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负债融资问题

2024-05-12

企业负债融资问题(精选十篇)

企业负债融资问题 篇1

民营企业在扩大经营中, 最为突出的困难就是融资问题。由于商业银行对于民营企业一贯的信贷“歧视”。使得在有些地区, 民营企业成为信贷风险防范的主要对象, 而急需资金周转的负债民营企业更是如此。即使在股权市场已经十分发达的美国, 制造业企业仍然保持着50%~60%的平均负债率。缺乏发展资金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本文针对这一问题, 对负债民营企业融资问题进行博弈分析, 并提出政策建议。

1 负债企业再融资博弈模型的构建

面对资金链断裂困境时, 不少民营企业选择从民间渠道筹资。但通过商业银行贷款融资, 才应该是主要途径。民营企业在向银行获取融资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在同银行进行博弈的过程。且由于银行不完全了解企业的信用现状, 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 满足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基本条件。

下面我们对这个博弈模型进行假设。两个参与方 (银行和企业) , 企业向商业银行发出借贷申请, 银行对各阶段市场投资情况进行分析, 决定对企业是否给予贷款。博弈双方不存在任何形式的串通。

假设1:企业现有资本总额为M (万元) , 其中企业权益资本为 (万元) , 负债资本为m (万元) 。除此以外企业无其他任何负债, 且企业的全部负债均来自银行。

假设2:企业由于生产经营需要向银行提出申请, 拟贷款r (万元) 。

假设3:若企业经营良好, 利润产出较高时预期产出h (万元) ;反之, 利润产出较低时预期产出l (万元) 。且假设在利润高时, 企业愿意按期偿还银行贷款, 低利润时, 企业以无盈利为借口, 不愿意按期偿还银行贷款。

假设4:贷款利率为α。

银行在企业高利润的情况下预期收益为 (万元) , 在低利润的情况下预期收益为 (万元) 。若银行不采取贷款行为, 企业无法继续进行生产。此时, 对于 (万元) 的先前负债, 企业可以采取的博弈策略有两种, 一是企业遵守合同, 无论银行是否追加贷款给企业, 企业仍然按期偿还银行贷款, 则此企业亏损 (万元) ;另一种情况是企业认为银行未追加贷款, 致使企业资金链断裂。不按期偿还银行贷款, 使得银行贷款成为呆账, 则企业亏损m (万元) 。根据上述假设, 我们用图1中的扩展形来表示上述的博弈模型。

2 模型分析

从上述模型建立过程可知, 企业扩大经营的预期收益是不确定的。民营企业是否可以按期偿还银行贷款, 取决于自身的经营利润和信誉程度。假设银行选择继续贷款的概率为, 选择不再贷款的概率为;企业选择按期还款的概率为, 不按期还款的概率为。即此时, 商业银行的期望收益函数为:

整理得:

上式函数式对求微分, 得到银行最优的一阶条件为:

类似地, 企业的期望收益函数为:

上式函数对求微分, 得到企业最优的一阶条件为:

则银行对企业的风险投资的纳什均衡策略为::

上述分析可知, 负债企业成功再融资的概率为:

其中, x为企业再贷款前的负债额。

3 结论

首先, 经营平稳的企业更易得到银行的贷款。负债企业融资成功率大小与企业利润稳定性成正比。从上式明显可以看出当企业利润差 (h-l) 减小时, 即企业在一段时间内收益没有大的起伏, 则银行对该企业的追加贷款概率就上升。

此外, 银行引入贷款偿还激励机制有利于银企间双赢。假设银行为了激励负债企业偿还贷款, 承诺退还款民营企业X (万元) 。用来表彰该民营企业重信誉的行为。这样此时博弈模型的描述如图2所示。

此时银行的期望收益函数为:

整理得:

银行最优的一阶条件为:

可以看出, 对负债的民营企业采用偿还激励策略后, 民营企业的还款概率大大提高。为了提高自己融资成功率, 负债民营企业将会自动选择期望收益最大的策略。同时, 此举也利于民营企业树立良好的自身信誉, 提高信用评分等级。因此, 商业银行在对民营企业借贷中, 引入偿还激励策略, 对银企双方来说是一个双赢帕累托的选择。

摘要: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缺陷和金融机构供给不足, 我国民营企业很难通过资本市场和债务市场融资。本文针对民营负债企业融资问题, 运用博弈理论, 构建负债企业和商业银行博弈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提出负债企业融资问题的纳什均衡策略。

关键词:负债企业,融资难,博弈,纳什均衡策略

参考文献

[1]肖条军.博弈论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4.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6.

[3]AMANO M.Credit.rationing of a bayesian bank with simple screeningtechnologies 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 1999 (61) .

[4]佟国琪.浅谈企业负债筹资的风险防范[J].财经投资, 2002 (2) .

[5]李威.基于信用博弈模型下的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策略分析[J].征信, 2011 (3) .

[6]胡海军, 王明伟.风险投资中委托代理问题研究述评[J].投资分析, 2007 (9) .

企业负债融资问题 篇2

负债融资的优点:

1)股权投资人可以保持投资比例。

采取举借负债融资的方式筹集长期资本,不会影响原股东的持股比例,也不会影响其控制能力。

2)企业采用负债融资方式,还债压力小。

债权人除具有按期收回本金和取得利息的权利外,不享有任何其他权利,也不承担任何其他义务。

3)负债融资的利息支出可以抵税。

举借债务发生的利息可以在缴纳所得税之前予以扣除,从而减少企业的现金流出量。

负债融资的缺点:

1)举债经营时的财务风险大,缺乏财务上的灵活性。

负债融资的利息是企业根据合同必须承担的一种长期性固定支出,到期必须偿还。

2)企业的经营决策,尤其是财务政策往往受到债务合同的制约和限制。

3)负债融资改变了企业的资本结构,从而降低了企业未来的借债能力。

权益融资的优点:

1)权益融资具备灵活性。

企业发行股票以后是否分发股利主要取决于企业盈利状况和财务状况。当发生资金周转困难时,企业可以不分派现金股利或者分配股票股利,甚至不分派任何形式的股利。股票到期不需要企业偿还。

2)权益融资所筹集的资本具有永久性。

权益资本是企业最基本的资金来源,它可以增强企业负债的能力,容易吸收资金。

权益融资的缺点:

1)存在影响投资人投资比例或转移企业的控制权的风险。

股份制企业,若采用增发股票形式筹集长期资本,可能会影响原有股东的持股比例,从而影响原股东对企业的控制能力或权限。

2)权益融资的成本高。

当企业资产利润率高于长期债务利率的情况下,所有者可以享受其剩余的盈余。

3)企业采取权益融资方式,不会享受税收优惠。

企业负债融资的能力与策略 篇3

关键词:企业 负债融资 能力 策略

引言

在当前企业日益扩大发展规模的大背景下,其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撑自己的经营发展。这就自然而然出现了负债融资的经营模式。所谓负债融资就是指企业通过举债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它属于企业筹资融资的一种方式。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并具有必须偿还的特征。如果企业的偿债能力不够,将引发负债融资风险,进而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开展,不仅影响到企业的信誉与形象,严重的情况下还有可能导致企业的破产或倒闭。

1、我国企业负债融资中的问题分析

1.1、负债融资过度

我国企业在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一些上市企业的债权性融资比例逐渐增加,一些企业甚至呈现出双倍或者几倍的比例在增加负债融资的数量,这些负债融资的数额的大幅度攀升,实际上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一旦处理不好,这些过高的财务杠杆将大大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潜在的财务危机。

