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子抗体阳性

2024-06-06

抗精子抗体阳性(精选八篇)

抗精子抗体阳性 篇1

关键词:精子,抗精子抗体,不育症

精子作为一种隐蔽性抗原, 与机体免疫系统接触后可产生同种或自身免疫反应, 产生抗精子抗体 (AsAb) 。体内若存在AsAb可导致不孕, 这类情况占不孕患者的10%~30%以上[1], 而且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不孕患者中AsAb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生育人群[2]。因此, AsAb导致的免疫性不孕在临床上受到广泛关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10月-2010年5月930例不孕不育症门诊患者 (实验组) , 男484 例, 女446例, 年龄22~45 岁, 其中早期自然流产者106例。同时取正常生育夫妇76作为正常对照组, 男39 例, 女37 例, 年龄23~42岁。

1.2 研究方法

取空腹静脉血3ml, 室温下静置3h, 以3 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 取血清, 标号, 置-20℃冰箱中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检测AsAb。

1.3 统计学分析

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χ2检验, 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2。

3 讨论

1900年发现精子具有抗原性并能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产生, 1954年WILSON和RUNKE首先在男性不育患者血清中发现了抗精子抗体AsAb。AsAb是由于男性血睾屏障受损, 精子或可溶性抗原逸出, 使机体产生抗精子的自身抗体;而女性则由于精子和精浆中的抗原物质进入阴道和子宫被吸收后分泌产生的抗体。AsAb是导致不明原因不孕不育症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组研究中, 不孕不育患者AsAb阳性率22.58%, 男性阳性率为25%, 女性阳性率为19.95%,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AsAb阳性对生育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AsAb影响精子的运行, 可以阻止精子穿透宫颈黏液, 无论是精液还是宫颈黏液中存在AsAb, 两者接触后均使精子产生运动特征的改变。AsAb还可阻止精子在输卵管中的运行。用特殊的免疫荧光方法证实, 输卵管是含有免疫物质最多并能充分发生局部免疫反应的组织。AsAb影响获能及顶体反应, 实验证实, 精子单克隆抗体可与参与顶体反应的位点结合, 从而减少顶体反应的发生[3]。AsAb能阻碍精子释放透明质酸酶, 从而抑制精子的顶体反应。其中研究较多的是抗精子蛋白组织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和抗精子表面受精抗原 (FA1) 的抗FA1抗体。KAPLAN等[4]MYOGO等[5]报道抗FA1抗体能在溶液中阻止人精子细胞的获能及顶体反应。AsAb影响穿过透明带[6], 可以抑制透明质酸酶的释放, 阻断卵丘的消散及精子在卵丘细胞上的识别位点, 干扰精子与卵丘细胞的黏着, 影响精子通过卵丘, 从而阻止精子穿过透明带。AsAb影响精卵融合, 阻碍精卵结合和胚胎发育。

抗精子抗体阳性 篇2

河南宋先生:我得了前列腺炎,检查结果是白细胞++,卵磷脂++。具体的症状是:尿频,尿等待,腰部酸麻,睡眠质量差。长时间不过性生活精液发黄,而且射精时只有小部分射出,其余的流出,快感差。另外两侧附睾,变硬,久站坠胀。请问这种情况该怎么治疗?

性博士:对于前列腺炎的评价,并非单纯靠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多少,卵磷脂小体是否大于2个+号,重要的是消除症状。所述症状为典型湿热下注伴阴虚症候,治疗上宜清热利湿,活血解毒,分清泌浊和适度补肾,药用盖列治、泌感煎和种精灵,只要认真治疗,往往在8~12周达效。有条件的话,可进行精液细菌学培养和精浆生化检查,为治疗提供依据。注意,不宜盲目使用抗生素。另外,长时间不过性生活,精液呈黄色为正常。

月经不调如何才能怀孕?

成都汤女士:我结婚2年了,还是没有怀孕。我平时月经周期一直不规律,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引起的不孕。我现在该怎么办?

