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负债结构分析

2024-06-16

农业银行负债结构分析(共6篇)

篇1:农业银行负债结构分析

中国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现状分析

负债是银行由于受信而承担的将以资产或资本偿付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债务。存款、派生存款是银行的主要负债,约占资金来源的80%以上,另外联行存款、同业存款、借入或拆入款项或发行债券等,也构成银行的负债。主要包括 1活期存款活期存款是相对于定期存款而言的,是不需预先通知可随时提取或支付的存款。活期存款构成了商业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也是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重要条件。但成本较高。商业银行只向客户免费或低费提供服务,一般不支付或较少支付利息。

2定期存款:定期存款是相对于活期存款而言的,是一种由存户预先约定期限的存款。定期存款占银行存款比重较高。因为定期存款固定而且比较长,从而为商业银行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对商业银行长期放款与投资具有重要意义。3储蓄存款:储蓄存款是个人为积蓄货币和取得利息收入而开立的存款帐户,储蓄存款又可分为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的活期存款,或者称为活期储蓄存款,存取无一定期期限,只凭存折便可提现。存折一般不能转让流通,存户不能 4可转让定期存单:可转让定期存单存款是定期存款的一种主要形式,但与前述定期存款又有所区别。可转让存单存款的明显特点是:存单面额固定,不记姓名,利率有固定也有浮动,存期为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不等。存单能够流通转让,以能够满足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双重要求。

5可转让支付命令存款帐户:它实际上是一种不使用支票的支票帐户。它以支付命令书取代了支票。通过此帐户,商业银行既可以提供支付上的便利,又可以支付利息,从而吸引储户,扩大存款。

6自动转帐服务存款帐户:这一帐户与可转让支付命令存款帐户类似,是在电话转帐服务基础上发展而来。发展到自动转帐服务时,存户可以同时在银行开立两个帐户:储蓄帐户和活期存款帐户。银行收到存户所开出的支票需要付款时,可随即将支付款项从储蓄帐户上转到活期存款帐户上,自动转帐,即时支付支票上的款项。

7掉期存款:掉期存款指的是顾客在存款时把手上的由名义上兑换成其所选择的外币,作为外币定期存款存入银行。到期满时顾客先将外币存款连本带息兑回本币后才提取。存款期限由一个月至一年不等。

除此之外银行的负债业务还有银行的主动负债业务

1、发行债券,指商业银行通过发行金融债券从货币或资本市场融入资金。以前我国只有三家政策性银行发行过金融债。自央行2004年6月发布《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2005年5月发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后,一般商业银行陆续开始发售次级债和金融债,发行债券逐渐开始成为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2、对央行负债,指商业银行从央行融入资金的业务行为。目前主要形式为再贷款、再贴现和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对央行负债的产生基于两个目的,一是增加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二是央行调控市场货币供应量,实施货币政策意图。

3、对同业负债、指商业银行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的业务行为。目前对同业负债主要有同业拆入(期限不得超过4个月)和借款(4个月以上的拆入,目前借入方仅限于外资银行在中国分支机构)、票据转出、信贷资产转出回购、债券正回购等实现形式,其中同业拆入和借款一般建立在信用基础上,而其他几种都是以现有资产为抵押融入资金。

因此未来银行负债业务的发展趋势是加强银行主动负债的业务

一加强银行主动负债业务的意义:1有助于保证商业银行流动性。2有助于实现商业银行现代资产负债管理需要。3有助于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繁荣发展。二关于加强主动负债业务的建议

1、消除制约主动负债业务的负面因素,促进主动负债顺利发展。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和国际不断接轨,新的经营管理理念不断引入,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各商业银行均高度重视资产负债管理工作,设

置了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或类似机构统一协调全行资产负债结构管理和规划部署。但受制于统计手段和能力,目前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停留于较大尺度的资产负债比例结构估测,对主动负债的规划性相对不足。为此国内商业银行需要尽快提高电子化水平,提高对负债结构的监控能力,为下达科学合理的主动负债规划提供依据。

2、加强产品创新、丰富负债业务品种。目前主动负债主要类型有发行债券、同业拆借、同业借款、债券正回购、票据转出、信贷资产转出、大额同业存款、再贴现和再贷款、协议存款和以理财形式引入的社会资金等。其中前五种形式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被商业银行广泛运用着。再贴现和再贷款更多地表现为政府对特定行业特定金融机构的支持,或者是实施货币政策的需要,与商业银行自己主动负债的需要相关性不大。而大额同业存款、协议存款和理财形式引入的社会资金中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3、积极培育市场,为主动负债业务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在我国金融市场尚未完全健全的情况下,为新兴业务或品种提供良好的起步环境非常重要。到目前为止,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运作非常成功,票据转贴现市场也非常火暴。无论是场内交易的银行间市场,还是场外交易的票据转贴现市场,都离不开初期监管机构的政策扶持和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

