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制之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

2024-06-08

让法制之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精选9篇)

篇1:让法制之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

渗透法制教育的心得体会

——让法制之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

丹寨县城关一校教师:张云

增强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关系着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家庭的和睦以及个人的安危。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既是新理念教育的内容,更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所在。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不能再为教教本而教教本,我们应该以人为本,跳出教材,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模式,发散学生思维,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把法制教育渗透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之中,促进国家的稳定,构建社会的和谐,创建家庭的完美。让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已成为我们教育教学中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将法制教育渗透在语文的学科教学中:

一、教材解读渗透法制教育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惊喜地发现,课文相当一部分篇目都涉及到一些法制常识,我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讲述课文相关法制知识的重大责任。譬如,我在讲到《草原》的时候,给学生讲一讲社会主义新中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曾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这课的拓展延伸,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环保不仅是每个公民的公德,而且是一种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就这样我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深刻研读教材内容。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文本里面的法制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教育。

二、作文教学融入法制教育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处理好这个“统一”?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结合作文自身特点,对学生进行生动而全面的法制和公德教育,写日记也是渗透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有位教育专家说过:“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促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学生写日记是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便起到了催人求真的作用。同时,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劝人改过。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思考、分析、比较、反思、议论、总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还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今日说法》《道德观察》《法治在线》《天网》《大家看法》等栏目深受观众的喜爱,原因不仅是由于它们在选题贴近百姓生活、讲述真实生动、弘扬道德风尚、普及法律常识,而且还得益于每一期都有一个好标题。利用这些媒体资源可以向学生传授作文拟题技巧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以这些特殊的案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整理自己的思想,对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习作中深化认识,对比自己或周围人的做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语文实践深化法制教育

生活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生活是一本无形的教科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素材。学生是生活中的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耳濡目染一些社会现象。语文教学中,我们除了要积极缩短教学与生活的距离,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还必须主动拓展教学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从而巧妙的渗透德育内容和法制教育内容。可以组织一些关于法制教育的的主题演讲比赛,举行“珍惜青春,远离网吧” 演讲比赛,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应该沉溺网吧,而应该把自己的大好的青春年华用在学习之中,争取早日获得佳绩来回报自己的老师、父母和其他亲人;举行“青少年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的演讲比赛,学生就可以明确地了解采取什么方式才是真正的自我保护等等。

而法治教育其实就是指导学生怎样生活,怎样做人的,它只有和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教育本身所可能产生的作用。制作法制手抄报等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法制道德的形成搭建平台,提供生长的土壤。

让我们积极开动脑筋,将法制教育渗透进日常琐碎的教学工作中,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制素质,为学生的健康快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法制教育之花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绚丽的绽放!

2012.03.09 3

篇2:让法制之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

获嘉县位庄中心校苏章营小学 于方

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振兴民族的希望。小学阶段孩子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阶段,有着极强的可塑性。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更多注重情感的熏陶,却忽略了法制方面的引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分辨是非和遵纪守法能力,逐步形成积极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责无旁贷。我尝试着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叶圣陶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教材中的课文,是学生最熟悉的文字材料,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文本如矿藏,只要我们充分地去挖掘,语文学科中那些文质兼美的作品,就会成为法制天地。语文教材中的法制内容不可能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甚至是隐蔽的。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从多方面用心去挖掘,以提高法制教育渗透的成效。适时挖掘课文中蕴含的法制因素,可以直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在教学《凡卡》一文时,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知道了本文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课文尤其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情,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凡卡是在大城市---莫斯科中做学徒,但在老爷们的眼中,他却是一个连猪狗不如的东西,他在那里受到了侮辱,受到了歧视,受到了毒打,受到了无数的伤害。课文的结尾以凡卡做梦的形式反衬了凡卡的悲惨遭遇。这篇课文文质兼美,感情真挚,相信每个人读了都会为之动容,替弱小无依的凡卡将来的命运担忧!在对这篇文章的教学上,我让学生用自己的童年与凡卡进行对比,使学生的品行得以陶冶,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的同时,适时地发出提问:事情如果发生在我们今天这个法制社会里,凡卡除了选择离开,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摆脱自己的悲惨遭遇?这时,同学们的思路将像开了闸的洪水,纷纷发言:可以向公安机关投诉,给鞋匠阿里西涅和老板娘以惩治;可以写信给儿童保护协会,让他们出面保护凡卡......此时,我趁机宣读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内容,讲解了一些法律知识让学生知道,在不触犯法律的同时,我们还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我们自己。这样的教学既使学生学得轻松又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可真是:寓法与课堂,教生细无声呀!

二、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新课标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所以在写字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教学“囚”字时,我为了让学生识记准确,叫学生站起来分析字形,学生当时是这样分析的:一个人被困在一间没有窗户和门的房间里,我对学生的观察给予肯定、表扬,并及时加以点拨:“那这个人还有自由吗?”就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形,再同做人处事相联系,将识字写字教学与育人结合起来,让学生既掌握了字的结构,同时又受到了法制教育。

三、在安全班会课中渗透法制教育

在每周的班会安全教育课上,我都会有意识的渗透一些法制教育,激发学生思考,深化对某一现象或者某一件事情的认识。例如:在新学期开学第一课的安全课上,我不仅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看一些安全教育案例光盘,让学生通过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交通事故就是死亡的代名词,这个是个沉重的话题反复提醒人们:只要你一出行,便同交通安全打上了交道。例如“酒后驾车”“违反交通”这一社会现象,就是人们一直关注的社会热点之一。我还结合春节时一些醉酒驾驶者酿成的血案进行讲解,又让学生把一些交通法规安全牢记在心,从中渗透交通安全法制教育。倡议大家文明出行,生命第一,坚决向不文明交通行为、交通陋习说“不”。每次安全班会课后,我都会提醒大家:遵守法律法规,就是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为了他人,更为了自己,让我们认真学习道路交通法规,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告别不文明的交通行为,乘文明车,走文明路,做文明人,自觉做到——交通安全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做个懂法知法、遵规守纪的文明公民!让你我的生命多一份保障,让整个社会更加安定和谐!

