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课堂情境——表演体会情境

2024-06-23

创设有效课堂情境——表演体会情境(通用10篇)

篇1:创设有效课堂情境——表演体会情境

表演体会情境

表演体会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即“假如我是课文中的××”;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自己进入、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

三年级的小同学爱唱、爱跳,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在一堂音乐课上,我就利用孩子们的这一点爱好,开展了教学,让孩子们通过表演体会情境。在欣赏《木偶的步态舞》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活动场面:让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故事情节创编动作,同时配上 音乐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在随后的歌曲学习《一只短笛轻轻吹》时,我又让同学们分别扮演小羊、牧童、小鸟,通过舞蹈的形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歌曲,并加深了对歌曲的印象。这样,通过各种表演能使学生加深理解歌曲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和音乐表现力,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同时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征紧密结合音乐课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创设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在生动、活泼、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引起积极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篇2:创设有效课堂情境——表演体会情境

内容提要:数学情境是联系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纽带,是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创设教学情境是指教师有意利用环境、情感、艺术等因素来调动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以协调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生理和心理潜能,它可以激发学习情趣,拓展思维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一个好的数学情境,一定蕴涵着丰富的数学内容和数学思想。有价值的数学情境不仅能使学生学到数学知识,还能使凝结在情境中的丰富的数学内涵、数学思想、数学的精神和数学的美,随着教学的展开尽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较好的发展。

关键词: 数学 教学 创设 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课标”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都强调了“情境”的作用。第一学段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第二学段指出:“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数学情境是联系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纽带,是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创设教学情境是指教师有意利用环境、情感、艺术等因素来调动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以协调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生理和心理潜能,它可以激发学习情趣,拓展思维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给学生体验的空间

强调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重要特征。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身边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理解和感悟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因此,数学教学要善于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结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观察、体验、操作、思考,从而理解数学的价值,掌握数学知识。1 创设贴切学生生活的情境,会使学生在参与学习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好地理解数学。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如264+98=264+100-2。原来是加法计算,为什么要减2?学生很难理解。教学时,我组织学生模拟实际生活中收付钱款时常常发生的“付整找零”的活动:小熊原有264元人民币,这个月获奖金98元,现在他一共有多少元?让学生表演发奖金,先给小熊1张100元钞,小熊找还2元。通过这种生活化的表演活动,学生不但在熟悉的情景和已有知识体会数学,理解数学,而且在活动中唤起创新意识。实践表明,如果所学的知识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原型”的话,那么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新知识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和理解。

二、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探究的空间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动力。因此,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教师应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创设了分桃子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把6、7、8、9、10、11个桃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可以怎么分?学生在操作后产生了疑问:有时正好分完,有时还有多余?这时,教师适时地加以总结:“像平均分后有多余的情况,我们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有余数除法的性质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得到了充分的揭示,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再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先出示一组数:“8,80,800”。教师问:“谁能用“=”把这三个数连起来?”问题一出来,学生就感到很新奇:800比80和8大,怎么能用“=”连起来呢?学生急于想找到答案,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诱发了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时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说:“分别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8米=80分米=800厘米。”有的说:“分别加上元、角、分”等等。这时教师再提出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呢?”学生一听思维更加活跃,争先恐后地说:“8米=8.0米=8.00米„„”教师接着说:“像8,8.0,8.00这样的数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小数的性质。创设这样的情境,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由无 2 意到有意,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在活动中萌发创新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这种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效应,而且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三、创设操作情境,给学生动手的空间

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墙上写着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见,亲自实践、亲自参与是何等重要!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实践操作是小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发现数学关系的重要途径。比如:我在讲三角形内角和时:课前由学生自愿组成活动小组并进行分工:一把剪子,几张硬纸片,记录本,测量工具。上课了,按照活动小组就坐,老师导课后,学生进入实际操作。首先每个小组剪出一个三角形纸板,然后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并将三个顶点重合,相邻的两个角的一条边重合。结果发现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度。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人人动手,不时交流,不成功的可以重复做几次,然后让学生到黑板展示操作成果。在这个教学情境中,学生都愿意参与到动手操作的实践中,当他们发现实践的结果与定理一致时,脸上都洋溢着喜悦。这样的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搭建活动、操作的平台,不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在思考中观察操作,在观察操作中思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

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平台,增强了他们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还使原本枯燥的数学教学在一定的故事情节或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显得丰富多彩,变化万千。教师应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用儿童的眼光去寻找那些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与儿童生活背景密切相关的素材,创设一个个使他们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

总之,有价值的数学情境不仅能使学生学到数学知识,还能使凝结在情境中的丰富的数学内涵、数学思想、数学的精神和数学的美,随着教学的展开尽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较好的发展,使我们的课堂魅力四射。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版 2.王林 3.黄爱华4.周成平

李继海 主编《小学数学备课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版 著《课堂教学艺术》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4月版

篇3:创设表演情境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一、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表演

课前的歌曲准备已成为英语课的规则。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思想, 把学生的情绪转移到英语学习上来。我除了设计一些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表演, 且自己也十分投入地和学生一起演唱, 用表情、动作、眼神和学生交流, 使学生情绪兴奋, 快速进入“角色”, 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 全身心地准备学习的开始。

二、模仿表演, 引导学生说话

低年级学生有个共同特点, 善于模仿。在教学时通过听、看和教师的示范, 引导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Hi!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老师脸带微笔, 扬起右手亲切地向学生问好。Goodmorning, Miss Yang!好响亮的回答。Howareyou?趁热打铁给予学生更亲切的问候。Fine, thankyou.And you?在老师的示范下, 学生积极响应, 大胆地和老师、同学握手问好, 这种独特的师生交流, 上课形式, 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并初步改变了村校学生胆小、怕说话、不善表达的弱点, 为培养学生大胆说英语打下基础。