性博士:女性婚后2年未孕,建议完善下述检查,以明确病因:1.性激素6项; 2.免疫系列(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卵巢抗体); 3.输卵管检查。可在月经干净3~5天行输卵管碘油造影或在B超下通液检查。当然在检查输卵管之前一定要排除感染因素,也就是排除阴道炎的可能;4.排卵的监测。最可靠的方法就是排卵期(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行B超检查,以了解卵泡的发育情况和子宫内膜的厚度,明确受精卵能否正常在宫内继续发育。

月经规律是生育的基础,所以建议你积极完善上述检查,明确病因,然后对症施治。

抗精子抗体阳性怎样治疗?

山东李女士:我今年28岁,丈夫30岁,我们备孕一年都没能怀孕。在医院做了检查,我丈夫各项检查都正常,而我是抗精子抗体阳性。抗精子抗体阳性是什么病,怎样治疗,治疗多久才可以要宝宝呢?

性博士:抗精子抗体阳性是免疫性不孕的范畴,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因素之一,约占女性不孕的15%~20%。免疫性不孕的类别有如下几种: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等。而临床上最多见的则为抗精子抗体产生所导致的不孕。

抗精子抗体的发生与女方生殖道炎症或损伤有直接关系。精子作为同种异体蛋白进入女性体内后可以激活女性自身免疫系统,从而产生抗精子抗体(AsAb),直接影响进入女性体内的精子成活率、活力及受孕能力,继而引起不孕。因此,在治疗方面,首先要解决生殖道炎症,修复炎症损伤的生殖黏膜屏障。可以口服清热除湿之妇尔馨,配合活血化淤、益气燥湿之消抗体,认真治疗3个月即可彻底解决。治疗期间应采用避孕套避孕。

抗精子抗体阳性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1年7月不孕不育门诊517例男性为试验组, 所有患者性生活正常, 均未生育且未采取避孕措施, 并排除染色体异常、生殖器官异常、内分泌异常、及感染因素, 配偶检查均正常, 年龄22-39岁。

1.2 正常对照组

选择同期体检正常并有生育史男性, 共147例, 年龄24~41岁。

1.3 方法

所有测试者空腹抽静脉血2-3mL, 分离血清应于室温4小时内分离完毕, -20℃冰箱保存待测。男性手淫方式取精, 需禁欲3-7 d, 精液标本应置于37℃温箱待其液化后 (如精液标本不液化, 加入优化液促其液化) , 离心分离精浆, -20℃冰箱保存待测。AsAb试剂由北京贝尔公司提供, 应用安图酶免检测仪进行检测。采用ELISA法进行检测, 将待测精液或血液标本进行1:10稀释后, 加待测标本及阴、阳对照物与相应的酶标孔中, 置37℃温箱中反应30 min, 吸干孔内液体, 用洗涤液洗板5次后, 每孔加入100μL酶标工作液;置37℃温箱中反应30 min, 吸干孔内液体, 用洗涤液洗板5次后, 每孔加入底物A、B液各50μL, 震荡混匀, 置37℃温箱中反应10分钟后, 加入终止液50μL, 置酶标仪于波长450/630 nm检测, 判读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血清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精液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不孕不育是生殖医学研究的重要部分, 我国已婚夫妇中约有10~15%患有此症, 大多情况下, 男性体内多不含有AsAb, 或含量较低;当男性生殖器官感染、生殖道梗堵、血睾屏障破坏时, 精子或可溶性抗原逸出, 导致精子免疫性抗原暴露于免疫系统, 诱发免疫反应, 引起炎症反应和AsAb的产生[1]。

AsAb可通过不同途径作用于受孕过程的多个环节, 包括改变精子生成、发育和成熟所需的局部微环境以及精子细胞的内环境, 凝集或制动精子, 直接或间接杀伤精子, 阻碍精卵结合、植入以及胚胎发育等[2];本研究中不孕不育组AsAb阳性率为40.4%, 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P<0.05) , 与林美玲等报导结果相一致[3]。

综上所述, AsAb可通过不同方式和不同途径作用于生精、受孕过程的多个环节, 导致男性不孕不育的发生, 故AsAb对男性生育影响十分肯定, 对其针对性检测十分必要, 并可指导临床进行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 (AsAb) 与男性不孕不育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对517例不孕不育男性为试验组, 147例正常者对照组, 检测其血清或精浆中的AsAb。结果 试验组的不孕不育患者的AsAb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 结论 AsAb的检测对于男性不孕不育的诊断和治疗都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抗精子抗体,男性,不育症

参考文献

[1]Krapez JA, Hayden CJ, Rutherford AJ, et al.Survey of the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ntisperm antilbodies[J].HumReprod, 1998, 13 (12) :3363-3367.

