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绩效审计

2024-06-20

深化绩效审计(精选五篇)

深化绩效审计 篇1

一、国家审计机关从“国家治理”角度深化国企审计的必要性

国企审计是伴随着国有企业发展而不断成长、成熟的, 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经过布局和结构的调整, 国有企业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国有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是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物质基础, 对巩固和发展共产党执政地位与社会主义制度有着重大意义。鉴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我国进入“十二五”重要战略机遇期, 决定了审计机关有必要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业布局和监管状况等方面, 从“国家治理”的新角度进行探索和思考, 深化对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 当好各级党政领导的参谋助手, 规范和促进国有企业发展, 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提出建设性建议, 为当地党委、政府和企业服务, 发挥国家审计监督、评价、鉴证功能, 促进国家治理的完善,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二、深化国企审计在服务国家治理中的特殊作用

国企审计是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审计目标是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促进国有企业科学发展, 加强对国有企业资金、权力和责任的审计, 推动其转变发展方式、落实宏观政策、加强经营管理、防控重大风险、创新机制制度和推进反腐倡廉。近年来, 国企审计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规范和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发展, 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在深化国企改革、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国有经济安全、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等方面服务国家治理, 在推进国家实现善政良治过程中发挥其“免疫系统”的特殊作用。

三、国家治理视角下深化国企审计的基本思路

1. 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转换角度拓展国企审计范围, 深化国企审计

审计机关主动地围绕党政工作中心和重点, 通过对国有企业的微观查处与揭露, 利用国家审计的系统性、全局性和宏观性的思维角度, 从制度、体制和政策层面分析问题与矛盾, 分析国有企业现有布局、发展和监管状况以及存在问题, 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转换角度拓展国企审计范围, 深化企业审计。一是促进国企优化重组, 提升国企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针对目前国有企业资产营运效率不高、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 审计机关从推进国有企业整合重组, 做强做优国有企业, 盘活国资存量的角度进行审计, 提出国企优化重组的审计建议, 提升国企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二是查处国企违法犯罪行为, 提升地方党委政府的威信度。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渐进之间的诸多矛盾, 致使国有企业腐败案件多发, 群众反映强烈, 严重影响了党委政府的社会公信度。审计机关主动适应党委和政府的需求, 适应人民群众的期望, 加大揭露和查处国有企业的违法违规问题。三是推进完善制度, 提升党委政府对国企的驾驭能力。审计机关应通过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调查、财务收支审计等形式的审计, 总结发现国企治理结构失衡、内控监管缺失等重大制度问题, 通过审计信息、审计要情、审计专报 (函) 等形式, 将问题和建议反馈给党委政府等管理部门, 促进完善国资监管制度, 建立健全资产管理, 提高党委政府对国企的监管力度。

2. 创新审计技术方法, 通过审计信息化来深化国企审计

现行国有企业审计一般都是事后审计, 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审计查账方法, 当审计发现违规问题时, 国有资产已经被侵占流失或存在损失风险。审计机关要更新审计观念, 积极创新审计方式, 包括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和采用新的审计技术方法等方面, 通过审计信息化来深化企业审计, 以达到及时主动地去感知企业倾向性、苗头性问题, 把风险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国有企业审计领域, 随着企业电子化、网络化管理日益深化, 国企审计实施面临着严峻的信息化挑战。国有企业经营业务广、业务数据量大, 而且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 企业会计信息越来越复杂。计算机审计是提高企业审计效率的最有效手段, 计算机审计的开展, 使审计人员能够从容应对国有企业海量的财务、业务信息, 从大量原始、枯燥、繁杂、重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 扩大审计覆盖面, 提高了审计效率, 从而更有效地推进审计的深度和广度。审计机关应用信息化带动审计技术方法创新, 一是要积极进行国企计算机方法体系研究, 二是要积极开展国企信息系统审计, 三是要建立国企数据库建设, 尝试联网跟踪审计, 以增强在信息化环境下查错纠弊、规范管理、服务国家治理的能力。

