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D疗效

2024-05-02

CKD疗效(精选四篇)

CKD疗效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选择病例

1.1.1 纳入标准 ①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学》 (第3 版) [2]制定。 符合原发性CKD 3-4 期诊断标准; ②15 m L/min/1.73 m2≤肾小球滤过率 ( GFR) <60 m L/min/1.73m2;③年龄18~70 岁; ④患有高血压, 并且严重感染,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得到有效控制;⑤没有接受透析治疗。 告知试验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恶性肿瘤、肝脏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 已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患者;干燥综合征、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 SLE) 等结缔组织病所致CKD;严重感染、创伤、损肾药物的应用、 血容量不足等可造成肾功能短暂可逆性下降的因素者。

1.2 一般资料

该研究整群选取2012 年12 月—2015 年2 月在该院肾病科进行治疗的46 例CKD3-4 期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 (n=23) 和治疗组 (n=23) ,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下:治疗组:共23例, 其中男13例, 女10例;年龄25~78岁, 平均年龄为 (52.4±26.2) 岁;慢性肾小球肾炎有12例, 肾囊肿3例, 糖尿病肾病5例, 高血压肾病3例;病程为1~10年, 平均为 (5.2±2.9) 年;CKD分期:3期12例, 4期11例。对照组:共23例, 其中男性患者12例, 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23~79岁, 平均年龄为 (51.7±28.4) 岁;慢性肾小球肾炎有13例, 肾囊肿2例, 糖尿病肾病有6例, 高血压肾病2例;病程为1~12年, 平均为 (5.4±3.1) 年;CKD分期:3期13例, 4期10例。经比较,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CKD分期及病程基本一致,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①对照组:给予低盐、低磷饮食、及优质蛋白, 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 控制血压血糖, 降脂, 纠正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紊乱, 同时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ARB) 等基础治疗, 疗程8 周。 ②中药组:除对照组常规治疗外, 给予口服中药方:茯苓15 g、白术12 g、附片9 g (先煎30 min) 、白芍12 g、西洋参6 g、黄连4 g、苏叶9 g、猪苓15 g、泽泻15 g、生姜12 g。 水煎服, 1 剂/d, 早晚分服。 灌肠中药方:生大黄20 g、白花蛇舌草30 g、六月雪30 g、丹参18 g、生牡蛎30 g, 煎成约200 m L药液, 待药液温度降至37 ℃左右, 采用推入法高位灌肠, 保留3 h。 隔日1 次。 疗程8 周。

1.4 观察项目与方法

①临床效果:参照2002 年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 ②治疗前后, 采用常规方法检测患者血清肌酐 (Scr) 、尿素氮 (BUN) 、血尿酸 (UA) 、肾小球滤过率 (GFR) 、血色素 (Hb) 及红细胞计数 (RBC) 。

1.5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包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 同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 而非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计数资料中的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对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 当P <0.05 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6%, 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1.3%, 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即中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见表1。

2.2 血常规指标

分别将治疗前与后, 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见表2。

注:同治疗前比较, *P>0.05, 同对照组比较, #P>0.05。

2.3 肾功能指标

在治疗之前, 两组患者的血肌酐 (Scr) 、尿素氮 (BUN) 、尿酸 (UA) 、肾小球滤过率 (GFR)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治疗之后, 治疗组Scr水平比治疗前低, 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照组Scr水平比治疗前则明显升高 (P<0.01) , 但两组间Scr水平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P<0.05) ;两组BUN水平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组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组UA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 , 对照组U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治疗组U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 ;治疗组GFR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 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照组GF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 , 且治疗组GFR比对照组明显升高 (P<0.05) , 所以治疗组改善肾功能, 保护残存肾单位明显优于对照组, 见表3。

