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课堂的构建方法

2024-06-18

生成性课堂的构建方法(精选十篇)

生成性课堂的构建方法 篇1

一.正确认识预设对生成性课堂的重要性

所谓生成性课堂并非与预设课堂全无关系, 而是在预设课堂的基础上的发展, 是对教师更高层次的要求, 所以教师就应特别关注此两者的不同之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随时修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形式, 以适应环境变化需求, 也就是说要在预设课堂制定时保有一定弹性空间, 为生成性课堂奠定基础。教师个体知识素养、技能素养等存在区别, 再加上其价值观的影响, 导致了课堂模式的丰富变化性, 而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如果不对这种丰富变化性及早察觉, 做好生成性课堂的准备, 那么教学成果肯定是一塌糊涂的。当了解到预设的重要性以后, 就要分清预设的几个要素:其一是预设学生能力, 了解到学生的知识水平、经验水平、能力水平;其二是预设教材文本, 了解文本的情感点及对学生的可能吸引力;其三是预设突发问题, 尽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课堂新情况。教师要用高质量的预设使生成性课堂趋于完美。比如讲授《木兰诗》这首古诗时, 先带领学生花一段时间扫清基本的字词障碍, 然后重点研讨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接下来让学生继续研究文本, 小组合作探讨, 并就文章内容提出质疑, 并按照事先考虑好的预设问题给学生设置悬念, 带领大家走向深奥但优美的古诗词世界。

二.注重实践积累对生成性课堂的影响

初中语文生成性课堂经常会出现教师事先无法想到的问题, 这些问题表面上是课堂教学的麻烦, 实际上含有极其丰富的教学机会与教学资源, 如果是具有高度灵敏性与深刻洞察力的教师, 必定会善于运用这些问题, 让课堂更加多姿多彩。教师应当善于处理课堂上的“杂音”。有一次听完配有空灵音乐的《桃花源记》以后, 我让同学们谈谈对这篇文章的感受, 一位同学的回答出人意料, 他没说与文章主旨相关的话, 而是说这篇文章很浪漫, 因为初中生对于浪漫这个词特别敏感, 因此他的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我想既然同学们对这个词感兴趣, 那么何不顺藤摸瓜, 从另一个角度谈谈对本篇文章的理解, 于是我让同学们找出文章中能让人感觉浪漫的词句, 同学们很快找出了: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找出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于是课堂上便出人意料地产生了一个新观点:原来浪漫不止与风花雪月的男女感情有关, 也与一种优雅气度、灵魂寄托有关。课堂因为有些孩子的错误甚至是带有捣乱性质的回答而出现了暂时性的停滞, 但却因为教师的引领而走向成功的轨道, 且生成新的亮点。

三.民主和谐氛围对生成性课堂的意义

语文课标中有规定:语文教学需要依赖师生间的平等对话而进行, 生成性课堂亦当立足于师生关系的平等性, 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尊重学生所想所需, 了解学生真实想法, 同其平等对话。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真正快速提升自身素质。在欣赏鲁迅散文作品《雪》的观摩课时, 教师首先进行文章朗读, 读到“但是,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 却永远如粉, 如沙, 他们决不粘连, 撒在屋上, 地上, 枯草上, 就是这样……”时, 把“枯草”一词误读成了“草地”, 有同学站起来指出该教师的错误, 面对这种突发情况, 教师并没有指责, 而是接续下去说:我们能不能把“枯草”这个词用“草地”来替换, 如果不能, 那么“枯草”这个词的好处是什么呢?这种突发问题的随机引申, 突出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地位, 同时加深了同学们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 让课堂教学效果不仅无损、反而受益。语文课堂教学同其他学科存在的明显区别就是其更贴近生活、更方便师生交流, 而若是学习情境未能让这种生活性彰显出来, 那么学生的心理肯定会处在失望边缘, 失去学习兴趣。课堂如同旅行, 是向新区域前进的过程, 其中到处隐藏有迷人的风景, 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善于用多种方法促进民主和谐氛围的实现, 如实物的展示、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等, 即可让学生既保持兴趣又加深印象, 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如在讲授一些抒情、写景散文时, 可以把景物真实图像展示给学生看, 并和同学们一起交流景物美在何处、特点如何, 师生、生生间便可构建良好有序的互动关系, 让课堂更加真实。

构建课外阅读灵动性与生成性体系 篇2

——构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灵动性与生成性体系论略

作者: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文苑小学柯百会

内容提要:课外阅读指导一直是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的短板,其中原因不外乎阅读教学束缚于传统的阅读指导方式,没有让课外阅读教学呈现出应有的活力与魅力。本文提出构建课外阅读指导灵动性与生成性体系的概念,目的是希望为课外阅读教学指导增添一些新鲜活力与新思路。笔者从灵动性与生成性的内涵、实施必要性以及如何构建灵动性与生成性体系等三大板块加以阐述。

关键词:课外阅读灵动性生成性

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拓宽视野、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同时也是收获审美体验和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途经。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然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少学生阅读甄选信息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较差,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质量,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的一大缺憾,其中部分原因是教师过于强化课内阅读,强化课本阅读知识的汲取与消化,而课外阅读的引领意识较薄弱。因此,我们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在注重课内阅读的同时更应该加强课外阅读的引导督促和指导,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当前小学语文的阅读指导大体上还是偏向课内阅读,特别是精读课文的阅读指导特别细致到位,课前预习、课堂评析、课后反思一系列较为完整的指导环节有机串联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促进了课内阅读质量的提升,然而课外阅读受制于时间、空间相关客观条件,教师给予学生的阅读指导力度相比于课内阅读指导偏弱了许多,但不意味着教师忽略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近期广泛开展的班级读书会就是很好的例证,突破课外阅读只限课外的传统界定范畴,利用班级读书会集中系统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毋庸置疑,这是大力提升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能力有力有效尝试。当然,课外阅读的指导绝对不可以是简单的“填鸭式”指导模式,传统的导读、作者简介、内容概述、读后感想似乎是约定俗成的几大必修板块,传统观念认为抓住了这几大板块,基本上就能把一本课外书读好读透。其实不然,笔者认为,课外阅读的指导要跳出传统指导模式,探寻既符合多数人阅读

