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视野

2024-06-08

学校文化视野(精选十篇)

学校文化视野 篇1

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提出了新的人才标准,新的教育精神要求个人成为自我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这促使人们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正在由“师本”走向“生本”。这充分体现出与时代发展、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相协调的价值取向。

一、对个性化学习的认识

置身学习型社会,只有自学才能解决知识的无限性和受教育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由他主学习改变为自主学习被看做是教育教学观念转变的重要标志。但自学仍固守着“自学———归纳知识要点———临摹练习”这一以教师为中心的他主学习模式,在教学目标上仍只注重知识的获取和应用,简单地把学生占有可支配时间的多少作为“生本化”程度高低的决定因素。学生被引入教材编写者预设的轨道,微化了探索的空间,失去了发现和创新的可能,“自我注入”随之产生。一不小心,自主学习便跌进“自我注入”的泥坑。

我们关注生本,反思“自学”,目的是将主体地位回归学生,让他们多一些难以忘怀的探索,多一些令人激动的发现,多一些印象深刻的交流,多一些心情愉悦的合作。同时还应避免拉塔涅提出的“责任扩散效应”给合作交流带来的消极影响。教师认为只要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就会自然地合作,不关注、不指导、不监控、不调整学生的交往活动;学生认为在小组群体中只要有一个个体能完成任务就行,与自己似乎关系不大,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讲,学生听”往往演变为“好生讲,差生听”,新的不平等随之产生。表面上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实则内隐种种阴影,全体参与、全程参与是空谈。这样,合作交流稍不留意就进入“各执偏见”的误区。

二、对学校文化的解读

文化的内在性和深刻性在于它反映了人的价值本性。文化世界是人类进行活动的产物,它是人的自由创造本性的见证,是人的精神理念、价值关系的显现。文化的世界即是“人化”的世界。文化使“人”成为“人”。文化本身具有人文性质和人文精神。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存在方式,决定着生活在其中的学校成员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是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生成的、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进步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并以文化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形成赋予个性化学习的学校文化形态,应是校长苦心孤诣求索的一种境界。因此,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用学校文化的发展来适应与超越动态社会的发展,这是对于教育的困境和困惑必须用文化来解构和重构的基本思考。倡导“百花齐放、百舸争流”,避免“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必须理性地寻找教育在文化上的回归,确立教育新的文化战略和取向。

学校是文化教育的存在,文化个性才是真正的学校个性。它所关注的是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意义,追求人的情感与精神的和谐发展,赋予一切活动以生命与价值。学校文化最终沉淀的是人格,它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影响具有显性与隐性的双重作用。硬件资源配置及学校办学理念、管理水平、教师素质和课程设置等元素的均衡发展,为寻求学生个性化发展根因提供“硬动力”与“软实力”保障,促使个性化学习走向优质均衡发展的轨道,从而折射出学校特色文化育人的理性光芒。

三、个性化学习文化建设愿景

个性化学习是学校围绕学习而长期形成的对待学习的态度、习惯、规范和效果的总和。在支撑学生成长的学校文化特质中,个性化学习是核心力量,是学生始终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始终以学习促进创新,保持开放与进取的动力之源。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学习文化更趋向于人本化、多元化,其“发展学生”的指向性也更趋于明显,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文化体系,让个性化学习的本质意义得以回归与落实也就迫在眉睫。

学校文化视野 篇2

璧山县2011年校长提高培训班全体学员

2011年11月29日,我们有幸聆听了西南大学教育学院范蔚教授关于《课程改革视野下的学校文化建设》的讲座。范教授全面而深刻阐释了课程改革视野下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和策略,使我们受益匪浅。范教授从课程和学校文化的定义讲起,详细地介绍了学校文化的基本结构、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以及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讲授有深度、有活力、有新意,内涵丰富,教学内容自始至终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环环相扣,组织严密。范教授的讲座深深吸引了参训的每一位学员,全体学员们自始至终都极其安静地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

通过这次培训,校长们明白了课程及学校文化的定义。课程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课程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课程是指在学校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的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学校文化指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学校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学校和学校教职工在教书育人和组织管理中,为追求和实现共同目标而逐步创造和形成的观念形态和文化形式的总和,它包括价值观念、行为总则、道德规范、心理趋向以及规章制度、校风校貌、学校精神和学校形象等。学校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包括学校的教育目标、校园环境、校园思潮、校风学风以及学校教育为特点的文化生活、教育设施、学生社团组织、学校传统习惯和学校的制度规范、人财物等内容。

学校文化建设对于整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是宝贵的无形资产,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要素之一。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办学特色的重要平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要求,因此,建设富有特色的和谐的学校文化,是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下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建设学校文化,最重要的是挖掘、利用好人财物的资源,打造优美的学校环境,营造浓厚的人文环境氛围,培育良好的学校精神,发挥学校文化应有的重大作用。

现在很多学校只重视“教书育人”,忽视环境、文化育人功能的现象十分普遍,大部分教师和个别学校领导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形成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学校文化表面化、学校文化趋同化、学校文化边缘化、学校文化“沙漠化”、学校文化功利化。范教授的讲座,从理论到实际,为参培学员们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指明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这对没有学校文化建设经验的学员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通过此次培训,校长们更加清楚地知道了如何构建一所学校的学校文化,提升学校品牌。明白了构建学校文化要从学校精神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物质文化、学校行为文化等方面入手,认真探索切合本校世界的学校文化建设道路,以免走入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

多元文化视野下学校教育的理性思考 篇3

关键词:多元文化;民族文化;教育

多元文化作为当代世界文化的一种发展趋势,在中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格局,这既是社会前进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它对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既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更是使学生面临着较多的价值选择,遭遇着更多的人生困惑,经历着众多的思想冲突,在此形势下,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是当务之急,以期使受教育者认识到当今中国多元文化的社会现实,理解多元文化的价值,正确认识和理解包括中华民族文化在内的世界文化,审慎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等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用理性的眼光审视各类文化信息,并对之作出恰当地判断和选择。

