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认同

2024-06-20

学校文化认同(精选十篇)

学校文化认同 篇1

对这些问题进行细致而深入的回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仅能为校园媒介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还能为更好地提升学校认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提供思路。同时, 也能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思考。

本文根据社会人类学的相关理论, 提出校园媒介的使用对于大学生学校文化认同存在关联的假设,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 细致地分析大学生对于校园媒介的具体使用情况。同时, 考察他们对学校文化认同的情况, 尝试分析、探讨两者间的某种联系或规律。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假设

总的来说, 国内有关校园媒体使用情况的研究较多, 有关校园文化建设和认同的研究也较为丰富。但是, 将这两者结合, 考察校园媒体使用情况与学校文化认同关系的研究几乎没有。然而, 众多现有文献已经总结出, 校园媒体宣传工作对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而校园文化建设真正落实有效的基础, 正是大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因此, 本研究将关注点集中在考察两者间的关系上, 即校园媒介的接触和使用对大学生学校文化认同是否会有影响、会有怎样的影响?

(一) 认同与学校文化认同

本研究的核心概念“认同”由英文“Identity”翻译而来。在西方的历史中, “认同” (identity或identification) 一词最初是以哲学范畴的面貌出现的, 用于表示两事物相互对等的公式, 即A等于B。翻看词源学对它的解释, 英语“identity”一词实则来自拉丁语词汇“idem”, 用于表达某些事物是相同的、一致的, 或者就是它自己本身。[1]抛开从词的来源和语义对“认同”二字进行的解读, 从更深层面的解释来看, “认同”代表的是心理上的肯定和依附, 是建立在情感、态度以及认识层面之上的, 正如弗洛伊德所表述的:“认同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2]

在社会学家看来, 认同有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的含义。在个体层面上, 它是指“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 即自我认同;在社会层面上, 它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 也即是涂尔干所说的“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鉴于此, 本研究的“学校文化认同”可包括对学校的认同、对各自院系的认同、对其他学校和院系的态度以及对身处其中的自我的认同等。

而在文化研究领域, “认同”成为个人或者集体界定自我、区别他者, 以同一感凝聚成拥有共同文化内涵的群体的标志。所谓“文化认同”就是指人与人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确认。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 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价值文化、载体文化、符号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活动文化的有机统一。故“学校文化认同”也相应地包括对这些具体文化的态度和认可程度。

(二) 媒介使用与认同的关系

与本研究相关的媒体文化层面的认同研究著作较为丰富, 代表作主要有:美国文化研究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 主要从媒体文化、媒体政治的角度去探讨动态变化社会中的人的身份认同问题;英国学者戴维·莫利和凯文·罗宾斯所著的《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 主要以电子媒介为主线, 研究当代欧洲文化一体化及其面临的认同性问题。

刘燕的《后现代语境下的认同建构——大众传媒的作用及其影响分析》的研究是从哲学意义上人的主体身份的变化出发, 分析后现代社会情境中, 个体和群体多元的身份与认同现象, 探讨传播科技 (特别是电子媒介) 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对后现代认同起到的塑造与建构作用。而邓惟佳的《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一书以中国的“美剧迷群”为研究对象, 分析他们如何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 形成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 并在媒介使用的过程中进行身份认同的建构。

我们更进一步思考, 媒介使用如何产生认同?西方社会学著作——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为我们带来启发。书中指出, 印刷品带来的阅读行为, 促使人们想象出一种“同时性”:报纸的旁边印刷着日期, 报纸上的内容被排布在一起, 人们就自然而然地认为, 它们是在同一天发生的。于是, “想象的共同体”油然而生, “民族”的意识形成。传播学理论著作《作为文化的传播》中也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该书作者凯瑞认为, 对“传播”的理解应是区别于“传递观”的一种“仪式观”, 通过作用于公众的想象, 让公众经历一个想象的集体生活, 来构造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共同体。借鉴这两种理论, 我们可以尝试建构起媒介与文化认同之间的联系。

基于上述理论文献, 我们试着提出下列假设:校园媒介使用的频率和大学生学校文化认同存在正相关。

二、研究方法

(一) 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通过对Z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 严格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进行。样本数量138份。访问完成率、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良好。数据录入SPSS软件进行分析。

(二) 测量方法

1. 校园媒介使用情况。校园媒介主要包括:学校网站、学校主页、校报、校内贴吧、主要学生社团制作的网站等。考察时主要涉及两方面:媒体使用习惯和媒体使用内容。考查学生对于主要校园媒介的具体使用情况, 包括使用年限、每天使用的时长、使用的内容以及是否认为该校园媒介是获取学校信息的最重要的方式。

2. 学校文化认同情况。被访者使用5点量表 (1= 非常不同意, 5= 非常同意) 表示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同意手机使用的需求和满足。测量内容包括对学校的认同和对自身的认同两方面。对学校的认同包括:是否认同学校的发展、荣誉、精神、理念以及实践活动;对自身的认同的考察包括:在多大程度上愿意表明自己是该校学生的身份、在多大程度上认可自己选择该校、在多大程度上会维护该校荣誉。

3. 社会因素测量。本文设置的社会因素包括: (1) 性别; (2) 出生年月; (3) 年级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研究生) ; (4) 是否担任职务; (5) 地域 (省外、省内) 。 (6) 城乡 (城镇、乡村) 。

(三) 分析方法

研究问题为“校园媒介使用是否影响大学生的学校文化认同”, 设置这一问题是为了考察“校园媒介使用”和“学校认同”之间的关系。鉴于其中的变量多为定类变量, 故采用“交叉表”分析, 同时伴随“卡方”检验。

三、分析结果

(一) 校园媒介使用情况

调查显示, Z校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较长, 极少部分同学上网时长在1.5小时以内, 近两成同学每天上网2个小时左右, 三成多同学的上网时长达到3小时左右, 一成多同学上网时长在4小时左右, 而5小时及以上的同学占了三成之多。

对于校园内的主要校园媒介, 大学生使用程度由强到弱排序依次是:校内贴吧 (3.4474) 、学院网站 (2.9459) 、学校办公网 (2.3947) 、学校主页 (2.1316) 、主要学生社团网站 (1.8108) 、校报 (1.3684) , 校内贴吧的使用程度高过其他任何校园媒介。尽管如此, 8成以上同学在使用学校主页、办公网、学院主页、也包括校内贴吧的时候, 单次时间都不会超过半小时。

学校主页、校内贴吧、学院网站被认为是获取学校信息最为重要的方式。相对而言, 学校办公网、校报、主要学生社团网站并不被认为是获取学校信息的最重要方式。

在使用这些主要校园媒介的时候, 最常用的功能是“通知公告”类, 使用程度占据一半以上;其次是“实用服务信息”类, 使用程度占据两成左右。可见, “通知公告”的使用比例远高于“实用服务信息”类, 校园媒介起到的更多的是“公告栏”的作用。“新闻”类的信息较少被使用, 使用程度不到一成。由此可见, 校园媒介目前在新闻传播、宣传方面并未发挥出作用。

综上, 不论是从学生使用校园媒介的程度来看, 还是从学生认同将部分校园媒介作为获取学校信息的最为重要的方式来说, 校园媒介都应得到重视。

(二) 学校文化认同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 Z校学生对于学校的认同度普遍较高。学生在外人面前十分愿意表明自己的身份来源;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择高校, 基本仍会选择该校;十分认同该校目前的校风、学风、精神、理念及实践活动。问卷中按“非常同意”5分、“同意”4分、“一般”3分、“不同意”2分、“非常不同意”1分来测量, 平均值都在3分以上, 接近4分, 表明学生对学校有较高的认同度。

认同度在3分左右及以下的少数学生, 对校园媒介的使用度也较低, 对于学校主页、办公网、校报、学院网站、校内贴吧、主要学生社团网站等媒介多为“偶尔”使用或“几乎不”使用, 具体分析见下文。

(三) 校园媒介使用与学校认同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校园媒介使用频率与学校文化认同程度之间存在显著关系 (P=.018< .05) , 且为正相关。校园媒介使用频率较高的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度也较高。因此, 本文的研究假设“校园媒介使用的频率对于大学生学校文化认同存在正相关”得到证明。

当然, 我们无法判断是校园媒介使用频率影响学校认同度, 还是学校文化认同度影响其使用校园媒介的频率, 即无法判断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否有因果关系, 目前只能验证两者存在正向关系。

四、结论

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长超过3小时的占大多数。然而, 在那么长的上网时间内, 同学们虽然还是会或多或少地使用校园媒介, 但在校园媒介停留的时间并不多, 八成同学每次使用某个校园媒介的时间都不会超过半小时。可见, 校园媒介只是大学生接触和使用的众多现代媒介的一部分, 大学生信息接收渠道和接受方式是十分多样的。这就要求校园媒介应努力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紧跟时代潮流, 贴近学生实际, 做好学校的信息传播和文化建设工作。

在使用这些主要校园媒介的时候, 50% 以上的学生最常使用的功能是“通知公告”;其次是“实用服务信息”, 占据两成左右。可见, “通知公告”的使用比例远高于“实用服务信息”类, 校园媒介起到的更多的是“公告栏”的作用。“新闻”类的信息较少被使用, 占据了一成不到。可见, 校园媒介目前在新闻宣传方面的作用还有待加强。如何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使得新闻信息的传播力、渗透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值得探讨。

此外, 研究结果验证了校园媒介的使用和学生学校文化认同存在正相关的假设。学校文化认同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既是起点, 也是最终目标。因此, 与之相关的校园媒介应得到学校的重视。如何更好地利用和建设校园媒介, 更好地让大学生使用校园媒介, 从而提高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 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当然, 我们这样的结论带有很大风险, 因为我们考察的媒介使用, 仅仅是浅层次的使用。同时, 学校认同方面的考察未能借鉴现有的成熟的量表, 信度和效度上或许还有待进一步检验。另外, 我们的研究对象仅限于Z校, 在代表性上有所局限, 所以由此得出的结论应谨慎对待, 未来研究应该面向更为广大的大学生人群做抽样调查。总之, 本文更多的是一次尝试和探索, 以后将进一步推进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钱超英.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J].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0 (2) :89-94.

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 篇2

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

文化的多元共生是学术界业已达成的共识.文化认同并非单纯的指对本己文化的认同,也包括对他文化或异己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有特殊的心理机制,包括文化比较、文化类属、文化区辨和文化定位四个基本过程;它是形成“自我”的过程.文化的复杂性、文化的宽松与严厉、个体主义与群体主义影响着人们的文化价值取向.文化的.认同是文化和谐的基石,文化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标识.