3. 跟踪督促整改, 促进企业审计结果公开来深化国企审计

针对被审计单位存在一些问题屡查屡犯, 消极整改等问题, 审计机关要在审计基础上跟踪督促整改, 不断采取措施, 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领导, 通过人大的权力监督、部门的联动监督和社会的舆论监督, 提升审计结果, 强化审计整改工作。企业审计要在把握总体、突出重点的基础上, 关注宏观, 从体制、机制上加强分析, 综合提炼“精品”成果, 反映出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和重大管理漏洞方面的问题。开展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全局、从微观到宏观的深层次分析, 提出改革体制、健全法制、完善制度、规范机制、强化管理、防范风险的建议, 为政府部门完善体制、机制服务。并积极促进审计结果公开, 通过公开审计结果, 扩大影响力, 让社会公众通过对审计结果的关注, 参与到对权利的监督制约当中, 加强社会监督和问责力度, 以问责来促整改, 解决屡审屡犯问题, 促进完善体制机制制度, 通过审计成果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积极提炼“精品”成果来深化企业审计, 为实现国家良治服务,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之, 国家审计机关要抓住企业审计新机遇, 审时度势, 把握国家治理新目标, 找准企业审计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结合点, 紧紧围绕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中心, 及时跟进监督, 注重“宏观高度”和“微观深度”两个方面的结合, 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审计, 为国有经济实现综合性、系统性和战略性转变发挥作用。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三”审计理念, 深入推进项目管理创新、业务实施创新、技术方法创新, 促进企业审计规范化、数字化, 切实加强企业审计文化和职业道德建设, 努力提升企业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和实务能力, 深化转型, 拓展企业审计领域,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审计环境和国家治理目标, 为国有资产的安全保驾护航, 为实现国家“良治”出谋划策, 充分发挥企业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崔伦刚, 周荣青.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作用及路径选择.江苏省审计科研所网站, 2011.12.7[1]崔伦刚, 周荣青.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作用及路径选择.江苏省审计科研所网站, 2011.12.7

[2]张世鹏.企业审计要在促进实现国家良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审计, 2012年第01期[2]张世鹏.企业审计要在促进实现国家良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审计, 2012年第01期

深化绩效审计 篇2

【关键词】深化;审计成果;提升;审计价值

审计成果是指经过实施审计程序、汇总工作成果而形成的审计结论与建议,是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工作结晶。

目前我们的审计成果,就如刘家义审计长指出的:“粗加工多、深加工少、精加工更少,初级产品多、技术含量高的精品少、满足需要的高端产品更少”。审计成果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审计项目的成败优劣,直接关系到审计的价值实现和审计质量的高低。

一、当前影响审计成果运用的主要因素

(一)被审计单位的重视程度。在审计实践中,被审计单位一般应付性的运用审计结果,对审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采取就问题改问题,流于形式的现象,有的被审计单位把问题部分整改代替全部整改,以单个问题纠正代替制度修订完善,有的被审计单位甚至存在“屡审屡犯,屡犯屡审”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是被审计单位的重视程度,二是审计整改的责任制度的落实程度,很少有审计组对于整改不到位的问题采取责令其执行的措施。

(二)审计机关审计项目的质量。1.审计任务和审计人员力量不匹配。2015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框架意见》明确了完善审计制度的八大任务,其中有:实行审计全覆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纳入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内容。由此可见审计机关的审计项目将越来越多,审计任务越来越重,涉及领域也越来越宽。但是基层审计机关审计力量相对欠缺,项目只停留在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上,存在纯粹为完成项目而做项目的现象,无法做到审深审透。2.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不强。目前审计人员多为会计、审计专业人员,而精通外语、计算机、综合经济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较少,复合型人才匮乏,且审计人员的查核问题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写作水平等都影响着审计质量的高低,影响审计成果的后期运用。3.项目计划安排上不够精细。审计质量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从审计计划、审前调查、审计方案、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决定、情况报送、整改落实、信息反馈等一系列环节无不与审计质量息息相关。审计计划阶段如果缺乏统筹安排,就提供不了好的审计产品;审计实施阶段如果缺乏灵活性和协调性,就会很难发现一些共性问题,影响审计质量;审计报告阶段如果缺乏分析提炼,就会制约审计成果运用的广度和深度,影响审计价值的提升。

(三)审计成果转化的机制不健全。对于一些涉及纪检、组织、人事、财政、被审计单位等多个部门的审计成果,由于缺乏审计成果运用的评估指标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多个部门之间的联动和协调欠缺,审计成果利用渠道不畅,使大量的审计信息和成果被闲置,影响了审计成果的运用。