能力的共性阅读方法,也要符合少数人阅读能力的个性阅读方法。为此,笔者在本文中提出构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灵动性与生成性体系概念,尝试探寻课外阅读指导一些新的方式方法,期望让学生从中受益,提升他们课外阅读的能力。

一、构建课外阅读指导灵动性与生成性体系的内涵

那么,何谓课外阅读指导的灵动性与生成性体系呢?“灵动”,顾名思义,“灵”与“动”的有机结合,知、情、意赋予课堂创新的灵魂,疑、思、趣赋予课堂永恒的动力。课堂上的灵动性,旨在激发学生的灵感,赋予学生灵性,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更加敏捷,从而使学生在充满活泼生动的氛围中感受课外阅读的无限乐趣,教师也尽情释放自己的教学魅力,师生相得益彰,寓教于乐,寓教于活,一切过程显得是那么的轻松,厚厚的一本课外书在师生灵动互动的氛围中化整为零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这预示着语文课堂改变过去满堂灌的形式,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应让学生活起来,以创新、实践为主线,让灵动成为新课程课堂的主旋律。同样,针对课外阅读指导课也是如此,从某种角度而言,课外阅读指导的灵动性显得更为明显,也更容易把师生的灵动性激发出来,如果说阅读文本是凸显师生灵动性的载体,那么学生对新知识渴求欲望与好奇心理则是助推灵动性合成的不竭动力,当然这种动力需要教师在指导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驾驭艺术。

生成性教学永远是一个热情、开放的话题,因为生成是永恒的,充满着未知性、挑战性。目前的课堂已把追求动态生成作为价值取向。为此,教师提供给学生广袤的生成时机,激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猜想,收获着学生创新思维、求异思维闪现出的生成的“星星之火”,课堂“一派丰收景象”。但教学是科学,科学需要求真;教学是艺术,艺术永无止境。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可见,课堂教学充满着未知性、挑战性。学生活跃的思维经常出人意料,许多课程资源往往在师生互动、对话、讨论的过程中涌现和生成。“生成性”也是新课改倡导的新理念之一,生成性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分析文本、研究学生,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来制订教学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创新教学。

二、构建课外阅读指导灵动性与生成性体系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案成为教学活动中不可动摇的预设方案,教师和学生的全部活动都要围绕教案展开。这种教学模式实质上就是教师在扮演“导演”或者“主演”的角色,学生是“配角”或者“群众演员”,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被教案预设、定格了,一切活动都是按照预定的轨迹进行,表面上看来一切过程都是井井有条、按部就班,呈现出清晰明朗的教学思路。殊不知,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未知性和挑战性,把一切教学活动想当然圈定在自己预设的某种定数中,淡化了教学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的许多变数,有的甚至是扼杀了学生转瞬即逝的灵感,束缚了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时间与空间,压缩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思维碰撞的空间,遏制了师生的活性思维空间,对学生拓展性阅读思维与能力是很不利的。

课外阅读指导不是文本外显知识的简单传输,存在着许多不可预测的生成性思维,生成性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它包含对文本本身及其以外涵义的融会贯通,对文本认知的飞跃式提升,个性思维的闪现与个性文化特质的张扬。而传统的课文阅读指导存在重“生成客体”(阅读文本),轻“生成主体”(学生)的状况。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教育教学理念,咬定文本、深挖文本、研究文本,殊不知文本好比是不可再生资源,不说有枯竭的时候,至少文本终究是一种静态知识资源,而生成主体(学生)则是知识体系不断增长、丰富的动态知识资源,这种动态生成体系完全有能力去弥补静态知识资源,并融进时代的最新元素,使文本资源的可塑性趋同完善。

三、构建课外阅读指导灵动性与生成性体系的基本策略

以上对课外阅读指导的灵动性与生成性进行了深层内涵解读,并强调了构建灵动性与生成性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那么该如何构建这两种体系呢?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首先,教师应积极营造民主和谐开放式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为学生创设有利于灵动性思维产生与发散的空间是开展一堂有效阅读指导课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尊重他们生命的课堂上,这他们才能自由地、自主地思索、想象、发问、辩论,真正地体现自由地研读感悟,自主地研读感悟,自信地研读感悟。

我在执教《时代广场的蟋蟀》的班级读书会时,上课伊始我就努力营造这种民主开放式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一开始畅所欲言,老师只有肯定性的评价,不针对文本内容做是非点评,让学生谈人物关系网、谈人物命运起伏轨迹等等,一种其乐融融的班级读书交流氛围油然而生,接下来的教学开展必然在灵动和谐的基调中顺利开展。灵动的课堂,学生必须动起来。因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人,只有学生动起来,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动起来更精彩,学生在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在执教这节读书会课时,我让学生动手梳理人物关系图,自己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完成对文本的拓展性思维发散。实践证明,这种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环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创设这种有利于灵动性氛围产生也不仅仅是课堂上偶然生成的,更多的功夫在课余,要让学生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殿堂,广泛涉猎,含英咀华,培养文学审美情趣。课堂上的阅读指导就是师生将自身融入一种文本中、文本外等复合境界中,在这种境界中自然会有一种超然的灵动思维随时迸发。王崧舟老师谈到课的三种境界说:

一、人在课中,课在人中;

二、人如其课,课如其人;

三、人既是课,课既是人。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我想,至上的灵动思维就在王老师说的境界中产生。

