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负债原因分析

2024-05-31

高校负债原因分析(精选十篇)

高校负债原因分析 篇1

一、政府方面原因

1. 政府投入不足, 财政性教育拨款增加缓慢, 使办学经费短缺。

自高校实行收费制度以来, 按照确定的学费收费标准, 学费已完全不能支撑高校的正常开支, 一半以上办学资金需来自政府财政拨款, 但政府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高等教育所获得的财政拨款虽然资金来源尚有保障, 但上升空间有限, 导致高教资源严重缺乏, 办学经费普遍短缺。长期的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家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的支持,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给高校施加了压力, 国家对紧缺专业和高科技人才需求促使各个高校开始了一系列的新建、扩建活动, 促使高校不得不多方位寻求建设资金。然而, 目前国家对高校投入的教育经费极其有限, 国家每年拨给高校的教育经费约的65%左右用于人员开支, 其投资和收益中可用于发展的资金十分有限。因此, 优化经营所需的新增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投资要用的资金只有依靠借贷。向银行贷款便是其中一项, 高校的负债由此开始。

2. 高校扩招, 办学资源不足。

扩招是高校负债形成的主要原因。办学规模扩大, 教学资源短缺。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开始, 教育部提出“要大扩招三年, 使高校招生人数翻一番”。经过近年的连续扩招, 至2007年, 我国高等教育招生总量是1998年的5倍多, 在校学生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 毛入学率达到23%。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 教育总规模成为世界第一。 (1) 学生人数的增加对高校硬件条件的改善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学生教室、实验室、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学生浴室, 这些在有些高校已经几十年没有更新过的硬件设施, 已远远不能适应学生人数迅速膨胀的要求。大部分高校纷纷搞基本建设, 盖大楼、新建或扩建校园, 在这个过程中账面固定资产增加了大概5000亿元。在这5000多亿元资产的形成过程, 国家基本建设的财政收入大概500多亿元, 高校通过各种渠道自筹2000多亿元, 其他2000多亿元便形成了债务。

3. 国家政策导向。

国家以立法的形式鼓励高校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其中包含金融信贷、负债等手段。如:《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 其他各种渠道筹措为辅的体制。”又规定:“国家鼓励用金融、信贷等手段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指出:“运用金融信贷手段, 融通教育经费, 支持校办产业、高科技企业及勤工俭学的发展, 开办教育储蓄和贷学金等业务。” (2) 而部分高校不顾自身还贷能力过度贷款, 造成高校过度负债。

4. 教学评估加重了高校负债。

我国自1994年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试点评估, 从2003年开始, 教育部正式确立了周期性教学工作评估制度。列入首轮评估计划 (2003年—2007年) 的500余所本科高校已先后接受了评估。这项工作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投入, 显著改善了高校的办学条件, 但也对高校负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高校高额负债影响高校的正常运转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很多高校的高额负债是“迎评促建”催生出来的。 (3) 不少高校为了评优, 大搞面子工程, 在评估前突击进行装饰装修, 有的大楼在斥资数百万元装修后次年便按原规划拆完重建, 装修纯粹为了应付评估。所以说, 教学评估在一定程度上使负债的高校负担更重。

5. 地方政府推动。

许多地方政府对高校扩建积极性很高, 不惜投巨资开发“高校园区”、“大学城”, 希望利用高校发展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甚至是拉动一座城市社会、科技、教育的综合发展。于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毛入学率”就成了地方政府居功自耀的砝码。而老百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迫切愿望, 使得一些地方政府加大了对辖区高校的投资力度。

二、高校方面原因

1. 高校定位。

高等教育是公益性事业, 公办高校是政府财政支持的事业性单位, 不同于国企, 它无须走市场化的路子, 把自己当作市场主体来经营。但是, 负债后的高校为了偿还贷款, 将自己等同于盈利性企业, 模拟企业的市场化动作, 导致了乱收费等问题的发生。在高校自身的错位背后,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 企业因为有《企业破产法》的约束, 规范着其市场化运作。而高校却不用担心破产, 因为学校是国家的, 银行也是国家的, 贷款最终还不还, 买单的永远都是政府。所以, 从表面上看, 贷款的主体是高校, 但其背后站着的却又是政府。所以, 一些高校并不担心贷款风险, 花起钱来大手大脚, 不单是改善了教学条件, 行政大楼、培训中心、学校门面也装修得越来越高档。

2. 高校建设缺乏长期有效的规划, 重复建设、浪费严重。

新建大楼也好、建新校区也好, 由于资金短缺, 工期又较长, 不能在短期内解决因扩招带来的基础设施不到位的困难。有不少高校在规划与建设中缺乏长期有效的规划, 高校的建设便被不断增长的学生人数引发“更上一层楼”。有的搭建临时宿舍、教室, 之后又拆掉, 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3. 高校自身管理机制不完善, 铺张浪费。

有的高校虽身负巨债, 但管理混乱、铺张浪费。有的人员挪用公款、公款出国;基建中违法乱纪, 大吃回扣。某些高校从收取的学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高校事业经费开支和职工额外奖金发放, 事业经费的开支管理也相对较宽。一些学校身负重债而领导却贪污浪费, 存在着许多问题。

4. 学费收入增长的余地很小。

高校经费主要来源之一为学费收入, 学费收入受学费标准的高低和学生人数多少两个因素的制约。目前学费标准已经超出了我国居民的承受能力且招生规模将受到限制, 因此把经费来源依托在学费收入上的余地与可能性已不大。

三、银行方面原因

自高校扩招以来, 政府财政经费投入远不能满足日益膨胀的建设发展需要, 高校背负着经费短缺的重担, 急需从银行获得贷款以解决燃眉之急;银行开始把高校作为一个具有信誉和还款保证的优质客户, 主动向高校放贷。

四、高校学生欠款方面原因

目前不少高校仍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拖欠学费, 其中部分学生确有经济困难, 而另外一部分学生是恶意欠款, 这给原本负债的高校雪上加霜。

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高校自主经营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 我国部分高校却陷入了负债办学的“怪圈”, 形成了高投入、高负债和低效益的局面, 这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发展。政府、高校、银行、学生欠款等既是高校负债重要原因, 也是解决高校负债的主要途径, 值得政府部门和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 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让负债累累的高校翻身, 以轻装上阵, 更好地为我国培养出大批高精尖人才,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①洪世久.高校负债发展遐思.大理学院学报[J], 2009

②梁莉, 冯文全.高校“负债经营”的成因及其对策思考.当代教育论坛[J], 2007 (4)

高校负债原因分析 篇2

高校向银行贷款,负债融资主要用于建设开发新校区,其特点是资金需求量大,相对集中,占用时间较长。教育贷款不是政府投人,必须按照信贷管理的有关规定按时偿还本息。因此,学校在考虑贷款时,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和效益意识,这是防范风险的基础。要树立强烈的财务风险意识,要把风险防范意识贯穿到整个工作决策中,对高校财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控与预测,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高风险预警效能,在高校现有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设置一些科学化的敏感性财务指标,通过分析和评价这些指标的变化,及时揭示潜在的问题,对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预防。

3.2合理确定负债规模

高校贷款规模除受学校基建规模影响外,还受诸如贷款成本、学校自身还贷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要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认真制定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在正确评估学校偿还贷款本息能力的基础上,科学确定贷款总量,合理设置贷款警界线,做好每个贷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分清轻重缓急,对贷款资金的投放时间、投放顺序、投放数量进行科学设计,以保证贷款建设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效益性。应坚持适度负债的原则,既不保守,因害怕财务风险而不敢负债运行,也不冒进,轻视财务风险,甚至莫视财务风险的存在,应从加强直接控制入手,将维持合理的债务规模纳入高校管理当局的业绩考核机制,有效地约束高校管理当局为了追求政绩而过度负债或不良负债的倾向。

3.3寻求其它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普遍缺乏融资手段,筹资渠道狭窄,无法满足大规模的教育投入需要。除了向商业银行负债融资,高校应积极寻求其它融资渠道,以降低财务风险。通过资本市场来进行融资,不仅能弥补单一融资形式的资金短缺,而且所筹集资金不存在偿还的问题,这对于稳定高校财务状况是十分有利的,同时能使社会上闲散资金投向具有高成长性、潜在市场巨大、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领域。虽然单个高校作为事业单位上市有很多困难,但可以通过联合上市、借壳上市等方式上市融资,中国高科就是主要高校联合发起上市的典型案例,是于1992年6月由上海交大、复旦大学、上海医大、四川大学、北京大学等36所大学共同发起,1993年4月改制为中国高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于7月上市。

参考文献

1 段进东.资本市场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校利用资本市场初探[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48- 52.

