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下段瘢痕厚度

2024-06-26

子宫下段瘢痕厚度(精选七篇)

子宫下段瘢痕厚度 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妇产科接收的妊娠晚期孕妇4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有剖宫产史,且均无头位、羊水异常、单胎妊娠等问题。入选孕妇年龄25~35岁,平均年龄(28.9±0.9)岁,孕周:41例<39周;390例为39~40周;49例>40周。

1.2方法。仪器选择:采用西门子X300超声诊断仪,并采用标准化扫描的方法。孕妇检查前湿度充盈膀胱,取仰卧位平卧于检查床上。超声检查师做常规检查,首先将探头置于其下腹部,对胎儿以及附属物做常规检查,随后在纵切面上显示出其子宫前壁下段,观察肌层是否缺损,并测量瘢痕处和肌层厚度,取3次测量值取平均数,对腹部适当加压随后观察是否出现羊膜囊出现子宫下段母体喷宫方向膨出[3,4]。

经会阴检查:腹部检查完成后排空膀胱,取引导探头检查会阴,从横切面和纵切面分别显示其子宫下段,同样观察患者的瘢痕和子宫下段基层厚度。子宫下段瘢痕分级方法[5]:Ⅰ级瘢痕:观察到子宫肌层厚度和子宫下段瘢痕保持一致;Ⅱ~Ⅳ级瘢痕:子宫下段瘢痕缺陷,在子宫切口处的肌层显著低于附近正常肌层,变薄或者存在的显著缺损。

1.3统计学方法:数据均录入SPSS 16.0做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s)和百分比形式表示,分别做t检验和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2.1孕妇瘢痕分级和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检查结果:结果显示孕妇瘢痕分级和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有直接关系,结果显示瘢痕分级为Ⅱ~Ⅳ的患者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显著低于Ⅰ级孕妇(P<0.05),结果显示Ⅰ、Ⅱ、Ⅲ、Ⅳ级瘢痕的患者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平均值为(4.32±0.55)mm、(2.23±0.03)mm、(1.26±0.15)mm、(0.78±0.04)mm。分级结果显示Ⅰ、Ⅱ、Ⅲ、Ⅳ级瘢痕人数分别为330、82、41、27例。

2.2孕妇分娩方式对比:结果显示,瘢痕分级处在Ⅱ级~Ⅳ级的孕妇的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显著高于Ⅰ级瘢痕的孕妇(P<0.05),见表1。

3讨论

由于剖宫产会将患者子宫肌层纤维切断,而术后愈合时间一般为2年时间,如果愈合不完全则会在再次分娩中出现子宫破裂、胎盘植入等严重问题[6]。因此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就必须检测患者的子宫肌层厚度,但是孕妇由于营养过剩等问题常出现脂肪过厚的问题,导致经腹部检查效果不佳,特别是下段显影不清。而经会阴进行检测则很好的规避了脂肪厚度、胎儿等的影响,能很好的了解其子宫下段瘢痕的恢复情况,但是经会阴检查可能会因为刺激子宫导致宫缩以及生殖感染等问题[7,8]。而二者联合检查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我院对48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晚期孕妇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瘢痕等级以及子宫下段基层厚度有直接关系,且子宫下段肌层厚度直接影响了患者分娩方式(P<0.05)。

注:与Ⅰ级瘢痕组对比,△P<0.05;与上一级瘢痕组对比,□P<0.05

总之,经腹部及阴道彩超测量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晚期下段子宫肌层厚度对分娩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雪松.剖宫产术后不同时期子宫瘢痕愈合的临床观察及其与Ⅰ、Ⅲ型胶原表达关系的研究[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4.

[2]宋淑华,刘冬梅.探讨瘢痕子宫妊娠(足月)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3):103-104.

[3]陶潜,郑艳莉,张忠新.高频超声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中的意义[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3(6):491-494.

[4]吴秋芬,胡燕.经腹联合经会阴超声对子宫下段瘢痕愈合情况的检测及对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8):1192-1194.

[5]邓玉娟,张艳梅,黎志云.剖宫产术后年限与子宫下段厚度关系及其对分娩方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35(13):2844-2845.

[6]谢泳.高频超声测量瘢痕子宫妊娠晚期下段肌层厚度对再次分娩的意义[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5,24(3):496-498.

