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输液室常见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2024-05-20

门诊输液室常见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精选10篇)

篇1:门诊输液室常见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门诊静脉输液治疗中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静脉输液因其治疗手段直接见效快,而成为临床应用频率最高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但在操作中任何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引起医疗护理纠纷,尤其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因此,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制订有针对性的回避护理风险的策略,对防范护理纠纷,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是极为必要的。

1.静脉输液治疗中常见的风险因素。

(1)由于责任心不强,思想麻痹,不认真执行三查八对制度,造成用药张冠李戴或用药剂量错误,轻者引发医疗纠纷,重者危及生命,违反法律,后果不堪设想。

(2)配药时,违反配伍禁忌原则,造成药物间不良化学反应,使患者没有得到应有的合理治疗,甚至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

(3)未按医嘱或对药物药性不熟悉,输液速度过快或输液后不及时巡视,造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未及时发现并做好相应的处理,而引发医疗护理纠纷。

(4)加药后或输液前,未认真检查液体质量而未能及时发现液体里的微粒,如安剖的胶塞,药物未溶颗粒或其它杂质,造成患者及家属的不满或恐慌等心里反应。

(5)护士静脉穿刺技术水平低、穿刺前未对血管进行认真评估或进行穿刺时思想不集中,造成穿刺失败,失败后未及时向患者做好道歉沟通,而引发不满情绪。

2、防范措施

1(1)增强风险法律意识,护理人员普遍存在风险意识差法律意识淡薄。如在门诊静脉输液室,护理人员往往由于熟人关系,在没有医嘱执行单的基础下进行静脉输液等。因此,总结和收集护理工作中现有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意识,在早上交班会上经常向护理人员灌输风险意识,从而加强法律和责任意识,预见有可能出现的不安全隐患。

(2)确保静脉输液物品和药品的安全 严格执行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使用管理制度,把好一次○性物品质量关,使用一次性物品时必须检查是否密封和有效期,消除由此导致的安全风险。

2用药前应仔细检查药品的批号、外包装、有效期、使用要○求和副作用,严格遵循药物配伍禁忌,有疑问时及时请示医师或及时纠正,同时注意药品的保存要求,一律不使用在院外自购的药品。从药源方面确保安全。

○3 做好接药工作.接药时,应认真核对好注射证,认真填好静脉输液记录卡,内容有患者的姓名、性别、药名、剂量、用法等,对各种药物应检查药名、有效期等,同时把药物的用法和用量向家属或患者解释清楚,并引导好患者入座。确保正确执行医嘱.日常工作中护士多习惯按医嘱被动○而盲目地工作,要调动主动工作心理,因此,要求护士接到静脉输液医嘱后,要对其正确性进行判断,核对医嘱过程中遇有疑问及时与主治医师做好沟通。进行静脉输液前确保用药的准确性。由于输液室病人较○多,声音有些喧哗,病人注意力不集中,还有同姓名的情况,在 2 护士叫唤患者姓名时,病人有时听不清楚也回答,因此,当护士到病人面前准备进行输液时一定要再次核对好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及用药情况,尤其对一些老年人、语言不通者更要认真核对。

6行静脉穿刺时要求护士认真做好评估工作,如血管、病人○的病情等,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主动配合,力争一针见血。

⑦ 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宣教工作,大部分的病人对于药物治疗的目的、用法、作用、副作用不了解,因此,要求护士必须熟悉药品性质,清楚用药目的,患者及家属其所用药物的数量、作用、目的、副反应,注意事项以及不同病人不同用药调节滴速的意义等,避免病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随意调节滴速,造成一些特殊用药(硝酸甘油、胰岛素等输液过快,引起病情迅速变化而引发的医疗纠纷,并嘱患者有任何不适要及时告知,在沟通的过程中,护士说话要讲完整,要掌握分寸,适可而止。

⑧ 勤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输液完后护士要积极巡视病人,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块,输液滴数是否准确,如外渗要积极处理,积极询问病人是否舒适。对使用特殊用药的患者如硝酸甘油等,护士要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等。对血管有刺激强的药物,要注意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液体滴完后要及时更换液体和拔针。

⑨ 要认真填写输液记录卡,输液记录卡是病人用药过程的真实记录,护士要及时完整填写,如滴速、时间、执行人签名。

⑩ 静脉输液前对需要做过敏试验的药物,依据药物试验程序进行,由护士执行药物试敏医嘱,及试时要告知皮试的的意义和询问过敏史,并交待试验中的注意事项,试验阴性后方可使用,3 并做好记录。

11做好护理记录及保存工作。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措施的护理记载,它除有评估病人,调查研究,教学资源意义外,也具有法律依据,可见,护理记录及时、完整、真实准确是维护护患权益的有力依据。因此,对在输液过程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要做好护理记录,详细记录好该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用药情况及输液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的症状和处理方法,处理后效果如何等。输液完后输液卡和注射证护士要收好保存半年。严格交接班。○交接班时,要对正在进行输液的患者进行认真交接,尤其对一些特殊病人和特殊用药要做详细的交接,如医嘱的要求,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和需要注意观察的情况等。

总结: 护理风险贯穿整个护理操作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有护理纠纷的发生,因此,进行护理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提高自己的风险意识,如果发生医疗事故或争议时,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把输液用物进行封存。切切实实做好举证有据、有效、有利的防范工作。

篇2:门诊输液室常见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徐玉勤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友谊分院215300

【摘要】门诊输液室是汇集了医院各科门诊病人输液的地方,门诊输液是门诊患者就诊治疗的最终站。静脉输液法是将大量的液体、电解质或血液由静脉注入的方法。门诊输液室工作量大、随机性强、病员复杂,容易发生护理安全隐患及护患纠纷。

【关键词】门诊输液室安全隐患对策

近年来,静脉输液治疗已是医院门急诊提供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门急诊提供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输液量在逐年递增。由于输液治疗是一项侵人性操作,静脉输液治疗的并发症或药物不良反应客观存在。又由于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中涉及患者多、停留时间短、病种多且杂、环节多、应用范围广等诸多因素,安全隐患伴随左右,加强门急诊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剡不容缓。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病人信任度,现将输液室面临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1护理安全问题

1.1患者多,护士少,工作量大且患者数量不均衡。由于门急诊患者的随意性大,就诊的高峰期随季节及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单位时间内患者比较集中,导致护理人员相对不足。

1.2查对是护士执行医嘱、施行治疗和护理前的必要步骤,是保障护理安全的基本手段。护士在注射和输液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实际操作中,护士在配液前注意查对患者姓名、药名、剂量等,而配液后的查对常常做不到,为护理安全带来隐患。

