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负债

2024-06-25

流动负债(精选三篇)

流动负债 篇1

短期负债也叫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依据其在债权人提出要求时即应偿付, 或预期在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内需要清偿的债务。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流动负债定义为:“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包括短期借款、应付据、应付帐款、预收货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下面将流动负债的核算分析汇报如下。

1 短期借款的核算

短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人的、期限在一年以下 (含一年) 的各种款项。

企业取得短期借款时, 一般采用“存贷分户”方式。存贷分户是指企业的银行存款和短期借款分别设置“银行存款”和“短期借款”两个账户进行核算。企业取得短期借款时, 必须转入“银行存款”账户后才能支用。

【例】精艺服装进出口公司发生下列有关的短期借款的业务:

(1) 1月5日, 经银行批准借人6个月期限的借款150000元, 转入银行存款户。作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150000

贷:短期借款150000

(2) 7月5日, 签发转账支票归还向银行借人的150000元。作分录如下:

借:短期借款150000

贷:银行存款150000

“短期借款”是负债类账户, 用以核算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人的期限在一年以下 (含一年) 的各种借款。企业取得借款时, 记入贷方;归还借款时, 记入借方;余额在贷方, 表示尚未归还的短期借款数额。

2 应付福利费的核算

应付福利费是指企业准备用于职工福利方面的资金。它是企业使用了职工的劳动技能、知识等以后, 除了有义务承担必要的劳动报酬外, 还必须负担对职工福利方面的义务。

企业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应区别不同的工作人员列入各有关的账户。按主营业务人员工资总额提取的, 应列入“营业费用”账户;按其他业务人员工资总额提取的, 应列入“其他业务支出”账户;按管理人员、医务福利机构人员和6个月以上长期病假人员工资总额提取的, 应列入”管理费用”账户。

【例】精艺服装进出口公司3月份发放的工资总额为60000元, 其中主营业务人员为50000元, 管理人员为5500元, 医务福利机构人员为1000元, 其他业务人员为2700元长期病假人员为800元, 按14%提取率提取本月职工福利费。作分录如下:

借:营业费用——福利费7000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910

借:其他业务支出——福利费378

借:管理费用——劳动保险费112

贷:应付福利费8400

【例】职工报销子女医药费300元, 支付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500元, 一并以现金付讫。作分录如下:

借:应付福利费800

贷:现金800

“应付福利费”是负债类账户, 用以核算企业按规定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提取时记人贷方;支用时, 记人借方;余额在贷方, 表示结存的职工福利费数额。

3 其他应付款的核算

其他应付款是指企业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它包括的内容较为广泛, 有不少内容在前面有关章节中作了阐述, 在此不再重复, 现仅介绍应付统筹退休金、应付养老保险金、应付医疗保险金和应付失业保险金等的核算。

统筹退休金是指为解决退休费负担不平衡的问题, 对企业职工退休费实行统筹支付的办法而建立起来的专用款项。

统筹退休金的计算要根据国家规定的退休职工退休费和各项待遇的标准提取由社会保险事业基金在规定的统筹范围内, 根据上年实际支付的各项退休费总额与年末在职职工的工资总额换算一个比例, 定出统筹退休金率, 目前为22.5%, 其中4%作为在职职工个人的养老保险金, 其余部分作为社会统筹基金。

【例】6月15日, 精艺服装进出口公司根据工资总额60000元, 按社会保险事业基金核定的统筹退休金率22.5%提取统筹退休金, 作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劳动保险费13500

贷:其他应付款——统筹退休金13500

养老保险金是指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交纳的用于职工退休后支付职工退休金的基金。养老保险金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1%交纳, 其中:企业负担4%, 职工个人负担7%。企业负担的职工退休金已包含在统筹退休金之中。

医疗保险金是指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交纳的用于职工医疗保险的基金。医疗保险金企业负担12%, 职工个人负担2%。

失业保险金是指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交纳的用于职工失业保险的基金。失业保险金由企业负担2%, 职工个人负担1%。

外贸企业负担的医疗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在提取时应分别冲减“应付福利费”账户和列人“管理费用”账户。

【例】6月15日, 精艺服装进出口公司分别按本月份工资总额60000元的12%和2%计提医疗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 作分录如下:

借:应付福利费7200

借:管理费用——职工失业保险金1200

贷:其他应付款——医疗保险金7200

贷:其他应付款——失业保险金1200

外贸企业对于个人负担的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

应在发放职工个人工资时代为扣除, 届时借记“应付工资”账户;贷记“其他应付款”账户。

【例】6月15日, 精艺服装进出口公司分别按本月份工资总额60000元的7%、2%和1%, 从应付职工工资中扣除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作分录如下:

借:应付工资6000

贷: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金4200

贷:其他应付款——医疗保险1200

贷:其他应付款——失业保险金600

企业提取的统筹退休金、医疗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 以及从职工工资中扣除的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都应在规定的期限内交付社会保险事业基金结算管理中心。届时借记“其他应付款”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4 讨论

流动负债的一个主要使用方面是为季节性行业的流动资产进行融资。为了满足增长的需要, 一个季节性企业必须增加存货和 (或) 应收账款。流动负债是为流动资产中的临时性的、季节性的增长进行融资的主要工具。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人民出版社, 2007.