[2]李广为, 杜广辉, 杨为民.抗精子抗体研究的现状[J].中华男科学, 2004, 10 (5) :385-390.

抗精子抗体阳性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检测对象是2009年12月~2011年6月来我院不育症门诊就诊患者(经专科检查排除女方因素、器质性病变导致不孕不育)80例作为实验组(A组),经临床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且排除尿路感染、附睾炎及睾丸炎。所有患者不孕时间2~6年,年龄22~39岁;其中,原发性不孕59例,年龄22~36岁;继发性不育21例,年龄25~39岁。随机选择同期我院门诊患有慢性前列腺炎且近两年内有正常生育史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B组),年龄23~4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检测标本所有研究对象均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离心后取血清。

1.2.2 检测方法

采用ELISA检测,试剂盒由雅培公司提供,并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定性并定量检测血清抗精子抗体,由酶标仪判读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80例中,AsAb阳性37例,阳性率为46.3%,抗精子总抗体(T-Ig)(126.25±45.47)U/ml;B组50例中,AsAb阳性6例,阳性率为12.0%,T-Ig(41.25±14.20)U/ml。两组比较,A组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A组T-Ig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A组比较,*P<0.05

3 讨论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测,免疫性不孕占原因不明不孕症的10%~20%[3],其中AsAb是引起免疫性不育的原因之一,已被列入人类不育的确定指标之一[4]。

精子对男性是一个自身抗原。正常男性生殖道黏膜血-睾屏障、血-附睾屏障以及精子包被抗原的遮掩作用等对精子抗原的有效免疫保护机制,避免了男性自身精子免疫反应的发生。前列腺慢性感染使前列腺管在射精时关闭不全,精子漏入前列腺,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去除其表面的唾液酸,使其抗原物质暴露,激发免疫反应。炎症时生殖道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渗出增多,促使抗精子抗体的产生;感染时生殖道对病原体膜上的多糖抗原起免疫反应导致抗体生成;同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局部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体液免疫反应增强,可以促进抗精子抗体的产生[5]。

抗精子抗体在男性免疫性不育中的作用已得到证实。研究表明AsAb导致不育的可能机制为:(1)影响精子活力。AsAb与精子抗原结合可引起精子凝集,影响精子运动、活动力下降,并降低精子存活力,精液不液化,从而影响生育[6,7,8]。(2)AsAb抑制精子穿越宫颈黏液,影响精子酶的活力,抑制精子获能、顶体反应。封闭顶体膜上的抗原位点,抑制精子对透明带的附着与穿透,影响精卵的结合、原核的形成[9,10,11]、受精过程及胚胎着床而导致不育。(3)抗精子细胞的毒性作用[11]、抗精子抗体的调理作用增强生殖道局部吞噬细胞对精子的吞噬作用。(4)导致精子凝集。(5)影响受精卵的分裂[12]。

本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慢性前列腺炎不育患者体内血清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前列腺炎正常生育患者,定量测定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不育与抗精子抗体有关,血清抗精子抗体是慢性前列腺炎导致不育的重要原因。由于前列腺炎发病机制复杂,其引起抗精子抗精子抗体出现差异的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慢性前列腺炎并不育患者存在精子免疫因素,血清抗精子抗体测定可以预测其生育功能,临床对这类不育患者要重视前列腺炎的抗炎症治疗,以期减少和避免精子免疫发生。ELISA方法检测血清AsAb敏感度高,操作简便,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并不育患者血清抗精子抗体与不育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80例慢性前列腺炎并不育患者(A组)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同时选择正常生育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50例(B组)作对照。结果:A组80例,检出AsAb阳性37例,阳性率46.3%,抗精子总抗体(T-Ig)(126.25±45.47)U/ml,B组AsAb阳性6例,阳性率12.0%,T-Ig(41.25±14.20)U/ml,两组阳性率及抗精子总抗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慢性前列腺炎并不育患者存在免疫性因素,ELISA方法敏感度高,操作简便,对临床合并前列腺炎的不育患者探求病因提供指导。

