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引入

2024-06-19

游戏引入(精选十篇)

游戏引入 篇1

一、体育兴趣的培养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学习兴趣是学生掌握学习知识和技能最有用的“阳光”。体育兴趣是学生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根本因素,也是掌握体育技能最有用的心理因素。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说明体育学习中兴趣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呢?我认为兴趣的培养因素之一就是学生的心理,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对体育课感兴趣,直接的因素取决于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应该与学生多多沟通,尤其是针对那些性格内向、意志品质比较薄弱、心理矛盾、不喜欢游戏的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差异性,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这样有助于在开展体育游戏中,使学生积极响应。其次,在开展游戏教学的时候,前期工作不能过于苛刻,随时找出闪光点,对于学生一个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激励。在进行游戏比赛时争取及时了解学生比赛结果,及时关注学生比赛后的情绪变化,相互沟通。在体育教学中要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而对于个别学生,尤其是在某些方面差异比较大的学生要给予个别的教学指导。适当时也可以采取优生帮促的措施,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教师对教学的态度和用心良苦。

学。反之,提出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过低,会使大多数学生有“吃不饱”的心理,得不到愉悦的满足感,也会影响学生体育情绪。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提出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同时,一定要牢记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合情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

4.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体育教师要多花精力和时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少批评多指导,多肯定、多鼓励,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又自然的学习环境,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对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力,以及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5.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提高运动技能

体育教学不仅要育体,还要育心。社会越向前发展,对人的道德情操的要求也越高。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适应社会生活的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具有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品德、文明修养、道德情操等。体育情感的培养在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个性的同时,要求提高学生的运动技

二、体育教学中游戏的渗入

游戏是人们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充分体现自己的自由运动,人们可以随意支配所要从事的动作的难易程度,游戏可以使参加者全部都融入到游戏之中,在游戏中学习。尤其是针对不会玩此类或者某类游戏的人,只要和同学们、朋友们玩一次,那么他就会做这个游戏了,这样学习这项技能的效率就要比呆板死记的效率高很多。因为既是在玩游戏,又是在学习知识,学生很投入。例如,排球一课,以往教学就是教师做师范,单调讲授。如果加入游戏或者比赛,采用讲规则的形式,教师就可以先讲规则,以裁判的身份讲解。在游戏的过程中,讲解动作技能和起步动作等,不按要求者扣除分数,以打比赛的形式出现。学生在比赛中经过教师的指导会进一步加强对传球技巧的记忆。在初中体育课中加入游戏教学,不但可以激起学生的运动热情,而且可以使学生掌握所要学习的基本知识。对于课外活动的体育教学也可以融入游戏。例如,在组织登山训练中,为了使学生保持一定的精神状态,教师可以采取登山比赛,组织两队进行比赛。不但可以快速到达山顶,而且可以激发团队精神,融洽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三、游戏法教学的反馈

游戏法教学这一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使用,从成绩和学生的加入情况来看比以往的单一模式教学要先进。我在学生和教师中做了调查。80%的学生认为,游戏法教学可以使身心得到放松,尤其是学完几门主要科目以后,大脑混沌,在体育课上大家一起做游戏,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使头脑放松,更好地促进了其他科目的学习。通过游戏法教学,掌握知识和体育技能的能力提高了很多。我比较赞成用这种方法上课。游戏法教学是一项和新颖的教学模式。上完体育课后,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中,学生的兴奋度很高,能很快融入到其他课程当中。经过调查发现,在体育教学中引用游戏法学生和老师都比较认可。不但可以使学生体育技能等得到改进,而且有助于其他科目的学习。

现阶段教育不断改革,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们的素质教育等,把培养适应社会的全方位人才看成重中之重。新颖的教学方法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每个学生都具有个性能,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和习惯。

三、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正朝着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改变观念。针对体育教师对体育科研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够,研究领域比较窄的现状,大多数体育教师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完成体锻达标率和运动会成绩这些狭窄的领域,导致上课内容的重复性教育,教学方法单一,阻碍了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我们要逐步改变,在体育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放在重要的位置,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情感,这样学生才能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体育教学才能更具有活力。

参考文献:

[1]巴莆洛夫选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2]马祖军.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10).

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黄斯钦

(南安市工业学校,福建南安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数字时代和网络时代。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各行各业的工作越来越依赖计算机信息平台。作为未来企业生力军的中职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而中职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和学习热情组织教学,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各专业的学生都能学好用好计算机基础知识。作者针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如何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实践能力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而作为信息技术的基础课程,计算机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有着深远的意义,学生能否掌握计算机基础对将来能否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在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

一、各专业计算机基础要有针对性地教学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每个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有的老师在上这门课的时候不分专业,按本教学,使得每个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的时候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好。所学知识比较笼统,没有针对性。例如书中没有详细教五笔输入法,一般教师只教学生拼音输入法,而自然学生就不懂得用五笔打字了。我觉得计算机专业和会计专业都应该学会五笔输入法。所以各个专业在上这门的时候应该有针对性,应该加强的要加强,应该省略的要省略。

二、对学生分层次教学

条件比较好的学校,所传授的计算机知识自然就比较多,而条件比较差的学校自然就比较少,更有的学生连计算机都没用过。家庭条件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种种原因造成有的学生计算机本来就不错,而有的是机盲。在教学时教师就要懂得给班级学生分层次,正常是分为优、良、差。在教学的时候就不能都上一样的内容,应该让差的学生从头学起而优的学生学一些比较有深度的知识,并让优的学生帮助差的学生赶上来,而优生又有一种成就感。这样所有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才会高。

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知识更新得非常快。学生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跟上计

特长,将游戏法教学融入体育课堂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不但能在娱乐中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因为学校里有自己的游戏伙伴,有游戏场所和游戏组织者及参与者,在学习和游戏中可以不断了解自己、充实自己、评价自己、提高自己,提高欣赏力、表现力美、创造力等能力,并且能够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团队精神。所以,应大力推广游戏法教学。特别是在义务教育中,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融入游戏教学,在各个方面不断启发和教育学生。体

算机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掌握,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始时,自学的内容要少而简单,等学生认为自学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且乐于参与时,再适当加大自学的难度。比如:在windows系统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已掌握文件的基本属性操作方法时,把用快捷键操作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学习体会,这样会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自学的习惯,必然会在平时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探讨,课堂上再经过教师的讲解、指点及自己的练习,所掌握的操作技术就会更快、更多,这样使整个课堂教学更快、更高质量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单一的课堂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需求。以前一间教室一块黑板就能上课,对于计算机基础来说已经不适用了。多媒体课件的闪烁变形、声像同步、动画效果、人机会话等多种手段,有利于营造恰当而轻松的学习氛围,取得生动直观的演示效果,有着其他媒体及传统教学方法(图片、语言、文字)远远不及的优势。老师应该有效利用现代技术设备,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通过课件为学生演示所要传授的知识,让学生更直观地掌握所学知识。这样计算机教学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总之,《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不断更新的课程,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切实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建立起知识和能力的个人结构。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运用正确的课堂设计思路和科学的设计方法,强化阶段目标教学内容设计,对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因人施教的个别化教学中,适当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使得这门看似简单的课程以新的内容与新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作为一个计算机专业课老师,我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深刻认识到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并能懂得结合自身特点选择正确的学习方向,使所学的知识被充分运用,使自己的才华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真正成为社会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蒋加伏.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教程(XP版).