二、深化审计成果运用,提升审计价值的建议

加强审计成果的转化和运用,需要在各个环节围绕这一中心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审计价值和社会公信力。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审计影响力。加大对审计成果的宣传力度,拓宽渠道,宣传审计在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民生、改革与稳定,服务干部监督管理和预防腐败方面的丰硕成果,扩大审计结果信息的受众面,调动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力量,问审于民,监督于民,提升审计影响力。

(二)注重审计规划,提高审计质量。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实现审计目标的重要价值体现。提高审计质量是提升审计成果运用的前提。1.严格规范审计程序。一是做细审前调查,精心规划审计方案。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前,审计组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内控制度及“三重一大”情况的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进而明确即将进行的审计重点、步骤和方法措施。二是做实审计现场实施,创新审计思路方法。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项目审计组长负责制,审计组长负责将审计事项分解落实到人,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专长来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实施审计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利用谈话、盘点、现场查看等方法不断创新审计技术、方法和手段,及时跟踪掌握各项审计事项的进度和质量。审计小组做到分工明确,配合密切,有效整合。三是做精审计报告,提升审计成果价值。严把审计报告质量关,注重文字提炼,围绕揭露和反映问题这一主旨,合理提出建议,增强可操作性,帮助被审计单位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对于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及时与纪检监察机关沟通,及时移送相关部门处理。2.提升审计人员综合能力。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组织审计人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办法,通过实行定期培训、夜学,学习上级、同级审计单位先进做法,通过工作考核、奖惩机制等措施,来转变审计人员的理念,创新审计方法,促使审计人员自觉提高自身综合业务素质,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和专业化手段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成为既能审又能写的审计复合型人才。

(三)提炼审计成果,拓宽运用范围。一是做好审计成果的及时上报工作,开展成果“再加工”、“深加工”,给政府和上级一个满意的交代,进而通过领导的影响力督促被审单位和主管部门抓好整改落实工作;二是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健全上下联动、部门合力的成果运用机制,从各自的工作职能出发,合力推进审计成果运用。三是全面推行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销号制,建立整改挂号销号系统,实现整改事项全覆盖。四是以提高三个“率”为目标 ,加强与纪检、检察、公安等部门协调沟通,及时移送违法违纪案件线索,切实提高审计查处问题整改率、审计移送事项成案率、审计成果运用转化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 2015年12月8日

[2]《浙江审计》第314期 2015年11月1日

[3]《浙江审计》第315期 2015年12月1日

作者简介

深化绩效预算改革的理论思考 篇3

一、绩效预算改革的国际经验

尽管发达国家实施和推进绩效预算改革的措施有所不同, 但从较为成功的改革实践来看, 仍然存在不少共同之处 (或称为推动改革的必要条件) 。

(一) 具备实施变革内部动力

美国一些州在绩效预算改革实践中发现, 改革的参与者需要就改革的必要性达成一致, 这是改革可持续的前提和内在动力。政府官员需要明确运用绩效度量和绩效预算编制的动机, 动机或许来自政府外部对于服务质量和责任归属的要求, 或是政府内部对于效率和有效性的要求。同时, 还必须界定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并提供适宜的战略, 激励有关人员使用绩效信息。此外, 决策者必须认识到, 最终绩效信息对改善管理的帮助或许远远大于对改善预算事务分配的帮助。

(二) 政府上层强力推行与立法部门积极支持

绩效预算改革实际上是再造政府, 是对传统管理方式的“扬弃”。改革必然遇到许多困难与阻力, 没有领导层的强力支持和推动, 改革很难成功。同时, 来自立法机关的强力而一致的政治支持对于绩效预算改革至关重要。单纯追求内部合理性和效率标准而无视政治环境的做法将会损害改革的前景。通过法律手段激励绩效预算的推行, 将增加改革取得预期成果的胜算。如英国中央政府和国会为了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控制, 使其按照中央政府的意愿更负责任地、更有效率地为公众提供服务, 通过法令强制地方政府实行绩效预算。加拿大联邦政府的绩效预算改革最初是由政府部门的高层官员发起的。绩效预算改革也得到了国会的支持, 虽然国会的拨款并没有按绩效考核进行, 但越来越多的国会议员认识到了绩效指标的重要性, 支持政府部门以此作为加强责任、提高效率、提高信誉的工具。联邦政府的绩效预算改革在这种持续不断的、强有力的政治支持下稳步向前推进。