四、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渗透德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学校即生活,生活即学校”。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对世界观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也应适时渗透法制教育。我经常引用生活中的、报刊上的、电视上的那些违法犯罪的事件,组织学生进 行口语交际,因为这些最能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和交流的热情。特别是秋季由于人们急于晒粮食,占用了大半个路面,致使学校外村一个上学的女生由于躲避不及路边晒两村民放置的木头而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当场撞死的事件,使当时随行的孩子们小小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动,他们发自内心的感慨,劝告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近日,有些社会上的小混混在凯旋路上公然拦截小学生要钱,学生家长和孩子们个个气愤填膺。我会因势利导宣读《中华人民共和 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三十四条中称“严重不良行为”里第三点是“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孩子们纷纷表示,对于这样的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制止不了应该告诉老师或者其父母,采取措施严加管教。通过讨论交流,深化了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也强化了对法律法规的认知。

篇3:让“学讲”之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

一、加强“朗读”是“学讲方式”的体现

笔者感触最深的是:要让学生“乐在读中”。加强“朗读”是课标的要求, 也是“学讲方式”的体现。“读”能够把“学讲方式”中教师行为的“五步”落到实处, 真正让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在小学阶段, 学生的语文学习就其性质而言, 主要就是“读”。近年来, 笔者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三读”, 对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扩大阅读量, 增强阅读效果起到了促进作用。所谓“三读”, 指鸟瞰式阅读、理解式阅读、消化式阅读。“三读”能使学生把握的信息更准确, 真正能达到阅读的目的, 而且可以锻炼人的思维的深刻性和准确性。其中的消化式阅读就是总结文章的写作规律, 研究如何“为自己所用”的读, 是和作者进行讨论的读。这种阅读, 能习得布局谋篇的方法, 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既能开阔写作思路, 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 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而这也正是“学讲方式”的要求。

二、加强合作学习是“学讲方式”的重要环节

笔者感触深的是:要让学生“乐在合作”。合作学习是“学讲方式”中的重要环节。合作学习要有成效, 首先分组要科学、合理。笔者按学生成绩的好差搭配分成若干备课小组, 设小组长1 人, 负责组织本组成员认真阅读教材, 积极搜集备课资料, 推举讲课老师。备课小组承担的教学任务一般为课内自读课文, 也可以是精读课文, 就全班而言, 一篇自读课文只能由某个备课小组里的某人讲课。都备好课后, 用抽签来决定由哪个组承担讲课任务。用分组法竞争力很强, 如某个组的讲课完毕, 其他组的同学就在讲课基础上进行补充或评述。其次, 学生要明确讨论的要求。笔者也时常发现笔者的课堂上出现小组活动后, 部分学生会答非所问、不知所云的现象。究其原因, 是笔者为了赶时间, 布置要求时匆匆而过, 导致学生没有听清活动要求。所以, 让学生思考、讨论什么, 这是应该在事先由老师确定的。就材料而言, 教材上的课文是主要材料;学生的习作、报刊杂志上较典范的现代文是辅助材料。就内容而言, 从字词句入手, 理解文句的含义, 把握文章段落的意义, 归纳写作特点。在遵从原文题旨的前提下, 展开想象和联想, 进行深入评议和拓展, 达到提高理解与表达信息的能力, 推绎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学法指导是“学讲方式”的基本理念

在教学中, 我们要“授之以渔”。如教学生划分段落层次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划分段落层次时, 必须从通读全文入手, 切不可断章取义。首先清楚文章说的是什么, 再明白文章是按什么线索写的。懂得这两个问题后再考虑如何分段。

2.教材中课文后边的问题, 有的能提示分段, 有的能指导分段。

3.文章的开头或结尾, 过渡容易划错, 应当给予指导。

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是概括性的, 它应自成一段。如《飞夺沪定桥》的开头部分介绍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并交代了夺桥的重要性。因此开头应自成一段。文章的结尾, 讲红军主力渡过天险大渡河, 是长征中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这个结尾又与开头写红军北上抗日相呼应, 它也自成一段。

文章中的过渡段 (过渡句) , 往往是划分段落的界线。过渡段, 一般是不能自成一段的, 那么, 把它归到哪一段呢?主要从内容上分析, 看它与哪一段的内容比较接近, 就归到哪一段。如《伟大的友谊》中的第四段, 既承上又启下, 但总的来说, 同下面的内容联系紧密, 故应划到下一段。当然, 如果有个别学生坚持要把它划归上一段, 只要他能够言之有理, 也未尝不可。

再如《避雨》一文, 课文结尾处“多么有心计的姑娘呀”一句集中概括了这位姑娘与众不同的地方, 尤其是“心计”一词, 写出了她热爱气象事业, 一心扎在工作上的高贵品质。因此, 笔者紧扣“心计”一词设计思考题:1.为什么说她是一个有心计的姑娘?2.作者是怎样看出她是一个有心计的姑娘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 学生理解了女气象员的为人:她有丰富的气象知识, 能看云预测天气;她有惊人的记忆力, 对当地一年前的天气情况还记得清清楚楚, 对别人的询问, 对答如流;她热爱本职工作, 注意随时观测天气, 衣服淋湿了也全然不顾。这样, 学生不但完全理解了“心计”这个词的意思, 而且理解了这个词在文章中的深刻含意, 即赞扬这位姑娘认真观察天气, 勤于思考、善于积累、热爱本职工作, 有丰富的气象知识。这样, 再让学生概括段意甚至文意, 就简单多了。