[7]许艳玲.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529-530.

子宫下段瘢痕厚度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产检的子宫下段缺损的瘢痕子宫孕妇30例, 年龄为26~35岁, 平均为 (30.5±4.5) 岁;其孕次为2~5次, 产次为1~3次, 孕周为32~40周, 平均为 (35.5±3.5) 周;30例孕妇前次生产均为剖宫产, 其瘢痕切口为古典式的有2例, 其余28例均为子宫下段切口, 距离上次生产时间为21~28个月, 平均为 (24.5±3.5) 个月。

1.2 方法

对产妇子宫下段的肌层厚度运用超声波等影像检查进行监测, 对肌层的缺损部位进行定位, 确定再次剖宫产的手术切口位置;对于发生子宫破裂的产妇则需立即行子宫修补手术进行修补;根据产妇的妊娠结局将其分为破裂组和未破裂组, 比较两组之间的妊娠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

将产妇的妊娠数据运用统计工具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其中P<0.05说明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30例产妇均行剖宫产结束此次妊娠, 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共有8例产妇发生子宫破裂, 后行子宫修补术进行修补, 子宫破裂的发生率为26.67%。对破裂组和未破裂组孕妇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以及新生儿的体质量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P>0.05;对其子宫下段的肌层厚度进行对比, 结果破裂组产妇的肌层平均厚度为 (2.44±0.49) mm, 未破损组产妇的肌层平均厚度为 (3.56±0.82) , 破裂组产妇的肌层厚度明显小于未破裂组, P<0.05;破裂组中的8例产妇前次剖宫产切口均为子宫下段切口。

3 讨论

越来越多的孕妇选择剖宫产结束妊娠, 使得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发生子宫破裂的概率大大上升, 而子宫下段肌层缺损是发生子宫破裂的临床危险因素之一, 因而应该加强对子宫下段肌层厚度的监测, 及早诊断子宫破裂。在本次研究中的30例产妇, 在前期检查中其超声影像检查显示子宫下段肌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损, 针对其缺损程度, 医师选择再次为产妇实施剖宫产, 以提高生产的安全性。但在本次研究中, 仍然有8例产妇发生了子宫破裂, 对其子宫破裂的原因进行探讨, 结果发现, 发生子宫破裂的产妇组其子宫下段肌层的厚度明显小于未发生子宫破裂的产妇组, 也就是说子宫破裂产妇组的肌层缺损程度明显比未破裂产妇组的严重, 这说明子宫下段肌层缺损是造成子宫破裂的一个重要原因[1]。由于子宫下段肌层出现缺损, 而使得此处组织的弹性下降, 在胎儿的压迫下就易发生破裂, 造成子宫破裂。

而导致子宫下段肌层出现缺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前次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 若前次剖宫产手术切口在Ⅰ期愈合不良, 使得切口处的肌层组织弹性下降, 刚性上升, 造成切口处的肌层在外力压迫下发生缺损或裂开。 (2) 前次手术切口的位置, 子宫下段肌层在妊娠晚期会变薄, 因而为了减小对子宫的伤害, 剖宫产手术多会选择子宫下段切口实施手术, 这就会使本已经变薄的肌层变得更加薄弱, 在产妇再次妊娠时就会出现肌层缺损的症状[2]。在本次研究中最后出现子宫破裂的8例产妇其前次剖宫产切口均为子宫下段切口。且本次研究中发生下段肌层的30例产妇, 只有2例其前次剖宫产手术切口为古典式, 其余皆是子宫下段切口, 这说明前次手术的切口位置对子宫肌层缺损的发生有直接影响。 (3) 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 有关研究已经证明, 有剖宫产史的产妇其子宫肌层厚度与无剖宫产史的产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有剖宫产史的产妇在妊娠晚期, 其子宫肌层厚度明显小于无剖宫产史的产妇。且在妊娠过程中, 相较于子宫的其他部位, 子宫下段的肌层厚度变化明显, 剖宫产术所带来的瘢痕会使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减小, 而肌层厚度减小就使得肌层缺损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3]。这说明剖宫产是造成子宫下段缺损的重要原因, 在本次研究中的30例产妇, 其前次分娩均为剖宫产。

