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学生逃课问题

2024-05-25

如何处理学生逃课问题(共11篇)

篇1:如何处理学生逃课问题

如何处理学生逃课问题

学生逃课的现象,它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要解决问题,先要找到问题背后所隐藏的根源,只有找到根源之所在才会让那些逃课的学生重返课堂,才能贯彻我们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我认为小学生厌学旷课、逃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的,有学校教育内部的,有家庭的,也有社会的,其他特殊原因的等等。如何处理学生旷课问题呢?我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点。

一、针对学生逃课的根本原因找出解决方法。其实很多的办法都是外界的因素。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要改变学生的思想。作为班主任尽量在学习生活上帮助学生,而杜绝逃课的现象主要还是看学生自己。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逃课行为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而我们不能完全采取堵的方法,要各种方法结合起来。认真分析这种普遍和正常的现象,当然纵容是不行的。应采取疏导的方法,多和学生亲近,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把逃课心理扼杀在摇篮之中,让学习和积极向上的念头占领他们的精神领域。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努力使学生愿学、乐学。由于厌学心理是导致学生旷课、逃学等不良行为的直接因素,因此,要帮助学生克服和矫治旷课、逃学的行为,先就要努力消除导致学生厌学的各种影响因素,使学生愿意学习、乐意学习。

三、对留守孩子,有的因为奶奶生病了,在家里带着弟弟妹妹和照料奶奶而旷课了,我们不但要予以批评而且要以帮助,当然也不失其表扬,因为他毕竟是勤劳和孝顺;对离异孩子,我们不能用偏激的语言刺伤他,毕竟他已经是缺少家庭关爱的孩子了。必须充分依靠学生家长与老师的配合,要寻其缘由,对症下药。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总之,对待如何处理旷课的问题,我们的老师在了解情况的同时,往往伴之以的是批评或空洞的说教。旷课往往是厌学到了一定的程度才产生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处理旷课问题需要班主任老师全面了解学生旷课的原因,然后耐心细致地做好相关工作才有可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

篇2:如何处理学生逃课问题

2、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告诉学生:为了我们的学业,父母的辛苦;从小要培养遵纪守法的观念,知识的重要,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道理。作为老师对学生的旷课处理不应草率。我们为人师者本应该有一颗学生心,因为我们是从做学生过来的。可惜的是我们很多教师,好象一当老师就忘记了自己曾经是小孩,曾经是学生,甚至还错以为自己做学生时就有多优秀一样,对自己的学生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顺眼,总爱左批评右指责,嘴里老唠叨“现在的学生怎么会这样呢?”

3、对于一些有困难而逃课的学生,我们要给予帮助,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因为她毕竟是勤劳和孝顺。几年前,我班有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后来经常出现旷课和上课时精神不集中的现象,成绩一落千丈。我没有马上对其批评,而是通过了解,找出原因:学生父母外出打工,奶奶这时病了,她既要照顾生病的奶奶,又要照顾弟弟的学习和生活,一时顾不上学习。我知道后,发动学生们对她日常生活上进行帮助,我针对她落下的课程,另开小灶。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她又变回以前品学兼优的学生了。

篇3:如何处理学生逃课问题

一、学生作图操作存在的问题

(一) 学生在作图操作中不规范

为了考查学生作图的规范程度, 我特意出了与之相关的试卷, 在改试卷时发现, 有的学生虽然了解题意, 掌握画图思路, 但画出来的图形并不符合题目要求。如有个题目:画一个长方形6/9的阴影, 有些学生并未用作图工具将长方形平均分成9份, 而是随意将矩形分9份, 且把其中的6份随意涂上, 还有些学生, 并没有把长方形分成9分, 直接在长方形中涂上面积看似6/9的阴影, 从这些实际的例子, 都能看出学生存在画图不规范的现象。

(二) 利用作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加强

为了了解学生画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出了一道题目, 要求学生先根据题画出分析图、线段图, 再解答。题目:“我们学校操场是一个长方形。如果这操场的的长增加10米, 或者宽增加12米, 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0平方米。操场原来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能把图准确画出来的学生并不多, 学生的没有清晰的画图思路, 想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作图能力有待提高

在课后习题里有这么一道题:“作出一锐角平行四边形, 要求和已知平行四边行的面积相等。”大部分学生作出的图形面积并不相等, 画出的锐角平行四边形并不准确。从这种情况来看, 学生有必须要加强作图操作能力。

二、解决学生作图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一) 在实际问题中找到解决的办法

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许多数学题目多以文字形式呈现, 纯文字的问题语言表述上比较言简, 枯燥乏味, 至使他们常常读不懂题意。根据其年龄特点, 让学生自己在纸上涂一涂、画一画, 借助线段图或实物图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 还原问题的本来面目, 使孩子读懂题意、理解题意, 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时, 我出了一道拓展题:“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22平方厘米, 正好能分为成四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看看学生能否独立解决, 我没有先指导学生画图, 而是先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 锻炼学生自己独立作图的能力, 之后再让学生自己多动手画图, 并发现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自主解决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及良好的作图习惯。