不论用哪一种方法概括段意, 一般都不外乎要概括出“谁”“做什么”“怎么样”等意思。概括段意时, 要抓住每段的中心, 语言要准确、精练。

篇4:让幽默之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所谓兴趣,是人们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它使人们对某种对象给予优先地注意,并产生向往的心情,萌生认识该事物或从事该活动的巨大动力。教学幽默就具有这种功效,它本身就像“激发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主张的:老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摆在首位。运用幽默,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能使学生积极注意、产生兴趣、富有生气。在教学中老师如能把课讲得栩栩如生,学生就会兴趣盎然,难以忘怀。比如课上讲点与文本有关的笑话、妙语、故事等,就会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笔者在讲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名著欣赏《汤姆·索亚历险记》里面关于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创作多以幽默讽刺见长,语言简练生动,内容蕴涵丰富”这一语言风格时,我给同学们插入了一则小故事:“纽约州州长看到马克·吐温后,极端愤恨地说:‘马克·吐温,你知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坚固,什么东西最锐利吗?我告诉你,我防弹轿车的钢板是最坚固的,我手枪里的子弹是最锐利的。马克·吐温听了微微笑了笑说:‘先生,我了解的跟你不一样啊,我说世界上最坚固的,最厚实的是你的脸皮,而最锐利的呢?是你的胡须。你的脸皮那样厚,可你的胡须居然能刺破它长出来。”听完如此生动风趣的故事,学生们哄堂大笑,而对马克·吐温的语言特色,自然就轻松的理解了,而且不易忘怀。如此,这堂课,由于这则故事,就将课堂氛围推向了高潮,学生们也对《汤姆·索亚历险记》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浓厚的学习兴趣,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二、委婉含蓄让学生意识到错误

很多老师追求教育教学的完美,因此不易接受学生犯错,如有学生犯错了,老师就板起脸,摆出了老师的架子,苦口婆心的批评教育,其结果收效甚微。批评教学是教学中的必要手段,可这种方式同样可以幽默一点,可以运用巧妙、新奇、风趣的语言扣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在笑声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如许多老师都曾为学生字迹潦草而烦恼,甚至大动干戈,往往毫无效果。而幽默一下,效果可能迥然不同。有位老师拖着疲惫的身躯走上讲坛,说道:“我要是神仙就好了。”学生惊异的眼神看着老师,七嘴八舌。“实在是太累了,甲骨文我能认得,可如今有人把甲骨文深化成天书,高矮胖瘦就不提了,还东倒西歪,一片狼藉,目不忍睹,实在是太难为我了,这样的天书只能由他自己拜读了。”此时那位写“天书”的学生在笑声中渐渐低下了头。这正如著名演讲家海因曼·雷曼麦说的“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容易为人接受”。

三、变“隔膜”为“相融”

幽默艺术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为师生沟通架起情感的桥梁。英国《百科全书》指出:“幽默还含有宽恕、调和与均衡之意。”幽默可以使人们的关系变得亲切、自然、和谐,成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从“矛盾论”的角度讲,师生是一对矛盾,只有消除师生间的种种隔膜,才能充分实现师生情感交流和认识的共鸣,最终达到师生都快乐的最佳教学状态。课堂教学幽默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由于个性差异,差生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缺乏幽默的老师往往方法简单粗暴,激化师生对立。而富有幽默感的老师,通常会以宽厚温和的态度来对待他(她)们,体现他扬善抑丑的自信和魅力。一次,有个学生在语文自习课上哼歌,我没有大喝一声,而是笑眯眯地对他说:“××,能否大声点,让我们一饱耳福?如果你现在不方便,课后我们专门找一段时间为你举行一场个人演唱会,好吗?”全班同学都善意地笑了,这位同学也不好意思地垂下了头。课后,他主动承认了错误。如此教学,既给学生善意的批评,又给学生一种美的感受,创造了亲切、和谐的气氛。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幽默的老师,也就容易接受老师所传授的教学思想、内容。可见,幽默引起的笑声能填平师生间地位的差异,缩短师生间心理上的距离,消除师生间情感上的隔膜,建立起亲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愉悦性情,消除疲劳

教学是一项身心高度紧张的活动,课堂中出现疲劳是正常现象,如果适当运用教学幽默,引起欢乐和愉悦,则能消除疲劳,使师生在整堂课中保持振奋的精神状态。对此,心理学研究已经给予了科学的解释,娱乐会使大脑皮层出现一个新的兴奋区,根据负诱导规律,紧张脑力劳动所引起的皮层兴奋区域得到了休息,起到了消除疲劳、调节神经活动的良好作用。在教学中老师恰当地运用教学幽默,则能消除疲劳,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精神振奋状态。如春季下午,课上有些学生易成为瞌睡虫,老师发现后可随机幽默:“春风吹得书生醉,莫把课堂当睡堂。”同学们定会喜笑颜开,那些学生睡意定会消失,课堂充满了情趣,定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见教学幽默艺术具有快速弥漫性和情绪感染力,既能巧妙地解决问题,又能积极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教与‘学变得轻松而有效。

五、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掌握和巩固

幽默能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如此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幽默是老师智慧、自信心的彰显,因此幽默常常富有启发性,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和想象才能会意,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幽默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易于学生巩固知识。国外有人研究,如果叙述一概念,紧跟着举一个幽默的例子,然后解释概念,学生记忆会深刻。除此之外,有人曾设计过实验:给285名小学生播放一组视听材料,过后请他们复述。结果发现,学生对含有幽默色彩的内容记忆更深刻。从心理上说,幽默是启动学生思维的动力之一。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瓦诺·阿瑞提完全赞成这样的结论:“笑与幽默由于有益于身体而应受到欢迎。它们能恢复平衡、稳定血压、为血液充氧、按摩维护生命的器官、刺激循环、促进消化、放松肌体,发生良好的感受。”语文课堂上,老师如照本宣科或一味分析式讲解,学生硬着头皮听,老师硬着头皮讲,时间一长,学生脑神经细胞处于抑制状态,兴奋不起来,便渐渐进入做白日梦的状态。如果此时老师“幽默”一下,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记忆力也就随之加强。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何驾驭幽默艺术呢?

