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引入

2024-07-01

生活情境引入(精选十篇)

生活情境引入 篇1

一、生活化教学高中生物的基本概念

在高中的课程理念中, 其中一条最重要的就是联系现实生活, 学习不是很多纸张上的印刷文字, 而是一种在体验后升华的认知, 知识从来都在和生活连接。

在每一个知识点下, 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对应的资源、经验去感受、融合。

二、生活化教学高中生物的必要性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分数和考试, 在讲解相关知识的时候, 忽视了其整体性, 而只是划出考试重点, 学习的中心是围绕着教师和教材, 这种权威化的学习方式, 不仅不利于学生的钟声学习, 还不利于学生的心智和人格发展。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 因为教育资源的稀缺性, 我国的基础教育更像是一个军备竞赛, 竞争的意义大于了教育, 选拔的意义大于了普及。“成绩就是生命”“分数就是金钱”几乎成了每一座学校宣扬的口号, 二、学生也成了一个填鸭式教育下的技艺, 这种教育和生活经验脱节的情况对我国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都是有害无益的。

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改变这种教育方式, 把知识融入生活, 融入每个学生的体验和激情力,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自主性, 丰富性, 运用多角度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热爱学习。

三、生活情境的建立和社会热点的呼应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生物科学也搭上科技发展的快车, 形成了很多能够直接和人们生活经验挂钩的生物学知识, 比如:生物芯片, 转基因食品, 非典, 艾滋病等等, 这不仅仅是生物学问题, 更是有关社会和民生的问题, 不仅需要广大中国公民去关注, 也应该是中学生学习的和了解的社会现象。

生物老师在教学时可以把相关的生物知识和当下的社会热点串联起来, 尤其是现在的互联网时代, 往往一个信息就能一夜之间横扫全国, 在诸多社交媒体上爆发出惊人的关注量, 人们会因为自身的社会属性, 自然得、充满兴趣地、负有责任地深入研究与该社会现象有关各学科知识, 比如, 引力波, 比如霍金的中国之行。抑或是曾经在互联网上火爆的转基因视频, 让各大科学名人和传播名人争相卷入其中。

教师可通过创立这样的生活经验来让学生们主动学习生物知识:如果在你面前呈现的是转基因食品, 在各方面诱惑下, 你是否敢于尝试。但在之前需要有相关的知识普及和背景介绍, 比如最近历史我国的周中普和李航父子通过相关技术培育出彩色小麦, 随着神舟五号将其搭载到太空, 彩色小麦比普通的小麦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和其他维生素, 这些彩色小麦的种子可以在太空的作用下, 引起内部的基因, 再从其中选取出优良突变的小麦, 但值得怀疑都是, 如何能确保该小麦回到地球其优质的突变基因还存在, 如果这个彩色小麦出现在学生面前, 他们敢于尝试吗?为什么?

再比如, 在讲到诸如细胞分化的时候, 可以利用当下热门的新闻报道:某人为受伤的战士捐赠造血干细胞, 这时候学生可能会对造血干细胞如何治愈白血病开始产生了疑问, 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成红细胞, 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生物学常识, 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结合社会热点讲解生物学知识, 需要教师平时热心观察生活, 积累相应的素材:诸如水葫芦的导致生态破坏, 雾霾也建立研究细胞病变的教学工作室。利用温室效应来创建碳循环的实验可行吗?等等。

四、用广告话语创造生活

从以往的“你OUT了”开始, 广告用语就仿佛一夜之间开始大量进入人们的生活中, 表现在人们的口头禅里, 教师可以把广告语中关于保健、医学、美学等知识纳入生物学教学的范畴, 通过学生对这些广告语的熟记, 让学生在学习中加快进度, 提升兴趣, 甚至还会产生顿悟。

比如在高中的生物课中讲解到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老师可让大家回忆起关于大宝SOD蜜的广告:大宝天天见, 大宝明天见。通过该熟悉的画面场景和耳边广告语调动起学生的过去的碎片记忆, 进而产生相关的疑问:为什么生活中要用这些产品吗?护肤品可以扭转细胞的老化和死亡吗?

比如在学习无机盐的作用时, 可以通过大家熟悉的盖中盖广告, 或者葡萄糖酸辛广告, 葡糖糖酸钙广告甚至是哇哈哈AD钙奶的广告, 让学生高中平时的碎片化经验中整合生物学知识, 进而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类似的还有很多, 比如加酶洗衣粉, 养生堂维生素等等。让学生知道一切皆知识。

五、利用本土资源来创造教学情境

每个人都会熟悉自己的家乡, 对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事物有很强的熟悉能力, 通过本土的生活资源来配合生物学的教学, 可以让学生有切身的感受, 进而会产生学习的兴趣, 毕竟人只会关心和自己有关的事物, 在讲到生物学中关于植物的种类时, 可以让同学们回忆自己的家乡有没有过风景山区, 其中的植物都是什么风格的, 往往会产生教室中轰然讨论的现象。

六、重视户外运动

在以往的心理学研究理论中, 一只注重头脑的改变, 即思维的改变, 认知的改变, 但在近年来的心理学研究中, 发现身体的感知能力比头脑更为重要, 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 不仅仅需要让几十个人坐在教室进行头脑化的学习, 更重要的是, 让他们的身体能够感知合连接到外界, 在广阔的空间中, 通过触摸, 用眼睛看, 用鼻子闻, 等多种感官去学习和接触一个事物, 这种经验化方式的学习相比头脑化的学习更能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激情。

七、结尾语

生活情境引入 篇2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课程实施建议”中又指出:“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由此可见“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今天,“情境创设”已起越来越被教师们所重视。得:

1.情境创设生活化。

新课开始,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亲切的生活背景中自然地消除对新知识的陌生感,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上下功夫,克服学生对新课“望而生畏”的心理,引导学生运用有关旧知去进行新知的探求,这样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尝到自己“摘苹果”的甜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了,兴趣浓了,思维也就活跃了。2.吸引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

对于“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任何学生都有话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解题过程中发挥学习积极性,施展各自的才能和智慧,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获、有所得,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进而怀着积极的态度,满腔热情地投入认识过程。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通过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启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让学生的思维飞扬。失:

1.时间花费太多。

我们把学生的回答做初步的归类。第一类不含数学思维的回答,大概占70%多,第二类含数学思维的回答,大概少于30%。学生的思维活跃却停留在精美的场面上,而且不断有重复现象,不断有“新”发现。在老师提问式的引导后,学生才发现生活中有“几个加数相同”的情况。等引入新课时,一节课的黄金时间已过,而本课主题“乘法”尚未凸现,其他预设的目标匆匆收场。2.引起不必要的分心。

人对于愉快的记忆是深刻的。在观察的过程中,课堂气氛热闹而花哨,却始终缺乏深层次的思考。玩过该项目的同学总能清晰的回忆起事件发生的时间、起因、经过、结果,甚至忍不住和旁边的人分享。有一个女生,课后跟我说过山车很可怕,可见她一节课经常想这个事情。其实,教材中安排这样的情境图,其目的是为了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的连加,并加强对相同数连加的认识,为乘法意义造就生长点。我利用这样的情境图引入却得不偿失。类似的情况在很多利用创设生活情境引入的课堂出现,作为一线的老师,利用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时,怎样才能有实效呢?

