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脑动脉硬化

2024-06-16

早期脑动脉硬化(精选十篇)

早期脑动脉硬化 篇1

关键词:高压氧与药物联合应用,早期脑动脉硬化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1992年12月至2012年1月我们对290例早期脑动脉硬化患者进行资料统计, 高压氧及药物联合应用治疗168例患者:对照组实行药物治疗122例患者。治疗组168例, 女85例, 男83例, 年龄在55~73岁, 平均56岁;对照组122例, 女51例, 男71例, 年龄43~72岁, 平均54岁。

1.2 分型

高压氧组按其临床症状、体征、CT及MRI分为脑动脉硬化性神经症候群126例, 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15例, 脑动脉硬化性痴呆8例, 脑动脉硬化性震颤麻痹综合征12例,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7例。对照组分别为86例, 12例, 14例, 8例, 2例。

1.3 诊断依据与方法

依据临床症状与体征、EEC、CT、MRI确诊。诊断标准参考山东李义召等主编1998年山东大学出版的《脑血管病治疗学》关于脑动脉硬化的有关章节。

1.4 方法

治疗组采用空气加压舱, 20 min加压至0.22Mpa (2.2ATA) , 面罩吸氧30 min后休息10 min。再吸氧30 min。然后减压20 min后出舱。每日治疗一次, 10次为一个疗程。一般2~4个疗程, 同时配合舒血宁、复方丹参、血塞通注射液、能量合剂、口服ATP片、阿司匹林、降压、降血脂、降血糖等对症处理。

1.5 疗效判定

治愈:眩晕、头痛、失眠、震颤基本消失, 记忆力、计算力基本恢复。显著:眩晕、头痛、失眠、震颤明显好转, 记忆力、计算力明显好转, 能与人进行基本交谈。好转:眩晕、头痛、失眠、震颤有一定好转, 记忆力、计算力有一定的改善, 但不能完全与人交往。无效:治疗后各种症状无变化。

2结果

2.1 高压氧与对照组脑动脉硬化的疗效。高压氧组168例。其中失眠146例、头痛108例、记忆力下降96例、计算力下降12例、震颤5例。治愈显效的分别为131例、91例、64例、79例、35例、35例。治愈显效率为85%。对照组:其中头痛79例、眩晕87例、失眠95例、记忆力下降65例、计算力下降8例、震颤6例。治愈显效的分别为76例、71例、66例、42例、37例、3例。显效率为73%。高压氧组对头痛、眩晕、失眠、记忆力下降、计算力下降、震颤较对照组疗效有显著的意义。 (P<0.005)

2.2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为2.0MHz高压氧治疗前后分别于颞窗、枕窗检测大脑中动脉 (MCA) , 大脑前动脉 (ACA) , 大脑后动脉 (PCA) 的PI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 高压氧治疗10次对颅底动脉 (PI) 有明显影响, 尤其是ACA。

2.3 所有患者用药前测一次血流变。用药7 d、21 d、各测一次血流变。以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浆纤维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沉方程K值6项指标为观察指标。清晨空腹抽血, 2 h内测定。治疗组用药物前及用药后血流变学指标作自身对照:治疗组及对照组用药后7、21 d血流变指标做对照。检测的数值均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采用t检查。

2.4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见附表2。

2.5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见附表3。

2.6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7、21 d血流学指标变化见附表4。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1, ②P<0.05, ③P>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1, ②P<0.05, ③P>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1, ②P<0.05, ③P>0.05

3讨论

脑动脉硬化是脑血管的病性增生性改变导致脑功能与精神障碍的脑血管病症群, 是中老年常见疾病。近代医学和新技术研究认为, 不论何种脑血管疾病均存在以脑缺血为基础代谢障碍等一系列脑缺血、脑缺氧性生化连锁反应, 最终导致脑组织缺氧[1]。由于缺氧在缺血性细胞死亡中的重要作用, 脑缺血后恢复足够的氧供应成为脑组织恢复的一个关键因素。王国忠等研究表明, 早期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抑制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小板膜糖蛋白及海马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从而有助于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目前认为高压氧能明显增加机体对氧的摄取和利用, 使血氧含量增加, 使部分脑血管收缩, 减轻脑水肿;促进侧枝循环建立, 改善脑组织血液供应[2]。高春锦等研究发现, 高压氧治疗48 h时, 可以使精子酵素前体结合蛋白 (PBP) 等13条基因表达下调;治疗第10天时, 可以使细胞色素P450等4条基因表达上调, 微管蛋白α亚基因等74条基因下调;高压氧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鼠脑组织相关基因表达有一定的影响[3], 近20年来, 我们以高压氧为主治疗脑动脉硬化引起的眩晕、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震颤取得了显著疗效。通过TCD检测, 我们发现高压氧治疗后颅底PI明显下降。通过血液流变学监测高压氧对降低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方程K值有非常显著的疗效 (P<0.01) 对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有较好疗效 (P<0.05) , 而对血沉、血浆比粘度无明显的影响 (P>0.05) :综上所述, 高压氧综合治疗早期脑动脉硬化可以改善脑氧供应、减轻脑水肿、促进脑部能量代谢、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为神经组织的再生和神经功能的康复、提供良好的物资基础。通过临床观察高压氧对缓解症状提高康复率、降低致残率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我们认为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早期脑动脉硬化症具有协同作用, 会取得令人满意的近期和远期效果。

参考文献

[1]Helms, Whelan HT, Torbey, MT.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of cerebral ischemia.Cerebrovasc Dis, 2005, 20 (6) :417.

[2]Oreopoulos GD, Hamilton J, Rizoli SB, et al.In vivo and in vitro modulation of intercelluiar adhesion molecule (ICAM) -1expression by hypertonicity.Shock, 2000, 14 (3) :409-415.