抗精子抗体阳性 篇5

1 病例介绍

患者, 女, 54岁, 因痰中带血2个月, 发现肾功能不全6 d入院, 患者既往有甲亢病史10余年, 间断服用丙硫氧嘧啶, 2片/次, 3次/d, 后逐渐减量为1片/次, 1次/d, 3个月前已停药。体查:血压138 mm/80 mm Hg, 甲状腺II度肿大, 质软, 无压痛, 双肺呼吸音粗, 可闻及少许细湿啰音, 心率80次/min, 律齐, 未闻及杂音, 腹软, 无压痛。入院后尿常规+沉渣示:尿蛋白3+, 隐血3+, 变异型红细胞占70%。24 h尿蛋白定量3450 mg, 血常规示Hb 73 g/L, 白细胞数及血小板为正常, 肝肾功能:Scr 324μmol/l, BUN12.54 mmol/L, 白蛋白26 g/L。结缔组织全套:ANA (1:80) 阳性, p-ANCA阳性。GBM阳性, MPO阳性。甲亢全套:T3 1.23 ng/ml, T4 13.40μg/ml, TSH 0.013 U。肺部CT示:双肺渗出性病变;双肾彩超示:左肾120 mm×41 mm, 右肾122 mm×42 mm;肾活检光镜示15个肾小球, 14个肾小球球性硬化, 11个肾小球伴新月体形成 (其中4个细胞性大新月体, 1个细胞性环状体, 4个细胞纤维性大新月体, 2个细胞纤维性小新月体, 见图1) , 余肾小球系膜基质节段性轻-中度增生, 系膜区可见嗜复红物沉积, 基底膜节段性僵硬增厚, 毛细血管腔受压, 开放不良, 部分节段内皮细胞成对出现及炎性细胞。免疫荧光示:IgG (+~++) , C1q (+) 沉积于毛细血管袢。入院后第12天予以甲泼尼龙200 mg静滴冲击3 d后, 继予以甲泼尼龙40 mg/d, 加用环磷酰胺0.6g/次, 2次/月。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无痰中带血, 出院时复查肾功能示:Scr 146μmol/L, BUN 11.68 mmol/L, 尿检示尿蛋白1+, 血3+, 24 h尿蛋白定量1350 mg, 肺部CT示肺部病变明显吸收。出院1个月后, 复查血常规正常, 肾功能示Scr 124μmol/L, BUN15.13 mmol/L。肝功能:白蛋白43.2 g/L。p-ANCA弱阳性;MPO阳性, GBM阴性。胸片复查明显吸收、好转。再次给予环磷酰胺0.6 g/次, 2次/月, 将激素逐渐减量。3个月后复查p-ANCA阴性;MPO阴性, GBM阴性;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 肺部CT复查正常, 双肾彩超示左肾100 mm×40 mm, 右肾101 mm×41 mm。

2 讨论

肺出血-肾炎综合症 (good pasture syndrome, GPS) 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 环境变化或病毒感染可诱发存在于肾小球基底膜、肺泡基底膜中的IV型胶原结构发生变化, 从而使隐藏其中的抗原决定簇暴露, 抗GBM抗体产生, 通过循环免疫复合物、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引起肾脏、肺损伤。GPS常表现为三联征:肾小球肾炎 (多为新月体性肾炎) 、肺出血和抗GBM抗体形成。GPS肾脏病变光镜多数表现为大量新月体形成, 免疫荧光特征性改变主要为IgG沿GBM连续线样沉积。近年发现, 在抗GBM抗体阳性患者中, 约20%~40%的患者同时合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 阳性。刘娜等[1]研究表明, 抗GBM阳性伴ANCA阳性患者肾脏病理多为新月体肾炎, 免疫荧光表现为不典型IgG、C3呈细颗粒样沿GBM线样沉积。国外有学者建议将血清抗GBM抗体与ANCA双阳性的新月体肾炎定义为IV型新月体肾炎[2]。

