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2024-06-27

坚持以人为本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通用11篇)

篇1:坚持以人为本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一项事关全局、惠及百姓的系统工程。我县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就业,全县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逐步完善。

一、切实加大培训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

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大力整合现有培训资源,根据企业职工意愿和市场需求,着重开展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作,采取订单式培训、订单式输出的方法组织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如县职业学校与广东深圳高天公司实行联合办学,开设电子技术应用、电脑文秘、模具设计制造等专业,培训合格后,由高天公司全部推荐就业。县扶贫、劳动保障等部门对农村特困家庭子弟进行扶贫培训,帮助其脱贫致富。今年3月,我县对85名农村劳动力进行了免费培训,并于5月份推荐到广东等沿海地区就业。据统计,到10月31日止,全县共对4390人开展了职业培训。

二、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就业再就业工作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关键在于经济的发展,在于就业机会的增加。为此,桂东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了经济建设力度。通过实施工业兴县战略,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城镇扩容提质步伐,推进城镇化进程;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推动能力,拓宽就业门路。如我县依托水能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小水电产业。目前,全县共建成电站107座,开发就业岗位600多个。特别是抢抓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就业再就业工作。今年,全县建成投产的来料加工型企业有永立毛织厂、兴业毛织厂、大塘电子厂等10多家,提供就业岗位2700余个。

三、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就业再就业环境

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403本,准确率达100。切实加强劳动、工商、税务、银行、财政等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为下岗职工提供优质服务。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社保补贴等各项优惠政策全面落实,营造了良好的就业再就业环境。今年以来,共减免税费近50万元;有75人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发放贷款101.5万元,为商贸和服务型下岗失业人员申拨社保补贴230人次25万余元。

四、进一步加强基层平台建设,不断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全县18个乡镇都成立了基层劳动保障站,城关镇4个社区都设立了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落实了人员、编制、经费、场地,做到了有领导分管,有专人负责。加强了基层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农村劳动力结构、劳务输出、下岗失业人员的有关台账和数据库,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加强。

篇2:坚持以人为本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11月6日,部分南充市人大代表组成视察组,视察了该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南充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胡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陶治国、陈自立参加察看或视察。

代表们先后来到西华师范大学新校区、顺庆区大学生创业园、四川燕京啤酒(000729,股吧)有限公司,察看工作一线,听取情况介绍,详细了解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情况。

篇3:坚持以人为本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记者:

当前, 国家和我省经济形势整体好转, 2010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如何?

蒋笃运:

在当前国家和我省经济形势整体好转的大背景下, 高校毕业生就业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 总体来说, 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仍然繁重。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631万, 总量再创历史新高, 加上未就业的毕业生, 需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超过700万, 约占全社会新成长劳动力的一半。河南省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 今年将迎来40.1万名普通高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加上全国和我省经济正处于企稳恢复期, 国民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稳固, 回升态势还不稳定, 回升格局还不平衡, 回升过程中还存在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 社会所能提供的适合毕业生就业的岗位特别是智力密集型就业机会偏少, 不能满足毕业生充分就业的现实需求, 毕业生就业压力短期内尚难根本缓解, 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另一方面, 做好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存在许多有利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我省经济工作会议都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并作出了精心安排和部署。1月初, 省委书记卢展工到焦作市调研, 专门了解就业工作, 广大毕业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者受到极大的鼓舞。前不久, 卢展工书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省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并对做好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省政府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 多次对完善我省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事项作出批示, 为促进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二是经济发展企稳回升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将会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三是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较为成熟的工作系统, 为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机制保障。四是广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更加理性, 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记者:

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 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路有哪些?

蒋笃运: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对于进一步发挥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加快实现我省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大省的转变, 加快实现“两大跨越”战略, 为“十二五”规划的启动实施创造良好条件至关重要。为此, 2010年全省高校将根据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精神,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 把今年确定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年”, 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 抓好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 下大力气加强创业教育, 强化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 继续深入开展基层就业项目, 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 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积极搭建就业“双选”平台, 拓宽就业信息服务渠道, 确保实现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相对稳定、就业人数明显增加的基本目标, 推动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记者:

我省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启动几个月以来, 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蒋笃运:

大家已经注意到, 卢展工书记非常关注民生和就业, 到河南不久就在焦作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求职, 亲身体验民众求职的过程, 这充分体现了他对就业工作的高度关注。最近, 卢书记在《关于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就业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 要始终将就业摆在民生问题的最重要方面来考虑。”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 2010年省教育厅将围绕“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年”的总体要求, 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 突出一个“早”字、一个“快”字、一个“实”字和一个“新”字, 确保在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方面取得切切实实的效果。

突出一个“早”字, 就是指行动部署早。早在2009年11月18日, 省教育厅就举办了“河南省2010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仪式”, 副省长徐济超等省领导出席, 并宣布启动全省2010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省教育厅还在会上提出了我省201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路和要求, 并通报了我们要采取的一系列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措施。

突出一个“快”字, 就是指贯彻落实快。2009年12月5日, 教育部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 安排部署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全国会议结束后, 省教育厅立即召开了由全省各高校主要领导同志出席的贯彻落实会议, 进一步传达全国会议精神, 并结合我省实际对做好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会后不久, 省教育厅就成立了河南省教育厅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统一部署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估工作, 拟订出台了做好年度全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 进一步完善政策, 继续深入实施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 切实加强领导。

突出一个“实”字, 就是指措施、做法实。我省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以来, 我们充分发挥教育系统的资源优势, 加快就业网络信息化建设, 成功改版“河南省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开设了“2010年河南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专区”, 组织开展了3次分专业的网上招聘周活动, 每天提供有效岗位信息万余条。同时, 我们还积极筹备全省毕业生就业综合服务基地建设, 统筹安排校园毕业生就业“双选”活动100余场, 已经成功举办50余场, 提供有效就业岗位信息14万多个。另外, 我们还联合有关部门举行了河南省第三届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决赛, 参加了全国总决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进一步巩固了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成果, 更好地发挥了它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全省高校就业指导进校园系列活动, 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深入郑州、新乡等高校集中的省辖市开展就业指导报告会, 辅以全省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培训, 以全面提高学校就业指导队伍的素质。