脑动脉硬化治疗方法 篇2

1.患者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选用脑活化剂吡拉西坦(脑复康)、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喜德镇)、维生素E和阿米三嗪/萝巴新(都可喜),钙通道拮抗药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氟桂嗪),血管扩张药如麦全冬定、川芎嗪,以及银杏制剂等对症治疗,患者有焦虑、抑郁症状可对症治疗,睡眠障碍可短期应用小剂量苯二氮卓类药,改善脑功能。

2.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可选用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噻氯匹定(盐酸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等,颈动脉腔狭窄>75%可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预防脑血栓形成。

二、预后

脑动脉硬化怎样治疗 篇3

我今年81岁,患有脑血管动脉硬化疾病多年。我问医生怎么治疗,答复大都不具体,总是说戒烟限酒。请问:对脑动脉硬化有没有治疗办法?

萍乡市?朱××

朱××同志:

你来信询问脑动脉硬化症怎样治疗,现答复如下:其实,动脉粥样硬化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病。你已届耄耋之年,罹患多种疾病,也不属稀罕。值得提醒的是,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如果又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则容易并发急性脑出血性或脑缺血性疾病(即中风)。故老年人应重视心、脑动脉硬化的预防。但预防动脉硬化,并非一年半载短期内所能奏效,而是要从年轻时即应着手进行预防。人到了老年,动脉硬化防治只能采取措施尽量减轻、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进展,并预防其急性脑血管病的并发,以及改善脑血管的供血,减少脑缺血。预防脑动脉硬化,可采取如下具体措施:①饮食中尽可能少食动物性脂肪和含胆固醇量高的食物,应以素食为主,多吃蔬菜、水果、豆类、瘦肉、鱼类等。②戒烟限酒,因烟酒均可加速动脉硬化的进展。③要积极防止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高黏血症和身体肥胖。如有这些病症,应及时就医,针对治疗,不可等闲视之。④如有脑动脉供血不足、脑缺血等征象,如头昏眩晕等,可内服尼莫地平、西比灵,或银杏叶制剂,以及丹参等活血化瘀的中成药。还可服肠溶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以防脑血栓、脑梗塞等症发生。

早期脑动脉硬化 篇4

关键词:动脉溶栓,脑梗死,血管闭塞,再通,护理

急性脑梗死为神经科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常见疾病之一,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挽救缺血半暗带、促进闭塞血管再通、使脑组织血流得到回复或重建,避免神经功能的损害,是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1]。笔者所在医院自2008年1月采用尿激酶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了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就其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入选标准

2008年1月至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65例,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2],溶栓入选标准:(1)年龄18~75岁;(2)脑CT排除颅内出血;(3)颈内动脉系统患者无意识障碍;(4)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既往有颅内出血,近3周内有消化道或泌尿系统出血,2周内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2)近3个月有脑梗死或心肌梗死史;(3)收缩压>180 mm Hg,或舒张压>100 mm Hg;(4)严重心、肾、肝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者;(5)体检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或外伤者、凝血功能异常者;(6)妊娠;(7)不合作者。本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6±7.2)岁。其中颈内动脉系统18例,椎-基动脉系统7例。25例患者均于6 h内进行动脉溶栓治疗。

1.2 治疗方法

溶栓组病例在局麻下进行,经股动脉Seldinger法穿刺,置5F鞘,全身肝素化,首先进行主动脉弓上造影,明确颈总动脉有无狭窄病变。然后行颈动脉、椎动脉造影,进一步查找病变血管及血栓部位。换5F导引导管置入病变侧动脉,微导管小弯塑形后在微导丝引导下穿入血栓及远端,手推造影剂明确血栓的大小、长度及准确的部位。在血管闭塞点进行溶栓治疗,未发现血管闭塞则在病灶侧颈内动脉或椎动脉进行溶栓治疗,溶栓药物为尿激酶,将尿激酶50万U溶于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内,微量泵按1万U/min的速度持续均匀地内注入。用微量泵每使用25万U即行脑血管造影,观察闭塞血管再通情况,如果闭塞血管已完全通畅,应立即停止给药。如果注入总量达到100万U,而血管未开通则也停止溶栓治疗,另外溶栓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出血反应立即停止治疗。

2 结果

25例溶栓患者中发现闭塞17例(68.0%),包括颈内动脉主干闭塞6例;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分支闭塞7例,大脑前动脉闭塞2例,椎-基动脉闭塞2例。余8例(32.0%)未发现明显闭塞血管。溶栓后完全再通10例(58.8%),部分再通4例(23.5%),未再通3例(17.6%),总体血管再通率82.4%。本研究发现3例完全再通患者,用药后即刻症状、体征消失,基本痊愈。2例部分再通的患者,用药后症状部分改善,15 d后也达基本痊愈。颅内出血2例,均发生在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患者,其中1例溶栓后查头颅CT为少量脑出血,经治疗后好转,1例并发脑疝死亡。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患者入院后除立即进行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外,还要对患者的意识、瞳孔和肢体运动、感觉、反射进行监测评估,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由于该疾病常常是突然发生,患者及家属往往认识不足,术前护士应根据病情、心理状态、对患者及家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手术方法、治疗措施大致过程,消除患者心中的顾虑,减轻恐惧紧张心理,以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一旦确定手术,立即与介入室联系,迅速完成各项术前工作,行血常规、血型、电解质、凝血酶原时间、心电图检查,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备皮,导尿,溶栓药物准备。

3.2 术中护理

护士应协助患者平卧于手术台上,暴露手术区皮肤将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分泌物多时要及时清理。同时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保持其在95%以上。神志清楚患者若出现紧张和恐惧情绪,护士应给以安慰或陪在其身边给以安全感。加强病情观察,监测T、P、R、BP,并注意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的变化,同时备好急救用物,以便对术中出现的并发症和药物反应及时处理,患者躁动不安会影响溶栓的顺利进行,所以烦躁患者要给予制动,必要时用约束带固定四肢。

