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输液室相关制度

2024-06-20

医院输液室相关制度(精选6篇)

篇1:医院输液室相关制度

输液室的工作制度

1、经医师诊治后需要输液者,应带病历、输液卡及取配的药品,核对无误后,方可给予输液。

2、严格操作规程,做好输液登记,严密消毒,坚守工作岗位,定时巡视病员,注意输液反应。

3、对病人热情体贴,力求无痛注射、一针见血。如病人有疼痛或注射失败应立即向病人做好解释。

4、根据药物和病情,调节好输液速度,在输液过程中,应交待病员与陪伴不得随意调节滴速,以免发生危险。并做好输液观察记录。对需大小便者应由护士或陪伴陪同监护,以免发生意外。

5、输液完毕后,病员无不适或其他反应,可嘱其休息十分钟后回去,并交待病人后回家后注意事项。如有不适或病情变化,应请医生复诊并再作处理。

6、应对病人和陪伴宣传,自觉遵守公共卫生和公共秩序,共同保持输液室文明、清洁、卫生、安全。

7、严格交接班制度,加强安全医疗防范措施,谨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8、温馨提示:为了您的健康,安全,请不要吸烟!

篇2:医院输液室相关制度

一:进输液室:

护士应主动询问是否要输液或打针,如果是的话,护士要安置病人先坐下稍等:

1:如果病人的药还没取上来,护士要告诉他:您的药还没有取上来,请您稍等一下,药来了我们会喊您的名字,请您答应一声,我们就会给您打针和输液,如果病人来了坐在输液室的后厅,护士没有看到的情况下,护士要看注射单喊名字,看这个病人是否来了,如果没有喊到病人的名字,先不要配药,以免配好的药长时间不用,引起失效,造成药损失。医生开出的药如果是很多天的,护士在写输液巡视卡的同时还要给病人一张药品储存注射卡,上面应详细写明:病人名字、药品名称、剂量、时间、用药天数以及储存柜的号码,并要告知病人,次日来院要凭此单输液或打针。

2:复诊的病人,他会把药品储存注射卡交于护士,以便护士为病人配药,如果发现病人好久还没有打针或输液时,护士要主动询问姓名,并让其拿出注射卡,当病人不慎将此单丢失时,护士要帮其在每日的储存药品名单中及时查找,并安慰病人:请先稍等,不要急,我们会帮你找到的,找到后要帮病人再开一张同样注射卡。以备下次使用。

二:收药

当导医将药品送至输液室时,主班及其他护士要当面与导医认真核对药品的计量和数量与注射单是否一致,有无少药或错药的现象,同时还要看看收费是否正确,如果有差错要让导医及时调整,核对准确后导医方可离开。如果对处方有疑义时,药和处方医生及时询问或沟通,不要贸然行事,以免出现差错。

三:配药、用药

1:严格执行核对制度及三查七对制度,根据注射单,将写好姓名、药名及剂量的输液标签贴于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瓶上,并进行配药,在配药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操作前要洗手,操作时要戴口罩,如果病人同时要静点几瓶药水,其他的药水配好后要压棉球并用胶布封好,防止被污染。

2:如果要做试敏的应将病人让到前排就坐,在做试敏前护士要详细询问病人是否有药物过敏史,以前是否用过此药或同类的药品,是否有家族式的药物过敏史,如果病人有严重的 青霉素过敏史,要告知其主治医生,遵医瞩做好工作。做好试敏后,护士要告知病人二十分钟看结果,在此期间不可以离开,以免出现过敏反应不能及时发现,造成事故。

3:输液前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喊病人名字,推车或端输液盘至病人前,再次核对准确后给与输液,并询问病人输液前有没有吃饭,告知病人输液可能会引起胃肠不舒服,如果不舒服要及时通知护士,我们这里有牛奶和蛋糕,可以吃点以缓解症状。护士要随时巡视,及时发现病人是否有不舒服现象或有没有药物反应。如果病人出现不适症状,护士要立即停药并通知其主治医生,并安慰病人不要紧张,同时扶至抢救室休息,必要时给与吸氧,配合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4:输液后要及时通知治疗室,当治疗室电话占线时,可以将输液号的病人名字写在纸上,一会再打电话或者让其他人帮着通知治疗室,问还要等多久,同时耐心向病人解释并安慰病人,尽量不要引起病人的不满。

