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习文化

2024-06-28

学校学习文化(精选十篇)

学校学习文化 篇1

一、校本理念

我国的教育体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体制, 在这种背景下, 学校扮演的仅仅是完成教育主管部门所赋予的标准化的教育任务的工具, 学校没有自主发展的权利和责任, 以致学校没有自己的教育思想, 学校的活动也不是基于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开展的。事实上任何学校都是具体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实体, 圣吉《学习型学校》中介绍了现代组织问题的根源, 他认为学校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系统, 任何外控都无法使一个生命充分地发挥, 充分地成长, 就象一个园丁无法完全控制植物的成长一样, 只能提供一个适合的环境, 让植物顺其自然地成长。作为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教师和校长, 对学校问题有着最真切的感受和把握, 只有依靠他们, 一切基于学校, 一切从学校出发, 在学校中规划学校、发展学校, 不断促进学校的自我觉醒、自我努力和自我提升, 学习才能充满活力。

二、以人为本

任何人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以人为本就要以人的全面的自在的发展为核心, 凸显人的地位, 弘扬人的价值, 激发人的潜能, 张扬人的个性, 促进人的发展, 让学校的每个成员体验成长的快乐, 成长的喜悦, 这就是学校文化重建的人本理念。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规定了教育的根本目标, 决定了全体教职员工的学生观、学习观和管理观。学校管理者要以人为本, 不仅要尊重、理解教师, 从激励员工的内在动力入手, 还应认识到,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本是工作本身所要求的人本, 是在工作中体会生活乃至生命的乐趣。学校的教育目标在于开发学生潜能,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满足现代社会和后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创新人才。

三、学习是一种生存方式

在学习型学校中, 学校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 更是一种生存方式, 生活与学习融为一体。生活中的各种事件都是学习的契机, 公园、剧场、家庭、球队、超市、网络等都是学校的场所。工作处处是学习, 学习本身就是工作, 学习成为人们乐意做的事情而不仅仅是必须做的事情。教师在干中学, 在学中干, 能更容易地判断自己的工作成效, 同时建立高度灵敏的反馈机制, 任何学习与工作不相适应的信息都会被及时反馈出来。学生以学习为前提, 课堂内、操场上、舞台中、图书馆或宿舍里, 学生无处不在学习。对每一个人来说, 学习是工作, 学习是生活。把学习、工作、生活和社会融为一体, 正在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生命意义。

四、团队协作

作为一个专业化的组织, 学习型学校需要鼓励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而不是相互隔离的个人努力, 采取有效的知识管理手段将个体成员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在组织范围里快速地传播, 构建合作、理解、信任、互助的教师人际文化, 使得个人的知识能够在组织范围里被广泛地分享, 以一个开放、谦逊、容纳的胸怀来贡献自己的知识, 共享他人的知识, 从而促进个体的“私有”知识向组织的“公共”知识转移, 不断丰富组织知识库的内容, 提升组织的应变能力。

五、反思应变

时代在变迁, 社会在进步, 因此师生必须不断改变自己, 养成思考和学习的习惯, 保证师生的时间和空间来使他们从有限的教室里走入无限的思考空间, 反思成为组织成员和各种团队的经常性活动, 渗透在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以及学校机构的运作过程中。学校组织中的成员通过反思来加快学习和成长的步伐, 而学校以及其中的团队则能够通过反思学习, 来不断提高对客观环境的应变能力。

六、以发展为本

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学习工作总结 篇2

金江中心学校李海琼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良好的班级文化有助于班集体建设。班级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我认为它包含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这些文化中有些是看得见的,有的是看不见的。因此,班级文化建设是方方面面融成的一个整体。在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去塑造学生、锻炼学生,无疑比起单一的说教效果会事半功倍,影响更加深远。

2012年9月13日去海口海甸分校景山学校参观学习后,学校制定了本次活动,符合本校实际并可行的“金江中心学校班级文化建设评比实施方案”制定并实行了本校班级文化建设评比和奖励办法。学校将班级文化评比列入班级、班主任的考核评比中。

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双轨制,在校生1400名学生,100名教职工,有23名班主任。在这次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中,各班教室能布置班训、班级公约、评比台等,班级文化各具特色,教育氛围浓郁,班级布局合理,简洁美观。

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主要特色

在12个班级中师生、生生关系融洽,氛围和谐。学校大部分班级卫生状况好,整体环境和谐有序,具有较强的文化氛围和班级特色。在教室环境布置上注意到以下原则:

1、教育性:

班级文化有着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之功能,要进行有教育意味的教室布置,减少传统口号性、教条性的标语,代之以生动活泼化的浅易语句有利于教室整体气氛、文化气息的提升。

2、整体性与美观性:

职业学校英语语言及文化意识的学习 篇3

关键词:文化知识修养思维习惯传统文化

新材料的使用,让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习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对英语学习和使用的影响非常大。

一、教师应具有跨文化交际知识与文化修养

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常规教学过程,使学生意识到学会一门外语能够使他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了解世界和触摸世界,能更好地感知英美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要做好这方面内容的教学,教师就要明白,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习者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单靠语音、词汇、语法、句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习了解语言形式之外的更丰富的文化内容。跨文化交际知识、语用意识、文化敏感性是英语教学由“死”到“活”的桥梁。英语教师具备跨文化意识,并且在教学中应时时向学生渗透这种意识,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英语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里也需要指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不仅包括英美文化,还应该包括中国文化。无论从教师的自身修养,还是从英语教学来说,基本文化都是英语教师的必修课。

二、认识文化意识中思维的差异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东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可以解释为识别和简化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从本质上说,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常带有感情色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条。在所有的定势中,有些定势是正确的,而有些则是错误的,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交际失误。我们看下面的句子:

Thank you,young man,You are,indeed,a good dog。

这句话就字面意思就是;“谢谢你,年轻人。你真是一条好狗。”这在汉语中绝对是一句骂人的话,因为中国人常取其贬义,用“狗”一词来描绘所厌恶的人,如我们常说“走狗”、“癞皮狗”、“狗崽子”、“狗头军师”等。然而在英语中此句的意思是“谢谢你,小伙子,你真是个好人啊。”“狗”在西房文化中常用来指人,表示一种很亲呢和赞美。人们认为它往往含有褒情善意。在美国,“狗”还被视为家庭成员。

我们再学一些句子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You are aluck dog(幸运儿)。Dog does not eat dog(狗不吃狗肉,同行如同命),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谚语。学生尝试着翻译,英汉之间的差别使他们觉的趣味无穷,通过接触异国文化,可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异国的敏感性与鉴别能力。除此之外,在我们中国五千年文化中有一种自谦意识,这对老外来说,则是不可理解的,一位外国老师对一位中国学生说:You speak very good English,而那位学生却回答;My English is very poor,英美人却认为对方对他的评判力表示怀疑,正确的回答是:Thank you for saying so。

三、识文化意识中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的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四、识文化意识表现在生活习惯上的文化差异