流动负债比率 篇2

流动比率计算公式=流动资产/流动负债X100%。

流动比率表示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反映企业可用在一年内变现的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该指标值越大,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企业因无法偿还到期的流动负债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越小。 但是,该指标过高则表示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过多,可能降低资金的获利能力。

什么是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也称营运资金比率(Working Capital Ratio)或真实比率(Real Ratio),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是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一般说来,这两个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亦越强;反之则弱。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在2:1以上,速动比率应在1:1以上。流动比率2:1,表示流动资产是流动负债的两倍,即使流动资产有一半在短期内不能变现,也能保证全部的流动负债得到偿还;速动比率1:1,表示现金等具有即时变现能力的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相等,可以随时偿付全部流动负债。当然,不同行业经营情况不同,其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正常标准会有所不同。应当说明的是,这两个比率并非越高越好。流动比率过高,即流动资产相对于流动负债太多,可能是存货积压,也可能是持有现金太多,或者两者兼而有之;速动比率过高,即速动资产相对于流动负债太多,说明现金持有太多。企业的存货积压,说明企业经营不善,存货可能存在问题;现金持有太多,说明企业不善理财,资金利用效率低下。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Current Ratio = frac {Current Assets}{Current Liabilities}

流动比率是衡量短期债务清偿能力最常用的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风险的指标。

从该指标的计算可见:流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不过,由于各行业的经营性质不同,对资产的流动性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商业零售企业所需的流动资产,往往要高于制造企业,因为前者需要在存货方面投入较大的资金。另外,企业的经营和理财方式也影响流动比率。

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应维持在2:1左右,因而也称之为2与1比率。过高的流动比率,说明企业有较多的资金滞留在流动资产上未加以更好的运用,如出现存货超储积压,存在大量应收账款,拥有过分充裕的现金等,资金周转可能减慢从而影响其获利能力。有时,尽管企业现金流量出现红字,但是企业可能仍然拥有一个较高的流动比率。

需要记住的一点是,流动比率法对现金收、付的时间不作考虑。例如,一个公司今天没有一张应付账单,但是明天却有一大叠应付账单,同时它还拥有大量存货(部分流动资产),这些存货要经过长期才能售出,这个公司表现出来很好的流动比率,但事实上它的资产流动性却并不强。

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认为,生产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这是因为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金额约占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剩下的流动性较大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才会有保证。人们长期以来的这种认识因其未能从理论上证明,还不能成为一个统一标准。

运用流动比率进行分析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流动比率高,一般认为偿债保证程度较强,但并不一定有足够的现金或银行存款偿债,因为流动资产除了货币资金以外,还有存货、应收帐款、待摊费用等项目,有可能出现虽说流动比率高,但真正用来偿债的现金和存款却严重短缺的现象,所以分析流动比率时,还需进一步分析流动资产的构成项目。

初级审计师《流动负债》练习题 篇3

单项选择题

1.某企业本期应交房产税税额3万元,应交土地使用税税额3万元,印花税税额1.5万元,耕地占用税税额15万元,契税税额7.5万元,车辆购置税税额1.2万元,则本期影响应交税费科目的金额是( )万元。

A.31.2

B.29.7

C.6

D.14.7

【答案】C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的税金有: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车辆购置税。

2.某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本期购入原材料并验收入库,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记载原材料价格22500元,增值税税额3825元,该企业当期产品销售价(含增值税,扣除率6%)78750元,则该企业当期应该交纳的增值税为( )元。

A.632.55

B.4038.47

C.4725

D.4457.55

【答案】D当期应该交纳的增值税=78750÷(1+6%)× 6%=4457.55(元)。注意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的进项税额不可以抵扣。

3.一般纳税人企业在月度终了,对本月发生应交未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方法是( )。

A.保留在“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贷方

B.保留在“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借方

C.将其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借方

D.将其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贷方

【答案】D一般纳税企业在月度终了,对本月发生应交未交增值税将其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的贷方。

4.下列事项中,不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的是( )。

A.发放管理人员工资

B.交纳生产工人的医疗保险费

C.为管理层提供非货币性福利

D.支付离退休人员工资

【答案】D离退休人员不属于在职员工,其工资不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

5.丁一般纳税人企业收购免税农产品一批,实际支付价款30000元,另支付运费1000元(可按7%计算进项税额),则应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的金额为( )元。 A.3170 B.3970 C.4030 D.4100

【答案】B进项税额=30000×13%+1000×7%=3970(元)。

6.企业当月预交当月增值税,应通过核算的科目是( )。

A.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B.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C.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D.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答案】D企业当月预交当月增值税,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核算,不通过“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核算。

7.甲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因火灾毁损库存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为40万元,保险公司赔偿30万元。该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则毁损原材料应转出的进项税额是( )万元。

A.4

B.5

C.5.1

D.6.8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流动负债】相关文章:

流动负债练习题05-20

初级审计师《非流动负债》章节练习题06-08

负债监管04-12

负债管理05-13

银行负债05-18

政府负债05-18

负债经济06-11

负债治理06-22

负债期限结构04-30

医院负债经营06-05

上一篇:农村学情下一篇:合作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