2 王德春,张树庆.高校财务风险防范与对策[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高校的中国式负债 篇3

在西方,大学无论公办还是私立,社会捐助资金都成为其主要经济来源。但在中国,如果高校不摆脱目前的高度行政化,这条路可行吗?

负债30亿的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自曝陷入财务困境,使来自“两会”上那些并不明确的有关高校负债的说法突然间有了一个最为直接的指向。高校负债的窗户纸被彻底捅破

欠债30多亿,对吉林大学原本不是一件新鲜事。

早在2004年8月25日,在学校党政干部会议上,吉林大学校党委书记张文显就曾预警:“根据财务部门的报告,我们现在银行贷款22.69亿元,内债10.47亿元(含待结算基建经费),这意味着我们约有33亿元债务,而且从明年起有些贷款项目要开始陆续偿还本金。今后,每年要支付1亿多利息。”

此一讲话公开发在学校的网站上。2005年3月8日,吉大校长周其凤在一次大会上也明确透露,根据学校财务决算,2004年吉林大学学校收入13.77亿元,支出15.43亿元,累计银行贷款23.59亿元。这一讲话同样出现在学校的网站上。

这些,都并未引起外界太多人的注意。甚至到2005年,教育部以“财务风险较大”为由,下令从2005年开始,吉林大学“新增银行贷款必须上报教育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贷款,否则将追究责任。”人们也没有把太多的目光投向吉林大学。

直到2007年3月19日学校财务处的一则通知。

当日,吉林大学财务处在该校校内网上贴出名为“吉林大学关于召开征集解决学校财务困难建议座谈会的通知”。通知称:从2005年起,学校步入了付息高峰,每年支付的利息多达1.5亿至1.7亿元,财务困境从2005年开始逐步显现。学校规模大,各方面的资金需求也非常大,学校资金入不敷出的情况日趋严峻。为此,学校不得不向全校师生征集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一自曝,使来自“两会”上那些并不明确的有关高校负债的说法突然间有了一个最为直接的指向,高校负债的窗户纸被彻底捅破。

3月29日,本刊记者到吉林大学时,校党委宣传部长刘景辉告诉记者:你是这些天来的第16家媒体。

与此同时,在各种场合,有关吉林大学负债和高校破产的讨论正在激烈进行。

欠债的吉林大学

有关吉林大学负债的具体数量,并无来自官方的准确数据,之前有媒体引校财务处工作人员语,称有30亿。刘景辉告诉本刊记者,没有这么多。而来自学校的一位中层干部则甚为明确地说,学校的贷款数量是26亿。但是,在被媒体曝光后,整个吉林大学已经三缄其口,记者几番都未能从财务处得到核实。不过,按照通知所称,自2005年以来,学校财务入不敷出的局面日趋严峻,由此判断,则学校欠债数量不会少于2004年的33亿。

这些欠债主要是银行贷款。根据吉林大学校内曾经的报道,能够很清晰地看到这样几笔:

2000年9月,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与刚刚组建才两个月的新吉林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将为吉大提供15亿元贷款。

2001年11月,农业银行与吉大签订合作协议,在5年内向吉大提供20亿元信贷综合授信。

2003年5月,吉林大学与开发银行吉林省分行签订了15年期的19亿元贷款合同,贷款年利率6.12%。

刘景辉在记者就此几项贷款询问时并未否认。但是,这并不是完整的借贷情况。本刊记者所掌握的材料显示,吉林大学至少还和另外两家银行发生过较大规模的借贷。不过,学校一位中层干部告诉记者,这些借贷有些并未得到最后的完全兑现。

这些资金主要花费在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头费上。

30多亿的贷款有多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据国家审计署发布的2006年第1号审计公告,包括吉林大学在内的18所高校,至2003年末债务总额72.75亿元,其中基本建设形成的债务占82%。

而人头费,吉大校党委书记张文显在2005年的一次讲话表明,“我们学校一年的人头费占了国拨经费的95%。”而事实上的国拨经费,还要满足学校的日常行政开支。周其凤初任校长时曾经说过,“每天一睁开眼睛一天就要花五百万的钱”。

庞大的贷款,使得吉大每一年的学费收入,也只够归还银行贷款利息之用。而为“偿还”贷款,在过去的几年间,吉大每年都是通过到银行去“倒贷”,通过挖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来暂缓资金压力。

在记者采访期间,正有媒体报某高校一财务处长在学校财务危机下的感言:“上挤下压四面楚歌十面埋伏”,刘景辉说,“我们感觉完全一样。”

欠债原因

吉林大学的这些贷款较为密集地发生在2000~2004年之间,正与其合并的步伐相一致,人们很自然的将负债归咎于合并所带来的“大跃进”。

2000年6月,原分属于教育部、卫生部、国土资源部、信息产业部的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并入吉林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吉林大学。2004年8月,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加入吉林大学。

合并使得原本就有上万学生的吉林大学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所拥有的6个校区8个校园,使得吉林大学校区在长春市处处可见。教师们说,“世界很小很小,吉大极大极大。”

对政府、高校、银行、社会来说,当时的合并皆大欢喜。吉林大学的一位中层干部分析说,原属于各部的学校正好借机与原主管部委脱钩且能搭上一个更好的“航班”,高校通过规模赢得巨大声誉,银行则找到了一个保险的贷款对象。而社会上的众多考生,则为多了一个入学机会而欢呼。

于是,雄心勃勃的学校开始大兴土木、大力扩招。2002年,吉林大学成功地进入教育部“211”(即21世纪全国建100所重点名牌大学)的行列,2004年一跃而为副部级单位。

但是,吉林大学在成为巨无霸,开始有睥睨之气的时候,也开始成为了大量贷款的吞噬机。老吉林大学的副校长邴正现在是吉林省社科院院长,也是新吉林大学的教授。他告诉记者,在并校前,老吉林大学曾向中国建设银行贷过款,“当时的1亿贷款对上万人的老吉林大学也算不了什么。”

大量的贷款首先带来的是学校面貌的焕然一新。

一位前几年博士毕业留校的吉大毕业生回忆说,他当初在吉大读本科时,“冬天贼冷,木质的窗框,好多玻璃都不完整,那个时候,十个人住一间宿舍,还曾经住过十四个人的大通铺。那个时候最想的是: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但是,合并新建后,学生宿舍得到极大改观,四个人一间,不再有大通铺,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学校也加强了对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和校园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同时,新增学生宿舍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新增家属住宅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

与基础设施的改善相应的是教职员工待遇的提高。

邴正说,并校后,所有的教职员工的待遇是向着原有的高的水平看齐的,“合在一起了,同一档次谁高谁低都会闹矛盾,惟一可行的就是把大家的工资按高标准拉齐。”