Hellmark等[3]曾报道1例服用4年的PTU甲亢患者合并GPS病例, 国内尚未有报道。而PTU所致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病例国内外文献均有报道, 且PTU所致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多有抗MPO抗体。以往认为可能与ANCA引起小血管壁损害, 暴露了GBM抗原, 导致抗GBM的产生有关[4]。但又有病例报道在抗GBM肾炎后出现ANCA相关性血管炎, 且Amishi报告1例双阳性新月体肾炎患者三年后出现ANCA相关性血管炎, 提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种潜在的联系导致抗GBM抗体与ANCA双阳性的新月体肾炎[5]。于峰等[6]研究北大医院15例PTU诱发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患者发现, 肾脏病理以局灶坏死性新月体肾炎为主。

本例患者病理结果为新月体形肾炎, IgG (+~++) , C1q (+) 沉积于毛细血管袢, 停服PTU, 并给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疗效较好, 治疗三个月后复查, 血常规、肝肾功能恢复正常。提示甲亢合并GPS预后较单纯GPS好。其机制可能是PTU致MPO-ANCA阳性小血管炎后进一步引起抗GBM的产生, 也可以考虑PTU致抗GBM肾炎后通过某种机制诱发ANCA阳性, 其发生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九进症,肠出血-肾炎综合症,血清学诊断指标

参考文献

[1]刘娜, 赵明辉, 章友康, 等.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肾炎 (四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中华肾脏病杂志, 1999, 15 (04) :1-7.

[2]Glassock R J, Cohen A H.The primary glomerulopathies[J].Dis Mon, 1996, 42 (2) :329-383.

[3]Hellmark T, Niles J L, Collins A B, et al.Comparison of anti-GBM antibodies in sera with or without ANCA[J].J Am Soc Nephrol, 1997, 8 (2) :376-385.

[4]Lee E J, Jeon H S, Eo S H, et al.A Case of Goodpasture’s Syndrome in a Patient with Graves’Disease[J].Korean J Nephrol, 2006, 25 (1) :121-126.

[5]Desai A, Goldschmidt R A, Kim G C.Sequential development of pulmonary renal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c-ANCA

[3]years after development of anti-GBM glomerulonephritis[J].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07, 22 (2) :926-929.

抗精子抗体阳性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8年9月~2010年9月进行抗TP抗体检查的1 8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85例,女861例。年龄18~79岁,平均48.5岁。>70岁489例,61~70岁320例,51~60岁215例,≤50岁822例。

1.2 试剂与方法

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梅毒螺旋体抗体EL ISA试剂盒,批号:M20080803,试剂均在有效期内。加样方法为手工加样,检验仪器为StatFax-2100酶免分析仪。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说明和试剂盒使用说明操作,检测结果以A值≥0.8为阳性。阳性者查体及病史,阳性者配偶均查做TP-ELISA。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各年龄段检测TP-EL ISA的阳性结果如表1所示。各年龄段比较,50岁以上阳性率与70岁以上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P<0.05)。

3 讨论

梅毒是一种仅在人类间传染的性疾病,可通过不洁性行为、接触、哺乳和血液传染,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3]。为降低梅毒等疾病的医院感染,现已规定凡是输血(供、受血者)、手术、各种创伤性检查的患者,均须进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验。梅毒的诊断方法主要有病史、临床体征和实验室检测。血清学检验(测抗体)、梅毒螺旋体核酸测定或直接查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映光法)是实验室检查的主要手段。梅毒感染后,患者肌体会产生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和针对类脂质的抗体,针对类脂质的抗体无特异性,无法准确提示梅毒感染。当前,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是一种较新的诊断梅毒的方法。IgM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用它来诊断梅毒具有敏感性高,能早期诊断,判定患者是否感染梅毒螺旋体等优点。特异性IgM类抗体的产生是感染梅毒和其他细菌或病毒后机体首先出现的体液免疫应答,一般在感染的早期呈阳性。虽然这一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但不可忽视的是其假阳性也较高。梅毒检测结果是否准确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影响较大,错误的检测结果往往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4]。