所以说,如果阅读指导教学中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思想的气氛,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去,发表自己的意见,以便受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自主学习的课堂需要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课堂学习氛围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引导者、参与者、倾听者和对话者,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构建新知识。拆除教师与学生之间壁垒森严的藩篱,用平等、民主来取代专断与师道尊严,„„因为只有宽松的氛围和没有等级之分的空间,学生才能畅所欲言,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学生各具特色的灵动性思维会此起彼伏,纷繁万千。

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心雕龙》),情感特质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属性。因此,披文入情,引领学生体验语言的魅力,是课外阅读指导的基本要求。课外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有体验,老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

首先要被感动。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美”是教育的磁石,它能生情,它能激爱。富有诗意的情境美,能巧妙地将儿童的认知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课外阅读教学要为学生创造具体生动、可借联想的审美情境,以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情感经验,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富于灵动性思维的阅读指导课堂,更是不断地追求美的课堂,在富有诗意情境的课堂里,不仅有知识的建构,方法的生成,更有学生疑惑的萌生,情感的流淌,心灵的感动。同样以我执教《时代广场的蟋蟀》为例,我在课堂中努力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元素,挖掘人性美,特别是蟋蟀的思乡情结、小老鼠的朋友情谊等等善良美好的情愫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学生灵动性的思维也一直在情感的主线中游走。可以说,没有抓住文本中的情感就无法感受文本的深层内涵,课堂的灵动性思维也就无从谈起。

布鲁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因此在课外阅读指导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动态生成性资源。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最大程度地让生成性思维得以呈现与展示呢?首先要优化问题设计,摒弃机械式的师生问答,营造生动、活泼、风趣的问答气氛,为生成性思维孕育产生空间。鼓励学生质疑,有疑就有求,有求就有所生成。同时也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难点处、重点处、易错处质疑,引导学生在质疑中思考探究,生成个性化感悟。教师在关键处一个开放式的质疑,就好象“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都调动起来了,不必老师教,自能读书,不必老师讲,自主感悟,这样的课堂自然会很大程度上激发生成性思维的不断涌现;其次,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尽可能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体会和感悟,让思维在交流中融汇,让思想在交流中激荡,让个性在争鸣中张扬。我们还要积极引导并肯定学生对专家和教材质疑,培养独立思考精神和批判意识;最后,教师要善于倾听,从学生的发言和讨论中捕捉有利于知识能力的形成的亮点。教师要善于观察,从学生的表情、动作、言语中发掘学生的动情点,挖掘促使情感升华的闪光点。教师还要善于利用课堂偶发事件,将错误转化成生成的资源。在交流评价时,教师要创设对话的情境,在平等、融洽的氛围中,教师是一位主持人,学生的发言是不确定的,是无序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点拨、引导,而不是拿着自己设计好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发言的学生得到肯定、鼓励的同时,更受益的是全班所有的学生,因为他们获得的是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产生新的思维的火花,生成新的更有价值的见解。综上所述,构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灵动性与生成性体系意味着传统的阅读指导向现代意义的阅读指导转轨,教师需强化生成性阅读指导理念,增强自身引导者和服务者的意识,转变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创设富于灵动思维的课堂环境,善于把握生成调控策略,辩证看待错误,化腐朽为神奇,巧妙解疑,孕育新知。诚然,构建这种灵动性与生成性体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发展,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交流对话要多多呈现多元化、多视角,最主要的是扎根学生这个本体,不断探索发展课外阅读指导的灵动性和生成性体系,使阅读教学指导永远彰显无穷的活力。

参考文献:

构建生成性课堂 篇3

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中,他们常常创生出许多预料不到的“现象”。面对这些生成的教学资源,如何及时捕捉,让它成为教学的契机?在中学物理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让科学探究在动态生成中充满活力?

“动态生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所谓“动态生成”就是指在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通过心灵对接、意见交换、思维碰撞、合作探讨,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方式而呈现出不同的生成价值。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叶澜教授将其比喻为“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然而,目前在中学物理教学实践中,仍然以机械的静态的预设式教学为主,使得课堂教学不可避免地走向程序化和模式化,缺乏生机和活力,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探讨基于动态生成式教学的中学物理教学方法,使其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断提高中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水平。以下是本人在实施“动态生成式”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消除动态生成的障碍

营造好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能否在课堂教学的动态中敢于自由地“生成”——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展开争论、进行评价,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了以下两点:

(1)宽容学生

魏书生老师曾说过:要以真诚为本,遇事和学生多讨论、多商量,不能以一言以蔽之。以下的情形我们常在课堂上能看到:学生回答问题时不时地观察着教师的神色,只要发现教师的神色稍有偏差,学生马上话锋逆转,结果所表达的不是自己想说的,而是老师想要的。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敢想,不敢做,更不能说真话,失去了自我,也就更谈不上什么生成了。

要想让我们的课堂具有生成性,我们的教师就应宽容地对待我们的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不能以一个评判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而以一个良友、一个学伴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间,特别是当学生说错时也应鼓励说:“没关系,能动脑筋,敢于发表意见就是好的。”这样师生之间的关系平等了,就会营造出宽松民主的氛围。于是在课堂上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才能真正体现课堂的生成性。

(2)欣赏学生

在生成性的课堂上,教师要学会以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要戴上“放大镜”,即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尽量放大,将学生潜在的优点充分发掘,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真实成长的体验,让每一个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于是我们的课堂就成为民主宽松、灵气四溢的生成性现场。

二、善于捕捉,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俗话说预则立,不预则废。强调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并不是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教学,同样也要求有教学方案设计,但这种教学方案的设计要求教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目标的设定建立在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状态的分析和可能的期望发展分析的基础上,目标要有弹性区间。这样的弹性方案虽引入了大量的不确定性和可变因素,但可能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有可能让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有可能使师生积极互动,摩擦出创造的火花,涌现新的问题和答案。