突出一个“新”字, 就是指内容、方法新。一是工作内容的创新。我们把今年定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年”, 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今后一个时期, 我们将从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和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入手, 进一步增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 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二是工作经验的创新。今年是国家大批量吸纳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第二年, 我们将认真总结2009年的工作经验, 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调研, 推动完善入伍毕业生助学贷款代偿等政策, 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长效机制。三是工作方法的创新。根据新形势下新任务的需要, 我们成立了全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促进会, 并期望通过促进会及时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新问题, 探索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模式, 提高全省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 促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 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创造毕业生就业工作新业绩。同时, 我们还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 继续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大学生村干部”“基层医疗岗位”等项目, 开发基层岗位, 大力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记者:

您刚才说今年是国家大批量吸纳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第二年, 当前高校毕业生入伍有什么优惠政策?

蒋笃运:

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征兵命令, 国家从2009年开始进一步加大征集高校应届毕业生入伍工作的力度。大规模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 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角度来看, 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不断走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路子, 推进实施“人才强军”战略和“科技强军”战略的重大举措;从青年成长成才的角度来看, 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更有益于青年知识分子的健康成长和锻炼成才。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热血青年经过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大熔炉的锤炼, 思想政治素质将会得到明显提升, 会促使他们成为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现代化高素质人才。去年, 我们以超常规的力度推进这项工作, 入伍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走在全国前列。今年,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抓住关键环节, 引导高校毕业生踊跃参军。国家和我省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所有应征入伍的普通高校毕业生, 由中央财政实施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一次性补偿或代偿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二是入伍后, 在选取士官、报考军校、安排到技术岗位工作等方面, 高校毕业生士兵优先, 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学位的普通高校毕业生, 表现优秀、符合总政治部有关规定的可以直接选拔为军官。三是退役后, 在参加政法院校为基层公检法定向岗位招生考试时, 优先录取;具有大专学历的退役后免试入读成人本科, 或经过一定考核入读普通本科;退役后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 退役后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学位。四是退役后可参照应届高校毕业生办理就业报到手续。

记者:

目前, 离新一届高校毕业生离校只有3个多月的时间, 对目前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您有哪些建议?

蒋笃运:

篇4:坚持以人为本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关键词:以人为本 就业指导 基本原则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高校的扩招,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已成了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当前形势下,在创新思维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这一大的框架下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日常的就业指导活动中,坚持主体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客观性原则、匹配原则和创新原则,把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落到实处。

一、主体性原则

在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最基本的因素,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人们往往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教师是核心,把学生视为消极被动的客体,当做没有个性差异的接收器,这样束缚了学生学习主体的客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其在就业指导教育中处于被动的从属地位,老师讲的再漂亮再好,学生接受不了,在就业的指导中学生的心理反应依然等于零,在未来的实际就业中仍然会陷入迷茫彷徨的沼泽地。实践证明,要转变这种现状,首先,必须转变就业指导的理念,在具体的就业指导活动中坚持大学生的主体性原则,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就业指导教育活动中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就业指导说到底就是以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就业准备、求职要领为主线,将求职观念、素质培养、职业要求、品行规范等内容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深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方向,走上健康的职业发展之路。

在学校就业指导的主体是大学生,客体也是大学生,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大学生,大学生是就业指导的核心。所以,在具体的就业指导活动中,师生双方都必须更新就业指导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真正树立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主体意识。教师必须坚持一切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和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大学生深入思考,组织大学生相互辩论,倡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努力回答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让他们在平等的交流中获取信息,在独立的思考中有所提高,在共同参与中接受教育,才能把外在的就业指导教育理念真正转化为大学生内在的职业素养,使大学生完成角色的转换,尽快地融入社会工作去。

二、个性化原则

所谓个性化原则,是指就业指导教育要从教育对象的特点出发,根据受教育者不同的个性特征,区别对待,进行个性化指导。“个性化的就业指导能够帮助不同的学生群体更全面、更长期地定位自己的职业目标,同时,在心理上对即将走入社会的毕业生进行疏导,使其提前适应社会中可能面临的不同问题。” 众所周知,网络时代信息爆炸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个性特色鲜明,千差万别,况且大学生所在的地域、年龄、文化背景、心理特点都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差异性。加之大学生的家庭条件不同,成长经历不同,受教育的环境和实践活动不同,在心理习惯、兴趣爱好、求职诉求等方面也必然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因此,就业指导教育不能再用单一的内容和千篇一律的方式,而必须从大学生的心理、生理、思想实际出发,根据个人的职业素养、职业诉求,进行个性化指导。马斯洛认为“人对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使他的潜能得以实现的倾向”,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所以,教师在就业指导教育活动实践中,应认真遵循个性化指导原则,全面观察分析每一个大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的特殊性、职业素养的差异性,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包容学生,在就业指导总的教育目标指导下,启发引导大学生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实现,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获得符合自身条件、心理特点和职业素养的发展途径,使每一位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身心素质都得到健康和谐发展。要坚决杜绝“一刀切”以及忽视个性做法的倾向,以增强就业指导教育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正如牛津大学教授马蒂亚斯·夏尔曼所说:“在牛津大学,我们不培养绵羊,而是培养具有负责精神的人,这些人今后无论在什么形势下,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客观性原则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优化就业指导强化就业意识,必须引导大学生客观地评价自我,从“我想干什么”的幻想型思维向“我能干什么”的现实型思维转变。

