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情

2024-06-25

农村学情(精选十篇)

农村学情 篇1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这就明确地指出了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育人理念应以人为本, 以关注人、关注人生命成长、关注生命发展质量为根本出发点, 对每一个生命个体充满终极关爱。只有当我们把对人的关注和尊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时, 学生才能以“每一位”的方式进入我们的视野。但是, “每一位”学生有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家庭环境的影响、同伴交往中的体会, 以及自己独特的个性、兴趣、特长和独立的见解, 在共性的背后还存在更多的差异和个性, 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学情, 学生的学习起点与学习状态是参差不齐的, 也决定了学习结果的不同, 对培养学生的学力产生了障碍。

同时, 农村学生大多数为外来务工子女, 缺乏自主合作的学习意识, 缺乏多元对话的能力。农村语文教师总体理论素养低, 教学观念落后, 业务能力差, 尤其对动态学情的把控缺乏智慧, 难以在基于不同学情状态下进行学力培养。有些农村教师在课改潮中缺乏静心思考, 过分追求花哨的课堂形式, 上课只讲5 分钟, 结果语文教学为活动而活动。有些教师则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 过分地看重教师自身的地位, 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地看重教材知识, 忽略了学生的学力发展;过分地看重学生的共性, 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导致语文教学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学习潜能的发挥, 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基于以上认识, 我们积极研究基于学情培养学力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模式, 探索一套以“预习交流———品读质疑———合作对话———迁移实践”为教学流程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模式, 让教学模式架起打通学情与学力的桥梁。教师通过对教学模式研究, 构建符合“学为中心”理念、适合农村初中学生、培养学生学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促使农村初中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学力得到应有的发展;同时, 使教师理解自己教学行为改变的学理与意义, 不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养成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习惯, 促进农村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而且提升农村教师基于学情教学的课堂有效度, 从而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

具体达到以下三个转变:

1.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2015 年国家基础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来解决学生学习中想知的兴趣点、能知的提升点、未知的疑惑点。就学习语文而言, 学生一旦享受到“学会”的成功喜悦, 便会强化学习动机, 从而更喜欢学语文。因此, 教学设计要基于学情、关注学法, 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 教师的真正本领, 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 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 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事。

2.从“学语文”到“用语文”的转变。新课程提倡学生学语文、用语文, 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发展应用意识。但语文应用意识的失落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 课堂上不讲语文的实际来源和具体应用, “掐头去尾烧中段”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只会解答某种类型的语文试题或写某种类型的作文, 却不知道为什么学语文, 学语文有什么用。在教学时, 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采用“预习交流———品读质疑———合作对话———迁移实践”教学流程, 精心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 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从“权威教学”到“共同探讨”的转变。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 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 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 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 开展多样化的生生对话。因而, 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 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 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 而是要点燃火炬。而课堂教学的自主合作对话, 决定了学情会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发生动态变化。这就需要教师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导向性意见, 不要强求学生接受教师的立场, 不要对学生予以“一锤定音“式的裁决, 而是在教学中善于观察学生, 倾听学生的各种看法,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让动态学情呈现出来, 了解到学生在学习中哪些地方感兴趣, 哪种学习方式更有效, 哪些内容已经掌握, 哪些知识还很欠缺, 学习的状态及气氛如何……然后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从学生可能出发, 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效果出发, 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顺势而动, 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改变自己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灵感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 而是在合作对话、相互探究中突然闪现。变革学习方式, 改进教学方法, 必定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成乐学、好学、会学的良好学风, 最终在共同探讨中培养学力、推进教学。

那么如何进行研究呢?以“预习交流———品读质疑——合作对话———迁移实践”为教学流程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模式, 围绕“如何科学把握学情”的问题, 基于学情调查的途径与方法考虑, 重点研究以下几方面学情, 来培养学生学力。

1.课 (学) 前学情把握与教学设计策略。在“预习交流”教学环节, 以“预习稿”为抓手, 在学生做好、教师批改后开展课前静态学情研究, 然后进行教学设计。在预习稿编写上研究四点:第一, 教师预习稿编写应体现“预习”的功能,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第二, 教师预习稿编写应从学生预习的视角来编写, 问题要有梯度性, 具有可操作性。第三, 教师预习稿编写应着眼教材内容的重难点, 分解重难点, 可将重难点问题化、预习思维过程化, 引领学生预习时突破重难点。第四, 教师预习稿编写应体现学法指导, 有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预习稿内容课堂交流时, 研究预习稿所反映出的学情与教学预设的融合度, 并进行重组、整合、取舍教学内容, 充分体现预习稿基于学情教学的辅助地位。

2.课堂 (学中) 学情反馈与教学调控策略。语文课堂教学重要的不仅仅是课前的学情分析, 更在于课堂生成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应激的迅速反馈与分析, 也就是对课中动态学情的分析。教师在“品读质疑———合作对话”环节, 可从“依据学生自主回答选择教学内容, 找到学生疑问与教学预设的切合点, 根据学生展示调整教学, 面对学情估测的差异作出调整, 根据学生注意状态、情绪状态调整学习环境”等五个方面研究动态学情, 教师适时介入, 或点拨提示, 或表扬鼓励, 或组织小组内继续讨论, 让他们在民主和谐平等尊重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兴趣, 及时调整学习状态, 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从而提升学生学力。

当学情呈现时, 为让学生学力有提高, 必须进行学法的研究。在“品读质疑———合作对话”环节, 重点研究“教学对话、阅读对话、小组合作、活动形式”。教学对话就是师生、生生对话, 特别在师生对话时, 研究教师课堂语言对学生的指向功能:过渡、小结、提升、点疑、深化等。阅读对话就是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因此, 重点研究不同文体的对话通道、文本细读的对话切点、前备知识的勾联关系。当疑难问题产生时, 研究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的有效性, 使学生在共同探讨中达到共享、互助的对话目的。

在“迁移实践”环节, 重点研究迁移、实践的应用性与实效性, 使学生学力从“学语文”向“用语文”转变。

3.课 (学) 后学情分析与教学反思策略:根据上课的实际效果, 课后进行学情、学法、学得三者关系的研究, 明确得失的原因, 并在作业或相关将学内容中进一步巩固。同时, 要进行学生学力培养效果的研究。

农村初中学生的学情分析1 篇2

黔江区人民中学

秦红英

黔江区人民中学处于城市与农村的结合地带,学生的生源流失比较严重,片区内成绩好的学生进入了城内更好的中学学习,所以我校的学生学习情况参差不齐。而八年级学生也正好处在一个青春转型期和叛逆期,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巨大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危险的时期。因此分析学生的学情,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现将我校八年级学生的学情分析如下。