(1)捕捉教育契机,促使探讨资源在动态中生成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学生与周围人、事、物的互动过程中还隐藏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只要教师能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就会发现生活就是一部活教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以下是我自己上的一节课《温度计》。我在课的开始通过冰灾那年自己拍的一张冰挂的照片从视觉上把他们引导到“物态变化”的直观感受中去,让他们初步了解冰挂的形成过程,再进一步引导学生知道四季的变换与温度有关并将学生带入到温度计的认识当中。同学们都积极地思考并踊跃地体验这样的活动,参与到活动中的同学对液体的热胀冷缩感觉很奇妙,对接下来的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深切的期待。

后来我又通过“凭感觉判断温度可靠吗?”,“摄氏温度的规定”,“几种常用的温度计”,“温度计的使用”等一系列的活动将学生的学习激情不断地激发出来。特别是一个同学在模拟医生使用体温计时那种惟妙惟肖的模样使课堂气氛在小小的活动中一次比一次更加活跃,在同学们的热烈探讨中达到高潮。

教学中,我从学生自身的认知出发,使枯燥的物理问题变为生动的生活画面,让他们悟出学习物理的方法并感到快乐。这样的课堂增强了学生对物理内容的亲切感,激发了学习物理的内驱力,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认知需求与思维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后来的探究活动之中,探究资源也就这样在动态中生成了。

(2)捕捉教学中的意外资源,激发科学课堂生命活力

生成性德育课堂的构建 篇4

目前, 小学品德课堂中不少教师习惯了在课堂教学中按照课前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 采用一连串的追问, 使学生接受一个又一个的结论, 强调结构严谨、语言精炼、进度和时间把握得准确以及任务完成得不折不扣。但是实际课堂上呈现出来的情形却与之前的设计相去甚远──有的学生一看到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就在座位上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忽略了应有的课堂秩序;有的学生听到其他同学在回答问题时出现了错误就发出不屑的嘲笑声;有时是学生顾左右而言他, 偏离了重点;有时是打破砂锅问到底, 消耗了时间……凡此种种, 几乎发生在每一节课上。长此以往, 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缺少了自我的思考和分析, 学生对知识的态度缺少了热情和激情。这种做法表面上是完成了教学任务, 实际上往往错过了良好的教育契机, 课堂也就缺失了应有的生命活力。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应当注重学习的过程, 提倡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等活动, 在共同思考与讨论中产生超出教师预想的新问题、新情况, 也就是打造生成性德育课堂。

一、构建生成性德育课堂, 从“提问”开始

提问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 是最直接的师生互动, 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思维、及时反馈信息, 以及推动学生实现教师预期目标的最基本手段。增强提问的有效性, 将有助于学生自然而然、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 也有利于构建生成性德育课堂。那么怎样才能在德育课上进行有效的提问呢?简而言之就是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即教师要能够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精心设置问题,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动脑、勤于思考来解决问题。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教师要认真钻研《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及其《课程标准》, 真正做到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其次, 抓住大问题, 即将教材进行板块划分, 围绕最基本的问题, 如“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来提问。最后, 细化小问题, 即结合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思维训练。

如教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勇敢面对困难”这一课。课前, 笔者通过深入钻研《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教材, 并通过调查、谈话等方法了解学生的学情, 制定出符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本班学生年龄特点的本课教学目标。为了完成教学目标, 笔者为本课设计了三个系统的大问题:一, 什么是困难?二, 为什么要面对困难?三, 怎样面对困难?有了系统的大问题, 接下来便是紧紧围绕它来教学。“怎样面对困难”这个大问题可以分解为让同学们谈谈自己遇到过哪些困难, 是怎样克服的, 让大家帮忙出出主意看还有哪些办法可行。重点让学生讲讲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这是学生内心成长的过程, 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 逐步引导学生懂得面对困难, 要想办法克服它, 如果别人有困难, 要伸出援手帮助他人。

二、构建生成性德育课堂, 在“回答”中引导

《品德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能说真话, 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体验, 这样才能将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思维等调动起来参与课堂活动, 从而使教学“动态生成”, 呈现出丰富性、多边性和复杂性。这种动态生成的德育课堂要求建立在师生双方真诚平等的基础上。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感到轻松、坦然, 才能自由地思考、大胆地假设、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能仅停留在那些即时生成的生动情境、充满童趣的问题、孩子反馈的信息上。通过教师的指导, 引导学生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 最终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与感受, 使其道德素养得到培养, 生命活力得到释放。

如在教学《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一课时, 提出思考题:“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吗?”尽管并不是特别了解台湾问题的历史及原因, 但是常识告诉了他们答案, 所有学生大声地说:“是!”接着又提出一个问题:“台湾人民与我们的亲情难道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能分割的吗?”众生齐声说:“不能!”只有一位男生说:“能分割。”面对课堂上产生的分歧, 笔者没有马上否定这个学生的看法, 无论学生的见解是多么幼稚, 甚至是错误的, 都不要有任何的轻视冷落。而是抓住这一机会展示了课前收集的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相互帮助支持的事例, 让学生体验到虽然台湾还没有真正回到祖国的怀抱, 但台湾人民和我们的亲情永远割舍不断。这些过程绝非通过教师的精心阐述和严肃的命令就能奏效的, 而是在“润物无声”的价值引导中积极构建的。相信通过这节品德课, 学生对“台湾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与祖国人民的心永远在一起”这种情感体验将会是发自内心的。因此, 关注品德课的生成, 教师就应尊重学生的理性思考, 蹲下身来与之平等对话, 并用心塑造其正确的观念, 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构建生成性德育课堂, 在“评价”中升华