作 者:陈世联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刊 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年,卷(期):27(3)分类号:G02关键词:文化认同 多元文化 文化和谐 社会和谐

文化与认同 篇3

熟悉海外华人社会发展状况的人都知道:华人的国族认同,在20世纪50年代有一个巨大的转变过程。

早先华人移居海外,皆自视为侨民。侨居客乡,自己当然就还是中国人。因此他们所办的报纸,或曰中国或曰中华,或要光华或要建国,还有神州、振铎、民声、警世等等,其国与其民,指的都不是所居地之国与民,而仍是中国。

这种国族认同,促进了中国的反帝制改革,孙中山革命,颇仰赖海外华侨之力。后来抗战,华侨之捐输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但1949年大陆建立新政后,海外华人社会便出现国族认同的分裂。华人所欲效忠者,仍是中国,但到底是哪一个中国呢?左派右派,乃为此争哄不休,裂痕迄今未已。

由于大陆和台湾政府之统治事实上都不能及于海外华人社会,因此海外的左派右派之争主要表现于非政治性事务的文化领域中。例如办报刊、办学校、办社团,以旗帜、歌曲、文字、思想来辨别敌我。

至今两岸政权的斗争趋缓,两岸人民来往频繁,可是文化意识上留下的鸿沟还在。例如海外华文教育,各地的中文学校,就无不在为到底该教小朋友汉语拼音还是注音符号、该教正体字抑或简体字伤脑筋,各有选择、各有折衷、也各有坚持。

某些国家,华人在入籍时,法律形式上宣誓效忠于该国便罢,不会想进一步清查或清算华人脑子里的中国意识,某些地区则不然。像60年代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之排华,就都具有这类性质。觉得华人是潜在的叛国者,不认同于所居国而仍然心向中国,因此非予清理或改造不可。

方法之一是政治经济上的压迫,令华人丧失抗衡优势;一则是文化上的,如禁止使用华语华文、不支持华文教育、不承认大陆台湾的学历、不让华人舞龙舞狮过传统节日等等,欲以此斩断华人的文化根子。

二者其实又是互为关联的,因为如果华文华教都遭了压抑,华人的知识结构自然产生变化,对中国的感情日益淡薄之外,华人整体知识水平也同时下降,政经便亦不复存。像马来西亚,官方认可的教学语言乃是英文马来文,马来人上大学又有保障名额,读独立中学、学习华语者入大学之机率当然就远不及马来人。长此以往,华人社群的知识水平就大抵停留在高中阶段。在知识经济之新时代,这还能有什么竞争力?华人若不再使用华文,径习英文或该地主流语言,如泰国、新加坡那样,当然也不会比土著或印度人差,可是民族的优势丧失了、民族文化无法传承了、讲华文的华人和使用英文的华人或使用土著语的华人之间又生出隔阂了,无论怎么说,都是不幸的处境。

华人罹此不幸之局,有些人固然还坚持其中国认同,但大部分总要识时务地自我调整。一种是把政治身份和文化身份切割开来,说国籍上我是某国人,但文化上我仍是中国人。一种是只在血缘上承认自己是华人,文化上则未必。也许还有中华文化之传承与认同,但认为这个文化因已与所在国文化融合过,故早非中国之旧,乃是一种新创造的文化。还有些人便根本不纠缠于此,径自努力融入所在地的政经文化中去了,在国族问题上毅然脱下中国这个包袱。

这几类人彼此是相互排斥、相互瞧不起的。海外华人社会,夙称复杂,国族认同之混乱,实乃其中主要因素。

台湾近年政局之乱,难道不也有同于此吗?陈云林访台,那些去抗议的人,除了“法轮功”、“藏独”等久与大陆政权结雠者之外,自以追求台湾独立、不认同中国者为大宗。过去民进党执政,在文化、教育各领域“去中国化”,强调本土意识、台湾人意识,改编教科书,把闽南语客家话都列为国语,推动台湾研究、南岛民族研究等等,可谓不遗余力。其主张,在政治领域是极明确的,就是不再做中国人,不愿接受中国统治。在文化上则认为中国文化虽亦为台湾文化之一源,但另外还有来自荷兰、日本、原住民的文化,也应视为源头。而且不论源于如何,皆已流注于台湾土地上,业已本土化,与原先那个源不再一样。

此类见解,大陆人多半觉得听来逆耳,斥其数典忘祖。可是实际上此类文化本土化的态度,早在东南亚就发生过。新加坡、马来西亚均经历过这样一种转“侨民意识”为“所居国国民意识”、转“中国人”为“所居国人”之过程,激烈的“断奶论”或“新兴民族论”也不罕见。只不过那是在别人的国度里挣扎求生的选择,现在是在中国领土内部发生,故令人格外感伤罢了。

而且,该注意的是:大陆上许多朋友现在看着别人要去中国化、不愿做中国人、不愿发扬中华文化就愤怒;可是,在文化上“去中国化”,大陆也有人过去可是急先锋呢!当时海外华人对此,又曾有多么伤心呀!

因此,对于华人在国族认同上的歧异,目前恐怕谁也不要忙着批评谁、指责谁,应视为华人在现在这个世界上艰难的处境。一方面彼此谅解、相互宽容其选择,一方面共同协调努力,看看能否改善不利的环境,促进对中国的认同。即或不认同政治,也可认同文化。在文化上寻求认同,毕竟还是符合最大公约数的,怕就怕又走回老路,为了争政治认同而拿文化当牺牲品!

学校文化认同 篇4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

( 一) 具有强烈的进取心

云南省高原山地占总面积的94%, 是一个多山的省份, 很多少数民族分布在山区, 而山区总的经济发展、教育水平要落后于盆地 ( 在云南俗称坝子) 。少数民族大学生到了新的环境以后, 学习的动力更足, 因为只有努力学习, 才能缩小差距, 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竞争, 因此具有强烈的进取心。

( 二) 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意识

这可以从民族的概念中得到充分的认识, 民族强调的是在共同的生活中, 共同的身份的认同、共同的解释经验、共同的价值观念, 因此强烈的民族自尊意识是比较突出的特点。在语言与行为表现中维护本民族的荣誉和个人的利益, 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 自我完善的意向十分明确。

( 三) 具有诚实守信、热情好客等优良品德

中华民族具有勤奋勇敢、诚实守信、热情好客的美德, 在少数民族学生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云南省地理环境及其复杂,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一定的人群形成了自己的生产生活、婚姻、节庆、丧葬、歌舞艺术等习俗, 因此特有的少数民族有15种, 在历史发展中外来的民族与地方的文化相融合形成当今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 在相互的生产生活中, 大家相互帮助, 形成了诚实守信、热情好客的优良品德, 这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很好的优势。

二、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校文化认同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的实地调查得知, 少数民族学生认为, 影响他们对学校文化认同的主要因素是学校的学习环境、多元的价值观和家庭生长环境, 如图1所示。

( 一) 生长环境

文化背景不同, 可能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产生影响, 积极的影响将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技能, 以至学生的自然适应力、文化适应力和社会适应力也相对提高。反之亦然。当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学校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与原来学校的有较大差异的时候, 这种表现就更加明显。

在家庭中地位较高的少数民族大学生, 通常被认为是外界交往与人际传播的纽带, 少数民族群众普遍推崇长辈, 因为他们有着厚重的本民族文化知识, 能够主持祭奠和宗教仪式。另外还有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和高校大学生, 往往称大学生为“读书人”, 主要是出于对知识的尊重和推崇, 在家庭中, 除了供其上学, 在表现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对外事务有一定的发言权。此外, 家长是学生成长和学习的启蒙者, 他们在他们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信仰、规范和价值观等, 首先通过父母的“过滤”而传给子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也是永远的老师。

( 二) 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包括学校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及行为制度环境。学校自然生态环境对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尤其是对学生的心理适应、身份认同和学习效率产生深刻的影响, 是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认同的外部条件。校园文化生态环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培育和发展起来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活动文化多元文化样态的总和构成的特定的学习和成长环境。由此可见, 校园文化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渗透性, 是学习环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的制度环境主要包括规章制度和教学模式及评价机制等, 同时也包括了在此制度下的行为模式和规范。

( 三) 风俗习惯

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主要使用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等四种文化认同态度模式。在研究过程中发现, 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主要运用整合、同化、分离三种文化认同态度。

少数民族大学生同化和分离是预测社会文化适应问题的有效要素, 同化对社会文化适应困难具有负效应, 而分离对社会文化适应困难具有正效应。参照此观点, 可以认为少数民族学生的学校文化认同与风俗习惯适应之间存在相关性, 具有较强风俗习惯适应能力的少数民族学生, 具备更少的学校文化认同困难。

( 四) 多元文化环境

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 信息流通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 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 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 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 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因而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 即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三、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学校文化认同的对策

( 一) 着力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教育不能仅靠学校“两课”教育、简单的讲座、宣传标语教育等方式, 由于其重要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需要建立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相结合的联动教育机制。就学校而言, 需要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 设计一套系统的创新性方案。不仅要有观念教育, 如规范、丰富校园文化, 提高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国家认同教育的责任意识等, 还要通过实质措施强化认同观念。

( 二) 继续强化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

少数民族学生要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观念, 培养正确的民族交往态度, 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 多与其他民族同学交往、沟通, 学会换位思考, 尊重对方的人格、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形成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同时, 提高族群交往的能力, 转变观念, 主动了解其他少数民族, 掌握族群交往的技巧, 积极融入集体和社会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存在认知偏差和归因不当等问题, 是造成其民族认同障碍和文化适应困难重要原因, 这就要求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会自我疏导, 加强对自身的了解, 正确定位自己, 纠正认知偏差, 调控不良情绪, 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这样才能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

( 三) 搭建少数民族学生学校认同的机会和平台

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能歌善舞, 在学校举办的各种文艺演出、体育比赛中表现突出, 他们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 也为学校、班级赢得了荣誉。因此, 学校要大力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 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 发挥他们的才能和优势, 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与其他民族同学广泛接触, 互相了解, 增进友谊, 拓宽交际网, 加快对新环境的融入, 加强他们对学校的感情, 热爱集体、热爱学校。另外, 创建少数民族社团组织, 构建少数民族学生学校认同的平台, 促使青年学生的人生态度更加积极向上、更有集体意识感与责任意识感。

( 四) 深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学校文化认同的延续性

加强就业实习基地建设是对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重要补充, 对促进毕业生就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用人单位后备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就业实习基地”建设, 大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自我学习、自我探索, 以及与他人交流协作等各方面的能力, 全面迅速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部分学生也可以为今后走上社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 成为适应时代变化和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加大对学校的宣传同时, 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 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充分就业来达到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促进民族地区社会进步、深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学校文化认同的延续性。

摘要: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从综合视角对特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校文化认同进行研究, 分析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校文化认同的因素, 提出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学校文化认同的对策, 对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校文化认同,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32 (5) :97-98.

[2]沈广彩.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9, 7 (25) :57-60.

[3]高万红.少数民族优秀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对云南民族学院99届优秀毕业生的人格调查[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1) :91.

[4]李怀宇.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基于教育人类学的认识[J].贵州民族研究, 2006, 4 (26) :133-139.

[5]张健.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创新——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文化生态环境建设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 2010, (5) :7-10.