5:输液室病人较多时,护士要按顺序依次打针或输液,对于赶时间或真有事情的病人,护士要尽量先打,做到能理解病人

输液室的护士,打针时一定要做到一针见血,对于血管不明显者,一定要认真,仔细寻找明显部位,扎到第二针不行,要马上换人,避免一下被患者看透,一来给患者带来痛苦,二来影响我们技术水平的声誉,四:输液完毕

1:护士要经常巡视,尽量减少病人喊换瓶或拔针现象,当病人输液完毕为病人拔针时要询问病人治疗是否做好,如果在拔针时还没有做治疗的,要告知病人到导医台仔细询问一下,不要忘记做治疗。

2:拔针后,要告知病人按住针眼3分钟以后方可以离开,以防止针眼出血,如果要想去卫生间的病人还要适当延长按压的时间,同时提醒病人不要落下自己的物品。

篇3:医院输液室相关制度

1输液的安全隐患

1.1 输液环节繁琐

从执行医嘱、转抄输液卡、领取药品、摆药、取药、核对、输液、更换液体到拔针,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疏忽, 都可能造成出错。因为护士的执业法律意识不强, 工作忙中出错, 查对制度落实不严, 也可能因为有些护士责任心不强, 粗心大意。临床工作中遇到有些患者同名不同姓, 护士呼叫患者时, 患者听不清楚就答应了, 或者同名同姓, 在输液时, 护士未再次核对, 导致输错液。

1.2 输液中巡视不够, 发生意外时处理不及时

1.2.1 外渗

输液穿刺部位肿胀, 药物渗出血管外未及时发现, 引起局部疼痛, 组织坏死。

1.2.2 药物不良反应

输入的药液制剂不纯, 患者对输注的药物过敏或输液配制过久, 严重时造成过敏性休克, 抢救不及时, 可引起死亡。

1.2.3 左心衰竭

护士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 患者或家属希望尽快结束输液, 擅自将输液速度调快, 在短时间内输入过多的液体, 造成循环负荷过重, 引起左心衰竭。

1.2.4 空气栓塞

输液过程中空气未排尽, 滴管漏气, 连接不好, 连续输液接输不及时等, 都容易导致空气栓塞。

1.3 静脉穿刺技术水平低, 引起纠纷

反复的静脉穿刺造成血管损伤, 影响治疗效果, 增加患者痛苦, 拔针方法不对, 导致穿刺点出血, 引起纠纷。

1.4 药液污染, 引起输液反应

1.4.1 微粒污染

配制药液时, 安瓿割据后未消毒, 产生玻璃碎屑和脱落的砂粒;加药注射器的针头不锐或瓶塞质量差, 反复穿刺瓶塞, 易产生橡胶碎屑污染药液。

1.4.2 加药注射器污染

吸药的方法不对, 污染注射器活塞, 违反一人一针一用一更换原则, 配药后放置到下一种液体时继续使用。

1.4.3 静脉穿刺时污染

护士操作前未洗手, 穿刺时皮肤消毒不严格, 穿刺不成功时未更换针头, 多次反复穿刺, 均可造成细菌污染, 可直接把细菌及微粒带入静脉, 引起热原反应。

1.4.4 环境空气污染

在进行静脉输液处置时, 治疗室环境状态和空气污染程度对药液质量有直接影响, 在细菌超标的环境下配药及输液, 将大大增加了污染的机会。

2预防措施

2.1 重视输液安全, 健全护理制度

学习有关法律法规, 增强护士执业法律意识, 风险意识。严格执行操作细节, 规范护理行为,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用药前认真核对患者姓名, 采取“问答法”进行查对。实行弹性排班, 在输液高峰期增加上班人员, 以缓解工作压力, 避免忙中出错。