三、复习表演, 积累应用语言

农村学校学生学英语, 学校没有任何语言环境, 教师得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环境。为此, 我每课先安排5~10分钟时间复习。而每次复习, 尽可能把已学的内容串起来编成一个节目或有情景发展、有趣味的一件事。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表演。例第二册学Unit3c, 在复习时, 我把所学的字母、单词、对话和儿歌有发展过程地串起来。先用猜谜形式出示已学的11个字母, 手持字母卡的11位学生走上台, 排列字母顺序, 然后教师说:Now, let’s have dialogues.学生拿起图片, 用所学的句型说话。A:Hi, I’m“a”.Look, I have acake.下面学生说:Oh, it's yellow.A:Yes, it's a yellow cake.11位拿图片的学生逐个用已学的句子和同学对话。最后是手拿j、k字母卡的两位学生对话。

j:Hi, k.Nicetoseeyou.

K:Nicetoseeyou, too.

j:Look, what’sthis?

k:It'sa jet. (拿起一个自制的风筝) What'sthis?

j:It'sakite.Let'sgoandplay.

表演歌曲《Fly Kitc》, 表示两位学生在玩, 其余学生积极参与风筝的表演。 (歌声停)

j:Oh!What'sthetime?

k: (朝墙上一看) It’s eight.It’s time for school.着急地:Let's go.两人开始跑, 下面学生拍手念所学儿歌。儿歌停, 铃声响。

j、k:Sorry, we're late.学生齐说:That's all right.pleasedon't be late for school again.接着教师自然地引入新课教学。

生动活泼的复习表演虽然需要一定的排练指导, 但指导学生表演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独特、有效的训练方法。学生在轻松愉快、非常有趣的情景中表演, 不知不觉地积累、应用所学语言, 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 进一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新授表演, 轻松易学

传授新内容是整节课的重要部分。一般把这过程安排得过分严肃, 教师反复讲解, 学生认真听讲, 而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假如在传授中穿插一些小型表演, (如:猜词比赛、歌曲等等) , 教学就显得精彩、灵活, 更见成效。例:学习Unit6c对话, Happy Birthday to You.首先用歌曲《Happy Birthday to You》引入新课, 事先安排好5位学生。两前两后, 中间一位男生手捧生日蛋糕, 随着优美的乐曲翩翩起舞, 营造一个庆贺生日的气氛。随后根据本课教学内容, 多次进行分角色表演。

生:Todayismybirthday.

Mother:Happybirthdaytoyou.

生:Thankyou.

“Let'shave some birthday cake.”这句子既长又难, 我是这样教的。手指着桌上的蛋糕学说:“cake, birthday cake.”拿起蛋糕送到学生面前, “have some birthday cake.Let’s have some birthday cake.”用实物表演传授, 学生很快理解了词意, 较轻松地学会了句子, 丝毫不见枯燥、乏味。接着马上变换角色进行对话表演。

A:Todayismybirthday.

Father:Let’s have some birthday cake.

A:Great.

形象生动地教学, 学生学习新内容的过程变成和爸爸妈妈一起庆贺自己的生日, 轻松、愉快、情意盎然, 顺利地完成本课的教学内容。

五、操练表演, 巩固应用

课堂操练形式多样。目的为了巩固应用新内容。操操练中适当加些动作、场景表演, 效果更为显著。

例:Unit6, 新授完毕, 老师问:过生日确实很愉快, 现在你们想不想过生日?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我又提出要求, 谁要过生日必须找两位同学扮演你的“爸爸”、“妈妈” (进行3人操练。) 接着让学生围成一个圈, 中间放上蛋糕, 插上蜡烛, 一个个学生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上来庆贺生日, 最后在幽幽的烛光中《Happy Birthday to you》的歌声再次响起。

在操练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把新旧内容串起来。在情景发展中适当应用所学语言, 并让一些学习尖子脱颖而出。例如, 第二册Unit7c学习问路的对话, 启发学生操练时加上第二册所学的内容进行表演。

A:Hi, Linda.School is over.Where areyougoing?

B:To the zoo.Let's go together.OK?

A:Right.Let’sgo!

A、B:Excuse me.Where is the zoo, please?

C:It’s in Mill Road.You can go by bus.

A、B:Thankyou.

篇4:创设表演情境 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一、课前准备,师生共同表演

课前的歌曲准备已成为英语课的规则。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思想,把学生的情绪转移到英语学习上来。我除了设计一些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表演,且自己也十分投入地和学生一起演唱,用表情、动作、眼神和学生交流,使学生情绪兴奋,快速进入“角色”,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全身心地准备学习的开始。

二、模仿表演,引导学生说话

低年级学生有个共同特点,善于模仿。在教学时通过听、看和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Hi!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老师脸带微笔,扬起右手亲切地向学生问好。Good morning,Miss Yang!好响亮的回答。How areyou?趁热打铁给予学生更亲切的问候。Fine,thank you.And you?在老师的示范下,学生积极响应,大胆地和老师、同学握手问好,这种独特的师生交流,上课形式,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并初步改变了村校学生胆小、怕说话、不善表达的弱点,为培养学生大胆说英语打下基础。

三、复习表演,积累应用语言

农村学校学生学英语,学校没有任何语言环境,教师得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环境。为此,我每课先安排5~10分钟时间复习。而每次复习,尽可能把已学的内容串起来编成一个节目或有情景发展、有趣味的一件事。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表演。例第二册学Unit3c,在复习时,我把所学的字母、单词、对话和儿歌有发展过程地串起来。先用猜谜形式出示已学的11个字母,手持字母卡的11位学生走上台,排列字母顺序,然后教师说:Now,let’s have dialogues.学生拿起图片,用所学的句型说话。A:Hi,I’m “a”. Look,I have a cake.下面学生说:Oh,it's yellow.A:Yes,it's a yellow cake.11位拿图片的学生逐个用已学的句子和同学对话。最后是手拿j、k字母卡的两位学生对话。

j:Hi,k.Nice to see you.

