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胎颗粒

2024-06-22

鹿胎颗粒(精选十篇)

鹿胎颗粒 篇1

生产烧结砖瓦的原料的性能、生产工艺、产品性能质量, 主要是由原料的矿物成分决定。当矿物成分适合制砖的原料或合理掺配好的混合料一经确定, 则其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就不再变化, 由矿物组成决定的制砖工艺、产品性能也基本不变。这种原料最终适合制什么砖及如何制砖, 则由该原料的颗粒组成来决定。原料的颗粒组成, 对于确定生产什么品种、规格的砖和制定相应合理的生产工艺技术, 以及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其重要性仅次于原料的成分组成。

1 原料颗粒组成控制的技术指标

1.1 临界颗粒

临界颗粒是指原料颗粒组成中工艺所允许的最大尺寸颗粒, 也称极限粒度、极限最大颗粒。临界颗粒对原料的组成和制备、坯体的成型和焙烧、制品的结构和外观及其他性能都有一定的影响, 应根据原料的特性、制品的品种与规格尺寸、对制品性能的要求以及选用的生产工艺与设备而合理确定。所有的砖瓦生产企业都知道要重视控制生产原料的临界颗粒, 都会根据自己原料的特点选用破碎、粉碎甚至磨机细磨等方式把原料加工到需要的细度, 然后通过筛选来保证原料临界颗粒的粒径 (或称粒度) 不超过工艺规定的要求。

一般生产普通砖或多孔砖要求原料临界颗粒应<2 mm, 至少粉碎后2 mm筛上料≯3%;而生产大块、薄壁、高孔洞率、高强制品的原料的临界颗粒应<1 mm, 但与选用的成型设备及成型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并且希望颗粒越细小越好, 细小颗粒越多越好。这是因为:

(1) 细小颗粒可提高原料的塑性指数, 提高坯体成型能力。对于同一种物料, 颗粒越细小其塑性指数就越高。例如北京郊区某种页岩, 在实验室将其粉碎至1 mm以下测定塑性指数为8, 而粉碎到0.1 mm以下再测定塑性指数则为17。颗粒细小了, 原料塑性提高了, 成型相对较容易, 坯体质量也较好。如果原料颗粒粗大, 其塑性指数就降低, 成型挤出的压力就需增大, 需要采用半硬挤出或硬挤出成型设备, 这对成型设备的机械强度和动力都会有较高的要求。临界颗粒太大时, 即使其数量很少, 也能导致坯体成型困难, 外观质量差, 湿坯强度低, 干燥压裂多, 还易堵塞机口芯头、易阻断切坯钢丝, 造成频繁停产, 严重时会降低设备运转率达20%以上。

有必要强调的是, 在解读原料试验报告中的塑性指数时, 一定要注意实验室是将物料粉碎至临界颗粒多么大的条件下测定的塑性指数。如果实验室将物料粉碎到0.1 mm以下测定塑性指数为10, 并不代表这种原料的塑性就好, 实际上这种物料可能塑性很低而不能使用。因为工厂在实际生产中不可能也将原料都粉碎到0.1 mm以下 (经济上不合理) 。如果工厂实际控制的临界颗粒为2 mm, 甚至1 mm时, 这种原料的塑性指数可能要远低于10而难以使用。鉴于实验室测试环境与工厂实际生产条件不同, 建议实验室测定原料塑性指数的临界颗粒为1 mm, 这样测定的塑性指数比较接近于工厂生产原料临界颗粒2 mm时的工艺性能。

(2) 细小颗粒可增加制品的密实度, 提高产品强度。原料破碎颗粒越小, 则颗粒之间的空隙总量就越小, 成型的坯体密实性就越高, 经焙烧后制品的抗压强度高, 抗冻性能和耐久性能好。

(3) 有的原料中含有含碳酸盐矿物 (方解石、白云石) 的石灰石、白云岩、碎屑岩、泥灰岩等对制品有害的杂质。这些杂质颗粒如果粒径>0.5 mm, 焙烧后会引起制品发生石灰爆裂;粒径>0.5 mm的颗粒较多时, 也会因焙烧后形成的Ca O、Mg O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Ca (OH) 2、Mg (OH) 2, 致使体积膨胀而产生破坏应力。因此, 对含有这些杂质的原料需粉碎至更细。

1.2 原料的颗粒级配

原料中的颗粒大小不一, 形状各异。临界颗粒控制好的原料, 也是由小于极限颗粒的各种不同粒径的颗粒混合组成。将颗粒粒径按一定尺寸的界限分为大、中、小几级, 各级之间的质量比例组合 (一般以总质量的百分比表示) 称为原料的颗粒级配, 也称粒径级配或粒度级配, 简称级配。由不间断的各级粒度组成的称为连续级配, 只由几级粒度所组成的称为间断级配。

颗粒级配直接影响原料的可塑性、制品干燥收缩、气孔率、烧成收缩和其他烧成性能。对于同样的原料, 不同的颗粒级配可以获得不同的塑性指数, 不同的最佳成型水分, 不同的制品干燥收缩和焙烧收缩, 不同的焙烧温度和焙烧范围, 甚至是不同的制品强度及抗冻性能。如果原料的临界颗粒控制恰当, 但颗粒级配不当, 同样会造成坯体成型困难, 或制品裂纹较多、强度不高等缺陷。曾有报道, 赤道几内亚某地的黏土, 粒径>0.02 mm的砂粒占19.4%, 其中粒径>0.1 mm的游离Si O2较多;0.002~0.02 mm的粉粒为7%;粒径<0.002 mm的黏粒为54%。这种黏土由于粒径<0.002 mm的颗粒含量很高, 塑性高、成型好, 但中等颗粒的粉粒太少 (7%) , 颗粒级配严重不当。采用这种原料的制品焙烧到1 200℃还疏松, 严重网状裂纹, 砖强度不足MU7.0。类似这种情况在我国的辽宁、安徽、山西、内蒙等地的砖瓦企业也多有发生。

在实际生产中, 严格控制原料颗粒的合理级配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根据制品不同、原料性能不同、成型方式不同等具体条件, 对原料颗粒级配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在成型压力大、塑性低、成型水分少、制品壁厚、强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下, 对原料颗粒的要求可略粗些, 细小颗粒可相对少些;若成型压力较小、塑性高、成型水分较多及制品为大孔洞薄壁制品或生产高档高强砖时, 要求原料临界颗粒要细小, 小颗粒要相对多些。对于遇水易分化、分散, 陈化处理效果显著的泥土质原料的机械破碎颗粒可略大些;而对不易分化、较硬的原料则机械破碎颗粒应细小些, 必要时选用磨机研磨获取细小颗粒。

总之, 对于生产中粉碎并配制好的原料, 在临界颗粒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 还必须要求不同粒径的颗粒连续级配, 按合理的比例组合, 即满足合理的颗粒级配。

2 颗粒级配的表示方式

目前, 行业内对原料大、中、小颗粒每一粒级的尺寸分级界线及评价颗粒级配尚无标准规定, 甚至没有形成较统一的观点, GBJ 145—90《土的分类标准》明确仅适用各类工程用土, 对其他行业和生产领域用土需另行单独编制。这主要是因为生产砖瓦用土的合理颗粒级配, 除与原料的成分、性能有关之外, 首先与生产的制品品种、规格有关 (例如瓦、实心砖、多孔砖、空心砌块、大块、小块、孔洞率不同等) , 其次与成型方式密切相关 (如湿塑挤出、半硬塑挤出、硬塑挤出或半干压制成型等) , 以及与其他生产条件有关。因此, 行业内出现了多种不同的颗粒级配表示方式, 而且每种表示方法还有多种不同的指标要求。

2.1 表格表示方式

按不同颗粒粒级及相应含量的质量百分比编制表格, 表示对原料的颗粒级配要求。按照制品品种规格和生产工艺的不同, 有的按颗粒大小分为3级 (见表1) , 有的分为4级 (见表2) 或更多。表格表示方法简单明了, 直观易用, 能明确但粗略地用数量表示各粒组含量, 可根据需要把原料颗粒分为多个粒级, 实验室检测颗粒组成也容易操作, 但要求粒径分级合理恰当。每一表格指标参数的针对性和局限性很强, 对大量多种原料进行比对较困难, 不能得到直观结果。仅仅针对某一成型方法下的某一制品有效, 换一种成型方法或换一种规格品种则可能有偏差。

2.2 图解表示方式

根据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到三个边的平行距离总和等于该三角形边长的原理, 绘制一个等边三角形图形, 把原料颗粒按适当的粒径尺寸分为大、中、小3个粒度级, 三角形每一边表示1个粒度级的百分比含量 (质量百分比) 。根据检测的原料大中小各粒级含量比值在三角形内可以确定惟一一个点位, 这一点对应每一边所示百分比值, 就是该原料这一粒级的百分比含量。反过来, 三角形内任何一个点都可以通过相对应的三条边找到3个粒级的百分比含量, 合计为100%。三角形图解法只能将颗粒粒级分成3级, 每一边表示1个粒极, 所以也称三元图解法、三因素图解法或三角坐标法。

