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相关抗体

2024-06-23

血小板相关抗体(精选四篇)

血小板相关抗体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妇产科自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以来待产的患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计数<100×109/L) 的孕妇中随机抽取81例作为观察组, 年龄21~36岁, 平均 (27.3±3.7) 岁。选取同期入院的血小板正常且无血小板减少症病史的孕妇79例作为对照组, 年龄22~38岁, 平均 (28.9±2.4) 岁。两组孕妇在年龄、生产方式、妊娠周期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检测:新生儿血小板计数<150×109/L即可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每4周对观察组孕妇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测, 保持对孕妇的血常规和身体状况变化的密切观察 (包括血小板抗体、网织红细胞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检测) 。若孕妇合并有贫血症状, 则应该在血常规检测外, 进行血清铁蛋白、血清铁、叶酸、外周血涂片形态观察及维生素B12的检查。对于孕妇血小板计数<50×109/L的患者要进行相应处理并对其染色体进行检测[3]。

血小板检测:对观察组孕妇血小板非特异性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 比较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对新生儿血小板数的影响,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血小板表面抗体进行检测, 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小板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 (抗体检测试剂盒) , 记录检测结果, 并对两组孕妇所生新生儿的血小板进行计数, 以及患有血小板减少疾病新生儿的人数。同时检测患血小板减少症孕妇的抗血小板抗体数, 对抗体阳性孕妇的新生儿和抗体阴性孕妇的新生儿进行血小板减少率的比较, 并对观察组孕妇血小板抗体变化与新生儿血小板减少进行相关性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 (χ2) 检验, 计量资料用相关性分析, 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所生新生儿的血小板计数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血小板减少症孕妇所生的婴儿血小板减少率为32.09% (21例) , 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孕妇所生婴儿血小板减少率5.06% (4例) , 经卡方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观察组孕妇两种抗体值与新生儿血小板计数量的相关性, 抗血小板特性、非特异性抗体值均与新生儿血小板数呈负相关 (P<0.05) , 有统计学意义。非特异性抗体量与新生儿血小板计数关系更密切, 见表2。

3 讨论

导致孕妇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很多种, 主要的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PIH) 、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PAT) 、先天性血小板异常、叶酸缺乏、脾功能亢进、巨幼红细胞贫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其中IPT的患病与血液中的血小板抗体密切相关, IPT是妊娠早期导致血小板减少的主因, 属于免疫性疾病, 具有骨髓中巨核细胞增加、血小板破坏较多等特点, 对母子均会产生不良影响。妊娠会加重ITP病情[4,5]。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是孕期比较常见的合并症, 患该病的孕妇因其体内的血小板抗体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进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导致新生儿血小板减少, 发病较急, 如果缺乏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会导致婴儿血小板迅速减少, 造成婴儿出现出血倾向, 甚至出现婴儿颅内出血、死亡等严重并发症。ITP的诊断标准: (1) 骨髓检测巨核细胞有成熟障碍或增多。 (2) 多次血常规显示血小板计数<100×109/L。 (3) 脾脏轻度增大。 (4) 具备下列任何一点: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G增多、波尼松治疗有效、血小板寿命缩短、切脾有效。 (5) 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血小板症。在诊断时, 慢性IPT 35%~45%不表现处任何症状, 或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黏膜和皮肤出血, 表现为持续反复出血症状。一般血小板计数与出血症状相关。瘀斑和皮肤紫癜可发生于全身多个部位, 以躯干多见[6]。ITP发病不易被发觉,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机制是免疫异常所致, 机体免疫异常导致产生自身抗血小板抗体, 造成血小板被大量破坏而出血。有研究表明, 新生儿体内若含有抗血小板抗体则血小板减少症患病率明显增高。因此对孕期的孕妇和新生儿都应该注意进行抗血小板抗体的检测, 从本研究结果可发现, 观察组患血小板减少症孕妇所生的婴儿血小板减少率为32.09% (21例) , 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孕妇所生婴儿血小板减少率5.06% (4例) , 说明孕妇血小板减少会直接影响新生儿血小板计数, 导致婴儿血小板减少症也增多。临床医师应该对患有血小板减少症的孕妇采取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以便及时发现血小板计数异常, 对新生儿采取有效干预预防血小板减少[7]。对孕妇血小板表面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 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有研究表明, 患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孕妇, 83%~92%血液中含有抗血小板抗体, 其中91%为PAIg G。本研究显示, 抗血小板抗体值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 所以检测抗血小板抗体可以作为诊断ITP的重要指标。需要注意的是抗血小板抗体并非是ITP的特异性指标, 因为许多免疫相关疾病都会引起血小板抗体的增高。但是受以上影响因素不会明显导致血小板表面PAIg G升高, PAIg G与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浓度有关, 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特异度高, 灵敏度虽低, 可用于鉴别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和ITP, 对婴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预测诊断有积极意义, 为有效的治疗提供充足依据。本研究通过检测观察组血小板减少症孕妇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和血小板表面抗体, 比较孕妇血小板特异性、非特异性抗体量与新生儿血小板计数的关系, 发现孕妇非特异性抗体量较特异性抗体量与新生儿血小板计数关系更密切。本研究结果说明, 作为孕妇血小板抗体检测指标血小板表面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能够为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减少新生儿ITP、流产、及其他严重并发症, 有效降低孕妇的经济负担和病痛, 对优生优育政策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亚芹, 刁英.男性因素不孕妇女种植窗期外周血单核细胞上和子宫内膜中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超声类型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 (14) : 2276-2278.

