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2024-06-02

反思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精选十篇)

反思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篇1

分式的运算是分式全章的重点内容,分式的四则运算是本章的一个难点,学好分式的加减运算为分式的四则运算打下基础.分式的加减安排了两节课,异分母分式的加减在学习了同分母分式的加减后进行,通过类比异分母分数的加减,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了新知.

目标预设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课特点及学生的学情,我的预设目标是:

1. 理解、掌握异分母分式加减的法则,并会运用法则进行分式的加减法运算.

2.通过类比的方法,自主探究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和运算的步骤.

3.培养学生学会用“转化”“类比”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运用法则进行分式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主问题导学,我的生成策略是:

1. 自主探究

问题1:甲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需n天,乙工程队要比甲工程队多用3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两队共同工作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

问题2:2001年、2002年、2003年某地的森林面积(单位:公顷)分别是S1,S2,S3,2003年与2002年相比,森林面积增长率提高了多少?

提出要求:读懂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表示是什么运算.

学生自主探究后回答:如何列式,列式后发现这是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引入本节课课题,引出新的知识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解决新问题的欲望.

2. 自主学习与思考:分式的加减法与分数的加减法类似,它们的实质相同.观察下列分数加减运算的例子:,,,.你能经过推广而得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吗?我设计两个预习主问题:

(1)课本中是用什么方法研究得出异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的?

(2)分析计算回答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解题与步骤是什么?

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类比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先通分,再转化为同分母分式,将新知转化为旧知.此时,我又适时添加了一道分母为多项式的异分母分式加减的例题:计算,让学生们思考,学生又归纳出若分母为多项式,先分解因式,再通分,且进一步巩固通分的关键找最简公分母.通过分析例题的解题过程,概括出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一般步骤和一般方法规律.

3. 通过合作交流,引领提升.预设三个主问题:(1)研究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方法是什么?(2)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是什么?学生探究归纳出本课用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异分母分式加减法这一类的问题,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用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炼本课知识要点以及方法规律:异分母分式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分式(分母为多项式先分解因式再通分),再依同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计算,最后约分化简.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意识的培养,并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方法规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研究新问题的能力,通过新问题的研究完成知识的深化.

4. 在范例点击中提高能力.我设计的主问题是:如何计算整式与分式的加减?如,并让学生思考,整式与分式加减法的思路是什么?学生在原有经验(整式与分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得到解决方法:把整式看作分母为1的式子,接下来,问题很快得到了正确的解答.此时,我及时进行了变题训练,出示了一道类似的计算题,计算:,将整式放到分式后,这题相对于例题而言较难,涉及添括号,整体思想的应用,所以,我首先让学生观察题目,简述注意点后,分别请了两位副组长板演,通过当堂反馈,优化方法,学生掌握得不错.

通过此活动,锻炼了学生运用法则进行计算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把课本习题引申、拓展、变化,展示给学生一个新的思维空间.

5. 在练习反馈中促进新知的生成.我设计四道反馈练习,计算:①;②;③;④.

通过拓展延伸,锻炼了学生运用法则进行计算的能力,组内成员交流解题格式、解题思路,针对错误组织讨论并修正,促进新知的生成,再次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6. 以评价反思促生成.对照目标我设计的主问题:①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在知识应用中需要注意什么?②你学到了什么思想方法?③你还有什么收获?还想探究什么问题?反思达成度,对照练习中易错的问题反思注意点,针对学习过程反思新知的研究方法,从而逐步做到学会学习.

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篇2

一、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既需要教师课前精心预设,也需要动态教学资源的有效生成。“预设”,众所周知,是指教师在课前对自己教学的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从这个角度说,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字面的意思理解就是指事物的发生形成。所谓课堂生成,是指课堂教学中的不可预知的发展,即这种发展不是靠逻辑可以推演出来的,它往往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怦然心动”、“妙不可言”。

可见“预设”重视的是显性的、结果性的、共性的、可预知的目标,体现的是对文本的尊重,强调教师的设计与安排,张显的是教师的主导性。相对而言,“生成”追求的是隐性的、过程性的、个性的、不可预知的目标,它着重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强调学生的活动与思维,张显的是学生的主体性。生成,离不开科学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教师需要认真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预设与生成,使两者相辅相成,和谐共生。

二、“少一些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要想有精彩的课堂生成,必须作精心预设,因为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有许多不可控的生成性因素,教师再精心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我们谈的“少一些预设”是指少一些硬性方案,多一些弹性和灵动。

预设什么?指课前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等等,它要求教师注重自身的专业素质,使自己具有丰富的理论积淀和实践经验,能从广度和深度上研究教材,能精心地设计教法。其次,教师能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充分地尊重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对象——文本。