做好自我评价的关键是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希腊有句格言“人最困难的是认识自己”,所以在现实的职业生涯中,“狗拿耗子猫看门,多少刘翔在打球”的职业乱象比比皆是。为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作为就业指导的老师,应当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引导大学生用全面、客观、发展的眼光评价自己,这是正确评价自己的基本原则。全面的评价自己应当具备全方位的视野,要从心理特征、生理特征、兴趣爱好、成长背景、知识基础、技术技能等各个方面全面分析自己评价自己,而不应只就某个方面论短长。既要对自己的个性品质进行具体分析,又要对整体素质进行综合评价,既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又要让自己脚踏实地。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要看自己的缺点和短处。如果对自己的优势没有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很可能就会与成功失之交臂。许多成就了一番事业的人,表面看来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也没有比别人更高的天赋,因为他们的成功就在于发现和发挥自己的优势。如果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缺乏认识,盲目自满,就很可能会在职业生涯中面临处处碰壁的尴尬局面。

客观的评价自己要以职业岗位要求为依据。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特质,尤其在生理条件和心理特征方面,这些特质本身并不存在绝对的优劣,而只有从就业的角度来说同某种职业的需求存在着关联性。很多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外向性的人适合从事销售等开放、灵活的职业,性格内向的人适合从事稳定、要求严谨的职业。因此,只有以职业、岗位的要求为依据,才能客观、真实、恰当地认识自我。发展性,就是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不仅要认识“现在的我”,也要分析和看到“明天的我”,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重视过程,用发展的眼光,有预见性地评价自己的潜力和发展前景。知识可以学习,素质可以培养,能力可以提高,性格可以调适,努力将自己的不足转化优势,迎来的就是一片光明的前景。经过职业教育,大学生大都掌握了至少一种职业技能,不少人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实际操作能力强,在实际工作中很快就能顶岗。而且,由于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可塑性强,易于岗位转换,能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正如(德)尼采所说:“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四、匹配原则

职业和人匹配理论最早由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提出,他说,人们选择职业时,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和其他特点;二是职业的内容对人的要求,自己所学的知识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优势、不利、机会和前途;三是上述两个条件的平衡。其含义是将个人的主客观条件与社会职业岗位要求相对照、相匹配,从而选择一种职业。

教师在就业指导教学实践活动中,会经常看到现在的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不但不明智,而且简直糟糕得很。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者是现在很多大学生在确立职业目标单纯地追随了所谓的个人志向,跟着感觉走,全然不顾个人的自身条件和社会的需求。二者是某些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单纯地选择热门职业,一切为了“钱”途,以经济收入作为自己职业生涯定位的唯一标准,根本不考虑自身的发展潜质和事业的发展前景。这些大学生对职业和人匹配的理论在口头上也能讲得头头是道,但文字是文字,理论是理论,自己是自己,职业和人匹配的意识根本不能深入于心,理论指导不了行动。作为教师应该贴近服务,及时引导,准确把握。就业指导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必须克服急功近利,违背就业指导规律的做法。

五、创新原则

所谓创新原则,就是说在就业指导教育活动中,无论是指导理念、指导内容还是指导手段、指导方法,都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要主动吸收当前国内外就业指导的新理论和新知识加以高度概括,并和当前的就业形势及就业指导工作紧密结合;要对自己实践的就业指导工作经验和成果加以总结和提炼,使之更贴近就业指导实际,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在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利益关系等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如何使就业指导适应这些新情况、新变化,是就业指导面临的新课题,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也必须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明确他们的心理困惑和求职诉求,从而做到对症下药。要在就业指导教育理念上不断创新,就要突破过去那种只强调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传统倾向,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就业指导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用职业教育的最新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充分关注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的发展需求和思想实际,以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目标,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小结

总之,职业教育的就业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职业教育的就业指导要取得实效,就必须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大学生的求职需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就业指导的具体内容,拓展就业指导的有效渠道和方法,为大学生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自主创业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颖.当代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的科学化指导[J].教育与职业,2015(20).

[2]李东成.导师制—牛津和剑桥培育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1(8).

篇5:坚持以人为本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一是应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近几年,部领导多次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我从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以人为本在就业服务系统的作用。作为一个社会服务机构是最能体现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所以以人为本应确定为就业服务质量方针,一切服务内容都围绕这个方针制定,只有做到这一点,就会得到社会认可。这里面包含两个内容,第一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第二是配套的服务手段。这其中服务意识是最重要的,有了好的服务意识,服务措施自然就会产生。所以做好人的管理是很重要的。其中质量方针就是“以人为本,合理配置;追求质量,诚信第一”所有的服务措施都围绕这四句话。这里面就强调了服务意识,但这个服务意识的结果是落实在合理配置和追求质量上,以此取得诚信。诚信的机制建立了,人在就业上和社会的关系就是宽松的,和谐的。这种社会效应是很大的,因为就业工作是人人都关心的社会主题,作为就业服务人员就应该是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

二是以前瞻性的服务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社会解决新问题,做建设和谐社会的带头人。前瞻性的服务意识就是创新工作方法,不断的突破原有的工作路子,为社会解决新问题,为就业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我觉得为社会解决新问题本身就是创新,我们所就把为社会提供创业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就业服务内容,为有意创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项目持有者提供市场服务。我们征集项目,再把项目发布出去。这种做法本身就是改变以往只负责职业介绍的工作方法,帮助求职者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就业和开发性就业。通过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再加上全社会对再就业工作的关心,创业服务工作在社会影响是积极和有效的,使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感到满意。这项工作实践使我们更坚定了用前瞻性的思维开展工作的想法。

篇6:坚持以人为本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为确保换届工作顺利进行,要将换届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抢先抓早,精心筹划,周密安排,坚持 “八个及早”,扎实做好换届准备工作。

一是要及早成立机构。为确保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召开专题会议,专门研究换届选举工作的主要环节和关键性问题,并就换届选举工作做出统一部署。要成立换届工作办公室,并从纪检部门、组织部门等部门抽调工作人员,组成人事安排组、选举工作指导组、监督检查指导组、综合指导组,明确换届工作目标,层层落实责任,为换届工作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