一、多元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1.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

任何事物一经产生,就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和惰性,这种保守性和惰性易成为羁绊事物本身发展的枷锁。而当个体接触到异质东西并对它有所认识时,才能更深刻地了解自身,了解自身特性以及与其他事物的不同之处,从而摆脱自身的消极因素,使自身充满不断发展的生命力和活力。文化也不例外。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各种思想文化总是相互撞击、交汇、融合,持续奔腾向前,焕发出一种强烈的趋新意识和创造动力。当今,这些思想文化,有历史的现实的,有外来的本土的,有进步的落后的,有积极的消极的。各种各样的文化之间既有吸纳、融合和渗透,又有排斥、抵御和斗争,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相互发展。从国外来看,欧洲文化发展到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因为它能不断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使自己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恰如英国哲学家罗素1922 年在《中西文化比较》一文中所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被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摹仿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从中国的历史来看,中国文化也是不断吸收其他文化而得到发展的。东汉张骞通两域,凿开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到唐朝开元年间,历代翻译的佛经和中国的佛学著述,已有1076部,5048卷。佛教思想对于我国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间风俗都有很深的影响。1920年陈望道翻译出版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政治的格局。毋庸置疑,多元文化构成了一个丰富的文化宝库,没有多元文化就没有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没有今天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而所有这些东西的存在是以具有多元文化意识的人为前提的。正如鲁洁教授所言:“一种民族文化对于其所属的民族来说,是永远的潜流,它只有在不断地海纳百川中才会绵延相继,更新常流”。

2.有利于学生吸取各种文化的精华

“每一种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浓缩”,“每一种文化都值得被理解、被尊重、被赏识”。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时代,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往来日益频繁,谁也不可能关起门来只学习自己的文化,而是要具有世界眼光,敢于和善于吸取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我们不能只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而应对不同文化保持正确的态度,善于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来丰富和完善自己。当然,学习和借鉴,要采取分析的态度,积极吸取先进的、科学的、有益的成份。同时,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传统文化精华,博采众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发扬光大,保持自身特点和独特的魅力。文化多元化,多种文化之间的共存,特别是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和书籍,而且可以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获取各种文化信息。只有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才能使他们更好的的认识和了解各种文化,进而吸取各国文化的精华。

3.有利于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结束了千百年来人们习以为常的区域分割、界限分明的生活方式;网络的普及、经济与政治联系的紧密使整个地球缩小为一个“村庄”,我们接触到的外域文化的数量日益增多,内容日益丰富,影响日益扩大。外域文化冲刷着原有的各种观念、思潮,消解着人们心理的平衡。同时,现代化的进程也加剧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这些都对我国的学校教育造成了全方位的冲击。因此,立足于多元文化的特点与趋势,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能够全面揭示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寻求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新途径、新方式,同时,对于丰富素质教育的理论认识和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4.有利于学生个体精神的不断完善

英国当代政治经济学家伊赛尔•伯林认为,人类个体有自主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世界上不存在一种单一的价值和原则,每一种价值都与人类不同的经历有关,并且具有不同的性质要求,选择也是人的本质特点,自由是与无阻碍地选择的机会有关的。人是自主的和自我决定的存在,他能够而且希望选择他的目的和价值。培养多元文化意识能够为个人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价值取向,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和趣味的文化,能够赋予个人更多的自由和更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及更有力的表现和更有意义的生命存在,从而使社会更具活力和更加稳定。如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平等、个人权利与个人自由的人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长期以来我国过多地强调集体主义教育价值的不足,有利于学生个体积极主动性的形成。

二、多元文化意识形成的途径

1.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价值的理解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它文化所不能替代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多元文化的巨大价值。“人类文化的诸多形态,并不是同一种文化进化的不同阶段,而是各自为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所形成的、并具有各自独特价值取向的文化类型。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独立整体,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马克思也说过,我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我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我们当然也不能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即精神性的东西只有一种方式存在,正如每一滴露水太阳照耀下都闪烁着无穷的色彩。多元必然丰富,文化领域本应是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学术观点的自由讨论和争鸣,是有益于思想文化发展共存共赢的。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华民族文化具有“伦理型”的特征,强调如何做人;西方文化则具有“法理型”的特征,强调如何做事。“做人”和“做事”、“伦理”和“法理”的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是可以互补的,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是可以相互吸收相互借鉴的。

2.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文化视野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反思 篇4

学校是历史文化的产物, 伴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洗礼, 学校的功能早已超越了单一的教育功能。可以说, 学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在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更是如此。对于文化相对贫乏的农村来说, 学校代表着文化与教育的象征性空间。因此, 农村学校就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随着农村学校大量的撤并对乡村文化无疑是一次重大创伤。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文化标志的消失。在很大程度上, 农村学校不仅是为村民提供教育的场所, 而且还被赋予传播民间传统、文化习俗、族群情感和认同等职责。因此, 学校在村落中, 不只是有建筑物的物质功能, 更是乡村文化的一种标志。在我国, 对于许多偏远山区的村落而言, 农村学校往往是村落中唯一带有文化韵味的标志性建筑, 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教学点, 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代表。随着学校布局调整, 一部分农村学校终结了它的教育功能, 当然伴随的还有它的文化功能的淡化直到消失。最终, 这些带有文化气息的建筑变成了一座普通的民居, 从而失去了乡村文化的标志地位。农村里没有了学校, 让这片相对文化贫乏的地方没有了生气, 显得更加衰败甚至是落后, 这无形之中造成了乡村文化的衰落。