一、思想状况

八年级学生学习压力重,学科多,主动性不太强,目的也不是很明确,不能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再加上学生处于生理期,有诸多的生理、心理和成长的烦恼,所以容易形成逆反、烦燥的心理。由于家长外出打工的多,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随爷爷、外公、外婆生活的学生占多数,所以学生缺乏与家长交流,缺少爱。学生渴望与人交流,也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诱惑,沉溺于网络。但大多数同学有着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心理素质稳定、心理健康、性格开朗,能与老师、同学交流;少部分学生性格偏激、情绪波动大,不愿意吃苦,不愿意劳动,还耍“小皇帝”脾气。

二、学生学情

1、学生养成教育不好。班内学生有百分之七十的人没有好的养成习惯。乱说脏话,随便打骂别人,随地乱扔垃圾,等等。坏的习惯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心情,也导致没有优良的学习环境。

2、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班内学生大部分不知道主动学习,上课搞小动作,开小差,不认真听讲,自制力很差。

3、学生存在思想问题。部分学生厌学,找借口说自己学不懂,是因为老想着玩。老师布置的作业,匆匆的草草做完,为了是想玩耍。上课回答不出问题是因为自己在胡思乱想其他事情。还有的说,希望老师不要让我们准备那么多的学习资料。

4、还有百分之几的学生是智商存在问题。对待学习的反应比起其他学生来比较慢,上课老师讲的知识觉得很难懂,难接受,有的甚至连简单的字都不会写。

5、对学习没有兴趣。学生都说知道没有知识不行,得学习,还要学习,可就是不想学习,觉得学习一点意思也没有。因此,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处处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也要给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机会与场所。

6、家庭教育存在严重问题。班内学生家长部分都是文化程度很低的人群,平时孩子到家根本受不到应有的照顾,更别说是对孩子学习的关心了。他们辅导不了孩子的学习,认识不到对孩子思想教育和学习教育的重要性。有时还把学生犯错误,不完作业的责任推到学校老师身上。有一切放手不管,孩子只有老师管教的错误想法。

三、改进措施

1、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入手,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我区已经启动了“卓越课堂”,我校也将在这种课程实施的大背景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采用“先学后教,分层教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加强学生的培优辅差工作。变有效课堂为高效课堂,再提升为卓越课堂,更好的推进我区、我校“卓越课堂”的打造。

2、以地理教学的新理念: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对终身发展有利的知识为宗旨,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深入爱国主义教育,环境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点、因地制宜的观点,养成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也初步形成一点危机意识。

3、加强地理教学技能和读图的培养。新课程标中明确说出运用地图来学习,说明了地图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必须立足于课堂,立足于课本。地理课的教学,教师要根据课的特点,重视“文本细读”“地图精读”,要注意教给学生读图方法,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根据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要充分利用好导读和活动提示。平时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地理课。

4、加强与学生交流、沟通,知道学生的学习需求,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会做人,学习生活。

农村学情 篇3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这就明确地指出了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育人理念应以人为本,以关注人、关注人生命成长、关注生命发展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对每一个生命个体充满终极关爱。只有当我们把对人的关注和尊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时,学生才能以“每一位”的方式进入我们的视野。但是,“每一位”学生有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家庭环境的影响、同伴交往中的体会,以及自己独特的个性、兴趣、特长和独立的见解,在共性的背后还存在更多的差异和个性,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学情,学生的学习起点与学习状态是参差不齐的,也决定了学习结果的不同,对培养学生的学力产生了障碍。

同时,农村学生大多数为外来务工子女,缺乏自主合作的学习意识,缺乏多元对话的能力。农村语文教师总体理论素养低,教学观念落后,业务能力差,尤其对动态学情的把控缺乏智慧,难以在基于不同学情状态下进行学力培养。有些农村教师在课改潮中缺乏静心思考,过分追求花哨的课堂形式,上课只讲5分钟,结果语文教学为活动而活动。有些教师则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过分地看重教师自身的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地看重教材知识,忽略了学生的学力发展;过分地看重学生的共性,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导致语文教学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学习潜能的发挥,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积极研究基于学情培养学力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探索一套以“预习交流——品读质疑——合作对话——迁移实践”为教学流程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让教学模式架起打通学情与学力的桥梁。教师通过对教学模式研究,构建符合“学为中心”理念、适合农村初中学生、培养学生学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农村初中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学力得到应有的发展;同时,使教师理解自己教学行为改变的学理与意义,不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习惯,促进农村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且提升农村教师基于学情教学的课堂有效度,从而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

具体达到以下三个转变:

1.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2015年国家基础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来解决学生学习中想知的兴趣点、能知的提升点、未知的疑惑点。就学习语文而言,学生一旦享受到“学会”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学语文。因此,教学设计要基于学情、关注学法,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事。

2.从“学语文”到“用语文”的转变。新课程提倡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发展应用意识。但语文应用意识的失落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课堂上不讲语文的实际来源和具体应用,“掐头去尾烧中段”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只会解答某种类型的语文试题或写某种类型的作文,却不知道为什么学语文,学语文有什么用。在教学时,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预习交流——品读质疑——合作对话——迁移实践”教学流程,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从“权威教学”到“共同探讨”的转变。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开展多样化的生生对话。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而课堂教学的自主合作对话,决定了学情会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发生动态变化。这就需要教师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导向性意见,不要强求学生接受教师的立场,不要对学生予以“一锤定音“式的裁决,而是在教学中善于观察学生,倾听学生的各种看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让动态学情呈现出来,了解到学生在学习中哪些地方感兴趣,哪种学习方式更有效,哪些内容已经掌握,哪些知识还很欠缺,学习的状态及气氛如何……然后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可能出发,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效果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顺势而动,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改变自己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灵感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是在合作对话、相互探究中突然闪现。变革学习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必定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乐学、好学、会学的良好学风,最终在共同探讨中培养学力、推进教学。

那么如何进行研究呢?以“预习交流——品读质疑——合作对话——迁移实践”为教学流程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围绕“如何科学把握学情”的问题,基于学情调查的途径与方法考虑,重点研究以下几方面学情,来培养学生学力。