[2] 何志宏.临产孕妇分娩前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3, 13 (7) : 959-960.

[3] 甘建玲.75例孕妇妊娠期血小板假性减少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 (2) : 316-317.

[4] 李如霞.91例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孕妇的分娩结局分析[J].安徽医学, 2011, 32 (1) : 35-38.

[5] 周建平, 沈玉霞, 殷葵, 等.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活化和预后关系的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9, 32 (10) :27-31.

[6] 王亚芹, 刁英.不孕妇女种植窗期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和意义[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2, 20 (5) : 318-323.

血小板相关抗体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20例, 男69例, 女51例, 年龄9~72岁, 平均45岁。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39例,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例, 白血病17例, 骨髓纤维化6例, 恶性组织细胞瘤14例, 肺癌15例, 淋巴瘤12例, 多发骨髓瘤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疾病诊断标准。血小板输注次数2~21次, 平均8次。全血及红细胞悬液输注次数共3~35次, 平均14次。

1.2 方法

采集患者输血前1h和输血后24h外周静脉血, 分别检测血小板计数, 计算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 (CCI) 。血小板抗体检测按血小板抗体检测试剂盒说明操作。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 12.0软件包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患者中, 共出现血小板抗体阳性73例, 抗体阳性率为60.83%。其抗体阳性率与输血次数成正比关系, 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见表1;血小板抗体阴性组的输液效果优于阳性组,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见表2。

3 讨论

血小板输注是血液病治疗阶段提升血小板数量的有效措施, 可降低因血小板减少所引起的严重出血, 目前已成为血液病及肿瘤患者放疗、化疗的重要支持疗法[1]。但部分患者在反复输注血小板后, 可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 (PTR) [2], PTR是血小板输注治疗中的一大障碍, 引起PTR的原因包括: (1) 非免疫因素:与患者的临床状况和输注量不足有关; (2) 免疫因素:与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 抗体、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HPA) 抗体、ABH抗体 (ABO血型系统抗原抗体) 有关[3]。大多数PTR是由于反复输注血小板后产生免疫反应所致[4]。反复接受血细胞成分的受血者, PTR的发生率达30%~60%。约有20%~50%白血病患者和80%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长期输注血小板后易发生PTR。输入血小板后产生抗体的频率主要取决于输注的次数, 次数越多, 抗体产生频率越高。据统计, 输血达10次以上, 抗体阳性率为30%~85%。约90%PTR由HLA抗体引起, 而由HPA不合引起的PTR占10%左右, 2种抗体可伴随同时存在。有临床意义的常见血小板抗体有两类: (1) 针对血小板上HLA-I类抗原的HLA抗体; (2) 针对血小板上GP抗原的血小板特异性抗体。血小板抗体可引起血小板活化、破坏, 导致血小板数目下降、出血倾向或血栓[5]。因此, 科学、合理、有效使用血小板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对需要输注血小板的患者, 预先进行血小板抗体筛选, 通过对有同种免疫反应的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分析, 选择合适的血小板输注。对只存在HPA抗体的患者, 最好的方法是在家庭成员中寻找相合供者, 这样可有效的避免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 可以大大提高血小板输注疗效, 避免宝贵血液资源的浪费。

注:与血小板抗体阳性组比较, *P<0.01

总之, 反复输注血液成分可产生血小板抗体, 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血液成分输注次数密切相关, 输注次数越多抗体阳性率越高, 并且血小板抗体的产生直接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因此, 在血小板输注前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和交叉配合性试验, 可有效预防免疫性PTR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吕毅, 郝宝岚, 王艳, 等.肿瘤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 2009, 22 (5) :350.

