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程度

2024-07-03

颈动脉狭窄程度(精选十篇)

颈动脉狭窄程度 篇1

头颈动脉联合CT血管造影 (CT angiography, CTA) 为近几年来在临床上无创性判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血管狭窄程度的一种良好方法, 因其存在较高的时间以及空间分辨率、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以及更长的解剖覆盖范围而被临床广泛应用, 并且能够运用血管减影技术使成像质量得到近一步提高。目前有关头颈动脉联合CTA的研究多集中在判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上, 而应用螺旋CT来描述斑块形态与临床症状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应用64排以上多层螺旋CT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学特点及颈动脉狭窄程度及其与脑梗死的关系, 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3年4月~2014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以下简称“我院”) 就诊并行头颈联合CTA检查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 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3]标准;采集同一时期进行头颈联合CTA检查者同时行颅脑核磁共振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平扫或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 证实无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00例 (既往无明确脑血管病病史) 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56例, 女44例, 平均年龄 (56.14±8.32) 岁;对照组男59例, 女41例, 平均年龄 (57.20±7.81) 岁。两组患者年龄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排除患有后循环病变、颅内血管病变、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排除造影剂过敏及有严重心、肝、肾等疾病者。另外, 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参与本研究。

1.2 研究方法

200例患者CTA原始数据由我院放射科Toshiba Acquilion ONE 640、Philips Brilliance i CT以及Siemens Definition Flash CT进行采集。扫描范围为主动脉弓平面向上至头顶层面, 扫描条件为120 k V/m A, 层厚1.0 mm。经右侧肘静脉注射对比剂碘普罗胺 (1.0 m L/kg) 后应用自动触发技术螺旋扫描。

1.3 颈动脉分段及病变标准

将每位患者的颈动脉颅外段分为双侧颈总动脉 (common carotid artery, CCA) , 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 (carotid bifurcation, BIF, 颈总动脉分叉处包括分叉处上下2 cm范围) , 双侧颈内动脉颅外段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 六个部分进行观察研究。血管段数=每组患者例数×6。按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试验标准[4], 判断血管狭窄程度:计算狭窄最严重的部位, 狭窄度= (1-颈内动脉最窄处血管宽度/狭窄病变远端正常颈内动脉内径) ×100%, 血管狭窄100%为闭塞, 血管狭窄70%~<100%为重度狭窄, 血管狭窄30%~<70%为中度狭窄;血管狭窄<30%为轻度狭窄;血管狭窄0%为无狭窄。

1.4 颈动脉斑块性质判定

采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彩色编码技术, 通过半自动分析软件对斑块内成分预设标准CT值, 呈现不同颜色, 红色代表脂质成分;蓝色代表纤维成分;黄色代表钙化成分;绿色代表管腔;斑块边缘暗黄色代表管壁。脂质成分CT值介于-100~49 HU, 纤维成分CT值为70~100 HU, 钙化成分CT值为126~736 HU;计算出血管截面斑块内不同成分所占面积, 将血管斑块分为:软斑块为斑块内脂质成分≥50%, 纤维斑块为斑块内纤维成分≥50%, 钙化斑块为斑块内钙化成分≥50%, 混合斑块为斑块内各种成分均小于50%。不稳定斑块包括软斑和混合型斑块。稳定斑块包括纤维斑块及钙化斑块[5]。

1.5 统计学方法

全部资料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分析采用χ2检验。等级有序资料分析采用非参秩和检验 (Mann-Whitney U检验) ,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549, P<0.05) 。观察组患者颈动脉无狭窄、中度、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比例均较对照组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两组颈动脉轻度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及分布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观察组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1) 。两组颈动脉斑块均以颈总动脉分叉处发生率最高, 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部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CCA:颈总动脉;BIF:颈总动脉分叉处;ICA:颈内动脉颅外段

2.3 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比较

观察组混合斑块和软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1) 。对照组纤维斑块及钙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3。

2.4 两组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比较

观察组中不稳定斑块数目明显高于稳定斑块数目 (P<0.05) , 而在对照组中稳定斑块数目明显高于不稳定斑块数目 (P<0.05) 。两组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4。

注:与本组不稳定斑块比较, *P<0.05

3 讨论

脑梗死是由于脑供血障碍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最终发展为梗死的脑部血管疾病。研究表明,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复发关系密切。颈动脉CTA应用于评价动脉粥样硬化, 能够简便快速地观察管腔、管壁及周围结构, 所得图像可比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图像可在任何角度进行空间旋转, 全面直观, 并可通过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对斑块性质及管腔狭窄率进行定量测量, 为急性脑缺血的早期预测和干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并可观察溶栓后血管再通情况, 对疾病的预后做出判断。

颈动脉斑块形成和颈动脉狭窄是造成脑梗死的主要原因[5]。研究发现约75%的脑梗死患者存在颈动脉狭窄, 20%~30%的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相关。严重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生率每年平均约为30%[6]。本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颈动脉狭窄检出率为74.8%, 明显高于对照组 (46.0%) , 而且中重度狭窄和闭塞比例达54.6%, 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一致[7], 提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狭窄密切相关。

Mathiesen等[8]研究显示, 因颅内血管病变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中, 71.8%同时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的脱落, 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栓塞性脑卒中[9]。Patrizio等[10]的研究表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0 mm以及颈动脉斑块形成都是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内研究也证明了急性脑梗死主要与颈动脉不稳定性粥样斑块有关。随着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以及斑块数量增多, 颅内动脉硬化总条数有增多趋势, 所以说颈动脉硬化的评估可用于预测颅内动脉硬化的发展趋势[11]。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资料显示,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与脑梗死的发病率有密切关系[10,11,12]。国内一项研究显示[13], 颈动脉内膜厚度和颈动脉狭窄率在急性脑梗死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以软斑块及混合斑块为主的不稳定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与文献的研究结果一致[11,12,13]。

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有以下几种学说, 即动脉-动脉栓塞、血流动力学所致脑组织低灌注、动脉-动脉栓塞与低灌注共同作用及颅内动脉原位血栓形成。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狭窄或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引起的脑梗死与前三种学说有关[14]。随着年龄的增加,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内中膜增厚以及斑块形成以至于狭窄、闭塞呈逐渐加重的过程或频繁栓子脱落, 最终产生脑梗死。提示颈动脉病变的早期识别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表明颈动脉病变与脑梗死密切相关, 颈动脉CTA检查应用于评估颈动脉血管狭窄或斑块稳定性具有预测卒中事件的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程度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部位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 同时选取100例同期就诊非急性脑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头颈动脉联合CTA检查, 观察颈动脉狭窄程度以及斑块分布部位, 并用斑块分析软件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结果 观察组颈动脉无狭窄, 中、重度狭窄及闭塞较对照组增高 (25.2%, 28.0%, 15.5%, 11.1%比54.0%, 15.2%, 6.8%, 3.0%) (P<0.05) ;观察组斑块检出率高于对照组 (74.8%比46.0%, P<0.01) ;观察组不稳定斑块比例高于稳定斑块 (83.9%比38.0%) (P<0.05) , 对照组稳定斑块比例高于不稳定斑块 (62.0%比16.1%) (P<0.05) ;观察组混合斑块和软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 对照组纤维斑块及钙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 (P<0.01) 。结论 颈动脉狭窄程度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具有明确的相关性, 而颈动脉斑块部位与急性脑梗死发生无明显相关。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 篇2