第一,可注意借助言语的生动性。幽默“成在舌耕,功在思考”,老师的语言生动幽默,悦耳动听,笑语连连,能在学生内心世界洒下明媚的阳光,无疑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利于陶冶学生乐观健康情绪。这方面,老师可常采用错位反差、自我解嘲、谐音双关、巧作比喻等手法出幽默,活跃课堂氛围。第二,可注意借助形象化的体态语言。表情动作的幽默,往往是老师对所授内容的形象化再现。如果老师平时不注意培养自我的幽默才智,或不愿在课堂作必要的“幽默”,长此以往,板着脸,那么他(她)所授的内容就很难在学生的脑壁上烙上印迹。第三,把握住课堂教学的灵动性。教学中,时常出现预设之外的生成,老师千万不可放过这些珍贵的契机。学习《核舟记》时,依据教材,灵动出学生反复研读课文编演“东坡泛赤壁”哑剧的念头。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收获可喜效果。

幽默艺术的运用,并没什么固定程式、框架,它取决于老师多向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植根于老师的学识和聪慧,依赖于老师开朗活泼的性格和积极乐观的情趣。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幽默艺术,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切忌为了幽默而幽默。幽默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幽默不是流水,而是浪花,得服务于语文教学,不可喧宾夺主;不可脱离教学实际,不是笑料的堆积,须与所授内容和谐统一;不是粗俗浮浅,应是独具匠心;不能哗众取宠,应厚积而薄发;不是生活式的“放马式”灰色幽默,应是让学生笑过后的豁然开朗。其次,要加强自我修养。幽默是高雅、积极、健康的艺术,它应当诙谐而不庸俗,风趣而不低下,生动而不乖戾,通俗而不粗陋,是语文课堂魅力的放射,它应送给学生欢声笑语,送去百倍信心,送去贴心理解,让学生如沐春风一般。再次,应做到适当。教学幽默艺术就如一坛陈年老酒,适时适量,滴滴醇香。课堂死气沉沉时,它是语文教学的调节器;遇疑难问题时,它是打开未知大门的金钥匙;碰到突发事件时……幽默一下极有必要,但一定要把握好分寸,适时适度,不是开过分的玩笑,不是恶意的挖苦讽刺,不是无聊的插科打诨,要注意涉及学生的心理、性格特征。处理恰当,不但不会伤学生自尊心,而且恰到好处地活跃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实践证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进行幽默教学,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幽默是语文老师不可缺少的一种有效教学艺术,诚愿有更多的语文老师将幽默引入语文课堂,以充分发挥它在语文教学王国里的神奇教育功效,点亮语文课堂,使其更加美丽动人,让语文课堂充溢生机勃勃的气氛,充满欢声笑语,蕴含令人受益匪浅的做人哲理。一位哲人说:“幽默乃是才华有剩余的表现。”老师们,让我们广博地学习,让我们丰富自己的才学,让我们借助教学幽默艺术真正成为独领风骚的魅力语文老师。

篇5:让法制之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

浦化琴 张成敏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龙街中学)

新世纪需要的是创新人才,成为创新人才的关键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我国着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处处都是创造之地,天天都是创造之时,人人都是创造之才。”“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目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认识数学领域的新思想、新发现、新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下面我就针对怎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创新之花在课堂上绽放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仅与大家共勉。

一、营造创新氛围

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创新欲望的有效途径,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爱因斯坦说:“教育提供给学生的东西,应当让学生当做一种宝贵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一种任务负担。”因此,在教学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时,我总是尽力与学生建立融洽亲密的师生关系,给学生营造创新的氛围,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法》时,我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彻底放下教师架子,以平等的态度和学生交往,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觉得我既是他们的教师,也是他们的朋友。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洽了,学生心情愉悦,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不高涨吗?创新欲望能不强烈吗?再如,在教学《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时,我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启发式教学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很好地给学生营造能够激发创新思维的课堂氛围。

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是在一般思维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思维能力的高层次要求,思维创造性能力是指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能够提出新的程序或方案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时,我常常这样做:(1)组织探索性学习。探索性学习能够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生的“学”上,能够让学生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下解脱出来,能够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例如,在教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他们在探索的基础上具有创新能力。(2)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因此,在教学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时,我常常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完《统计调查》时,我让学生调查班级学生的月读书量,学生在比较分析中提高了创新能力。

篇6:让生命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

——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一点浅见

俞强

[摘 要]:作为传输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因充满着生命的元素和极富理性的思考,在落实生命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通过实践探讨与思考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对于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生命教育

[前 言]: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表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是一门“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科。其实质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充分地认识人的生命的价值和地位,最大限度地挖掘生命的内在潜能,充分调动生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展示生命的个性,从而最终提高生命的质量。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展开生命教育的必然性。

语文学科是落实生命教育的显性学科,《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生命教育应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着眼于增强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实践体验,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定基础。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施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生命,敬畏生命,呵护生命,进而努力创造并积极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然而,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关注了对人智力的开发,忽视对人情感的开发;关注了对人能力的培养,漠视了人的体验;关注了对人身体素质的开发,忽视了人的心理需求,也就是说,“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落到实处,生命教育的实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现在,随着二期课改的推进,新课程标准中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与知识能力目标、过程方法目标并列提出,反映出新课程改革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对人的和谐发展的关注、对生命的价值取向的关注。

生命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本化教育的体现。语文课程与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语文课中学习大量的经典作品,就是走近先哲和时贤,用他们健康高尚的心灵世界去影响和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所以语文学科先天的人文精神和生命意识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语文教学理应自觉担负起生命教育的职责。

在语文教学中,紧紧围绕语言文字这一载体,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把握生命,有着非凡的意义,从中让他们在体味和感悟中获得对人的生命意义的理解,从而学会努力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应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因此我们应该让生命之花在语文教学中得以绽放,让人的生命价值在语文教学中得以彰显。

一、找准切入口,将根植于教材文本之中的生命意识挖掘出来。

《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丰富的人文内涵”就包含对生命意识的重视,与对一切生存状态、生存环境、生命价值的思考与教育。初中语文新

课程所选录的许多课文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对生命意识的体验与思考,处处蕴含“生命情感的信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切入口,从文本中挖掘生命教育的素材,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使学生对“生命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怎样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这三个问题产生正确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关爱生命、敬畏生命、呵护生命的生命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对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正确判断,从而使学生建构起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以此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2010-4-22 15:18 回复

218.1.21.* 2楼

1、体会生命的可贵,善待自己:

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且还为了更多关爱他们的人们,因此每个人都无权随意挥霍自己的生命,必须善待自己,演绎出生命的精彩。

