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血管病

2024-06-21

颈动脉血管病(精选十篇)

颈动脉血管病 篇1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血管病变,糖尿病,Logistic回归分析

0前言

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人常见疾病,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较非糖尿病者高2倍,尤其以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部血管病变最为常见,是颈动脉狭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和危险因素。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影响糖尿病愈后的重要因素之一[1]。本研究对2004年8月~2006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2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04年8月~2006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260例,其中男性147例,女性113例,年龄61~89岁,平均(66.5±5.2)岁,糖尿病史2.0~29.0年,平均(10.9±6.3)年,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WHO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选择206例同期健康体检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14例,女性92例,年龄60~87岁,平均(65.7±5.3)岁。对照组入选者经体检证实,均为健康老年人,排除高血压、糖尿病[ 空腹血糖(FPG)< 6.0 mmol/L, 餐后2 h血糖(PPG)< 7.8 mmol/L] 及心脑血管疾病,均符合1982年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制定的健康老年人标准。各组一般资料的比较,见表1。

注:t检验,与对照组比较:bP<0.01;与无大血管病变比较:dP<0.01。

1.2仪器与方法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ESAOTE DU-6、 PHILIPSIU-22和Diagonic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用5~13 MHz超宽频探头,患者取仰卧位,颈部伸展,头部偏向检查对侧,探头置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后缘,从锁骨上窝颈动脉起始处沿血管走形纵向扫查,依次观察颈总动脉、 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然后将探头转动90°自下而上横向扫查[2]。

首先在二维图像上观察血管形态、走行、内中膜厚度及有无斑块形成,然后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血管内血流状态及充盈情况、有无狭窄及闭塞、频谱形态、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等,测量并记录各项血流参数,观察对比糖尿病组与对照组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粥样硬化斑块及狭窄的发生率。颈动脉病变的诊断标准[3]:1动脉内膜厚度≥ 1.2 mm ;2斑块(单发、多发、弥漫); 3狭窄。

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采用日本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血压(BP)、空腹血糖(FPG) 及餐后2 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LD-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载脂蛋白A1和B(Apo A1、Apo B)和纤维蛋白原。采血前均禁食12 h, 采右上肢肘静脉血。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 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血管病变及其相关因素,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对照组颈动脉血管走形平直,血流充盈良好、血流方向及流速正常;糖尿病组血管走行迂曲,内中膜增厚,硬化斑块形成,狭窄,见图1~2。

糖尿病组内中膜明显增厚者241例(92.7%),对照组49例(23.8%)。糖尿病组颈总动脉的斑块检出率高于颈内动脉,斑块多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次是颈内动脉起始部,糖尿病组颈动脉出现斑块者212例(81.5%),对照组51例(24.8%),糖尿病组血管狭窄发生率为34.23%,对照组为0.01%。狭窄程度最严重的是颈内动脉,其次是颈总动脉。

2.2各组血液生化指标的比较

各组血液生化指标的比较,见表2。糖病组较对照组TC、TG、LDL-C、Apo B明显升高(P<0.01或P<0.05),而HDL-C、Apo A1降低(P<0.01或P<0.05)。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较无大血管病变者,TG、LDL-C、Apo B明显升高(P<0.01)。

2.3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LDL-C、HDL-C、收缩压、 TC、年龄、糖尿病病程与颈动脉血管病变存在相关性,是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发生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见表3。

注:HDL-C:高密度脂蛋白;LDL-C:低密度脂蛋白;TC:胆固醇。

3结论

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影响糖尿病愈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发病原因涉及很多方面,血管内皮功能失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改变。有文献报道,无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已出现内皮功能失调,血脂改变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导致功能异常,是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增加的基础[1,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血管内皮有明显的损害,本研究与相关文献[3,4]报道相同,以内中膜明显增厚、斑块多发、病变弥漫、多支血管受累为主要特点,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糖尿病患者早期主要血管病变之一, 糖尿病组颈动脉血管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者。

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即血脂异常[3],高脂血症通过影响脂蛋白的构成而直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的流动性、变形性及血流对血管壁的作用等方面产生影响,有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糖基化的LDL-C增高,减弱了与肝脏LDL-C受体的结合,延缓了从血浆的清除,使之容易氧化。氧化的LDL-C被巨噬细胞吞噬,进入到巨噬细胞内引起胆固醇聚集,使巨噬细胞演变为泡沫细胞沉积于细胞壁,进一步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4]。另有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发生率约为50%[5]。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症患病率为69.8%,这可能与本研究老年病例有关,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内皮损伤明显,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与血管壁接触机会增大,进而血栓形成、血管狭窄的机会增加。本研究显示:糖尿病组较对照组TC、TG、 LDL-C、Apo B明显升高,而HDL-C、Apo A1降低。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较无大血管病变者,TG、LDL-C、Apo B升高明显。颈动脉血管病变各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LDL-C、HDL–C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伴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注:t检验,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1;与无大血管病变比较,cP<0.05,dP<0.01。检测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血糖(PP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LD-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和B (Apo A1、Apo B)。

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病变与高血糖的慢性持续状态有关。患者由于血糖升高,长期的高血糖使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增加,进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功能,增强氧化应激,促进炎症的发生,促进血凝和动脉粥样硬化[6]。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糖尿病颈动脉血管病变与年龄及糖尿病病程有关,为最大程度地减少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的患者应特别注意预防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必须严格控制血糖。

高血压是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可使血管内皮对脂蛋白的通透性增加, 内皮素产生增加,白细胞黏附性增加,氧化应激增强,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研究表明,伴高血压的糖尿病病人并发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是不伴高血压的糖尿病病人的5倍[6,7,8]。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证实, 良好的血压控制可显著减少大血管并发症,比严格控制血糖有更高的价值[9,10]。通过回归分析可以发现,伴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其收缩压增高增加了血管内皮的功能损害, 更加重了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危险性。

颈动脉血管病 篇2

【摘要】目的:研究介入治疗法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F动脉鞘置入颈总动脉,预扩张球囊通过狭窄部位行预扩张,支架在导丝支撑下通过狭窄部位,回撤外鞘将支架释放。结果:支架定位准确,34例患者狭窄完全消失,30例狭窄程度减少90%以上,8例减少70%。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介入治疗;支架成形术;颈动脉狭窄

【中图分类号】R5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113-01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for stenting of severe carotid stenosis

Long Jifa

(Nanchong town center hospital ,Nanchong,Sichuan ,637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for stenting of severe carotid stenosis. Method Place the 8F carotid sheath in carotid, and expand stenosis by sacculus first, let bypass through the stenosis and released. Results:The stent is fixed accurately, carotid stenosis disappeared in 32 cases, 30 cases recoverd 90% and 8 cases recoverd more than 70%. Conclusion: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al is effective to treat carotid stenosis, but we need observe the safety about it.

