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础教育的特点

2024-06-08

中国基础教育的特点(通用6篇)

篇1:中国基础教育的特点

浅析中国新闻教育在初期发展时期的特点

——以燕京大学新闻系为例

摘要:中国近代新闻教育产生后,按照其发展历程进行历史分期,从前至后可分为八个阶段。本文主要叙述以燕京大学新闻系的特点,来展现中国新闻教育在初期发展时期的特点。中国新闻教育能出现今天的繁荣局面,是各个不同时期新闻教育发展积淀的结果,是新闻教育界数代人努力奋斗的结果,是新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不断自我完善的结果,是新闻教育顺应和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结果。

关键词:中国新闻教育;初期;特点;燕京大学新闻系

新闻教育的兴起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 1912 年,这一年中国报界俱进会首次提设立新闻教育机构,引发了社会对新闻教育的关注。

其中燕京大学就是初创时期新闻教育的代表。作为中国最早创办新闻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燕京大学创立于1916年。1924年,燕京大学新闻系成立后因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确立其在民国新闻教育中的地位,被称为中国大学新闻教育的“最优秀者”,堪称这一时期中国新闻教育的典范。

与初创时期的其它新闻院系相比,燕京大学新闻系不仅在教学诸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新闻教育坚持的时间也长,这一切使该系成为了初创时期的代表院系之一。

一、燕京大学新闻系的发展特点

(一)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燕京大学新闻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具有“专精”与“广博”的知识结构。燕京大学新闻系成立之初就提出:“培养报界人才,授予广博之专门技能。其他与报业有切近关系之学识,亦莫不因时施教,俾学生得分途发展,各尽所长。”强调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力求将两者融合贯通,协调发展。所谓“专精”,核心是强调通过新闻专业教育,培养学生掌握熟练的新闻技能,精通新闻业务。在教学实践中,燕京大学新闻系极为注重对学生采、写、编、评的新闻业务训练。

在专业教育之外,燕京大学新闻系将通识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实现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发展。新闻工作的复杂性要求从业者仅具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掌握更多的“杂学”。蔡元培曾指出:“外国新闻„ „即普通纪事如旅行、探险、营业犯罪、政闻、战报等栏目,无不与地理、历史、经济、法律、政治、社会学有关„ „根据是等科学应用于新闻界之特别经验,是以有新闻学”,强调综合学科背景对于新闻工作的重要。为此,燕京大学新闻系确立了“重视与报学有关系之学科”的人才培养方针。

(二)重视实践训练的职业化培养模式。

如果仅注重专业的书本教育,却缺乏实践技能的锻炼机会,新闻专业学生仍难以适应新闻工作的需要。燕京大学新闻教育的突出特点,就是将实习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推行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原则。

燕京大学新闻系将实习分为三种。(1)课内实习,讲授课程过程中让学生接受采、写、编、评的训练。(2)报纸编辑管理的校内实习。

培养领袖人才的精英教育理念。如果仅仅注重技能职业训练,却忽视对新闻人才的道德塑造,那么大学新闻教育就只能停留在“读书只为稻粱谋”的低级层面。新闻机构乃社会之公器,从业者的道德水平、思想境界对整个社会有巨大影响力。燕京大学新闻系成立之初即提出“新闻教育对中国将来的发展有重大关系”,教育目的除了“职业训练外,还要注意人格培养”。

(三)培养领袖人才的精英教育理念。

如果仅仅注重技能职业训练,却忽视对新闻人才的道德塑造,那么大学新闻教育就只能停留在“读书只为稻粱谋”的低级层面。

1934年~ 1937年,梁士纯担任系主任期间,进一步提出燕京大学新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新闻行业德才兼备的“领袖”人才。他认为:“今日中国报界所缺乏的不只是新闻人才而已,其最重大的缺陷还是领袖人才:有远见、有魄力、有主张、有伟大天才的人才。”

(四)开放多元的办学环境。

燕京大学的创办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作为一所具有美国背景的教会大学,该校确立了兼容并包的文化传统。受此影响,新闻系在办学中也鼓励学术自由交流,形成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教学氛围。该系仿照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每年举行新闻学交流年会和讨论周的做法,定期邀请国内报界名流参加新闻讨论会。

燕京大学新闻系开放的教学理念,还体现在教师身份的多元构成上。据统计,1932年-1933年间,该系共有兼职和专职教师11人,其中90%具有外校学缘。其中,出身密苏里大学新闻系的教师有6位,占全部教师的55%。其余分别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北洋大学、岭南大学等知名学府。

当时,中国的新闻教育虽“始具雏形,然大都简陋”。即使“处于优越地位”的燕京大学新闻教育也曾多次因缺乏资金而面临停办的窘境。在困难的环境中,燕大学新闻系能不断壮大办学规模,保证教学质量实属不易。作为民国年间新闻教育领域发展最好的学校之一,燕京大学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新闻人才。

二、新闻教育发展初期的特点

在新闻教育发展初期,当然不止燕京大学这一个大学有着新闻系,它们在动荡的社会当中,涌现出蓬勃的生机,它们一般拥有如下特点:

(1)办学层次增多。社会虽然在动荡之中,但新闻教育还是在发展。这一时期不仅有正规的新闻教育,也出现了短期培训,函授,夜大等多种教育层次。共有新闻机构58家,其中属于大学本科性质的22家,属于大专性质的16家,这两部分加起来共有38家,占总数的70%左右,是新闻教育中的主要部分,。此外,属中专性质的3家。后面这几部分占的比例虽然不大但却满足了各种学历的社会人士接受新闻教育的需要,在职新闻工作者充实提高的需要以及新闻工作单位对各种类型和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的需要。

(2)办学地点集中,特别是上海、南京、北京、广州、重庆五大城市。(3)以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创立和发展为标志,中国新闻教育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在此之前,中国新闻教育受美国的影响较大,前期创办的燕京大学,圣约翰大学等较有名气的学校,不是美国教会所办,就是由美籍老师主持主讲。复旦大学新闻系则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创办和发展起来的,新闻教育既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又善于接纳国外的先进理念,很好的结合中国的实际,在理论与实践中均取得一定的突破,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自己的新闻教育体系。

(4)新闻教育的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新闻教育的行列中来,随着新闻教学与实践的渐次推进,随着人们对新闻教育规律认识和理解的加深,新闻教育的观点趋于明朗,一些新闻教育理论也屡见报章。一些探讨新闻教育理论的文章的出现,使中国新闻教育有了理论和思想的深度。(5)党政新闻教育开始出现。在国民党统治区,有了国民党创办的新闻教育,而共产党的新闻教育也在这一时期起步。新闻教育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两党的新闻教育都强调要为政治服务,只不过性质截然不同,党政新闻教育强调新闻教育对学生进行的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当好党的政治宣传人员。

初期阶段只是中国新闻教育发展脉络当中的一环,它的发展特点有助于新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国新闻教育增添色彩。

参考文献:

(1)《中国近代新闻教育发展史研究(1912~1949)》 许小明 河北大学 2015(2)《实际应用新闻学》邵飘萍 北京 京报馆 1923(3)《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勘误补遗——厦门大学早期新闻教育考析》 毛章清 2003(4)《中国现代新闻史》 王洪祥 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97(5)《中国新闻纪录大全》 刘圣清 广州 广州出版社 1998(6)《中国近代史(1919-1949)》 龚书铎主编.北京 中华书局 2010.(7)《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徐培汀 重庆出版社 2006年

(8)《聚焦与扫描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 丁淦林 商娜红主编 新华出版社 2005年

篇2:中国基础教育的特点

摘 要: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历史悠长,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对我国古代人才的培养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起源谈起,对其发展经历进行了简要回顾,总结分析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其对现代高等教育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古代高等教育 官学 私学 修身

高等教育系教育体制中的最高层次,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一定的场所,通过一定的制度和措施传授高深文化知识,研究高深学术,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经沧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影响着现代高等教育的诸多方面。本文拟对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其对于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启示。

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概况

(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起源

高等教育位于学制结构金字塔的尖端,它的产生时间晚于一般学校教育,而且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据古籍记载,中国在公元前二千七百年前就有了“大学”之称。虞夏商时期的上庠、东序、右学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具备高等教育的一些属性,应该可以说是高等教育的雏形。高等教育的发展,在经济方面要求生产力必须显著发展,文化教育方面要求有可提供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等,以及有作为传授知识和培养官吏的专门教育人员。而处在奴隶社会初中期的虞商时期还难以完全具备这样的条件,只有到了西周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出现了脱离生产劳动的文化官吏,加之文字的成熟,才为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周代金文中关于周天子带领群臣及学生在“学宫”习射和作乐舞,这里的“学宫”即大学,已基本具有高等教育的性质。所以,虞夏商时期至西周时期可视为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萌芽时期。

(二)官学中的高等教育

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事业起于朝廷,而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统治走向崩溃的时候,“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原来由贵族垄断、官府掌管的文化也散失至民间,私人办学成为这个时期的一大景观。从此以后,整个古代社会的高等教育,就一直存在着官学和私学两种类型。在官学类型中,太学和国子监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汉代太学,即由“大学”一词衍生出来,是古代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此后历代都有设立,而名称不尽一致:晋武帝咸宁二年创办国子学;齐改国子学为国子寺;隋炀帝改为国子监;唐宋两代太学与国子学并存;元明清时期则不设太学,只设国子学或国子监;明清国子监兼具备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两重性质,后逐渐衰败,成了科举的附庸。除此之外,东汉末出现了我国古代最早的艺术大学──鸿都门学,它是“近代世界文学艺术大学的嚆矢”;三国时曹魏建立的五经课试法,其中由“门人”升入“弟子”的制度具有大学预科的性质;南朝刘宋政权设立的儒学、史学、文学、玄学四个学馆的分馆授业制度是分科教育的开端;唐宋明三代分别创办的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专科学校与专业训练,是世界上最早的实科学校。