1.2、对负债融资的认知不够

我国的企业在进行负债融资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是较为重视债权融资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企业就开始只重视股权融资而轻视负债融资。这就导致了我国一些企业的负债融资比例过小,尤其是存在着结构失衡的现象,使得企业在债券市场上的发展动力受限,而且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完善,且长期贷款的风险日益增加,使得企业负债融资的渠道不够通畅。

2、我国企业负债融资问题的应对策略

2.1、企业应该合理运用资本结构的激励效应

这就是说,企业应该从资本结构方面入手,通过在某种情况下改变资本结构来传递有关企业获利能力以及风险状况的具体信息,尤其是在当前企业面临着不够对称的信息时,更应该让外部投资者更为清晰的了解到企业债务水平的真实情况,在让资本结构具备较高效应的同时,更要让投资者明白企业财务方面的压力,从而形成一种合理的信号激励机制。因此,我们说,企业应该慎重的考虑好自身的资本结构状况,即要充分考虑到自身无形资产的较大不稳定性而适当降低自身的负债比率,尽可能的保障自己具备较高的偿债能力。

2.2、企业应该确定适当的负债融资比例

企业在面对负债融资问题的时候,可以科学利用财务杠杆来提高自己的主权资金收益率。一方面,企业不能够过分依赖于财务杠杆,否则将陷入到财务风险当中去,一旦环境恶化或经营不佳,将导致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反而会产生财务杠杆的反作用力。企业还应该充分考虑到折旧费用抵税的问题,尽可能的详细了解并分析国家相关税收政策的相关规定,尽可能的保障企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同时,企业还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掌握最佳的负债规模。这就是说企业应该把握好自身的负债融资的度,要能够根据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来确定企业进行融资的最佳规模,可以采用负债临界点法来确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把资产负债率控制的一定适度的范围以内,也可以让企业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无论是何种情况,都要保证主权资金与负债资金之间的恰当比例关系。

2.3、企业应该确定适当的负债结构

这就是说企业在进行负债融资的时候,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融资环境的变化发展来确定一个较为合适的负债结构,而不应该盲目的与其他行业或企业进行比较,尽可能的保持自身的负债结构科学合理化。因此,这就要求企业的进行负债融资时,充分考虑到债务来源的结构合理配置问题,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对负债融资进行一定的约束,要认真分析各种负债融资方式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尽可能的进行最佳的融资组合,控制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平衡度。当然,企业也离不开对相关资金的投向进行结构分析与了解,要强化这方面的经济评估论证工作,确保负债融资的资金投向准确与合理。

2.4、企业应该增强自身的变现能力

我国企业在进行负债融资的时候,应该首先确定合适且最佳的筹资方式,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来制定出几种可行的筹资方案,确定资金来源的合理结构,并增强筹资的机动性。同时,企业还应该加速资产的流动性能,增强自身的变现能力。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要从市场的角度来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与财务信息网络系统,并基于此更好的预防财务风险,还可以制定出更为实际有效的风险规避措施。这就是说,企业应该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加快资金周转率,加强生产经营中的综合平衡,提高生产服务质量,盘活企业内部存量资产等,让企业具备较高的资金变现能力。

2.5、企业应该做好财务风险的预测工作

这就是说,企业应该在进行负债融资的时候,采用较为宽松的财务政策,努力保持适度的财务弹性,一旦企业出现生产经营的困难时,还可以尽快筹资来度过难关。企业还应该坚持资金集中管理的原则,努力防止资金的分散,提高各种资金的利用率,努力开展信用筹资,从而强化各种财务风险的预测与预防工作。当然,企业要想真正加强自身的财务风险预防能力,还应该从思想意识方面来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理念,采用定量与定性的预测方法来确定生产经营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财务信息发展战略目标,并建立可靠的财务信息网络系统,为企业准确的识别财务风险提供有利的条件,进而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能力。

3、结语

总之,我国企业应该在进行负债融资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实际生产经营状况与市场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确定合理的负债融资规模,比如说,每股盈余无差别点法、比较资金成本法、因素分析法等,从而掌握最佳的负债规模,确定适度的负债结构,保持固定资产与长期负债比率的合理化,加速资产的流动性,增强资产的变现能力,进而真正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降低筹资风险。

参考文献:

企业负债融资的财务效应 篇4

近年来, 随着我国加大了对各类企业的政策扶持, 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国家的一派大好形势下可以采取负债融资的形式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很多企业在这一利好的形势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 负债融资在为企业的扩张提供条件的同时, 我们还必须清楚地看到, 由于企业面对的发展因素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 这种过快的扩张必将为企业的经营带来风险。有的企业也会由于负债融资轻者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 重者将会导致其走向倒闭。可见, 负债融资就如同一把双刃剑, 再为现代企业带来巨大发展前景的同时, 也使得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危机重重。因此, 在面对重重困难时, 现代企业如何才能科学的、有效的运用负债融资这把双刃剑?作为各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负债融资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现代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演越烈,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 面对这样的复杂环境, 现代企业就必须对负债融资的财务效应做出宏观把握和调控, 通过有效的构建现代企业负债融资的财务效应使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得以实施, 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二、现代企业负债融资带来的积极财务效应

负债融资为企业带来可迅速的、高效的筹资途径, 企业负债融资的财务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1. 能够帮助现代企业合理避税

负债融资能够帮助现代企业实现合理避税的效果。我国财政部颁布并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中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即:企业在身产经营过程中国, 如果向银行登记人工机构进行贷款融资, 那么产生的利息支出将根据实际发生的数额进行扣除。因此, 现代企业进行负债融资时, 企业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帮助企业合理避税, 减少企业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有效控制企业的成本。

2. 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

负债融资能够帮助现代企业提高负债在企业总资产中的比重, 使得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所占的比重下降。如果企业的投资人对企业的投资额不变, 那么其持股比例一定会提高, 也在无形中提高了投资人的声誉利益追索权。另外, 企业的负债融资增加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破产的可能性。为了使企业的经营发展不受影响, 大部分企业的经营者都会积极地、努力地工作, 最大限度的节省自己的个人开支, 并号召全体员工节约成本;同时, 企业的经营者在负债融资后会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对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可见, 负债融资有效的激励了企业经营者的工作积极性, 为企业价值的提升而努力。

3. 有效的实现信息传递

目前, 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明显, 而负债融资的实施将帮助企业向市场传递可靠的信息。一般而言, 很多投资者并不完全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与实际情况, 而一旦上市企业进行负债融资, 那么, 投资者很快就能通过相关的资料了解到企业的真正目的, 到底是为了通过融资圈钱?还是通过融资进行投资?换言之, 大部分企业的投资者都很难把握企业的基本信息与核心内容, 因此, 这也就导致有的企业在选择进行股权融资时由于不被投资者所信任而导致投资的失败。可见, 负债融资具有较强的信息传递的作用。

4. 在一定条件下为企业带来利益

一般而言, 这个条件主要是指通货膨胀的情况。我国相关的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当出现通货膨胀时, 企业针对负债的偿还, 仍以原有的账面价值作为偿还的标准进行, 不必将通货膨胀的原因考虑在内。这就使得现代企业在实际还款时的价值低于融资借入的价值。可见, 负债融资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并不会因为货币的贬值而多支付利息, 相反还会增加企业的利益收入。