包括对待隐私,时间观念,客套语方面,餐饮习俗方面

中职英语教材上有篇文章,介绍一英国女孩来中国学习,无论是去邮局,去银行,去大学所碰到的小伙子,中年人,老年人都会问:“您吃过饭了吗?”(Have you had lunch?)而在英国,只有当邀请对方吃饭时才会这么问。类似的还有很多。我们常听到学生用Good morning,teacher,这种中国式的英语来打招呼。而英国国语的习惯应是Good morning,Mr/Mrs/Miss Zhang,我们中国人见面时打招呼常会问:“你到哪去去?”上班去吗?”其实我们并不要求对方回答,只表示问候,而如果译成英语Whereare you going?Are you going to work?就不再是招呼与寒暄用语。对方会认为你在干涉他的私事,这事与你无关。而英语国家见面打招呼一般用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How do you do!How are you do—ing!Nice to meet you!与熟人打招呼则用Hello/Hi!这就是隐私与客套语方面的一些差异。在餐饮方面,中国人讲究热情好客,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

五、文化意识包含的传统文化不同

除了这些问候语方面的内容外,中职英语教材中还出现了较多国外的节日,如Easter,Thanksgiving Day,Halloween,Valentine’s Day等,为什么孩子们在万圣节带上吓人的骷髅面具?究竟谁发明了圣诞卡?欧洲规模最大的街头狂欢在哪里举行,让学生门了解这些风土人情,历史源流,传统礼俗,真是趣味十足,更能对比咱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从中认识东西文化差异。如,在中国,“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里,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的怪物。如果某一企业家对此不甚了解,将印有“龙”图案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试想这种产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购买欲?能否给企业创造高效益?

学校学习文化 篇4

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提出了新的人才标准,新的教育精神要求个人成为自我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这促使人们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正在由“师本”走向“生本”。这充分体现出与时代发展、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相协调的价值取向。

一、对个性化学习的认识

置身学习型社会,只有自学才能解决知识的无限性和受教育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由他主学习改变为自主学习被看做是教育教学观念转变的重要标志。但自学仍固守着“自学———归纳知识要点———临摹练习”这一以教师为中心的他主学习模式,在教学目标上仍只注重知识的获取和应用,简单地把学生占有可支配时间的多少作为“生本化”程度高低的决定因素。学生被引入教材编写者预设的轨道,微化了探索的空间,失去了发现和创新的可能,“自我注入”随之产生。一不小心,自主学习便跌进“自我注入”的泥坑。

我们关注生本,反思“自学”,目的是将主体地位回归学生,让他们多一些难以忘怀的探索,多一些令人激动的发现,多一些印象深刻的交流,多一些心情愉悦的合作。同时还应避免拉塔涅提出的“责任扩散效应”给合作交流带来的消极影响。教师认为只要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就会自然地合作,不关注、不指导、不监控、不调整学生的交往活动;学生认为在小组群体中只要有一个个体能完成任务就行,与自己似乎关系不大,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讲,学生听”往往演变为“好生讲,差生听”,新的不平等随之产生。表面上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实则内隐种种阴影,全体参与、全程参与是空谈。这样,合作交流稍不留意就进入“各执偏见”的误区。

二、对学校文化的解读

文化的内在性和深刻性在于它反映了人的价值本性。文化世界是人类进行活动的产物,它是人的自由创造本性的见证,是人的精神理念、价值关系的显现。文化的世界即是“人化”的世界。文化使“人”成为“人”。文化本身具有人文性质和人文精神。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存在方式,决定着生活在其中的学校成员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是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生成的、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进步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并以文化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形成赋予个性化学习的学校文化形态,应是校长苦心孤诣求索的一种境界。因此,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用学校文化的发展来适应与超越动态社会的发展,这是对于教育的困境和困惑必须用文化来解构和重构的基本思考。倡导“百花齐放、百舸争流”,避免“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必须理性地寻找教育在文化上的回归,确立教育新的文化战略和取向。

学校是文化教育的存在,文化个性才是真正的学校个性。它所关注的是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意义,追求人的情感与精神的和谐发展,赋予一切活动以生命与价值。学校文化最终沉淀的是人格,它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影响具有显性与隐性的双重作用。硬件资源配置及学校办学理念、管理水平、教师素质和课程设置等元素的均衡发展,为寻求学生个性化发展根因提供“硬动力”与“软实力”保障,促使个性化学习走向优质均衡发展的轨道,从而折射出学校特色文化育人的理性光芒。

三、个性化学习文化建设愿景

个性化学习是学校围绕学习而长期形成的对待学习的态度、习惯、规范和效果的总和。在支撑学生成长的学校文化特质中,个性化学习是核心力量,是学生始终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始终以学习促进创新,保持开放与进取的动力之源。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学习文化更趋向于人本化、多元化,其“发展学生”的指向性也更趋于明显,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文化体系,让个性化学习的本质意义得以回归与落实也就迫在眉睫。

学校学习文化 篇5

经常参加敬老院的献爱心活动,帮助老人整理衣物、打扫环境卫生,孝敬老人,关爱老人,得到老人的好评。虽然我们不能给老人送去全部,但我们可以带去生命的活力、快乐的心情,给他们的晚年生活带来新的希望。

多次自发到孤儿院,为小弟弟、小妹妹送去学习必需品、生活常用品。我与他们成为了好朋友,与他们倾心交谈、促膝交流,我以大姐姐的身份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勇敢的面对生活,建立自强不息的信念,让每一个幼小的心灵像健全家庭的孩子一样得到幸福的关爱,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学校文化资本视角下的学校文化建设 篇6

关键词:文化资本;学校文化资本;学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G7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12-0058-0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资本理论在西方学术界兴起,也逐渐引起全世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学校文化资本正是伴随着文化资本理论的深入发展而产生的,并日渐进入学界的视野。陈国民综合各方研究,将学校文化资本定义为:一所学校所拥有的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资源的总和(它包含了各种学校文化能力、学校文化产品和学校文化制度等),并且这些文化资源在未来可以为该学校带来价值增值。[1]

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正在进入以“文化取向”为主流的特色学校建设新时代。学校文化资本理论将学校文化视为一种资本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学校文化的价值,而且可以实现学校文化的累积发展。将学校文化资源视为一种资本,通过建设学校文化资本实现学校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并从中不断实现文化资本的增值和文化的多元创生,最终实现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这一本质目标。这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以下,笔者以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为例,作一探讨。

一、凝练精神理念,积淀学校文化资本

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建基于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其创办于1956年,先后由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学院和华南农学院联合创办,几经变迁,1985年交回华南理工大学,更名为华南工学院附属小学。2013年,学校整合资源,由华南理工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改组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分设初中部、小学部。学校位于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内,拥有优越的文化资源和人文环境。学校不断在实践基础上梳理自身的文化脉络,回应时代与学生的发展需求,整合与利用文化资源,形成了自身的学校文化资本,并在积淀中不断发展。

作为组织体的学校,本身具有有形和无形的两种文化资源。学校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精神理念、学校成员共同的行为方式,以及学校的物化形态,即校园环境等,都是重要的文化资本。其中,办学理念、校风校训在精神层面体现着学校文化资本变更和流动的过程,也集中反映着学校文化资本积累和发展的方向。多年来,学校秉承“明德远志,乐学勤行”的校训和“笃学、善思、明理、求新”的学风,不断积淀自身文化。

