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2024-06-19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精选十篇)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篇1

渭北黄土高原是国家确定的我国两大苹果产业优生带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符合苹果生长7项指标要求的优生区。该地区27个基地县被国家批准为“陕西苹果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县区,该地区地域广阔,海拔较高,平均海拔1 100m,日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2 552h,年均气温9.2℃,无霜期170d,年平均降雨量621mm,昼夜温差大,达10℃以上,土层深厚,平均80-100m,环境污染小。

(一)渭北苹果基地县苹果面积与产量

2004年陕西省苹果面积412.10千hm2,产量555万t,渭北27个基地县组成的渭北苹果优生带,苹果面积317.3千hm2,产量480.17万t,分别占全省苹果面积和产量的77.0%和86.49%。2005年陕西省苹果面积、产量分别为426.27千hm2、560.12万t,渭北30个基地县组成的渭北苹果优生带(含新增基地县延长、延川、安塞,苹果面积348.60千hm2,产量497.14万t,分别占全省苹果面积和产量的81.8%和88.7%。苹果业已成为陕西省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渭北苹果基地县历年苹果产量、面积见图1。从图1中可以看到渭北苹果基地县“十五”期间苹果面积基本稳定在30万hm2左右,其中2005年为34.86 hm2,是因为加入了新增基地县延川、延长和安塞3个县,苹果产量在较大幅度地提高。

苹果产量增加主要是因为苹果单产增长较快。以2004年为例,苹果产量较2003年增加829300t,增加了20.88%。其中由于面积因素增加的产量为:(317 301-307 339)*(3 972 400/307 339)=128 760t;由于单产因素增加的产量为:317 301*(4 801 700/317 301-3972 400/307 339)=700540t,由于面积因素增加的产量占15.53%(128 760/829 300);由于单产因素增加的产量占84.47%(700 540/829 300)。

陕西省苹果面积和产量发展的趋势是向渭北苹果基地县集中,1990年、1995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基地县苹果面积分别占全省苹果总面积的52.5%、62.69%、69.69%、72.12%、73.34%、76.55%、77.0%、81.80%;苹果产量分别占全省苹果产量的59.16%、73.15%、83.75%、84.95% 、 79.78%、86.02%、86.49%、88.70%[2]。

(二)渭北苹果基地县土地利用结构

渭北苹果基地县2004年(27个县)主要农用地为3554020hm2,耕地为896796hm2,苹果地为317301hm2,林地为1608621hm2,牧草地为731302hm2,分别占主要农用地的25.0%、9.0%、45.0%、21.0%[3]。详见图2。

1.渭北苹果基地县农业产值结构

陕西省渭北2004年27个苹果基地县农、林、牧、渔业产值为1 771 959万元,其中,种植业659 317万元,苹果产值672 574万元,林业产值90 099万元,牧业产值340 990万元,渔业产值8 979万元,分别占37.2%、38.0%、5.1%、19.2%、0.5%。详见图3。如果将图2和图3对比分析,可以发现27个苹果基地县9.0%的主要农用地种植苹果,创造出38.0%的产值,也说明苹果是该地区具有比较效益优势的特色产品,苹果业是该地区的主导产业。

二、陕西省渭北基地县苹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苹果产业发展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不合理

苹果品种布局缺乏科学依据。没有根据各地区的立地条件、水肥尤其是有机肥资源科学合理地布局苹果品种,做到适地适树。虽然开始加工专用苹果基地建设,但仍有一些企业用残次果甚至腐烂变质的苹果为加工用原料,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声誉,加工专用苹果基地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苹果产业和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比例不够协调。

(二)单产低,品质不高,优果率低

2005年,基地县苹果单产14.26t/hm2,而世界苹果先进生产国单产都达到了23t/hm2以上,如荷兰单产40.5 t/hm2,意大利优质苹果产区South Tyrol 平均单产达到50t/hm2。陕西苹果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都有待于提高,主要表现在外观整齐度差,无机肥、农药残留量超标,不耐储藏,苹果优果率为63% ,符合出口标准的高档果比例不到10%,和世间先进国家的70%的优果率、50%的符合出口标准的水平相比还有差距。苹果单产和品质挖掘潜力很大。

(三)产业化程度低

1.缺乏产业化所需的利益分配机制

公司和农户之间大部分仍然处于初级市场的买断形式,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化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2.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精深综合利用能力低

苹果加工业的加工能力多数在万吨以下,而且仅限于单一的浓缩果汁加工,果酱、果片、果粉、果酒、果胶、果醋等精深加工企业较少,鲜果加工率仅占当年产量的11. 6%,远远低于国美国的40%,波兰的64%,欧共体国家的50-60%。

3.贮藏能力有限,商品化处理滞后

在目前全省各类水果贮藏能力320万吨中,气调库和冷库贮藏能力为40万吨,仅占各类水果贮藏能力的12.5%,占水果总产量的9.3%,大多数是贮藏期较短,贮效较低的土贮库,难以起到延长销售周期,衔接产销的作用。同时,加工产品结构单一。除了浓缩果汁外,其它如果酒、果酱、果醋、果糖等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而且现有果汁加工企业布局极不合理。陕西17家生产企业,集中建设在关中地区,有的企业相距仅3km,违背了国际国内果汁厂的布局规律(国际上两厂之间的距离在200km以上,我国山东省在100km以上),造成企业间争原料,收购加工成本居高不下[4]。

4.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表现在:(1)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商品基地建设配套的技术推广、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各级技术服务单位(园艺站,农技站等)虽有机构,但缺乏经费,无法提供科技服务;(2)组织服务体系不健全。为果业服务代表果农利益,连接果农与市场的果协组织近几年虽有所发展,但是仍处于发育阶段,数量不够,覆盖面窄,组织化程度低,有些地方的果农协会只是挂了牌子,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职能;(3)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政府的宏观预测和公司对果农生产引导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顺畅交易的市场网络尚未形成。

三、陕西省渭北地区苹果基地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一)苹果基地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及苹果布局

1.基地县苹果布局

苹果布局:苹果面积基本保持在35万公顷左右,以30个苹果基地县为重点,在主攻品质和单产水平提高的同时,加快区域分工、专业化生产,在渭北北部海拔800-1400m地区重点发展晚熟和中晚熟优质鲜食苹果; 在渭北南部海拔600-800m地区重点发展早中熟鲜食苹果和专用加工苹果,建设鲜食加工兼用或加工专用果基地。实现苹果品种结构调整与质量效益提高的协调统一。

2.果基地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根据农、果、林、牧均衡发展,达到生态恢复、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实现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按照苹果每hm2产30 000-37 500kg,小麦每 hm2产3 675kg,玉米每 hm2产9 000kg,人工草地载畜量6.3羊单位/hm2,秸秆利用率25% ,人均耕地0.1hm2等指标,对渭北苹果基地县种植业和苹果业需要有机肥和可能提供的有机肥进行综合平衡后,重新调整了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苹果地、林地保持2005年30个基地县现有规模,即348 600 hm2和1 753 078 hm2,耕地按人均0.1 hm2计算,为807 280 hm2,牧草地为1 328 214 hm2,调整后的耕地、苹果地、林地、牧草地比例为:19.1%:8.2%:41.4%:31.3%。详见表1和图4 。调减耕地的有机肥可用于苹果生产,同时增加的牧草地又可以养羊,进而增加有机肥。也就是说渭北地区苹果基地县今后苹果发展的面积应该基本稳定在35万hm2 左右,陕西省苹果面积基本稳定在43万hm2左右。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2004年基地县数字用的是27个苹果基地县数字,2005年的数字包含新增3个苹果基地县。

(二)苹果基地县农业产值结构调整

根据土地利用结构和“十五”期间基地县各产业的发展速度,我们对基地县农业产值结构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结构见表图5。

从图5中可以看到,优化后苹果基地县,种植业、苹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产值分别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0%、38%、6%、25%、1%。由此可以预测出“十一五”期间陕西省苹果基地县产值结构,见表2。

注:此表中的总产值根据近五年陕西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平均指数乘以上年总产值计算而来。