砖瓦行业运用三角形图解表示原料颗粒级配最早的是德国的尼斯波尔和威克莱, 他们编制的尼斯波尔-威克莱三角图对砖瓦行业影响很大 (见图1) 。该三角图将原料颗粒分成3个粒级:黏土粒级 (粒径<2μm) , 粉土粒级 (粒径2~20μm) , 砂土粒级 (粒径>20μm) 。在三角形内归集划定了代表适合生产实心砖、多孔砖、瓦、薄壁楼板砖的不同品种的区域, 有的区域互相重叠, 重叠区域代表相应的多个品种。按对原料检测3个粒级的百分比含量确定的点位, 落在三角图的哪个区域, 则表示该原料可以生产这个区域所代表的制品品种。显然, 尼斯波尔-威克莱三角图包含的信息量很多, 应用范围很广, 适用多品种制品, 实用价值很高, 但也有很强的局限性。因为该图是尼斯波尔和威克莱根据德国地区多处黏土的实际检测、试验结果整理汇编的, 它只适用于矿物成分和化学分析已证实可以生产烧结砖瓦的黏土, 而对页岩、煤矸石或其他原料未必适用;它只适用于软塑挤出成型工艺, 而对半硬挤出和硬挤出成型工艺未必适用;对德国以外地区的黏土也不一定准确可靠。尽管如此, 尼斯波尔-威克莱三角图还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工具, 有助于对多种类型原料混合或掺配添加剂以提高原料性能的分析判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原料的颗粒分析结果, 借鉴三角形图解法分析研究原料颗粒组成对生产工艺技术的影响。

2.3 直角坐标表示方法

在直角坐标系中, 用原料颗粒的粒径表示横坐标, 以小于该粒径的累计百分比含量为纵坐标, 在此坐标系中表示这两者的关系曲线称为颗粒粒径级配累计曲线法 (见图2) 。纵坐标为零至100%, 横坐标为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粒径值, 一般是根据筛分法测定各粒级得到的数据绘制。从理论上讲, 正常的颗粒粒径分布累计曲线应是一条完整的S形曲线, 但实际上没有一种原料的曲线是完全的S型曲线, 而且也不都是光滑的S形曲线。这种曲线是颗粒累积分布的表示方法, 可以直观方便地求得任一粒径以下区段的累积百分含量和这一百分含量内的最大粒径, 可以对原料颗粒级配进行定量分析, 还可以同时比较多个样品颗粒级配的曲线。一般原料颗粒累计曲线比较平缓, 粒度变化范围宽, 颗粒不均匀则为颗粒级配比较好。如果累计曲线整体比较陡, 粒度变化范围窄, 颗粒大小较均匀则为颗粒级配不良。另外, 可以从该图求得原料的平均颗粒和根据工艺要求设定的控制粒径、有效粒径, 并可由此计算出原料颗粒分布的均匀系数和曲线曲率系数。其中均匀系数反映原料颗粒大小不同的粒组分布情况, 其值越大表示颗粒大小分布范围越大, 级配越好, 可能容易获得制品较大的密实度。曲率系数反映曲线的整体连续性能, 可以判定原料颗粒粒径大小的连续程度。这两项系数指标同时均良好时, 即可判断原料的颗粒级配比较合理。具体计算方法可参阅GBJ 145—90《土的分类标准》。但这两项系数的最佳指标应根据砖瓦行业生产工艺的特点、原料的成型方式及制品品种规格的不同来分析确定。

2.4 直方图表示方法

颗粒组成的直方图表示方法是采用激光粒度仪对原料粒度检测后自动打印的多种报告单中的一种 (同时还有颗粒粒径分布累积曲线等) , 它是根据仪器测定的各粒级区间粒度体积百分比含量数据自动绘制的直方图 (见图3) , 又称颗粒区间分布图或颗粒频率分布图。它表示各粒径区间中颗粒的百分含量, 一般同时打印相对应的各粒径区间粒度分布数量的表格。激光粒度仪检测颗粒组成数值精细准确, 打印的直方图方便查看各粒级的颗粒占全部原料的百分比, 可以直接得知每一级颗粒含量的多少, 与颗粒粒径分布累积曲线结合起来可以很详细准确地分析判断原料颗粒级配的好坏及问题所在。但不方便之处是该指标参数和曲线给出的百分比的计量单位是体积百分比率 (包括颗粒累积曲线) , 如果工厂生产中原料的混合及掺配采用的是质量百分比计量, 那么使用时还需要按原料的密度进行换算。

3 原料的颗粒离析现象

3.1 颗粒离析

颗粒离析又称颗粒偏析、粒度偏析, 简称离析或偏析, 是指原料中已经混合很均匀的颗粒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离, 按颗粒的大小或轻重各自聚集的现象, 形成按大中小颗粒分层、分聚结构。原料发生颗粒离析后, 破坏了原料的混合均匀度, 将严重影响坯体成型和坯体的结构, 降低制品的质量, 是砖瓦生产中应该重视和防范的问题。

3.2 颗粒产生离析的原因

生产砖瓦的原料为细小散状粉体物料, 它的物态特征除了具有与气态物质相类似的可压缩性、与固态物质相类似的抗变形能力外, 同时还具有与液态物质相类似的流动性。它的流动性与颗粒的形状、大小、密度、表面状态、空隙率等有关。根据在生产各环节所受外力的不同, 它的流动形式有重力流动、压缩流动、离心力流动和液态化流动等形式。在这些不同形式的流动过程中, 粉体物料可能会因颗粒不一致、不均匀而致使各自的流动运行方式和路线不同, 最终形成颗粒离析。在砖瓦生产过程中颗粒离析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 其机理尚有待于更深入研究, 包括砖瓦行业原料颗粒离析的评价标准等。

根据对砖瓦生产中常见的原料颗粒离析现象的分析, 造成原料颗粒离析有两种情况:

3.2.1 颗粒大小差异相对悬殊造成的颗粒离析

原料中的大粒径颗粒较大并且较多、小颗粒太小并且较少时, 极易造成颗粒离析现象。或者较大和较小的颗粒含量均适当, 但中等粒径的颗粒含量较少, 即颗粒级配不当时造成的颗粒离析现象。这种原料因细小颗粒含量不少往往塑性指数不低, 会造成其成型没有问题的错觉。但这种原料在各生产环节中, 会因缺少中等粒径颗粒的过渡、衔接作用, 使大颗粒与小颗粒很容易在重力作用下离散并各自聚集到一起, 破坏了原料颗粒混合的均匀程度, 造成颗粒离析现象。

3.2.2 颗粒密度差异相对悬殊造成的颗粒离析

这种情况多在两种以上不同原料混合时发生。即使混合料颗粒级配良好, 但也可能发生颗粒离析现象。因为颗粒级配是按颗粒的粒径尺寸大小确定的, 但相同粒径的颗粒分属于不同种类的原料时, 它们颗粒的尺寸大小虽一样但质量可能相差很大, 例如粉煤灰类 (密度700 kg/m3左右) 和页岩、煤矸石类 (密度1 400 kg/m3左右) 的混合料, 这两类原料的密度相差约1.5~2.2倍。即使把这两类原料混合拌和得很均匀, 但在各生产环节中, 粒径相同的颗粒会因密度不同而受到的重力作用不同, 使轻颗粒与重颗粒离散并各自聚集到一起, 破坏了混合料颗粒混合的均匀程度, 造成颗粒离析现象。

实际生产中发生颗粒离析时, 往往是上述两种情况同时出现, 只不过其中有一种很明显, 为主要原因;而另一种不明显, 非主要原因。特别是粒径或质量、密度相差越大的粉散状混合料, 就越容易发生较严重的颗粒离析。

4 生产中容易产生颗粒离析的环节

在烧结砖瓦的生产线上, 原料随生产流程在一些生产环节和生产工序运行过程中, 很容易造成原料颗粒离析现象。

4.1 原料在开采、运输过程造成的颗粒离析

制砖原料的开采方式一般有两种, 一是平地开采, 往下挖料;二是丘陵山地开采, 往上挖料。这些原料基本上是原生态的, 其形成原因不同且颗粒组成未必恰当, 甚至有严重的颗粒偏析情况。但在这个阶段对原料的颗粒组成可不予重视, 待采挖以后送到生产工厂进行加工制备、掺配处理时再解决颗粒组成问题。这个阶段的重点是选用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适用的原料和排除有害杂质, 不管是平地取料还是丘陵山地取料, 无论采用何种开采方法, 都要保证采挖的原料矿物的化学成分均匀一致。原料成分的均匀程度越好, 该原料颗粒组成均匀性良好的可能性就越大。