2009年之前,在轰轰烈烈的学校特色建设大潮中,学校将办学重点放在规范化、树品牌上。学校确定了“全力打造省级规范化学校,能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品牌名校”的办学目标,遵循“个性教育,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坚持“新视角、大气魄、高品位”的办学方针,全面培养“充满活力,具有强健体魄、健全人格、鲜明个性、艺术修养、创新智慧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其后,随着对自身发展的反思和深刻认识,学校对办学理念和目标作了调整和补充,赋予办学宗旨更加丰富的内涵:“个性教育,和谐发展,为每个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在办学方向上,以“幸福文化教育”为主导,以“共建共享和谐幸福附小,努力打造师生幸福家园”为目标;将“进一步深化幸福教育内涵,完善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工作重点,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具有个性风格和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附小人的幸福感,把学校办成“教师幸福、学生快乐、家长满意”的幸福摇篮。由此,学校的办学定位更加明确,围绕以上办学理念,依托华南理工大学的优质资源,逐渐形成了“时代文化育人,信息素养见长”的办学特色。

有了多年的文化资本的积累,2013年,学校改组为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增设初中部。同时,在秉持原有校训和学风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办学理念调整为“个性教育,和谐发展,为每一个孩子走向成功奠基”;涵养“文明、和谐、求真、向善”的校风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风;致力于培养“人格健全、素质全面、基础扎实、富于创造的现代公民”,建设“高质量、有特色、优质化”的现代化学校。

二、创设文化活动,彰显文化资本价值

布迪厄提出,文化资本表现为具体化、客观化和制度化三种形态。其中,文化资本的具体化形态指行动者通过家庭环境及学校教育获得并成为精神与身体一部分的知识、教养、技能、趣味及感性等文化产物,但文化资本的积累需要时间,而且只有亲力亲为才能获得。[2]

基于此,以学校场域为研究前提的学校文化资本同样可以表现为具体化、客观化和制度化三种形态。具体化的学校文化资本即学校的精神理念;客观化的学校文化资本即学校的资源设施和文化产品,表现为校园环境、图书馆、校园网络配置等,文化产品则包括校本课程建设、学生活动和作品等;制度化的学校文化资本主要指学校的制度导向,如规章制度、决策制度、组织结构等。

文化资本的首要层面在于具体化文化资本。布迪厄指出,具体化的文化资本只有通过特定的个人才能得以体现,其积累通常要花费行动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3]因此,对于隐藏在学校组织当中的文化资本,只有通过教育者推行教育实践、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活动才能取得成效,而且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学校要将精神理念传达给每一个成员,使生活于其中的人表现出这一精神理念支配下的行为方式,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文化资本具体化。而活动正是传递学校文化,彰显文化资本价值的重要载体。

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主题文化活动形式,让师生感悟学校的价值追求,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激活文化资本价值。例如,学校系统设计学科节、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等校园文化活动,结合重大节庆日、传统节日等,开展“每月一主题”系列德育活动。主题涵盖畅想、励志、公益、读书、劳动、环保、孝道、健体、规则、爱国、安全、感恩等。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借由诸多文化活动,这些习惯就会逐渐发展成为布厄迪所说的“惯习”[4],即开放的性情倾向系统。学校还开展“我给母校建一言”网络调查活动,票选“我最喜爱的学校活动”“我最喜爱的校园景点”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校园真正成为孩子们真情迸发的乐园。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校的文化生活,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惯习,让学生在快乐参与中感受幸福,在幸福中健康成长。

nlc202309042143

此外,学校开展了“感动附小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并将“自强、责任、博学、阳光、科技、俭朴、环保、体育、艺术”等元素纳入评价標准,将“明德远志,乐学勤行”的校训和“笃学、善思、明理、求新”的学风融汇其中。让学生自主选出心中的榜样,树立身边的精神楷模,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将榜样人物资料布置在文化走廊上,每天,学生从“榜样”身边经过,都会读到“榜样”在附小的学习经历和生活状态,而校训和校风的精神内涵也逐渐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并在行动中践行。

学校文化的形成需要沉淀。当学校通过激发德育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校文化所积淀的知识和修养真正成为行动者精神与身体的组成部分, 进而转换成一种“身体化”的文化资本时,这种“身体化”文化资本能够投资于各种市场(学校市场、学术市场、社交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并获取相应的回报。[5]对于学校德育而言,这种“身体化”文化资本的回报就表现为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和道德实践能力的增强。

三、整合多种资源,拓展文化资本价值

社会资本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也是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家校协同教育理念的实践表明,学校与社区、家长的有效互动有助于提升学校形象,增进社会认同,进而会为学校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学校整合社区、家长资源的行动,往往伴随着学生的流动而不断更新,由此不断积淀、更新学校文化资本,拓展学校文化资本的价值。

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身处高校林立的天河区,拥有众多高校教育资源。学校依托优质的家长和社区资源,探索以“科学家进校园、爸爸妈妈进课堂、大学生志愿者进学校”三条路径,整合资源,拓展学校文化资本。

例如,华工Fresh环保协会每月定期到学校开展公益活动,宣传绿色知识,以贴近社会生活的形式拓展学生视野,提高环保意识。学校定期邀请华工、中大等高校专家和教授开展科普教育,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化学、生物等领域。他们用形象的图片和朴实的语言,引领学生走近科学,激发科学探究热情。学校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到校深入校园生活,让家长近距离了解校园生活,感受学校文化。活动结束后,家长们都会在网上认真填写《家长意见反馈表》,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此外,学校加强网站建设,开始专栏宣传优秀家长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典型事例以及家庭教育理念;开展“百名好家长”评比活动,邀请“好家长”作经验介绍,并将典型的育儿经验挂在学校网站与家长分享。

今天的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正如师生共同创作的校歌《启明星之歌》所唱,是一个“快乐的城堡,智慧的城堡,启明星从这里幸福启航!”每当周一升旗仪式上,师生唱响优美的旋律,幸福就洋溢在每一张脸上。漫步校园,满目皆是赏心悦目的景象:劝学墙、假山石、戏鱼池、名人格言、学生书画等都洋溢着幸福的意蕴。《启明星之歌》不时在校园回荡,置身其间,一种“身在此园幸福生”的感觉油然而生。学校文化资本这一视角的引入,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将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国民.学校文化资本的定义、概念框架与研究边界[J].上海教育科研,2010(8).

[2][3][5][法]布尔迪厄.当代思想家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92-193.

