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瘢痕

2024-06-23

痤疮瘢痕(精选七篇)

痤疮瘢痕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4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 纳入标准[4]:临床分度为Ⅱ~Ⅲ度;年龄18~40岁;治疗前1个月内未接受过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治疗者。排除标准:精神病患者;职业性痤疮;过敏体质者;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其中男30例, 女34例。年龄19~38岁, 平均年龄 (24.43±10.21) 岁;临床分度:Ⅱ度53例, Ⅲ度11例;病程1个月~13年, 平均病程 (3.75±3.64) 年。

1.2 治疗方法

治疗前给予5%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外用进行局部麻醉, 保鲜膜进行1 h的封包处理[5]。应用CO2激光治疗仪 (能量输出125 m J~1 k J, 激光波长为10.6μm) 当中的点阵换肤系统进行治疗。选择100焦距的手具进行治疗, 并将点间距控制在1~3 mm之间, 能量输出控制在20~60 m J。采用圆形与方形结合扫描, 并依据患者凹陷性瘢痕的大小情况来进行扫描范围的选择。每4周进行1次扫描, 连续治疗4次。治疗结束后应用胶原蛋白贴对患者进行外用冰敷, 保持患者治疗创面的清洁, 3次/d外用红霉素眼膏。痂皮自行脱落, 治疗过程中需戒烟酒和刺激性食物, 严格防晒。

1.3 疗效评价标准[6]

显效:患者面部痤疮瘢痕凹陷明显改善比例>60%, 面部改善部位外观接近正常皮肤, 患者较为满意;有效:患者面部痤疮瘢痕凹陷明显改善比例30%~59%, 面部改善部位外观接近正常皮肤, 患者态度认可;无效:患者面部痤疮瘢痕凹陷明显改善比例<30%, 面部皮肤外观没有改善, 且有加重情况出现, 患者不满意。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经治疗, 60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中显效30例, 有效23例, 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2.8%。

2.2不良反应

29例患者出现色素沉淀, 随访6个月13例患者色度沉淀消失, 随访1年后8例患者仍有轻度色素沉淀。

3 小结

痤疮多发生于面部, 其主要病因与痤疮棒酸杆菌感染、毛囊皮脂腺开口处过度角化、雄激素和皮脂增加以及继发炎性反应有密切关系[7]。严重患者面部皮肤可出现结节、囊肿, 影响患者的面容美观。传统治疗痤疮的方法多为非那雄胺等药物治疗, 可抑制外周睾酮转化为二氢睾酮, 降低血液和前列腺、皮肤等组织二氢睾酮水平。同时可以抑制皮脂腺的生长和皮脂分泌。缺点是不良反应比较高, 治疗时间长, 患者依从性差, 影响生长发育、致畸等潜在风险, 也使药物治疗痤疮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点阵激光治疗时产生微热损害区, 多个相似的微柱状热损伤穿透包括表皮和真皮上部皮肤, 每个微热损伤区周围由完整的皮肤包围, 这些正常皮肤的角质细胞较快移行到微热损伤区, 加速了胶原形成和重新上皮化的愈合过程。

总之, 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病症见效快, 微创性强、术后瘢痕小、治疗费用低廉, 患者的依从性好, 临床疗效显著, 术后并发症少, 安全性佳,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二氧化碳 (CO2) 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病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 采用CO2点阵激光治疗, 总结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64例患者中, 显效30例, 有效23例, 无效11例, 总有效率为82.8%, 疗效显著, 随访1年后8例患者轻度色素沉淀, 均未出现新生瘢痕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病症见效快, 患者的依从性好, 临床疗效显著, 治疗费用低廉, 术后并发症少,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点阵激光,痤疮凹陷性瘢痕,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周翔, 黎冻, 莫海雁, 等.无表皮剥脱1320nm Nd:YAG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瘢痕.中国美容医学, 2006, 15 (11) :1282-1283.