[2]谭建伟.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育游戏教学法是体育教学方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教学工作者要充分利用体育游戏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喜爱体育。

摘要:本文论述了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中的作用,探讨了怎样促进学生体格的完善和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能训练,体育游戏,兴趣培养

参考文献

[1]赵世海,薛宏.体育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体育游戏[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把游戏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篇2

数学具有较高的抽象性与严密的逻辑性,这对于刚刚进入系统学习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且喜爱听故事与做游戏。当常规教学手段不能体现教学的趣味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时,我们可以将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引入课堂。将游戏引入小学数学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天性,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规律,可以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与形象性。马丁?加德纳曾经说过:“唤醒学生的最好的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智力题、魔术、笑话、悖论、打油诗或那些呆板的教师认为无意义而避开的其他东西。”将游戏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形势下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此展开论述。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设计得巧妙,能够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参与动机,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导入环节中引入游戏,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顺利地转移到新知的学习上,又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深入探究。因此,在导入环节我们要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游戏,以此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内容时,在导入环节教师与学生一起做游戏,教师一个人为一组,全班学生组成另外一组,师生间展开一场对决,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他们人数多肯定会赢。然后师生双方互相出示数字,请对方算出这个数是否能被3整除。一开始数字比较简单,学生与教师势均力敌,但是随着数字位数的增加,数字越来越大,学生往往需要用较长的时间来判断这个数是否能被3整除,且学生间还经常会出现不同的答案,而教师却能又快又准地作出判断。学生很惊讶,不禁猜测:“难道老师有特异功能,能如此准确、快速地作出判断?”这样的趣味性导入,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起来了,这时教师告诉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也可以准确而快速地作出判断”。这样的导入使新知的学习水到渠成,比起直接的讲述更富有趣味性,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游戏授课,引导学生主动求知

课堂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过程。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授课,可以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能保持愉悦的心情与积极的心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如在教学“图形的变换”这一内容时,让学生亲自动手,随着老师的讲解观察自己手中的图形,并让学生描绘各种图形。这样的教学寓于操作性极强的游戏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并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大脑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取得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游戏型作业,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激情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对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有效复习与及时巩固。以往教师过于重视作业的数量而忽视质量,造成数学作业形式枯燥、内容单一,以机械的反复性训练为主,导致大部分学生对作业没有兴趣,只是被动完成,机械学习,使学生逐渐对作业失去完成的激情。设计游戏型作业,极大地丰富了作业的内容与形式,更能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激情。这时作业对于学生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学生欣然接受并乐于完成,既真正达到及时复习与巩固的目的,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如计算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以往是通过大量重复机械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与水平,这样的作业让学生望而生畏。为了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激情,我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设计趣味性极强的游戏型作业。如张贴小火车,将写有计算题目的卡片按照计算的结果进行排列,并标注各节车厢的序号;找朋友,将计算结果相同的题目用线段连起来或者放在一起;数学迷宫,一道道计算题就是一道道关卡,要想顺利走出迷宫,就必须要准确地计算出结果,这样才能进入下一环节,最终走出迷宫……

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游戏,更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必然会成为现代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将学生的特点与数学学科教学结合起来,以游戏为载体,搭建通往数学殿堂的桥梁,真正实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乐中学习、乐中求知。此外,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还可将学生引导到游戏的设计与编排中,组织学生一起来设计游戏、参与游戏,真正收到我爱游戏、我爱数学学习的效果,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彻底转变,让游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亮点。

字母教学中引入教学游戏 篇3

字母教学是起始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在字母教学中引入教学游戏,是非常重要的。这一阶段的教学,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使这一阶段的学习得以很好的落实。学好26个字母对学生以后的发音、拼读和记忆单词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习字母阶段,我们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和字母做游戏、交朋友。游戏就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列举了几种字母教学游戏,并就游戏的教学目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以求教同行。

一、呈现

对于第一次出现的事物学生总是比较关注的,我们要十分重视字母的第一次呈现。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比如:字母A,可以由一座大山逐渐变化而成。字母h可以由一把椅子逐渐变成等,学生的视觉受到强烈的刺激,大脑皮层十分兴奋,此时的记忆效果最好。我们还可以编一些儿歌,如:大写M像高山,两座高山肩并肩;大写N三兄弟,手牵手不分离。

二、操练

字母操练一般以机械操练为主,为了使操练不枯燥,我们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

[案例] “What's missing?”游戏

学了几个字母以后,把字母卡片放在一起让学生认读,然后抽去其中的一张,让学生寻找:“What's missing?”此时,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急于表现自己,识记的效果就会很好。

[案例] “左邻右舍”游戏

学生准备好已经学过的字母卡片,教师出示一个字母,让学生找出它的左邻右舍,请找到的几个学生快速把字母拿到讲台上站在相应的位置上,其余的学生一起认读这几个字母。

[案例] “分家”游戏

在讲台前先画好两个大圆,一个代表capital letters, 一个代表small letters。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拿着一张大写或小写的字母卡片,教师一声令下,学生忙着找自己的家,其余学生作评委,正确的就齐声朗读,错误的就说声“Sorry”。还可以把字母按笔画的多少来分类,一笔的、二笔的、三笔的,分别有不同的家。

这样的活动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操练带有一定的竞争色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字母的书写阶段,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指导学生书写,如:用手指书空,写在课桌上,文具上,窗户上等等;可以用不同的身体部位写:下巴写,用脚在地板上写;可以同桌两人在手心手背上写,闭上眼睛猜猜写的是什么字母。

在四线三格中的书写,教师还可以借助儿歌帮助学生掌握,如:

英语书写,四线三格,大写字母上两格,不顶格;小写字母认准格, 撑满格。

三、巩固拓展

在字母的巩固阶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26个字母的发音归类,总结五个元音字母与其他一些字母的关系。通过歌曲、游戏加深记忆。

[案例] “招兵买马”游戏

教师引导学生先找出五个元音字母大将军,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找兵,找对的给该将军所在的组加分,并齐声朗读;也可以扩大操练面,大将军站在讲台上,让兵自己去投靠将军。