部分轻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可无临床症状,对于临床出现与狭窄相关的症状者,称为“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导致的缺血症状主要包括头晕、记忆力或定向力减退、意识障碍、黑矇、偏侧面部和/或肢体麻木和/或无力、伸舌偏向、言语不利索、不能听懂别人说的话等。

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主要与血管狭窄从而导致脑缺血有关。根据发病的时间特点可以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以及卒中。传统认为,这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患者的缺血症状是否可在24小时内完全缓解,可以完全缓解的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能完全缓解的为卒中。现在根据TIA的新定义,TIA已经取消了时间限制,主要是看影像上是否存在组织上的病变如是否有梗塞灶。如果没有,则是TIA。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是脑血管某一供应部位或视网膜血管的局灶性缺血引起的症状,例如短暂性偏瘫,短暂性单眼失明或单眼黑矇,失语,头晕,肢体无力和意识丧失等,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在24小时以内。通常小于1小时仍无脑梗死迹象,则能完全消退。

2.缺血性卒中

脑缺血性神经障碍恢复时间超过1周或有卒中后遗症,并具有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偏瘫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影像学检查可有梗塞灶等特征。

体格检查

部分患者颈动脉区可闻及血管杂音。神经系统检查可有中风的体征,偶可发现精神和智力异常。眼底检查可在眼底动脉分叉处见到微小栓塞,多为胆固醇结晶。

影像学检查

目前用于颈动脉狭窄影像学检查的方法主要包括:颈动脉超声、经颅彩色多普勒、CT血管成像(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其中,DSA为检查的“金标准”。

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目前仍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 。DSA检查有助于观察颈动脉狭窄病变的性质(如狭窄部位、狭窄程度、斑块有无溃疡),对侧颈动脉、椎动脉和颅内willis环(脑底动脉环)的完整性等。但DSA检查是一种创伤性检查,可能引起血管损伤、造影剂过敏和肾毒性反应以及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

2.彩色双功能超声

为无创检测手段,通过彩超实时成像检测颈动脉斑块的狭窄程度和形态学特征,具有安全、简便和费用低等特点,多应用于对颅外颈动脉狭窄病变的筛选和随访方面。

3.CT血管造影(CTA)和MR血管造影(MRA)

借助特殊的计算机软件对目标血管进行三维重建和成像,提供颈动脉狭窄病变的解剖学和形态学信息,在临床上可部分替代DSA检查。

上述两种方法避免了DSA检查中的血管穿刺操作,但仍需要借助注射含碘或含磁性物质的造影剂以提高成像质量,而且成像的准确性与仪器的硬件、软件以及操作者等因素密切相关。

根据血管造影图像可将颈内动脉的狭窄程度分为4级。①轻度狭窄:动脉内径缩小<30%;②中度狭窄:30%~69%;③重度狭窄:70%~99%;④完全闭塞。

颈动脉狭窄程度 篇3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硬化斑块性质,磁共振,脑血管造影,病理诊断

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类疾病当中较为严重的类型,其主要是由于心脏内膜下脂质物质与血小板等形成堆积物,产生血栓,并逐渐形成硬化斑块,还有部分患者是由于自身动脉内膜的平滑肌或纤维组织发生异常增生的情况,继而逐渐形成硬化斑块[1]。颈动脉硬化是其中较为常见的病症,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脑组织供血,因此必须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本文即是对磁共振在颈动脉狭窄程度、硬化斑块性质诊断中的价值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从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选出的61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24例,患者的年龄从36岁至83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2.68±8.03)岁,患者的病程从6个月至3年不等,平均病程为(1.62±0.37)年。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头晕、目眩、语言障碍、四肢无力、失眠等症状,其中开展颈动脉内膜剥离手术的患者共36例,其余患者开展动脉介入治疗方式。

1.2 方法

分别对61例患者进行磁共振扫描和脑血管造影检查,两种检查均由不同的检查人员完成,检查结果安排至少两名不知道患者病情的医师进行诊断。

1.2.1 脑血管造影检查方法

脑血管造影检查设备选择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改良型血管造影仪,采用颈动脉造影检查,从正面、侧面以及斜面三个方向获得造影数据。首先,为患者进行穿刺处理,在股动脉处选择穿刺地点,行逆行血管造影法,将消毒后的铺巾放置在患者穿刺点,并充分暴露其腹股沟区域皮肤,利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皮肤浸润麻醉处理,药物浓度为0.5%。穿刺成功后放置导管鞘,并为患者静脉注射25U的肝素进行抗凝处理。将穿刺管经管鞘直接进入腹部主动脉内,需要达到主动脉弓部位,向股动脉内注入造影剂,使造影剂能够进入到患者两侧的颈动脉进行造影,并从三个方向拍摄造影图片[2]。

1.2.2 磁共振扫描诊断

利用菲利普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检查,仪器的梯度线圈场强设定为45mT/m,先采用3D扫描方式确定患者颈动脉主干和各分支的具体位置,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位扫描。定位扫描采用的是2D—TOF序列,扫描的层厚设定为2mm,层间距设定为0mm,尽量保证较多的扫描层数。然后采用T1WI序列对颈动脉分叉中心进行扫描,层厚设定为3mm,层间距设定为1mm,采用横向扫描的方式,以此判断患者颈动脉的狭窄程度。

颈动脉斑块性质采用的是薄层扫描方式,层厚设定为2mm,层间距设定为0mm,并加强脂肪抑制扫描,并在首次扫描后开展双回波横轴扫描,如患者硬化斑块结构极为复杂,可使用SPGR序列进行动脉扫描,层厚和层间距不变,尽量将扫描范围扩大到整个斑块[3]。

1.2.3 病理检查方法

观察患者硬化斑块表面是否光滑,是否存在溃疡情况,每隔4mm进行切割,将斑块切割成小块,并使用浓度为4%的多聚甲醛对其进行固定,同时进行脱水、脱钙等处理后,利用石蜡将样本包埋,切片后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斑块的性质。

1.3 颈动脉狭窄判定标准

轻度狭窄狭窄率为50%到69%之间、中度狭窄为70%到89%之间、重度狭窄为90%到99%之间、完全闭塞为100%。

2 结果

共检测出95条颈动脉具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其中磁共振检测结果中轻度狭窄共22例、中度共39例、重度共31例、完全闭塞共3例;利用脑血管造影检查中轻度狭窄共24例、中度共34例、重度共36例、完全闭塞共1例。

经磁共振扫描检查诊断出斑块中共有33个纤维帽、24个脂质核心、19个斑块内出血以及19个斑块钙化现象。而经过病理检查后共有34个纤维帽、30个脂质核心、21个斑块内出血以及24个斑块钙化现象。

磁共振检查的颈动脉狭窄程度检查结果与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磁共振检查的颈动脉硬块性质与病理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血管造影技术是现代动脉粥样硬化检查当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诊断方式,其通过注射造影剂的方式,利用扫描设备对动脉内血液流动情况进行检查,准确判断患者血管内是否存在狭窄的情况,被称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查的“金标准”。但这种检查方式不但属于有创检查,而且还无法了解硬块的性质。磁共振扫描不仅能够检查血管狭窄情况,同时还可以诊断斑块的性质[4]。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磁共振扫描结果与造影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相似,证明其在临床诊断中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冯宇宁,夏军,刘伟宗,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诊断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3):1783-1785.