1.课(学)前学情把握与教学设计策略。在“预习交流”教学环节,以“预习稿”为抓手,在学生做好、教师批改后开展课前静态学情研究,然后进行教学设计。在预习稿编写上研究四点:第一,教师预习稿编写应体现“预习”的功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第二,教师预习稿编写应从学生预习的视角来编写,问题要有梯度性,具有可操作性。第三,教师预习稿编写应着眼教材内容的重难点,分解重难点,可将重难点问题化、预习思维过程化,引领学生预习时突破重难点。第四,教师预习稿编写应体现学法指导,有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预习稿内容课堂交流时,研究预习稿所反映出的学情与教学预设的融合度,并进行重组、整合、取舍教学内容,充分体现预习稿基于学情教学的辅助地位。

2.课堂(学中)学情反馈与教学调控策略。语文课堂教学重要的不仅仅是课前的学情分析,更在于课堂生成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应激的迅速反馈与分析,也就是对课中动态学情的分析。教师在“品读质疑——合作对话”环节,可从“依据学生自主回答选择教学内容,找到学生疑问与教学预设的切合点,根据学生展示调整教学,面对学情估测的差异作出调整,根据学生注意状态、情绪状态调整学习环境”等五个方面研究动态学情,教师适时介入,或点拨提示,或表扬鼓励,或组织小组内继续讨论,让他们在民主和谐平等尊重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兴趣,及时调整学习状态,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而提升学生学力。

当学情呈现时,为让学生学力有提高,必须进行学法的研究。在“品读质疑——合作对话”环节,重点研究“教学对话、阅读对话、小组合作、活动形式”。教学对话就是师生、生生对话,特别在师生对话时,研究教师课堂语言对学生的指向功能:过渡、小结、提升、点疑、深化等。阅读对话就是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因此,重点研究不同文体的对话通道、文本细读的对话切点、前备知识的勾联关系。当疑难问题产生时,研究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共同探讨中达到共享、互助的对话目的。

在“迁移实践”环节,重点研究迁移、实践的应用性与实效性,使学生学力从“学语文”向“用语文”转变。

3.课(学)后学情分析与教学反思策略:根据上课的实际效果,课后进行学情、学法、学得三者关系的研究,明确得失的原因,并在作业或相关将学内容中进一步巩固。同时,要进行学生学力培养效果的研究。

基于学情培养学力的农村语文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灵活高效为追求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以“预习交流——品读质疑——合作对话——迁移实践”为教学流程,重点突现语文学科教学的特质和“学为中心”下学生学习状态与培养学力的勾联,切实解决当下宁波市普通农村中学存在的学生低效学习、缺乏自主合作能力和教师以教为中心等实际问题,旨在大规模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学生在这样的语文课堂模式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文本、作者、生师、生生之间进行深度对话,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基于语文学科的特质,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从而唤醒教师自身的生命感,唤醒学生潜在的智性与创造力,唤醒文本与知识的含量,唤醒课堂的精神活力,使“教”的智慧与“学”的智慧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使学生学力得以发展。

通过草稿 判断学情 篇4

一个学生的作业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也是任课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而我们的很多老师在判学生数学作业的时候,往往只关注学生所做题目的对与错,忽略了学生的错误到底出在哪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而这一重要信息往往就蕴藏在学生的草稿纸中。

“新课标要求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研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最能体现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载体是学生的‘数学草稿纸’,因为它满载着学生分析问题、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轨迹;它是学习、研究的起点,是思考、探索的重要武器之一。”

长期以来,草稿纸并没有引起广大师生足够地重视。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我们在讲评作业时,往往也只是从这道题应该如何正确去做讲起,并没有从学生不同的错误原因出发,讲评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也就大大地打了折扣,学生的成绩也没得到有效的提高。

小学数学课堂类型按其功能大致可以分为:新授课、练习课、训练课和复习课这样四个基本类型,其中新授课主要以教授书上的教学内容为主,练习课主要以处理习题为主,而复习课则主要以梳理知识、理清脉络为主,在正常的情况下绝大多数教师之间的差异并不是很大,然而训练课就不尽相同了。首先,好的训练课不仅可以有效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其次,也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但是,很多数学教师对训练课的理解不到位,设计训练课时无从下手,不知道该训练些什么,而且有些训练内容并不适合学生,缺少生长点,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失去了训练课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如果我们就学生在作业中某一个知识点所出现的共性错误,把它们收集起来,结合草稿纸中具体的错误原因加以分析,设计相应的训练题目,一节有针对性、实效性和指导性的训练课就成型了,也能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使用现状

我校六年级有2个教学班,共有学生57人,我对六年级学生关于草稿纸的使用(草稿包括计算的竖式、体现解题思路所画的线段图或示意图等)进行了相应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 有写草稿习惯的占六年级学生总数的64.9%。

(1)经常把草稿写在数学书、练习册背面或空白处的占六年级学生总数的14%。

(2)经常把草稿写在桌面上的占六年级学生总数的19.3%。

(3)把草稿写在练习本上的占六年级学生总数的31.6%。

2. 经常口算,实在困难的时候才笔算或写思路的占六年级学生总数的35.1%。

显然我校六年级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还是有写草稿习惯的,只不过是要求不统一,形式呈多样。于是,本学期初我校全体数学教师通过集体商讨,详细地制定了数学作业中草稿纸使用的相关制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案例研究

人教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负数的认识》,这一内容在老版教材中是不涉及的,而是把它安排在了七年级时才进行教学。在新的课改教材中却安排在了六年级,那对于“负数”这一教学内容教材中是怎样定位的呢?

1.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的意义。

2. 借助数轴,能够比较正数、0、负数的大小。

显然,负数的教学仅仅定位在“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而不牵扯负数的运算。

在六年级下册《数学目标检测》第3页竞技搏击中有这样一道题:

题目不是很难,同学们虽然没有学习过正数减负数,但是解题方法确是多种多样,不过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方法一:50.2+46.2=96.4

用这种方法解题的占六年级做题同学的79.6%,可以说绝大多数同学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同时这种方法也是同学们最容易想到的。

访谈1: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我发现吐鲁番的温度比0℃高46.2℃,古图里河的温度比0℃低50.2℃,一个和0℃差46.2℃,一个和0℃差50.2℃,所以就用50.2+46.2=96.4℃,就得出了两个地方的最大温差。

师:我看了你的算式,发现你在写草稿的位置还画了一幅图,能说说这幅图的含义吗?

生:我把那条竖线看成是温度计,在零上有46.2℃,在零下有50.2℃,所以两个温度一加就得到相差的温度。

访谈2:

师:在解题时,在你的草稿纸中我看到了“-50.2℃→+50.2℃”,这是什么意思?