这样不仅能解决发音归类的教学难点,而且使原本枯燥的五个元音字母变得有趣生动。

此外教师还可以编一些趣味的谜语,如:

1减1不等于0——H 山连着山——M

1加3不等于4——B 钓鱼钩——J

不倒翁——O 一把椅子——h

这种有趣的形象化的联系形式十分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学生学起来十分投入,记忆深刻。

学习是为了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寻找生活中有意义的字母。如:

字母与单词同音:B——bee, C——sea, I——eye, O——oh, R——are, P——pea等等。

数学中的字母:m表示米, cm表示厘米, mm表示毫米, 在地图上S表示南, 在衣服上S表示小号, L表示大号, XL表示特大号, 在食品的包装袋上kg表示千克, g表示克等等。

字母的缩写形式:CCTV,WTO,UFO,KFC。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这些字母游戏,让学生参与到游戏中来,使他们的身心完全投入。这样,对他们而言,原本枯燥的、机械的东西就会变得生动、活泼,趣味无穷,激发了他们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但在设计组织英语课堂教学游戏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英语课堂教学游戏是整个语言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语言训练的另一种形式。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游戏仅是语言教学的一种形式,而训练学生的言语技能才是语言游戏的真正目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语言游戏毕竟是一种游戏,它不同于单纯的语言训练,具有趣味、快乐的特点。因此,我们在设计英语课堂教学游戏时,既要避免毫无语言教学要求的纯游戏,还要避免枯燥的、干巴的游戏形式。在语言游戏中,我们应做到目的明确、形式活泼。

2.教学是一种师生双向活动。在英语课堂教学游戏中,我们仍然要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教师在语言游戏中的角色应该是导演,知道学生如何进行游戏。教师不应包办一切,既当导演又当演员,这种代替学生学习的做法无益于教学。在组织语言游戏时我们还要注意面向全班学生,让大部分或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加游戏,不要将语言游戏搞成教师与个别或少数学生之间的活动。让大部分学生在游戏中当观众的做法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英语课堂教学游戏是整个语言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何时选用都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情绪来决定,但并不是说每节可非用游戏不可。只要教师觉得某个游戏能在某个时间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就可以组织语言游戏,自己应选择好语言游戏的有利时机。

引入课堂游戏的探索与分析 篇4

课堂活动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 实际应用效果如何?笔者在此结合教学实践及教学实例, 作一些具体的分析与探究, 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起到参考和指导作用。

一、课堂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作用

我们在课堂上引入游戏, 将课本知识融入其中, 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各项素质。

1. 提高学习效率。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游戏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技能, 同时它也是训练学生的口语技巧, 纠正发音和巩固词汇、语法的有效手段。

2. 激发学习兴趣。

游戏活动寓教于乐, 融言、行、情为一体, 能够多渠道、多途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宽松、欢乐的学习气氛,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从中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

3. 拓宽英语学习的新天地。

“语言来自生活, 服务于生活”, 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英语, 而且还会让学生懂得如何准确地运用英语, 从而拓宽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新天地。

4. 发挥主动性。

课堂游戏中, 学生能主动动脑、动手、动口进行交流, 处于自觉的主体地位, 所以说, 多开展课堂游戏, 能发展学生的能力, 挖掘学生的最大潜能,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课堂游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积极探索的过程。它营造了一种宽松、广阔的创新环境, 使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封闭教学的沉闷局面。

6. 培养合作精神。

课堂游戏开辟了师生间、学生间平等交流的平台, 它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倾听, 还要求他们学会赞美、批评, 使他们能够充分地展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游戏存在的问题

在运用游戏的过程中, 容易出现重游戏、轻管理、效能低以及学生不能很好地投入到课堂游戏中的现象, 这些严重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

1. 游戏旁观。

在游戏的过程中, 常常会有同学对游戏表现得很冷漠。导致学生游离于课堂游戏之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学生对游戏不感兴趣, 觉得游戏比较简单, 不屑于去玩,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分析, 及时改进游戏设计;二是因为小学生本身的害羞心理, 他们担心在公开场合犯错误。所以, 教师及时正确地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

2. 游戏起哄。

有些在游戏时起哄的同学往往不参与游戏, 总是在下面做小动作, 或者只是一味地观赏上面同学的“表演”, 只要上面出现一点小情况, 他们就会开心地手舞足蹈, 甚至哄堂大笑。遇到这种情况, 教师应该及时制止, 正确地加以引导, 否则长此以往, 其他学生就会对游戏产生恐惧心理, 生怕被别人笑话, 再也不敢积极参与。作为教师, 遇到这种情况, 首先要指出, 嘲笑别人是极其错误的, 同时要不断鼓励参与游戏的同学。

3. 游戏开小差。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 容易开小差, 教师必须注意到每个同学的反应, 及时引导纠正。比如在游戏的过程中, 有些学生在下面摆弄一些小玩意, 完全不理会游戏, 游离于游戏之外。原因有两个, 从学生的角度看, 桌面上的小东西过多就是问题的关键, 这时教师应该提醒同学把桌面整理干净;从教师的角度看, 是因为游戏的设计不合理, 对学生缺少吸引力, 直接导致游戏的参与度降低。

4. 游戏迷失。

在游戏结束之后, 学生们的情绪还处于游戏的兴奋状态中, 而不能安心地进行下面的学习。这时尽管老师已经反复强调游戏结束, 但是他们依然唧唧喳喳, 老师要花大量的时间来维持纪律, 这必定也会影响教学进度。

三、把握课堂活动的策略

课堂游戏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并集趣味性、知识性和灵活性于一体, 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游戏活动中, 教师要注意做好指挥者的工作, 控制好课堂纪律, 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同时要灵活运用各种策略, 将学生学过的知识落到实处。

1. 讲清游戏规则。游戏的规则必须讲清, 讲不清楚规则, 学生就不知道该怎么做。

2. 设计要富于创造性。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 小学生都喜欢新奇的事物, 再好玩的游戏, 玩过几次学生也会失去兴趣, 所以必须不断地设计新游戏。

3. 合理编排。课堂游戏若安排得合理、严谨, 课堂教学活动就会有艺术感, 教学效果自然跟着变好。

4. 控制游戏。游戏只是一种教学手段, 游戏的真正目的是为课堂教学服务, 不能取代教学。游戏的时间必须控制好, 如果游戏占了课堂的大半时间, 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另外, 如果游戏过多, 忽略对主要教学内容的讲授, 学生就可能会产生一种错觉, 认为英语课只是玩玩而已, 这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5. 正确运用奖励和惩罚。对于喜欢在游戏中制造障碍的学生, 作为教师, 不能对他们采取过激的行为, 要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采取相应的措施。

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教育研究1 篇5

各位领导、专家教授、老师们:

我们申报的研究课题《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教育研究》,于20XX年X月被福鼎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批准为幼教教育科研“十X五”市级立项课题,经过积极、周密的筹备,今天正式开题了。现在,我代表课题组向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作开题报告,提请各位讨论并实施,并请上级领导及专家教授多提宝贵意见。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2004年7月,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在中国苏州召开,会议制定了《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苏州宣言》,呼吁青少年自觉担负起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责任。而传统民间游戏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们应重视民间游戏的传承和发展。

1、时代发展的需要。民间游戏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于人们的益处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它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却未引起民俗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很少专著论述,在各类书籍中亦少有记载,以致许多游戏项目很快失传。近年来,更加上现代文娱活动的冲击,民间游戏已出现衰落的趋势,这于游戏本身或于人类都是悲哀的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及时抢救和传承这部分宝贵的民俗文化财富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2、儿童教育的内在需求。首先,民间游戏作为民间文化的主要形式,具有文化传承和文化适应的功能,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文化动因,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民族认同感、集体荣誉感和民族精神。而这正是现代儿童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本课题研究有助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道德建设;其次,民间游戏作为教育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智慧和朴素的教育真理,是现代教育实践不可缺少的精神资源。民间游戏的利用可以充实和发展现代教育方法与策略,增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与融合。因此,教育过程中引进民间游戏正是儿童教育的内在需求。

3、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现代化成了一种发展潮流,幼儿园也逐渐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就游戏来说,各种高档玩具进入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据了解,大多数城镇幼儿园都通过各种高档玩具或教师自制的玩具来满足孩子们的游戏欲望;而农村的幼儿园,为了向城镇靠拢也不惜忍痛购买一些高档玩具。幼儿园甚至让幼儿从家里自带电动玩具。他们虽然能使幼儿获得广泛的信息,发展幼儿的求知欲和创造性,但同时也给幼儿带来负面效应。如:身体素质差、积极主动性差,缺少了在多维的人际关系中成长的环境等。而民间游戏是民间传下来的一种游戏形式。它代表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曾给我们带来多少童年的欢乐。而在如今的幼儿园里,民间游戏却越来越少了

4、现代教育改革呼唤民族精神的回归,呼唤教育对生活的复归。民间游戏既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智慧和民族理念,又是一种重要的民间教育活动,在传递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培育民族性格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意义。挖掘、整理、提炼和利用民间游戏,是时代赋予现代教育研究的历史使命,是教育民族化、课程本土化的必然选择。因此,研究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体现了浓厚的民族情感和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二、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的理论

(一)课题界定

本课题中的“民间游戏”是指产生流传于人民群众、主要是少年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具有一定形式、规则、内容又可因时因地发展变化的,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以玩耍为目的的小型嬉戏娱乐活动。它产生、流传于某一地区的人民群众之中,受这个地区群众生活、生产的影响,也反映体现着这个地区的世态人情、风俗习惯和文化意识。同时,在产生和流传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地留下时代的烙印。它具有传承性、变异性和地域性等明显特点。由于民间游戏种类繁多,本文中研究的民间游戏主要是民间体育游戏和民间艺术游戏。

幼儿园教育指儿童在幼儿园所接受的教育。幼儿园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幼儿园教育应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二)研究理论的依据

1、《纲要》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足以说明:作为幼教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和民族文化传统,整合各方教育资源,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启迪教师的教育智慧,为教师的教育创新提供资源上的支持,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要价值所在。

2、《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陈鹤琴先生的游戏教育理论提出:“儿童以游戏为生活,儿童好游戏是天然的倾向,幼儿在游戏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地将全部精神拿出来。”这就是说,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我们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手段,要注重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渗透。

三、相关的课题研究综述

近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尝试着对民间游戏进行研究,学前教育学也日益关注民间文化的教育价值。如,曹中平在《儿童游戏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12)中把民间文化视为儿童文化生活方式和早期儿童社会化的基本动因;石中英在《论教育学的文化性格》(《教育研究》,2002,3)中似乎把民间文化和民间游戏视为教育民俗,纳入教育研究的“缄默的”理论基础。但是,民间游戏的研究仍然以文献整理和经验总结为主要方式,理论构建和实证研究人还处在探索阶段。尽管这些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预示着民间儿童文化在幼儿教育中巨大潜力。

查找资料发现:在福鼎,幼儿园民间游戏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现行的幼儿园教材中民间游戏的内容较少,而且比较零散。虽然一些幼儿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增加了一些关于熟悉的民间游戏内容,但这些研究往往偏重于单个的教育活动的开展,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也比较单一,与现在提倡的新的课程理念、终身教育的理念、教师与幼儿共同成长的理念等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我们对民间游戏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作为幼儿园重要的教育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使幼儿园的教育更紧密地与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与儿童所处的社会共同体的文化相联系,从而改善幼儿园游戏与课程的内容、方法和途径。民间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文化资源是幼儿园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幼儿园改革的现实要求。民间游戏进入幼儿园教育旨在增强幼儿园教育的文化继承与创新,进而实现幼儿园教育的文化“复兴”。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一)研究目标

1、对民间游戏活动进行收集、整合、拓展、改编,使民间体育游戏成为本园游戏活动的园本课程,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2、构建运用民间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综合素质水平提高的目标体系,探讨利用民间游戏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3、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民间游戏活动是民族传统,也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遵循继承、创新、发展的原则,挖掘民间游戏活动中的精华为培养幼儿所用,让幼儿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游戏活动中健康成长。

(二)研究内容

子课题一:民间游戏教育资源的开发研究。

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主旨,在尊重幼儿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对民间游戏教育资源进行收集、整合、拓展和改编,寻找出适合幼儿成长、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汇编成一套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的、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幼儿园民间游戏教育资料。

子课题二:探析民间游戏的特点与教育价值。子课题三:研究幼儿园民间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附之以文献法、调查法、分析法、实验法,具体措施如下:

1、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第一、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广泛查阅有关民间游戏的文献资料,从中获取民间游戏素材。第二、向家长宣传我园课题研究的重大意义,说明课题研究的目的、计划、步骤和方法;发放“民间游戏问卷调查表”,鼓励家长参与收集民间游戏素材。

2、采用分析法。对收集的民间游戏素材进行整理、归类,就其内容、形式、玩法、材料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优秀的、适合现代儿童玩耍的民间游戏予以直接继承,尽量保持原貌。对于一些在内容、形式、玩法、材料、功能上不适宜于幼儿的民间游戏,我们将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法新玩、推陈出新”的原则,进行改造运用,赋予游戏新的内涵,使之“老歌新唱”,走进现代幼儿的生活。

3、观察记录——行为观察法

在幼儿生活、学习、游戏的自然状态下,我们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民间游戏中最真实、最典型、最一般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记录,从中获得幼儿的发展信息,并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加以分析、反思、调整教育措施。