四、实现结构优化的的措施与对策

(一)保障有机肥供应,生产无公害苹果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后,耕地需有机肥2 180万t,苹果地需有机肥1 046万t,合计需要有机肥3 226万t,而该地区目前可提供有机肥2 031万t(30个基地县),有机肥缺口为1 195万t。

解决方案如下:(1)果园生草增加有机肥 据课题组近5年来定位测定,果园生草后,每hm2三年可增加有机肥料58.95T,果园生草已被列为渭北地区优果工程“八大”措施之一,若按30%果园生草计算,三年后基地县大约可提供有机肥616万t 。(2) 发展畜牧养殖业增加有机肥 根据陕西省渭北地区畜牧区域布局规划,该区域应稳定猪生产(耗粮型),发展草食家畜的总体思路,大家畜在原有基础上增加30%,即增加牛单位29万只,另外,调整后,牧草地增加596 912hm2,按人工草地载畜量6.3羊单位/hm2计算,可增加羊单位376万只,增加的牛羊可增加有机肥508万t。

以上两项措施可增加有机肥1 124万t,基本可弥补有机肥缺口,也从根本上奠定了该地区发展无公害苹果的基础。

(二)利用“八大技术”,提高苹果的单产和内在品质

课题组已经在渭北地区十余县推广“八大技术”,这八大技术是:高接换头、规范树型、疏花疏果、果实套袋、节水灌溉、合理施肥、果园生草、病虫害综合防治。试验推广结果表明,渭北地区苹果单产可以达到30 000-37 500kg/ hm2,因此,采取“八大技术”可以使该地区苹果面积在保持现有规模时,苹果总产量达到1 176万t,同时提高苹果的内在品质。

(三)进行苹果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创新,促进苹果产业化发展

在现有的条件下,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推动苹果产业化链中部分环节的纵向、横向或混合的一体化联合,形成果农+果农协会+龙头企业+市场,果农+中介组织协会+市场,果农+基地+县级龙头企业集团+市场等多种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创新来促进苹果的标准化生产,提高陕西苹果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推进苹果产业的发展。

1.果农+果农协会+龙头企业+市场

位于大中城市附近,经济实力较强,但据苹果产区较远、技术服务力量不足的龙头企业,可以采取通过果农协会与果农的纵向一体化连接,形成果农+果农协会+龙头企业+市场这一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龙头企业通过果农协会与果农签订契约,并按照契约向果农提供生产资料供应和生产技术服务。果农在果农协会的监督和龙头企业的技术支持下,统一按生产技术规范生产。

2.果农+中介组织协会+市场

在小规模经纪人、果农协会等中介组织较多的县乡一级,通过成立中介组织协会这一横向联合方式,进一步壮大中介组织的实力。中介组织协会与果农以契约连接,一方面,果品中介组织协会能发挥出原先小规模经纪人熟悉当地情况的信息优势和与果农长期博奕所建立起的信用资源优势,与当地果农建立稳定的产销衔接;另一方面,具备一定实力的果品中介组织协会也能通过协会内部的分工并与科研机构和大学联合,组建起自己的生产技术服务和生产资料供应部,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指导果农按苹果栽培技术规范统一进行标准化生产。形成一条集苹果标准化生产、加工、贮藏、运销为一体的,较为紧密的产业链。

3.果农+基地+县级龙头企业集团+市场

数量较多、规模小、实力弱的苹果产区县级龙头企业,可以通过龙头企业之间的横向重组和在纵向以建立苹果生产基地的方式与果农签订长期契约,形成果农+基地+龙头企业集团+市场的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7]。

摘要:针对陕西省渭北高原苹果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渭北高原苹果的部局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并制定该地区苹果产业化及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保障有机肥供应,生产无公害苹果;利用“八大技术”,提高苹果的单产和内在品质;进行苹果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创新。

关键词:渭北苹果,产业化,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参考文献

[1]陕西省统计局[Z].2005年陕西省果业发展统计(监测)公报,2006-03-01.

[2]陕西统计年鉴,2000,2001,2002,2003,2004.

[3]陕西省国土资源厅[Z].陕西省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集,2004:1-36.

[4]杨立社.陕西省“十一五”果业发展思路和对策研究[J].陕西综合经济,2005(6):9-11,17.

[5]刘秉正,吴发启.黄土高原经济林(果)建设与开发[M].北京: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34-35.

[6]陕西统计年鉴(2004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63-271.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篇2

耿静

1.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内涵却发生重大变化。“增长方式”主要是研究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的效率,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相应地,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相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也有新的更高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除了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或从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转变外,还应有如下要求:

1.1向农业发展目标的多元化转变农业经济运行的情况要用综合目标体系来考察。这包括: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资源和环境对农业发展的承载程度;城镇化进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程度;农业从业人员的增收幅度。此外,还有一些社会政治指标:农村教育水平、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村民自治能力、农民个人的发展程度等。

1.2向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荷兰人均耕地只有0.06公顷,但其农产品出口仅次于美国,人均创汇8万多美元,大大超过美国。我国不少农产品的生产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2005年每千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高达366.5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分别是日本、美国、法国的1.6、3.6和6倍,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还污染环境。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越来越受技术壁垒的影响,虽然原因复杂,但与自身存在的质量、标准等问题也分不开。因此,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坚持质量和效益并举的方针。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重视品牌的创立和质量安全,努力实现初级产品向终级产品转变,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由无品牌、少品牌向有品牌、多品牌转变。

1.3向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转变农业产业结构由农产品市场决定,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将形成不同的产品结构和服务需求。以往,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不足,现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总量已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季节性、区域性供大于求的现象经常出现,这表明农业生产上存在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过剩。现阶段,要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区位特点为基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面向市场要求,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和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此外,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功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开发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

1.4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转变我国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生产消耗大、产出少、效益低。要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支撑更多人口和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必须建设生态能自我维持、资源能多级循环利用、经济能获得较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

2.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途径

2.1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资金供给短缺是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之一。应从切实保障农业投入出发,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启动、信贷投入助推、农户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投资体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财政投入和金融信贷向“三农”的倾斜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增加农业信贷投入,减少农村资金的非农化流失。较大幅度地增加农业生产环节的补贴,充分调动广大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增加投入的积极性。此外,要优化农业发展环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2.2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在我国农业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条件下,科技是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因为无论是提高农业的产量、质量和效益,还是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分别比发达国家约低30%~40%左右,且农业人才严重流失。因此,必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2.2.1大力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要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重点,组织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实现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要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延长农业生产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方向,在农作物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优质特色畜禽、水产品种培育及农药、动植物无特定疫生产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同时,应集中突破一批节能、节水、节地、节肥、节药和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2.2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加大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力度,重点抓好优良品种、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作物栽培与管理等的推广。建立新型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强化农技推广服务的公益性职能,全面推进农业科技人户工程,扶植农业科技示范户,提高他们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农业科技交易市场网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2.2.3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着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使其实现从经验型向知识型、从单干型向组织型、从身份型向职业型、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现在农村文盲人数虽然减少,但真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并不多。因此,必须对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技能、经营管理和政策法规培训。首先,要在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种短期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其次,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传授科技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和科技普及活动。再次,要

加大对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农林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鼓励他们毕业后到农村,为发展现代农业建功立业。

2.3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龙头企业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实行合同化管理的途径,解决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矛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实现农业产业化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2.3.1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 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精心组织粮、棉、油、禽、菜等骨干农产品的生产;要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农业的多元化经营、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培育特色品牌,形成规模优势,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2.3.2引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现代农业要求从田头到餐桌各个环节的标准化,标准的内容延伸到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各个环节。因此,必须严格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加快农产品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的检验检测,保证上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3.3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户小规模、集成大群体式的专业化、区域化的农业生产基地,并培育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园区等市场主体,使它们成为连接农户和市场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强化合同管理,使他们与农户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适应农业市场体系和国际化要求,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加强对农户的农机、水利、信息、技术等服务,形成农村社会化服务的良好环境,为农产品创造增值的机会。

2.4深化农村改革,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发展阶段的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还面临体制性约束,主要