K:Nice to see you,too.

j:Look,what’s this?

k:It's a jet.(拿起一个自制的风筝)What's this?

j:It's a kite.Let's go and play.

表演歌曲《Fly Kitc》,表示两位学生在玩,其余学生积极参与风筝的表演。(歌声停)

j:Oh!What's the time?

k:(朝墙上一看)It’s eight.It’s time for school.着急地:Let's go.两人开始跑,下面学生拍手念所 学儿歌。儿歌停,铃声响。

j、k:Sorry,we're late.学生齐说:That's all right.pleasedon't be late for school again.接着教师自然地引入新课教学。

生动活泼的复习表演虽然需要一定的排练指导,但指导学生表演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独特、有效的训练方法。学生在轻松愉快、非常有趣的情景中表演,不知不觉地积累、应用所学语言,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新授表演,轻松易学

传授新内容是整节课的重要部分。一般把这过程安排得过分严肃,教师反复讲解,学生认真听讲,而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假如在传授中穿插一些小型表演,(如:猜词比赛、歌曲等等),教学就显得精彩、灵活,更见成效。例:学习Unit6c对话,Happy Birthday to You.首先用歌曲《Happy Birthday to You》引入新課,事先安排好5位学生。两前两后,中间一位男生手捧生日蛋糕,随着优美的乐曲翩翩起舞,营造一个庆贺生日的气氛。随后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多次进行分角色表演。

生:Today is my birthday.

Mother:Happy birthday to you.

生:Thank you.

“Let's have some birthday cake.”这句子既长又难,我是这样教的。手指着桌上的蛋糕学说:“cake,birthday cake.”拿起蛋糕送到学生面前,“have some birthday cake.Let’s have some birthday cake.”用实物表演传授,学生很快理解了词意,较轻松地学会了句子,丝毫不见枯燥、乏味。接着马上变换角色进行对话表演 。

A:Today is my birthday.

Father:Let’s have some birthday cake.

A:Great.

形象生动地教学,学生学习新内容的过程变成和爸爸妈妈一起庆贺自己的生日,轻松、愉快、情意盎然, 顺利地完成本课的教学内容。

五、操练表演,巩固应用

课堂操练形式多样。目的为了巩固应用新内容。操操练中适当加些动作、场景表演,效果更为显著。

例:Unit6,新授完毕,老师问:过生日确实很愉快,现在你们想不想过生日?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我又提出要求,谁要过生日必须找两位同学扮演你的“爸爸”、“妈妈”(进行3人操练。)接着让学生围成一个圈,中间放上蛋糕,插上蜡烛,一个个学生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上来庆贺生日,最后在幽幽的烛光中《Happy Birthday to you》的歌声再次响起。

在操练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把新旧内容串起来。在情景发展中适当应用所学语言,并让一些学习尖子脱颖而出。例如,第二册Unit7c学习问路的对话,启发学生操练时加上第二册所学的内容进行表演。

A:Hi,Linda.School is over. Where are you going?

B:To the zoo.Let's go together.OK?

A:Right. Let’s go!

A、B:Excuse me.Where is the zoo,please?

C:It’s in Mill Road.You can go by bus.

A、B:Thank you.

篇5:创设模拟情境体验有效课堂

------《初中史地生学科情境体验教学的研究》

摘要 学习具有情境性,当教学内容确定后,如何设计一个能够激发学生体验的情境,以使学生在体验中达到教学目标成为体验教学设计的关键。情境的创设要基于学生经验,要和生活和社会中的问题相联系,尤其要和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而模拟情境是让学生处在一个虚拟的情境中体验知识、获得感悟。

关键词 情境体验 模拟情境

情境体验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体验性学习,二者互为依托,构成一个完整的有生命的课堂发展系统,从而形成有情感的、创新的、具有人文价值趋向的课堂教学。情境教学是体验教学落实的具体教学模式之一。情境设计要契合学习内容,能够落实教学目标,最忌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却没有效果。情境设计要与学生的经验背景、兴趣爱好相一致,使活动具有内驱力、吸引力,让他们主动参与,积极体验。情境的性质决定了所学的知识在其他情境中再应用的可能性,而体验的强烈决定了信念能否确立,态度能否转变,价值观能否坚定。

情境是多元的、独特的,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模拟情境的设计作一些探讨。模拟情境是被简化了同时又被赋予了感情的情境。在模拟情境中,学生容易发生“感同身受”的移情作用。最常见的模拟情境就是对生活情境的模拟,还有对历史情境、未来情境的模拟,对生活中接触不到的情境的模拟。实践证明创 设模拟情境有明显的促进体验的作用。下面就是创设模拟情境,体验有效课堂的尝试。

案例:《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说明:本案例是在本区教育局组织的课堂教学能力考核时上的一堂课,课题是上课前一天的下午4点半才网上通知的,且不能使用电脑、投影等多媒体手段。

学情分析:《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这部分内容学生有一些生活经验,但本人分析他们仅限于知道人是由猿进化来的。且手边没有任何图片,怎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况且还是借班上课。

结论:本人认为创设一个有效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而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是过去的事情,是历史,可以运用模拟再现当时的情境这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主动参 与,积极体验。

下面是《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教学实录 第一阶段:“创设模拟情境”与“引入”

师:请大家猜个谜语“什么动物在早晨用4条腿走路,到了中午用2条腿走路,可到了晚上又用3条腿走路?”