3.3 术后护理

3.3.1 病情观察

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每30~60 min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四肢活动情况。如出现头痛、呕吐、神志改变、脉搏缓慢、呼吸深而慢、血压升高、言语不清、肢体再度出现活动障碍等,提示并发脑出血可能,应立即通知医生,协助处理。注意观察尿量及颜色变化,嘱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减少毒副反应。其中1例患者溶栓后出现头痛伴呕吐,及时向医生反映病情后查头颅CT示少量脑出血,立即给予相应治疗后好转。

3.3.2 患肢及穿刺点护理

患者平卧位,拔动脉鞘后,穿刺点用无菌纱布覆盖,用手加压按压20~30 min后改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 h,穿刺肢体伸直,制动6~8 h,避免屈曲。观察穿刺点敷料有无渗血,肢体皮肤颜色、温度、血供、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清醒患者经常询问有无下肢疼痛现象。本组未发生穿刺点渗血、血肿及下肢栓塞现象。

3.3.3 用药护理

严格遵医嘱用药,及时调整药量,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尿激酶可直接使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溶酶,氯吡格雷和拜阿斯匹林均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速碧林)为具有高抗Xa活性和较低抗Ⅱa或抗凝血酶活性的低分子肝素,在使用上述药物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皮肤、黏膜、牙龈有无出血及动静脉穿刺点有无渗血,定期监测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及时调整用药。本组无皮肤、黏膜、牙龈及穿刺点出血现象。

3.3.4 其他护理

帮助患者做好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皮肤护理等,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让患者感觉舒适。

4 讨论

急性脑梗死后缺血半暗带区神经细胞由于侧枝循环的存在而保留部分血流供应,但仅能存活4~8 h,平均6 h[3]。若能在缺血脑组织出现坏死之前,及时恢复血供就有可能使半暗带区的脑细胞功能恢复,超早期溶栓治疗是使血管再通的有效治疗方法。脑梗死的超早期动脉溶栓至关重要,护士应协助医生选择病例,及时做好各项检查及护理,在溶栓中溶栓后均要给予严密的观察和细致的护理,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溶栓成功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Lewandowski CA,Frankel M,Tomsick TA,et al.Combined intravenous and intra - arterial r - TPA versus intra - arterial therapy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Emergency Manuge - ment of Stroke(EMS) Bridging Trial.Stroke,1999,12:2598 -2605.

[2]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380.

怎样预防治疗脑动脉血管硬化 篇5

血管是非常富有弹性的,为了使血液流动顺畅,所以内壁很柔软。但是形成 动脉硬化 的血管,则会增厚与变硬,内壁出现 粉瘤(粥状硬化巢),这是因胆因醇、血小板 附着所造成的隆起。于是,血管内腔变窄,使得血液循环不顺畅,继续恶化下去就会完全堵塞,导致心肌梗死与 脑中风。

营养成因

1、动脉硬化的危险因子—— 胆固醇 :大量摄入油腻性食物和富含胆 固醇 的食物,是动脉硬化发生的主要原因。胆固醇在体内是细胞膜、脑及 神经组织 的重要成分,与 荷尔蒙、维生素 D的形成有关,具有特别的生理功能,不可缺少。但如果摄取过量,血清 中胆固醇的含量就会超出正常范围,久而久之,就会诱发动脉硬化,危害健康。临床研究发现,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多,是发生冠状动脉硬化及心脏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2、油脂饮食与动脉硬化关系密切:日常饮食中,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油脂,如果平时喜欢吃肥腻食物而又不注意其他矿物质的摄取,就会使过多油脂沉积于血管壁上,诱发动脉硬化和其他心脏血管病变。饮食调理 合理的饮食可防治动脉硬化,因为 血脂 升高是动脉硬化的主要病因,所以饮食防治的目的是有效地控制血脂。

合理饮食原则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适当控制总热量:可使体重保持在正常标准范围。超重和肥胖者,应控制好每天的进食量,但控制饮食应逐渐进行,可结合运动疗法,每月体重减轻 0.5~l 千克即可。糖和含糖量较高的糖果、糕点应尽量少吃。

2、少吃 高胆固醇 食物: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皮蛋等应尽量少吃,特别是血浆胆固醇升高者,更应严格控制,但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量。蛋黄虽然含胆醇较高,但其中含有卵 磷脂,对动脉硬化有防治作用,可以适当食用,但每天不宜超过 2 个。

3、少吃 动物油(猪油):防治动脉硬化应多吃 不饱和脂肪酸,要以 植物油 为主。因为动物油中主要为 饱和脂肪酸,所以应尽量少吃,但也不能完全不吃动物油,否则会给全身带来一些其他的不良影响,一般应使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比例在 1:3 左右为宜。

4、多食含维生素和 纤维素 较丰富的食物:多种维生素都具有 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在饮食中可多吃些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丰富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豆类、蔬菜,主食不要吃得太精,因为 谷类 的胚芽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 E 等有益成分。

5、多吃富含钾、碘、铬的食物:目前是认为钾盐可保护心血管,而钠盐会增加心脏负担,因此动脉硬化病人,食物不宜太咸,同时要多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蘑菇、豆类(黄豆、绿豆、赤豆、蚕豆)、菠菜、紫菜、莲子、苋菜等。碘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对防治动脉硬化有好处,所以,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鱼、海参、海虾、海带、海菜等应多吃。经常食用含铬较高的食物,如豆类、鸡肉、贝类等,也有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