表现在:对农业的长期过度索取;对农民、农村和农民的歧视性待遇;政府对农业的干预过多等。因此,必须深化农村改革,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体制、机制保证。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方式。长期以来,人们把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视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最大的制度障碍。其实,家庭经营制度是天然适应农业特点的经营形式,也是保护农民基本权益的有效形式。纵观世界各国,凡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无不实行家庭经营,因此,农业家庭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工业化要向家庭经营注入现代生产要素,城镇化要为扩大家庭经营规模转移农村人口,市场化要为扩大家庭经营提供完善的社会化经济技术服务。在当前和未来很长的时间内,这种生产经营机制适应我国农业状况,是我国农业基本的生产经营制度。因此,必须在坚持这一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同时,要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从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优化现代农业组织体系。

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篇3

摘 要:吉林省是农业大省,随着国际和国内市场形势的变化,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

1 吉林省地理位置及农业资源状况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东北亚的腹心地带。总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53万公顷,占总面积的28.98%。全省总人口2746万,其中乡村人口1279万,占46.7%。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东南部高,西北部低,中部是松辽平原生态区,素有“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的称号,西部是草原湿地生态区,也是畜牧业的生产基地。

2014年吉林省粮食单产达到941.96斤/亩,比全国平均水平的718斤/亩高出223.96斤/亩,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的位置。粮食播种面积7501.10万亩,比上年增加316.2万亩,居全国第9位。全年粮食总产量3532.8万吨,居全国第4位。其中,玉米产量2733.5万吨;水稻产量587.6万吨。全年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256.7万吨。全年生猪出栏1721.1万头。生牛奶产量49.3万吨。禽蛋产量98.5万吨。

2014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70.2亿元。其中,实现农业增加值888.6亿元;林业增加值65.3亿元;牧业增加值546.1亿元;渔业增加值24.5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5.6亿元。

2 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与问题

2.1 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畜牧业增长空间大 吉林省农林牧渔总产值在全国各省中居于中等地位,从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构成看,农业和牧业总产值占比90%以上,农业产值略高于牧业产值。林业和渔业发展速度较慢,因此,农业和畜牧业是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的主要依靠。但从吉林省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虽然产量大,但是利润低,受自然灾害和经济环境影响大。[1]因此在保持农业发展的前提下,畜牧业发展的空间更大,同时可以适当增加林业和渔业的发展速度。

2.2 农作物品种单一,缺乏精品特色 吉林省农作物种植中以粮食作物为主,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为主,玉米产量占全省粮食产量的70%以上,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15%左右。其他农作物稻谷,豆类和薯类总种植面积是20%左右,花生,甜菜,烟叶,蔬菜,果园等的种植面积不足10%。虽然玉米是吉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但是吉林省玉米品种单一,基本上属于普通型和淀粉含量较高的玉米,糯米,甜玉米,高油玉米,高蛋白玉米,高赖氨酸玉米等占比很低,这使玉米加工业的发展受到限制。[2]玉米,稻谷,豆类,薯类没能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知名度不高,使吉林省农作物的经济价值被低估。

2.3 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产业化程度弱 吉林省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3]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生产比较落后,还处于家庭式生产模式,现代的机械化耕种方式难以形成规模,农业耕种成本高,费用高,农作物价格国际市场竞争力低,导致国外廉价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大量进口我国。另外,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不强。很多农业企业只能初级加工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

2.4 农业产业链不完备 吉林省农业产业链不够完备,在产业链的上端农产品生产环节优势较大,但是在农产品的加工和转化环节比较薄弱,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精深加工不到位。在流通和消费环节,粮食作物和畜牧产品缺乏优质产品和名牌产品。这导致整个农业产业链利润率上不来。

3 优化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对策

3.1 优化农业产业链 农业产业不应该只依靠数量取胜,应该注重提高农产品的品种质量。农户种植过程中,应该转变观念,选育高产、优质、抗病虫等综合性状优良的农业品种;通过高效栽培技术,强化种植过程控制,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农作物结构,适时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增加耐寒的大豆、杂粮、薯类等作物的种植,发挥吉林省特色产品的优势,增加蘑菇,木耳,人参等的种植面积。另外,吉林省应该充分发挥自己天然粮仓的优势,发展畜牧业及畜产品加工业,增加种植青贮玉米、苜蓿等饲草作物,实现以农牧结合、循环发展,向畜牧业大省发展。[4]

3.2 农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量的农民和企业正踊跃变身网商,将自家或收购的农产品进行网络销售。原产地农产品直销正成为互联网销售的热点。互联网开创了一种农产品流通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效率,扩大农产品的销售空间,还可以帮助农民及时了解和预测市场信息,实施合理的农业种植养殖计划,控制农业生产产量,降低农业风险。

3.3 加大对农业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一是政府要鼓励金融服务机构为农村中小企业和龙头加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特别是对农业企业贷款和农户贷款,国家财政可减免营业税或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以减少农村金融机构由此形成的亏损。二是政策性金融机构要为改善农村生产环境服务。农业发展银行设置县级支行,发挥其政策性支农作用。三是探索建立农业保险公司,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配套服务,分散农业高风险对信贷资金安全的影响。

3.4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吉林省很多农村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导致农业产业生产和交易的成本高和农民生产生活的不方便,甚至影响农业生产的结构和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吉林省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从农资销售网点,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农机服务机构,农业示范区建设,道路,水利,农田林网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改善。政府也可以考虑通过将农业补贴转化为农村福利补贴,直接用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5]

参考文献:

[1]王淑珍.吉林省农民增收对策研究——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视角[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29(1):101-102.

[2]郭庆海.吉林省玉米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玉米科学,2011,19(5):128-133.

[3]孙晓华.吉林省农村产业结构可持续性研究[J].吉林农业,

2013,1,31.

[4]武晓斌.吉林省农业产业链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5]尹义坤,潘鸿,胡胜德.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证研究与对策探析[J].现代经济,2008,7(4):39-40

基金项目:2015年吉林省市社科联项目(项目编号:省市1505)。

作者简介: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篇4

1.1 县域产业结构会因县域的实际情况不同而呈现出千次百态, 特

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县, 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产业结构, 呈现出明显规律性特点:

1.1.1 非完整性:

县作为我国一个地方性行政区域, 在经济发展中始终是把自己的经济发展同省 (市) 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融为一体的, 其产业结构受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 不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所追求的是相对县域外较大区域之间的相互衔接和配合, 县域内的多数行业和产业对外部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1.1.2 开放性:

我们说的县域产业结构的开放性, 不完全是经济学意义的“开放”, 是泛指对县域外产业的吸引力, 既包括对外贸易也包括对内贸易以及县域外的招商引资, 因而表现出极强的开放性。

1.1.3 农业产业占主导:

经济欠发达县域的产业结构, 本质上属于农业产业范畴, 县域经济以农业为主体, 县域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约占75%, 农业产值约占社会总产值的35%, 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实质上是优化县域内农业产业结构。

1.2 依据经济欠发达县产业结构呈现的基本特点, 我们认为, 县域产

业结构优化, 除了应该遵循一般的经济发展规律及经验法则外, 必须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充分体现县域特色的基本原则, 这是指导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

1.2.1 发挥县域优势的原则:

县域经济要获得较快的经济增长和发展, 关键是要有适度的、合理的产业结构及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成长模式, 而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途径与策略, 首先要发挥县域资源优势, 确立优势明显、技术含量较高的主导产业, 这是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关键。

1.2.2 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则:

理论和实践均已证明, 真正能够妥善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在于发展乡镇企业, 而乡镇企业的出路就在于立足区域优势, 发展特色产业;没有特色产业的支撑, 乡镇企业很难实现再次腾飞。因此, 县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必须把乡镇企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结合在一起, 本着有利于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就地转移来实现县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1.2.3 有利于产业的可替代性原则:

根据我们的观察, 县域产业中, 比较多的是以县域内的资源优势作为主导型产业, 而资源的枯竭或萎缩是一个必然的现实。因此, 在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 必须考虑产业的可替代性, 以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2 目前县域内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区位优势的科学论证。

区位优势主要是指资源优势, 它是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创造福利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一般包括有形的物质要素如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固定资产等, 又包括无形的要素如劳动力素质、技术水平等。因此, 在分析区位优势过程中, 必须考虑各资源要素与区域内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同国家或地区的比较因素, 综合确立本区域的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 在此基础上, 按照市场需求收入弹性、生产率上升率和产业关联度等基准, 筛选除本区域主导型产业。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一些县级政府, 缺乏对资源的科学论证, 一方面没有把区位现状放到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造成特色产业不特色;另一方面超负荷挖掘优势自然资源的承载力, 盲目开发原生型产品和资源产品, 缺乏高技术加工型产业。

