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改革的原因

2024-06-29

中国教育改革的原因(共8篇)

篇1:中国教育改革的原因

浅析中国农村教育的失败原因

现在家长对农村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但是农村教育的质量却不断滑坡,随着学生人数的锐减教育问题的严重性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想。

一、不讲科学发展,教师伦为工作的机器 要尽可能减少教育行政化管理对教育的冲击。教育管理的行政化带来的是文山会海,教师占用上课时间学文件,写计划等已经成为见怪不怪的正常现象,教师可以不上课,但绝不能不按时完成领导布臵的各项非教学任务。我想教师最大的政治应该是搞好本职工作,服务于学生。另外教育和非教育机构时常借用教师,从事非教育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现在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能专心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多的行政性工作已经严重冲击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没有精力从事自己的工作,每天忙于写各种政治学习笔记,业务学习笔记,今天缴一篇论文,明天缴一篇调查报告,天天写出作业批改记录,学生素质报告,法律笔记,教师过关课等等花样繁多就是让你没有多少时间真正钻研教材,静下心来读一点书。教育的行政化已经严重冲击了学校工作,许多学校停课传达文件,落实相关问题已经成为正常现在象。

二、学校领导工作错位,培训不到位 学校领导忙于应对各种检查评比,无法对教师教育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制定各种计划、制度、参加各种会议、落实会议精神基本成为他们的大部分工作。不管你的工作做了什么,没有文字记载一律不认可。教师办公室墙上贴满了计划、承诺、制度类的东西,但实际工作怎么样很少有人过问。在教学管理中部分领导不讲教学民主、不讲科学,老子说了算。所谓的精细化管理已经变味为严重的教条和素质教育的羁绊。

三、教育投资效益不高,教育目标不切实际

许多有识人士认为现在有限的教育资源更加垄断在少数重点学校手中,垄断在城市学校手中,而承担众多学生教育任务的广大农村学校却举步维艰,陷入困境,校舍新了学生没了,关门的学校会越来越多,资源的浪费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现在对农村学校教育的关注仍然太少,教育资源投入分散,浪费情况严重。农民因教育致贫成为现在的一大贫困原因,农村辍学现象十分严重,长此以往,必将影响我国的发展。同时在农村扫盲等工作中制定目标时不考虑国情和我国

农村的现状,目标制定过高,造成全国性的造假形为,国务院及教育主管部门难辞其咎,值的反思。

四、缺失人性化管理,农村教师人格和身心的健康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杂,工作条件艰苦,生活中有逐多的不便,他们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但是个别领导在不同场合讲话时针对工作不敬业的教师时说,:“要让城里的教师下乡,乡下的教师上山”,但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辛勤劳动的广大农村教师的人格尊严。我们总认为有一分努力就应有一分收获,但我们更应该想到这两者之间并不一定成正比,可能你已付出了很多,但是你的收获却很少。教育不是万能的,认为公民素质的提高靠教育就可以完成,公民缺少环境意识就在学校开环境课,公民缺少道德就在学校开道德课,缺少健康知识就在学校开健康课,妄想一切用教育来改变。农村学校教师人员少,教师承担课程多、教学任务重,同时由于专业知识的原因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备课程要有所侧重,不能一律要求教师每样课程都备详案,要尽可能的减轻教师的负担,有些课程写出周或学期教学计划未尝不可。

五、农村学校之间的横向交流不够

农村小学教师人员少,担任同一年级、同一科目课程的人员少,很难有机会进行交流和探讨。要让优秀的教师流动交流,进一步开拓眼界,促进教师自身和薄弱学校的发展。加强各学校的交流和互助对推行新课程的改革意义重大。农村学校现在学校50岁左右的教师占了大半,专业课老师很少,课程设臵较多,许多老师要备多种学科的课程,教师的学历在提高但教学水平并没有带来大的发展。由于教师人员太少缺少交流的平台,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和交流,但老龄化的教师结构和教师人数的减少成了阻碍农村小学发展的主要障碍,教师资源也得不到充分发挥,老中青搭配结构不合理,人性化、科学化的管理不够,边远山区农村学校教师成了工作的机器,现在农村学校教学条件和教学水平远不能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期望。