【Keywords】intercentional treatmentstentcarotid stenosis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72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中,男38例,女34例,年龄32~81岁,平均56岁。其中左侧颈动脉狭窄30例合并左侧胚胎大脑后动脉2例;右侧颈动脉狭窄42例合并右侧胚胎大脑后动脉7例; 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2例。狭窄80 %~85 %占51%;狭窄85 %以上占58%。高血压31 例;糖尿病11 例。

1.2术前检查所有患者均行CT 或MRI 检查示病灶为陈旧性或脑梗死发生已3周。均行灌注CT 检查,确定临床症状与狭窄血管有关。所有患者术前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未发现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

1.3术前准备术前常规查检查正常。术前5~7 天口服拜阿斯匹灵300mg 每日一次、氯吡格雷75m g,每日一次 。会阴部备皮。术前4 ~6 小时禁食水。微泵静点尼莫地平。

1.4治疗方法微泵静点尼莫地平调控血压,局部麻醉下股动脉穿刺置入8F 动脉鞘,经鞘管送入泥鳅导丝及相应的导管(猎人头、单弯、细蒙等) 。将泥鳅导丝送入颈外动脉,先送入5F猎人头导管到狭窄段的颈总动脉后再跟进8FGaiding 管,然后撤出5F 猎人头导管及泥鳅导丝,留置8FGaiding 管在颈总动脉。沿Gaiding 管送入微导丝,经微导丝送入保护伞,沿保护伞导丝送入球囊对狭窄血管进行预扩,撤出球囊后,沿微导丝送入相应大小和长度合适的支架。支架放置后重新造影观察支架的贴壁情况及支架后的残余狭窄率、前向血流情况、是否有血管痉挛的发生。观察十分钟无异常情况发生撤出保护伞及与放置支架相关的器械,留置动脉鞘。术后3 小时拔除动脉鞘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后平卧24小时,穿刺点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盐袋压迫6 小时,8 小时后右下肢可适当活动。

2结果

造影显示支架定位准确,34例患者狭窄完全消失,30例狭窄程度减少90%以上,8例减少70%。术中血管痉挛11例,言语不清伴一侧肢体无力3 例,及时给予尿激酶和罂粟碱后缓解。术中发生急性血栓8例,余均为偏侧肢体无力,造影示支架侧大脑中动脉主干或上、下急性闭塞,1 例出现眩晕、复视,造影右侧大脑后动脉不显影,均给予尿激酶50 万u 动脉直接溶栓,后症状完全恢复。术后2 天脑出血2 例均为额叶血肿,量约10- 15毫升,给予稳定血压,控制高灌注后恢复正常。支架术后穿刺点再出血2例,及时给予压迫止血更换绷带。患者出现并发症经及时发现和处理未留后遗症。

3讨论

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的支架治疗是一种创伤低的治疗方法,我们在治疗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应注意的几个方面:①血管重度狭窄,放置保护伞时,应该准确、轻柔的通过狭窄段,以免保护伞碰撞狭窄段的斑块引起脱落而引发脑栓塞[1];②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时,会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使心率减慢,甚至骤停。应在球囊扩张及支架释放时应在放置前应用阿托品,提高心率可预防发生窦缓或心脏骤停;③在重度颈内动脉狭窄的情况下,支架成形后可以立即扩大管腔直径,大量的血流进入既往低血流灌注的脑组织后,会对血管床产生较高的压力,使得长期缺血状态下的部分血管壁可能发生破裂而形成脑出血。在术后稳定血压在较低水平是防止术后脑出血的关键,在血压监测下应用尼莫地平使血压达到相应低的水平,维持2~3天。一过性血压升高应用舌下含服心痛定快速降低血压;④支架术后出现低血压状态,引起脑灌注不足。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时,会使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可引起患者全脑低灌注状态,应补充血容量、适当的升压药物,及时的监测血压变化是保证脑梗塞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李宝民,李生,周定标,等.应用支架成形术处理颈动脉系血管狭窄[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2,27:668-670

颈动脉血管病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0月—2011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具有脑缺血症状和脑梗死病史患者68例, 男45例, 女23例, 年龄40岁~76岁。

1.2 仪器和方法

使用惠普尖端影像之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7.5 MHz高分辨率线阵探头。受检者取仰卧位, 颈部放松偏向对侧, 充分暴露受检者颈部, 探头经胸锁乳突肌前缘, 从锁骨上窝颈总动脉起始处, 纵横切面扫查, 经颈总动脉分叉到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至入颅处显示不清为止, 尽可能探查至颈部最高点。大部分受检者只能同时显示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 少数人可在同一切面同时显示3条颈动脉, 二维可清楚观察颈部血管的起始、走行及与周围组织血管的关系, 判断有无血管成对异位、移位及受压等先天性畸形或继发改变, 管壁厚度有无斑块等情况[1]。

彩色多普勒超声了解整条血管和血流情况, 有无五彩镶嵌的射流及充盈缺损的彩色血流, 测量动脉内径。脉冲多普勒观察血流频谱形态及参数, 包括收缩期峰值最大血流速度 (VMAX) , 舒张期峰值最小血流速度 (VMIN) 及血流阻力指数 (RI) 。探测椎动脉时, 可先显示颈内静脉的纵切面, 然后探头平行向外移动显示一排颈椎横突及其后方的衰减声影, 在颈椎横突间寻找血管结构, 椎动脉位于颈内静脉的后方, 两者血流方向正好相反[2]。椎动脉正常内径为3 mm~4 mm, 2.0 mm~2.5 mm者属于管径偏窄, 小于2 mm者属于椎动脉发育不良。一般为左右两侧椎动脉内径不对称, 右侧优势型 (左侧椎动脉内径大于右侧) 多见, 多认为与左侧椎动脉起始部更接近于主动脉弓有关。发育不良的椎动脉其管腔血流充盈好, 血流速度均在正常范围。RI增大 (管径细, 引起血流阻力增加) , 椎动脉发育不良的只限于一侧, 对侧代偿性增宽, 可完全代偿发育不良侧的血供, 故无脑缺血症状。若两侧内径悬殊过大易致失代偿, 以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正常人可有椎动脉阙如 (罕见) , 应与椎动脉走行变异区别。