对于原料开采地紧邻生产工厂的企业, 一定要多点式或多层式混合均匀地开采原料, 尽可能对原料进行预均化处理, 严禁无规划地现采现用, 乱采乱用。这是保证生产工艺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 也具有防止原料颗粒离析的效果。

如果原料开采地距离生产工厂较远, 采挖以后的原料是粉散状集料, 在装车运输过程中会发生离析分层。这是因为运输车辆在运输途中, 不同粒径 (或密度) 的颗粒在振动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离析分层, 大的 (或重的) 颗粒落到下层, 小的 (或轻的) 颗粒“浮”在上层。在这个过程中, 粒径 (或密度) 相差越大, 颗粒离析越严重;路途颠簸振动越严重、时间越长, 离析越严重。这种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颠簸振动造成的原料颗粒离析一般是难以避免的, 但仅限于每辆运输车内, 只要原料不是一进厂就直接卸进给料机或破碎机、搅拌机里使用, 颗粒离析完全可以在后面的生产环节和生产工序中消除。

4.2 原料在堆积、存储过程造成的颗粒离析

原料在进厂后的卸料、堆积、存储过程中, 因运输过程形成的颗粒偏析基本上可以被消除, 但会形成新的颗粒离析现象。在卸料成堆过程中, 原料离析的主要机制是休止角离析, 一般是大颗粒、重颗粒往下面、往外围流散;小颗粒、轻颗粒在中心和上部集中。随着料堆高度的增加和倾角的增大, 总体离析指数不断增大;当倾角达到休止角时, 总体离析指数仍在增长, 但各层离析指数趋于恒定。

采用料仓储料时的颗粒离析机理与堆场堆积储料相似。由于松散状物料中不同颗粒之间粒径、密度等的差别, 当物料从仓顶落入料仓时, 粗细 (或轻重) 颗粒就开始分层, 细粒 (或轻粒) 集中在料仓的中央, 粗粒 (或重粒) 则滚到周边, 从而造成颗粒离析现象。

如果堆积存储的料堆已经成为严重离析状态, 那么铲运设备在取料时是不可能将大堆原料混合均匀的。先取的是料堆外围的大块料、重质料, 后取的是料堆中心的细小料、轻质料, 这样直接装卸到给料机或破粹机、搅拌机加工处理时, 会造成生产线上运行的原料一段与一段的成分及颗粒不均匀。如果再没有其他的有效的均化设备, 则会影响坯体的成型操作和坯体、制品的结构, 降低制品成型质量和产品性能。

为防止原料堆积存储过程或料仓卸料过程的颗粒离析, 最好采用多点卸料、布料, 采取多处、多点、多层混合取料, 以尽可能提高取料的均匀性, 防止和消除颗粒离析现象。

4.3 原料在配料、给料过程中造成的颗粒离析

通过原料准确定量配料和均匀给料的生产工序, 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原料的合理配比和均匀混合,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和防止颗粒离析。但是, 在这一环节如果工艺设计不当, 或者操作运行不当, 反而会形成原料的颗粒离析。例如有的生产企业对几种不同原料的配比是用装载车简单计量混合, 就难以保证每车、每铲一样多, 很不准确。有的企业未设置可以调节给料量的给料机, 直接由人工或装载机下料给料, 不能保证同步均匀按既定比例混合给料, 导致了颗粒级配混乱和颗粒离析。

4.4 原料在陈化过程中造成的颗粒离析

原料在进入陈化库从库顶抛洒落库的过程中也可能发生颗粒离析, 其机理与原料堆积时产生离析的机理类似, 只不过此时的原料是已经加水的湿料而不是粉散干料。这时颗粒粒径比较小, 又有水的粘合作用, 颗粒结合相对紧密不易分散, 颗粒离析的现象不严重, 往往不会引起注意和重视。在实际操作中, 采用布料机水平横向动态移动卸料、多斗取料机纵向固定取料方式, 一般即可实现取料相对混合均匀, 避免颗粒离析。

4.5 原料在挤出成型过程中造成的颗粒离析

原料在进入挤出机之前的各生产环节, 如果颗粒组成不当或已经发生颗粒离析现象, 往往不易发现, 也不被注意和重视, 生产工艺的常规质量检测也很少对这些环节的原料取样进行颗粒组成检测。这是因为这些缺陷还没有直接反映到坯体成型的好坏和产品质量性能的优劣, 但这些缺陷已经成为影响坯体成型和产品质量性能的隐形因素, 最终会在螺旋挤出机内坯体挤出成型时暴露出来, 影响坯体挤出成型和产品的质量。原料颗粒在挤出机中的运动同时存在压缩流动、离心力流动和液态化流动形式, 因此更容易产生颗粒离析现象。挤出成型过程的颗粒离析主要有两种情况:

4.5.1 挤出机挤出泥条不成型, 挤出困难

这种情况是挤出机开机最先挤出的几条泥条可能成型较好, 之后挤出的泥条越来越差, 机口的中心部位出料慢, 两侧快, 泥条一出机口就向两边开裂, 不能愈合, 无法成型。随后泥条越出越慢, 泥缸发热, 电机传动带打滑或跳闸, 特别是挤出机主轴转速较快时更严重。如果不及时停机, 可能会发生泥料撑破泥缸或铰刀破裂等严重事故。停机打开泥缸, 可以发现铰刀主轴中心粘满细小颗粒泥料, 而且比较密实;铰刀外缘泥料粘裹较少、较松软, 颗粒也较大。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原料颗粒级配不当, 即原料中的大颗粒 (或重颗粒) 和小颗粒 (或轻颗粒) 均比较多, 但中等颗粒较少, 缺少颗粒间的过渡、衔接作用, 结果泥料在螺旋铰刀旋转挤出过程中, 会受挤出机主轴带铰刀圆周运动产生的离心力作用, 细小颗粒 (或轻颗粒) 受离心力作用小, 则聚集到挤砖机主轴中心旁边;大颗粒 (或重颗粒) 受离心力作用大, 则被甩到远离主轴中心的铰刀外缘附近, 形成颗粒严重离析现象而导致成型困难。

还有一种原因是进入挤出机的泥料在之前的生产环节已经成为颗粒离析状态, 即胶带输送机送入挤出机的泥料混合不均匀, 或一股料含大颗粒多, 而另一股料含小颗粒多, 进入挤出机的泥料先后不同、不稳定, 会形成大小颗粒运行不均匀、不同步而离析分散, 形成颗粒离析现象而导致成型困难。

4.5.2 挤出机挤出泥条断面分层

这种情况是泥料进入挤出机可以正常挤出泥条, 外观看不出有严重的质量缺陷, 但坯体泥条断面有分层现象, 严重的较为明显, 不严重的较为隐匿;在烧结普通砖大面上较明显可见, 在多孔砖面上较隐匿难见。这种分层为一环套一环的多层圆环状, 似乎是螺旋纹。实际上这些纹饰并不是相邻各环首尾连续的螺旋纹, 而是里外各环不连续的多层环形纹。这种颗粒离析分层现象表面上看好像不太严重, 似乎不影响坯体成型, 但有分层现象的坯体在干燥和焙烧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纹, 特别是烧成后制品的强度会降低, 制品的耐久性、抗冻性和抗风化性能降低, 制品容易沿顺分层环形圈开裂粉碎。根据GB/T 5102—2004《烧结普通砖》的规定, 这种“螺旋纹”砖是不合格品, 不允许出现在产品中。

此外, 原料在挤出成型过程中产生颗粒离析现象, 除了原料本身颗粒组成及颗粒级配不当外, 还与挤出机的结构及运行方式有关。例如挤出机主轴转速较快, 对原料颗粒的离心力作用较大;挤出机螺旋铰刀螺距较小及螺旋倒角不当;挤出机铰刀头前没有安装阻泥棒等, 都可能会导致颗粒离析。所以, 应该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找出确切的原因, 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处理, 从而完全彻底地防止和消除颗粒离析现象。

摘要:烧结砖瓦原料颗粒组成的重要性仅次于原料的化学组成, 其对确定所生产产品的品种和制定合理的生产工艺技术, 以及对产品性能质量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良好的颗粒组成须严格控制临界颗粒, 使之符合工艺规定, 同时颗粒级配要合理恰当。在生产的各环节、各工序还要避免和消除颗粒离析现象, 确保生产运行正常和产品质量优良。