生:老师,其实那个我是写错了,本来想写成“-50.2℃→0℃有50.2℃”,结果就写错了。

师:那你想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我知道0℃到46.2℃相差46.2℃,这个我们学过,而-50.2℃到0℃,不看负号的话,它们之间的差就是50.2℃,所以我用“-50.2℃→0℃有50.2℃”表示相差50.2℃。然后再用46.2℃加上50.2℃就等于96.4℃。

★我的思考

虽然很多同学在解决这道题时,并没有画图和写思路,但从算式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思考点和算理是一致的。无形中,他们都借助了数轴,把正数减负数转化成了正数加正数,只不过数轴有的同学画了出来,有的则没有。访谈的两位同学都提到了和0℃去比较,其实这时的0℃就相当于我们数轴上的原点,每一摄氏度就相当于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而正负本身就代表着方向,那么这样数轴的“三要素”就齐全了。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围绕着数轴做文章,正是数轴给了这部分知识一个强有力的支撑,所以教学时不能脱离这个数学模型。鉴于以上的分析,在讲授新课时,教学重点应该定位在对数轴的理解和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教学难点定位在借助数轴比较负数之间的大小。同样,在设计训练课时,这部分知识也是我们重要的训练点,要围绕数轴这个模型按照由易到难设计题组。

方法二:46.2--50.2=96.4

用方法二解题的同学占六年级学生的9.3%,这种方法实际上是用到了减法的意义,只不过写法和原来不尽相同,说明个别同学对算理的理解还是比较到位的。

访谈3: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要求两个地方的温差,就要用大温度减小温度,所以我就这么列式了。

师:那你为什么在46.2和50.2之间写了两个减号呢?

生:不是两个减号,第一个是减号,第二个是50.2所带的负号,我用46.2减的是-50.2。

师:一个减号,一个负号,放到一起,看起来多不方便呀?

生:是呀!我特意把减号写得大,负号写得小,这样不就区别开了吗?

★我的思考

用方法2的同学共占六年级学生的15%,虽然人数很少,但显然这两种方法的本质就是正数减负数的正确算法,只不过用方法2的同学的书写格式不够规范,但是这些同学已经有意识要把减号和负号区分开。虽然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并不涉及正数减负数的减法运算,并且课程标准中也没有做这样的要求,但15%的同学已经意识到正数减法和负数减法之间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同学们有了这样的想法,为第二学段的学习负数的运算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鉴于学生的能力基础,本着因材施教的精神,在训练课时我们就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正数减负数的题目,允许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这样就使不同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提高,正好达到了因材施教的效果,这样就使我们的课堂更有韵味,更有后劲儿。

学情统计 篇5

在集中研修期间,我每天总是早早的来到教室,认真聆听专家、教授和名师的讲座,做好笔记,积极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先进教学经验。每次课后都对照专家的观点仔细分析,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上的不足,撰写深刻的反思,以期内化为自身能力,达到培训的目的。

在影子培训期间,我认真学习带教导师的课,从听课中寻找自己与名师的差距,积极向带教导师请教教育、教学问题。认真撰写听课记录,每次课后都回味思考带教导师是怎么处理的教材、怎么突破重难点、怎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等,从中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再反思对比自己上

1、认真完成对教学设计的更改反思,三次修改及修改说明都认真反思、改进、提高。

2、积极参与各项研修活动。

3、认真撰写研修总结及课例研修报告。

不了助学情 篇6

(一)

1949年5月,刚建立的鄱阳县人民政府,指令刘斌帮助接收饶州七县联立的“芝阳师范”。刘斌原是该校的“工读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务管理工作。当年秋季学校招收了四个“简师班”。当时,办学条件十分艰苦,学校先后三次搬迁。刘斌一方面带领师生上山伐木、下河放排、建窑烧砖、搞沼气发电等勤工俭学办校;一方面组织教师钻研教材、改进教法、建立管理机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他的敬业精神和工作作风深受师生敬佩。由于工作成绩显著,1960年4月,刘斌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群英会,受到周总理的接见。

刘斌在每年招生期间,对那些家庭贫困,渴望读书的特困生给予了特别关心照顾。1951年,刘斌随校迁到景德镇,寒暑假都要乘船经昌江回家。有一次他搭坐一艘兄弟二人去景德镇卖大蒜的木船。途中驾船的大哥问刘斌:“刘老师,我弟弟曹迎祥今年刚满14岁,我父亲早年去世,我不忍让小弟在船上干这么重的活,能否请你帮他上学读书?”刘斌望着眼里充满渴望的小迎祥,满口答应:“怎么不能读书呢?你交给我,我想办法让他上学。”大哥万分高兴,而小迎祥听到素不相识的刘斌老师答应帮他上学,心里一边高兴,一边又很矛盾:大哥一个人支撑这个家,家里这么困难,自己怎么忍心去上学?再说老师答是答应了,会不会带还是另一回事。一路上,小迎祥一声不响地驾着船。细心的大哥看出了小弟的心思,劝小迎祥:“放心跟刘斌老师去上学,读好书苦日子就有尽头了,家里有我呢!”刘斌面带笑容地把小迎祥叫到身边,和蔼地问:“愿意读书吗?先跟我去学小学课程,你可要刻苦地学好。我家也贫穷,生活也很苦,我吃什么,你也吃什么,男子汉吃点苦不算什么!”小迎祥听着刘老师的话,心里觉得很温暖,一下就和刘斌亲近了许多,他笑着回答说:“我不怕吃苦!”回鄱阳后,刘斌真的把曹迎祥带在了身边。他利用寒假时间帮曹迎祥快速把小学课程补上了。开学了,刘斌回学校,就把小迎祥交给他的夫人(当时她在一所私塾教书)继续补习。第二年暑假刘斌来鄱阳招生,聪明好学的曹迎祥以优异成绩被录取到景德镇师范(四年制简师班)。刘斌回忆说:“曹迎祥在我家时非常懂事,家中的事争着去干,待人又有礼貌,深受我家人喜爱,特别是我的父母,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后来,曹迎祥毕业分配在鄱阳五一小学,第二年调到县委宣传部,第三年调到上饶地委党校任教,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理论教员。