(三)私学中的高等教育

私学是中国历代私人办理的学校,是封建社会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程度分,私学有蒙养教学和经师讲学,后者相当于大学。故私学中也有部分属于高等教育层次。很多思想家借助私学这种形式来宣传自己的学说,扩大本学派思想的影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是最早开办私学的人之一,他招收生徒,传授学问,以教学为主,并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在后学身上。汉代以后,私学分为蒙馆之学和专家之学两个层次,基础教育通常在十五六岁以前完成,之后就必须进入私家经师的学馆去深造,私家经师多为当世的著名学者。汉以后的私家经馆,培养了大批不求功名的学术人才,对弘扬民族文化、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唐宋时期,私家经馆发展为书院,书院是中国古代学者研究学问、聚徒讲学的教育场所。宋朝有了较大发展,并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书院,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茅山书院、嵩阳书院等;明朝的东林书院也办得颇有特色;到清朝时期,出现了书馆官学化,绝大部分书院成为准备科举考试的场所。不管怎样,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书院为历朝学术的繁荣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

通过回顾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较之近现代高等教育,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有其独特的特点,概括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德育,强调修身养性

儒家教育以经史为基本,以“明人伦”为中心,注重修已治人之术。以儒家学说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也以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为中心,汉代的五经、唐代的九经、十二经、宋代的十三经,再加上《史记》、《汉书》、《昭明文选》等等,形成古代高等教育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讲究文、行、忠、信,以三纲五常为行为规范,严君臣、尊卑、上下之分;明父子、长幼、亲疏之别,其共同特点就是泛道德主义。孔子眼中的“士”,孟子心中的“大丈夫”,首先是道德的典范。教育内容中的泛道德倾向,对培养中国人的道德情感与爱国精神有着重大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反映了社会进步的普遍要求。

尤其是宋明理学家把封建的伦理道德视为“天理”,强调修身养性,格物致知。书院就是一些学者为达到修身养性求得真学问的目的而产生的古代高等教育机构。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强调“理”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强调伦理纲常名教,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人的自我觉醒、自我约束,采取“修身治国”、“改过迁善”、“致知践行”的原则和“自省自察”“存养”“陶治”的方法进行道德教育,主张静以养心,修心以德,修已安人,在读书治学中思考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义,培养真正的“君子”品格。因此,以德育为先,注重道德学问,注重修身养性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教育原则。

(二)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也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优良传统。官学中太学的教学以相互问难、讨论经义为重要形式。博士既是太学的专职教师,又是朝廷的学术顾问,参加朝廷举办的所有重大学术活动。西汉的石渠阁会议和东汉的白虎观会议,都有博士参与讨论,这种学术争论,影响到太学的教学和学术风气。博士平素讲经,注重互相诘难,并以善辩而受人称誉。辩难精神是太学的优良传统,这是研究和繁荣学术所必需的。

私学中的书院,作为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不仅仅是教育场所,也是当时的学术中心。它们以培养人才为宗旨,以繁荣学术为已任,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相得益彰,是古代学者进行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活动的基地,并由此形成了众多的学术派别。因此,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相结合是书院的一个突出特点。学术研究是书院教育教学的基础,而书院的教育教学又是学术研究成果得以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书院教学实行门户开放的办法,打破了官学关门教学的做法,听讲者可以不受学派和地域的限制,有利于学术交流。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远近名贤,同声相应,天下学者,咸以东林为归”;王守仁除在濂溪书院讲学外,还和湛若水等人还历时数十载奔波于全国各地讲学,形成了我国书院史上著名的“讲会制度”,使书院成为学术争鸣和交流的舞台。

(三)官学与私学相结合

前面提到,在春秋战国时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原来由贵族龚断、官府掌管的文化也散落到民间,从此,古代社会的高等教育就形成官学和私学平行发展的局面。由于官学招生名额太少且有入学资格限制,不能满足许多人的求学要求,加之私学的讲授课程与官学都是儒经,不妨碍读私学的人以后做官,致使私学得以迅速发展,弥补了官学在数量和其它方面的不足。因此,私学成为官学的必要补充,并促进了官学的发展。

书院与私学相比,不仅有相对固定的教育经费作后盾,而且有严格完整的管理体系做保障,这些是私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书院又不同于官学,其经费来源于民间的自发集资,而非官府拨款,办学不受官方的直接限制,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培养学生,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教育对象主要是下层社会的`贫寒子弟,带有浓厚的平民色彩,而非纨绔子弟。因此,书院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了传统官学和私学的有益经验,并对其进行了积极改造和系统综合。正因为书院是对传统官学和私学的扬弃,它才能在批判继承中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制度,并贯穿在它存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

(四)重人文学科轻自然科学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性特质,表现在古代高等教育的一个方面就是以人为本位,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自然科学倍受冷落。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根基,儒家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高等教育中强调教人予“穷理、正心、修已、治人之道”,因此教学内容多为讲究修齐治平的儒家经典以及文史辞章等古典人文学科。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上主要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为主,并且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尚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有了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些大体上属于社会、伦理、文化、语言等方面的知识。进入封建社会,又有了充实和发展,出现了“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增加了哲学、政治、伦理、文学、历史知识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经验性、积累性、直观性、强调人文、强调道德的教育内容,使得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人文学科高度发达,这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人才迭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尽管古代高等教育中也涉及生产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但只是作为统治艺术的辅助知识进行研习的。而且,数学、医学、天文学在讲求“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还是由于与“人事”有一定的关系,才受到统治者一定程度的扶植。其它如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纯自然科学则完全为社会所忽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这种重人文科学轻自然科学的特点,与欧洲古代、中世纪大学重视数学、天文、医学、物理等自然科学教育形成明显的对照。