近年来,一些学者对低危人群如住院及门诊患者抗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进行了研究和报道,郑万方等[5]对老年患者梅毒血清试验阳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45例阳性患者中,7例患者无梅毒病史和不洁性交史。病史询问及检测发现,原因与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另一原因可能与解放前隐形感染有关。周迎等[6]对326例老年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提示50岁以上的阳性者约占总阳性人数的55%以上;70岁以上的阳性者占总人数的30%左右。提示抗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与年龄的相关性。患者年龄越大,在阳性患者中所占的比例越高。本组试验对抗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与老年患者年龄的相关性及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0岁被测者阳性率为2.31%,占阳性总数的31.15%;51~60岁被测者阳性率3.26%,占阳性总数的11.48%;61~70岁被测者阳性率2.50%,占阳性总数的13.11%;>70岁被测者阳性率5.52%,占阳性总数44.26%;各年龄段比较,≤50岁阳性率与>70岁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7,P<0.05)。本结果与周迎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老年患者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原因一方面与老年患者免疫系统、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诱发肌体产生TP抗体有关,另一方面与解放前隐形感染不无关系。以上因素解释了老年患者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假阳性的原因。因此,不能仅凭抗体阳性反应就对老年患者妄下结论,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帮助其找出阳性反应的原因,避免误诊及医疗纠纷的发生[7,8]。

摘要:目的:对老年患者抗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本院2008年9月~2010年9月行抗TP抗体检查的1 846例患者进行年龄和阳性率的分析。结果:50岁以下被测者阳性率为2.31%,占阳性总数的31.15%;51~60岁被测者阳性率3.26%,占阳性总数11.48%;61~70岁被测者阳性率2.50%,占阳性总数13.11%;70岁以上被测者阳性率5.52%,占阳性总数44.26%;各年龄段比较中50岁以上阳性率与70岁以上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7,P<0.05)。结论:对于老年患者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帮助其找出阳性反应的原因,避免误诊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患者,抗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

参考文献

[1]薛黎,曹文艳,曹玲,等.评价3种梅毒检测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12(9):89-90.

[2]马现君,楚中华,李伟,等.受血者输血前不同人群梅毒抗体流行情况调查[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09,13(1),78-79.

[3]杨卫华,王燕宁,曹明玉,等.Tp-ELISA阳性在急诊患者中的价值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10,22(4):36-37.

[4]周武杰,王守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产生的原因分析[J].中外医疗,2008,18(36):45-46.

[5]郑万方,张定子,张薇.老年患者梅毒血清试验阳性的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7,22(2):15-16.

[6]周迎,柳欣琦,周泷.326例老年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结果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21(9):101-102.

[7]武建国.老年人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的假阳性率偏高[J].临床检验杂志,2006,24(4):145-146.

抗精子抗体阳性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之间收治的306例男性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范围在22岁~35岁之间, 平均年龄 (27.2±3.45) 岁。入选患者无家族遗传性病史及创伤, 也不存在器质性生殖系统疾病, 性功能正常, 性生活正常, 婚后2年内性交均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 但女方均未怀孕。

1.2 标本采集

本组资料中所有的精液标本都是在患者禁欲3 d~6 d之后让患者依靠手淫法获得, 将获得的精液标本离心10 min留取精浆, 离心速度控制在2 000转/min。值得注意的是, 一定要在取精液前将外生殖器和手进行消毒[3]。

1.3 方法

用福建三明博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检验试剂, 严格按照说明书方法, 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对抗精子抗体进行检测。

1.4 UU培养与鉴定

在培养基中及时加入0.1~0.2 m L的精液, 经过无菌吸取液化, 混匀后接种到检测板小孔中。将无菌石蜡加入到检测板小孔内, 每孔加2滴, 观察颜色变化。由珠海浪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支原体试剂盒[4]。

1.5 特殊检查

睾丸活检对无精子症患者可以鉴别睾丸生精障、梗阻性无精子症;对重症少精子症, 经一段时间治疗后精子质量不能提高的患者, 可通过睾丸活检, 对精子发生障碍作出定性和定量诊断[5]。输精管和精囊造影术对于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可以判断梗阻部位, 以及输精管和精囊是否有发育异常[6]。

2 结果

在306例患者中, 有138例为精浆UU阴性, 168例为精浆UU阳性。UU阴性患者中, AsAb阴性124例 (89.8%) , AsAb阳性14例 (10.1%) ;UU阳性患者中, AsAb阴性119例 (70.9%) , As Ab阳性49例 (29.1%) 。UU阴性患者的AsAb阳性率明显低于UU阳性患者。