5. 会给企业带来杠杆利益

财务杠杆又被称之为融资杠杆。一般而言, 企业在负债融资中, 银行等金融机构支付的利息并不会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而发生太大的转变;更不会由于企业自身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导致企业经济利益下降就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少支付利息;而当企业的利润增加时, 企业也不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多支付利息。另外, 由于这些利息费用必须在企业缴纳所得税之间予以抵扣, 那么, 在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状态下企业进行负债融资的投资利润产生的利息, 在支付后都转化成了收益, 从而让企业获益。也就充分体现出负债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

三、企业负债融资的消极财务效应

1. 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加

在企业的正常经营中, 如果企业的负债比率超过了企业的标准值, 必定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负债比率主要是指资产与负债之间的比率, 他是反应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一旦企业的负债比率增加, 那么企业的财务风险也相应的增加, 企业实际赚取利润的能力也会增强。但是, 当企业的资金链出现问题时, 如果一味的凭借欠款进行维持, 那么负债率必定增加。因此, 企业的负债融资过程中必定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

2. 企业的财务危机成本增加

现代企业的负债融资一方面帮助企业增加了资产, 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的压力。负债融资中产生的本金、利息都是企业在负债融资中必须承担的义乌。如果企业无力偿还这些债务, 必定为企业的财务带来危机。一旦出现财务危机, 必将增大企业的财务成本, 从而减少了企业的现金流进。

总之, 如前所述, 目前我国现阶段企业负债融资的财务效应既有正面的作用, 也有负面的效应。作为现阶段现代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途径, 企业一定要选择好负债融资的方式, 从而有效的保障负债融资财务效应的积极作用的发挥, 并合理的规避负面效应的发生, 为企业的做大做强奠定基础。

摘要:负债融资作为现代的影响重要财务治理工具, 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的股权成本, 企业的经营者也会在负债的压力与约束下努力经营, 为企业的发展尽心尽力, 并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果。本文将就现代企业负债融资的财务效应进行分析。

关键词:企业,负债融资,财务效应

参考文献

[1]唐晓瑭.大唐国际负债融资效应的研究分析[J].商业会计, 2013 (13) .

对国有企业负债经营问题的探讨 篇5

一、国有企业负债经营的利与弊

1、负债经营的积极作用。(1)负债经营可以使企业获得财务杠杆效应,提高每股收益。由于企业支付的债务利息是一项固定支出,在企业总资产收益率发生变动时会使权益收益率带来更大幅度的变动。由于这种杠杆效应的存在,当总资产收益率增长时,每股收益的增长幅度比总资产收益率增幅更大,并且在总资产收益率大于债务利息的情况下,增加负债更有利于股东收益的提高。(2)负债经营可以减少货币贬值的损失。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利用举债扩大生产规模比自我积累资本更有利。因为企业实际偿还的负债是以账面价值计算的,债务人偿还资金的实际价值比没有发生通货膨胀时的账面价值要小,即此时债务人可以将货币贬值的风险转嫁到债权人身上。(3)负债可以使企业获得减税收益。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负债利息要在税前支付,在经营利润相同的情况下,负债经营企业与无负债经营企业相比,会由于上缴所得税的减少而获得节税收益。(4)负债经营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综合资本成本。一方面,企业借入的资金,无论盈亏均应按期偿还利息,对债权人来说相对投资风险小,因此其要求的报酬率较低,所以可以降低筹资企业的资本成本。另一方面,负债经营取得的节税收益,也是造成资本成本降低的一个因素。(5)负债经营有利于企业控股权的保持。而负债筹资在增加企业资金的同时不影响股东的控制权,有利于现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6)较高的负债水平可以促使企业管理层的活动更为有效。因为当企业有负债并努力以更多的现金流量偿付债务时,经营者会有空前的压力和危机感,会更加节约使用资金,使经营更为有效。

2、负债经营的消极影响。(1)持续增长的负债会导致财务危机的发生。支付债务本金和利息是企业必须承担的义务,如果支付不能,就会面临财务危机,增加费用,发生损失,减少企业现金流入。(2)在企业经营效益下降时,负债会产生财务杠杆负效应。应该看到,负债融资引起的财务杠杆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企业总资产收益率出现下降,股东收益下降就会变得更大。(3)过度的负债会使企业综合资本成本增加。当负债比例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时,权益资本对负债的保障程度就会降低,债权人的投资风险增大,其要求的报酬率就会提高,进而造成负债筹资的个别资本成本的增加。同时,随着负债比例的提高,财务风险会增大,破产成本的存在使得权益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也会增大,最终将导致综合资本成本的上升。

二、国有企业负债经营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1、要调整负债率与资本利润率的不对称。从企业经营的现实考虑,根据各企业的不同情况,企业负债率的确定可能会有不同选择,而这些负债率却可能都是适当的。一般要考虑以下原则:其一,借入资本的预期利润率应大于或等于借款利息率,这样才能保证投资项目盈利或至少持平;其二,考虑到企业暂时的资金周转困难或为了企业长远发展,借款的预期利润率可以小于企业借款利息率,但必须大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借入资金后,总体资本仍保持盈利或持平;其三,考虑到某些处于上升阶段的企业为了迅速形成生产能力与规模,占领市场或开发新产品的需要,企业资本利润率可能小于借款利息率,甚至小于综合资本成本,但只要借入资本可以获得一定收益并且预期是上升趋势,企业就要敢于负债,敢于进行负债经营。但是从理性的经济角度分析,必须认识到,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从企业来说,就要有较高的财务成本;从投资者来说,就要有较高的投资收益。尤其是资产负债率很高,资本利润率很低的国有企业,其财务成本就更大。对于逐渐加大的财务成本,特别是当财务成本大于其资产收益率时,举债就更应谨重,甚至要停止借款。而现在的情况是,因为国家与银行对国有企业约束的软化,企业普遍存在着对贷款的非理性需求,不考虑企业自身的偿还能力,再高利率的贷款也敢贷,造成资产负债率的上升与资本利润率的下降相拌而生,这是不正常的。

2、要改变单一的股权融资状况,扩大债务融资比例。现在许多国有企业一旦经过股份制改造获准上市,便把股权融资作为公司融资的首选途径,极力扩大发行额度。实际上,股权和债权是企业资本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两大部分,股东、债权人和企业经营者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可以形成一套制衡、激励机制,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相反,如果股权比例过高,则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因为债权对企业来说是一种硬约束,必须按期还本付息。所以资本结构中保持适度的负债比例,可以形成对企业经营者的有效监督,促使其提高经营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3、要注意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的关系。资产结构不同的企业其偿债能力是不同的。流动资产相对于长期资产变现时价值损失小,其破产成本低,而长期资产、无形资产比例高的企业的破产成本则很高。面对不同的资产结构,企业应积极调整资本结构,以此来降低破产成本。因此,长期资产无形资产比例高的企业,应考虑通过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比率来降低破产风险。

合理负债融资防范中小企业的风险 篇6

一、负债对企业的双刃剑作用

(一) 负债对企业的有利作用

负债对企业的有利作用主要表现为合理的负债能降低综合资金成本, 产生财务杠杆效应。由于利息计入财务费用, 具有减税作用, 从而使得负债的资金成本要比权益资金的资金成本低。因此, 合理的负债能降低综合资金成本, 同时, 合理的负债能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不论企业利润多少, 其负债所负担的利息通常是不变的, 当税前盈余增大时, 每1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利息会相应减少, 从而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收益。这种由于负债的存在使得普通股每股净收益的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 就是财务杠杆效应。财务杠杆效应的大小可以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净收益的变动率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之比。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净收益的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利息)