(三) 公民支持与参与机制的构建

除了来自立法机关的参与外, 来自政府以外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绩效改革应当向政府利害相关者提供直接利益, 以换取他们的支持。如果缺乏至少某种程度上的公众参与, 绩效管理和预算编制就会面临退化成为政府内部官僚活动的风险, 而变得与公民眼中的重要议题毫无干系。公民的参与也能确保树立改革的可信度, 并强化这一过程中所采集、评估和汇报的数据的意义。同时, 如果缺乏各种不同形式的支持和协助, 管理者和政府雇员就不可能了解成果导向型方式的潜在价值, 或者如何有效实施和使用这种方式。

(四) 政府行政能力培养

政府在实施绩效预算改革的同时, 必须推进政府能力建设、强化政府能力。政府机构的能力建设, 其中包括人事、信息系统、会计核算标准以及最重要的筹资潜力, 其都与预算编制中的绩效评价高度关联。必须指出, 改革应当尊重不同政府机构之间的具体差异并增强改革模式的适应性, 而不是在所有政府部门内部实行“一刀切”的预算改革模式。这样, 可以在上级政府统一制度安排下, 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提高改革绩效。

(五) 建立对绩效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与检查制度

一是建立对政府机构的绩效情况进行追问的制度。对某项绩效指标, 不仅要看部门和单位报告的情况如何, 还要询问与本项指标有关的所有重要问题, 从而使各部门管理者努力按照绩效要求行事。二是对绩效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绩效审计即由审计部门对政府机构的绩效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查、监督, 是保证绩效预算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从美国的地方政府绩效预算改革过程来看, 几乎所有绩效预算执行情况良好的政府都通过立法机构建立了绩效审计制度, 由隶属立法部门的审计部门执行。

二、推进绩效预算改革的制度路径

绩效预算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我国, 更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制度创新, 这不仅需要理论上突破, 更需要在实践中探索, 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绩效预算管理体系。为此, 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 深化绩效预算改革:

(一) 确定科学的绩效指标体系

构建一个有效可行的绩效指标体系是实施绩效预算的重要条件。政府行为的特殊性决定了传统和单一的成本、效率、产出等指标难以确切反映出复杂的公共支出绩效状况及综合价值。因此, 必须建立一个具有多重价值标准、多向维度以及多元评估主体的政府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来看, 在完善部门预算, 以统一的部门、项目目标作为绩效评估考核参照的前提下, 构建完备的“投入——产出————成果——效益——满意度”指标体系, 结合不同部门的实际情况, 选择搭配合理的指标结构。对一项支出活动要综合考查多个指标, 以期做到对绩效的全面准确衡量;构建衡量效益的定量与定性指标体系, 对难以量化的效果、影响程度, 以定性指标来衡量, 并结合其他手段, 综合考虑多方因素, 将同一项目、部门活动对效果的影响分离出来;采用先易后难, 逐步完善的办法, 从项目预算入手, 制定出分项目的绩效指标并与其预算相对应, 对暂时无法制定具体绩效指标的预算部分, 与经费预算部门的总体目标相挂钩。

(二) 建立先进的绩效核算体系

绩效核算体系的核心, 是将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原则引入到政府会计体系中。要准确反映政府的绩效和成本, 政府预算报告不仅应反映当年的预算资金收支情况, 还应反映政府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情况。但在传统的财政管理体制中, 政府会计只反映当期的财政资源, 而无法全面反映政府公共资源存量以及整个政府公共资源的使用和配置状况。在收付实现制会计制度下, 通过提前或延迟现金支付可以人为地操纵各年度的支出, 同时也不能将资本性成本在使用年限内进行摊销, 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很难客观、准确地反映。而权责发生制则可以全面准确地反映政府的财务运作情况和整体状况, 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降低政府财务风险 (即财政风险, 如政府或有债务) 。因此, 实施绩效预算必须改革会计制度, 推行权责发生制, 使政府与企业处于同一会计准则下, 以更准确、客观地评估当期公共服务绩效。

(三)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

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明确绩效评价主体。绩效评价专业性强、涉及面广, 仅靠财政部门自身的力量显然难以胜任。因此应采取内外结合的办法, 由财政部门牵头组织, 吸纳来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的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 对各部门的支出绩效进行分析。另外, 支出绩效评价过程中还应充分听取民众的意见, 依靠群众进行绩效执行情况的评估。通过建立政府、专家与公众“三位一体”的评价组织体系, 既可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又体现了绩效预算的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二是完善绩效评价程序。在实行绩效预算过程中, 应充分发挥绩效预算的内控功能, 由专家组根据部门提报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按照“成本-效益”原则, 对各项支出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考核, 提前预测财政支出安排和效益, 减少滞后性, 提高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 应将支出前评估与支出后评价相结合, 把支出前评估结果作为当年预算安排的参考, 支出后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预算安排的依据, 避免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现象的发生, 逐步建立一套规范、科学、具有前瞻性的绩效预算制度。