同时,并校也使得人才流失加剧。“原本在老校时是‘老大’的教师,一并校在同一专业中地位下降,那自然就想寻找出路,而想到吉林大学来挖墙脚的学校不在少数。”为了留住这些教师,只有加大津贴。

在这些年中,教职工人均收入增加了一倍。

但是,在迅猛的扩张过程中,也有很多无谓的流失。

张文显曾直指:“大手大脚、讲排场、比阔气、比豪华、比宽绰、铺张浪费,乃至损公肥私、化公为私等方面的问题相当严重。”张文显与周其凤都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容纳几百人的教室几个人在上自习,却开着全部的灯,大白天室内室外灯光长明的现象比比皆是。

2005年,张文显在全校的党政大会上说,吉林大学每年的水电气等运行经费高达1亿多。

浪费的资源不光是水电气。一个100多人的单位,曾独占一栋够1000多人使用的大楼,一人一间房。由于有些单位和部门房舍有较大富余,于是发生了私自出租房屋的现象。据学校资产处和后勤管理处的初步统计,全校私自出租的房屋100多处,10000多平方米。

2001年,还发生了财务处处长贪污挪用数亿资金的大案。

2006年,在全省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专项工作中,吉林大学四个临床医学院将自查自纠出的281万元资金全部上缴省专项治贿账户。

但是,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学校中层干部再三向记者强调,并校本身并不是欠债的真正原因所在。

他认为根本原因是政府的投入不足。这一点,3月26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关于吉大财务问题的提问时也承认,“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和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提供的资源不成比例。政府没有一比一地用资源来保障高等教育的发展。”

不光来自中央的经费保障不够,就是省里的一些经费也往往无法兑现。2001年2月,教育部与吉林省决定共建吉林大学并承诺在2001年至2003年期间分别投入4亿元和3亿元建设经费,但实际上,由于吉林财政本身的不景气,吉林省配套经费实际落实1.5亿元,其余部分只有通过政策性减免执行。

欠债风波影响

2004年8月27日,时任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的张保庆曾带领发展规划司、直属高校办公室、人事司、财务司到吉林大学,学校领导就曾专门汇报了学校的经费困难问题。

对周其凤校长的任命本身就带有极强的救火色彩。

在和本刊记者的通话中,他明确地告诉记者,原本的任命就是要他来“堵枪眼”的。

周在上任的第二天,就收到了附近一家法院的通知。要求学校交七千多万的教师的实验保险金和实验保险滞纳金。这正是学校当时在银行里能够动用的钱数。“如果把这七千多万给他们,马上我们一个月的教师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周说。

面对资金链的严重危机,走马上任的周其凤曾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为实现相对集中办学,减少运行成本,《吉林大学2005-2010年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调整校园布局,加快地学部和理学部南迁。

其次是建设集约型校园。医学院甚至提出口号“顿省米一把,十年买匹马”。这些努力也初见成效。2006年,吉大额外争取财政部修购专项、地方政府拨款等资金1.05亿元,2005年到2006年清理学生欠费1.65亿元,同时连续两年压缩行政性经费10%~20%,加上实际支出过程中压缩支出,当年节省费用近8000万元。

但是,这对巨债下的吉林大学来说仍然显得杯水车薪。

而且原有的一些矛盾也借此展现。此次自曝风波,记者即听到是因有人心怀不满而将其捅出的传闻。

在吉林大学自曝财务危机不久,2007年3月29日上午,教育部调研组的工作人员来到了吉林大学。

高校负债的原因及对策 篇4

(一) 政府方面的原因

1. 高校扩招。

从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 我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跨越式的发展。教育部提出“要大扩招三年, 使高校招生人数翻一番”。1998年全日制招生规模108万人, 到了2006年, 高校招生规模已达到540万人, 正好是1998年的5倍, 学生人数已经是世界第一位。学生人数的增加对高校硬件条件的改善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学生教室、实验室、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学生浴室, 这些在有些高校已经几十年没有更新过的硬件设施, 已远远不能适应迅速膨胀的学生人数的要求。各大高校纷纷搞基本建设, 盖大楼、新建扩建校园, 在这个过程中账面固定资产增加了大概5000亿元。在这5000多亿元资产的形成过程, 国家基本建设的财政收入大概500多亿元, 高校通过各种渠道自筹2000多亿元, 其他2000多亿元便形成了债务。

2. 教学评估。

我国自1994年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试点评估, 从2003年开始, 教育部正式确立了周期性教学工作评估制度。列入首轮评估计划 (2003年~2007年) 的500余所本科高校已先后接受了评估。这项工作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投入, 显著改善了高校的办学条件, 但也对高校负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少高校为了评优, 大搞面子工程, 在评估前突击进行装饰装修, 有的大楼在斥资数百万元装修后次年便按原规划拆完重建, 装修纯粹为了应付评估。所以说, 教学评估在一定程度上使负债的高校负担更重。

3. 地方政府方面的原因。

地方政府对高校扩建积极性很高, 不少地区把城市管理和市场运作等手段运用到高校管理, 不惜投巨资开发“高校园区”、“大学城”, 希望利用高等教育的发展拉动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甚至是拉动一座城市社会、科技、教育的综合发展。于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毛入学率”、“万人大学”就成了地方政府夸耀的政绩。另一方面, 学生家长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急切需求, 迫使一些政府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二) 高校方面的原因

1. 高校定位。

高等教育是公益性事业, 公办高校是政府财政支持的事业性单位, 不同于国企, 它无须走市场化的路子, 把自己当作市场主体来经营。但是, 负债后的高校为了偿还贷款, 将自己等同于盈利性企业, 模拟企业的市场化动作, 导致了乱收费等问题的发生。在高校自身的错位背后, 更深层次的是, 企业因为有《企业破产法》的约束, 规范着其市场化运作。而高校却不用担心破产, 因为学校是国家的, 银行也是国家的, 贷款最终还不还, 买单的永远都是政府。所以, 从表面上看, 贷款的主体是高校, 但其背后站着的却又是政府。所以, 一些高校并不担心贷款风险, 花起钱来大手大脚, 不单是改善了教学条件, 行政大楼、培训中心、学校门面也装修得越来越高档。

2. 高校整体建设缺乏长期有效的规划, 重复建设、浪费严重。

新建大楼也好、建新校区也好, 由于工期较长, 都有些远水不解近渴之难。有的高校不得不新建临时教室、新建临时宿舍, 一两年后便拆除, 浪费了数百甚至上千万元的建设资金;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也不断在“拆—建”这种“水多加面, 面多加水”的怪圈中考验着高校的财力。这都是由于高校在规划与建设中的“短视”造成的。高校整体建设缺乏长期有效的规划, 高校的建设便被不断增长的学生人数追赶着往前跑, 出现了不少暑期竣工的工程 (因为9月份新生入学急用) 。

3. 高校内部存在管理不善、不勤俭节约的问题, 甚至出现了一些腐败问题。

在高校身负巨债的背后, 却是一些高校财务管理混乱、滥发钱物、公款出国, 甚至挪用公款、基建腐败等违法违纪问题。据调查, 为鼓励招生, 许多高校对负责招生 (包括本科生、研究生、成教生、短期培训生) 的相关部门, 从收取的学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部门事业经费开支和本部门职工额外奖金发放。有些部门的奖金大大高于本人的正常工资奖金。事业经费的开支管理也相对较宽。

4. 高校为校办企业贷款, 加大了还款风险。

上世纪90年代, 国家为缓解财政经费的不足、形成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局面, 鼓励高校自主办学、创办校办企业, 制定了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高校为扶持校办企业, 提供了经营场地、启动资金等支持, 然而一些校办企业由于规模小、经营模式僵化、缺乏市场竞争力, 经营状况却并不尽如人意, 出现了对资金的需求。对于银行来说, 校办企业不是优质客户, 而高校却是。于是高校以自己的名义从银行贷款, 转手借给自己的企业。企业经营不善可以破产, 而巨额的贷款风险便转嫁到高校身上。