德育课堂的评价语言更是教师文化底蕴、人格魅力、爱生情怀的真实体现。有效的课堂评价语言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独立意识尚未形成的小学生非常看重教师的评价, 所以在课堂中教师有效的评价语言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思想感情的发展, 更会影响其人格的形成。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与鼓励, 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口语技巧、教育智慧等全面地展示德育课堂有效的评价语言,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如在教学《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一课时, 笔者曾经要求同学们学唱教材提供的歌曲《龙的传人》, 因为歌曲雄壮有力、气势恢宏, 笔者要求同学们课前朗诵这首歌曲的歌词。等到下一次上课时, 当提出“谁能为我们朗读一下这首歌的歌词”时, 许多同学都举起了手, 其中有一只小手举得特别高, 笔者便请这位同学起来为大家朗读。谁知他将书合上, 立刻掷地有声背诵了起来, 声音特别高, 速度也特别快, 中间偶尔出现了几个小错误。还没等到结束, 就有同学开始低声说道:“老师, 有一些地方读错了!”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 越来越大, 等到这位同学背诵完时, 他低下了头, 眼神里充满失望和羞愧, 这与之前渴望得到他人认可和表扬的情形简直是判若两人。笔者没有说话, 等到教室里终于安静时, 带头鼓起了掌, 孩子们莫名其妙。“老师今天要特别表扬这位同学, 因为他在讲课之前做了特别充分的准备, 我相信他不仅能把这一课学好, 而且只要他像今天这样用心, 以后的每一课也都能学好!当然在朗读时, 如果能注意一下语速, 更细心一点, 更有感情一点, 那就更好了。”说完这番话, 当笔者再次鼓起掌时, 所有的学生也都跟着鼓起了掌。

四、构建生成性德育课堂, 在“拓展”中回归生活

课程源于生活, 德育回归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后更加注重的理念。在教室里和课堂上, 学生的实践活动终究是有局限性的, 而恰当的课外拓展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提高和巩固, 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而且能巩固课堂知识, 拓宽知识面。因此, 在布置作业时更多倾向于布置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业。

如在学习法律知识时, 结合目前中国式凑一波人过马路的闯红灯现象, 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加大整治力度的背景, 布置作业: (1) 你将采用什么方式调查本班学生闯红灯情况? (2) 如果让你办一期“拒绝闯红灯, 从我做起”的手抄报, 你将如何设计版面? (3) 在学习“服务社会, 热心公益”时, 号召大家服务社会先从服务班级开始, 针对各班新增设的开放式书架管理, 让学生设计:假如请你管理教室里的开放式书架, 你认为应做好哪些具体工作?这样的作业, 虽然增加了难度, 但是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生积极性很高, 他们在完成作业的同时, 将良好的思想品德潜移默化地转化成为自身的实际行动。

生成性课堂学习心得 篇5

杨文霞

此次出差北海,有幸观摩了几节区内外同行的现场课,聆听了来自华南师大历史系的黄牧航教授的报告,收获很大,感想很多,选取几点记录如下。

此次学习观摩的关键词是“课堂生成性教学”,何谓生成,生成性学习的最初提出者是维特罗克(Wittrock,1986),它属于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方法。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这样的课堂要求教师对课堂要有预设,但又要求教师的预设是弹性的,开放的,在实施过程中是允许甚至必须有学生参与的空间的。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应该是积极创设知识学习的情景,尽量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有真实情景的辅助和催发;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持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是学习的伙伴,是一个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的结果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经历了学习的过程之后,原来预定的教学内容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完善,学生的学习融入了自己的经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实现教学相长。

此次观摩的几节现场课都体现了这一点,用课改的词汇来形容就是,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上时间还给学生„„两节初中现场课,一节《戊戌变法》、一节《新文化运动》,教师处理得相当大胆,学生在课堂上唱起主角,他们先是分组合作,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体现了教师对课堂的预设),然后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让他组同学帮助解决。这些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就是在课堂上生成的了,是非预设的。从两位教师的设计来看,非常好的诠释了“课堂生成性教学”一词,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课堂成为了学生的舞台,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相当有深度,抓住了这节课的中心,如果再能由学生来回答解决,那这样的一节课真可谓“圆满”了-----课改理念尽体现,学生不但得到了思维表达等诸多方面的锻炼,还实实在在得到了知识。在课后的点评中,学者专家的发言也明确表示了对这几节课的褒奖------生成的,学生为主体的,体现了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关注的课堂啊等等。但同时,我也注意到,生成性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那是相当相当的高,因为课堂是开放的,你给了学生课堂上的主动权,你不知道他们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会有什么样的回答,你就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有足够的课堂机智才能应付得了学生的问题才能掌控得了课堂。还有更要命的一点是,你必须注意,你有的只是40分钟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你是有教学任务的,你是要完成教学内容的。如果没有完成教学内容,这样的课,还算不算是有效的?如果一位教师几乎每节课或者大多数课都无法完成教学内容,那他的教学能不能算成功-----即使他很好的体现了课改的理念?在这两节初中现场课上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课堂上出现了生成性的东西,学生提出了很有深度的问题,直指这节课重难点,教师让学生思考来回答(因为不这样,就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了)。如,在《戊戌变法》一课中,教师让学生化身不同阶层人物模拟思考“你会不会支持变法,为什么”;在《新文化运动》一课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回答“为什么要发起新文化运动”。这两个问题就是专家,都可以讨论上一两天,写上几万字的,而学生就凭着一本课本,课本上短少的几十个字,加上自己的想象!想象!做出了回答。可以想见这种“自行解决问题”的质量是怎么样的!在我看来,学生根本没有吃透弄清这些问题的本质,其回答是肤浅甚至偏颇,逻辑不通的。这样的课堂能向学生传递什么样的知识?或者说课改轻知识重方法已到了这个地步?而且,两节课由于生成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也由于学生无法或者说很好解决这些问题,都毫无意外的拖堂了,教师赶集一样把一些教学重点匆匆点到,来表示自己完成了教学内容。在课后的点评中,专家对此还是给予了正面评价,理由是“怎么样的学习就有怎么样的人生”,这样的课堂起码教会了学生自主思考、敢于表达、有自己思想等等。专家之言也有道理,但回到我的问题,一节课没有完成教学内容,但教了学生一种方法,可以算成功,那如果每节课都如此,也算吗?我们对学生的理解是,学生有了方法,就能自学,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但从我一个一线教师的实践来说,学生有了方法,真的就会去学习吗?理想主义会害死人的。