1.3护士法律意识淡薄:不注意保护患者权益,如性病、癌症等病人的隐私权:不告之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禁忌症等。

1.4护士巡视不到位

由于护理人员数量相对不足及主动巡视病房的意识不强,致使输液过程中护士不能积极主动到床旁巡视,凭靠家属呼叫或隔着玻璃窗看液体有未滴完,或确因输液高峰期,护理人员缺乏、不能及时巡回,导致输液管中液体走空、回血或因病人自行调节输液器开关,致使液体输入过快或过慢;有时因液体外渗,导致穿刺局部肿胀、疼痛等。此类现象和结果会潜存空气栓塞、皮下渗液、患者焦虑不安、不满意等诸多不良后果发生。

1.5输液反应 患者的病情、年龄等个体原因致使对药物的敏感性有着明显的差异。如果护士对患者的病情了解不够、观察不仔细、用药知识不全面,则不能及时预见输液时潜在问题 的发生,有可能出现各种输液反应。

2安全管理对策

2.1规范各项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是护士执行操作的规范和标准,是护理质量过关与否的依据,是医疗纠纷评判的有力证据。通过多层次、多种形式技术操作培训。做到操作程序化、规范化,平时工作注意严格要求,发现任何人违反操作规程和无菌技术操作时。立即指出,及时纠正。

2.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根据输液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结合医院护理质量标准与护理安全防范制度,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制定护理风险管理计划,明确护理风险管理职责。针对输液室的具体情况制订规章制度及安全管理制度,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输,液患者告知制度等,明确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使护理人员有章可依。.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病人的收费发票上标明注射号,护士配好输液药物后,给病人输液之前,对姓名,对注射号,病人手上收费发票的姓名和注射号与护士带去的注射单上的姓名和注射号一致时,方可为病人输液。

2.4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摇 注重法律常识的学习,维护患者的知情权,注重个性化护理;对于特殊用药,需要及时告知患者;加强对医疗文书重要性的认识,及时记录各种医疗、护

理行为的实施与结果,对于抢救等未能及时记录的,必须尽快补记;在患者的医疗护理终结后,需要及时进行病例资料的汇总、归档,以便日后查询。

2.5重视专业理论与技术培训 护士应精通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急救器材的使用和保养,还应熟悉药物的机制、用法及不良反应,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观察力。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安排输液,控制液体滴入速度,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预见各种情况的发生,有效的保证护理安全。

2.5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班次,做到按需排班,也I口T实行付班制,根据治疗量的多少,随时调整班次,减少护士超负荷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务费分配制度,从而调动护士的积极性。

2.6加大质量监控力度 建立长短期质量控制计划,做到每天三查七对,每周大查对,每月分析护理工作的过程和环节,查找护理安全隐患,制定预防和纠正措施,形成制度并加强管理。

2.7强护患沟通,严密巡视,确保输液安全。严密巡视输液.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药物外漏、滴速改变,并及时处理。特别重视输液速度的调节,护士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年龄,根据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调节输液速度。要了解有些病人输液要快的心理.会自己调节输液速度。护士在输液时做好用药指导.尤其是对于有特殊速度要求的药物,如硫酸镁,硝酸甘油等药物,护士一定要交代病人不要自己调节输液速度.并说明原因和后果。3讨论

在输液室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容易受到感染或病情加重,从而影响到自身病情的改善。因此,针对此种情况,医院要对输液室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从中找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以改善患者的输液环境,缓解患者的烦躁情绪,降低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病情加重现象的机率,从而促进患者病情的快速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改善医患关系;同时也为医护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潘绍山,翁庐英.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C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47—549.

[2]蔡学联.护理实务风险管理I-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5.

[3]雅红,兰俊花,周风华.手术室开展护理业务查房的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l,36(7):539.

篇3:门诊输液室常见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1 原因分析

1.1 违反护理规章制度和操作流徎

医院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特别是核心制度是护理质量安全的保证, 其产生的后果都有着沉重的经验教训, 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个别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 慎独精神差, 在各项操作中未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工作中表现为: (1) 执行医嘱有误, 打错针, 发错药; (2) 药液中有杂质颗粒未发现; (3) 交接班不清, 漏加或多加药; (4) 护理不同, 未及时巡视; (5) 抢救患者准备不充分, 护理措施不得力。

1.2 专业技术水平欠佳

输液室大部分为年轻护士, 缺乏培训, 没有住院部儿科护士工作经验丰富, 专业知识不扎实, 穿刺技术也不高。但是, 由于儿科工作的特殊性, 要求护士要有较高的技术操作能力, 特别现在都是独生子女, 家长对小儿的过度溺爱, 都要求护士在打针时能“一针见血”, 无形中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对低年资护士来说有较大难度, 治疗时如多次操作, 往往引起家属不满, 甚至对护士大打出手。

1.3 缺乏沟通技巧

由于输液室人流量大, 而护理人员有限, 导致护士工作量大, 护士与患儿家属沟通时间仓促, 做各项操作治疗前难以向患儿家长解释到位, 同时部分低年资护士判断处理应急事件的经验不足, 缺乏与患者沟通的技巧, 在与患者的交流中, 对患者咨询回答问题过于简单, 缺乏耐心, 往往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1.4 法律观念淡薄

长期以来护士工作模式及人力不足导致护士更多的考虑如何去解决患者健康的问题, 而忽视了潜在的法律问题, 对一些可能引发的护理纠纷和投诉认识不足, 证据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如:各种记录不及时, 不规范、不完整、不准确、有涂改, 需要提供的证据未保留或不充分, 抢救患者或治疗护理过程中谈论与治疗无关的问题。

1.5患者对医疗和护理不满意

(1) 患者就诊和护理服务流程混乱, 就医、取药、批价来回奔波; (2) 输液室人声嘈杂, 秩序混乱, 护理人员忙于分流病人, 态度生硬; (3) 护理不周, 药液的外溢造成局部红肿或渗漏, 或拔针后穿刺部位出血; (4) 药物不良反应处理不及时等, 患者往往在输液室最后一个环节暴发不满情绪。

2 防范措施

2.1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一套健全、完善、科学的规章制度是保证正常工作秩序、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防范纠纷的保障, 建立健全科学工作制度, 特别是针对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重点监控, 培养大家的慎独精神, 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常规, 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抢救制度等。工作中发现发错药、配错药及时纠正, 如果抢救药品、器械不齐或有故障, 应及时补充和维修, 不延误抢救工作的进行。