3 讨论

自2002 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提出CKD的定义和分期以来, CKD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认可, 有关CKD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4,5]。 此病归属于中医学“关格”“癃闭”“肾水”等范畴。 中药治疗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包括口服和灌肠两种途径, 该研究主要通过两种给药途径结合以提高疗效。 结果显示治疗组尿酸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解除了尿酸对肾脏的再次损伤, 肾功能生化水平及肾小球滤过率明显改善, 有效阻止了CKD的进一步发展, 常规西药治疗对肾功能的保护有一定的局限, 中药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肾功能、生活质量及脾胃功能。 对于血色素两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严重肾性贫血加强补气血力度能否提高疗效, 需进一步探讨。 该病要长期治疗, 可以灌肠口服交替应用, 尤其要保持大便通畅。 该病主要为脾肾阳虚, 水气泛滥所致。 口服方中附片温肾扶阳, 振奋元气;白术、茯苓、西洋参健脾制水, 猪苓、泽泻淡渗利水;苏叶、生姜、黄连合用开降共施, 宣肺利水, 和中止呕, 阳虚日久, 必损阴液, 故用白芍配西洋参酸甘化阴, 生津补正。 诸药合用, 共起温肾健脾, 降浊和中, 宣通水道之用。

正常人每日摄入蛋白质后, 其代谢产物及毒素75%从肾脏排泄, 25%由肠道排泄, 慢性肾衰竭时肠道毒素的排出量从正常总量的25%上升到80%[6]。 中药灌肠可清除体内代谢产物, 补充必要的物质, 减少了肠内有毒物的重吸收, 减轻肾脏的负担。 中药灌肠方中大黄“下瘀血, 荡涤肠胃, 推陈致新, 安和五脏” ( 《神农本草经》) , 现代医学认为大黄能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7,8], 丹参活血化瘀, 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以利于代谢产物的排出;牡蛎、白花蛇舌草、六月雪敛阴散结, 清热解毒, 吸附肠壁血中之毒素, 以助大黄荡涤溺毒之功。 该研究中联合中药组23 例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且Scr、BUN、UA等肾功能指标恢复水平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 GFR水平反而有所下降, 而治疗组患者接受治疗后GFR水平得到回升, 推测原因为肾脏已处于慢性疾病后期, 肾小球滤过率已受到较严重的损伤, 在单纯给予西药治疗时药物的滤过能力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在给予中药联合治疗后此现象能够得以改善, 增强滤过率, 避免了药物堆积在肾脏造成的二次损伤。

王永钧等[9]曾进行了一项募集了315 例受试者的多中心、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其研究结果表明, 中药组方联合西药对3 期慢性肾病有良好的肾保护作用。 提示了中西药联合治疗该病的良好前景。 然而, 中药组方成分复杂, 在辨证治疗时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中药组方采取一定的调整。 该研究结果表明, 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 中药口服联合灌肠一体化方案, 治疗CKD 3-4 期患者, 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降低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 改善肾小球滤过率, 延缓肾功能恶化、 逆转或延缓CKD进程具有一定的作用, 与其他报道基本一致[9]。 然而该研究临床样本例数有限, 未来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对中西药联合治疗的疗效确证, 并深入探讨联合治疗的具体机制;该研究中展示出的中西药结合治疗CKD3-4 期的疗效潜力仍提示, 此种疗法有希望在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惠芬.实用糖尿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393-403.

[2]王海燕.肾脏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385-1386.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62-167.

[4]陈香美.全社会应重视慢性肾脏病的防治[M].医学研究杂志, 2008, 37 (9) :1.

[5]郑法雷, 章友康, 陈香美, 等.慢性肾脏病-公共卫生领域的新挑战-写在2009“世界肾脏日”之前[M].北京医学, 2009, 31 (3) :129-130.

[6]戴秀娟, 林沁.结肠透析治疗在肾脏病领域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 9 (9) :845-846.

[7]叶任高, 李彦春, 孙泽.大黄为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2, 12 (2) :107-108.

[8]杨俊伟, 黎磊石.大黄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实验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 1993, 9 (2) :65-68.

