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

2024-06-14

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精选八篇)

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 篇1

关键词:动脉溶栓,脑梗死,血管闭塞,再通,护理

急性脑梗死为神经科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常见疾病之一,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挽救缺血半暗带、促进闭塞血管再通、使脑组织血流得到回复或重建,避免神经功能的损害,是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1]。笔者所在医院自2008年1月采用尿激酶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了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就其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入选标准

2008年1月至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65例,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2],溶栓入选标准:(1)年龄18~75岁;(2)脑CT排除颅内出血;(3)颈内动脉系统患者无意识障碍;(4)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既往有颅内出血,近3周内有消化道或泌尿系统出血,2周内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2)近3个月有脑梗死或心肌梗死史;(3)收缩压>180 mm Hg,或舒张压>100 mm Hg;(4)严重心、肾、肝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者;(5)体检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或外伤者、凝血功能异常者;(6)妊娠;(7)不合作者。本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6±7.2)岁。其中颈内动脉系统18例,椎-基动脉系统7例。25例患者均于6 h内进行动脉溶栓治疗。

1.2 治疗方法

溶栓组病例在局麻下进行,经股动脉Seldinger法穿刺,置5F鞘,全身肝素化,首先进行主动脉弓上造影,明确颈总动脉有无狭窄病变。然后行颈动脉、椎动脉造影,进一步查找病变血管及血栓部位。换5F导引导管置入病变侧动脉,微导管小弯塑形后在微导丝引导下穿入血栓及远端,手推造影剂明确血栓的大小、长度及准确的部位。在血管闭塞点进行溶栓治疗,未发现血管闭塞则在病灶侧颈内动脉或椎动脉进行溶栓治疗,溶栓药物为尿激酶,将尿激酶50万U溶于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内,微量泵按1万U/min的速度持续均匀地内注入。用微量泵每使用25万U即行脑血管造影,观察闭塞血管再通情况,如果闭塞血管已完全通畅,应立即停止给药。如果注入总量达到100万U,而血管未开通则也停止溶栓治疗,另外溶栓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出血反应立即停止治疗。

2 结果

25例溶栓患者中发现闭塞17例(68.0%),包括颈内动脉主干闭塞6例;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分支闭塞7例,大脑前动脉闭塞2例,椎-基动脉闭塞2例。余8例(32.0%)未发现明显闭塞血管。溶栓后完全再通10例(58.8%),部分再通4例(23.5%),未再通3例(17.6%),总体血管再通率82.4%。本研究发现3例完全再通患者,用药后即刻症状、体征消失,基本痊愈。2例部分再通的患者,用药后症状部分改善,15 d后也达基本痊愈。颅内出血2例,均发生在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患者,其中1例溶栓后查头颅CT为少量脑出血,经治疗后好转,1例并发脑疝死亡。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患者入院后除立即进行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外,还要对患者的意识、瞳孔和肢体运动、感觉、反射进行监测评估,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由于该疾病常常是突然发生,患者及家属往往认识不足,术前护士应根据病情、心理状态、对患者及家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手术方法、治疗措施大致过程,消除患者心中的顾虑,减轻恐惧紧张心理,以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一旦确定手术,立即与介入室联系,迅速完成各项术前工作,行血常规、血型、电解质、凝血酶原时间、心电图检查,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备皮,导尿,溶栓药物准备。

3.2 术中护理

护士应协助患者平卧于手术台上,暴露手术区皮肤将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分泌物多时要及时清理。同时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保持其在95%以上。神志清楚患者若出现紧张和恐惧情绪,护士应给以安慰或陪在其身边给以安全感。加强病情观察,监测T、P、R、BP,并注意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的变化,同时备好急救用物,以便对术中出现的并发症和药物反应及时处理,患者躁动不安会影响溶栓的顺利进行,所以烦躁患者要给予制动,必要时用约束带固定四肢。

3.3 术后护理

3.3.1 病情观察

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每30~60 min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四肢活动情况。如出现头痛、呕吐、神志改变、脉搏缓慢、呼吸深而慢、血压升高、言语不清、肢体再度出现活动障碍等,提示并发脑出血可能,应立即通知医生,协助处理。注意观察尿量及颜色变化,嘱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减少毒副反应。其中1例患者溶栓后出现头痛伴呕吐,及时向医生反映病情后查头颅CT示少量脑出血,立即给予相应治疗后好转。

3.3.2 患肢及穿刺点护理

患者平卧位,拔动脉鞘后,穿刺点用无菌纱布覆盖,用手加压按压20~30 min后改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 h,穿刺肢体伸直,制动6~8 h,避免屈曲。观察穿刺点敷料有无渗血,肢体皮肤颜色、温度、血供、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清醒患者经常询问有无下肢疼痛现象。本组未发生穿刺点渗血、血肿及下肢栓塞现象。

3.3.3 用药护理

严格遵医嘱用药,及时调整药量,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尿激酶可直接使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溶酶,氯吡格雷和拜阿斯匹林均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速碧林)为具有高抗Xa活性和较低抗Ⅱa或抗凝血酶活性的低分子肝素,在使用上述药物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皮肤、黏膜、牙龈有无出血及动静脉穿刺点有无渗血,定期监测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及时调整用药。本组无皮肤、黏膜、牙龈及穿刺点出血现象。