判断标准:颈动脉内膜正常应为纤细光滑, 管壁呈典型的“双线征”, 中膜厚度≥1.0 mm为增厚, 内中膜>1.2 mm为动脉粥样硬化扁平斑形成。斑块又分三种性质: (1) 不稳定性斑块, 也称为软斑, 其呈低回声, 内部回声不均质, 表面不规则, 为纤维帽变薄或断裂的易损斑块, 易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2) 稳定性斑块又称硬斑, 回声强, 内部回声均质, 表面内膜下覆盖有纤维帽, 不易破裂, 可致管腔狭窄, 较少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3) 还有一种介于稳定和不稳定斑块之间的斑块称混合斑, 其也有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可能, 所以一旦查出应及早做稳定斑块治疗, 定期检查, 及时跟踪治疗并与椎动脉闭塞鉴别[2]。

2 结果

本组68例均检出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 46例患者声像图表现为内膜毛糙, 欠光滑, 以内膜增厚>1.2 mm视为斑块形成, 斑块的大小为2.5 mm×1.3 mm~8.7 mm×3.7 mm, 内壁成局限或弥散性增厚, 形态欠规则, 为不均匀的低等回声或强回声;椎动脉狭窄12例患者, 其二维图像显示单侧狭窄8例, 双侧狭窄4例;椎动脉闭塞10例, 其二维图像显示病变侧动脉关闭模糊, 彩色多普勒显像示彩色血流信号消失, PW未显示椎动脉频谱形态, 其中1例与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 诊断相符。

3 讨论

脑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双颈内动脉、椎动脉, 供应大脑前循环部分, 其分支为 (1) 大脑前动脉供应尾状核、豆状核前部、内囊前月部。 (2) 大脑中动脉供应尾状核、豆状核、内囊膝和后月部。

椎动脉供应大脑后部血液循环, 其分支供应延髓和小脑内侧面, 双侧椎动脉混合成基底动脉, 基底动脉分支供应整个脑桥、小脑前部和上部。

颈内动脉是颅内供血的主要来源, 亦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 容易引起颈内动脉起始端的狭窄。而且由于颈内动脉颅外无分支, 一旦发生病变, 随着病理的进展, 可使整条颈内动脉闭塞, 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 及时准确的诊断有助于临床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以减少缺血性脑病的发生。

目前颈部动脉的辅助检查手段较多, 包括动脉造影 (DSA) 、CT血管造影 (CTA) 、MRA和彩色多普勒超声 (CDFI) 。以往公认的可靠的诊断方法是DSA, 其偏重于解剖学方面的诊断, 主要显示管腔情况, 而不是斑块本身, 且不能提供血流动力学信息。CTA在进行三维重建时准确确定血管腔内造影剂密度CT值十分重要, 如果CT值过低, 可能低估血管狭窄的严重程度;反之CT值过高, 分割后形成有血管影像血管狭窄显示过于严重。MRA对发现血管狭窄性病变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很难对动脉完全性闭塞与非常缓慢的血流作出鉴别, 所以CTA与MRA均能准确了解狭窄程度与血流动力学情况, 但费用昂贵, 技术复杂, 不能用于普查。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发生在颈动脉分叉和颈内动脉起始段, 是由于该处血流缓慢易发生湍流, 故脂肪易于沉积形成斑块阻塞管腔致狭窄, 这些部位发病率约占颅内外动脉闭塞性病变的80%[3].高血压、糖尿病亦是促成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斑块性质与脑梗死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软斑易破裂出血形成血栓脱落可造成脑梗死;硬斑由于表面钙化不易破裂也不易脱落, 相对发生脑梗死的机会少。彩色多普勒对斑块形态学检查有助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患者的筛选。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清晰显示颈动脉管壁的结构, 检出粥样动脉硬化斑块的性质和血栓以及颈动脉狭窄的程度, 更能反映出脑血管病变是否处于高危状态, 对疾病的起因和发展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故应重视对软斑患者进行跟踪及时治疗。同时, 其又能提供血流动力学信息, 给临床提供非常有价值的诊断资料。

我们认为彩色多普勒技术简便易行, 可重复, 无创伤, 无痛苦, 可对颈动脉进行多方位的动态观察, 能尽早发现颈动脉病变。颈动脉支架及内膜剥脱术治疗, 可望减少脑梗死的发病率, 其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筛选患者和术后复查的良好工具, 也是颈动脉闭塞性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动脉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68例脑动脉疾病患者行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及临床验证。结果 68例中有46例患者检出颈总动脉内硬化斑块, 12例患者椎动脉狭窄, 10例患者椎动脉闭塞。结论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可早期发现颈部动脉病变, 大大减少脑梗死的发病率。

关键词:颈动脉,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狭窄,闭塞

参考文献

[1]周永昌, 郭万学.超声医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2:798-805.

[2]杜起军, 崔立刚.超声诊断临床备忘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413-423.

颈动脉血管病 篇4

【关键词】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疾病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175-01

1 资料

选择2012年以来在我院住院治疗本科接受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高血压2级(高危组)[高血压组]80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80例;高脂血症患者[高脂血组]80例;20年烟龄以上吸烟人群[吸烟组]80例;无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和吸烟史[对照组]80例。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以及对血糖、血脂、血压等的检测,比较两组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类型的形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的类型评价颈动脉硬化、粥样硬化斑块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的相关性。

2 方法

2.1 仪器设备:采用飞利浦38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常规采用5-10MHz线阵探头。部分患者颈动脉分叉位置高、血管位置较深、体形肥胖或颈部短粗,必要时可用2-5MHz凸阵探头。

2.2 IMT的超声测量标准

2.2.1 IMT增厚的标准:动脉粥样硬化主要表现为血管内皮受损,血管内膜增厚,IMT增厚是颈动脉硬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正常颈动脉管壁结构的超声显像特征可分为内膜(内皮层为中等回声)、中膜(平滑肌层为低回声)与外膜(结缔组织为高回声)3层,超声测量颈动脉IMT是于血管后壁测量内膜上缘与外膜上缘之间的垂直距离,IMT以局部≧1.0mm具有病理学意义;国内华扬采用IMT≧1.0mm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改变的标准[2]。