篇2:农业银行负债结构分析

一、负债业务现状

(一)负债总量增速下降

从量上讲,2010年底银行业本外币负债总额为88.4万亿元,同去年比增加14.1万亿元,增幅19%,较去年下降7.8%。由此显示增速的确下降了不少。具体分类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43.02万亿元,上升13.5%;全国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14.05万亿元,增幅25.2%;城市商业银行7.4万亿元,增长38.5%;其他类金融机构负债总额24万亿元,增长20.6%。下面从几个角度进一步分析:

1.从季节上来看,一季度受惯性影响增幅仍然较大,但之后便有明显的下降。从机构类型来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仍处于绝对支配地位,但比列在下降,为2.3%。全国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升0.8%,城市商业银行上升1.1%,其他类金融机构上升0.3%。可以看出,城市商业银行增速最为明显。2.就上市的16家商业银行来看,其负债总额达到60.1万亿元,增加17.34%,增速下降9.26%,占总的比重为68%。其中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增长14.96%,下降9.96%;全国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增长24.48%,下降7.07%;城市商业银行上升44.94%,增速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4.43%。一系列数据进一步证实前面的分析,随着经济危机的影响逐渐降低,中国货币和财政政策逐渐由宽松回到适度,更进一步的,通胀压力的上升使得回收流动性更加迫切,与此同时,政府调控房价,更是进一步控制房地产信贷,这降低了货币乘数,使得存款也降低了。至于仍然为增长趋势,这一点更是必须的,毕竟中国经济仍在增长,人们收入总体在上升。到了2011年,这种趋势仍存在,但随着通胀压力的降低以及更重要的,为了保持经济增长,央行于近期决定,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与此同时,自同日起:(1)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2)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这一三年半来的首次降息必然更加减少人们的存款倾向。使得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负债业务压力进一步上升。

(二)总体讲公司类存款增速高于个人存款 具体数据为2010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公司类存款余额27.73万亿元,同比增长19.38%,比上年下降l2.57%,个人存款增长率为12.89%,比上年下降6.32%,公司类存款增长率比个人存款增长率高6.49%。其中,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公司类存款增长率16.93%,比上年下降l2.45%,个人存款增长率为l2.23%,比上年下降5.59%,公司类存款增长率比个人存款增长率多增4.70%。全国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类存款增长26.05%,比上年下降11.73%,个人存款增长率为18.08%,比上年下降11.82%,公司类存款比个人存款多增7.97%。城市商业银行公司类存款增长24.2%,比上年下降23.08%,个人存款增长率为31.26%,比上年下降3.65%,公司类存款比个人存款增长率低7.06%。

分析数据得到,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全国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公司存款增速高于个人,但城市商业银行的状况是相反的。这体现了城市商业银行吸收公司类存款方面的不稳定性。而就公司类存款的增长量来讲,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增长率最低,全国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最高,显示全国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势头良好,吸引更多的公司将存款储蓄在那里。

不过,就如此横向比较三类银行,自然是全国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势头最好,而城市商业银行波动较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剧中。若纵向比较各银行自身发展状况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16家上市银行来看,公司类存款占客户存款比例为54.87%,上升0.98%。其中,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为49.91%,上升0.77%;全国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72.25%,上升0.33%;城市商业银行为77.43%,下降2.25%。由此分析,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个人存款比例高于公司类,这很容易解释,毕竟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网点遍布全国各个大中小城市,其他银行的营业点分布还没有达到如此规模。但其公司类存款增速则是最高的,显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吸收企业存款方面仍有着相当的能力。而纵向数据依旧显示出城市商业银行的不稳定性。

2010年的公司类存款增速高于个人存款,显示出以往宽松的经济政策依然在发挥效力,各类机构和企业的流动性仍旧充足,同时,经济增长背景下的业绩利润增长也是公司类存款上升的动力,相比之下,广大个人的储蓄则增速不如企业。

11年和12年的公司类存款增长势头随着宽松货币政策的回稳应该会进一步下降,但仍会高于个人类存款增速。由此我联想到一个也许于此现象相关的话题――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个提法自然是西方经济学界的提法,他们认为虽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可是国有控股企业(包括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有典型的国家资本主义模式特征,撇开意识形态的问题,只谈论经济问题的话,企业类存款上升显示企业流动性以及业绩的提高,而国企则是企业中的龙头老大,那么相对总体个人存款的增速来说,企业存款增速的高绝对数是否体现了进来人们热议的国进民退问题?即国有企业利用垄断获得大量的利润,而老百姓却并没有得到过多的利益反而在通胀等问题面前无招架之势,进而使收入差距的扩大,贫富日益不均。若此因素或多或少的解释了公司类存款增速高于个人存款,则这一现象应当得到我们的重视,政府,学者以及更多的民众应该去关注和想出缓解的方法。