(四) 构建严格的绩效审计体系

绩效预算是一种公民 (纳税人) 监督下的预算方式。政府作为居民的代理人, 负责筹集公共资源, 形成公共财政收人, 同时也必须受到委托人的有效监督, 以保证资源用于公共目的、增进公共利益。因此, 应将财政部门、用款单位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 由纳税人代表对政府的公共服务进行评价, 维护公众的知情权, 使财政资金的使用能够充分体现民意, 以强化财政监督, 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 真正体现“公共财政”的“公共性”。绩效审计是绩效预算框架下财政监督的重要内容。财政监督是从财政资金运行的监督入手, 对财政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监管, 进而对公共部门履行职能、提供公共产品的情况进行监管的一项活动。实践证明, 绩效审计在促进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规范管理使用公共资源权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政府和人大的财政预算和决算审批提供依据, 而且也为绩效预算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 在绩效预算框架下, 绩效审计将作为财政资金决算的重要依据, 直接影响下一年度的预算安排, 影响政府内部的行政考核, 从而使绩效审计转化为推进绩效预算改革的内部动力。

(五) 形成高效的绩效奖惩体系

绩效奖惩体系是绩效预算体系的有力保障。政府绩效奖惩体系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当年预算执行绩效对下年度预算编制的影响, 这主要是指从经济利益上按执行预算的绩效对相关部门进行奖惩;二是当年预算执行绩效对部门负责人和部门业绩的奖惩制度, 这主要是从人事管理角度, 按执行预算的绩效, 对部门负责人和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奖惩。预算执行完毕后形成的财务决算指标和部门完成公共目标的业绩指标, 是建立政府绩效奖惩体系的基础。根据这些资料, 按照绩效评价方法, 得出的预算执行绩效, 作为下一年度该部门或预算安排的依据, 同时也成为考核公共部门工作人员业绩的依据。通过奖优罚劣, 确保绩效预算的实施不流于形式, 更能有效激励预算部门完成公共目标, 同时, 能够调动广大公务员的积极性, 增进预算效率、进一步推动预算改革。

(六) 制定健全的绩效预算法律体系

绩效预算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预算制度, 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许多不兼容之处。进一步来看, 绩效预算蕴含着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法治理念, 有必要通过建立一系列完善严密的法律法规, 为绩效预算改革的顺利推行提供法制保障。因此, 应当努力提高立法工作的科学性, 按程序研究制定和完善财政基本法律, 抓紧修订已脱离现实的法律法规, 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间的衔接与协调, 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的结构严谨、内部协调、运行有效的财政法律体系, 使预算部门能有法可依。同时, 加大执法力度, 做到有法必依, 把预算改革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尽管绩效预算改革是大势所趋, 但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时间表。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 信息的普及和制度的拓展具备了更加便利的条件。这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 在充分考察和借鉴其他国家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 制定符合我国现实需要的绩效预算改革战略、选择最优的制度路径。同时, 鉴于我国不同地区的情况差异巨大, 经济发展水平、法制建设程度以及相应的技术条件大不相同, 完全可以在自上而下大力推动绩效预算改革的同时, 给予条件成熟的地方适当的权力, 开展试点、总结经验, 通过自下而上的变革, 形成“上下合力”, 实现绩效预算改革的深化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邢天添:《绩效预算改革的战略步骤设想与路径选择》, 《现代财经》2007年第6期。

[2]张宇蕊、陈纪瑜:《关于我国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研究:比较与启示》, 《经济经纬》2008年第6期。

[3]乔彬彬:《绩效预算实施条件的中外比较及原因分析》, 《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1期。

[4]吴勋、张晓岚:《中国绩效预算改革的国际背景及策略》, 《经济纵横》2008年第8期。

[5]祝小宁、华燕玲:《论绩效预算在我国实施的现实阻碍》,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06年第6期。