其次, 文化客体的“不在场”。乡村文化是长期积淀形成的, 经过了代代的传承而得以延续。作为乡村文化的客体主要是指年轻的一代。学校布局调整后, 撤并的学校学生不得不到中心学校去上学, 甚至还要寄宿在学校。这就意味着作为乡村文化的客体更多的时间留在了学校, 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环境。而乡村文化的传承需要这些文化继承者们“在村中”这个时间和空间的必要条件。学校消失后, 乡村文化必然面临失传的局面。

最后, 文化载体的流失。韩愈说“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作为教师首要目的是“传道”。因此, 教师可以说是文化的载体, 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在农村, 教师历来被认为是知识、文化的引领者, 通俗的说就是“有文化的人”, 他们在村民心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同时, 学生在村中上学, 也为教师与家长有了更多的沟通与交流, 加深了人们彼此的情感联系, 构建了一个和谐的乡村文化。然而, 随着学校的撤并, 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学校教职工的超编问题, 这样的状况必然会导致部分教师的流失, 他们可能会选择更好的地方或者转投其他行业。这对农村学校是一种损失, 当然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也不利。即便是在校的教师由于他们也需要寄宿学校或者教授不同乡村的学生, 因此, 他们也开始与家长隔绝开来, 村中的人与人之间慢慢向着陌生的方向发展, 乡村文化也会受到破坏。

总之, 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学校正在凋敝, 乡村文化面临着危机, 这并不代表农村文明的终结。城镇化在我国迅速发展, 然而城市终究不能取代农村, 即便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因此, 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不能只考虑适应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还要尊重乡村的历史文化传统, 保证农村学校的文化功能, 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

摘要:20世纪90年代,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在农村教育中掀起一场热潮。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以“撤点并校”为特征的一次教育空间重新划分的运动, 其目的是为了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进而推动农村的发展。经过这些年的实施, 农村教育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只有不断回顾过去, 反思过去才能更好得继续前行。因此, 要在文化视野下来审视这场农村教育运动。

关键词:文化视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参考文献

[1]吉芸.让“撤点并校”少走弯路——中美农村学校合并的比较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 2010, (08) .

[2]赵彦俊.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及改进建议——美国的经验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21) .

[3]万明钢, 白亮.“规模效益”抑或“公平正义”——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巨型学校”现象思考[J].教育研究, 2010, (04) .

[4]高学贵.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效应及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 2011, (05) .

[5]冯翠云.学校布局调整背景下乡村文化传承的困境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2, (02) .

[6]王丰, 张春兰.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的利益博弈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 (12) .

[7]安晓敏.学校对农村意味着什么——布局调整对乡村社会文化的冲击及对策[C].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2009.308-312.

[8]熊春文.“文字上移”: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J].社会学研究, 2009, (05) .

理解理论视野下的学校德育论文 篇5

“理解”,心理学的解释是了解、领会的意思,是通过揭露事物间的联系而认识新事物的过程,实践是理解的基础。理解始于实践,又回归实践。正是借助理解,个体才能对道德属性的本质、规律进行领会和把握,进而形成相应德性,也就是“德知:即关于德的知识,处理德问题的机智与策略,反思意识与能力等。德情:即对德的知识与行为的体验,对符合德要求的事物产生肯定体验;反之,则形成否定体验等。德行:即身体力行德的具体要求,坚定不移等。”

一、理解是心理坐标和实践活动的统一

人们理解事物的方式是由实践活动方式决定的。列宁说过:“人的实践活动必然亿万次地使人的意识去重复各种不同的逻辑的格,以使这些格能够获得公理的意义。”成功的实践如果反复多次地进行,便使人们熟知了所遵从的法则和预定的目的之间的必然联系。这些实践法则日积月累,便构成一定的实践方式,进而逐渐内化成人们看待世界的心理坐标。人们总是用这个心理坐标来分析所获得的信息,来构想客观世界,恰如人们用手来构造创造物一样。实践活动的方式内化积淀而成人的心理坐标,反过来这种心理坐标又外演为人的实践活动,在新环境下开拓出新的实践活动。内在心理坐标和外在实践活动这二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而结成的整体,正是理解本身。理解就是内在心理坐标和外在实践活动的统一。这种统一使人获得改造世界和理解世界的主格身份。这样,理解就成了现实人对现实世界的现实理解。人正是以自身为工具,即以自身的内在心理坐标和外在实践活动方式为基础来理解世界的。这个理解过程,是努力把世界纳入到人自身的框架之中的过程。人们在用自身的内在心理坐标和外在实践活动理解世界的同时,也对自身进行反省,努力理解自己。这些探索构成了对“人是什么”问题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回答,从而形成了各时代的人学理论,如以人的实践活动准则为研究对象的伦理学便是其中之一。

二、理解是个别性、自律性形成的基础

道德是伦理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一般是指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从事社会生活(集体生活)的过程中,作为人类旨在实现更为人性的生活这一需求而产生和发展的,牵涉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及其支撑行为、行为规范的原理。这里所谓的“德性”指的就是服从这种规范与原理、作出行为的人格――人的能力与性格,它主要包括德知、德情和德行三个方面。从道德的社会性、实存性角度看,“德性”是追求一种社会成员所具有的规范,并通过它内化于个人而形成的。但是,道德原本是人类在社会中作为人的生存、基于自身的需求而产生的。因此,道德除了它的社会性、实存性之外,同时拥有个别性、自律性。这就是说,道德并不单纯地意味着外在、客观地存在的社会规范,也不意味着无批判地内化这种社会规范,而是具有这样的性质:由于个人的主体性、自律性判断与行为而形成的内部规范。因此,个体不是单纯被动地接受社会规范,而是在主动地探求自身生活方式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判断形成德性,从而为新的社会规范作出贡献的。从上述关于德性的分析中可以引申出这样一个基本视点:德性虽然以社会规范为条件,但不是简单地被动接受而形成的,德性总是借助个体能动的心智作用亦即自主性判断与选择才得以形成的。迪尔凯姆把学校道德教育的任务描述成:“培养对规则的尊重(纪律),对一定群体的服从(他律),对社会权威的忠诚和拥护(自律),而对社会道德的尊重和忠诚必须基于个人的理解和判断”,所以,德性个别性、自律性的形成,实质上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因此,道德教育必须是旨在促进自主判断与选择得以实现的性格与能力;旨在形成能够应对社会规范的意识主体。在道德教育的场合,必须通过理解累积主体性判断的经验,形成能够追求并实施同他人共有的“正确”规范的人格。