[4]Bourdieu.P.The Logic of Practice[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1990.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广东广州 510641)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学校学习文化 篇7

关键词:学校学习文化,建设内容,建设主体

一、学校学习文化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引领作用

学校文化是在学校这一特定场所拥有的精神和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之和, 是学校的灵魂, 是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和制度规范的综合体现。[1]而学校学习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种亚文化, 它是以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文化, 是学校围绕学习, 经长期发展, 形成的对待学习的态度、习惯、规范和效果的综合体。

任何文化都具有教化的作用和教育的意义。但是社会学习文化对社会成员的教化作用大多是无组织无意识的。而学校学习文化是学校所有工作人员, 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学生成长的规律有意识营造的, 是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淀起来的, 学校学习文化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 其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组织性。

另外, 学校是一个专业的教育和学习机构, 无论是学校的教学工作, 还是实践活动, 师生都要追求专业的水准和品位, 因此, 学校的学习与非专业机构的学习以及自学大相径庭。学校所塑造的学习文化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 还是教师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意识和专业知识, 因此, 由这些文化建设主体建设出的学习文化也带有很强的专业色彩, 这种学习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着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二、学校学习文化建设的内容

学校学习文化建设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或增加新设施以提高师生的知识水平、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的一切活动的总称。对于学校学习文化建设的内容,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划分。

根据其表现的形态结构或内容性质来看, 可以分为学习文化的物质建设、制度建设和精神建设;根据其参与建设的主体来划分, 可以分为学校管理者对学习文化建设、教师对学习文化建设和学生对学习文化建设。

学校学习文化的物质建设是学校学习文化建设的基础, 它是其他学习文化建设的条件。依据不同的标准, 可以对学校学习文化的物质建设进行不同的分类。第一, 根据其稳定性来划分, 可以分为流动型的物质文化建设和稳定型的物质文化建设。流动型的物质文化建设, 是指随着时间、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对反映学校学习文化的物质作出相应的调整、改造或重建, 如有关学习的标语, 教室的板报等。这一类型的学习文化变速快、时效性强, 建设时需要敏锐的眼光, 与时俱进。而稳定性的物质文化, 是指形式、内容在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的物质文化, 如教学楼、图书馆、校园雕塑等。它的建设效用时间长, 因此需要精心设计和维护。第二, 根据其性质和内容来划分, 学校学习文化的物质建设可分为学校的规划与布局、学校人文景观等。学校的规划与布局是学校学习文化建设的基础, 一般来说, 学校的规划要根据国家基本建设方针和政策, 在专家的指导下,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提出合理的规划。学校的建筑是学校布局的核心, 要通过其造型和空间布局来表现学校的精神追求。而学校建筑的设置除了要满足教学、科研生活等所需的使用功能, 还要满足价值追求和审美需求。而学校人文景观以其独有的文化内涵, 影响着师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学校学习文化以学校的相关物质建设为精神依托和标志, 这些物质虽不能通过直接的交流向师生传递信息, 但它以独特的方式展示它的作用。正是因为它们“无意识”的作用, 为师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最大的暗示性。

学习文化的制度建设反映了学校学习的文化诉求, 是学校学习文化建设的保障。这种制度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选择、汇总、积淀下来的学习管理理念, 它能够把学校学习文化的价值理念外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学校学习文化的制度建设宏观方面包括学制、学期时间安排等, 微观层面包括教学常规、作业规则、考试规则以及学生的作息时间安排等。学校学习文化的制度建设是保证学校教学和学习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

学校学习文化在制度建设中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可行性原则。即学校有关学习文化的制度建设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从学校实际出发, 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因为行之有效的制度必须符合当地、当时和当事人的实际。另外, 此类制度的建设要涵盖学习文化建设的所有主体及所有主体的生活、学习各个方面, 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化、系统化的制度体系。二是导向性原则。有关学习的规章制度应富含积极的学习导向, 使师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学习行为, 充分发挥其导向性功能。

学校学习文化在精神层面的建设是整个学习文化建设的核心, 它主要表现为学风。学风大体上有三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泛指学习方面的风气, 是对人在学习方面精神状态的描述;二是指学术界的治学作风;三是特指学生的学习风气———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这里主要是指第三层含义。学生是学校的主体, 学校的精神面貌、学习风气都可以通过学生集中体现出来。因此, 要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一点一滴做起, 持之以恒, 反复强化。

如上文所述, 根据建设主体对学校学习文化建设进行的分类, 可分为学校管理者对学习文化建设、教师对学习文化建设和学生对学习文化建设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的学习文化建设不仅是指学校领导者、教师和学生他们自身所处群体的学习文化建设, 而且也指他们对整个学校的学习文化建设的贡献, 当然他们各自群体的学习文化建设本身也属于整个学校学习文化的建设。

一是学校管理者的学习文化建设, 不仅要求学校管理者这一职业群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不断充实、提高自身的管理理念。同时, 管理者本身的行为文化具有示范性和象征性, 所以管理者要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另外, 管理者要为学校的学习文化建设提供条件、创造资源、组织协商、监督监控, 做好学校学习文化建设的领航者。二是教师作为教学的专业人员在履行自身职责的过程中承担着学习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责任。教师不仅需要用自己的知识影响学生, 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知识文化, 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使学生具备自学和自我探索的能力。另外, 教师不断用新知识、新理念来丰富自己, 用新的教学方法来引领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如现在提倡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一些新的学习理念, 就需要教师的引领和师生共同的努力来践行。三是学生作为学校学习文化建设主体中最大的群体, 学生群体的学习文化是学校学习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 首先, 应树立正确的理想和学习观, 这不仅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学习动力, 而且会保证自己学习行为的方向性。其次, 应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正如一位哲人曾说过:“播下一个行为, 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 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 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我们受益终身。最后要不断丰富学习方法。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习的利器, 有利于自己在学习上披荆斩棘。因此学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并且不断尝试新的学习方法, 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系。

三、学校学习文化建设的思考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若要构建健康良好的学习文化, 要求学校必须整体谋划、统筹安排。在学习文化建设中, 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相协调。学校学习文化物质层面的建设是学校学习文化的外在标志, 是发展学校文化的基础, 其重要性不一而足。[2]但有的学校在建设学校学习文化时过于注重物质文化的建设, 盲目扩建校园, 建造华丽的学校人文景观, 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校学习文化精神层面的建设。学校学习文化精神层面的建设虽然依附于物质或其他形式的文化建设上, 但是它以其特质引领着一个学校的学习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的建设会形成凝聚力和吸引力, 无形中促使着每一位教师、学生的前进。因此, 在学校学习文化建设当中, 两者不可偏废, 应坚持两者和谐统一发展。

二是坚持各建设主体各司其职。上文中提到学校学习文化建设可以按建设主体来进行划分, 那么学校学习文化建设主体主要包括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等。这些主体在学校学习文化建设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 就会影响到学校学习文化建设的效果。这些主体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职责各不相同, 学校管理人员的职责主要是对学校学习文化建设进行筹划, 他们根据学校学习文化的实际状况, 提出具体的建设蓝图、框架及实施要求等。教师和学生的职责不仅在于落实由学校管理人员筹划的学校学习文化建设方案, 而且还在于, 在进行落实与实践后进一步提出学校学习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及合理的提升策略, 促使学校学习文化建设方案的完善。

三是坚持学校学习文化建设的稳定性与发展性相协调。学校学习文化的稳定性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对优秀传统学习文化的继承, 无论学校在哪一个发展阶段, 这些学习文化都无时不刻萦绕在学校里。另一方面是指在一定的发展阶断, 学校学习文化的建设多是围绕同一个方面展开的, 这就使得学校学习文化建设具有相对稳定性。[3]但是,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 学校的学习文化建设也需要及时更新, 与时俱进, 如现在提倡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学校不能永远用一些陈旧的管理理念和学习理念来捆绑自己, 固步自封, 从而限制了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学校学习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内容涉及面广, 建设途径多样, 因此学校必须整体谋划、统筹安排、密切实施, 通过观念倡导、制度建设、师生共同实践等途径, 逐步改善, 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文化。同时, 学校通过积聚学习文化建设的力量, 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品质, 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9) .