一、关注趣味性,注重目的性。

为了新理念“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我们力图选取生活味浓,趣味感强的情境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背景,衬托教学内容。但更重要还要看它能否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在《乘法的初步认识》中为了达成“体会生活中存在相同加数相加的情况”这一教学目标花费了十分钟左右的黄金时间,不值得。如果我改成这样引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数学王国里已经学了很多数学知识了。能帮老师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了吗?这些算式小朋友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儿,你能帮他们找到他们的家吗?(出示加数相同的算式与加数不相同的算式,两座房子让学生分类。)师:象这样加数相同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呢。你们瞧,(出示主题图)你发现这样的情况了吗?

这样的引入,同样能吸引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学习,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重要的是直奔主题,明确观察内容,注重课堂实效,突出重点,实现预设目标,学习深入浅出,学生真正学得开心,学得有效。因此,教师不能盲目地乱用情境,只有在认真衡量得失的基础上,从“激趣”“蕴涵将探究的数学信息”和“联系生活”三方面来综合考虑,准确把握选用情景的目的性,才能充分地发挥起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二、关注现实性,注重数学性。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教师要具有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与生活的教学理念。但数学姓“数”,它的核心是思维,数学教学说到底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许多学生仅仅说明我看见了什么,这就变成了说话课了,一点数学味也没有。因此我们不应只追求表面上的花哨和热闹而应力争把外显的感知内容转化为内在的思维对象,追求数学内容生活化,思考方式数学化,在学生的思维深处不断激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获得知识,找到科学的方法。

三、关注主导性,注重发展性。

情境创设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数学学习服务,引导下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提供土壤,在这一教学片断中,老师忽略了自己主导作用,仅提出了“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任何学生虽然都有话说,但缺乏明确的观察内容,导致花费十多分钟时间也未能进入实质。放任不等于自主,当学生的回答偏离数学思维轨道时,教师的点拨要及时,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的教学,只有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创建一种开放的、积极湖动的课堂文化。

生活情境引入 篇3

【关键词】小学 ; 数学教学 ; 生活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216-02

一直以来小学数学教学都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甚至有些学生还会产生厌倦的情绪,最后就会放弃数学的学习。数学知识普遍都是在实际生活中不断总结出来的,将数学课堂中不断引入到生活当中,将其真实的积极作用充分的显示出来。数学教学要和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以学生的学习经验作为基础,使创设的生活情境生动有趣,让学生可以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一、生活情境教学方法的概述

在小学的日常教学过程中,使数学知识向生活化的方向转变,而生活向数学化的方向转变,以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可以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在生活中发展出来的,也会反作用于生活。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可以培养出学生的数学思维,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利用生活情境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为学生的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小学数学教学引用生活情境方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教学活动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可以发现数学、解决数学问题、感悟数学,所以,引入生活情境的具体方法就顯得特别重要。

二、小学数学教学引入生活情境的具体做法

(一)善于捕捉生活现象

数学知识是在具体的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所以生活中处处都存在数学知识,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课堂知识进行适当的结合,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现象,将生活中具体的数学实例进行择取,可以更好的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贡献力量。例如在学习“平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案例,让学生通过数学的思维去观察自己身边的生活:升国旗的过程中,国旗的垂直上升;还有学生经常见到的商场的手扶电梯……然后让学生们去思考在他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于这样的平移现象,举例说明。这样一来,教师就是通过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将“平移”的学习引出来,把学生引进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可以在一个创新和实践的环境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将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欲望充分的激发出来,带给他们成功的自豪感。在学习“循环小数”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播出有关于自然风光的视频,通过四季更替引发出循环的概念,让学生提出类似于这样的例子,最后教师告诉学生在数学知识中也存在着循环的现象,让学生一起计算4除以3的计算,通过实际计算掌握循环小数的基本含义。

(二)运用生活情境的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具体的生活情境,在这个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每个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具体特点和认知背景都要进行充分的思考。例如在小学一年级的“认识物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看看看、摸摸摸、数数数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际接触对于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基本特点有一个简单的认识,这对于一年级学生的正常思维水平也基本吻合。但是如果面对的是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方法就太过简单,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而教高年级学生认识图形时,要采取无实物的方法,让学生可以在心里将实物想象出来,要培养出这样的思维习惯。

(三)运用生活情境要将教学的重点把握好

一些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还只是表面工作,认为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在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中就要引入生活情境,否则就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不符合新时期课改的基本要求。所以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每节课中都会引入生活情境,使小学数学课堂每一处都存在情境,但是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如课前复习和新旧知识衔接都进行了抛弃,使数学教学的重点得不到重视,对于学生的发展也不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在将生活情境引入小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时,也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继承,对于教学的重点进行确切的掌握,使其可以成为促进教学发展的有力措施。

随着近年来教学课改步伐的不断深入,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生活情境教学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将生活情境教学方法引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将生活情境教学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利用,让学生明白数学是在生活中发展出来的,也是自己生活的一个部分,让学生真实的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峥.基于生活情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09:52.

[2]冯志强.浅谈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学周刊,2015,25:82.

生活情境引入 篇4

纵观各种“引入”的教学方法,我认为,每一种方法都有同一目的,就是尽快让学生产生兴趣并投入到学习中去。而要让学生“投入”,就犹如演戏一般,要想办法创设出尽可能的“真实”,使演员“投入”角色,进入到那样的环境中去体验。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境的引入是非常重要的。

何谓“情境”?简而言之,就是作品中的社会、自然环境及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心态。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让孩子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只有将学生引入到作品的情境中,使其在不经意之间得到最真切、最深刻的体会,才能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果。那怎样将学生引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去呢?我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一、直观形象———情境创设的窗口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但他们的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注意状态仍以无意注意为主,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因此,要将学生引入到情境中去,就必须给学生开辟走进文本的“窗口”,从“窗口”入手。如果可以把作品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其形象看成作品中情境的本质内容,并将其变化为各种图画、音乐、动画、故事等,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将学生引入情境。特别是对于一些看图学文,我们可以利用大量的图片,让学生在真实的视野中感受文本的语言。

例如我在教学《秋游》时,由于我们地处长江边,而且又生活在城市,很多孩子根本没见过生长在北方的玉米,也不了解。所以,我找来了大量关于这些农作物的图片和资料,以及当地农民秋天收割的影片。这样,学生在理解上没有问题了,就可以尽情地体会文章的语言美了,更不以学习这篇课文为负担,学习起来更有劲头了。又如《青蛙看海》一课,本来这是一篇故事性的讲读课文,学生对故事的兴趣会很浓,但因为这篇故事较长,如果只由学生自己去读的话,可能读到一半就不能坚持下去了,所以在导入时,我就以讲故事的形式,绘声绘色地把这个故事讲给学生听,然后让他们看着动画去学讲故事,使学生在投入故事后去学习课文,很容易就悟出道理。