六、对素质教育不重视,只是落实在口头上

只重视表面工作,不注重实际。教师按学科也分了等级,造成的后果是教师没有了专业化分工,美术教师、体育教师上数学,历史、地理等没有专业课教师授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七、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得不到重视 各校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并没有受到重视。同时各学校在制定学校教研计划时要将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和利用资源对教师的培训纳入学校教研计划,要增强教师应用意识,避免只做表面文章,重管理

不重视应用的现象,教师的计算机培训要有针对性,要进一步提高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要应用好远程教育资源,各学校的领导首先必须是教育资源应用的内行、必须是教育资源应用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现在学校大多数远程教育专干都是学校的教学骨干,他们兼职过多专干不专,后期培训没有跟上,业务水平亟待提高,上一级远教专干无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教学管理人员不了解工作流程,对远程教育专干工作量估计不足,严重影响远教人员的积极性。

八、不重视调查研究和帮助教师解决工作中的困惑。

在制定管理办法时,要注重调查研究,对新课程不了解,沿用以前的办法确定学生作业的次数,制定很死板的作业批改符号,只是方便了检查,但缺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重视听汇报,看材料和听课为主的常规检查和督导,不重视和教师及家长学生的交流走访,对学校、教师、学生的校情、教情、学情不甚明了。批评多、指导及民主交流少。要为教师创造环境、创造机会、创造明天,使他们有用武之地。

九、考评制度滞后、缺少科学性,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行 现有的教师考评办法始终脱离不了应试教育的痕迹,一切以学生的成绩为出发点。简单的量化考核办法使许多事情变得简单、方便、明白、规范、清楚,便于操作,但是,素质教育的丰富内涵在于细节这是很难反映量化的教师实际工作业绩。素质教育推进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是评价体系和考试体系不改变,人们的思想跟不上,社会硬件跟不上。我们既没有像欧美那样开放地教学,也没有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又没有像台港日韩那样严格的教学管理和教师至高无上的权威,结果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响,应试教育却越来越疯狂,领导的意志越来越强,专家声音越来越大,广大教师的呼声却越来越小了,教育的民主和争论已经失衡,教育需要我们做出深刻的反思。

十、农村新课程改革失败已经承现,教育必须打假

当学生成绩出现大面积下滑时,面对阅卷教师,领导要求你要提高学生成绩的提示时,你会发现问题已经很严重了。教育打假行动需要我们对教育行为进行反思,特别是各级教育官员。

十一、小班额教学模式下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将成为学校矛盾的新的爆发点

随着农村小学学生人数的逐年锐减,小学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减少,学科不同、年级不同、题目的难易程度不同、学生的基础不同等等,使的工作的量化考核标准难以确定。这些问题并不能由教师自身能够解决,新一轮收入不公的现象即将出现,新的矛盾将不可避免,需要我们积极的研究应对,不然将影响学校的安定和正常秩序。

(本文参考了有关资料,同时加入了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讨论)

篇2:中国教育改革的原因

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产生差异的原因中美教育的差异其时我很早就在思考,当然.我不是专家,用了”思考”这个词可能不太合适,但我又不能找到其它更好的词语来代替,只能将就着用了.有一句话叫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想,这句话同样也适合我今天要说的中美教育产生如此大差异的原因.众所周知,中美两国的经济情况是截然不同.美国,作为全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经济如何当然不用多说,是实打实的大哥大,其国内的各种基础设施是非常齐全的.反观中国,虽然近年来中国的GDP大幅提高,目前已经上升到仅次于美国的位置,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各种基础设施不完备,中国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用钱.中美两国都非常重视教育,美国自从与苏联开始争霸就非常重视教育,而中国了更是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但是因为国情不一样,投入到教育上面的资金差距就很大.因为具体数据不好收集,我这里给打击作一估算.2010年,中国的总GDP为5.7451万亿美元,假设中共用于教育的资金占总GDP的4%(总来没有达到过),那么中国的教育投入就将是2298亿美元,当年中国人口为13.46亿,人均为171美元.美国2010年GDP为14.6242万亿美元.按照5%的比例算(远远不止),当年人口为3.1595亿,人均为2314美元.这样估算出来,美国人均所有的教育投入是国人的13倍以上.排除物价的原因,以及中美两国受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等因素,保守估计5倍应该是有的.如此一对比,我们对美国学校小班教育,教室内各种设施丰富多样,而中国呢,一个教室五六十人正常,七八十人不少,超过一百个人也有,教室里面都有些什么呢?电脑?大多数没有.图书?除了课本就没有了.多媒体?绝大多数地方还没有普及?有什么?黑板和粉笔而已.