CKD疗效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自2005年~2012年, 共收治CKD-5D期合并脑出血患者21例次, 其中有3人发生2次脑出血。年龄31~76岁, 平均60.3岁。男性14人, 女性4人。原发病为慢性肾炎者10人, 糖尿病者3人, 高血压者1人, 多囊肾者1人, 病因不明者3人。其中有5人曾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 其中1人透析时仍服用小剂量抗排异药物。所有患者都曾经有高血压病史, 12人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 9人服用三种以上降压药。6人发病前1~3月没有服用降压药, 其中2人需要升压药才能顺利透析。均经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确诊脑出血。所有患者按发病的时间顺序 (我院于2009年7月后开展每日透析治疗CKD-5D期脑出血) , 2009年7月前的治疗为间断血液透析和间断血液滤过 (A组) , 7月以后的为每日透析 (B组) 。其中A组共14例次, B组共7例次。治疗前及治疗第3天、8天监测平均动脉压、血肌酐、血尿素氮、血钾、血钠 (血液检查均为替代治疗上机前抽血检查) 。并统计出血前1周平均血压的平均动脉压。

1.2治疗方法

1.2.1一般治疗, 绝对卧床休息, 降血压 (或升血压) 、降颅内压、抗感染、利尿、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

1.2.2血液替代治疗, 透析均使用一次性透析器, 膜面积为1.4, 血滤采用费森F60滤器。碳酸氢盐透析液, 其中19例次使用内瘘透析 (或血滤) , 其余2例次采用颈内静脉置管透析。血滤采用后置换, 治疗时间为4小时/次, 置换液为9000~12000ml, 根据透析 (或血滤) 时患者的凝血情况分别采用无肝素、体外肝素化或者极低量低分子肝素。透析液流量500ml/min, 血流量180~220 ml/min。间断血液透析或血滤每次2-4小时, 每周3次。每日透析者每次2~4小时。

1.2.2临床表现:表现为突然头痛7例次、呕吐12例次、失语5例次、感觉障碍6例次、偏瘫18例次、意识丧失6例次、病理反射阳性19例次、共济失调2例次、癫痫发作6例次。出血部位:10例次为基底节区出血, 4例次为大脑出血, 2例次为小脑出血, 2例次为脑干出血, 其中1例次合并腔隙性脑梗塞。

2结果

A组14例次, 好转7例次, 肢体偏瘫6例次, 死亡5例, 2例未愈出院。死亡在24小时以内的3例, 24~72小时的1例, 3天到1周的1例, 好转率为50.0%, 死亡率50.0%。B组7例次, 好转5例次, 肢体偏瘫5例, 死亡2例。死亡在24小时以内的1例, 3天到1周的1例, 好转率为71.4%, 死亡率为28.6%。发病以来相关检查情况见表1, 表2。