(五)学在官府,政教合一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的官学具有明显的“学在官府”“政教合一”特点,“学在官府”即学校皆由官府所设,教育机构与政府机构合而为一,并且“以吏为师”,官学中的教师都是朝廷命官,办学地点在官府之中,统治者的政治化人格被作为社会楷模;“政教合一”即以政治教、以教治国,强调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以“政”,即治国之道为内容。在“学在官府”“政教合一”的教育体系下,政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的目的。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官吏,虽然学校也有教化百姓的任务,但这种教化任务更多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来实现的,即由学校培养出来的官吏来完成的。因此,教学仅为中国古代的高等学府的职能之一,它与政府行政职能有机结合,不仅是封建官僚的培养场所,同时也是封建统治思想的宣传工具和推行其统治政策的实施机关,起着统一思想和统一政治的作用,这种高教管理体制在世界上是独具特色的,在中国高教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正是由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与政治的这样一种密切关系,使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学生在校学习时即很关心时政。中央高校学生和朝中士大夫本着学术上的承袭关系,政治上也经常持相同立场并互相倚助,因此,古代高校历来是开展政治活动的场所,学生关心国家大事,议论朝政成为中国古代高校的一个传统。而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官学中,私学中也不例外,如东林书院就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著名对联。

(六)学而以居,学而优则仕

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上,为学不离从政,学与仕始终是不可分离的。古代高等教育预设了“学而以居”“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标,从汉代开始分科目察举人才以后,尤其是隋唐设立进士科举以后,高等学校的办学目的就是“储才以应科目”。学校追求的是中举及第率,也就是追求更高的录官率,高等学校成为培养官员的预备机构,成为追逐功名利禄的阶梯。在实行科举制的一千多年里,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与科举考试这种世界上独特的选拔人才方式紧密结合,形成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一大特点。科举考试成为教育有力的指挥棒,考试的内容成为高等教育的内容,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科举实际上成为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重心。

三、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若干启示

(一)教书育人,以德修身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的“泛道德倾向”,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与爱国精神有着重大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实际要求,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应当坚持和发扬,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中的德育与这种泛道德的教育是一脉相承的。但在当代的高等教育中,仅实施这种泛道德的教育还是不够的,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和社会转型时期的复杂环境,学生因思想冲击、利益驱动和社会的压力等所产生的道德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高等学校在进行这种“泛道德”教育的同时,应着重加强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教会大学生如何做人、如何面对人生及其挫折、如何去适应社会等等,使他们在学习中思考、探索并真正明了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义。

对于高等学校如何进行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古代高等教育中提了一些可资借鉴的方法,强调人的自我觉醒、自我约束,如“改过迁善”、“致知践行”、“存养”、“自省自察”、“陶治”等,主张静以养心,以德修身,这些经验总结都值得我们借鉴。除此之外,高等学校还有结合当代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采取更多的途径“践行”,德育的最终目的要体现在日常的行为中,所以要在大学生的行上下工夫,“助省助察”、“动以养心”等也应该成为“修心”的有益方式。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场所,同时它也是人的精神的训练场。因此,高等学校工作也应以德为先,做到教书育人,以德修身。

(二)教学相长、兼容并包的学术思想

教学相长是教学过程的一条重要原则,这条原则在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如何实现师生间教与学的相互长进,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中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辩难。在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最不理想或说最欠缺的是师生间的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与探讨,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辩难”。“教师满堂灌、学生埋头记”依然是当今大学教学的主要方式和方法,学生很少有与教师“辩难”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思想。它不利于教与学的相互促进,也不利于各种思想的相互交流与碰撞,说到底,它不利于学术的繁荣。因此,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推行这种师生间的“辩难”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和途径,让师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相互诘难、推理和启发,从而共同进步和提高。

在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必须适应多元文化和各种思想潮流的交融与冲刷,高等教育在学术思想上更应该如此,因为多元化不仅意味着“百花齐放”、竞相争艳的繁荣景象,而且表面很多学术内部的潜在的东西将被激活,因此在高校应该提倡学术上“兼容并包”,大学应该给各学术流派提供展示的舞台,正如古代“讲会制度”那样,容许有各种学术的声音存在,这些对大学学术的真正繁荣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三)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相结合

我国古代私学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对古代教育的发展应该说是相当有益的,书院等私学的存在对古代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更是不言自明的。以史为鉴,我国现阶段大力推进和加快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必须的。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应该说是相当的迅猛,特别是公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其发展速度达是建国以来最快的,但是这种速度还满足不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高校的师资、设备、校舍、图书资料等教育资源的短缺是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继续发展的唯一选择,民办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和资源,减轻国家经费投入上的压力,同时满足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需求。因此,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就必须在发展公办高等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并使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从而最终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全面繁荣。