怎样预设?我认为教师除了要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大环节和关键性内容的把握之外,还要主动地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思维特点及情感体验,并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找准教学起点,精心预设教学过程,充分地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如学生提出哪些问题,自己该如何引导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的富有弹性的教案,这样教师才能在变幻莫测的课堂中胸有成竹,挥洒自如,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敏锐地捕捉到难以寻觅的生成的火花,并不断地有效生成。

三,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生成资源

英语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篇3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给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地发挥提供时空余地。”注重课前精心预设,关注课堂动态生成,思考如何引导那些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构建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新课堂教学结构,使英语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涌动生命的灵性,这正是新课程改革所期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一、重视教学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切教学都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预设”是相对于“灌输”的一种行为准备,“生成”是相对“接受”的一个思考活动过程,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当教学生成与预设出现矛盾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表达和表现的机会;其次,预设再充分,绝不可能考虑到教学生成的全部内容,这就要教师注重设计一些有弹性的教学预设。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基础上预设。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可以使教师捕捉和接纳学生的经验与创造。杜威斯说过一句话:“虽然我们可以把马引到水边,却不能迫使它饮水。”由于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认为最理想的教学活动就是完成预设的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曾几何时,我们对待课堂中生成资源的态度和我们对待生活垃圾颇为相似。我们认为垃圾就是废物,必欲弃之而后快,而今天,我们终于认识到,没有所谓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我们对待课堂中生成资源的态度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以前,我们一味地讨厌、惧怕“生成”,对它常常视而不见,任凭那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自生自灭。殊不知,只要我们尽可能地将其转化为积极的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就能让全班学生都受益。

二、英语活动的设计要关注开放生成的课堂

1、在对话中“生成”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于文本的对话应当是平等、互动的过程。在课堂“对话”中,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发现他们思想和语言的闪光点。如在教学Hobbies时,教师可以通过谈话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已经学过的词组draw pictures, listen to music, play basketball, play football等,来表达出学生真正的业余爱好。如果自己的爱好不会用英文表达可以用中文来说,刚好有一个学生说到拍照,顺便引出要教的词组take photos,那么我们教授的内容就可以在与学生的对话中“生成”。

2、在适度拓展中“生成”

英语课程应当开放和充满活力,这就要求我们拓宽英语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Unit 1Welcome back to school时,说到国家的名称时,有些学生在下面按捺不住,用中文说:I’m from … 韩国,朝鲜等等,我顺势就把这些单词教给学生们,并且把这些国家的国旗的意义也介绍给学生听,学生们都听得很认真,觉得很有意思,并且我请学生们在课后收集他们感兴趣的国家名称和国旗意义,学生们兴趣很高。过去我们往往把这样的随机拓展看成是不“紧扣教材”而加以否定,而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应当得到肯定。因为在自主学习中,“旁枝逸出”是完全正常的。现在,我们认识到了英语学習不是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陆游在《示子遹》中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适度的随机拓展,体现了英语教学的丰富性。当然,拓展不能离题太远,要避免那种过度发挥。

3、在创造中“生成”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课堂教学如果能向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无疑是很好的“生长点”。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儿童具有创造的天性,假如老师为学生搭建一个舞台,他们的创造潜能可以极大地得到发挥。课堂教学中大量的事实表明,我们往往对学生的创造潜能估计过低。而我们的种种不放心和不放手,最终将导致学生思想翅膀的退化而永远不能高飞。英语教材基本上每一单元的内容教完后都可以拓展,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后收集相关资料的词汇。如果我们能抓住时机让孩子创造,这些地方就成了课堂的“闪光点”,而学生也能在创造中感受成长的快乐。

课堂上预设与生成的资源因素具有方向的不确定性。不同的方向,教育价值的大小不同,有的还可能产生负面教育效应。所以,教师在课堂的生成中要注意把握好方向,适时地作出反应和调整。既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心灵的自由,又要潜移默化地渗透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既要大胆猜测,放飞想像,又要尊重事实,讲究科学;既要有教师的宽容和学生的自主,又要有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律。这样才能真正达成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实现课堂教学无序和有序的统一。我认为一节课它体现的生成应该更多的是教师预设下的生成。生成,因预设而精彩。而那些“不曾预约的精彩” 只有教师对课堂上这些生成性因素进行巧妙把握,才能提升我们课堂教学的价值,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也才能让学生的灵性得以真正释放。

反思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篇4

一、精心预设,为生成奠基

1. 预设要兼顾整体与个性的和谐发展

如在教学《风》时,在拓展延伸和环节中,我让学生也模仿课文也写一、二节诗。提出要求时,我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探究方案:⑴有灵感的同学,可以直接执笔写下来;[2]觉得表达上还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和组内的同学讨论一下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⑶一时半会儿无从下手的同学可以先倾听和借鉴同学的作品,课后去完成。这样的设计不仅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同时在要求的层次性,方式的选择性和自由性上,使语文教学有了更广阔的灵动空间,还兼顾因材施教,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尽可能和发展。为接下来的精彩生成施足了营养。