而下段肌层缺损的产妇在选择分娩方式时则应根据产妇子宫的具体情况来判断, 若肌层缺损情况较轻, 对子宫收缩能力的影响较小, 则可尝试阴道分娩, 但阴道分娩发生子宫破裂的风险性太大, 在临床中较少应用。在本次研究中, 对30例出现肌层缺损的产妇均选择再次实施剖宫产来结束妊娠, 结果有8例产妇出现子宫破裂, 其余22例产妇其剖宫产均获得成功。在前次剖宫产后2年左右再次妊娠是避免子宫破裂的最佳时期, 但本次研究中并未得到此结果, 这可能与本次研究的案例数较少有关。产科应该加强对瘢痕子宫产妇的子宫肌层厚度的监测, 对于出现肌层过薄或缺损的孕妇应该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对其妊娠进行处理, 对孕妇前次剖宫产和胎儿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和分娩时机, 保证母婴的安全。同时, 产科医师应该严格掌握首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 减少因社会因素而导致的剖宫产, 降低剖宫产率, 提高手术水平, 减少子宫损伤以及子宫肌层缺损的发生。对妊娠期孕妇应该给予详细的孕期指导, 规避子宫肌层缺损的危险因素, 有效预防子宫肌层缺损的发生。

摘要:目的 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发生子宫下段基层缺损的临床处理进行探讨。方法 我院产科出现的3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出现肌层缺损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0例产妇均行剖宫产结束此次妊娠, 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共有8例产妇发生子宫破裂, 后行子宫修补术进行修补。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时应对其子宫下段肌层厚度进行监测, 对于肌层缺损的产妇应尽早采取相应措施, 避免子宫破裂的发生。

关键词: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肌层缺损

参考文献

[1] 张艳, 俞秀玲.再次剖宫产子宫下段肌层断裂情况分析[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3, 11 (1) :74-76.

[2] 潘冬华, 侯水玲.69例二次剖宫产子宫下段肌层情况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 12 (14) :104

子宫下段瘢痕厚度 篇3

关键词:B超检查,子宫下段厚度,晚期妊娠

当前, 孕妇剖宫产率越来越高, 使得妊娠瘢痕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 在临床上如何发现、避免和治疗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文回顾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200例产妇病例。依据手术史分为剖宫产组 (100例) 和无子宫手术组 (100例) 。对两组产妇均行B超检测, 并对其子宫的下段厚度进行测量, 对两组产妇的子宫下段厚度进行对比, 并对B超的测量准确性进行分析, 从而在临床对产妇的分娩方式进行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200例产妇病例。年龄25~37岁, 平均年龄32.7岁;临床无严重并发症且均为单胎妊娠。依据手术史分为剖宫产组 (100例) 和无子宫手术组 (100例) 。

1.2 方法

临床采用GE Voluson 730 Pro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型号为SP 6~12。B超检查前应嘱咐孕妇喝水, 适度充盈膀胱, 在纵切和横切面上对产妇子宫下段的厚度进行3次测量, 并计算平均厚度。正常产妇的子宫下段声像图应有三层结构组成, 从内到外分别是绒毛膜和蜕膜层、肌层、脏层腹膜反折。

1.3 诊断标准

产妇瘢痕临床分级。Ⅰ级:子宫前壁下段厚度≥3mm, 子宫下段各层回声连续均匀;Ⅱ级:子宫前壁下段厚度<3 mm, 其回声层次失去连续性, 追踪扫描局部肌层缺损, 加压时羊膜囊无隆起;Ⅲ级:子宫前壁下段厚度<3 mm, 可见局部羊膜囊向子宫下段前壁隆起。其中Ⅰ级瘢痕为子宫瘢痕愈合良好, Ⅱ级瘢痕和Ⅲ级瘢痕为子宫瘢痕缺陷。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样本资料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 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子宫下段厚度的比较

两组产妇子宫下段厚度的比较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两组患者术前B超的子宫下段厚度测试结果与术中测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而无剖宫产史组的B超结果 (4.93±0.99) mm显著性大于有剖宫产史产妇的 (4.48±1.18) mm, P<0.05。