三、理解与学校德育

综上所述,在德性的社会性、实存性向德性的个别性、自律性转化的过程中,理解作为一种联结心理和实践的自主性认知过程(活动),是德性得以转化的链条。学校德育的基础是人与入以及人与自身的理解。

(一)理解与德知

其~,任何道德知识的习得均始于理解。从认识论看,理解是道德知识学习的基础,任何认知方式都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不论是分析、比较、概括还是具体化、系统化等,没有理解,道德知识的学习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理解总是渗透在道德知识学习活动的过程之中,并把学习者的人生、经验、精神等和道德知识的整体意义联系起来,形成学习者的各种生活体验以及他的感情、态度和行为等,从而促进学习者的道德发展。从实践论看,任何道德知识的习得也都离不开基于理解基础上的道德实践活动,因为此类实践活动是道德知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和动力,它不仅决定了道德知识的基本内容,而且制约着道德知识未来发展的方向。从本体论看,理解的本质是作为“此在(Desein)”的人对存在的理解,是此在的存在方式本身。换言之,理解不仅是人的生命、人的生存方式,而且也是人认识世界、理解他人的方式和方法。所以,荻尔泰视理解为一切人文学科的主要致知途径,离开了理解,人生顿时会变成一片思想的荒原。

其二,理解在本质上是自我理解。现代解释学认为,理解对人生负有双重的责任:它使人与生活及文化建立起意义联系的同时,彰显出人的自我理解,并成为人独特的生活形式,而“生活就是一种不停的解释活动。理解转动着解释之轮,留下了人走在自我理解之途上意义之车辙。”所以,伽达默尔认为:“说到底,一切理解都是自我理解。”而自我理解实际上就是理解主体对自我生命意义的理解,对自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的理解和认识。现代伦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的道德成长实际上就是在个体不断理解自我中实现的。通过自我理解,可以提高个体的道德智力水平,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敏感性、道德行为能力和独立的个性等,离开了自我理解,个体的道德成长就缺乏生长点。学校德育就是通过引导学生的自我理解。从而促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其三,理解既是道德智慧,也是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人们通过增进理解、消除误解,不断丰富自身的道德知识,提高自身的道德实践能力,为实现人生意义的多种可能性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教育事实表明,理解可以提高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智慧,帮助教师和学生在现实或未来的为人、为学以及社会生活中获得更多实现生命意义所需要的信息、能量、方法及策略等,从而更好地解读时代精神与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更快地完善和发展自我,不断实现自己的生命意义。而误解,包括家庭误解、社会误解、教育误解和自我误解等直接造成了一些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在为人或为学上的失败,从而消解了他们部分可能的生命意义。同时,理解还强调师生道德知识、道德智慧的共同发展与各自生命意义多种可能性的共同实现,克服了以往道德教育只注重发展学生,忽视发展教师生命意义的弊端。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解不仅是道德智慧,而且也是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

(二)理解与德情

其一,理解的目的就是使人为善或与人为善。而“善就是道德”,并且是道德诸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现代理解理论认为,理解是生活发生意义的`方式,由它酝酿生成的意义渗透于人生的各个层面――意图、目的、情绪、思想、价值等,并时刻引导人们养成与人为善、将心比心、谦让、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美德,启发人们在追求内在真善美的同时,排斥一切假恶丑的东西,从而形成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理解不仅能够激发人们对善的追求,而且能够将人们的道德感情不断地引向善。

其二,理解的过程就是“移情”的过程。它要求理解主体与理解对象处于同样的境遇,拥有同样的感情,产生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能将心比心,在发挥自己主体性的同时给其他主体留有合理发挥其主体性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达到主体间情感及言行的通融性与一致性。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理解与自我理解本质上就是一种赏识与悦纳,即一种有利于理解主体与理解对象身心“双赢”的感情体验。例如,针对师生的课堂误解,我们可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即一节课留出20~30分钟让学生当教师,教师当学生,体验彼此的处境。这种方法不仅能加深师生双方的理解,而且使师生在感情上也能产生共鸣,达到移情的目的。

其三,理解从根本上说是一种道德体验。它卷入人的情感以及了解人的愿望,意味着对所理解的人或事采取一种同情的态度或一种感情上的介入,从而使人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促进人生道德意义的发展和完善。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理解和相互理解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他(她)将习得关心他人、体谅他人、乐意合作、乐意分享等亲善品质;相反,如果长期生活在因误解而造成的人际关系紧张、相互戒备、充满敌意和排他性竞争的环境中,形成的则是自私、偏狭、互不信任、互不合作、相互攻击等破坏性品质。所以说,一个人越是能更多地体验人生,就越能更多地在理解中实现和展现人生的意义。

(三)理解与德行

理解不仅发生在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感情等领域,而且也反映在道德行为上。即“德之高下,终以解决德之实际问题见分晓。”人生每时每刻都卷入了理解,人在理解中意识到自己存在及行为的意义和价值。正是这种意义定位和价值取向通过日积月累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推动着德行的形成过程并影响着这个过程的发展走向,最终促使人们的行为与社会规范达到某种程度的一致和统一,从而形成人的道德行为习惯。