2.2 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针对我院门诊输液室大多数是小儿的特点, 要求护士树立高度的安全护理意识, 掌握小儿头皮穿刺的技术, 操作熟练有序,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度的责任心。并举行技能训练及比赛, 进行排名奖励, 培养其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培训来弥补专业技术的不足, 提高专业技能及应急能力, 尽量做到“一针见血”的效果, 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从而减少护患纠纷。

2.3 注重沟通技巧、技能的培训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对在科护士加强语言沟通能力及非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 善于倾听患儿及家属的心声, 工作中保持微笑, 耐心细致地回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 及时和患者沟通, 消除他们的顾虑, 如一次穿刺不成功, 主动向患者解释, 对一些穿刺难度比较大的病人, 由穿刺技术比较好或经验丰富的护士主动向前。在沟通过程中, 强调护士的形体语言务必做到:走进病房笑一笑-患者床前站一站-凑进患儿看一看-患儿表情逗一逗-生活不便帮一帮[1], 并在输液室设立意见箱, 供患儿家属反映意见和提出建议。

2.4 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 建立长效机制, 持抓不懈

护士认真学法、遵法、守法、用法, 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 护理人员应本着认真、准确、客观、及时、完善、严格按照文书书写的规范如实记录并存档。

2.5规范输液流程, 提高服务质量

(1) 建立统一、规范的输液流程, 专人取药、配药、输液, 减少病人在输液室等候时间; (2) 要求每位护士在输液前再次查对患者姓名, 准确无误后再注射, 避免发生差错; (3) 针对高峰期, 增加护士人数, 实行弹性排班, 缓解患者的等候时间; (4) 重点时段、重点环节 (中班、晚班、节假日) 新老搭配, 提高输液室的工作效率及安全性。

3 小结

输液室是医院的前沿阵地, 作为窗口单位, 自从开展人性化护理以来, 通过不断提高护士服务质量,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规范服务流程,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等一系统服务后, 取得了患者的理解, 减少了护患矛盾纠纷的发生, 从而减少了患者的投诉。

参考文献

篇4:门诊输液室常见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545-01

门诊输液室是门诊患者诊疗后的静脉输液治疗处,存在着患者密度相对集中、病员复杂、工作量大、随机性强等特点,容易发生护理安全问题。如何规范护理人员的服务行为,给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是当前门诊输液室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集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所在,是反应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所以认真分析护理安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和防范措施的探讨是非常必要的。

1 护理安全问题

1.1 违反护理操作常规

不严格执行各种制度和操作规程,特别是核心制度,是造成不安全的严重隐患。如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巡视制度等,致多用、少用、漏用及错用药物,未及时观察到病情变化等。

1.2 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

个别护士缺乏同情心和责任心,服务理念滞后,服务态度简单、生硬。对病人提出的问题,没耐心解答,病人感觉护士不关心自己。不主动向病人及家属告知,致使病人及家属迫切想了解的信息缺乏,患者往往处于被动接受或盲从状态,易引起医疗纠纷。

1.3 业务部熟练

有的护士平常不注重学习,理论知识匮乏,如对病人病情观察无法作出准确判断,从而缺乏预见性和主动性。对药品作用、浓度、滴速不了解,造成用药安全问题等。技术操作水平差,如静脉输液不能一针见血;对新技术、新仪器使用不熟练,致使护理工作质量滞后,影响医疗效果。

1.4 人员分配不合理

门诊输液室患者密度集中、工作量大,人员配备少,存在超负荷工作状态。又以年轻护士具多,缺乏临场经验及处理突发、紧急事件的能力。再有,过度工作和劳累同样会引起注意力和警惕性的下降,工作质量下降,导致错误的增加。

2 防范措施

2.1 完善规章制度,严格认真执行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只有健全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护理人员在从事护理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才能使护理质量与安全得以保障。因此,我们修订门诊输液护理规范,制定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标准,门诊输液室紧急风险护理预案,并修改完善了门诊护理工作质量检查标准等。从而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一名合格的临床护士,工作中需要认真学习相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并以其为护士执业的准则,自觉规范护理行为。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制度及岗位职责,不要随意简化操作程序,不可凭主观经验估计行事。增加查对环节,采用两人查对,严格执行每次查对。各班之间严格按照交接流程交接班,做到交接清楚,责任名确。

2.2 加强护患沟通,取得相互理解和满意

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首先, 良好的护患沟通会使患者及患者家属感到关心备至,沁人心脾,从而大幅度提高满意度。其次,要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质量,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在工作中我们重视强化护理告知。门诊输液室人流量大,为保持井然有序的工作和就医环境,护理告知显得尤为重要。告知的内容,(1)接诊告知:接诊病人时,首诊护士要负责病房安排及流程的告知,让病人尽快了解就医环境,减少陌生感。(2)护理操作告知:进行护理操作时,可对病人进行指导和观察评估,如操作时的配合,注意事项,药品的副作用,输液滴速等的要求。(3)治疗毕告知:告知病人相关的蛾注意事项,如拔针按压的注意事项,针对病情的健康宣教。

门诊输液室更适合口头告知。口头告知是指病人诊疗期间,除书面告知以外的内容,如一般护理操作的注意事项,药物可能的副作用,输液滴速的要求,解答病人提出的疑问等。与病人沟通时要注意病人知识水平,个体差异,情绪状态等具体情况,把握沟通的技巧、时机,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和方法,使用准确、通俗、易理解的语言进行告知,是病人真正理解高接受告知。

2.3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及操作技能培训

有计划的专业知识及技术培训是保障治疗安全的基础。 定期进行护理知识讲座,强化“三基三严”的训练和考核,选送部分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鼓励护理人员通过各种渠道扩大知识面,不断获得新知识,新动态,新观念,提高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组织专项技术讨论,我们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居多,静脉穿刺难度大,为此组织对相关文献学习和护士经验的交流,切实了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和血管的利用率,,做到患者满意。

各种警示标示的应用,加强用药安全管理。加强用药的安全管理是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之一,首先要求护士对门诊输液室常用药做到“五了解”:了解药物性质、主要作用、常用剂量、不良反应、中毒症状及中毒解救方法。对输液速度有严格要求的药品,如单硝酸异山梨酯,在输液瓶明显处贴红色“限时药物”的标示,提醒护士及病人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对高危药品要单独存放,分类管理,贴黄色“高危药品”标示等。通过护理警示标示的应用,增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护理风险意识,提醒护理人员应当遵循操作程序。大大提高了用药安全,明显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