[2]林德全.论学校文化建设的统一性[J].江苏教育研究 (理论版) , 2008, (3) .

学校学习文化 篇8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 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往不断加深,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方面的相互借鉴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 文化因素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外语教学中应注重文化教学已成为外语教育的基本观念, 专家学者们对文化教学的目标、原则、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多方面的系统研究, 文化教学取得了一定成就。然而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体现在重点院校的外语教学和科研中, 主要成果的取得者几乎全是重点院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 而专科院校由于教师水平、学生素质以及教学和科研设施等诸多原因和重点院校的文化教学水平存在着很大差距。但是这些专科院校又担负着为国家特别是为地方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 因此我们必须关注研究专科院校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状况, 以期促进其文化教学水平的提升。基于这种目的, 笔者在山东省的三所医学专科学校进行了一次关于外语教学中文化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 立足于对调查结果的研究分析, 提出了一些提高地方医学专科学校外语文化教学的建议。

1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目的

本调查立足于对我国重点院校英语文化教学及其理论研究现状的把握, 以重点院校文化教学的一般状况为标准去衡量、比较地方院校的差距。其理论基础是: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二者相互依存, 共同发展。语言不仅具有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功能, 还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 任何一种语言的背后都隐含着这种语言的民族文化底蕴。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 每一种语言都反映了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语言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 即是一种精神文化或观念性文化, 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 在语言文字上都有所反映和体现;同时, 文化的变异与变迁, 也影响了语言文字的变革。因此, 可以这样说, 学习一种语言实际上就是理解一种文化;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 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因此, 大学英语教学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关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注意文化意识的培养, 增强学生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理解, 培养他们对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正确态度。

调查的具体目的是想了解: (1) 地方医学专科学校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对待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相互关系的态度, 是否达到了让两种文化积极互动的层次。 (2) 地方医学专科学校学生对目的语文化中交际文化知识的了解情况。 (3) 地方医学专科学校学生对目的语国家地理、历史、政治等知识文化的掌握情况。 (4) 地方医学专科学校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山东省的三所公办医学专科学校的在校生, 其中包括山东省菏泽医学专科学校临床专业的120名大一学生、高护专业的120名大二学生;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专业的120名大二学生、高护专业的120名大一学生和山东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的120名大一学生、中药专业的120名大二学生。这720名受试者都是通过随机抽样抽出来的, 有一定的代表性。

2.2 测量工具的编制及预测

本调查研究采用问卷法。工具是自行编制的问卷, 一个包括四部分内容的调查问卷。问卷的第一部分是为了测试学习者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 共10个问题, 每个问题都给出从“很不同意”到“很同意”的李克特五级表形式, 受试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对所陈述的问题给出判断。问卷的第二部分是为了考查受试者对于目的语交际文化的掌握情况, 包括10个问题, 每一个问题都有具体的交际背景, 其中有一处划了线, 提供四个选项, 要求受试者依照英语文化习惯去判断并选择合适的答案。第三部分的目的是测试受试者对目的语知识文化的掌握情况, 共有10个关于英美地理、历史和政治的选择题第四部分是10个有代表性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选择题。

调查问卷设计好之后, 先后三次在菏泽医学专科学校进行了预测, 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 对问题进行了调整和删除。问卷收上来之后, 还和菏泽医学专科学校的一些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座谈, 主要目的是对医学专科学校的文化教学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比如课程的设置、教师的培训、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态度等等, 这对分析调查结果有很大的帮助。

2.3 问卷的收集与分析

为了让受试者便于作答, 问题的设计采用了选择或判断题型, 受试者在做题过程中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实施时实际发放问卷720份, 回收有效问卷668份, 有效率92.8%。在调查问卷收上来之后, 数据被输入电脑进行运算分析。问卷第一部分的试题计算各个选项的百分比, 第二、三、四部分的试题计算正确率。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缺乏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相互关系的正确态度和理解

注:1=很不同意;2=不同意;3=不确定;4=同意;5=很同意

问卷的第一部分和对学生的访谈是为了测试学习者对待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相互关系的态度, 在文化学习上是否达到了让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积极互动的层次。第4题 (读一些优美的英语散文、诗歌、小说能提高一个人的英语学习兴趣) 第5题 (英语老师讲课文应该介绍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和第6题 (了解一些西方文化有助于英语语言的理解和提高) , 这三道题, 表示同意和很同意的学生都超过了75%, 这说明学习者也都认为有必要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西方文化。但从表1来看, 关于学习者对母语文化知识对目的语学习的影响的认识结果不太令人满意。很多题目如第3题 (我学英语是因为对英语国家的人及他们的文化感兴趣。) , 选择同意和很同意的只占总人数的28.7%;第7题 (给大学生开设汉语课能促进英语学习) , 有49.7%的学生不同意, 25.2%的学生不确定;在第10题的选择中有16.1%的学生认为英语就是一种工具, 没有什么文化意义, 和汉语更扯不上关系。另外, 在访谈中, 大部分学习者认为学习中国文化只是为了增加知识, 很少有人认识到语言是互通的, 较高的母语文化水平可以加速外国语言和文化的学习。

3.2 对目的语文化的交际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了解得不全面

问卷的第二部分是为了测试学习者对目的语交际文化的掌握情况, 从调查结果 (见表2) 来看, 学习者对交际文化有了一些了解, 因为对一些问题的回答正确率是很高的。如:第5题 (A:You've given us a wonderful Chinese dinner, Mrs Wang.B:) 是正确率最高的, 超过了95%;第9题和第4题正确率都超过了80%, 这是从调查中所看到的积极的一面。但与此同时, 调查结果还显示了非常不尽人意的一面:学习者对很多问题的错误判断说明他们对交际文化的了解是不系统、不全面的。这一部分的第8题 (A:Hello, Mr.Smith.This is Mary.I'm afraid I will be a little late for the meeting.B:, we'll wait for you.) 的错误率最高, 有48.2%的学生没有能真正从说话者Mary所陈述的信息理清她的意图, 她字面意思说明一个事实:她开会要迟到了, 但她还有另一个目的, 那就是向对方表示歉意。第1, 2, 3, 6题也都出现了不低的错误率。受试者判断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把母语文化的交际规则直接套用在和目的语国家人士的交往中, 这反映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这方面的内容涉及太少, 教材中也没有提供十分系统的交际文化的内容, 同时这些学校 (除了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济南设了分校区外) 都位于中小城市, 外籍教师缺乏, 也是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