二是要及早整体谋划。要把换届选举准备工作列入日常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召开换届前期准备工作专题会,下发《关于做好换届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研究制定换届准备工作方案,明确整体思路,作出具体工作部署,排查可能影响换届选举的各种因素,为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要及早调研摸底。要从组织部门抽调干部,组成多个调研考核组,每个组由一名领导带队,深入进行调查摸底,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问卷调查等形式,全面了解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换届前的思想状况,对换届工作认识,广泛听取和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掌握干部队伍动态,提前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四是要及早打好基础。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基本信息,对领导班子的现状、职数、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知识结构以及领导干部的年龄、学历、任职时间等基本情况进行认真统计和分析。及时调整充实后备干部队伍,建立健全后备干部基本情况信息库,建立较为完善的换届资料库,为换届提供用人依据。1

五是要及早沟通思想。要深入开展交心谈心活动,由上级领导与班子成员交心谈心,了解思想情况,掌握思想动态,把握工作中的重点对象,抓住苗头性的问题,认真听取意见,加强思想沟通,提前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为换届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结合干部考核工作,对领导班子的运作状况进行分析,全面掌握领导干部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以稳定情绪,统一思想,保证工作不受影响。

六是要及早搞好培训。要举办换届选举业务培训班,加大对换届工作办公室成员、督导组成员及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认真组织学习《换届工作手册》、《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等相关资料,让每名工作人员都掌握换届业务知识,熟悉换届选举工作流程,进一步明确选人用人条件、程序,增强责任意识和纪律观念,为换届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奠定坚实基础。

七是要及早营造氛围。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以及专栏、板报、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就换届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纪律等方面要求,进行正面宣传和引导,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了解换届工作的重要意义,以正确、平和的心态对待换届,确保换届工作顺利开展。

篇7:坚持以人为本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扎实做好基层法律援助工作

邵东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

(2009年8月25日)

今年来,我县法律援助工作紧紧围绕“法律援助暖民心”活动大局,始终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夯实基础,以人为本,坚持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使法律援助工作实现了根本性转变。上半年,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26件,办案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9件,办案率上升了88%。为受援人挽问或避免经济损失达600多万元,受援人因免交律师代理费而受益38万元。通过对一百件援助案件的回访,受授人对法律援助案件的满意率达100%,我县法律援助办案数量和质量较往年有了大幅度提升。7月22日至24日,在湘潭召开的全省法律援助工作会上,我县做了典型发言,受到出席会议的司法部和司法厅领导的高度好评。我们的做法是:

一、夯实基础,实现五个到位。

一是领导重视到位。年初,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积极与财政、人事、编委协调,多次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县长艾方毅同志亲自主持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解决法律援助中心的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等问题和困难。

二是经费保障到位。县领导高度重视法律援助经费保障工作,在县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不断加大对法律援助工

1作的经费投入,法律援助财政拨款从无到有,逐年递增,2009年县财政预算法律援助专项经费8万元。

三是人员配备到位。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关键在人。目前,我县法律援助中心形成了以法律援助中心专职人员为主体,法律服务志愿者为补充的工作格局。县编制领导小组行文明确了法律援助机构为全额拨款的事业编制,为法律援助中心配备3名专职律师、2名工作人员,负责“148”法律热线值班、法律援助接待、受理、指派和直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为进一步强化法律援助力度,法律援助中心组建了由全县39名执业律师,3名公证员,26名基层法律工作者组成的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具体承办法律援助案件。

四是硬件设施到位。今年初,我局在县城繁华地段的中天广场租用三间房子给法援中心做接待室和办公室,使法援中心办公用房面积达到80多平方米。同时,在局机关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统筹安排,为法援中心配备了2台新电脑,3台电话机,以及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照相机各1台。

五是组织网络到位。在全县26个乡镇建立了26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全县行政村中共设立900个法律援助联络点,实现了乡镇建站率100%,村联络点达90%,形成了县中心,乡镇工作站,村联络点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法律援助网络。

二、以人为本,强化五种意识。

一是强化服务意识。法援中心作为司法行政服务百姓的“窗口”,必须以百姓的利益高于一切,踏踏实实为百姓做实事,为困难群众做实事,让他们相信法律,相信政府,认可我们的工作。首先在环境设施建设上,注意营造人文关怀的和谐氛围,配备饮水机和资料架,开辟公示栏。其次在接待和咨询上,坚持以热情便民的人性化服务为标准。坚持做

到“四个不”和“四个一”,即不让群众久等,不让群众多跑,不让群众为难,不让群众受气,接好每一个电话,接待好每一位群众,解答好每一个问题,办理好每一件事务。

二是强化便民意识。在完善县、乡、村法律援助网络的基础上,今年,我们狠抓了法律援助暖民心活动的开展,又分别在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信访、民政和各律师事务所及法院、检察等单位设立法律援助案件受理点,更加方便了群众来访咨询,将法律援助的触角延伸到相关的机关单位、乡村和社区,延伸到困难群众身边,形成了覆盖全县的法律援助受理网络。同时,进一步降低了受援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范围,落实应援尽援措施,将更多的受援对象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困难群众就近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

三是强化督导意识。为促进法律援助暖民心活动的扎实开展,年初,我们制定下发了十项具体措施和一系列制度,并将十项措施落实情况,乡镇站、点建设及援助工作站案件办理情况等内容纳入了全县文明建设考评和综合治理考评范围,促进了全县法律援助事业的快速发展。如建立“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大案件办理力度,努力实现应援尽援等具体措施和首问负责制,重点案件旁听制,重大案件讨论制,案件归档制,回访受授人制度等。这些措施和制度规范了工作人员的行为,保证了法律援助工作的规范开展。同时,我们每月确定一项具体措施做为重点工作来抓,一月一个主题狠抓落实,每月底由局领导带队,对当月确定的主题工作开展情况全面督导,检查和协调。通过大力督导,确保了措施落到实处。