3.3.4 其他护理

帮助患者做好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皮肤护理等,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让患者感觉舒适。

4 讨论

急性脑梗死后缺血半暗带区神经细胞由于侧枝循环的存在而保留部分血流供应,但仅能存活4~8 h,平均6 h[3]。若能在缺血脑组织出现坏死之前,及时恢复血供就有可能使半暗带区的脑细胞功能恢复,超早期溶栓治疗是使血管再通的有效治疗方法。脑梗死的超早期动脉溶栓至关重要,护士应协助医生选择病例,及时做好各项检查及护理,在溶栓中溶栓后均要给予严密的观察和细致的护理,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溶栓成功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Lewandowski CA,Frankel M,Tomsick TA,et al.Combined intravenous and intra - arterial r - TPA versus intra - arterial therapy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Emergency Manuge - ment of Stroke(EMS) Bridging Trial.Stroke,1999,12:2598 -2605.

[2]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380.

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 篇2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护理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578-0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科 2009年 1月—2012年 4月应用 rt2PA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103例,男63例,女40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61.8岁;有高血压病史49例, 吸烟史40例,糖尿病18例, 高脂血症史25例,房颤病史12例,精神病史1例。

1.2 治疗方法溶栓治疗以尿激酶治疗为主,即尿激酶50~100万单位加入生理盐水100ml,30分钟内静脉滴注。

3 溶栓护理

3.1 溶栓前准备 1、急性脑梗死发病在6h以内进行溶栓治疗是抢救的最佳时间。入院后,护士协助医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疾病进行判断,同时通知相关辅助科室协助做相应的检查,对疾病进行确诊。一旦确诊,则分秒必争,简短而详细地了解患者有无严重的脏器、血液疾患、有无溶栓的禁忌症。2、因急性脑梗死发病后出现的系列症状,对患者的形象及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极易出现紧张、恐惧、自卑等不良情绪。故要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快稳定病人的情绪,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向家属说明溶栓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同时也告诉其危险性,以取其配合,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语气柔和、肯定,面带微笑,更能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准备好溶栓药物、抢救药物及器材。

3.2 溶栓时护理 ①在溶栓的过程中,要保持静脉通道的绝对畅通,注意密切观察有无药液外漏,更要药物的配伍禁忌。每15~30分钟巡视并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及肢体的变化,定期监护生命体征、心电异常等。随时询问病人的感受,并详细记录,加强心理疏导,为溶栓的预后奠定基础。因为尿激酶是非选择性纤溶蛋白溶解剂,对循环血液系统具有全面的激活作用,可引起出血并发症,以脑出血最为危险。若有出血现象,如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瘀血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终止溶栓,做好并发症等处理。②、急性脑梗死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病史,故必须尽快将血压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同时注意防治或减少可以令血压升高的因素,如溶栓时给予专人的看护,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对自己的关心、重视。溶栓治疗后出现烦躁不安、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一般给予20%甘露醇快速静滴脱水治疗后很快能好转。治疗过程中若出现高热寒战等不良反应也应立即停止溶栓治疗,治疗后应对静脉注射穿刺部位,延长压迫时间,防止穿刺部位出血[2]。

3.3 溶栓后护理 ①疗效观察溶栓后观察患者意识、讲话时否清晰、瘫痪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并记录。②溶栓并发症观察再瘫痪或瘫痪加重,应立即做头颅CT检查是否有出血,判断是再灌注损伤或是出血。颅内出血是溶栓治疗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预后较差。溶栓后密切观察血压变化。③溶栓后在最初24小时内定时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若在24小时内头痛加剧、出现呕吐、血压骤升、意识障碍等症状时需警惕有脑出血的可能。必须立即报告,并准备好抢救物品,及时救治。④溶栓后血压保持在102~180/64~110mmHg较为适宜。

3.4健康教育

3.4.1由于接受溶栓治疗患者全身呈低凝状态,存在出血倾向,故应提醒患者注意休息,溶栓结束后严格卧床24h,24h内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以床上活动为主,不宜过早离床[3]。

3.4.2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和语言功能障碍,待病情稳定后对有功能障碍的肢体早期进行按摩或被动训练,多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对患者进行安抚,使其感受到关心和体贴。创造良好的饮食、居住环境,调整饮食结构,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基本知识,应长期治疗高血压,避免诱因,食应给予低盐、低胆固醇、低脂、多食水果疏菜、戒烟、忌酒。有糖尿病者给予给予低糖饮食。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长期卧床者要定期给予翻身,做好个人基础护理,预防肺炎、压疮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严格掌握溶栓指征,缩短脑梗塞患者发病至溶栓的时间是溶栓治疗成功的关键。同时,护士在溶栓治疗前后做好护理配合,進行严密观察是确保病人安全的前提和条件。护士应在溶栓用药期间积极配合医生,密切观察病情,加强监护技术,对脑梗死患者的急救及康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凤芝,白玉玲,徐文文.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7):893-894.

[2] 朱亚波,唐艳红.脑梗死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J].医学信息,2011,24(1):183-184.