(二) 提高学生自主画图、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的作图操作中出现问题, 我会先让学生自己想为什么会出现问题, 再自己思考, 从自身找出问题, 再找出办法解决问题。比如, 我让学生做一道题:“以D点为顶点, 画一个钝角。”有一些学生画出来的角顶点在D点之外。这时先让学生思考, 通过思考学生会发现:原来在画角的时候, 画图工具的边把D点盖住了。画出来的图的顶点没有在D点上。从而学生知道作图工具的边最好是刚好靠近规定的点, 确保作图工具没有盖住规定的点。当学生们有了这个经验后, 画出来的角也变得规范了。

在画图操作中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 要深入探讨问题,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三) 改进教学用具和教学方法

我在教学得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 针对学生在作图中存在的问题, 我不断钻研教学理论知识,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改进教学用具和教学方法。例如, 学生在作图形的高时, 大部学生画出来的高是歪的, 原因是三角板的直角的一条边和底边没有重合。发现这一问题后, 我思考, 如果把直尺上的“0”刻度线延长至直尺的对边, 形成一把带有高度基准线的直尺, 这样画图形的高就方便了很多。还可以把直尺上的高度基准线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底边重合, 然后平行移动直尺, 把直尺有刻度的边靠近图形底边所对应的顶点, 不仅加快了画图的速度, 图形的高度值随之测量出来, 可谓一举两得。有了这个想法后, 我把想法告诉学生, 学生们在我的指导下将自己的直尺进行了改进。在操作过程中证明这个办法十分有效。学生也乐于接受。自此, 大部分学生作图都很积极, 都能把图形的高画得很好。

篇4:如何处理学生的“不敬”

一、教师应学会换位思考

有时不妨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常常听到老师抱怨学生不听话,在全班学生面前公然与老师顶嘴。记得上学期,有一次我上公开课,叮嘱学生课前预习相关内容,结果当我提前五分钟进教室,班上几个单坐的调皮学生没经我允许,擅自挪了位置,教室里闹哄哄的。我当时很生气,责令他们坐回原来的位置,除了一个叫季意的学生,其他人都照我说的做了,我提高了嗓音,而他竟然甩下课本,愤愤然离开了教室。当时真把我气坏了,平静下来后我与他谈心,他说他的英语不好,要是听课老师坐在旁边,他又回答不上来,岂不是很没面子。在这里,我们暂且不去评论该学生成绩的好坏,至少他有自尊心。我心平气和的与他聊了一次,后来他的态度转变了。

二、在事件发生时,宜冷不宜热

当学生的“不敬”发生时,不激动、不发火,是不现实的,但作为班主任应该考虑到,进入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必须顾及到自己的言行会带来的后果,要以理智战胜情感,冷静处理。记得几年前,我刚接手初一班主任不久,开班会时,一位男生提出:班里的足球坏了,想拿班费再买一个。我正为班里的大部分男生不学习只玩耍发愁,足球坏了,高兴还来不及,坚决不肯用班费购买。学生说:“我们原来的班主任就给买,比你好!”我一听,还抬出原来的班主任来压我,很气愤。结果学生拍课桌,我拍讲台,大吵了起来。使得本来很和谐的班会,变成了我和学生吵架的战场。这件事在班中影响很不好,学生们都认为我是个专制的人,对我敬而远之,工作很难开展。事后一段时间,冷静下来细想,学生不爱学习有很多原因,踢足球并没错。经与同学商量,他们自己出一半钱,班费出一半买来了新足球,但要保证学习。很奇怪,新足球买来后,这些男同学的学习成绩不但没有因踢球继续下降,反而大有进步。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冷静处理,会节省很多时间,班级工作也可以避免走弯路。

三、事发后,宜静不宜动

一些班主任在“不敬”事件发生后,急于解决。或找学生家长告状,或到学校政教处寻求解决的办法。在“不敬”事件发生后,大多数学生的心理会很敏感、很脆弱。如果再找家长和学校去刺激他,很容易产生更坏的结果。通过实践,我觉得事件发生后,不要急于采取行动,应该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力,与他们谈话应平等商讨,同时,应静下心来思考,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不敬”事件,自己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有哪些不足。如果自己能解决,就绝对不要找学校、找家长。突发事件最能体现班主任的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学生对动不动就找家长、找学校告状的班主任最反感。如果你这样做,班主任工作将无法开展。

其实,班主任处理“不敬”的最好办法是避免“不敬”事件的发生。要避免“不敬”事件的发生,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

1.加强自身修养,赢得学生的尊敬

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性,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如果教师很有威信的话,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痕迹。”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严于律己,品德高尚,博学多才,积极进取,通过自己良好的思想、个性、才能、情感、意志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教师只有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

2.树立良好的班风

成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用来比喻客观环境对人的成长变化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对教师“不敬”的发生与班级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班主任应充分利用自身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平等相待的工作作风、风趣幽默的言谈举止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使积极的个体行为,像刻苦学习、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劳动等成为榜样行为。从而构成健康、良好、和谐的班集体氛围。在这样的班级中,学生很少或根本不会发生对教师的“不敬”。