(三) 银行方面的原因

1999年高校扩招后, 由于政府财政经费投入远不能满足日益膨胀的建设发展需要, 高校面临着向外界寻求其他经费来源的压力。从银行获得贷款, 无疑是短期内解决困难的有效途径之一。从银行方面看,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市场供需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由过去的“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但是高等教育由于无法满足巨大的社会需求依然被认为是为数不多的“卖方市场”, 高校收费也从原来的几百元涨至数千元。加之国有企业经营不良已让银行承受了不良贷款的影响, 银行开始把高校作为一个具有信誉和还款保证的优质客户, 主动向高校放贷。

二、解决高校负债的对策

解决高校债务的三条途径:政府拨款、社会筹款、学校自筹。以下从这三条途径分别分析。

(一) 政府拨款

首先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目前的状况下, 如果完全让高校来偿还债务是不合理的, 也是没有出路的。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一次答记者问中指出, “从高等教育的精英化阶段进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是现代社会的必然发展”, “在中央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 全国教育系统艰苦奋斗, 实现了这样一个历史性的跨越,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所以高校负债不应单独由高校来买单。“从根本上来说, 还在加大财政投入, 我们准备将来从中央财政到地方财政对高校的生均拨款都会增加投入, 逐步偿还基本建设债务。”其次, 地方政府在高校负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高校的扩张也带来了地方GDP增长以及周围地区房地产及服务市场的繁荣, 不少地方政府正积极解决和缓解高校负债问题。

高校当然不能把包袱全丢给政府。一方面, 我国教育事业用钱的地方还很多, 财政资金的重点以后会更多地用于农村义务教育, 另一方面, 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 高校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出责任。不然, 高校很容易走上“盲目贷款、财务危机、不良贷款、财政负担”的国企老路。当初为了减轻国企负担, 同时也为了防范金融危机, 国家财政不惜血本为国企债务托底, 又是核减, 又是豁免, 一次又一次“剥离”。而国企老路证明, 把公共财政作为任意提款机, 只会贡献上恶性循环里最为重要的一环, 即:又从“财政负担”过渡到“盲目贷款”, 由此周而复始。

(二) 社会筹款

延长银行贷款期限, 缓解短期的还款压力。贷款伊始, 部分高校考虑到继续扩招的前景、短期贷款利息低、再借款难度不大, 选择了短期贷款。面对当前财务困境, 应考虑将短期银行贷款变为长期, 减轻短期偿债压力。

引进民间资本、建立股份制高校。虽然民间资本参股甚至并购公立高校, 存在着政策障碍, 缺乏成功先例, 但事情已走到这一步, “债转股”不妨一试。

(三) 学校自筹

高校自身要挖掘潜力, 开源节流, 实施自救。在开源方面, 现在大学每生每年8000元左右的学杂费, 已成为不少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 教育主管部门也三令五申不得再提高, 所以继续提高学费的可能性已不存在。那么学校可以在政策允许下盘活自己的资源、资产, 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 缓解高校的资金困难。

比开源更重要的是节流。一是要建立科学的财政预算制度, 根据预算来花钱, 不能太随意。现在的预算大多是在上年的基础上做适当的增加, 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二是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 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制度,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堵住跑冒滴漏。高校对“创收部门”的优惠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校内各部门间收入差距的拉大和支出上的奢侈浪费、相互攀比, 应该予以取缔。公款出国、大吃大喝、滥发钱物、挪用科研经费等行为应坚决制止。高校也要讲艰苦奋斗, 严格控制招待费、会议费、用车费等开支。三是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制约作用。尤其是在财务监督、基建工程、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等方面。近年来高校内部审计在工程决算审计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但工程全程跟踪审计尚处在起步阶段, 维修审计又有局限 (大部分高校仅审计决算在5万元或10万元以上的, 使得大部分小型维修工程成为“免审”工程) 。在财务审计方面, 要扭转“审计数据多、发现问题多、提出建议少、解决问题更少”的局面, 做到全面审计、不留死角、重点突出、注重实效, 做好经济监控, 杜绝损失浪费。

摘要:文章对高校负债形成的多方面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关对策。

企业负债经营战略的分析 篇5

摘要:企业通过举债方式获得资金来满足生产经营需要是现代企业一种有效的经营方式。负债经营对现代企业经营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扩大生产规模,使企业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必须从自身环境的综合分析出发进行全局考虑,树立正确的负债经营观,把握好时机,确定和选择企业的最佳负债规模和结构,充分运用财务杠杆效应,选择适当的融资渠道,不断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负债经营 财务杠杆 财务风险

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然产生对资金的需求。企业资金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投资者投入的和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内部积累,二是通过举借债务。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经营战略,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之一。然而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另一方面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从财务角度对企业负债经营、负债规模和负债结构进行分析,是当前企业经营管理中应注意解决好的问题。

一、负债经营的内涵

负债经营是债务人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租赁或借助商业信用等方式,利用债权人的资金来从事生产经营,以获取最大利润的经营管理方式。它包含以下含义:第一,负债经营的主体应该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即企业是应当具有相对独立的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经济实体;第二,负债经营的形式表现为企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或其他单位、个人吸收资金从事经营活动,也可以采用融资租赁、商业信用、企业债券等其他灵活的方式;第三,负债经营具有时间价值,负债必须按期偿付本金、利息;最后,企业负债经营的目的是为了扩大规模,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而不仅仅为了企业的生存。

二、负债经营的优势

1.可获得财务杠杆利益

财务杠杆是指在企业资本结构一定的条件下,由于筹集资本的成本固定而引起的普通股每股收益的波动幅度大于息税前利润波动幅度的现象。运用财务杠杆,企业可以获得一定的财务杠杆利益。在企业资本结构一定的条件下,企业从息税前利润中支付的债务利息是相对固定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多时,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降低,扣除所得税后可供所有者分配的利润就会增加,从而给企业所有者带来额外的收益,即产生财务杠杆效应。同样,由于杠杆效应,当息税前利润下降时,税后利润下降,从而导致企业所有者收益更大幅度下降。企业资金结构决定,支付固定性资金成本的借入资金越多,财务杠杆系数越大,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每股利润的增长比息税前利润的增长更快。 2.有效地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这种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债权性投资的收益率固定,能到期收回本金,其风险比股权性投资小。相应地,所要求的报酬率也低,这就是对于企业来说,负债筹资的资本成本低于权益资本筹资的资本成本的原因。因此,综合运用两种筹资方式可降低企业的平均资本成本。另一方面,负债经营者可以从“税后效应”中获益。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企业的利息支出可在税前扣除,从而使企业实际负担的债务利息一般低于其向投资者支付的利息(差额为利息抵税部分),能获得减少交纳所得税的好处,同时,也增加了权益资本收益。因此,在资金总额一定时,一定比例的负债经营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使企业享受到潜在的优惠和收益。

3.有利于保持企业控制权

企业在面临新的筹资决策时,如果通过扩股或增发股票筹措资金,往往会分散和削弱现有股东的控股权及其地位,势必带来股权的稀释,影响现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而负债经营所筹措的资金在增加企业资金来源的同时,并不影响现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并且债权人不享有表决权,不会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

4.抵制通货膨胀的影响

在通货膨胀环境中,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而企业负债的偿还仍然以账面价值为标准,而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所以,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实际偿还款项的真实价值必然低于借入款项的真实价值,企业通过负债经营得到货币贬值的利益。