颗粒对话噪点 篇2

『画面细节对比』

目前,关于胶卷成像好还是数码相机感光元件成像好还有争论,不过主要针对的是低感光度时的情况。既然本文讨论的是大家普遍较关注的数码相机高感光度下的表现,我们就先从白天光照充足的场景中,来看看高速胶卷与数码相机高感光度成像的细节分辨能力。

这里选取了片速为ISO800和ISO1600的两种彩色负片胶卷,并且为了更全面地对比,还将ISO800的胶卷做了增感到ISO1600的拍摄。数码相机方面则选择了当前数码单反中像素密度最高的1800万像素APS画幅机型和1200万像素1/2.3英寸画幅的消费级小数码相机。拍摄时采用光圈F11、焦距50mm,数码单反相机高感光度降噪功能设为标准。拍摄后,胶卷经专业图片社吊挂冲洗后电分为与数码单反照片近似数据量的数字文件。

『胶卷的颗粒与片速』

胶卷感光靠的是胶片片基上涂布的乳剂层中含有光敏物质,一般为卤化银颗粒。胶卷的片速就是胶片感光的速度,它与卤化银颗粒的大小有直接关系。片速越低的胶片颗粒越细小,因此解像力、反差越高,清晰度越高、色彩越饱和。反之,片速越高的胶片颗粒越粗,清晰度、色彩还原越差。

『弱光成像对比』

通常,高速胶卷或数码相机的高感光度更多地是使用于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以提高快门速度来保证拍摄的成功率。我们知道,弱光下曝光不足的画面是数码相机的软肋,是最容易产生大量噪点的情况。而高速胶卷则从成像原理上与白天的表现不应有太大变化。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在夜景拍摄中谁拍出的画面更加干净,高速胶卷是否能反败为胜?实际拍摄中为了消除灯光的影响,胶卷和数码相机都做了+2/3的曝光补偿。

『综合评论』

对比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数码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相当成熟,单论高感光度成像就远远超过了同样感光度的胶卷。其实当初高速胶卷除了在必须提高快门速度拍摄时不得以而使用外,主要也是用来得到独特的粗颗粒画面效果的。现在部分数码相机内置的艺术滤镜中,几乎都有“粗颗粒黑白”这一种。

鹿胎颗粒 篇3

1 大气颗粒物单颗粒分析方法的应用现状

1.1 颗粒物源解析应用

现阶段, 污染源解析法主要包括三种:污染源排放清单法、受体模型法、扩散法, 其中受体模型法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方法, 其主要包括化学统计学法、显微镜法。单颗粒分析法就是一种显微镜分析颗粒物的方法, 利用此种分析方法得到单个颗粒物的大小、数量、类型、颜色、性质等内容, 可以直观辨别颗粒物来源, 得到颗粒物源解析结果。目前, 我国一般均是使用SEM-EDX技术、TEM-EDX技术等开展单颗粒物分析, 得到了颗粒物的来源。

1.2 气候效应应用

大气颗粒物对气候的影响可以分成两种:直接与间接。大气颗粒物可以吸收与散射太阳辐射, 进而对地球-大气能量系统产生影响, 出现一定的气候变化。大气颗粒物辐射程度与含量和其自身性质与时空变化有着一定的关系, 针对不同颗粒物而言, 主要研究的就是元素碳粒子与硫酸盐, 主要原因就是元素碳具有吸光性;硫酸盐具有制冷作用。当颗粒物散射导致大气浊度提高1%的时候, 地球平均温度就会降低1.7℃左右。通过相关分析与研究表明, 可以通过增加海盐粒子的CCN含量, 实现大气降雨增加, 但是因为矿物颗粒具有一定的非均匀性, 非常容易影响大气辐射情况。当硫酸盐和大矿物颗粒进行结合之后, 就会降低其制冷效果, 但是一些吸湿性的矿物颗粒会逐渐转变成CCN, 影响流云中冰晶的沉降。

1.3 健康效应应用

大量研究表明, 大气颗粒物是有害、有毒、烃类化合物的重要载体, 其主要吸附在颗粒物的表面。大气颗粒物对人类健康有着一定的危害, 其中含有的有害元素包括:Mn、Cu、Pb、Zn、Cr、As等, 当人类将这些元素吸入体内之后, 就会沉积在肺泡区域, 影响人类的健康。由此可以看出, 大气颗粒物吸附的一些有害、有毒、烃类化合物等会致使人类出现一些疾病, 因此, 一定要加强单颗粒分析法的运用, 明确不同颗粒物和吸附元素之间的关系, 以及吸入人类身体中的危害,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人类健康。

2 大气颗粒物单颗粒分析方法的展望

2.1 多种单颗粒分析法的联合应用

单颗粒分析方法主要包括SEM-EDX技术、TEM-EDX技术, 但是SEM-EDX技术一般都是将电子束当成是照射源, 经常存在于颗粒物边界, 降低了单颗粒的分辨能力, 因此, SEM-EDX技术经常得到是细微粒物集合体;而TEM-EDX技术在进行分析的时候, 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无法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 得到的相关图像也是平面图形, 缺少一定的立体感。这两种技术均是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操作, 对颗粒物的粒径、形态等有着一定的影响, 并且在对Na和U之间元素进行分析的时候, 经常带有一定的窄窗口, 并且分析深度不足, 所以, 在进行实际分析工作的时候, 可以采用多种技术进行联合使用, 达到更好的效果。

2.2 单颗粒分析法的自动化

在进行单颗粒分析的时候, 需要开展图像处理、数量统计等工作, 并且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工作太过复杂, 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相关的统计与自动化处理, 只是依靠人工是无法实现预期工作目标的, 因此, 需要加强对有关技术的研究, 保证相关工作的全面开展。

3 结语

总而言之, 单颗粒分析法在国际大气颗粒物研究中属于一项比较前沿的工作领域。这主要就是因为单颗粒分析法可以提供更多的颗粒信息, 保证颗粒采样时间尽可能的少, 并且利用有限的样品相关分析, 得到有效的数据, 使大气颗粒物情况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精准测量。因此, 单颗粒分析法在大气化学研究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同时, 随着我国对大气颗粒物与大气化学等领域的深入分析与研究, 单颗粒分析法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牛红亚.区域大气边界层内气溶胶粒子的单颗粒法解析[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 2011.

中药配方颗粒厂家 篇4

1、培力(南宁):出口为主的港资企业

自1998年成立至今,培力集团一直致力於中医药的国际化及现代化,在多位来自本港及海外国际知名的学者协助下,培力於中药市场中早已建立了科技先驱者的地位。无论在产品研发丶厂房设备丶品质管理以至创新科技方面,一直领先同业,受到消费者及医药界的广泛认同。

培力於中国广西南宁投资2亿港元,自设国际现代化中药生产及研究基地,生产设施不仅符合国家GMP标准,更达到国际最严格的澳洲TGA标准,其实验室亦通过CNAS国家标准实验室认证,堪称亚洲最先进的中药研究及生产设施之一。

培力是全国仅有的六家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选定)中唯一的外资企业,亦连续7年成为香港医院管理局浓缩中药唯一供应商。“透过持续不断的科学研究,推广传统的中医药智慧”为培力所一贯秉承的理念。培力研发的“农本方”中药配方颗粒及与之配套的药房硬软件系统,为目前品质最稳定,功能最全,系统最完善的现代化中药诊疗系统,更可为中医药研究提供数据平台,为解开中医之谜提供科学实证基础。目前“农本方”於香港市场份额已超过70%,於中国内地亦有超过200多医院采用,为成长最迅速之浓缩中药品牌。凭藉先进的开发理念与生产技术,由培力研发的一系列健康产品,如金灵芝丶安固生丶乌发浓等知名品牌,在香港及海外市场广受欢迎,屡次创造世界第一。

2、广东一方: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中国以现代植物提取技术改革中医中药传统汤剂的先行者,是第一个国家级“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第一个国家级“中药饮片剂型改革生产基地”,1995年中药配方颗粒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并荣获国家级新产品证书;1999年通过澳大利亚联邦药物管理局GMP认证;2001年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化项目被确立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2002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03年通过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MP认证。

质量检验标准、临床疗效观察等系统的研发生产质量保证体系,形成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保健品、保健茶、植物提取物、健康食品、营养添加剂、OEM加工、草药原材料供应等完备的生产服务产品线,现有产品中药配方颗粒590种、植物提取物600种、营养食品成分320种、中医传统方制剂160个、天然保健茶52种、食品植物添加剂30种,已打造成一个依托天然药用植物标准化提取技术、覆盖中草药规模化种植GAP基地、专业化生产的高科技产业链,中国现代中药工业的领军企业。

公司产品覆盖了中国88%的省、市和地区,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新加坡、英国、瑞士、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并且通过了美国箭牌公司、高露洁公司等多家国际知名企业的质量体系认证,成为其健康产品的原料供应商。