3 讨论

精浆和精子两部分组成了精液, 精浆是运送精子的载体, 是由尿道旁腺、尿道球腺、前列腺、精囊、附睾等男性附性腺分泌的混合液, 颜色多为乳白色或灰白色[7];精子由睾丸生精细胞产生, 在附睾内成熟。精子是一种自身隐蔽性抗原, 有可能引起同种异体免疫或异种免疫, 但是仍然是“异己”的。男性生殖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不产生抗精子抗体, 将机体免疫系统与精子进行隔离, 血睾屏障保护较强;但是一旦男性生殖道受到化学药物、高温、创伤的损害, 或者出现了输精管炎、精囊炎、前列腺炎等炎症后, 血睾屏障会受到永久性破坏或暂时破坏[8], 生殖道中就会出现巨噬细胞、精子漏出而对精子细胞产生吞噬消化, 从而产生AsAb。

精液的质量会因生殖腺UU感染和AsAb产生而受到严重的影响, 导致男性出现不育的现象。支原体可引起男性不孕不育、精液质量下降、附睾炎、前列腺炎, 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原体 (原核微生物) , 可能会引起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9]。男性UU感染后可干扰正常精子的产生与成熟;UU能将自身的原生质膜内有毒蛋白和类脂成分直接融入精子膜内, 破坏和损伤精子, 使精子的正常代谢发生障碍而死亡率高;UU吸附在精子的头部、中段、尾部使精子发生卷曲、畸形;UU感染后破坏血睾屏障刺激机体产生AsAb造成精子损伤而不育;UU吸附在精子表面影响精子的活动力, 妨碍精子识别、融合等一系列受精过程[10]。

本组306例患者, 138例精浆UU阴性, 168例精浆UU阳性。在UU阴性的138例患者中, AsAb阴性124例 (89.8%) , As Ab阳性14例 (10.1%) ;168例UU阳性患者中, AsAb阴性119例 (70.9%) , AsAb阳性49例 (29.1%) 。UU阴性患者的AsAb阳性率明显低于UU阳性患者。

此外, UU胞浆中富含尿酶, 可以有效改善精子的生存环境, 对双氧水、氨 (由尿素产生) 进行分解, 使得精浆果糖含量、锰含量、锌含量严重下降, 造成精子死亡率大幅度增加, 精子的正常代谢也会受到严重干扰[11], 这样一来, 男性就很不容易生育。精子表面可以附着精浆中的抗精子抗体, 其对精子有着强烈的制动、凝集作用。所以, 应对解脲支原体和抗精子抗体同时进行检测, 对症治疗, 只有这样, 才可以取得较佳的治疗效果。如果患了生殖道感染, 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 合理用药进行正规治疗, 提倡早诊断、早治疗和规范化治疗, 以免影响生育。

男性不育症患者一般的心理特点有求子心切、精神压抑、羞耻自卑等, 我们要应用精神疗法通过语言、表情、行为的影响, 改变患者的情绪, 减轻或消除其精神症状, 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12]。其中, 科学诱导法是通过告知精子被破坏的机制让患者了解UU感染造成不育的过程, 而其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可以消除紧张状态, 而有利于疾病的治疗[13];情绪激励法是利用情绪可影响健康的理论, 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使患者心情舒畅、情绪高涨而消除抑郁、悲凉等不良情绪, 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治疗;注意力转移法是使患者将“自己是一个不育症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去, 让每天胡思乱想、担心不易治愈甚至紧张、恐惧、惶惶不可终日的精神压力, 转移到立志在事业上要有所成就而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上, 这样就分散了对疾病的注意力, 可加快不育症的治愈时间[14]。

抗精子抗体阳性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度在门诊及住院收治的患者2120例, 根据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和对照组。老年组要求年龄≥60岁, 统计该组病例492例;对照组年龄在18~60岁, 其中18~30岁520例, 31~59岁1108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使用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 (郑州安图试剂有限公司) 进行检测[5], 其原理是应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TPPA) 试剂盒由日本东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提供;所需试剂均在有效期内。采用Auto-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 (郑州安图公司) 进行检测;操作过程中, 严格按说明书操作;结果:s/co>1为阳性。若临床结果为阳性时, 需再用TPPA试剂进行再次确诊[6]。

1.3 观察指标:①假阳性判断:磁微粒化学发光法阳性而TPAA试验阴性, 且在10 d后复检无变化[7]。②真阳性判断:磁微粒发光化学法与TPAA试验均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 为有差异。