四是强化宣传意识,今年,我们紧紧围绕法律援助暖民心活动,结合《法律援助条例》实施五周年,大力加强对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在《邵阳晚报》、《邵东报》开设法律

援助专栏,刊登法律援助典型案例,工作动态和法律援助申请程序,上半年,共在新闻媒体刊登案例工作动态等稿件10篇,更好地让人民群众了解法律援助,知道法律援助暖民心活动的具体内涵,认知应援尽援。3月18日,姜加玉局长还在县电视台就法律援助工作发表了专题讲话,电视台定期播放法律援助宣传片;3月26日,法援中心组织全局机关干部、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县城百富广场举行“法律援助暖民心”宣传活动,现场发放法律援助宣传资料2万份,便民联系卡1万张。今年,局里安排我分管法律援助工作,同时兼任法援中心主任,4月20日,就法援中心开展法律援助暖民心活动的十项具体措施一一回答了记者的提问。5月15日至20日,法援中心出动4台宣传车在城区和乡镇巡回宣传《法律援助条例》和暖民心活动的具体内容。自暖民心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共发放宣传资料6万份,悬挂宣传横幅130条,出墙报260期,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法律援助的知晓率。

五是强化应援尽援意识。1,在全县范围内采取法律援助“点援制”,和“轮援制”相结合的指派方法,组建了政府高规格的法律顾问团和讲师团,建立执业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信息库,在接待室设立了“点援台”,由受援人自主选择律师或法律服务工作者,为其提供优质法律服务。2,明确规定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每人每年办理4件援助案件,其中2件为指派援助法律案件,2件为无偿援助案件。3,建立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凡涉及农民工,破产事业单位职工劳动报酬,社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劳动合同关系领域的法律援助案件,一律降低门槛,简化程序,做到应援尽援。

三、开拓创新,创建法援新模式。

我县法援中心由于过去是一人一中心,力量和精力相对有限,法律援助经常采用以诉讼代理为主的方式,实际上并不受到授援群众的欢迎。今年,法援中心人员增加后,集思广益,创新援助方式,不断实现法律援助的效益最大化。

一是将法律援助工作与信访工作相结合。今年以来,我们把信访群众列为法律援助重点关注对象,从法律和政策上做好疏导解释,正确引导信访群众用法律手段反映情况、通过正当途径解决问题。积极消除人民群众“信访”与“信法”的疑惑。同时,为那些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信访群众建立一条便捷的援助渠道。上半年,法援中心律师共息访28起,受到市、县领导的高度好评。

二是将法律援助工作与突发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相结合。今年,我们把对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善后处置工作纳入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援助工作预案,及时介入、稳控、疏导、促使突发群体事件得到依法、有序化解。

三是将法律援助工作与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调解工作相结合。年初,法援中心搬迁至中天广场后,与局机关148法律服务热线、县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合署办公,三者有效对接联动。援助律师在医患纠纷调处过程中,发现当事人经济困难,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可以就近提供法律援助,使纠纷得到及时解决,而对于那些无搅蛮缠的当事人,法援中心律师也积极参与调解,告知其有关法律规定,宣传法律知识,疏通矛盾,化解调解压力。使法律援助中心与医患纠纷调委会实现资源合理配制,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自今年法援中心与医患纠纷调委会合署办公以来,成功调处了三十起医患纠纷。

我县法律援助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出台了一系列具体实施方案和过硬措施,法律援助这一“民心工程”

在全县已深入人心。不仅为群众排了忧、解了难,也使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明显提高,树立了司法行政为民办实事的良好形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虽然我的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与兄弟县、市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将借这次会议的东风,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总结工作经验,以更高的起点,更大的气魄,更实的举措,力争我县法援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篇8:坚持以人为本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一、加强职业指导队伍建设,积极探索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创新

要不断探索、完善符合各专业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就业专题研究。在做好毕业生职业指导课程的授课与管理的基础上,一方面要不断充实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结合、校内外结合、相对稳定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专兼职职业指导教师的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水平,以职业指导课程为主渠道,以各类实践活动、主题讲座、竞赛活动相辅,探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1. 职业指导队伍建设。

学院领导要重视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启用系部辅导员培养培训计划,将辅导员纳入计划之中,积极推荐考取职业指导师、创新能力指导师资格证书,在政策上对申报就业科研课题、发表就业论文等向辅导员倾斜。同时选聘企业能工巧匠、行业专家定期进行专题讲座与职业测评。建立一支专、兼、聘一体化,业务精湛,相对稳定的职业指导队伍,推进职业指导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进程。同时将专业教师也融入到职业指导队伍中,结合各专业的不同特点,调整课程结构,明确教师职责,深入推进职业指导课程实践应用。

2. 专家讲座与专题报告。

经常邀请校外企业代表、业内专家来院开展职业指导专题讲座和报告会,以他们自身在相关行业、专业的职业发展为例,现身说法,这样可以在广大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为职业指导体系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3. 个体与团体职业测评。

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积极引进和使用职业测评系统,并借助职业测评网,采取分专业、班级、小组的方式,由职业指导师和专兼职职业指导人员进行多元化、多角度的测评,通过测评汇总,职业指导师研讨,掌握每个同学的职业规划方向,为每个同学提供个性化咨询指导。最终设计出每个人具体整改的职业生涯规划路线。

4. 校企互动, 作定向拓展训练, 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与一些企业或某些单位创建合作关系, 开发职业拓展训练课程,主要针对学生挫折容忍力与职业认同感进行拓展式训练。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展高强度训练,磨练学生意志。同时可在学校实施拓展项目活动,借助这些拓展项目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5. 参与组织好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招聘大赛与创业计划大赛。