二、作品情感———情境创设的依据

作品中抒发的情感是作品的价值所在,情感是阅读教学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目标,如果连作品中表达的情感都不了解,又如何进入情境呢?因此,在教学时一定要抓准其情,巧妙引入。例如:《青松》一课,作者用这首五言诗让人感受青松的独特美,学习青松不畏艰难,在逆境中生长得更挺拔、更高洁的品质。我在教学时播放青松身姿挺拔,傲立于风雪中的场景,利用万物的颓废与它的鲜明对比,让学生通过双眼感受到青松不畏风雪、傲立风雪的顽强品质,心中自然对青松产生敬佩之情,充分理解这首诗所隐喻的内涵。又如《孔繁森》一课,课文通过叙述抚养孤儿和献血助学这两件事,赞颂孔繁森关心人民、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但是孔繁森离孩子们的生活非常遥远,以前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个人。为了使学生进入情境,了解孔繁森,我先播放了一曲《公仆赞》,渲染气氛,把孩子们带入赞美和缅怀孔繁森的情景中。并因势利导,向学生介绍孔繁森的生平,让学生带着对孔繁森的崇敬之情学习课文,效果特别好。

三、设疑解答———情境创设的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设疑”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让问题的设置给学生以新鲜感,能引起学生思考、探索的欲望,使学生带着疑问和悬念进入教学过程,在此基础上提供给学生自主性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有机会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是要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来。

例如,教学《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文,上课伊始,我让学生自己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学生一个个提出了疑问:这蝈蝈是谁送给盲婆婆的?他为什么要送给盲婆婆蝈蝈?蝈蝈可以为盲婆婆做什么呢?学生们提的问题真实而有效,接下来我顺势利导:你们提的问题都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赶紧去读课文,你们就能明白了。这样,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学习效果很不错。

四、真情融入———情境创设的关键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教师可以用恰切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学的情境之中,这是最省时省事的。

如在教学《孔繁森》一课时,我在带领学生理解“曲尼、曲印和贡桑三个藏族孩子失去了亲人,成了孤儿”这句话,通过孩子们对孤儿的了解深刻感受孤儿的不幸生活。但是,学生一个个都生活在父母长辈的关爱下,无法深刻理解孤儿的苦难生活。于是我就通过音乐的渲染,在《假如爱有天意》的悲情音乐声中,用一段深情的描述,向孩子们再现了孤儿的三个生活场景。学生们在我的深情叙述中,流下了热泪。语言和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内涵,教学效果有目共睹。

如果要把学生带进“戏”之中,让他入“戏”甚至能演戏,成为主角的话,那么教师就是这部“戏”的“导演”,他要教学生入“戏”。“导演”是“作品”与“演员”之间的中介人,“导演”要教“演员”入“戏”,先要他自己入“戏”,正所谓:要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有些老师往往口中在喊“感动”“美”“爱”“好”“悲惨”等,可自己却一点被触动的表现也没有,难怪学生体会不出作品的真正感情来。要将学生引入作品的情境,教师就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进入课堂,舍得“情感投入”,融作品之情、教师之情于一体,以浓蕴炽热之情熔炼学生之心,情到深处,使作品、教师、学生产生共鸣。果真如此,定能使学生真正进入情境,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如凭借讲解、分析、描绘、伴音朗读、简笔图示及电教媒体等手段,向学生描述(图示)自己在作品中所体味到的真正情感,尽可能达到传神的地步。仅以朗读为例,这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的手段之一。它是最简单直接的,而又最有用的,运用其它引入手段也不能离开朗读。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读中,学生自己去体会其中的“乐”,无须多说,已把学生引入到作品中去了。只有熔作品之情、教师之情于一炉,才能把学生引入作品———以炼其心。

生活情境引入 篇5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创设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正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对于创设情境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这也正好说明情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包括两点,第一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第二是能使学生产生与新知的认知冲突。

好情境如同桥梁建造一样,如果我们把数学情境的“合理性”视为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把“问题导向性”看作是对桥梁功能的设计要求,那么,“有效性”则可看作是对桥梁工程质量的总体考虑。那怎样的情境被引入课堂才有效?

教材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情境,教师一方面要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些情境应有的教学功能,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教材所提供的情境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学生。作为教学组织者,应该具有一定的开发意识,要结合本地和本班学生的实际,设计出具有个性、更加活泼的情境。我觉得可以从三方面来考虑和设计:

(1) 从儿童的角度看生活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具体形象为主,最富有想象和幻想,儿童的世界千奇百怪,色彩斑斓。儿童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成人常常不可理喻,像猪八戒吃西瓜,小动物坐火车、过山洞等使孩子们兴趣盎然。因此,我们需要保持一颗童心,善于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努力避免成人化说教,这样才能捕捉到一幅幅令孩子们心动的画面,设计出一个可亲可敬的情境。

(2) 从教学法方面去加工

如果单单考虑儿童的好恶倾向,我们可以把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搬进课堂,但这样显然不行。数学学习的情境应当也必须具有数学特质,原始的生活材料只有经过巧妙的教学加工才成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材料。

(3) 培养数学眼光。

数学学习决定了数学情境应当具有数学特质,同时也决定了我们必须更多的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和解释生活现象。

所以,我觉得可以把创设的数学情境分为两类:创设生活的情境和纯数学的情境。

一、创设纯数学化的情境。

创设以认知冲突的思维情境,使孩子沉甸于思索中,从疑问中产生探个究竟的想法。例如: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这节课大家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大家先猜一猜它的面积与谁有关系?如何计算?再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倒数》一课时,直接出示8组乘积是1的分数乘法算式,让学生先计算,再仔细观察,能发现什么?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一下子激活了学习兴趣,通过寻找规律,理解了倒数的含义,并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像这样,能通过纯数学情境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的,就不要再寻找一些其它的生硬的生活情境,浪费师生的精力。这样还能让数学课堂更有数学味。

二、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故事,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因为故事的情节引人入胜,能够引起孩子的注意力;二是儿童故事里充满了令孩子向望的童话世界,他们能从故事中的人物身上找到与自己心灵产生共鸣的情感体验,能从故事幽默风趣的言语中得到开心的.一笑,能从故事的寓意里得到感悟和引发思考,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创设故事情境,在小学低中年级用得较多。如在学习《商不变的性质》一节课中,这样导入新课: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里住这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给小猴子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3只小猴吧。”小候一想,自己只能得到2个桃子,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师继续讲:“好吧,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小候,怎么样? ”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桌子,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听到猴王要给600个桃子,开心地笑了,猴王也笑了。同学们坐在位子上已笑得前仰后合。这是老师话锋一转:“谁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一个“猴王分桃子”的童话故事令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笑声过后,带给孩子们的是更深层面的理性思考:“为什么桃子的数量发生了变化,可每只小猴得到的仍是2个桃子呢?难道这里有什么秘密吗?”巧妙地把一些枯燥而抽象的数学规律变得有趣而贴近儿童生活的故事情境,从而使他们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2、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游戏,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愿意参加的一种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或比赛等形式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从而让学生在做游戏的活动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理解数学。在听两位老师同上《确定位置》一节课中,其中一位老师让学生们进行一个找座位比赛。请大家根据教师发的座位卡片找座位,看哪些同学能正确快乐的找到自己的座位![大部分学生的卡片都写好如:“第2组第3个”等,个别同学的卡片写着第组第3个、第1组第()个、第()组第()个]大部分同学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可是有三个同学找了一会儿,没找到,急得满脸通红。这时老师说:大家想象,他们三个为什么找不到座位?通过大家讨论补充,都明确要准确找到座位,就应该写明是第几组第几个。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座位入手,创设一个重排位置的情景,将学生引入这堂课的重点――确定位置所需要的条件。这样一来,将原来科学化的数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加亲切。正是由于将知识生活化,才使本来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格外生动,学生也有话可说。

3、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质疑是学生动脑的一种表现方式,还是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和解决问题的形式。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释疑、解惑,而且还要启思、设疑,引导学生在明白旧疑的基础上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例如:我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一课时,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投篮的教学情境。(如下图)我们班要选一人参加投篮比赛,结果有三人报名。请同学们根据他们平时的训练情况,认为选谁更合适呢?