理解在德行形成中的意义,在教育领域里更是明显。就教师而言,他(她)深入理解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并采取合理的教育行为,这本身就是一种工作责任感,也是其职业道德水平高的表现。就学校德育而言,其基本问题是学生的道德知识如何转化为相应的行为习惯问题,而理解是实现这一转化的中介和基础。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道德知识向道德行为习惯转化的过程大致包括以下环节:第一,道德知识的习得并以观念的形式保存在大脑中;第二,道德观念与实际的道德问题对应并形成相应的感情体验;第三,将道德观念具体化为学生内在的道德要求,成为学生道德行为的动机;第四,通过练习和其他实践活动,养成学生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分析起来,以上四个环节实际上就是一个理解的过程。第一个环节是对道德知识理解的内化过程;第二个环节是一个沟通理解的过程;第三个环节是一个理解而励志的过程;第四个环节是一个实践理解的过程。

四、结束语

文化哲学视野中的企业文化建构 篇6

[关键词] 文化哲学企业文化建构综合创新

文化是人类通过社会历史实践创造出来的具有特殊内容的精神现象,文化的发生发展不仅具有某种共性的规律,也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文化以其特殊的功能和作用,已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企业文化便是其中之一。企业文化作为社会大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应该遵循文化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职工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管理模式,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定势,将员工引导到企业经营目标上来,使员工将实现经营目标自觉地变为自己的行动。由此可知,企业文化并非仅止于制度、标语、厂服等形式层面, 而是由企业员工理想、信念、哲学、道德、作风等群体意识凝聚而成的深层的价值观念,其核心是共同的价值观。

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两个最重要的作用:

1.企业文化通过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现代企业的竞争已从价格、质量、技术等竞争转化为高层次的形象竞争。良好的企业形象,不仅能增强企业内部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能使企业获得社会和顾客的认可与支持,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在物质层面上,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现为企业可以为社会输送合格、高品质的产品;在精神层面上,企业文化向社会传递着企业的精神风貌,展示着企业良好的形象。

2.企业文化用一种精神力量把企业员工凝聚在一起,形成企业向心力。对企业而言,每一位员工,都有自己的工作范围,有自己的目标和利益。所以在工作中难免会產生矛盾、误解或不和谐的现象,这不利于企业的团结,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整合员工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促使企业内部协调一致,为共同的价值目标而努力,使企业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最终赢得竞争的胜利,求得企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企业文化对员工的约束是一种软约束,这种软约束可以大大提高员工素质。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存在的重要前提。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而企业又是在社会中存在和发展的,企业文化建构应有哲学视野。

二、企业文化建构原则

1.企业文化来源于企业运行实践。文化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这是文化发生的一般规律。企业文化也是伴随着企业的诞生而存在的,它是对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形成的经营思想、管理模式、以及处理与客户关系的一些基本原则的理论提升。企业文化的形成应是对企业运行实践的总结,它是来源于全体员工的生产实践,又去指导员工的行为。企业文化不是企业家为了创造企业文化而设计出来的人为的设计文化,或者某些企业为了所谓的企业文化而提出一些互相模仿,内容雷同,没有自己特色的口号之类的东西。企业在日常运行中,一定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某种管理模式和方法,这种模式和方法可能是对企业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企业就需要不断的调整,将不利因素变成有利的因素。如此不断地积累,就会形成一套企业特有的经营管理思想。企业家们的功劳就在于:把这套经营管理的模式加以总结、提炼,使之升华为企业文化。这样形成的企业文化,才更富有个性,更能符合企业的实际。

2.企业文化建构应体现时代性、民族性,在此基础上综合创新。企业文化根植于社会主流文化这个大的系统,它不能偏离、更不能背离主流文化。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建构应体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时代主题。

在主流文化背景下,企业文化建构要注意借鉴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文化的差异性决定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是多种多样的。随着经济的日益全球化,企业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阵地,应该善于借鉴和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为我所用。同时,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文明古国,文化的积淀之深厚是其他很多国家不可比拟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关于商业文明方面的文化蕴涵,他的精神价值观曾经濡润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商人,乃至形成了儒商传统。当代企业家同样也可以从几千年的文明中汲取营养,培育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其中的许多内容对当今的时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诚实守信”、“童叟无欺”、“和为贵”、“义以见利”、“积极进取”、“人本思想”、“民生在勤”等。

企业文化是一种追求个性的文化,不同民族和国家、不同地区的企业,必然存在着价值观、文化意识、行为规范、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可以说个性化是企业文化的生命。比如海尔文化,它就是企业文化综合创新的范例。海尔文化中包含了美国文化中的个性、创新和日本团队意识、吃苦精神以及中国文化中的人本思想等。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过程,根据本企业、本民族的特点,借鉴和吸取外来文化中的先进的、优秀的文化,不断创新,才能建构优秀企业文化。

仁爱教育视野下的学校环境文化建设 篇7

那么, 在仁爱教育视野下, 如何构建以仁爱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呢?下面以振新小学为例, 从物质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和联动文化建设开展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优化物质环境建设, 营造灵动环境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墙壁上、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一切, 对于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这里的东西都不是随意安排的。”环境是一种直观而又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如果把校园比作花园, 教师是园丁, 学生是花朵, 文化气息和思想氛围就是土壤、阳光、雨露、空气和水。我们要致力营造一个教育生态的校园。

1.仁爱理念文化墙。走入校园里, 学校核心办学理念“以仁润心, 用爱化人”八大大字, 镶嵌在学校最显眼的正面位置;与之相呼应的是左侧的校训:做仁人, 成强者;在校门左侧, 是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为原型, 打造的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学生培养目标墙和教师发展目标墙壁;一楼架空层左侧, 是该校的二级理念墙壁, 包括学校口号、学校精神、办学目标、学校使命等, 是系统展示学校办学理念的窗口。丰富的墙壁文化, 让每面墙体都成为“文化的代言人”。

2.主题文化园。学校打造了开放、温馨的仁爱书吧;设计了围绕恭、宽、信、敏、惠等道德教育课程的古色古香的仁爱文化园;摆放了突显仁爱精神的仁爱文化石, 新增了开拓学生视野的“世界博览园”, 把仁爱、书香的主题渗透到校园景点之中。