2.2 产妇术中的异常情况分析

产妇术中的异常情况分析结果见表2。

3 讨论

越来越多的产妇在临床上采用剖宫产术式, 使剖宫产孕妇在再次妊娠的过程中, 瘢痕的发生率逐渐增大, 而临床孕妇切口瘢痕出现裂开的现象也经常发生[1]。因此在临床上如何对患者的子宫下段状况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孕妇的子宫下段在其受孕33周就已形成, 并可以对其厚度进行测量。有研究报道认为, 临床采用B超检查能对产妇的子宫下段厚度进行测量, 进而对患者切口瘢痕的状况进行反应。刘蕗[2]在临床上对于B超在临床上测量孕妇子宫下段厚度的准确性进行了研究, 发现产妇术前子宫下段的厚度和术中测量的厚度间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别。周冬等[3]也对B超在测量孕妇子宫下段的厚度的价值进行了分析, 与上述结论一致。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术前B超的子宫下段厚度测试结果与术中测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而无剖宫产史组的B超结果 (4.93±0.99) mm显著性大于有剖宫产史产妇的 (4.48±1.18) mm。此外, 本研究中有剖宫产史的孕妇中有2例产妇的子宫下段肌层出现了不全的裂开, 1例产妇则出现了完全的裂开。临床术前的B超检查都没有检测到产妇子宫下段的异常。B超检查结果显示产妇胎儿及羊水量都适中, 且没有规律性的宫缩出现。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可能是产妇的术前B超检查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使产妇子宫下段厚度测量不准确。临床上产妇子宫收缩、羊水状况、胎儿胎动、膀胱充盈等都能对B超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在术前B超的诊断结果没有肌层的断裂也应对其瘢痕的子宫妊娠给予重视。总之, 临床上可采用B超对孕妇子宫下段的厚度进行准确的测量, 以指导患者选择分娩方式。

参考文献

[1]李优兰.20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分析[J].温州医学院学报, 2010, (5) :236.

[2]刘蕗.B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厚度准确性的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 2013, (3) :115-116.

子宫下段瘢痕厚度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妇中选择84例, 年龄20~40岁, 平均 (28.8±4.6) 岁;手术时孕周37~43周, 平均 (3 9.2±3.3) 周;分娩间隔1.3~1 4.6年, 平均 (8.3±4.1) 年。

1.2 方法及分组

在产妇知情并无试产禁忌证的情况下进行阴道试产, 试产失败的改行剖宫产术。对符合试产条件的8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 包括:年龄、孕周、分娩前1周B超测定的子宫下段厚度 (原子宫瘢痕处) 或阴道产后B超测量子宫下段肌层厚度、上次剖宫产术距本次分娩的间隔时间及最终的分娩结局。按照分娩间隔时间将入组产妇分为:间隔时间 (简称T) ≤3年组、39年组。按试产是否成功分为试产成功组和试产失败组。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使用S P S S 1 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均进行正态性检验, 以 (±s) 表示, 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或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产妇分娩间隔时间与子宫下段肌层厚度的关系

84例试产的产妇中, 上次剖宫产术距本次分娩的间隔时间T≤3年的产妇子宫下段厚度最厚, 明显大于39年组子宫下段厚度明显小于7

注:*每组均与上一组比较

2.2 分娩结局

84例阴道试产产妇中, 试产成功58例, 成功率为69.0%, 试产失败26例 (31.0%) , 其中16例 (61.5%) 为胎儿窘迫, 5例 (19.2%) 为产程进展受阻, 3例 (11.5%) 宫缩乏力, 2例 (7.7%) 先兆子宫破裂改行剖宫产术, 无子宫破裂发生。2例先兆子宫破裂者分娩间隔时间分别为4.5年和5.7年, 故T>3年组的先兆子宫破裂率为3.4% (2/59) , 而T≤3年组者的先兆子宫破裂率为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P>0.0 5) 。

2.3 试产成功与试产失败相关因素比较

试产成功组与试产失败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子宫下段厚度及24h出血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例中, 有14例 (16.7%) 在既往剖宫产前后有1~2次顺产史, 均试产成功, 试产成功率100%;无顺产史者70例 (83.3%) , 试产成功44例, 试产成功率62.9%。有顺产史的产妇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无顺产史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89, P<0.05) 。见表2。