2. 预设的目的和内容要从突出教法向凸显学法转变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思维方式和心智水平,然后预设多种可能,使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能灵活变通,而且趣味盎然。

如:把下列词语组成一句话。

小姑娘妈妈远方的想念十分

预设:⑴小姑娘十分想念远方的妈妈。[2]远方的妈妈十分想念小姑娘。⑶妈妈十分想念远方的小姑娘。⑷远方的小姑娘十分想念妈妈。⑴、[2]句一般觉得是妈妈在外,小姑娘在家;而⑶、⑷句一般认为是小姑娘在外,妈妈在家。这两种现象在生活中也都是存在的。教师只有在熟识文本,充分了解学生,通过精心的预设,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才能击出创造之光。从而课堂生成更显五彩斑斓,不拘一格的课改精神。

二、关注生成,为预设护航

1. 整合生成资源,调整预设目标

面对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教师不应拘泥于预设的教学规程,而应独具慧眼,敏锐地捕捉课堂上的的生成资源,并将即时生成整合到课堂临时设计范畴之中。如:在《威尼斯的小艇》的教学中,教师在感悟课文后引导孩子们质疑,学生和教师一起提炼出了主干话题:作者写夜景与小艇的作用有什么关系?就在这节骨眼上,一个孩子提出了跟讨论话题似乎毫无关问题:“课文前面说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而这里却说‘残破的桥梁横在水上’。这残破的桥梁破破烂烂的,不是有损威尼斯的美名吗?”教师见学生普遍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便放弃原来的计划,组织学生探讨:

生1:不是真的桥梁残破,而是桥的影子残破;

生2:残破正好说明威尼斯的古老;

生3:是威尼斯这个城市文物保护意识的表现;

生4: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因此桥不需要修;

生5:残破也是一种美丽。

以上的教学片段,教师充分利用动态生成资源,调整了原先的预设,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共同生成了“不可预约的精彩”。

2. 引导生成发展,体现预设价值

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导致了课堂生成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主导作用进行有效的价值引导和人文点化。对于学生生成的富有创意但陈述不清的信息资源,教师应采用语言补充、直观辅助、重点强调等方式让全班学生清析地感受这一生成性资源的优势所在;对于学生生成的偏离方向且存在错误的信息资源,教师则应通过追问寻错、争论辨错、反思纠错等方式引领学生回归符合学习要求的正确轨道上来。

如: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体会。生A:叶圣陶先生批改作文认真细致。生B:叶圣陶先生关心青少年一代等。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搞清楚为什么叶圣陶的人品和作品都堪称楷模,为什么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等知识要点,从而促进学生深入学习。

从这一案例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假如教师的作用仅仅是偏留在学生原始的生成资源上而不给予即时引导,那么课堂生成的丰富价值将会大打折扣,严重的还会对学习产生误导。所以关注课堂生成,价值引导至关重要。

3. 提炼生成信息,超越预设目标

在落实教学目标过程中,教师要开放地接纳始未料及的生成信息,对一些极有价值的信息应给予引导、提炼,使之成为深层次,高质量的资源,要有超越目标的强烈意识。

这一课堂片段是对“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体”的最好诠释,体现了教为学服务,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该教师采用了延迟评判及激励性评价后课堂生成出更多的教学资源,超出了预设目标。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说预设教学是一曲平缓音乐的话,动态生成就是这首乐曲上跳动的音符,有了这样的音符,乐曲才更显生动,才更具有活力。

我相信,只要我们精心预设,关注生成,预设和生成就能和着生命的节拍在课堂教学舞台上和谐共舞;实现“课在人中,人在课中”的美好境界!

摘要:预设和生成是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若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缺乏必要的开放不断生成,课堂教学会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活力,使师生生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精心预设,关注生成

参考文献

[1]王卫红,孙艳春.追寻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和谐境界.《考试周刊》,2009(48)

教学反思-生成与预设中学生作文 篇5

周五上百花园五之前,我没有注意到原来上课的时间和学习的进度有这么一个契机。

周五是一个星期的尾声,而百花园五是学习第五单元的尾声。如果用这个契机来做导入的话,相信效果一定会不错的。可是,我在备课的时候却没有想到,而到了上课的时候,突然有学生提到今天是星期五,好多“五”啊!后来,我接着他的话,将导入的预设变了一下。于是,生成的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都说万事开头难,而事情若是有了个好的.开始,结果也差不了哪里去!这节课在师生互动方面比较明显,还好没有出现尴尬场面。现在想来,有时候生活中有很多契机,但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生活中有时会出现意外,而课堂中也如此。当预设受到冲击时,教师的教学机智便要登场了。若处理得不好,生成的课堂可能就无法受控,尴尬的只剩下我们老师了。

小学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篇6

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如果没有课堂生成,学生的主体性将无法体现,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就不是真实的,从而无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虽然我们对课堂进行了预设,但是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按照预定的路线进行。那么,该怎样转变意识理念,关注课堂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呢?