三、负债经营的缺陷

1.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负债筹资带来的风险,包括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和每股收益变动性的增加。在公司资本结构中,债务相对股东权益的比重越大,公司支付能力所承担的风险越大。为此投资者所要求的收益率也就越高,如果举债程度越高,债权人希望得到的风险补偿加大,这也促使负债成本的上升。当企业为扩大财务杠杆利益而增加负债比例的同时,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1)企业丧失到期偿债能力;(2)所有者收益将会下降;(3)对于上市的股份公司来说,当负债率超过允许范围,负债率越高,股票风险就越大,公司股票价格也必然随着下跌,从而使股东的利益受到损失。

2.降低了企业的再筹资能力

负债经营使企业的负债比率增大,对债权人的债权保证程度降低。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以后增加负债筹资的能力,使未来筹资成本增加,筹资难度加大。企业债务到期,若不能按期足额的还本付息,将会影响到企业的信誉,若是信誉好的企业,可以很容易地举新债还旧债;但是信誉不好的企业,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不愿再给此企业提供资金,再筹资能力也就降低了。

四、正确进行负债经营

1.确定合理的负债规模和负债结构

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或负债在资金总额中所占比重的高低。负债规模通常由资产负债率来表示,资产负债率的大小与企业的安全程度直接相关。在财务杠杆正面作用下,企业举债越多,利润越大,资本利润率越高,这种结构对于所有者来说是理想的,因为企业用别人的钱经营,而增加了所有者的权益。但对于债权人来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债权人承担的贷款风险就越大。一般情况下,企业普遍认为资产负债率在30%时,为安全;40%,较合适;超过50%,资金周转将出现困难,债权人将考虑不再增加贷款,不同企业该比例的确定会略有差别。 2.选择适合的举债方式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举债的方式由过去的单一向银行借款,发展到可多渠道筹集资金。筹资方式主要有:(1)向银行借款。这仍然是企业举债的主要渠道,也是企业的首选。但由于国家政策的限制和贷款额度的制约,所以,贷款有一定难度和限度。(2)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当今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筹集融资方式,成本低,使用灵活,在交易活动中,可以背书转让,在资金紧张急需现款时,可以在银行贴现取款。(3)发行企业债券。向企业内部发行债券,可以把职工紧紧团结起来,但筹集到的资金十分有限。向社会公开募集,虽然可以筹集到数额较大的资金,但资金成本高,风险大。(4)向资金市场拆借。通过金融机构组织,对某些企业的闲散资金通过资金市场集中起来,然后再借给那些短期内急需资金的企业。这种渠道得到的资金,一般使用时间不长而且成本较高。(5)引进外资,即从国外引进资金,但需要考虑汇率风险。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举债的规模、使用时间的长短及可承担利率的大小来选择不同的筹资方式。

负债经营既是一项财务策略,又是一种经营战略,适度的负债经营有利于企业财富最大化目标的实现。负债经营既需要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具有现代经营的风险意识,又要求准确把握负债经营的度,对负债经营的合理性、适度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自身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企业最佳的负债经营结构。

参考文献:

企业负债经营利弊分析 篇6

摘 要 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负债经营可以弥补企业资金,有效降低企业平均资金成本,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但另一方面,受利息和资金利润率的影响,财务杠杆效应会有负面作用,产生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应该制定合适的资本结构,保持适当的资产负债比率,制定合适的财务负债计划。

关键词 负债经营 财务杠杆 财务风险 利弊 风险控制

一、引言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特征,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和客观要求。负债经营可以获得财务杠杠效应降低资金成本等优势,但是过度负债经营又会产生新的问题。

二、负债经营的含义、方式

负债经营是企业在已有的自有资金基础上,为了维系企业的正常营运、扩大经营规模、开创新事业等,所产生的财务需求、发生现金流量不足时,经由各种筹资管道,以负债方式,向企业外界筹措资金,使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及时到位,企业能顺畅运作,达到经营目标的一种经营方式。负债经营常见的方式有贷款、债券融资、租赁、商业信用。

三、负债经营优势分析

(一)迅速筹集资金,提高企业的经营规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企业必须不断开拓创新,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但是,企业单靠自身积累不仅在时间上不允许,而且在数量上也难以适应其发展的需要。企业通过举债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筹集足够的资金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获得财务杠杆效应。杠杆利益是指利用债务筹资所产生的固定费用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收益。财务杠杆效应大小的指标就是财务杠杆系数(DFL),即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即DFL=EBIT/(EBIT-I),可以看出,在总资产利润率大于负债利率的前提下,借入资本越多给投资者带来的额外收益就越多。

(三)降低资金成本,获得节税收益。负债经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因为对于投资者来讲,债权性投资收益率相对固定,一般都能够按期收回本息,投资风险较小。因此,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一般较低,企业的资金成本相应也较低。同时,企业可以从负债经营的“减税效应”中获利,因为企业贷款利息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从而减少所得税支出,降低资金成本。

(四)减少货币减值的损失,即减少通货膨胀损失。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但企业负债并不随物价指数的变化而变化,而是始终以其账面价值来确认。这实际上是将通货膨胀风险转嫁给了债权人,减少了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

四、企业负债经营的消极作用

(一)借债不适度会使财务风险增加。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资本中由于负债资本比例的变化而给企业带来更大收益或造成更大亏损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的大小可以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由于负债需按期还本付息,如果企业某期生产经营不顺而发生亏损,无力支付到期本息,就可能被债权人强制申请破产,负债越多,這种可能性就越大。

(二)资产负债率过高会使企业面临资不抵债的风险。企业通过举债来进行筹资,负有到期还本付息的法定责任。如果企业出现如企业运用负债进行投资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率,或者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或者企业短期借款资金运作不当等情况时,企业的高额负债就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从而面临不能偿还债务的风险。

五、运用负债经营措施及手段

(一)确定企业合理的负债规模。

1.要确定最优的资本结构。正确把握负债的量与度,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率大于负债成本率是企业负债经营的先决条件,如果息税前利润率小于负债成本率,就不能负债经营,只能用增加权益资金的方法筹集。要适度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合理控制财务杠杆的负作用,充分获取财务杠杆效益和避免财务风险是企业一种两难的选择。

2.采用财务宽松政策,以保持适当的财务弹性。一方面,企业在经营状况良好时,要积累一些现金储备,当企业出现意想不到的投资机会时,可立即进行投资;另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作为债务人往往会限定企业最大的借款额度,企业在日常融资时,要尽量保持一定的筹资储备能力,这样,在企业未来出现意外的较大的资金需求时,可以迅速筹集债务,以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二)通过各种方式融入资金后,要管理好资金。

在投资、筹资等方面合理利用资金。在做投资决策时,应尽量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项目,以保证资金的快速周转。在资金的筹措上,也应以需求为依据,举债过多或过早都会使资金闲置,增加利息负担,造成资金浪费;举债不足或延迟又会影响企业经营,使企业丧失良好的经营机会。

(三)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体,通过建立有效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和评价。就是要以公司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 其变动等的分析和预测,及时发现公司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或潜在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判断财务危机的可能性。

六、结论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经营手段之一,运用得当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成为发展经济的有利杠杆。但是,如果运用不当,则会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会将企业推入到破产的境地。因此,企业必须考虑负债经营的利弊,树立风险意识,不断提高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余爱云.浅谈企业的负债经营.科技资讯.2009(06).