[2]钟月华.血小板抗体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评价[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6, 3:458.

[3]董伟群, 郭萍, 佟力.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免疫因素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 2009, 22 (4) :304.

[4]卢焕兴, 李春桥, 梁永生.血小板抗体对血小板输注的疗效观察[J].实践与检验医学, 2009, 27 (3) :255~257.

血小板相关抗体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 在我院住院, 并有多次输血史患者83例作为观察组, 所有患者均经过血液科治疗, 并且均经过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 其中恶性淋巴瘤25例, 白血病21例, 再生障碍性贫血11例, 淋巴瘤13例, 全血细胞减少13例, 男57例, 女26例, 年龄15~75岁, 平均年龄41.5岁, 平均输血5次, 为比较检查效果, 随机选择2009年至今在本院各科无输血史的住院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40例, 女性40例, 年龄16~72岁, 平均40.5岁, 两组患者均知情, 同意入组治疗,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等一般资料相比, 差异不显著, 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血小板来源

随机血小板和配型血小板均由我省大庆市血液中心提供, 为48h内单采血小板, 1袋为一个输注量, 约为 (200±50) mL, 血小板含量≥2.5×1011, 输注时按照血小板输注常规要求, 速度以患者能够耐受最快的速度输入速度为宜, 输注时无明显的发热、感染、脾脏肿胀等临床症状。

1.3 输注指征及效果评价

输注指征:颅内出血;体表有出血点;鼻衄;紫癜;血尿;龈血;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血小板计数<20×109, 伴或不伴出血症状[2]。

效果评价:血小板增高指数 (CCI) :CCI= (输注后血小板计数-输注前血小板计数) (109/L) ×体表面积 (m2) ÷输注血小板计数 (1011) ;患者体表面积计算公式, (m2) =0.0061×身高 (cm) +0.0128×体质量 (kg) -0.01529, 评价指标:输注血小板后1h内CCI>7.5或者在24h内CCI>4.5为输注有效, 否则视为输注无效[3]。

1.4 检测方法

采用血小板检测与交叉配型, 选用长春博研科学仪器公司生产的离心机, 血小板抗体筛检试剂盒由长春博德生物技术公司生产, 血小板抗体筛检检验方法采用固相凝集试验, 试验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代入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 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比较, 结果83例观察组患者有38例阳性患者, 占总数的45.8%, 80例对照组患者有12例阳性患者, 占总数的15.0%, 两组患者相比阳性率 (χ2=31.34, P=0.029) 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输血次数与血小板阳性率比较, 输血次数3次以内24例, 阳性人数4例, 阳性率16.7%;输血次数3~8次31例, 阳性人数12例, 阳性率38.7%, 输血次数9~15次, 阳性人数11例, 阳性率55%, 输血次数15次以上8例, 阳性人数6例, 阳性率为75%, 可以看出, 输血次数越多, 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就会越高。

CCI指数比较, 1h (χ2=30.14, P=0.036) , 24h (χ2=39.46, P=0.015) 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反复输血患者血液中很容易出现同种免疫反应, 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 当患者血液中再次被输入含有这些抗体相应抗原成分的血小板后, 便会激发抗原抗体反应, 导致输入的血小板被迅速破坏, 目前临床中用CCI作为血小板输注后PTR的指标, 有文献报道, 当患者连续2次以上输注同等足量随机同型血小板后, 循环血液中血小板计数不增加或者没有出现合适的CCI, 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即可认为PTR。通过本组研究表明, 输血次数越多, 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就会越高, 同时CCI指数上也可以看出, 在抗体阳性中, PTR的发生率较高。