[2]Manstein D, Herron GS, Sink R, et al.Fractional photothermolysis:a new concept for cutaneous remodeling using microscopic patterns of thermal injury.Lasers Surg Med, 2004, 34 (51) :426-438.

[3]罗瑶佳, 吴严, 高兴华, 等.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临床观察.中国美容医学, 2011, 20 (1) :93-95.

[4]马红艳, 杨洪, 康晓静.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新疆医学, 2012, 42 (9) :47-49.

[5]袁亮飞, 刘静, 刘安久, 等.点阵CO2激光治疗面部萎缩性瘢痕疗效评价.中外医学研究, 2012, 21 (2) :104-105.

[6]王琪海, 黎冻, 周翔, 等.Nd:YAG激光和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比较分析硼.中国美容医学, 2012, 19 (10) :1506-1509.

痤疮瘢痕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 年10 月—2015 年10 月期间收治痤疮瘢痕患者65 例, 皮肤类型Ⅲ~Ⅳ型。排除标准:精神类疾病、瘢痕增生病史、出血倾向、内分泌系统疾病、皮肌炎、经期、孕期等特殊身体情况, 以及口服激素类药物、光敏性药物, 近3 个月有暴晒史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 将所选患者分为2 组, 点阵激光组和传统术组。

32 例传统术组患者中:男性14 例, 女性18 例。年龄最低18岁, 最高40岁, 平均年龄为 (27.61±2.36) 岁。发病最短1 年, 最长8 年, 平均 (3.61±2.12) 年。其中, 中度、重度痤疮瘢痕分别为21 例和11 例。瘢痕位于额头有3 例, 位于脸颊有5 例, 位于全脸有24例。

33 例点阵激光组患者中:男性14 例, 女性19 例。年龄最低17岁, 最高40岁, 平均年龄为 (27.31±2.13) 岁。发病最短1 年, 最长8 年, 平均 (3.57±2.92) 年。其中, 中度、重度痤疮瘢痕分别为22 例和11 例。瘢痕位于额头有3 例, 位于脸颊有5 例, 位于全脸有25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痤疮瘢痕程度、发病位置、病程等资料如上, 经检验P > 0.05, 组间比较有可行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设备:采用波长2940nm Er:YAG激光 (美国Sciton公司生产Profile多功能激光治疗系统) 。Single Spot模块参数:波长2940nm, 光斑直径4-6mm, 治疗深度20-100μm, 凝固深度0-50μm, 频率1-40Hz。点阵Fractional Resurfacing模式参数: 波长2940nm, 微孔孔径250μm, 治疗深度50-200μm, 密度30-50spots/cm2, 扫描面积最大20mm×20mm, 光斑重叠10%-30%。

1.2.2 具体操作

术前向患者交代治疗风险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数码相机进行照相并存档。传统术组给予传统磨削手术;

点阵激光组给予铒激光治疗。治疗术前洁面, 仰卧位, 治疗区用5%利多卡因软膏封包2h后, 将软膏拭去, 用苯扎氯铵溶液对治疗部位进行消毒。根据患者肤色、瘢痕程度确定激光治疗参数, 从低能量开始, 先用Single Spot模块对凹陷性瘢痕边缘进行磨削2-3遍, 使瘢痕边缘变平缓。再选用点阵FractionalResurfacing模式对整个治疗区进行扫描, 以皮肤出现点状渗血为治疗终点。治疗结束后冰敷类人胶原蛋白辅料 (可复美, 陕西巨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30min。外喷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红霉素软膏, 每天2次, 创面保持湿润, 直至愈合, 避免晒太阳和辛辣刺激食物, 注意防水[3]。治疗间隔3个月一次, 共3次。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色斑面积、瘢痕面积和改善率、并发症率。

完全改善:痤疮瘢痕100%修复;显著改善:痤疮瘢痕修复75%左右;中度改善:痤疮瘢痕修复50%左右;未改善:痤疮瘢痕修复低于25%。改善率=完全改善率+显著改善率+中度改善率[4]。