二、优化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对策与建议

(1).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扩宽银行负债来源

在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趋于同质化的情况下,加强针对性的客户服务创新是有效扩大负债规模、调整负债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改变僵化的服务心态、增加客户自助办理业务的网上渠道、扩展信息咨询服务类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银行负债业务做大做强。而这些措施的最根本来源,在于各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品牌形象建设。如果服务的核心动力解决了,服务的外在表现必然会水到渠成。

(2).加快负债产品创新,挖掘客户潜在需求 金融产品的销售越来越受到银行的重视,各类金融理财产品也层出不穷。理财产品市场的迅速扩张在优化负债结构、促进创新金融产品等方面给银行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在理财产品市场的迅速扩张背后,更为关键的是理财产品的不断创新。否则,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负债规模的扩张会直接带来负债业务风险的加大。只有金融机构更注重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加快针对特定类型客户的产品创新,才能在扩张负债规模的同时,规避负债风险、促进负债结构的合理转变

(3).制定负债管理策略,落实不同需求匹配

篇3:农业银行负债结构分析

资产负债表观要求企业在努力实现经营效益增长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资产,避免单纯地追求利润指标。在资产负债表观下,会计工作不仅要关注企业收入与经营成本的变化对企业经营利润的影响,更要监控企业的资产质量与资产管理效益,以及企业债务负担对企业持续经营的影响,及时报告改进资产负债结构和防范财务风险的建议。而利润应该是建立在资产真实价值基础上的资产利用效果的最终体现,是企业资产在价值转移、处置以及持有过程中的增值质量。因而,新会计准则下利润质量与对应的资产质量更加相关,通过分析利润结构与资产结构的匹配性,便可以考察企业经营资产与投资资产的相对增值质量,从而作为预测企业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重要依据。

二、资产负债表观下与利润相关项目的主要变化

(一)利润要素及定义的变化。

新会计准则明确提出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金额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利得”和“损失”这两个概念的引入,扩展了传统会计收益的范围,为全面收益的内容划分和全面收益信息的披露奠定了基础。

(二)利润确认计量的变化。

资产负债表观下,在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金融工具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都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且将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计入利润,以体现资产真实价值对利润的影响。

(三)利润表的变化。

一是不再区分主营与非主营业务利润,将收入和成本统一在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中列示。二是新增“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通过单独列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利润表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企业的收益情况,便于投资者了解企业因公允价值变动而产生的损益是多少及其占企业全部收益的比重,从而更好地进行分析和决策。三是新增“资产减值损失”项目,将各项资产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加以合并,在利润表中单独列项予以反映。四是“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项目单独予以列示,可以使信息使用者对企业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有更加清晰、全面的认识,并可了解其对利润总额的影响程度。五是净利润的内容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等未实现利得和损失纳入了利润表,可以更加全面、具体地揭示企业财务业绩,并准确、合理地反映资产价值变动的结果,充分地揭示企业资产的质量状况。六是在净利润下增设了“每股收益”。这与投资者经常运用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存在较大的区别,基本每股收益不再是简单地用净利润除以期末股本计算,其中股本需要考虑IPO、再融资等因素进行加权。

三、资产负债表观下利润质量分析体系的指标设置

由于利润表在收益观念、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模式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此有必要在原有利润分析体系中,增加一些新的利润分析指标。资产负债表观强调监控企业的资产质量与资产管理效益,因此需要在分析利润构成时将资产分为经营资产和投资资产,并注意分析各类资产的内部构成。

(一)核心营业利润及核心营业利润率。

核心营业利润是指企业利用经营资产从事自身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直接利润。其计算公式为:核心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提出“核心营业利润”概念,主要是因为:

第一,核心营业利润有利于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新会计准则中营业利润包括投资收益,但是对于一般企业而言,企业的经营资产、核心营业利润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而将营业利润范围扩大后,这种关系变得模糊。需要注意的是,核心营业利润剔除了减值损失,这是因为该项目本质上属于会计估计事项,且属于未实现的资产持有损失,并未真正引起企业现金流出。因此这样构建出的“核心营业利润”项目,更有利于将经营资产以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进行比较。

第二,可以通过计算核心营业利润率较为恰当地反映企业自身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核心营业利润率=核心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反映企业自身经营活动的相对盈利能力。在新会计准则下,由于营业利润的内涵扩大,企业投资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越大,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之间的可比性就越小,而通过计算核心营业利润率便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二)狭义营业利润与经营资产报酬率。

狭义营业利润是指包含了与经营资产有关的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内的营业利润。其计算公式为:狭义营业利润=核心营业利润+经营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性房地产等经营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建立“狭义营业利润”概念,主要因为:

第一,狭义营业利润反映了经营资产整体的价值变化。尽管经营资产减值损失和投资性房地产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会计估计的内容,并主要取决于市场变化因素,但是在恰当地确认和计量这种价值变化的基础上,狭义营业利润能够更好地反映全部经营资产在价值转移和持有过程中的增值状况。

第二,通过计算经营资产报酬率,可以较为恰当地评价企业经营资产的盈利能力,从而便于对企业经营资产的整体质量进行评价。其计算公式为:经营资产报酬率=狭义营业利润/平均经营资产×100%。