3.3 对英语国家地理、历史、政治等知识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

问卷的第三部分是测试受试者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情况, 从测试结果 (见表3) 来看, 本部分的正确率比第二部分还要低。对于美国独立日的选择答对的同学不到参加人数的一半 (42.7%) ;第5题 (哈佛大学位于美国哪一个城市:A纽约B波士顿C费城D芝加哥) 正确率仅为20.2%;而第10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美国文化象征:A自由女神像B芭比娃娃C野牛镍币D汤姆大叔) 正确率刚过10%。所测10个题中只有四个题的正确率超过了60%, 这说明学习者对这方面的知识的掌握还是十分薄弱的。

3.4 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深刻的理解

问卷的第四部分是测试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情况。如表4所示, 在这10个问题中, 第3题 (下面哪一项不是中国的四大发明:A造纸术B地动仪C指南针D火药) 、第4题 (“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的住处?A曹操B徐庶C诸葛亮D刘备) ;第8题 (下面哪种植物不是书画作品中的“四君子”?A梅B兰C牡丹D竹) 第9题 (成语“三人行, 必有我师”出自:A《大学》B《中庸》C《论语》D《孟子》) , 这四道题的正确率都在80%以上。然而, 第5题 (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A山东B河南C山西D云南) 的正确率还不到40%;问及古典诗词 (第2题:“春风不度玉门关”是谁的诗句?:A王之涣B李白C杜甫D白居易) , 正确率也不到50%,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专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漠视, 医专学生的文学修养尚待提高, 这也是制约他们外语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4 教学上的启示

4.1 加强医学专科学校英语教师文化素质的培训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文化知识缺乏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授课时对文化内容涉及的太少或不系统。从访谈中得知, 很多教师授课只是在文化知识成为理解的障碍时才涉及文化内容。教师们不积极导入文化内容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自己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也是有限的。许多教师也很想改变现状, 但自身水平有限, 又缺乏时间和学习条件而无能为力。地方医学专科学校的英语教师几乎都没有机会出国学习, 他们的知识大多来源于课本或他们的老师。除此之外, 由于各个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学生人数的增加, 医学专科学校的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都很繁重, 有的教师的周学时竟达20节;同时, 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系统而权威的参考资料极其匮乏。鉴于上述诸多因素, 英语教师在精力有限的状况下既要教学又要亲自动手搜集整理关于英语文化的资料, 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然而, 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 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做为两种不同文化间的中介者和传播者的外语教师在英语文化教学工作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英语文化教学工作要求英语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 还要有深厚的目的语文化与主体文化的修养和开放性思维, 以及很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 要想彻底改变医学专科学校的英语教学现状, 对地方院校的英语教师进行文化素质的培训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笔者认为可以委托一些重点院校开办假期辅导班, 同时每年也应该给一定的指标让医学专科学校的英语教师出国进修。

4.2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

从全国各高校外语教学状况来看, 培养文化意识和文化理解力已是外语教学的主体目标。由于我们的语言教学环境是汉语环境, 学生和外教或其他目的语人士交流的机会很少, 而医学专科学校就更少。因此, 学习者虽然掌握了大量的知识, 也有意识地在课堂上下进行了实践, 但是由于缺乏真实的外语环境, 学生和学生之间或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际仍不是地道的英语交际方式, 这就使他们无法经历文化冲突所带来的震动和挫折感, 他们就自然意识不到了解英语文化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这样的结果是:学生始终以异族人的眼光看待目的语文化, 形不成目的语文化意识。因此, 对地方院校的学生来说, 培养文化意识的最好方式是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这样才能很好地培养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和文化意识。从培养手段而言, 国际互联网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可利用资源, 学生可以浏览目的语国家的各种网站, 全方位地进行文化感悟, 甚至可以利用网上聊天或电子邮件的方式直接和目的语国家的人士对话、交流、探讨各种问题, 这种简便快捷的交流方式相对于看英文电影等传统的感悟目的语文化的方式而言, 无疑是一种进步。

4.3 适量开设中国文化课程, 弥补我们英语文化教学的单一性与片面性

很多人认为, 学习一门外语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是目的语文化, 在运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中, 人们也很容易发现一些由于对目的语言文化缺乏了解而导致的语用失误和交际失败, 从而使得目的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 因为主体文化是我们从小到大一直在运用并很熟悉的, 已有了多年的学习积累和亲身经历, 很多人认为毋须再花时间去学习。人们普遍对主体文化的轻视使我们得出一个肤浅的结论: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的重心就是目的语文化的导入。然而, 在当今频繁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 人们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 是双语文化的交叉交际,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无不受到主体文化的影响。大量的研究证明, 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 其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相对容易一些, 也就是说深厚的母语文化底蕴会促进外国语言和文化的学习。因此, 我们应在大学开设一定学时的语文课, 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促使他们时刻注意吸取、积累有关母语文化背景、社会习俗、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 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母语文化的自觉意识。适量的中国文化课程的讲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的主体文化缺失现象, 弥补我们英语文化教学的单一性与片面性。

5 结语

本文是对地方医学专科学校学生英语学习中文化学习的现状所做的一次尝试性的调查, 由于资金、人力所限, 抽样的范围较小。同时由于缺少现成的资料, 作者自己所设计的调查问卷难免会存在很多漏洞。尽管调查存在很多缺陷, 我们从受试者对问卷的回答情况仍可以对地方医学专科学校学生的文化学习状况, 尤其是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本文就英语文化教学谈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设想, 其中的设想还不成熟, 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作者撰写此文以期能抛砖引玉, 引起外语界对地方医学专科学校英语教学的关注。

(读者若需要本研究所使用的调查问卷, 请与作者联系索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2]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10) :27-31.

[3]张友平.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再认识[J].外语界, 2003 (3) :43-50.

[4]高宝虹.交际化外语教学中的文化认知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8) :33-38.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6]张占一.试议知识文化与交际文化[A].胡文仲.文化与交际[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7]陈治安, 黄鸣.Cross 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and Culture Teachingin ELT[A].陈治安, 刘家荣, 文旭.英汉对比语用学与英语教学[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学校学习文化 篇9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世界运动训练学权威、前苏联体育理论专家马特维也夫在世界体育科学大会上指出:“未来运动成绩的增长,主要的不是靠最大限度地发展运动员的体能和机能,而是靠挖掘运动员的智能。今后,训练质的飞跃是从体力投入为主,转入体、智共同投入。因此,现代运动员训练特别强调智力训练,而智力训练的基础正是运动训练的主体———运动员的文化素质。”

2011年3月,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多部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运动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群体,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当前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必须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提高运动员综合素质,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最终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都强调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条通向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进而达到和谐世界的人类进步之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形成,由于青少年运动员既要参加运动训练又要学习文化知识,因此体育运动学校的文化教育,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既关乎我国竞技体育可否持续发展,也与运动员能否全面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

1 青少年运动员文化课学习态度的影响因素

1.1 对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思想认识不够

推进素质教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教练员和文化教师的认识和重视,尤其是教练员的重视。在体校,青少年运动员很早就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教练员既是师长又是父母,他们既要通过训练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优秀成绩,还要负责运动员的个人生活,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但是,由于一些教练员只注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没有意识到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更没有意识到运动员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发展,同样可以对其运动成绩起到巨大的正迁移作用。个别教练员的这种思想偏差,导致个别青少年运动员长期违反课堂纪律,有的甚至违法,对今后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诸多不良的影响。