3 讨论

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增加, 剖宫产后妇女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是许多妇产科医生争论的焦点。既往研究认为[4], 一次剖宫产, 永远剖宫产。然而这一理论已经被修正, 因为虽然再次剖宫产术可以减少待产过程中的紧急剖宫产和子宫破裂风险, 但是增加了潜在的手术并发症, 所以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并非剖宫产的绝对指征。此类产妇可以试产经阴道分娩, 但经阴道分娩又有潜在的子宫破裂风险[5], 所以如何选择分娩方式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我们本次研究中84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产妇中, 有14例既往有顺产史, 有顺产史的产妇试产成功率为100%, 明显高于无顺产史者, 而试产是否成功与产妇的年龄、孕周、子宫下段厚度及24h出血量无关。说明剖宫产前后有过顺产史可提高阴道试产成功率, 这意味着有过顺产史的剖宫产产妇再次妊娠可以优先考虑阴道试产。

我们本次资料显示, 对于符合试产条件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 经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 但其妊娠结局仍然值得关注。本组资料中阴道试产产妇84例, 试产成功58例, 成功率为69.0%。可以看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结局良好, 造成阴道试产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胎儿窘迫及产程受阻等, 而先兆子宫破裂风险较低, 这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6]。因此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的试产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产程, 及时发现和处理难产。

对于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妇女继续选择剖宫产术还是阴道分娩, 目前临床上主要根据分娩间隔时间及子宫下段厚度来判断。研究显示[7], 剖宫产术后半年至1年内子宫瘢痕多为结缔组织构成, 韧性及弹性较差, 容易出现断裂;术后2~3年内子宫瘢痕充分肌肉化, 达到最佳状态, 而子宫瘢痕肌肉组织随着再次妊娠时间的延长而退化, 逐渐失去原来的结构。本文资料显示, 分娩间隔≤3年的产妇子宫下段厚度最厚, 可能是由于此次入组产妇再次妊娠时间多为距离上次剖宫产术约2年左右, 子宫瘢痕修复达最佳状态, 而3年9年者, 子宫下段厚度与≤3年组产妇相比明显变薄。说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组织最佳状态为术后2~3年, 此时也是再次妊娠的最佳时间。随着妊娠间隔时间的进一步延长, 子宫下段厚度逐渐变薄, 瘢痕组织弹性减弱, 子宫破裂可能性增大。

综上所述, 剖宫产术后分娩间隔时间距上次剖宫产术2~3年者, 其妊娠结局最佳, 子宫破裂风险小, 可经阴道试产分娩。另外, 有过顺产史的剖宫产产妇再次妊娠可以优先考虑阴道试产。当然, 本组资料样本量较小, 无法将分娩间隔时间进一步细化, 所以更确切的结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艳.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结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 2013, 20 (11) :1634.

[2]梁云泰, 张国华, 王菊荣, 等.瘢痕子宫妊娠分娩结局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 2013, 42 (19) :2967.

[3]李彩娟, 刘娟.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的相关性[J].河北医学, 2013, 19 (11) :1644.

[4]李英娥.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科处理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 2011, 20 (3) :237.

[5]申恒春.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93例分娩方式探讨[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3, 29 (3) :234.

[6]高丽欣, 刘群.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并发症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23) :2709.

子宫下段瘢痕厚度 篇5

关键词:腔内,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剖宫产术后早期瘢痕妊娠

本文对我院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患者运用不同的彩超检查方式给予临床分析, 从而探讨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此类患者的诊断结果, 为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提供可靠依据, 使患者尽早接受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的33例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 且均具有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史, 年龄24~41 (31.34±1.05) 岁, 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具有停经史, 停经时间37~79 (44.38±2.41) d, 伴轻微腹痛4例, 不规则阴道流血10例。

1.2 方法

采用SIEMENS公司生产的型号为ACUSON X15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33例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患者进行腔内及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指定一至两名具有专业知识与临床经验的医学影像医师完成所有患者彩超检查工作。观察并记录患者不同检查方法所得结果。