4、采用自然实验法。将取舍加工后的民间游戏融入到区域活动、艺术领域活动、早操分组活动、户外活动中,同时,采取座谈、观摩、交流研讨、请专家讲课等形式,发现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修正与完善具体实施计划,进一步提高教师运用与组织指导的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3月)

1、确定研究目标和内容;组建课题组,明确分工职责;收集整理有关理论和实践性经验文章;设计制定研究方案,完成申报工作。

2、撰写开题报告并正式开题。

二、文献调查研究阶段(2012年3月——2012年8月)

1、多方查阅文献资料,获取民间游戏素材。

2、深入幼儿园家长中,通过调查、走访获取文献中没有,但仍存活于现代儿童生活中的那部分鲜活的最原生态的民间游戏素材。

3、民间游戏的分类整理与分析改造。

4、撰写民间游戏的考察报告。

5、探析民间游戏的特点与价值。

三、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4年8月)第一阶段(2012年9月~2013年8月)

1、确定子课题研究任务,撰写子课题研究方案。

2、将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儿区域活动、早操分组活动、户外体育活动中、艺术领域活动中。

3、论证、修订课题研究方案;定期开展观摩、研讨、交流活动,探究民间游戏开展的形式、途径、方法的策略,进行阶段性小结。

第二阶段(2012年9月~2014年8月)

对第一阶段的研究进行总结、反思,整理研究成果,举行中期研究成果汇报会;在中期汇报基础上调整实施方案,针对问题的解决,适时调整子课题研究方案,最有效地发挥民间游戏的功能与教育意义,继续深入进行课题研究。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9月——2015年5月)整理研究成果,汇编成果资料,撰写结题报告,为成果鉴定做好准备工作。

六、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形式 预期研究成果:

(一)主要成果:

1、《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教育研究》研究报告

2、《民间游戏集》。将民间体育游戏、民间音乐游戏、民间美术游戏的游戏玩法、规则收集成册;将民间游戏活动渗透到区域活动、晨间活动、分组活动、户外体育活动、艺术领域活动、健康领域活动中,对教师开展的民间活动的教案、教学过程拍摄、教学反思进行收集制成园本教材。

3、《幼儿园民间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包括民间体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民间艺术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民间智力游戏的组织与指导策略等。

(二)阶段性成果:

1、民间游戏的分类整理与分析改造。

2、民间游戏的特点与教育价值。形式:

1、我园将以观摩的形式,针对大中小班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开展民间游戏活动。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游戏 篇6

有的老师认为,给学生做游戏,是浪费时间,瞎胡闹,有时间还不如多做些习题呢。因此,他们常把教材中的游戏改成练习题。我认为,适当的游戏,不但不是浪费时间,而且是能最突出教学效果的。所以,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范畴,把不同的知识融入到不同的游戏中。有的游戏在课堂中做不了,就用下课时间来做,在学校里做不了的就在家里做。孩子们在参与游戏的同时,不仅学到知识也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空间。

一、讲故事

对于数学知识,我们可以把知识寓于故事中,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而且讲故事能够引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它具有让学生们了解数学、引导数学志趣、熏陶精神和情感的特点与功能。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一些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们去认识数学的历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

活动形式的特点与功能是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加强对数学的理解等。对于小学生来学说,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枯燥的,而对于老师就要设计一些浅显而有趣的游戏活动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通过活动来学习数学,促进他们学习数学兴趣与能力的提高,在玩中学习数学。在“比较”一课练习中,有一道例题:比较青椒和土豆谁重,谁轻。当看到摆在讲台上的青椒和土豆,同学们争论得出的结果有两个,一些同学认为青椒重,土豆轻。因为青椒比土豆个大;一些同学认为土豆重,青椒轻,因为土豆是实心的青椒是空心的。谁都说自己的结果对,谁也不肯认输。就在同学们争执不下的时候,我拿出一个天平,请同学把青椒和土豆放在天平上称一称,结果马上出来了:青椒轻,土豆重。答案错的同学不服气,于是,我又拿出一个青椒和一个土豆,请同学们称称看,还是青椒轻,土豆重。最后,我拿出一个青椒和一个土豆,称完结果却是:青椒重,土豆轻。这是为什么呢?我解释道:光看外表是无法区别到底哪个重,哪个轻。只有把它们放在秤上称一称,马上就会知道。在这里,又渗透了德育教育,对待事物,不能只看外表,要注意它们的实质内容。一些深奥的人生哲理在数学游戏中渗透给学生,达到了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目的。

三、把游戏引入枯燥的练习

我们知道,计算练习一直是常规的基础性教学,但孩子却对它不感兴趣。怎样才能让孩子愉快地学习计算呢?北京师范大学王梓坤教授曾经说过: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首先是逐步启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我在让学生做习题时总是把游戏引入课堂,通过游戏情境创设,可以增强学生练习计算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使学生喜爱计算、喜爱数学。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练习时,教师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将枯燥的计算练习变得多样化,情趣化。

小狗欢欢为了答谢小朋友们的热心帮助,便邀请我们一起去森林公园参加游艺活动。

1、欢欢要领着我们去玩数字大转盘的游戏,你们高兴吗?比比哪个小朋友的反应最快,在转盘一停下来的时候,就能告诉我们算式的结果。(利用转盘中间的固定位置写上一个两位数,在转盘的各个移动花瓣上分别写上不同的一位数或整十数,点击鼠标,转盘在停止的时候和花瓣构成一道算式,让学生回答算式的结果。)

2、接着我们和欢欢又来到了跳伞场,看,小青蛙们正在进行跳伞表演,你能帮他们落入指定的池塘吗?(题目要求根据小青蛙降落伞上的算式,估计出结果;再根据两个池塘上的数字确定小青蛙的降落点。让孩子利用鼠标将小青蛙拖入他确定出的池塘,如果答对青蛙跳入池塘不见了,如果错了,小青蛙回到原位,提示:“再试试”。)

3、那边还有一些小动物在进行举重比赛,我们赶紧跟着欢欢过去吧!看着小动物手中的牌子,你能知道谁是最棒的?为什么?可是欢欢没算出结果,也猜出了谁是最棒的?你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利用杠铃两端的数字,估计结果进行比较。)

4、欢欢差点忘了,登山比赛就要开始了,看!请你们选择一个喜欢的小动物,和它一起进行比赛。(在台阶上设计了一道道数学题,让孩子在爬山过程中一一解决,最后夺得山顶的红旗。)

通过创设这样的游戏情境,把计算练习融入到孩子喜闻乐见的游戏中。小狗欢欢作为一个线索贯穿始末,从大转盘到跳伞场,接着又从举重场到登山处,将所有的枯燥练习安排在一个个游戏环境中,在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了计算训练。计算变得其乐无穷,妙趣横生,孩子不再把计算作为一种负担,数学课堂成了他们快乐的家园,孩子的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将游戏元素引入中职课堂的思考 篇7