2.4 合理配备护理人力资源

合理而充足的护理人力配备是保证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要对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性格、职称高低、临床经验等全面掌握,充分发挥护士的积极性,增加责任感。合理排班,是各项工作紧密配合,有分工,有合作,既要满足工作的需要,又不能忽略护理人员的需求,避免因人力不足而造成差错或投诉事件的发生,避免因人力安排不当出现护理薄弱环节或超负荷工作状态,应保证个班护理质量。

篇5:门诊输液室风险评估及护理对策

【摘要】 分析门诊输液室护理过程中现存在的和潜在的风险,以及产生风险的原因,如何采取相关应对措施,以保障护理工作安全。

【关键词】 输液室;风险管理;对策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伤残后果的可能性[1]。医学的多元发展对护理工作也是个挑战,如何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护理需求,妥善处理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进一步杜绝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发生,对门诊护理人员在技术和服务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门诊输液过程中忽视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患者的身心带来不良影响,现就输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如下:查对不严

整个流程取药、配药、注射、更换液体到拔针,都可能出错,护士不认真落实查对制度,工作责任心不强,遇到同名不同姓,护士呼叫时,患者听不清楚就答应了,或者同名同姓,在输液时,护士未认真核对,导致输错液。违反无菌操作规程

操作前未洗手,未带口罩,反复穿刺,注射器污染,吸药方法不对,违反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毁形的原则,相关报道,对加药后1小时,2小时,3小时后的注射器进行细菌监测,细菌平均污染率为21%,放置时间越长,污染越大。

2.1 环境空气污染 治疗室环境状态对药液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如环境潮湿,堆放杂物,靠近厕所,每日未进行常规清洁消毒处理或处理不彻底。

2.2 微粒污染 我国药典2000版规定,1ml输液剂中,直径大于10um的不容微粒不超过20个,直径大于25um的不容微粒不超过2个。配药过程中,注射针头不锐利,密封小瓶塞质量差,反复穿刺造成污染,玻璃安瓿割据后产生的碎屑和脱落的沙粒。巡视不力,发生意外时处理能力被动

3.1 渗漏 药物渗出血管外,引起局部疼痛、肿胀,特别是刺激性药物和化疗药物,严重可导致局部溃烂、坏死。

3.2 过敏反应 有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迟缓反应,严重可导致过敏性休克。

3.3 急性肺水肿 对那些年老体弱,心肺功能不好的病患,护士宣教巡视不力,导致短时间内过多过快输入液体而引起。

3.4 低血压心律失常 护士对输注的药品性能不熟练掌握。不认真监测如心律,心率,血压,输液速度等引起。沟通不到位

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心理耐受性,在原因和时间方面存在差异性,患者在挂号、排队候诊,缴费,取药等这一系列过程中,加重了负性情绪,加之疾病的困扰,在门诊各窗口服务过程中,如果缺乏有效的沟通,加之护士基本功不扎实,技术不熟练,最终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在输液护士这儿爆发,纠纷就不可避免。护士数量不足

各医院都实行招聘制,同一地区不同医院的薪酬待遇不一,导致医院护士数量减少,护理专业队伍不稳定,随着病患护理需求的提高,工作量增加,而护理人员未增加,部分护士只为完成任务,图方便,抢速度,违反操作规程,淡化质量安全意识,严重影响护理质量的提高。应对措施

6.1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始终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从思想和行为上处处为患者着想。

6.2 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护士接到药物及输液单时,要认真查对,核对是否已做过敏试验和试验结果,对做了皮肤过敏试验的患者应嘱咐不要擅离治疗区;对特殊用药一定要监测生命体征,如强心药、降压药等,有配伍禁忌的药物及时和医生沟通处理,对同名同姓或同名不同姓者,要认真核对年龄、性别、诊断。并采用呼唤-应答-在呼唤。认真核对无误方可进行治疗处置,并有相应的标识,严格交接班。加强巡视,对年老体弱者、婴幼儿更要提高警惕。认真观察症状和体征,主动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及时处理输液故障。

6.3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保持治疗环境清洁,治疗室内每日常规消毒,操作前后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正确切割与消毒安瓿,禁用镊子或其他物品敲打安瓿,加药时避免大针头反复穿刺瓶塞。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6.4 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加强与病患的沟通交流,健康教育始终贯穿整个治疗护理过程,护士应告知患者使用药物的名称、作用、输液的总量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让患者了解相关知识,进一步消除恐惧心理。

6.5 配备良好的护理队伍,提高薪酬待遇。加强护理人员的内涵建设,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合理而有弹性的排班等可以降低风险。

总之,强化护理安全意识,优化护理流程,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各项预警机制到位,把握护理工作的每个细节,才能有效防止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篇6:门诊输液室常见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蒋萍娟

邓丽燕 广东省中医院

510120 【摘要】随着人们医学知识和法制观念的普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地提高,对医务人员的期望值也因此而不断攀升,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门诊注射室作为医院的最前线,每天接触的患者最多,工作量最大,而护患沟通又较少,工作中存在着不少隐患,由此难免引起一些护患纠纷和护理差错,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法律和服务意识,严格按规程操作,消除隐患,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关键词】注射室 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Key words】 Injection Room;Nursing;Potential Safety Hazard;Prevention 门诊注射室既是医院的一个窗口,也是门诊患者接受注射治疗落脚点。患者来自不同专科,流动性大;静脉用药种类多而新,药品名称和剂型规格更新频繁。因此,门诊注射室的护理安全是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一个重要环节。现将门诊注射室工作中一些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其防范措施简述如下。1 常见隐患

1.1患者身份查对失误

门诊输液病人密度大,同名或同姓,同龄人员较多,部分病人语言不通、听力、视力下降,反应欠灵敏,再加上环境嘈杂,当护士查对病人姓名时容易出现应答错误。如果护士查对患者身份不够认真,就容易张冠李戴,导致输错液体的事件发生。1.2 药物因素

近年来,新药不断面世,药品常常有多种名称(如:商品名、化学名),多种剂型,多种规格,多种包装,多个厂家;还有些药物仅仅一字之差,如“异丙嗪”和“异丙肾”,却是完全不同的药物,容易造成混淆;如果护士药理知识欠缺,药物知识更新与临床应用不同步,盲目执行医嘱,就很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另外,部分新药尚未列入配伍禁忌查对表,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配伍禁忌,也很容易引起不良后果。

1.3 静脉穿刺技术不精或拔针交待不够细致

护士基本功不扎实,静脉穿刺未能一次成功,则会增加患者痛苦,尤其是婴幼[1]儿。若未及时道歉或措辞不周,则很容易导致投诉。拔针时由于交待不够细致,压迫止血方法不当,造成皮下淤血,也会导致投诉,有时还会影响下次穿刺,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1.4 输液反应、交叉感染及职业暴露