1.2.1 腹部彩超检查

在进行检查前指导患者将膀胱充盈, 若病情紧急需立即进行诊断, 则可给予患者口服剂量为20mg的速尿及5%葡萄糖500ml, 或可根据患者病情对上述药物进行静脉注射, 其目的在于使患者膀胱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充盈状态。将彩超检查仪探头频率调整至3.50MHz, 对患者腹部进行横切、纵切、斜切检查, 观察患者腹内子宫大小、子宫周围附件、宫内是否出现妊娠囊、子宫直肠凹处是否出现异常团块等情况, 若出现异常团块, 则应对团块性质、盆腔内是否出现液性暗区、团块与子宫关系等情况进行分析。

1.2.2 腔内彩超检查

在进行检查前指导患者将其膀胱排空, 之后指导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应用彩超仪对患者进行腔内彩超检查。将仪器阴道探头频率调整至7.5MHz, 对探头涂抹耦合剂, 并使用一次性无菌避孕套将探头罩上, 于外部涂抹浓度为2%的碘伏溶液, 之后将阴道探头缓慢放入患者阴道内部, 进行纵向、横向扫描, 检查内容同腹部彩超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对于计量资料用±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3例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患者腹部与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准确性对比分析, 详见附表。

由附表可知, 33例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患者腹部彩超检查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72.73%, 明显低于患者腔内彩超检查的93.94%, 两种检查途径结果对比,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 (CSP) 属于异位妊娠, 此类患者体内胚胎于剖宫产子宫下段瘢痕处着床。近年来,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 巨大儿等临床发生率显著上升, 导致剖宫产率增加, 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瘢痕妊娠患者数量随之增加。临床研究表明, 早期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瘢痕妊娠诊断正确率较低, 若临床医师未明确病情, 采取不恰当的处理措施, 或贻误患者病情, 使其无法得到及时治疗, 患者极有可能出现不可控制的大出血, 甚至发生子宫破裂将其切除, 严重者可威胁其生命安全[1]。目前, 临床上用于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患者的主要方法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但不同检查方式所得诊断正确率有一定差异。

异位妊娠超声检查特征[2]: (1) 急诊型。急诊型异位妊娠患者超声检查结果为子宫增大, 但增大幅度较小, 部分患者子宫内膜可出现增厚现象, 其盆腔与腹腔内均出现较大暗性区域, 患者子宫附件于上述暗性区域中处于漂浮状态, 部分患者可见不规则包块回声; (2) 相对稳定型。相对稳定型异位妊娠患者超声检查结果为子宫增大, 但增大幅度较小, 部分患者子宫内膜可出现增厚现象, 其宫腔内未出现典型的双环状妊娠囊, 宫腔外明显可见异常包快, 部分患者盆腔内部可出现积液。

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 检查结果易受到患者腹部脂肪、是否出现肠气等影响, 且需充盈膀胱, 因此检查结果受到多种外在条件限制, 准确性较低。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较为有效地避免了上述相关因素, 且更接近于患者腹腔, 因此检查结果较为准确。临床研究表明[3],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对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患者进行腹部与腔内联合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能够将两种途径优缺点相互弥补, 从而有效提高诊断正确率, 快速确诊早期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 有利于患者尽快接受治疗, 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 但临床在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式时, 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

参考文献

[1]蔡薇, 杨太珠, 罗红, 等.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经阴道超声图像分析的临床意义[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9, 25 (10) :621-623.

[2]罗卓琼, 周平, 高峰, 等.腔内彩超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8, 24 (1) :65-67.

子宫下段瘢痕厚度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 年1 月-2014 年1 月确诊 ( 阴道彩超、MRI检查) 的40 例剖宫产瘢痕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 其中22 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为对照组, 患者年龄25~42 岁, 平均 (32.34±3.43) 岁, 剖宫产1~3 次, 平均 (1.65±0.23) 次, 距前次剖宫产时间10 个月~10 年, 平均 (5.12±1.10) 年, 停经时间42~70 d, 平均 (56.43±4.23) d;另外18 例行经阴道子宫下段切开取胚术为观察组, 患者年龄25~42 岁, 平均 (30.67±4.22) 岁, 剖宫产1~3 次, 平均 (1.82±0.32) 次, 距前次剖宫产时间10 个月~8 年, 平均 (4.74±0.83) 年, 停经时间42~70 d, 平均 (60.20±3.62) d。上述患者均排除严重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异常者, 有手术禁忌证者等。本研究符合伦理学标准, 入选患者均对研究内容知情且签署书面协议。两组患者年龄、剖宫产次数、距前次剖宫产时间及停经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 清宫术, 即采取常规右股动脉穿刺、造影, 观察病变部位及周围血管情况, 化疗灌注 ( 甲氨蝶呤, 100 mg/ 次) 后使用明胶海绵栓塞血管至血流逐渐变慢并停止, 3 d后行常规清宫术治疗。