(二) 负债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1. 负债的规模。

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或负债在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企业负债规模越大, 利息费用支出越多, 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债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越大。同时, 负债比重越高, 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越大, 企业债权人的债权越难保障, 这又会给今后的融资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 负债规模越大, 财务风险越大。

2. 负债的利息率。

在负债规模一定的条件下, 负债的利息率越高, 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也越高, 企业面临破产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同时, 负债的利息率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有较大的影响。因为在息税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 负债的利息率越高, 财务杠杆系数越大, 股东收益受影响的程度越大, 融资风险也越大。

3. 负债的期限结构。

这主要是指企业所借入的长短期借款的相对比重。如果负债的期限安排不合理, 会增加企业的融资风险。原因在于:第一, 长期借款的利率和利率波动幅度不同, 如果采用了不合理的负债期限结构, 将会使企业的利息费用支出产生较大的幅度波动, 由此给企业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第二, 如果企业大量举借短期借款, 则当短期借款到期时可能会出现企业难以筹措到足够的资金来偿还短期借款的风险;第三, 和短期借款相比, 长期借款的融资成本通常较高, 而且债权人为了降低风险还会制定一些限制性条款, 这对企业形成了潜在风险。

二、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及融资的原则

(一) 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

任何一个企业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有一定量的资金, 进行融资活动。融资是指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以及调整资本结构等需要, 通过一定的渠道, 采取适当的方式, 取得所需资金的一种财务活动。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不外乎自筹、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政府扶持等四种途径。由于企业类型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所需的融资方式也不尽相同, 对融资的需求具有不同的规律性。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主要是源于间接融资——银行借贷。中小企业所有借入资金总发生额中, 来自银行的贷款大约占90%, 融资难、渠道单一。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权限比较集中, 一般基层营业机构没有自主决策权, 加之上下管理链长, 受理程序刚性, 审批流程复杂、管理力量薄弱, 难以适应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特点。和银行贷款相比民间融资条件宽松, 筹资成本相对降低。且民间融资无需资产担保抵押, 手续简便, 民间借贷成本与银行相差无多, 因此, 部分中小企业愿意从民间借贷。民间融资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营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但因其利率过高、借贷手续不完备、对金融秩序的稳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 中小企业融资的原则

1. 规模适当原则。

规模适当原则强调资金数量上的合理性。不同时期企业的资金需求量并不是一个常数, 中小企业财务人员要认真分析生产和经营状况, 采用一定的方法预测资金的需求量, 合理确定融资规模。这样, 既能避免因融资不足影响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又可防止融资过多, 造成资金闲置。

2. 筹措及时原则。

筹措及时原则就是要注意筹集资金的及时性, 不能提前太早也不能延后。中小企业财务人员应全面掌握资金需求的具体情况并熟知资金时间价值的原理, 合理安排资金的筹集时间, 适时获取所需资金。

3. 结构合理原则。

资金的来源渠道和资金市场为企业提供了资金的源泉和筹资场所, 它反映资金的发布状况和供求关系, 决定着筹资的难易程度。不同来源的资金, 对企业的收益和成本有不同的影响。因此, 中小企业财务人员应认真分析资金的来源渠道和资金市场, 合理选择资金来源。

4. 方式经济原则。

方式经济原则强调筹集资金的效益性。企业筹集资金必然要发生一定的成本费用并承担相应的风险, 不同筹资方式下的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不同:采用负债筹集资金的资金成本较低, 但负债过多会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采用权益资金来筹集资金的财务风险较小, 但资金成本较高。为此, 中小企业在筹资时需要对各种筹资方式进行分析、比较, 选择最佳的筹资方式进行筹资, 以降低成本, 减少风险。

三、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 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1. 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

政府要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 设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包括以中小企业信用征集和评价为中心的征信体系和信用担保与再担保体系, 从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2.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政府一直关心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高负债这一情况, 政府应该从减少税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促使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3. 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范围。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 我国有1000多万户中小企业, 能够通过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的只有900多家。因此, 要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 规范创业板, 使之成为培育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孵化器。可以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成功经验, 鼓励设立按市场化规范运行、主要投资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基金和创业基金, 多渠道、多形式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范围。

4. 发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在处理与中小企业的信贷关系时具有信息优势, 因此, 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出路。政府应该通过发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引导民间借贷, 把民间资本合理为中小企业使用, 避免中小企业盲目负债。

(二) 中小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1. 合理确定资金的需求量, 控制资金的投放时间。

不论通过什么渠道、采用什么方式筹集资金, 都应该合理确定资金的需求量。中小企业融资固然要广开渠道, 但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界线。资金不足, 会影响生产经营;资金过多, 也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果。在核定资金需求量时, 不仅要注意产品的生产经营规模, 而且要注意市场的销售趋势, 防止盲目生产, 造成资金积压。同时, 要掌握全年资金的投放量, 并测定不同月份的资金投入量, 以便合理安排资金的投放和回收, 减少资金占用, 加速资金周转。

2. 认真选择资金来源, 降低资金成本。

不同来源的资金成本各不相同, 而且取得资金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因此, 中小企业在选择资金来源时要综合考虑各种渠道和方式, 研究各种资金来源的资金成本, 寻求最优的筹资组合, 以降低综合资金成本。

3. 资金的筹集要与投放相结合,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企业融资首先要确定有利的投向, 安排明确的资金用途, 才能正确选择融资的渠道和方式。因为, 资金的投向既决定资金需求量的多少, 又决定投资效果的大小。因此, 中小企业在新企业进行筹建、老企业进行扩建筹资时, 都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预测分析, 确定资金用在什么项目上、这些项目是否先进、竞争能力大小、有无发展前途, 研究这些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 要防止那种把资金筹集同资金投放割裂开来的做法。

4. 合理安排资金结构, 适度运用负债经营。

企业适度运用负债经营能相对通过权益资金的收益率, 也可以缓解权益资金紧张的矛盾。但如果负债过多, 则会引发较大的财务风险, 甚至丧失偿债能力而面临破产。因此, 中小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必须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保证投资收益率高于资金成本;二是负债的数量要与企业资金结构和偿债能力相适应。

5. 遵守国家有关法规, 维护各方经济利益。

企业融资的数量和投资方向, 关系着全社会的建设规模和产业结构。中小企业融资必须接受国家的宏观控制, 融资工作应该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履行约定责任, 维护各有关方面的经济利益。

企业负债融资问题 篇7

关键词:负债融资,投资行为,文献回顾

一、股东-债权人冲突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20世纪七十年代, 当“资本结构之谜”研究的重心逐步从税收、破产等“外部”转向企业“内部因素”后, 西方学者对股东-债权人冲突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研究作为解释“资本结构之谜”的理论之一而出现的。1972年, Fama和Miller在《财务理论》一书中首次讨论了股东、债权人冲突在企业投资决策上的表现。他们认为, 当企业发行风险负债时, 一个能够最大化企业价值 (股东与债权人财富之和) 的投资决策却不能同时最大化股东财富和债权人财富, 即某一最大化股东财富的投资决策并不能最大化债权人财富, 或相反。他们将此归因于股东与债权人对收益不确定性不同的两个项目的偏好不同。相对来说, 债权人偏好收益不确定性较小的项目, 股东则偏好收益不确定性较大的项目。这是因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如果企业选择收益不确定性较小的项目, 则企业整体风险较小, 负债市场价值较高, 但其股票市场价值则相对于选择收益不确定性较大的项目时为低;而收益不确定性较大的项目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正好相反, 企业整体风险增加, 负债市场价值降低, 股票市场价值升高。在投资项目的选择上, 股东与债权人利益产生了冲突。