篇3:中国教育改革的原因

一、中国应试教育效应的辩证分析

1. 应试教育的正面效应分析

应试教育是以升学考试为教育的唯一价值取向, 以追求升学率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存在一定的正面效应。

(1) 确保了选拔的相对公平。应试教育对于考试者的门槛很低, 不考虑考试者的出身、性别、富裕程度、民族等因素, 以考试分数为选拔人才的根本,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一方面为底层人们改变出身和改善生活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 有助于阶层之间的流动, 维护了社会公平, 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另一方面对人们形成了一种稳定、权威、持续的激励, 使其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提高人们的教育意识与热情。在目前尚未找出更好的评价标准之前, 应试教育尤其是考试制度仍是一个相对公正的评价标准。

(2) 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中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导致优良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稀缺, 面对大量的考生资源必须有一套公平、合理的选拔方式, 应试教育是当前最有效的方式。虽然应试教育存在体制僵化、缺乏人性化等问题, 但是其客观性、持续性及适用性决定着其是适应当前中国教育国情的最优的优胜劣汰方式, 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3) 学生素质的有效体现。应试教育包含某些素质教育因素, 是后者发展坚实的基础和有效体现。例如, 应试教育锻炼了思维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特别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而个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上就是培养其文化素质的基础和决定因素, 同时也是学生素质的某种程度的体现。

2. 应试教育的负面效应分析

(1) 应试教育的“绝对化”。应试教育以分数为最根本的选拔标准, 不可避免地将一些有希望、有创造性的学生排除在外, 使他们受教育的机会遭到剥夺。另外,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是一种结果平等, 而非真正的绝对平等。应试教育一切以考试为准绳, 考试的内容及答案由教育机构决定, 而学校使用国家的统编教材, 教师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和施动者。

(2) 应试教育限制了学生的个性与全面发展。在应试教育模式下, 采取相同的教学方法, 根据统一命题、统一的评分标准, 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的权利, 在标准答案面前不能质疑。同时, 大班上课、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的整体主义教育, 使学生没有半点选择的自由, 很难拥有自我主张及独立思想。此外, 在应试教育中, “知识教育是实的, 智育是偏的, 德育是虚的, 体育是弱的, 美育是空的, 劳动教育几乎没有”。这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3) 应试教育导致教育荒废。教育荒废是指表面上教育抓得很紧, 偏重学习, 而实际上忽略了真正的教育, 轻视身体、心理发展需求, 这种普遍存在于的教育情况, 其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知行分离”。据相关调查显示, 中国几乎所有高中生都认为:“生活中身体健康最重要”, 96.8%的高中生赞同“饮食不能仅凭喜好, 还要考虑营养均衡”,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 他们的健康行为与他们的健康观念存在一定差距。仅就早餐而言, 中国高中生有56.4%没有吃早餐的习惯, 另外, 还有32.1%的中国高中生认为:“为了学习减少睡眠时间是值得的。”这种教育荒废现象容易影响学生的身心及人格健康, 由此产生自杀、逃学、行为不良、校内暴力、家庭暴力等社会问题, 由于激烈的考试竞争, 出现大量问题教师、体罚的不良现象。

可见, 应试教育对于中国教育及社会发展而言, 其既有正面效应, 又有负面效应。对此, 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问题, 不可走极端, 在充分认识到其正面效应的同时, 要认真地剖析其负面效应产生的原因, 这样才能真正地探索到合理、科学的改革路径。

二、中国应试教育改革难的原因分析

1. 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是制度变迁过程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指出了过去对于当前及未来的影响, 负面的路径依赖会导致制度变迁受阻。应试教育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根深蒂固, 形成了严重路径依赖, 已经形成了既有的工作模式、信念模式和权力模式, 因此扭转难度很大。