[2]宋国亮,赖党强,陈奕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学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10,16(07):87-88.

[3]纪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和磁共振影像学分析[J].当代医学,2011,28(17):42-43.

颈动脉狭窄怎么办 篇4

颈动脉狭窄大多数因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动脉炎、动脉先天结构不良、动脉夹层等也是导致颈动脉发生狭窄的原因。颈动脉狭窄到一定程度可引发中风。其中,无症状狭窄每年发生中风的概率为1%,有症状狭窄每年发生中风的概率高达10%。因此,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中风的发生,是首先应该明确的观念。

树立积极干预的观念

过去,由于对脑血管病认识不够,很多医生多只是检查脑内有无病灶,不太关注血管问题。一些患者小中风发作,有些医生也只是嘱其吃些药,并未想到患者血管狭窄问题可能要靠手术解决,如不积极干预有发生脑部大面积梗死的风险。那么什么情况下应该积极干预颈动脉狭窄从而预防中风呢?

除了药物之外,颈动脉严重狭窄主要依靠颈动脉剥脱术和支架介入术。事实上,颈动脉狭窄达到什么程度需要手术治疗,一直是临床决策的一个难点。欧美国家对颈动脉狭窄的认识和研究比我们早,他们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报道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并做过几个大型临床实验。结果显示,与服用阿司匹林相比,颈动脉狭窄率超过70%,即严重狭窄时,需要做剥脱术;而当狭窄率在50%~69%时,做剥脱术的效果大概要5年后才能看出来,这意味着对于高龄患者就应慎重考虑手术干预的问题;低于50%的狭窄,剥脱术效果不如药物。这些结论来自于大的医学中心(每年手术例数超过25例)完成的研究,对于有症状患者实施剥脱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6%,而对于无症状患者实施剥脱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3%。

然而,与上述大医院所做的调查结论不完全一致,国外医疗保险公司组织的调查却认为,在现实的临床实践中,剥脱术风险似乎比想象中要高,其中有症状者在围手术期因手术导致发生中风和死亡的风险超过8%。而对于女性、有心肺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高危因素的人群风险更高,特别是狭窄位置过低或过高的患者,采用剥脱术比较容易损伤第9、11对颅神经,而一旦损伤患者将被迫终身插管喂饲。

有无症状是干预的首要判断标准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病例数量的积累,学者们逐渐达成一致,对颈动脉狭窄手术干预的首要标准应该是有无症状。无症状者通常不主张积极手术干预。因为很多患者可能颈动脉狭窄程度很严重,但其血管代偿能力或侧支循环功能很强,不会明显影响颅内供血,其实就不需要手术干预,毕竟手术本身也有一定风险。一般而言,只有对于那些必须接受其他大型手术治疗的无症状严重狭窄患者,才考虑积极干预,以防止在手术中血压波动引发中风的情况出现。因此,决定颈动脉狭窄患者要不要做剥脱术或介入治疗,治疗前评估非常重要。

首先要问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缺血性中风症状,如是否感觉没劲儿或出现认知障碍,有无脑梗死病史、小中风发作事件;详细的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对于有症状者,当狭窄程度低于50%时可不必手术治疗,而是采取积极的药物干预治疗;在50%~69%之间者,如评估患者生存年限会超过5年时可积极手术干预治疗;对80岁以上高龄人群,要综合考虑手术的利与弊,因为这是手术高危人群。总之,针对每个病人都要进行详细的讨论,评估其自然预后和手术风险,评估手术再狭窄的可能性,评估吃药的效益和手术的效益,最后拿出充分的理由决定做还是不做,如何做。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Vs支架植入术

目前对付颈动脉狭窄,主要有两种术式:一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一是支架植入术。笔者认为,不管是剥脱术还是支架植入,只要是具有丰富经验的医生做,确实能够为患者解决问题就行。剥脱术在国外做得非常普遍,是一项很成熟的技术,但在我国做得还比较少。原因是我们起步晚,临床医生对脑血管病认识尚不够深入,对颈动脉狭窄对卒中影响的认识也远远落后于国外,而支架的发展又非常迅猛,所以我国采用支架植入治疗颈动脉狭窄要远多于剥脱术。

随着医疗器械越来越先进,新技术层出不穷,介入技术的适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2007年美国指南还将支架术治疗颈动脉急性闭塞列为禁忌,但如今国外一些大公司开发了新的介入器材则可以比较安全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如急性颈动脉闭塞的患者就诊,可以应用先进的介入设备先阻断近端血管,以防止血栓脱落到脑内,然后实施远端保护,待植入支架后,血块即可抽出来,在很短的时间可使患者转危为安。

就创伤程度而言,两种术式的创伤都不大,支架术可能更具微创性。就手术安全性而言,取决于医师的经验水平,在有经验的医师手中,两种术式的安全性相当。比如我们中心的颈动脉支架术的卒中并发症在1%左右。尽管支架术有更微创的优势,其费用却远远高于内膜剥脱术。

颈动脉狭窄程度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神经内科2006年8月至2009年9月住院患者中收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病例8例和脑梗死患者12例, 腔梗15例, 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 其中男25例, 女10例, 年龄39~81岁。

1.2 方法

1.2.1 DSA采用日本东芝Ultmax型1000

mA机, 股动脉穿刺逆行血管造影法, 常规消毒铺巾, 暴露双侧腹股沟部, 局部用2%的利多卡因浸润麻醉, 穿刺成功后置人导管鞘, 静脉注射肝素25U, 标准的诊断导管经鞘进入腹主动脉一直到达主动脉弓, 依次分别进入双侧颈总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 并造影证实。血管狭窄与闭塞的分为4级:轻度狭窄:狭窄<50%;中度狭窄:狭窄<75%;重度狭窄:狭窄≥75%;100%为完全闭塞。

1.2.2 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东芝APLIO超声成像仪, 探头频率8.6~11MHz, 检查颈动脉系统的颅外段, 包括颈总动脉 (CCA) , 颈内动脉 (CIA) 及椎动脉 (VA) 。