文化认同,与高校共鸣 篇5

我是一名普通的大一学生,回顾高考,我感慨颇多。高考是人生重大的转折点之一,如果想通过万人竞渡的高考进入一个优秀大学,在取消竞赛加分保送的大环境下,自主选拔是一条不错的捷径。

首先我想谈谈自己对自主选拔的认识,让大家了解下为什么大学会增加自主选拔。从我身边看,一些有特殊才华的同学,并不能在高考这一张试卷中显示出他们的特殊优势,所以,高校为了挑选出这样的学生才启动自主选拔。那么如何考察出学生的特殊才华呢?答案很明显,还是要通过考试。对学习成绩总体均很优秀或只某一学科有特长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超出高考难度的笔试考察,对音乐、乐器、舞蹈、体育等艺术方面的特长,则可以通过艺术特长生的一对一考察进行选拔。

现在高校的自主选拔主要由笔试和面试组成,有些高校的部分名额只需要参加面试。那么面试考察什么呢?在自主选拔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在面试这个环节中招到的学生主要是与高校自身传统文化相吻合的学生,即高校与被选择的学生有文化共鸣,学生对高校有文化认同感。可见,对于学生素养的考察主要在面试环节。

每所高校在悠久的历史中会形成本校特色文化。拿清华来说,清华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风是“行胜于言”。所以清华喜欢听话出活的学生,更加注重集体主义的教育和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另外,清华号召强身健体,有“争取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以上这些都是清华自身的特色文化。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文化和其他大学的文化虽然有交集,但是突出的重点不尽相同。就如清华强调集体主义,北大强调个人自由,并不是说北大不要集体主义,清华不要个人自由,仅仅是突出强调的重点不同。总之,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突出的文化特色。

如果想在自主选拔面试中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就要尽最大可能让面试官产生文化认同感。如果认为自己本身并不具备这些品质,或者潜意识中并没有渗透这些文化,那么最好在参加面试前一段时间内每天暗示自己,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在短暂的心理暗示之后,面试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这种文化素养,就很容易与面试官达成一种文化认同感。

这种文化认同感也给了我们一个回答问题的方向,透过清华的文化传统,我们可以了解到清华喜欢什么样的学生,想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果自己在清华注重的方向上有特长,那么就可以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尽情展示。如果不知道这种文化认同的存在,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就会不知道哪句话在面试官的心中更有分量,更能与面试官产生共鸣。有了方向,回答问题的时候围绕这个方向进行,会使回答重点更加突出,语句更有逻辑,表达更加自然。

对于面试本身来说,面试过程表现的重要性要大于问题本身的对错。近年来各个高校已经进行数次自主选拔考试,面试题目多种多样,有的甚至可以称为千奇百怪,但是在清华的面试中很少会出现虚无缥缈的问题,大部分问题看起来是没有正确答案的,不论怎么回答,只要自圆其说就可以。不过,尽管很多面试考题不设正确答案,却并不妨碍这些问题有老师“喜欢”或者“想”听到的答案,这些答案就基于文化认同。在清华生活了几年的学长们说,如果让他们去参加自主选拔面试,考官一提出问题,他们就能够知道考官最想听到的答案是什么,问题背后隐含的清华文化是什么,他们很容易就会答出考官“最想听”的答案。

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面试官“最想听”的答案是怎么形成的。假如现在的面试考题是“你最崇拜的人是谁?为什么?”这个问题是一个很符合面试要求的题,自然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考虑一下清华的文化,清华想要培养将来能够成为治国栋梁、学术英才和商业奇才的人,这三方面覆盖面极广,任选一个人都符合要求。继续考虑清华文化,清华提倡爱国奉献,考虑到这点,上面选择的人物就有限制了,而且也为下文具体展开论述提供了最宝贵的论点。考虑到面试留给我们的思考时间,想到这里我们就可以作答了。如果在学术英才中选一个代表的话,我们可以选择清华的前辈,比如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论述自己为什么崇拜他的时候,他爱国奉献的精神一定要放在第一点而且是重点来作答,然后再略答两个其他的原因。这样,一个面试官“想听到”的答案就形成了。

文化认同同时也标明了面试回答时的一个雷区,即严重与学校文化传统相悖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是绝对不可以踏入的。如果回答我的偶像是本·拉登,因为他制造恐怖袭击炸了美国的五角大楼,后果可想而知。

这里有一个误区,并不是只有符合大学的文化认同才能够得高分,这个文化认同感的形成会有助于我们得到一个中等以上的分数,不排除剑走偏锋而得到高分的可能。达到文化认同只是能够提高我们得到比一般人较高的分数,而且这种方式比剑走偏锋保险得多,并不意味着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况且,这个文化认同感永远只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我们还要编织好自己的“锦”,练就一身扎实的硬功夫。综合起来,就是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回答有逻辑有想法有深度,言行举止有礼貌等等。

在文化认同方面,我发现身边的同学也会出现一些误区,有的是错误理解了某些文化观念,有的是没有注意到小节而出问题。比如,在“行胜于言”的理解上,好多同学栽了跟头。清华崇尚“行胜于言”,是要求说得好,做得更好,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反对那些夸夸其谈不切实际的人,而不是少说多做。有些同学因此畏首畏尾,生怕在面试的时候表达过多而引起反感,导致面试紧张,正常水平没有发挥出来。有些同学在简历上和言语中常常说我做过什么职务,很少提及自己做过什么事。面试官都了解,一些高中为了增加考入清华的人数,将一些荣誉和重要职务统统分配给成绩优秀的学生,但是并不让他们担任具体的工作,这样造成了来面试的人很可能三个里有两个学生会主席,一个团总支书记。对此,面试官早已厌倦,如果能在面试中提到我曾经主持过或者组织过什么大型活动,这样就展示了自己并不是“吃空饷”的“闲人”,而是货真价实实现“双肩挑”的优秀学生,这样会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

面试是一个全方位考察人的品行的考试,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求、动机、目标、抱负、信念都可能涉及,最重要的是诚信,没有的不要编,不懂的不要说,不会的坦诚地说不清楚,耍小聪明很容易被面试官发现,这样得不偿失。

学校文化认同 篇6

在学术史的脉络中, 陈世松、孙晓芬等主要对“湖光填四川”的移民历史、分布地区, 以及四川客家人的民俗文化、人文精神等进行研究[1,2];谢明香等从传播学的视角, 强调了四川客家文化的传播及媒介策略[3]。但政治文化视野下的四川客家文化研究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还有待深度挖掘。为此, 本论文在多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侧重于从政治文化的全新视角对成都客家文化进行再探讨, 思考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关联, 进而为当今的政治认同和政治建设提供启示。

一、成都客家人的来源及分布

(一) 客家人的识别标准

客家是中国汉民族的一个稳定而又独特的民系。公元4世纪初, 他们为躲避战乱而从黄河流域逐渐迁徙到南方, 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方言、宗教、各种民俗和习俗等。为区别于当地的土著居民, 他们被称为“客家”。谢重光在《客家源流新论》一文中指出:“客家”是个文化概念,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客家人, 首先应当从文化入手。这种文化, 即包括客家语言、客家意识、客家习民俗等。离开了文化, 就无法谈起客家概念。[4] (P70) 由此可见, 文化符号是客家区别于其他种族或民系的最重要的标志。我们只有认清客家文化的内涵, 才能真正把握客家民系和客家族群的本质特征。那么, 辨识客家人的标准是什么?根据笔者的实地调研及在成都洛带古镇博物馆所获得的资料, 客家人的识别标准主要有四条: (1) 是否有客家血缘; (2) 是否说客家话; (3) 是否保留客家民俗和习俗; (4) 是否具有客家自我认同意识。

(二) 成都客家人的来源及分布

巴蜀之有客家, 源于清初“湖广填四川“运动。相对于四川土著, 外来移民都属于客籍, 但客籍不等于客家, 只有清初以来, 即从闽粤赣地区迁移而来的客家移民及其后裔, 我们才把他们称为四川客家。清初以来迁入四川的客家移民, 祖籍来源广泛, 涉及到闽粤赣38个县市, 具体来源地情况详见统计表。

就分布而言, 成都客家人主要聚集在成都市区以东到龙泉山之间的浅丘区, 包括洛带、西平、万兴、长安、十陵、义和、同安、大面、龙潭、洪河、日新、合兴、文安、青龙乡、保和乡、圣灯乡、龙王乡、石板滩、天回乡、三圣乡等25个乡镇的客家人。因地理位置所处成都以东, 并且呈一片丘陵地带, 所以被称为“东山”。据统计资料显示, 成都东山客家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90%以上的乡镇有义和、西平、长安、万兴、黄土、文安、西河、龙谭、龙王、福洪、合兴、木兰和石板滩。[5] (P7) 因此, 成都东山地区是四川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客家方言岛。

二、成都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客家文化深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但客家在迁徙过程中, 客家先民与途经地的人民以及定居地的人民进行了交流和融合, 并吸取了当地文化的精髓。因此, 客家人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既有中原遗风, 又有明显地域性的客家文化, 包括方言、饮食、民居、宗教信仰等。本文主要是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 客家文化在成都的传承

1.特殊生存环境的认同

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客家大本营, 主要是以山地、丘陵为主。人们常用“逢山必有客, 有客必住山”来形容客家人的生存环境, 因此客家人西进四川, 迁到成都东山地区就在此地定居了下来。与原乡的地理环境相似, 他们在这里勤劳耕作, 生息繁衍, 这里的地理环境使他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经过移民数百年的勤劳苦干和苦心经营, 这里同样成为了温柔的“原乡”。同时, 客家人在成都平原选择“住山不住坝”还有一个因素, 那就是他们是晚到者。湖广等地移民大都从康熙时期移民四川, 而成都客家人大多数是雍正、乾隆年间移民四川, 平原大坝已经被先行到来的湖广移民占用, 所以他们只好退而求其次。客家人不仅选择在山上居住, 他们的生计方式也与原乡保持一致。[6]

在洛带镇的山坡上, 从广东入川的客家人把从岭南带来的红豆木树种栽在这块土地上, 如今郁树葱葱, 枝叶繁茂。目睹此景, 让人不禁想起了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这些都似乎道出了客家人的思乡情结, 客家人在陌生的异乡尽力营造自己熟悉的生存环境, 这些都表达了他们对自己文化的眷念和传承。

2.独特的语言认同

在族群边界的标示中, 语言是个人对族群认同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象征符号。洛带古镇地处成都东部的龙泉山脉, 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之称。该镇有85%以上居民为客家移民后裔。他们在生活中使用古老的传统方言——客家话。客家方言承载的是对历史和文化的记忆。客家人“宁卖祖宗田, 不忘祖宗言”是他们最坚定的誓言, 他们对方言的坚守就是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和坚守。

在洛带古镇的实地调研中, 笔者观察到:“一位阿姨在向一位客家阿婆买菜时, 用四川话问阿婆多少钱一斤, 阿婆告诉她价格以后, 她又用客家话问能不能便宜一点, 阿婆见她会讲客家话, 顿时给她便宜了不少”。阿婆通过客家话这一方言做出了对自己族群认同的判断。在调研中, 笔者走进一家商店。该店老板张氏老奶奶就是位客家人。她告诉笔者:她们家族从广东迁来, 来到成都东山已经有150多年了。她和我交谈时, 她会选择说四川话, 但她和她的邻居仍然会说熟悉的客家话, 因为她们都是客家人。在客家人迁到成都东山后, 客家话是很多客家人对自己族群认同的一种原生性认同。不远的一位老爷爷告诉笔者, 他出生于1944年, 他们的小孩儿在学校都说普通话, 回到家和爸爸妈妈还是说客家话。

3.崇敬祖先的传统

“祖宗是对始祖及先世中有功德者的尊称。崇敬祖先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学说的基础。儒者认为“祖”是有“始”的意思, 是每个家族子孙的本源。客家人特殊的生存条件和地域环境使他们形成了固守传统文化的精神, 他们是现在汉民族中保留儒家意识最浓厚的一个民系。成都东山客家人至今仍有崇敬祖先的传统。龙潭《熊氏族谱》的家训有:人之祖先犹木之本, 水之源也。入祠思敬, 过墓思哀。春秋享祀, 永世勿忘。”[7]