(四)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

前文提到,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是“重人文学科轻自然科学”。从历史来看,这种观念和做法也造成了惨痛的结果和教训,我国辉煌的古代文化到后期长期停滞不前,就是由于这种观念长期统治的结果。随着自然科学的崛起,自然科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使得现代高等教育中存在着“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科学”的现象。无论是古代的“重文轻理”还是现代的“重理轻文”,都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从人类的长远利益来看,这种“重此轻彼”的现象应该加以批判。

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渗透日益走向融合是现代社会的要求,现代高等教育应该坚持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的原则,。现代大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专门人才和一批知识英才,他们将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中坚力量,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将依靠这些人的聪明才智。这就要求他们既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高等学校的人文科学的教育应该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科学技术发展史等知识;自然科学的教育应该包括数理化、生物、天文、地理等知识。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学生,在系统学习和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外,学校还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其他学科的通识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学以致用,注重素质教育

“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标,从而导致了科举考试的选拔人才方式,“八股文”成为了天下学子十年寒窗苦读的“经书”,古代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大都“千人一面”,无个性和创新精神,为“仕”成为教育的唯一目的。教育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对这一单纯的目标的追求,现代高等教育应该追求的是“学以致用”,有学必有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等教育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多方位、多层次的,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之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实施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鲍风,《儒家智谋》,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版;

2、蒋方,《中国文化史九绎》,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版;

3、单远慕,《中原古代教育》,《天中学刊》,第4期;

4、郭洪纪,《儒学的教育伦理与官师治教的承传》,《山西师大学报》,19第1期;

5、朱永新,《书院精神对于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江苏高教》,1994年第2期;

6、胡青,《文化传统与中国古代教育》,《江西社会科学》,20第10期;

7、江应中,《古代书院教育的特点和当代高等教育的改革摭探》,《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年第4期;

8、刘海峰,《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4年第4期;

9、卢奔芳,《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漫谈》,《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期;

篇3: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及特点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特点,教育形式

新中国建立之后,爱国主义教育又有新的内容。“要善于运用国情资料并注意挖掘和利用各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要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要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教育”;“要进行国情教育”;“要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要进行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要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要进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教育”。这些内容无疑是中国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就

(一)多年来我们党和政府对爱国主义教育非常重视

邓小平同志在许多重要讲话中都反复强调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要教育广大党员和人民爱党、爱国家、爱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在全国各族人民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共中央1994年9月份颁发了《爱国主义实施纲要》强调了爱国主义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从而确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在德育中首要地位的指导思想。2001年10月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此规范把“爱国守法”放在首位。我国《小学德育纲要》把我国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首先规定为:“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将我国大学的德育目标规定为,“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纲领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这些都把“爱国”放在首位,说明爱国主义教育在我们国家中的德育首要地位。在理论上我国还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德育理论体系,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浓厚的理论氛围。

(二)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多样,注重实际,强调效果

1. 通过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国情、军事、道德等方面进行教育。

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从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笔者认为学校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主要方式。其中历史教育和批判反动理论应成为主要手段。因为这两种教育方式能真正巩固人们的爱国主义思想意志,否则,当人们一旦接触一些反动思想就可能很容易被俘虏。我们不要封闭这个市场,而是要销蚀这个市场。只有敢于同反动思想进行斗争,我们真正的爱国主义思想才越坚定巩固。

2. 爱国主义基地教育。

“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革命战争中重要战役、战斗纪念设施、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遗迹、风景胜地和展示我国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重大建设工程、城乡先进单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3. 社会氛围教育。

构成这一氛围的主要有新闻、出版、影视,包括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社会舆论、党员及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各种思潮的传播程度、公民自身的文化程度、广播电视的覆盖面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地理分布、各地方政府及党团工会妇联社区组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程度等。社会氛围教育既是显性教育又内含着隐性教育,是自觉的和不自觉的教育过程,是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如果我们把学校教育称为灌输式教育,那么我们就可以称社会氛围教育是渗透式教育。

4. 节日教育。

“特别是元旦、春节和‘三八’、‘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的庆祝活动突出了爱国主义教育。”

5. 礼仪教育。

主要进行国旗、国徽、国歌、国际歌、党徽、党旗、政协会徽、团旗、团徽、少先队旗、少先队火炬、少先队红领巾教育。通过对这些旗帜、徽记、歌曲的来由、内涵及有关使用规则的教育实现爱国主义教育。

(三)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导

各级党政机关、学校、工会、共青团、妇联、军队、民主党派、外事、侨务等部门、组织、单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组织领导主体。

二、当前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不足

(一)进一步进行体制改革

进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国力,提高人民的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监督意识和提供更多的民主机会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方式。诚然,我国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民当家做主的意识不断增强,但还需进一步改善,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要建构有效的、实实在在的参政议政的民主机制和监督机制。