姓名

投球个数

投中个数

张华

20

17

李明

10

8

曹军

25

21

生1:我觉得谁没投中的次数最少,就该让谁去参加比赛。张华没投中3次,李明没投中2次,曹军没投中4次,所以让李明去合适。生2 :按这样的说法,我只投过一次球,可是没投中。那我的失球数是1―0=1,最少,那这次比赛是不是该我去?学生的质疑,让大家遇到了“认知冲突”,立即产生解疑的强烈要求,这时学生的经历和智力也达到了最佳状态。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质疑,巧妙的释疑,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会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

4、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悬念设置于课始,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悬念设置于课尾,则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悬念是牵制学生思维的线,小学生好动、好奇、好胜,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悬念。

例如,我在教学“比例的应用”时,上课前,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旅行到埃及,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当地人陪同他去参观胡夫金字塔,泰勒斯问旁边的人:“谁知道这金字塔有多高?”当地人说:“没有人知道,因为古代草片文书上没有记载,而我们今天也不能判定这金字塔究竟有多高。”泰勒斯说:“可是,这是马上可以测出来的,我可以根据我的身高测得金字塔的高度。”说完,泰勒斯取出一条结绳,在助手的帮助下,测得塔高是136.5米。故事讲完了,在学生们还沉浸在故事之中时,教师问:“谁能说出泰勒斯是如何测出塔高的?”大家面面相觑,回答不出,于是教师说:“下面学习的知识就能帮助你回答!”这一悬念的设置,使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和浓厚的探究兴趣,自然的进入学习之中。创设悬念情境能激发求知的火花,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诱之深入。

5、创设期望效应,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数学情境的一个作用就是给纯数学加入一点人情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好数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通过各种方式,将自己的期望传递给学生。因为教师本身就可以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特别是对数学成绩不佳者,不应该轻易的给他们扣上“差生”的帽子,当他们的数学学习遇到困难、挫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期望、信任和真挚的爱,使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取得化败为胜的成功。在课堂上,教师要时刻注意情感的释放和启发,对学生每一次积极的发言都应用期待的眼神或适度的诱导进行激发,有赞许的目光或适当的表扬给予激励。一旦学生获得了这种期望的信息,便会产生积极的“鼓励”效应,形成一种凝聚力和心理上的动力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也谈课前情境引入 篇6

一、比赛引入

教师在讲授《大气压强》之前,拿出两袋螺蛳,问:“谁愿意参加吃螺蛳比赛?”

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符合学生的个性与心理,学生大多有兴趣参与,热情高涨。

学生纷纷举手,教师选择两名学生上台表演,特意选择体型上差距较大的学生来参与。比如,我选了一名身材高大、较强壮的男生和一名身材矮小、娇弱的女生。另请一名学生负责计时。教师发号:“比赛开始!”男生很用力地吮吸,而女生则显得比较轻松。等到记时的同学宣布时间到时,检查结果:女生吸了18颗,男生竟然一颗也没吸出来。瘦弱的女生取得了胜利!这个结果令学生大吃一惊。教师见状马上抛出问题:“你们想知道原因吗?”另请两名学生来仔细检查两份螺蛳的区别,发现:女生吃的那份螺狮被剪了屁股,而男生吃的那份没剪。教师趁热打铁:“为什么剪了屁股的螺狮容易吸呢?这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大气压有关。”

通过比赛的方式引入课题,大大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对大气压这个知识点的兴趣与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谜语引入

如在学习《空气》时,教师先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说它宝贵到处有,动物植物离不了—— 打一自然物。学生很快便猜出是空气。教师接着提问:空气有什么作用?动物、植物与空气有什么关联?我们的生活没有了空气会怎么样?从而自然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并且激发了学生对《空气》这节课的兴趣。

三、实验引入

“压强”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让学生对“压强”有更直观的理解,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经常进行演示实验。出示两块大小相同的木板,第一块布满了钉子,第二块只有三颗钉子,教师将一个装有适量水的气球轻轻地放在第一块木板上,气球安然无恙。学生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发出一片质疑声。接下来,教师再把同一个气球小心翼翼地放在第二块木板的钉子上,气球“嘭”的一声破裂了,学生随即发出一声惊叫,露出疑惑神态。演示实验的引入使学生既有视觉享受又有听觉享受,在好奇和困惑中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后面的授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魔术引入

初中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用魔术表演引入,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如在讲授《汽化和液化》时,教师先出示一块手帕(预先处理过,用水浸湿并蘸有酒精),然后说:“今天我要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学生一听,都伸长脖子,瞪大双眼,安静等待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教师拿出打火机,问:“把手帕点燃会怎样?”学生众说纷纭,大部分理直气壮地说:“手帕肯定会烧成灰烬。”也有个别学生小心翼翼地说:“可能不会燃烧。”甚至极个别学生会说:“不能确定。”教师大声说道:“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一边说一边将手帕点燃,过一会儿,将火熄灭,手帕完好无损。“咦?”在学生的一片惊异声中,教师可以故弄玄虚:“同学们想解开这个谜团吗?答案就在今天的课堂上。”于是让学生带着极大的好奇心进入新课的学习。

五、视频引入

“浮力”是较为重要且较难掌握的知识,教师采用播放泰坦号尼克号触冰山而沉没时的一段视频引入新课。视频中的场面惊心动魄、扣人心弦,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嘶叫声、哭喊声和求救声混杂在一起。欣赏结束,教师提问:“泰坦号尼克号为什么能浮在海面上?船断裂后海水大量涌入,为什么最后船会下沉?”教师通过观看视频、设问等方式诱导学生,导入新课内容,显得很自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进入学习新知、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了。

六、故事引入

采用小故事来引入新课,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利用学生喜欢讲故事、听故事的心理特点,不知不觉将他们引入学习的殿堂。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时,可以给学生讲“死狗洞之谜”:“在意大利有一个那布勒蛳山谷,狗一进入山洞就会死亡,而人却安然无恙,人们长期不得其解。迷信的人说,洞里住了个屠妖狗。后来,有一个科学家进入山洞仔细观察才弄明白其中的原因。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学生听得很入迷,也很好奇,当然也很疑惑。将这样的情境创设为开场白,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新课学习中来,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七、问题引入

教师出示一根细铁丝,问:“铁丝现在温度较低,内能较小,你能用几种方法使它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1.加热;2.晒太阳;3.放入热水中;4.在桌上来回摩擦;5.反复弯曲折叠;6.放在地上反复敲打……组内探讨能使学生自然、大胆地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思考,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间的思维碰撞,加深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理解,为接下来的新课内容做良好的铺垫。