将游戏元素引入中职课堂的必要性

将游戏元素引入中职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 对提高中职课堂教学效率尤为重要, 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游戏教学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由于普通高中扩招等因素的影响, 中职学校的生源逐年减少, 生源质量不断下降, 导致课堂教学组织困难。经调查, 中职学生违纪现象严重。大部分中职学生在课堂中有过以下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与周围学生聊天、睡觉、做其他科程的作业、看课外书、玩游戏、发短信、听音乐等。

可见, 中职学生厌学情绪明显。他们大多是普高的落榜生, 文化课基础较差, 且又大多是因家长的要求被迫上了中职学校。所以, 一方面, 他们缺乏学习自信, 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机。在学习上, 他们表现出对学习生活的倦怠、没有目标却有明显的厌学情绪。相关调查表明, 63.41%的中职学生感到学习目标不明确, 54.74%的中职学生忽略教师授课过程中所提出的具体教学要求或教学目标, 65%的中职学生不喜欢本专业两门以上的课程, 约90%的中职学生有讨厌理论课程的倾向, 无论是专业理论课还是公共理论课。另一方面, 他们自控能力较差, 缺乏学习毅力, 且爱冲动, 对家长和教师往往表现出明显的逆反心理和行为, 常有课堂违纪、逃课、打架斗殴等行为。有调查表明, 近70%的中职学生缺乏恒心, 学习没有顽强拼搏的毅力, 遇到困难就退缩, 以致学习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学习的动机、兴趣、意志是唤起个体开展学习活动、引导个体行为指向预定学习目标, 使个体自觉克服困难的一种心理历程或心理状态。学习动机和兴趣可以加强并促进个体学习的动力, 而学习意志可以保证个体学习活动克服困难最终实现学习目标。但中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明显缺乏, 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

中职学生心理年龄偏小, 稚气未脱, 贪玩心理比较明显。正因为如此, 教学应投其所好, 寓教于乐, 在游戏中教学, 在教学中游戏, 由教师或教师与学生讨论制定游戏规则,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 中职学校传统理论课较枯燥, 需要增强趣味性

中职学校理论课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 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首先, 从教师方面看, 由于中职学校多数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加之各校都在扩大招生, 教师没有或很少有时间深造“充电”, 导致中职教师的知识贮备和更新跟不上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也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思考如何创新教学方法, 导致在解决教学问题时很少让学生主动参与,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也极少让学生参与。其结果是, 首先, 中职学生普遍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 中职教师也找不到教学的乐趣。其次, 从学校软硬件设施看, 多媒体设备不足、机房数量少、校园网建设落后、教材改革不到位等等软硬件设施建设问题势必会影响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再次, 由于教学改革的不到位, 许多中职学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重视。在课时分配上, 实践课的比例小, 学生动手机会太少;传统的理论讲授多, 学生学习较被动。所有这些都使得中职课堂显得枯燥乏味, 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综上所述, 从一定意义上说, 教学活动中游戏成分的缺乏是造成教师厌教和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将游戏元素引入中职课堂教学是提高中职理论课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

游戏教学的主要形式

游戏的外显形式主要为对话、体验、表演、虚拟;其内在精神实质是自由、开放、体验、竞争等。在理论课堂上, 让学生体验成功, 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转变为对话式教学、在虚拟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等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面笔者将实践效果较好的一些游戏教学形式介绍如下:

(一) 游戏式提问

提问接力 即每名学生都想好一个与学习重点相关的问题及提问对象。从教师问学生A开始, A回答上来后, 由他提问他想提问的学生B, 学生B回答上来后, 再提问他想提问的学生C, 以此类推。回答不出来的学生课后表演节目。由于学生比教师更了解同班级学生的课后复习情况, 这样的提问接力游戏更有针对性, 既能让学生复习到应该复习的内容, 又能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宾戈游戏 以《中成药知识》为例, 这门课因涉及的中成药比较多, 而且都是理论性内容, 对学生而言比较枯燥, 故在复习提问时可以采用宾戈游戏的方式。做法是:先让学生在纸上画九宫格或十六宫格, 每个格中写一个在规定范围内的、自己认为重要的或自己最熟悉的中成药名, 然后根据教师叙述的功效或临床应用, 划掉对应的中成药名。谁最先将横、竖或对角线连线上的药名都划掉则谁就赢得比赛, 获得糖果或加分的奖励。

组间比赛 即教师提出问题后让每组学生派代表, 或以组员接力的方式到黑板前板书问题的答案, 然后评出小组的名次。或由小组组员讨论确定问题并提问他组成员, 交互提问几轮后比较小组得分。这种游戏有利于促使组员之间相互帮助, 相互监督学习, 共同提高。

有奖竞答 即教师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在学生回答不上来的情况下逐渐增加提示性内容, 由学生来抢答, 对答对的学生以糖果或加分的方式进行奖励。

找茬游戏 即教师给出有错误的文字、图片或视频, 让学生来找茬, 每找对一处对其加分或奖给一份小礼品。

找朋友游戏 即教师给学生每人随机发一张有文字提示内容的纸, 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在规定时间内快速找到相关学生。这种方法适合于对化学反应方程式、某个 (种) 事物的特性总结、词语释义等的教学。

(二) 游戏式教学

知识竞赛 对于知识性比较强、讲解起来又很枯燥而又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 采用知识竞赛的方式进行教学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回答他人问题、解释答案等环节更能加深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完成任务比赛 即各学生小组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 组员间分工合作, 比赛完成任务的速度和质量。

角色扮演 即由教师创设情境, 由学生来扮演不同的角色, 如有的学生当“老师”负责某部分内容的讲解, 有的学生当评委对“老师”的讲解打分, 有的学生依然当学生配合“老师”教学。或者让学生针对某个教学环节设计一个小品或实际工作流程来表演。

专场知识讲座 即由教师限定几个主题, 由学生分组完成不同主题的知识材料收集、幻灯片制作和宣传讲解。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讲解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等。

(三) 游戏式考核

传统的只重视理论知识、以纸笔测验为唯一方法的评价方式影响了绝大多数学生多方面智能的发展。且在传统的卷面考试过程中作弊现象严重, 即使是监考最严的高考、英语四六级等全国性考试也存在考生作弊现象, 更不要说中职学生的小测验和期中、期末考试了。将阶段性理论考核、小测验等由传统的卷面考核方式转变为知识竞赛、有奖竞答、角色扮演、完成任务等形式, 相应结果作为阶段考核成绩或平时成绩, 将会大大降低学生对考试的厌烦情绪, 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设计游戏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将游戏元素引入中职课堂是提高课堂效率, 尤其是提高理论课课堂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实际教学中, 游戏是教学的一种手段, 游戏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 提高能力, 尤其是提高学习能力、评价判断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所以, 在教学中游戏绝不是放任随意的, 而需要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精心设计。游戏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但在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面向全体学生, 难度适中, 以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目标。