1.4统计学处理

治疗结果数据以SPSS21.0软件处理, 改善率、并发症率用%计数数据形式表示, 组间采用χ2检验处理。治疗前后色斑面积、瘢痕面积用 (±s) 计量数据形式表示, 组间采用t检验处理, 以P值低于0.05为评估差异显著性的标准。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色斑面积、瘢痕面积比较

治疗前点阵激光组患者色斑面积、瘢痕面积跟传统术组接近, t统计处理呈P>0.05。治疗后点阵激光组患者色斑面积、瘢痕面积均小于传统术组, t统计处理呈P<0.05。如表1.

2.2 两组者改善率并发症率比较

点阵激光组改善率高于传统术组, 并发症率低于传统术组, χ2统计处理呈P<0.05。见表2.其中, 传统术组有2例出血, 有4例继发感染, 发生率为18.75;点阵激光组有1例轻微水肿, 1例红斑, 发生率为6.06%。

3 讨论

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作用机制在于利用点阵式光热作用, 经激光产生多个纤维治疗孔, 组织中的水作为靶物质, 经激光照射后吸收能量, 形成柱形结构微小热损伤区, 对真皮深层胶原蛋白增生进行刺激, 加速皮肤损伤修复, 同时保持微孔周围皮肤完好, 具有安全性高、起效快和恢复时间短等优势[5,6]。

本研究中, 传统术组给予传统手术;点阵激光组给予点阵激光治疗。结果显示, 点阵激光组改善率高于传统术组, 并发症率低于传统术组, 色斑面积、瘢痕面积均小于传统术组, 说明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效果确切, 可有效缩小色斑面积、瘢痕面积, 改善瘢痕, 安全高效,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研究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效果。方法 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痤疮瘢痕患者65例,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2组, 点阵激光组和传统术组。传统术组给予传统手术;点阵激光组给予点阵激光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色斑面积、瘢痕面积和改善率、并发症率进行比较。结果点阵激光组改善率高于传统术组, 并发症率低于传统术组, χ2统计处理呈P<0.05。治疗前点阵激光组患者色斑面积、瘢痕面积跟传统术组接近, t统计处理呈P>0.05。治疗后点阵激光组患者色斑面积、瘢痕面积均小于传统术组, t统计处理呈P<0.05。结论 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效果确切, 可有效缩小色斑面积、瘢痕面积, 改善瘢痕, 安全高效, 值得推广。

关键词:点阵激光,痤疮瘢痕,效果

参考文献

[1]宋维旭, 赵晓云, 颉玉胜, 等.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效果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 2014, 12 (8) :89-91.

[2]罗瑶佳, 吴严, 高兴华, 等.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 2011, 20 (1) :93-95.

[3]周李燕, 李静波, 高以红, 等.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 2014, 23 (13) :1089-1091.

[4]高玉洁, 何娟, 段天香, 等.强脉冲光联合点阵铒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 2014, 23 (7) :558-561.

[5]周发杨, 张敬东.点阵CO2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电子版) , 2015, 25 (9) :118-120.

痤疮瘢痕 篇3

1对象与方法

本实验于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川北医学院附院60名痤疮患者, 年龄20±5岁, 男女各30名, 平均分成A, B组, 每组男女各15名。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 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12。随访6个月记录痤疮凹陷性瘢痕的好转情况。

2结果

观察组好转率为90.0%, 对照组好转率为66.7%, 观察组疗效略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缺乏维生素B12会导致神经功能的损伤、精神抑郁、睡眠质量不好、记忆力下降, 萎缩性舌炎等[5,6]。维生素B12对于促进红血球形成及再生, 预防贫血, 维护神经系统健康, 促进儿童成长、增进食欲、代谢脂肪酸, 使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被身体适当运用, 消除烦躁不安, 集中注意力, 增强记忆及平衡感及溃疡病等多个方面都有良好的辅助医疗作用。本研究结果提示生素B12对治疗脸部痤疮凹陷性瘢痕具有促进恢复作用, 但本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方面 (如实验样本少、观察指标不明显等) 还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吕颖坚, 黄俊明.维生素B12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2, (4) :39-399.