2.2.2 IMT的检测部位:重复性最好的检测部位是颈总动脉远段距离球部1cm处(血管后壁),笔者采用此处作为检测IMT的部位。

2.3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诊断

2.3.1 将斑块定义为:从内膜与管腔界面到中膜与外膜界面之间,局限性IMT≥1.5mm,或大于周围正常IMT值的50%以上,且凸向管腔的局部结构变化[3]。

2.3.2 斑块的分类:1)根据斑块声学特征:①均质回声斑块:分低回声、等回声及强回声斑块。②不均质回声斑块:斑块内部包含强、中、低回声。2)根据斑块形态学特征:①规则型:如扁平斑块,基底较宽,表面纤维帽光滑,回声均匀,形态规则。②不规则型:如溃疡斑块,表面不光滑,局部组织缺损,形成“火山口”样缺损。3)根据斑块超声造影后增强特点:①易损斑块:斑块由周边向内部呈密度较高的点状及短线状增强。②稳定斑块:斑块无增强及内部呈稀疏点状增强。

2.3.3 斑块的测量:1)斑块测量主要测斑块的厚度和长度,同时描述斑块形态。2)斑块厚度选横断面测量(推荐)。3)斑块长度(累及范围)选纵切面测量。4)斑块严重程度:测量斑块最大厚度,计算管腔狭窄程度。

2.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别有显著性。

3 结果

3.1 IMT增厚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颈动脉IMT的增厚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通过统计比较,存在危险因素组的内中膜增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5%(P),比较见表1:高血压组颈动脉IMT增厚率为72%,糖尿病组颈动脉IMT增厚率为70%,高脂血症颈动脉IMT增厚率为65%,吸烟组颈动脉IMT增厚率为33%,对照组颈动脉IMT增厚率为0.05%。

3.2 颈动脉斑块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本文通过统计比较,高血压组均质回声斑块(强回声斑块)的发生率为31%,糖尿病组均质回声斑块(扁平状斑块)的发生率为40%,高脂血症组均质回声斑块(混合性斑块)的发生率为21%,吸烟组均质回声斑块(强回声斑块)的发生率为16%,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危险因素的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见表2

4 讨论

结果显示: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这几种高危因素是诱发颈动脉IMT增厚及斑块形成的主要因素,而颈动脉IMT增厚和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与心脑血管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华扬.实用颈动脉与颅脑血管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5.

颈动脉血管病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 年8 月-2014 年10 月间选择海拔高度为3800~4200m的210 名部队官兵 (均为男性) 做为研究对象, 年龄为30~55 岁, 平均43 岁。 正常对照组为同期体检的海拔高度为1300~1600m的200 例男性健康志愿者, 年龄为25~57 岁, 平均45 岁。 均无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糖尿病、肝肾疾病及甲状腺疾病等。 两组观察对象年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受检者检查前8h内未抽烟、未饮酒或饮咖啡等。

1.2 仪器与方法

应用Aloka SSDa10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7.5~13.0MHz。 受试者取平卧位, 颈后垫薄枕, 连接同步心电图, 头偏向检查区对侧, 先横切面扫查颈总动脉, 再行纵切面扫查, 观察颈总动脉的管壁、内一中膜厚度及管腔情况。 取右侧颈总动脉球部近心端1~2cm处为测量内径的部位, 当动脉前后壁内膜显示最清楚时, 将追踪门放于中—外膜交界处, 对血管壁运动所产生的相位偏移信号进行采集分析, 实时跟踪、描记管壁运动轨迹, 管径变化并以曲线的形式加以显示, 使测量线与中—外膜平行, 尽量避开内膜增厚或粥样斑块形成区域;然后在长轴断面中调节M线取样线角度使之与颈总动脉壁垂直以获得最大断面并启动ET功能, 连续获得8~10 个稳定波形时冻结并保留图像, 输入血压值, 仪器自动计算出该侧颈总动脉的 β、Eρ、AC、AI、PWVβ 值。 所有超声检查均为同一医师, 选取标准图像进行数据测量, 波形图像不稳定时, 进行2~3次测量, 取其平均值。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两组计量数据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 以P<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高海拔人群与正常对照组颈动脉弹性参数比较, β、Eρ、PWVβ 值均较对照组增大,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AC值较对照组减小,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AI值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见表1。

3 讨论

颈动脉弹性是指血管由于动脉内径的压力变化引起的血管容积变化, 即动脉顺应性。 它主要反映动脉的舒张功能, 间接反映了动脉内皮功能, 而血管内皮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ET技术是近年来研发成的一项全新的超声诊断技术, 可通过收缩期和舒张期动脉内径的变化结合血压测值直接评估血管的顺应性, 它通过对搏动的血管壁采集同时含有振幅信息和相位信息的原始信息, 利用相位跟踪方法实时显示管径变化曲线, 自动计算分析包括 (β、Ep、AC、AI、PWVβ) 在内的多项血管弹性指标, 分辨率高达0.01mm[1], 为临床准确评价血管弹性功能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 本文对高海拔人群的颈动脉弹性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其动脉弹性指标 β、Ep、PWVβ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 , AC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5) , AI值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说明高海拔人群颈动脉弹性相对减低, 顺应性减低, 僵硬度相对增高。

高海拔低氧环境下, 可使血管内皮素细胞 (EC) 和血浆内皮素 (ET) 、血栓素B2 (TXB2) 等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平衡失调, 如交感神经系统兴奋, 导致小动脉平滑肌收缩[2], 血管内皮细胞是通过合成与释放大量的血管活性物质来调节血管的基础张力, 维持血管功能的正常[3]。 高海拔缺氧时血管舒张物质一氧化氮 (NO) 水平下降, 它能刺激血管舒张, 抑制缩血管物质的释放[4]。 血液中NO水平下降, 血管平滑肌舒缩功能受损, 血管内的血流减少, 进一步损害血管内皮,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 促进血小板聚集, 增加纤维蛋白酶的生成, 导致动脉管壁上的压力负荷的主要承担部分由弹性纤维向胶原纤维转化, 进而动脉壁柔韧性降低, 弹性减弱, β、Eρ 增高, 动脉壁主动扩张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减低, 被动回弹的能力下降, 导致血管内径变化和顺应性的降低, AC减小[5]。 本文对210 例高海拔人群进行颈动脉弹性检测发现, 在高海拔低氧环境下颈动脉各项弹性参数 (β、Ep、PWVβ、AC) 与对照组间有统计学意义[6]。