2 结果

各年龄段化学发光试验检测抗-TP抗体的阳性结果:见表1。老年组 (年龄≥60岁) 经化学发光法检测出的阳性率为5.89%, 而经TPPR检测出的假阳性率为3.25%;对照组中, 年龄在18~30岁, 经化学发光法检测出的阳性率为2.31%, 而经TPPR检测出的假阳性率为0%;31~59岁, 经化学发光法检测出的阳性率为2.97%, 而经TPPR检测出的假阳性率为0.35%;经比较老年组与对照组出现的阳性率和假阳性率比较, 老年组出现的阳性率和假阳性率均明显升高, 比较有显著的差异 (P<0.05) 。

3 讨论

梅毒病程漫长, 危害严重, 它几乎可以引起全身所有系统的组织和脏器的损害及病变[8]。一般在感染梅毒后患者, 其体内会产生两类种抗体, 一类为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 是诊断感染后的指标, 但并不能反应患者的感染状态, 即使治愈后也长期存在;另一类是针对类脂质的抗体, 该类抗体无特异性[9]。梅毒血清学检测实际上是检测的这两类抗体。凡是体内产生类脂质抗体的疾病, 均能使其检测产生假阳性结果。梅毒血清学检测假阳性可分为技术性假阳性和生物学假阳性。前者一般通过重复试验可以排除。后者主要是机体的生理状态发生改变 (如年龄变老) 和某些疾病 (如风湿、脂质异常等) , 即使通过重复试验也无法避免。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磁微粒化学发光试验阳性的结果中60岁以上阳性率为5.89%, 远远高于对照组的2.31%和2.62%, 并且随着年龄增长阳性率越来越高, 假阳性率亦增高。在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的老年人中, 有一些人确实是TP的感染者, 但一大部分人无任何临床症状, 主诉无发病史和疾病接触史。其阳性很难用正在或曾经感染过梅毒来解释。老年人身体功能减退, 常合并一些基础疾病, 如心血管病、糖尿病等, 这些疾病可使机体释放诱导产生抗类脂抗体 (或) 抗TP抗体的交叉抗原。老年患者的标本中含有干扰免疫测定的因素, 如伴有类风湿关节炎、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更容易产生一些自身抗体、异嗜性抗体、异常蛋白等交叉反应物质, 干扰化学发光反应出现假阳性。再者, 检测过程中可能存在进过离心机进行离心, 离心不彻底, 纤维蛋白在磁微粒上吸附, 导致发光值升高;血液标本溶血、脂血、细胞内各种酶及活性物质与发光底物非特异性结合而产生的假阳性结果。因此, 标本中有抗类脂抗体存在或抗-TP抗体存在, 不能作为感染梅毒的直接依据, 还要结合病史、体检结果和其他化验等综合考虑。尽量避免梅毒化验结果假阳性造成的误诊, 这对于避免医患纠纷是十分必要的。

综上所述, 经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老年人群抗-TP抗体, 出现假阳性可能性比较高, 可能与老人身体功能减退, 或其他疾病干扰等有关。因此, 临床医师需结合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慎重诊断, 防止出现误诊等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Marangoni A, Moroni A, Accardo S, et al.Laboratory diagnosis of syphilis with automated immunoassays[J].J Clin Lab Anal, 2009, 23 (1) :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 (2010-2020年) [S].2010.

[3]侯晓菁, 梁艳, 陈洁, 等.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实验评价[J].检验医学, 2010, 25 (5) :365-367.

[4]Binnicker MJ, Jespersen DJ, Rollins LO.Treponema-specific tests for serodiagnosis of syphilis: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seven assays[J].J Clin Microbiol, 2011, 49 (4) :1313-1317.

[5]胥国强, 康清秀, 蒲泽宴, 等.4种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的比较及应用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 32 (16) :1869-1870.

[6]郑卫东, 郭亮, 田彩霞.TPP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 2009, 6 (6) :16-17.

[7]魏寿忠, 林桂花, 陈依平, 等.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 (11) :1351-1352.

[8]刘姝颖, 李延庆, 孟庆联, 等.安徽省2004~2010年梅毒, 淋病流行趋势分析[J].安徽医学, 2012, 33 (2) :220-223.

上一篇:扮演游戏下一篇:沙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