2.2 加强输液巡视, 防止发生意外

在输液过程中, 观察病情, 巡视输液是护士的基本职责, 专设一名巡视护士, 检查输液部位, 处理输液故障, 及时更换输液瓶, 认真填写输液卡, 询问患者有否不适, 对老年患者, 婴幼儿尤为重要。护士根据病情, 年龄, 体质, 药物的性质, 调节输液速度, 针对不同的患者, 作相关的健康教育, 加强护患沟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充分体现人性化服务。

2.3 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控制感染

2.3.1 正确切割与消毒安瓿瓶

对“非易析”安瓿割据痕长应少于颈段的1/4, 开启前用75%洒精棉签擦拭颈段, 忌用镊子等物品敲开安瓿, 避免加药时使用大针头反复穿刺瓶塞, 防止不溶性微粒污染药液。

2.3.2 正确抽吸药液

采用正确的抽吸方法, 针头置于安瓿的中部, 抽药时不能横握注射器, 注射器不能反复使用。

2.3.3 严格手的清洁消毒

操作前洗手, 强调护士为每一例患者进行静脉穿刺后应用消毒液洗手, 方可为第二位患者穿刺, 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原则。

3小结

篇4:基层医院输液室规范化管理体会

完善设施配置,营造舒适环境

据调查,有50%的病人提出了有关治疗环境的问题,如输液室内的噪声、座位的舒适度、室内空气及设施等问题。为此我院输液室进行改造,根据所处农村社区的特点,一做到硬件配制上档次,二是讲究病人的舒适度。如:配备了空调、电视机、饮水设备及报刊夹、科普读物等,并提供舒适的座椅、躺椅及病床,病人可根据病情、体能、年龄以及经济条件等随意选择。室内定时通风换气,每日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教育病人保持安静,减少不必要的声响,以利于病人休息。改造后改变了过去的脏、乱、挤现象,得到患者的认可。

规范操作,安全输液

认真做好查对工作:①实行首接负责制:当护士接到病人的注射单和药物时,首先根据注射单核对全部药物,其次核对是否需要做过敏试验,再查对药物之间有无配伍禁忌,同时查看病人当时的一般情况及疾病诊断,判断是否需要急诊输液,对有特殊用药(如西地兰等)做好交代,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②化液、输液、接瓶签名负责制:护士必须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制度,化液体后必须严格检查、核对并在瓶上签名。输液、接瓶后均在输液卡上签名并注明时间,以确保液体输入无误,当发生输液不适时,能了解输入的是何种药物,以便及时处理。

严把配液时间关:严格掌握药物配置后的有效时间。抗生素必须现化现用,其他药物最多预化1瓶,改变了原来将所有液体化好一起堆放在病人旁边的“杂乱”现象,避免了液体长时间放置而致药效下降,甚至不该引起的不良反应。

完善皮试结果记录:凡是需要做皮试的药物,均在门诊处方单与病历上注明皮试结果并签名。如按规定免做皮试的,必须检查其上次用药的依据(门诊病历或处方),事实不清者均应给予重新做皮试。

遵守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①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设立单独的配药室,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带一巾原则,输液室、配药室常规空气消毒。②建立隔离输液室,配备专用治疗用物 凡是肝炎、肠道传染病等需要输液的病人均安排在隔离输液室,实行床边隔离,输液结束后对其用物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执行床单位终末消毒。在某一病种流行期间,将流行病患者分室输液,防止交叉感染。

加强护理安全防范的宣教:在输液室门上、墙上贴上醒目的标记,如:输液、皮试后请不要离开输液室;请不要随意调节滴速等。基层卫生院就诊的病人大多文化程度低,皮试后要等20分钟才有结果,期间擅自离开注射室较为常见。对此,我们通过实例加强教育,如1例做破伤风皮试的病人,做完皮试后置护士的交代于不顾,离开医院去对面的小店喝酒发生过敏性休克,幸好离医院近,店主及时把他送到医院,经抢救病人转危为安。使病人明白输液时、皮试后留观的重要性。