有文献报道高原缺氧可加剧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发生[7]。 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先于动脉壁形态变化, 所以在没有临床症状时, 能早期了解血管弹性功能情况显得尤为重要。 超声检测高海拔低氧情况下颈动脉弹性变化, 能早期了解血管内皮功能改变, 进行预防和药物干预, 如改善饮食习惯、适当加强运动等, 能改善损伤的血管内皮功能, 可降低高原性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发生。

综上所述, ET技术为临床定量评价血管弹性功能提供了一种检测手段。 可早期识别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 为临床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摘要:应用彩色多普勒及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echo-tracking, ET) 评价高海拔人群的血管弹性。方法 应用ET技术对200例海拔高度为13001600m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210例海拔高度为3800-4200m的高海拔人群的右侧颈总动脉进行超声检测, 评估颈动脉弹性参数指标, 包括硬化参数 (β) 、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 (Eρ) 、血管顺应性 (AC) 、脉搏波增大指数 (AI) 及脉搏波传递速度 (PWVβ) , 将两组参数比较。与对照组相比, 海拔高度为3800-4200m高海拔人群β, Eρ和PWVβ明显升高 (P<0.05) , AC显著减低 (P<0.05) 。海拔高度为3800-4200m高海拔人群颈动脉弹性明显低于对照组, ET技术为不同海拔人群颈动脉的弹性检测提供了一种快捷、无创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高海拔人群,超声检查,颈动脉,弹性,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参考文献

[1]王建华, 王岳恒, 杜昕, 等.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定量评价正常人颈动脉弹性.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5, 14 (4) :292-294.

[2]张庆成, 汪晓筠, 吴康智, 等.不同海拔地区低氧环境对急进战士血管内皮细胞损害的研究[J].武警医学, 2002, 13 (9) :560-561.

[3]Ross R.The pathogenesis of atherosclerosis:a perspective for the 1990s.Nature, 1993, 362:801.

[4]Yang Y, Loscalzo J.Regulation of tissue factor expression in hu-man microvascular endothc/ial cells by nitric oxide.Cir culation, 2000, 101 (18) :2144-2148.

[5]高洁, 杨漪, 乔治斌, 等.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弹性功能的检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9, 25 (11) :1073-1076.

[6]赵夏夏, 苗英.孟颖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高海拔不同居住年限人群肱动脉内皮功能[J].临床军医杂志, 2010, 38: (3) 494-396.

颈动脉血管病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并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11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58例,女55例;年龄24~70岁,平均(60.54±17.43)岁;选取同时期的11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男52例,女61例;年龄25~71岁,平均(61.58±18.3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分布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由医护人员统计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烟酒嗜好情况、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及高血压等情况,整理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1.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和烟酒嗜好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年龄<60岁、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及高血压例数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Logistic回归分析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年龄、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被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其中相关性从高到底依次为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年龄,见表2。

3讨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能够很好地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状况,临床工作应注意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及早的对其干预及治疗[6,7,8]。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多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具有相关性[9,10,11]。本次研究表明,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年龄、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相关,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最大(OR=5.23,P=0.03),其次是高血压(OR=3.45,P=0.02),糖尿病(OR=2.86,P=0.01),冠心病(OR=2.34,P=0.00),年龄(OR=1.03,P=0.01)。

以往的流行病学治疗表明血脂的异常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但是对于那种血脂成分导致的粥样硬化的加速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论[12,13]。高血压需要终身用药,大部分患者没有接受正规的治疗,不能够合理的进行用药,部分患者血压情况出现好转后就停止用药,恶化后又开始治疗[14,15]。长期的高血压对血管造成负荷,使得动脉血管的内壁增厚,对内膜的损伤较大,导致血管的硬化,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16,17]。高血压能够加速低密度脂蛋白进入血管的内皮,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脂质核心的快速的增长,加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18]。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性的慢性病,主要特征为糖代谢的紊乱,也是一个重要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19]。糖尿病患者体内分泌的胰岛素不足,体内的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代谢发生紊乱,血糖升高,促使葡萄糖转变成脂肪[20]。体内脂肪的过度氧化,导致患者的胆固醇的量升高,形成高脂血症,进一步加速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过程。

颈动脉血管病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病房住院的2型糖尿病并行颈动脉血管B超检测的患者104例,男42例,女62例,年龄34~78岁,平均(52±10.7)岁,病程0.2~18年。纳入标准:1、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分型与诊断标准。2、口服降糖药和/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均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高渗性昏迷,以及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心功能不全、感染性疾病等影响糖代谢的疾病。

1.2 方法

1.2.1 临床生化指标测定

所有患者均于第2天清晨测肱动脉血压,取空腹静脉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糖、血脂测定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糖化血红蛋白应用高压液相法测定。

1.2.2 动态血糖监测

入院后给患者佩带CGMS(雷兰公司生产),监测系统由一次性皮下葡萄糖动态感应器,传感器数据记录仪及用户分析软件三部分组成。葡萄糖测试有效范围(1.7~25.0mmol/L)。将CGMS感应探头置于腹壁或左上臂皮下组织,每10s接受1次细胞间液的葡萄糖值变化的电信号,每3min将获得的平均值转换成血糖值储存起来,连续监测3d,共记录1440个血糖值,作出血糖图。监测期间记录每日参比血糖时间、用药及饮食时间相对固定。根据血糖图得出下列参数:(1)平均血糖水平(MBG)及标准差(SD):CGMS测定值的平均水平与标准差。(2)平均空腹血糖(MFBG):3 d早餐开始前60~30 min血糖平均值。(3)平均餐后2h血糖(MPBG):3 d中三餐进餐后120~135min血糖平均值。(4)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去除所有幅度未超过一定阈值(一般为1SDBG)的血糖波动后,根据第一个有效波动的方向计算血糖波动幅度而得到的平均值。(5)血糖波动最大幅度(LAGE)CGMS监测期间最大和最小血糖值之差。