[2]陆基宗.维生素B12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2, (4) :394-399.

[3]柳桢, 杨振宇, 荫士安.母乳中叶酸与维生素B12研究进展[J].卫生研究, 2013, (2) :331-335.

[4]彭咏梅.碘、铁、锌及维生素B12与儿童的认知发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2, (2) :97-108.

[5]贾帧.补充维生素B12有助健康[J].老同志之友, 2013, (24) :49.

痤疮瘢痕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2011年6月~2015年2月就诊的浅表性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6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包括男13例、女18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23.8±6.1)岁,病程6个月~4.5年,平均(2.3±1.2)年,病变部位为额部15例,脸颊部10例,两处均明显6例;皮损面积10~42cm2,平均(23.4±6.6) cm2。对照组31例,包括男10例、女21例,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25.3±5.4)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8±1.5)年,病变部位为额部12例,脸颊部12例,两处均明显7例;皮损面积12~45cm2,平均(25.2±7.2) cm2。所有患者均排除皮肤肿瘤、光过敏病史,近6个月面部未接受整形或微整形,女性排除妊娠期和哺乳期,排除活动性痤疮,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器官功能不全患者。

1.2 方法

治疗前由拍照存档,要求为同一相机、同一光源、同一角度。病变部位常规清洁、消毒,局部均匀外涂利多卡因乳膏麻醉或不麻醉,治疗仪器为吉林省科英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KL型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机,采用超脉冲模式发射,输出功率1~15 W,以1W步进,扫描模式10~160mJ/脉冲,以10mJ步进,自带封闭内循环水冷却输出图形为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圆形、同心圆、三角形及等腰三角形,扫描最大面积20×20mm2。输出头应贴近皮损表面,功率可根据患者可耐受的痛觉由低到高缓慢增加,输出能量以皮损表面呈点状发表为最佳。光斑重叠1/3~1/2。治疗完成后,观察组则采用类人胶原蛋白敷料(商品名:可复美,型号:椭圆型,规格:HCD02421,生产单位:陕西巨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敷贴面部,15~20min,此后每日敷贴1次,5d为一疗程。对照组采用由蒸馏水与无纺布自治的面膜敷贴面部,时间及次数同观察组。激光治疗每4周一次,共治疗3~4次。治疗期间忌食用辛辣性食物,不用刺激性化妆品,避免日晒。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及完全愈合时间。不良反应包括红斑、水肿、渗出、不可耐受的灼烧感及疼痛感。并发症观察包括红斑、色素性沉淀或减退、瘢痕增生、感染、痤疮样疹、粟丘疹、接触性皮炎等。

1.4 疗效判定标准

术后3周随访评价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种结局。皮损面积消退80%,瘢痕平整,无凹凸感,无色素沉淀或消退等并发症。有效,皮损面积消退50%~80%,瘢痕平整,无凹凸感,有红斑、水肿、渗出等不良反应,短期内症状消失,无色素沉淀或消退等不良反应。无效:皮损面积消退<50%,瘢痕凹凸感明显,或术后有色素并发症发生。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AS9.2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及完全愈合时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临床效果及并发症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近似卡方检验或Fisher’s检验。取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观察组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及完全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术后随访3周显效25例、有效5例、无效1例优于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2例。不良反应中观察组发生红斑1例、水肿1例,对照组中发生水肿2例。两组均为未见并发症。