《生命的舞蹈》一文,就是通过塑造残疾人忘我的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通过砖瓦窑内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在生活的重压下全无一点悲愁的描写,让读者感动于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然而教师不能仅停留在这一简单的层面上,而应该引导学生产生尊重自我生命,解放自我精神,认识生命可贵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的生命由父母带到人世间,可以说是一种偶然,一种机遇,正如保尔所说:“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2、尊重他人的存在,善待他人: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会与他人、与自然不可避免地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或冲突,因而作为有思想的、有人性的人,应该尊重任何生命的存在,包括动植物的存在,善待他人,而不是去伤害他们,甚至剥夺他们生活的权利。在语文教学中,有大量这类题材可供学生提取珍重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信息。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通过因人类肆意挥霍资源、掠夺资源而消逝的仙湖罗布泊揭示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关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悲剧意境中学会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反思。

《藏羚羊跪拜》一文中母藏羚羊为保护腹中的胎儿,向老猎人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弯下笨重的身体,深深跪拜。这一跪拜是神圣的,那浓浓的母子之情因这以跪拜而崇高。这渗透在动物心灵中的母爱,为我们如何善待生命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范例——人对生命价值的珍重,应当远远高于动物的本能。

3、认识生命的价值,实现自我:

人的生命还有一个社会化的属性,语文学科中的生命教育必须突出这一点,以此引导学生处理好自己个体与人类群体之间的关系,勇于担责、懂得付出、学会感恩、展现自我。显然,课文中相当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是教师深化生命内涵的依据。

生命的价值在于担负责任。《散步》一文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生命的价值在于懂得付出。《“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一篇外国短篇小说,塑造的主人公哈威尔船长,是一位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舍己救人的英雄形象。

生命的价值在于学会感恩。朱自清的《背影》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关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无限感激之情;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用优美的文字、细腻的笔法表达了一个残疾孩子对母亲的深切怀念;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写尽世间父母对儿女的牵肠挂肚的情愫,金

钱不换,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让我们的学生品味蕴含在字里行间的血浓于水的至爱亲情;还要思考父母对我们的抚养、老师对我们的教育以及社会对我们的关爱,我们将如何报答这“三春晖”呢?

生命的价值在于亮出自我。《百合花开》一文通过生长在僻野的百合花凭面对恶劣的环境,面对蜂蝶的嘲讽,硬借着坚定的信念,开出花朵,以实现自身的价值。《难忘的英格丽褒曼》中英格丽褒曼、《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海伦凯勒都用自己的方式展现着自我的魅力,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了光彩。通过对这类文章的解读,我们就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这样的观念——生命的价值在于亮出自己的精神,展现自己的魅力,活出自己的光彩。

二、调动多种手段,将根植于教材文本之中的生命意识开发同化。

课文中的生命教育资源,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为学生所认同,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我的体会是:读、议、品、悟,多元感知,将教材文本之中的生命意识开发同化。

1、让学生“读”,在读中初味感情,读出认识。

对于那些语言优美、富有情韵、琅琅上口的作品,我通过自己范读、学生齐读、以及分角色朗读或轮读、小组赛读等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感受作者情感,在读中感受人物精神,在读中升华对生命的认识。

2010-4-22 15:18 回复

218.1.21.* 3楼

2、让学生“议”,在议中领会主旨,议出精神。

让学生“议”是体现学生本体意识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善于提炼文本的核心问题,让学生在核心问题导引下,想想讲讲议议,在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训练中不断提升认识,领悟生命主旨,并随时关注课堂的生成学生思维的闪光,随机教育。如在教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时,紧紧抓住“好好活”这三个字,通过感受“娘俩”的好好儿活;探究“我俩”的好好儿活;思考“我们”的好好儿活这三个问题,通过学生的议,让学生在“秋天”的回忆中,理解“母爱”的内涵;在“怀念”的情意中,感受“爱母”的思绪;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自己”的思考。

3、让学生“品”,在品中体味情感,品出主旨。

教师要抓住关键字词,抓住蕴含和生命态度的词,引导学生进行品读,在品中体味情感,体味生命的意义。如在教《百合花开》一文时,我就抓住:百合心底那“内在的纯洁的念头”,“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努力地积聚内在的能量”,“我要开花”的四句内心独白。同学们分析感受的过程,也是对百合可贵生命精神欣赏和赞赏的过程:这生命有着坚定信念,有自信有追求,不浪费天赋、不虚度生命,能为理想坚忍执著地顽强拼搏,终于让花朵开上枝头,让生命绽放美丽。穿透语言文字的力量,面对这样可贵可歌的生命精神,怎能不让我们受到精神的震撼和洗礼而对生命有所思有所悟呢?

4、让学生“悟”,在悟中感受人生,悟出深意。

在教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思考:每个人的人生体验不同,每个人的体会不同,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也不同,今天走出这语文课堂,“好好儿活”这句话沉淀在你心中的思考是什么?

生:笑对人生,乐观面对所有的一切事!

生:凡事一切都要包涵,酸甜苦辣,就是好好活。

生: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要活出自己的坚强。

生:上帝要你怎样活那是你的“命”,该怎样好好活那是你的“运”。命和运是分不开的,所以叫命运。用你的“命”走好你的“运”就是你的“好好活”走出的“人”字一撇一捺。学生在悟中感受了人生,也悟出深意,悟出对生命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

5、让学生“写”,在写中表达感受,写出体验。

语文学习就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这是我们品析感悟的出发点,也是深化认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归结点和体现的落脚点。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有利于学生表达自我对生活的认识、对文本解读的认识,对生命意识的感受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写中升华对生命的认识。教师也可以写下水作文,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与写作激情。如我在教《百合花开》一文时,不仅自己写下了这样的短诗:生于僻谷,长于断崖∕不畏艰险,顽强奋斗∕貌似杂草,心知百合∕深深扎根,努力生长∕花苞初结,受人嘲讽∕不理闲言,执著信念∕积聚能量,花儿开放∕纯洁灵醒,丰姿秀挺∕开满谷地,深受喜爱∕ 自谦自律,继续开花。而且请学生写下赞美百合的小诗。学生以饱含深情的笔墨抒写对可敬可爱生命的赞美喜爱之情,讴歌可贵的生命精神。有学生写下这样的诗句:啊!百合花,/你用你的意志,让你的生命绽放出了光芒。/你用你的信念,让你的青春射出了万道金光。/你用你的毅力,让世人再一次铭记了你,/啊,百合!