八、活动引入

器材:两个空碗,一个乒乓球,一个吸管。

游戏规则:四人一组,利用这些器材,你能否将乒乓球从一个碗吹到另一个碗?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生吹得热火朝天。各小组汇报方法:1.先用吸管把乒乓球吸出来,再吹到另外一个碗中;2.找好角度,从侧面吹,在乒乓球往碗口走的时候伸长吸管,往底部吹,使气流能从乒乓球底部往上走;3.猛吹一口气,在乒乓球出来的瞬间把吸管收回。教师趁机抛出问题:“你知道乒乓球能从一个碗被吹到另一个碗的原理吗?要解释这个原因我们首先要了解《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九、经验引入

开始上课时,教师提出问题:“今天上午我们的大课间活动取消了,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学生回答:“因为雾霾比较严重。”教师再乘胜追击:“为什么雾霾天不能进行户外活动呢?它主要会影响我们的什么器官和系统?”学生纷纷举手,踊跃发言:“鼻、肺、心脏、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教师提示:“空气是怎样进入身体的?你知道空气要依次通过什么器官才能完全进入身体吗?你想了解我们人类呼吸系统的器官组成和功能吗?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呼吸系统》。”

十、新闻引入

有时用新闻报道引入新课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上《机械能转化》这节课时,教师先用沉重的语气读一则报道:“2015年12月20日11时40分许,广东深圳市光明新区凤凰社区恒泰裕工业园发生山体滑坡,附近西气东输管道发生爆炸。深圳市应急办主任杨峰20日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滑坡造成77人失联(其中遇难58名),33栋建筑被毁,现场塌方面积10多万平方米。”当学生沉浸在悲伤的气氛中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山体滑坡有这么大的破坏力呢?你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看着学生一片迷惑的眼神,教师接着说:“因为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但是这场灾难并不是自然引发的,而是人为引起的。如果人们都学过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知识,就不该犯这么低级的错误,给他人带来巨大的灾难。”通过这则新闻,既联系了前面所学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又提出了新的问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也谈课前情境引入 篇7

一、比赛引入

教师在讲授《大气压强》之前, 拿出两袋螺蛳, 问:“谁愿意参加吃螺蛳比赛?”

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又符合学生的个性与心理, 学生大多有兴趣参与, 热情高涨。

学生纷纷举手, 教师选择两名学生上台表演, 特意选择体型上差距较大的学生来参与。比如, 我选了一名身材高大、较强壮的男生和一名身材矮小、娇弱的女生。另请一名学生负责计时。教师发号:“比赛开始!”男生很用力地吮吸, 而女生则显得比较轻松。等到记时的同学宣布时间到时, 检查结果:女生吸了18颗, 男生竟然一颗也没吸出来。瘦弱的女生取得了胜利!这个结果令学生大吃一惊。教师见状马上抛出问题:“你们想知道原因吗?”另请两名学生来仔细检查两份螺蛳的区别, 发现:女生吃的那份螺狮被剪了屁股, 而男生吃的那份没剪。教师趁热打铁:“为什么剪了屁股的螺狮容易吸呢?这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大气压有关。”

通过比赛的方式引入课题, 大大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对大气压这个知识点的兴趣与求知欲,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谜语引入

如在学习《空气》时, 教师先出示谜语:看不见, 摸不着, 不香不臭没味道, 说它宝贵到处有, 动物植物离不了———打一自然物。学生很快便猜出是空气。教师接着提问:空气有什么作用?动物、植物与空气有什么关联?我们的生活没有了空气会怎么样?从而自然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并且激发了学生对《空气》这节课的兴趣。

三、实验引入

“压强”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了让学生对“压强”有更直观的理解, 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经常进行演示实验。出示两块大小相同的木板, 第一块布满了钉子, 第二块只有三颗钉子, 教师将一个装有适量水的气球轻轻地放在第一块木板上, 气球安然无恙。学生睁大了好奇的眼睛, 发出一片质疑声。接下来, 教师再把同一个气球小心翼翼地放在第二块木板的钉子上, 气球“嘭”的一声破裂了, 学生随即发出一声惊叫, 露出疑惑神态。演示实验的引入使学生既有视觉享受又有听觉享受, 在好奇和困惑中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为后面的授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魔术引入

初中生活泼、好动, 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用魔术表演引入, 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如在讲授《汽化和液化》时, 教师先出示一块手帕 (预先处理过, 用水浸湿并蘸有酒精) , 然后说:“今天我要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学生一听, 都伸长脖子, 瞪大双眼, 安静等待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教师拿出打火机, 问:“把手帕点燃会怎样?”学生众说纷纭, 大部分理直气壮地说:“手帕肯定会烧成灰烬。”也有个别学生小心翼翼地说:“可能不会燃烧。”甚至极个别学生会说:“不能确定。”教师大声说道:“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一边说一边将手帕点燃, 过一会儿, 将火熄灭, 手帕完好无损。“咦?”在学生的一片惊异声中, 教师可以故弄玄虚:“同学们想解开这个谜团吗?答案就在今天的课堂上。”于是让学生带着极大的好奇心进入新课的学习。

五、视频引入

“浮力”是较为重要且较难掌握的知识, 教师采用播放泰坦号尼克号触冰山而沉没时的一段视频引入新课。视频中的场面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嘶叫声、哭喊声和求救声混杂在一起。欣赏结束, 教师提问:“泰坦号尼克号为什么能浮在海面上?船断裂后海水大量涌入, 为什么最后船会下沉?”教师通过观看视频、设问等方式诱导学生, 导入新课内容, 显得很自然,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进入学习新知、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了。

六、故事引入

采用小故事来引入新课, 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利用学生喜欢讲故事、听故事的心理特点, 不知不觉将他们引入学习的殿堂。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时, 可以给学生讲“死狗洞之谜”:“在意大利有一个那布勒蛳山谷, 狗一进入山洞就会死亡, 而人却安然无恙, 人们长期不得其解。迷信的人说, 洞里住了个屠妖狗。后来, 有一个科学家进入山洞仔细观察才弄明白其中的原因。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学生听得很入迷, 也很好奇, 当然也很疑惑。将这样的情境创设为开场白, 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新课学习中来, 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七、问题引入

教师出示一根细铁丝, 问:“铁丝现在温度较低, 内能较小, 你能用几种方法使它的温度升高, 内能增加?”学生分组讨论, 归纳总结得出结论:1.加热;2.晒太阳;3.放入热水中;4.在桌上来回摩擦;5.反复弯曲折叠;6.放在地上反复敲打……组内探讨能使学生自然、大胆地从不同角度, 用不同方法去思考, 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 促进学生间的思维碰撞, 加深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理解, 为接下来的新课内容做良好的铺垫。

八、活动引入

器材:两个空碗, 一个乒乓球, 一个吸管。

游戏规则:四人一组, 利用这些器材, 你能否将乒乓球从一个碗吹到另一个碗?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学生吹得热火朝天。各小组汇报方法:1.先用吸管把乒乓球吸出来, 再吹到另外一个碗中;2.找好角度, 从侧面吹, 在乒乓球往碗口走的时候伸长吸管, 往底部吹, 使气流能从乒乓球底部往上走;3.猛吹一口气, 在乒乓球出来的瞬间把吸管收回。教师趁机抛出问题:“你知道乒乓球能从一个碗被吹到另一个碗的原理吗?要解释这个原因我们首先要了解《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九、经验引入