3 讨论

痤疮瘢痕是胶原蛋白的合成在损伤修复过程中受到抑制,病变处毛囊皮脂腺单位数量减少、真皮变薄。点阵激光利用点阵光热分解原理,促进扫描区皮肤内微小表皮坏死碎片的形成,进而促使真皮层胶原纤维增生、重排[1]。点阵激光主要包括铒玻璃激光(1540nm)、铒激光(2 940nm)、C0 2激光(10 600nm)3种光源。后者只作用于皮肤组织内的水,具有纯热能汽化、非烧蚀性;其穿透度浅、仅可达真皮层[2];对周围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备受受临床医生的青睐。

目前凹陷性痤疮瘢痕的联合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已经成为共识[3]。类人胶原贴敷料的优点包括:活性胶原可形成高亢张强度的不溶纤维[4],引导角质上皮细胞向缺损区迁移;含有胶原蛋白的酪氨酸残基竞争性抑制多巴醌的转化,减少黑色素的生成[4,5,6];胶原完整三螺旋结构,同时高含量的羟脯氨酸利,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和吸水性,可提高面部的保湿度、光滑度[5];微酸环境不利于细菌生存,减少创面感染;改善皮脂腺分泌,修复毛囊壁损伤,溶解毛囊角栓[6]。

本研究结果提示点阵激光联合类人胶原蛋白贴敷料可提高浅表性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缩短结痂、脱痂及愈合时间。本研究中类人胶原蛋白贴敷料的辅助并未显示出其对点阵激光治疗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临床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另外,点阵激光联合类人胶原蛋白贴敷料的疗效及安全性与联合硅凝胶贴面、活性细胞移植技术、富血小板血浆等方法比较是否有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少吟,赖维.点阵激光改善皮肤光老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40(2):90-93.

[2]曾永芳,鲁元刚,杨宏珍,等.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硅酮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2014,4(2):67-68.

[3]皮超,王鸿健,梁瑜珩,等.凹陷性痤疮瘢痕的治疗进展[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4,43(12):750-751.

[4]曹燕,缪文进,沈利东.微晶磨削术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痤疮后凹陷状萎缩性瘢痕120例效果观察{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5(1):72-73.

[5]李燕红,王玮蓁.1540nm点阵激光辅以类人骨胶原敷料治疗痤疮后早期表浅凹陷性瘢痕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4,25(11):682-685.

痤疮瘢痕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应用点阵CO2激光治疗的80例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 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病情不在活动期, 患者无瘢痕体质, 心、肝、肺、肾功能未见异常, 无白癜风、银屑病病史及近期未服用维甲酸。其中男性32例, 女性48例;患者年龄19~46岁, 平均 (29±7.6) 岁;病程1~6年, 平均 (2.9±1.1) 年;瘢痕面积1 cm×2 cm~10 cm×12 cm, 深度≤3 mm。

1.2 治疗方法:

采用CHX-100H型CO2激光治疗机治疗, 患者术前常规洁面, 局部应用5%利多卡因软膏外加保鲜膜, 40 min后表面麻醉, 应用苯扎氯铵溶液消毒治疗部位。治疗前进行皮肤光斑测试, 根据患者肤色、凹陷性瘢痕严重程度及性质选定激光治疗参数, 脉冲能量为35~45 m J, 激光波长为10.6μm, 点阵覆盖率为0.72%~2.89%, 采用点阵换肤系统治疗。根据瘢痕外形, 扫描图形可选择方形、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等, 一般由低能量开始, 激光照射以线形方式进行, 病损严重部位能量和密度适量增大, 4次为1个疗程, 每次治疗间隔4~6周。治疗结束后持续冰敷, 莫匹罗星软膏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涂于外表, 2次/天。

1.3 疗效评定。

显效:瘢痕平整明显, >75%以上颜色接近周边正常皮肤;有效:色泽不均表现明显减轻, 瘢痕平整>50%以上颜色接近周边正常皮肤;无效:色泽不均无明显改变ā瘢痕凹凸感、有明显色素沉着。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据用 (±s) 表示, 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 α=0.05作为数据的检验标准, 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80例患者治疗后, 显效43例, 有效26例, 无效11例, 总有效率为86.25%。并且随治疗次数的增加, 总有效率升高。患者均有红、肿、局部灼热感等不适, 1例出现色素沉着, 2个月内消退。2例出现轻微感染性脓疱, 采用金霉素眼膏外用3 d后缓解。