生:人!

师:你们真聪明,传说这个谜语让许多人丢了性命,大家比传说中的人类聪明多了,那么你知道人是怎么来的吗?

生:猴子进化来的。生:猩猩进化来的。

师:有没有看过猩猩这方面的电影。生:看过《金刚》。师:拍得怎么样?

生:非常精彩。

师:那么如果让你来拍一部关于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纪录片,你会怎么拍?学生思考

师:用2-3分钟时间简单构思一下,充分运用你的课外知识,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交流。

学生思考、讨论。

师:请哪个同学先来说说? 生:从古代的猿开始拍。

生:从现代的人类开始拍再拍到古猿。生:大笑

师:为什么笑?其实我们谁也没见过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拍是非常真实而自然的,我们是从现在发现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线索再追溯到古猿,思路不是挺好的吗?(鼓励、赞赏)师:为了让这部纪录片拍得更精彩,下面我们就像组成一个剧组团队一起去研究和寻找人类起源和进化的拍摄素材。

板书----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这个情境的前半部分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很容易就进入了这个情境,加上教师精心创设的模拟情境,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可惜由于学生的知识所限不能很好地进行下去,教师趁势引入课题,恰到好处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来参予本堂课的学习活动。

第二阶段:“创设模拟情境”与“展开” 第一幕:进化论的提出

师:第一幕拍什么比较好呢?(请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并阅读教科书79页。)生:进化论的提出开始。

师:可以拍摄有关生物进化论观点和神创论观点的争论:1860年6月30日,在英国牛

津大学大不列颠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展开的一场关于人类起源的大辩论,达尔文的观点在这次

辩论中最终取得了胜利。

板书----

1、进化论的提出

师:还可以拍哪些科学家呢?

生:林奈对人类的分类,赫胥黎提出人猿同袓等

第二幕:人猿同祖

师:好,我们说把人猿同袓作为第二幕。

师:第二幕紧接着拍些什么呢?你说人猿同祖,有什么证据吗?(请学生思考、讨论并

阅读教科书80页资料分析和教师提供的现代类人猿的生活资料。)生:可以拍现存的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之处。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生:牙齿的数量相同,染色体相近,生的有些疾病相同……。板书----

2、人猿同祖---人与猿的相似之处 第三幕:祖先是森林古猿

师:既然人猿同祖,那观众就会想它们的共同祖先是谁呢? 生:古猿

师:好的,这就作为第三幕。那证据是什么呢?你拍摄中准备出示哪些证据呢?(请学

生思考、小组讨论并阅读教科书80页第一小节内容。)生:化石、地质研究……。

板书----祖先是森林古猿,证据有化石、地质研究等。第四幕:森林古猿为什么能进化成现代人类

师:那么观众会不会问“森林古猿为什么有的进化成人类,有的进化成现代类人猿”。

板书----

3、森林古猿→现代人类?

师:证据是什么呢?(请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并阅读教科书80页第二小节和教师提供 的古猿进化过程中的一些化石等资料)生:拍摄环境气候条件的变迁……

第五幕:森林古猿进化成现代人类的几个主要历程 师: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你准备拍摄哪些内容来说明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请学生分组思考、讨论、阅读教科书81页内容和教师提供的有关人类进化的几 3 个主要阶段特点的资料)生:可以拍四个阶段

师:每个阶段拍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

生:第一阶段是南方古猿,距今大约700万年前,脑容量为500ml,是能够直立行走的古猿。

生:第二阶段是能人,距今大约200-150万年前,脑容量为550-750ml,脑的沟回与人类已经相似,可能已经具有语言能力。

生:第三阶段是直立人,距今大约150-20万年前,脑容量为1000ml,它们是人类进化史中关键的一个阶段。并拍摄他们用火和狩猎的场景。

生:并且还要拍他们奔跑和按照自己的愿望制造石器,相互之间用语言交流的画面。

生:第四阶段是智人,距今大约20-1万年前,脑容量为1300-1500ml。生:可以拍摄晚期智人身穿缝制的兽皮衣,手持标枪和长矛的画面。

生:有资料显示晚期智人已经有了早期农业和动物的驯养,所以有了休闲时间,因此在他们生活居住的岩洞里,出现了原始的壁画、雕刻……

师:所以出现了精神文明方面的艺术,最终进化成了现代人类。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拍摄的素材。板书----

4、人类进化的几个主要历程

师: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你认为人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聪明,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生: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师:其实我们大家到学校里来学习,也是一种脑力劳动。学习一方面是为了获得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获得一种思维方法。所以我们也要不断学习,使自己越来越聪明。

在教师创设的模拟情境中,学生是作为剧组的一员不断去寻找新的素材来丰富自己的拍摄内容,而不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是学生在主动地寻找知识,并积极地对其进行思考、分析、体验。教师只是作为知识的引导者、组织者,巧妙地把知识融入到一幕幕的模拟情境中,学生学习时的情绪始终是愉悦的,师生关系始终是民主平等的。

第三阶段:“创设模拟情境”与“巩固”

师:如果现在再让你来拍这部关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纪录片,你的素材应该有所增加了吧。我们请个同学先来试试,你大致会按什么样的思路来拍呢?