观察指标:在双侧颈总动脉远端距分叉处约20 mm测量颈总动脉内径。分叉处后约l0 mm处测量颈内动脉内径。分别测量膨大处及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 , 正常颈总动脉IMT<10 mm, 膨大处<12 mm。粥样斑块为管腔内中膜局部隆起增厚, 向管腔内突出。以局部IMT值>l3 mm定义为斑块。测量斑块的厚度、范围。记录斑块的数目、部位、形态、回声特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狭窄率= (血管管径-最狭窄处管径) /血管管径×100% , 若同一血管内存在多处斑块或狭窄, 计算时仅考虑狭窄最严重的部位。狭窄程度分级:l级为无狭窄或狭窄程度<49% ;Ⅱ级为狭窄程度50%~69% ;Ⅲ级为>70% 。②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IMT、收缩期峰值、舒张期末值血流速度 (cm/s) 、搏动指数 (PI) 和阻力指数 (RI) 。

2 结果

DSA与颈动脉超声比较, 见表1。

2.1 DSA检查结果35例患者中颈动脉有狭窄者19例 (54.2%) , 有38个部位血管狭窄, 其中狭窄发生在主动脉2个, 主动脉球部及ICA分叉24个, 锁骨下动脉3个, 椎动脉起始部9个。轻度狭窄13例, 中度狭窄8例, 重度狭窄12例, 闭塞3例。共发现硬化斑块58个。

2.2 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35例患者中颈动脉有狭窄者17例 (48.6%) , 有23个部位血管狭窄, 其中狭窄发生在主动脉2个, 主动脉球部及ICA分叉19个, 椎动脉2个。其中轻度狭窄13例, 中度狭窄6例, 重度狭窄5例。共发现硬化斑块104个。

3 讨论

颈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 正确诊断其狭窄程度是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因素。目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仍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 DSA除能发现颈动脉的病变, 还能显示出大脑内血管有无病变以及闭塞后血管侧支循环情况, 但它存在创伤性、辐射及对比剂过敏等缺点。本组病例DSA发现大脑中动脉狭窄2例、闭塞2例, 大脑前动脉狭窄2例, 大脑后动脉狭窄1例, 术中均放入支架治疗。

作为无创性检查手段, 彩色多谱勒超声超声已成为检查颈部动脉狭窄的重要方法之一。超声不仅可观察到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而且可对血管管壁、管腔直径、狭窄程度及管腔内是否有斑块等进行综合分析。斑块按回声特点分为四种类型: ①扁平斑, 内中膜增厚1. 5 mm左右, 呈条状较均匀低回声; ②软斑, 呈略低回声, 似沙丘样向管腔内隆起; ③硬斑, 呈团状强回声, 后方伴有声影;④混合斑, 呈强弱不等回声, 形态不规则, 伴有出血时可见缝隙样暗区[1]。有研究结果提示, 低回声和混合回声斑块容易脱落, 造成脑梗死。李俊来等对手术前后斑块研究认为:颈动脉重度狭窄时容易形成软斑和混合斑, 超声可以作出明确提示[2]。本组研究颈动脉超声检出斑块数量要优于DSA, 这与陈琰等报道一致[3], 病例中低回声斑块和混合回声斑块占76.9% (80/104) , 但超声对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及椎动脉开口处狭窄的检出明显低于DSA, 这可能是高频超声探头频率宽, 穿透能力低, 特别是对于体形肥胖, 颈部粗短, 血管较深的颈动脉检测更加困难, 影响了病变诊断准确性。这就要求今后在颈动脉超声检查中, 采用高频线阵探头与低频凸阵探头相结合的检测方法[4], 提高对颈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王月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特点.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 (4) :59.

[2]李俊来, 唐杰, 徐建宏, 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影像特征.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 11 (5) :341.

[3]陈琰.颈动脉超声与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比较.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6, 6 (4) :257.

颈动脉狭窄程度 篇6

1 临床资料

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 甘肃省人民医院住院的颈动脉狭窄患者19例, 其中男15例, 女4例, 年龄42~68岁, 平均61岁。临床无症状患者1例, 反复TIA发作患者8例, 症状性脑梗死患者 (主要表现为肢体偏瘫) 10例;伴随高血压的6例, 伴随糖尿病的4例, 同时伴糖尿病和高血压的4例, 伴随冠心病的5例。术前均行头颅MRI、脑部多普勒、颈部血管超声检查, 并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 对狭窄程度和侧支循环代偿能力进行精确评估, 所有患者狭窄程度均≥70%, 其中左侧狭窄患者10例, 右侧9例。

2 方法

(1) 行充分的术前准备、评估, 麻醉方法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2) 取仰卧位, 垫肩, 头颈面向对侧过伸位;取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口, 解剖出颈动脉及其分支, 若患者颈动脉分叉偏高或病变范围较长, 可断二腹肌, 必要时可去除颈突, 向上延长手术切口, 以阻断颈内动脉远端, 解剖清楚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颈外动脉以及甲状腺上动脉后, 分别套一阻断带, 注意保护喉返神经、迷走神经和舌下神经等。全身肝素化, 并选取合适阻断钳阻断血管。术中行TCD (经颅多普勒) 监测, 根据患者脑部血流变化情况决定是否使用引流管, 剥离斑块, 尽可能完整切除, 肝素盐水冲洗剥离面, 在显微镜下处理近端及远端增生的内膜。连续缝合血管后, 用肝素盐水排气, 逐步释放阻断钳, 观察颈动脉无渗血后放置引流, 逐层缝合伤口。

(3)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体征。给予抗血小板治疗。为预防脑过度灌注综合征, 需严格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 同时可给予尼膜同预防血管痉挛。

3 结果

手术过程中及术后住院期间 (7~10天) , 19例患者无1例死亡;无1例出现伤口血肿和切开缝合处破裂;再次发生脑卒中的有1例, 表现为对侧肢体轻度偏瘫, 于住院期间完全恢复;8例术前反复TIA发作的患者, 术后无1例再次出现TIA发作;所有患者术后无癫痫发作;1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 饮水呛咳;1例患者出现头痛, 复查头颅CT提示颅内水肿, 考虑为脑过度灌注综合征, 于住院期间头痛消失;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症状无明显好转, 亦无加重;合并冠心病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心脏病事件。术后患者复查脑部多普勒, 脑部供血均有明显改善。术后随访6个月, 所有患者均未再次发生脑卒中事件。

4 讨论

自1953年De Bakey首次报道成功完成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以来, 欧美数个著名的前瞻性研究及回顾性调查均显示, 当患者处于TIA发作阶段或无症状时, 即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可有效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而发生缺血性卒中后再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仍可改善卒中的预后, 降低复发率和致残率[2]。近年来, 国内一些医院已常规开展此项手术, 但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的掌握以及围手术期处理等问题仍在讨论之中[3]。