3 讨论

面部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严重的面部痤疮愈合后常常遗留有凹陷性痤疮瘢痕, 给患者心理健康以及社交活动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 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传统主要的治疗方法有皮肤机械磨削术、化学剥脱、激光磨削。二氧化碳激光磨削治疗效果相对较好, 治疗效果都受到一定的限制[6]。

点阵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点阵式光热作用, 主要通过激光产生很多显微治疗孔, 微孔周围的皮肤则保持完好, 靶物质是组织中的水经过激光照射后形成柱形结构的微小热损伤区, 刺激真皮深层胶原蛋白增生, 其中的活性角质层细胞可帮助修复皮肤损伤。点阵CO2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 痕疗效显著, 安全性高, 不良反应小, 是一种微创治疗方式, 推荐采用多次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郑诗慧, 钟永军, 韦海鹏, 等.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观察及护理[J].河北医药, 2014, (10) :1584-1585.

[2]Hedelund L, Haak CS, Togsverd-Bo K, et al.Fractional CO2 laserresurfacing for atrophic acne scars:a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ith blinded response evaluation[J].Lasers Surg Med, 2012, 44 (6) :447-452.

[3]李晓强, 陈兴平.寻常痤疮及痤疮瘢痕的物理疗法[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0, 3 (3) :152-154.

[4]刘秀峰, 钟晖, 潘文东, 等.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浅表性瘢痕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 2013, 22 (17) :1784-1786.

[5]曾永芳, 鲁元刚, 杨宏珍, 等.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硅酮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 2014, 4 (2) :67-68.

[6]周李燕, 李静波, 高以红, 等.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 2014, 23 (13) :1089-1091.

[7]向淑英, 赵小忠, 宋燕哲, 等.Pixel激光治疗面部痤疮瘢痕[J].中国美容医学, 2009, 18 (3) :348-350.

[8]宋丽秋, 徐海环.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 2013, 22 (15) :1619-1620.

[3]曾梅华, 高玉雪, 廖晓东, 等.Q开关532nm激光和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6) :960-963.

痤疮瘢痕 篇6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0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简单随机化分组,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45例为一组。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纳入。

观察组当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占21例、24例;年龄范围在16岁~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86±4.45)岁;病程为1-4年,平均病程(2.12±0.25)年。

对照组当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占20例、25例;年龄范围在17岁~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12±4.03)岁;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2.35±0.76)年。

对比两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差异均不明显(即P>0.05),可进行科学性比较。

1.2 方法

给对照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单独使用CO2点阵激光治疗,术前洁面,取仰卧位,麻醉之前,在患者脸部局部使用5%的利多卡因软膏,保鲜膜覆盖,持续40分钟表面麻醉措施,并将软膏擦掉,治疗部位进行消毒后,对患者皮肤进行光斑测试,以出现一个中等红色的、均匀的红斑为佳。使用CO2激光治疗机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严重程度选用合适的激光治疗参数(波长10.6µm,能量35~45m J,点阵覆盖率0.72%~2.89%)。其CO2激光治疗机放射端紧贴患者皮肤进行扫描,一个疗程扫描1-3次,间隔4-6周后进入下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观察组当中,给本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在上述CO2点阵激光治疗基础上,联合胶原贴敷料进行治疗,CO2点阵激光治疗后,使用胶原贴敷料加冰袋进行冰敷,持续20分钟,连续治疗10天。直至创口愈合,治疗期间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防水、防晒。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误工期、痂皮脱落时间,并记录分析其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的概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效果根据皮损评分判定,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治愈-疗效指数≥90%;显效-疗效指数60-89%;有效-疗效指数30-59%;无效-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的数据为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的总概率减去无效概率的差值。