生:第一幕拍……

教师请学生重新来拍摄,其实就是在巩固学生刚才融入素材中的关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知识,但用这种模拟情境的方式来进行巩固,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既从中体验到了乐趣,又掌握了知识,学习效果很好。

第四阶段:“创设模拟情境”与“提升” 师: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了,可我们的近亲生活得怎么样呢? 生: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第六幕:现代人类和类人猿的生活近况

师:所以我们可不可以加一幕呢?这一幕拍些什么呢?(请学生分组思考、讨论、交流)生:人类的不断扩张,乱砍滥伐,森林不断减少…… 生:现代类人猿的生活领地越来越小,数量不断下降…… 师:所以我们可以在此加上一首著名的《七步诗》

生: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师:我们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仅要保护我们的近亲,还要保护其他野生动物……,所以人与自然要

生:和谐发展!

板书----

5、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整堂课中,学生始终处在教师创设的模拟情境中,这种模拟情境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它来源于学生的部分生活经验,又高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的学习是有一定的挑战性的,再加上不能使用多媒体手段,这部分知识又显得有一定的枯燥,但正是教师创设了拍摄纪录片的模拟情境,使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在寻找素材的过程中,教师不断营造气氛,增强了模拟情境的真实性,在最后阶段“创设模拟情境”与“提升”中得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水到渠成,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得到了升华。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创造出各种情境和条件,让学生作为主体去不断体验,在体验中完成学习对象和自我的双向构建,最大限度地获得身体心灵的解放,最终实现主体的发展。

篇6:有效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何谓有效的教学情境呢?我认为“有效”应该指情境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即:情境安排科学、合理,并不是为有情境而创设情境,有其实在的意义。有效的教学情境应当如增力剂一样,使学生身心愉悦且为之入迷,在课堂中表现得精神焕发,充满乐趣。一个好的数学教师应该像一个好的导演一样,在课中创设有效的情境,从而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在“乐”中发展语言能力。针对本次主题式对话话题简单谈谈我的想法:

一、创造性使用教材是前提。

教材是学校课程最重要和最直接的育人载体。现行的数学教材又作了一定的修正:形式上活泼可爱,图文清晰精美,内容总量上进一步删减降低了难度;教材不仅在内容选择上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具有时代感且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教材的修正体现了教改精神,那么,作为新课改下的一线教师就更应应承课改思想,脱离“依纲依本”的思想,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指导下,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在钻研教材时,我们应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对教材的组织、教材的呈现方式进行适当的“裁剪”,或取或舍,或增或删,或提前或延后,使教材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在备课时,对于语言点的重组、训练方式的改进都需做到“心中要有一杆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创设有效情境的前提。

二、适时、恰当提问是良策。

情境这个词所涉及的面很宽泛,从广义上看,开展一个游戏,组织一次活动,评讲一个故事„„都属于情境创设的范畴。对于高年级的数学教学而言,我则更钟情于适时、恰当的课堂提问。

“学贵有思”。提问是课堂教学启动的点火剂,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催化剂和润滑剂。适时、恰当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增强学生表达的欲望,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要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好效果,教师必须提炼最有价值的问题且能做到适时提问。

(一)问在导入时,导入新课时我们往往可采用设问的方法,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奥秘的强烈愿望。

(二)问在过渡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如果教师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就能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连贯地表现为等待、探索和行动。”

这样课堂活动就能顺利高效地进行,直接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时,从一个知识点讲到另一个知识点要衔接自然,否则学生会觉得莫名其妙,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知识点的衔接,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问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而且利用现有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三)问在重难点处,设计的课堂提问抓住了重难点,主要训练内容也就抓住了。

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如果对多项教学内容平均使用力量,就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什么也抓不住的现象。备课时,应找出重难点,然后以此为主线,串起其他教学内容。

三、精选互动话题是关键。

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关键看学生的技能是否得到训练,能力是否得到发展。

因此,我认为精心选择互动话题是教学情境创设中的关键一环。

话题的选择宜整忌散,宜精忌滥。设置情境进行教学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得让大部分或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否则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当然,由于禀赋,教育影响和兴趣爱好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情境活动中自然也会呈现出差异,因此在设境时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的不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情境中有自己的位置,有施展才华的时间和空间。另外,由于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应尽量减少组织教学环节及重复的训练环节,赢得时间让学生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话题的选择宜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忌生搬硬套。帮助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他们所学知识的意义和作用。在教学中要寻找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结合点,创设真实的生活场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充分利用教学媒体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营造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语言的环境,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于真实的场景中,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创设有效情境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学习、深入钻研、精心设计、努力探索。但无论如何,只要我们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和要求灵活设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积极地学习,使学生始终保持认真主动的态度和积极高昂的情绪,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并做到学以致用,就能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精选精讲,注重解题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那么,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反过来,良好的逻辑思维,又会引导出准确、流畅而又周密的语言。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只强调“怎样解题”,而忽视了“如何读题(说题意、说思路、说解法、说检验等)”。看似这是重视解题,实则这是忽略解题能力的培养。由于缺少对解题的思维习惯、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只有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中,这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

应用题是由情节和数量关系两个部分交织在一起组成的。审题过程就是要审清题目的情节内容和数量关系,知道该道题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并能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使题目的条件、问题及其关系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印象,为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具体说来要做到:

一、通过多读多做多想

读,就是认真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要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一年级教师要进行范读、领读。读题时要训练学生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断句。二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独立朗读、逐步过渡到轻声读、默读,养成自觉通过默读理解题意的习惯。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多做练习。