深化外资审计工作之见 篇4

一是继续坚持完善以前好的做法,采取公证审计和跟踪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在公证程序性审计中由于时间限制难以查深查透的问题和未能延伸审计的单位,可不受公证审计报告期时间限制,扩大到跟踪审计中进行,跟踪审计中揭示的重大、敏感问题,及时发出审计建议书督促整改,并在下一年度公证审计报告中反映。二是对于情况复杂、投资额大的项目,探索推行“一年审多次,多次审一年”的方式,保证审计覆盖面和审计深度。三是积极探索同类项目审计。学习借鉴审计署外资司经验,对执行面广的“伞型”项目,在抽调参与审计的设区市之间开展同类项目审计。统一工作方案:审计目标、内容和重点;统一审计实施:进度、信息动态、沟通协调;统一审计成果利用:审计处理、审计报告。通过同类项目“三统一”方式审计,切实做到重点突出,方法明确,进度一致,使审计更有深度和可比性,进一步提升审计成果。同时,开展同类项目审计,還有利于加强对市县审计机关外资审计业务指导,锻炼队伍,培养外资审计骨干。四是积极探索外资审计与项目单位内审自查相结合的外资审计新模式。制订内审自查方案,明确自查内容重点,对自查单位重点抽查,确保效果,进一步提高审计覆盖面,防范审计风险。

二、认真贯彻外资审计新规范新指南

2012年审计署重新规范了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报告格式和内容;修订了外资审计指南。审计署专门出台国外贷援款项目质量控制办法和考核办法,连续3年开展全国外资审计质量检查。省审计厅也出台加强审计业务管理12个办法。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不折不扣贯彻执行。要进一步明晰审计思路,深化审计内容。坚持全面审计。既要审计国外资金也要审计国内资金,既要审计项目执行、项目建设也要审计项目管理,既要审计资金使用也要审计项目建设质量,既要审计项目部分也要审计非项目部分,既要审计遵守中国法律法规情况也要审计遵守国外贷援款协议情况,既要审计财务问题也要审计绩效问题,坚持突出重点。外资项目审计范围是既定的,项目是明确的。年年审,不是简单重复,要关注重点,抓住关键时期、环节,有所突破。要坚决贯彻“内外一致,如实披露”原则,审计发现的所有问题,坚持全面、如实对外披露,依法作出审计处理,维护审计的严肃性。对一些重大、敏感问题,审慎处理,防范风险。

三、进一步推进外资项目绩效审计

近几年我们重点选择交通、水利、林业行业的外资项目开展绩效审计,并采取将绩效审计与公证审计、跟踪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关注每个外资项目的效益情况,探索绩效审计的新模式,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实践的同时,认真总结近几年外资项目绩效审计经验,撰写外资项目绩效审计案例,在全国外资项目绩效审计研讨会上进行交流,参与了审计署外资项目绩效审计课题研究,推动了我省外资项目绩效审计工作开展。绩效审计是审计发展的方向。“十二五”期间,审计署、省审计厅对绩效审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审计署外资司出台了国外贷援款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及案例。我们要认真学习、运用指标体系,借鉴外资项目绩效审计好的做法和经验,勇于探索实践,不断总结提高。按照“十二五”规划期间,重点开展涉及环境、民生和可持续发展外资项目绩效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的要求,每年至少选择一个项目开展绩效审计,同时投入更多力量,在外资项目公证审计中开展绩效审计,扩大绩效审计比重,拓展外资审计空间。

四、进一步加强外资审计成果综合利用

外资审计在这方面有优势:外资项目涉及多个行业、领域;每年审,是典型的跟踪审计;项目建成后要还贷,最适合开展绩效审计。我们要利用优势,体现外资审计的成果。每年可以选择一个行业,或确定一个专题,归类、汇总一些情况和问题,深入分析和研究,写出有份量的审计信息和综合报告,上报审计署和省政府,为宏观决策服务。

五、进一步加强外资审计能力建设

国外贷援款项目分布广泛的特点决定着外资审计涉及各专业审计领域,尤其是项目大都涉及工程审计,相应的对审计人员的素质、专业水准要求更高。而我们的差距比较大。抽调市级审计机关和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审计的人员不够稳定,影响聘用效果。因此,必须加强外资审计、工程审计、绩效审计、计算机审计和英语培训,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苦练内功,着力提高外资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加强对抽调、外聘人员的指导和培训,规范和细化外聘人员的管理,促进外资审计工作整体水平全面提升。