3.批评学生要讲艺术,处罚学生要把握好尺度

学生对教师的“不敬”往往发生在遭到批评或受到处罚时。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自尊心强,他们要求独立自主,不喜欢别人的管教。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讲艺术。首先,批评对事不对人,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每个人一生都会犯许多错误,尤其是成长时期的青少年。教育的责任赋予了班主任批评学生的权利,我们不能放弃这一权利,但也不能滥用。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改正行为。在批评中班主任应指出学生行为上的错误、错误造成的影响、改正错误的方法。决不要对学生讽刺挖苦,进行人身攻击。尤其是常犯错误的同学,更需要保护他的自尊心。其次,不妨把批评的语言先“包装”一下在使用。班主任可以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去批评学生,即使他容易接受,又达到了批评的效果。这需要班主任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更要有一颗爱心。

经过这样的尝试,我在以后当班主任的过程中,很少发生学生的“不敬”事件。我想,如果班主任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都能用心把这些做好的话,那么,学生会对班主任产生由衷的尊敬,“不敬”事件会越来越少,甚至从此不会发生了。

篇5:如何处理学生的早恋问题

一说起早恋,那绝对是个敏感的话题。那么何为早恋?早恋即为在过早的年纪开始的恋爱,是一种失控的行为,主要指学生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开展的恋情!一般来说一旦教师和家长发现了早恋的苗头,多半会坚决制止,大有不拆“鸳鸯”誓不罢休的干劲,但结果往往不尽人意,导致学生在压力下自暴自弃。但是,中学生的自制力一般都比较差,一旦堕入情网,往往难以克制自己情感的冲动,严重影响学习和进步。加上中学生模仿性强,相互间影响较大。最终会害了整个班集体!那作为教师的我们该怎么样处理学生的早恋问题呢?

首先,我认为要理清早恋的根源!早恋的根源是青春期对异性的神秘感,充满着好奇心。那在这方面我们该怎么做呢?必须要加大青春期宣传教育的力度,宜明不宜暗。针对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可结合中学生日常规范等,开诚布公地跟学生谈论早恋话题,消除神秘隐晦的色彩,用科学的态度和理解的心理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交流,转变那种盲目好奇的心理;也可适时地播放一些青春期教育的影片或开一些青春期教育的讲座,为学生排疑解难,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让他们具备健康的心态、正确的人生观,从而正确对待这类问题。

其次,对学生的早恋应该疏导而不是强行阻止,男女生之间的正常交往是可以的,只要把握好分寸就行,有些家长和老师把男女同学正常的交往也视为早恋,帽子先扣上,然后堂而皇之的横加阻拦,即使人家没有恋,也被你逼的“恋”上了。如果他们恋爱但是并不影响到成绩和耽误其他人的学习,没有必要强制他们,或者只是和他们说说就罢了,在一块能共同进步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果有些同学拿捏不好,已经影响到学习了。那就必须要适时适度地加以提醒和劝说了。一旦发现有早恋的苗头一定要讲究方法,应让学生知道早恋是对自己前途极不负责任的表现,要让他们知道家长社会培养他们的不易,让他们从小就有一份责任感,不能因自己的一时冲动而置自己的前途和家长老师的期望于不顾。在教育孩子时不要对他们的行为强行禁止,这样只会引发他们的逆反心理,逼他们向相反方向发展,多一些耐心和尊重,让他们知道老师是理解他们的,这样才能和他们进行坦诚交流与有效沟通,才不至于让他们感觉老师只是一味想拆散他们。对于一时不能分开的要采取冷处理的方法,等他们的热情慢慢消退。比如,调开他们座位之间的距离,老师经常单独找其中的一个人谈谈话,聊聊天等。对于早恋问题我们不用时时刻刻的草木皆兵。总而言之,一句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最后,我们在对待早恋问题上,教师一定要树立一种尊重学生青春期变化的态度,和尊重他们之间的感情,切忌作出一些伤害学生自尊和感情的事情。比如某老师在处理早恋问题的时候,我觉得方法存在严重的问题。某老师在发现班上有两个学生存在早恋倾向,立马雷厉风行的给出了处理方式,让两名学生把其早恋的过程写成检讨书让全年级的每一个学生观看并且让每一位老师在检讨书上签字。我想说这位老师的处理方式真的找不到语言来形容了!这样的处理方法极度的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和感情,给他们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学生也是人,他们也有感情的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感情,当然我们也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时期对异性的仰慕,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有机结合,让家长明确教育子女的途径:关心——尊重——走进——理解——引导,并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让学生平安度过青春期。

篇6:如何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

学生的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行为都属问题行为。从学生的成长经历来看,他们始终伴随“试误”活动而发展。由于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等等影响,学生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行为。作为教育者,我们怎样做到用情去感化,用心去引导,用脑去处理,根据问题行为的轻重大小对症下药,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处理问题行为的策略、方法、手段不一样,其结果就可能是天壤之别。这里我们根据自己的实践总结了一些方法,与同行磋。

一、规章约束

要利用学校规章的约束力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干预。学校和班级在建立规章时,要组织学生主动参加。要让他们充分酝酿,积极讨论,做到人人提建议,个个表态度,使整个形成过程成为学生认同内化规章的过程。这样的规章学生认同度高,当然对学生的约束力就强。即使学生出现问题行为,老师用其进行对照处理,他也会心悦诚服。如果在这过程中,经常组织学生对规章进行学习,对照检查,让规章的内容和精神得到强化,学生就会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减少或者免除问题行为的发生。