(二)进行爱国主义隐性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中我们较多地重视显性文化的影响,而忽略了隐性文化的影响;重视文化的意识因素,而忽略了文化的无意识因素。”家庭、集体、国家是一个人作为个体存在的逐渐扩大的道德空间。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是能否树立正确爱国主义思想的意识潜能。集体主义在集体中潜在的运行能使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树立集体意识与爱国主义的观念。国家政治生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这些是不用采取积极主动措施的爱国主义教育,却起到相同的甚至是超出的教育效果。

(三)对于非爱国主义的思想进行批判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各种文化和思潮相遇并发生激烈的撞击,这是净化和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特殊过程,同时也是考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更是爱国主义教育最好理论宣传。近年来许多思潮的侵入严重侵蚀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一是有一种思潮把国有经济代表的社会主义说成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进而歪曲社会主义。这是极端反动地攻击社会主义制度言论,妄图割裂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的血肉联系。二是有的思潮污蔑现行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说共产党人的民主政治没有落到实处。三是有的思潮要给资本主义平反,目的是不言而喻的。四是借全球化,反对爱国主义。这是目前极为危险的理论。

(四)理性爱国主义教育势在必行

随着中华民族文化层次的提高,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爱国主义的感性教育已经显得远远的不足,理论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过去理论界在爱国主义理论教育方面作了很多工作,但还远远不够。爱国主义教育是教育人们树立怎样的爱国观。许多爱国主义的思想还内含着错误的观点,用什么标准去剔除这些错误观点,就需要一个完整的爱国主义理论体系去衡量。

三、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

(一)爱国主义教育剔除了封建社会爱一家朝廷与爱国相同一的糟粕思想

“朝廷则为国家之蟊贼”,“国家只运祚甚长,而一姓之兴甚短,国家之面积甚大,而一姓之位置甚微。朝廷云者不过偶然一时为国中巨擘之室云尔”。今天我们的国家已不再是家国一体的政治形式了,封建的忠君或愚忠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爱国主义是把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国家与爱祖国实现了高度的同一。这不仅因为共产党是执政党,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坚持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与必然前途。

(二)爱国主义是敢于超越政党,超越政治制度的

邓小平同志说“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就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更完整地说,“它已经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邓小平还说“只要站在民族的立场上,维护民族的大局,不管提什么政治观点,包括骂共产党的人,都要大团结”。“爱国者的范围是很宽广的,包括蒋经国在内,只要台湾归回祖国,他做了爱国的事。现在可以提第三次国共合作。现阶段的统一战线可以提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现在最大的统一战线问题,是台湾归回祖国,实现祖国统一问题。包括旅居在国外的侨胞也有爱国的问题。统一战线的性质,叫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就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参考文献

[1]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J].新华月报,1994(9):18

[2]顾海根,梅仲荪.爱国情感教育心理学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2

篇4:中国数学教育的几个特点

关键词: 数学教育 中国学生 特点 建议

典型案例:1995年和2000年,蔡金法共运用了4类任务检测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的数学表现。包括计算、简单问题解决、过程受限的复杂问题解决、过程开放的复杂问题解决四个类型的题目。美国学生在过程开放的任务上的表现明显胜于中国学生,而中国学生则在其他三个方面遥遥领先。但是开放性题目最具有新奇性,需要做更多的探索解释这些差异。因为往往不能够通过一种算法就可以算出来,而是需要对问题情景分析探索,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而且允许存在多种答案。其他题型则往往通过实施标准算法就能解决。

无可否认,中国学生的基本功很扎实,记忆能力很强。在各种国际级的数学竞赛中,屡次获得大奖,数学水平远远超过同年龄段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但这是中国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投入大量精力,甚至以学习兴趣的丧失为代价所获得的。学生数学学习总是停留在记忆、模仿、练习、考试等缺乏主动性的层面,缺乏创造性,在标新立异方面往往没有突破。最显著的一个问题是,那么多中国学生怎么就得不到菲尔兹奖?这个问题说明中国数学教育改革仍然是硬道理。向国外学习先进的数学教育理论和实践,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作介绍。

一、评价体系特点与不足

记得从小学到现在,数学试卷上的题,都是结果做得正确,就给个大大的对号。不管过程中存在多少曲折,或者是思维误差。而有的学生做的数学题目结果错了,但是过程中清晰的步骤、严谨的思维表现,评价者很少顾及。我国评价体系在逐渐完善,但单一模式的定量评价还是占主导地位。

数学评价应倡导多元化、人性化,除了对结果作出定量分析外,我们更应该关注对过程的定性分析。这样学生对每个任务的回答都会在认知方面得到检测,就像解题方法,策略,逻辑思维,推理判断,数学错误,数学表征等。这些识别出了解题表现中的差异,有助于解释和澄清那种定量分析所得到的结果,而且对于同样的答案可以有更多的思考和假设,这些都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有促进作用。

二、学生的问题意识、观察力不强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如果说观察力强的话,那么多的角度,总会在“灯火阑珊处”发现新奇之处,而不是一味地遵照标准模式、标准答案解题。这是传统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遗留下来的病根,我们对此还是缺乏真正的改革。