(三)广义投资收益与投资资产报酬率。

广义投资收益是指包括了投资资产减值损失和金融资产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内的投资收益。其计算公式为:广义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投资资产减值损失+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建立“广义投资收益”概念,主要因为:

第一,广义投资收益进一步扩大了与投资收益有关的概念范围。尽管投资资产减值损失和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规模主要取决于市场变化因素,但在恰当地确认和计量这种价值变化的基础上,广义投资收益将能够更好地反映全部投资资产在处置和持有过程中的增值状况。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只有当投资企业已经实现收益并表现为企业净资产增加时,才能将该收益计入投资收益,并且在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时,要将以前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这样,只有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投资收益一起考察,才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出投资资产在当期带来的全部收益。

第二,通过计算投资资产报酬率,可以较为恰当地评价企业投资资产的盈利能力,从而对企业投资资产的整体质量进行评价。其计算公式为:投资资产报酬率=广义投资收益/平均投资资产×100%。

四、资产负债表观下利润质量分析体系的要点

(一)强调利润结构的内在质量分析。

企业利润结构的内在质量分析,就是对利润自身结构的协调性进行分析与评价。

第一,企业资产管理质量和盈余管理倾向。主要可以通过考察“资产减值损失”项目的规模大小来加以分析与评价。经常出现大规模资产减值损失的企业,可能是正在进行盈余管理的信号,或者反映了企业在某些方面存在管理疏漏或者重大决策失误。因此,该项目在利润表中的单独披露,为信息使用者分析判断企业可能存在的资产管理质量问题和可能的盈余管理倾向创造了条件。

第二,企业利润结构的波动性。主要可以通过考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的规模大小来初步进行分析与判断。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未实现的资产持有损益,而交易性金融资产等项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后会导致企业当期业绩更大程度地受到市价波动的影响,增加其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如果此项变动引起的损益在净利润中所占的比重过大,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的主体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较差,未来利润结构的波动性将会很大。

第三,企业利润结构的持续性。可以通过比较营业利润与营业外收支净额的相对规模来加以初步分析与评价。营业利润是企业从事正常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所带来的财务成果,一般具有较强的持续性;而营业外收支净额多数是由偶尔发生的非正常损益项目引起,通常情况下难以持久。因此,可通过考察营业外收支净额在利润总额中所占比重,来初步判断企业利润结构的持续性。

第四,企业利润的实现质量。主要可以通过将包括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内的未实现损益与利润表中的已实现损益进行比较来加以考察。如果企业利润结构中未实现损益所占比重过大,势必会影响到企业利润获取现金的能力,致使企业出现大量的资产泡沫和利润泡沫,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利润质量。

(二)利润结构的资产增值质量分析。

企业利润结构的资产增值质量分析,就是对利润结构与资产结构的匹配性进行分析与评价。

第一,经营资产的增值质量分析。主要可以通过计算经营资产报酬率来进行分析与评价。除了一般性地比较企业年度间、企业间的经营资产增值能力以外,还应注意的是,对于经营资产而言,由于其种类繁多,不同经营资产的利润贡献方式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特别关注经营资产的结构性差异对企业利润贡献造成的不同影响。

篇4:浅析我国商业银行负债规模及结构

【关键词】商业银行;负债规模;负债结构

一、我国商业银行负债规模现状

根据中央银行公布的数据,发现大型商业银行的负债规模最大,在2009年到2013年期间,负债总额由1457890亿元增加至1964947亿元,其次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其负债总额从2009年的416156.7亿元增加至2013年的837338亿元;最后是城市商业银行,其负债总额从2009年的190825.7亿元增加至2013年的464169亿元。负债规模较大差异的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各商业银行的经济地位所决定。大型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在银行业中占主导地位,且其背后有国家作为后盾,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吸收存款的优势,因此负债规模总额是最大的。并且,各类商业银行的负债总额占全部金融机构负债总额的比例变化较大,其大致显示出大型商业银行的负债比例占全部金融机构负债总额的比例逐渐下降,从2009年的51.98%下降至2014年的42.61%,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比例逐渐上升,分别从14.68%上升到18.16%和从6.80%上升到10.06%。这一比例变化与我国的近来的金融改革密切相关。而未来,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这一比例还会变化。

二、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现状

在我国各商业银行中,负债结构大致呈现出如下形式:吸收存款是银行负债的主要构成部分,同业拆借处于银行负债总额的第二位置,其次是拆入资金,最后是银行发放的各种债券。并且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处于不断优化的过程中。从量上来看,同业拆借的规模有着较快的增长速度,中国银行近年来同业拆借的平均增速保持在16.87%左右,而吸收存款则保持着较為稳定的速度,中国银行的年均增速约为7.63%;同时,债券作为一种较为灵活的筹资手段,具有其独特的筹资优势,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中国银行的年均增速约为28.89%。