发病第3天, A组死亡4人, B组死亡1人, P<0.05;m MAP两组之间无差异, MAP、Scr有差异, P<0.05;BUN、K、Na之间没有差异性。

发病第8天, A组死亡7人, B组死亡2人, MAP、Scr、BUN、K有差异。

4讨论

非创伤性脑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高血压、抗凝药物的应用、某些遗传性脑血管病等。CKD-5D期患者多合并有高血压, 血液透析时使用抗凝药物, 而且CKD-5D期毒素影响血小板的凝血功能, 从而增加了脑出血的危险性。一旦该患者群发生脑出血, 手术的危险性也非常大, 且外科手术的意愿很低。采用何种肾脏替代治疗方式能更好的治疗, 减低死亡率、致残率是我们肾科医生的责任和义务。该回顾性研究表明:与间断肾脏替代治疗方式相比, 每日透析, 能够降低该患者群的死亡率 (P<0.05) 。脑出血第3天, B组的MAP、Scr与A组相比, 即出现差异性, 而BUN、K、Na、m MAP没有差异性;脑出血第8天, 主要指标都有差异性 (MAP、Scr、BUN、K) 。每日透析能够更好的校正患者内环境的紊乱, 维持平均动脉压稳态, 保证脑灌注。1969年De Palam等[1]首次将每日透析应用于临床。每日透析的优势包括:更佳的血压控制、有效的逆转左心室肥厚、纠正钙磷代谢异常、增加中分子物质的清除、更有效的纠正贫血、改善营养不良、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等。而每周三次的肾脏替代治疗 (血透和血滤) 具有容量和生化参数波动幅度大的缺点, Kiellstrand等[2]认为这些变化不符合生理学特点。脑出血患者治疗的关键在降低颅内压, 药物治疗主要是脱水, 防止及减少脑水肿的发生, 间断肾脏替代治疗在单位时间内过快清除毒素、纠正酸中毒及水、电解质紊乱将导致血液与脑组织之间形成渗透压及pH浓度, 促使血液中的水分向脑组织渗透, 加重脑水肿和脑细胞酸中毒。加之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容易导致低血压的发生, 亦加重脑水肿的发生。从我们的研究可以看出:每日透析较间断肾脏替代治疗更好的降低Scr、BUN、K, 使患者的内环境更加接近于正常人。从表中看A组的Scr、BUN也有下降的趋势, 这可能与强制卧床、饮食减少有关。而B组Scr、BUN持续缓慢下降, 能够尽可能的减少渗透压波动, 减少或者避免颅内压的升高。B组死亡率为28.6%, 明显低于以往报道的死亡率[3,4]。每日透析治疗CKD-5D期脑出血的机理除了有效的降低颅内压, 缓慢高效的校正内环境紊乱外, 是否还有别的机理, 如改善血小板功能, 促进出血血管的收缩等, 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DePlma JR, Pecker EA, Maxwell MH.A new automatic coil dialyser systemfor‘daily’dialysis.Proc EDTA, 1969, 6:26.

[2]Kjellstrand CM, Evans RL, Petersen RJ et al.The‘unphysiology’of dialysis:a major cause of dialysis side effects?Kidney Int, Suppl1975, 2:30.

[3]蒋天如, 王保国.血压透析并颅内出血22例临床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7, 9 (11) :681.

CKD疗效 篇3

目前国内生产的数控车铣复合机床按机床床身的结构形式分为二大类, 一类是斜床身结构, 另一类是水平床身结构, 我公司研制的CKD6183数控车铣复合机床就是水平床身结构。机床选用SINUMERIK 802D数控系统, 带高性能伺服主轴, 床鞍滑块前端配置电动或液压刀架, 后端装有可升降的铣头, 通过X轴、Y轴、Z轴、C轴四轴控制和四轴联动加工, 实现了一次装夹完成长轴带槽零件的车铣复合加工。

1、结构设计

CKD6183数控车铣复合机床的床身为整体落地式, 床身导轨采用大宽度的矩形筋与山形筋的组合, 总宽度达610mm, 比普通80车床的床身都要宽, 抗扭性强, 满足机床前置刀架、后置铣头的刚性要求。机床最大回转直径φ830mm, 刀架上φ450mm。最大回转直径机床主电机选用高性能伺服主轴电机, 通过传动比为1:2的同步带传给床头箱内的主轴, 主轴转速范围为10~800r/mi n, 可实现无级调速及恒线速度切削加工, 同时机床主轴具有可精确分度和联动控制的C轴功能, 分度精度控制在3'以内。

在机床床鞍1上装有滑板2, 床鞍和滑板由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杠螺母副实现机床的Z轴和X轴的直线运动。在滑板2的前端装有立式四工位电动刀架3, 根据加工对象的不同, 可使工件在一次装夹时加工尽可能多的部位, 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当然也可以将电动刀架换成液压刀架, 以满足机床车削功能的需要。在滑板2的后端配置了可升降的铣削动力头4, 铣头的上下运动 (Y轴) 由伺服电机5带动滚珠丝杠螺母副运动而实现, 铣头主轴自身的旋转通过变频电机6直接驱动, 通过频率调整来改变铣头的转速, 满足铣削工艺的需要。