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均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神经内科2007年3月—2009年3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病人共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6.5岁。所有病例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中脑血栓形成的诊断要点[1],以及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的疾病诊断标准[2]。

入选标准:脑梗死发病6 h以内,椎-基底动脉血栓可延长至48 h内;年龄50岁~80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分;头颅CT无出血,未见明显的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对应的低密度灶;血管造影证实血管血栓及部位,且该血管闭塞可以解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无近期(14 d内)手术史、应用肝素等抗凝剂史及严重的心、肝、肾疾病史;血压≤180/110mmHg(1 mmHg=0.133 kPa)。

1.2 研究方法

采取对照临床研究方法,观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与常规保守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证候的影响。在发病前以及治疗后1 d、3 d、5 d、7 d、14 d按照NIHSS测定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采集中医证候信息。

1.3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根据病人或家属是否接受溶栓意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稳定动脉硬化斑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入组后立即给予动脉溶栓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试验期间两组均不合用任何治疗脑梗死中药制剂及抗凝剂,两组病人可合用常规降压、降糖治疗药物。如病人合并出现高颅压、感染、消化道出血等情况,给予相应对症治疗。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非参数t检验,对于单一证型出现频数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进行描述。

2 结果

2.1 两组在发病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基本证素分布(见表1、表2)

2.2 证候的演变

2.2.1 风证

治疗前两组病人中风证的出现比例均较高,其中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75%;治疗后风证的辨证结果因对辨证适用限定时间的把握不同而异,具体描述如下:以治疗后1 d为限,即治疗1 d后不再考虑发病时的情况。治疗1 d后,风证的出现频率明显下降;治疗3d,风证出现频率继续减少;治疗7 d,风证在两组病人中消失(见图1)。以治疗后3 d为限,发病3 d后是否存在风证则以病情是否有继续加重作为判断风证的依据。治疗1 d后,风证的出现频率未见下降,其中治疗组仍为100%,对照组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 d,风证出现频率开始减少;治疗7 d,风证在两组病人中消失(见图2)。以治疗后7 d为限,发病7 d后是否存在风证则以病情是否有继续加重作为判断风证的依据。治疗1 d、3 d、5 d后,风证的出现频率未见下降,其中治疗组仍为100%,对照组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 d,风证在两组病人中消失(见图3)。依此类推,随着对风证诊断时间限定时间的延长,两组风证存在时间亦相应延长。

2.2.2 痰证

治疗前,痰证在两组病人中出现比例均为100%,两组病人痰证出现比例在治疗后7 d最低(见图4)

2.2.3 火证

在治疗前两组病人火证出现比例均较高;治疗后,两组病人火证的比例随病程的发展而降低(见图5)。

2.2.4 瘀证

治疗前,瘀证在两组病人中出现比例均为100%;治疗后瘀证的出现比例无明显变化。治疗后14 d,瘀证在两组病人中出现比例仍为100%(见图6)。

2.2.5 阴虚证

治疗前两组阴虚证的出现比例均较低,随着病程的延长,该证型的出现比例未见明显的变化(见图7)。

2.2.6 气虚证

在治疗前两组病人中均未见气虚证的出现,治疗后随着病程的延长,气虚证出现比例增加;治疗后3 d,治疗组中气虚证出现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见图8)。

全部40例病人治疗14 d后,34例风证全部消失,气虚证由治疗前的0例变为8例,火证由治疗前的22例变为9例,以上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瘀证在治疗前后两组的出现率均为100%。

3 讨论

3.1 脑梗死急性期的证候特征

本研究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归纳为风、火、痰、瘀、气虚、阴虚六个基本证候,中风病人的证候可以为此六者的组合形式[3]。目前的研究中均将其视作相对独立的证候要素[4,5,6]。林建雄等[5]的研究结果提示,脑梗死最多见的临床证候为风瘀证,其次为风痰瘀证。单一证候以瘀证与风证最多,而两证组合同时存在的出现频率以风瘀证与痰瘀证最多,而且中风病急性期的病患大多以虚实夹杂证最多,虚证极少。梁伟雄等[6]研究结果显示,血瘀证和痰证是脑梗死发病时的主要病因病机,风证、火证是脑梗死诸证组合中的主要证候。最常见的证候为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血瘀内停证、风火夹痰证、风火上扰、痰瘀互结证六类证候。

本研究中风证、痰证、瘀证在脑梗死超早期均为出现频率较高的证素,其中痰证和瘀证在两组病人发病时出现比例均为100%,火证次之。可以看出,脑梗死急性期以实证为主,风、痰、瘀或痰瘀互结为主要的病机。随着病程的发展,实证的比例下降;而虚证,特别是气虚证的比例开始增加,瘀证在整个过程中则一直存在。这与大多数文献报道的结果是符合的[5,6,7,8]。

治疗组的证候变化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符合急性脑梗死超早期的总体证候演变规律,而没有显示出溶栓治疗的特殊性,其原因可能有:动脉溶栓治疗靶点单一,主要针对偏瘫症状,对于其他中医症状效果不明显;溶栓治疗在脑梗死超早期进行,且很快见效,这时脑梗死对全身的影响还来不及在证候中得到反映;本次研究入组的病人病情相对较轻,入组时平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4分~8.4分,兼夹证较少,难以体现溶栓治疗对证候的影响。而确切的原因还需要更多大样本量才可能确定。