1.2.2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行经阴道子宫下段切开取胚术+ 子宫缺陷修补术,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麻醉诱导后采用阴道钩暴露阴道和宫颈, 并下牵宫颈, 根据患者子宫情况充分暴露子宫下段瘢痕, 于阴道超声辅助下采用负压吸引管吸取子宫缺陷处孕卵, 并吸刮整个宫腔, 超声检查无妊娠组织残留后使用可吸收线缝合子宫下段, 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后缝合阴道切口。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阴道流血时间、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 CG) 恢复正常时间、月经复潮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阴道流血时间、h CG恢复正常时间、月经复潮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相应指标明显减少,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患者均无无阴道伤口愈合不良或阴道瘘等发生。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 与对照组的40.91% 比较显著低,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讨论

CSP是指有剖宫产史女性再次妊娠时, 其孕卵着床于子宫下段瘢痕处而引起异位妊娠, 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且治疗不当会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 造成严重后果[4]。CSP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 多数认为可能是上次剖宫产后瘢痕部位愈合不良即子宫缺陷所致, 且随着孕期的增加, 其风险逐渐增加, 因此临床一旦确诊, 应立即采取终止妊娠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5]。

目前, 临床多主张采取清除宫腔病变组织治疗, 但盲目清宫、刮宫会严重损伤女性的子宫, 甚至导致大出血发生, 但目前一直没有明确、统一的治疗标准和方案[6]。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是临床最常应用的手段, 在清除瘢痕处病变组织、解除异位妊娠方面有显著疗效, 但手术创面大, 患者恢复慢, 有部分患者难以接受[7]。经阴道子宫下段取胚术并行子宫缺陷修补术已逐渐开展并得到认可, 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8]。本研究重点探讨、分析经阴道子宫下段取胚术治疗CSP的应用价值并与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 经阴道子宫下段取胚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 (24.52±2.41) ml、阴道流血时间 (9.45±1.44) d、h CG恢复正常时间 (16.87±1.56) d、月经复潮时间 (28.32±2.34) d以及平均住院时间 (6.50±1.19) d均较子宫动脉栓塞术组相应指标明显减少。结果说明, 经阴道子宫下段切开通过子宫瘢痕处切开、取胚, 能够有效清除着床部位内孕囊, 解除患者异位妊娠状态, 同时配合子宫缺陷修补术可有效修复子宫瘢痕处缺陷, 以尽可能保存患者生育能力, 大大提高治疗效果, 且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另外, 手术患者均无阴道伤口愈合不良或阴道瘘等发生。但经阴道子宫下段取胚术+ 修补术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分析手术在腹膜外进行, 降低对子宫创伤及对盆腔内脏器的干扰, 因此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

综合上述, 经阴道子宫下段切开取胚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可减少患者术后出血、缩短恢复时间,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应用价值较高, 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许茵, 黄华仪.两种特殊部位妊娠行经导管子宫动脉药物灌注及栓塞术+宫腔镜下刮宫术40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11) :39-41.

[2]郭江虹.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5-氟尿嘧啶局部注射和适当刮宫术治疗宫颈妊娠[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11) :53-54.

[3]王中海, 乐爱文, 卓蓉, 等.经阴道子宫下段切开取胚术合并子宫缺陷修补术治疗剖宫产疤痕妊娠的疗效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 (电子版) , 2013, 9 (1) :90-93.

[4]李华维, 黄晓宇.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切口妊娠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9) :39-40.

[5]胡月莲.探讨瘢痕子宫对妊娠分娩方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 (12) :126-127.

[6]刘根兰.米非司酮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中的独立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 (11) :39-40.

[7]李利平.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在妇产科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13) :133-135.