在设计游戏活动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参与性原则 即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注重面向所有学生,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游戏中来。

层次性原则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 设计出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游戏, 做到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多样性原则 中职学生喜欢接受新的刺激, 再好的游戏做过几次之后也就没兴趣了。这便需要教师不断地设计新游戏, 以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创造性原则 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 游戏的设计不能过于死板, 可以让学生“跳一跳再摘到桃子”, 并应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思维去完成有挑战性的游戏任务。

及时反馈原则 在设计游戏时要考虑到游戏结果的反馈形式。游戏结果要易于反馈, 要让学生在游戏中或游戏结束后能马上知道有关结果。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目前, 游戏性课堂教学方法在英语课堂中较常应用。游戏教学已逐渐被中职教师所重视。实践证明, 将游戏元素引入各门课程的理论课堂, 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改善中职学生的学习情绪。

摘要:把游戏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 使课堂教学多一些游戏元素, 能充分体现对学生人格、自由、需要的尊重, 给教学增加乐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列举了在提问、考核等教学环节中实践应用效果较好的一些游戏性课堂教学方法, 并总结了教学游戏设计的原则。

关键词:游戏,中职,课堂教学,提问,考核

参考文献

[1]王红美.上海市中职学校课堂纪律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9.

[2]蒙记清.试探中职生学习心理问题及对策[J].成功教育, 2007, (8) :139.

[3]汪江胜.中职生学习倦怠心理原因及其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 2009, (7) :163.

[4]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08.

[5]冯季林.教学的游戏性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39.

[6]王春阳.基于游戏形式的中职理论教学训练系统软件模型的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 2008, (8) :31.

游戏引入 篇8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引入游戏编程的意义

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教师发展平台欠缺,师资配备不够完善,教学研究氛围不足的问题,造成初中信息技术发展还不够成熟。但初中学生开始懂得发现和探索自我,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增强,初中学生的个性、智力、自我意识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对未知的事情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学生普遍喜欢游戏,游戏丰富的情节、角色扮演机制、简洁的操作、虚拟的人物形象和任务驱动机制深深吸引学生。所以选择一种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初中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引入游戏编程的实践措施

(一)激发兴趣,增强求知欲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由于学生设计所需的程序设计语言、数学知识、函数没学,要理解一些晦涩的、难懂的、抽象的算法、概念比较困难,容易挫伤初中学生们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会将心思放在玩游戏和浏览网页上。但把学生大脑中对初中信息技术游戏编程的兴奋激活时,就会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在编程中验证问题,查寻资料,扩大知识面。在信息技术课程上教授时,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观看某个经常玩的游戏画面,利用游戏中的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适时地引出编程课题,与用VB设计一个游戏程序进行类比,提出授课的教学任务,从而激发了初中学生强烈的编程欲望和求知欲望。

例如某初中教师在开展第一节VB课时,就组织学生观看VB设计的小游戏,如:俄罗斯方块、贪吃蛇、中国象棋、简易赛车游戏、打字游戏等,然后用VB软件打开小游戏的源程序,让初中学生观看游戏代码、界面和运行效果,这样学生都兴趣十足、惊喜不已。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VB程序代码的奥秘,一步一步地去制作一个小游戏……

(二)比喻形象,贴近生活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编程内容比较抽象,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很不容易,特别是程序设计中的算法和概念。教师应化繁为简,讲得通俗易懂,在教学中巧用生活中的实例,形象比喻为学生所接受。例如某初中教师在信息技术讲课是碰到编程当中变量的概念时,教师给出问题:有两个瓶子,一瓶装了水,一瓶子装了油,如何互换两个瓶子里的液体呢?学生就能想到借用第三个瓶子的方法,类比程序设计,理解变量就变得容易了,学生接受也容易了,且不容易忘记。

(三)循序渐进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逐渐使初中学生从重外观的学习过渡到代码的编写。可直接给出样例,要求模学生仿做,使学生熟悉VB控件的属性、事件。通过提出问题,给出样例,留给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在课堂中开展竞赛,查找得快,又修改得正确的学生有奖励,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获得了成功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在程序设计中学中,让学生观看、模仿,通过演示实例,在具体操作中形成认识。例如:显示欢迎标语。

在界面中,包含1个文本控件、1个标签控件、3个命令控件。

在上面的代码中,包含了单选按钮的使用,也包含了以前所学的知识点,如文本框、标签和窗体等,这样循序渐进地进行,让学生很快了解新知识点并很好地应用,达到教学效果。

结语

教学效果是教学方法推行中是至关重要的,有了好的教学策略,实施过程的合理,师生情感的交流不可忽视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要在贯彻课程根本要求的基础上力求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积极投入教育,满怀真诚,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培养,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冬芹.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4(15):38

游戏引入 篇9

1 结合高中体育内容,恰当选择游戏

高中体育课堂中引入游戏教学必须要注意游戏选择的恰当性,在选取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要结合教学计划,同时体育游戏教学的实施也要有计划性和目的性。在选择体育游戏内容的过程中,必须结合体育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从而提升教学的针对性,确保教学效果。体育教学中的准备活动阶段可以选择一般性且有助于体育热身和学生身体发展的游戏活动如拉网捞鱼;针对辅助性的体育训练,教师要把游戏和体育教材搭配起来,如组织对面接力跑的游戏活动;对于需要作为主要体育教学训练的游戏活动,需要选择与之对应,并且具有限制性的游戏活动,例如在窄跑道上开展跑步游戏,缓解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紧张情绪,同时也可以增加一些转移性或者诱导性的练习活动;教师在为学生选择体育游戏活动时,要选择一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且保持学生大脑兴奋的游戏,从而使学生集中性地参与体育训练;在体育课中学生会耗费大量的体力,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能够帮助学生恢复体力和调节整体情绪的放松型体育游戏活动,确保学生训练任务的有效完成,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教师要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个人品格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的游戏,如团队接力游戏,使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活动当中,养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除此以外教师在选择体育游戏内容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性别、身体素质情况以及体育训练水平等方面的内容,并且合理地控制游戏的人数、场地、时间以及器材。