工作量大时可能会出现无菌操作不严格,一签多用,抽吸药物时手掌握住整个活塞等情况,造成各个环节的污染,增加输液反应发生的几率。另外,门诊注射室有时也会出现消毒隔离措施实施不严的情况,如门诊常见的患“腮腺炎、水痘、肠炎”等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染病的患者,应该被安置在隔离区域接受治疗,若未实施则容易导致门诊患者交叉感染。另外,“乙肝,艾滋病,性病”等可能通过血或分泌物传播的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注射室的护士与病人的血液和分泌物等密切接触,职业暴露的危险性极大。1.5巡视不到位

由于门诊注射室患者多,护士在超负荷工作状态中如果巡视不到位,对患者补液外渗的处理或者更换液体不及时容易造成患者不满;或者患者自己调节输液速度,造成输液不适;还有患者在输液过程中自行更换座位,则易造成漏输或输错液体;若护士对输液患者病情的观察不细致,还会导致患者病情变化或恶化之后未能得到及时处理的事件发生。2 防范措施

2.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接诊护士在治疗前要仔细查对患者的病历,不得执行口头医嘱,对医嘱内容不明确或者有疑问时,应向医生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接诊的护士最好是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熟悉各种药物常用方法,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对患者从药房带来的药物,接诊者要当面对照病历核查药品名称,数量,剂量及有效期。并告知病人每次注射需要带齐的药物,及需要等候的时间,让病人心中有数.避免纠纷的发生。并把病人当天注射的药物放在一个小篮里,一位病人的药一个篮给加药的护士核对。加药护士须再次核对病历、药物,遵循药物配伍禁忌规律,确认无误方可加药,并把加完的药瓶放在篮子里给注射的护士核对。注射护士注射前也要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法等,查对病人时,应改变过去呼唤病人姓名的习惯,直接询问病人的姓名,让病人自己回答自己的姓名,且在注射单上签名。药物经接诊、加药、注射,三个岗位的人员核对后操作,可有效地避免查对失误。

2.2提高护理人员的静脉穿刺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经常组织护士进行技能训练,使护士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尽可能做到一次穿刺成功,遇到个别静脉显露不良的患者,如未做到“一针见血”,应向患者表达歉意,得到患者理解,且不可反复穿刺,增加患者的痛苦,应该更换经验丰富的护士操作。拔针时应提醒患者用三根指头迅速沿血管方向按压穿刺点或稍上方,直至不出血为止,切忌在按压处揉动。按压的力度要适中,对于凝血机制好的,一般要求患者按压2~3 min即可,对于凝血机制较差患者则需按压20 min以上。当针眼完全凝血后,应告知患者勿急于用力活动血管,以免引起血管处针眼出血,出现皮下血肿。正确拔针可避免血管损伤,提高血管的利用率,防止皮下淤血。

2.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措施,做好职业防护

护士加药时应该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防止输液反应发生。注射时应做到“一人一巾一针一带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除做好常规的清洁消毒外,还应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如相对固定区域,将慢性病患者和急性病患者分开放置;将传染性疾病患者安置在隔离注射室内进行治疗;加药室和注射室每天用紫外线消毒,为所有来注射的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卫生,整洁的环境。

注射室应该定期组织护士学习血源性传播疾病的知识和自身防护技术,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循锐器使用的安全操作规程,重视针刺伤处理。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避免各种感染。另外,医院还应建立健全的防护制度,不断改进防护措施,并尽快建立医疗职业保险制度,以解决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

2.4 加强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培训

鼓励护士参加各种途径的学习和继续教育,科室要将药理知识学习纳入年度培训学习计划,特别是新护士,要及时掌握各种药物的名称,剂量,性质,配伍禁忌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避免执行错误的医嘱。护士长要不定期组织护士进行口头或书面考核,以强化护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2.5优化管理 [2]合理配备人力资源是安全的基本保障,护士长应该根据不同时段患者数量、护理工作量的变化,科学合理弹性安排护理班次,避免护士超负荷工作。不但可以避免因患者多,排长队,而引起的忙乱现象;还可以避免护士因疲劳致使注意力分散,判断失误而出现护理差错。充足的人员和充沛的精力可以更好地保证护士更加细致地做好护理工作。2.6加强巡视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年龄,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调节滴速,做好病人的用药指导,避免患者擅自调节输液速度而发生意外;并告知患者在输液过程中不要自己更换座位,如果换座位一定要经过护士同意;输液过程中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且及时准确填写输液巡视卡;护士为病人输液或者每续接一组液体都要在输液卡相应液体组签字,做到环环有查对,组组有签字,减少或杜绝漏输液或错输液现象;拔针时,也应仔细核对患者姓名,药品名称和病历,确认无误后方可拔针。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患者医学知识的普及与自我维权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医务人员的服务要求日益提高,而注射室承担全院门诊的注射工作,任务较繁重而护理人力资源相对不足,无充足时间与患者解释、沟通;而且患者就诊从挂号开始,经过候诊、就诊检查、缴费、辅助检查、取药等多个环节,通常在许多窗口都要排队,完成这些手续需要较长时间,不少患者已有不满情绪,而注射、输液往往是就诊的最后一个环节,病人极易出现情绪不稳,反应敏感,护理工作稍有不慎,患者的不满情绪就集聚在此爆发。因此,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及查对制度,努力提高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与病人做好沟通,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舒适的环境,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确保门诊护理安全。参考文献:

[1] 张秋兰.门诊输液存在不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3]2005,8(1):88-89.[2] 韩淑荣,金占娥,珊丹.门诊输液病人查对方法的改进[J]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2006,11(11):112.[3] 洪晓牌,高淑芳.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112-113.注:

篇7: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工作流程

一、白(化液班)

1、正确执行医嘱,负责门诊病人输液配制工作

(1)、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2)、核对输液卡并瓶签药物一致后方可配药;

(3)、急救危重病人优先配药,抗生素现配现用,时间性用药的按时准备;

(4)、注意配伍禁,忌避光要求。

2、上班前把化液室内所需物品准备齐全,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及时清理用品。

二、白(主班)

1、正确执行医嘱,严格三查八对,负责门诊病人的静脉输液操作;

2、协助巡视观察输液病人的病情及输液情况,协助接瓶工作;

3、协助维持输液室内输液秩序,保持输液室内环境整洁;

4、上班前准备好输液所需的物品,如敷贴、棉签及消毒液的更换等。

三、白(肌注班)

1、正确执行医嘱,负责门诊病人的肌肉注射、皮试、静脉推注等操作;