2.2 主导产业不突出, 缺乏推动和链带作用。

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发展速度较快、对区域内整体经济起推动和引导作用的先导性产业。主导产业突出的特性在于它的关联性和推动性, 以及由主导产业而催生的现代化产业结构。因此, 必须“根据国内市场需求、资源状况、出口前景等选择主导产业, 并以此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 由此形成高度化、现代化的产业结构, 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2.3 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 小而全局面仍没有打破。一方面在对

传统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 过多考虑改革可能给县级政府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是从市场需求的角度考虑, 而是多从稳定的角度出发, 怕触及矛盾, 能保留的尽尽可能的保留, 以免引起震动;另一方面缺乏科学的宏观规划, 没有很好的梳理县域内旧有产业结构的现状以及自身的区位优势, 从需求和竞争的角度进行产业规划布局, 仍然追求县域内的结构平衡, 结果造成旧有的产业结构没有打破, 小而全的局面依然存在, 使得县域经济缺乏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3 实现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选择

3.1 打破县域内产业结构综合平衡观念, 立足更大区域内的协调和发展

确立新的产业结构观念, 改变传统的小而全的产业布局观念, 以优势产业立于竞争的不败之地, 促进县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坚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 围绕优势产业发展的关联度, 确立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取向。一是在充分实现县域资源优势的基础上, 科学筛选县域主导产业群, 以促进县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二是制定县域产业 (产品) , 发展序列, 重新构造县域产业结构的转换机制, 实现产业结构的有序更替与升级;三是考虑优势产业的衍生产业的广度, 能否发挥产业带动作用;四是实现优势产业的配套产业与县域内传统产业的融合。

3.2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确立主导产业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主要产业, 县域域经济要获得较快的经济增长和发展, 关键是要在优化产业结构的过程中, 选择好优势特色较为明显的农业主导产业, 以充分利用县域资源优势。同时, 从国内、国际的竞争性看, 任何区域的主导产业, 必须同时具备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能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以增加国际国内竞争的持久性, 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一要较好地发挥主导产业的带动或推动作用, 促进县域经济实现较快增长, 以最大限度地获得聚集经济效益;二要实现区域特色产业产出的高效性, 大力推进产业的技术改新和新产品研发, 加快产业高度化的进程,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三要围绕主导产业, 实现产业集聚, 促进主导型产业向支柱性产业跨越, 实现产业组织的规模化。

3.3 以产业支撑城镇, 以城镇繁荣产业

以小城镇为龙头聚集乡村经济实体, 实现乡村经济实体整体或部分迁移, 能够发挥聚集优势, 不断增强民营乡镇企业的竞争实力, 为乡镇民营企业的再次腾飞和升级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的集约化发展。纵观我国小城镇发展现状, 存在的明显问题, 是发展水平远远滞后于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究其原因, 最根本的是缺乏必要的产业支撑。因此, 在城镇的规划和发展中, 要准确定位, 结合区域资源实际状况, 选准发展思路, 把建设小城镇与特色主导型产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产业支撑城镇, 以城镇繁荣产业。同时要完善城镇功能, 不但要优化城镇的硬环境, 更要优化城镇的软环境,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型城镇, 实现乡村经济实体逐步向城镇集聚, 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4 破除产业分立和行业分割, 实现产业集聚和融合

传统产业分立的多重管理体制, 阻碍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产品的开发, 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就是说, “旧体制下的区域分割状况成为产业升级的障碍”, 针对县域内存在的大量行政垄断和部门分割现象, 必须更新观念, 走集聚和融合的产业发展之路。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篇5

——2011年花荄镇农业工作总结

花荄镇是安县县城所在地,辖20个农业行政村,农业人口37000余人,是全国知名的水稻制种基地,水稻制种面积达1万余亩,是全省有名的生猪养殖基地,年均出栏生猪58000余头。按照省、市、县关于“三农”工作要求,镇党委、政府积极推行农业稳镇战略,坚持抓基础、壮产业、保民生、促增收的“三农”工作思路,扎实推进了我镇的“三农”工作,现将2011“三农”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重民生,兴产业,“三农”工作稳步推进

——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项目支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完成乡村规划体系。截止目前,共改扩建村道28公里,新建水泥村道68公里,整治沉井55口,机井66口,山坪塘823口,疏通沟渠36435米,新建引水渠1380米,“三建五改”1275户新建小二型水库2个,新建农村集中供水站9个。

——抓好农业特色产业化。一是以“一村一品”为特点,支持农村专合组织的发展。目前,全镇专合组织及协会达13家;二是以点带面,引领群众致富增收。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圣康蛋鸡、森泰养殖、樱桃谷鸭、益昌薯业、特种水产养殖、大棚蔬菜,去年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户均增收5000元;三是促进粮食和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如益昌薯业、圣康蛋鸡、森泰农业)。——惠农利民,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整合各种涉农资金,深入开展村企合作结对帮扶活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落实良种补贴、粮食综合直补、农业政策性保险等国家对农民的一系列惠农政策。201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达到6007元,增幅达13%。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启动投资5000万的时新水产培训及会议中心建设;完成投资3000余万元的鹰飞度假山庄一期建设;正在实施打造“生态农业+采摘休闲”为一体的红武、联丰、柏杨等乡村旅游链。

——抓规划,严格控制坝区和规划区范围内规模养殖。坚持全镇高标准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养殖产业尽量向丘区集中,更有利于养殖产业规模发展、长远发展。

——抓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产业引导、群众参与、生态优美”的主导思想,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种养殖业,在现有基础上做大做强、做特做精做品牌,提高产业化、集约化、集群化水平。

——抓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展家禽家畜和粮食深加工产业,加强农业资源物质循环利用,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二、抓基础,重示范,扎实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 2010年,我镇的西桥、柏杨、联丰、红武、先林、雍峙等6个村被列为省级新农村示范片,通过上下联动、整合资金、基础先行、产业带动,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进展顺利。

1、西桥示范点

(1)实施完成7公里道路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25万 元,其中辽宁援建资金140万元,已竣工验收;

(2)投资200多万元在辽安路周围的农房风貌提升及院落打造,现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

2、柏杨示范点

(1)柏杨8组小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投资358.74万元,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现已完工自查,正准备接受验收后送审计;

(2)实施完成柏杨小区风貌提升项目,辽宁援建资金125万元,于4月18日进行验收,现正在送审;

(3)辽宁援建资金1.5万元,实施完成塔九路柏杨2组、5组绿化项目;

(4)辽宁援建资金30万元,实施完成绿色蛋鸡养殖小区道路建设项目,现已竣工验收。

3、先林示范点:

(1)先林1组小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辽宁援建资金259.5万元,通过公开比选招标,现已完工自查,正准备接受验收后送审计;

(2)辽宁援建资金44万元,实施完成先林1组小区农房风貌提升项目,4月18日进行了验收,现正在送审。

(3)辽宁援建资金166万元,实施完成8.3公里村组 道路建设项目,现已竣工验收,投入使用。

4、联丰、红武示范点:

(1)辽宁援建资金136万元,实施完成联丰、红武风貌提升项目,4月19日进行了验收,现已完成整改,现正在准备送审。

(2)辽宁援建资金8.3万元,完成联丰村农家乐边农房绿化、栅栏建设项目。

(3)辽宁援建资金576万元,实施完成村组道路建设项目,现已竣工验收,投入使用。

(4)以红武为核心的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连片打造,共整合资金1699.89万元,其中专项资金800万元,群众筹资出劳899.89万元。

5、雍峙示范点:

辽宁援建资金94万元,实施完成村组道路建设项目,现已竣工验收,投入使用。

三、强措施、促增收,构建和谐秀美新村

以“上项目、建基地、做特色、促跨越”为抓手,加快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极大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以“保护基本农田、稳定种植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为手段,努力实现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单产稳步提高,优质率提高5个百分点,4 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现有圣康蛋鸡、樱桃谷鸭养殖、益昌薯业等一批带动作用强的专业合作社”为范例,带动和支持各方力量大力发展家禽家畜和粮食深加工产业,使种、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现代化方向转变。以“现代远程教育设备”为平台,主动与相关院校,技能技术培训部门联系,抓好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和失地农民的转岗培训,积极支持和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2011年下半年,技能技术培训达到2500人次。以“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为契机,加大生态家园投入,新建4个村级集中供水站,解决红武、狮子、回龙等个村3000多村民人畜饮水问题;新建沼气1000口;加大农村改厨、改厕、改灶工作力度,新建1座联丰猫儿沟水库,完成柏杨8组102户集中小区道路、管网、输变电、风貌提升等基础设施工程,全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以“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为动力,整合各种涉农资金,加大对新农村示范片村的建设支持力度。要落实好粮食直补,水稻、玉米、油菜良种补贴、种粮大户补贴等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篇6

一是加强农业种值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础上,以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为主攻方向。坚持市场为导向,强化政策引导,重点发展鲜食玉米、绿优水稻、特种大豆等,加快优化粮食种埴结构步伐。2016年全县调减玉米2万亩;到2020年,全县调减1(1万亩,平均每年调减2万亩;增加鲜食玉米种植面积7万亩,总面达到12万亩;增加特种大豆种植面积2万亩,其他作物1万亩。

二是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加强规模化经营主体的监督管理,扶持一批有特色、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规模化经营主体,提高县域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2016年,家庭农场、合作社数量分别达到87家、480家,增涨20%和5%,农民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比重达到24%以上,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重达到20%以上。

三是提高农业科技应用能力。整合土地资源,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建设高标准农田,稳定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整合建设资金,创新融资机制,大力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0年,全县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10万亩。开展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农业物联网服务体系。

四是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加快农民职业化为目标,以农业生产服务、农村让会管理为主要内容,培育一批以家庭农场主、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骨干为重点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立志扎根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县域农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2016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10人,预计到2020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500人以上。

五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把发展绿色、有机、生态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结合生态县建设,加强农业面原污染防控、加快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农业,推动全县农业向绿色、循环、高效方向转变。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实行严格的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能力。到2020年,全县农作物化肥施用量实现零增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达到9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0%以上;全县秸秆利用率达到96%以上;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保持在30万亩,有机、绿色食品基地总面积达到12.7万亩,年均递增6%。全县主要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7%以上,无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篇7

农业和民生息息相关, 因此保证农业的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切实需要[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各类污染的加剧, 农业种植的土地、环境都受到极大破坏, 然而土壤、肥料、环境以及植物营养等方面都会对农业种植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这些影响农业种植的因素对于农业乃至整个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大多是十分不利的, 为确保国家的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对于这些农业种植因素的控制力度[2]。

1 当前经济形势下对于农业的发展需求

农业种植对于土壤与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极大, 因此在这一发展背景下, 农业也遭受十分巨大的影响, 制约着农业的持续发展, 因此当前亟需利用现代科技构建全新的有机农业发展模式, 以应对如今的环境形势[3]。有机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必然趋势, 为减少对于环境的影响, 在有机农业的种植过程中, 应当尽量采用污染较小且不会对周边种植环境造成影响的化肥与农药。

此外, 众所周知随着现阶段农业技术的发展, 已经使得农业种植可不通过化肥与农药的使用就能实现农业产量的提升。当前生态环境的现状也决定了农业种植必须朝着低污染的水平发展, 并在种植过程中强化监管, 真正为百姓提供绿色健康的农产品[4]。在优化农业生产的过程中, 可以利用植物影响因素, 提高产量, 增强土地的生产力。除了通过无毒害低污染的有机化肥、农药的使用外, 还应强化植物抵御天灾的能力, 在保证不减产的前提下,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种植理念, 利用生态管理技术, 以维护生态环境为基础提升产量。

2 影响农业种植的不利因素

城市化建设与工业化发展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 但这一进程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也就因此对农业种植造成一定影响。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 也带动着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优化完善, 我国农业种植在机械化、现代化、总产量等方面更是较改革开放初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但与此同时农药、化肥以及除草剂等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 也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现阶段农业种植受到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 使土壤板结的情况严重, 而土壤板结可能会造成农作物营养不良等情况。二是农药的大量使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甚至土壤残留, 影响农作物的种植质量与产量。三是化肥使用不当或是过量, 则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使生物多样性与土壤中的营养成分骤减。

因此, 生态环境的破坏, 不仅会对农作物的产量造成影响, 还会影响我国的农产品安全, 造成严重不良社会舆论, 危害极大。从种植结构角度来看, 各类种植因素对农业种植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这其中不仅有制约农业发展的消极因素, 同时也有促进农业发展的积极部分, 农业种植户可借助这些积极因素来不断提升土壤生产力, 利用有机化肥、农药与先进的土壤和种植技术, 发掘农作物的生长潜能, 弱化消极因素的不利影响。

总而言之, 为保障我国的长远发展, 必须充分结合现代农业技术与绿色生态理念来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实现。

3 基于种植因素影响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优化的对策

当前我国的农业种植中, 为了提升产量, 往往会使用大量的农药与化肥, 虽然这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业增产, 但也严重破坏了土壤生态平衡, 弱化了土壤肥力。久而久之, 造成了农作物对于化肥与农药的依赖, 形成恶性循环。土壤的肥力因农药、化肥的影响被大大弱化, 如果不使用农药与化肥, 则无法治理病虫害, 同时也不能为农作物种植提供充足的养分, 而采用农药与化肥则会加大农作物的依赖, 加重土壤负担, 进一步增加对农药化肥的依赖[6]。但最终造成成本越来越多, 但产量却难以提升。因此, 农业种植必须充分利用种植因素对于农作物的影响, 合理运用新型技术, 摆脱生态环境恶化的不利局面。

3.1 土壤及植物保健

土壤对于农作物种植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要想提高农业产量, 不断发掘土壤潜力十分关键。充分利用新型农业技术强化土壤生产力, 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并尽量采用污染小的化肥。通过土壤保健, 提高土壤性能, 进而使土壤调节机能不断增强, 以此为农作物提供一个营养物质丰富的生长环境。

土壤保健技术的核心是优化土壤结构, 而土壤结构也正是培养土壤无机有机胶体的重点。利用土壤保健, 通过有机胶体复合体的培育, 促进土壤中已经结板的结构能够恢复稳定的土壤团粒结构[7]。实现此种技术的重点在于先要提升土壤中的无机胶体与有机胶体的含量, 并以阳离子等土壤调节剂作为搭桥物质, 促进有机无机体的复合。除去以上功用, 土壤保健对于土壤动植物及微生物的改善等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 在土壤保健的同时还应结合相关化学技术, 起到提升净化的作用。

农业种植过程中, 通过植物保健技术可开启植物的次生代谢途径, 通过这种方式, 可使农作物获取次生代谢中所需要的各类营养元素, 从而使农作物的防御灾害能力得到大幅强化, 提升作物抗逆性, 促进农作物加快成熟, 增强免疫力, 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及副作用[8]。除此之外, 还可以改进传统农业技术, 如多次收割以及育苗移栽、微生物非豆科以及豆科的固氮农业技术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有效氮, 加快新陈代谢, 并通过施用有机肥减少农药、化肥的污染。总之通过植物保健以及各类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不但可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还能使土壤结构改善, 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一举多得, 真正为社会提供绿色放心农作物。

3.2 基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种植结构优化

水资源在农业种植中起着重要作用, 高效利用水资源不但可实现节水节能, 还可促进种植结构的优化。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种植结构的合理配置可以通过科学计算来实现。以安徽省某县为例, 当地总面积约为78 km2, 耕地面积约为4 260 hm2, 当地耕地率约为54.2% 。 共管辖25 个行政村、7 426 户, 水资源主要以坝塘供水与小水库等为主, 平均年供水量约为1 290 万m3。 此外, 降水也是当地灌溉的重要水资源。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本着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原则, 应当先通过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数学模型进行计算, 再根据计算结果设计灌溉计划。以保证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环境用水等为前提, 结合当地实际环境, 先计算出当地农业灌溉的目标函数, 见式 (1) 、式 (2) 。