3.2 关于风证的诊断标准

在上述《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中,起病形式的急骤与否是诊断风证的重要标准,但是对于风证诊断标准应用时间没有具体的限定。如果在病程后期依然采用早期起病急骤来判断是否存在风证,则风证将持续存在,而这显然是不适合的。

在本研究中,如从发病1 d后(包含1 d)的每个观察点开始不考虑起病形式,则治疗组发病1 d后风证的出现频率会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可因此造成溶栓治疗具有祛风作用的印象,这与一般意义上认为溶栓是活血化瘀治疗的观点有较大出入;如从发病3 d后(包含3 d)的每个观察点开始不考虑发病时的起病形式,则治发病1 d两组风证出现频率均未见减少,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当风证诊断的时间限定为7d以内时,也出现类似的情况,即发病1 d~5 d两组风证出现频率均未见减少,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出,对风证证候诊断标准不同应用时间的限定进行风证的判断,将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对于风证辨证标准有进一步细化的必要。

3.3 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的血瘀证

一般认为溶栓药物具有中医活血化瘀性质。但本组病例显示,缺血性卒中的血瘀证并不因为溶栓治疗后病人偏瘫症状改善而变化,这是值得思考的。是溶栓药物不具有活血化瘀性质?还是脑梗死未必一定属于血瘀证?我们认为,中医血瘀证的概念与现代血液凝固机制的概念并不完全等同对于缺血性脑卒中血瘀证证候本质的认识尚待进一步深化

总之,中风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合理性和操作性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3.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93):64-65.

[4]骊永平,陈启光,张菊萍,等.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4,25(1):14.

[5]林建雄,冯晔,陈建霖,等.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候分布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4):83-85.

[6]梁伟雄,温泽淮,欧爱华,等.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4(2):71-75.

[7]王顺道,司志国,黄宜兴,等.中风病证候的初步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1995,4(2):85-88.

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篇4

关键词: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护理

在临床上,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1]。本文研究当中, 旨在观察使用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患者, 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的效果, 现将详情报道如下, 以供临床参考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 在我院治疗脑梗死疾病的患者80例, 将其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组, 将采取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 将采取非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每组各40例。观察组当中, 男性患者占22例、女性患者占18例, 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 (59.76±10.16) 岁。对照组当中, 男性患者占23例、女性患者占17例, 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 (59.46±10.83) 岁。对两组脑梗死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 没有明显的对比差异,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因此可以进行研究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当中, 给本组脑梗死的患者, 使用非溶栓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给患者使用20 m L剂量的香丹注射液, 以及每日150~350 mg剂量范围的拜阿司匹林胶囊进行治疗[2]。观察组当中, 给本组脑梗死的患者, 使用溶栓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3]。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第一, 使用0.85 mg/kg剂量的RTPA, 抽取十分之一的剂量, 给患者进行静脉肌内注射1 min, 将剩余的十分之九的剂量, 给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第二, 给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方式同对照组。

1.3 疗效判定标准:观察两组脑梗死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 将其分为三个等级标准[4]:治愈: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有效: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生命体征有所改善。无效: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生命体征没有改善, 严重者死亡。总有效率= (治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 对两组治疗和护理脑梗死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的情况, 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P<0.05代表两组脑梗死疾病的患者之间, 在经过不同方式的治疗和护理后, 对比治疗和护理的效果存在差异, 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根据结果显示, 观察组脑梗死疾病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5.00%, 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疾病患者的总有效率77.50% (P<0.05) 。见表1。

3讨论

对超早期脑梗死的患者, 在实施溶栓治疗时, 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选择适宜的溶栓治疗时机。在脑梗死的患者入院后, 协助医师查阅患者的病例, 根据RTPA溶栓治疗的特征, 保证脑梗死患者的血管能够溶通, 故此, 需尽可能的缩短患者发病时间到治疗时间的间隔差, 在6 h内, 安排患者进行溶栓治疗。②在溶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全程陪同患者,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如有异常情况, 立即通知医师实施相应的抢救措施, 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③溶栓治疗后的护理。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心率和血压, 监测频率是, 在治疗后12 h内, 每隔30 min监测1次;在治疗后24 h内, 每隔60 min监测1次;在治疗后48 h内, 每隔120 min监测1次;待患者的病情稳定后, 在48 h内, 每隔240 min监测1次。④并发出血状况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口腔、鼻腔、皮肤、消化系统等是否出现出血情况, 将四肢障碍、语言表达能力障碍的患者列为重点观察对象, 随时将患者的情况上报给医师。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脑梗死的患者, 在实施溶栓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 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5.00%, 而对照组脑梗死的患者, 在实施非溶栓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 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仅有77.50%。由此可见, 两组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情况对比有差异, 统计学具有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使用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患者, 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后, 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 在临床上有非常积极的重大影响力。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 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参考文献

[1]吴海琴, 汤燕, 张欣, 等.幽门螺杆菌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2, 41 (5) :547-552.

[2]冯海松, 黎红华, 周佩, 等.代谢综合征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2, 25 (5) :378-380.

[3]舒敏, 章军建.A B C D3评分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2, 41 (5) :607-610.