在笔者的调研中, 有幸认识到一位成都东山的客家人廖氏老先生。他今年77岁了, 他告诉笔者, 在洛带镇的莲花大队, 我们廖家有一个小祠堂, 在新都区石板滩, 有一个更大的廖家祠堂, 由于年代已久, 这个祠堂刚进行了翻修。每年的三月, 他们廖氏家族一百多人集聚一起去祠堂祭拜祖先。此外, 还有镇上的会馆, 比如洛带的广东会馆和江西会馆都是我们商事议事的地方。他还告诉笔者, 他的身边甚至还有客家人去广东认祖归宗, 他们称自己是“土广东”。

4.纂修族谱的传统

纂修族谱、传承家规是四川客家人族群认同的又一种方式。虽然修谱不是客家人独有的行为, 但较其他族群而言, 客家人对修谱更为普遍, 也更为重视。在每年的春分祭祖时节, 各支宗亲都会带上家谱, 对家谱进行内容的补充和更新, 同时对族约家规进行诵读和宣传, 潜移默化并达到对族人进行教育的目的。在调研中, 廖氏老先生告诉我他们祖先在迁川路上随身携带原乡族谱, 来到四川后他们仍然修谱。出于修谱的需要, 他们甚至会派专人前往原乡寻访族谱世系。由此可见, 同客家方言一样, 族谱最直接有效的强化了成都客家人对自己文化的传承。

(二) 客家文化在成都的变迁

在四川客家聚居区, 客家的方言、风俗、民俗等随子孙的繁衍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但也受到巴蜀文化等影响而发生了演变。这里须指明的是客家文化的传承是主流, 而演变只是支流, 演变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产生的。

首先, 客家方言发生了一定的变迁。四川与广东远隔千山万水, 客家人入川两百年来, 很少与广东乡亲往来。同时又因四川湖广人居多, 还因湖广紧邻四川而先期迁入, 湖广文化便成为四川的优势文化, 客家文化处于劣势地位。新中国成立后, 官方倡导普通话。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 四川客家方言不得不发生演变。如“再坐一会儿”、“再吃一碗”、“他正在吃饭”, 广东梅县分别说成“坐下添”、“佢食下添”、“食唐逮”, 四川分别说成“再坐下子”、“再食一碗”、“佢正在食饭”。客家方言中记载有“行路”、“遮”、“公太”等词汇, 现在四川客家分别说成“走路”、“伞”、“太公”了。有些词汇如“中”、“值”, 梅县在声母上读作舌头音, 四川话却读作舌上音。[8] (P345) 客家人来到成都, 虽然还是说客家话, 但其中的语音特征却不知不觉发生了一定的变迁。特别是一些客家人同当地湖广人通婚后, 他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 无形中对客家方言也产生了影响。

其次, 客家民居条件发生了变化。川西客家移民所处的地理位置离成都大都市不远。便利的交通, 优越的地理条件使生存变得更加容易。在考察中, 笔者发现:在成都东山, 小家庭小规模住宅已经取代了闽粤赣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方式。“大分散、小集中”是四川移民在新环境下选择的新的居住方式。

再次, 成都客家的饮食菜肴也与当地饮食进行了融合。很多客家菜肴都可以在传统的川菜和广东菜中找到相应的影子。比如:广东的杂锦煎豆腐饼、丁香豆花, 在川菜中分别叫“家常豆腐”、“酸辣豆花”, 而在成都客家菜中分别叫“煎酿豆腐”和“麻辣豆花”。由此可见, 成都客家菜受到当地了川菜的影响。客家人为了适应当地生活, 他们的民情、风俗等都发生了一定的演变。

综上所述, 我们注意到, 成都客家文化的300多年传承与变迁, 之所以能够自成一体, 就是因为他们内心强大的文化认同。正是这种强大的文化认同才使得成都客家文化得以幸存, 从而没有被强大的巴蜀文化所同化。对成都客家文化进行研究, 我们提取了成都客家人内心强大的文化认同。而这种强大的文化认同对当今政治认同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三、文化认同对当今政治认同的启示

“文化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等人生哲学难题。什么是文化认同?塞缪尔·亨廷顿认为“人民和民族正试图回答人类可能面对的最基本的问题:我们是谁?他们用人类曾经用来回答这个问题的传统方式来回答它, 即提到对于他们来说最有意义的事物。人们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观、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9] (P5)

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来看, 政治是漂浮于社会结构表层的, 必须扎根于文化的深层次土壤中。以政治文化为视角, 文化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基础。文化不认同, 政治认同难一致;政治不认同, 有可能会弱化文化认同。

(一) 尊重当地客家文化, 从而强化政治认同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客体有所不同。族群认同的客体主要包括本族群的身份、血缘、地域和生活方式等;国家认同的客体除了这些, 更多的是关于政治生活和政治领域的内容, 如国家的领土、主权、方针、制度等。正因为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客体不同, 国家在制定少数族群的政策方针时必须要考虑当地族群的文化认同, 如果过于强调国家认同, 就有可能会引起少数族群内心的文化对抗, 这种对抗会给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带来一定的离心力。当地居民只有在自己的文化认同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的前提下, 才有可能对异于自己文化的主流文化产生认同, 从而建立起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

因此, 我们要尊重客家文化, 保护客家文化, 即保护他们独有的方言、宗教、民俗、习俗、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等, 从而提高他们的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

(二) 兼容丰富多样的文化, 从而强化政治认同

族群认同以初级社会群体为载体进行传递, 族群内成员将族群文化内化到自己心中并将其得到传承, 因此具有较高的“原生性”。与此对比的是, 国家认同则依靠基层组织、学校教育、特定的政治符号、政治事件以及媒体宣传等手段进行建构, 具有较高的外在性。相比起族群认同对文化的偏重, 国家更加侧重全体社会成员在政治上的一致和认同。即要以“文化多元, 政治一体”来作为整合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指导原则。

(三) 契合不同族群的文化逻辑, 从而强化政治认同

族群成员主要是以身份、方言、饮食、民居、血缘、地域、语言、生活方式等为依据进行族群认同, 因而族群认同以共同的祖先、共同的记忆、共同的遭遇等作为基础。而国家认同是以统一的政治身份作为依据, 因此国家应当在少数族群地区建构国家认同, 以保证国家的统一。但国家在建构认同的过程中, 所使用的方式应该契合少数族群的文化逻辑, 更多的考虑少数族群特有的文化, 如不同群体的身份、方言、血缘、生活方式等。只有坚持这一原则, 族群认同与政治认同之间的矛盾才能够得到有效避免, 政治认同才能够得到强化和实现。

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同时也是一个多族群的国家。客家属于一个比较典型的族群, 它分布广泛, 人口众多, 但族群内部凝聚力很强, 直到现代都保留着非常独特的客家文化。客家人迁居四川后, 原乡客家文化得到了传承, 也发生了变迁, 但无论如何, 成都客家文化依然能自成一体, 没有被强大的巴蜀文化所同化。本文对成都客家文化进行实地考察, 从政治文化的视角对成都客家人的文化认同进行研究。而这种强大的文化认同对当今我国的政治认同和政治建设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客家文化,文化认同,政治认同

参考文献

[1]陈世松.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M].四川出版集团, 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孙晓芬.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M].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3]谢明香.四川客家文化品牌传播及媒介策略——以成都东山客家文化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年第3期.

[4]肖平, 肖又尺.客家人[M].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 2013年版.

[5]谢桃坊.成都东山的客家人[M].四川出版集团, 2004年版.

[6]郭一丹.从“湖广填田川”到西部大开发:成都客家人的文化认同与变迁[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

[7]谢桃坊.成都东山的客家人[M].四川出版集团, 2004年版.

[8]陈世松.四川与客家世界——第七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论文集[M].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 2005年版.

学校文化认同 篇7

经济全球化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新的通信工具新的娱乐方式、国际互联网等, 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生活条件的同时, 又极有可能使人的感性体验方式发生变异, 并引发认同危机。

(一) 全球化与认同

1.认同概念的由来。“认同”一词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大陆学界, 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概念之一。它原本是一个传统的哲学与逻辑问题, 由弗洛伊德移植到心理学领域。后来,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弗洛伊德工作的基础上, 进一步指出“认同”实际上是关于“我是谁这一问题的或明确或隐晦的回答。在埃里克森的认同理论中, 认同不仅仅是个体的, 而且是群体的、社会的。认同就是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的交往中所发现的差异、特征及其归属感。一般认为, “认同”有三个功能:“其一是做出选择, 其二是与他人建立起可能的关系, 其三是使人获得力量和复原力。”

2.全球化与全球认同。二次大战以来 , 由于战后和平局面的出现, 商品经济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与规模, 商品首先打破了壁垒森严的国界, 世界朝着全球化的方向不可逆转地行进着。

全球化必然的趋势就是全球认同, 当然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全球化认同是全球范围内各民族人民追求贸易效率和幸福指数最大化, 应对资源、环境、人口等一系列全球性危机而逐步形成的一系列法规、惯例和共识, 因此它将是复杂的、极其缓慢的行程。

(二) 被利用的全球化与文化认同

1.文化霸权国家利用全球化认同。一段时期以来, 欧美文化扩张所形成的文化霸权冒充了全球文化认同。与真正的全球文化不同, 霸权文化是一种商业战略和殖民手段, 它通过跨国公司、名牌商品、连锁店和新的娱乐形式, 温情脉脉地由“中心”渗入“边陲”, 在带来新颖的消费品和消费方式的同时, 解构、碎化着某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因而也在试图奴化组成这个民族的人民, 使之成为不知从何而来、没有故乡在文化上“流离失所”的人群。在此形势下, 世界各民族逐渐觉醒, 鉴于已经认识到的危机, 民族认同的呼声逐渐高涨。

2. 霸权国家手中的文化战略已成砍向别国的一柄利剑。 (1) 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问题上的深刻教训。1991年年底,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在没有战争和外敌入侵的情势下自行解体, 令世人震惊与沉思。早在苏联解体前有很多学者就已经指出:“在苏联面临的所有问题中, 最急需解决而又最难解决的显然是民族问题。像它所继承的沙俄帝国一样, 苏维埃国家似乎也无法走出民族问题的死胡同。”也就是说, 苏联统治者一直没有处理好国内的民族认同问题, 对这个问题没有予以重视, 盲目乐观, 结果导致国内各加盟共和国的民族对苏维埃国家的认同完全失去了信心, 民心的丧失, 是苏联解体的最根本原因, 或曰终极原因。这里面的客观因素很多, 当然与西方世界敌对的、无孔不入的文化侵蚀有着极大的关系, 可以看作是资本主义世界利用瓦解民族文化认同政策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21世纪的现在, 中华民族也已经到了这样一种历史关头, 一种在崛起过程中要面对世界霸权国家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围剿的同时, 又要认真对待世界霸权国家早已经撒下的“文化认同腐蚀剂”的局面, 如果不正视苏联以往的经验与教训, 后果是相当危险的。 (2) 全球化与中华文化现代化———文化陷阱:民族虚无主义。中国崛起, 这是个根本性国家利益的实现, 必须正视全球化带来的种种机遇与挑战。文化能够为中国崛起提供必要的资源, 但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本身也面临两方面的发展陷阱。最重要的是文化陷阱, 也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通病, 即民族虚无主义。在全面开放的条件下, 转型社会中的民众可能会错误地产生中华文化己不如人的观点, 导致彻底否定文化传统 (这种苗头已经初露端倪) 。 (3) 民族虚无主义产生的原因。改革开放促使中国文化之门向世界敞开, 西方文化乘虚而入:摆在眼前的就是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比萨饼、星巴克咖啡以及美国好莱坞电影、迪士尼乐园和圣诞节……美国一资深电台主持人以半开玩笑的口吻说, 麦当劳所到之处, 民主运动就会接踵而来。西方文化的植入伴有商业利益入侵, 通过媒体的大肆渲染诱导大众文化趋于功利追求。致使一些地方或行业崇洋媚外的文化理念甚嚣尘上, 模糊了中外文化层次与文化差异的界限, 在个性化、自由化、华丽化的掩蔽下西方文化开始屏蔽中国传统文化崇高与优美的追求。