4.1 手术适应证

颈动脉狭窄≥70%且 (1) 引起TIA发作或非致残性脑卒中; (2) 同侧颈内动脉远端及分支无更严重狭窄; (3) 患者一般情况稳定。医师施行手术的严重并发症 (脑卒中和病死) 率>6%, 或狭窄≤60%的患者不宜手术。无症状动脉狭窄程度>60%和<70%的症状性狭窄需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年龄、斑块性质 (溃疡、软斑块) 等因素确定[4]。对于狭窄>50%, 伴有频发TIA且通过颈部超声、DS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CTA (CT血管造影) 确定为不稳定性斑块 (溃疡、软斑块) , 家属积极要求手术的也入选手术。

4.2 手术的技术要点

(1) 充分暴露颈动脉直至超过斑块的边缘, 轻柔暴露颈动脉分叉处防止斑块术中脱落。 (2) 在显微镜下细致彻底地去除斑块, 尽可能形成一个完整平滑的颈内动脉远端。 (3) 术中尽可能缩短颈动脉阻断时间, 争取控制在30分钟以内。 (4) 血管补片技术的应用:手术中如发现颈动脉内膜剥除后动脉管腔仍有狭窄者, 需要扩大动脉管腔, 决不能勉强缝合, 防止术后再狭窄。 (5) 为预防小的气栓和颈动脉斑块碎片进入颈内动脉系统, 缝合前要放开颈内动脉反冲血流, 缝合后严格按照颈外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先后顺序恢复血流。

4.3 围手术期的处理

4.3.1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均经颅脑多普勒、颈部血管超声和脑血管造影检查。术前常规血、尿、便、胸片、心电图、凝血功能和肺功能检查, 无严重的心肺疾患。对伴发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 术前先控制血压和血糖;对有心绞痛或有明显冠心病的先介入治疗, 待心脏情况改善后再考虑手术治疗 (本组有1例患者在心内科做了治疗后再行CEA手术) 。本组对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且将行CEA手术的患者, 术前7天停用抗凝药物, 可以显著减少术中出血以及术后的血肿。

4.3.2 术后治疗

患者大多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 术后有可能发生脑梗死和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约占2.5%~5.8%) , 故围手术期的处理极为重要。特别是双侧行CEA时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和精神状态。术后常规进ICU监护24~48小时, 如血压较高, 患者烦躁不安, 应给予降压。术后抗血小板治疗应根据患者情况持续应用, 允许患者普通饮食和步行活动。术后应仔细检查患者伤口有无血肿或感染的迹象。

笔者在我院率先开展CEA的实践中, 通过对19例患者术中、术后及随访的研究, 确实体会到CEA的优越性, 也证实了CEA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合理的手术方式, 易于在西北地区推广, 对西北地区防治脑卒中事件导致的残疾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摘要:目的 观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19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资料。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患者, 术后行脑血管造影及脑部多普勒检查, 所有患者颈动脉血管狭窄缓解, 脑部供血均有明显改善;术后随访6个月, 均未再次发生脑卒中事件。结论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狭窄,脑血管造影

参考文献

[1]张勤弈.美国心脏协会指南与欧洲指南中关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应用建议及在一级预防中的差异[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 11 (9) :648-650.

[2]Aouad M T.P erioperative Managmentof the Patient Undergoing ascular Surgery[J].Middle East Janesthesio, 2014, 17 (4) :665-689

[3]周定标, 陈东源, 许百男.动脉内膜切除治疗颈动脉狭窄[J].中华医学杂志, 1999, 79 (11) :816-818.

颈动脉狭窄程度 篇7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前瞻性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的中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资料。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160例,其中男140例,女20例;年龄45 ~ 85岁,平均(66. 06 ± 8. 16) 岁; 其中有高血压病史124例,糖尿病病史60例,吸烟78例,饮酒59例。

纳入标准:(1)颈动脉狭窄≥50% ,血管狭窄率测量参照北 美症状性 颈动脉内 膜切除试 验标准 (NASCET)[4],狭窄率 =[1 - (远端正常管径 - 狭窄段最窄管径) /近端正常血管管径]× 100% ;(2) 无明确卒中病史;(3)能够独立配合完成相关认知功能测试; (4)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 大面积脑梗死及脑梗死非颈内动脉供血区患者;(2) 其他及颅内段血管狭窄程度 ≥50% 者;(3) 近1月有急性脑血管病发作病 史; (4) 血管狭窄非因粥样动脉硬化引起者;(5) 有其他明确病因的认知功能障碍,如癫禶、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6) 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者;(7) 合并肿瘤者。

1.2研究方法

1. 2. 1影像学检查:所有入组患者均经全脑DSA诊断证实存在不同程度的单侧或双侧颈动脉狭窄,选取狭窄程度严重的一侧进行支架置入治疗。

1. 2. 2认知功能测试: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3 d内、 术后3月及术后6月进行认知功能相关测试。测试内容包括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Mo CA测试北京版(Mo 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同时包括语言能力测试(词语流畅性测试)、工作记忆测试( 计算能力、数字广度)、处理速度测试( 数字符号替换) 等。所有测试均由经过培训的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在标准心理测量室进行,均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和标准化调查用语(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60 min统一标准化量表)[5]。

1. 2. 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3 ~ 5 d常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 /d和氯吡格雷75 mg /d,术前8 h禁食。 局麻下进行股动脉穿刺,在路径图帮助下,沿颈动脉狭窄部通行到颈动脉远端,在透视镜辅助下将支架放置于预期位置。术后进行肝素化处理,并口服阿司匹林100 mg / d + 氯吡格雷75 mg / d连续6月。

1. 3统计方法应用SPSS 18. 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安全性分析手术成功率为100% ,术后无急性颈内动脉血栓、栓塞、高灌注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仅在操作过程中出现1例血压升高、1例心率下降、1例血管痉挛,分别静脉予以硝普纳、阿托品、罂粟碱等对症处理,症状均改善。支架置入后颈动脉狭窄状况明显改善,残余狭窄率 < 30% ,整体循环流畅,治疗好转后出院。

2. 2支架置入前后MMSE、Mo CA、ADL评分比较治疗后3月、6月,患者MMSE、Mo CA评分升高,ADL评分降低,且支架置入后6月评分较治疗后3月评分明显改善(P < 0. 05),见表1。

2. 3支架置入前后语言能力、工作记忆、处理速度等评分比较治疗后3月、6月,患者语言能力、工作记忆能力、处理速度等均较支架置入前改善,且支架置入后6月评分较治疗后3月评分明显改善(P <0. 05),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P < 0. 05,**P < 0. 05;与治疗后 3 月比较,△P < 0. 05