论生成性阅读教学课堂的构建 篇6

一、平等对话——生成性教学的前提

1.师生对话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充满生机的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

2.生本对话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此,我们应摒弃以往教师机械讲解,学生木讷接受的状况,在课堂中关注学生的存在,根据学生的所需调控课堂,展开教与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让学生独立、充分、深入与文本对话,让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主动参与中,在个性化的感悟中理解课文、学习语文。

二、充分预设——生成性教学的保障

生成和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认识论的观点来说,课堂生成是可知的,因为有规律可循。语文新课程的课堂动态生成,要在读书、思考、想象、体验和练习等语文实践中形成。认为课堂生成是可知的,才会自觉地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这个教学预设不是单维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动态的板块设计。教学设计时,应在每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旁边都另辟一栏,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附对应策略,甚至设计成几个不同的板块。这样,即使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也不会手足无措。

具体思考:1.预设学生情况。对课堂教学的预设首先要从学生入手。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及课前准备程度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了解他们的课前准备,预测可能发生的一些课堂变化,并思考其对策,将其存储于自己的弹性预设空间之中。2.预设个性解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可能会产生许多新颖的个性化的观点,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对文章容易产生个性解读的部分进行充分预设。3.预设文本的情感点。文本是学生学习的工具,语文教学一个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因此,教者在进行语文教学的预设时,要充分关注文本的情感点,对文章的“动情点”进行深入细致地挖掘,要预测学生可能会有哪些情感的迸发,并思考面对此情感应采取何种策略。

三、引导质疑——生成性教学的关键

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开始于矛盾。”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陶行知说:“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引导学生质疑,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而且也有助于语文教学的动态生成。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着力营造开放的语文课堂,在问题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大胆质疑,激活学生潜在的问题意识与批判精神,最终达到三维的教学目标。

例:教学《蒲公英》一文的第二课时,我让学生讨论:“那落到沙漠和湖泊里的两颗蒲公英种子错在哪里?”学生们都能像我教案预设的那样,说这两颗种子不切实际、放纵自己的幻想,最后落得自取灭亡的惨局。此时我又问:“我们能不能向这两颗不听话的种子学呀?”正当大家高声齐说“不能”的时候,一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我有不同看法,那两颗种子也有好的一面嘛!”我不急不躁,让他说说理由。“我认为那两颗种子敢于挑战太阳公公、勇于冒险去追求幸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面对学生的发言,我立即进行表扬他,并再次发问:“大家能不能为这两颗冒险的种子,设计出获得新生的办法呢?”学生立刻议论纷纷,设计出了许多好的办法。

总之,构建生成性阅读教学课堂,是新课程下小语教学的理想境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对课堂上的一些生成性因素进行巧妙把握,充分关注语文教学的生成性,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不断精彩呈现!

参考文献:

1.叶艺红.课堂精彩缘于生成[J].陕西教育,2004年11期

2.张爱民.动态生成:课堂教学的诗意追求[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5年02期

生成性课堂的构建方法 篇7

笔者所接触的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的共同特点是:学生起点低, 缺乏对政治学习的情感与活动体验;生性腼腆, 性格内向, 不爱张扬;课堂上习惯于静听其说, 抄写默背, 不善发言。要将农村高中政治课堂传统的预成性教学转变为生成性教学, 笔者认为应充分考虑农村高中学生的具体特点, 从以下四个方面切入。

一、研究设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 我们所有的计划, 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而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 设计适当的问题, 抛出有价值的问题, 才能撞击学生的思维神经,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而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 无效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而且还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 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 对于农村高中政治教师来说, 要让学生思维动起来, 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 提高设问的层次性、趣味性和有效性, 从而让不同的学生都拥有思考的兴趣、思维的空间。

例如:教学经济生活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 按常规, 课堂的设问多为: (1) 人们的消费行为是由什么决定的? (2) 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样的设问比较直接、乏味, 不易触动学生的思维。我们可以转变思维方向, 通过学生身边这样的一个实例设问导入:某校高一学生李立, 在过生日的当天放学后, 大方地请几位同学去麦当劳餐厅吃一顿。这时张勇正好经过, 李立问张勇:“今天是我生日, 我请客去麦当劳, 走吧!”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张勇犹豫了。

问: (1) 现在中学生过生日时请亲友、同学去饭店吃饭, 并接受礼物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你是这样过的吗?

(2) 如果你是张勇, 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这样的设问既能有效突出教材内容的中心, 又能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参与。

二、放飞思维

在政治课堂上, 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在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方面存在这些现象:刚给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 就立即要求其回答;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 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 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 课堂氛围始终处于一种不冷不热、不动不静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 而且从某个角度说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 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 要把农村高中政治课堂变为生成性的高效课堂, 必须要解放学生的脑, 解放学生的嘴, 放飞学生的思维, 促使他们勤思善想。同时, 要确保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要减少“讲与听”, 增加“说与做”, 尝试“教与评”。

三、包容错误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更多的是一个讲解者, 处于权威地位, 学生则处于弱势地位, 基本上没有发言权。而在新课程改革中, 学生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作为农村普通高中的政治教师, 要让课堂教学实现生成性, 就必须让学生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教学, 给他们享有受到平等对待和不受歧视的权利和自由。具体来说, 就是在课堂中应善于倾听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对正确的回答给予赞赏, 对错误的回答也应给予宽容、欣赏。这样才能使学生放开思想羁绊, 畅所欲言, 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四、鼓励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作为政治教师, 课堂上应善于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引导学生产生疑问, 进而发现问题。有时提出的问题不一定很准确、到位, 但是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 变“学会”为“会学”, 敢于用怀疑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过程, 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 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学会将知识迁移、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生成性课堂的构建方法 篇8