二、炎黄认同的轨迹

文化霸权国家的美梦正酣, 可惜当代已不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当代中国已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作为民族认同的同义语的炎黄认同也更具本体性。

(一) 中华传统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发源于“炎黄认同”

由于文字发明的关系, 中华民族的共同先祖“三皇五帝”作为神话传说, 被保留在口述历史中, 进而进入后世的文化典籍。

文字记载的开始大约发生在被称为世界“轴心时代”的先秦时期, 《国语·鲁语上》记鲁大夫展禽言:“……有虞氏褅黄帝而祖颛顼……”此时的虞舜族已把黄帝作为本族之先祖而进行祭祀, 是由于其“出自黄帝”。《周语·下》记太子晋言:“……夫亡者岂无宠?皆黄、炎之后也。”韦昭注:“鲧, 黄帝之后也;共工, 炎帝之后也。”自认为是黄帝、炎帝的后代。“黄、炎之后”可以说是“炎黄子孙”的最早雏形, 从而开始形成后世炎黄崇拜、炎黄认同的先河。

(二) 历史传承中的广泛传播与锤炼

华夏族民从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保持着对文明体系的高度认同, 并且这种认同对这个体系作为一个庞大国家的领土完整、政治统一, 以及体系内各种交往的有效进行, 发挥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像中华文明这样在一个广大区域内数千年保持高度认同, 在世界文明史中绝无仅有。而这一高度认同的标的, 无疑是炎黄二帝。

从春秋以降天下大乱开始, 到秦始皇统一天下, 炎黄认同得到形成及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是关键时期。从那以后的基本趋势是:“得中原者得天下。”占据中原之后的少数族首领, 为便于统治, 一般都要进行“汉化”, 如北魏孝文帝。而“汉化”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在祖先认同上向汉族靠拢。在文化倾向与心理上, 无论官民, 都希望国家领土完整统一。这种各民族上层与下层之间共有的“向心力”, 历经封建社会的各个朝代始终不变。

(三) 清末维新派与革命派思想交锋的影响:中华民族的诞生, 具有时代意义的炎黄认同形成

在近代中国, 梁启超较早使用“民族”一词, 也是提出“中华民族”概念的先驱。1902年 , 他在《中国学术 思想之变 迁之大势》一文中写道: “上古时代, 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思想 者厥惟齐, 故于其间 产出两种 观念焉, 一曰国家观, 二曰世界观。”梁启超明确主张中国境内各民族要实现统合组成新的民族共同体, “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 组成一大民族, 提全球三分有一之人类, 以高掌远跖于五大陆之上”。

就此问题, 革命派曾与维新派经过激烈的争论, 逐渐取得共识。革命派初期出于推翻封建王朝的目的, 提出必须打倒满清统治。但在建设新国家的问题上, 梁启超等人的设想显然更符合国家利益。于是, 近代自觉的中华民族形成、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随之迅速生成。

近代形成的“中华民族”这一概念, 不仅具有同宗同种、血缘相同的民族学的意义, 而且表征着文化上接受华夏文化、中原文化的影响与辐射并融入中华文化圈。

(四) 20 世纪三大历史关头的锻炼, 炎黄认同上升到理性时代

20世纪的100年中 , 中华民族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事件:世纪初年, 面对列强瓜分的局面, 出于“保种保国”的目的, 维新派与革命派经过了充分的激辩, 最终得到了理性的认识, 基本达到了共识, 一个以得到广泛的炎黄认同的自觉的近现代民族诞生了第二次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在30年代, 日本悍然发动侵华战争,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这时海内外的华人华侨在黄帝陵前宣誓, 同仇敌忾, 显示了中华民族总体民族强大的凝聚力。第三次, 是在改革开放时期, 邓小平将改革开放初期的任务寄希望于海外华人华侨, 正如他所期望的, 全球华人华侨以极大的热情支援了祖国的改革开放短期内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为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为中华民族的腾飞积聚了极大的能量, 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一) 民族文化认同及其两个视角

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 是文化认同的依据。拥有共同的文化, 往往是民族认同、社会认同的基础。

本文认为, 作为民族的文化认同应注重研究其两大视角:对外与对内视角。

1.对外视角 :最坚固的国防。文化认同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最深厚的战略资源。作为政治、经济、军事等力量无法替代的“软实力”, 文化认同较之于军事意义上的国防更为牢固和稳定。以“崇尚统一”为核心价值的中华文化———炎黄文化带来远古的消息:民族文化的认同并不仅仅局限于和谈与会盟, 它为维护国家安全统一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而且为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发挥作用奠定了坚实平台。积极实施文化认同战略, 正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强基固本之举。从这个意义上讲, 文化认同就是以柔克刚的军队, 文化认同就是最坚固的“国防”。

2.对内视角 :民族关系的无形纽带———以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中华民族文化是各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积累起来的, 它经过了各族间、个人间无数次的交流与融会, 在其中融入了民族感情、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民族心理素质、民族语言文字、民族风俗习惯, 等等。成为民族强固的内聚力和坚强的纽带。

(二) 国家认同必定是一切认同中最高境界的认同

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 即国民认同。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 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人们只有确认了自己的国民身份, 了解了自己与国家存在的密切联系, 将自我归属于国家, 才会关心国家利益, 在国家利益受到侵害时愿意挺身而出, 在国家文化受到歧视时个人的感情会受到伤害, 才会对国家的发展自愿地负起责任。

个人往往可以拒绝民族认同, 却不能拒绝国家认同。国家作为政治的最高表现, 是作为个体的人生活的空间, 它是不管你认同还是不认同而客观存在的。拒绝这种认同仅仅是一种姿态上的表示而已。当年周武王伐商, 伯夷、叔齐可以劝谏武王不要伐商;而当商朝灭亡之后, 伯夷、叔齐可以不食周粟, 也可以不作周朝的官。然而, 伯夷、叔齐不是生活在政治的真空环境中, 他还在喝周朝的水, 呼吸着周朝的空气。所以, 不食周粟在实际意义上只能是一句空话。国家认同概念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行为革命时期的政治学领域。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而引发的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也强烈冲击着传统的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彰显。

(三) 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

三者总体关系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很难完全区别, 实际上就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个人、社会和国家是共生的, 个人在社会中, 在国家中; 社会在个人中, 在国家中; 国家在个人中, 在社会中。

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之间很难完全区别开, 二者之间有很大的“交叠”成分, 一个民族国家必须增大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之间的交叠成分, 最终使之达到完美的结合。

四、 炎黄认同适宜于在国际层面塑造全民族的国家认同

(一) 炎黄认同的历史使命——— 民族之林、国家崛起、中国梦

炎黄认同已经成为民族文化认同顶层的核心设计。60多年来, 中华民族一直努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多年来, 中华民族一直致力于国家的崛起;近几年来, 一个更高层次的民族使命悄然升起: 一个具有宏伟蓝图的、等同于民族国家再造的“中国梦”!

建设软实力, 最重要的还是苦练内功, 搞好自己的文化、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建设, 靠这些因素去吸引更多的华裔和非华裔主动、自觉学习华文和中国文化。

当今中国已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迅速上升, 软实力建设自然也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在建设软实力过程中, 华人华侨是重要的资源和力量。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侨务工作发展纲要 (2011—2015年) 》明确提出, 要发挥华侨华人的作用, 增强国家软实力, 因此从学术层面探讨如何将侨务工作纳入我国“和谐世界”战略的整体工作大局, 进而充分发挥海外华侨华人在我国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 不仅是对侨务理论的突破, 而且是对公共外交理论的重要贡献。

炎黄认同在中华民族历次伟大目标中都承担了核心使命。目前, 为了国家的统一和强盛, 必须进一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和精神家园, 并且通过共同的文化联系建构每个公民内心深层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必须把国家认同放在高于民族 (族群) 认同的地位。

(二) 炎黄认同的路径

1. 炎黄认同与炎黄文化的区别与联系。炎黄认同的定义与民族认同的定义类似, 是对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认同;而炎黄文化则有广义与狭义之说:广义的是指弥散于中华文化中的诸多因素, 狭义的则是关于炎黄二帝、三皇五帝的传说与相关典籍中记载的文化因子。

2.民族文化认同塑造的途径和方式。目前海外华侨华人已超过6000万人, 分布在全球198个国家和地区。他们中许多人已经高度融入主流社会, 与住在各国各阶层民众都建立起了广泛的联系甚至是深厚的友谊。他们是我们对外交流的纽带与桥梁, 我们要加紧与这些华人华侨的沟通与联系。当前, 国内炎黄文化景区共有20多家, 每年举办各种吸引海内外华人华侨的祭祖活动以及文化交流活动, 据资料统计, 2013年华人华侨归国参加各类活动的人数已达上百万, 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们认为, 炎黄认同首先在炎黄景区扎根并开始良性发展, 这是塑造中华文化认同、进而上升为国家认同的最佳形式。

3.大力宣传先祖文化 , 营造炎黄认同新高度。炎黄先祖来自于神话传说, 我们可以高屋建瓴地整合炎黄文化与所有先祖文化, 使之成为一个来自历史想象的文化整体, 一个来自遥远时代的、美好的、利于各民族都产生自豪感的历史想象。通过这一历史想象来建立关于炎黄认同的文化认同。利用现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 大力营造炎黄认同的氛围, 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各种现代气息浓厚的活动, 结合庄重的古典仪式外壳, 最终形成一种“古今合璧”的新文化。

炎黄认同要以炎黄文化为基本出发点, 这里强调的炎黄文化, 应以近代以来形成的炎黄文化新内涵为主, 特别是经过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大辩论之后共同认同的炎黄文化为主。摒除株守在某些典籍里的矛盾记载。世界是发展的, 文化必定也是发展的, 发展就不是一成不变地株守在原地、年复一年地进行“文化修复”工作。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在某文化要素的“基本合理内核”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扬弃, 去除不合时宜的部分, 保留并发扬其合理部分, 即不断吸收与“基本合理内核”相融的、具有时代内容的元素而成其现代形态的文化。要加以说明的是该文化要素的“基本合理内核”是不变的、绝不容篡改的, 但这个文化要素的时代内容则是必须要与时俱进的。

(三) 炎黄认同必须跻身于先进文化行列

要合理达成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所谓主导文化是指代表先进文化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流文化; 所谓大众文化是指饱含丰富个性又具有一定时尚性的文化。大众文化有时会偏离主导文化所设定的轨道, 产生对社会核心价值的否定, 由此主导文化必须强化自己的主导功能, 为大众文化的盲目性起到匡正纠偏作用, 它以文化认同的方式出场, 实质上是对大众文化的质疑、批判和规约。

炎黄文化能够合理地协调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让员工认同企业文化 篇8

风神的企业文化, 源于1965年, 始于全厂上下满怀豪情地要在焦作这片土地上开拓新事业的那一天。其后四十多年, 风神人栉风沐雨, 使企业从无到有, 从有到大, 从大到强, 这其中, 无数人的努力奋斗使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 并在这个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形成了风神特有的企业文化。