3讨论

3. 1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颈动脉狭窄的治疗不仅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与预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Mathiesen等[6]早在2004年就发现,与无颈动脉狭窄的患者相比,颈动脉狭窄患者在多个神经心理测试量表的评分中都表现更差,从而认为颈动脉狭窄在认知功能障碍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认为颈动脉狭窄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是:(1)颈内动脉狭窄影响颅内血液供应,脑组织长期处于低灌注、缺血状态,长期慢性缺血可能导致脑萎缩,最终导致认知功能减退[7];(2)颈动脉狭窄可导致神经网络功能障碍[8];(3)颈动脉狭窄可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使脑血管反应性降低[9]。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和材料的不断更新以及神经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颈动脉支架置入治疗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少,广泛地被用于颈动脉狭窄的治疗。

3. 2颈动脉支架置入与认知功能改变颈动脉支架置入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还存在争议[10,11,12],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会产生有益的影响。有研究表明,解除颈动脉狭窄对认知功能障碍有显著改善作用,且这种改善作用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更加显著[13]。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颈动脉支架置入3月后, MMSE、Mo CA、ADL等评分均明显改善,与支架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支架置入改善颈动脉狭窄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同时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本研究显示,在颈动脉狭窄改善后,患者的词语流畅性、计算能力、数字符号转换能力、工作记忆、处理速度等均有所改善,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4],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改善效果越明显。颈动脉狭窄对脑功能的损害是部分可逆的,推测原因,可能为在支架置入后颈动脉狭窄得到改善,从而缓解了患者颅内的低灌注水平,提高了脑组织灌注面积,增加大脑的氧供给,从而使细胞代谢得到改善[15],进而使得对缺血、缺氧敏感的脑功能区,如海马、颞叶等部位的功能部分恢复[16]。同时,支架的置入可能可以防止血管壁粥样硬化斑块的脱落,从而减少了由于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而引起的卒中的发生概率[17]。

3. 3本研究不足之处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1 ) 由于条件限制,随访时间不长,未能观察到支架置入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远期认知功能的影响。(2)有研究指出,由于微栓子事件,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改善并不明显,甚至部分还有降低[18]。本研究由于条件所限,未能对患者支架置入后早期认知功能进行测试。以上不足均需要在今后的研究分析中进一步完善、细化。虽然颈动脉支架治疗的研究已较为深入,但是颈动脉狭窄导致认知功能的障碍仍有许多需要研究的内容,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支架置入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前瞻性分析160例接受颈动脉支架置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3月、6月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Mo CA测试北京版(Mo 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词语流畅性、计算能力、数字广度、数字符号替换等测试的结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月、6月的各指标测试结果(MMSE、Mo CA、ADL、词语流畅性、计算能力、数字广度、数字符号替换)均有所改善,且随时间延长,改善作用越明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可以改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且改善作用随时间延长而更加显著。

颈动脉狭窄程度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011年7月~2014年1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神经科住院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行颈动脉血管彩超或颈部CT血管造影检查,证实存在颈动脉狭窄;符合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手术组)治疗的患者23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存在病变血管同侧脑缺血性事件:一过性的视力障碍,一过性的头晕、偏身感觉或运动功能短暂障碍,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持续数秒或几分钟,多在24 h内缓解,不遗留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或单眼失明,持续性眩晕、偏身感觉障碍、偏瘫、失语,甚至昏迷等,并具有相应的神经系统体征,症状持续不缓解。②年龄≥18岁。③影像学检查证实颈动脉直径狭窄率≥60%。④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排除标准:①患侧颈动脉完全闭塞或与病变血管同侧不相符的脑缺血性事件。②对侧颈动脉血管曾行CEA治疗;③合并手术禁忌证,无法行CEA治疗。内科保守治疗组(非手术组)45例。

1.2 一般资料

收集所有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年龄、性别)和危险因素(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吸烟、重度饮酒)。危险因素的诊断:①脑梗死病史:既往由医院明确诊断的脑梗死,有影像学支持;②糖尿病:糖尿病症状加上两次以上的空腹血糖≥7.0 mmol/L或两次以上随机血糖≥11.1 mmol/L,或既往明确诊断糖尿病,已经开始口服或者胰岛素治疗[8];③高血压:安静状态下两次测定血压值: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 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或既往诊断高血压,已经开始服用降压药物。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既往由医院明确诊断的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9];⑤吸烟史:指连续或累积吸烟6个月以上者,且在调查之日前30 d内吸过烟;⑥饮酒史:每天饮酒总量≥5个标准饮酒量(1个标准饮酒量相当于120 m L葡萄酒、360 m L啤酒或45 m L白酒)。两组性别、年龄、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1.3.1 手术组

CEA手术组患者术前均给予阿托伐他汀钙降脂稳定斑块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疗。具体方法:所有患者均实施全身麻醉,术中专门安排神经科专业医师每5分钟测试一次患者的神志、血压和对侧肢体肌力情况,频繁检测血压,以保证颈动脉阻断期内的脑灌注[10],同时给予经颅多普勒(TCD)监测血流。患者麻醉成功后,头偏向健侧,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从患侧胸锁乳突肌前边做切口,切开皮下及颈阔肌,依次将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暴露,分离颈总动脉时特别注意避免损伤迷走神经和颈动脉窦。分别阻断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甲状腺上动脉、颈外动脉。纵行切开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血管壁,剥除颈动脉内膜及斑块,清除附壁斑块及内中膜组织,肝素盐水冲洗切口,清除破碎斑块,直至血管壁光滑。在显微镜下连续缝合血管壁。依次开放颈外动脉、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的阻断夹。若开放血管后,TCD监测显示大脑中动脉血流增加超过基础值的150%,则部分阻断颈总动脉,逐渐开放以防高灌注。依次缝合切口,一般伤口内需放置橡皮导流管进行淤血的排放。

1.3.2 非手术组

非手术组患者采取内科保守治疗,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每晚一次口服,稳定斑块;阿司匹林100 mg每晚一次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血压控制在130/80 mm Hg左右;血糖控制在空腹6.0 mmol/L左右,餐后10.0 mmol/L左右;戒烟酒,减体重,及脑苷肌肽、肌氨肽苷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每周1次的超声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短期效果(1周内):包括治愈(患者症状完全消失,能够正常生活)率、显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尚不能完全正常生活)率、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率;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随访1年脑卒中复发率、死亡率。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短期疗效观察,手术组患者治愈率及显效率高于非手术组,无效率低于非手术组;手术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非手术组,住院费用低于非手术组;随访1年,手术组脑卒中复发率低于非手术组,死亡率低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2。