2 把握体育课前活动,有效导入游戏

在体育课堂上,有效的课前准备活动能够为学生接下来的体育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身体机能的运作,保持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让学生从平静的学习状态中逐步进入体育学习氛围,克服身体上的惰性。传统的高中体育课前活动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围绕操场慢跑几圈,回到体育学习场地之后做几组热身动作,进而开始正式的体育学习。这样的课间活动模式往往一成不变,并且重复使用,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厌烦心理,进而使学生产生惰性,难以达到课前热身的效果,还影响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激情,降低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成效。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活动环节运用体育游戏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体育游戏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活动,顺利完成课前热身,促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兴奋度和参与积极性。在课前准备活动环节教师可以组织蛇形跑游戏、钻山洞游戏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引导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协作,同时也为师生共同进步搭建了一个游戏平台,这样不仅仅能够实现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目标,还能满足学生体育知识能力培养的需要,将原本枯燥的体育教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逐步克服身体惰性,对体育活动中的各项游戏活动以及学习活动充满热情,构建一个高效的高中体育课堂。

3 注重体育教学过程,强化游戏应用

高中体育课堂中游戏教学法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从而实现综合性发展。高中生面对着巨大的课业压力和升学压力,对体育锻炼和体育技能训练不够重视,即使在参与的过程中也提不起兴趣,从而影响到了身体素质的发展。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需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综合性的考虑,以锻炼性和娱乐性为主要原则,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体育游戏,充分发挥游戏教学在高中体育课堂中的应用价值,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素质培养的双重需要。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教学法能够使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式变得丰富多彩,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锻炼兴趣,进而达成锻炼身体和提升体育技能的目标,使体育课堂更加富有实用性,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例如在篮球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篮球技术,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全面评估,之后采用投篮晋级以及活动篮筐等游戏活动使篮球基本技能游戏化,提高篮球知识学习以及篮球技能训练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游戏,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掌握篮球运动的技能。

4 放松体育课堂末尾,突出游戏成效

游戏教学法除了广泛地应用到课前活动以及课堂教学过程外,还可以应用到教学结束环节,让学生轻松地完成一整节课程的学习,同时能够放松肌肉和情绪,避免运动后遗症的出现。传统的高中体育课程教学当中,在结束环节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拍打关节和肌肉的方法进行放松,同时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简单的评价和总结,不仅不能达到良好的放松目的还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体育游戏作为结束时的放松环节,借助有趣健康的游戏活动,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帮助学生快速恢复状态,避免影响到接下来课程的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将体育训练结束前5 min作为结束游戏环节,并利用简短的时间引导学生参与简单的体育游戏如波浪状抖臂游戏,借助游戏缓解学生身体和心理上的紧张,从而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结束体育课程的学习。除此以外,为了对高中体育游戏教学法的应用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良好的评估,在游戏结束之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以及整个游戏进行科学点评,同时也可以根据体育教学的目标,对体育游戏活动进行总结,促使体育教学法不断完善。另外教师还可以提前介绍下一次课程的训练游戏,使学生保持高涨的情绪,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让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能够实现知识的预习,为接下来的体育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高中体育课堂中引入游戏教学是推进高中体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借助体育游戏教学能够极大程度上增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运动技巧,还能够让学生在巨大的课业压力下得到有效放松。因此,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课堂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运动兴趣以及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科学选择和创编体育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摘要:游戏教学法是一种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同时具有丰富的内容以及多样化的形式,能够满足实际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发展需要。高中体育课堂中有效引入游戏教学,采用多样化的体育游戏优化体育课程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并在体育游戏活动当中愉悦身心、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以及发展智力,增强学生对体育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强化高中体育课堂效果。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堂,游戏教学,运用方法

参考文献

[1]蔡晓文.高中体育游戏教学的可行性以及要解决的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24):69-70.

[2]赵述东.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3):26-28.

将游戏机制引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篇10

一、突出学生在游戏中的主体性

以学生为中心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游戏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以学生为出发点设计游戏活动,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游戏中,成为游戏的主人,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然而在具体的运用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怕学生年纪小,偏离预定的轨道,而对学生大加干涉,游戏中的每一环节、每一步骤都是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下进行的,学生只被动地参与,没有任何的自由与选择权, 这样的游戏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没有让学生快乐地玩,主动地学。这样的游戏是失败的。师生在游戏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与关系,这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样也是数学游戏活动的主人。教师要从全新的角度把握游戏的大致方向,而对游戏的细节不做过多的要求与限制,要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发挥空间。这样才能解放学生的双手与大脑,让学生感受到更多自由的气息, 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主动参与游戏活动的激情,而且会使得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让课堂成为展现学生个性的舞台,实现学生创造性地玩与学。让学生感受到游戏的乐趣、学习的乐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抽象而深奥的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游戏要指向具体的教学内容

游戏是一种手段,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在设计数学游戏活动时,既要考虑到游戏的趣味性,又要考虑到游戏的知识性,也就是说要与具体内容密切相关,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如在学习分类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开展趣味游戏,将课前师生共同收集的相关物品进行归类,将它们妥善安排。学生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 分类不同最后所安置的对象也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逐步渗透分类的概念,将概念的讲解与具体的游戏规则相结合, 从而使学生按照规则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加深了对分类概念的理解。这样的游戏活动将学生的理解与运用结合起来, 学生通过游戏操作达到了对概念的本质理解与灵活运用,从而顺利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 要充分考虑到游戏与知识的联系,不要只为了追求趣味性而忽视知识性,那么即便学生玩得再高兴、再快乐,而并没有将学生的积极情感引向具体的教学内容,同样也不能成为成功的数学活动。

三、游戏要贴近学生现实生活

游戏是为学生的学服务,而学生的学并不是空中楼阁。要知道数学是一门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 脱离生活的数学只能成为公式与定理的机械记忆与套用, 学生始终徘徊在数学知识殿堂之外,无法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高。这一点也是我们在设计游戏活动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在设计游戏时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善于从学生的视角审视生活,从多彩的生活中提取丰富而有效的数学素材,整合到游戏活动中来。这样的游戏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也符合新课改所倡导的生活化教学理念,更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从而引导学生从数学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如设计家庭购物游戏,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在售货员与顾客之间包含着认识人民币、加减法的运算,在家庭中通过记录收支消费渗透正负数及各项支出的分类信息。这样的游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包含了太多的数学信息,从而使学生在快乐地玩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四、游戏活动要丰富多彩

游戏不要拘泥于一种形式,时间长了,再好玩的游戏学生也会失去参与的激情。教师要贴近小学生的特点,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设计多样的游戏活动,这样才能不断带给学生新鲜感,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如角色类游戏,主要通过扮演不同 的角色展 开游戏 ,如购物 ,扮演商家 与顾客 ;竞技类游戏,如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等激烈的竞争性游戏;娱乐性游戏,如击鼓传花等。教师要学会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的不同,时机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游戏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动力, 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游戏引入】相关文章:

引入快乐游戏,增强体育教学趣味性05-11

电影引入05-25

引入思考06-09

概念引入06-11

演讲引入范文05-17

课程的引入05-10

引入与应用05-12

生活情境引入07-01

高中数学趣味引入06-04

引入可行性05-11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论下一篇:机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