2、机床数控加工过程控制

机床采用SINUMERIK 802D数控系统, 伺服控制X轴、Y轴、Z轴、C轴四个轴, 同时控制车床主轴、铣头主轴的运动以及电机 (或液压) 刀架的换刀等动作。通过系统设定和机床参数设置, 由SINUMERIK 802D数控系统对CKD6183数控车铣复合机床进行集中控制, 特别是各个伺服电机及伺服驱动的控制指令和输入、输出信号都是由系统通过现场总线传输, 保证了系统控制的反应速度和精度, 使得机床具有优良的动态品质和控制精度。

CKD6183数控车铣复合机床在机床数控系统正常工作时, 有车削和铣削两种加工方式。我们在机床PLC控制程序中设置了M33 (车削) 和M34 (铣削) 指令, 机床一开机默认为车削工作方式, 系统对内取消对Y轴电机的监控和铣头电机的控制指令输出, 对外输出信号切断Y轴电机的强电, 这时只有X轴、Z轴、C轴参与联动工作。当机床需要铣削加工时, 在MDI方式或在加工程序中输入M34 (铣削) 指令, 这时系统对内恢复对Y轴电机的监控和铣头电机的控制指令输出, 对外输出信号接通Y轴电机的强电, 此时机床可实现铣削功能, 同时Y轴参与机床联动加工, 通过四轴联动可以加工出复杂工件, 特别是对于较长的轴类零件 (长度2000mm以上的轴类) , 带有螺旋槽或其他特殊曲线槽, 通过一次装夹可完成零件的车铣复合加工, 极大地提高了加工效率, 改善了零件的加工精度。

工作时, 零件装夹在机床主轴上, 按加工工艺编程进行, 电动刀架上可安装4把车刀, 铣头主轴上可安装1把铣刀或钻头。加工时通常是先进行车削加工, 此时滑板上的电动刀架靠近工件进行车削加工, 车削完成后, 滑板后退, 车削刀架远离工件, 铣削主轴靠近工作, Y轴按加工需要动作, 铣头电机旋转, 进行铣削加工, 如需更换铣刀或钻头, 要停机手动换刀再继续加工, 从而完成轴类、盘类及套类零件的车、铣、钻等数控粗、精加工。

3、加工实例

图3是油田行业用于提拉油管锚的中心管, 其上有4个驳接导入槽, 4个槽的驳口连接要求圆滑过渡, 便于油管驳接;图4是船舶行业中海轮用的缆索收放装置的绞杆, 其上有2条大导程螺旋槽, 分别为左旋和右旋, 且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相互贯通, 实现绞杆单向转动, 收索器来回运动进行收回或放下缆索的动作。二种零件的长度大多都在2000mm左右, 最长的达3000mm。选用CKD6183数控车铣复合机床进行加工, 一次装夹就完成了粗、精车外圆, 粗、精铣槽部的工序, 提高了效率和精度, 且大幅度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4、结语

CKD6183数控车铣复合机床较好地实现了零件的车铣复合加工, 特别适合于长轴类零件的加工。通过零件的一次装夹, 即可车削、铣削、钻孔等多种不同工艺的加工, 免去了工序间工作的搬运和储存, 节约了作业面积, 缩短了制造周期, 提高了加工精度, 是一款深受用户喜爱的数控车铣复合机床。

参考文献

[1]李德珍, 李宪.五轴车铣复合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航空制造技术[J].2009.

[2]江国炎.卧式车铣复合机床数控系统的开发和精度检测.西安理工大学[D].2007.