二、提前预防

事实上,每个学生都不希望出现问题行为,尤其老师更是这样。要做到少出或者不出问题行为,我们就得治本。要进行前瞻性的思考,要根据人地时空作出有预见性地分析,要制定计划,预期落实。我们不但要有问题行为的意识,更要有预防问题行为的行动,这样才能将问题行为扼杀在萌芽之前。比如对学生进行规类档案管理,利用晨会、班会或者其他时间经常给学生讲道理、提要求,对个别学生进行谈心嘱咐等都是可取的办法。

三、保持冷静

冷静是处理问题行为的关键。学生问题行为出现以后,只要没有可能继续发生暴力事件,一般我们都要进行冷处理(如:等一下,我马上来处理;你们先想一想,等一会儿我就来处理),让时间向后延一延,使心态静一静,做到保持平常心,见怪不怪。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自省自悟,又利于老师摸清问题行为发生的原因,从而选准处理问题行为的最佳办法。同时还可以避免简单粗暴,杜绝体罚。

四、调整动机

动机是产生行为的根源,要根治问题行为就得从改变动机开始。首先要摸清问题行为的源头,找准问题行为的实质所在。要区别偶发性和一贯性。对好心办坏事,为了某种欲望的满足,恶作剧,故意扰乱,要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通过引导、激励、调整、改变的办法调整行为动机。让学生从阴影里走入阳光地。

五、有意淡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也随之加强。在学校或者班级里,尤其是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常常被沦为漠视群体。他们为争取自己的地位,往往通过问题行为表现不满或者反叛,以引起老师的注意。如果老师遇到这种情况大惊小怪,就使这些学生的不良欲望得到了满足和强化。因此,我们在这类问题行为面前要有意淡化。如:某学生在物理课上看小说,老师就可有意不看这个学生,说:“要注意看物理课本。”等等。

六、积极转移

当人受到不平等待遇或者遭受意外伤害憋了一肚子气后,往往会把心中的怒火转嫁给别人,而且会“转移攻击目标”。医学界将其定义为“心理转移”。学生的问题行为大多都是由“消极心理转移”产生的。如果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明白这一点,并尽可能地寻求“积极心理转移”,学生的问题行为就可减少或者遏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相关训练。如倾注爱心、担负责任、磨炼毅力、锤炼意志等活动都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七、以爱换德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教师要真诚地帮助他们,关心他们,体贴他们。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想问题、对待问题、处理问题,而且顾及学生的合理要求,再调皮的学生也是会被老师的关爱唤醒良知的。中央台《实话实说》栏目报道,深圳一位老师为了找回一个不愿上学的学生,相继家访了三十八次。在第三十八次时,这个学生终于被老师的真诚打动,从此返回学校发奋学习。爱是教育的灵魂,用好了它,不仅对处理学生问题行为作用很大,而且其综合效力也是巨大的。

八、因势利导

凡事都有两面性,只要我们用辩证的眼光去看,我们就会发现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有利面,也有它的不利面。学生的问题行为当然也一样,虽然是不正常行为,但从反面看,大多都有值得肯定的方面,至少有值得发掘的成分。比如爱说话的学生就有乐于交流的心理倾向,喜欢打架好动的学生就有体力充沛的特长,等等。只要善于分析,我们就可变消极为积极,变问题为有利。

九、活动补偿

由于课程、设备和师资的限制,现在的学校大多都只重视理性活动,重视室内活动。学生的活动空间几乎只有教室,差不多整天都是关在教室里死啃书本。形式单调呆板,内容枯燥乏味,学生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得不到满足,学生的肢体力量得不到释放,于是产生不满、焦虑、烦躁和反抗,进而出现各种问题行为。尤其是学困生根本找不到一点儿成功的乐趣。对此,我们要想办法,挤时间组织一些肢体活动、户外活动,并且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同时,为了这些活动的落实,在班上成立体育部(球队等)、文化部(班容班规)、宣传部(新闻、广播)、统战部(协调关系)、环卫部(卫生、防疫)、文艺部(晚会、班会)、信息部(动态板报)等,让学生各显其能,各得其所。这样,学生的心理欲望得

到了满足,学生的肢体力量得到了释放,当然,这方面的问题行为也就自然地减少了。

十、引发宣泄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例子:吃败仗的篮球队员为了表示不满,往往把篮球狠狠地向地上一扔。受老师批评后的学生痛哭一场后,倒显得很平静,而且有可能行为更规范。篮球队员为什么要这样做?受批评后的学生为什么会有如此表现?这就是发泄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挫折引发的发泄形式多数表现为攻击。因此,当学生内心有积愤时,我们要引导其发泄;当学生情绪不满时,找机会让其倾述,学生的攻击行为就可得到控制,甚至得到利用。

十一、一反常态

这是一个战略战术问题,在处理学生问题行为时,如果方式和态度偶尔一反常态,让学生没有心理准备,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使内心产生振动,就会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如:将平常火爆的脾气一改为温和慈善,学生就会感到关怀备至,深受感动。将平常温和慈善一改为凶狠火爆,学生就会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不然老师不会这样,从而引起高度的警觉。这样的处理办法虽然不可常用,但偶尔一用会收到奇效,因为学生记忆深刻,行为变化也就会持久。