高校负债的形成原因及现状探析 篇7

一、高校负债问题形成的原因

高校负债问题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结合国家政策、地方政府和高校自身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可见:

1.高校负债是国家政策干预的结果

(1) 国家政策的鼓励。国家法律和法规鼓励高校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其中包含金融信贷、负债等手段。例如, 《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都有如此规定。 (2) 高校扩招的后果。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高校必须大量筹集资金来增加教学资源和扩建校舍, 以便能够接纳迅速增加的学生。 (3) 高校教学评估标准上调。国务院转发的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实行五年一个周期的全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1] , 高校为了取得一个好的评估结果, 不仅在教学质量上要不断提高, 而且在学校环境等硬件设施上也要加大投入, 如扩大学校面积、建设实验室、盖宿舍楼等。为了有足够的资金投入, 不得不向银行贷款。全国人大代表、江西师范大学原副校长蒋凤池在2007年两会上提出, 教育部实施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体系标准单一, 在客观上促动一些高校盲目发展。 (4) 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

2.地方政府的利益推动

地方政府在推动高校负债融资政策中发挥了特殊作用。1994年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 土地出让金一直作为地方政府的一项收入, 不纳入政府预算管理。高校扩招后, 不少地方政府积极投资开发高教园区、大学城项目, 希望由此一方面拉动城市社会、科技、教育的综合发展, 另一方面能增加土地转让金收入, 扩大预算外资金规模。这也为日后高等院校贷款规模的失控留下了隐患。

3.高等教育本身的局限性导致

(1) 高等教育事业收入有限。

从我国高等学校目前的经费收入结构来看, 除了财政拨款, 主要就是学生学杂费的收入。而收取的学杂费的标准是有一定限度的。学校的其它收费等, 就远超出了学生家庭支付能力。所以, 从家庭支付水平上来讲, 目前, 学费上涨空间已经很小, 所以高等教育事业的收入是有限的。

(2) 高校资金支出款项多。

虽然高校扩招和财政补贴可以给高校增加收入, 但是这部分增加的收入并不能完全用于建设和发展, 有一部分还要弥补人员经费、教学业务费、公务费的不足, 特别是近年来各高校普遍实行校内分配制度改革, 增设“校内津贴”, 这部分款项的来源主要依靠教育事业收入, 这样一来, 资金缺口愈来愈大。

(3) 大学城的兴建与大学合并之风导致。

从1999年开始, 银行与高校合作、高校与高校合并开发和建设大学城成为一种风潮。大学城被一些业内人士称为“教育地产”与知识经济时代的黄金组合。在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改革背景下, 各地对兴建大学城热情高涨。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已建和在建的大学城已有50多个, 而且争先恐后做“大文章”。如廊坊东方大学城投资达50亿, 宁波市高教园区投资32亿。虽然建设大学城所需投资有多种筹集渠道, 包括以政府投入为主, 或以社会投入为主, 多元化投入等方式。但无论哪种投资方式, 其最终的资金来源绝大多数都是银行贷款。据国家审计署2004年对杭州、南京、珠海、廊坊四城市“大学城”开发建设情况的审计调查结果表明, 银行贷款占建设计划投资的近1/3, 而实际取得银行贷款占已筹集到的建设资金的59.42%。

二、高校负债问题解决的路径

国家政策干预、财政投入不足、地方利益驱动、高校自身诸多因素和高等教育发展特点等原因造成了高校负债问题的出现。高校负债的结果也是利弊共存的, 但高校不宜长期负债运行, 全社会对高校负债问题都应高度重视, 共同出谋划策, 共同分担责任, 共同努力解决这一已影响并可能严重影响高等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难题。本文认为高校负债问题的解决应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高校共同负责:

1.学习欧美和日本模式, 加大财政投入, 协助高校解决负债问题。

海外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有三种模式:欧洲模式、美国模式和东亚 (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 模式。欧洲高校的经费主要依赖政府的财政支出, 家庭的直接负担比例极小;美国的高等教育分为政府公立大学 (主要是州立大学) 和私立大学, 在成本负担机制方面, 政府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在GDP中所占比例达到国际较高水平, 但是个人或家庭的负担比率也同样处于较高的水准。日本政府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 由于私立大学经费基本依赖学费收入, 国立大学也需要缴纳较高的学费, 所以个人或家庭的负担比率也处于较高水平。2007年9月12日, 教育部长周济表示各级财政均增加投入帮助高校偿还2000多亿的基本建设债务, 并得到银行方面的支持, 把短期借款转变成长期借款, 而且强调高校可以在各地政府支持下采取一系列措施偿还债务, 如通过校园土地置换偿还债务。

2.公办高校进行改制, 实现一定程度的市场化, 实行股份制改革。

高等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 政府并不负有义务办高校的责任。中国的教育还比较落后, 义务教育尚且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 在目前的状况下, 中国完全应该而且可以把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部分转交给社会。在欧美发达国家, 高等学校大多是私立的或半私立的, 包括哈佛、耶鲁等世界著名大学均属此列。我国高校可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建立大学理事会, 作为大学财政与行政的最高决策机构。理事会以独立理事为主, 校长由这个理事会选聘, 并对理事会负责。大学的重大建设发展项目, 必须由该理事会审议。这样, 大学将成为一个独立的法人, 理事会将是一个信托机构, 接受政府拨款和捐款, 并尽到合理使用资金的法律责任。

3.借鉴企业改革经验, 对高校实行“债转股”改革。

教育部、财政部有较明确的思路, 高校欠债将全部由自己买单。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实施难度非常大。全国政协在高校欠债的报告中建议, 应尽快着手对高校贷款实行贴息政策, 由中央、地方和高校各自承担一部分的利率负担, 同时国家发行教育国债, 这样中西部义务教育的欠债和高校的合理贷款就可以得到基本解决。

4.地方政府从财税、贴息等方面给予高等院校支持。

地方政府与高校开展全方位合作, 为高校人才引进创造条件, 为教学、科研新课题研究提供经费支持, 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环境等, 这些合作既能缓解高校负债带来的财政危机, 又能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如浙江省为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所采取的各种制度创新, 包括开征城镇地方教育附加、开征汽车年检地方高等教育费附加、开征建筑地方高等教育费、利用土地政策支持高教园区和新校区建设等。该省在199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8.96%, 高考录取率只有35%, 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 毛入学率则达到34%, 跃居全国省区第一。浙江省的做法值得深入研究和全面的分析。

摘要:高校负债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就高校负债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并从国家、地方政府和高校本身三个方面阐述了化解高校负债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负债,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高校负债的成因分析及缓解之道 篇8

一、高校负债的成因分析

(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与政府提供的资源不成比例是导致负债的直接原因

我国高等教育近10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98年我国全日制高校招生规模为108万人,而到2007年已扩大到567万人。高校大规模扩招以及搬迁、合并,使得高校对固定资产特别是土地、房屋、教学设施的投资成倍增长,而我国教育投入增速低于GDP增速,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为7%,而我国从未达到4%,各级财政对高校教育经费有限,财政拨款的绝对数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许多高校当年收入不及当年支出的20%,高校预算赤字已经相当严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根据各高校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上报的数字汇总,大学以圈地、扩建或参与大学城建设等为目的投资过程中,银行贷款占到学校基建总投资的80%以上。

(二)政府部门在推动高校负债融资政策中发挥了特殊作用

高校扩招后,不少地方政府把城市管理和市场运作等手段运用到高校管理,积极投资开发高教园区、大学城项目,希望由此一方面拉动城市社会、科技、教育的综合发展,另一方面能增加土地转让金收入,扩大预算外资金规模,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而教育部始于2003年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央属和地方院校采用统一的评估指标体系,一些资质欠佳的高校在评估过程中投入较大。另外国家在发放教育国债资金时,要求地方政府和高校必须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为了得到补助,高校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只好向银行贷款来筹集配套资金。

(三)金融机构风险警惕性较弱

高等教育发展形成的社会需求被认为是为数不多的“卖方市场”,加上国有企业经营不良的影响,金融机构开始把高校作为一个具有信誉和还款保证的贷款对象,主动向高校放贷。近年来,各大商业银行竞相与高校签订“合作协议”,给予高校的授信额度有的竟高达50亿元。商业银行之所以不顾放贷风险如此授信,原因是国有高校在体制上享有政府信用的支撑,政府实际上就以一种“隐性担保”的方式为公立高校贷款提供了担保。在银行看来,这种“隐性担保”表达为当高校资金运转困难无法偿还贷款时,国家绝不会坐视不管。