二、加强班级文化环境建设, 涵养学生灵性

优秀的班级文化可以有效地激励学生主体精神,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学校以满足学生心理安全感、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为宗旨, 围绕学校“仁爱”校园文化, 有效地构建班级文化, 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风貌, 凸显班级特色。

1.精神文化领航。各班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级口号、班风、班训等, 张贴在教室外, 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 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班主任充分发挥协调功能, 积极处理好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同学之间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帮一”活动, 使班级形成了一股齐心协力、积极进取的良好班风, 产生了强大的正能量。

2.环境文化自创。学校从展示栏和书香园地的布置、教室的美化、图书角的建设等方面营造优美、舒适、文化气息浓郁的教室环境, 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 消除学习后的疲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陶冶学生的情操。

3.书香文化飘香。围绕学校“仁爱书香文化, 奠定人生根基”的书香校园主题, 各班根据各自实际, 提出读书活动主题和活动口号。学校启动了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活动, 语文老师利用阅读课为学生讲解经典作品。用经典、用书香来熏陶和感染学生, 也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经典, 在经典中陶冶情操。

三、联动文化环境建设, 营造大教育场域

家庭与社会环境, 是学校仁爱环境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只有家、校、社形成合力, 才能形成仁爱教育的大环境。

1.加强家校沟通。开展全校教师“关爱学生”家访活动, 并通过电话、家校通、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 及时和家长联系, 向家长通报学校各方面的情况, 宣传当前的教育新理念、新方法。把仁爱传播给家长的同时, 也让家长用仁爱的思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2.落实多方互动。与派出所、社区、德育基地加强联系与沟通, 促使学生遵纪守法, 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学校与派出所共建, 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法制安全讲座;与社区共建, 开展慰问孤寡老人, 参加社区文艺表演, 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等, 将仁爱的种子播撒到社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抓住有效机遇, 开展感恩教育、环保教育、生存教育等。让学生走向社会, 走向大自然, 在参与中体验仁爱, 在体验中内化道德要求。

3.开展亲子活动。亲子活动是促进家长与孩子感情的很重要的一种方式, 也是学校仁爱德育活动的有效形式。学校主要开展了三大亲子活动。一是亲子共读一本仁爱书, 共享阅读乐趣;二是亲子运动会, 增进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三是亲子家务劳动, 让学生体验劳动成果之不易和父母的艰辛, 让仁爱在道德实践中得到提升。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学校在规划校园文化建设时, 必须坚持协调统一发展。将仁爱精神散见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 让每一个景点有生命, 让每一次活动成为润泽教育的生动教材, 以浓郁的仁爱浸润校园;并将仁爱环境延伸到社区、家庭, 形成一个更大的校园环境, 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为仁爱教育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让校园真正成为滋养学生心灵、体现仁爱文化、熏陶学生情操的沃土。

摘要: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进一步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重要因素。文章从学校环境建设、班级环境建设及联动环境文化建设三方面, 探讨仁爱教育下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策略。

学校文化视野下的大学隐性课程建设 篇8

关键词:隐性课程,学校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

1 隐性课程与学校文化

1.1 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一词最早是在1968年由美国学者菲利普·W·杰克逊正式提出的,他在《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中说道,“任何人,或稍加思考的人都了解:学生在读、写、算或其他学术课程上的进步并没有完全说明学校教育的结果。除了这些外,学生正从学校生活的经验中获得态度、动机、价值和其他心理状态的成长。而且,这些形式教育之非学术的结果比学校主要任务之教学更具有影响力。”(1)我国学者认为隐性课程就是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并且有效的组成部分。(2)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它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影响,会得到一些非预期和非计划的结果,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范围包括价值、态度、信仰、情感、社会交际技能等方面,它通过无意识的方式对学生在学校的成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隐性课程和学校文化的关系

学校文化是指将学校师生员工凝聚在一起的学校价值观、学校信仰、学校规范等等。季诚钧认为,学校文化属于学校教职员工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活动和物质形式。(3)简单的说学校文化就是指“我们学校作为一个整体在这里做事的方式”,主要包括学校精神文化和学校物质文化。

隐性课程与学校文化在内容上有相似的地方,两个概念的共性很多,他们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也比较相似,以至于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学者往往把学校文化当作隐性课程。但是这两个概念的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隐性课程是从课程的角度出发,阐释和强调课程背后隐藏的内容;学校文化是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强调学校里各种精神氛围与活动。现在我们讨论基于学校文化的大学隐性课程开发,就是要将大学学校文化和隐性课程展现在人们的意识层面,使大学学校文化和隐性课程显性化,最终形成大学文化的合力。

2 基于学校文化的大学隐性课程开发

根据以上对隐性课程与学校文化关系的分析,我们要从学校文化包含的两个方面入手去探讨大学隐性课程的开发,即从大学精神文化和大学物质文化方面去看。

2.1 从大学的精神文化看

学校精神文化主要是指渗透在学校的精神氛围,包括校风、班风、人际关系、心理氛围等。一所大学的精神面貌无疑会影响学生的人格与品质的形成,是学校教职工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风尚及传统习俗等的综合,是学校的灵魂。(4)在一个精神氛围较好的班级或学校中,学生容易耳濡目染一些健康的价值观念,自觉遵守必要的规范,相反不良的文化氛围如学校内的歧视现象、官僚作风等则易于导致学生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念。所以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是隐性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正如金耀基先生所说,“一所大学的文化生活常决定这所大学的风格,常影响学生的气质品性和有文化情调、有生命意义的生活方式。”(5)

学校精神文化以隐性课程的面目出现,通过创设一种能唤起学生高尚情感、激发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教育情境,来感化和陶冶学生以达到深层次的教育效果。建构学校精神,对内可以创设出一个积极健康、团结向上的教育环境;对外则体现学校的魅力和个性,表达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要求。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发隐性课程呢?