目前针对血小板抗体的检测程度不高, 主要检测方法有单抗固相微孔板法 (MASPAT) 、流式细胞技术 (FCM) 、固相红细胞黏附试验 (SPRCA) 、微柱凝胶免疫法 (MGIA) 。目前临床普遍认为FCM方法相对较好[4], 所以在临床关于血小板抗体的对照研究中, 均普遍以此作为参考对照方法, 但是设备费用较高, 不能在临床检查上大量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 采用固相凝集试验方法, 能够检测血小板抗体阳性率, 能够获得较高的检测阳性率, 同时可以看出, 输血次数越多的患者, 血小板阳性率越高, CCI指数差异显著, 因此, 通过对血小板抗体检测, 能够有效评价多次患者的输注状态, 正确指导临床输血工作。

摘要:目的 针对反复输血患者, 讨论采用固相凝集试验检测血小板抗体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3年间住院的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与没有输血史的患者进行对比, 观察患者抗体检测阳性率, 评价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输血次数的关系, 并判断CCI指数。结果 两组患者相比阳性率 (χ2=31.34, P=0.029) , 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输血次数3次以内阳性率16.7%, 38次阳性率38.7%, 915次阳性率55%, 15次以上阳性率为75%, CCI指数1h (χ2=30.14, P=0.036) , 24h (χ2=39.46, P=0.015) 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血小板抗体检测, 能够有效评价多次患者的输注状态, 正确指导临床输血工作。

关键词:输血,血小板,抗体,阳性

参考文献

[1]夏兰, 蔡兴权, 吴丽妮, 等.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与输注疗效探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 6 (13) :3775-3777.

[2]胡锋兰, 张健华, 张然蓉, 等.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与配合型输注效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 2012, 10 (8) :1291-1292.

[3]胡丽华.临床输血检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4:118-119.

血小板相关抗体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9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7例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其中男46例, 女51例;患者年龄18~62 (32.8±4.4) 岁;疾病类型:42例急性髓性白血病, 15例急性淋巴细胞下白血病, 10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瘕, 14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 4例恶性淋巴瘤, 4例多发性骨髓瘤。

1.2 仪器和试剂

选择贝克曼LHX-750血细胞分析仪和配套试剂检测血小板计数;选择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血小板抗体检测与交叉配型试剂盒, 应用交叉配型试剂盒定性检测HLA抗体与HPA抗体, 同时可以在血小板输血前完成交叉配型。选择湛江市中心血站提供的机采血小板。各项操作要严格遵循说明书完成。

1.3 方法

输注血小板前1h分别抽取静脉血2ml与3ml, 将其分别注入到无添加剂真空管与EDTA-K2真空抗凝管中;采用LHX-750血细胞分析仪自动检测EDTA-K2真空抗凝管内抗凝血的血小板, 输注1个治疗量的ABO同型单采血小板, 在输注1h与24h后分别抽取静脉血2ml, 将其注入EDTA-K2抗凝管内, 依据以上方法予以血小板计数。待无添加剂真空管内血液凝固后, 予以离心处理, 分离血清, 应用固相凝集法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与交叉配型。未配型患者直接输注10UABO同型血小板, 配型患者输注10U相合的血小板, 对两组患者输注1h与24h后的血小板计数予以检测, 同时计算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 (CCI) 。此次研究把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归为阳性组, 阴性患者归为阴性组。

1.4 评价指标

以输注后CCI作为量化评估标准, 输注无效标准是1h CCI≤7.5×109/L, 或是24h CCI≤4.5×109/L。分析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以及检测结果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21.0统计处理所有数据, 运用 (%) 和 (±s) 分别表示计数与计量资料, 应用t与χ2检验;组间对比有无显著差异以P<0.05为准。

2 结果

2.1 分析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

97例血小板输注患者检测结果是:33例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为阳性组, 抗体阳性率是34.02%, 其中29例为HLA-Ⅰ抗体, 1例为HPA抗体, 3例为HLA-Ⅰ联合HPA抗体;64例血小板抗体阴性患者为阴性组, 抗体阴性率是65.98%。

2.2 分析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

阳性组33例患者的1h与24h CCI值要明显小于阴性组 (P<0.05) ;阳性组的无效输注率是75.75%, 阴性组的无效输注率是21.88%, 两组无效输注率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见附表。