2、协助白班完成输液工作;

3、协助巡视观察输液病人的病情及输液情况及接瓶工作;

4、上班前准备好所需物品,包括皮试药物,消毒物品等,保持周围环境的整洁。

四、白(巡回班)

1、负责清点医疗器械,急救药品的数量,有效期并记录签名,并维护好医疗器械,保证功能正常;

2、整理抢救室、留观室内的床单位,保持床单位的整洁,清点科室内固定用物,如被套、大单、震荡器、微泵等;

3、负责输液病人的巡视观察病人的病情及输液情况,普通病人1h/次,危重病人15分钟/次,做好输液巡视单的记录工作;

4、负责接瓶工作,维持输液病人秩序,保持输液液室环境整洁。

5、协助医生进行急诊病人抢救工作;

6、更换科室内消毒液,每周二、五更换治疗盘及盘内物品,送至供应室消毒,并做好各项登记工作。

五、中(连班)

1、认真交接班,清点科室内物品;

2、负责中班时间内输液室各项治疗、护理工作,注意巡视观察病情及输液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六、夜(值班)

1、认真交接班,接班后清点科室内固定用物,并登记;

2、负责夜班时间内输液室各项治疗,护理工作,正确执行医嘱,严

格三查八对;

3、负责输液室、留观室、抢救室的空气消毒工作,并做好登记工作。

夏季

白班

07:30——11:0008

13:30——16:3013

中(连班)

07:30——14:0008

夜(值班)

篇8:门诊输液室常见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注射室,门诊,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随着人们医学知识和法制观念的普及, 病人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地提高, 对医务人员的期望值也因此而不断攀升, 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门诊注射室既是医院的一个窗口, 也是门诊病人接受注射治疗的地方, 病人来自不同专科, 流动性大;静脉用药种类多而新, 药品名称和剂型规格更新频繁。因此, 门诊注射室的护理安全是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分析门诊注射室工作中一些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 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 常见护理安全隐患

1.1 病人身份查对失误

门诊输液病人密度大, 同名或同姓、同龄人员较多, 部分病人语言不通、听力、视力下降, 反应欠灵敏, 再加上环境嘈杂, 护士查对病人姓名时容易出现应答错误[1]。如果护士查对病人身份不够认真, 就容易张冠李戴, 导致输错液体的事件发生。

1.2 药物因素

近年来, 新药不断面世, 药品常有多种名称, 如商品名、化学名等, 多种剂型、规格、包装, 多个厂家;还有些药物仅一字之差, 却是完全不同的药物, 容易造成混淆;如果护士药理知识欠缺, 药物知识更新与临床应用不同步, 盲目执行医嘱, 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另外, 部分新药尚未列入配伍禁忌查对表, 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配伍禁忌, 也容易引起不良后果。

1.3 护士静脉穿刺技术不精或拔针交代不细致

护士基本功不扎实, 静脉穿刺未能一次成功, 则会增加病人痛苦, 尤其是婴幼儿。若未及时道歉或措辞不周, 则很容易导致投诉。拔针时由于交代不够细致, 压迫止血方法不当, 造成皮下淤血, 也会导致投诉, 有时还会影响下次穿刺, 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1.4 输液反应、交叉感染及职业暴露

工作量大时可能会出现无菌操作不严格, 一签多用, 抽吸药物时手掌握住整个活塞等情况, 造成各个环节的污染, 增加输液反应发生的几率。另外, 门诊注射室有时也会出现消毒隔离措施实施不严的情况, 如门诊常见的患腮腺炎、水痘、肠炎等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染病的病人, 应被安置在隔离区域接受治疗, 若未实施则容易导致门诊病人交叉感染。另外, 乙型肝炎、艾滋病、性病等可能通过血液或分泌物传播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注射室的护士与病人的血液和分泌物等密切接触, 职业暴露的危险性极大。

1.5 护士巡视不到位

由于门诊注射室病人多, 护士在超负荷工作状态中如果巡视不到位, 对病人补液外渗的处理或者更换液体不及时容易造成病人不满;或者病人自己调节输液速度, 造成输液不适;还有病人在输液过程中自行更换座位, 则易造成漏输或输错液体;若护士对输液病人病情的观察不细致, 还会导致病人病情变化或恶化之后未能得到及时处理的事件发生。

2 防范措施

2.1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接诊护士在治疗前要仔细查对病人的病历, 不得执行口头医嘱, 对医嘱内容不明确或者有疑问时, 应向医生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接诊的护士最好是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 熟悉各种药物常用方法、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对病人从药房带来的药物, 接诊者要当面对照病历核查药品名称、数量、剂量及有效期。告知病人每次注射需要带齐的药物及需要等候的时间, 让病人心中有数, 避免纠纷的发生。将病人当天注射的药物放在1个小篮里, 1例病人的药1个篮给加药的护士核对。加药护士再次核对病历、药物, 遵循药物配伍禁忌规律, 确认无误方可加药, 并把加完的药瓶放在篮子里给注射的护士核对。注射护士注射前也要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药名, 浓度、剂量、时间、用法等, 查对病人时, 应改变过去呼唤病人姓名的习惯, 直接询问病人的姓名, 让病人自己回答自己的姓名[2], 且在注射单上签名。药物经接诊、加药、注射3个岗位的人员核对后操作, 可有效地避免查对失误。

2.2 提高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经常组织护士进行技能训练, 使护士在技术上精益求精, 尽可能做到一次穿刺成功, 遇到个别静脉显露不良的病人, 如未做到“一针见血”, 应向病人表达歉意, 得到病人理解, 且不可反复穿刺, 增加病人的痛苦, 应该更换经验丰富的护士操作。拔针时应提醒病人用3根指头迅速沿血管方向按压穿刺点或稍上方, 直至不出血为止, 切忌在按压处揉动。按压的力度要适中, 对于凝血机制好的, 一般要求病人按压2 min~3 min即可, 对于凝血机制较差病人则需按压20 min以上。当针眼完全凝血后, 应告知病人勿急于用力活动血管, 以免引起血管处针眼出血, 出现皮下血肿。正确拔针可避免血管损伤, 提高血管的利用率, 防止皮下淤血。

2.3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措施, 做好职业防护

护士加药时应该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防止输液反应发生。注射时应做到“一人一巾一针一带一消毒”, 避免交叉感染。除做好常规的清洁消毒外, 还应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 如相对固定区域, 将慢性病病人和急性病病人分开放置;将传染性疾病病人安置在隔离注射室内进行治疗;加药室和注射室每天用紫外线消毒, 为所有来注射的病人创造一个舒适, 卫生, 整洁的环境。注射室应定期组织护士学习血源性传播疾病的知识和自身防护技术。护士应严格遵循锐器使用的安全操作规程, 重视针刺伤处理。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避免各种感染。另外, 医院还应建立健全防护制度, 不断改进防护措施, 尽快建立医疗职业保险制度, 以解决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