二、提问的逻辑性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问题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然后一环紧扣一环地设问,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对应用题中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句要反复推敲,理解它的真实含义,为正确解题铺平道路。如“同学们修补图书。五年级修补162本,比四年级多修补31本。四年级修补多少本?”对此题有的学生一下子分辨不出五年级修补的多还是四年级修补的多,这就要抓住“比四年级多修补31本”这个关键句,联系前后内容把这个简短的句子一步一步地补充完整,使之明朗化,即“比四年级多修补31本”,就是“五年级比四年级多修补31本”,也就是“162本比四年级修的多31本”,这样不难判断出五年级修补的多,四年级修补的少,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三、提问的巧妙性并能让学生口述

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时,教师要善于激疑促思,或于“无疑”处设疑,或在内容深处、关键处、结合部设疑,使课堂教学时有波澜。如“小明家养了32只鸡,28只鸭,如果每只鸡一年可以产16千克蛋,每只鸭一年可以产13千克蛋。这些鸡、鸭一年一共可以产多少千克蛋?”学生若能这样复述:“小明家养了32只鸡,每只鸡一年能产13千克蛋,还养了28只鸭,每只鸭一年可产17千克蛋。小明家养的这些鸡和鸭一年总共能产多少千克蛋?”这就说明学生对题意已真正完整地理解了。

四、培养解题的灵活性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容易产生消极的思维定势,造成一些机械思维模式,干扰解题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有的学生常常将题中的两个数据随意连接,而忽视其逻辑意义。如“小方和小圆各有同样多的水果糖,小方吃了7粒,小圆吃了8粒,剩下的谁多?”由于受数值大小这一表象的干扰,学生的思维定势集中在“8>7”上,容易误判断为“小圆剩下的多”。为了排除学生类似的消极思维定势的干扰,在解题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常运用的方法有“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和“一题多练”。同一道题,同样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如解答“五一班有学生63人。女生占4/9,女生有多少人?”这本来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教学中,老师往往会因学生很容易解答,而一晃而过,忽视发散思维的训练。对于这样的题型,老师要执意求新,变换提出新的问题。如再提出如下问题:(1)男生有多少人?(2)全班有多少人?(3)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4)男生是女生的几倍?(5)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等等。这样,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教学效果。像同一道题,老师还可以从分析上多提问,从解法上多提问,从检验上多提问,进行多问启思训练,培养学习思维的灵活性。

为了减少学生的解题错误,提高解题的准确率,除加强估算和检验外,通常较有效的办法是要善于联系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在比较中区别、在比较中理解、在比较中提高。

篇7:数学课堂有效创设问题情境的反思

在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逐渐成为教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我在以往的教学中注重的是怎样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在每一节课伊始,我总会创设一个情境,其目的主要是引入新课。或者说,我习惯于在引入新课时创设教学情境,情境的创设目的单一,一般只是在于新课引入。比如在学习《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中,我会创设一个简单的教学情境,里面涉及到平行线,再直接引入新课。这种创设教学情境是形而上的,片面的,或者说是形式上的情境创设,这样的情境对教学没有太大帮助。

在这一次的研修学习中,我对《探索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这一课例研究中的“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这一方面学到很多。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学习中,我对创设问题情境有了新的认识:

合理设置问题情境,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能有效或高效的进行课堂活动。在这一环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贯穿课堂活动的整个过程,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在教学中,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时要注意学生提出问题时的语言组织,以及问题的广阔性、深刻性、创造性。在学生提出问题时要注意提出问题的深刻性,问题太简单,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问题太难,使得学生“跳跳脚够不到苹果”,问题在最近发展区以外,容易挫伤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篇8:创设有效课堂情境——表演体会情境

关键词:创设,有效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理念。翻开数学新教材, 映入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图画, 生动有趣的故事, 憨态可拘的动物, 深受欢迎的卡通, 这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 融入了生活气息, 让数学变得可爱、诱人, 更为教师教学设计中创设情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新教材的编排给了我们这样的一个提示, 教学要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有趣的情境, 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 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时, 一定要先想想整个活动是不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 还是仅仅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一时热闹, 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情境的有效性体现在情境的真实性、问题的有效性、参与的全体性等方面。

一、情境要有现实性———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

教学情境应从现实背景中提出, 它应该是真实的或是可能发生的。如果我们为了迎合学生的情趣, 编造一些不能实现的事情, 久而久之, 他们就会明白老师只不过是“说说而已”, 就产生了一种被愚弄的感觉。他们以后面对老师创设的教学情境, 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也不会像今天一样充满激情。因此, 我们创设的教学情境要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现象:这是一节《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课。开课时, 教师提出问题:“到大连想到什么?”然后出示几幅画面, 问:“画面主要是什么颜色?”“绿色是由那几种颜色调出来的?”之后布置小组活动, 用事先准备好的调色盘、颜料、水等进行调色活动。最后小组汇报按什么比调的色。整个时间持续15分钟后, 出示例题, 进入新课。

上面现象中, 情境缺乏典型性。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这没错。把问题情境生活化, 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 是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 有些教师却把“生活原型”的引入当作是一种时髦。如此引入新课, 既浪费时间, 又与本课的教学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况且实际生活中没有这样去调色的。