十二、速战速决

学生在出现问题行为后,往往有一种自责的心理,怀疑会被老师知道,希望尽早了断,以求得解脱。老师如果抓住了这个契机,及时处理,既了却了师生双方的后顾之忧,又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十三、迂回出击

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棘手的情况,某些问题行为反复性特强,出现的时间间隙短,次数多,让你防不甚防,而且往往事态严重影响特坏。针对这样的“老大难”问题、“老油条”学生,我们想立即见效是不可能的,只能采取“扭跟泡”的办法,扭着学生不松,跟着学生不放,陪着学生不走,与学生比忍性,比韧劲,比耐心,比心计,同时要绵里藏针,刚柔相济(一般都要先紧后松,先硬后软)。

十四、角色体验

一节自习课上,老师要求要保持安静,可在很静的课堂上,却有一个学生伏案大声说闲话。课后老师要求这个学生做值日,并授意这和学生安排同学清掉操场上的某些垃圾,又让其巡视寝室,并根据值日的要求相继作处理。之后,让这个学生在班上谈体会。他说:“做老师真不容易,管那么多学生,如果学生不听安排,有时气得只想打人,但又不能。”让学生通过体验实现自我教育,这种方法虽然很费时,但效果却长远。

十五、引发反思

经常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往往听惯了训斥,学会了检讨及其他应付的办法。因此,老师的一般劝说、批评往往都不大奏效。如果教育者能抓住某些事件激起他们的思想斗争,给予启发诱导,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他们的在心灵就会受到极大的触动,成为问题行为的转折点。如有位老师为了教育一个偷了自行车的学生,他给那个学生讲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年迈的母亲听说自己的儿子犯法要判刑,当场气死。从而唤起那个学生的良知和自责,激起他的爱与归属的强烈需求,进而深知自己错误的严重性。

十六、自我教育

加强自我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增强自我胜任感和责任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才是我们治理问题行为的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最更本的目的。例如:在每期开学时,我们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拟定相应的行为计划,并按星期按月组织学生对照计划进行阶段性自我评价,总结自己的实施情况,同时再一次调整自己的行为计划。其间,让学生通过不断内化,明白自己的进步,强化自己的责任,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十七、相互帮助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组织精神、团队作用、个人的协调能力、合作能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为在我们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全凭自己个人的能耐是很难做成大事的。当然,对一个班级,不管是从现实管理还是从教育的未来意识来说,都应该重视这方面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尤其是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如果老师只凭自己一盯一,将收效甚微。因此,我们对学生除了要重视自律意识的培养外,还要教给学生一些相互提醒、相互照顾的策略和方法,以通过互相帮助的途径,达到全班协调、整合,实现自主管理的目的。

十八、适度惩罚

篇7:如何处理学生的早恋问题?

黄翠群

作为一个刚踏出校门不久,步入社会的新人来说,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必须从头做起。在担任班主任的这差不多的两年时间里,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这都是我从前所未接触过的,感觉非常新鲜。班主任的工作是一件非常繁琐,但又是很重要的工作。下面就来谈一谈我在这两年的班主任生涯中的发生的一件事情。

上个学期,我发现班上的一位男同学和女同学走得非常的近。我分别找他们出来谈话,但是他们双方都说是好朋友关系。之后,我也找了找了一些班干和同学来聊天,问班里有没有同学谈恋爱,他们也说不知道,应该没有吧。直到他们有一天晚自修放学后,两个手拉手一起走回学校宿舍,当时,我就看了看他们一下,这个时候他们也发现了我,连忙放手,很尴尬地低下头。我当时没有说什么,就静静地走了。

第二天,我并没有找他们谈话。之后几天也没有,但是我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没有以前这么亲密了。我心里面还是蛮高兴了,这两个学生还是知道做错了,现在做好了。既然他们知道做错了,那我就不想说得太多了。谁知道,在星期天中午,我和几个同事去逛街时,正好看到他们一男一女逛大街,他们在前边,我在后边。之后,我故意走很快赶上了他们,而且还和他们打招呼。他们更是惊慌和尴尬,都没有回应就分头跑了。晚上的晚自修,我就分别一一找他们来谈话。但是,他们还是口气很坚定的说他们根本没有谈恋爱,只是好朋友关系,而且更令我生气地是L同学居然还说:“老师您不是也有男性朋友,经常也看到你和一些男老师一起走的,难道那些都是你的男朋友吗?”我平静地说:“你们没有谈恋爱是最好。男女同学是可以交朋友,但是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不能太过于亲昵,如果过了那个度那就有一点不正常了。老师是有几个男性朋友,但是你看见老师和他们一起走的时候,有没有手拉手之类的。我想应该是没有吧。所以,老师想对你们提议个建议,以前不要过多的两人单独在一起,而且在一起动作也不要太亲密。如果我发现你们真的是在谈恋爱,不仅要通知你们的家长,还要上报学校。我们学校的制度里是不应许学生谈恋爱的。”他们一一保证不会谈恋爱,并且还写下了保证书。他们走出办公室后,我想我是不是太敏感了,也许他们只是好朋友。