2.4 加强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培训

鼓励护士参加各种途径的学习和继续教育, 科室要将药理知识学习纳入年度培训学习计划, 特别是新护士, 要及时掌握各种药物的名称、剂量、性质、配伍禁忌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避免执行错误的医嘱。护士长要不定期组织护士进行口头或书面考核, 以强化护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

2.5 优化管理

合理配备人力资源是安全的基本保障, 护士长应该根据不同时段病人数量、护理工作量的变化, 科学合理弹性安排护理班次, 避免护士超负荷工作[3]。不但可以避免因病人多、排长队, 而引起的忙乱现象;还可以避免护士因疲劳致使注意力分散, 判断失误而出现护理差错。充足的人员和充沛的精力可以更好地保证护士更加细致地做好护理工作。

2.6 加强巡视

护士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年龄、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调节输液速度, 做好病人的用药指导, 避免病人擅自调节输液速度而发生意外;并告知病人在输液过程中不要自己更换座位, 如果换座位一定要经过护士同意;输液过程中15 min~30 min巡视1次, 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并且及时准确填写输液巡视卡。护士为病人输液或者每续接一组液体都要在输液卡相应液体组签字, 做到环环有查对、组组有签字, 减少或杜绝漏输液或错输液现象。拔针时, 也应仔细核对病人姓名、药品名称和病历, 确认无误后方可拔针。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病人医学知识的普及与自我维权意识的增强, 人们对医务人员的服务要求日益提高, 而注射室承担全院门诊的注射工作, 任务较繁重而护理人力资源相对不足, 无充足时间与病人解释、沟通;病人就诊从挂号开始, 经过候诊、就诊检查、缴费、辅助检查、取药等多个环节, 通常在许多窗口都要排队, 完成这些手续需要较长时间, 不少病人已有不满情绪, 而注射、输液往往是就诊的最后一个环节, 病人极易出现情绪不稳, 反应敏感, 护理工作稍有不慎, 病人的不满情绪就在此爆发。因此, 护士要严格遵守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及查对制度, 努力提高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与病人做好沟通, 加强巡视,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 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舒适的环境, 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确保门诊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张秋兰.门诊输液存在不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 8 (1) :88-89.

[2]韩淑荣, 金占娥.门诊输液病人查对方法的改进[J].健康大视野 (医学分册) , 2006, 11 (11) :112.

篇9:门诊输液室常见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众所周知,医疗服务具有高风险性。门诊静脉输液是门诊护理技能操作中最常进行的一项工作之一,其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健康而静脉输液给药可保证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可以快速起效和长时间维持给药状态,又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输液技术的广泛应用,增加了输液实践的风险,认识和防范输液实践存在的风险,解决输液存在的问题,对于降低输液相关纠纷的发生,提高输液安全与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1 输液隐患安全分析

1.1 医嘱因素

医嘱是否确切是安全输液的基础。由于门诊输液作为门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环节多、工作量大、治疗时间集中、患者年龄跨度大、病情复杂多变、门诊治疗药物品种繁多等特点,而部分门诊医嘱不规范,配伍禁忌不恰当,都给护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也给护理工作带来更大的风险。

1.2 护理人员因素

因为护理人员是护理措施的实施者,因此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关系到护理安全与否的首要因素。当护理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就可能给患者生理、心理带来不安全的隐患。主要表现有:(1)护士药理知识欠缺,药物知识更新与临床使用不同步,出现盲目执行医嘱。(2)护士责任心不强,不按操作规程要求工作,如三查七对不严格,巡视不到位,不了解病情。门诊输液室是各类患者集中的地方,患者来自各个专科,护士对患者病情不了解,患者在输液中出现病情变化不及时发现,导致对患者的病情发展缺乏主动性和预见性。(3)查对不科学。门诊输液患者密度大,同名同姓同龄人员较多,部分患者语言不通、听力、视力下降等,当护士查对称呼患者姓名时,容易出现应答错误,造成相互交叉错用药物。(4)护士专业理论知识浅薄,操作技能差,特别是低年资护士和新分配的护士,说话不够严谨,操作不够规范,在突发事件中应对能力差,无法对患者的病情变化作出准确判断,从而不能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延误了最佳抢救时机。

1.3 患者因素

护理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共同协作的工作。护理工作的正确实施有赖于患者的密切配合和支持。有的患者不了解药物的性能及毒副作用,对护士的宣教不认可,擅自调节补液速度,导致病情变化或病情加重。

2 输液护理安全防范

2.1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

根据输液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结合医院护理质量标准与护理安全防范事件的制度,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制定护理风险管理计划,明确护理风险管理职责。针对输液室的具体情况制订规章制度及安全管理制度。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输液患者告知制度等。明确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使护理人员有章可依。

2.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2.1 输液室病人与住院病人不同,病人流动性大,无法核对床号,因此我们印制了输液号牌,同样数字两个号牌放在一个治疗筐里。当护士接到病人递给的输液单和药物时,根据输液单核对药物之后,同号输液牌一个交给病人,另一个随同输液药物一起放入治疗筐,同时在输液单上写上号牌,护士配好输液药物后,给病人输液前,要对姓名、对输液单、病人手里的号牌及输液单上的号牌,两个号码数字要相同,方可为病人输液。

2.2.2 仔细查对病人的姓名,由于医生的字迹潦草,容易叫错病人的姓名,引发医疗纠纷。在接到病人递给的输液单和药物时,对模糊不清的输液单必须重新写清楚后再执行。

2.2.3 实行配药、输液、换输液瓶、拔针签名制。我们规定护士配药前后必须严格查对,无误后在输液瓶的输液标签上签名;护士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仔细核对输液瓶上的输液标签是否与输液单一致,确认无误后在输液单上签名;护士在换瓶、拔针也须在输液单上签名,以杜绝输错液体或漏输液的护理差错发生。

2.3 加强健康教育及输液告知的宣教

健康教育贯穿输液的整个过程,输液前护士要告诉病人输液的总量、预计所需的时间、药物名称、作用及可能的不良反应,以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输液中是健康教育的重点,巡回护士可利用换瓶、调节滴数及病情观察的时机,主动与病人或家属沟通,交代输液时的注意事项,指导有利疾病康复的饮食及康复锻炼方面的知识等。输液后耐心向病人示范指导纵向按压针眼的目的、时间,并嘱病人或家属切勿揉压,以减少因按压方法不正确导致出血、肿胀。同时在输液室的墙上贴上醒目的标记,告知输液后为确保医疗护理安全请病人不要随意离开输液室,不要随意调节滴数,使病人明白输液留观的重要性和安全性。