6、少吃多餐、禁 烟酒、常喝茶:进食次数多些有利于降低机体的低密度脂蛋白,在保证每天进食总量不变的情况,可安排一天 4~5 餐。此外由于烟酒会影响 心血管系统 功能,故动脉硬化患者应戒除烟酒,但适量饮用红葡萄酒能防治动脉硬化。经常喝茶是可以预防 血管硬化 的,因为茶叶中含有的儿茶酸,能减轻血清胆固醇浓度和胆固醇与磷脂的比值,有增加血管柔韧性、弹性和渗透性的作用,能预防血管硬化。

营养食谱 洋葱炒肉丝 [ 用料 ] 洋葱 200 克,猪前腿肉 100 克,色拉油 50 毫升。A 料: 姜末、盐、味精、淀粉、酱油各少量。[ 制作 ] ① 将洋葱去老皮,洗净,切成丝备用。② 将猪肉切丝,加 A 料拌匀。③ 将炒锅烧干,加入油后,立刻倒入肉丝炒过油,待肉丝一变色即铲起,余油留在锅中。④ 大火烧热余油,加入姜末和盐,倒入洋葱丝,大火炒至自己喜欢的软度,再放入肉丝均匀加入各调味料即可。[ 功效 ] 益气养血,降脂开胃,具有降低血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备注 ] 发热痰多者不宜食用。粳米 绿豆粥

[ 用料 ] 粳米 100 克,薏米 15 克,绿豆 50 克,砂糖酌量。[ 制作 ] 粳米用水浸约 3 小时,绿豆用水洗净。煲内盛适量清水,薏米和绿豆一起放入,煮至烂熟后加糖搅匀,煮片刻便成。[ 功效 ] 可预防动脉硬化,降压降脂。[ 备注 ] 病人在患病期间,为防止内热过盛,饮此汤最为适宜。能降低胆固醇的食物 谷类 燕麦、荞麦、大麦、玉米 作用: 降低血清胆固醇 豆类 黄豆、绿豆、鹰嘴豆、豆制品 作用:降低血清胆固醇 植物油类 红花油、芝麻油、豆油、玉米油、米糠油 作用:降低血清胆固醇 鱼油 类 鲸鱼、海豹、其他鱼油 能使人

脑动脉硬化伴脑萎缩应如何治疗 篇6

我今年78岁,长期头晕,多方治疗无果。2009年10月3日作头颅核磁共振提示:双侧脑室周围、半卵圆中心见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影,FLAIR(编者注:它是核磁共振的一种成像序列,高信号处表明有病变)呈高信号,幕上脑室略扩张,脑池、脑沟裂增宽、变深;中线结构无偏移,考虑诊断为大脑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及脑萎缩。请问应如何用药?饮食、生活上有何需要注意之处?

重庆大足李绍昂

李绍昂读者:

根据您提供的病史,所述诊断成立,头晕可以是症状之一。该病的治疗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它可包括两个方面——

一、如发现基础疾病应作相应处理

高血压

它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高度重视控制血压,尽量将其降至140/90毫米汞柱,甚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的更佳水平。

糖尿病

尽量使糖代谢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良好控制血糖(其中空腹血糖应低于6.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8.0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应低于7.0%或6.5%)。

其他

控制血脂、血黏度达正常水平。

二、大脑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它是经济、实惠、安全及最常规的抗血小板预防用药,其最低有效剂量为50毫克/天或75毫克/天。

抵克立得(盐酸噻氯匹定片)——它可作为治疗和预防用药,一般在进餐时口服,剂量为125~250毫克/天。用药过程中应检测血常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等。

氯吡格雷——5毫克该药与250毫克抵克立得的疗效相同。

钙离子拮抗剂

此类药可防止血管痉挛、增加血流量。通常选用尼莫地平,剂量30~40毫克, 每日3次,连服2个月。另外,尼卡地平、盐酸氟桂利嗪和脑益嗪等也可选用。

脑功能促进剂

可口服吡拉西坦,每次0.8~1.6克(2~4片),每日3次,4~8周为1疗程。也可选用茴拉西坦、都可喜(甲磺酸阿米三嗪萝巴新片)等。

活血化淤类中药

可选用丹参、复方丹参、川芎嗪等。

以上药物使用前应了解使用注意事项。

其他

生活中您应坚持低脂、低盐饮食,每餐不要吃得太饱,避免肥胖。同时戒烟、忌酗酒,看电视不宜过久。平时还应坚持适度锻炼,每天坚持散步、做体操或打太极拳,以增强体质。此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合适睡眠时间。并且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用力过猛。同时应定期随访。如发现有其他合并症,则作相应处理。

早期脑动脉硬化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6例, 男110例, 女76例;35~45岁10例, 46~55岁28例, 56~65岁56例, 66~75岁以上91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并经脑CT或MRI证实。

1.2 入院时距发病时间

1 h左右8例;2 h左右21例;3~4 h 65例;5~6 h 92例。

1.3 诊断

患者入院前均有明显的突发性神经系统症状, 大多为偏侧性, 头颅CT平扫明确为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6例, 基底节多发性脑梗死11例;其余169例CT扫描未发现脑部异常。

1.4 功能缺陷评估

详细记录下患者入院后、溶栓前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的有无和语言思维等功能缺陷的有无以及程度, 以便和溶栓治疗后的不同时间段患者肢体及语言等功能变化情况相比较, 这对于患者治疗康复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2 溶栓治疗与护理

(略)

3 康复治疗

3.1 患者接受颈动脉穿刺溶栓治疗24 h后如果病情稳定, 就可以开始康复治疗。

首先要详细记录下患者的肢体语言功能障碍的程度, 根据患者的功能残缺程度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的内容, 包括按摩活动关节, 渐进性功能锻炼, 上肢功能锻炼和下肢功能锻炼, 语言和思维功能的引导康复等。