高校各级学院要重视就业、职业、创业相关赛事,从选手选拔、指导教师选拔、课题选定等方面都要进行严格、细致的筛选。从政策和资金上提供保障,为课题、选手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和诠释。

二、不断深化服务理念,做好毕业生就业咨询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本着“非常责任、非常服务、非常爱心”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采取大举措,打出一套组合拳,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咨询与服务工作。

1. 以毕业生就业意向为出发点,开展卓有实效的就业服务工作。

要全面掌握毕业生择业方向及就业思想动态,根据毕业生实际情况具体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使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更具针对性。针对毕业生就业的主动性、依据、态度、所需信息等方面,设置问卷、谈话等。

目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个体”的发展成为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

(2)绝大多数毕业生希望到沿海开放城市工作。

(3)对就业前景的态度,一定比例的毕业生不乐观。

针对毕业生择业意向调查中发现的一些特点和问题,我们应做好以下工作。

(1)积极宣传、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制定的毕业生就业方针、政策,加强对毕业生政策上的指导。

(2)提供全面的就业信息服务,以就业意向调查为依据,开展卓有实效的就业市场调研,及时搜集、整理、储存和发布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包括专业、人数、报酬、要求、用人单位基本情况等,供毕业生随时查阅。

(3)加强对毕业生就业观的指导和教育,帮助他们认清就业形势、端正就业思想、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

(4)借鉴学习其他高校及学院各系的就业指导经验,丰富就业指导的手段,突出个性化服务,建立针对毕业生职业测评和求职技巧等的各项服务内容。

2.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就业专题讲座和咨询活动。

开展一系列就业指导讲座和咨询活动,可以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引导。应开设毕业生求职系列讲座,邀请重点单位校友与毕业生互动交流,调动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邀请政府相关领导、企业界精英及各界专家为学生解析大学生就业问题,拓宽学生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就业的实战技能,培养学生简历制作和面试的技能。同时通过网络形式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可以通过QQ群和飞信平台等开展就业专题讲座并与学生互动交流,帮助毕业生分析当年的经济形势对就业影响,提供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正确定位,调整心态,同时依托网络平台开展重点单位推介、就业指导和政策咨询。

3. 增强学生职业规划能力,提高学生择业能力。

应将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建设作为服务学生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营”“求职加油站”“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就业辅导项目提高学生求职技能和学生职业成熟度。

4. 加强就业引导和疏导,鼓励毕业生多角度、全方位就业。

(1)通过职业、专业测评网的测评,指明学生自我认知与职业认知两大部分中各个细小测评点的优缺点,帮助学生设定合理就业期望标准,不断提高学生就业与择业能力。

(2)加大力度,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建功立业。引导毕业生积极报名各地公务员、“专接本”、“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引导他们继续深造或积极投身服务国家西部建设。

(3)积极实施创业引领工程,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一方面可以在加强思想引领和精神励志的同时,建立由新生研讨课、大学生科研计划和毕业设计组成的全过程覆盖的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另一方面可以设计实施“创业行动计划”,为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创业实践。同时也要为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提供创业服务。

5. 对困难群体就业重点帮扶。

应对毕业生加强分类指导,重点帮扶贫困毕业生和心理生理困难毕业生。对这些困难毕业生开展“零距离就业行动计划”,一对一帮扶,重点开展经济补贴、心理疏导、岗位推荐等工作。对心理和生理困难学生以“请专家、重引导、多关心、强信心”的理念开展就业服务工作。

三、提效率、严把关、重服务,做好毕业生就业手续办理工作

在就业手续办理方面,首先在提高工作效率、为毕业生把好关、体现服务的宗旨的基础上,制定详实可操作的毕业生就业方案,制定详细的毕业生离校资格审查程序单,层层盖章才能派发毕业证书与派遣证。为解决毕业生的后顾之忧,还应积极为广大毕业生开展省、市人才代理服务工作。解决毕业生保险、户口等一系列问题。对毕业生毕业资格、协议书签订盖章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与制度操作,同时在兼顾毕业生就业手续程序不改变的基础上,通过班级就业信息员整体收集,集中运作的方式,并积极与相关部门提前沟通,做到操作环节通畅,沟通顺畅,手续办理及时准确,避免重复与投诉现象的出现。

总之,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工作中应以人为本,更多地关心毕业生,用更多的鼓励让毕业生树立信心,用更多的实际行动帮助毕业生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董文强, 谭初春, 杨志坚, 王智江, 王莉.构建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 .

[2]张建国.谈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4) :306-307.

篇9:坚持以人为本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一、紧密围绕项目职工普遍关切的实际问题,细致入微地关心人

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企业和谐发展的动力源和开启职工巨大潜能的“金钥匙”。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要想真正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就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紧密围绕企业中心任务,着力解决职工群众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近年来,公司先后承建川气东送、西气东输二、三线、南沙油库、大连保税油库等30多个国家、省部级重点建设工程,先后在项目上成立了20多个临时党总支、40多个临时党支部,先后有600多名党员参与社会项目施工,占公司党员总数的70%以上。面对施工地域分散、队伍点多面广、作业条件艰苦等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以一线职工普遍关心的衣食住行问题为切入点,深入细致、体贴入微地关心人,为稳定一线职工队伍、搞好项目施工提供了有效保证。公司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投入160多万元,为25个基层施工队建起了“职工之家”,配备了电脑、办公桌、电视机、DVD、文件柜等办公和娱乐用品,在外面也有在家一样的感觉,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紧密围绕项目职工企望解决的难点问题,满腔热忱地帮助人

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教育引导工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虚功实做。在外部项目施工队伍管理上,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加强与一线职工感情上的交流与沟通,倾心竭力地解决他们盼望解决的实际问题,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以真诚情感打动人、感召人,从而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牵线搭桥,解一线大龄青年职工燃眉之急。近年来,随着主营业务不断壮大和施工领域逐步拓展,针对外部项目大龄青年职工找对象难的实际,公司党委会议反复研究和制定,成立了由公司党政主要领导、党群部门人员、机关行政科室女科长及各分公司党总支书记、政工干事参加的“红娘团”。公司“红娘团”成立三年多来,先后为外部项目的70多名大龄青年职工牵线搭桥,其中有32名与自己的女友喜结连理。赢得了广大职工的赞许和好评,有力地稳定了一线青年职工队伍。