曹迎祥回忆起在刘老师家生活的那段日子,仍然充满感激。他说,刘老师当时工资很低,不仅要供养自己的儿女、三个弟弟,还要供我上学,而且还时常接济贫困的乡亲们。刘老师待我比对亲弟弟还好。令我难忘的是,当年为减轻家里的负担,他宁愿将四弟刘福高留在老家跟着父亲种田。没过多久,刘福高离家出走,跑到大哥刘斌家,哭着要上学,死活不肯回乡下。刘斌的心被四弟哭软了,含着泪说:“苦就一起苦,留下来吧,我送你上学。”尽管生活十分困难,但刘老师的几个弟弟都十分懂事,学习非常刻苦。他们后来都学有所成,没有辜负刘老师的期望。三弟刘国才师范毕业回鄱阳任教,后调到公安系统工作;四弟刘福高,高中毕业后在乐平县委工作;五弟刘福帮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分配在航空航天部工作。

刘斌每个寒暑假都要回老家看望父母。每当他听说周边乡村有孩子因家贫而辍学时,他就会主动上门说服家长,让孩子到他家复习,然后参加师范的招生考试。在刘斌的辅导下,许多孩子通过了师范招生考试,本村的有刘日春、刘福从等,邻村有曹太万、程早来、程厚发、黄国华等。这些人说起刘老师当年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至今都记忆犹新:放寒暑假时,刘斌老师看到我们这些贫困学生无旅费回家,他就想方设法让我们留校,上午学习,下午参加校园劳动,学校发给报酬。既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又可解决下学期部分学习费用。每到冬天,他看到我们衣服单薄冻得发抖,就四处奔走求助,请求有关部门为我们这些寒门学子发放棉衣棉裤御寒……

(二)

“文化大革命”中,刘斌“下放”回到老家。不久被先后调到鄱阳县师范、教育局工作。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刘斌心中放不下的,仍然是那些贫困失学的孩子。

胡健民是三庙前乡人,由于家庭成分不好,升学无望,读到初一就辍学,做起了木工,四年后成为当地有名的家具师傅。1979年暑假,刘斌的儿子考取了北京航空学院,就请胡健民来家做一只衣箱。胡健民把闷在肚子里七八年的话说出了口,他问刘斌:“我还可能读书吗?”刘斌鼓励他说:“怎么不能读书呢?现在恢复了高考,不论成分,人人都有读书求知的权利。”胡健民听后,特别高兴,立即将木工工具收拾起来,准备参加来年的招生考试。刘斌很快为他联系到了鄱阳县二中初三复读,同时还负责照料他的生活。胡健民很刻苦,分秒必争,凭借他的聪明智慧和强烈的上进心,1980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省卫生学校,毕业后,分配在县防疫站工作,后调入县公安局工作。

1975年6月,同村人刘甘霖被父亲带到县城刘斌家。在吃饭的时候,刘甘霖的父亲提出,家里生活困难,难以让刘甘霖读下去了,想请刘斌帮忙让孩子到鄱阳来读书。不等刘斌回答,刘甘霖的父亲放下饭碗,就自己一个人走了,把14岁的刘甘霖扔在了刘斌家。刘斌觉得很突然。当时刘斌每月只有三十多元的工资,维持一家五口生活,已非常紧张。谁家的儿女不是父母心头肉呢?刘甘霖父亲不是没有办法,怎么舍得把儿子留下。想到这,刘斌又咬紧牙关,收下了刘甘霖。刘甘霖很懂事,与刘斌家里人相处得特别亲,既尊敬大人,又讲究礼貌,还特别勤快,很快就融入刘斌的家庭,像一家人一样。没过几天,刘斌就给刘甘霖联系到鄱阳一中读书。从初中到高中,刘斌数年如一日地照料刘甘霖的学习和生活。高中毕业后刘甘霖报名参了军,在部队任师部报道员兼宣传工作,三年后复员分到县武装部工作,现任县政协文史办主任。

每当刘斌看到可怜的孩子因经济困难不能读书,总有一种不忍放弃的责任感。1973年春节,他在老家听说有三名初中毕业生因为家里生活都很困难,不能继续读书。他主动上门劝学,对这三位学生的家长保证:小孩由我带到鄱阳去读书,除自己带些米外,其他费用我全包。三名孩子怀着感激的心情被刘斌带到了县城上了高中。不料家乡的饶河发洪水,联圩决口,使本来就很困难的三个家庭更加雪上加霜,连米都供不上了,这三名孩子的费用全都落到刘斌的肩上。刘斌硬是靠自家勒紧裤带,省吃俭用,资助这三名孩子到高中毕业。后来,其中的两人先后考取大、中专院校。

刘斌不仅在经济上救助失学困难学生,而且帮助他们解脱经济困难带来的心理阴影。在平时吃饭和聊天时,刘斌总是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许多苦孩子在他的调教和帮助下一个个成了才。

(三)

离休后,刘斌被县关工委聘任为驻会成员,继续不停地关爱帮助困难失学学生。他经常下乡调查摸底,掌握贫困学生情况,填写统计表,并写好汇报材料。近6年来,他与县关工委老干部共募捐到帮扶资金41万元,先后资助了1640名困难失学学生和孤儿。

1998年,鄱阳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洪水冲毁了一些中小学校舍。刘斌想方设法联系到一位杭州四季青服装厂的经理慷慨捐款40万元,用于修复被洪水冲毁的饶埠镇张家中学和碧山乡一所小学,确保了学生下半年上课。开学后,刘斌又邀请这位经理再次来鄱阳,经理看到学生在崭新的教室里上课,心里非常高兴,并承诺再继续为两地困难学生捐助学杂费,有多少人解决多少人。刘斌与驻会同事,日以继夜调查摸底,填写名单,很快将两地困难学生名册交给这位经理。看到几百名学生的学杂费有了着落,刘斌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007年下半年,团林乡金家村金寿启学习成绩优异,但父母身体不好,劳动力弱,生活困难,不能再供他读高中了。得知情况后,刘斌在关工委为他争取到扶助资金解决了高中的学费。古南乡段卫萍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丧生,刘斌多次把钱汇到学校为段卫萍交学费……

刘斌为了帮助失学困难孩子,不仅自己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老伴也失去当老师的机会,家里月月寅吃卯粮,对此,家里人都很理解支持。至今刘斌依然住在低矮的教育局平房宿舍,两老生活还是那么节俭。

每年春节,一张张贺年片,一个个电话,一群群学生,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刘斌家。这些曾经受过帮助的寒门学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牵挂: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鄱阳湖畔这位一生乐于助学的恩人。