三、影响商业银行负债规模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商业银行的负债规模受到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当一国经济处于繁荣阶段时,为适应经济发展,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量也会有相应的增加。这一现象意味着市场上将会充斥着大量的货币,因此,在这一发展时期,银行的负债规模会相应的增加。反之,当处于衰退期间时,银行的负债规模会相应的减少。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控制基础货币,从而控制派生存款和各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如M1,M2),同时也就从根源上控制了商业银行的负债规模。

2.银行同业竞争

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银行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银行同业之间的竞争主要在于存款客户和资金来源的竞争。存款客户和资金来源越广泛,银行的竞争能力越强,其负债规模也可能越大。银行主要在银行信誉、经营能力、营业网点、后勤服务等方面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竞争大银行具有信誉良好、运行稳健的特点,在银行竞争中往往能够脱颖而出。

3.银行管理体制

银行内部的管理体制也对负债规模有重要影响。银行内部管理体制影响中资金运用的效率和银行的盈利能力,内部管理体制越完善、对负债规模的管理能力越强,负债规模也越有可能扩张;反之,负债规模的扩张会受到较大的限制,因此银行始终致力于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完善内部控制、内部管理的同时,扩大其负债规模。

四、优化负债结构的途径

首先,调整负债的期限结构,达到资产和负债的数量和结构上的对称,避免“短存长贷”现象,遵循“长存长贷,短存短贷”的原则,保持银行适当的流动性以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其次,商业银行应丰富负债种类,实现负债种类的多元化,并适当拓展金融债券业务。金融债券具有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化解金融风险、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优化金融资产结构、丰富市场信用层次,增加投资产品种类等优势,其负债比例应略有上升。然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金配置中的主导作用,适当放开存款利率在不同地区间的限制,打破资金条块分割,促进资金合理流动;适当放宽专业银行业务及对象限制,使专业银行在市场融资中吸收的资金能够有更多可供选择的贷款项目或投资机会,保证吸收资金的合理效益。最后,银行应加强对客户的引导,鼓励客户开展证券投资业务,引导客户由储蓄转向投资,从而减少银行利息成本压力,与此同时,银行应积极开展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巴塞尔协议III》不仅对银行的资本规模做出了限定,对负债规模也做出了限定。我国的商业银行应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条件以适应新的国际标准,以更好地应对国内外的竞争。

五、小结

本文对商业银行负债规模和结构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分析了影响商业银行负债规模的因素并对银行负债结构的优化提出了几点建议。银行的负债规模和负债结构历来是银行管理的重点,合理的负债规模和结构将有助于实现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三者的统一,使银行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优质金融机构。

参考文献:

[1]裴权中.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及其调整[J].财经问题研究,2008(6).

[2]陈克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稳步发展个人业务[J].农村金融与市场经济,2012(4).

[3]吕跃平,吕四毛.优化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当议[J].江西社会科学,2013(7).

作者简介:

篇5:负债结构的优化

为了捕捉扩张机遇,很多企业都会利用财务杠杆负债经营。债务控制在怎样的程度才算是合理的呢?本文提出,企业仅仅盯住资产负债率还不够,更要关注负债结构,尤其是短、长期债务的匹配,这样才能既发挥债务的最大经济效用,又能规避短期支付不能的风险。作者在本文中还提出,传统的偿债能力指标如速动比率等有诸多缺陷,为了优化债务结构,作者建议采用以流动资产与现金流量为基础的新的测算方法。

本文很适合财务总监和财务经理一读,你们不妨尝试采用本文中的负债结构的优化方法对公司的债务作一番梳理。

在西方财务中,资金结构一般是指长期资金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在中国,资金结构主要是指在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但仅仅关注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是不够的,因为即使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的结构合理,如果负债资金内部结构不合理,同样也会引发财务危机。

关注负债结构

负债结构是指企业负债中各种负债数量比例关系,尤其是短期负债资金的比例,这是因为:

1.短期负债影响企业价值。短期负债影响企业价值。短期负债属于企业风险最大的融资方式,也是资金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因此,短期负债比例的高低,必然会影响企业价值。

2.短期负债中的大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有人认为,短期负债完全是波动的,没有任何规律可循。但事实上,在一个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短期负债中的大部分具有经常占用性和一定的稳定性。例如,工业企业最低的原材料储备、在产品储备和商业企业中存货最低储备等占用的资金,虽然采用短期负债方式筹集资金,但一般都是短期资金长期占用。一笔短期资金循环使用,有一定的规律性,需要纳入资金结构进行研究。

3.短期负债的偿还压力。从负债的偿还顺序可以看出,企业首先要偿还短期负债,其次才是长期负债,而长期负债在其到期之前要转化为短期负债,与已有的短期负债一起构成企业在短期内需要偿还的负债总额,形成企业的偿债压力。权衡长、短期负债

当企业资金总额一定、负债与权益的比例关系一定时,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比例就成为此消彼长的关系,所以很有必要权衡长、短期负债优缺点。