2.1.1 树立正确的治学理念

一所大学的精神文化很大程度上受到治学理念的影响,正确的治学理念不仅对治校有直接的指导功用,而且能营造一种有利于治校的大学精神文化,而这种精神文化对支配大学及其成员行为最具有影响力。

蔡元培先生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他致力于把北大办成“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按这个治学理念,他塑造出了北大的科学与民主精神、自由与独立精神,蔡元培以“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博大胸襟改造旧北大,形成了新北大的大学精神文化;梅贻琦先生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之后,提出了要把清华办成国家的学术中心和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学,因此他致力于塑造学术自由的精神文化,重视教授治校的民主办学理念、培养通才,他强调“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这些成为清华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张伯苓在担任南开大学校长期间,始终坚持爱国主义,践行“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办学理念,使南开大学形成浓厚的紧密结合社会需要、密切联系中国实际的大学精神文化;竺可桢在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期间,以“去伪存真,不懈求是”的理念办学,使浙江大学形成了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大学精神文化。

从以上众多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治学理念在创建大学精神文化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办学理念对于全校师生来说就是一种隐性课程,而大学能否通过隐性课程建设来培养大学精神文化是其重要的使命。

2.1.2 建设大学良好的校风

大学应该致力于形成优良的传统与文化,其中校风、校训、校歌、学校精神与特色的提炼概括是重要的表征。良好的校风必须是一所学校的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环境下,为实现共同的目标,经过集体的长期奋斗逐步形成的。一般说来,校风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学校领导的作风、学校教师的作风与学生的学风。优良校风的形成无疑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全校的师生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恰恰就是隐性课程的目的。

学校精神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外延更宽,具有多极性;而学校精神则是学校文化体系中高度成熟并已经被学校及其师生一致认同的主体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最高境界,它的集中体现就是校训。(6)校训作为高度浓缩与概括的学校文化与精神,体现了大学独特的追求与办学理念,也往往成为学生精神与文化认同的坐标,而当前体现的学校精神的校训具有很强的“泛化”倾向,比如勤奋、自强、严谨之类的词语比比皆是,虽然这样的表达无可厚非,但这样千篇一律的校训表达方式使我们很难看出各个学校之间的区别,很难体现出学校的精神文化。(7)校训作为隐性课程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精神文化积淀,应该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华中科技大学的校训“明德、厚学、求是、创新”、中山大学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浙江大学的校训“求是”等等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

2.2 从大学的物质文化看

师生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具体的物质环境。建设优美的学校物质环境就是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和可利用的资源,对学校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整体的规划布局。合理安排学校中的建筑、道路、花草和树木等,使之达到一种平衡、和谐、韵律等审美效果。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设学校的物质文化,从而开发隐性课程。

2.2.1 美化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师生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情绪,美化学校环境、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可以激励其学习工作的积极性。合理安排学校中的道路、花草和树木等,是这些可以利用的资源达到一种平衡、和谐的审美效果。学校的环境,比如园林绿化、整体规划以及各种装饰,不仅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而且具有象征意义和陶冶功能。(8)比如湖南大学地处岳麓山脚下,东临湘江,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学校里绿树成荫,溪流丁当,愉悦师生身心。在学校里高耸苍翠的松柏、随风飘扬的杨柳、姹紫嫣红的花坛、翠绿的草坪、干净整洁的校道,都会使师生产生崇高、正直的感觉;学校里各种富于教育意义的雕像、壁画、名人肖像、警句格言,也会给师生以美的享受和智慧的启迪,使师生产生严谨庄重和奋发向上的进取心,这都是隐性课程的作用。

2.2.2 规划校园建筑

一个学校的建筑不仅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而且具有象征意义和陶冶功能。一所大学的建筑是学校创建、发展的最好见证,凝聚了大学的人文精神和传统,例如北大的红楼,几乎己经成了北大的代名词,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的穹顶礼堂是东大的标志建筑,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是其标志。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几乎每所大学都有自己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建筑,这些建筑可以透过学生的心理对他们产生影响,甚至改变学生的气质、态度和价值观念。因此学校的建筑也负有隐性课程教育的使命,在学校里,别有特色的图书馆,错落有致的建筑,会激发师生的进取心和事业心。学校建筑可以以多种造型艺术形式来象征某种精神和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陶冶学生身心,涵养性格。

3 结语

总之,隐性课程同显性课程一样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是学校中持续不断的、无时无处不在的教育资源,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素质具有巨大的作用,在学校文化的视野下看待隐性课程建设,就是要从学校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上开发隐性课程。

参考文献

[1]李方.课程与教学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靳玉乐.潜在课程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3]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学校文化视野 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学校,德育

一、学校传统文化道德教育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思想基础

当前,部分学生存在着信仰、信念、诚信、价值观等缺失的现象,一些学生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协作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本身是不为任何功利目的而设置的学问,为的只是抒情言志、修身养性,沉淀了许多在今天看来仍有着积极意义的人文、科学思想,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无疑是学生提升人文素养的最佳教育资源,德育工作者应该将其作为根治学生“思想病”的良药,引导学生改变思想状况。

(二)确立学生理想信念的方向航标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华主要表现在道德教化、天人合一、追求和谐、自强不息等方面。古人所崇敬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和“夸父追日”等故事的核心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奋斗不息的精神。孔子及其弟子推行仁政,拯世济民,始终把道德生活和精神生活置于物质生活之上。德育工作者应该汲取传统文化中的这种刚健自强的奋发进取精神,激发学生的斗志,培育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境界,让理想信念的明灯在学生心中高高扬起。