2. 对素质教育的认知与实践欠缺

自上世纪90年代起, 实行素质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国家展开了大规模的改革实践, 但是对于素质教育的本质及实现途径, 人们尚没有获得明确的答案。例如, 很多教育部门就存在将特长教育等同于素质教育的误区。

3. 高等教育资源稀缺且分配不均衡

当前, 中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存在矛盾。一方面, 高等教育吸收的人数多于招生人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与快速增长的需求之间存在供需失衡, 虽然1999年高校进行了扩招, 但是仍未能完全满足需求。另一方面, 优良的高校资源十分有限, 且分布相对集中, 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 就业难等因素导致较差的高校及职业教育资源难以对考生形成有效的吸引力, 进而加剧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 这就使得素质教育很难真正展开, 所以高考仍然以考试选拔为主, 应试教育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 难以进行深入的改革。

三、改革应试教育的对策

1. 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应试教育并不排斥素质教育, 相反有利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也不排斥应试教育, 不能“因噎废食”而取消考试, 相反, 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必须以应试教育为手段和途径。因此, 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及教育者要摒弃不合理的极端思想,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在教学实践中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2. 改革高等教育体系

从明确高等教育体系, 将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共同纳入高等教育体系, 明确两者在办学理念、培育方式、教育模式及教育目标上的区别, 并给予制度上的明确, 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此外, 大力发展专业性强、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教育, 政府要增加对其的投入, 提高师资力量与办学质量, 打出自己的品牌, 以此保障生源的数量与质量。

3. 改革中小学教育

在课程设置上实现多样化, 课程内容需要和社会实践应用之间结合, 课程目标设置要遵从素质教育的要求, 建立新的考试内容和方法体系。素质教育不能避免考试, 但是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考试应当有新内容和新形势。在分数设置上增加主观题的分数, 削减需要死记硬背的客观题的分数。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 发挥主导作用和示范作用, 不断提高教学技能, 大胆尝试创新教学方法, 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要公正、平等, 不以分数论英雄, 关注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面向二十一世纪开创基础教育新局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丁远坤.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非对立[J].学术交流, 2001 (9) :139-141.

[3]陈旭松.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9) :156.

[4]贾锦钰.应试教育长期存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5) :24-25.

[5]贺清竹.语文教学如何实现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J].重庆与世界, 2012 (1) :55-56, 66.

篇4:中国农村改革成功的原因与启示

1.中国的农村改革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代表,同时还有其他一系列的制度变迁,例如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及2004年实施的取消农业税、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等。而这些制度都是首先由农民提出来的,而不是政府提出来的。有一项是例外——取消农业税、对农民进行补贴,这既不是农民搞的,也不是农民能搞的起来的。这个政策虽然看起来是政府推行的一项强制性的制度贡献,但是实际上仍然是农民的贡献。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农产品的供给基本平衡,农产品的价格趋于稳定,有些地方甚至下降;同时,由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农业的收益越来越少,以至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大大下降。而国家对农民的税收较重,对于国家这种行为,农民采取的反应是减少农产品生产,少缴税。这使得我国粮食大量减产,粮食储备大量减少。正是因为农民的这种行为带来了2004年农业税的取消,甚至对农业进行补贴。因此,这项制度变迁还是农民行动的结果,而不是政府的功劳。所以,可以说农民是我国农村制度变迁的创新主体。而正是因为农民是创新的主体,使得这些制度变迁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广泛的群众性,这就使其很容易扩散,很容易被群众所接受,进而很容易产生绩效。因此,农村改革成功的第一个原因是这种制度变迁深深植根于广大农民群众之中。