一、尊重学生的生成,给学生的生成营造氛围

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在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智慧潜能会如同火山爆发般的吐露出来。这时不让学生去自主研究也不行了。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是这样进行预设的: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哪些条件有关?同学们有过预习并经过思考,纷纷发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边的高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斜边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相邻的两条边的夹角有关。”前三个问题我都有预设,而第四个问题超出了我的预设。尽管有些胡思乱想,但我认为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很有价值,因此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就这几个问题进行探究,找出其中的规律,并举出生活的实例来验证。结果,学生探索热情高涨,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内容掌握的更为牢固。

二、在“预设”中给生成留足空间

在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

例如:我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课前发现班级中大部分同学在平时的购物中已经有计算小数加减法的生活经验,有一小部分同学已经初步知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于是,我果断地将原先教材安排的小步子教学进行了整合。采取了开放式的教学:在课开始时,我出示纸尺子让学生观察长度并用米做单位表示长度(两位小数),而后撕掉一部分让学生说说剩下多少米?学生自己解决了这道一般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小数减法题。我又让学生把式子中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来表示,从而比较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相同计数单位对齐)。接着让学生想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中还会有什么特殊的情况,编成题自己解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学生通过思考交流生成出了所有的特殊情况(结果末尾有O的,需要借位的,整数减小数)。反馈时,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再通过老师的追问,学生自主地归纳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相互启发,互相指导,互相渗透。一节课就学会了原来需要3节课来解决的内容。

三、及时调整预设,为生成腾出空间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有这种意识了,在课堂实践中也好好的做了,遇到超出预设的现象也会合理的去处理了,给学生腾出空间,为学生生成提供条件,鼓励学生生成。

例如:教学“角的认识”时,我提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关于角你知道些什么?这下可好,学生说羊角、牛角、尺的尖尖角,甚至于人民币中的角,样样都有。这正是学生认识的生活中的角,教师要耐心等待,多加鼓励,巧妙引导。教师可以启发:“数学中的角与刚才说的生活中的角有所不同,请你画出一个你认为的角。”学生在画角的过程中,充分显露思维水平,互相启发、交流、逐步完善。只要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有足够的教学机智,给学生留有空间,就可能将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

四、让预设与生成和谐共处

反思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篇7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身参与知识掌握的情感, 是唤起他们学习兴趣的关键”。基于上述原理, 教师在平时的“预设与生成”教学中, 可采用多媒体设施预设“视听”情境, 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表演、课堂实践的兴趣, 结合教学内容, 生成演绎教学课堂,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参与情趣, 打造语文动感课堂!

【教学案例】

例如, 在进行《草船借箭》一文教学时, 我便采用了“多媒体预设情境, 生成演绎课堂”的策略。首先, 在课前, 我预先下载了《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的“草船借箭”片段, 并提前规划好了“视听预设- 兴趣激发- 演绎生成”教学的流程;其次, 在课堂教学实施时, 我先为全班同学播放了视频片段, 由于片段与书本教学内容相关, 大家看的津津有味。此时, 我则趁热打铁, 抛出一些问题“诸葛亮是不是很神?能够预测天气?”、“大家想不想当一回诸葛亮?体会他的神?”……在视听效应的激励下, 全班同学跃跃欲试;再次, 我展现出我的预设想法……“草船借箭大家演”, 这一想法将大家的激情推向巅峰, 大家纷纷举手, 愿意上台一试, 整个课堂氛围异常活跃。

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变得“顺理成章”, 在我的引导下, 大家“自己动手”, 很快创设了一个临时的草船借箭场景, 通过小组配合, 组成了几个临时的“剧组”, 按照次序上台演绎, 大家各展神通, 有的“剧组”完全按照视频中的流程演绎, 而有的“剧组”则创造性地改编了原有剧本, 演绎了一些新的桥段。总而言之, 围绕“草船借箭”这一教学内容, 大家展开了演绎教学竞赛, “视听预设, 演绎生成”的教学理念完全实现!