风神人常说, 我们有今天的成绩, 离不开社会各届的支持, 离不开几代员工的努力, 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以自己的努力回报社会, 回报企业。因此, 风神在确立自己的使命的时, 是这样表述的:让所有员工感受成长与关爱, 让所有顾客体验安全与放心, 让所有股东分享收获与财富。

一路走来, 风神秉承了对国家、对职工的责任感。从1969年到2006年, 风神轮胎累计上交利税32.4亿元, 是国家建厂投资4551万元的71倍, 相当于每年赚回两个同等规模的轮胎厂。仅2000年以来, 风神轮胎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 为地方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企业长足发展的同时, 风神关注社会, 关注民生。2003年, 在同行业间, 风神率先进行环保设施建设, 对企业生产产生的污水和废气进行回收和治理, 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受到舆论和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 风神轮胎职工的待遇随着企业的发展一步步提高。2000年, 风神员工人均年收入为13308元, 2006年的人均年收入为21352元, 公司为员工按时、足额交纳了各种社会统筹。为解决员工重大病症治疗问题, 公司还为全体员工办理了大额医疗保险。同时, 在社会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 基本上解决了员工子女就业的问题, 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

2003年后, 随着企业上市, 风神轮胎的使命中又增加了新的含义:以更好的收益回报股东。责任感使然, 风神轮胎增加了研发力度, 以更新更好的产品投入市场, 为企业赚取更大的利润, 为国家交纳更多的利税, 为股东获取更好的收益, 使风神的发展始终处于良性、健康的状态。

1965年以来,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 风神始终以一种前进的姿态持续发展, 并在进入新世纪后有了大的跨跃。这一切, 是一代代风神人的努力, 也是风神文化底蕴的支撑。

风神轮胎斜交胎制造部女工李东这样描述自己在风神23年的工作:“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 人生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李东是一个普通女工, 但在风神的二十多年, 在硫化岗位上, 经她的手生产出的各种规格轮胎约有14万多条, 产品累计合格率达到99.998%, 创造产值1亿多元!对于取得的成绩, 李东说:“这些年, 我们这儿不少企业都倒闭了, 轮胎厂也经历过低谷, 但总的发展却一直很好, 厂里的情况职工心里都很清楚。作为一名普通职工, 我的命运与企业是息息相关的。我没觉得自己取得了多大成绩, 我总觉得我就是应该这么做。”

像李东这样的职工, 风神还有许多许多, 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无私奉献默默工作, 与风神同呼吸、共命运。对于企业与员工的关系, 风神轮胎工会主席林伟华说:“企业发展需要职工的贡献, 职工也同样需要企业的关爱, 只有相互依赖、相互信任, 才能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这是风神的文化传统。”

进入新世纪以来, 风神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使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了解风神的发展历史, 因为风神高层也清醒地看到:风神的员工中, 也还存在一些不太好的风气, 有的人只讲索取不讲奉献, 有的人不思进取, 对工作对事业缺乏高标准严要求, 这说明在员工中, 有人已经忘记了或者不了解风神的奋斗发展史。遗忘了文化根源的局面是十分可怕的, 如果不了解企业的文化渊源, 就很难具有企业精神、很难再谈企业使命, 将很难使自己的命运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 更谈不上对社会的回报与责任。

因此, 及时把风神历程中的亮点进行总结、提炼, 确定的企业文化理念, 并进行宣传, 为员工所认同, 就显得十分必要。公司在此基础上, 让员工结合自己的具体工作进行讨论, 使之与企业文化相结合, 以形成整个企业的精神取向与价值观。

风神轮胎董事长曹朝阳说:“我们不能忘记风神艰苦创业的激情岁月, 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曾有过的艰难困苦, 我们不能忘记我们这几年再次崛起的付出与辛苦, 我们不能忘记曾经给我们发展以支持的各级政府和领导, 股东和社会各界, 我们不能忘记在不同时期为公司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老同志、老领导、老技术人员和老职工, 我们不能忘记在幕后默默支持我们的员工家属们, 这都是支撑我们建设百年风神的宝贵财富。”

曹朝阳的话, 既是风神对自身文化渊源的具体阐述与描绘, 也是风神立足于自身发展、致力于回报社会的责任体现。

把握企业文化的核心

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 企业文化也常常罗致了一个企业的方方面面, 表现庞杂。因此, 自上而下对企业文化进行总结、提炼是十分必要的。企业精神与理念言简意赅地表现出来, 使员工及社会易于理解和铭记, 是企业实现其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

使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得以保存并发扬光大, 这是一个随着企业发展去芜存菁、不断扬弃的过程。如何在全体员工中形成一种积极奋发向上的共同价值观, 总结历史, 展望未来, 构建一种固化的文化理念模式, 是风神的首要任务。

在风神的文化词典上, 有些文字是要着意描述的。

做百年风神。要通过我们脚踏实地、卓有成效的工作, 让风神长盛不衰, 百年兴旺。

做人做事所追求的, 就是完美。一个企业所追求的, 同样是做到最好, 做到完美。当一棵树栽下时, 我们所期望的, 是它能够长成参天大树, 枝繁叶茂, 健康长青!

创新、信心、激情、回报。在风神, 创新是一种理念, 公司倡导无论做任何事情, 都要学会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办法去解决;信心是一种素养, 对事、对己始终保持信心, 才能取得事业成功;激情是一种状态, 葆有激情的人才能对事业充满热情, 葆有激情的企业才能拥有长久的活力;回报是一种境界, 企业的发展与成长, 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与帮助, 有内力, 也有外力,

从不认为制造的缺陷是不可避免的, 从不认为缺陷的代价是微不足道的, 从不认为代价的清偿是金钱可度的。这是风神的质量观。不留缺陷, 不留遗憾, 才是科学发展的严谨态度。质量是制造企业的命脉, 也是发展的基石, 只有树立严格的质量观, 才能使风神品牌始终经得起市场的考验与磨砺。

以德立人, 以勤立业, 以诚立世。德、勤、诚, 既是人生经营的准则, 也是企业生存的准则。先做人、后做事, 才能保证做事不偏差;勤奋努力, 才能使事业有成;以诚相待, 才能体现责任, 打造形象。

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管理, 是技术, 是人才, 但归根到底是文化。抓住关键, 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是风神的战略认知, 也是打造“百年风神”的文化铺垫和思想架设。

在马路上被撞的永远是犹豫的人, 只要你谋定而后动, 没有人会阻止你前进的脚步。这是风神实现跨越发展, 做强做大的哲学理念。

学 (勤于学习) 、悟 (善于领悟) 、谋 (细于谋划) 、信 (守于诚信) 、动 (敏于行动) 。这是风神发展思想的五大元素。

让所有员工感受成长与关爱, 让所有顾客体验安全与放心, 让所有股东分享收获与财富。这是风神的使命, 在风神轮胎, 这个内容有更简炼的描述:感恩、回报。

发展是我们的一切, 创新是我们的不变, 更好是我们的惟一。

只有以“变”的思想才能适应“变”, 也只有永远做到“更好”, 才能使发展始终处于一种积极进取的状态。做当代一流企业, 造用户首选产品, 育同业仰敬队伍。这是风神的愿景, 是企业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 所有的努力与汗水, 都是为了这一目标。

……

这是风神在对公司传统文化进行总结后, 结合新的发展趋势所提炼而成的思想体系, 有传统的温馨与熟稔, 也有创新的尖锐与锋利。这是与市场相逢时, 敢于亮剑的勇士修为!

在这样的企业文化浸润下, 风神的发展激越而不失稳重。员工们所感受到的是一个蓬勃发展的风神, 是一个富有内涵的风神, 是一个与己休戚与共的风神, 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风神。

诚如曹朝阳在四年厂庆中所指出的:“我相信, 在我们深厚的企业文化支撑下, 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 我们风神没有跨不过的坎儿, 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找准弘扬企业文化的切入点

企业文化提炼出来了, 如何导入, 怎样才能使其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内心深处, 使之与员工的思想相融合, 是企业文化能否最终实现其价值的关键。在风神, 自董事长曹朝阳起, 要求每一个领导、每一个员工都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与践行者。领导层更要以身作则。

事实上, 企业高层承担着企业文化建设最重要也最直接的工作, 他们的行为直接体现企业文化的影响, 也直接影响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接受。一个企业老总曾与人探讨:“你觉得塑造企业文化什么最关键?”对方说:“是先把你自己塑造成企业文化的楷模!”一些企业高层管理者总感觉企业文化是为了激励和约束员工, 其实更应该激励和约束的, 恰恰是那些企业文化的塑造者, 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对企业文化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此, 风神的高层用自己在风神的作为做出了表率。

风神轮胎董事长曹朝阳, 总经理王锋都是在风神工作几十年的“老职工”。曹朝阳19岁大学毕业进入风神, 在那个大学生抢手的年代, 他从当时条件最差的炼胶车间干起, 一步一个脚印, 勤勉执着地工作;总经理王锋1987年7月大学毕业进厂, 从车间技术员, 到高级工程师, 再到风神的总经理, 他们成长的每一步都在风神, 从河南轮胎厂历经变革, 再到跨越发展, 他们是风神的建设者, 也是风神的见证者, 他们深受风神文化的影响, 并打着风神文化的烙印, 他们更知道风神文化的精髓所在, 更知道风神文化对风神人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但这毕竟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 效率是第一位的, 对文化的把握, 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近距离的参照、学习。从模范先进人物的言传身带, 到高层的一举一动, 从制度的落实, 到薪酬的分配, 日常管理的点点滴滴更能集中体现企业文化的精髓。

几年来, 风神在弘扬企业文化的过程中, 所寻找的切入点, 就是踏踏实实地做一些“具体事”。

在一些特殊的日子, 公司通过开展诸如“纪念红军长征七十五周年诗歌朗诵会”, “风神文化演讲会”等活动, 使员工了解国家的历史, 企业的奋斗史, 启发大家积极向上, 始终具有努力工作的激情, 创造良好的精神态势和工作氛围。

2005年, 公司通过隆重举行建厂四十周年的活动, 让员工了解企业的发展史, 进行爱我企业、为企业腾飞做贡献教育, 使职工了解企业, 认同企业发展方向和发展理念。

风神始终认为, 具有学习能力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企业的学习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层的学习能力。几年来, 公司开设了中层以上干部MBA班, 选送近百名优秀员工赴青岛科技大学深造;公司内也开办了不同层次, 不同专业的培训班, 努力为员工学习创造条件, 为员工自我提升提供了成长通道, 同时也为公司发展培育不同层次的支撑

为了使员工树立干事业的信心, 风神建立了一整套激励机制。比如, 他们在员工中开展“明星员工”评比, 通过周评、月评、年评, 推出先进典型, 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把公司对优秀员工的褒扬体现在实处, 激励大家向他们学习, 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员工干事业的决心。自2003年以来, 公司推出了“劳动模范出国游活动”, 先后有数十名劳动模范出国旅游。公司还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 投资一百多万建成高标准的职工食堂, 并推出“班中餐制度”, 解决了多年来职工班中吃饭难的问题。针对夏季高温岗位存在的一些情况, 公司对高温车间进行温度监控, 并在高温车间内设置空调室, 并备有解暑降温的饮品, 以便员工在身体不适时可以就近休息, 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

在发展的前提下, 公司一直在对分配制度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完善, 逐步理顺公司内部复杂的薪酬和分配关系。特别是2006年推出的《专业成果工资制度》, 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员工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积极性。

为了感谢员工亲属对员工工作的支持, 公司推出“亲情假制度”, 规定员工的父母生日, 员工可以带薪休息一天。让员工在为企业努力工作的同时, 能够有时间为父母尽孝。从而体现了风神文化的人文精神。

风神高层还意识到, 弘扬文化的另一个切入点, 是让员工感觉到在企业的发展中, 自己始终有建言献策的权利和机会。他们向全公司公示董事长、总经理的个人信箱, 在内部网上设置“风神论坛”, 让员工有一个随时发表意见的平台, 使员工真切地感受到在企业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聚沙成塔的积累。正如一个有文化根源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 一个有自己特色文化的企业才是有生机的企业。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关系, 是水缓缓流过土地, 清越, 润泽, 于是土地萌发绿意, 展露生机。

凝聚会计文化价值认同 篇9

毫无疑问,一个行业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行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自信。可以说,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仅关系到中国会计文化能否行稳致远,而且决定着中国会计能否如期实现会计强国的战略目标,还有什么历史任务比会计文化建设更重大更迫切呢?