一方制药以广东省中医研究所坚实的科研力量为基石,不断研究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积极走向世界,开展国际合作。在香港,成为香港医管局配方颗粒指定供应商,与香港中文大学开展科研合作;在亚洲,与新加坡中华医院、新加坡中医学院、日本星火产业株式会社等医药机构开展全方位合作;在欧美,与美国哈佛大学、加州大学、荷兰纽麦考公司联合开展中药研究。

2008年6月广东一方被江阴天江收购。

3、江阴天江:

。坐拥长三角经济圈丰富的人才优势、经济优势、地域优势,天江药业持续引领着我国“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的发展方向。

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首批“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中药饮片改革试点单位”,首个通过国家GMP认证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列为“中华之最”。研究型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先后承担国家经贸委“双加工程”、“中药材扶持资金”,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部“星火计划”、“火炬计划”、“创新基金”,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重点课题等国家级重点科技项目17项。公司拥有“博士后工作站”、“江苏省中药配方颗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中国“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协会会长单位”、“全国中药协会饮片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天江药业是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厂家,也是唯一一家专营配方颗粒的企业。公司总部现有员工650人。

天江药业董事长周嘉琳,国内中药配方颗粒的发明者,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无锡市十佳创新创业人才奖等殊荣,2012年中国驰名商标名单,江阴天江药业成功通过认证,这枚认证的驰名商标,将是中药配方颗粒行业中意义非凡的一枚。这标志着该公司的品牌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飞跃。

2012年8月24日8点38分,在喧天的礼炮声中,天江药业新总部大楼封顶仪式拉开序幕,新总部坐落于滨江高新技术园内,规划面积约80亩,是集办公、生产、科研、仓储为一体现代化中药企业。

新总部的建设源于 “传统融入现代,健康回归自然” 的核心理念,以科研为先,设立CNAS;生产规模由现在的3000吨原料提升至10000吨,产能提高了3倍,产品年产量可达3000吨。

上海家化占江阴天江26%股权。

4、深圳华润三九:

年6月25日正式更名为深圳华润三九现代中药有限公司。公司生产、经销的999单味中药配方颗粒有530多个品种,并拥有现代化的生产基地和专业的质量控制与学术推广队伍。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火炬计划”企业四川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基础上,进行资源优化整合而组建的。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全国六家(西部地区唯一)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之一。是国内唯一拥有从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到中药饮片GMP生产以及中药配方颗粒研发、再到中药配方颗粒GMP生产的国家定点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已经形成了中药材育种、种植、加工、规模化生产等全产业链的完善质量管控体系。公司是集中药材种植、加工、科研、,产品远销日本、香港、东南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用现代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去促进传统中医医院的现代化进程。2010年11月,公司研发的智能中药配方颗粒自动配方机,被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列入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目前,智能中药配方颗粒发药机已在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等几十余家全国三级甲等医院使用。得到了各级政府、医院、医生和广大患者的欢迎和好评,促进了中药配方颗粒的推广使用。对弘扬中国中医药文化,名副其实地推进中药现代化之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进一步奠定了我公司作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方面行业领头羊的优势地位。

6、北京康仁堂:

颗粒冲剂,无糖的好 篇5

中药颗粒冲剂加入糖分,主要是为了调和口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杨毅恒对笔者说,因为很多中药提取物口感较差,如果直接制成颗粒冲剂,不方便患者——特别是儿童服用。加入糖分、淀粉、糊精等辅料之后,口感柔和甘甜,更易于服用。

不过,加了糖的颗粒冲剂并非人人适宜。随着近年来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高发,越来越多的糖尿病以及其他疾病患者就无法服用此类药物。湖北省中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冯汉鸽指出,为满足这类患者的需求,药厂开始改良生产工艺,生产无糖或低糖的颗粒冲剂。由于糖尿病患者、肥胖的群体或潜在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等都不适宜服用加糖的颗粒冲剂,因此冯汉鸽建议,如果对自己的情况拿捏不准,最好选择无糖的剂型。

鹿胎颗粒 篇6

作为传统动力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柴油机具有燃油消耗低、转矩输出高等特点,在商用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柴油机的颗粒物(PM)排放是汽车有害排放的主要来源。在影响能见度的同时,这些颗粒物可被吸入呼吸道,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1,2,3,4,5,6]。

为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采用排气后处理技术已经成为降低柴油机PM排放的主要手段。其中,催化型颗粒捕集器(catalyzed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CDPF)通过在颗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过滤体内部涂覆催化剂,可以同时具备颗粒捕捉及催化再生两大功能,使得CDPF对柴油机颗粒物具有很高的过滤效率[7,8,9,10,11,12]。

催化剂配方对CDPF的颗粒净化效果及CDPF的成本有重要影响。为研究不同CDPF催化剂涂层配方对柴油机颗粒的净化效果,本文中以某型高压共轨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采用台架试验方法,对不同CDPF催化剂配方下的柴油机颗粒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探寻CDPF催化剂配方对柴油机颗粒排放的影响机制。

1 试验系统

台架试验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试验样机、后处理装置、颗粒采样系统及数据采集系统。

1.1 试验样机及燃油

试验用机为SC9DF柴油机,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试验用燃料为国Ⅴ标准柴油。

1.2 颗粒采样系统

颗粒采样系统包括379020型旋盘稀释器和TSI-EEPS颗粒粒径仪。旋转盘稀释器的作用是对排期进行稀释,颗粒粒径仪的作用是对排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性进行分析。

1.3 后处理方案

试验台架的后处理系统为连续催化再生后处理系统,由柴油氧化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与CDPF串联组成,其中CDPF的参数如表2所示。

本试验的目的是考察不同CDPF催化剂配方对试验样机颗粒排放特性的影响,因此设计了三种不同的CDPF催化剂配方,具体参数见表3。

如表3所示,三种CDPF配方均采用Pt/Pd/Rh(铂/钯/铑)作为贵金属催化剂,其中配方C1的贵金属负载量为1 250g/m3,配比为10∶2∶1(Pt∶Pd∶Rh);配方C3保持三种贵金属的配比不变,但将负载量下调至1 070g/m3;配方C5则将负载量进一步下调至890g/m3,同时将贵金属配比提高为10∶5∶1。此外,三种配方中催化剂涂层均为Al2O3,助剂为Fe2O3+Ce2O3。

1.4 试验方案

试验台架采用AVL-PUMA发动机全自动台架测控系统,相同条件下分别对三种CDPF催化剂配方下试验样机按外特性及负荷特性运行时的PM排放特性进行试验研究。此外,为与原机的PM排放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对不采用DOC+CDPF时发动机的PM排放特性也进行了测试。当试验样机按外特性运行时,其转速范围为800~2 200r/min;当试验样机按负荷特性运行时,其转速固定为2 200r/min。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PM质量浓度

图2为试验样机按外特性及负荷特性(2 200r/min)运行时,排气PM质量浓度变化趋势。从图2可以看出,当试验样机按外特性运行时,不采用DOC+CDPF后处理系统时,其排气PM质量浓度约为2×105μg/m3;而采用DOC+CDPF作为后处理系统,颗粒物质量浓度在各工况点均有明显下降。

从图2中还可以看出,不同CDPF催化剂涂层配方对PM质量浓度的影响较接近,而采用C1配方时,试验样机排气PM质量浓度下降最明显:外特性下,采用C1配方,PM质量浓度平均降幅达到97.86%;而当试验样机按负荷特性运行时,采用C1配方,排气PM质量浓度平均降幅为97.46%。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C1配方中贵金属的负载量最高,而较高的贵金属负载量可以提升催化剂的活性,达到较好的颗粒催化效果。分析PM质量浓度试验结果可以发现,CDPF催化剂中贵金属负载量对排气PM质量浓度的影响较大,而贵金属配比对PM质量浓度则无明显影响。

2.2 PM数量浓度

图3为试验样机分别按外特性及负荷特性运行时,排气PM数量浓度变化趋势。

从图3可以看出,当CDPF采用C1、C5配方时,试验样机排气PM数量浓度在各工况点均明显低于原机,其中采用C5配方时PM数量浓度下降较明显:外特性下,当采用C1、C5配方时,相比于原机,PM数量浓度的平均降幅分别达到91.11%、97.95%;负荷特性(2 200r/min)下,PM数量浓度的平均降幅分别达到96.29%、98.58%。