二、以精读预设“情感”场景, 生成读写融合教学课堂

情与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善于层层渗透的关键要素!脱离了情感内涵的语文课堂教学, 将变得枯燥、乏味, 缺乏人性化。而如何通过情感场景设计, 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场景?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做出了自身的尝试。笔者认为, 借助“预设与生成”教学理念, 教师可将“情感渗透”与“读写教学”融合起来, 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 巧妙地预设“情感”场景, 生成“读写融合”教学课堂, 实现语文教学的一体化, 延伸课堂教学的综合效应。

【教学案例】

例如, 在《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教学中, 我便采用了“精读预设情感场景, 生成读写融合课堂”的策略, 为学生打造了“情意浓浓”的课堂氛围。

首先, 我提出问题:“作为我国建筑史中的奇葩, 圆明园流失在历史长河中?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略带情感, 精读课文”。

(大家开始精读课文)

其次, 当全班同学完成精读后, 我又提出情感引导性问题:“谁能告诉我, 读完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大家开始了热烈的探讨:“我的心情很沉重!甚至有些压抑!”、“落后就要挨打, 自强才能生存!”、“清政府的腐败懦弱, 让圆明园被付之一炬”……大家的热烈探究, 使我感受到:我的情感预设起到了效果, 于是, 我趁热打铁, 提出新的要求:“假设圆明园没有被毁灭, 你们的心情又会怎么样呢?请大家重新齐读原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再次, 当全班同学完成二次精读后, 我说道:“阅读完后, 大家有没有一种想用手中的笔抒发情绪的冲动?”在连续的精读预设下, 全班同学摩拳擦掌:“我要用笔痛斥八国联军的罪恶!”、“我要用笔歌颂我们祖国今日的富强!”显然, 通过精读预设场景, 大家的思想都得到升华, “预设精读”-“读写生成”的教学规划条件已经成熟, 于是, 我提出教学生成目标:“请大家结合《圆明园的毁灭》一文, 写一篇抒发自我情感的文章!”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 教师以“精读”作为情感场景预设的铺垫, 通过层层诱导, 将全班同学的爱国主义情感完全激发起来, 在此基础上, 顺势生成了“读写融合”教学场景, 强化了学生语文学习技能的锻炼, 在情意浓浓的课堂氛围中, 孩子们获得了语文学习的灵感!

三、以设问预设“思维”场景, 生成自主探究课外平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疑问本身就是一种学生求知欲望激发的刺激物”。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 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特征。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 预设“问题场景”、“思维场景”, 并将其延伸、拓展至课外,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案例】

例如, 在《草原》一文的教学中, 我将预设场景放在了课程结束前, 以连续性的疑问, 预设了“思维”场景, 并将相应的教学拓展至课外。

首先, 当完成课文教学后, 我提出问题:“学完《草原》后, 大家对草原有什么印象?”、“我们国家有哪些大草原?”、“你想去看草原碧蓝的天, 绿油油的草吗?”……上述问题的答案无法在书本上找到, 反而激发了学生们对草原的心向神往。

其次, 学生们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便将问题抛回给了我。“老师, 我们没去过草原, 如何才能欣赏草原的美景呢?”、“老师, 给我们出个主意吧!”学生们的问题使我意识到, 我的“疑问预设”起到的效果, 于是, 我趁机给出了建议:“既然大家对草原如此向往, 回家后, 大家勤动手, 多动脑, 利用网络收集一些关于草原的资料, 明天交给我吧!做的好的同学会有奖励哦!”

许诺的奖励, 再一次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而“课后网络探究”场景也顺势生成。次日, 同学们搜集的关于草原的资料便呈现在我的办公桌上, 有图片的、有文字的、还有图文并茂的!异常精彩!

上述案例证实, 在语文教学中, “预设与生成”的设计不应仅局限于课堂, 还可拓展至课外, “课内预设, 课外生成”交替融合体现了语文“教学做合一”的理念, 真正展现了语文学习“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预设与生成是一种高效的教学策略。本文论述了一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教学的经验, 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应。而本文的研究也证实:一个科学、合理的预设与生成教学设计, 能够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林海华.充分关注语文课堂的“预设”与“生成”[J].教育科研论坛, 2008 (6) .

谈谈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篇8

一、在“预设”中为“生成”做好准备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做出周密的安排,制定出详尽的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一切都是预设。因此,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进行精心的预设,预设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生活中有怎样的体验、探究会有哪些答案、练习会出现什么错误……课前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有利于激发精彩的生成。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是这样预设的: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哪些条件有关?因为学生有过预习,纷纷发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边的高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斜边有关”。由于这些问题我课前都有预设,所以在学生们回答时,就能及时出示多媒体课件给予辅助,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的演示,有效地帮助了学生进行理解。接着我再引导学生就这几个问题进行探究,找出其中的规律,并要求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来验证。学生探索的热情高涨,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内容掌握得更为牢固。

二、在“预设”中给“生成”留足空间

在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同时这种预设也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预设。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品质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

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课前发现班上大部份同学在平时的购物中已经有计算小数加减法的生活经验,已经初步知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于是,我果断地将原先教材安排的小步教学进行了整合,采取了开放式的教学:在课开始时,我出示“纸尺子”让学生观察长度,并用米做单位表示长度(两位小数),而后撕掉一部份让学生说说剩下多少米?学生自己解决了这道一般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小数减法题后,我又让学生把长度用厘米作单位来表示,比较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相同计数单位对齐)。接着让学生想一想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中还会有什么特殊的情况,编成题自己解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学生通过思考交流生成出了所有的特殊情况:计算结果末尾有0的、需要借位的、整数减小数的。反馈时,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自主地归纳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相互启发,相互指导,一节课就学会了原来需要3节课才能解决的内容。