加强健康教育,贯穿输液全程

病人在输液期间有不同的需求,健康教育要贯穿输液的整个过程。输液前护士要告诉病人输液的总量、预计所需的时间、药物的名称、作用及可能的不良反应,以减轻恐惧心理。输液中,是健康教育重点。巡回护士利用接瓶、调节滴速及病情观察的时机,主动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交代输液时的注意事项,指导有利疾病康复的饮食及锻炼方面的知识等。输液后耐心地向病人示范指导纵行按压针眼的目的、时间,并嘱咐病人或家属切勿揉压,以减少因按压欠缺引起的出血、肿胀。通过整个输液过程的健康教育,有利于调整病人的心理、配合医护各项活动的完成。

定期培训,提高水平

观念的教育:为满足病人的需求,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护理部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有关实施整体护理及如何实现优质服务等新理念,改变过去冷、硬、推的服务态度和被动的服务方式,主动、热情地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专业知识的培训:经调查52.5%的病人认为护理服务中技术水平更为重要[1]。为此,护理部每月1次组织专业知识学习,每季度1次操作考核,每年1次举行穿刺技术比赛。让穿刺技术能手传授成功穿刺的经验,并把穿刺技术水平较高的护理人员安排在注射室,以提高输液室的“一针见血”率。

心存患者,满足需求

输液前征询病人的意见,并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输液部位,以便于病人的活动。如冬天输液时尽量使用恒温器或给热盐水瓶暖手,输配有氯化钾的液体时,局部给予轻抚或遵医嘱在液体中加1支10%的氯化钠以減轻疼痛。送开水服药,协助病人大小便等。输液室开展错时排班,以足够的护理人员,保证病人输液需求的有序进行。

措施到位,质量提高

上述管理措施实施后,输液室的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输液环境的改变,使病人有舒适的感觉;各种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差错;输液过程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在输液的同时掌握一些与自己疾病有关的理论知识、用药知识以及预防保健、康复知识,提高了生活质量;更新护理观念,使护士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给予人性化护理,使病人享受到亲人般的关怀。护士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也大幅度上升。

参考文献

篇5:注射室、输液室工作制度

二、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抽液时应仔细检查药瓶,如有损坏、沉淀、浑浊、变色、标签不清等,应禁止使用。

三、注射一律在注射室或输液室进行,对过敏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凡注射血清、青霉素等药品,患者要休息3 0分钟后方可离去。

四、严密观察注射后的情况,发生注射反应或意外,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师。

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时要戴帽子、口罩。无菌持物钳等器械要定期消毒和更换,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和液量。注射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六、无菌溶液(注射用水、生理盐水)要写明开启时间,超过1 2小时不能使用,葡萄糖溶液开启后超过6小时不能使用。

七、对传染病患者一律用一次性针头,进行注射,用后集中焚毁。

八、备用各种急救药品器械,放在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新。

九、对病人热情、体贴,并适时做好卫生宣教工作。

篇6:输液室消毒隔离制度

1、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疗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

2、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健之素500mg/L浸泡30分钟,晾干备用)

3、磨口瓶、泡镊桶每周高压灭菌二次(健之素500mg/L浸泡,干燥后高压灭菌)并进行化学监测(3M指示胶带、121指示卡)。

4、台面、门把手每日用健之素擦拭,浓度为500mg/L,并有记录。每月做一次细菌培养。

5、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日二次,每次60分钟,并记录消毒时间、累计时间、执行者签名,每季度进行一次强度监测,灯管使用时间不超1000小时,每周用95%酒精擦拭灯管一次,并记录。每月做一次空气细菌培养。

6、灭菌后无菌器械包有效期为7天,使用后器械清洗、干燥、保养、打包、高压灭菌,并进行化学监测(3M指示胶带、121指示卡)。

7、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盛在装有标识的桶、袋内,装袋

不能超3/4,每日由卫生员统一回收,并双签名。

上一篇:网格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下一篇:个人理论学习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