了解学情注重指导 篇7

1. 教材解读到位。

《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二篇课文, 节选自《儒林外史》。它描写的是死前的严监生固执地伸出两个指头, 始终咽不下最后一口气, 直到妻子把两茎灯草挑掉了一根, 他才断了气的情景。虽然着墨不多, 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片段历来被评论家所称道, “两个指头”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经典性细节, 人们多据此细节断定严监生是个吝啬鬼, 严监生也成了“吝啬”的代名词。罗老师解读教材十分到位, 把这个片段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 体会细节描写的方法, 而没有把感悟讽刺手法作为重点。因为尽管《儒林外史》极具讽刺艺术特色, 但仔细研读这个片段, 讽刺色彩并不明显。

2. 了解学情, 预设充分。

罗老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作了充分的了解, 估计学生可能会把“吝啬”当做“节约”, 进行了充分的预设。一是采用对比教学, 在整体感知课文后便聚焦“两个指头”:通过师生对读三次猜测, 比较严监生的动作、神态, 揣摩他的心里, 抓住“总不得断气”和“登时就没了气”, 体会其吝啬。二是引导学生把人物放置在具体而特定的环境中考察。如故事发生的环境是“晚间”, 他“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 “挤了一屋的人”, “桌上点着一盏灯”, 这些都可以成为点两茎灯草的理由。三是适时补充资料, 对“严监生很有钱”进行拓展, 提供了具体的数据和内容, 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四是设计书面练习, 让学生写一写“严监生啊严监生”, 体察人物心理。五是拓展同类人物, 回归文本, 引发学生阅读兴趣。这样层层深入, 让学生加深感悟严监生的吝啬形象。

3. 关注“语文味”, 注重学法指导。

罗老师无论是在揭示课题、初读课文还是在研读体悟等环节中, 都非常重视语言文字训练, 注重学法指导。如对严监生的“监”的读音、字形的指导, 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等。尤其是学法指导的渗透, 让学生根据文本特点, 借助注释或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

谁知道真正的学情 篇8

这段话其实就是文眼,因此,重点品读是理所当然的。为了掌握学情,课中我让学生对这段话质疑。经过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大致如下:

什么是不确定的生活?怎样才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怎样才能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怎样才能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怎样才能努力生长?

对学生的这些问题,我并不怀疑它们的真实性。如果在以前,这些问题就会被我纳入教学进程,成为新的增长点。但是,面对日趋极端的“以学为中心”的浪潮冲击,我渐渐开始学会让自己从漩涡中抽离出来,试着对“学情”保持一种理性的审视距离。我转而想:

学生真的知道自己的学情吗?

有所谓某种纯粹客观的学情存在吗?

学生的课堂呈现(质疑、表达、练习等)就是他们的学情吗?

顺着学生的课堂呈现就是对学情的尊重吗?

我们可以撇开某种特定的背景或者视角发现学情吗?

于是,我问自己:对于这段话你希望学生理解什么?这一问,很快就牵出一连串问题: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章所写的故事究竟想告诉读者什么?这段话是在揭示文章的主旨吗?

毫无疑问,主旨的理解必须基于整体语境。就整体语境看,《桃花心木》生动地揭示了“不确定”的意义和作用:对树而言,适应“不确定”就能成材;对人而言,适应“不确定”就能成人。

这一点,既是全文的主旨,也是这段话的要义。

那么,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一主旨呢?在理解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遭遇哪些认知障碍或者冲突呢?

当我确立了这样一个问题视角再去反观学生的提问时,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显然,学生的上述提问并不能呈现真正的学情。因为,事实上除了“什么是不确定的生活”这一问之外,其余问题的答案都已经包含在这段话里面。这段话已经非常明确地告诉读者:适应了“不确定”,就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就能锻炼出独立自主的心,就能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就能努力生长。

而学生的最大问题,正在于他们忽视了“不确定”这一根本背景,一味地将思维的触角伸向“怎样才能”上。假如我真的将学生的提问纳入教学流程,那么,这堂课必将在“怎样才能”上大做文章,学生有可能获取的不过是一堆庸俗成功学的方法和策略,而根本的根本、核心的核心,即“适应不确定”就会无人问津、无足轻重。我暗自后怕:学生的问题差点骗了我!又暗自庆幸:终于有了这样一个问题视角让我能够发现真正的学情。

真正的学情,就是学生对“不确定”的普遍忽视。而这,学生并不知情。唯一知情的,是教师本人。

把握学情,优化品德教学 篇9

关键词:学情,优化,教学设计,课堂教学

学情,狭义地讲,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还需要什么?学情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是教学内容解析的依据,还是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心理认知特点,关注学生真实的需要,才能把握学情,从取舍资源、选择内容、设计活动等方面优化品德教学设计。符合学情的品德教学设计,才会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需求,才会实现有效的品德教学。

一、把握学情,取舍资源为目标掌舵

小学品德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形式活泼,留给师生较大的创造空间。我们经常在品德课堂上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资源,文字、图片、录音、录像、动画等,令人眼花缭乱,这么多的资源,我们该如何取舍?此时就要根据学情,选择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一)取之

品德教材是遵循生活的逻辑来编写的,儿童的智慧在一定程度上与教材是同构的。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遇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他迈入了小学,开始了全新的小学生活,所以一年级上《老师,您好》一课,围绕“喜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教学目标,提供了“游戏场”“小剧场”的教材资源,它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充分考虑到生活中的现实,生活中的需要,生活中的问题、困惑,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富有生活情趣,有助于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我们取之。

(二)舍之

我们的教材作为面向全省的教材,确实具有通用性,它兼顾了城市、农村不同地域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但作为教材,编写不可能完全适应每个地区,学生生活地域不同,条件不同,城市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农村学生的生活世界不同,而在农村,地区不同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也有差别,所以,教材只是一个范例,关键是教师要联系实际,把握学情,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教材。例如一年级下第二单元第四课《当好小主人》,学生通过小剧场了解接电话的礼仪,当家里有客人来时,当好小主人,可以演一演,评一评,背一背儿歌等,但第三部分不同民族的待客方式学习起来却有些难度,由于一年级小朋友年龄小,搜集资料的能力还不强,再加上自己民族的礼仪还在不断学习和巩固阶段,对别的民族礼仪了解要求偏高了,不符合学生实际。如果有条件,可以由教师搜集相关资料提供给学生作为了解,条件实在不允许,可以考虑舍去这个教学资源,暂缓实现这个学科目标。

(三)整合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认知需求去重新整合教材资源,以实现有效达成目标。例如六年级上《劳动成果要珍惜》一课,教材安排有大量的图片以及文字资料来说明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劳动成果要珍惜。一位教师在教学本课时,除了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可利用资源《陈毅元帅的故事》,了解了身为国家领导人,他依旧生活节俭,从故事中得到启示,懂得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条件好了,生活也要简朴。课堂上还补充了学生课前的调查成果(书本的制作过程,洁净的马路是怎么来的),在交流中,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然后,出示一份学生没吃完的午餐(班主任反映,平时班上学生剩菜剩饭的现象严重)。

师:看着它,你有什么想法?你是怎么做的?