3 讨论

颈动脉是供应脑部血液的重要血管,颈动脉狭窄最主要病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的颈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性病变,从而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引发缺血性脑卒中,所以颈动脉狭窄性病变和缺血性卒中的关系非常密切[11]。据报道,伴有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1年内卒中复发率达59%。颈动脉狭窄是引起卒中的重要原因,而不规范甚至过度治疗不仅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对患者的疾病治疗也无益,所以加强并规范颈动脉狭窄的治疗很重要。对于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危险因素的控制、药物治疗以及血运重建;其中危险因素的控制包括戒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和体育锻炼等;药物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等综合治疗;血运重建术包括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药物治疗是颈动脉狭窄治疗的基础,血运重建治疗可改善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预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是治疗颈动脉狭窄、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标准术式[12],全麻下在颈部切口,直接切开狭窄部的颈动脉,直视下剥离阻塞的硬化斑块,恢复动脉管腔的通畅。从1953年De Bakey成功进行了第一例CEA手术至今已有60多年,最初的一些尝试显示效果不佳[13],我国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较晚,因此大宗病历资料的研究较少,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设备的发展,CEA的有效性也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认可,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相继报道,CEA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14]。颈动脉狭窄患者在发生缺血性症状后,需及早对血管狭窄程度进行评估并制订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降低卒中发生率。欧美数个著名的前瞻性研究及回顾性调查均显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可有效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并可除去动脉粥样硬化部位的微栓子来源,可改善卒中的预后,降低复发率和致残率[15]。近年来的实践证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安全、有效,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

本研究表明,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大多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术中发生脑梗死和脑出血的风险较高,甚至术后也有可能发生脑梗死和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占2.5%~5.8%),临床往往手术顺利,而术后处理不当也会造成预后不佳,故围术期的处理极为重要[16]。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给予积极脱水治疗症状缓解。Biller等[8]研究发现,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常见的围术期并发症之一,它的发生是因为术前患者有严重的颈动脉狭窄,或者因为长期低灌注导致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麻痹,由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使严重狭窄的颈内动脉重新贯通,以致同侧的大脑半球血流量明显增加,引起脑过度灌注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术后严重的头痛,甚至出现意识障碍。术后1周为过度灌注综合征发生的高峰期,个别患者可延长至更长时间[17],因此术后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语言、肢体活动,以及大小便情况,为了有效防止术后出现过度灌注现象,通常采用围术期控制和稳定血压的方法,术后积极给予内科脱水治疗,通常给予甘露醇治疗;严格控制血压,对此通常采用静脉泵入硝酸甘油或硝酸钠,术后收缩压维持在115~135 mm Hg比较合适,避免血压大幅波动,这样有利于预防缺血后过度灌注,又利于降低术后脑出血的发病率[18,19]。

近年来,由于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术中监测的完善,手术成功率明显升高,致残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组1例患者术中死亡,短期疗效良好,几乎所有患者第2天即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好转,1周内患者治愈率与有效率达95.66%,非手术组患者1周内症状也有一定程度缓解,治愈率与有效率之和达57.77%,两组患者比较,手术组短期预后优于非手术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可减少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在降低脑血管病发生率的有效性方面明显优于单纯内科药物治疗组。

CEA术后1年复查可得到2%~5%的再狭窄率[20],颈动脉狭窄复发是行CEA术后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对于颈动狭窄复发的外科治疗要比原发的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复杂;本研究随访1年,结果显示,手术组23例患者中,2例患者因颈动脉再狭窄导致缺血性卒中症状复发,因患者拒绝手术治疗,均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其中1例患者经积极内科保守治疗好转,1例患者死亡。非手术组45例患者中,19例患者1年内缺血性卒中症状复发,8例患者经积极内科保守治疗好转,11例患者死亡;两组患者比较,手术组远期效果好,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等严重脑血管病事件有重要价值。可见,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可行性高。

CEA手术组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时间较非手术组患者快,故而缩短了住院时间;较短住院时间的同时,CEA手术也不需要应用昂贵的医疗器材,住院费用明显减少,该研究表明,CEA手术经济、有效。

预防脑卒中必须防治颈动脉狭窄 篇9

我国介入神经放射技术的开拓者之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凌锋教授指出:“韩美林的颈动脉狭窄度已经超过了95%,极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但他自己对此毫无察觉,仍然参加奥运火炬接力,这是非常危险的。”人颈部的血管最为“敏感”,能反映人全身的健康状况。可以说,颈动脉血管是人脑部健康的“晴雨表”。正如韩美林一样,脑卒中的高危人群是年龄大于45岁,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和高血糖的人群。

颈动脉位于颈部两侧,是为大脑供血的主要管道,它为大脑供应的血量占大脑所需总血量的70%~80%。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李金说,在发达国家,由颈动脉狭窄引起的脑卒中患者约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22%。在我国,由颈动脉狭窄导致的脑血管病变大多非常严重,是人们致死、致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人的颈动脉狭窄度若超过70%就属于重度颈动脉狭窄,应尽快进行治疗。凌教授说:“中老年人只需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即可了解颈动脉的健康状况,确定颈动脉里是否存在斑块及狭窄的严重程度。颈动脉超声检查简便易行,而且费用不高。”

上海瑞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赵卫国指出,颈部血管狭窄及斑块脱落是引发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临床症状较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可以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颈动脉狭窄度在70%以下且症状不明显的此病患者可考虑使用血管支架进行介入治疗。但是,介入疗法受到不少因素的制约,而且费用高昂。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斑块若位于颈动脉分叉部或其颈动脉受到了侵蚀,就不适合进行介入治疗。赵教授说:“以往,我们主要采取安置支架的介入疗法治疗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广泛应用为颈动脉狭窄患者提供了另一种治疗选择。颈动脉狭窄达到70%以上,临床症状明显的此病患者可首选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凌教授说:“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操作并不复杂,但能有效地清除血管内的斑块,消除诱发脑卒中的隐患。”上海瑞金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生们曾为一位因右侧颈动脉内出现斑块而造成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狭窄度高达90%)的脑缺血高危患者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颈动脉狭窄程度 篇10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的3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02例, 女38例, 年龄37~88岁, 平均年龄62.7岁。所有患者均在其他部位存在明显的血管病变以及血脂异常。本研究排除了既往有脑卒中史的患者, 无颈动脉狭窄症状的患者。根据患者年龄, 将所有患者分为<60岁组和≥60岁组。其中<60岁组有患者79例, ≥60岁组有患者261例。在340例患者中, 原发性高血压189例, 冠心病140例, 糖尿病128例, 下肢动脉疾病87例。

1.2 诊断方法

诊断仪器使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iu-22型) 。线阵为12 MHz, 凸阵探头为2~5 MHz。检测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进行, 所有医生从业年限均超过10年。在检测中, 记录患者如下指标:双侧颈总动脉 (CCA) 、颈内动脉 (ICA) 、颈动脉球部、椎动脉、锁骨下动脉斑块、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PSV) 、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EDV) 、阻力指数。同时, 计算狭窄程度。