CKD疗效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清洁级雄性Sprague Dawley (SD) 大鼠, 由复旦大学医学院动物房提供, 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动物房饲养1周后用于实验, 实验大鼠体质量232~271g。

1.1.2 主要试剂:

大鼠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LDL) ELISA试剂盒;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比色法试剂盒;免疫组化一抗、二抗。

1.2 方法

1.2.1 实验分组:

大鼠随机分为A组 (假手术组) 、B组 (CKD组) 、C组 (伴SUA升高的CKD组:CKD+OXO) 、D组 (伴SUA升高的CKD+氯沙坦组:CKD+OXO+氯沙坦) 4组, 每组15只。

1.2.2 模型建立

1.2.2. 1 B组模型建立:

采用右肾切除法建立大鼠早期CKD模型。方法:麻醉大鼠, 俯卧固定, 术野剪毛、消毒, 右侧肋弓下脊柱右侧旁开1cm左右作纵行切口, 分离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直至肾脏, 分离肾周脂肪囊及包膜, 结扎肾蒂, 切除右肾, 观察无出血后, 缝合各层组织及皮肤, 金霉素涂抹切口。A组同法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肌肉直至肾脏, 但不做肾切除, 再依次缝合各层。

1.2.2. 2 C组模型建立:

右肾切除后观察1周, 予以OXO灌胃 (800mg·kg-1·次-1) 。方法:8am和5pm给药, 每次称取一定质量的OXO加入饮用水中配制成80mg/ml溶液, 现配现用, 充分振荡混匀, 以灌胃针注入大鼠胃内。实验期间每2周大鼠称重观察其生长情况并根据体质量调整给药剂量。A、B组予等量饮用水灌胃。

1.2.2. 3 D组模型建立除给予OXO灌胃处理外, 予以氯沙坦 (20mg·kg-1·次-1) 灌胃。

方法:氯沙坦 (8am) 给药, 每次取适合剂量的氯沙坦加入饮用水中配制成4mg/ml溶液, 现配现用, 充分振荡混匀, 以灌胃针注入大鼠胃内。

1.2.3 血标本采集:

4组大鼠均于灌胃16周后处死, 处死前1d实验组大鼠停止给药, 但正常饮水。麻醉大鼠后仰卧固定, 逐层分离和开胸暴露心脏, 以采血针连接普通负压试管从心脏取血。促凝血标本采血后静置>30min, 离心 (4000r/min, 6min) , 取上清, 分装, -30℃保存, 待行血清生化及ELISA等检测。

1.2.4 组织标本采集:

采血完毕后处死大鼠, 自肺动脉、肺静脉、主动脉和腔静脉根部切断血管, 生理盐水冲洗, 吸干后称重, 剪取左心室部分前壁置于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8h, 然后石蜡包埋、切片。部分HE染色后, 光镜下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部分进行心肌Col I免疫组化, 测定Col I阳性面积百分比。同时沿腹正中线打开腹腔, 取左侧肾脏, 置于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8h, 然后石蜡包埋、切片、HE及PAS染色。切片由不参与实验的肾脏病理医生在光镜下观察。

1.2.5 血标本的检测:

生化法测定大鼠SUA、Scr;ELISA方法检测血清ox-LDL;比色法检测血清SOD。

1.3 数据处理

心肌Col I阳性面积百分比:每张切片随机选10个视野, 应用Photo Shop软件网格功能将每个视野平均分成1564份, 由两位不参与实验的病理科医生分别计数阳性点数, 以阳性点数/总点数表示阳性面积, 取两者的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 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变量间相关性分析采用单因素线性相关分析和多因素线性逐步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伴SUA升高早期CKD大鼠模型的建立

2.1.14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

实验期间各组大鼠均未出现死亡。A组未见肾小球、肾小管及间质病变 (图1A、图2A) ;B、C、D组大鼠肾脏大部分肾小球病变不明显, 少数出现轻度系膜增生, 肾小管上皮细胞无变性、坏死, 间质未见炎症细胞和小血管病变 (图1B、1C、1D;图2B、2C、2D) , 4组均未见尿酸盐结晶沉着。