生:他没有把中午的营养午餐吃完,太浪费了!

生:我有时能吃完,有时只能吃三分之二。

师:为什么呢?

生:有时候菜好吃,我就吃完,有时候的菜不爱吃,我实在吃不完了。

师:明白了。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营养午餐是劳动成果,那你知道营养午餐背后凝聚着哪些人的汗水吗?请看一段资料(一边播放营养午餐的制作过程录像,一边解说)。

师:同学们,看了录像,你有什么感想?

生:这份营养午餐要花费这么多人的心血,我们一定要珍惜。

生:真不知道,我每天吃的中饭,居然那么来之不易,我以后不能浪费了。

在这里,教师充分利用文本,但又不拘泥于文本,通过资料的搜集,引导学生了解劳动成果的来历,初步感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通过补充的视频资源,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认识到劳动成果要珍惜。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使学校、家庭、社会都成为我们品德教育的载体,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真正发挥教材的激活效应、引领效应,落实有效教学。

二、把握学情,选择内容为学生服务

教育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就是指导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目的、需要的相关性。

(一)学生需要什么?

品德植根于生活,其内容和儿童的需要、动机紧密相连,但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思维方式,他们的个体发展与生活经验是不同的。课前充分关注儿童正在进行的、即刻的真实生活,寻找与生活与课堂的连接点,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调查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来确定教学内容。

例如浙教版一年级下册《我爱学习》一课,笔者在不同场合听过多位教师执教这堂课,在最后都设计了一个学习活动,有学习系红领巾的,有学习整理书包的,有学习跳绳的,有学习洗碗的,还有学系鞋带的……你要说哪个活动更好?还真不好评价。

可是前不久,笔者听一位年轻教师上这课,一张课前调查表让人深受启发。

从这张课前调查表上,教者清楚地了解了学生的认知需要,绝大部分学生对打蝴蝶结这个活动很感兴趣,想尝试学习。于是就有了课堂上集体学习打蝴蝶结的活动内容,一小部分学生一学就会了,大部分学生尝试了两三次也学会了,那尝试的劲道可真足,那是他们内心迫切需要的,所以学生需要的就是最好的。

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经验,根据学生的认知需要寻找教材和生活的结合点,在课堂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开展有目的性的教学活动,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生喜欢什么?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浓厚的探索兴趣是一股神奇的内驱力,它会由“要你学”到“我要学”,由“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式”学习,也定会化“低效”为“有效”。

例如浙教版四年级下册《世界之窗》一课,在学生比较发现了世界上三大人种的外貌特点后,笔者特意在同一个地球的背景上,展示了十几张不同肤色人种的大头像。

师:看着这些,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1:(皱着眉头)同样生活在地球上,长得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

师:就是呀,为什么呢?你大胆猜测一下吧!

生大胆猜测,师小结板书:遗传基因生存环境。

……

师:根据专家的介绍,咱们确信刚才的猜测是对的,白色人种多分布在寒带,黄色人种多分布在温带,而黑色人种多分布在热带。打开书本65页,看看世界人种分布图,你又发现什么问题吗?

生6:老师,我有问题,白色人种不是在寒带吗?他们为什么温带也有分布,连热带也有分布?

生7:我也有问题,在一个洲上怎么都好像是交叉分布的呀?

师:孩子们,有问题好啊,想办法解决问题才是硬道理,咱们一起去研究研究吧!

可以想象,接下去的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地对自己感到疑惑又非常想知道的内容,进行学习、进行探究,或猜测、或商量、或询问、或查阅资料……这样的学习才是学生想要的学习,才是发自学生内心的需求。

三、把握学情,巧设活动为成长助力

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引领学生更好地生活,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在品德课堂中,教师应当找准契机,巧设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现实的社会,学会辨别、选择,在开放多元的社会生活中,坚守正确的导向。

(一)接轨实际生活,正视价值冲突

学生实际的生活价值观念有时会与我们的品德价值观发生冲突。作为品德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正视冲突,巧妙提问,善加引导。

浙教版六上《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一课中,我们讲到了环卫工人起早摸黑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整洁时,有几个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为什么在我们身边都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人在做呢?”“为什么爸爸妈妈总是说‘考试这么差,以后只有去扫大街了’?”

是啊,既然环卫工人对我们的生活来说那么重要,为什么却总会被爸爸妈妈当成反面教材呢?这就是学生的价值困惑所在。反观本课的教学目标并不是要我们都去当环卫工人,而是要我们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于是,笔者让学生思考:“你们认为这个同学的爸爸妈妈为什么会这么说?”

生1:因为环卫工人太苦太累了。

生2:因为爸爸妈妈希望我们工作得好一点,生活舒服一点。

师:是啊,爸爸妈妈不希望我们做这个工作就是因为环卫工人太苦太累了。的确,环卫工人以一人脏换来了千家净,对这样可敬的劳动者,你想说什么呢?

此时的学生已经明白了,有的说:“谢谢你们,环卫工人。”有的说:“环卫工人这样辛苦地工作,我们要尊重他们。”

“环卫工作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作,我们可以不选择做,但不能不尊重”的价值观念深入学生的内心。这看似不和谐的一幕,恰恰体现了学生的价值困惑,也让笔者知道此时学生在价值导向上需要什么,准确把握这一需求,巧妙地提问,化解疑虑,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价值引领。

学生是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品德学习的,他们对人、对事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判断和选择。比如在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会告诉孩子:“不要太老实,老实要吃亏。”而在现实的生活中,确实也存在老实吃亏、撒谎得利的现象,可是我们在品德课堂上教育学生的价值观却是“诚实是美德”,学生对文本的价值观提出质疑。作为教师要尊重和接纳学生已有的价值取向,当学生提出质疑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找准孩子价值观的质疑点善加引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学生澄清模糊或纠正片面、错误的价值观。

(二)直面现实生活,服务社会发展

现实生活是道德的生长点。学校品德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使学生在品德方面社会化的过程。

浙教版五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课,在交流探讨了“全球一体化”后,继续深入探索“中国制造”—“中国创造”。

师:看,这是中美进出口贸易排位前五位的种类对比(课件出示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生:美国出口到中国的都是高科技的,大型的,例如成套设备与技术、飞机、汽车,而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都是日常用品,比较小件的,例如衣服、工艺品。

师: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制造大国”,“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随处可见。你觉得作为一个制造大国,好不好?