排忧解难,营造浓郁的“亲情”氛围。近年来,油田公司党委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提出“家文化”新理念,其目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企业的亲和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了扎实有效地宣贯这一理念,公司各级党组织结合队伍大多分布在外部项目的实际,大力实施具有“家文化”特点的亲情管理,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触角延伸至每个一线职工家庭。各基层单位建立了外出施工人员家庭承诺服务制度,规定为一线职工家庭服务的范围和承诺条款,主要包括帮助一线职工家人看病用车、陪护病人、接送子女上学、房屋修缮、走访慰问、帮贫扶困等方面的服务内容,让一线将士处处体会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坚持开展及时有效的后方承诺服务,为一线职工解除了后顾之忧,确保了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目前公司承建的20多项大型社会项目工程均按业主计划顺畅运行,为完成全年的生产经营指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紧密围绕项目职工成长进步的热点问题,真情实意地培养人

公司把关心一线职工岗位成才作为外部项目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党政工团一起上手,落实人才开发规划和培养制度,采取内部培训、送出深造、高师带徒、项目实践、挂职锻炼、定期考核等多种措施途径,重点在一线干部、工人队伍中真情实意地培养锻炼人才,不拘一格地选拔使用人才,把那些长年坚守一线,素质好、作风硬的干部职工选配到领导或管理岗位,积极为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以及操作工人创造和谐宽松的成长进步环境。

立足项目,为职工搭建广阔的成长平台。近年来,公司先后选送60人参加建造师(项目经理)学习考试,有22名考取国家建造师资格证书;选派14名年轻干部独立担任大中型工程的项目经理、执行经理、总工程师,选派120名生产管理干部到各社会项目部担任部门主任、质量安全工程师等各项职务,在项目施工实践中不断摔打磨练,使他们学会了社会协调、生产组织、成本控制等一系列项目施工管理才干,掌握了解决施工主要矛盾、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方法和本领,所管理的项目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尊重人才,为职工营造和谐的成才环境。每个项目出征前,公司党政领导都及时与项目经理和副经理谈话,对他们提出希望和要求,施工终结后,帮助他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利今后再战;公司每年都要召开两次项目管理工作会议,总结交流项目管理经验,评价项目成果和施工业绩,对项目管理者的绩效给予充分肯定,以利他们成长进步。今年以来,在强化考核的基础上,公司依据制定的《项目个人贡献奖励办法》,对在社会项目施工中有突出贡献的56名干部职工大张旗鼓地给予特殊奖励,体现了对外部项目人才的关心和厚爱。近年来,先后有21名同志走上处、科级领导岗位,75名年轻同志成为项目施工的行家里手和技术管理骨干,50余名工人被评为集团公司、勘探局和公司岗位技术能手、焊工状元,为公司持续有效较快协调发展提供了人才动力。

篇10:坚持以人为本 做好民政工作

做好民政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体会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民政工作是以人民群众为直接的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的,以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根本目的,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在民政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体现在四个“做到”。

一、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民政为民。民政是国政、德政、仁政,是人民政府为民之政。“以民为本,为民解困”是民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民政工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时,一定要思民之所想,忧民之所愁,念民之所难,为民之所需。体察民情,善解民意,善待百姓,厚待群众。时刻把困难群众、优抚对象、弱势群体放在心上,做好每一项工作,解决各种问题,真正做到“为民解困”。

二、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服务大局。民政工作所体现的全面性、开放性,需要我们主动服务和置身于党政工作大局之中,突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要紧紧围绕招商引资全民创业、发展经济的重点问题,人民群众要求解决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来开展民政工作,自觉服从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为此,就要进一步破除民政对象特定性,树立面向全体公众的大服务观念,破除独家包办的狭隘性,树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协作观念,破除单纯“等、靠、要”的依赖性,树立自强自立的大发展观念,从而为民政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持。通过思维观念的大提升,更好地为中心任务和大局服务,发挥民政职能作用,扩大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度,不断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改革创新。民政事业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改革,注重创新。在工作布局上实现全覆盖,做到城乡并举互动?在工作对象上保障和服务特定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时,面向社会公众,搞好公共服务?鸦在工作管理上由“办”民政向“管”民政转变?鸦在工作方式上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在资金投入上由单纯的“等、靠、要”向多元化方面转变,建立民政事业经费与经济发展同步增加的自然增长机制,广辟社会融资渠道,开创民政工作的新局面。

篇11: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政治思想工作

全面促进雄县国税事业和谐健康发展

——雄县国家税务局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现阶段,其环境、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要适应这种变化,就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手段和机制,选准切入点,掌握主动权,增强实效性。近几年,雄县国税局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做好税务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建制度、强教育、抓活动、办实事,取得突出成效。

推进规范建制度

我局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经过不断探索,主要建立起四项基本制度。一是局长负责制度。局长杨金生常说:“思想通,万事兴”,因此,他担当起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与协调,分析形势、部署工作;主管副职是直接责任人,负责制定和实施思想政治工作每个环节的具体措施。二是专题汇报制度。由局长主持,各单位负责人参加,每季都要对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专题汇报,明确下步工作重点。三是政治学习制度。结合部门工作,他们把每周五下午定为政治学习日,无论领导还是一般干部,都雷打不动地坚持,这样一来,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税收工作全过程,同时也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活动空间。四是定期考核制度。每半年,县局都要成立专门的考核组,负责对本单位思想

---1---

政治工作进行一次专项考核,查找问题不足,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四项基本制度的建立,明确了责任、加强了管理,使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得到提高。