一旦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股东、债权人之间的这种冲突就变得不易解决, 因为股东会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 而不再考虑企业价值最大化以及债权人的财富问题, 这使得投资项目的选择变得极为复杂, “并且会带来一种极端结果, 即拥有有价值增长机会的企业不愿发行风险债券” (Myers, 1977) 。

Jensen&Meckling (1976) 以及Myers (1977) 在对代理成本的研究中发展了该问题, 明确提出股东-债权人冲突对投资决策的两大影响:资产替代与投资不足。在1976年Jensen和Meckling的经典之作中, 他们揭示了股东-经理在投资决策时进行资产替代的可能性。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主要根源于有限责任约束下, 债务契约对股东产生的次优选择 (资产替换) 动机。对于公司债权人而言, 由于他仅能获得固定本息收益而无法分享企业盈利增长, 所以一般具有较强的风险厌恶倾向, 或者说偏爱低风险的投资项目, 如放弃一个项目甚至会放弃整个企业;但对股东而言, 情况却恰恰相反, 之所以举债的原因归结为他们意图获取除利息外的新增加利润的全部利益。在有限责任的约束下, 如果某项投资具有产生远高于安全项目收益的可能时, 即便成功的概率非常低, 股东也可能有强烈的投资动机去选择这一项目, 因为投资成功时收益归股东所有, 而一旦项目失败, 高杠杆下的有限责任决定了损失将主要由债权人承担。在现实中, 股东通过类似“资产转移”的行为攫取债权人利益的现象非常普遍。

根据代理学说和期权定价理论, 当企业向债权人借入资金后, 两者便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即债权人 (委托人) 与债务人 (代理人, 指股东及其管理者) 之间的关系。当借款合同一旦成为事实, 资金一旦进入企业, 债权人就基本上失去了控制权, 股东就可能通过管理者为自身利益而伤害债权人的利益, 这种情况在发生财务危机时尤为突出。这是因为债权人对企业资产具有优先但固定的索偿权, 而股东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对企业剩余资产具有无限的索偿权。“有限责任”给予股东将企业资产交给债权人而不必偿付全部债务的权利, “无限索偿权”给予股东获得潜在收益的最大好处。或者说, 有限责任使借款人对极端不利事态 (如破产) 的损失享有最低保证 (借款人的收入不可能小于零) , 而对极端有利事态所获得的收益没有最高限制。这种损益不对等分配使股东具有强烈的动机去从事那些尽管成功机会甚微, 但一旦成功将获利颇丰的投资活动。如果投资成功, 债务入将受益可观;如果投资失败, 债权人将承担大部分损失, 其结果是财富从债权人手中转移给了股东, 而风险则转移给了债权人。

辛清泉、林斌 (2006) 以我国2000~2004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 在政府、银行和企业三方的预算软约束框架内实证检验了企业投资支出和债务杠杆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 由于国有产权带来的预算软约束, 导致一方面国有企业经理在获得投资带来好处的同时又经常无需承担不良投资导致的后果, 这很容易致使企业经理在超越自身实力情况下依然不惜举债进行过度投资;而另一方面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对政府救助国有企业以及其自身的预期, 这不可避免地扭曲了银行事前的放贷决策和事后的监督激励, 债务的治理功能自然大打折扣。以我国2000~2004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的研究发现, 当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超过一定程度后, 企业投资支出对于负债水平不再敏感, 并目随着国有股权比例的上升, 企业投资支出对债务杠杆的敏感度逐渐下降。该结论表明, 委托代理框架下本已严重的国有企业代理问题, 由于预算软约束的影响而进一步恶化, 并同时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累积, 加剧了金融风险, 进而导致过度投资。

姚明安、孔莹 (2008) 认为, 对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的上市公司而言, 控股股东与其他股东之间的代理关系较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关系处于更加基础的地位, 而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关系实质上就是控股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关系。基于此, 他们提出, 若过度投资假说成立, 则财务杠杆对企业投资具有抑制作用, 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而减弱;反之, 若投资不足假说成立, 则财务杠杆对企业投资也具有抑制作用, 但这种抑制作用随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而增强。他们以2002~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中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的公司为样本, 对上述两个竞争性的假设进行了检验, 结果支持了过度投资假说。另外还发现, 财务杠杆对企业投资的抑制作用在成长机会较小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过度投资假说。

Meeabe (1979) 实证检验了支出决策 (投资和股利) 和融资决策 (新增负债) 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结果表明, 管理层首先决定投资和股利的长期水平, 这两种水平不仅互相保持一致, 而且与企业利润相一致, 然后企业通过新增长期负债或短期融资来弥补短期经营的不足。这与传统的最优资本结构理论并不一致, 表明投资、股利和新负债在长期均衡水平上保持一致。Gavish&Kalay (1983) 考查了杠杆率对股东偏好高风险项目的行为的影响。他们发现, 股东从未预期的项目风险的增加上获得的收益并不是企业杠杆率的单调递增函数。当债券面值等于预期的企业价值时, 股东获得的收益最大, 即股东增加投资风险的欲望最强。

Berkoviteh&Kim (1990) 同时分析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问题, 论证了减少投资不足动因的财务契约是如何影响过度投资动因的。他们发现: (1) 当贷款人与借款人之间不存在信息不对称时, 项目融资是减少风险负债引起的代理总成本的最有效方法; (2) 当贷款人与借款人对新项目的回报情况存在信息不对称时, 给新负债以更多的优先权将减少投资不足问题, 但同时会加剧过度投资问题。因此,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 最优优先权规则决定于两种相反结果的相对重要性; (3) 限制向股东支付现金将有助于控制投资不足问题。

Parrino&Weisbach (1999) 运用模拟方法直接验证了股东-债权人冲突引起的投资歪曲行为。他们发现, 股东-债权人冲突确实存在, 而且这种冲突随企业负债水平的增加而增加。此外, 负债债务期限、项目现金流与企业现金流的相关性、项目大小、企业所得税、行业等因素对股东、债权人的冲突都有影响。所以, 不同企业的负债代理成本差异较大, 并且数额巨大。

童盼、陆正飞 (2005) 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考察负债融资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 负债比例越高的企业, 企业投资规模越小, 且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受新增投资项目风险与投资新项目前企业风险大小关系的影响———低项目风险企业比高项目风险企业, 投资额随负债比例上升而下降得更快。在高项目风险企业中, 负债在发挥其相机治理作用的同时引起了资产替代效应, 而且负债的相机治理作用更强些。

二、小结

纵观国内外相关文献, 我们发现国内外学者对负债融资与企业投资关系的研究是局部深入的, 经历了由二者相互独立到二者显著相关的发展历程。一开始的企业理论由古典经济学为基础, 这种理论是建立在完全自由竞争市场理论之上的, 为了满足这一理论, 规定了一系列假设, 但是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这种苛刻的假设条件, 因此理论与现实的差距越来越大, 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 理论的正确性也受到了质疑。接着, 对于两者关系的研究更加深入, 成果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童盼, 陆正飞.负债融资、负债来源与企业投资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 2005.5.