1.2 时间上的冲突影响体校读训的协调发展

体校的青少年运动员年纪虽小,但是他们肩负运动训练和文化学习的双重任务,这就要求他们既要花费必要的时间学习文化知识,又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专业技术,系统地进行科学的专门训练。这就势必加大了青少年运动员的压力,在时间上给他们的文化学习造成困难。

1.3 青少年运动员对文化学习的认知水平不足

由于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基础较差,在学习过程中自信心不足,加之外出比赛耽搁学习,导致青少年运动员对文化学习存在消极情绪。体校青少年运动员的入学动机主要是对体育有兴趣,希望通过系统训练进入高一级优秀运动队,大多数青少年运动员对待读、训两者的兴趣偏重于运动训练。

1.4 教学模式僵化,课程设置单调

体校教学一直保持固定的学制模式,学制为初中三年,中专三年,采用班级授课制。青少年运动员为半天学习,半天训练,这种模式虽然可以保证教学的正规化和系统化,但是却失去了其办学的灵活性。体校因其竞技特点,统一学制、统一授课制以及学期时间安排都不能适应竞技运动的特点。体校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应试教育的产物,科目种类传统单调,也没有适应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竞技体育教育等的课程。显然,这种课程设置已不能适应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

1.5 教材内容脱离体校的运动特点

为响应国家教委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指示,体校基本选用的是普通中学的初、高中教材,其教材本身除有应试内容外,许多内容脱离体校青少年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这种教学现状令人担忧,不改革就无法适应新的形式。

1.6 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

青少年运动员对文化知识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水平得不到提高,上课开小差、睡觉、看课外书、听音乐等不良习惯时有发生。教师的教学观念、手段、方法及形式陈旧,忽视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及潜能得不到发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2 改善青少年运动员文化课学习态度的对策

2.1 更新观念,深刻认识运动员文化学习的重要意义

各级领导和教练员要真正认识文化水平与运动成绩的关系,将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同等对待,对运动员要全面负责,既要管训练,也要抓学习。要制定运动员的全面发展规划,制定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和标准,使其了解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2 改变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学习态度

2.2.1 提高青少年运动员对文化学习的认知水平

为了提高青少年运动员对文化学习的重视程度,应该让运动员明白,文化素质的提高不但对训练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是退役后开始新生活的关键因素;再者,加强良好班风和运动队队风的建设。体校青少年运动员大多从小就过集体生活,性格开朗,好交友,他们所结交朋友的意识形态对其学习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在他们心目中树立正确的榜样,引导青少年运动员正确观察社会、广交益友,科学地学习和生活,提高他们对文化学习的认知水平。

2.2.2 培养师生之间的积极情感

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学习态度的关键因素是教师,而良好的师生感情是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积极的学习态度的基础。作为教师,应该热爱体育、热爱青少年运动员,与运动员有共同语言,能够理解运动员的学习难处,并热心帮助他们;还要有很强的责任感,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用深入浅出的课堂教学艺术来引导他们喜欢文化课。

2.2.3 建立合理的预期值

根据“最近发展区域理论”,教师和青少年运动员对学习确立一个切实可行的最终目标,有利于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体校青少年运动员上午文化学习,下午进行训练,真正用在文化学习上的时间可能不及普通中学学生的一半,却一直沿用普通中学的教材,在难度和内容上都不太适合,难度过大、内容过多会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因此,文化课教师可以参照普通中学的教材,自己动手编写难度适宜的教材,在教材中应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这样,他们学起来才可能富有成就感,才可能有持续、积极的态度。

2.2.4 在文化学习中引入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

根据青少年运动员在参与运动训练和体育赛事中养成的喜好竞争的特点,在文化学习中,也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奖惩措施。对于学习态度较差的运动员,可以批评教育,促其回归教室;对于学习努力,成绩优异的运动员,应给与适当奖励,包括设立相应的奖学金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他们重视文化学习,真正改变学习态度。

2.3 青少年运动员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

(1)加强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使其了解心理现象产生的机制、发展规律和不同年龄阶段心理成长的过程与特点。

(2)培养青少年运动员在人格上与人类社会进步的趋势协调一致的信念和理想,促进他们人格的进一步完善,使他们的兴趣、需要、气质、能力和性格等人格的心理特征成为一个协调的有机整体,帮助青少年运动员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找准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目标及优势,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2.4 教学结构优化

2.4.1 专业设置优化

体校在专业设置上要站在市场的最前沿,在办好本校骨干专业,建立起自己专业品牌的同时,要瞄准市场的“热点”或潜在的“热点”,根据学校的优势,设置相关的专业,并且在专业设置上避免求多,力求发展,要在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多下工夫,多与基层学校联系,以便更好的进行课程安排。

2.4.2 课程结构的优化

体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程结构必须进行较大变动,重点抓好语文、数学、英语、德育、计算机等主干课程的教学改革,调整、压缩、合并次要课程,增设人文素质与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些课程,尤其应增加适应现代社会和竞技体育科技发展的一些课程,以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2.4.3 教学模式的优化

教学的改革,首先应从学制上下工夫。应将初、中专分开来看,初中阶段的青少年运动员正是国家推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主要对象,这一阶段的学习必须正规化和系统化,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中专阶段的青少年运动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竞技水平日趋成熟,逐渐成为了竞技赛场的主力军,比赛、集训也日益频繁,应改革原有的考核形式和授课形式。考核形式应采用学分制,授课形式也应根据考核形式的改革而灵活运用,目的就是让青少年运动员通过一定形式的学习和自学,修满学分,通过考核。

2.4.4 教学环境的优化

学校应努力改善教学条件,为青少年运动员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配套和完善电化教学设备、计算机、解剖、生化实验设备和图书馆等,使学校的教学条件不断提高,教学环境的优化还应体现在学校为在职教师提供知识更新、进修学习的条件和机会,以保证教学中青少年运动员能了解最新的知识、技术和信息。

2.4.5 丰富青少年运动员的课余文化生活

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是发展青少年运动员特长、培养多方面能力的极好机会,除了要求青少年运动员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外,学校的社团组织在每个学期要有计划地组织一些活动,将青少年运动员的注意力、兴趣爱好吸引到提高自身素质的各项活动中,陶冶情操,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和锻炼各方面的能力。

2.4.6 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教练和教师队伍的素质

由于多种学科的科研成果被体育领域广泛引进和运用,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教练员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不但要掌握体育理论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精通专业知识,提高判断力、鉴赏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另外,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体校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首先,应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遵循教学规律,积极参加教学科研,尊重青少年运动员人格,因材施教;其次,应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引入竞争机制,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再者,应开展培训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做好“一专多能”的师资培训工作。

现今社会,从国家、省、市乃至县、区都在强调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水平。许多真实的事例也在不断告诫我们:运动员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运动员竞技运动前景。加强体校教学水平与改善教育手段,既需要科学的论证与严谨的态度,又需要与时俱进地根据社会的人才需求适时调整。众所周知,体育人才的培养周期较长,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一定会开创体育运动学校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新路。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影响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态度的有关因素,力求改善条件,使他们的学习态度朝最佳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为进一步搞好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课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青少年运动员,学习态度,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孙亚平.湖北省优秀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现状及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1):39-40.