2.虽然我国农民不懂制度经济学 ,但农村的制度变迁既遵从了经济理性,又遵从了发展的历史逻辑。农民对原有的农村制度的感受是最深的,他们懂得应该从那些方面去改,应该怎样去改,因此他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遵从了我们市场经济改革的趋向。实际上这些改革制度的起源是与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紧密相关的。例如:最先开始改革的三个地方是安徽、河南和四川(包括重庆),之所以是这三个省,因为在20世纪60年代初四川、河南以及安徽地区曾大范围搞“三自一包”;虽然“三自一包”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了严厉的打击,但是也保留下了一些东西(如自留地等),从这些保留下来的东西中可以看到家庭经营的优势,所以这三个省最早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如乡镇企业的发展,由于我们的农民历来就有进城务工经商的习惯,所以早在发展集体经济的时期就搞起了社队企业;改革开放后,借助当时的形势和有利条件,通过改制、承包等发展更快,后来被称为乡镇企业。这也是跟历史传统连在一起的,乡镇企业发展好的地方还是原来社队企业发展好的地方,这是一致的。又如劳动力转移,劳动力转移最早的几个省就是搞家庭承包制最早的几个省,即四川、河南、安徽;在我国历朝历代,这三个省的人只要遇到饥荒、灾荒就会到处去谋生,劳动力的转移与这三个省祖祖辈辈逃荒谋生的传统是有关联的。

3.农村改革以农民的创新为主,而农民创新的目标和制度创新的目标基本上保持了一致,所以能够得到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并将农民的创新制度转化为公共政策在全国推行。例如家庭承包制大大提高了各种农产品的产量,而在当时全国粮食紧张的形势下和中央大力推行改革的背景下,政府对于农民的这种创新精神并没有制止,而是观察和审视,最后形成了公共政策。劳动力转移是在农产品供给得到了基本的满足、农村体制改革使大量剩余的劳动力走了出来、经济发达的地区的三资企业和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的背景之下产生的。开始,我们主张的是就地转移,称之为“离土不离乡”,后来各地区逐渐形成了民工潮,中央加以制止称之为“盲流”。但是由市场需求引导的这种潮流挡不住,导致政府调整政策,最后逐渐取消了限制。这说明了农民的这种自发的行为和政府发展经济的目标是一致的,虽然有些目标在短期内不一致,但长期来看,经过协调仍然是一致的。

4.农村改革的制度变迁实现了相关群体的利益分享,所以它受到阻力很小。例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产品的供给大幅度增长,使广大消费者不仅能够享受充足的农产品而且价格便宜。劳动力的转移,使缺少劳动力的地方劳动力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也使劳动力剩余的地方劳动力就业得到了满足,转入地和转出地都得到了好处。农村的制度创新形成了农民和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分享机制,无论这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其结果是实现了利益分享。因而,从农村制度改革的过程来看,其他利益集团基本上都是支持的,这就使得农村制度变迁遇到的阻力很小。

重庆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经济发展高端论坛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三个结论:

1.20世纪70年代后期,文革之后政府工作中心的转移为农村的改革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激活了农民改革的热情;同时,农民想改变贫穷现状的愿望使他们把这种热情变成了行动,使农村制度变迁充满了活力和生气;因而,农村的制度创新表现为以农民为主体的制度创新。

2.农民对于农村制度创新的贡献使其深深植根于广大的农民群众,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农民根据长期的实践,在制度创新中坚持了市场改革的方向,遵从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历史逻辑,所提出的改革制度不仅能够反映农民的利益而且还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所以它能产生巨大的绩效。

3.农民推动的农村制度创新的目标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而农业和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会给全社会都带来很大的利益,也符合国家整体发展目标,因此它得到了国家的认同,也得到了社会广泛的支持,这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依据。

根据上面的三的结论,又可得到两个推论:

1.农民是农村改革发展的主体,具有巨大的创造能力。制度只要尊重他们的创新精神,维护他们的广大权益,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就会激活他们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我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能形成一个创新的长效机制。

篇5:中国教育改革的原因

摘要:改革开放的成功使得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都有了飞速的发展。正是当时领导人的正确决策以及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深入认识,将其思想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有效地相结合,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有效地原因。关键词:改革开放

经济 政治 思想 文化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的成就,可以说惊天动地,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而且慢慢得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在经济方面,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获得高速增长。据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中国已由低收入国家跃升为中等偏下收入的行列。其中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开放政策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运行机制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改革开放前,中国长期以来物资短缺问题,不仅生产资料靠计划分配,生活消费品市场化程度也很低。如今商品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机制也已基本形成。经济体制的破旧主张和彻底转型。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一个很严的转变。是经济体制的破旧主张和彻底转型。我国所创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既发挥了社会主义基制度的优越性又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在资源配置中也发挥了灵活性和有效性,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创举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又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根本的原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也必然要政治体制、文化体制进行改革。以巩固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改革。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结合。我国的改革,是把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改革促进开放,开放反过来又促进改革,形成了改革开放良性互动的局面。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经之路,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改革与开放相结合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一个鲜明的特点,也是改革取得成就的必要原因。