一段时间以来, 教师们走入了资源的两大误区。一是等待资源。当课堂开放了, 学生动起来, 课堂资源丰富了, 同时教师的倾听度、判断能力、反应能力相对下降了。教师有时甚至失去了教学目标, 教学有点“乱”了, 于是, 教师出现等待资源。当资源出现了, 教师兴奋不已, 当资源不出现时, 教师显得不知所措。二是终止资源。当课堂资源产生了, 可惜的是作为教师, 终止了资源, 教师只作为旁观者, 因此, 一个资源产生了就终止了。针对这两个误区, 我们对“资源”重新理解, 树立资源的衍生观。

资源是人在学习、活动进程中不断产生的信息, 它的出现与环境活动息息相关, 同时又促进活动的发展, 即资源是不断衍生的, 关键在于教师要树立资源衍生观。即教师要有回收利用意识, 巧用资源, 让教学过程从一个学生的发现问题扩展到几个学生的对话、质疑释疑、补充, 从一个问题的提出到多个结论的发现, 从单一的结论或问题发展到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合作等活动, 从个别学生的参与发展到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对话的广泛互动, 在这过程中, 一个又一个资源不断地生成, 一个又一个资源又促进更多资源的生成, 而一个又一个资源的衍生, 成为师生互动的活跃因素, 促进了更多的人参与, 扩大参与人数, 也扩大参与人的活动面 (包括思考、操作、观察、交流、合作、探究、梳理等等) 。

二、巧用正确资源, 构建参与式课堂

课堂教学出现个别学生有正确答案时, 教师不要终止资源, 要巧妙利用来自于学生的正确资源, 转变单一的“学”角色, 让发现正确资源的学生担当起“教”的职责, 引导全体学生参与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等活动, 让全体学生从配角走向主角, 让课堂从某一个学生的课堂向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课堂生成, 让每一个学生感到:“课堂有我的事”。

比如教学《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时, 要求学生做以下操作:“带子一头不变, 另一头扭转180°, 两头粘贴。”这一操作是教学的一大难点, 此时只有一位学生会正确的操作, 教师及时利用这一资源, 让这位学生上台演示, 其他学生观察并思考他是怎么做的, 接着让全体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对于操作的学习水到渠成, 同时改变了一个学生会代替全体会的现象, 由一个人会向全体会发展。

又如让学生做以下的验证:“带子粘贴后只有一个面, 可用什么方法?”有的学生说用画, 教师及时让一位学生示范画一个面, 全体学生观察并思考怎样画一个面, 接着全体学生快速画出一个面, 教师在多数学生学习困难, 而极少数学生有正确答案时, 及时让正确资源呈现, 引导全体学生观察思考而后全体参与操作活动, 由一个学生会操作到全体学生会操作, 由一个学生示范到全体参与学习, 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机械模仿的现象。

三、巧用不确定资源, 构建互动式课堂

开放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错误资源, 多种策略、多种不同想法等多种不确定资源, 教师要在动态中发现, 及时利用, 大胆把不确定资源呈现在全体学生面前, 让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判断、对信息的加工与重组, 让学生进一步交流、讨论、合作。

1. 让学生想一想, 构建网络式互动

课堂上出现错误, 资源教师不要急于纠正答案, 提供正确答案, 抓住时机, 让全体学生想一想, 问一问:“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从而让更多的学生进一步探究、验证, 在探究、验证中生生、师生间产生思维的碰撞、对话。比如教学《年月日》, 当有的学生出现11月有29天、9月有29天等情况, 教师抓住这错误资源, 让其他学生拿出日历卡观察、验证、探究11月、9月各有几天, 引发全体学生思考, 从而产生更多正确资源。

2. 让学生评一评, 构建网络式互动

开放的课堂经常出现对同一问题, 学生有不同策略、想法, 及时呈现学生多种策略、想法, 让全体学生比一比、评一评、说一说, 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中不断思考, 不断地质疑、补充, 不断产生新的问题, 新的见解, 学生与学生, 学生与老师互问互答, 互为补充形成高级网格式师生互动。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时, 学生出现了三种方法:

(1) 2×38=76 2×26=52 76+52=128

(2) 38+23=64 64×2=128 (3) (38×2) + (2×26)

生成性课堂的构建方法 篇9

一、当前农村教学现状

1. 教师教学现状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调查组的调查结果表明, 我国义务教育目前的教与学的方式, 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总结起来就是“讲得多, 做得少;被动多, 主动少;知识多, 体验少;练得多, 会得少”.

2. 学生学习现状

在从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这十几年时间里, 经常到市区学校听课学习, 我发现农村中学的学生与市区学生存在很大的差距,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注意力不够集中, 有意注意的时间非常短; (2) 缺少正确、行之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3) 上课时, 学习思维反应缓慢; (4) 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理解欠缺, 没有条理, 依据混乱; (5) 心理压力较大, 不敢去请教, 不愿意去问.总之是学生课前不预习, 课堂上不思考, 课后不总结, 学习状况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二、构建“生成性”课堂的方向与目标

“生成性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师生双边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 把每节课都视作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的课堂状态.它强调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互动, 即学生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 通过与教师、文本的对话交往, 实现意义的获得和提升;更加注重教学的多元评价, 并实现评价的艺术性、客观性、适时性.因此, “生成性”是一种动态的教学, 是一种多样化的教学, 是一种提升的教学, 是基于凸显学生主体性,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立足于三边互动的一种教学理论, 值得认真研究与运用.