第二天上午的最后一节课正好是我们班的自习课。我去班上坐班。经过教室的杂物间时,发现垃圾桶旁有几个纸团,我就很生气地走进去把那些纸团捡到垃圾桶里面,心里面恨恨想对他们进行教育一番。走到教室中间时,我又返回去,重新去垃圾桶翻出刚才地那几个纸团,原本是想找出到底是那个同学这么不自觉地乱扔垃圾的,找出来后要好好地进行教育。谁知道,这一找,我发现了一个天大地秘密。这些纸团就是昨天晚上那两位学生从办公室走后写地,里面有骂我地言语,而且在这些字条言语中真真确确点明了他们真的在谈恋爱。当时,我真是又气又喜,气的是他们竟然背后骂我,喜的是终于找到证据了。自习课下课后,我叫纳凉两位同学留下来,把纸条给他们看。在这些铁证面前,他们终于承认了。我叫他们先一份检导书下午放学后交给我。其实,我想把他们的事情上报学校的,但是后来我听取级长的意见,没有上报,而是给他们一次机会。后来,我看了他们的检导书之后更加决定不要上报学校,给他们一次机会,同时也答应他们没有给他们的父母打电话说这件事情。这件事情之后,就很少见他们走在一起,班里也没有同学敢乱仍垃圾了。这个学期一来,他们真的解决清楚了。

我做班主任的时间不长,通过这个事情,我觉得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在处理早恋这类问题时,我认为,作为班主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理、思想状况,了解他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教育

工作。由于我比较年轻,和学生比较容易勾通,利用课余,课外活动或集体活动的时间观察学生的行动,和他们交谈发现中学生的早恋有种种迹象,比如:上课变得不专心听讲,通过互借书籍传递约会信息;变得爱打扮,讲究穿戴,以次引起对方注意、好感;喜欢看言情小说;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在异性面前大声讲话、吵闹,作恶作剧等吸引对方„„了解了学生早恋的情况,才能开始采取适当的方法对他们加以教育。其次,对于学生的早恋不能采取粗暴干涉的方法,而是采取和风细雨的方法,用亲近、理解的态度与学生耐心交谈、引导。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理解学生,征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但一定不能简单粗暴。此外,作为班主任,还应该相信学生、关心学生,给学生精神上的支持和爱,使学生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

当然,除了以上的方法外,还可以与家长、学校、社会配合,多搞一些适合中学生的活动,提高中学生的鉴赏能力。比如:利用班会组织学生开展“男女生如何正确交往”,举办文学作品鉴赏指导讲座,这样既可以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又可以提高中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从而减少早恋现象的发生。

正确对待中学生的早恋方法有很多,主要还是要适时、适度地对待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用自己真诚的心去爱学生,去关心学生,相信学生,这样才能处理好中学生的早恋问题。

篇8:如何处理学生的“小报告”

我曾要求学生以后不准打“小报告”, 然而, 有一次, 班里发生了一件大事, 闹得沸沸扬扬, 我却一无所知。问学生, 他们却理直气壮地说:“是您不让我们打‘小报告’的。”一句话让我哑口无言。于是, 我决定慎重对待学生的“小报告”。

一、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小报告”

在学生向我报告的情况中, 我发现被报告的对象大多是班中表现突出者:一种是“后进生”, 一种是“优等生”。我分析原因, 主要是:后进生成绩差, 较顽皮, 平时常受老师批评, 因此, 也成了学生心目中的坏孩子。学生有一种天性, 特别爱向老师报告别人的错误, 因此特别注意他们的一言一行, 一发现他们犯错便立即报告。

学生的报告中有些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也有些是学生的“恶作剧”, 即便如此, 老师也都要耐心倾听, 不能随意斥责, 在仔细询问后, 再做出正确的处理。因为学生很在乎老师的反应, 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重要性。

二、及时处理学生的“小报告”

当有学生反映情况时, 应抽出时间, 及时调查, 让事得以尽早解决。如有紧要事脱不开身, 也应向学生简单交代一下, 待事后妥善处理, 而且处理这些事万不可只在嘴上敷衍一下, 要让学生知道事情处理的经过和结果, 从中受到教育。我们对小报告的处理也直接影响到孩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解决“小报告”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 是我们开展教育工作绝佳的切入点。

三、班主任对学生的小报告不能偏听偏信

对学生反映的问题比较突出的, 班主任要深入调查, 仔细分析研究, 再作出正确的结论。不要只凭学生的一面之词, 就妄下结论, 做出错误处理。

四、处理小报告的形式要多种多样

教师处理“小报告”要讲究艺术, 针对各种不同情况, 采用不同的形式, 或谈心, 或批评, 或利用集体的感召力进行教育, 或正面教育, 或反面教育。总之, 教师应尽量避免教育形式单一化。

篇9:浅谈如何处理学生搜集的资料

[关键词]资料处理 展示评价 加工利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8-036

大部分教师往往会认为课堂上时间比较紧张,重点在教学课文上,过多地展示学生搜集的资料会浪费不少时间。而对于学生搜集的资料如何处理,很多教师都没有明确的指导。学生对于搜集资料表现出极高的兴致,对于搜集的资料怎么处理却很茫然,多数学生用完后就随意放在家里,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处理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资料处理比资料本身和资料的搜集更重要,它对学生资料的搜集和处理的方法、兴趣、习惯的养成很关键。

关于小学阶段资料搜集和处理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提出:“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第三学段提出:“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那么如何让学生搜集的资料用完后“有家可归”呢?