1.3 狭窄程度评价标准

患者狭窄程度评价标准使用美国放射年会超声会议公布的标准, 分为正常、<50%、50%~69%、70%~99%4个标准。其中正常需要满足如下标准:PSV<125 cm/s, EDV<40 cm/s, 血管内径无变化, ICA/CCA<2.0;<50%的标准为:PSV<125 cm/s, EDV<40 cm/s, 血管内径减小<50%, ICA/CCA<2.0;50%~69%的标准为:PSV在125~230 cm/s, EDV在40~100 cm/s, 血管内径变化大于或等于50%, ICA/CCA在2.0到4.0之间;70%~99%的标准为:PSV超过230 cm/s, EDV大于100 cm/s, 血管内径变化超过50%, ICA/CCA比值大于4.0。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回归分析使用逻辑斯蒂回归分析方法,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基本情况 (见表1)

表1反映了患者的基本情况。从表1的结果来看, ≥60岁组中, 有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分别为201例、168例、115例、113例和72例, 占本年龄组患者比例分别为77.0%、64.4%、44.1%、43.3%和27.6%。<60岁组中, 有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分别为35例、21例、13例、27例和15例, 占本年龄组患者比例分别为44.3%、26.6%、16.5%、34.2%和19.0%。两组患者在吸烟史以及有关疾病史方面比较, 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2.2 不同疾病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对不同疾病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做了比较。从表2的结果来看, 不同疾病颈动脉患者狭窄程度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05。在颈动脉正常的患者中, 糖尿病患者占比最高, 为60.9%。其次为高血压患者, 有94例, 占高血压患者的49.7%。下肢动脉疾病患者中, 颈动脉正常的比例最少, 为26.4%。在颈动脉狭窄<50%的组中, 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占比最高, 为55.2%。在50%~69%的组中, 冠心病、高血压和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占比较高, 糖尿病患者占比最低。在颈动脉狭窄70%及以上的患者中, 依然以冠心病、高血压和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占比最高。整体来看,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较好,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次之, 而冠心病患者和下肢动脉患者的狭窄程度相对严重。

2.3 逻辑斯蒂回归分析结果 (见表3)

表3是以颈动脉狭窄情况为因变量, 以包括年龄、性别等指标在内的因素为自变量, 所获得的逻辑斯蒂回归分析结果。就表3的情况来看, 患者年龄、冠心病、下肢动脉疾病是导致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因素, P分别为0.009、0.012和0.018, P<0.05。至于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并不是导致患者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因素, P分别为0.167、0.982、0.735和0.612, P>0.05。

3 讨论

(1) 目前的研究证实:颈动脉病变遵从如下发展过程:首先是内膜损害, 然后形成斑块, 最后导致血管狭窄[10]。一旦患者的血管出现狭窄后, 将会导致患侧大脑半球的血容量减少, 并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病。如果斑块不稳定, 出现了斑块脱落, 还会直接导致脑梗死。目前, 在临床中, 患者出现颈动脉狭窄后, 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即颈动脉狭窄多为无症状颈动脉狭窄。这样一种情况的客观存在, 导致了提前发现并及时治疗颈动脉狭窄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因此, 积极探寻一种可以提前发现颈动脉狭窄的方法, 对于更好地服务脑卒中患者, 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 超声检查作为一种较为普遍使用的检查方法, 不但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费用低廉等特点, 而且有关的技术已经逐步成熟。但是, 在临床中发现, 超声检查对正常人群颈动脉狭窄的排查效果较差, 而对那些高危人群进行排查所获得的效果则相对较好。因此, 明确哪些患者是颈动脉狭窄的高危人群对于提高超声诊断在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运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从现有的文献报道来看, 王林等[1]认为年龄较大、且有明显冠心病的患者属于颈动脉狭窄的高危人群。在他们的研究报道中, 通过分析356名患者的有关超声诊断数据, 并使用了逻辑斯蒂回归分析, 指出在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等多种指标体系下, 影响患者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超过60岁、具有冠心病以及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颈动脉狭窄。王陇德[2]则认为就颈动脉狭窄进行筛查必须要有针对性。在他的研究中, 他认为掌握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更好地开展颈动脉狭窄筛查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他的观点, 要对有心血管疾病、下肢动脉疾病以及年龄较大的患者开展筛查, 以便更加及时地发现颈动脉狭窄, 并进行有效的治疗, 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就本研究而言, 以颈动脉狭窄情况为因变量, 以年龄、性别等指标作为自变量, 进行的逻辑斯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冠心病、下肢动脉疾病是导致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因素, P分别为0.009、0.012和0.018, P<0.05。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并不是导致患者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因素, P分别为0.167、0.982、0.735和0.612, P>0.05。所获得的研究结论与上述学者基本一致。

(4) 综合目前的研究和本研究的结果, 使用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狭窄高危人群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运用价值。其中年龄超过60岁、有冠心病和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是颈动脉狭窄的高危人群, 应该在检测中重点排查, 以便及早发现并进行诊断, 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讨论超声在颈动脉狭窄以及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接受超声诊断的340名患者作为对象, 其中:原发性高血压189例, 冠心病140例, 糖尿病128例, 下肢动脉疾病87例, 并按照年龄分为≥60岁组和<60岁组。所有患者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统计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 并进行逻辑斯蒂回归分析。结果 颈动脉狭窄在50%99%的患者数量为94例, 其中:颈动脉狭窄在70%99% (重度狭窄) 的患者有27例, 占比为7.9%。不同疾病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不同。下肢动脉患者和冠心病患者更容易发生重度颈动脉狭窄。逻辑斯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年龄、冠心病和下肢动脉疾病是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 P分别为0.009、0.012和0.018, P<0.05。至于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并不是导致患者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因素, P分别为0.167、0.982、0.735和0.612, P>0.05。结论 使用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狭窄高危人群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运用价值。其中:年龄超过60岁、有冠心病和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是颈动脉狭窄的高危人群, 应该在检测中重点排查, 以便及早发现并进行诊断, 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高危人群,临床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林, 熊全庚, 张春莉, 等.颈动脉超声在筛查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5 (2) :129-131.

[2]王陇德.颈动脉狭窄筛查势在必行[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 11 (9) :641-642.

[3]董智强, 陈旭, 苏敬敬, 等.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性质、部位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1, 19 (3) :199-203.

[4]张善春, 迟路湘.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4 (4) :408-410.

[5]贺茂林, 付睿, 王莉莉.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筛查和处理[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 13 (11) :961-962.

[6]李锦, 袁栋才, 张俊领, 等.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开放与临床表现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 13 (9) :821-823.

[7]高山.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颅内外动脉狭窄及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J].中国卒中杂志, 2008, 3 (1) :32-38.

[8]Abu Rahma AF, Srivastava M, Stone PA, et al.Critical appraisal of the carotid duplex consensus criteria in the diagnosis of carotid artery stenosis[J].J Vase Surg, 2011 (53) :53-60.

[9]Shakhnovich I, Kiser D, Satiani B.Importance of validation of accuracy of duplex trasonography in identifying moderate and severe carotid artery stenosis[J].Vase Endovascular Surg, 2010 (44) :483-488.

上一篇:开放式课程下一篇:行政执法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