语文教师的价值,就在于引导未成年的学生认真解读、正确剖析教材文本中的生命教育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或他人的人生经历,体会生命的可贵,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善待他人也善待自己,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努力塑造自我、完善自我,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光彩,让自己今后的人生有意义。

三、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一篇作文就像一面镜子,它既能照出一个人的文采,也能折射出一个人的思想。在作文教学中引入生命问题的题材,可以促使学生思考生命问题,从中体会生命的伟大、生命的可贵、生命的可敬,体会生命的意义。我常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和评讲中将生命教育的内容自然渗透进去,以期得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010-4-22 15:18 回复

218.1.21.* 4楼

如在学习了课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之后,我让学生以《假如还有三天生命》为题作文,让学生假设只剩下三天生命,你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以假设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珍贵,要珍惜生命。又如作文“我美丽,因为我”,让学生挖掘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体会自己生命中的亮色。

材料作文是开拓学生思路、检验学生思想的好机会。每次材料作文我都精心选材、设计,让学生在从材料本身或写作中自然受到思想上的某种启迪。

我曾经给学生这样一则材料:比尔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眼睛受了伤,视力不断下降,几个月后将完全失明。妻子为了给他能见到光明的日子里留下点什么,决定把家具和墙壁粉刷一遍。油漆匠工作很认真。他虽是断了半只胳膊的残疾人,但他很快乐,一边干活一边吹着口哨。一个星期后他完成了粉刷工作,其间也知道了比尔的情况。比尔对油漆匠说:“你天天那么开心,也让我感到高兴。”算工钱时,油漆匠少算了100美元。比尔不解:“你少算了工钱。”

油漆匠说:“我已经多拿了,一个即将失明的人还这么平静,你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勇气。”比尔却坚持要再给油漆匠100美元,他说:“我知道了残疾人也可以自食其力,活得很快乐。” 这则材料本身就是一个生命教育的好题材,学生可以从中有所收获。作文收上来之后,我发现学生基本上都能感受到两位主人公对生命的乐观和积极的态度,身残志不残的精神等等,在讲评中我对这些都予以了肯定,同时又指出,比尔和油漆匠对生命的这种态度其实就是他们对生命的尊重,让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又有了升华。

写作中的生命教育,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顺着学生的思路来做文章。一次,几位同学在考试失利后,灰心丧气,还有一位甚至痛哭起来,我安慰了他们,并找他们个别谈心。事后,我就以让学生以《咀嚼生活中的挫折》为题作文,让学生去细细品味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并能有所感悟。作文收上来之后,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失败的认识还是比较科学的,在讲评中我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同时我又指出有些同学虽然在文中写得不错,可是在生活实际中却不是这样,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长吁短叹,泪如雨下。其实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不经历挫折,关键是你对待挫折和失败的态度。我又列举了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桑兰、霍金、贝多芬等,并结合语文课文《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鼓励他们面对失败和挫折不能气馁,要笑对人生的失败,展现生命的韧劲。这样既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又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的意识。

四、拓展延伸,利用课外阅读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有着极大的拓展空间,许多文学家都具有同样的生命意识与珍视生命价值的体验。我国古代的屈原、司马迁、杜甫、范仲淹„„现代的鲁迅、闻一多、冰心、巴金„„国外的安徒生、高尔基、海明威等等都是如此。他们的作品都是课外阅读中生命教育的典型题材。语文教师可以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适当地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去感悟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感受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慨;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胸襟;去寻找安徒生笔下的那一颗颗善良的童心,体会这些名垂千古的人物对自己生命价值的追求,用他们的人格精神来影响学生,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语文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课文进行适当的拓展,指导学生选择与课文有关的课外文本进行阅读,有意识地进行生命教育的课外延伸。比如:在教学《生命的意义》一文时,让学生去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文,通过对保尔的一生的了解更好地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此外,要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渗透生命教育,语文教师自身还应该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体现“身传言教”,才能自觉关注学生生命个体的成长。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培养青少年热爱生命的意识,就要让他们与热爱生命的人在一起。同样,教师对生命的理解与热爱,也会通过自身言行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教师对待困难和挫折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所以,教师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也要身正为范,让学生受到生命可贵意识的熏陶。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自身应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要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从而赋予生命教育以丰富内涵,让学生自由、快乐、文明、健康,让学生有尊严、有责任、有爱心、有创意地成长。

语文学科属于人文科学,因此,课堂教学仅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语文教师来说,生命教育还必须向人文学科的大方向进行有机的延伸,即不仅仅停留在对教材的分析理解上,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课堂内外寻求更多的支撑点,不断巩固教育成果。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突破教材的框架,发挥生命教育的多元化能量,才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实现生命内涵的消化和迁移。

浇灌语文教学中的生命之花并非易事,但这正是语文教师的价值所在,因为有限的生命包含

于每个人对自我生命无限的超越和追求中,在新的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教师的职责告诉我,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生命的价值在学生的心灵中绽放得更加灿烂。

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3、《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上海教育出版社

4、《让生命飞扬——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与生命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5、《论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肖川、徐涛,《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6月

6、《关于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范廷贵《考试周刊》2007年第35期

7、《语文教学谈艺录》于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4月

篇7:让法制之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阵地,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本文以中学生语文教学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话题进行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语文课堂;创新思维;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31

一、营造良好氛围,为创造性思维开辟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主张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少些说教,多些自主探究,即使有些观点是异想天开,也不要一棍子打死。如笔者在上《第一次真好》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于第一次的认识和感受,有的学生认为第一次的感觉不好,他说学自行车第一次摔骨折了,什么玩都搞不成。笔者当时没有加以否定,而是引导学生如何看到人生中的诸多第一次。像现在仍然有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没有意识到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其重点都在注意引导学生向着标准答案看齐,使得学生完全无法推陈出新,也不敢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中学教师应当改变这种课堂现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意见,引导学生以批判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多从换位思考的方向来考虑问题,无论对与错,这种引导方式和思维方式都有助于营造课堂气氛,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兴趣。