[2]童盼, 陆正飞.负债融资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研究:述评与展望[J].会计研究, 2005.12.

中小企业负债融资的风险及对策 篇8

由于负债经营具有较为明显的财务杠杆和节税作用被我国中小企业广泛采用。然而长期以来, 获得负债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从政府、金融机构、担保体系, 再到中小企业自身虽然都不断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方式创新, 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依然解决缓慢。

1. 融资渠道狭窄。

起步时期, 我国中小企业通常会由内部渠道解决融资问题, 但仅靠内部融资难以满足企业经营和扩张需求。而外部资金来源, 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对风险与获利等因素的考虑, 大量资金由商业银行主要借贷给规模较大、资信较好、抵押完备的大中型国有企业, 同时为了降低坏账等风险, 其他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放贷数量有限、审查过程严格谨慎。据我国经济资料显示, 中小企业通过直接融资 (包括所有者投资和内部留存) 所占可用资金比例约为50%左右, 构成了企业发展资金的主要来源。同时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市场公开融资, 使得中小企业的扩张和发展缺乏有效支持。

2. 抵押贷款难, 融资期限结构不合理。

目前, 我国1000万中小企业银行和信用社贷款为13.5%, 非正式信贷为6.2%, 且大多数为短期贷款。由于固定资产较少, 缺乏抵押资产, 资信等级较低等种种因素, 使中小企业抵押贷款难, 融资成本高。

二、中小企业负债融资产生风险的原因

企业能否企业按契约的规定按期偿还本息, 不仅要看企业的盈利状况是否良好, 还要看企业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是否足额、及时和资产的整体流动性如何。企业投资决策和信用政策等因素均会影响预期的现金流入量的实现。

此外, 负债利息率由于受到借款时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 市场的波动, 都会导致企业的筹资风险。如果中小型企业将主要采取短期贷款方式融资, 遇到金融紧缩, 银根抽紧, 短期借款利率大幅度上升等问题, 那么利息费用剧增, 利润下降, 甚至导致因支付不起高涨的利息费用被迫破产清算。

负债的结构也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长期借款筹资使利息费用在长时期内固定不变, 而短期借款则使利息费用可能有大幅波动。随着负债规模的增加, 利息费用支出增加, 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大, 负债规模越大, 财务风险也越大。

三、防范负债财务风险的对策

1. 充分分析偿债能力。

企业的偿还能力是一个企业经济实力的真实反映。企业应通过多重财务数据及指标对短期偿债、长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和控制。如资产负债率, 反映了企业的资产总额中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占的比重。该指标不宜过高, 因为负债总额越多, 企业无法偿还的风险就越大, 一旦出现无法正常还本付息的情况, 就有可能被债权人强迫破产清算或改组, 一般认为保持在40%—60%较为理想。企业还应根据自身经营销售状况、资产结构、规模大小、现金流量、以往经验和所处行业特点, 并与相关企业进行横向比较, 来确定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的比例。

2. 加强对营运资金的管理。

营运资金的持有量, 衡量了一个企业的偿债灵活性和风险程度。在保证合理资金需要的前提下, 保有最优的营运资金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快资金周转并节约资金使用成本。一般长期资产的收益性高于流动资产, 持有较低的营运资金量, 会提高企业的收益率。然而少量的现金、有价证券和较低的保险储备存货量, 会使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和支付能力降低, 导致信用损失, 企业的风险因此加大了。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策略和行业以及金融环境, 确定保守或积极的融资策略以保证正常生产经营。

3. 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

首先企业应适度举债并合理制定负债期限结构。负债融资具有双重作用, 负债比例过大会导致公司财务风险增大, 负债比例过小, 又说明企业经营过于保守, 丧失扩大的可能。企业必须控制负债的额度, 使之保持在一个适度范围内。控制负债额度可依据两个因素:资产负债率的比例最好在50%以内, 即使企业效益好, 也不应该超过60%;企业的利润收入应高于企业的负债利息, 并配以与资产寿命相对应的负债结构, 合理的筹集和使用资金, 降低财务风险。

其次企业要按时对融资进行风险评估。建立良好的风险控制制度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方法, 这就需要对融资风险进行全过程的评估监督工作。融资前, 要对本公司的偿债能力和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等进行综合评估, 以及对资金的投资项目的风险及收益进行评估。融资后, 还应对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估, 以免项目失败导致不能偿还债务而使公司周转不灵造成更大的风险。在该项财务活动结束后, 企业应把项目的结果与预测数据比较, 总结融资经验, 为下次融资降低财务风险。

四、结论

筹集到资金、具有节税效应并防止企业控制权的分散等优势, 然而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企业应制定合理的融资方案, 权衡风险与收益间的关系, 适当地利用负债筹资、负债经营, 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军峰.浅谈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与解决对策[J].商品与质量, 2011, 10) .

[2]林汉川, 邱红.中小企业运营与控制[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6.

浅析中小企业负债融资难影响因素 篇9

从中小企业自身来说, 由于自身财务制度不完善、抵押担保物不足、抵抗风险能力差等原因, 融资表现出融资渠道单一, 其主要依靠内源融资, 银行资金和民间借贷是中小企业外部资金的重要来源。又因为上市直接融资的高门槛, 大部分中小企业对之望而却步, 只好采取间接融资。并且, 还有部分中小企业主法律意识淡薄, 采用违法手段拖欠贷款, 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整体的信誉问题, 更使中小企业外部债务融资难上加难。

在今年的两会召开之际, 占全国实有企业总数99%以上中小企业群体普遍反映融资难、融资贵, 而全国税收的50%都是这些中小企业贡献的,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也被许多与会的委员所关注, 他们从税收政策、降低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建立特有的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等角度提出各种各样的议题。由此也可以看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难问题迫在眉睫, 意义重大。

1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主要包括:银行信贷资金、其他金融机构资金 (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租赁公司等) 、民间个人资金、国家财政资金、企业自留资金等。从融资方式来看, 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1.1 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是指企业利用其经营活动结果产生的资金, 即公司内部融通的资金, 它主要由留存收益和折旧构成。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内源融资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企业和企业主自身的累积;二是企业暂时闲置可用的资金, 比如留存收益、折旧等;三是企业内部筹集的资金。

1.2 外源融资

外源融资是指与内源融资相对的、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向企业之外的其它经济主体筹集资金。外源融资方式包括:银行贷款、发行股票、企业债券、融资租赁等。另外, 在外源融资中, 还可分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2 中小企业负债融资现状

进入2013年, 在流动性紧张和通货膨胀压力持续高涨的形势下, 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状况普遍加剧, 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难题再次成为焦点。据罗亮森等人调查:31.6%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资金紧张”是造成企业生产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 以银行信贷资金作为首要融资渠道的中小企业比例达到21.9%, 其次便是自有资金, 比例为6.4%。同时, 民间融资也受到了中小企业的广泛关注。在其他融资方面, 中小企业民间融资较为活跃, 被调查企业中, 有26.6%的企业进行过民间借贷。民间借贷资金主要用于“扩大生产”及“维持正常生产资金需要”。成本方面, 有19家企业民间融资年利率为“30%以上”, 31家企业为“20%~30%”, 24家企业为“15%~25%”, 民间借贷利率呈现高利贷化的发展趋势, 利率风险较大。由数据可以看出, 中小企业面临的债务融资压力仍然十分严重。