(四)盲目扩张和不合理的开支是引起负债增加不可忽视的因素

近年来许多学校进行合并、升级,由学院改成了大学,中专改成了学院,高校之间盲目攀比。在行政化的大学治理框架下,作为书记、校长,必须创造出能够让上级政府看得见的学校“大”发展政绩,于是在不考虑学校财力状况和偿还能力的情况下,纷纷向银行借款。

二、缓解高校负债压力的途径

(一)改革教育体制,加强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投入

在2007年9月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介绍高校债务问题时表示,现在已得到银行界支持,将把一部分短期银行贷款转变为长期贷款,同时政府将加大财政投入,逐步偿还基本建设债务。部分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帮助高校承担责任,如江苏省通过“三三制”来化解现有100多亿元债务,浙江省财政将拿出40亿元为高校贷款贴息。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高等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相对稳定招生规模。这为今后高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政府应改变现行的政府投入模式,可将分配经费的权力下放给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委员会,全权决定每年国家教育资源的分配:以各高校的定位和培养人才的层次制定相关的硬性生均投入基准,且在拨款指标下达前,对全国各类大学的资源配置作彻底调研,以各项综合指标为依据分配教育资源。同时对高校贷款设立上限额度并进行审批。在每个学校建立资金模型,对其收入状况、财务状况等进行监控,据此判定其贷款上限额度,并设置预警指标。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日常维持和发展的财政投入,同时对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及教学设备等教学基本设施的贷款项目进行全额贴息,或允许通过贷款来支付利息,减轻高校短期还本付息压力。

改变现有的政绩考核标准,建立科学的升迁机制。笔者认为,应将高校领导升迁的决定权由上而下转到高校领导所服务的学校。

(二)彻底破除政府信用担保,促使高校融资市场化

要对大学治理体系进行改革,实现政府、大学分开。可根据海外办学的经验,建立大学理事会,作为大学财政与行政的最高决策机构。理事会以独立理事为主,校长由理事会选聘,并对其负责,大学将成为一个独立的法人,理事会将是一个信托机构。金融机构应加强对高校贷款管理,建立有效的贷款监控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逐步规范高校贷款行为。通过对国有高校融资体制彻底破除政府信用担保,让高校融资走向市场化。

(三)拓宽高校融资渠道,健全高校财务制度,提高财务效率

鉴于目前高校融资渠道的单一,可以考虑如下途径:1.积极利用民间资金,如校企联合办学就是一种不错的方式。2.在确保教育主权不受侵犯的前提下,采用和国外高校办学机构联合、合作、合资办学的方式,合理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以及跨国公司对高校的科研投资,吸收外资介入我国的高等教育市场。3.通过“转让——运营——移交”的形式,高校可将已建成的某些基础设施项目作价后转让给其他社会资本,高校以收回的资金进行新的项目建设,受让方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经营权,期满后无偿将经营权移交给高等学校。4.组建高等教育基金,制定专门的法规和制度规范基金操作行为,使高等教育基金的高效运行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另外可借鉴国外教育彩票以及我国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的成功经验在我国发行高校教育彩票。进行土地置换也是融资化解高校债务问题的有效途径。

高校在拓宽融资渠道的同时,应健全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在资金使用上坚持量入为出,积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目前,教育部已出台了各部属高校领导离职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规定,但仍需要进一步创新高校财务监督方式,加强高校管理者的债务危机意识,建立负债筹资及使用情况的报表制度,促进高校职能的彻底改变,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债务泛滥的问题。

(四)建立高校举债预警系统,防范高校债务风险

2004年7月,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同时还制定了《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控制模型》,通过一系列参考指标测算高校举债风险,如年末对外负债总额、年末对外负债总额占学生总经费收入的比重、年末净存款占学校支出的比重等指标。对贷款规模过大的高校给予风险预警,及时防范潜在的财务风险,确保高校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各高校应采取措施,全面清理学校贷款项目,认真分析本校贷款的规模和风险状况,并结合实际调整建设规模,研究制定强化贷款管理的具体方案。高校主要领导人作为责任人要签订债务责任状,如果因盲目举债造成浪费、损失,要追究责任。

高校负债原因分析 篇9

根据《2007年中国教育绿皮书》披露, 到2006年底, 全国高校贷款规模就已经扩大到4500亿元到5000亿元。也就是说, 巨额贷款与政府拨款、学费收入一起成为高校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这些借入的贷款主要用途是用于修建快速扩招中的高校迫切需要的基础设施。由于没有国家的优惠政策扶持和照顾, 高校贷款种类主要是商业贷款, 金额巨大, 借款期限短, 并且九成以上是信用贷款和质押贷款, 贷款利息相当高。在这些高额商业贷款利息的重压下, 许多公办高校的日常运行状况已经显现困境。

二、公办高校的准公共产品特性

准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或有限的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 它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所谓公办高校的准公共产品特性主要表现在:公办高等教育的设立、管理、运行和发展, 是对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即公办高等教育有着正的外部效应并能增加国家和社会收益。因此, 要想正确分析高校负债的原因和根源, 就一定要结合公办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准公共产品的特性来分析。

三、高校负债原因及根源分析

1. 高校巨额负债的直接起因是国家的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持续扩招政策。

1999年5月, 教育部宣布大幅度扩大该年度的高等教育招生规模, 并且在以后的几年持续、大规模的扩大了高等学校的招生数量。高等院校扩招带来学费收入增长的同时, 更多的是对高校教学和生活等基础设施使用过度的压力。高校面临的问题是, 由于学生生活、学习所必须配套的硬件设施的建设速度和完善程度, 以及经费收入远远跟不上扩招规模增长的速度, 这使得高校有限的教学资源日趋紧张。为缓解扩招带来的校舍、教室及其他基础设施过度使用的紧张态势, 扩大基本建设规模、加快基本建设速度成为许多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财政拨款根本无法满足基建需要的现状中, 高校只好进入社会寻求新的资金来源。利用国有银行的商业贷款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解决高校基建经费来源匮乏的问题。因此, 公办高等教育的负债扩招的实质就是:准公共产品为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 为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所采取必要措施, 或者说高校负债的实质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公共高等教育实现自我拯救、自我发展的重要举措。

2. 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特性的管理体制是公办高等院校巨额负债的主要成因之一。

公共高等教育都是由国家和政府统一审批、集中管理的。公共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招生计划, 以及教学目标都是以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为最终目的, 而且在公共高等教育经费的核拨额度、收取标准及经费使用等方面, 国家和政府也都有着严格的审批和核查程序, 公办高等院校的自主权是非常有限的。

对于大多数公办高等院校来讲, 其经费的主要来源仍然依靠两个渠道:一是国家财政拨款, 二是向学生征收的学费。高校每年的财政拨款是国家预算的组成部分, 基数、比率是国家按一定标准制定的, 增加和扩大财政拨款额度是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而影响学费收入总量的招生规模和学费收取标准则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来审批和调整的, 高校本身是不能擅自随意变动和提高的。国家对于学费的收取标准和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和标准:即国家明文规定收取的学费必须不少于25%要用于返还学生, 另外不少于2 0%要用于弥补教学经费的不足, 同时还有不少于1%的比例要用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上。这样, 最多只能剩下54%的学费可以被学校用做解决办学的资金缺口, 弥补财政拨款的不足。即便是这54%学费收入的使用, 也是基于学费收缴成功之上。然而, 由于学生缴费不及时, 至使高校学费收缴欠账问题开始成为一个重大问题。尽管各高校竭尽全力, 但学费欠缴还是越积越多, 对于本来资金就捉襟见肘的高校来说, 无疑是雪上加霜。基于如此匮乏的资金来源, 高校想要生存并发展, 只有寻求其他途径解决经费来源, 而最简单、快捷、安全的增加资金方式就是去大银行借款。