资金成本一般而言,长期负债的成本比短期负债的成本高。这是因为;(1)长期负债的利息率要高于短期负债的利息率。(2)长期负债缺少弹性。企业取得长期负债后,在债务期间内,即使没有资金需求,也不易提前归还,只好继续支付利息。

财务风险短期负债的财务风险往往比长期负债的财务风险高,这是因为:(1)短期负债到期日近,容易出现不能按时偿还本金的风险。(2)短期负债在利息成本方面也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利用短期负债筹集资金,必须不断更新债务,此次借款到期以后,下次借款的利息为多少是不确定的,因为金融市场上短期负债的利息率很不稳定。

难易程度相对来说,短期负债的取得比较容易、迅速,长期负债的取得却比较难。因为债权人在提供长期资金时,往往承担较大的财务风险,一般都要对借款的企业进行详细的信用评估,有时还要求以一定的资产做抵押。

负债结构的影响因素

在企业负债总额一定的情况下,究竟需要安排多少流动负债、多少长期负债呢?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销售状况如果企业 销售稳定增长,则能提供稳定的现金流量,用于偿还到期债务。反之,如果企业 销售处于萎缩状态或者波动的幅度比较大,大量借入短期债务就要承担较大风险。因此, 销售稳定增长的企业,可以较多地利用短期负债,而 销售大幅度波动的企业,应少利用短期负债,

资产结构资产结构对负债结构会产生重要影响。一般而言,长期资产比重较大的企业应少利用短期负债,多利用长期负债或发行股票筹资;反之,流动资产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则可更多地利用流动负债来筹集资金。

行业特点各行业的经营特点不同,企业负债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利用流动负债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存货和应收账款,这两项流动资产的占用水平主要取决于企业所处的行业。

企业规模经营规模对企业负债结构有重要影响,在金融市场较发达的国家,大企业的流动负债较少,小企业的流动负债较多。大企业因其规模大、信誉好,可以采用发行债券的方式,在金融市场上以较低的成本筹集长期资金,因而,利用流动负债较少。

利率状况当长期负债的利率和短期负债的利率相差较少时,企业一般较多地利用长期负债,较少使用流动负债;反之,当长期负债的利率远远高于短期负债利率时,则会使企业较多地利用流动负债,以便降低资金成本。

优化负债结构

负债结构分析的基本假设在研究负债结构时,为了顺利地进行分析,我们可作如下假设;(1)利用短期负债可以降低资金成本,提高企业报酬;(2)利用短期负债会增加企业风险;(3)企业资金总额一定,负债与权益的比例已经确定;(4)企业的营业现金流量可以准确预测。上述假设中的两项假设说明在财务风险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应尽量利用短期负债。第三项假设排除了负债结构与资金总量、负债与权益结构同时变动的可能性,有利于简化分析过程。第四项假设说明的是现金流量的可预测性,因为企业的短期负债最终要通过营业现金流量来偿还,如果现金流量无法预测,我们便无法确定负债的结构。

规避传统分析方法的缺陷在中外财务管理中,一般都是通过一定的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对比来分析短期偿债能力和流动负债水平是否合理。例如,通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进行对比计算流动比率,通过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进行对比计算速动比率,并根据这两项比率来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以及流动负债的水平是否合理。采用上述指标来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种分析思路存在两个问题:(1)这是一种静态的分析方法,没有把企业经营中产生的现金流量考虑进去。(2)这是一种被动的分析方法,当企业无力偿债时会被迫出售流动资产还债,这种资产的出售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为了规避传统分析方法的缺陷,在确定企业的负债结构时,要充分考虑现金流量的作用。企业的短期负债最终由企业经营中产生的现金流量来偿还,以现金流量为基础来确定企业的流动负债水平是合理的。在确定企业负债结构时,

只要使企业在一个年度内需要归还的负债小于或等于该期间企业的营业净现金流量,即使在该年度内企业发生筹资困难,也能用营业产生的现金流量来归还到期债务,即有足够的偿债能力。这种以企业营业净现金流量

为基础来保证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方法,是从动态上保证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比以流动资产、速动资产等从静态上来保证更客观、更可信。

合理确定负债结构由于流动资产变现能力较强,在实际确定负债结构时,还可以将流动资产与现金流量结合起来使用。这样,确定负债结构便有如下三种计算基础;一是以流动资产为基础;二是以营业净现金流量为计算基础;三是将流动资产和营业净现金流量结合起来作为计算基础。当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时,又可细分为如下几种方法;(1)简单最低限额法。在采用此种方法时,流动负债不能低于流动资产和营业净现金流量中较低者。(2)简单最高限额法。在采用此种方法时,流动负债不能超过流动资产和营业净现金流量中的较高者。(3)加权平均法。在采用此法时,流动负债不能超过流动资产和营业净现金流量的加权平均法数(权数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篇6: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1.1.资产管理理论

(一)真实票据理论

一、理论背景:真实票据论是在18世纪英国银行管理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基本观点:

1.短期商业周转贷款:银行贷款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流动性很强的活期存款,因此为应付存款人难以预料的提存,就一定要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所以贷款应该是短期的、工商企业周转性贷款。2.3.自偿性:贷款必须以商业行为为基础,以真实的票据为抵押,这些票据到期后会形成资金自动偿还,因此也叫做自偿性贷款理论。

不发放不动产抵押贷款和消费贷款、长期设备贷款等,即使发放也必须限定在银行的自由资本和现有储蓄存款的范围内。

三、优点:

1.2.3.1.2.3.第一次明确了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和资金配置的重要原则。强调了资金运用受制于资金来源的性质和结构。

强调了银行应该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确保经营安全。

未考虑到短期存款的沉淀部分和长期存款比重的上升,忽略了银行资金来源的潜力,配置太多的资金在盈利性较低的短期商业贷款上,降低了盈利性。

资金运用限定在狭窄的范围内,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和银行发展、分散风险。真实票据为抵押的商业贷款自偿性是相对的,易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有违约风险。

四、缺点:

(二)资产转换性理论

一、理论背景:20世纪提出,一战以后,西方迅速恢复经济,国家大量发行公债,银行也逐步把资金部分转移到购买政府债券上去了。

二、基本观点:

1.2.银行保持流动性的关键不在于贷款期限的长短,而在于银行持有的资产的变现能力。

在保持银行流动性的基础上,可以拓宽资产运用的范围,商业银行的资产不一定局限于自偿性贷款,可以讲一部分分布在需要款项时可以立即出售的证券资产上。

三、优点:突破了商业贷款管理理论对银行资产运用的狭窄局限,使得银行在注重流动性的同时资产范围显著扩大,业务经营更加灵活多样。

四、缺点:没有考虑到经济景气状况的影响。

1.2.一旦出现萧条,证券行市大跌,人们竞相抛售证券的时候,银行会受到损失。片面的强调证券转手,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证券的真实资产质量。

(三)预期收入理论

一、理论背景:1940s二战后,随着美国经济恢复和发展,股利消费的经济政策对生产企业的设备更新提出要求,中长期贷款需求增长很快,而且贷款回收前景好。

二、基本理论:

1.2.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态从根本上来讲取决于贷款的按期还本付息,不再与贷款的自偿性和资产的可转换性,而在于借款人未来的预期收入。

贷款期限并非一个绝对的控制因素,只要贷款的偿还有未来的现金流保障,银行按照贷款的期限进行组合,使得资金的回流呈现可以控制的规律性,同样可以保证流动性。

三、优点:

1.2.依据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来判断资金运用的方向,突破了传统的资产管理理论根据资产的期限、自偿性和可转换性来决定资金运用的做法。

为银行拓宽了盈利性的新的业务提供了理论依据,使得银行开始向长期性经济活动大量渗透,促进资产业务的多样化。

四、缺点:

1.2.银行将资产经营建立在对借款人未来收入的预测基础上,缺乏可靠性。

尤其在长期放款和投资中,不确定性增加,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可能发生变化,未来的偿付能力可能小于预期。

1.2.资产管理方法

一、资金集中法:不论银行的资金来源如何,将各种资金集中,按照资产流动性的不同配置到不同资产上去,同时尽量考虑盈利性的需要,尽可能降低高流动性资产。

二、资金分配法:

1.2.原理:按照资金来源的流动性强弱来确定资金的分配顺序和数量,使得各种资金来源的周转率与相应的资产期限相适应,做到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偿还期保持高度的对称关系。负债流动性的划分标准: 1)2)资金来源的周转率

对其法定准备金率的高低:周转速度快,法定准备金率高,资金稳定性就较弱,那么这类资金就分配给流动性较强的资产项目。

三、线性规划法

1.2.定义:直接利用运筹学方法解决资产分配问题的管理科学方法,解决在一些变量受到约束时,现行函数值如何取得最优的问题。四个步骤: 1)2)3)4)建立模型目标函数。

选择模型中的变量建立函数式。确立约束条件。

在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前提下求该目标函数的最佳资产组合解。

第二章、负债管理理论

一、理论背景: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金融创新中发展起来的理论,西方各国对商业银行实行严格的利率管制,以及直接融资的发展,使得银行面临资金来源紧缺和流动性的巨大压力,不得不从货币市场引进资金来保证资产流动性的要求。

二、基本理论:

1.2.负债管理的核心:负债不是既定的,而是可以由银行主动扩张的,资金的来源是可以控制的,而不是像资产管理理论中认为资金来源是银行经营管理的外生变量。

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来获得,也可通过负债管理,即向外主动借款来保持流动性。

三、负债管理方法:

1.2.储备头寸负债管理:以增加短期负债向银行有计划的提供流动性的管理方式。贷款头寸的负债管理: 1)2)

四、优点:

1.2.商业银行负债管理开创了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新途径,进一步扩大了商业银行业务规模和范围。

