管控系统等,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财务管控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一、财务人员管控系统

提高企业集团母子公司管控效率的有效途径是通过对子公司财务人员的管控,加强财务监控,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人员的管控通常可采取四种方式:

1、委派制

企业集团公司委派的财务总监,其人事关系、工资关系、福利待遇等均在母公司,费用由子公司列支。被委派的财务总监,应组织和监控子公司日常的财务会计活动,参与子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把母公司关于结构调整、资源配置、重大投资、技术发展等重大决策贯彻到子公司的预算中去,对子公司各类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控;审核子公司的财务报告,负责对子公司所属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管理,定期向企业集团公司报告子公司的资产运行和财务情况。从而,使企业集团公司的总体经营方针和目标可以在子公司得到较完全的贯彻和实现,并且监督子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切实维护企业集团公司的权益。这是目前多数企业集团采取的做法。缺点在于子公司经营者缺乏对市场灵敏度的感应。

2、指导制

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由子公司总经理提名,由子公司董事会聘任或解聘。母公司只能通过子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影响子公司财务负责人的产生。同时,母公司财务部门只能对子公司财务部门进行业务上的指导,无权对子公司财务部门发布命令。此方式的弊端在于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

3、监督制

子公司在决定自身财务部门的设置上有很大的自主权,母公司基本上不干预。但母公司向子公司派出财务总监或财务监事,负责监督子公司的财务活动。

4、集中制

在企业集团中,各子公司财务主管由母公司选派,向母公司负责;财务部门相对独立于各子公司,其人员的人事关系、工资关系、福利待遇等均体现在母公司。以某企业集团(厦门国贸)为例,其财务人员集中办公,不下放到各子公司。财务部门不是按不同的子公司来设置科室,而是按财务职责的合理分工来设置,分为结算科、会计科和财务科。这种设置方法使母子公司财务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使母公司能及时掌握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

上述四种方式具有共同点,即母公司都必须向子公司委派财务负责人,我们称之为财务总监制度,

财务总监有两种职权:享有对子公司财务计划制订的参与权,财务计划执行的监督权;对重大财务事项,财务总监与总经理或董事长共享签字权,并承担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等责任。

二、财务制度管控系统

以财务权力和责任为核心的内部财务制度是企业集团公司开展财务活动的行为准则,建立统一财务会计制度,也是企业集团公司实行科学财务管控的前提条件。

为了分析各子公司的经营情况,比较其经营成果,从而保证企业集团整体的有序运行,母公司还应根据子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制定统一的、操作性强的财务会计制度,规范子公司重要财务决策的审批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提高各子公司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与可比性。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建立大型计算机网络系统,将下属子公司的财务信息都集中在计算机网络上,母公司财务主管可以随时调用、查询任何一个子公司的凭证、账簿、报表等信息,随时掌握各子公司的经营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各层次的财务制度均应重点突出公司权力机构(股东会)、决策机构(董事会)、执行机构(经理层)和财务管理部门四层次的财务权限和责任,包括他们各自在筹资决策、投资决策、收益分配决策等各项财务活动中的权限和责任,以实现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化和程序化。

三、财务目标管控系统

为实现企业集团公司整体的财务目标,必须建立自上而下的财务目标管控系统,包括:

1、财务目标评价系统

财务目标评价系统,是以母公司财务目标为基础制定的母子公司财务评价体系。围绕企业集团公司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理财目标,应实行预算管控,建立财务信息网络系统,同时应构建以评价获利能力为主体,评价偿债能力、资产营运效率和发展能力为辅助的财务目标评价系统。

(1)实行预算管控,建立财务信息网络系统。企业集团公司可根据子公司的组织结构、经营规模以及公司成本管控的特性进行预算管控:

预算的编制采用从下到上的方法,这样既考虑了子公司的意见,照顾了子公司的利益,又有利于企业集团公司审视子公司的经营活动。

预算的整体性及全面性使子公司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相互配合和协调,提高管理效率,减少摩擦,增强凝聚力。

预算是以企业集团公司的发展规划为依据,可保证企业集团目标计划的实现。预算给每个子公司以明确的经营管理目标和各方的责权关系,便于子公司进行自我管控、评价、调整。

通过建立大型计算机网络系统,将下属子公司的资金流转和预算执行情况都集中在计算机网络上,母公司的财务主管可以随时调用、查询任何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全面管控各个子公司的经营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减少子公司的经营风险和制止子公司的资产流失。

(2)构建子公司的考核指标体系。企业集团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最终目标是获取盈利。子公司在获得运用企业集团公司投入的资本金进行经营活动的权利后,不但要确保资本金的安全和完整,还必须做到盈利,完成企业集团公司下达的投资回报指标。企业集团公司为确保投资回报的顺利实现,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公共管控】相关文章:

从成本管控实践谈成本管控体系建设论文05-01

管控模式04-28

违建管控05-01

成本管控05-13

内部管控06-03

管控思考05-05

管控技术05-05

环境管控05-09

动态管控05-19

管控机制05-23

上一篇:四年级上科学期末试卷下一篇:医院实习心得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