注:与A组比较*P<0.05**<0.01

注:与A组比较*P<0.05**<0.01

1.2.3 颈动脉血管B超检测

使用PHLIIPS IU22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HZ,探测患者双侧颈动脉,测血管内径、血流峰值、内膜厚度、血流频谱等。颈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标准[4](1)动脉内膜厚度≥0.8 mm;(2)内膜不厚但回声增强;(3)斑块(单发,多发,弥漫);(4)狭窄。以上均为病变者。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0.0软件系统,所得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表示,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表示。

2 结果

两组临床、生化资料比较见表1,根据颈动脉病变有无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无病变)36例(男16/女20),B组(有病变)68例(男26/女42)。两组患者临床、生化指标比较,患者的性别、舒张压(DBP)、TG、TC、HDL-C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年龄、病程、收缩压(S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血糖各指标比较,见表2;B组的SD、MAGE、HbA1c大于A组(P<0.05),MPBG、LAGE、低血糖时间比均显著大于A组(P<0.01),但两组间MFBG、MBG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UKPDS研究证实,新诊断的2型糖尿患者在发病后9年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达20%,大血管病变占所有死亡糖尿病原因的59%,提示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应重在预防[5]。而颈动脉粥样硬化可反映全身大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增加早于粥样斑块出现,同时颈动脉超声检查具有简单、易行、无创和检出率高等优点,因此把颈动脉壁厚度作为判断糖尿病危险度指标之一。本研究表明B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和LDL-C值大于A组,提示慢性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均与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发展有关。

HbA1c作为血糖控制、疗效评估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取血前8~12周的平均血糖水平。但需要指出的是HbA1c达标的的2型DM患者大血管病变发生危险却不同。除上述影响大血管病变的因素外,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参与。近年来有研究认为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血糖波动有关,而HbA1c并不能反映血糖波动的幅度和频率[6],CGMS通过准确记录24h血糖波动的情况,能准确反映24h血糖波动的幅度及频率,为临床提供了一个评价血糖波动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CGMS监测不同程度颈动脉血管病变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结果表明,B组的SD、MAGE、HbA1c、MPBG、LAGE、低血糖时间比大于A组,提示血糖波动幅度与颈动脉血管病变程度有关,其中MPBG、LAGE、低血糖时间比显著大于A组。而有报道证实:血糖水平的漂移变化不依赖于HbA1c水平,主要归因于餐后及夜间血糖的漂移。波动性高血糖损伤血管内皮的机制至今未完全阐明。在间歇高血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用的基础研究中发现,相对于持续性高血糖,间歇性高血糖可更强烈地激活蛋白激酶,促进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使内皮细胞Bc1-2表达明显降低,促凋亡因子(Bax)表达明显增加,细胞凋亡更多[7]。Quagliaro等[8]的研究也提示波动性高血糖可通过升高受试者二酰甘油及线粒体超氧阴离子的过度表达而介导蛋白激酶C(PKC)活化,改变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促使细胞凋亡及DNA氧化损伤。Monnier[9]对氧化应激产物24h尿游离PGF2α的研究及向光大[10]等关于急性高血糖可快速抑制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研究,均提示血糖波动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比持续高血糖更为严重,使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更重。此外,在稳定的高浓度葡萄糖环境下,细胞尚存在一定程度的适应能力,形态和功能受损程度相对稳定。而在间断暴露于高浓度葡萄糖环境下,细胞的适应能力受损,加速了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受损。

文研究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颈动脉血管病变,与病程长、高血压、高LDL及血糖波动幅度大密切相关。慢性持续高血糖和血糖波动是糖尿病糖代谢紊乱的两个独立组成部分。因此在预防及延缓糖尿病颈动脉血管病变时,除积极降压、调脂外,理想的血糖控制要综合考虑HbA1c和血糖的稳定性这两方面的因素。在控制HbA1c达标的同时,应积极采取措施降低血糖波动幅度,但随着HbA1c的下降,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增多,而通过CGMS可以预防低血糖事件的发生,但HbA1c控制在多少即可以减少并发症又能避免低血糖发生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O'Leary DH,Polak JF,Kronmal RA,et al.Carotid artery Intimae and media thickness as a risk factor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in older adults.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 collaborative Research Group[J].N Eng J Med,1999,340:14-22.

[2]UKPDS Group.Effect of intensive blood-glucose control with met form in on complication in overweight patients with type2diabetes[J].Lancet,1998;352:837-53.

[3]章晓燕,钟远,胡廷军.HbA1c达标的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与血糖波动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7):1397-1399.

[4]潘长玉,高妍,袁申元等.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9(6):323-326.

[5]Commentary.Some answers,more controversary from UKPDS[J].Lancet,1998,352:832.

[6]周健,喻明,马晓静等.2型糖尿病全天血糖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漂移幅度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0):763-766.

[7]Jones SC,Saunders HJ,QiW,et al.Intermittent high glucose enhances cell growth and collagen synthesis in cultured human tubule interstitial cell[J].Diabetologia,1999,42(9):1113-1119.

[8]Quagliaro L,Piconi L,Assaloni R,et al.Intermittent high glucose enhances apoptosis related to oxidative stress in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The role of protein kinase C and NAD(p)H-oxidase activation[J].Diabetes,2003,52(11):2795-2804.

[9]Monnier L,Mas E,Ginet C,et al.Activation of oxidative stress by acute glucose fluctuations compared with sustained chronic hyper-glycemia in patients with type2diabetes[J].JAMA,2006,295:1681-1687.