3.2 体位

患者溶栓后应该严格卧床, 保持合适的体位, 头部抬高15°~30°, 保持脑血流量和保持呼吸道通畅。再根据康复的要求保持患者的卧位, 采取四种康复卧位:仰卧位 (昏迷患者禁用) , 患者早期的自然卧位患侧往往是处于挛缩卧位, 所以安排患者卧位时要注意将患者的患侧肢体置于抗挛缩位。一是肩关节置于外展外旋位, 五指分开掌心向上, 拇指向外;二是髋关节置于内收内旋位, 足尖与足跟垂直于床面, 保持髋关节微曲内旋;患侧卧位, 患者健侧肢体在上, 患侧上肢仍保持肩关节外展外旋, 健侧下肢屈曲, 这样的体位比较适合伴有昏迷、呕吐的患者, 主要在按摩背部以及活动健侧肢体时应用, 此种体位与健侧卧位经常交替使用;健侧卧位, 患者身体侧向健侧, 患侧上肢和下肢与床之间应垫一软枕, 此种体位主要用于康复患侧肢体时应用, 并与患侧卧位交替使用;拱桥位, 患者仰卧, 继而下肢屈曲, 双膝并拢两足平放于床面, 让患者利用腰背肌和手臂的支撑, 使臀部抬离床面。主要用于瘫痪较轻或瘫痪肢体肌力已经恢复到三级以上的患者。

3.3 按摩活动关节

关节功能的康复最重要, 在安排患者康复治疗的内容中, 先被动活动患者的上肢, 先左后右, 也可以自健侧开始, 以便使患者了解活动的方法和程序。自肩关节活动开始, 然后肘、腕、指关节逐一按要求缓慢被动活动, 每个关节伸缩5~10次, 不能强行活动, 关节活动的范围一开始应该小于患者该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 随着以后患者肢体肌张力的恢复可以逐步增加活动度。然后再活动下肢, 自髋关节活动开始, 然后膝关节、踝关节。在活动关节的过程中对患者的肢体同时进行相应的按摩, 目的是促进肌肉组织的血液循环, 保持肌营养和促进神经组织的恢复。在患者肢体还有部分功能存在的时候, 按摩活动关节应该是协助患者完成这些活动。

3.4 渐进性功能锻炼

进入康复期以后患者大多数都急于一步到位想使肢体完全恢复, 但是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根据病变大小和范围, 和出现功能障碍的时间和程度, 与患者一起初步拟定康复的目标和时间安排, 制定出渐进性功能锻炼计划, 并坚持按要求实施, 在实施中记录开始的时间、功能障碍的程度, 每天锻炼落实情况和患者肢体以及全身感觉变化等等情况, 以便以后进行评估。在锻炼的过程中要很好地记录患者的每一个进步和变化, 同时可根据患者的肢体恢复情况有计划地安排下一步的锻炼内容。

3.5 语言思维功能方面的康复

语言功能训练与肢体康复训练应该同步进行。努力从语言的发音开始做起, 并要求患者家属同时学习如何配合患者的点滴语音表达, 去理解和了解患者的想法和要求。对于能发音但构音不清者应该尽早由易到难练习词汇, 先慢后快, 逐渐过度到复杂词句。

4 康复治疗结果

治疗后有显著疗效162人, 好转20人, 无明显效果者4人, 住院期间患者满意度调查对治疗效果、服务质量满意、基本满意率达96%。功能康复满意度93%。

5 讨论

脑血管病的主要致残和死亡原因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引起的栓塞和出血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疾病。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和正确的康复, 就可能会由于栓塞血管所支配区域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 最后导致各种并发症并致残。近年来脑血管病已经成为中年以上人群的第一杀手。由于CT 的应用, 极早期诊断成为可能, 成功进行早期动脉融栓治疗,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满意康复的可能, 降低了肢体和语言功能的致残程度。

部分研究表明, 脑卒中后最大程度的功能康复发生在病后1~3个月, 认为在脑卒中后第一周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最为严重, 至3个月左右恢复程度最大, 至6 个月左右功能恢复基本趋于恒定[1]。 同时有研究资料显示, 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做肢体被动运动的时候, 同时进行脑组织功能MRIT1加权成像扫描, 激活区除了与正常人相同的对侧感觉运动皮质, 运动前区和双侧辅助运动区外, 还要依赖与同侧感觉运动皮质, 运动前区和后顶叶皮质等区域的协同参与, 而健手运动主要激活对侧感觉运动皮质及运动前区[1]。脑梗死患者从发病的一开始实际上就遇到功能康复的问题, 研究表明自体神经干细胞在损伤等病理条件下可以增殖、迁移及分化, 显示出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自我修复的潜在作用[2]。为脑梗死后神经组织结构修复及功能康复带来了希望。脑梗死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 其死亡率高、致残率高, 患者不仅仅满足临床治愈, 还迫切要求恢复器官功能和日常工作和生活能力。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和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但其功能恢复的生物学基础研究还不充分。目前的研究认为康复训练主要通过:突触功能的调节;远隔功能抑制消除;突触连接的侧枝发芽;周围组织修复与代偿;对侧大脑皮质的替代作用等促进功能的恢复[3]。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上或功能上具有重组能力或可塑性, 在条件适宜时部分神经元可以再生[4]。通过反复进行翻身、坐位、立位、步行训练, 输入正确的运动模式, 经传入、传出冲动的反复刺激, 在病灶周围形成新的神经通路, 充分发挥中枢神经的代偿作用, 从而建立肢体由高级中枢控制的运动模式[5]。通过有计划地对患者进行肢体的和语言功能的康复治疗, 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制定个性化辅助康复治疗程序, 利用脑梗死早期患者治疗有利于恢复的有利时机, 在进行有效溶栓的同时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康复治疗, 既受到家属的欢迎, 又能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恢复机会, 同时在最有恢复可能的时机帮助患者得到最大可能的肢体和语言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焦扬.被动单指运动的脑激活模式.正常被试者与脑卒中患者的比较,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 (12) :14-15.