其中A1是水稻的种植总面积, A2是旱作物的种植面积, A1+A2≤4 260, 当地种植区域42%为岗地, 不适合种植水稻, 因此A1≤4 260 (1-42%) 。计算时先把多目标函数向单目标函数进行转化, 构建评价函数:

仅对灌溉区的最大净效益进行考虑, 对式 (3) 进行求解, 基于LINDO语言的求解结果为:

通过以上计算, 可以明确当地水资源优化利用与种植结构的优化设计规划, 并根据以上结果, 实现当地种植结构与水资源供给的合理配置。

3.3 引入高科技手段, 强化农作物科学管理

要想改变农作物的种植结构,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先进技术不但能改变农业种植结构, 还能实现土壤、肥料等外界因素的优化调整。为使我国农产品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农业技术, 实现技术创新也是一个十分必要的手段, 力求利用高新技术将农作物的遗传潜力最大化挖掘出来。

农业技术的创新需要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的结构, 包括种植成本、土壤成分、植物营养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方面的优化提升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这也就需要不断强化生产技术水平, 在倡导高科技应用的同时, 还应强化农业种植户的技术培训, 做到以人为本, 以此为农业种植的高科技方向提供群众基础。这样才能确保在生产过程中充分运用到先进技术, 实现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农业种植对于土壤与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极大, 然而现阶段在我国的农业种植中, 为了提升产量, 往往会使用大量的农药与化肥, 虽然这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业增产, 但也严重破坏了土壤生态平衡, 弱化土壤肥力。但农作物种植并非是只能通过有毒害的农药、化肥才能保证生产质量与产量, 而有机农业必须保证生产环境的无污染, 因此必须严禁采用有毒有害的肥料化肥, 种植过程一定要做到全程监控, 保证农产品的绿色生产, 让农作物可以在无污染的土地中健康成长。

4 结语

首先, 应当明确地了解农业作为我国经济与社会民生的基础保障的重要作用, 认识到强化农业种植影响因素控制力度的重要性。在农业种植期间, 会受到各类种植因素的影响, 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手段加以控制, 则可能会使得种植结构难以维持平衡, 对农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 为保障我国经济与社会民生的持续发展, 必须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 减少农业种植中各因素的不良影响, 确保国家稳定长远发展。

摘要:介绍了当前经济形势下对于农业的发展需求, 分析了影响农业种植的不利因素, 并提出了基于种植因素影响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优化的对策。

关键词:种植因素,农业种植结构,影响,优化对策

参考文献

[1]刘青.试论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北京农业, 2012, 3 (1) :17-19.

[2]周旭升.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吉林农业, 2014, 12 (7) :27-28.

[3]李超, 潘忠芬, 代萍.试论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中国农业信息, 2013, 12 (6) :258-259.

[4]王玉宝.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5]郭永奇.基于生态安全的新疆兵团农地利用评价及优化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 2011.

[6]徐万林, 粟晓玲.基于作物种植结构优化的农业节水潜力分析——以武威市凉州区为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 28 (5) :1-5.

[7]于艳华.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北京农业, 2014 (33) :302.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篇8

可持续农业(Sustainable Agriculture)是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应用于农业而形成的新概念[1],即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农业能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上应用恰当、经济上能维持下去和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2]。可持续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实质上是对农业经济生产力诸因素以及资源生态环境各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使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向前发展,并且实现农业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良好维护。

本文论述了区域可持续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配置的准则,并由此确定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型中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具体量化方法,建立了可持续农业产业结构的非线性和多目标优化模型,为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实现可持续农业生产的目标提供了参考。

1 模型体系的建立

本模型主要研究的是广义农业产业结构中的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水产养殖业之间的结构设置,对各产业的布局进行优化重整及采取必要的改善生态措施,以期通过新的农业产业结构并相关措施的改进,来实现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几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1.1 决策变量的选择

决策变量是由不同产业的生产项目组成:种植业以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作为决策变量;畜牧业是由各畜禽种类的存养量来确定;林业以不同林种、树种在不同土地的种植面积作为决策变量;水产养殖业则由各种水产品的饲养或种植面积来决定。决策变量集公式为

X={Xij} (i=1,2,3,4)

式中 Xij—第i个产业部门的第j个决策变量,i=1,2,3,4分别表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水产养殖业;

X1j—种植业中第j种作物的种植面积,j=1,…n,n=n1+n2+n3+n4 (n1为种植业中农作物的种数,n2为种植业中经济作物的种数,n3为种植业中饲草作物的种数,n4为种植业中饲粮作物的种数);

X2j—畜牧业中第j种畜禽的存养量;

X3j—林业中第j种林种和树种的种植面积;

X4j—水产养殖业中第j种水产品的种植(饲养)面积。

1.2 目标函数的确定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在目标确定中,既要考虑到各产业必须达到的经济效益(即保证农、牧、林、水产产业的净产值最大),更要兼顾生态指标(如当地水土保持状况、土壤肥力利用状况、绿色覆盖程度等)。在社会效益方面,尽量使得各项产业产品的产量最大可能地满足城镇及乡村居民的日常需求量,实现粮食和营养“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状况。为此,设立如下目标函数。

1.2.1 经济目标函数

该目标函数用各产业的经济纯收益之和表示。种植业的经济纯收益为一线性函数,即单位面积净产值与总种植面积之积;畜牧业的纯收益由于受到生长周期、市场价格波动和中间物质消耗等各因素的影响,并非是简单的饲养量与单位收益相乘之积[3]。通过历史上畜禽饲养量与相应纯收益的实际数据进行曲线拟合,采用最佳平方逼近的方法可知:纯收益与饲养量之间的关系是形如y=aln(1+bx)的对数函数与Logistic阻滞增长曲线y=a*/(1+b*e-cx)线性加权求和的形式(其中,x为饲养量,y为纯收益);林业与水产业的纯收益类似于种植业,都是相应决策变量的线性函数。因此有

undefined

式中 E(X)—各产业总的纯收益;

NMkjk—第k产业中第jk个决策变量的单位净产值;

Sk—第k个产业部门的指标集;

ωj—权系数;

αj,βj,αj*,βj*,γj—畜牧业中第j种畜禽饲养量和其纯收益拟合的估计参数。

1.2.2 生态目标函数

农业生产在生态环境中进行,保护生态效益和维持生态平衡是提高农业长远效益和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基本要求。一般而言,生态指标因其难于目标量化处理,在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中经常被置于约束条件下。本模型由于主要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故在目标函数的选取中特别对生态系统进行了分析。考虑到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基础地位,土壤的水分、养分状况直接影响到作物生产和植被覆盖,进而影响到畜牧业的发展和水产养殖面积的扩大,因此该模型体系中将土壤有机质含量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态目标衡量,把水土保持状况和绿色覆盖等问题作为约束条件体现。土壤有机质含量采用Jenny数学模型[4]对其预测,即

undefined

式中 δ(X)—t年后土壤中实际有机质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平衡时的差值;

Ce—土壤有机质平衡时有机质含量;

K—土壤有机质矿化率;

H—腐殖化系数;

M—进入土壤的有机肥量(与土壤干质量的比率);

C0—基年时土壤有机质含量;

t—规划年;

G—给定耕层的土壤干质量;

PBjB—第jB种畜禽产生的有机肥返田率;

BGjB—单位数量畜禽产生的有机肥干物质质量;

Xundefined—第t年的第jB种畜禽的存养量;

R(t)—第t年的人口数;

RG—单位数量人口平均产生的有机肥干物质量;

PR—人的粪便返田率;

HB—动物有机肥的腐殖化系数;

PAjA—第jA种农作物秸秆和根茬等的返田率;

AGjA—第jA种农作物单位面积秸秆等产量;

Xundefined—第t年的第jA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HA—秸秆和根茬等有机肥的腐殖化系数。

1.2.3 社会效益模型

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要,主要包括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农产品商品率、商品性农产品总产值和主要农产品的人均消费水平等[5]。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农产品的需要是衡量农业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重要标志。在具体量化过程中,以主要农、畜、水产品的短缺量最小作为目标函数。

undefinedundefined

式中 Dδ(X)—社会及各行业对某些主要农、畜、水产品的需求短缺期望值;