(三)争取学生安身立命的借力扶手

在文化多元化思潮不断涌现的背景下,一些学生思想觉悟低,缺乏斗志,不思进取,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问题,人生目标偏离了正确方向。而传统文化的本质是关于生命哲学的学问,是以安身立命为终极目标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体系。如果教师用心开启学生的精神世界之门,那给予学生的不仅有谋生的技艺,而且有生活的智慧,让他们在任何境遇下都能泰然自若。因此,争取“人”的价值取得长远的进步,使每个学生能够安身立命,应是当前学校任重而道远的课题。

二、传统文化与学生德育融合的内涵式本质

(一)传统文化:学校德育的营养根基

千百年来,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影响着世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与人生追求。它一方面以名言名句、典籍文章的形式传承在正规教育中;另一方面,以民俗文化的形式植根于最基层的人民群众之中。它为我们的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基础,为各级各类学校培育学生优秀道德观、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和途径。同时,各级各类学校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创造更加丰富的、生活化的形式,实现德育体系与现实生活实践的有机对接,对德育课程体系的基本内容以文化滋养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和普及,使其深入学生内心,最终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念,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二)彰显优秀传统文化向善的道德力量

孙中山先生曾用“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来概括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内涵。第一,“忠孝”。人应有一颗尽忠之心,在今天“忠”应转换为个人对国家、对民族的一种纯粹的、神圣的责任意识。“孝”是做人的根本,忠、孝是一个人重要的美德。第二,“仁爱”。儒家的“仁”即爱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情感,“仁爱”道德观能使世道人心纯正,社群利益协和,醇化个体与天、地、人、物之间的关系。第三,“信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义”是高于一切的,其中,也包含了“情义”“恩义”和“爱国主义”。第四,“和平”。和平是中国极好的一种道德,是汉民族的一种精神,要发扬光大。在这四个方面中,“仁爱”是最值得推崇的价值观,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处理各类关系的总的原则和总的精神,它强调亲仁、爱人,建立“爱己惠人、责己宽人”的彼此相爱的和谐关系。

(三)以传统文化人文素质的养成培育学生自信

“人文教育”的实质,就是在让每一个学生在成为“他自己”的同时,与自然、社会也达到和谐。传统文化对学生“自我”发展价值的意义在于:一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二是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和合作;三是让学生学会驾驭社会。德育工作者必须引导学生去追寻幸福的意义或者说“真正成为他自己”,让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真正走进学校人文教育,树立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三、传统文化与学生德育融合的方法论启示

(一)打造“乐学课堂”,释放学生的“心”

在传统教育中,我国尤其重视孩子的启蒙教育。传统文化宝库中的蒙学读物,诸如《弟子规》《百家姓》《三字经》等,还有一些家训、族规等,以及《史记》等,都是孩子要学习的内容。从这个角度上讲,在主要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学校也要相应地开设“中华文化”必修课和选修课。在教学方法上,坚持“小学生,大人物”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打造“乐学课堂”。比如,通过“古代书画”专题课堂,让学生在自制版画、赏析临摹等过程中领悟中华文化等。

(二)重视“道德实践”,整合育人的“力”

一是汲取传统教育文化精髓,让学生静下来“做”。古人就道德的教育问题,多从说“学”开始,说“教”也就是从说“学”中来。一方面强调“学以为人”,为人是学的终极目的;另一方面强调“学”即“行”,“行”即“学”,“学”要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二是引导学校德育贴近生活,向社会生活学习。要虚心与社会道德实践相融,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借鉴成功经验,并给予传统文化与时代意义相结合的新内涵,用时代语言阐释经典内容。

(三)传承“学校精神”,塑造师生的“魂”

学校精神具有强大的熏陶功能,可引领学生获取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观点、生成智慧、积淀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因此,学校教育应充分发挥学校精神,为师生的精神生命铺垫道德底子。比如,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已有110多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学校文化,它应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直接、最深厚的资源,教师应很好地挖掘、整理、研究它的全部历史,总结百年老校的优良文化传统和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编写建校以来所涌现出来的具有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的校友英才故事,让这些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四)注重文化浸染,凝合学养的“根”

学校应组织一系列有影响的校园活动,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使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中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是创设“国学月”,让学生在感受国学经典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二是注重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让一个个学生社团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沃土。三是举办“感动学校”学生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我们应将先进典型的宣传作为传统文化张扬与升华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载体,并使其制度化、长效化。

参考文献

课程策划的文化视野 篇10

课程策划即以全面的策略对课程进行系统谋划的过程。课程策划要以文化为基础,因为课程策划具有文化性质,其基本内容是文化,它具有两项重要的文化使命:一是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造,二是提升个体与民族的文化能力。要实现这两项任务,最重要的工作是要将人类文化的精华传递给学习者,这就面临文化要素的提炼问题。我们的课程不仅要传递中华文化,而且要吸收西方文化中特别有价值的东西,吸收全人类文化遗产的精华,这就需要对西方文化甚至全人类文化的要素都进行认真的提炼。

文化价值整合是与多元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在多元文化的格局中,不同文化的价值体系之间一般会存在冲突甚至对立,面对这种情况,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容易出现价值失衡、价值失范、价值观念冲突的情况,为避免和消除这种情况,就需要进行文化整合。文化整合的核心是文化价值整合,因为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在当前中国的课程策划中,文化价值整合问题的紧迫性突出地表现为:首先,基础教育课程是提供给中小学生和幼儿学习的,这些学习者的文化能力和整个心智尚未成熟,在价值观念上容易出现偏差和失衡,因此在课程中特别需要进行文化价值整合;其次,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存在大量的文化价值冲突,诸如中华文化价值与西方文化价值的冲突、传统文化价值与现代文化价值的冲突、主流文化价值与亚文化价值的冲突等,在学校课程中必须解决这些冲突,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再次,文化价值整合是持续而深层次的工作,需要系统而深入的谋划,在课程策划阶段就要致力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摘自:《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第10期

上一篇:软能力下一篇:连接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