[2]Goulsd E, Gross CG.Neurogenesis in adult mammals:some pro-gress and problems.J Neurosci, 2002, 22:619--623.

[3]Barbro B J.Brain plasticityand stroke rehabilitation.Stroke, 2000, 31:223.

[4]黄永禧, 王宁华.中风患者运动再学习方法的原理语言应用.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996, 11 (4) :185.

早期脑动脉硬化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均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神经内科2007年3月—2009年3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病人共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6.5岁。所有病例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中脑血栓形成的诊断要点[1],以及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的疾病诊断标准[2]。

入选标准:脑梗死发病6 h以内,椎-基底动脉血栓可延长至48 h内;年龄50岁~80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分;头颅CT无出血,未见明显的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对应的低密度灶;血管造影证实血管血栓及部位,且该血管闭塞可以解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无近期(14 d内)手术史、应用肝素等抗凝剂史及严重的心、肝、肾疾病史;血压≤180/110mmHg(1 mmHg=0.133 kPa)。

1.2 研究方法

采取对照临床研究方法,观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与常规保守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证候的影响。在发病前以及治疗后1 d、3 d、5 d、7 d、14 d按照NIHSS测定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采集中医证候信息。

1.3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根据病人或家属是否接受溶栓意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稳定动脉硬化斑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入组后立即给予动脉溶栓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试验期间两组均不合用任何治疗脑梗死中药制剂及抗凝剂,两组病人可合用常规降压、降糖治疗药物。如病人合并出现高颅压、感染、消化道出血等情况,给予相应对症治疗。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非参数t检验,对于单一证型出现频数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进行描述。

2 结果

2.1 两组在发病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基本证素分布(见表1、表2)

2.2 证候的演变

2.2.1 风证

治疗前两组病人中风证的出现比例均较高,其中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75%;治疗后风证的辨证结果因对辨证适用限定时间的把握不同而异,具体描述如下:以治疗后1 d为限,即治疗1 d后不再考虑发病时的情况。治疗1 d后,风证的出现频率明显下降;治疗3d,风证出现频率继续减少;治疗7 d,风证在两组病人中消失(见图1)。以治疗后3 d为限,发病3 d后是否存在风证则以病情是否有继续加重作为判断风证的依据。治疗1 d后,风证的出现频率未见下降,其中治疗组仍为100%,对照组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 d,风证出现频率开始减少;治疗7 d,风证在两组病人中消失(见图2)。以治疗后7 d为限,发病7 d后是否存在风证则以病情是否有继续加重作为判断风证的依据。治疗1 d、3 d、5 d后,风证的出现频率未见下降,其中治疗组仍为100%,对照组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 d,风证在两组病人中消失(见图3)。依此类推,随着对风证诊断时间限定时间的延长,两组风证存在时间亦相应延长。

2.2.2 痰证

治疗前,痰证在两组病人中出现比例均为100%,两组病人痰证出现比例在治疗后7 d最低(见图4)

2.2.3 火证

在治疗前两组病人火证出现比例均较高;治疗后,两组病人火证的比例随病程的发展而降低(见图5)。

2.2.4 瘀证

治疗前,瘀证在两组病人中出现比例均为100%;治疗后瘀证的出现比例无明显变化。治疗后14 d,瘀证在两组病人中出现比例仍为100%(见图6)。

2.2.5 阴虚证

治疗前两组阴虚证的出现比例均较低,随着病程的延长,该证型的出现比例未见明显的变化(见图7)。

2.2.6 气虚证

在治疗前两组病人中均未见气虚证的出现,治疗后随着病程的延长,气虚证出现比例增加;治疗后3 d,治疗组中气虚证出现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见图8)。

全部40例病人治疗14 d后,34例风证全部消失,气虚证由治疗前的0例变为8例,火证由治疗前的22例变为9例,以上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瘀证在治疗前后两组的出现率均为100%。

3 讨论

3.1 脑梗死急性期的证候特征

本研究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归纳为风、火、痰、瘀、气虚、阴虚六个基本证候,中风病人的证候可以为此六者的组合形式[3]。目前的研究中均将其视作相对独立的证候要素[4,5,6]。林建雄等[5]的研究结果提示,脑梗死最多见的临床证候为风瘀证,其次为风痰瘀证。单一证候以瘀证与风证最多,而两证组合同时存在的出现频率以风瘀证与痰瘀证最多,而且中风病急性期的病患大多以虚实夹杂证最多,虚证极少。梁伟雄等[6]研究结果显示,血瘀证和痰证是脑梗死发病时的主要病因病机,风证、火证是脑梗死诸证组合中的主要证候。最常见的证候为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血瘀内停证、风火夹痰证、风火上扰、痰瘀互结证六类证候。

本研究中风证、痰证、瘀证在脑梗死超早期均为出现频率较高的证素,其中痰证和瘀证在两组病人发病时出现比例均为100%,火证次之。可以看出,脑梗死急性期以实证为主,风、痰、瘀或痰瘀互结为主要的病机。随着病程的发展,实证的比例下降;而虚证,特别是气虚证的比例开始增加,瘀证在整个过程中则一直存在。这与大多数文献报道的结果是符合的[5,6,7,8]。

治疗组的证候变化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符合急性脑梗死超早期的总体证候演变规律,而没有显示出溶栓治疗的特殊性,其原因可能有:动脉溶栓治疗靶点单一,主要针对偏瘫症状,对于其他中医症状效果不明显;溶栓治疗在脑梗死超早期进行,且很快见效,这时脑梗死对全身的影响还来不及在证候中得到反映;本次研究入组的病人病情相对较轻,入组时平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4分~8.4分,兼夹证较少,难以体现溶栓治疗对证候的影响。而确切的原因还需要更多大样本量才可能确定。