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 篇5

关键词: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超选择眼动脉插管溶栓,显影时间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科急重症。起病急,病情发展快,阻塞导致视网膜急性缺血、缺氧,造成视力严重下降[1]。在临床治疗中,传统常规治疗方法有使用血管扩张剂,行眼前房穿刺、眼球按摩、口服乙酰唑胺等降低眼压,吸氧,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应用、解痉等,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些年来,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导管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超选择眼动脉插管溶栓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治疗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2]。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21例(21眼)的研究,探析超选择眼动脉插管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21例(21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其中女6例,男15例;年龄34~69(56.2±4.3)岁;发病时间1~72(32.1±3.5)h。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视力骤然下降到无光感、光感或者眼前手动;(2)病程在1周内;(3)年龄不到70岁,血压不到170/100mm Hg;(4)近3个月无脑出血、脑梗死及外科手术史;(5)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动脉期充盈迟缓;(6)无全身脏器严重病变[3]。

排除标准:(1)伴有血管畸形与血管内膜炎者;(2)伴有外伤、眼部异常、心脏病、急性脑卒中者;(3)近期接受过静脉或者局部注射溶栓,及症状自行减轻者;(4)伴有严重肝、肾、凝血功能异常者;(5)导管插管路径不理想者;(6)合并有严重感染性疾病者[4]。

1.3方法溶栓治疗前,给予患者常规检查,即视力、眼底镜、裂隙灯、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显示,眼动脉充盈时间延长30~120s显影。经患者同意后,检查凝血功能与血压,在显示正常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局麻,采用Seldinger技术予以右股动脉穿刺,置入6F动脉鞘,之后给予全身肝素化,剂量为1mg/kg,利用5F造影管对全脑血管予以造影,进而对全脑血管情况予以全面了解。通过导丝交换,把6F动脉鞘置入患侧颈动脉C2水平,然后用同轴微导管超选患侧眼动脉进行造影,对眼动脉及其分支的血供状况予以全面了解。将(20~50)万U尿激酶,以每10min(5~10)万U的速度泵入。在完成手术之后,持续使用肝素钠48h抗凝。此外,在使用阿司匹林(100mg/d)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同时,还要进行活血、扩容等治疗,治疗时间为10d。

1.4观察指标观察与记录患者溶栓前后的视网膜中央动脉显影时间、视网膜动-静脉显影时间、臂-视网膜动脉显影时间、视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5疗效评价标准术后3个月,根据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划分成显效、有效、无效。以国际标准视力表为判定标准:显效:患者视力从无光感、光感或眼前手动提升到0.05及以上。有效:患者视力从无光感、光感或眼前手动提升到0.01及以上,但未达到0.05,或从无光感变为光感。无效:患者视力无明显提升或达不到上述标准。临床总有效率是显效率与有效率的总和[5]。

1.6统计学处理将患者观察数据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 22.0中予以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溶栓治疗前后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显影时间比较溶栓治疗48h后再次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显影时间、视网膜动-静脉显影时间、臂-视网膜动脉显影时间明显短于溶栓治疗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48h内患者溶栓总有效率是93.8%,48h后患者溶栓总有效率是40.0%,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对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治疗期间,出现1例下肢麻木,1周后症状消失,未出现颅内及其他脏器感染与出血症状。

3讨论

视网膜血液供应来自颈内动脉的分支眼动脉,而眼动脉又包括视网膜中央动脉系统与睫状动脉系统[6]。由于视网膜中央动脉为终末动脉,如果出现阻塞,就会引起视网膜急性缺血、缺氧,严重损害视功能。根据临床调查显示,在发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时候,很少出现血管完全性阻塞[7]。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多显示动脉充盈迟缓或者充盈不足。此种残留性视网膜供血,导致视网膜处在相对缺血状态,这使视网膜视神经在一定条件下,一旦血液供应恢复,就有可能恢复视功能。造成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最常见的原因是血管栓塞与形成血栓,选择溶栓治疗就有可能使视网膜恢复血供,使视功能得到恢复。

对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治疗,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全身静脉用药(溶栓、活血、扩容、解痉)及眼部局部用药等方法,效果较差。并且静脉内全身应用溶栓药物,用药剂量难以很好掌握,效果不一,并发症较多且严重[8]。而超选择眼动脉插管溶栓,通过用动脉插管的方法,将小剂量溶栓药物直接送达受阻动脉处,使受阻动脉局部形成一个较高的有效浓度进行溶栓,缩短了溶栓时间,提高了血管再通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9]。此外,此种治疗方法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溶栓治疗后,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显影时间、视网膜动-静脉显影时间、臂-视网膜动脉显影时间明显短于溶栓治疗前,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内患者溶栓总有效率是93.8%,48h后患者溶栓总有效率是40.0%,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本研究中21例患者的结果分析,患者插管溶栓治疗时间越早,视力恢复的程度越高。治疗期间,出现1例下肢麻木,1周后症状消失,未出现颅内及其他脏器感染与出血症状。由此可见,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治疗中应用超选择眼动脉插管溶栓治疗,是可行且有效安全的,越早启动溶栓治疗越能获得好的治疗效果[10]。

总而言之,对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早期(48h内,越早越好)施行超选择眼动脉插管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力状况,提高临床疗效。超选择眼动脉插管溶栓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王红伟.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联合药物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31):69-70.