[2]新华网.冠军也要学文化[N].新华纵横,2001-4-4.

[3]朱百顺.对运动员文化学习心态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5(3):79-80.

学校学习文化 篇10

所谓文化功能是指文化在社会和人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它是文化价值本身的实现[1] 。从发生学的视角研究学校文化是文化哲学的重要使命。如果我们仔细研究现存学校文化的生成和发展, 会发现学校文化发展的基本形式有两种, 即内生型和外生型。内生型指学校文化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学校内部, 学校自身有一种强烈的发展冲动。这种冲动促使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外生型指学校文化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外部。学校文化在受外部学校文化的剧烈碰撞后发生变化。当然, 纯粹的内生型和外生型文化是没有的, 大多数学校文化的发展是混合型的。作为内生型的学校文化, 出于学校发展的战略, 会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创新学校文化, 使其学校文化充满生机。作为外生型的学校文化, 由于学校文化受到外力的碰撞 (如学校的合并等) , 会促进学校的文化建设。

不同的学校会呈现不同类型的文化特征。从学校文化发展的视角看, 将学校文化分为保守型文化和开放型文化较妥。保守型文化较为封闭, 比较沉闷, 缺少民主, 没有活力;开放型文化较为进取创新, 比较民主, 充满活力。一般而言, 保守型文化由于缺乏活力而落后时代, 持这种文化的学校最终可能消失;而开放型文化由于充满活力而呈现扩张性, 学校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会兼并其它学校。当保守型文化与开放型学校文化碰撞时, 无疑开放型学校文化占优势地位, 同时保守型文化会表现出顽强的抵抗作用。因此, 一所学校如果要想摆脱消失的命运, 就需要不断开拓创新。

从发生学的视角看学校文化建设, 我们至少能得出以下三点启示:

第一, 学校应努力建设开放型的学校文化。

开放的学校文化是一种民主的文化, 是一种创新的文化。这种文化有很强的凝聚力, 领导积极进取, 师生奋发向上, 学术气氛浓郁。这种文化由于能很好地汲取学校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包容外校文化而呈现生机和活力, 从而使学校文化生生不息, 绵延不断。北京大学在20世纪初就提出了“兼容并包”的口号, 并多方聘请国内外有名望的学者来校讲学。通过这种开放式的办学, 北京大学活力倍增, 成为历史上人才辈出、思想活跃的著名学府。

美国哈佛大学一向以开放著称。在校内, 哈佛的学生可以在各院系交叉注册, 跨系科学习;在院校之间, 哈佛还开展广泛的校际交流, 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建立校际交流关系。内外协作开放的办学模式, 使得哈佛大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利用人力物力, 扬长避短, 发挥最佳的效益。

日本筑波大学之所以能在强手如林的日本乃至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跻身于名校行列,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在办学之初就提出办成“开放式大学”的口号。

这种开放的大学文化在当今教育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能在竞争中获胜。要创造这种文化, 就必须建立一个学习型的学校、创新型的学校和和谐型的学校。

第二, 学校文化建设应坚持一元与多元的辩证统一。

在教育激烈竞争的时代, 学校发展存着巨大的风险。潮起潮落, 许多百年老校, 就是在时间的流逝中消失的, 或者在时间长河中创造辉煌的。这种学校的变迁, 就是学校文化的碰撞。理性的校长在发生学校文化碰撞时会努力促进两种不同文化的融合。坚持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一元与多元的辩证统一是学校文化发展的理性选择。即开放的强势文化应具有包容性, 允许弱势的保守文化在一段时间内的存在, 以减少学校文化融合过程中的阻力;同时, 在用强势的开放型文化消除弱势的保守型文化的劣根性时, 努力保留弱势的保守型文化的合理的精华内容, 用主流的开放型文化引领整个学校文化的发展, 从而使学校文化保持其生态性。

第三, 校长是引领学校文化发展的关键人物。

无论是内生型文化的发展, 还是外生型文化的发展, 都离不开优秀的校长。“一般说来, 校长的知识、学识、胆识和办学理念往往决定着学校文化品位的高低;校长的精神状态、人格魅力和工作作风往往又决定着学校文化根基的深浅。这是因为, 学校文化建设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需要通过系统内的变革来加以推动, 需要校长带领全体教师和学生去经历一个不折不挠的实践过程, 因此, 校长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促进者和实践者。”[2] 校长不仅要有自己的思想和创造力, 而且还要善于积淀学校文化, 使之成为一种孕育着巨大潜能的教育资源。

二、建设富有高职特色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因不同的学术主张和办学特色, 各具特殊的精神风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由于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上的不同, 以及不同学校在专业性和特殊性上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同, 必然要求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底蕴。

1.建构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虽然可以建构, 但具体到某一学校来说, 文化具有一定的自发性, 在我国, 高职教育起步较晚, 与传统意义上的高校相比, 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上有明显的区别。高职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娴熟的实际操作能力, 形成各高职院校独特的学校文化。如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 与该院“双证融通、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应, 确立了以“爱岗敬业, 自强不息”为核心的学校文化。

该院的学校文化,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学生为中心, 以能力为本位, 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这一富有职教特色的学校文化, 有利于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培养学生健康和积极向上的情绪、促进学生思维活跃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启迪学生心智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就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言, 工学结合、校企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推进校企文化融合, 实现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 构建高职特色的学校文化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实现对接的前提。学院文化的转变是其他一切转变的基础和根本, 所以, 我们必须强调“岗位”和“职业”的概念, 强调学校文化的社会性和开放性, 强调和企业对接的高职教育的特殊性。

2.充分发挥名人与学校文化建设的交互作用

正如复旦大学教授施蛰存在《上海大学的精神》一文中指出的那样, 良好的学校精神, 对人才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我曾经历过些时不像大学生活的生活, 所以一进上海大学就立刻觉得两样, 虽然我是一个很冷静的人, 但在这样活泼的上海大学涵泳着, 我也不知不觉地好动起来, 我觉得精神比形式十分重要”[3] 。

学校文化对学生成长熏陶和催化作用的同时, 学生在成名之后, 反过来又会对学校文化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起着推动和促进作用。杰出校友成为名人后, 在扩大其母校影响, 提高母校知名度, 以及对在母校就读的学子们所起的示范和激励作用, 是极其巨大的。“说不如看”的道理人人明白, 看一个具体的东西, 不仅是使人感到实在, 更能让人信服、接受, 以致最终能让人理解为什么要学和怎样去学。

综上所述, 学校文化建设应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学校文化是常新而又能够保持永恒魅力的, 可以激发青年学生激情, 能够唤起大学生的人格追求和道德崇尚。学校文化建设是一种传承与创新。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一种合人性的理性实践, 旨在将人引向真、善、美。学校文化的发展应坚持变与不变、隐性与显性、一元与多元的辩证统一, 而校长应对学校文化的发展起引领作用。只有这样, 学校文化才能历久弥新, 永葆青春。

参考文献

[1]郑永廷, 董伟武.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及其发展[J].江苏高教, 2008, (5) .

[2]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67-268.

上一篇:地层加固下一篇:中国艺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