3.2 关于风证的诊断标准

在上述《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中,起病形式的急骤与否是诊断风证的重要标准,但是对于风证诊断标准应用时间没有具体的限定。如果在病程后期依然采用早期起病急骤来判断是否存在风证,则风证将持续存在,而这显然是不适合的。

在本研究中,如从发病1 d后(包含1 d)的每个观察点开始不考虑起病形式,则治疗组发病1 d后风证的出现频率会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可因此造成溶栓治疗具有祛风作用的印象,这与一般意义上认为溶栓是活血化瘀治疗的观点有较大出入;如从发病3 d后(包含3 d)的每个观察点开始不考虑发病时的起病形式,则治发病1 d两组风证出现频率均未见减少,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当风证诊断的时间限定为7d以内时,也出现类似的情况,即发病1 d~5 d两组风证出现频率均未见减少,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出,对风证证候诊断标准不同应用时间的限定进行风证的判断,将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对于风证辨证标准有进一步细化的必要。

3.3 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的血瘀证

一般认为溶栓药物具有中医活血化瘀性质。但本组病例显示,缺血性卒中的血瘀证并不因为溶栓治疗后病人偏瘫症状改善而变化,这是值得思考的。是溶栓药物不具有活血化瘀性质?还是脑梗死未必一定属于血瘀证?我们认为,中医血瘀证的概念与现代血液凝固机制的概念并不完全等同对于缺血性脑卒中血瘀证证候本质的认识尚待进一步深化

总之,中风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合理性和操作性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3.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93):64-65.

[4]骊永平,陈启光,张菊萍,等.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4,25(1):14.

[5]林建雄,冯晔,陈建霖,等.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候分布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4):83-85.

[6]梁伟雄,温泽淮,欧爱华,等.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4(2):71-75.

[7]王顺道,司志国,黄宜兴,等.中风病证候的初步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1995,4(2):85-88.

早期脑动脉硬化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32例, 男65例, 女67例, 年龄34~75岁, 平均55.2岁。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68例, 对照组64例, 2组治疗前在疾病构成、疾病严重程度、年龄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诊断标准[1]。经头颅CT或MRI证实并排除出血性卒中, 发病时间<6 h, 伴有明确肢体瘫痪的非昏迷患者, 同时查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和血浆纤维蛋血原 (Fg) , 排除出血倾向病例, 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此外血压过高 (>195120 mmHg) 、溃疡病史、过敏体质和可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或有出血性疾病者均不予入选。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0.9%NS (生理盐水) 100 m L静滴, 0.5 h滴完, 2次/d, 共14 d, 联合巴曲酶按隔天1O BU、5 BU和5 BU方案治疗。对照组:以巴曲酶按隔天1O BU、5 BU和5 BU方案治疗。2组根据病情对伴发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颅高压等予以综合治疗, 且2组用药及康复治疗相同。

1.3 疗效评价

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 d、14 d、21 d分别进行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定, 按照欧洲卒中评分量表 (ESS) 各评分1次。临床治愈:积分>96分, 可正常参加工作;显效:积分>85分, 生活可自理;有效:积分>50分, 治疗后病情有进步;无效:积分<50分, 治疗后病情无明显改善或恶化者。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表示,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各组数据采用t检验, 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ESS评分变化

2组治疗前E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治疗7 d、14 d后, 治疗组ESS评分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 (P<0.0l) , 治疗后2组ESS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 (P

2.2 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2。

*与对照组比较, P<0.0l;#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治疗前后血浆Fg含量变化比较, 见表3。

2.4 不良反应

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无颅内出血或消化道出血, 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均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血脂异常, 而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血细胞的黏附、聚集、高凝状态以及纤溶系统活性减弱等导致了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目前, 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观念是抢救缺血半暗带, 而抢救缺血半暗带的关键是超早期溶栓治疗, 减轻再灌注损伤的核心是积极采取脑保护措施。在我国脑梗死的超早期溶栓治疗率只有1%左右, 故积极采取脑保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脑梗死后发生的缺血再灌注过程可产生大量自由基, 氧自由基的释放又会启动更多自由基的生成, 如超氧化物、过氧化氢和羟自由基的形成, 将导致脂质膜的过氧化损伤、蛋白质氧化和DNA损伤, 自由基损伤是引起水肿形成和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2]。

依达拉奉的主要成分为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 药效学研究及动物实验证实[3], 依达拉奉是一种强效的羟自由基清除剂及抗氧化剂, 能通过多个途径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它通过清除脑缺血后增加的毒性自由基, 减轻自由基对组成细胞磷脂膜的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损伤;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和次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 刺激前列环素的生成;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减轻脑内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脑水肿;减少炎症介质白三烯的生成, 降低羟自由基的浓度, 缩小缺血半暗带发展成梗死的体积, 并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还能防止血管内皮细胞损伤[4]。巴曲酶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常用药物, 主要作用为降低纤维蛋白原, 使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 抑制血栓形成, 增强纤溶系统活性, 降低血黏度, 使血液流动性增强, 血管阻力降低, 增加血流量, 改善微循环, 增加缺血半暗带血液供应, 防止梗死范围扩大。

本研究发现依达拉奉与巴曲酶合并治疗超急性期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在改善神经功能的缺损、有效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与文献报道的结果相似[5,6]。依达拉奉并不影响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血小板聚集, 因而不会增加出血的危险。说明2种药物合用, 对改善微循环, 增加缺血半暗带血液供应, 防止梗死范围扩大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短期疗效明显优于巴曲酶单独使用, 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 对基层医院有临床推广价值, 至于其对远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依达拉奉,巴曲酶,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

[2]冯远, 徐忠煌, 刘汉兴.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 14 (3) :34-35.