1. 实现四种转变

我们要改变当前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努力实现四种转变: (1)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观众变为演员. (2)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从演员变为导演. (3) 课堂教学内容的转变:从纯知识性变为更加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 (4) 课堂形式的转变:从一个人的独角戏变为很多人的舞台剧.

2. 完善课堂结构

完善“一线两点三维四步”的课堂结构, “一线”是指“以知识的发生发展为主线”, “两点”是指“牢牢把握重点, 突破难点”, “三维”是指“重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步”是指形成“经历—体验—探索—运用”的课堂教学流程.

3. 创造师生同乐的课堂氛围

所谓“同乐”, 即学生乐学, 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表现在三个方面:上课前好奇、上课时快乐、下课后回味.好的课堂应该是开放、平等、致远的.所谓开放, 是指思维活跃、全民参与;所谓平等是指课堂上师生都是活动的参加者, 谁都可以发表见解, 什么观点都可以讲;所谓致远, 是指要着眼于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品质的塑造、人格的健全.课堂是一个舞台, 师生共同表演的舞台.

三、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生成性”课堂的策略

1. 你的知识很丰富, 学会在课堂上装不懂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我们有的老师自恃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上了课堂就滔滔不绝, 到了下课还意犹未尽, 恨不得把自己肚子里所有的知识都告诉学生, 唯恐漏了一点没讲, 唯恐学生没听清楚.你的口才得到提高了, 学生都成了不会说话的人了.如果能多问问“为什么”, 多问问“你是怎么看的”, “你是怎么想的”, 多让学生讲一讲, 你会发现学生讲得也很好啊, 比一个人的表演耐看多了.

2. 你的关怀很体贴, 学会探究时适时放手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其代表作《教育论》中说:“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 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 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优秀的母亲不会整天抱着孩子, 该让他走路了就勇敢地放下来, 哪怕跌了跟头.在教学过程中, 要放手让学生说, 让学生做, 哪怕说不好、做不好也没有关系, 哪个人天生就会呢?哪个人开始就能做好呢?熟能生巧啊.光你自己说, 学生不会说, 还要教育干什么?教是为了不教.

3. 你的责任心很强, 但更要学会包容错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学生说了、做了, 难免不全面、不准确, 很正常, 就像孩子一样, 做事就会犯错误, 但就在犯错误的过程中, 他会学会很多、体会很多, 所以, 老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能包容学生的错误, 容许学生犯错, 并帮助他改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能做到这样几点: (1) 要有一颗平常的心; (2) 学会等待; (3) 尝试沟通.

4. 你不是课堂的主宰, 把课堂还给学生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要引导他们, 使他们能够自己学, 自己学一辈子, 学到老”.“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不能成为口号, 要付诸行动, 让学生在课堂上说出来, 动起来, 与其呱呱讲一节没有效果的课, 不如让学生参与到对知识的体验与探究中来,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

四、关注课堂生成, 树立科学、发展的质量观

郭沫若先生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 自己研究, 用自己的头脑来想, 用自己的眼睛看, 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什么是质量?教学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重在体验和感受的双边活动, 是内心在外界条件作用下发生的变化.分数是质量吗?很显然不能等同.在分数的指挥下, 学生会形成功利性的价值取向, 忽视了人本身的发展和进步.“以教为本”生产出的是流水线的产品, “以学为本”更加关注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发展, 人格的健全和提高.

生成性课堂的构建方法 篇10

笔者所接触的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的共同特点是:学生起点低,缺乏对政治学习的情感与活动体验;生性腼腆,性格内向,不爱张扬;课堂上习惯于静听其说,抄写默背,不善发言。要将农村高中政治课堂传统的预成性教学转变为生成性教学,笔者认为应充分考虑农村高中学生的具体特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切入。

一、研究设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而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设计适当的问题,抛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撞击学生的思维神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而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对于农村高中政治教师来说,要让学生思维动起来,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提高设问的层次性、趣味性和有效性,从而让不同的学生都拥有思考的兴趣、思维的空间。

例如:教学经济生活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按常规,课堂的设问多为:(1)人们的消费行为是由什么决定的?(2)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样的设问比较直接、乏味,不易触动学生的思维。我们可以转变思维方向,通过学生身边这样的一个实例设问导入:某校高一学生李立,在过生日的当天放学后,大方地请几位同学去麦当劳餐厅吃一顿。这时张勇正好经过,李立问张勇:“今天是我生日,我请客去麦当劳,走吧!”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张勇犹豫了。

问:(1)现在中学生过生日时请亲友、同学去饭店吃饭,并接受礼物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你是这样过的吗?

(2)如果你是张勇,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这样的设问既能有效突出教材内容的中心,又能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参与。

二、放飞思维

在政治课堂上,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在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方面存在这些现象: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立即要求其回答;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课堂氛围始终处于一种不冷不热、不动不静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从某个角度说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要把农村高中政治课堂变为生成性的高效课堂,必须要解放学生的脑,解放学生的嘴,放飞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勤思善想。同时,要确保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三、包容错误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一个讲解者,处于权威地位,学生则处于弱势地位,基本上没有发言权。而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作为农村普通高中的政治教师,要让课堂教学实现生成性,就必须让学生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教学,给他们享有受到平等对待和不受歧视的权利和自由。具体来说,就是在课堂中应善于倾听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正确的回答给予赞赏,对错误的回答也应给予宽容、欣赏。这样才能使学生放开思想羁绊,畅所欲言,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四、鼓励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作为政治教师,课堂上应善于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有时提出的问题不一定很准确、到位,但是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敢于用怀疑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过程,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学会将知识迁移、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总之,农村普通高中学校的教育教学有其特殊性,政治课堂教学要实现其生成性,务必要结合农村高中学生的特点去操作,因材施教,灵动教学,这样高效课堂的目标才能达成。

上一篇:系列作文下一篇:美术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