三、调整“预设”,为“生成”提供条件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有时,由于教师没有预见到学生的个别生成,所以一旦学生提出来之后,教师没法及时调整自己的预设,只能匆匆的予以否定。当然,这也是教师应变能力不足,平时训练中没有重视学生的生成。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有这种意识了,在课堂实践中一旦遇到超出预设的现象就会合理的去处理,给学生腾出空间,为学生生成提供条件,鼓励学生生成。

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我提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关于“角”你知道些什么?问题一出来,学生的回答是五花八门,学生说羊角、牛角、尺的尖尖角,甚至人民币中的角。这正是学生认识的生活中的角,这时教师要耐心等待,多加鼓励,巧妙引导。教师启发:数学中的角与刚才说的生活中的角有所不同,请你画出一个你认识的角。学生在画角的过程中,充分显露思维水平,互相启发、交流,逐步完善。所以,只要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有足够的教学机智,给学生留有空间,就可以将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

四、不拘“预设”,灵活应变“生成”

尽管在课前的设计中,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做了设想,然而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千变万化的,他们想象力往往无法准确估计,更多时候预设与现实截然不同,当教学不能再按预设展开时,就需要教师冷静思考,巧妙捕捉其中的“亮点”资源,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教学顺利展开。

在生成中灵活选择预设。课前教师对教学方案进行了多维预设,这为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题“1时=()分”让学生讨论,这时除少数学生保持沉默外,许多学生未讨论就脱口说出了答案。这时我灵活地在“对未知的探索”与“对猜想的验证”两种预设中,选择了“对猜想的验证”,通过“拨学具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验证了自己的猜测,学生在此过程中成功建构了知识的意义。

在生成中机智整合预设。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师生交往互动的具体进程,对学生在课上生成的各种信息作出快速分析,并恰当地整合在课前的各种预设。这时,教师的思维更多表现为整合性。我在新课的巩固练习中,通常会预设“三个层次”:第一层,简单应用,巩固认识;第二层,灵活运用,形成策略;第三层,综合运用,获得技巧。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有可能跳出第一预设(巩固认识)和第二预设(形成策略)而直接进入第三预设(获取技巧)。如果这时教师还是循规蹈矩,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受到影响。这时,教师可以机智地对学习活动进行整合,主动让学生到台前唱主角。通过质疑交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学习,相互补充,获得不同发展。

在生成中果断放弃预设。以“方格有多少”的教学为例,课前预设是在学习1~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编制6的乘法口诀。上课伊始,我出示了教材上的方格图(每排有6个方格、共有9排),让学生根据方格图编出6的乘法口诀,学生很快编完了。这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有位学生说:“有办法编出7的乘法口诀。”我问他:“你有什么办法?”他回答:“我在方格图上再画一排方格,这样每排就有7个了。”我对这位学生的勤于思考给予了肯定,并甩开了预设的教案。随即在方格图上用红粉笔画了一排方格,问学生:“你们能试着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学生们异口同声答道:“能。”接着学生便积极地编起来……

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为课堂添彩 篇9

一、悬疑预设:促使生成更主动

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疑问开始。只有预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 才能驱动学生去认识和感悟, 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有力保证。如果学生对教师的预设置若罔闻, 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怎样让学生在疑问中开启思维的大门是我们需要精心思考的问题。

教学片段一:在执教“计算机安全与使用道德”时, 我先从一个有兴趣的故事导入——

师:一位朋友在Q Q上给我留言:你好, 别人给我发了一段Q Q视频, 那人的Q Q昵称和你的一样, 也叫“边城浪子”, 不会是你吧?表演得也太露骨了点儿。希望不是你, 你看看吧。http://www.18hi.com/a b c.e x e。啊?我的隐私怎么会出现在网上!同学们给我出出主意, 要不要点击一下看看?

生 (异口同声) :要。

教师点击链接, 随即弹出一个恭喜发财的对话框, Q Q掉线了, 教师输入密码也无法登录, 电脑的文件图标变成了一个个举着三根香的熊猫。

生 (惊叹) :中毒了。

师:大家想一想, 这个电脑病毒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如果不点击这个链接会中毒吗?中毒的症状是什么?