然而,当CDPF采用C3配方时,后处理系统对PM数量浓度的作用效果有限:当试验样机按外特性运行时,当发动机转速高于1 600r/min时,PM数量浓度甚至高于原机;而当试验样机按负荷特性运行时,采用C3配方时高负荷区域下排气PM数量浓度也高于原机。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C5配方中,贵金属催化剂中钯(Pd)元素的含量最高,而钯(Pd)元素对PM中硫酸盐及可溶性有机物(SOF)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13]。C3配方中,钯(Pd)元素的含量最少,使得C3配方对硫酸盐及SOF的抑制效果有限,同时试验样机在低速高负荷及高速高负荷区域本身排放性能较差,且DOC+CDPF后处理系统又造成排气背压有所提升,上述原因共同作用导致C3配方对PM数量浓度的降低效果不理想。通过分析PM数量浓度的试验结果可以发现,催化剂配方中钯(Pd)元素含量的提升对排气PM数量浓度的降低有积极影响。

2.3 PM粒径分布特性

图4和图5分别为当试验样机按外特性和负荷特性(2 200r/min)运行时,不同CDPF催化剂配方下排气PM粒径分布变化趋势。

从图4可以看出,当CDPF采用C1、C5催化剂配方时,在所有试验转速下,不同粒径PM数量浓度均低于原机。然而,当采用C3配方时,发动机排气中部分核态PM(粒径<50nm)的数量浓度高于原机:试验工况下,采用C3配方时,PM数量浓度峰值对应的粒径分别为10.8nm、19.1nm、10.8nm、25.5nm。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柴油机的排气颗粒数量主要由核态颗粒决定,而C3配方对于PM数量浓度降低效果有限,从而导致采用C3配方时排气中粒径小于50nm的PM数量浓度较高。

从图5可以看出,当试验样机按负荷特性运行时,采用不同CDPF催化剂配方,均可以使不同粒径下PM数量浓度有所降低。然而,C3配方对小粒径PM的效果仍不理想:对于粒径小于50nm的颗粒,C3配方对其数量浓度的降低作用仍有限。

3 结论

(1)CDPF催化剂配方中,贵金属负载量对发动机排气PM质量浓度有明显影响:贵金属负载量较大的C1配方对PM质量浓度的降低作用较明显,试验过程中,PM质量浓度平均降幅达97%。

(2)CDPF催化剂配方中钯(Pd)元素的含量对试验样机排气PM的数量浓度影响较大,采用钯元素含量较高的C5配方,排气PM数量浓度平均降幅达98%。

(3)不同催化剂配方对试验样机核态PM数量浓度有不同净化效果,采用钯元素含量较高的C5配方,排气颗粒中核态PM数量浓度较低。

摘要:为研究催化型颗粒捕集器(catalyzed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CDPF)配方对柴油机颗粒物净化效果的影响,基于铂/钯/铑(Pt/Pd/Rh)贵金属配方,对采用不同贵金属负载量及配比配方时的柴油机颗粒排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CDPF催化剂配方中贵金属负载量较高时,柴油机颗粒物质量浓度降幅较大,平均降幅达97%;当催化剂配方中钯元素含量较高时,颗粒物数量浓度降幅较大,平均降幅达98%,采用钯元素含量较高的催化剂配方,对核态颗粒物的净化效果较明显。

小颗粒,大不同 篇7

可其实,空气从来就不是纯净的,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氧以及一些其他气体。除了气体,空气中还有很多夹杂物。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树林,射向大地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光束中有许多颗粒物在活动着。

空气中含有许多各种各样的颗粒物,它们的来源很多。别看它们的个体十分微小,但是威力却不容小觑,各有不同。有些颗粒物能够造福人类,它们是降水的必要形成条件,而有些小颗粒却给我们带来灾难,比如霾。现在,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关于这些好、坏颗粒物的知识吧。

吸湿性凝结核

盐类微粒

在气象学中,大气中的颗粒被分为吸湿性凝结核和非吸湿性凝结核两大类。水汽由气态转化为液态的凝结过程中,需要一个凝结核心,这些凝结水汽的核心被称为凝结核。凝结核都极其细小,直径一般小于0.1微米,可以称它们为微粒。吸湿性凝结核的吸水能力很强,且易溶于水。盐类微粒是主要的吸湿性凝结核之一。化学分析证实,云、雨、雾中都含有无机盐类,主要是氯化钠、氮化镁、硫酸镁和硫酸钙,其中云所含无机盐最多。

那么,空气中所含的盐类微粒来自哪里呢?这些微粒是由海水蒸发而来的,因为海水中含有很多盐质,当海浪的飞沫蒸发时,所含的盐粒会残留在空中,这些盐类微粒会吸附有湿度的空气,即水汽后,便形成了云、雨、雾等气象。一般而言,离海越远的地区,空气所含的盐类微粒越少,但是在内陆,由于咸水湖浪沫的蒸发,也会使空气中出现盐类微粒。

二氧化硫

除了盐类微粒以外,大气中的另外一种主要的吸湿性凝结核是二氧化硫,它们是通过煤、木材等燃料的燃烧,以及工业上的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当二氧化硫在阳光之下,受到紫外线的影响,氧化加速,很快变成三氧化硫,就成为了高度的吸水性物质。但是这种氧化过程只有在白昼才可能,在晚间二氧化硫仍保持它原来的形式,这就是一些工业厂区为什么容易在日出时笼罩在一片雾霭之中的原因。

盐类微粒吸附水分,形成各种形式的降水,均衡地球的水分分布,形成良性循环。如果说盐类微粒是空气中的好微粒,那么二氧化硫就是空气中毋庸置疑的坏微粒了。我们都知道酸雨、酸雾(酸碱度指数的PH值低于5.6的酸性降水)的危苦性,它们对土壤、水体、森林、建筑、名胜古迹等都会造成损害。二氧化硫是酸雨的主要成因之一,所以,为了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许多原本伫立在工业城市中的大烟囱都被拆除。随着人们节能减排意识增强,更多高排放企业将被关停。

吸湿性凝锋核

空气中还有非吸湿性凝结核,它们虽不易或不溶于水,但容易被水所润湿,比如花粉、细菌,孢子和植物碎片,它们可将水汽吸附在其表面上而形成小水滴。在热带或温带较暖的季节里,植物花粉随着风被带入空中,再被吹送到很远的地方。欧洲北部曾经在松树开花的季节发生过“黄色的雨”,当时的人们觉得很奇怪,后来经过一番调查,才知道是因为松树的黄色花粉使雨滴变成了黄色。

霾与汽车尾气

霾,也称灰霾,是指来源不明确的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大气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而汽车尾气中含有的细颗粒物是造成霾主要的因素之一。

汽车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当然还有固体悬浮微粒。汽车尾气中含有许多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其中尤以2~4微米的颗粒物最可怕,也就是PM2.5,因为它们在支气管和肺泡中的沉积率最大。当人们将这些小颗粒被动地吸入肺部后,他们会逐渐破坏肺部内的绒毛,使黏液增加,于是肺部就会发生慢性疾病,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为了治理汽车尾气的排放问题,很多发达国家早已经制定出一整套严苛的评治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比如在日本,汽车必须加装过滤器,并禁止柴油发动机汽车驶入东京。又如曾经的“雾都”英国伦敦,建设了自行车高速公路,减少私车的使用,中国政府也已经意识到了改善空气质量的紧迫性,已经相继实施了不少防治办法,全社会携手让头顶的蓝天重现蔚蓝。

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单凭一己之力很难使空气质量得到改善,但是正如公益广告里所说的:“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你可以劝身边吸烟的人尽早戒烟,还可以让妈妈今天不要开车来接你放学,你们可以乘坐公共汽车或者地铁。

谈中药配方颗粒 篇8

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发展状况,存在问题

中药配方颗粒是以传统中药饮片为原料, 经现代工业提取、浓缩、干燥、制粒, 精制而成的;是中药饮片与时俱进的产物;既保留了原药材的性味和有效成分以及传统饮片便于辩证施治的特色, 还具有免煎快捷, 储存方便, 清洁卫生, 计量准确, 质量可控等优点。适于现代快生活节奏的需求, 易于被国外消费者认可和接受。