2.1.2 4组大鼠Scr及SUA水平的比较:见表1。

注:与A组比较, *P<0.01;与B组比较, #P<0.01;与C组比较, △P<0.01

2.2 心脏病变

2.2.1 心脏病理HE染色形态学改变:

光镜下, A组心脏未见组织异常改变 (图3A、3B) ;B组心肌细胞间少量散在炎症细胞, 血管壁基本正常 (图3C、3D) ;C组心肌细胞明显炎症细胞聚集、浸润, 间质充血、纤维化, 小血管壁周围出现成纤维细胞, 但无变性 (图4A、4B、4C、4D) ;D组心肌细胞间少量炎症细胞, 血管壁周围偶见炎症细胞浸润 (图5A、5B) 。

2.2.2 心肌Col I免疫组化

2组心肌Col I染色见图6, 可见A组心肌少量Col I沉积, B组心肌Col I含量较A组少量增加, C组胶原成分明显增多, D组心肌Col I沉积亦仅少量增加。4组心肌Col I阳性面积百分比见表2。

注:与A组比较, *P<0.01;与B组比较, #P<0.01;与C组比较, △P<0.01

2.3 氯沙坦改善心脏病变的可能机制

与B组相比, C组SOD水平显著降低, D组则较C组显著升高;C组ox-LDL较B组明显升高, D组则较C组显著降低。单因素分析发现:SUA、心肌Col I阳性面积百分比均与血清ox-LDL呈显著正相关, 与SOD呈显著负相关。见表3~5。

注:与A组相比:*P<0.01;与B组相比:#P<0.01;与C组相比:△P<0.05, ▲P<0.01

以心肌Col I阳性面积百分比为应变量, SUA、SOD、ox-LDL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SUA进入回归方程, 所得回归方程为y=15.410+0.100x (y=心肌Col I阳性面积百分比, x=SUA, 15.410为常数) 。

3 讨论

以伴SUA升高的早期CKD大鼠为研究对象, 我们观察到C组大鼠心肌细胞间存在明显炎症细胞浸润, 间质充血及纤维化, 小血管壁可见成纤维细胞出现, Col I含量明显增加, 证实C组存在显著的心脏病变。相关分析发现, SUA与血清ox-LDL呈显著正相关, 与SOD呈显著负相关;且SUA进入以心肌Col I阳性面积百分比为应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 提示HUA可能是引起心脏病变的始动因子及主要通路, 通过诱发氧化应激, 导致了早期CKD的心脏病变。

氯沙坦除强力持久降压外, 还能抗炎、抗氧化、改善胰岛素抵抗等, 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减轻LVH, 抑制心肌细胞增生和纤维化, 延迟或逆转心肌重构, 发挥心、肾等多脏器保护作用。此外, 其还可通过抑制有机阴离子转运系统, 从而阻断肾近端小管对UA的重吸收, 促进UA的排泄, 降低SUA水平[2]。但氯沙坦对CVD的保护机制目前主要研究对象为非CKD患者, 且认识较浅不全面, 对CKD患者的研究更少。我们的研究发现, D组SUA水平较C组显著降低, 心脏病变严重程度及心肌Col I阳性面积百分比亦较C组减轻, 且SUA进入以心肌Col I阳性面积百分比为应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 提示氯沙坦对CKD患者CVD的改善可通过降低SUA水平来实现。