颈动脉血管病 篇8

1 超声造影检测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价值

1.1 超声造影检测颈动脉斑块的增强特点

外膜滋养血管网络是斑块新生血管的主要来源, 且由外向内地逐渐向斑块内生长;且新生血管与炎性细胞的分布有一定关系, 因炎性细胞一般多分布于斑块纤维帽及脂质核心周边, 因此这些部位也容易出现新生血管;此外因斑块近心端的血流应力十分明显, 因此在该部位也容易出现新生血管[5]。在造影剂注射后, 从管壁外膜向斑块内部呈现出一个点状或者短线状的增强, 部分会出现从颈动脉管腔向斑块核心增强现象, 只有极少数单纯表现为颈动脉管腔向斑块核心增强。此外还发现混合斑块与软斑块周边增强明显, 要高于硬斑块。超声造影的这些增强特征与病理学结果基本一致, 由此说明了超声造影观察斑块新生血管, 在临床有重要价值[6,7]。

1.2 增强情况与斑块回声特点

超声下的回声类型主要包括软、硬以及混合斑块, 从而来评价斑块稳定性, 近来研究分析得出斑块的增强程度、显示率均与回声特点有关联, 低回声斑块造影增强显示率及程度要高于其他类型斑块, 从高至低的排列顺序为:低等、混合、高到强回声。同时有关研究结果也证实, 软斑块中的新生血管十分丰富, 而硬斑块中却较少, 这是因为软斑块内部的炎性反应较强, 因此造成新生血管较多;而硬斑块因其表面钙盐沉积, 且内部的炎性细胞少, 故此新生血管少甚至消失[8,9]。同时有关研究显示低回声斑块的增强显示率高达65.38%[10,11], 证实了超声造影对软斑块的敏感性较高。

1.3 造影增强与病理学的关系

目前, 临床上的病理学对照主要是采取微血管密度作为指标, 应用这一指标评估超声造影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的丰富性是较为可靠的。同时大量报道中提示, 斑块的造影增强与其微血管密度有着良好的关系, 通过超声造影可以较好地评价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密度, 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因为研究中所采用的均为二维超声造影成像, 数据分析也均为特定的空间定位, 但病理学检测中无法同样采取相应的空间定位, 因此, 还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也是不可避免的[12,13]。

2 存在的问题

2.1 斑块纳入问题

目前还缺乏纳入斑块的统一标准, 不同的标准下结果可比性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在当前多采纳专家Widder确立的标准, 但其对回声特点的分类还不够统一, 缺乏一致性, 这就会造成部分结果不一致的问题。且不正确地纳入标准会将一些潜在的易损斑块排除掉, 最终影响客观的研究结果。此外, 多数对颈动脉斑块的研究纳入标准都是在常规超声检查下确定, 而常规超声容易漏诊, 漏诊的斑块可影响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14]。

2.2 切面选择问题

因斑块内的新生血管空间分布不够均匀, 造影检查中多数选择斑块切面中最大的来进行观察, 因此就会出现一定的偏差, 如高估或者低估了斑块新生血管;同时因研究中对斑块切面观察的不一致, 如为横切面或者是纵切面, 这两种切面的侧重点有不一致处, 其意义就需要进一步研究总结。

2.3 肉眼观察问题

目前对于斑块增强特点的具体描述需要靠医师的观察来进行判定, 此外在对增强程度上的判定, 有些学者采取了半定量方式, 即将增强程度细致划分为若干等级, 但都需要操作医师的肉眼观察, 因此难免会有客观性与准确性的偏差。

2.4 使用机器问题

目前所用超声仪多为Siemens Acuson Sequoia 512诊断仪以及Sono Vue造影剂, 但部分也有使用Philips-HDI5000超声诊断仪以及Optison造影剂[15]。而对于造影模式、机器的使用、参数及造影剂的设置等差异, 均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在部分研究中, 高回声斑块也会出现较高的增强显示率, 这就与机器使用等有关, 但也可能与纳入标准等不一致有关, 还包括操作者的主观性以及造影差异因素有关。

3 超声造影检测应用现状

当前超声造影在应用中发现其具有较高的空间以及时间分辨率, 同时造影剂的微气泡与红细胞血流动学特征相近, 有作为血管内示踪剂的特质。有学者研究发现颈动脉斑块造影增强, 将这种情况归纳于受斑块内新生血管影响, 超声造影技术也可以应用到心肌检测以及一些其他组织的血流灌注中, 或者是肿瘤新生血管等检查, 研究表明颈动脉斑块内出现的微气泡可以代表斑块中的新生血管。可以说斑块内显示出的造影剂微泡可以作为新生血管的标志, 斑块内的新生血管表现出造影增强可能与斑块手术标本组织学评分有一定关系, 而一些学者研究证实, 通过半定量的研究分析, 造影增强程度与斑块内新生血管组织学密度有更好的关联。同时在使用超声造影成像技术检查评估斑块内新生血管与声学特征的关系时, 发现患者颈动脉一旦出现多个斑块时, 斑块最厚的并不是造影增强最为明显的, 因此对于斑块内血管造影的应用, 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此外因颈动脉超声检测对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较为敏感, 且超声造影也可以清晰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 这一特点弥补了普通常规方法检查的不足。

4 国内应用进展情况

在国内当前所应用的Sono Vue超声造影剂在正常情况下仅仅在血管内, 不会进入到组织的间隙当中, 也不会被巨噬细胞所摄取, 因此可以更好地评估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 不会出现类似磁共振成像的过度评估新生血管。在临床中的应用可以更明确地显示出血管狭窄部位, 并可以清晰地显示出长度以及严重程度或者侧支循环情况, 确认斑块部位的阻塞情况以及血栓部位。通过超声造影也可以清晰显示出斑块表面内部以及后方的血流分布, 并为评估斑块的稳定情况提供更好的依据。在该领域中, 近年的研究热点包括了微气泡的携带所需基因以及治疗药物等, 还包括了特定组织器官的靶向黏附等, 通过超声波的爆破来携带物质, 并可局部释放。同时超声介导血小板特异性微泡等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展, 当前主要的研究瓶颈集中在微气泡的制作等相关领域。

综上所述, 超声造影检查属于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 且经济, 操作简捷, 利于重复使用, 造影剂的结合应用可以将斑块新生血管的研究潜力更大地发挥出来, 在认识动脉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以及预测脑血管事件方面均有较大的作用。

摘要: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块形成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动脉硬化血管相关疾病, 并可因继发性的改变而进一步引发斑块内出血、动脉瘤、斑块破裂等, 同时对脑实质性缺血性病变有重要的影响, 且其还与冠心病的发病有着密切相关性, 因此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行早期诊断与筛查在临床上有重要价值。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会出现新生血管, 且在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本文针对斑块内的新生血管应用超声造影进行检测, 评价超声造影检测的价值及存在的问题、应用现状及国内进展。

警惕颈动脉硬化 篇9

一、血流不畅,“卡脖子”效应最危急

大脑组织和五官是靠颈动脉供血的。颈动脉硬化、狭窄,或受压,使血流受阻,人会出现像被卡住脖子那样的症状:头晕目眩、眼花耳鸣……颈动脉硬化形成斑块后,很容易脱落,脱落后斑块堵塞脑动脉,就会发生脑梗塞,或因压迫脑组织导致颅内压骤升而引起脑溢血。