1 发展状况

日本的配方颗粒起步较早, 1976年日本厚生省开始允许厂家生产中药配方颗粒, 目前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200多种, 复方中药颗粒200多种, 销往欧洲的配方颗粒产品近200种。韩国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生产中药配方颗粒, 目前已发展到300多个品种。台湾20世纪80年代起步生产, 现在生产中药配方颗粒400余种, 成方浓缩颗粒300余种, 并大量出口美国[1]。2001年12月1日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其纳入中药饮片管理范畴。中药配方颗粒的发起单位, 江苏天江制药、广东一方制药等厂家, 从研发思路、制剂工艺、化学分析、药效、临床应用等方面论证了中药配方颗粒的可行性, 为中药配方颗粒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对比剂型优劣势并进行了发展前景的预测。2002年至2005年间, 对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及临床应用评价方面的研究逐步深入。随着先进的制药、分析设备的引进, 大批先进制剂工艺技术的应用, 有效地解决了挥发性成分易散失, 热敏性成分受热易破坏, 含淀粉、黏液质多的品种难过滤, 含糖量多的品种难干燥等问题。广东一方药业等几个厂家对400多味配方颗粒建立了配方颗粒检验项目 (包括性状、水分、溶化性、含量测定、浸出物测、定装量差异、微生物限度等) [2]。设定了中药配方颗粒的原料、中间体、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标准, 使产品质量得到切实保障, 保证了临床疗效。临床研究结果表明,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配方相比, 无显着性差异, 中药配方颗粒作为新的饮片形式, 凭借稳定的质量、较高的质量控制标准、确切的药效, 扩大了其在临床的应用。江苏天江制药配方颗粒的开始进入美国市场。2006年后我国中药配方颗粒已获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同, 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大幅度的增加, 工艺和药理方面的研究得以重视与发展。中药配方颗粒研究向技术应用细节、技术参数、中药个体化、安全性对比、药物化学与药效、临床应用与安全性等方向发展。国内23个省市, 600多家医院长期使用, 销往美国、英国、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等28个国家和地区[3]。2008年出口额突破4000万人民币, 2009年超过6000万人民币。中药配方颗粒厂家还通过美国哈佛大学、香港大学、英国中医药学会、澳洲中医药学会等进行学术交流, 与美国、瑞士、澳大利亚、香港多家国际公司进行商业互动, 以多种合作形式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4]。

2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1 单煎与合煎

单煎混合与合煎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研究表明单煎、合煎一般差别不显著, 合煎过程可发生酸碱中和、取代、水解、聚合、缩合、氧化等化学反应, 但以助溶、吸附、沉淀等反应为主, 对中药成分溶出率有影响, 却极少产生新物质[5]。分煎与合煎的合理性要结合处方具体分析, 多数临床效果是一致的, 少数各有优劣。理论上虽然还存在有关单煎、合煎疗效优劣的争议, 但实际应用中已被多数患者接受[6]。配方颗粒疗效研究多采用传统水煎剂进行整体评价, 与一般新药研发要经过严格的四期临床试验比起来说服力不强。

2.2 原料药徐海波等[7]测定了八个生产厂家生产的葛根、黄连、当归配方颗粒中指标成分的含量, 观察其溶解度, 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雷鹏等[8]测定发现不同厂家黄连配方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亭、盐酸药根碱含量变化较大。不同厂家产品各种生物碱含量差异显着。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供药用的黄连品种较多, 不同来源黄连的生物碱差异很大;不同产地、采收季节、储存时间等因素也影响生物碱的含量。致使不同厂家生产的黄连配方颗粒有效成分含量差异显著。中药材种植广泛, 土壤、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着药材的质量, 药材的采集时间、贮存方式、贮存时间, 也影响着药材的质量。作为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原料, 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配方颗粒产品的质量, 建立规范化药材种植基地, 保证原料药质量, 可以确保中药配方颗粒质量。

2.3 生产工艺我国中药配方颗粒在生产工艺及设备方面多采用水煎煮提取, 部分品种辅以乙醇渗漉、水提醇沉。

日本多采用水提工艺和动态温浸工艺制造汉方颗粒, 采用逆渗透浓缩、冷冻浓缩、薄膜浓缩和离心薄膜浓缩新技术对提取物进行浓缩;采用喷雾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对于有效成分为挥发油的药材, 我国通常是提取后与制得的清膏混匀, 加辅料制粒。日本采用挥发油经β-环糊精包合后再与干燥提取物混合制粒, 保存了有效成分, 并使产品的稳定性增强。企业应对中药配方颗粒的提取、浓缩、干燥条件、辅料、制粒方法和粒度选择等方面应进行优选。对吸湿性、溶解性进行详细研究;依据中药成分的理化性质结合药理和临床研究成果, 设计制备最佳工艺。

2.4 质量标准由于众多生产企业的原辅料来源不同、生产工艺不同和质量评价方法不一致, 造成配方颗粒成品性状差异、质量优劣不等。

配方颗粒的半成品及成品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传统饮片形态学鉴别基础, 需采用现代检测技术, 进行品种真伪鉴别和质量优劣评价, 要建立能够及时快速反应中药配方颗粒内在质量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 , 以利于得到更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和使用。红外光谱与计算机结合技术的发展, 使红外光谱在中药宏观质量判别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红外光谱也是各国法定鉴别药物的主要方法, 可应用于中药配方颗粒的鉴别研究中。建立中药配方颗粒红外光谱库, 建立相对统一的国家质量标准将有助于早日与国际接轨。

2.5 国际化进程国际上越来越重视天然药物应用研究, 这为中药配方颗粒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

在今后3~5年内, 中药配方颗粒的国际市场销售额将达到20亿美元以上。与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一些企业相比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起步较晚, 国内企业应形成合力, 不断壮大自身实力, 提高国际市场推广经验, 为把我国中药配方颗粒推向世界而努力, 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传统医学走向世界开创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涂瑶生.中药配方颗粒关键技术与中医药国际化思考[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6.

[2]王元清.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概况[J].江苏中医, 2001, 22 (9) :5113.

[3]柴玉.世界中联理事会专家提出推广使用中药配方颗粒[N].中国中医药报, 2008-04-03 (1) .

[4]涂瑶生.“一方”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的现代化、产业化的进程与思考[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2001, 3 (3) :24-255.

[5]杨安平, 韩英光, 温期麟, 等.中药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中有效成分含量对比研究[J].中药材, 2006, 29 (8) :326.

[6]周霞, 万军, 胡纯洁, 等.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现状及问题[J].中国中药房, 2006, 17 (1) :72-737.

[7]徐海波, 徐以亮, 刘秀琴.不同厂家生产的葛根、黄连、当归配方颗粒质量比较[J].中成药, 2006, 28 (3) :449-450.

纳米颗粒改性沥青 篇9

沥青作为一种重要的路用材料,在现代公路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另外,随着经济发展、公路交通载荷急剧增加,对用于公路建设的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等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普通道路交通沥青难以满足现代交通的要求,因而需要对沥青进行改性研究。在众多的改性剂中,研究最多的是聚合物改性剂。

纳米技术作为推动世界新科技发展的动力,正在逐渐渗透到交通材料领域,为交通材料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对纳米改性沥青的研究,瑞典学者首先提出了纳米改性技术在沥青胶结料上应用理念,之后,南非研究人员在国际会议上介绍了纳米技术在交通工程领域以及基础研究中的潜在应用,纳米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实现道路材料的性能优化和功能化,并在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环境友好等方面体现特殊优势。近几年,美国联邦公路局一直支持道路材料纳米层面上的研究,并从纳米层次上对改性沥青的机理进行研究,取得了丰富的前期研究成果[3]。国内学者也对纳米改性剂在沥青中的应用,包括复合改性、功能化、智能化方面给予了关注,并在改性材料的性能和机理上,开始从宏观转入到纳米范畴进行探讨。纳米材料与技术在沥青改性中的应用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

1 纳米颗粒改性沥青

1.1 纳米Ti O2颗粒改性沥青

纳米Ti O2是理想的光催化剂,对消除空气和水中的污染物有高效的光催化活性,在净化汽车尾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路面材料中掺加Ti O2可有效净化环境污染。如日本曾在多孔路面中散布一定量的Ti O2粉末,可以明显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提高空气质量。国内学者将Ti O2加入到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中,发现Ti O2加入明显提高了汽车尾气的吸收和转化能力。上述研究表明Ti O2改性的路面材料赋予路面环境友好特性,并实现了路面的功能化。

对于纳米Ti O2改善沥青传统性能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的研究也有一些进展。利用外掺法制备了Ti O2改性沥青混合料,并对其路用性能测试,通过残留稳定度试验、高温车辙试验和低温弯曲试验,发现纳米Ti O2改性的沥青混合料,车辙动稳定度提高30%以上,低温极限抗弯拉应变提高20%,残留稳定度保持在90%以上,表明纳米Ti O2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得到全面改善,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另外,纳米Ti O2可以较好抑制紫外线老化中沥青质含量的增加及芳香分和饱和分含量的减小,降低紫外线老化后的针入度损失率和针入度指数的增大幅度。

1.2 纳米Ca CO3改性沥青

利用纳米Ca CO3对不同的基质沥青的改性也有研究。对国产AH-70#沥青经纳米Ca CO3改性,结果表明改性沥青的25℃针入度降低,提高软化点和60℃粘度,对高温稳定性的改善具有正面效应;当量软化点升高、脆点降低,表明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有所改善。对纳米Ca CO3改性科氏90#基质沥青的环与球法实测软化点和T1,2的测定发现,相比与基质沥青,两种制备工艺都有一定程度升高,这说明改善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得到了改善。利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分析手段对改性机理研究,发现纳米Ca CO3改性沥青是一个物理混溶过程,纳米Ca CO3与基质沥青之间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的物质或集团,纳米Ca CO3与沥青之间只有一种分子间作用力[11]。