二、情境要有思考性———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思考空间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有价值的问题的情境, 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所以我们在创设情境中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 设法给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 让他们在开放性、探究性问题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 从而感觉到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活动, 并且初步形成“我能够而且应当学会数学地思考”。好的教学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进教室, 带着思考出校门。”现象:这是一节《圆锥的体积》的课。老师让学生拿出事先为之准备的两个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 还有一些设计好的“沙子”。教师提出问题:现在,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 你能不能利用这些工具来得出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学生们四人一组, 跃跃欲试。老师边四下巡视, 边指导着学生。不一会儿, 学生的实验结果就出来了。你听:全班的结果几乎是一个口径的———从实验可以看出:圆锥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老师显然对孩子的回答非常满意。因为这是老师在课前预设的结果呀, 老师继续着新课。学生似懂非懂地听着, 没有一丝一毫的愉悦。以上现象中, 学生的操作没有任何思考性。老师完全可以选择一些非等底等高圆锥和圆柱, 放的沙子也不要那么“适量”, 可以更多一些。让全班学生分组实验。这样, 有的小组一定能得到那个结论, 而有的小组一定是得不出那个结论的。或许是圆锥和圆柱的体积一样多, 或许是4倍、5倍关系……老师再让学生来观察实验所使用的工具。让学生明白:只有当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时, 他们的体积关系才会出现三分之一 (或者3倍) 。这样的效果或许才是新的课程所真正倡导的。

三、情境要面向全体—引导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课堂教学要创设更多的条件, 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所以问题的提出应面向全体学生, 问题情境应有较大的辐射面, 既要照顾点又要照顾面, 以点带面, 培养优生, 转化差生, 达到共同提高。现象:这是一节一年级的计算教学课。在课的结尾, 教师设计了“摘桃子”的游戏。小黑板上有10个色彩鲜艳的桃子图片, 图片背面有算式, 要求学生摘下桃子并正确算出得数, 就可以得到一份精美的礼物。小朋友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 纷纷举手, 争着摘桃子, 一位、二位、三位……这时我们发现拿到礼物的学生已经不再投入活动之中, 而是只管个人低头摆弄欣赏礼物。没有轮到的学生明显地低下头。以上现象中, 教学情境没有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创设的数学情境如果只是针对一部分学生成绩好的学生的话, 那么久而久之, 会使部分学习困难生最终会成为“数学的老大难”, 因为他们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信心。这样一个教学情境由于没有让每人都公平地参与, 从而不仅不能达到全面巩固的目的, 反而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上产生消极的影响。

篇9:创设有效情境,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情景教学

引论

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课堂教学也是教学的生命,其效果如何直接决定了数学的质量。在高中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及时转变教学思维,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了,在教学中应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此来让学生能够高效学习并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很多教师都在尝试情境教学,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习变得高效,变得快乐。

一、问题情境对于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课堂高效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欲望。高中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该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创设问题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有效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讨论问题,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教师通过有效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能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积极思考,提升相应的问题,并能够通过讨论等方式有效解决相应的问题等,这是一种思维习惯,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在新课标中,非常注重对学生能力评价标准的把握,如判断学生能力要看其“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是否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等。从学是这门学生逻辑思维较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活动,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创设问题情境,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等。在问题情境下,学生必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进行分组讨论,进行探究学习,以此来获取新知并逐渐养成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同时在学生进行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引导,以此来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思路等,以此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1.联系学生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生活,也必将应用于生活。在生活中也充斥着很多数学知识,学生数学也能在生活中广泛应用。所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要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取,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情况出发,这样才能创设较为合理的背景和情境,才能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观察和思考,并进行学习性总结,进而提炼出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我在教学不等式证明等相关知识时,我联系生活提出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我们都愿意喝糖水,如果往糖水中再加入一些糖的话,糖水味道会不会更甜?为什么?这样学生就会对这样的生活问题进行思考,并进行讨论,教师也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引导和启发,这样学生很快就能抽象出课本中的例题:已知 则 。课堂教学实现了高效,效果显著。所以说,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最好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关注生活,善于总结。

2.通过数学实验,创设有效情境

在新课程标准中非常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所以说,教师应该充分备课,认真钻研教材,联系实际问题来创设合理的数学实验,以此来实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等。如,我在教学向量的加法一节时,我和学生们一起完成共点力的合成实验,通过实验推出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而在学习立体几何的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时,我也为每个学习小组布置了课前预习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手影演示,让小组合作完成皮影游戏等,这样就能让学生体会到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现象,探讨利用正投影绘制空间图形的三视图,并能从三视图了解此空间图形的基本特点。这样,通过课堂上的数学实验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高效教学。

此外,教师还可以尝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来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数学故事、数学趣题和谜题、典故等来设置学习情境等。当然,教无定法,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主体地位,必须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这样最终才能实现高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论

在新课改形式下,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有效尝试,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摸索,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自俊青.对课堂教学现状的思考与建议[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12).

[2]施玉萍.怎样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福建教育,2003(12).

[3]余静.新课程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教学月刊,2004(3)

篇10:创设有效课堂情境——表演体会情境

广发小学 罗江华(在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稿)

教师们:

今天和我们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在这里共同讨论、探索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有效性的问题。课程改革已经直到了今天,我们来讨论这个问题自然有它的意义所在。回顾我们曾经超过的课程改革之路,每个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曾经和孩子们在课堂生活里共同享受过兴奋、快乐和幸福。但是呢,我们也确实有一些困惑和不安。今天,我们能够客观地反思过去,实事求是地面对今天,大家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科学研究的态度来分析当前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还存在的一些无效的教学活动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我想是我们今天应该采取的一种态度。我们把主题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了:如何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这个话题。课堂情境的创设,已经成为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我们的课程改革注入了活力。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充满活力的学习过程。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也是我们教师特别关注的一件事。在情境创设中我们空间应该如何地去做呢?我想到了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我们要思考:什么是学习情境? 第二、学习情境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 第三、什么是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 第四、怎样来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