正面宣传强教育

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我局注意结合单位实际,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广泛开展主题鲜明的正面教育。针对税务干部人生观、世界观有所弱化的问题,以“创先争优”为载体,突出主旋律,开展了三项教育专题党课、“庆七一有奖问答”、标兵代表事迹报告会、“红色旅游” 和当代雷锋志愿者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了干部大局意识、团结意识和凝聚力。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重温党史”教育,聘请党校老师授课3期,培训270人次,提高了全体党员的认识;针对过去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安排多、落实少,形式多、实际少的问题,我局把干部的奖惩与工作状况直接挂钩,落实好《出勤管理办法》和《严肃工作纪律若干规定》,加大检查力度,及时通报情况,强化纪律约束,规范干部行为,推动干部良好作风养成。以省局业务竞赛为契机和动力,开展了春训等集中培训,聘请专业人员举办各类培训10期,培训660人次;以《蓝色课堂》电子版为载体推动日常学习,认真组织每季一测检验学习效果,干部技能在培训、考试和实践中得到了提升,全体干部均通过市局达标考核,王立辉、王章田入围市局征管系列前10名。

潜移默化抓活动

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一定的平台和载体。在实际工作中,我局把思想政治工作寓于形式多样的活动之中,变“说教、填鸭式”

教育为“疏通、引导式”教育,让职工自己在活动中受到启发,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如结合加强基层建设,我局开展了“双优三兵”评选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基层建设有机结合,把“提升内在素质,树立外部形象”作为基层建设的着力点,针对自身工作实际,大力开展岗位练兵,通过以考促练、以学促练、以赛促练,不断提高干部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促进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邀请检察院领导作警示教育报告,收看“珍惜岗位,远离犯罪”专题教育片,开展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税务干部”大讨论,通过自我深刻反思,引导干部职工通过看工作环境、工作条件,比经济待遇、贡献大小,从思想深处查问题、摆事实、定措施,教育干部职工珍惜人生,爱岗敬业,勤政廉政,为国税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全员知识竞赛”活动,做好“三比”、“三亮”、“三评”活动。同时,局机关还努力营造学习文化、反思文化和共享文化的浓厚氛围,构建了以反思、反馈、共享为基础《蓝色课堂》,帮助干部职工实现自我超越,增进系统思考理念,形成了系统内部良性互动的和谐氛围,开展税务文化活动。每逢节假日,由工、青、妇等组织牵头,开展“庆五四,让青春闪光”、“迎三八,展巾帼风采”、“庆七一,重温入党誓词”及组织棋类、球类、书法、摄影、演讲比赛,每年元旦都举办联欢,极大地丰富了职工业余生活,促进了文明健康娱乐习惯的养成,升华了广大干部的思想境界,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注重结合办实事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日常工作中,我局始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把为基层办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思想政

治工作实效性的根本标准。我局党组把加强基层建设,办好涉及群众之事,作为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态度和原则,实实在在为基层干部办实事、办好事,竭尽全力为职工排忧解难。几年来,先后投资140万元建设两个基层分局办公楼,投资30多万元为基层购置公务用车5部,投资40余万元用于健身房、多功能厅、图书室等文化设施建设和小食堂条件改善,解决了干部文化生活枯燥、下乡难、吃饭难等问题。我局还坚持凡涉及全局的重要工作决策、涉及到干部具体利益的事,都必须先进行公示,使政务公开成了我局联系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突出特色增亮点

2011年,我局按照市局“推进四化促发展”的总要求,找准上级部署与雄县工作的结合点,在落实中抓特色、抓亮点。

(一)按照扁平化专业化要求,推行了大企业县局集中管理。根据雄县行业特点突出和“小规模大群体”的纳税人特点,制定了“抓大,保中,规范小”的税源管理思路。经过3个月深入调研,今年8月份我们综合考虑税收贡献度、行业特点、税收风险等多重因素,将占全局收入60%以上的80户大企业集中到县局,按行业实行专业化的管理,一是便于大企业管理和服务,二是为加强全县专业化管理探索经验,三是让分局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强中小户管理。经过3个月的运行,我们召开了大企业恳谈会,得到了与会县四大班子有关领导和企业家的好评。

(二)按照信息化管理要求,强化了电力第三方信息应用。我们积极探索利用税额、税负、贡献率及第三方信息加强管理。今年9月份,我们根据雄县主导行业高耗电的产业特点,积极争取县政府支持,取得了企业2011年1-8月份用电量。以此为依据,在全局开展了以电清税加强行业管理活动,以耗电10万度以上的308户为重点,分层次采取企业自查、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等方式进行清查,已经入库税款11.3万元,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开展中。我们已决定把“以电管税”作为明年加强管理的重要手段,逐步推向深化。

(三)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建立综合示范点带动全局。

我们将省级文明税务所——昝岗分局确定为全局规范化建设、文化建设、学习组织综合示范点,县局大力支持,科室通力配合,分局全力投入,投资3万元进行了硬件改善,进一步规范和提升了软件,为全局树立了标杆和样板,组织全体副股以上干部在分局召开了现场观摩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得到了上级的肯定,被保定市纪委批准为全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

(四)着力激发队伍活力,组织了干部竞岗和交流。把公务员交流与干部竞争上岗结合起来,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相信群众,发扬民主,实事求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通过竞争5名同志走上正股岗位,8名同志走上副股级岗位,同时对6名中层干部、12名一般干部进行了交流,共调整干部33人,占总人数的37%,并以此为契机对管理员管户进行了全面调整,单位、人员涉及面均达到100%,在全局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发了干部上进心,调动了干部工作积极性,队伍活力明显增强。

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局税收收入、征管质量和队伍建设的协调发展。征管质量明显提高,税收征管进一步规范,执法环境进一步优化;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县局已连续两届被省委省

上一篇:中等专业学校“学校文化提升年”实施规划下一篇:《转动时光的伞》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