UA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 但其升高到一定程度, 如达到HUA时, UA的抗氧化能力则被氧化应激所掩盖, 从而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Heeba等研究发现, 采用氯沙坦预处理注射庆大霉素的大鼠, 或是与庆大霉素同时使用, 均能显著降低肾组织的脂质过氧化, 相应增加SOD的活性, 且与庆大霉素同时服用效果更佳。氯沙坦可显著改善庆大霉素引起的氧化应激的生化标志物, 提示其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3]。我们的研究发现, D组血清ox-LDL水平明显降低, SOD水平明显升高, 提示氯沙坦可改善氧化应激。而血清ox-LDL、SOD均和心肌Col I阳性面积百分比呈显著相关, 表明氯沙坦除降低SUA水平外, 还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而改善伴SUA升高的早期CKD的心脏病变, 与既往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 本研究通过对单侧肾切除+OXO连续灌胃的方法建立的伴SUA升高的早期CKD动物模型进行的研究发现, UA有导致早期CKD心脏病变的作用。氯沙坦可显著减轻伴HUA的CKD的心脏损伤, 除降低SUA水平外, 尚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发挥作用。因此, 加强对早期CKD UA水平的控制, 积极减轻氧化应激, 有利于改善CKD患者心脏病变,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伴血尿酸 (SUA) 升高的早期慢性肾脏病 (CKD) 大鼠心脏病变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成A组 (假手术组) 、B组 (CKD组) 、C组 (伴SUA升高的CKD组:CKD+氧嗪酸钾 (OXO) ) 、D组 (伴SUA升高的CKD+氯沙坦组:CKD+OXO+氯沙坦) , 每组15只。采用右肾切除+OXO连续灌胃法制备SD雄性大鼠伴SUA升高早期CKD模型;OXO剂量为800mg·kg-1·次-1, 每天2次。D组氯沙坦剂量:20mg·kg-1·次-1, 每天1次。16周后处死大鼠, 检测血清肌酐 (Scr) 、SUA、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LDL)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HE和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HE染色观察心脏病理改变, 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I型胶原 (Col I) 表达情况。结果 (1) 4组Scr水平无显著差异, C组SUA较其余3组明显升高。与A组相比, 其余3组肾组织HE、PAS染色仅有轻微肾小球系膜增生。 (2) A组心脏HE染色未见明显形态学改变, 心肌Col I少量沉积。B组心肌细胞间存在少量散在炎症细胞, Col I沉积少量增加。C组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间质充血、纤维化;小血管壁可见成纤维细胞出现;Col I沉积显著增多。D组病变与C组相似, 但程度显著减轻, 仅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 血管壁偶见炎症细胞, Col I沉积显著减少。统计学分析显示:C组心肌Col I阳性面积百分比较B组显著升高, D组则较C组显著降低。单因素分析发现:大鼠SUA水平与心肌Col I阳性面积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 (3) 与B组相比, C组SOD水平显著降低, D组则较C组显著升高;C组ox-LDL较B组明显升高, D组则较C组显著降低。单因素分析发现:SUA、心肌Col I阳性面积百分比均与血清ox-LDL呈显著正相关, 与SOD呈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SUA进入以Col I阳性面积百分比作为应变量的回归方程, 所得回归方程为y=15.410+0.100x (y=心肌Col I阳性面积百分比, x=SUA, 15.410为常数) 。结论 伴SUA升高的早期CKD大鼠存在心脏病理学改变, 且病变严重程度与SUA水平呈正相关。氯沙坦可通过降低SUA水平, 减轻氧化应激从而保护早期CKD大鼠心脏。

关键词:早期慢性肾脏病,尿酸,氯沙坦,氧化应激

参考文献

[1] Kanbay M, Ikizek M, Solak Y, et al.Uric acid and pentraxin-3 levels a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risk in patients with stage 2 and 3 kidney disease[J].Am J Nephrol, 2011, 33 (4) :325-331.

[2] Hamada T, Ichida K, Hosoyamada M, et al.Uricosuric action of losartan via the inhibition of urate transporter 1 (URAT 1)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J].Am J Hypertens, 2008, 21 (10) :1157-116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CKD疗效】相关文章:

疗效研究05-07

协同疗效05-10

疗效指导06-05

联用疗效06-17

疗效比较07-06

面瘫疗效分析04-16

理论临床疗效05-11

临床疗效差异05-16

化疗疗效预测05-26

疗效应用价值06-01

上一篇:文学倾向下一篇:RFID-S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