一、让资料搜集的过程有所展示

学生搜集的资料不仅是书面的文字资料,还有实物、图片、音频、标本等,这些资料本身的意义可能并不大,但是当学生搜集之后就很有价值了。因为这里面蕴含着学生的劳动。对这些资料的处理其实就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评价。处理好了,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动手能力。处理不好,搜集资料就变成了一种形式,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下次如果再搜集资料,学生就会敷衍了事,养成不正确的学习习惯。那么,我觉得教师在让学生展示资料的同时,也要询问这样几个问题:“这些资料你是怎样搜集来的?搜集资料时,你有没有得到家长的帮助?他们如何帮助你的?”让学生和家长协商如何更好地处理搜集的资料。长期下去,学生对于搜集资料的目的和意义会有清晰的认识,会更加珍惜自己和家人的劳动成果,而不是让它“无家可归”,随手丢弃。

二、采取多种方式展示和评价

很多教师认为展示学生搜集资料的最好方式是课堂展示,但是这种方法过于单一。展示资料的学生心里很高兴,而没有展示资料的学生心里很失落,因为他们的劳动成果没有得到重视,没有得到尊重。为了让学生搜集的资料发挥更大的价值,教师、家长、学生可以共同商量处理的方法,采取多种方式展示。当然,由于学生年龄不大,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如让学生将搜集资料中的故事、典故利用班会讲给其他学生听;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搜集的资料整理后放在材料袋里,过一段时间(比如学完一个单元)进行全班展示,这也是对课文拓展收获的一个很好的展示总结;教师指导学生对搜集的资料进一步加工,编好目录,在印象深刻的材料上写上自己的感受;还可以将搜集的资料分类,作为写作文的很好的素材;也可以做成读书笔记。如我教学《黄山奇松》一课时,让学生搜集了两方面的资料:黄山奇松的图片(除了书上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黄山怪石、云海、温泉的相关资料。除了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我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让学生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再加工。有的学生将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相关资料做成了手抄报,图文并茂,让人一看就被黄山奇特的景色所吸引。有的学生为自己找的奇松的图片起了名字(如黑虎松、团结松、雨伞松),还仿照文中的介绍方式,运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己找的奇松。

教师对学生搜集资料和处理资料要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对于好的搜集和处理方法要及时表扬,并且向全班学生介绍推广。对于学生的评价以肯定为主,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让学生在体验学习的快乐时还能得到方法的指导。表扬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口头表扬;可以盖上小图章奖励;还可以将资料放在班级展览区,让学生写下观后感。

三、对资料进行多次加工利用

学生搜集的资料为其他学科所用(品德课、科学课),如《你必须放掉这条鱼》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深刻领会到“道德修养”重要性之后,让学生展示丰富的生活资料。有“银行柜台机出现故障而乘机套现”的;有“夜深人静,造成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也有“银行出错多支付,顾客退还”的。这些资料让学生对品行“慎独”的感悟,绝对不可能只停留在语文文字的表象层面了。与语文探究性学习、口语交际、习作相结合;学生根据需要对资料进行多次加工、利用和整合,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

通过以上的方法指导,学生搜集的资料用完后不会再“无家可归”,而是充分挖掘了这些资料的教育价值,使它们焕发了新的光彩,同时,学生对于搜集资料的兴趣更浓了,处理资料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篇10:如何处理学生逃课问题