教师用简洁的语言, 将知识与技能融入一个悬而未决的故事情境中, 并适时将问题抛给学生, 引出病毒的特征。整节课, 学生积极思考、广泛参与, 自始至终沿着“中毒、解毒、破毒、防毒”的主线攻关。因为摆在学生面前的是可恶可恨的病毒, 是他们的电脑经常被侵犯和破坏的罪魁祸首。教师的“经历”唤醒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洞察力, 预设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意愿, 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经历”的感觉。

二、弹性预设:促使生成更有效

一个班级里, 学生的信息技术起点总是参差不齐的, 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一视同仁”将导致水平高的学生无事可做, 水平低的学生做不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设计任务时要难易搭配、弹性预设, 真正体现因材施教。

教学片段二:在执教“文件的下载和压缩”时, 我针对学生特点和能力差异设计了一个弹性方案:网站上还有很多Q Q表情, 让我们把特别喜欢的表情挑选出来, 压缩后带回家吧。

入门级:选用合适的方法下载Q Q表情, 用“姓名+‘的表情’”作为文件夹名进行压缩, 保存到桌面。

高手级:选用合适的下载方法快速下载Q Q表情, 用“姓名+‘的表情’”作为文件夹名进行压缩, 保存到桌面。为保证文件安全, 设置压缩密码, 并创建自解压文件。

学生通过自主选择两个级别进行练习, 在“点菜”中满足了自己的学习需求, 充分体现了预设的可预见性。

三、预设“错误”:促使生成更有价值

错误资源有时是引导学生攻克难点的突破口, 是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刻意的“错误预设”, 更会激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让他们带着“错误”去思考, 变废为宝, 让错误更加美丽。

教学片段三:

师:同学们, 初三毕业以后大家都要各自奔赴新的战场, 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同学间的联系方式呢?

生:同学录、Q Q号。

师:有几个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这是×××同学用E x c e l为大家做的通讯录。请大家分析一下, 他的作品有哪几处需要改进?

初中生不像高中生那样内敛, 敢说、敢批评是他们的风格。顿时, 一石激起千层浪。

生1:表格少了一行。

生2:没有合并相应单元格、

生3:表头斜线和底纹没有设置。

……

信息技术课堂上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有时错误也是一种机遇, 教师应该有勇气和机智去把握。有些教师故意逃避错误, 把教案设计得滴水不漏, 却限制了学生思考和表达的空间, 扼杀学生的灵感。教师如果能精心设计和利用这些“错误”, 让学生带着“错误”去感悟、去辨析、去比较, 在矛盾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堂生成就会变得货真价实。

四、无心插柳:促使生成更精彩

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欲望是经常诱发课堂意外的小插曲。对待这些意外, 教师不能回避、听之任之或放纵忽略, 应判断其价值的大小, 重构课堂内涵, 演绎意外精彩。

教学片段四:在执教“认识PowerPoint”时, 我先预设这样一个问题:请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打开P o w e r P o i n t。学生各显神通。有的用双击桌面中的PPT图标, 有的单击“开始→程序”中的PPT程序。突然一个学生举手:“老师, 我有不同的方法。”只见他熟练地通过键盘win (微软视窗键) 键打开“开始”菜单, 接着把光标移到“程序”中的M i c r o s o f t PowerPoint, 按回车键打开了PPT程序, 完全用键盘代替了鼠标操作。我让他介绍一下发现这一功能的经历。“老师, 你不是常说单击‘确定’就是按回车键吗?所以我就觉得既然回车键可以控制菜单, 那么其他键一定都有自己的特定功能, 就经常试一下其他键, 果然我发现按下w i n键代表打开‘开始’菜单, 还发现A l t+F 4组合键代表关机”。我当即表扬了这位学生。

课堂上学生的意外发现证明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求知欲望。教师不能低估学生的探究能力, 不能用成人的角度来评价和衡量学生的质疑。试想, 教师当时如果忽视了学生的发现, 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那么谁还敢越雷池半步?这将在无形之中扼杀学生的创新发现, 埋没学生的闪光点。这个小小的插曲看似波澜不惊, 却蕴藏了教师内心预设与生成的博弈过程, 最后教师把意外当成了教学资源, 生成了精彩。

追问:实现语文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篇10

面对课改,笔者起初也很不适应。刚到学校,正逢我县大力建设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题的课堂文化,课改要求教师将课堂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然而,导学稿简单的程式化训练题,总让人觉得缺少了语文课该有的美感:上课有时仅仅停留于导学稿的讨论,学生的学习只能停留于表面,浮躁而没有真正提高其语文素养;听一些教师的公开课,总觉得语文课该有的语文味丢失了。无论何种上课模式,初中的语文课总得有一些深度,有点内涵。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在合作学习中变得更丰厚、更有张力,语文味更浓郁?如何更好地运用导学稿呢?这是笔者苦恼的问题,也是苦苦思索的问题。导学稿毕竟只是一张纸,如何将它用好、用活,在二次备课时,需要我们精心准备的。若要细读文本,探幽索微,提升语文味还非得追问不可。所谓追问,就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追问,历来与教育行为共存,孔子的 “循循善诱”,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乃至当今我们常说的启发式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其行为实质就是追问。那么,如何设计追问才能挖掘文本深度, 丰富语文课堂?这就要结合文本特点找到点。