银行的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矛盾得到协调,使传统的流动性为先的经营理念变为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并重,增强了银行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提高了银行的资产盈利水平。

五、缺点:

1.2.3.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

因为金融市场的变幻莫测而增加了经营风险。忽视自由资本的补充,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通过不同利率从市场上借入资金来扩大银行贷款。

通过增加银行负债的平均期限以减少存款的可变性,从而降低银行负债的不确定性。

第三章、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理论

3.1.总论

一、理论背景:

1.2.3.负债管理思想被商业银行普遍接受之后,出现了金融创新的浪潮,利率限制实际上被突破。西方各国纷纷取消利率管制,金融自由化浪潮兴起,市场利率波动大,风险扩大。

利率风险是使银行开始把目标转向如何通过协调负债和资产的关系来保持净利息正差额和控制正的自由资本净额。

二、基本思想:

1.2.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应根据资产负债的内在联系,对其持有的资产负债类型、数量及其组合进行综合性协调和管理,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统一和均衡。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方法主要是缺口管理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法。1)2)缺口管理是指根据期限或者利率等指标,将资产和负债分成不同的类型,然后对同一类型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额进行分析,实现合理的搭配。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通过一系列资产负债比例指标来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进行监督和

管理。

3.2.融资缺口管理

一、资金缺口管理指商业银行管理者根据利率的变化预测,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差额,从而保证银行收益的稳定或增长。

二、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所运用的工具主要是银行在短期内有自动控制权的资产和负债,如联邦资金、回购协议、大额定期存单、可变利率放款等。

三、资金缺口管理法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目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应用广泛的管理利率风险的方法之一。它分为两种: 1.2.保守性的,即努力是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的差额接近于0,从而把利率风险降到最低线,保持银行收益的稳定性。

主动型的,即银行根据利率预测,在利率的周期性变化中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差额,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主动型差额管理的结果不仅取决于利率变化的方向,同时也取决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性。

四、资金缺口管理方法不同于其他管理方法,他认为决定资产负债内在联系的关键因素是利率,主张把管理的重点放在根据不同利率特点确定的差额上,并根据利率周期的变化,及时的调整各种利率类型资产和负债的规模组合,从而使资金缺口管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五、资金缺口管理方法的缺陷主要有:

1.2.3.4.在确定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的时间标准问题是,银行选取多长时间作为规定利率敏感性的标准,这在商业银行实际业务经营中十分重要,但也难以确定。银行能否预测利率变化的方向、大小和范围。

银行能否灵活的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银行不一定能够及时调整差额。银行的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难以权衡,利率风险的降低很有可能带来更大的信用风险。

六、综上所述,资金缺口管理虽然并不完美,但却更接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实际,它能够抓住沟通资产与负债的联系的关键因素-利率,以部分带动全部,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采取积极有效地经营措施,使资金缺口管理更富有灵活性、准备性和严密性。

(一)利率敏感性资产与负债

一、利率敏感性资产与负债也称浮动利率或可变利率资产与负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协议按市场利率重新定价的资产或负债。

二、可变利率主要有同业拆借利率、国库券利率、银行优惠贷款利率和可转让定期存单利率等,从广义上看还应该包括其未来现金流会随着市场利率而改变的各项资金项目。

三、利率敏感性资产用可供选择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作为定价基础,加上风险、期限等溢价。对确定为利率敏感性资产的项目,重新定价的频度由各银行自行掌握,如半年一次或每季度一次。

四、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之间的差额被称为融资缺口。敏感性比率是融资缺口的另一种表达,他是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的比例关系。1.融资性缺口有零缺口、正缺口和负缺口三种状态,1)2)3)2.当融资性缺口为0时,敏感性比率为1 当融资性缺口为正时,敏感性比率大于1 当融资性缺口为负时,敏感性比率小于1 当正缺口时,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处于利率敞口的该部分资金使得银行在利

率下降时受损,在利率上升时获利。3.4.当银行资金处于零缺口时,利率敏感性资产等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利率风险处于免疫状态 当负缺口时,利率敏感性资产小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利率敞口的该部分资金使得银行在利率上升时受损,在利率下降时获利。

五、如果银行有能力预测市场利率波动的情况,并且预测是准确的,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人员完全可以主动利用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的配置组合技术,在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缺口策略,获取更高的收益率。若果银行难以准确预测利率走势,采取零缺口资金配置策略显得更为安全,因为在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配平的状态下,无论利率上升或者下降,银行的收益都是稳定的。

3.3.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利率自由化,市场利率波动频繁,风险扩大,单一的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已不再适应商业银行经营的要求,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二、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应根据资产负债的内在联系,对其持有的资产负债类型、数量及其组合进行综合性协调和管理,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统一和均衡。

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主要是缺口管理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法。

1.2.前者是指根据期限或利率等指标,将资产和负债分成不同的类型,然后对同一类型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额进行分析,实现合理的搭配。

上一篇:小学记忆的作文700字下一篇:别人眼里的自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