Dkjk—社会及各行业对第k个产业部门第jk种产品的最大需求量;

EQkjk—每一单位(面积或数量)第jk种(农、畜、水)产品的产量;

ωkjk—社会及各行业对第k个产业部门第jk种产品的需求系数。

1.3 约束条件的设置

1.3.1 自然资源约束

1) 可利用土地总面积约束:M1为最大可利用土地总面积,则

undefined

2) 耕地资源约束:M2为耕地总面积,则

undefined

1.3.2 种植面积约束

1) 水产养殖面积约束:M3为水产养殖面积下限,则

undefined

2) 某特殊需求作物(饲草、果园和经济作物等)种植面积约束:

M4表示该作物最小种植面积,则

X1j≥M4 (j∈n)

1.3.3 生态约束

1) 有机肥数量约束。

undefined

式中 F1j—单位面积第j种作物所需肥料量;

F3j—单位面积第j种林种和树种所需肥料量;

F_—自然丢失的肥料量;

F2—畜牧业可提供的各种肥料量;

F+—其他途径可提供的肥料总量。

2) 绿色覆盖约束。

undefined

式中 θ—当前绿色覆盖率;

S—土地总面积。

3) 水土流失面积约束。

undefined

式中 d1j—单位面积种植作物不同结构单元土壤侵蚀量;

d3j—单位面积林种和树种的不同结构单元土壤侵蚀量;

M5—当前水土流失面积;

MS—土壤侵蚀模数(单位面积土壤侵蚀量)。

1.3.4 需求约束

1) 粮食总产量约束:M6为社会及其他各业对粮食产量基本需求量,则

undefined

2) 畜禽类产品总量约束:

M7为社会及其他各业对畜禽类产品产量基本需求量,则

undefined

3) 某作物产量约束:M8为社会及其他各业对该作物产量基本需求量,则

EQ1jX1j≥M8 (j∈n)

4) 发展畜牧业生产所需粗饲料约束。

undefined

式中 μ1—作物秸秆的饲草利用系数;

AGj—单位面积第j种作物秸秆产量;

AQ—单位面积第j种草场的饲草量;

CSi—第i类草场面积;

CQi—单位面积第i类草场饲草产量;

BCj—单位数量第j种畜禽所需粗饲料量。

5) 精饲料需求约束。

undefined

式中 BJj—单位数量第j种畜禽所需精饲料量;

DJj—单位面积水域出产的水产品所需的饲料数量;

μ2—农作物产品用作畜牧业精饲料的比率。

6) 社会特别对某种畜禽产品的需求约束:M9为该畜禽的基本饲养量,则X2j≥M9

1.3.5 决策变量非负约束。

Xij≥0

2 模型应用、求解及评价

将上述模型用于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以2010年作为规划水平年,选择15种主要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万hm2)作为X1j,5类主要畜禽的饲养量(万头或万只)作为决策变量X2j,林业和水产养殖业作为整体考察,记黑龙江省林地面积(万hm2)为X3,黑龙江省水产养殖总面积(万hm2)为X4,结合实际数据和相关调查,确定模型及各约束条件中参数的数值,得到了黑龙江省2010年可持续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型。

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该模型求解,即在选择操作上采用最优保存策略,以保证算法具备全局收敛性,并对算子的设计进行了改进,采用简单交叉、算术交叉和启发式交叉3种方式,边界变异、均匀变异、动态(或称非均匀)变异和多点非均匀变异4种变异算子并用的方法,增加了群体选择的多样性,并且利用多目标适应性权重罚函数法[6]设计适应度函数。采用Matlab 6.5对模型编写求解实现程序,为每个变量设置大略分布范围。种群规模取为60,交叉率0.4,其中单点交叉个体数量4对,算术交叉个体数量6对,启发式交叉个体数量14对;变异率0.3,其中边界变异个体数量为2,均匀变异个体数量为4,非均匀变异个体数量为4,多点非均匀变异个体数量为8。经多次迭代后得到模型的一系列pareto解(有效解)。综合考虑得到的pareto解序列,对各个变量进行全面衡量,对目标函数进行结果分析,并咨询有关专家,选择表1中的有效解作为整个产业结构优化的“最优解”(决策者可根据个人对目标要求从得到的pareto解序列中选择合适的解)。

从表1中可以看出:3个目标函数的优化结果均较为理想,经济效益达到604.32亿元,实现了黑龙江省的未来5年的经济规划目标。与此同时,生态和社会效益也得到了满足,保证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对该模型结果进行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结果表明:经过结构优化后的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在农业系统内部协调性和整个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发面均有了明显的改进。

3 结束语

本文所建立的模型体系对于不同区域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可以将其适当改变应用于相关或相似领域中。

摘要:依据可持续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配置的准则,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和社会效益3方面最优设计目标函数,建立了可持续农业产业结构的非线性和多目标优化模型,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对象,对模型进行了实际应用,并采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对新时期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产业结构,可持续农业,优化模型,遗传算法

参考文献

[1]高旺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策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3-52.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33.

[3]赵庆祯,王长钰,仇永平.农村产业结构布局优化的数学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J].经济数学,1999,16(3):1-8.

[4]迟凤琴,宿庆瑞,王鹤桥.不同有机物料在黑土中的腐解及土壤有机质平衡研究[J].土壤通报,1996,27(3):124-125.

[5]石扬令,常平凡.中国食物消费分析与预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46-199.

乡村旅游与优化农业结构交融研究 篇9

1.1 农村三次产业间的结构不够合理

尽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农村产业结构在不断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但各次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二、三产业明显落后, 第三产业发展过于缓慢, 目前还未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合理结构。

1.2 第一产业内部构成不合理

1978年以来全国农业产业结构中的种植业比重持续下降, 虽与1978年相比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 2009年农业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80%降为50.7%, 但农业产值仍占第一位, 林业、渔业、牧业产值三项合计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9.3%。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所占比重仍然较大, 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2009年中国城镇人口数为62186万人, 占总人口数的46.59%, 农村人口数为71288, 占总人数的53.41%。农民整体素质不高, 小学及以下程度人口占30.61%, 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2.68%,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6.71%。农民文化素质低下有碍于其向其他领域转移, 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 也致使农业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其他产业。

2 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交融关系分析

2.1 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首先, 乡村旅游发展能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提供资金支持。

其次, 乡村旅游发展有利于调整农村第一产业内部结构, 整合农村产业资源促进集约化发展。

第三, 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非农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第四, 乡村旅游发展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从主观上讲,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提高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2.2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条件

首先,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 合理的产业结构才能为旅游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可以打破农村传统的单一生产结构格局, 使农村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农村产业从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化高效农业转变, 农业种植、养殖业、狩猎及渔业、副业等产业结构更加适应市场需求, 为乡村旅游特色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其次,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可以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旅游商品。旅游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 在乡村旅游中“吃”和“购”的过程都离不开农产品的消费。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以前的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转变为粮食作物与其他经济作物如花卉、蔬菜瓜果等种植全面发展, 大力发展特色作物的种植, 可以丰富农产品种类, 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旅游商品。

3 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交融措施

3.1 乡村旅游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协同发展

由于农民对乡村旅游发展缺乏足够认识, 观念和理念还比较落后, 许多项目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市场调查就盲目、破坏性地开发。“乡村旅游经营理念低俗化、品牌定位趋同化、产品层次粗浅化、乡土文化城市化、管理模式混乱化和产业组织自发化” (王云才, 2006) 是乡村旅游亟待解决的六大问题。因此, 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须同步进行, 旅游部门和农业部门应加强沟通联系, 使乡村旅游规划与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在发展阶段、开发模式和用地结构上相互协调, 共同发展。

3.2 乡村旅游产业链本地化

旅游产业链本地化指利用本地资源包括原材料和人力资源等, 以旅游为龙头, 优化相关产业, 在本地生产和销售产品, 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最大限度地使旅游收益留在本地, 有效安置当地居民的就业, 达到扶贫的效果。乡村旅游发展须以社区全面参与旅游开发并获益为核心, 其目的在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提高农民的收人, 优化农村社区环境等。

3.3 乡村旅游与农村产业集约化发展

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是农村产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为农村产业实现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借鉴成功案例, 乡村旅游只有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才会获得根本出路, 须将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升到产业集群化的高度, 形成乡村旅游产业化集约化发展, 引导单体的经营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在具有资源、区位、市场优势、要素集聚的地方, 应充分利用本地原材料和人力等资源, 完善旅游服务要素, 形成自己完整的旅游产业链。

3.4 推进乡村旅游与农业的融合发展

乡村旅游本身就是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 与农业产业发展之间有着极大的关联性。因此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须注意同各行业, 特别是农业产业的关联性, 完善上游企业、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 完善、延伸产业价值链。发展观光农业优势的节点, 加快农业转型,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拓展农业产业功能, 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

3.5 普及农民的培训工作, 提升农民素质

我国农民文化素质低, 向非农产业转移存在诸多困难, 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 提升农民素质。将农民培训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制定相应的农民培训计划, 将农民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确保农民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摘要: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 各行业产业结构的内在矛盾日益突出, 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分析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对乡村旅游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交融关系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了乡村旅游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互动的措施。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产业结构优化,产业融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2]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汇编[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2]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汇编[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3]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10[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3]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10[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4]赵玉林.产业经济学 (第二版) [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61-68.[4]赵玉林.产业经济学 (第二版) [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61-68.