开始上课时, 教师提出问题:“今天上午我们的大课间活动取消了, 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学生回答:“因为雾霾比较严重。”教师再乘胜追击:“为什么雾霾天不能进行户外活动呢?它主要会影响我们的什么器官和系统?”学生纷纷举手, 踊跃发言“:鼻、肺、心脏、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教师提示:“空气是怎样进入身体的?你知道空气要依次通过什么器官才能完全进入身体吗?你想了解我们人类呼吸系统的器官组成和功能吗?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呼吸系统》。”

十、新闻引入

有时用新闻报道引入新课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上《机械能转化》这节课时, 教师先用沉重的语气读一则报道:“2015年12月20日11时40分许, 广东深圳市光明新区凤凰社区恒泰裕工业园发生山体滑坡, 附近西气东输管道发生爆炸。深圳市应急办主任杨峰20日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滑坡造成77人失联 (其中遇难58名) , 33栋建筑被毁, 现场塌方面积10多万平方米。”当学生沉浸在悲伤的气氛中时,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山体滑坡有这么大的破坏力呢?你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看着学生一片迷惑的眼神, 教师接着说:“因为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但是这场灾难并不是自然引发的, 而是人为引起的。如果人们都学过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知识, 就不该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给他人带来巨大的灾难。”通过这则新闻, 既联系了前面所学的重力势能和动能, 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有效引入物理情境的原则 篇8

关键词:引入物理情境,新教师,问题,原则

一、引入物理情境的定义

教学过程包括引入新课、进行新课教学、归纳总结和练习巩固几部分。引入新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激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过渡启下的作用。然而,引入新课只是引入物理情境的一种情况。任何物理问题的提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衔接都同样属于物理情境的引入[1]。

二、引入环节容易出现的错误

引入在教学环节中所占的比例虽不大,作用却很重要[1]。因此,不少教师都非常重视它,甚至把它作为能够出彩的片段而花费了大量心思设计。然而,很多新教师在设计中却容易犯以下错误:1.无所适从:通过查找资料,发现引入方式五花八门,个个精彩,结果反而不知道该选择哪种方式为自己所用,陷入选择众多却无所适从的怪圈。2.喧宾夺主:在引入环节投注了大量时间,而重难点的讲解时间紧张,没有充分展开,这样的课似有喧宾夺主、头重脚轻之嫌。3.虎头蛇尾:引入环节异常精彩生动,调动起学生积极思考,然而全课授完,对引入部分遗留的问题只字不提,不作任何解释或应用举例。这样的引入在最后反而带给人遗憾和不甘,让人觉得一堂课没上完整,有虎头蛇尾之嫌。

三、引入物理情境的原则

上述问题,我也曾一一经历过。通过旁听优秀公开课和查阅案例分析,我总结出以下引入物理情境的原则:1.适合生情;2.简洁有效;3.首尾呼应,一材多用。这三个原则的排序代表着它们的优先等级。下面分别结合具体案例对上述三原则加以阐述。

1. 引入设计要适合学生情况。

引入的形式通常有以下几种:介绍故事或生活场景、观察实验现象、设置错误陷阱、练习题引入、回顾已有知识直接切题。以上引入形式所对应的学生活动可以是:学生自行讨论,设计解决问题方案;教师步步,设问引导学生猜想出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强制要求把引入的问题放置在课堂结尾时再加以解决。

这么多种引入形式再结合不同的学生活动,可以组合变化出多种风格的教学设计。那么,究竟该选用哪种设计方案呢?教师应该结合授课班级的学生特点进行选择。

例如,初中物理《沉浮条件》的引入可能有两种方案[2]: (1) 老师复习一遍上节课所学的“二力平衡条件”,说明下沉、上浮、漂浮时物体的运动状态,让学生从已知的理论入手,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结合力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分析出物体沉浮条件。这种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概括性较高的已知知识推导出派生性知识,即能对已知知识进行应用。 (2) 老师通过演示实验,一步步设置错误陷阱,比如:学生看到老师演示质量小的木块漂浮在水上,质量大的铁块在水中下沉,由此猜测物体沉浮条件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于是,老师进一步演示不同质量的木块都漂浮于水面,学生于是否定刚才的观点,认为质量的差别不是决定物体沉浮的条件。学生进一步猜想,提出物体沉浮条件与物体密度有关,因为木块密度小,所以漂浮,因为铁块密度大,所以下沉。老师再演示同一只铁碗,密度不变,平放在水上漂浮,竖放水中下沉,学生由此自我否认刚才的观点,思考其他的相关因素。这样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一步步暴露其错误的潜概念,然后用实验现象进行反驳,让学生发挥主体地位,自行纠正错误,想出正确的分析思路。

这两种方法各有各的设计意图和优点,究竟选择哪种方法授课,需要根据学生情况选择。比如一个班级基础扎实,但不活跃,不爱积极思考和提问,则需要选择第一种方法,也就是遵循课本所安排的思路[3]。如果学生较为活跃,踊跃发言,厌恶呆板的理论授课,则要选择第二种方案。倘若学生不仅基础扎实、活跃,而且有较高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则可以把第二种方案中教师演示部分取消,放手让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自选已有的器材,验证或反驳自己的猜想,最终设计出探究物体沉浮条件的系列实验。

2. 引入设计需简洁有效。

在进行教案设计时,教师要写出教学重难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醒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能把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在重点知识的教授上,保证重难点知识的充分展开。正是基于这一点,同时也为了不让学生分散注意力,引入环节一定要简洁有效。

简洁,即不讲人人皆知的废话、不啰唆。以初中物理《动与静》[3]为例,新教师很容易犯这样的毛病:把大量时间花在前言引入部分,从各个尺度和角度详尽说明世界是在运动的和人们对运动的艺术描述。这样的引入,它所涉及的事物、概念,学生已有丰富明晰的表象,完全不必再花大量时间选用直观材料说明[4],否则将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过于兴奋,而且占用大量的授课时间,不利于学生专心学习下面的知识,也不利于老师充分展开说明本课重难点[5]: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这样一堂课下来,给人以喧宾夺主的感觉。

除了简洁以外,还要求引入设计有明确的效果和目的,即有效。再简洁精彩的引入,若与本节课无多大关系或效用不大,那么它都是摆设,必须坚决舍弃。下面分析一个简洁却效用不大的案例及其改进方案。

初中物理《杠杆》[3]一课该如何引入杠杆的定义呢?有的老师演示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杠杆,如撬石头的铁棒、天平等,然后就以为学生已经具备许多关于杠杆的感性认识,直接简单地向学生提问:“我们把这些工具称为杠杆。那么怎样定义杠杆呢?”这样的引入看似已经通过演示实验给了学生足够的引导,然而实际上学生除非事先预习过课本,否则不知从何答起。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初中学生还不熟悉下定义的方法,不具备从纷繁的现象中找本质的能力,很难从这些实验中发现并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点,当然也就难以回答出杠杆的定义。所以,教师若停留于直观材料的演示阶段,没有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由感性到理性,由表象到形成正确的概念,将使得引入教学无效[4]。