刘墉先生在《中国学生的通病》一文中提到:中国学生“好奇但不爱发问”。这种现象在中国已是司空见惯,他们怕过于突出被人认为是爱出风头,有句话说“棒打露头青”,所以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低调点好。以至于学生都是等着别人问,自己只管听。没有自己的问题,也反映了学生很少深入地思考、分析。对问题的思考非常肤浅,不能抓住关键,提出有创意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一种错误的中庸思想在作怪,即把中庸解释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即平衡的原则,反对变化和动荡。事实上,中庸之道在于不偏执,在矛盾两极间找到最佳途径。在诸多可选择的可能性中取得最佳的、最合情合理的选择。也可理解为应保守时则保守,应激进时则激进,应受中道时则守中道。知道何时顺情理,何时顺事理,该理智时理智,该动情时动情。所以,当务之急,探究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状态及方法态度以求转变学生的思想,提高教学质量。

三、思想上的限制

自古以来,我们的儒家学者的伦理学,在当时的农业社会是适用的,有些还是超前的。例如,儒家强调勤奋,将成功归因于努力,拼搏的精神,坚信熟能生巧。孔子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可以通过“三不朽”包括立德、立功、立言来延续生命。到了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包含了神权、君权、父权、夫权等成套的体系,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统治者利用这些东西,使得他们具有很大的权威性,把一些道德上的和观念赋予了法律的权威,把平淡的理论极端化了,必有其弊端。平常百姓不得不服从,对旧的条条框框不敢有所突破,在潜意识中,就一直在寻找着某种标准。这种不好的现象要改,但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从思想上的突破开始,落实到个人就是,突破那种自我设限。

自我设限是指个体针对可能到来的失败威胁而事先设置障碍,以达到自我保护或自我提升的目的,是一种消极的应对方式。中学生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学业自我设限行为较为普遍。自我设限的行为会带来比失败本身更严重的不良后果。我们应该尽力帮助每个学生排除自我设限,走出学业困境,从容应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喻平.数学教学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

[2]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华人如何学习数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篇5:中国基础教育的特点

1.总书记引《论语(分数:10分)标准答案:D A.学习的最好教师是兴趣 B.领导干部学习的重要性 C.如何学习

D.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

2.“制天命而胜之”的著名论断是()提出的。(分数:10分)标准答案:D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3.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成立于()。(分数:10分)标准答案:D A.1989年 B.1990年 C.1991年 D.1992年

4.“中庸之道”是()的伦理思想和方法论,但它更是汉民族的一种思维方式。(分数:10分)标准答案:A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诗人

5.根据本课程,()强调我们应坚持开放包容,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分数:10分)标准答案:D A.“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位卑未敢忘忧国” D.“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6.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外在动力。(分数:10分)标准答案:B A.对 B.错

7.1996年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经过数年的调查、积累、撰写和修改,推出了题为“我们的创造的多样性”的报告,深入论述了文化在人类发展中的极其重要的作用。(分数:10分)标准答案:B A.对 B.错 8.“与天地参”的学说出自《易经》,表现了人和主义的理念。(分数:10分)标准答案:B A.对 B.错

9.“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出自()(分数:10分)标准答案:C A.《尚书》 B.《诗经》 C.《老子》 D.《易经》

10.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其路径是()。(分数:10分)标准答案:A A.知行合一 B.团结奋斗 C.脚踏实地 D.实践探索

11.文化精神,就是推动和指导人们实践的思想,亦即世界观和人生观。(分数:10分)标准答案:A A.对 B.错

12.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的思想。(分数:10分)标准答案:B A.“仁” B.“和” C.“爱” D.“义”

1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观念,是中国精神的核心理念。(分数:10分)标准答案:A A.对 B.错

14.1998年,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分数:10分)标准答案:B A.对 B.错

15.孔子将()看作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和价值标准。(分数:10分)标准答案:C A.爱 B.和 C.仁 D.义

16.孔子认为君子应当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分数:10分)标准答案:A A.对 B.错

17.“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是()提出的。(分数:10分)标准答案:B A.孔子 B.桓宽 C.孟子 D.袁宏

18.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中,修身是做人的关键。(分数:10分)标准答案:A A.对 B.错

19.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要前提、必然要求和必达目标。(分数:10分)标准答案:A A.对 B.错

20.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成立于()。(分数:10分)标准答案:D A.1989年 B.1990年 C.1991年 D.1992年

二.多选题

1.根据本课程,()的记述出自《尚书》。(分数:10分)标准答案:BDE A.民为贵 B.重我民

C.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D.唯民之承 E.施实德于民

2.根据本课程,儒家哲人强调指出,“仁”的具体表现为()。(分数:10分)标准答案:AC A.爱人 B.亲亲 C.爱物 D.仁政 E.王道

3.本课程提到,对于“中国梦”,我们充满了()(分数:10分)标准答案:ACD A.理论自信 B.经验自信 C.道路自信 D.文化自觉 E.科技技术

4.根据本课程,总书记在墨西哥访问时,引用了()经典语句。(分数:10分)标准答案:ABCE A.“宾至如归”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D.“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E.“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5.本课程提到,习近平同志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引袁枚《续诗品(分数:10分)标准答案:ABCD A.首要任务 B.责任 C.精神追求 D.生活方式 E.思想支撑