[5]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 1999 (2) :38-42.[5]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 1999 (2) :38-42.

[6]王清峰.对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思考[J].学术交流, 2001 (2) :76-78.[6]王清峰.对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思考[J].学术交流, 2001 (2) :76-78.

[7]杨继瑞.实施“三次产业互动, 城乡经济相融”战略思路的思考[J].农村经济, 2003 (2) :1-3.[7]杨继瑞.实施“三次产业互动, 城乡经济相融”战略思路的思考[J].农村经济, 2003 (2) :1-3.

[8]王云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模式[J].旅游学刊, 2006, 21 (4) :8.[8]王云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模式[J].旅游学刊, 2006, 21 (4) :8.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篇10

一、建立模型

(一)模型简介

Shift-Share Method(偏离—份额分析法,缩写为SSM)在区域经济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其他分析方法相比,SSM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现已成为在国际学术界用于分析区域发展差距变动决定因素的基本方法偏离—份额分析法是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处上级区域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3 个分量,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可以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二)数据来源

以湘西州作为研究区域,分析数据来源于湘西州统计年鉴(2001—2012),基期是2001 年,末期是2012 年。根据SSM模型,对全州7 县1 市2001—2012 年的农业产业结构变化进行分析。

(三)研究方法

根据偏离—份额分析法,一个地区或部门的经济增长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区域份额分量(N)产业结构偏离分量(P)和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D)区域份额分量表示假定该地区以整个区域总增长率增长而得到的增长份额;结构偏离分量反映了该地区的经济与区域经济间的产业结构差距所造成影响;竞争力偏离分量反应区域内各产业以不同于区域相应产业的增长而引起的经济活动的变化。

二、结果分析

(一)各县市农业产业结构总体分析

通过计算分析,在2001—2012 年期间,湘西州7 县1 市的农业总产值都有较大程度的增长,反映了这十一年间湘西州各县市农业发展形势良好。从增长的绝对数额看,以龙山县的14.25 亿元为最高,古丈县的3.56 亿元为最低;从增长幅度看,最高的是凤凰县,增长212.7%,吉首市96.3%最低。但总的来说发展速度是相当可观的。

全州份额是指各县市在全州发展速度情况下的增长份额。如果一个县市的全州份额增长量大于实际增长量,则表明这个县市的农业增长主要是依靠全州农业增长的带动,反之,则表明这个县市农业的增长带动着全州农业的发展。全州份额增长量大于实际增长量的有吉首市、泸溪县、花垣县、保靖县等8 市,这些县市主要是以发展工业、矿业、服务业为主,所以农业相对滞后,其农业增长依赖全州农业的增长。实际增长量大于全省份额增长量的有凤凰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它们大多是农业大县或近些年中央扶持农业、重视发展农业的县城,这些城市的农业发展带动着全州农业的发展。

产业结构偏离分量也呈现明显分化,其中吉首市、凤凰县、永顺县三地的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大于零,表明这些城市的农业产业结构较为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泸溪县和保靖县因林业或渔业业比重过小,使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呈现出较大的负值;竞争力偏离分量为较大正值的有泸溪县和永顺县城市,表明它们的农业具有区域竞争优势,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

综合考虑农业产业结构偏离分量(P)和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D)的组合情况,可将河北省11 个地级市划分为四种农业特征类型。

(1)快速增长区(P>0,D>0)。包括凤凰县和永顺县,其农业经济在产业结构因素和区位竞争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得到快速发展。

(2)结构因素推动区(P>0,D<0)。吉首市,其农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产业结构中较好的农业基础,而其区位竞争力优势尚未凸显。

(3)区位竞争力因素推动区(P<0,D>0)。包括泸溪县、保靖县、古丈县、龙山县,其农业经济增长主要由区位竞争力来推动。

(4)增长滞后区(P<0,D<0)。包括花垣,其农业经济增长面临结构因素和区位竞争力因素的双重制约。

(二)湘西州各县市农业产业结构内部偏离份额分析

通过对各县市农林牧渔产值计算可知,2001—2012 年湘西州各县市的农业结构依然以种植业为主,牧业次之,其次是林业,渔业所占比重最低。全州种植业的实际增长量普遍大于按全州农业平均增速计算得到的理论份额,表明期间湘西州种植业的增长带动了全州农业的发展。而全州牧业、林业、渔业的实际增长量普遍小于理论增长份额,表明期间其发展不足,拖累了全州农业的发展。

从产业结构分量(P)看,全州牧业、林业和渔业的结构分量都是负值,说明湘西州林牧渔业发展在总量和结构上都处于劣势。结合理论份额(N)看种植业的结构分量大部分是正值,但仍有两个县是负值,而且P值远远小于N值,这说明山东省农业内部种植业仍占主体地位,发展增速减缓。

竞争力份额分量各市具有不同的情况从种植业来看,泸溪县、保靖县、龙山县等市在区域竞争力上优势比较明显。这些地区是湘西州传统的农业县市,加上政府对农业产业的支持,无论在耕地数量、作物的品种、结构、农业产业化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在全州种植业的竞争优势;从林业和牧业来看,凤凰县在竞争分量上优势比较明显;渔业则以永顺县最具竞争力,无论是渔业养殖面积还是渔业产量,永顺县都占多数,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渔业的竞争优势。

三、结论

(一)存在问题

当代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趋势是种植业比重下降和畜牧业比重的上升。湘西州农业中农、林、牧、渔的产值比重在结构调整中种植业的比重有所上升,畜牧业比重、牧业、渔业的比重下降,说明湘西州农业产业结构依然以种植业为主,且矛盾比较突出,不符合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的根本趋势;湘西州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由于投入资金不足,已出现严重老化;湘西州土地、气候、水能、劳动力等资源丰富,但从全省范围来看,农业基础仍薄弱,农业区域特色不明显,部分优势产业规模小,比较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在农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还存着对当地的各种优势缺乏整体的考虑,不能扬长避短、去优存劣;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龙头企业少,规模小,直接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和加工增值,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低、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业经济效益得不到应有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不够完善,覆盖面低,规模不大,合作紧密性还不强,内部机制不健全,资源短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缺乏科学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小,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不够,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也不够,直接影响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进展。

(二)优化对策

今后湘西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1)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实现农林牧渔协调发展;(2)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3)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注重产业链延伸,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4)优化区域布局,优化品种结构,促进加工增值;(5)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6)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

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要因地制宜。各地市农业产业结构和区位竞争力存在明显差异,农业发展既要符合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大趋势,又要寻找自身的比较优势,最终实现农业产业在全省的合理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如在发展种植业的过程中可以加大经济作物的比重;依据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林业,适当加大经济林的种植面积;各县市还可结合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进行开发,积极发展配套的服务业。

摘要:利用偏离—份额模型,考察2001—2012年湘西州11个地级市农业产业结构、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湘西州各县市的农业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具有一定程度的分化;在产业结构内部,种植业处于缓慢上升趋势,最后提出了湘西州农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建议。

上一篇:教学资源分享下一篇:政治体制改革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