[2]刘岩.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9):131.

[3]朱远军,金敏,高宗银,等.倍他洛尔滴眼液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治疗中应用疗效观察[J].广州医药,2014,45(4):36-38.

[4]刘太平,梁卫丰.介入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失败1例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10):1560-1561.

[5]张兰华,赵鸿玉,苏艳,等.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诊断与治疗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11-112.

[6]陈丽娟,郑玄中,柳建军.超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1):9-10.

[7]黄洲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的临床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6):39.

[8]田锦林,杜亚辉,罗军,等.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超选择性眼动脉溶栓与保守治疗的效果比较[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0,7(4):367-369.

[9]陈丽娟,黄克伟,柳建军.超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10):1181-1182.

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临床诊断标准[3],患者或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既往有颅内出血史或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根据溶栓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66例。A组男32例,女34例,年龄56~85岁,平均年龄(68.74±5.15)岁;B组男33例,女33例,年龄57~85岁,平均年龄(68.21±5.3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本研究经本院伦理会审核同意。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护理措施,并对患者血压、凝血指标、血氧饱和度进行全程监测,在此基础上行溶栓治疗。

1.2.1 A组

行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①对股动脉进行穿刺后行全身肝素化,根据血管造影诊断结果明确脑动脉闭塞部位,并对全脑动脉循环做出评估,使微导丝穿过血栓或微导管尽量接近梗死部位;②将30万U尿激酶溶于20 ml生理盐水,使用微量泵于30 min内输注完毕;③30 min后行血管造影复查,若血管未通再注入30万U尿激酶。

1.2.2 B组

行静脉溶栓治疗:将150万U尿激酶与100 ml生理盐水混合,30 min内静脉滴注完毕。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以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以此为疗效评定标准[4]:①基本治愈:NIHSS评分降低>80%;②有效:NIHSS评分降低30%~80%;③无效:NIHSS评分降低<30%。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A组总有效率为95.45%,B组为89.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2%,显著低于B组的12.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类型,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具有较高发病率,且致死率及致残率极高,已成为威胁中老年患者生命健康及生存质量的重要危重症之一[5]。目前,溶栓治疗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主要有效方法,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资料证明[6],溶栓时间窗、尿激酶使用剂量、溶栓给药途径等多种因素均会对治疗效果造成不同影响。目前,溶栓治疗主要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7],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传统溶栓方法,因其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小、成本低等显著优势,得到患者广泛支持与认可。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是使用Seldinger技术将溶栓微导管通过股动脉穿刺置入或接近血栓部位的一种溶栓方法,该溶栓方法可将尿激酶直接送达血栓部位,进而达到有效溶解血栓的目的。本研究中,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邹蓉等[6]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超选择性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均可取得显著疗效,但前者较后者安全性更高。尿激酶是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常用溶栓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促进纤溶酶原向纤溶酶转化,对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本品缺乏特异性,且在使用剂量较大情况下易发生皮肤出血、黏膜出血、呕血、血尿等不良事件,进而对疾病的良好转归造成不利影响。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并直接作用于闭塞血管血栓形成部位,可使病变部位血供迅速恢复,且尿激酶使用剂量远低于静脉溶栓治疗,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7,8]。

综上所述,超选择性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均可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但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安全性更高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闫少净,朴翔宇.急性脑梗死与年龄、白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研究.当代医学,2016,22(11):20-21.

[2]方浩威,黄晓芸,梅志忠,等.超选择性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对比.当代医学,2013,19(9):3-4.

[3]金丽,李晓芸,郑大勇.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老年患者准介入溶栓治疗疗效及安全性.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8):2241-2242.

[4]刘晓林,刘宓宓.超选择性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对比分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71-73.

[5]郭舜源,陈波,史宗杰,等.伴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12):1314-1318.

[6]邹蓉,刘朝霞,曲晓宁,等.超选择性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对比.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8):47-50.

[7]李博,罗晓光.急性脑梗死超选择性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的比较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14,9(3):25-26.

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入选标准: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 (1) 年龄≤75岁; (2) 发病在6h内; (3) 头颅CT检查无出血或低密度影像, 也无早期脑梗死影像 (脑沟消失) , 有腔隙梗死而无症状及体征者仍可入选; (4) 意识清楚或嗜睡; (5) 血压控制在180/100mmHg (1mmHg=0.133kPa) 以下; (6) 瘫痪肢体肌力≤3级; (7) 治疗组须患者或家属签署溶栓治疗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1) 近6个月有颅内出血; (2) 近3个月有脑梗死或心肌梗死病史; (3) 近期有消化道出血、手术、创伤等; (4) 正在使用抗凝剂; (5) 有出血倾向或出血疾病史; (6) 休克及未能控制的高血压, 血压>200/120mmHg; (7) 严重的心、肺、肾、肝及其他脏器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史; (8) 妊娠[2]。

1.2 一般资料

在11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中, 将患者或家属签署溶栓治疗知情同意书者56例列入溶栓组患者, 男28例, 女28例, 年龄47~75岁, 平均65岁。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者56例列入对照组患者, 男27例, 女29例, 年龄45~73岁, 平均64岁。两组在年龄、性别、发病距离治疗的时间上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 。