[3]吴晋, 吴婷, 丁新生.依达拉奉对沙土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保护作用机制的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26 (3) :156-160.

[4]Edaravone Acute Infarction Study Group.Effect of a novel free radical scavenger, edaravone (MCI-186) on acute brain infarction[J].Cerebrovasc Dis, 2003, 15 (3) :222-229.

[5]何旭东, 程伟进, 戴圣伟, 等.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7, 33 (5) :313-315.

早期脑动脉硬化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8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CT与DSA诊断确诊,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4例。观察组44例患者中, 男24例, 女20例, 年龄43~72岁, 平均 (55.1±4.2) 岁;动脉瘤平均直径为 (9.5±4.3) mm;Hunt-Hess分级:Ⅰ级7例, Ⅱ级21例, Ⅲ级13例, Ⅳ级2例, Ⅴ级1例;对照组44例患者中, 男25例, 女19例, 年龄42~73岁, 平均 (55.3±4.4) 岁;动脉瘤平均直径为 (9.3±4.2) mm;Hunt-Hess分级:Ⅰ级8例, Ⅱ级20例, Ⅲ级12例, Ⅳ级3例, Ⅴ级1例。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疾病, 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动脉瘤直径及分级等一般资料根据统计学分析,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介入栓塞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介入治疗, 在发病72 h内治疗;对照组给予晚期介入治疗, 超过发病72 h后治疗。介入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 给予气管插管全麻, 将股动脉作为穿刺点, 充分暴露穿刺点。在股动脉进行穿刺, 将6F动脉鞘置入, 利用DSA动脉造影来掌握患者动脉瘤位置、大小及形状等。替换导丝将造影管拔出, 将引导管插入, 经引导管将塑性微导管穿入患者颅内动脉瘤中外三分之一位置, 在透视下将电解可脱性弹簧圈塞于患者动脉腔内。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术后对患者随访半年,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所有患者均进行DS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检查。动脉瘤栓塞为100%, 可视为完全栓塞;栓塞为90%~100%, 可视为次完全栓塞;栓塞小于80%, 可视为部分栓塞;其余为栓塞失败[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栓塞效果比较

观察组完全栓塞率8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 次完全栓塞率9.1%和部分栓塞率2.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3%和15.9%,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例 (%)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脑积水1例, 血管痉挛1例, 缺血性脑梗塞1例, 动脉瘤再次破裂1例, 复发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1.4%;对照组出现脑积水4例, 血管痉挛2例, 缺血性脑梗塞3例, 动脉瘤再次破裂5例, 复发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6.4%,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7.5679, P=0.0059) 。

3 讨论

脑动脉瘤是临床常见疾病, 多出现在中老年人群中, 具有致残率高及死亡率高的特点, 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极大。脑动脉瘤破裂可造成患者颅内血流因动脉压作用的影响进入其蛛网膜下腔, 对脊液的正常流动可造成严重影响, 最终出现急性脑积水, 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往临床常用手术夹闭方式治疗, 该治疗方式手术操作复杂、对机体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高, 特别是在治疗深部位动脉瘤中临床疗效不佳, 且手术风险较高, 因此临床应用范围有限。

近年来, 随着栓塞技术的不断提高, 适应证也不断扩大, 逐渐应用在脑动脉瘤治疗中, 且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具有疗效确切、对机体创伤小且预后效果佳的优点。传统开颅夹闭治疗中, 因难以清楚掌握患者动脉瘤具体位置、大小等, 手术风险较高。介入栓塞技术是微创技术发展下的产物, 采用微创手术入路, 并在DSA辅助下, 可清楚掌握患者脑动脉瘤位置、大小及形状, 可视性更强, 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且微创手术入路减少了对患者机体损伤, 安全性更高。约有90%的脑动脉瘤患者均可以采用介入栓塞技术进行治疗, 不仅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 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并发症发生, 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栓塞技术在脑动脉瘤破裂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范围, 得到了临床医生及患者的认可, 但何时进行介入治疗又成为了临床医生面临的新问题。给予脑动脉瘤破裂患者介入治疗, 主要目的是为了尽快将瘤腔夹闭, 并将其排除血液循环外, 改善患者临床症状[3]。根据临床经验得知, 患者在发病72 h内给予介入治疗 (早期介入) 与发病72 h后介入治疗 (晚期介入) , 其治疗效果有一定差异性。给予患者早期介入治疗, 不仅临床疗效更高, 其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这主要与患者脑动脉瘤破裂3 d后出现脑血管痉挛有密切关系[4]。另外, 脑动脉瘤患者一般在首次发病2周内再次发生出血事件, 且通常在发病3 d后发生血管痉挛, 并在发病1周到达顶峰, 痉挛血管不仅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发生, 且对导管的插入及肿瘤大小的判断也有一定影响, 加大了治疗难度, 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给予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早期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 观察组完全栓塞率8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 次完全栓塞率9.1%和部分栓塞率2.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3%和15.9%,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 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4%,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7.5679, P=0.0059) 。因此, 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疗效显著, 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安全性高,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介入治疗对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8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4例。观察组给予早期介入治疗, 对照组给予晚期介入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栓塞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栓塞率8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 次完全栓塞率9.1%和部分栓塞率2.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3%和15.9%,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 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4%,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7.5679, P=0.0059) 。结论:给予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早期介入治疗, 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早期,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破裂

参考文献

[1]黄赛, 姜洪, 林胤言.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疗效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4, 35 (2) :48-50.

[2]刘海鹏.早期介入治疗在颅内动脉瘤破裂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4, 17 (3) :400-402.

[3]谭民轩.早期介入治疗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州医药, 2014, 45 (1) :59-60.

上一篇:儿科肺炎患者临床护理下一篇:光电脉冲编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