1.5 统计学处理

2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治疗的数据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用“%”表示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并用卡方值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患者的误工期、痂皮脱落时间,并用t值检验,当2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异时,用P<0.05表示。

2 结果

观察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接受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33%),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观察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2例色素沉着、2例感染性脓包),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5例色素沉着,4例感染性脓包,3,例持久性潮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误工期、痂皮脱落时间分别为(7.53±2.16)d、(6.26±1.25)d;对照组误工期为(10.28±3.34)d,痂皮脱落时间为(8.67±4.22)d,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针对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临床主要以皮肤磨皮、切除、移植等外科手术治疗,但存在创伤大、易感染等风险[3],安全性不高。

CO2点阵激光具有显效快、恢复时间短等特点[4,5],目前是临床上广泛运用与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方式。该方式的作用机理为点阵式光热作用理论,其主要通过激光照射,刺激胶原蛋白增生,修复皮肤的损伤[6]。但因水分子的强烈吸收,导致患者易出现皮肤持续性潮红、水肿及渗液等不良反应[7]。在本次研究中,在使用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的同时,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后,治疗效果较单一使用CO2点阵激光更为可观。胶原贴敷料的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8,9],可促进创面表面愈合,具有抗感染、止血等作用[10]。胶原贴敷料可创造一个弱酸环境,有利于毛囊壁损伤的修复,防止色素沉着[11]。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在CO2点阵激光治疗基础上,联合胶原贴敷料进行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CO2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的皮损,对皮肤的保护性较强,具有显著的安全性;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为8.8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组间差距较为明显,P<0.05,该结果说明观察组的色素沉着、感染性脓包、持久性潮红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CO2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应用可减少色素沉着,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且观察组的误工期、痂皮脱落时间分别为(7.53±2.16)d、(6.26±1.25)d,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结果可以看出,CO2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效果更佳,可缩短结痂时间,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总而言之,使用CO2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痂时间及误工期短等优势,疗效显著,值得在今后的研究治疗中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CO2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90例(2013年3月2016年3月期间)。简单随机化分2组,45例为一组。对照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使用CO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CO2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效果、误工期、痂皮脱落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9%)低于对照组(26.67%),P<0.05;且误工期、痂皮脱落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2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的效果更为可观,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CO2点阵激光,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胶原贴敷料

参考文献

[1]薛燕宁,徐萍.CO2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48(3):193-194.

[2]周发杨.点阵CO2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7(9):118-120.

[3]高秋生.整形切缝技术联合点阵激光对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综合治疗[J].中国医疗美容,2016,6(3):17-19.

[4]黄鹂.不同治疗方案在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中的疗效对比[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5):922-925.

[5]Luping Huang.A new modality for fractional CO2 laser resurfacing for acne scars in Asians.[J].Lasers in medical science,2013,28(2):627-632.

[6]王晓芳,郭晓娜,乔蕾颖.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疗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疗美容,2015,5(4):49-51.

[7]肖洁平,万建勣.Er:YAG点阵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30例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12):50-53.

[8]郑诗慧,钟永军.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观察及护理[J].河北医药,2014,36(10):1584-1585.

[9]程良碧.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后表浅凹陷性疤痕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2016,6(3):50-51.

[10]刘秀峰,潘文东,张元文.点阵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增生性瘢痕20例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30(5):527-529.

痤疮瘢痕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32例中重度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病例均符合中重度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相关诊断及治疗标准,且对相关治疗方法知情同意。132例患者中,男70例,女62例,年龄16~35岁,平均年龄(22.53±4.16)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5.63±2.74)年。

1.2手术方法

1.2.1术前准备工作术前要对患者面部进行有效清理,为患者顺利开展手术治疗提供便利条件。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患者行面部局部麻醉处理,药物浓度严格控制在5%。麻醉处理后,采用保鲜膜封包1 h。