二、拓展思维空间,加强创新思维的力度

创新思维的本质特性是求异性思维。求异思维又分为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得挖掘教材的广度和深度,注重知识的前后迁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扎实地培养创新思维。

1.逆向思维的训练。由于中学生身心处在发展阶段,所以学生感知和思考问题以顺向思维为主。教师有意识地设计逆向思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诱发和形成。让学生从不同的立足点分析同一个问题,会产生不同的答案,甚至会出现相反的答案。如上《愚公移山》一文,以“愚公愚蠢吗”为内容,让学生开展了实话实说争辩,在讨论会上,同学们滔滔不绝,各抒己见,最后形成了共识。学生认为愚公既值得颂扬又愚蠢。愚公之所以值得称赞,是因为我们看到在愚公身上有一种征服和改造自然坚定不移的斗争精神。愚公之所以愚蠢,是因为他蛮干不巧干,不用搬家这种简便的方法来解决家人受大山阻塞的困难。愚公移山的做法实在愚蠢,愚公移山的精神确实可佳。笔者就这样辩证地训练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2.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也叫多向思维、多触角思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一问多答”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审视,寻找不同的解题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如在教学《枭逢鸠》一文中,我们如何看待枭东徙这个问题时,笔者就利用这一点来培养并调动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我们既可以把鸠的叫声看作某种缺点,也可看作一种独特的个性特点,再联系生活我们就知道如何对待了,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三、激发学生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作为阅读教学凭借的课文,不少是名家的精品名著,随处可寻想象的训练点。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既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依据上下文,展开深入而丰富的想象,在想象中理解课文,发展创造性思维。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其平时的教学中,充分结合教材课文,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来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充分展开其想象空间。

在中学语文的很多教材内容中,一些记叙文和文学作品中,很多作者都为了突出其重点,使得文章结构清晰明了,其措辞用语大多也简单明了,然后就会省略掉一部分内容或者说是一笔带过,然后就会形成断层,语文教师就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来激发学生的想象意识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创新思维。例如笔者上《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文中写到“我”爬到山腰一处石架上,被几个同伴抛弃后欲上不能,欲下不行,左右维艰时,“我”当时的心理活动可以说十分复杂,但文中却是点到即止,笔者就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充分想象此时“我”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学生一听很有兴趣,不仅说出了恐惧、伤心,还有懊悔、痛恨等一系列的复杂心理,都说的头头是道,想象十分丰富,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还有的课文结尾用了省略号,余意未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想象余地,教师可以利用起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如笔者上《滋味》一文,文末说到“也许我们应该把全镇的人都请来同我们共享这美丽的欢乐……”,笔者就利用这个省略号,让学生充分想象这是一个怎样美丽的欢乐。学生不仅能联系自己春节放烟花的情景描绘那种美丽,还形容出那种盼望已久的快乐心情。此外,笔者利用课堂作文,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

在课堂中尽可能把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自己体会,自己发现和自己解决问题,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可从这两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在合作讨论中引导自主学习,发展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适当为学生提供探索讨论的时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学习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初读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时,学生普遍存在一种想法,认为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枯燥很单调,这反映学生不肯,怕吃苦。其实这是因为学生对主题理解不深刻不到位的缘故。后来,笔者就组织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自己从旁点拨,再让学生联系先生讲课的方法和内容,有些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枯燥,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来授课,严重扼杀了孩子活泼好问的天性,最后学生都认识到原来是教育制度本身存在缺陷,主题也理解了,还能结合当今的素质教育谈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提升。

2.在矛盾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善于把教学过程的矛盾展示给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积极思维,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例如:《社戏》一文,笔者巧妙地设计了一个问题:月夜归航途中偷吃罗汉豆,其实那豆是水煮的,戏呢看的打哈欠,可没我们现在弄的色香味俱全,可迅哥儿却说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呢?看似矛盾的问题经过(下转第36页)(上接第31页)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后,学生恍然大悟,原来作者难忘的是当地人的淳朴、热情的民风民俗。这样让学生质疑释疑,加强学生合作学习,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五、教学中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时,针对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方案,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故事会、朗读比赛、辩论会、课本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上《蜀鄙二僧》一文时,笔者让学生扮演文中两和尚,根据内容揣摩僧人的心理,琢磨说话的语气、神态,并对原文进行再创造,学生不仅演活了课本,还丰富了人物形象,深化了主题思想,也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可结合课文教材和社会新闻话题来加强学生的实践,使得学生能够在充实自己知识面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并了解自己,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语文素养。对于加强学生实践,教师可以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找相关资料,也可以找身边的新闻话题,例如笔者在上《墨子》一文时,要探讨墨子的劝说艺术,笔者就结合中日钓鱼岛事件,说说墨子处理国家争端的方式对现在的人们处理国家关系的启示(教师提供有关背景和新闻资料),学生就能够借古论今,畅所欲言,创新思维得到很大提升。

六、设计新颖的作业,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作业练习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条有效途径。教师可精心设计一些新颖的练习,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例如:笔者在上完《安塞腰鼓》后,设计了如下问题:1.安塞腰鼓涌动着生命的力量,展现了黄土地的阳刚之气,是我国西北的一种地方名鼓,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名鼓及作品?2.安塞腰鼓产生于我国西北部,你在电视或报纸上看到过有关西北大开发的报道吗?请课下办一张小报。3.你看过美国西部牛仔生活的影片吗?如果看过,说说你对美国西部及我国西部的印象。笔者通过这样几个问题,把课本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可见,我们中学教师要想做好其本质工作,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创新型的优秀人才,就必须在其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所有思维想象力潜能,充分调动其思维创新的兴趣和热情。要做好这些工作,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敢于向传统的教学观念挑战,教学要有创新,教法要有创新,教学手段要有创新,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让美丽的思维之花在课堂中绽放,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