德国哲学人类学家米切尔·兰德曼说:“文化如同生命内里的血管系统,而血管里流淌的是主观精神的血。”探索当代中国会计文化的路径,关键是提振会计人的精气神。同时,着眼于如下重点环节:

一是关注互联网时代的会计文化生态,建立中国会计网络平台。互联网时代的会计行业,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生态。这是一柄双刃剑,会计行业利用互联网可以满足资讯获取,文化传播、价值扩散的要求,提高便利性,创造一个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但同时博客、微博等自媒体也带来一些虚假信息,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认知混乱,进而影响中国会计整体形象塑造。建议由有关部门牵头成立行业文化建设指导委员会,构筑中国会计人网络平台,组织网评队伍,把脉舆论走向,播撒正能量,增强软实力。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会计文化建设的新空间。

二是创新会计文化载体,丰富会计文化内涵。建议开展“心系大局、尚德求新、砥砺品格、服务发展"的行业使命和“诚信、专业、境界、创新”的会计精神孕育与宣传活动,外塑形象、内提素质.引导会计人“愉快工作,幸福生活”。开展包括演讲比赛、摄影比赛、征文比赛、高端论坛、文艺汇演、体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行业文化建设活动、运用电视专题片、公益广告、微博客等多种媒体传播手段.展现会计文化魅力绽放会计人风采。本着“源于基层、发自内心、全员参与、鼓舞奋进”的原则,组织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大专院校、政府监管部门的相关会计人员积极参与,奋力营造“迈向会计强国之路:咱们的文化咱们建”的浓郁氛围。

三是以文化建设推动科学发展,为科学发展提供动力源泉。要克服会计文化建设与管理“两张皮”的不足,推动行业文化软实力向科学发展硬实力转变,推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工程、会计信息化工程等系列发展战略向文化辐射力的转变,推动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向国际融合的转变。要在坚持科学方法的原则下建设好行业文化,找准行业文化建设的路径,让文化建设能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显化于物、统摄于魂,真正找到文化落地的土壤,而不致成为空中楼阁。让会计文化建设既能保持行业发展的整体协调性,又能确保组织和会计人的活力激发与调动,为行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保障。

凝聚会计文化价值认同,行动主体在于1400万会计人。会计人可能并无“远大”抱负,但会计人是诚实的人,是真诚的人,是具有信念的人,是具有理性精神的人,是热爱民族文化的人。会计人从事的事业或许平凡,但会计人力求使心灵充盈而饱满,散发着文化的光辉。会计人深切地体悟:会计人是什么,中国会计就是什么;会计人怎么样,中国会计就怎么样;会计人心中有光明,中国会计就不会变暗。

凝聚会计文化价值认同,要彰显隐性教育功能。今天人们的审美情趣、审美方式日趋多样,流行文化、通俗文化、娱乐文化、网络文化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应研究把握当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充分利用这些新的文化品种、文化形式为会计使命,会计精神,会计核心价值的宣传教育服务,汇聚强大的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濡染力量。

凝聚会计文化价值认同,要顺应会计人的新期待。文化是思想领地和精神家园,是思想依归和精神血脉。熔铸会计文化,不仅是世界会计格局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现实面对,也是应对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客观需求;不仅是提高文化自觉的逻辑必然,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会计文化建设要以平民风格,民间话语彰显亲和力,以创新意识,创新行动践行核心价值观,以实践成效佐证其对于中国会计人的实际价值,以温暖和感动鼓舞中国会计人砥砺前行。

论香港的文化认同 篇10

在香港, 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原因, 西方的生活模式以及文化习俗渗透于社会, 而香港本身的文化特性被压制, 长期在中华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特别是英国文化的双重影响下, 香港的民族意识、国家观念被弱化。回归后, 香港呈现出与内地不同的政治和社会文化, 面临着价值取向的差异以及文化认同问题的困惑, 即有一部分人只认为自己是“香港人”, 还没有建立起自己是“中国人”的稳定认同。在这种状况下, 如何尽快地使香港融入祖国的大家庭, 并在国家统一、民族复兴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就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香港移民文化的特质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由于历史的原因, 被英国占据多年。期间, 很多外国人来香港寻找发展机会, 香港乃形成一个多民族聚居之地, 成为五湖四海的移民之都, 而且还曾是一个人口高度流动的移民社会。它不仅不断流进很多人口,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也不断大量流出人口。但中国人始终占香港总人口的98%以上。因此, 中华文华在香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 是香港文化的根和源。

然而, 文化是一种历史、传统、民族等各种因素融合在一起的综合体, 是历史和传统的长期积淀。历经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 香港文化呈现出一些从中国传统文化“出位”现象:港人国家观念、民族意识淡漠, 缺乏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香港民众的文化认同在某种程度上被扭曲。

鸦片战争后, 英国强行割占香港。为了维护其殖民统治, 英国不惜动用一切手段消除香港人民原有的中华文化认同, 断绝其对原有文化根源的怀想, 用西方的文化重塑香港的文化认同, 使得香港人自觉在文化上有别于中国人, 反而对英国文化产生了认同。他们在看待自己香港本土的文化现象时往往不自觉地被制约, 套用了英国殖民者审视与评定事物的标准与理论, 因而造成本身文化认同上的缺失, 这便是所谓的“文化原本的失真”, 由此凸显出香港文化的特点。

在这里, 中西文化在碰撞、交流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兼收并蓄、多元共生的新文化。有如香港作家也斯先生所描写那样:香港“就像一个橱窗、复合商场、比邻的大厦, 不是由一个中心辐射出来, 而是彼此并排, 互相连接。你可以从中环的太古广场走下金钟地铁车站, 从美国图书馆走向一个超级市场, 你发觉商场、酒楼、影院和政府的办公机构互相通连。你轻易地从文化空间走入商业空间, 从私人的空间走入公众的空间, 界线模糊, 他们是互相重叠, 互相渗透的。在这些空间中流连, 你逐渐发现很难分辨什么是本来的, 什么是外来的;什么是自己的, 什么是他人的;什么是传统的, 什么是现代的;什么是东方的, 什么是西方的。商店的招牌, 物品的标记, 广告上的符号也都使用一种混杂的文字, 意蕴互涉, 牵叠了不同的文化脉络”。经过百余年来的历史发展和积淀,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香港这块土地上互相碰撞、渗透, 逐渐形成香港自身特有的一种文化景观:“重商轻文、重西轻中”的多元混合文化。很明显, 中华文化在这里已经失去了应有的主导地位, 香港与内地文化的差异逐渐拉大, 文化认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

但不管如何, 根据王树人先生的分析:在民族文化发展中, 除了本民族文化与外族文化的融合外, 在本民族中, 由于地域不同和发展不平衡, 也会出现文化的差异, 因而还存在着本民族内部的文化融合问题。因此, 从民族文化发展的角度看香港与内地文化、价值取向的异同, 便不成为难以理解的问题了。

文化是历史养育出来的。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形成不同的文化, 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行为规范、价值取向。香港学者关世杰教授归纳了中、美人民在文化表现上的落差:中国人注重互动和相互依靠, 美国人注重自立和独立;中国人重视集体的作用、讲集体至上, 美国人重视突出个人、讲个人至上;中国人偏好人际和谐、注重亲密无间, 美国人喜欢个人竞争、注重保持个人隐私;中国人喜好共性, 美国人喜好个性 (中国人的“随大流”常与美国人的突出个人、“爱出锋头”形成先民对比) ;中国人注重保住“面子”, 不但要保住自己的“面子”, 还力求保住对方的“面子”, 美国人不讲“面子”, 有时也许要保住自己的面子 (他们称“尊严”) , 但绝想不到对方的面子, 等等。以上虽是中美人民文化取向的差异, 实际上对于观察香港与内地人民的文化差距, 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化的差异充满着魅力, 正是因为差异才需要文化的交流与沟通。香港回归13年来, 内地与香港之间的文化交流呈现出渠道增多、范围扩大、层次加深的新气象。来自文化部的统计数据显示, 仅去年一年就有超过200个香港艺术团体赴内地交流演出, 内地赴港演出团体超过300个, 文化交流人数创历史新高。但香港与内地并没有出现水乳相融的生态环境, 其深层的原因应该在于文化背景的差异, 港人文化认同上的迷惘和困惑。

二、香港文化认同的困惑

越是有差异的地方, 越需要认同。长期的殖民统治, 使香港成为世界上少见的、在100多年里没有进行国民教育的非原始地区, 香港民众国家意识淡漠、国民身份模糊, 他们不断寻找自己的身份认同:在大陆人眼里, 他们是西方, 但他们与西方人之间有认同差异;而在西方人眼里, 他们是大陆, 但他们与生活在内地的人也有明显的文化差异。因此, 香港曾一度被视为是属于没有自己的文化认同的地方。1997年香港回归后, “一国两制”政策实际上承认了香港的特殊地位, 香港成为中国唯一一个允许公民拥有两种国籍的城市, 港人长久面临的身份认同问题并没有即刻得以解决。香港大学在2006年12月份统计了1000多港人的身份认知发现, 除了一半人明确知道自己是香港人或中国人外, 还有一半人则模糊地填写“中国香港人”或“香港中国人”。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曹景行说。在香港, 除了社会上层阶级的少数买办等人自命为英国身份外, 社会大众的身份认知一般是在“香港人”和“中国人”之间摇摆。身份认同的摇摆直接影响了香港同胞的文化认同和政治取向。

实际上, 香港人的身份困惑大概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其一, 香港是一个移民社会, 1841年5月香港政府公布的人口数字是7450人, 到1996年6月, 香港常住人口达到621万人, 目前已达700多万人。香港人口的快速增长, 并不完全是本港自然出生, 也不是外籍人士的增加, 绝大多数是在不同历史时期, 不同的条件和形式下, 从祖国内地进入香港的。尤其是中华人共和国成立前后, 曾出现几次大规模的从内地到香港的移民潮。“以移民为主的人口结构, 加上人口高度流动的长期化和制度化决定了香港至少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 不可能建立起以香港本土为认同对象的‘香港共同体’。”其二, “移民社会对本土认同的形成最大的影响是, 移民背负着原有的文化和认同, 要他们完全融入新移居的社会,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通常要等到第二代才有可能。因此, 以大多数移民人口形成的香港社会就缺少了可以建立新的本土认同的条件。”