1.2.2手术操作方法本组患者全部接受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选用美国科医人超脉冲点阵王(Ultra Pulse),采用二氧化碳激光仪中的点阵换肤系统对患者开展对症治疗。将激光波长控制在10600 nm,手具Deep FXTM模式;激光参数:能量12.5~15.0 m J,密度10%,频率300 Hz,时间间隔0.5 s,工作光斑直径0.12 mm。在对患者面部进行常规扫描时,要采用圆形、方形相结合方式[2]。根据患者瘢痕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扫描范围。患者每2~3个月治疗1次,连续治疗2~3次。

1.2.3术后处理方法手术结束后,要按照常规方法为患者冰敷面部,时间通常控制在2 h左右,从而有效减轻余热,避免余热损伤患者面部组织。手术结束2 h后,给维生素C针剂冷湿面部0.5 h,1 h后及治疗后5 d内每天给予外用氧氟沙星凝胶涂抹创面。每天采用红霉素眼膏涂抹创面,保持术后创面清洁、干燥。治疗2~4周后,给予患者维生素C、维生素E等药物,有效促进患者面部组织修复。告知患者面部组织自然结痂后,不要抓挠,应使其自然脱落,同时做好防晒工作。治疗期间规范饮食,不宜食用海鲜、辛辣、油腻及刺激性较强的食物,治疗期间戒烟酒。

1.3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瘢痕位置平整,颜色与正常肤色接近(>75%);有效:瘢痕位置平整程度>50%,颜色不均现象显著缓解;无效:未达到上述治疗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结果

所有患者均接受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严格按照患者实际情况,予以对症治疗,做好治疗期间各项工作配合。132例患者中,显效96例,有效3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48%。

3讨论

痤疮主要发生在皮脂腺及毛囊中,属于慢性炎症,主要发生在面部、胸背等位置,能够对皮脂腺、表皮组织造成严重损伤。痤疮主要表现形式为粉刺、丘疹、脓疱及结节等,通常过了青春期,临床症状可逐渐缓解。痤疮严重制约患者社交活动,对患者身心健康具有显著影响。由于痤疮多为年轻患者,其不注意日常卫生,常抓挠患处,破坏胶原体合成,导致即成纤维细胞增生,往往形成严重瘢痕[3]。创伤修复过程中,受到蛋白水解酶降解作用的影响,可导致面部组织中液体成分显著降低,形成凹陷性瘢痕,对患者面部美观产生严重影响。

本组132例患者全部接受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此种治疗方法充分利用局部照射性光热原理,采用特定激光对患者面部皮肤组织进行有效刺激。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过程中,患者微孔周围皮肤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能够保证局部皮肤组织的完整性,能够促进创伤瘢痕快速修复。同时,此种治疗方法方便有效,治疗过程顺利,患者耐受性较强,可减少患者治疗痛苦。由于创伤较小,且能够利用点阵激光随意调整治疗密度、深度,因此愈合较快。

本研究132例患者中,显效96例,有效3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48%。上述结果与权威文献报道结果基本相符[4],说明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面部中重度凹陷性痤疮瘢痕,临床效果显著。此种治疗方法能够严格按照患者面部实际损伤情况,对治疗方式进行随时调整,因而能够保证患者在短时间内取得满意疗效。本研究尚存在一定局限性:①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少,可能无法发现危险性相对较低的因素;②本研究未进行分组比较,一定程度上使研究结果缺乏参照对比,因此应在日后的相关研究中适当增加此方面内容。

综上所述,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疗法治疗中重度凹陷性痤疮瘢痕,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川颖.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在中重度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观察.中国医疗美容,2014,15(2):60-61.

[2]吴昊,杨洋,钱芳,等.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观察及分析.中国美容医学,2015,3(21):41-43.

[3]万建勣,黄跃深,肖洁平,等.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及Er:YAG激光治疗面部萎缩性痤疮瘢痕的疗效比较.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18(12):1300-1302.

上一篇:呼吸系统细菌性感染下一篇:改变世界的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