那么该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归纳出杠杆的定义呢?老师需要在刚才系列实验的基础上,明确地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也就是直接教授学生下定义的方法和思路。即使有这样明确的思路,大多数学生也只能总结出它们都在力的作用下转动,很难再想出其他共同点。于是老师可以进一步提示:为什么铁棒撬石头的方法之一是要垫一个不动的小石块而不是滚动的钢球?在铁棒撬石头的另一方法中,如果地面很光滑,铁棒与地面接触时会滑移,能撬动石头吗?天平横梁中间不固定一根转轴可以工作吗?在这样的提示下,学生才能想到这些工具工作时的另一个共同点:绕着一个固定点转动。关于最后一个共同点,老师可以演示用较柔软的锯片撬不动石头,学生马上就会归纳出刚才那些工具都是硬质的。经过这一系列引导后,再问学生怎样定义杠杆,学生就能把上述共同点综合起来,自行给出杠杆的定义。这样的引入符合学生的认识活动水平,做到思考方法是老师给的,而结论却是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的,卓有成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

3. 引入设计力求首尾呼应、一材多用。

引入环节如果是故事、漫画、新奇实验现象等,而且不能马上用已学知识加以分析,就必须在学完本节知识点后,在结尾处加以解释分析。否则,该环节就只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使该教学素材利用率太低。举一节课来说明这种有头无尾的引入:一位新老师在教授初中《磁是什么》这节课时,模仿当红魔术师刘谦的语气表演了一个小魔术:神奇的扣子。这一魔术成功激发了学生兴趣,大家都希望在学完这堂课后能破解这个魔术的奥妙,自己也能学会这一魔术。遗憾的是,整堂课下来,老师始终不再提及该魔术,留下一个未解之谜,使得整节课显得不够完整。

下面这个高中《向心力》[6]的案例首尾呼应,相得益彰。

《向心力》这节课如果在旧有知识的基础上用理论推导的方式来引入,一则显得很枯燥,二则难度太大,超出学生的能力。又因为这方面的故事较少,不易搜集,所以本节课比较适合的引入方式是演示实验。一位老师这样引入:如何用一个倒置的漏斗,把乒乓球从讲台上移动到课桌上?让学生上台演示。由此引入圆周运动的概念,并在后面的受力分析中再次提到,成为圆周运动向心力可以由合力提供的典型案例来分析。这样的首尾呼应,使得整堂课既有新意,又可以在习题部分再次引用该素材,大大提高了教学素材的利用率。

下面再分析一个一材多用的精彩案例。

在通常情况下,教师如何引入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要么参照课本[2]来引入:潜水员下潜越深,液体压强越大;要么改进一些:以潜艇下潜过深而被压扁的故事来引入。这样的引入可以引导学生想到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却难以让学生想到与液体密度有关,而且这样的引入也显得比较抽象、片面。在下面这个案例中,老师改用实验来引入[7]:用一块塑料片挡住两端开口的玻璃筒下端,竖直地插入水中,如图(一)所示。为什么塑料片不下沉?向玻璃筒内缓慢倒水,如图(二)所示。注意观察筒内水面多高时,塑料片下沉,并猜想原因。向玻璃筒内缓慢倒染色的酒精,如图(三)所示。注意观察筒内酒精面与筒外水面相平时,塑料片会不会下沉,并猜想原因。

这样的引入有以下诸多效用: (1) 形象直观,非学生日常所见现象,因此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2) 由一二组实验现象可以引导学生猜想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由二三组实验可以引导学生猜想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使学生不仅能全面地猜想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而且能有根据地进行猜想。 (3) 让学生从二力平衡角度讲解自己猜想的过程,复习旧知识。 (4) 学生一旦讲出自己的猜想,就可以立即进入本节课重点,迅速切入重难点。 (5) 在本节课结束后,还可以把这组实验改编成计算题,计算图(三)中酒精液面多高时塑料片恰好下沉,起到巩固学习成效的作用。

四、结语

当课堂引入方式多种多样时,新教师在认识领域里不善于从中选取与知识内容相一致的教学方法,一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所以本文针对这种现象提出选取引入方式必须符合适合生情、简洁有效、首尾呼应的要求。这样引入才能有效率地按照知识内容指导学生获取知识与掌握相应能力,且符合中学物理教学目的、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个性特征。上述的三个原则,其实就是选择教学方法基本原则的基本体现,即在认识领域里,根据知识内容选择与运用和知识内容的运动规律相一致的教学方法。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设计引入环节,课堂教学将变得极有趣味,又有效率。

参考文献

[1]黄美云.阅读与鉴赏.河北省出版总社, 2008.6:21.

[2]白炳汗, 章镇, 王纬陈.中学物理教学方法跟踪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2:16.

[3]廖伯琴等.物理8年级.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4]邵宗杰, 朱新春.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149.

[5]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5.

[6]保宗悌等.高中物理必修2.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6:33.

生活情境引入 篇9

一、运用实物模型、实际事例引入数学概念

我们知道, 形成数学概念的首要条件是使学生获得丰富且符合实际的感性材料。因此, 在进行概念教学时, 应密切联系概念的现实原型, 引导学生分析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常见的事例, 实例的选取要以学生熟悉或关注的事例为宜, 遵循就地取材、就近取材的原则。

案例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 (节选)

问题情境:北京奥运开幕式, 鸟巢下2008名演员组成击缶方队, 壮观的场面令人叹为观止。击缶方队横成线, 竖成线, 斜成线, 每位演员都能准确找到自己确定的位置。

探究: (1)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常常需要像击缶方队中的演员那样来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 你们有这方面的经验吗?举出几个例子并和你的同学交流;

(2) 由以上例子, 你能总结出确定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常用的方法吗?

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本第133页中间自然段的内容, 独立完成以下内容:

在平面内画两条%%%%%的数轴就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这个平面叫做%%%%%, %%%%%两条数轴叫做%%%%%, 水平的数轴叫做%%%%%或%%%%%, 取向%%%%%的方向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或%%%%%, 取向%%%%%的方向为正方向;%%%%%叫做坐标原点。

从人人熟知的2008北京奥运开幕式中的击缶方队中每位演员位置的确定说起, 接着组织学生就生活中经历的位置的确定的实例进行交流, 由此得出平面上物体位置的确定需要的要素, 并由此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这一点与新课标中教学设计应本着符合学生心理和发展特点的原则, 尽量符合学生的认知, 时时关注学生的兴趣、体验这一要求相吻合。在课堂上, 学生就生活中找座位、确定城市位置、GPS全球定位系统等常见的事例进行了讨论, 这些实例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

在概念的种属关系中, 种概念的内涵在属概念的定义过程中已经部分地被提示出来, 因此只要抓住种概念的本质特征进行讲授, 便可以使学生建立新的概念。这就是数学概念最普遍和最常用的一种定义方式———属加种差定义法。

案例2“矩形”的教学 (节选)

情境创设:动画演示:随着图中的木框不停地左右摆动, 木框的形状也从平行四边形到矩形再到平行四边形依次变换, 让学生观察这个变换过程, 提出问题:

(1) 在木框不停的摆动过程中, 你看到了哪些特殊的图形? (2) 在木框的摆动过程中, 木框的哪些量发生了变化, 哪些量没有变? (指它的边、角、对角线、周长、面积等量) (3) 结合上述分析, 当一个平行四边形满足什么条件时, 就是一个矩形了?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共同归纳出矩形的定义。

教师通过平行四边形木框的直观演示, 让学生感受到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学生的视线集中在数学图形上, 思维集中在数学思考上, 更好地突出了观察对象, 使学生易于把握问题的本质,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从数学本身的内在需要引入新概念

从数学本身的内在需要出发引入新概念也是引入数学概念的学用方法之一。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案例3“平方根”的教学 (节选)

自主探究:有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 (1) 你能将它们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吗?请画出示意图; (2) 你能求出新的大正方形的边长吗?