班主任工作如何处理学生的迟到问题

“迟到”是小学校园里最常见的事情,也是学生最常见的违纪现象。对此,有的老师采取严厉诃斥、体罚、罚款等一些简单粗暴的方法,结果不仅没有纠正学生迟到的毛病,反而使“迟到”愈演愈烈。我认为要搞清楚学生迟到是有意迟到还是无意迟到?迟到的原因是什么?大多数学生迟到是无意的迟到,他们是有很多客观原因的,有些原因是可以避免的,而有些原因是不能避免的。如果学生一迟到就给以处罚,对学生的学习其实是不利的,他们会对实施处罚的老师产生反感,从而不喜欢上他的课,同时,可能会一天的情绪不好,上课走神,如果罚站,就更直接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同时,也会让其他学生分心。对于多次迟到的学生就值得关注了,我会充分的了解原因,若是赖床,行动上磨蹭,拖拉等不良习惯,我会首先告诉他一句话:守时是为人的第一要素。同时会帮助他分析,他在路上骑车需要多少时间,在家就得几点钟出门。如果再迟到,那就要与家长联系了,这种联系不仅仅是告诉家长您的孩子经常迟到,甚至是直接批评家长的不负责任,对孩子的上学时间都不操心。同时,征求家长意见: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孩子能不迟到?咱们可以共同商议办法!这样下来,迟到的孩子就很少再迟到的了!大多数学生迟到是无意的迟到,他们是有很多客观原因的,有些原因是可以避免的,而有些原因是不能避免的.比如有的学生因为身体不舒服,坚持来上学,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肯定是要休息一下的,等稍微好一点的时候再去上学就肯定会迟到,再比如,有的学生前一天家里发生了特殊的事情,影响了睡眠,也可能造成迟到,还有路上不正常的堵车等等...学生真正迟到的原因可以直接问学生本人,然后对自己认为是可疑的回答,直接向家长落实.这样,家长和老师沟通以后,学生是否是有意迟到就可以清楚了.还有就是,看迟到的学生是经常迟到还是偶尔迟到,如果是偶尔迟到,就可以认为多半是无意迟到.我认为如果学生一迟到就给以处罚,对学生的学习其实是不利的,他们会对实施处罚的老师产生反感,从而不喜欢上他的课,同时,可能会一天的情绪不好,上课走神,如果罚站,就更直接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同时,也会让其他学生分心.其实,如果对学生以朋友的身份相处,不要动不动给以处罚,效果会更好些.比如,对迟到的学生,让他们先进教室学习,并让他们到中午或课间,找班主任谈谈为什么迟到,如果是无意迟到,可以提醒他们以后注意,不要再次迟到,否则,按有意迟到处理;如果是没有原因的迟到,视为有意迟到,则要进行一定的处罚.比如罚抄书,通知家长,告知下次再犯,要将此行为写在期末评语上等等.或者让学生自己说怎样惩罚,并按学生提的惩罚办法惩罚,对经常迟到后,较长时间不迟到的学生也要及时表扬.我想,学生也是有自尊的,如果给他们以足够的自尊,他们是会尽量做好的.

篇11:如何处理学生打架事件

上饶县二中周良种

最近我校学生连续发生了几起学生打群架事件,引起了学校的高度关注和认真反思,那么此时做为孩子们在校学习、生活的第一监护责任人——班主任,如何处理此类校园不良现象、如何去建立一个班级秩序优良、学习气氛融洽的班集体,是每一位班主任值得深思的问题

本人担任班主任已近二十年,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学生打架事件,也比较圆满的处理了这些打架事件,并积累了一些处理学生打架事件的经验。以下是如何处理学生打架事件的五个招数。

招数一:首先要让学生冷静

当学生发生打架事件时若你正好在现场,要及时喝止动武者,如认识动武学生,可直呼其姓名喝其停手。要让学生冷静,老师先保持冷静,不要被情绪牵动。然后严厉地要求两方学生分开。这时候学生处于情绪异常激动的状态,表现为面红耳赤,大口大口地喘气。如果教师此时采用严厉批评的方式来教育学生的话,无疑于给这些学生火上浇油。因此,作为班主任,不妨让学生在此时单独冷静冷静,让他们坐坐“冷板凳”。过一段时间,等打架的同学的情绪稳定下来之后,教师再来处理也为时不晚。

招数二:及时跟进,了解事件的原委

在处理打架事件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学生为何打架,才能及时的对症下药。一般说来,以下两种类型容易诱发打架事件:一是嬉戏作弄型:青少年常模仿怪异行为、恶作剧、无知、好玩或表现与众不同心理,而发生破坏公物、欺负同学等动作。攻击行为较轻微,但发生的几率最大。二是主动报复型:因双方互相有过节而怀恨在心,或仍心存不满、不平,认为需讨回公道才得以扳回面子,消除愤怒,故采取以牙还牙或另有图谋伤害之举动,这种情型最为可怕:所以等学生的情绪安全下来之后,就要着手调查打架事件的原委。此时学生已冷静下来了,可以较平和地说出整个事情的经过了。但是,尽管如此,学生在解释自己打架的原因时,往往会推卸自己的责任,千方百计与所说事实不一致,所以可以找目睹整个事件的同学来了解事实的真相,得出较一致的说法,以此作为公平处理这起打架事件的依据。

招数三:疏导情绪,重建互信

在了解了整个事情经过后,分别针对双方所犯的错误及认错态度,力求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打架的不良后果。因此该批评时就批评,绝不心软。同时,我想教师应尊重学生,和颜悦色地指出学生错误。班主任应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析学生的错误,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违反了校纪校规以及打架事件的严重性和恶劣性,并提醒学生以此为戒,不要再犯。

招数四:分清责任,适当惩戒

在了解了整个事情经过后,邀请双方家长到校沟通,共同处理学生过错行为。处理结果分成两大部份,首先是处理打架事件,不管打架的原因为什么,双方为对方花钱治伤,并给予一定的补偿;其次处理打架事件的引起原因,错的一方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任!由学校或者年级组继续做相应处罚!

招数五:进行团体辅导,澄清班级观念

打架事件造成的影响是恶劣的,如不给其它学生以警示,或许这一坏习惯会在班中蔓延开来,这极不利于良好的班风的形成。因此,班主任必须及时以此为例,利用班会课对全班学生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引导全班学生分析打架事件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告诫学生们吸取教训,遇事冷静对待,适当克制自己的冲动情感,有话好说。

上一篇:峨眉山游记作文800字精彩下一篇:盐酸泄露紧急处置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