一、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是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相适切的、包含问题的生活实践,学习情境的本质呢,是生动的生活实践。其中包含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学习情境既是实践,同时又是问题,但不是知识内容本身。

二、学习情境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①、通过这种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这种内在的学习需要,又必须要考虑儿童的特点。他们都是6---12岁的儿童,数学学习就需要情境作支撑。通过情境创设以后呢,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当中,自然地去生成一种学习的需要、学习的要求。总之,直到一种激发需要的作用。

②、学习情境呢要引导学生来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经历体验数学学习教程中不是直直的去获得结果,而是去在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过程当中来获得这个结论。这个体验的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情境且富有情境的变化,就有了过程,有了过程,学生才能对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③、创设情境,其实也是为了沟通数学知识前后的联系,特别是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能不能在生活中找到这样的数学现象,小孩子在学校学习数学并不是一种直接的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一种正知识面,孩子们到学校来学习数学,实际上是对原有生活经验的重新解读。因为他们有了很多的经历,他们要用今天的数学知识来重新解读,寻找问题这样一个有效的途径。我想呢,情境能帮助学生起到一个桥梁作用。

④、通过情境的创设,有利于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比如:以前解决问题多以文字形式呈现,现在呢?多以情境图出现,这样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呈现,就赋予了学生知识的情感因素,注重了学生人应该人文的培养。学习情境是我们小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情境设计不好,就不能起到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元角分》小数、标价牌、商场录像——简单问题复杂化了。

数学科的情境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一种兴趣而设定,但情境一定是为教学服务的,设计情境一定要抓住本质的东西,同时要考虑到课堂40分钟这样一块蛋糕。我觉得教师创设情境应当快速进入。因为孩子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完全可以把生活经验拿来用。

创设情境为哪般?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还有一种现象:老师出示一幅故事图(大象运木,绕了一大圈,无非就是为了引入减法)脱离了生活实际。此外,创设情境还要考虑到两个实际,创设学生身边的、他们熟悉的、他们感兴趣的这样的实际。创设情境的问题应该既是现实的,又是孩子身边的、还得有形容价值的这样的实际。我想,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能真正的、有兴趣的进入到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当中来。所以关于情境的创设,还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还得贴近孩子们横向的联系。如:我曾经听到这样一节课,“倒数的认识”,引入“寻找汉字的奥秘”,“吞和吴”,师表扬生聪明。师又:我们学过的数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呢,生:8倒过来还是8,1倒过来还是1。费了好大的劲儿生说9倒过来是6。老师并没有从这个情境中跳出引到课堂学习中来,这就是没有抓住数学本质的东西。

谈到情境的创设,每个老师都有各自的方法、特点。总之,情境的创设一定要与我们今天的课堂学习的目标是一致的,这节课你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情境来进行创设,要从数学本质出发,抓住内在的东西来创设情境,不能用简单的思维,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加法思维,就是一个情境加上一个表层化的东西来理解。创设情境应该把握一条原则: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探索,要有数学意义。因为是数学学习,就要有数学意义,要起到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学习,对数学思维有发展,要有对数学知识的探索这样一个作用。我觉得这才是有意义的情境创设。前面两个例子浪费了学生许多时间,但是不能快速地进入主题学习,浪费了时间就是无效的。我们教的是儿童数学,就要考虑到儿童数学的特点。还有些情境,可能是脱离数学本质的、游离于数学之处的,占用了数学课堂时间,不利于学生尽快地进入到数学本质的学习。

三、什么是有效的学习情境?

有效的学习情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我认为:

①应该有悬念、有疑问。创设完情境后,应该抓住学生对情境的学习,情境呢要促进学生智力的展开,吸引学习的注意力。关键是要提供给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我觉得情境有悬念、有疑问,应该是学习情境最要本的特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蕴含学习的思维活动。有的老师认为一提到情境,可能更多的想到就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或创造一个活动情境,但是真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产生数学学习探究欲望、产生那种强烈的思维兴趣,那种情境应当来自于问题情境。(听一节课,讲的是商不变性质。猴王笑了,小猴笑了,同学们也笑了,谁是最聪明的一笑呢?为什么?)

②问题情境是我们老师要好好研究的问题。怎样从数学知识本身、数学知识的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当问题情境一个来自老师,老师就要提出来,一个来自学生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是孩子们的心脏,问题式的解决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明朝学者陈献章说:“思,起于疑。”在问题当中有了疑问,才有了探究的反射,才有这样一种顺序。只有通过问题解决,才能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方法、能力、思想,而得到这样一种发展,当我们的学生面对一个个数学问题的时候,他的思维能力与日常的思维接轨、匹配,那么由此而来激发学生已经形成的数学知识、活动经验,把它激发出来,调动已经形成的已有经验、策略、模式而产生一个个想法。我想这是对于强化学生数学意识,训练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修改思维品质和探究、探索精神的一个最佳时机。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知识本身的、内在的问题情境,而通过这样一个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唤起学习兴趣、思考兴趣,以此来形成数学思考能力。所以说,问题才是数学学习的心脏,而不是外在的形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四、怎样才能创高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

创设情境,一定要关注它的生活性,从学生生活情境中去发现,民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学生学习情境中的问题一定是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的学习情境,也应该和知识内容相联系,体现出知识发展的一个过程和应有的条件,以有知识生活的内在意义。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阐明知识与生活的价值,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含,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把知识转化成技能。

上一篇:生产车间屋顶拆除安装协议下一篇:道歉信写给女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