纳米Ca CO3作为改性剂加入后,使基质沥青的组分产生变化,一部分纳米碳酸钙位于胶束中心作为沥青质存在,吸附可溶剂,使沥青质成分增加,这点与其他无机颗粒改性剂不同。另外一点特殊性是当纳米Ca CO3剂量为3%时,各试验指标均出现了与变化趋势不符合的特殊点,这表明纳米CaCO3改性沥青与常用改性沥青的不同之处,需要深入研究。

1.3 Zn O纳米颗粒改性沥青

无机/有机纳米粒子复合改性沥青是道路沥青材料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基于SBS是目前沥青中运用较多的改性剂,其改性后的沥青高温和低温性能都有很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加入无机纳米Zn O颗粒来提高SBS改性沥青的综合性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采用三种改性工艺:机械搅拌法、高速剪切法和溶剂法对Zn O/SBS改性沥青的性能和路用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Zn O纳米颗粒的加入,改善了SBS在沥青中的分散效果,进一步提高和优化了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能、抗低温开裂性能、抗老化性能。离析试验结果表明,离析比较严重,不能满足规范上、下软化点差小于2℃的要求,这主要是由于纳米Zn O、SBS和沥青在组成结构上差别很大,溶解度参数不同,在热和外力作用下长时间保持良好分散状态不容易,影响了改性效果的进一步改善。

2 改性机理探讨

在纳米改性沥青中,一般将纳米材料认为是填料,剂量都比较少,一般在聚合物的5%左右,纳米填料由于其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及表面强的活性,使其填充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其性能好坏主要取决于填料的粒径、形态结构及表面化学性质。

一般认为:不同物质的纳米粒子与不同的高分子之间作用机理不同,不同物质的纳米粒子与同一种高分子之间作用机理也不同。例如,纳米Zn O与沥青之间,由于纳米Zn O粒子,其表面缺陷少,非配对原子多,表面积大,与沥青发生物理结合的可能性大,粒子与基体间的界面粘结可以承受更大的作用力。另一方面,由于量子隧道效应等原因在粒子的表面形成活性很大的活性点,有孤独电子存在,很容易打开,成为反应的活性中心,从而使粒子和高分子的链之间形成化学键,即发生化学作用。与此相反的是纳米Ca CO3改性沥青,它是一个物理混溶过程,纳米Ca CO3与基质沥青之间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的物质或基团,纳米Ca CO3与沥青之间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由于纳米Ca CO3的极小粒径,使得混溶体系均匀且稳定。因此,纳米颗粒与沥青之间既有物理作用又有化学作用。改性沥青性能的提高是由纳米粒子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纳米颗粒在沥青中良好的分散是改性沥青性能提高的前提。纳米Zn O作为改性剂时,由于纳米材料大的比表面积,具有很强的表面吸附作用,能够很好地分散在沥青中,与沥青形成稳定的结构形式,对沥青的组成、结构影响不大,达到良好的分散效果,经过热存储后,其结合的性能更加明显。

纳米颗粒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优异的路用性能主要基于以下两点:一方面由于纳米颗粒有着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超强的表面活性,对沥青有着极强的吸附作用,使沥青中的轻组分减少,改变了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另一方面纳米颗粒特殊的表面活性使得纳米颗粒状沥青混合料中发生了特殊的物理化学或化学反应,从而改善了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3 结语

纳米颗粒改性沥青路面材料是道路工程材料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根据目前研究成果和研究趋势,纳米颗粒改性沥青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1)建立在纳米尺度上改性剂对沥青的改性机理;(2)重建改性沥青评价方法和规范,使其适合纳米改性沥青体系;(3)探索新的改性沥青制备方法,发挥纳米尺度效应。总而言之,纳米技术作为改善道路沥青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在不远的将来纳米颗粒材料改性沥青的研究和使用将会受到进一步重视并得以发展,最终得到广泛应用,促进道路交通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摘要: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为传统的交通材料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以纳米颗粒为改性剂对沥青进行改性已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重点对纳米颗粒改性剂在沥青改性、路面性能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纳米颗粒改性沥青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颗粒冲剂果胶等6则 篇10

“果胶”颗粒包装,一袋10克,是为了方便携带的“冲剂”形式,,将“果胶”颗粒倒进杯子里,用温水冲开之后,形态有点像“藕粉”,搅拌均匀之后,半透明状的饮料散发出苹果的香味,口感较好。

目前国内用苹果制成的饮料多为果汁形态,但是在国际上,只有美国、丹麦、德国、瑞士的5家企业能够用苹果原料生产果胶,世界果胶市场一年的产量在35000吨左右,技术门槛较高。

节能拖把

这种节能拖把用一升水就能擦干净25平方米的居室地面,普通的两居室每天擦一次的话,相比布拖把每年可以省近10吨水。

它采用机械原理的直线变圆周运动设计,从外形来看是一个可以单向旋转的空心滚筒。擦地的时候,滚筒是不转的,由于滚筒表面有条纹,能吸附地面的污物,表面擦脏后,反向转动滚筒使脏面转起,用新面再擦。反向推动拖把,换一个干净的面还能继续擦地,拖把滚轴一共八个面。

由于八个面可以轮流使用,始终用干净的面擦地,能做到一次擦净,节省了时间和体力。全部擦脏后,只需要一杯左右的水将滚筒湿润,在地漏前推动滚筒转动,脏水便可以挤出流入地漏。适合于每个家庭使用。

人体双视镜

每个人都知道如果在面前和背后各放上一块镜子,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背部。但是,两块平行相对的镜子会因为光线反射的缘故,在镜子中形成一连串“镜中镜”的重影,有没有镜面可以自如地看到自己的前后?

这块人体双视镜其实就是在背后放镜子,只不过这两块镜子形成了一定度数的夹角。借助这两面镜子,你就可以从面前的镜子里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前后左右,避免了“镜中镜”的重影。理发店、服装店是双视镜的主要市场,宾馆套间和家庭中也是双视镜的潜在市场。

自动热米饭

像碗装方便面一样的包装,这种“自动加热米饭”类似泡面的形式,但是打开之后另有“乾坤”。打开纸碗的外包装膜,取下盖子,上层的塑料盒有点类似小笼屉,盒底有均匀的透气孔:盒里盛放着真空包装的菜包、米饭包以及饭勺,下面的加热部分还有一个“神秘”的小包和水袋。

先把米饭包和菜包撕开,倒入塑料盒。再把“神秘”小包的包装撕开平放在纸碗底部,把水袋中的水倒在纸碗里面,最后将盛着饭菜的塑料盒放回到纸碗中,盖上盖。这米在包装前已经熟了,加热只需要5分钟左右。

自动加热米饭不像以前的方便米饭,还需要泡,相对而言经过自动加热之后的米饭更接近原味,更松软。很适合野外工作者的胃口。

电脑辐射消除器

电脑辐射被称为当今的第四大污染。特别是依赖电脑工作的白领、孕妇和开网店一族,都是迫切需要消辐器的人群。这个像鼠标一样的东西就是电脑辐射消除器产品,它可以通过内部的智能设备吸收辐射,后经零线导出,是目前较为先进的电脑辐射消除器。

把一只跟鼠标差不多大小的盒子,一端连接电源插座,另一端连接电脑的USB接口,然后打开电磁辐射探测器测试,这台电脑的辐射指数由原先的1200伏特,米左右迅速下降,指针指向“零”的位置。

目前市面上的普通辐射消除器,仅仅能够消除低频辐射,对巾、高频辐射作用不大,一般只用于台式电脑。而这款消辐器能够消除电场、电磁辐射,覆盖低、巾、高频频段。还能连接笔记本电脑,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挂式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是相当常见的节能产品,但如果你住在高层住宅楼中,因为顶楼空间有限、管线路径过长等问题,恐怕只能望“阳”兴叹。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可以像安装空调室外机一样随心所欲,

焦阳26层的办公室里,阳台上的一个“装饰”引人注目。面积约1平方米的壁挂太阳集热器由5~10根集热管组成,其中内置的“超导热管”只要温差在2摄氏度以上,就能迅速将热量传递到主管,主管再将经过的水加热,储存在储水箱中,方便使用。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鹿胎颗粒】相关文章:

鹿胎膏的电视宣传广告词04-09

颗粒材料05-29

泡腾颗粒06-06

中药颗粒06-19

颗粒物质06-21

卵巢颗粒细胞05-05

聚苯颗粒砂浆05-07

固体颗粒污染05-10

无颗粒型05-20

脉络通颗粒05-23

上一篇:小麦联合收获机械技术下一篇:声乐艺术的情感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