二、颈椎骨质增生,颈动脉硬化的祸根

虽然颈动脉硬化与许多因素如吸烟、饮食等有关,但颈椎过早出现退行性病变如骨质增生等,却是促使颈动脉发生硬化的直接原因。

说到中风,人们往往把病因归咎于脑动脉硬化,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现象:一些人的中风并非因为脑动脉硬化,而是因为颈内动脉硬化;颈椎骨质增生是促使颈内动脉硬化的直接因素;由于它的压迫还会促发脑溢血。

三、颈性疾病,花样繁多

颈动脉硬化涉及的疾病,除颈性中风,还有许多不为人熟知的疾病,医生称它们为颈性疾病。发病原因是,颈动脉硬化并受到压迫使血流减少,通过神经反射或影响下丘脑功能,引起多系统、多器官病变。如:一些心前区疼痛,心电图有缺血性改变,被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实际上并非因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冠心病,而是颈椎病造成的颈性类冠心病;一些高血压患者对多种降压药物都不敏感,查来查去,发现毛病在颈椎、颈动脉硬化,属颈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会随着颈椎病变的好转而下降;在有头晕、烦躁、视力改变、失眠、耳鸣,肩颈部疼痛、类似消化道及心血管系统症状而被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或“神经官能症”的患者中,40%的人患的真正的疾病是颈性神经系统紊乱症(即交感型颈椎病)。

治疗颈性疾病,必须从防治颈椎病和颈动脉硬化入手,才会收到效果。

四、“小中风”,颈动脉硬化的信号

颈动脉血管病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脑动脉硬化患者66例, 所有患者均在有临床表现的基础上经脑血管造影影像确诊, 即患者的血管在造影中呈现70%以上的狭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33例。对照组中男20例, 女13例, 患者年龄46~72岁, 平均年龄 (57.84±15.19) 岁;试验组中男21例, 女12例, 患者年龄47~73岁, 平均年龄 (58.02±16.61)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 即药物治疗:患者服抗血小板聚集, 如阿司匹林肠溶片、他汀类降脂, 如阿托伐他汀片等药物, 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酌情给予抗凝、控制血压、血糖、改善微循环等治疗[2]。在服药过程中, 注意患者有无任何不适表现, 并详细记录。试验组患者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 (1) 术前准备:术前3 d开始持续进行药物治疗;术前6 h患者禁食, 术前1 h为患者进行尼莫地平注射液静脉泵入, 泵入速度根据患者的血压变化。 (2) 介入治疗术:患者局部麻醉后, 穿刺股动脉并将导管鞘置入其中, 同时患者进行全身肝素化。借助路径图, 将导引导管送到恰当位置, 即病变远端所需部位, 同时复查DSA, 再次对病变血管进行评估, 了解颈脑动脉硬化血管的狭窄部位、程度等情况, 首先将脑保护伞装置送到重度狭窄的颈动脉远端, 接着释放保护伞, 再借助保护伞导丝的导引, 把合适直径与长度的球囊导管送至狭窄部位, 利用球囊在狭窄部位进行扩张, 撤出球囊, 选择合适的支架, 然后将支架送至狭窄处, 同时其两端完全覆盖正常血管, 再次进行造影复查对位, 若支架位置准确, 则释放支架;撤出支架装置后, 将保护伞收回, 注意操作应耐心轻柔, 最后进行血管造影, 判断手术效果[3]。两组患者治疗前均进行造影, 并详细记录每位患者血管的狭窄部位、狭窄程度等情况, 并进行常规检查, 如心电图、胸片、传染病、血常规、大小便常规等[4]。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12个月的脑血管病事件以及治疗效果。脑血管病事件: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脑梗死的发生率、死亡率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该研究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12个月的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试验组治疗3个月内的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 (3.03%) 、12个月内的 (9.09%) 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内的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 (27.27%) 和12个月内的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 (36.36%) ,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后的疗效

试验组治疗后的治愈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该研究表明, 血管内介入治疗3个月、12个月内的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3个月、12个月内的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同时其治愈率也明显高于药物的治愈率,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颈脑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脑梗塞的发生, 进而导致患者残疾、死亡等, 后果严重, 同时颈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预后是否良好与其是否发生过脑梗塞有很大关系, 所以预防脑梗塞发生尤为重要[5]。颈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方法有药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其中患者在药物保守治疗过程中, 有发生中风的可能;而手术介入治疗虽然能避免其发生, 但患者可能会出现手术的并发症合理的治疗方式, 因此需要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6]。

主要因为血管内介入治疗可有效消除管腔的狭窄, 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 预防脑栓塞的发生, 还可以有效改善脑部的血流灌注;同时介入治疗属于微创手术, 具有创伤小的优点, 再加上保护伞的应用, 其可以显著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7]。

综上所述, 对于接受颈脑动脉硬化治疗的患者来说, 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 能够较好的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复发, 并且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颈脑动脉硬化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近5年在我院接受颈脑动脉硬化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患者66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33例, 对照组进行保守治疗, 即药物治疗, 试验组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3个月、12个月的脑血管病事件及疗效。结果 试验组治疗3个月内的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 (3.03%) 、12个月内的 (9.09%) 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内的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 (27.27%) 、12个月内的 (36.36%) ;试验组治疗后的治愈率 (96.97%) 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治愈率 (66.67%) ,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颈脑动脉硬化中, 疗效显著, 能够明显降低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颈脑,动脉硬化,血管内介入治疗

参考文献

[1]吴炅, 骆少明, 汪明全, 等.128层螺旋CT颈脑血管成像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 2010, 26 (23) :3542-3543.

[2]方志荣, 朱春雷, 陆金鑫, 等.急诊CT血管成像预测急性颈内动脉闭塞后血管再通的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5 (12) :1269-1272.

[3]颜丹, 何文, 邬冬芳, 等.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弹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9, 25 (1) :69-71.

[4]赵文娟, 安中平, 于德林, 等.不同血压类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11) :2262-2264.

[5]杜鹃, 杨昉, 邱忠明, 等.197例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5 (9) :942-945.

[6]王会弟, 甄圣龙, 游向东, 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中医, 2014, 5 (11) :1757-1758.

上一篇:输出模式下一篇:高中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