2.3 配型和未配型患者血小板的输注效果比较

把33例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随机分成未配型组与配型组, 配型组17例患者的输注无效率是11.76% (2/17) , 未配型组16例患者的输注无效率是100% (16/16) 。两组患者输注效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3 讨论

临床医学中血小板功能障碍以及血小板减少均会导致患者出血, 严重时还可能会发生死亡, 针对这种现象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即是血小板输注[1]。但是患者在多次输血 (包括全血、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 、妊娠以及器官移植后易形成血小板同种抗体 (HLA抗体) 以及血小板特异性抗体 (HPA抗体) , 从而使得血小板输注无效 (RPT) [2]。RPT指的是患者输注血小板后没有发生适度反应, CCI和血小板恢复率均较小。为了保证血小板的合理应用, 减少输注无效的发生, 临床需要探讨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3]。血小板输注无效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血小板质量, 在制备、保存、运输以及输注血小板期间, 由于质量受到损伤而使得血小板输注无效。比如采集血小板数量不足, 受到离心损伤, 保存温度不适宜, 运输过程中发生振荡, 保存时间、条件以及器材质量不佳, 在运输以及输注期间操作不适等。其二是非免疫性因素, 大部分血小板输注无效均是因为非免疫性原因导致, 脾肿大伴随脾功能亢进、药物作用、感染、发热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原因均会导致血小板破损或消耗变大, 使得血小板输注无效;此外还有部分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 主要包括移植物抗宿主病、血管闭塞性疾病、血清中高环孢霉素与高胆红素水平以及全身放射等。其三是免疫性因素, 多次反复血小板与红细胞血制品输注, 易发生同种免疫, 使得血小板输注无效[4]。有25%~70%的长期依赖血小板支持治疗的患者会出现HLA抗体, 其中还有10%左右的患者并发有HPA抗体。目前随着临床对滤除白细胞的血液制品的推广应用, 同种免疫的发生率明显减少, 但是还有相关研究表示虽然有采用滤除白细胞的血制品, 但是仍有一部分长期输注血小板的患者会形成HLA抗体。所以目前困扰临床输血的一个重要方面还是因为同种免疫因素造成的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无效输注治疗要针对各病因选择不同方法, 非免疫性因素导致的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治疗主要是实施抗感染、加大血小板输入量以及脾切除术等治疗原发病措施, 以此改善输注效果[5];免疫因素导致的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治疗主要是实施相容性输注 (ABO同型、血小板HLA与HPA交叉配型都相合的单一供者的血小板输注) 治疗, 从而提高输注效果[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是34.02%;阳性组患者1h与24h CCI值要明显小于阴性组 (P<0.05=;阳性组无效输注率 (75.75%) 要显著大于阴性组 (21.88%) ;配型组输注无效率 (11.76%) 要明显小于未配型组 (100%) 。结果表明, 血小板输注无效和血小板抗体具有密切关系, 血小板配型能够改善同种免疫反应, 血小板输注前有效检测血小板抗体并予以交叉配型对血小板输注临床效果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对我院97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应用固相凝集法检测患者的血小板抗体, 应用CCI评估阳性和阴性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效果, 分析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和输注效果的关系。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是34.02%;阳性组患者1h与24h CCI值要明显小于阴性组 (P<0.05) ;阳性组无效输注率 (75.75%) 要显著大于阴性组 (21.88%) ;配型组输注无效率 (11.76%) 要明显小于未配型组 (100%) 。血小板输注前有效检测血小板抗体并予以交叉配型对血小板输注临床效果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血小板抗体,配型,血小板输注

参考文献

[1]陈晓军, 孙景春, 段生宝, 等.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在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 17 (1) :143-144.

[2]施清蓉, 彭绍军, 何小英, 等.血小板抗体检测方法及其配型的应用与血小板输注疗效关系的研究[J].当代医学, 2014, 15 (6) :87-87, 88.

[3]张趁利, 庞桂芝, 娄白敏, 等.反复输血患者的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前后的疗效对比[J].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4, 16 (1) :66-68.

[4]王辉.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在临床血小板输注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 2015, 12 (8) :910-911, 912.

[5]韦庆文, 蓝宇萍, 肖庆, 等.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临床相关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 26 (7) :851-852, 854.

上一篇:高校教学文件下一篇: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