3. 国家长期对高等教育的低规模、低水平投入是公办高校巨额负债的另一原因。

公共高等教育连续、大规模的扩大了招生规模, 使得中国高等院校招生毛入学率从1978年的1.9%飞速攀升到2008年23%, 大学毕业生超过2000万,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也由此跃居成世界第一位。虽然, 国家一再提出重点、大力发展公共教育, 并在1992年国务院的常务会议上曾提出:到2000年我国的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达到4%。但时至今日, 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仅没有达到4%, 甚至超过3%的年份也只有2006年3.01%和2007年3.32%, 连印度 (3.7%) 和巴西 (5.2%) 都不如。可以看出, 国家长期对高等教育的低规模、低水平的资金投入, 是造成高校巨额负债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总结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 高校巨额负债直接原因是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 实质原因则是国家和政府对公共教育管理体制和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公共高等教育的负债现象实际上就是高校做了国家应做的事情, 承担了国家应负的责任。

高校负债经营思考 篇10

高校贷款苦乐不均。《高校负债问题的专题研究》报告是北京大学教育经济所用了一年的时间完成的, 在该报告中, 课题组走访了14家高校, 这些高校分别来自东部和西部的两个省, 类型也包括很多种。在对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了调查之后, 课题组从中发现负债规模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高校的类型、规模和社会声望;另一方面就是贷款规模。有两个特点:一是本身有很充足的财源;二是越来越低的财务效率。在银行的贷款体系中, 银行确定高校名誉和还款能力的重要标准是高校是否成功进入到“985工程”。

二、高校负债经营存在的问题

(一) 还款渠道单一。

大多数高校一般都制定有还贷计划, 它们的还贷计划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学生每年交的学费;二是政府给予的财政拨款。把学费的收入作为还贷来源的缺陷是:生源的减少, 使高校面临着激烈的生源竞争;把财政拨款列入还贷来源的缺点是:财政拨款的增加被国民经济形势所限制, 而且国家的宏观政策也对财政拨款产生了影响, 拨款的数额被限制。所以说, 单靠财政拨款给予的数额, 解决经费的支出都很困难, 更别说拿去还贷款, 因此不能把财政拨款列入还贷的渠道中。

(二) 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自“九五”计划开始以来, 来自于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经费越来越多, 同时又实行了高校收费这一制度, 高校办学所需的费用总额越来越大, 多种途径筹集教育所需经费的格局已经接近完善, 高校的正常发展得到了保证。但一直以来, 因为政府在对高校的教育事业给予投入时欠下的账太多, 高校的办学经费供不应求, 特别是基本建设经费, 才会出现高校教学设备的老化和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如果说还要坚持原来的发展模式, 在高校规模需要不断扩大的时候, 它的教学基础硬件设施却不能够及时的跟上, 这将会使高校很难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秩序, 从而对高校和高等教育以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 教学评估政策推波助澜。

在国务院转发的《2003~2007年振兴教育计划》中提到要“实行每五年就评估一次各高校的教学质量的制度”, 也就是说教学水平评估制度将会以周期性的特点展开, 在全国范围内有1, 300多所普通的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被评估。高校要在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 还要致力于建造好硬件设施, 比如宿舍和实验室的建造等, 为的就是能够在评估时有一个满意的结果。每个高校都想让教学水平达到标准的要求, 并且招生数量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学费收入和财政投入弥补不了资金的缺口时, 高校就不得不开始实行负债经营。

(四) 银行方面的问题。

高校负债太多已经变成一个很大的问题, 按照正常情况来看, 很多高校几乎已经没有能力去偿还那些负债, 在这种情况下, 银行应该已经感到危机来临。但我们却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高校的资产负债率那么高的情况下, 几乎可以说是没有能力去偿还, 但是银行还是会争着去为其提供贷款。这是因为高校特殊的体制可以使它“隐形”的得到政府信用给予的支撑。而银行通常会忽视这背后其实存在着很大的信用风险, 国家信用担保其实是一种隐形的担保, 因此到最后也只能成为一个无法保障的承诺。银行倾向于向大学放贷, 其实是看上了大学的两个“优点”:一是高额的学费和扩招的学生;二是除了民营外, 其他大学毕竟是政府的, 政府不可能看着它还不起钱不管, 对大学放贷, 有很大的保险系数。

三、高校负债经营对策分析

(一) 创造新的资金来源。

当前, 高校在接受投资时, 回顾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 曾经有一些国家为了推动高校的发展, 用土地来作为最主要的调控方式和优惠政策, 如日本、美国等。在所有和土地有关的政策里, 比较常用的手段是允许高校进行土地置换。高校在建设新校园的过程中, 为了得到位于市郊的大面积土地, 用市区内的旧有校园来作为交换, 这就是高校的办法。

(二) 建立健全内外部审计制度。

我国当前的高校内部审计机构不够健全, 在机构的设置上就有明显的不足之处。河南省某高校签订的“时间差”贷款协议, 警示各高校在以后的贷款工作中需要注意到以下的几点:第一, 应该由高校的主要负责人管理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 直接向负责人汇报工作。这样高校负责人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从而做出迅速的反应,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二, 审计不应该只是针对高校的财务数据, 校园的各类建设项目和贷款资金的使用也应该计入审计的范围里;第三, 审计人员应具备专业的工作素质, 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如果该校能有一个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 在贷款前内部审计部门能够认真审查该校的负债情况, 发现并去阻止这种恶性循环, 那么该校将会避免走上严重负债这条路。

(三) 逐步增加教育投资, 引入外部资本。

之所以会造成高校负债这一现象, 主要是因为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在我国, 对高校的教育事业进行投资的主要为政府, 但是随着高校的发展, 它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 政府目前给予的财政投入已经满足不了这一需求了, 因此要想使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够有足够的经费, 国家应该推动高校办学的多元化, 使高校能够有越来越多的资金来源渠道, 比如引进外资、民资等各种方法。一是借鉴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良好的经验, 支持建立捐资助学这一制度, 并且努力的完善税收优惠政策。要不断地使捐助法规和税收优惠政策得到完善, 以使捐助的人可以得到名誉和经济双方面的回报;二是通过多种措施来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本进入高校, 如成人教育、各种资格证书的培训等教学服务种类, 由此产生的收益可以用来推进高校的后勤建设等, 这样一来, 因高校扩招而产生的宿舍不够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四) 银行应对措施。

为了能够使高校的信用贷款机制越来越完善, 金融机构对高校授信的评价体系也越来越正规, 只靠政府教育管理部门来评价高校的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是不合适的, 要对更好的高校评价办法进行积极探索。以金融机构为主、参与者为中介组织和教育机构, 形成以市场为导向, 以确定高校的信用等级为目标, 使银行能够给高校提供一个合理的授信额度为最终目的的评价体系。在评价了高校的专业分布、办学质量、就业率、在社会上的声誉和信誉、市场前景、还债能力等因素后, 金融机构会综合这些因素来确定贷款规模, 政府不用提供付息承诺, 不用进行资产抵押, 也不用提供担保。

摘要:当前, 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负债经营,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的发展, 为高校带来了资金, 但在负债经营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不利影响。本文通过了解高校负债经营现状, 分析高校负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校,负债经营,负债风险

参考文献

[1]樊文英.高校负债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师, 2011.6.

上一篇:美国联邦信息处理标准下一篇:石油行业央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