一、粗浅、平常问题上预设追问

一堂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课,如果没有教师的追问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只是一些思想的碎片,可能会缺乏广度和深度,学生的感悟更无从谈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规律设计追问,并尽可能做到由浅入深、由粗到精地解读文本。

导学稿编制时不能太细碎,否则上课变成对答案,语文课的语文味丢失了。那么,如何挖掘文本内涵呢?在二次备课时,在原有粗浅、平常问题上可事先预设一些追问。在上《信客》一课时,在导学稿上, 我们设计了一个问题,即给信客建立档案,其中有一项:“信客”名什么?学生展示时眉头紧锁,回答不出。其实这是我们预设好的,教师这时赶紧追问:信客为什么没有名字?学生马上恍然大悟,有学生说: 本文写的是一门职业。有学生说:信客太普通、太平凡,没有什么名气。那么平凡的人,只是一种职业有什么值得作者写呢?教师的追问紧接而来,不经意的一个个小追问吸引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同时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原来《信客》作者所传扬的正是一种默默奉献、恪尽职守、忍辱负重的普通人精神。

可见,“追问”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课堂对话”精彩而深刻,使课堂教学真实而有成效;“追问” 是实现课堂“预设与生成”的桥梁,让学生由感性走向理性,有照亮课堂智慧之窗的魅力。

二、意外、错误处抓住时机追问

课堂是孩子们的课堂,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场面,对此笔者也深有体会。还是传统课堂的时候,有一次优质课比赛,笔者准备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节课。事先,笔者进行了精心备课,多次试上课,原以为万无一失。没料到,在笔者提出:作者观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存在,论据是几类有信心改变中国的中国脊梁时,有学生指出:没有明确的人名,论据不充分。为了赶进度,笔者只是匆匆做了回答,但那学生不能完全接受,整堂课始终举手,笔者也非常紧张。现在试想,如果当时能停下来,追问:几类人为什么不能证明观点?你试着来改为几个人,你认为这样效果好吗?虽然可能无法完成准备好的上课内容,但智慧的火花就在不经意间碰撞出来了,由此推断,笔者失去了一次大好时机。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响应的变动。”因而现在的课堂,笔者留意着课堂的一切细节,并有强烈的主导意识和追问意识:用心倾听,敏锐捕捉学生答问的倾向与不足;机智地作出反应,组织整合新问题,尽可能抓住一切时机。在上《云南歌会》学校公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云南的歌会写了哪几个场景?结果有学生立即站起来回答: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他的答案跟标准答案一模一样。如何办?笔者沉住了气,微笑着说:你从参考书中找来的答案吧?那你说说这个答案好在何处?那学生立刻思索起来,随机说:用了对偶,句式整齐。我立即又问其他学生:有补充吗?于是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有的说语言简洁;有的说用字准确;有的说用字生动,并举例“漫”,生动写出了女孩悠闲、 快乐的姿态。大家讨论得不亦乐乎,原本一次失败的上课经历,因这一追问而让课堂活了。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从中笔者感悟到:我和学生的语文能力都进步了。

在课堂意外处、学生回答错误或提出疑问处适时追问,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效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语文课堂也在合作学习中变得更丰厚、 有张力了。

三、无论何时必须有效追问

追问当中的有效就是教授者有成效,学习者有收获,二者应是均有所得。这是与有效教学相一致的,有效教学也就是要让教者行之有效,学者学之有果,否则只能视为无效教学。笔者曾经听过一堂课,教师反复问学生:老师帅吗?老师是否风度翩翩?这些问题除了博得一些笑声,活跃一下气氛,对于教学毫无意义。从此,笔者时刻警醒自己,一堂课四十分钟,尽量不能出现无效环节。

在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时,我们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能体味苏轼当时的心情吗?有小组展示悠闲, 有小组说悲凉。这时矛盾出现了。笔者就抓住矛盾追问:苏轼为什么会如此之闲呢?有的学生说:他没有公务在身。笔者紧接着又追问:既然如此之 “闲”,苏轼是不是真的就那么安适自在呢?请仔细品读文章末“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耳”是什么意思?学生说“罢了”。笔者继续追问:从“罢了”这个语气词中,你又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于是,学生脱口而出的是“苏轼被贬的凄凉、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 这些复杂的情感,他们对苏轼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用一系列追问体味作者微妙的心境,能使学生的文本阅读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可见有效的“追问”能强化阅读氛围,让学生投入到文本的阅读之中,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成为“乐之者”;有效的“追问”也能搭建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舞台,让学生在思考中感受,在探索中顿悟,使之“柳暗花明”;有效的“追问”更能引领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展开思维的翅膀,使之“一览众山小”。

上一篇:遭遇外星人下一篇:测试用例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