不但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思想上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思想方面,毛泽东思想转向邓小平理论、自力更生理论转向对外开放理论、国际战争理论转向国际和平理论、阶级斗争理论转向经济建设理论、社会公平理论转向社会竞争理论、农村化理论转向城市化理论、绿色经济理论等。国民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得到了提高。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就是实事求是,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不能脱离中国的国情来改革。胡锦涛同志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多种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前苏联改革不是从思想上着手解决问题,不联系当时苏联的实际情况,是通过撤换干部来解决问题,结果没有促进改革,反而阻碍了改革,这是一个严重的教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的核心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与此前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思想相比,它既强调工业化的重要,也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工业化、政治民主化 和思想文化现代化的统一,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能只看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导致现代化 过程中的种种失衡现象出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在党的十三大报 告中被规范地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 表述被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所沿用,并被固定下来,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在文化上,建国后对我国政治经济学影响颇大的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虽论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但只讲前苏联阵营内部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排斥这些国家向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我国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由没有对外经济关系的分析发展到在社会主义部分的某一章中加进了少量有关介绍,再发展到单独设置了“对外经济关系”一章,直到我国将对外开放确定为重要国策,才开始从真正意义上阐述了经济对外开放的理论。但是,受教科书的性质、篇幅等限制和影响,书中展开的是一般原理,往往概括介绍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原则、形式等。因此,对我国经济开放理论从发展历史到现状进行系统考察与分析,将有利于展开和深入研究对外开放的基本理论,使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这一越来越显示出重要地位的部分得到充实。

篇6:中国教育改革的原因

第三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还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提出,没有作为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就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缺少必要条件,就不能为我国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好的借鉴,就不能体现市场的调节作用,就难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有效配置,也就难以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有机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使我国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轨道。1978年至2008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8%,不仅明显高于1953至1978年年均增长6.1%的速度,而且比日本和韩国经济起飞阶段GDP年均增长率的9.2%与8.5%还略高。所有制结构的这种变化,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比如,由于搞活了经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也更加丰富了,大家心目中的“三大件”早已不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也不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现在已是住房,汽车,电脑等;又如,由于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发展,人们就业方式也多样化了,国有企业的“铁饭碗”不再是人们唯一的追求,私企,外企,自主创业,个人择业等成了许多新一代年轻人的选择;再如,个人财产性收入增多,投资理财成为热门话题,国债、基金、股票、期货、外汇、黄金等成为很多人的投资手段。

实践证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既保证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体现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又极大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对于我们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篇7:中国文化兴起的原因

第一:地形因素,众所周知,中国位于亚洲东南部,自古以来就相对独立安定,几乎没有受到其它民族的入侵杀掠,也没有大规模的民族间吞并战争,所以中华民族始终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与中国得天独厚的地形条件是分不开的,西面有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茫茫瀚海,人马难以穿越;北有高耸入云的阿尔泰,阴山山脉;西南有横亘奇崛的喜马拉雅,横断山脉,不适宜大规模的军团作战迁移;东,南面皆被浩瀚的海洋所包围;这样独特的自然区位造就了相对封闭,温和的环境!使人们能够安心劳作,繁衍生活,进而绵延不断地生存下来。与之相反,古巴比伦王国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丝毫不亚于中国,它有着世界上流传最早的史诗,神话,历书,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然而正是由于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的平原上,四周没有天然屏障,使其不断地遭受各种民族的侵扰,最终于公元前538年为波斯人所灭,从此古巴比伦优异的,令人赞叹的文化就消失了。