篇8:让德育之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

一、导入新课时巧妙渗透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 能在一瞬间抓住学生的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如, 《最后的姿势》一课的导入, 我是这样设计的:在低沉、哀婉的背景音乐中, 我缓缓地叙述:“有这样一位老师, 在地震来临时, 用自己的身躯和双臂撑起一片天, 护住了他的学生。在黑暗中, 他不断地鼓励孩子们:‘不要害怕, 要保存体力!要坚持, 坚持就有希望!’终于孩子们获救了, 而他却永远地离开了。他, 就是汶川地震中的英雄———谭千秋, 而张开双臂护住学生, 铸就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然后出示课题, 学生齐读。从学生凝重的表情中, 从学生颤抖的声音中, 我能感受到学生被感动了。我也相信, 谭千秋会成为他们心目中做人的楷模。

二、在指导朗读时巧妙渗透

朗读是语文教学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因为作者的写作意图贯穿在课文的字里行间, 有的明确, 有的含蓄。只有通过朗读, 才能“悟”出“道”来, 才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才能从中得到启发, 受到教育。教师指导朗读的过程, 既是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 更是陶冶情操、体悟思想的过程。如, 教学《示儿》时,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脍炙人口的爱国诗句, 从而理解诗人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真挚、强烈的爱国热情。再如, 教学《大江保卫战》时, 学生们一遍遍诵读“……哪里有洪水, 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 哪里就有军徽闪烁……”一股对人民子弟兵的崇敬之情就涌动在学生心间。

三、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巧妙渗透

新课标要求, 学生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 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所以,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时, 我根据汉字的结体规律和美学原则, 阐析字形同做人之间的联系, 把识字、写字同育人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字形分析中掌握汉字, 明白做人的道理。如, 有一次上写字课, 我让学生练“刃”字, 然后问学生:“‘刃’字为什么是在刀上加一点呢?”学生发言后, 我总结说:“刀上加一点, 是指明刀最锋利的地方是刀刃。好钢用在刀刃上, 因此, 咱们必须学好本领, 成为好钢, 用在社会最需要的位置上, 做开拓的尖兵, 成为人中之杰, 成为国家的栋梁……”学生聚精会神地听着, 莫不颔首称是。

四、通过口语交际巧妙渗透

口语交际是语言训练的过程, 同时又是育人的过程。教师要利用口语交际进行德育渗透。如, 口语交际《这样做不好》时,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文中的两幅图, 然后让学生说说:这样做为什么不好?你该怎样劝说他们不要这样做?通过观察这两幅图, 学生懂得了要爱护花草树木, 节约用水的道理。同时再充分利用这一教学契机延伸至生活实际, 如爱护公共财物、保护动物、节约用电、爱惜粮食等, 要学生关心身边的事情, 并能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 有礼貌地劝说别人不要做有损于公共利益的事, 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德育。

篇9:让艺术之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

一、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美学艺术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美育,培养的是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高雅的审美情趣、自由活泼的个性,使他们具有发现美、欣赏美、展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审美意识,让他们融入文章,感悟文章的内涵。

语文教学的美学艺术主要表现在简笔画的运用上。成功的秘诀是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激发兴趣有很多方式,而不用花费多少力气的简笔画则是最实际、最有效的手段。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体会到简笔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激趣、解难、画龙点睛等重要作用。

1.简笔画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我要求学生理解“众星拱月”一词,但是单纯地解释词语,比较枯燥。教学时,我在黑板上先画了一个圆代表圆明园,让学生结合文中的句子理解“许多小园众星拱月般地围绕在圆明园周围”,请学生在黑板画示意图。学生都知道在圆明园的周围画小圆,显然,他们已经明白了“众星拱月”是指围绕着一个中心分布的意思。学生从抽象思维转向形象思维,利用简笔画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

2.简笔画可以使枯燥的知识变生动

在教学古诗词,解释词语或句子时,一般是教师说学生记,形式单调枯燥,所以出现了学生怕学,教师怕教的现象。事实上,只有领会意境,才能使学生接触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当然,引导学生领会意境是古诗词教学中的难点,我尝试把简笔画带进古诗词教学的课堂。例如,教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时,我让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词语,引导他们在黑板上画出词中所说的月亮、星星、青蛙、稻田、茅社等景物的简笔画,让学生结合诗词的内容联想。学生在联想的天空中画出了一个独特的夏夜,有明月清风、疏星稀雨,有稻花飘香、蛙声喧闹……学生们都陶醉在山村夏夜迷人的情境中。用简笔画来帮助理解,以“话”说“画”,以心悟诗,跨越时代、情感的障碍,才能真正领会古诗的韵味。

二、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声学艺术

语文教材是人类文化情感和美质的积淀,而这些情感和美质往往是内蕴的。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教师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和讲解使学生有所体会的。如果再借助音乐这种情感艺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那学生就会对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品味得更深。音乐能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也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教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的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以一个中国妇女受到洋人欺负却得不到中国巡警的保护的实例,配上当时黑暗社会的背景资料,让学生直视历史,目睹中国人所受的苦难。学生心海难平,在这个时刻,我播放了《义勇军进行曲》,激动人心的音乐唤起学生的民族意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铿将有力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着。文本与音乐的巧妙结合使学生走进了文本,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切切实实地提高了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在语文教学中融入表演艺术

声情并茂的表演会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无疑会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这种教育效果当然胜过空洞的道德说教和枯燥的课文分析。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姿势,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是整体的语文素质。一些具有故事情节的课文,很适合进行课堂表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如《景阳冈》一文,在教学“武松打虎”一段时,我让学生抓住武松的“三闪”和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等动作进行表演。学生投入地表演,把老虎的凶猛和武松在危急关头的沉着机智、英勇无畏的非凡之举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表演,学生不仅领略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还在头脑中描画出了老虎和武松的形象。我把表演当做一种教学手段,一种深刻理解课文,感受语言文字,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手段,在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像一个出色的导游,带领学生领略文本中的美景;像一个睿智的演说家,引导学生针砭时弊;像一个优秀的乐手,时时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与教师、文本产生共鸣。

我们要把语文教学看做既是完善学生人性的一门艺术,也是完善自己人性的一门艺术。我们要让语文阅读教学充满流动美,就要优化教学的结构、课堂氛围的营造,从而优化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使语文课堂成为流动着情感美、结构美、语言美的课程 ,使语文新课改获得丰收。

上一篇:万科面试18问下一篇:11全年养护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