2.4 做好护理人员的管理和护理安全的防范教育

2.4.1 合理排班。输液高峰期,护士长的人员安排非常重要,护士排班要以动态调整为原则,以满足病人的护理需要为原则,根据输液量的情况随时调整护士的人数,避免病人多,排长队引起忙乱现象;避免护士处于疲劳状态,致使工作中注意力松散判断失误而出现护理缺陷。必要时请示护理部,借调护士加强输液室工作。

2.4.2 加强对护理差错高发人群的护理安全防范教育。护士长应重视新护士、有情绪波动的护士和平时工作欠严谨的护士即实习护生的教育和管理,加强护理差错的防范,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并强化查对制度的落实,认真做好实习护生带教,做到放手不放眼,以确保安全。

2.4.3 针对病人在输液过程中自己更换座位,又忘记将未输完的液体带走,易引起漏輸或输错液体这一安全隐患,我们采取在输液前告知病人输液的瓶数,同时请病人在输液过程中不要自己更换座位,若要换位要告知护士,由护士帮助将未输完的液体连同病人一起移动;拔针时再次核对输液单瓶数并签名,同时询问病人已输液体的瓶数,确认无误后方可拔针。

2.5 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为满足病人的需求,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护士应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定期学习新药知识,进行专题讲座及操作技术竞赛提高穿刺率。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篇10:门诊输液室常见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防范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杜绝药疗事故发生。策略:从药品、药师等方面分析门诊药房常见调剂差错,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结论:提高药剂人员的服务水平,查找不安全因素,确保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学服务。

【关键词】门诊药房;发药差错;防范措施

1007-8517(2014)19-0132-01

门诊药房是医院面向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它的优劣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药剂科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而且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社会声誉。如何减少差错及事故的发生是提高医疗质量、防止纠纷的重要因素[1]。

1资料与策略

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登记,共记录39例。对记录在册的理由进行分析并归类,报告如下。

2结果

2.1名称相似的药品差错此类差错有6例,占差错的15.4%。名称相似的药品很多,如依那普利与贝那普利,辛伐他汀与洛伐他汀,药师在没有仔细核对处方的情况下,急于调配药品造成发药差错。

2.2同种药品不同规格的发药差错此类差错有8例,占差错的20.5%。如红霉素肠溶胶囊0.125g和红霉素肠溶胶囊0.25g;阿奇霉素0.5g和阿奇霉素0.25g,若药师调配药品时,不仔细核对药品规格,很容易出现差错。

2.3有效成分相同,剂型不同的药品差错此类差错有10例,占差错的25.6%。如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与头孢克肟颗粒等。药师在调配药品时,不仔细核对药物剂型,易引发差错。

2.4包装相似药品差错此类差错有5例,占差错的12.8%。这种情况多出现于同一厂家生产的药品,如我院有某厂家生产的依巴斯汀和爱普列特,这两种药品其作用完全不同,但外包装大小和颜色都极为相似,极易发生药品差错。

2.5药品数量差错此类差错有10例,占差错总数的25.6%。由于药师劳动强度大,易发生疲劳感,容易把处方中同时存在多种药品的数量看串,发生投药差错。

3讨论

药师有时因劳动强度过大,遇到患者较多的高峰时段,药师易产生从速心理,不仔细核对处方,单人发药,不实行双复核制度,把药品直接投出窗口,既容易造成错发药品,又容易导致患者之间取错药品。同时长时间工作易产生大脑疲劳,在疲劳工作状态下导致药品调配差错。外界干扰,药师调配药品时,外界环境吵杂,药师之间相互聊天,患者之间聊天,患者咨询理由等,都会分散药师注意力,导致调配差错。药师工作不熟练,责任心不强,马虎大意,随意摆放药品,发药时没有仔细逐一核对,易造成错发。

4防范措施

4.1严格制度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制定药品调配操作规程。好的工作程序对用药安全至关重要,如果药房调剂程序做得足够规范,调配、核对、发药各司其职,那么处方调剂出现差错就会比之前呈几何倍数下降[2]。

4.2实现药物一品双规在药品多元化的今天,应落实药物一品双规制度,不得随意增加药物的品规数量,从而减少药品调剂差错的发生。

4.3加强药师培训,提高风险意识在调研中发现,新聘药师和实习学生,发生差错占半数以上,因此,药师岗位培训是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手段[3]。全体药剂人员要认识到错发药品的后果和危害性,在发药之前要认真审核处方,不要同时调配多张处方,加强责任心,培训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双人复核制度,不仅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同时也是减少药患纠纷的必要措施。

4.4减轻工作压力,合理安排窗口人员配备超负荷的工作使药剂人员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的疲劳状态,尤其在患者较多的高峰时段,应合理配备窗口人员的数量,开设药物咨询窗口,专门解答患者用药理由,保证药品调剂人员的精力,避开因疲劳、忙乱工作而导致的药品调配差错。

4.5合理摆放药品,建立警示标志按药理作用将药品进行分类,摆放药品时要确保品名与货架上的标签严格对应(药名、规格、生产厂家)[4],把外观相似容易错发的药品分开摆放,高危药品单独存放。将高危药品、易混淆的药品、近效期药品等建立醒目标志。

4.6建立发药错误登记、报告制度对发药时出现的各种差错,当事人应及时如实报告,发生严重差错应立即上报上级职能部门及分管领导,并应设立差错事故登记本以及时登记差错。在定期学习中进行分析、总结,以避开相同的差错事故的再次发生。

5小结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和新的药物也不断的出现,患者对医院要求越来越高,包括对门诊药房的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对药剂人员的服务水平,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培训,加强对工作技能的提升,加强药品质量的各项管理,查找到任何不安全的因素,确保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优质药学服务[5]。确保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同时提高药师的社会地位,体现药师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薛玉华,杨乃华.谈某院门诊处方差错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1):379-380

[2]许虹娟.西药房中确保发药准确的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1):95-96

[3]栾潇潇,陈珲,李星,等.门诊药房调配差错理由分析及干预措施讨论[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3,10(2):115-116

[4]斌兰.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的理由分析及防范[J].中国药事,2013,27(10):1108-1109

上一篇:生产设备操作安全知识下一篇:青年志愿者优秀会员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