深化绩效审计 篇5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历程

經济责任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对党政领导干部或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经济责任审计是伴随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尚无先例可循,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1999年。198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该条例规定:“厂长离任前,企业主管机关(或会同干部管理机关)可以提请审计机关对厂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议。” 第二阶段是1999年至2006年。199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标志着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监督制度全面推开。第三阶段是2006年至今。2006年,经济责任审计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01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规定》出台后,省部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现了制度化,标志着经济责任审计在制度层面已走向成熟。

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将经济责任审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审计力度不断加大。全国仅2011年就完成对2.6万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比上年增加1300多名。

二、当前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

一是审计对象范围逐步扩大、级别不断提高。1999年5月,两办《暂行规定》明确的审计对象,只包括县级以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法定代表人。2005年,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扩大到地厅级。审计署自2000年开始进行省部长经济责任审计试点。当前,审计对象范围进行了扩展,涵盖了从乡镇级到省部级的党政领导干部,以及国有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二是经济责任审计内容逐步深化。当前,经济责任审计不仅包括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等,2011年以来为了全面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还更加关注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下列情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情况;遵守有关经济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情况;遵守有关廉洁从政(从业)规定情况等。

三、我国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审计评价难。至今,我国还没有出台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操作规范,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规范,审计评价指标没有统一的标准,加之国家干部管理部门对相关领导干部的经济考核目标过粗,使得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不明确,审计机关无法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的政绩和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价,审计的结果不能很好地体现出领导干部的差异性,使审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受到了质疑。

二是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不甚理想。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中的不透明和缺乏标准等问题,影响了审计效果的发挥。按照中办、国办规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束后,审计机关根据审计情况写出审计结果报告,审计结果报告在报同级人民政府的同时,抄送干部管理部门;审计机关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只对干部管理部门负责,不公开披露。审计结果不公开、不透明,审计结果运用缺乏标准,不利于将群众监督与审计监督结合起来,也不利于审计人员在群众监督下,不徇私情、客观公正地实施审计。

三是任务重与力量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1998年至2011年10月,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审计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共计43万多人,任务繁重可见一斑。一方面,随着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审计力量不足和审计工作量不断加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经济责任审计相对于其他审计而言,难度要更大一些,主要原因是这项审计的对象是“人”,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何况面对人是大大小小的领导。当前,审计人员一般都不具有复合专业背景,专业知识基础单薄,不能适应出现的新情况。

四、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快审计法制建设,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首先,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办法,在制度上保证各个部门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的协调和配合,尽量避免不规范的行为出现。其次,制定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责任追究机制,明确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运用审计结果的职责,明确对审计问题的责任追究措施,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应有效果,让广大人民群众监督审计成果的运行情况。再次,完善相关部门的内部运行机制,审计部门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任务和协调程序,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格式进行全面的规范;组织人事部门要对委托书等进行规范,制定内部运行办法;纪检监察部门应对如何支持经济责任审计、如何受理相关案件等做出规定。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要客观公正、要实事求是,要紧扣权力运行这个主线,区别不同的审计对象。

二是强化对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利用。首先,审计结果与干部任免机制结合起来,作为组织部门对干部进行人事任免和调整的重要依据。其次,经济责任审计要与纪律处分制度结合起来,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应该作为处分或者澄清问题干部的重要依据,审计部门要与纪检监察部门信息互通,共享成果。另外,要保证审计结果利用的规范性,严格控制审计结果的传送范围和抄送对象,防止审计结果的泄露。

三是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经济责任审计是多部门联合开展的一项工作,与之相关的部门有纪委、组织、监察、人事、审计和国资委等。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领导,建立由纪检、组织、审计、监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参加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四是提高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针对经济责任审计任务重与力量不足问题,一方面要对所有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实行分类管理、统筹安排,有关联或同一行业的审计项目实行同时进点,同时推进;将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绩效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相结合,避免重复审、多头审,充分利用已有的审计成果,提高审计效益和质量。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审计干部队伍建设,推行审计人员认证上岗,强化对审计人员的后续培训,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进行专业培训,更新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建立学习型审计机关,使审计人员逐步适应审计职业化的发展要求。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自身也要不断地学习法律知识、经济知识等,通晓审计、经济、会计、计算机、英语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给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努力打造一支能征善战、执法公正、廉洁自律的经济责任审计队伍。

总之,深化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加强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重要措施。经济责任审计应该重视总结经验教训,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力争在审计的深度和质量上有新的突破。

(作者单位:平顶山叶县审计局)

上一篇:学校文化认同下一篇: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