3 中小企业负债融资难影响因素

对于一般企业来说, 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 外部投资者会在事前和事后采取一些调查、咨询、分析、监督等方法来获得信息, 减少信息不对称程度, 约束企业经理的行为。但这些活动都要增加信息的获取成本, 即增加了代理成本。

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以下五点原因更是加剧了其外部债务融资难的程度:

第一, 其自身的财务制度不完善、财务信息披露不透明、管理层结构混乱、“一人独大”等现象使外部投资者很难得到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 进而造成对中小企业的不信任, 所以外部投资者对于信息的获取成本就会更高, 他们很自然地便会转嫁到中小企业身上, 对他们施加更高的外源融资的成本;

第二, 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 可用的抵押物、担保不足的现实情况影响外部投资者资金回收的保障情况, 也对其外部融资影响很大;

第三, 由于一部分中小企业主曾经有逃债、拖债现象, 使整体中小企业信用水平下降, 外部投资者不能完全放心自己的投资是否能够平安收回, 所以把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也看得十分重要;

第四, 中小企业的资产规模小, 综合实力不够高导致了其抵抗风险能力差, 一旦受到外部的经济冲击, 很有可能抵挡不住, 从而影响贷款的偿还;

第五, 对于发展艰难的中小企业来说, 订单就是生命, 时间是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费, 而外部寻求融资时的时间成本同样是制约中小企业外部债务融资的一大原因。

3.1 企业外部因素

3.1.1 银行角度

长期以来, 我国金融体系处于垄断地位的四大国有银行将自己的服务对象定位于国有企业和其他大企业, 虽然近几年国家也出台了许多政策引导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贷款, 很多银行也响应号召, 针对中小企业量身订做了一些贷款政策, 但始终成效不大。究其原因, 还是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银行方面无法获得企业的充足信息, 导致无法充分信任中小企业, 为控制自己的坏账率和不良贷款率, 银行方面就出现了“惜贷”的现象。

另一方面, 银行为了控制自身的风险, 一般需要中小企业提供抵押担保物, 而对于抵押物的评估、确认、登记手续往往比较繁琐, 不仅仅耗费了审批过程中的人力、物力成本, 更是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成本, 对于中小企业, 可能会使其错过资金利用的最佳时期。

3.1.2 国家宏观角度

虽然近几年国家提出了许多政策办法来支持中小企业贷款, 但是这些都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 真正实施起来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保障。对银行债权的保护能力不强, 为中小企业的抵押担保等难以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和政策支持。对比发达国家, 他们同样十分看重中小企业的发展, 并且许多国家都建立了针对中小企业的特殊融资机制, 不同程度的依靠国家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我国在这方面显然做得不够。

3.1.3 社会信用体系角度

我国中小企业为了获得贷款, 刻意向银行提供一部分利于自己的信息, 信息披露不充分, 而且事后有许多中小企业无法偿贷, 出现恶意逃债现象, 导致整个社会信用缺失严重。这也导致我国的征信系统难以获取相应的信息, 也就无法做出公正客观的信用评价。我国直至1998年后才相继建立信用评级机构, 但由于其起步晚, 不够规范化, 所以银行或者担保机构获得的信息量不够充足与准确, 只能盲目根据中小企业的规模、资金、负债等情况判断他们的信用水平和偿还能力, 不具有足够的客观性。

3.2 企业内部因素

3.2.1 控股结构及金融关联弱

提起控股结构, 就会考虑到企业的母子公司等关系。就算某企业实力不是很强大, 如果其拥有资金运营能力都十分强大的母公司, 通过其母公司的担保, 外源融资就不会变得那么的困难。同时, 国内许多学者认为, 国有控股企业, 受国家政府及政策支持, 使其有更多充足的资金来源, 银行也愿意为其提供资金。相反, 非国有控股企业, 其规模较小, 实力可能较弱, 与外界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强, 在融资方面的难度会大一些。另外, 企业所遭遇的债务融资难现象会随着公司股权集中度的增加而降低, 这可能与企业经营绩效随着企业股权集中度的增加而提高有关。股权越集中, 该企业所做的决策越能代表企业管理者们的愿望, 其他的异议声也越少, 企业便能够专心经营, 快速成长。

3.2.2 企业规模小

一般认为, 企业规模越大, 其累积的资金实力越雄厚, 拥有的固定资产抵押能力越强, 从而偿债能力越强, 外部投资者或融资机构对其信心越充足, 越能缓解企业的融资难情况。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这无疑是个硬伤。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而言, 规模小、资产少, 在进行外部融资过程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存在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企业的规模对于企业的影响就类似于是人与人之间第一次见面的“第一印象”一样重要。另外, 以中小企业为主体来看, 不同的企业规模不同, 外部投资者对其的态度也存在不同;而相同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规模不同, 外部投资者同样会随着企业的变化, 对其的融资要求反应也会改变。企业规模代表了企业的综合实力, 间接地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抵抗风险能力, 所以对于企业融资的影响作用很大。

3.2.3 担保资产少及担保人弱

现今的银行贷款倾向于大中企业是因为大企业有足够的抵押品和担保物, 可以保证收回贷款, 而这些都是融资严重困难的中小企业缺乏的。如果企业的担保资产越多, 银行产生坏账的可能性越小, 因而企业的担保资产越多, 银行越可能向其发放贷款, 其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也就越低。如果中小企业也有像大企业一样多的厂房、土地、设备等抵押品, 银行必定不会放弃这稳赚不赔的买卖。对于担保人也是一样, 如果能得到有力的担保人为中小企业作担保, 对于投资者来说就是又多了一份保障, 定会增强投资者对中小企业的信心, 直接影响企业外部融资的结果。

3.2.4 盈利能力低

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内部的资金来源就相对越充足, 可调度的资金也越充足。根据“融资啄食理论”, 企业遇到融资时, 应先内部融资, 再外部融资, 在外部融资中, 先债权融资后股权融资。当内部资金来源充足,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企业的融资需求, 如果能通过企业内部解决融资问题, 当然要避免高成本的外源融资。盈利能力就直接影响企业的获取利润、留存内部资金的能力, 从而影响企业外部融资的难度。

同时, 外部投资者也要通过企业的盈利能力来判断企业是否能够将这笔资金充分利用, 将资金贷给企业是否有利可图, 企业也可以利用融到的资金继续提升企业的内在价值以应对以后的种种困难, 形成一个良好的资金循环。而众多的中小企业正需要融到的债务资金来提升自身实力不够强劲的盈利能力。

3.2.5 现金持有量波动大

由于企业与外部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 外部市场交易成本较高易使企业面临融资难问题, 融资不足就会导致企业的资金不一定能够满足所有价值增加的投资机会, 从而产生潜在的投资不足问题。为防患外部融资的不足, 企业很自然的会增加内部资金的积累, 最明显的就是增加企业自身现金的持有量, 来应对未知的风险或将现金应用到一个正净现值的投资项目上。如果企业的现金持有量高, 说明企业在累积内部资金用作内部融资, 暗示着其外源融资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企业能够控制好企业的现金持有量, 也可以体现出企业的现金管理水平, 进而影响企业债务融资的能力以及外部投资者对企业的评价等。