生1:好!

生2:我觉得挺好的。

……

此时教师以苹果手机为例,出示中美获利结构图。美国苹果公司提供技术,获利58.5%,中国工厂加工制造,获利1.8%。面对获利差距30多倍的现实状况,学生震撼了,陷入了反思中……

生:我觉得中国制造不太好!

生:我觉得我们现在应该好好学习,将来有自己的创造!

上课伊始学生看到中国是制造大国时,呈现出的满足的笑容、自豪的表情让我们担心不已。可是当学生直面差距悬殊的现实生活,他们觉醒了,感悟到中国经济要腾飞,必须走创造之路。与现实生活紧密接触,用社会的真实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参与苹果手机获利结构图分析过程中认识社会生活,直面社会现实,从而触动情弦,引发思考,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更好地服务社会。

准确把握学情,实施有效教学 篇10

【教学环节再现与反省】

【片段一】

师:如果有10人参加乒乓球比赛, 其中每2人之间比赛一场, 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学生思考后猜测:生1:要赛5场.

师: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学生又经过近一分钟的思考) 生2:应该多于5场.

师:为什么?

生2:因为赢了的还要比下去.

其他同学没有再发言, 都以疑惑的眼神看着我.

(学生不能理解“每两人之间比赛一场”或者叫“循环赛”, 他们把比赛理解成淘汰赛.当时我没能及时准确地处理这一反馈的信息, 适时讲解说明, 作好思维的引导.想当然地处理了.)

【片段二】

师:至于要赛多少场我们可以用点与线的连接方式进行探究.我们用点表示参加比赛的人数, 把点与点之间的连接线条看作是比赛场次.

首先在你的练习本上画上一个点, 表示比赛的1人, 他自己可以比起来吗? (不能) ;再画上一个点, 这时有两人, 他们之间可以比多少场 (可以连接多少条线段) ? (1条) ;再增加一个人呢? (学生画线段, 答:3条) ;当人数是4人的时候呢? (有些学生开始不知道怎样画了, 有答5条的, 还好也有答6条的.我只好让学生检查是否把每两点都连接完成作为纠错的方法, 显得有些苍白.) 接着又直接告诉学生用列表的方法来探究其中的规律.这中间缺少了必要的问题联接设计.

(学生还没听明白, 即如何把具体情境抽象为数学模型这不是学生的需要, 这里还需进一步激化矛盾, 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策略的需求后, 才可以展开下一环节.我机械地开始组织下边的操作活动.)

【活动描述】

请上10名同学上台进行握手活动, 其他同学观察.活动前没有给学生明确要求.一上来, 便让第一名同学依次握完其他九位的手就下去了, 第二位再依次握剩下八位的手, 也下去了……是让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了, 但只是简单地给参加活动的同学说了一句:“记住自己握手的次数”.心里只是想着让学生明白10人参加比赛 (循环赛) , 一共要进行1+2+3+…+9=45 (场) .

(1) 让参加活动的同学明确, 每两个人都要握一次手, 不重复, 不遗漏, 并记住自己一共握手的次数; (2) 让下面的同学数去握手的人分别握手的次数; (3) 比较两种统计结果.第一种:9+8+7+…+1=45;第二种:虽每名同学都握了九次, 但应该是9×10÷2=45, 而不是9×10=90.在比较中自然过渡到教学环节三, 并理解简单组合的不同计算方法.

【教后札记】

俗话说得好“鞋子合适与否, 只有脚知道”.一节课的准备设计, 不管我们采取怎样的备课方式, 如果不了解学情或脱离学情基础就是纸上谈兵.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将变得苍白无力, 使课堂变成老师赶着学生走.学生只是机械地、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一个个任务.与有效课堂背道而驰.

以往认为:作好学情分析, 就是准确把握学生的已有知识, 找到与新知识的切合点, 运用迁移、转化、类推等方法, 巧妙设计环节即可.经过这节课的失败之后, 我改变了以往的局限.学情基础不仅是知识前测, 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 不同的个性特征, 生活经验与数学常识积累, 精神状态、心理准备.在借班上课时还要了解该班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等.很久以来都有这样的感受, 学期开始前两周的教学效果始终不如人意.原来学生还没从假期中收回心, 还不能适应学习的节奏, 是师生间的默契没有形成.

袁振国老师曾说过:“一个好老师可以把糟糕的教学设计上得神采飞扬;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在糟糕的老师手里会变得死气沉沉.”教师的“好”与“不够好”的分水岭:在于教师教育的智慧、教学的机智;灵活进行课堂管理的能力;使课堂深入浅出;在学生出现不利于课堂教学因素时的有效转化.执教者必须凭借自己的学识积累、教育机制、教学艺术, 把不利因素转化成有利条件或有效避免不利因素的出现.一堂课是否高效地完成, 影响因素很多, 其中教师做预设时对学情的估测, 在课堂实施时就能得到最真实的检验.课堂气氛过热———估测过低;气氛过冷———估测过高.都会使教学失去意义, 达不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总体上来说, 面对农村地区的小学生:设计问题宜小不宜大;提出问题指向性应更加明确;情境设计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一句话:教学设计要以“学情”为主, 不能脱离学情实际;教学设计要留白, 不可太死板;教学设计要渗透 (跨) 学科知识;教学设计要有多套方案, 以便根据课堂信息灵活选择.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 要想更好地实施课堂的有效性, 必须改掉自己在教学设计中粗糙的不好习惯, 深入研究学情实际;加强学习与磨炼, 提高教育智慧、教学机智.将课堂管理能力的提高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

摘要:作好学情分析, 准确把握学生知识基础.学情基础不仅是知识前测, 还包括学习习惯、思维方式、个性特征、生活经验、精神状态、心理准备.在借班上课时还要了解该班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等.面对农村地区的学生:设计问题宜小不宜大;提出问题指向性应更加明确;情境设计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一句话:教学设计要以“学情”为主, 确保教学有效性.

上一篇:县人民医院下一篇:流动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