香港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珠江三角洲文化一脉相承, 以广东文化为主体, 在某种程度上属于“省港文化网络”。新中国成立以前, 香港与内地基本上是自由进出, 内地居民进入香港不受限制, 也不须办理任何手续, 两地交流广泛而密切, 两地人民生活彼此相连, 不论生活习惯、风俗、传统、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文化都基本相同, 没有大的分别。1950年以后, 由于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对立, 港英政府制订并实施严格的入境管理制度, 限制两地间居民的自由流动, 香港人口趋向稳定, 两地交流大幅减少。到20世纪60-70年代, 香港居民中在香港本地出生的人口超过一半。为了维护统治, 港英政府推出一系列新的统治措施,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教育上, 割裂香港和大陆的关系:港英政府为每一位学童提供关于“英国人的理想与习俗”的“基本教育”, 推行所谓“教育禁止政治参与”、“政治与教育严格分开”的政策, 从文化上来疏远青年学生对祖国的认识, 压制爱国人士积极倡导的国民教育;行政上也采取一些积极的政策包括扩大市民参与政府行政工作的空间, 以稳定香港社会;同时, 经济上, 香港凭借着其特殊的历史、地理位置, 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 在20世纪70年代, 香港的人均GDP首次超过了英国。这一系列的因素促使了战后出生的香港一代开始萌生了“香港是我家”的本土意识。“出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香港人都有”, 曹景行说。

伴随着香港居民本土意识的萌芽, 反映香港本地特色的香港文化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作为‘香港文化’象征的以李小龙为主的香港功夫电影热潮和以许冠杰为鼻祖的粤语流行曲的创作热潮就是在这个年代涌现出来的。换而言之, 香港在1949年后, 尤其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及七十年代, 形成了与中国大陆截然不同的生活文化。”与此相适应, 香港居民在人生观、价值观及其行为规范上与内地同胞的差异逐渐拉大。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祖国, 从主权角度看, 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下的特别行政区, 特区的行政长官及主要官员必须依《基本法》由无外国居留权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因此, 从政治体制上讲不存在“国家认同”问题。但从历史上及回归的过程来看, 香港居民的身份定位的确是一个现实问题。从本土层面讲, 20世纪70年代起出现香港人的本土认同与探索国民身份两条路的双轨发展, 总的情况是“中、港有别”得到港人普遍的认知, 也获得内地与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同时,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特区政策, 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港人对本土认同的发展, 制度化了香港与内地的国民差异性, 使两地国民不能共享一套核心的道德和政治价值, 香港呈现出与社会主义主体不同的政治和社会文化。因此, 回归后港人的国民身份认同依然复杂, 在国家层面, 港人普遍抱有国家民族观念, 但其政治现实及价值追求却像镜子一样反映着港人身份认同的困惑。

尽管回归以后, 内地和香港间文化交流日渐频繁, 并日益深入, 两地都投入巨大热情来修补香港人长久缺失的国民身份。“但是香港与中国分割150年, 要建立这种国民身份, 不能一夜之间做到。”曾任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的何志平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表示, 这需要一个过程, 包括认识、理解、尊重和接受。

三、“一国两制”条件下香港文化认同的建构

“文化认同是民族凝聚力的根基”, 一个民族正是在共同的文化中获得了共同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香港行政会议召集人梁振英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曾这样写道:任何一个地方的居民对所属社会或国家没有归属感, 没有向心力, 这个社会或国家就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稍有风浪, 险象环生。尤其是在“一国两制”的社会环境下, 中国香港公民需要对公民感、香港的归属感、国家认同和民族的共同文化等要有所理解。

“一国两制”条件下, 香港同胞需要深入了解并重新认识我们的国家, 我们的民族, 重新接上中华文化的根。中山大学教授孟庆顺说, “回归后要解决的是‘续根’问题, 香港文化的根本来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事实上, 香港文化经过150多年来的发展, 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 已踏上现代化的进程, 形成中西交融、多元纷呈的文化特色。在回归祖国后, 其文化定位应该是在多元文化中加厚中国文化底蕴,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本, 兼具世界视野, 构建“一本多元”的文化特色, 积极培养对国家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 强化爱国情操。

因此, 新形势下, 我们需要积极探求香港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不仅要研究如何强化香港同胞的中华文化认同感, 而且要研究如何使中华文化持续在香港的传承和传播, 以培育有利于“一国两制”成功实施的环境和氛围。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实事求是的把握香港同胞文化认同的特殊性和时代性的基础上, 特别提出以下构建香港文化认同的几个策略。

第一, 确立中华民族文化新模式, 构建主导价值观念体系。

中华文化是生活在中国领土上的古今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从动态的角度, 即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趋势来看, 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呈现出多元与一体化的特点。早在先秦时期, 中华文化一元化的思想理念就开始出现, 秦统一中国, 从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实际构架上形成中国一元社会, 这使得一元文化得以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逐步落实, 从而形成大致相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同时, 各个民族仍然保持着风格迥异的物质文化和各具特色的精神文化, 多样性和一体化并存将伴随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全过程。

“一国两制”条件下, 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这不仅增加了中华文化多样性的内涵, 而且为中华文化的整合带来新的挑战。费孝通先生说, 社会问题起于文化失调。所谓文化失调, 就是说任何文化都有它特殊的结构模式, 新的文化特质引入之后, 不能配合于原有的模式中, 于是发生失调的现象。但是, 文化整合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需要, 只有整合才能形成不可分离的有机统一体, 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才有可能保持活力和扩大影响力, 才有可能长期与西方文化并行发展。当然, 整合只是文化认同、国家政治身份认同的整合, 决不会丧失文化的多样性, 不会使一个民族丧失其独特性。

从香港与内地价值观念的现实状况来看, 差异性非常明显, 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 内地是一种价值体系, 香港是一种价值体系, 结果悬殊很大, 甚至会发生激烈碰撞。如果没有主导的价值体系, 就没有共同的规范和准则, 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就难以统一, 中华民族也就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 国家的政治利益和意志就难以得到维护。构建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是大多数主权国家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为了保证“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首先应在价值观念层面进行整合, 加强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整合, 强化现代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 形成整个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体系。

第二, 强化国民教育, 培育爱国情操。

国家主席胡锦涛参加香港特区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期间曾强调:“青少年是香港的未来和希望, 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要重视对青少年进行国民教育, 加强香港和内地青少年的交流, 使香港同胞爱国爱港的光荣传统薪火相传。”港英政府过去百多年的殖民管治下, 香港没有国民教育, 香港同胞对祖国的认识变得越来越模糊, 其政治观念和社会责任异常淡漠, 而实用主义却极度膨胀。随着香港文化的多元化的进一步发展, 种种意识形态的定位, 使得不同的社会群体, 开始从不同的意识形态角度来定义自身的“认同”。再加上香港与内地在社会制度、生活水平、教育制度与社会价值等各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以致很多香港人并没有很强的民族文化意识与中国认同, 缺乏对祖国的依恋感和归属感, 无助于爱国精神的确立和培养。

值得注意的是, 香港回归13年来, 内地与香港经济日趋融合, 正在逐渐走向一体化, 且香港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倚重中央的支持和内地经济的带动, 无论从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联系, 还是从地缘关系, 抑或从人文血脉渊缘, 中国文化都应该在香港占据主导位置。然而, 很多港人对民族文化、对中华历史、对国家、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了解仍进展不大。对此, 香港社会各个阶层必须加紧文化补课工作, 尤其要补国民教育课,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大力培育爱国情操。

爱国主义是中华文化最优秀的传统之一,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爱国主义文化传统的熏陶下, 中华民族不仅出现了无数爱国英雄人物, 而且从爱国实践中升华出励志报国的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当然, 爱国主义属于一个历史范畴, 不同历史时期, 不同的阶级, 爱国主义有不同的政治内容。但我们应该清楚:当代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是同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拥护祖国统一是完全一致的。

第三, 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产业,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当今社会,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共识。党的十七大从国家战略的大局出发, 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这对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实现国家完全统一、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门类繁多、独具神韵, 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格局中占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令每一位中华儿女为之骄傲和自豪。香港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 流行文化发达, 且注重商业性、娱乐性。这种文化, 实际上主要就是经过文化产业生产和市场营销方式输出的大众文化。因此, 在香港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应借助这个优势, 在内容、形式等诸多方面迎合港人的兴趣和心理, 吸引他们主动地参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各项活动;同时, 一些内容可以借助流行文化通俗化的形式和大众传播辐射范围广泛的优势, 在更广大人群中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使其真正走进民众的生活, 从点滴开始潜移默化, 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广泛的大众基础。

文化是维系族群生生不息的内核和灵魂, 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香港回归祖国, 不仅是政治上的回归、地理上的回归, 更应是人心的回归, 文化认同上的回归。“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应尽快铲除殖民文化的遗毒, 积极向祖国汲取中华文化尤其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养分, 培养对国家、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文化认同。通过对中华文化尤其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了解和认识, 消除香港同胞在思想深处对祖国内地的一些隔阂和误解, 从文化层面上达到对社会主义祖国的认同, 促使两地真正的融合。

第四, 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凝聚归属感。

发展是硬道理。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实现了腾飞, 政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稳步攀升, 综合国力大大加强, 国际地位大幅提升, 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香港不仅顺利回归祖国, 而且在“一国两制”下继续保持着繁荣、稳定和发展。

心理学实验反复证明:人们都希望自己的群体比别人强, 为此情愿放弃个人的一定利益。香港行政会议召集人梁振英先生曾这样写道:香港社会里面, 我们的中国同胞, 对香港认同感, 对国家认同感, 来自我们国家的持续发展, 我们有了强大的祖国, 每一个在香港的中国同胞都愿意当中国人。曾连续三届担任香港特区立法会主席的范徐丽泰说:港人对国家的认同感不断增强, 与国家在外交、经济、科技、体育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分不开。国家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港人倍感自豪。因此, 我们应抓住机会, 展示国家的实力, 凝聚归属感。比如,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 就非常有效的凝聚了香港人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 提升了香港人的国民身份和意识。

香港的命运从来就是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 香港与祖国内地都是情同手足、唇齿相依的关系。目前, 大陆政治稳定、经济高速发展, 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为香港长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围经济环境, 为“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区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基本特质和身份象征。文化认同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及民族凝聚力具有特殊的功能。香港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原因, 长期处于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特别是英国文化的双重影响下, 呈现出与内地不同的政治和社会文化, 面临着价值取向的差异以及文化认同问题的困惑。“一国两制”条件下, 要使香港完全融入祖国的大家庭, 除了在经济上维护香港繁荣稳定, 还需要深入了解和认识香港人与内地在思想深处的隔阂和差异, 通过建构文化层面的认同达到价值观念、政治取向的认同。

关键词:香港,价值观念,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1]李道湘, 于铭松.中华文化与民族凝聚力.中国编译出版社, 2007, (10) :196.

[2]夏春平.香港文化色彩.龙门书局, 1997.

[3]杨开煌.新局:对胡六点之解读.海峡学术出版社, 2009.

[4]林泉忠:回归与香港人的认同问题.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学校文化认同】相关文章:

文化认同感05-14

学校文化口号05-25

学校文化论文05-15

学校文化建构05-31

学校文化视野06-08

学校文化变革06-16

学校学习文化06-28

学校文化环境07-03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07-28

学校理念文化和具体文化建设04-25

上一篇:过程序列下一篇:深化绩效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