3.2.6 股利支付率低

股利支付率可以反映企业现金的持有量, 如果股利支付率低, 说明企业在积累现金, 增大现金的持有量, 暗示外源融资存在一定的难度。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性, 公司内外融资成本存在显著差异, 并且内部资金的成本低于外部获取资金的成本。同时, 股利支付率的高低能够反映企业留存收益的多少, 进而影响企业内部资金的多少, 因此, 企业股利支付率的高低能够衡量影响企业融资的困难程度。股利支付率越高, 表明企业的内部资金充足或外源融资难度较低, 从而企业受到融资困难的程度较轻。但是, 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讲, 股利支付率的连续性较差, 随意性较大, 大部分企业更是连续很多年一分钱的股利都不曾发放。另一方面, 大部分银行如果选择给企业贷款也会有很多附加条件, 其中就包括限制企业股利的发放, 这也表明股利支付率低或为零是企业融资难的一个表现。

3.2.7 负债水平高

中小企业的负债水平普遍偏高, 这也是让外部投资者对其没有信心的原因之一。外部投资者在决定是否要对中小企业投资时, 都要慎重地评定中小企业的资质, 即其是否能够偿还贷款, 是否能将此笔资金充分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 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都能够影响负债水平, 一笔雪中送炭的贷款很可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在企业发展初期, 能够依靠自身的内源资金扩大发展。但当企业继续发展, 开始追求规模扩大或技术创新时, 就必须要依靠外源融资。通过使用外源融资得到的资金继续创造更大的价值, 使企业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 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资产负债率, 这种良性循环才是中小企业应追求的负债水平对于融资的作用。

4 结论

本文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和现状, 进而从企业内部和外部角度出发, 分析出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难的影响因素。由于企业本身的性质更会限制着企业融资、投资、盈利等各方面的能力, 进而影响其是否能得到贷款的结果, 因此着力分析企业内部影响因素是更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难问题的关键点。

参考文献

[1]沈莲.对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江苏常州为例[J].武汉金融.2009 (2) :29-31.

[2]高长海.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因素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 3 (27) :82-83.

[3]陈如清.我国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融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的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 2 (673) :71-73.

[4]俞兆云, 陈飞翔.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约束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 8 (308) :93-96.

企业负债融资问题 篇10

一、负债融资对投资行为作用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负债融资对投资行为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 而如何增强负债融资对投资行为的积极作用, 减弱其消极作用将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 负债融资结构。

1. 负债类型结构。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债务主要包括银行借款和商业信用两类。商业信用具有期限短, 在信用期限内一般可以无偿使用、债权人相对比较分散、单笔金额较小等特点, 这些造成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基本上无法对债务人形成有效的约束。银行借款相对比具有期限较长、有偿使用需要付息、金额较大等特点, 而且作为公司贷款和机构资金交易的专业性信贷机构, 其相机治理作用相对较强。从筹资总额角度与主板上市公司相比,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负债比率相对较低, 权益融资是其主要融资方式, 负债比例偏低限制了银行借款的作用效果。

2. 负债期限结构。

负债期限结构分为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 相对于长期负债, 短期负债的治理效用更强。这是因为:第一, 短期负债偿债期限短, 企业偿债压力大, 从而经常性地减少经营者可以自由控制的现金流;第二, 短期债务增加了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使企业经营者面临更多的监督, 迫使经营者做出更有效的投资决策, 缓冲与股东的利益冲突。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负债以短期负债为主, 平均达到90%左右, 但从目前国内研究现状看,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短期负债并没有减轻投资不足或是抑制过度投资问题。这可能是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期, 尚未完全建立起真正的市场化的资源配置关系, 以及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短期负债被长期占用的情况, 造成长短期负债之间实质上的并无无差别性, 从而使得短期负债治理作用的效果减弱。

(二) 公司治理结构。

1. 股权结构。

股权结构的含义包括两方面:一是持股股东属性;二是股权集中度。从持股股东属性角度分析, 基本我国所有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论都是:非国有上市公司负债融资对投资的治理作用要优于国有上市公司,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与国有银行的历史同源性, 使得银行这个主要债权人对国有企业约束性减弱。从股权集中度分析, 在股权高度集中时, 控股股东拥有绝大部分股权, 具备利用控制权谋求私利的动机和能力, 而中小股东由于缺乏监督环境和过高的监督成本使其缺乏监督的动力, 从而任由控股股东决定投资行为, 同时债权人可能考虑到大股东的利益侵占问题而拒绝融资或提高要价, 则公司很难通过外部融资引入债务约束。在股权高度分散时, 公司容易被经理层所控制, 他们往往会寻求私人利益的最大化而进行投资, 从而也不利于实现最优化的投资行为。股权相对集中时, 可以实现经理、股东和债权人三者之间的促进与制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主要是民营企业, 股权结构较为简单, 不存在明显的多层金字塔控制结构, 股权集中度较高, 从持股股东属性角度对比较有利于负债治理机制的发挥, 但股权集中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2.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经理层相关机制的运作。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几方的高效运行保障了公司治理的完善与效用发挥, 使公司的投资行为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确保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从而也为负债融资的治理机制的高效性奠定了基础。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实际有效性还有所欠缺。

(三) 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两方面。多层次、多类型的金融机构一方面可以满足企业多方面的融资需求, 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负债融资的作用强度。而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自由化程度的加深, 企业受融资约束的程度会随之发生改变, 具体表现为, 企业受融资约束的程度会随着金融自由化程度的加深而得到些许缓解, 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利于企业投资效率的提高。但相对而言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的种类还偏少, 层次上也偏向中小型的金融机构, 同样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自由度也有所欠缺。

(四) 政府导向与监管机制。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缺点及外部环境的制约, 竞争发展中处于一定的劣势, 这时就需要政府政策导向与扶植, 可以增加企业负债融资的方式与渠道, 可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可以增强金融市场的自由度。同时严格的监管机制也可以确保债权人、股东和经理层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成为负债融资发挥有效作用机制的保障。而我国目前的政策导向还是较为偏向于国有和大型企业, 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比较全, 但监管执行度还不够。

二、相关建议

针对以上负债融资对投资行为发挥积极效用影响因素的分析, 本文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一) 优化资本结构。

企业必须权衡财务风险和资本成本的关系, 确定最佳的资本结构, 即能够提高股权收益或降低资本成本, 最终目的是提升企业价值。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应根据自身投资及日常经营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来寻求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和渠道, 同时注意合理配置融资的内部结构。

(二)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应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以改善持股股东的属性和股权集中度。战略投资者具有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人才等方面的优势, 能够增强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应完善股东大会的投票制度、董事会的独立董事制度、职业经理人市场等措施, 加强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力度, 直接影响公司的投资行为。

(三) 发展多层次金融体系。

我国现阶段要建立和完善与中小企业相适应的多层次、多元化和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中小金融机构, 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同时, 也要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和方式,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上市审查要求与主板市场相同, 也就是说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资质还是相当不错的, 可以发展债券市场, 有效缓解企业的融资压力。

(四) 政府扶植与监管双管齐下。

我国应该加大对中小企业和非国有制企业的信贷力度, 扶持企业具有成长性的项目。同时,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推进市场监管体系的社会化, 将监管行为置于社会和公众的监督之下, 加强相应的惩罚机制以增强监管的执行力度。

参考文献

[1].谭庆美, 吴金克.资本结构、股权结构与中小企业成长性——基于中小企业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 2011, (2) .

[2].张安伶, 王永, 王颖琦.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5) .

[3].王彦, 俞雪华.终极控制权、负债融资与公司投资行为[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9) .

上一篇:国外市场下一篇:安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