6.根据本课程,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分数:10分)标准答案:ABCD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位卑未敢忘忧国”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E.“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所范围也” 7.根据本课程,修身的具体做法包括()(分数:10分)标准答案:ABCDE A.博学之 B.审问之 C.慎思之 D.明辨之 E.笃行之

8.根据本课程,中国文化最早的代表是()。(分数:10分)标准答案:CE A.《中庸》 B.《国语》 C.《尚书》 D.《论语》 E.《诗经》

9.张岱年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分数:10分)标准答案:ABCD A.刚健有为 B.和与中 C.崇德利用 D.天人协调 E.厚德载物

10.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独特标识包括()(分数:10分)标准答案:ABCDE A.修齐治平B.尊时守位 C.开物成务 D.知常达变 E.建功立业

11.根据本课程,叔孙豹将()看作是不朽。(分数:10分)标准答案:BDE A.兴旺 B.立功 C.发达 D.立德 E.立言

12.根据本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标准答案:ABCDE A.讲仁义 B.重民本 C.守诚信 D.求大同 E.崇正义

分数:10分)

篇6:中国文化的特点

黄河流域哺育了最初的中国大地,使其在茁壮成长的5000年中,形成了独有的文化特点,它所具有的强大的包容性及融合性在世界历史上也实属罕见。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与延续精神,这与西方文化所具有的排斥性截然不同。所谓包容性,是指中国文化并非单纯的汉民族文化或黄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例如历史上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辽、金等民族的文化,都融汇于中国文化的血脉之中。没有这种融合,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人类历史上,多次出现过因为异族入侵而导致文化中绝的悲剧,如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因亚历山大大帝的入侵而希腊化、恺撒的占领而罗马化、阿拉伯人移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蛮族入侵耳中绝并沉睡千年。但是在中国,此类情形从未发生。唯有中国文化一种,历经数千年,持续至今而未曾中辍,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延续精神。

中国文化具有“实用—经验理性”。黄河、长江哺育的亚洲东部这片肥沃的土地,为中华先民从事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主体——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躬耕田畴,世世代代、年复一年地从事简单再生产,成为国家服役的基本承担者。这就铸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农业型物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独具一格的“实用—经验理性”,如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等等。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农耕是财富的来源。“不耕获,未富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思想使中国文化又具有务实精神。中国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人们没有文化愚昧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易推广与传播的,因为它不具备传播这种文化的条件。中国文化具有宗法家族色彩,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中国古史的发展脉络,不是以奴隶制的国家代替由氏族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宗法社会,而是由家族走向国家,以血缘纽带维系奴隶制度,形成一种“家国一体”的格局。这样,氏族社会的解体在我国完成得很不充分,因而氏族社会的宗法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残余大量积淀下来,几千年中,全社会并未长期存在如同古代印度和欧洲中世纪那样森严的等级制度,社会组织主要是在父子、君臣、夫妇之间的宗法原则指导下建立起来。在宗族内,每一个人都不被看作是独立的个体,而起码要和上下两代人发生关联,这样,父亲、自己、儿子就形成三代,这是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最基本的“宗族”。在宗法观念下,个人是被重重包围在群体之中的,因此,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类。这样可以引申出对君臣、夫妻、长幼、朋友等等关系的一整套处理原则。中国文化具有尊君重民传统。中国的农业自然经济,是一种少有商品交换、彼此孤立的经济,在这种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极度分散的社会,需要高高在上的集权政治加以统合,以抗御外敌合自然灾害,而人格化的统合力量则来自专制君主。另一方面,农业宗法社会的正常运转,又要仰赖以农民为主体的民众的安居乐业,家国方得以保全,否则便有覆灭崩溃的危险。因此,“民为邦本”的思想传统也是农业宗法社会的必然产物。“尊君”和“重民”相反而又相成,共同构成了中

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体两翼。与集权主义相伴而生,中国农业社会培养了影响深远的政治意识,这便是“民本主义”。民本主义严格划分“治人者”与“治于人者”,它是从治人者的长治久安出发,而后才注意民众的力量和人心向背的。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及其知识分子,一方面强调“国以民为本”,另一方面又强调“民以君为主”,在他们看来,“尊君”与“重民”是统一的。

中国文化具有淡漠的宗教意识。在中国的远古时期,也产生过原始的宗教以及对天命鬼神的绝对崇拜。直到殷商,在意识形态上仍有“尊天事鬼”的特点,但是西周之后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西周人的观念中,从宗法中产生道德,而道德成为维系整个社会的根本纽带。宗法道德观念的确立,使神学独断的观念削弱以至被摆脱了。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印度文化等相区别的一个突出特点。在欧洲以及印度,宗教的神或上帝、佛,是最高的信仰,是精神的寄托。而最高的善,生活的目标,人们行为的准则,都是从宗教的神的诫命或启示而来的。在这一方面,中国文化显示了它的理性的一面,它没有把人的道德情感引导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莫测的境界,而是把它合理引导。

上一篇:把青春献给电力事业下一篇:李嘉诚励志名言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