学生很快能通过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解决第 (1) 小问, 但对于第 (2) 小问明明知道得出的新的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 但谁的平方得2呢?这样, 为了解决面积是2的正方形的边长, 必须引入平方根的概念, 从而使数的范围又一次扩展。

摘要:数学概念的建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 学生在运用数学概念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中要得出正确的结论, 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其中“概念的引入”则是学生对概念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的理解的关键环节, 因此成为数学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生活情境引入 篇10

一、新课程改革对情境教学的需求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 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新理念、新思想、新发展的氛围正在形成。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已很难适应这种要求。但长期以来, 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 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脱节等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这些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教学方法呆板, 过于强化技能的训练, 扼杀了儿童的好奇心;课上满堂灌, 抹杀了儿童乐于思考的天性;把知识孤零零地“塞”进儿童的大脑, 使儿童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目前“以人为本”的新课程, 具有如下特点:新课程突出思想品德教育;新课程内容回归生活世界;新课程的实践性增强。通过新课程的这些特点可以得出新课程需要情境教育的结论。

二、情境教学适用于小学体育课堂理论依据

20世纪80年代之前, 情境教学的研究散落在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哲学等学科领域中。情境教学的理论要求“以‘儿童活动’为途径,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并且形成“利用角色效应, 强化主体意识”的立体教育模式, 也就是说情境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体育课堂的要求。

李吉林还归纳了实施情境教育的六条途径, 即以生活展示情境, 以实物演示情境, 以语言描绘情境, 以图画再现情境, 以音乐渲染情境, 以表演体现情境。同时她还提出了以情境为核心的四环节教学程序:创设情境———感知体验———引导理解———深化情感。情境教育的理论体系跟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符合体育教育规律和儿童的发展规律。然而, 任何理论都有其局限和特定使用范围, 情境教育理论也不例外。

三、小学体育课堂实施情境教学的误区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 很多教师在情境设计中走进了误区, 他们只注重通过“情境”吸引学生,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提供攀爬支架, 课堂因此有了生机, 有了效率, 但是, 有的教师只把它当作点缀, 还有些教师却因此迷失了教学的方向。

1. 片面性

某些教学情境的创设, 固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但往往由教师单方面决定教学情境, 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教师的情境变为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 很容出现学生机械复制教师的情境的情况, 从而妨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所以出现的问题是:情境教学是否只是教师呈现虚拟情境?客观情境是不是情境教学的一部分?构建情境是否只是教师的事情?等等一系列问题。

2. 虚假性

情境不仅包括场景, 而且内含感情。任何情境如果没有教师的感情投入, 都会失去其教学功能。有些情境从认知层面看是很到位的, 是有意义的, 但是教师却以一种机械的方式来展示它, 结果教师无精打采, 学生也提不起精神。所以在情境教学过程中, 体育教师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从心里克服虚假的表演成分, 带领学生真正融入体育教学情境中去。

3. 薄弱性

进一步统一认识, 加强教学情境的设计指导, 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努力克服由于个别教师的认识不够, 投入的精力不足致使其设计的教学情境不合要求, 没有启迪、引导思维的作用, 这些薄弱性就影响了整个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教师应做到努力提高学识修养, 做生活的有心人, 经常关注、反思社会生活, 特别是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观察、思考周围的生活世界, 并有意识地把生活中的事件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 既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又加深对生活的认识, 这样才能建立知识与学习情境经常的、有机的联系。

四、小学体育课堂情境教学的实践意义

小学体育情境教学的构建与实践,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 使体育教学活动不再是呆板的、机械的, 而是孩子积极参与的、主动探究的、愉快的学习活动。

1. 情境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的目的, 只有通过学生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其能否主动的投入, 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学生上体育课时的锻炼积极性, 对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及道德品质的形成, 都与他们的动机、兴趣、注意、意志、情感等心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情境教学正是利用儿童的这一心理特征, 将教材内容融于一种儿童所熟悉的、感兴趣的情境之中, 在情境之中, 通过暗示、角色效应, 促使儿童积极投入到练习活动中。比如, 在教耐久跑时, 如让学生硬跑400-800米, 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 甚至会有抵触情绪, 而创设学生喜爱的“追赶敌军”或“夜行军”的情境, 学生会带着积极的情绪, 一气呵成, 跑完全程。因此, 体育情境教学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2. 情境教学促进了学生对运动技能的领会与掌握

小学阶段, 体育教学的目的, 是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参与体育运动, 达到身心全面发展, 要达到这一效果, 须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 才能合理、有效地参与锻炼运动。实践证明, 过去的“灌输式”教学对学生体育技术技能的掌握效果差、时间长, 常常会出现一些“对抗”情绪。而体育情境教学讲究“情趣”和“意象”, 使儿童以纯真的情感参与认知活动,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育情境教学其中的一个特点便是将所授教材融于情境之中, 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学习技术、技能, 并能通过角色效应, 以及教师的语言提示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去模仿, 去探究某一运动技术、技能。比如, 教学立定跳远时, 为了能使儿童领会、掌握立定跳远时的双脚同时跳, 同时落地的动作, 创设“青蛙学本领”的情境, 通过画面的展示, 引导儿童想象、自我探究、模仿青蛙跳, 学生很快便能掌握这一动作方法。

3. 情境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身体素质是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 而身体素质的提高, 在于不断的锻炼。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 是以兴趣为前提, 感兴趣的运动, 表现得积极, 且易“得意忘形”, 不感兴趣的活动常表现出被动、松散的情绪, 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要求。而体育情境教学正是利用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创设和谐地、富有情感的孩子喜爱的情境, 根据学生练习技能、运动量程度的变化及课程内容的需要, 使创设的情境为一个或多个连续动态的个体。

4. 情境教学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的目的, 不仅是要让儿童得到身体的锻炼, 增强体质, 而且还要对儿童进行审美观与思想品德的教育, 以及意志品质、情感、智力等的培养, 这是时代的要求, 是儿童发展的要求。而体育情境教学对完成这一教学任务, 起到了很了地效果, 我们在教学游戏“大鱼网”时, 用大海水涛声的音乐来渲染气氛, 通过学生产生的想象, 好似自己就是一个头戴斗笠, 手持鱼网的鱼翁, 或好似大海中的小鱼, 使儿童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具有美的享受。在教学中教师以自己真切情感来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教学耐力跑时, 描述人民解放军抗洪抢险的艰难历程, 加上适宜的场景布置, 使儿童仿佛自己就在抗洪, 这时教师适时的表述, 流露对人民子弟兵的崇敬之情, 激起儿童的情感, 使儿童忘记疲劳, 产生不怕困难, 勇往直前的心理品质, 另外, 体育情境教学, 将道德品质教育融于创设的情境之中, 如“猫捉老鼠”情境中, 寓含爱惜粮食, 消灭害虫的教育。“郊游”情境中的爱护公共财物等, 通过儿童的演练与教师语言适时的提示, 达到教育之目的。

上一篇:师爱无痕下一篇:抗生素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