1.3 治疗方法

溶栓组给予尿激酶50万IU加0.9%NS 40mL静脉推注, 随后用尿激酶100万IU加0.9%NS 100mL静脉滴入, 滴入时间30min, 滴入后6h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IU皮下注射, 12小时/次, 共用7d。对照组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IU/次, 12小时/次, 共7d。两组均应用血塞通、钙离子拮抗剂、清除自由基等药物治疗。

1.4 疗效评定

1.4.1 评分

根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CSS) ”[3]进行评分。

1.4.2 疗效评定标准[3]

(1) 基本痊愈:评分减少91%~100%。 (2) 显著有效:评分减少46%~90%。 (3) 有效:评分减少18%~45%。 (4) 无变化:评分无变化, 或增减17%以内。 (5) 恶化:评分增加18%以上。 (6) 死亡。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分析,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14d后两组疗效见表1。

2.2 并发症

溶栓组出现鼻纽1例, 皮下出血1例, 处理后无影响;出现梗死后出血2例, 1例致脑疝形成, 手术治疗无效死亡;再闭塞2例。对照组出现梗死后出血1例, 皮下出血2例。

2.3 统计学分析

1 4 d痊愈率溶栓组高于对照组 (P<0.0 5) ;总有效率治疗组85.7%, 对照组57.1%, 有显著差别 (P<0.01) 。两组中出现出血倾向数相似,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进入老龄社会步伐加快, 老年性脑梗死发病将日趋增多, 致死、致残率增高, 给个人、家庭、国家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而传统应用活血化瘀、扩张血管的药物难以根除已形成的梗死灶, 往往给患者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随1977年Astrup用电生理的方法发现了局灶性脑缺血中心坏死区周围存在可逆性坏死性损伤区域, 为半暗带, 并由此提出缺血半暗带理论, 溶栓治疗渐被人们所重视。1997年美国FAD批准把溶栓治疗作为唯一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4], 我国已把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作为“九五”攻关项目进行了大规模的样本研究, 已有许多的研究证明及早地恢复脑血流可改善半暗带区的血液供应, 缩小梗死面积, 挽救未死亡的脑组织及其功能, 从而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减少长期功能障碍发生[5]。

关于溶栓方法, 国内外已经有多种研究, 可有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动静脉联合溶栓等多种手段;溶栓药物则可选择尿激酶、rt-PA等。鉴于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及当地人群实际情况, 本次仅选择尿激酶静脉溶栓手段进行观察。

溶栓治疗的关键是时间, 半暗带理论给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提供了依据。半暗带区的病理改变极其复杂, 时间长短不一, 个体差异性大, 短则十余分钟, 长则十几小时, 有的甚至达24h还有半暗带区的存在[6]。目前多项研究均把溶栓时间窗定在发病6h以内, 以3h内为最佳, 故本文所有入选病例均在此时间窗内。

本文观察结果显示, 溶栓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 尤以痊愈率提高明显, 提示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确能使血管再通, 缩小梗死面积、程度, 减轻神经功能损害程度, 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溶栓组有4例出血倾向者, 对照组有3例, 分别占百分比为7.1%、5.4%, 二者无统计学差别。可以说, 大剂量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疗法是治愈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且在价格上是r-PA的1/20, 很适合在基层医院中能被广泛开展。

此后我们工作中, 应继续加大溶栓治疗的宣传力度, 让患者加强早治疗的意识, 以便让溶栓疗法能为更多患者减轻痛苦, 同时亦进一步观察研究尿激酶溶栓的最佳剂量, 进一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目的 观察尿激酶对超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各56例, 两组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血塞通、钙离子拮抗剂、清除自由基等药物治疗, 溶栓组另给予尿激酶治疗, 评定溶栓后6h、24h、14d的疗效。结果 尿激酶静脉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有效率、显效率、痊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尤适用于基层医院。结论 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关键词:尿激酶,静脉溶栓,脑梗死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6-378.

[2]中华神经科学会.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早期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 39 (10) :678-683.

[3]中华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1995) [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81-383.

[4]中华神经科学会.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8, 31 (3) :189.

[5]程虹.急性脑梗死的溶栓及神经系统保护剂治疗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0, 6 (4) :205.

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 男21例, 女9例;年龄34~78岁, 平均年龄65岁。且符合以下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标准: (1) 发病在6h内; (2) 头颅CT或MRI弥散成像确诊为脑梗死, 排除颅内出血; (3) 血压<170/100mmHg (1mmHg=0.133kPa) ; (4) 无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胃出血、活动性出血或出血倾向; (5) 无明显的意识障碍; (6) 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7) 凝血四项正常; (8) 肢体肌张力<3级。

1.2 治疗方法

患者一旦确诊, 尽早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尿激酶2万U, 加入NS 100ml中用输液泵静脉滴注, 1h滴完, 1次/d, 连用3~5d。停用尿激酶第2天开始应用0.9% NS 60ml, 加肝素钠1.25万U, 微泵注射, 5ml/h, 连用3~5d。并常规给予抗凝、降压、降纤、抗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细胞等治疗, 用药期间注意随时监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 3d后复查脑CT, 有出血倾向者立即停用。

1.3 疗效判断

按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标准及改良爱丁堡与斯堪的纳维亚研究组日常生活功能缺陷进行评分[3], 基本治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6%;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以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死亡。