子宫下段瘢痕厚度 篇7

关键词: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改良式剖宫产,应用效果

我院为分析比较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与改良式剖宫产的应用效果, 将接收的96例有剖宫产指征的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并分别给予其改良式剖宫产及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两种方式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接收的96例瘢痕子宫与第二产程中转剖宫产的孕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其中瘢痕子宫60例, 其余36例孕妇在自然分娩过程中, 因出现胎儿宫内窘迫或第二产程延长等原因, 在第二产程需中转为剖宫产;将所有研究对象以随机双盲法为依据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8例。观察组中研究对象年龄最小为20岁, 最大年龄为31岁, 平均年龄为25.4岁;其中30例患者为经产妇, 18例患者为初产妇;对照组研究对象年龄最小为19岁, 最大年龄为32岁, 平均年龄为26.1岁;其中29例患者为经产妇, 19例患者为初产妇。两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有统计学意义, 可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观察组48例患者采用改良式剖宫产进行治疗, 硬膜外麻醉后, 于孕妇耻骨联合上2~3 cm横形切开皮肤12~13 cm;横行直切开皮肤全层, 并正中切开皮下脂肪, 切开深度应为2~3 cm, 直至筋膜层, 并对脂肪层进行钝性分离, 将腹直肌前鞘剪开与皮肤相同的长度;然后利用血管钳沿上下纵行方向对两腹直肌粘着部位进行分离, 同时操作者用双手食指及中指向两侧适当扩大患者腹直肌切口;暴露子宫下端, 然后利用手术刀额横向切开膀胱膜反折部位, 切开长度应为2~3 cm, 术前操作及其助手应利用食指沿切口撕开膀胱反折膜, 撕开长度约为10~12 cm;待胎儿及胎盘娩出后利用干净纱布对宫腔进行擦拭;然后利用1号肠线对伤口进行缝合;术后留置导尿管, 并给予患者抗生素静脉点滴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进行治疗, 硬模外麻醉后采用切口高位子宫下端剖宫产进行分娩, 分娩后利用可吸收线对伤口进行缝合, 并安排产妇住院观察。并对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分析:

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接收的96例有剖宫产指征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处理, 采用 (±s) 形式表示计量资料, 同时进行t检验, 组间比较则展开χ2检验, 若P<0.05则表示差异性显著, 记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48例产妇采用改良式剖宫产方式进行分娩后其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采用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方式进行分娩的对照组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48例产妇采用改良式剖宫产方式进行分娩后1例产妇发生出血现象, 1例产妇发生切口裂开, 其并发症发生率为4.2%, 对照组48例产妇采用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方式进行分娩后3例产妇发生出血现象, 2例产妇发生切口裂开, 1例产妇发生休克, 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2.5%, 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剖宫产术是产科的一项重要手术, 随着麻醉学、输液、输血、水电平衡、手术方式及手术缝合材料的不断改进, 及控制感染等技术的不断完善, 剖宫产术已逐渐在临床产科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逐渐成为临床上解决某些产科合并症及难产、挽救产妇及围生儿生命的一项重要措施[1,2]。

尤其是近些年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剖宫产的指征宽泛, 加之多数产妇对分娩疼痛的恐惧, 使得我国的剖宫产比率不断的升高。在这一背景下, 我国瘢痕子宫孕妇的数量明显增多, 同时二次剖宫产率也有一定提高。另一方面, 在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 当出现胎儿宫内窘迫与第二产程时间过程等现象时, 为确保产妇及胎儿的安全, 需及时中转剖宫产手术。在瘢痕子宫剖宫产与第二产程中转剖宫产中, 对剖宫产术式给予合理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剖宫产方式, 该手术方式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其因具有手术时间长、手术出血量多等多种不足之处而未得到广泛的应用[3]。近些年来,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改良式剖宫产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该手术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而言具有手术时间段、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多种优点而逐渐得到医师及患者的认可, 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瘢痕子宫与第二产程中转剖宫产患者采用不同剖宫产方式进行治疗后, 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有统计学意义。这就说明在瘢痕子宫剖宫产与第二产程中转剖宫产中, 改良式剖宫产较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而言其手术时间较短, 且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 且并发症少, 其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蔡贤良.改良式剖宫产同时切除阑尾15例体会[J].中外医疗, 2010, 29 (27) :36.

[2]郝淑莲.改良腹膜外剖宫产术和改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 2013, 3 (24) :188-189.

上一篇:胆道闭锁下一篇:设岗定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