2 结果

本组基本治愈17例, 占56.67%;显著进步8例, 占26.67%;进步3例, 占10%;无变化2例, 占6.67%。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急性脑梗死起病急、来势凶、发展快, 患者常因自理能力下降, 出现不同程度肢体和语言功能障碍, 多数患者因存在心理障碍, 变得沉默、抑郁、暴躁, 甚至悲观厌世[4]。加上对溶栓治疗不了解, 往往心存疑虑和恐惧, 从而加重心理负担。因此, 在护理此类患者时, 要正确应用心理护理学的原则,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耐心细致解释超早期积极溶栓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3.2 溶栓治疗前的护理

按溶栓治疗方案要求, 了解患者有无出血史;检查心、肝、肾功能;测定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计数, 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以最快和最有效的措施落实患者的诊治护理。

3.3 溶栓治疗时的护理

3.3.1 准确及时执行医嘱。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正确、准确吸取尿激酶剂量, 严格控制滴速, 确保尿激酶在规定时间内滴完。由于尿激酶在溶解时剧烈震动会使其活力降低, 输入过慢会降低疗效, 所以, 必须掌握正确的加药、输入方法, 发挥其最佳疗效[5]。

3.3.2 密切观察病情。

一是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和肢体肌力的变化。如患者在24h内出现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或进行性意识障碍, 双侧瞳孔不等大, 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呼吸慢而深, 血压升高, 原有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肢体活动障碍, 提示有脑出血或继发性脑梗死的可能, 应立即通知医生, 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二是严密监测血压。血压可反映颅内和血管活动中枢的情况, 由于应激膀胱胀满、头痛、脑缺氧生理性反应或颅内压增高等原因, 常可导致短暂的血压升高, 这有利于改善缺血区的灌注量, 故临床应慎用降压药。如平均舒张压>130mmHg, 或收缩压>220mmHg, 可口服适量抗高血压药物, 但必须加强对血压的监测, 以免血压过低而导致脑血流灌注量锐减而加重脑梗死。一旦出现低血压, 应及时补液以补充血容量或给予适量的升压药物[6]。三是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出血、便血和血尿, 尤其是有无颅内出血, 一旦发现出血倾向, 应立即报告医生, 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

3.4 溶栓治疗后的护理

3.4.1 加强口腔、皮肤黏膜的护理。

脑梗死患者大多伴有肌力下降、偏瘫、截瘫及语言、听力功能障碍等, 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所以, 护士应给其做好口腔、皮肤、会阴等的护理, 保持口腔、皮肤、会阴的清洁, 取平卧或健侧卧位, 每2h协助翻身1次, 并给予按摩骨突受压处, 防止口腔、皮肤、尿道、呼吸道感染, 预防褥疮的发生。

3.4.2 加强饮食护理。

进食低盐低脂、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及粗纤维、宜消化的食物, 避免进食过硬、粗糙和过热的食物, 防止损伤消化道黏膜引起出血。对于病情危重吞咽困难而不能进食者及时给予鼻饲, 保证营养供给, 适当饮水, 以达到稀释血液, 防止血液黏稠、皮肤干燥和便秘的目的。

3.4.3 肢体及言语功能康复训练的护理。

康复训练是提高溶栓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4]。溶栓的患者病情稳定后, 及根据康复训练计划进行肢体和语言功能的训练, 但要遵循循序渐进、劳逸结合的原则, 不能操之过急。首先是床上进行各种训练, 在床上做瘫痪关节的屈、伸、展、旋等运动, 2h/d, 分2~4次完成, 此期要保持主要关节功能位, 防止关节挛缩、畸形, 并要家属学会指导;患者能坐起后, 鼓励其进行下床站立训练;站稳10min无疲劳感时, 进行步态训练, 2~4h/d, 分2~4次进行, 注意变换体位时不可太急太快, 防止体位性低血压而出现头晕或晕倒致伤的意外。语言障碍者的语言训练与肢体功能训练同时进行, 每天坚持做口腔操、舌运动, 进行发音练习, 从简到繁, 从易到难, 循序渐进。

3.5 出院后的护理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脑梗死防治知识, 解释避免各种诱因的基本做法, 告诉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戒烟, 限酒, 适当运动, 多饮水, 合理饮食, 避免脑梗死再次复发。指导患者出院后服药的方法、注意事项, 告知患者来院复查时间。对肌力尚未完全恢复的患者, 教会患者及家属肢体被动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的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是超早期溶栓治疗, 准确、安全、迅速将溶栓药物输入是静脉溶栓的关键。溶栓前的心理疏导、溶栓过程的密切观察、溶栓后的康复训练、出院后的康复指导, 是争取患者恢复最佳效果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代秀芹, 陈锐, 张丽华, 等.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水平的影响 (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5, 2 (5) :228-229.

[2]王新德, 主编.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 (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536-537.

[3]中华神经科学会,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J)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381.

[4]王立芳.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 (J) .齐鲁护理杂志, 2005, 11 (16) :1462.

[5]沈传业, 陶如华, 刘玉清.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 (J) .中华全科医学, 2009, (7) :781-782.

上一篇:高考数学模拟试卷二下一篇:危机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