第二:气候因素,亚洲东南部属于大陆或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培育,为人们提供了足够的食物,只要不遇大旱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大规模人口死亡事件的发生。当食物充足时,人们就会腾出一部分时间进行科学实验,文学创作,进而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以便更好地生活!况且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多样,满足了各种民族的生存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创造创新,所以中华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是非常值得我们自豪的。譬如汉族主要发源于黄河流域,因为在这里,非常适宜于农业生产,有了农业,自然人们就能活下来,当一年中获得大丰收时,自然就会有一部分人脱离农业生产,从而进行文化活动,天文活动等,这样就诞生了原始的文化,随着人口迁移增长,文化就开始了传播,最终演化成我们今天看到的蔚为大观的文化胜景。再譬如蒙古族,他们生活在蒙古草原上,自然而然就养成了依靠放牧而生存的方式,在畜牧的闲暇时间里,也会有人进行文化创造,形成本民族独特的文化景观。而这一切与适宜的气候条件是分不开的,假如生活的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人们哪有心思进行文化的传播与创新呢?又何谈绵延不断地传承呢?

第三:人口因素,中华民族历来人口众多,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汉朝人口数在公元2年时就达到了59671401人,与其同时的西方罗马帝国相比,当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到了唐朝,虽然其中间经过了数次较大规模的战争,人口数依然有数千万之多。所以到了元朝,清朝时,虽然统治阶级分别是蒙古族,满族,而且进行了民族歧视政策,但是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几乎分布于全国各个地方,虽然统治者初期进行了蒙古化,满族化运动,但最后统治阶级反倒被同化了,那是因为汉族人口实在是太多了,让他们顾此失彼,所有的政策都遭到了汉族大地主乃至平头百姓的反对。故而汉族文化能够有效地且长久地在人群中传承并世代绵延下去,与汉族人口数量的庞大不无关系,当然汉文化并不能全部代表中华文化,但是汉族作为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其在中华文化中是占主体地位的。与之相对应的是古代玛雅文明,玛雅文明可以说是创造了令今天的人们所惊异的文化成绩,他们创造了玛雅文字,精确的天文历法,为古代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今天玛雅文明却消失了,究其原因,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人口稀少,16世纪当欧洲西班牙殖民者踏上南美洲时,马上就用军队横扫南美,铲除了灿烂的玛雅文化,令人扼腕叹息之余,想到人口众多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第四:政治因素的影响,中国在秦以前没有大的统一帝国,都是很多小的诸侯国,到了公元前2,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了一套独特的统一的帝国体制,包括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其中书同文尤其重要,中国之幅员辽阔,无与伦比,这也造成了全国各地交流困难,因为在此之前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文字。自从秦统一中国后,就下令全国一律使用秦国小篆,虽然各地还是操着不同的方言,但是书写的文字却是一样;虽然发音不同,但是字的形状意思高度一致。这一措施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功不可没!

这只不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体会的到的,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东西!然而秦始皇的贡献绝不止于此,他给以后世代统治者灌输了,确立了一个无形的观念:中国始终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立的伟大民族!这一点被后世许多伟大的帝王所继承接受,譬如汉高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等等,他们不惜进行数年的战争,就是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帝国。建立一个统一的新的国家,无不是所有开国君主的愿望。一个统一的政治环境,绝对是有利于文化的创造,创新,传播,发展的,在这样的政治土壤中,中华先祖们所创造的灿烂文化绵延至今。反面的例子是古罗马文化曾经也是非常灿烂繁荣的,曾经数百年间领风骚于世界,然而伴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西罗马,东罗马帝国的衰落,灿烂繁荣的古罗马文化就这样在世界上消失了,只留下惨败破落的罗马角斗场。中国数千年的统一帝国对中华文化的发展继承起到了独特的重要的作用!

第五:经济因素,从古至今,中国都是世界上的强国之一(当然并不包括19到20世纪前半叶这200多年),在经济上也是遥遥领先的,再加上我们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自然是向外输出自己的文化,而不是被迫接受别人的文化,当然这里没有排外的意思。譬如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七下大西洋,正是有强大的经济国力作为支撑,郑和才能扬帆远航,不然恐怕一步都走不动吧!与此相连的是经济强大,人民富裕,有吃有穿,才有人把精力放在文化创新上,发展传播中。假使国力孱弱,人民苦不堪言,那还会有人进行文化活动呢?所以经济上的优越激励着文化上的进步!一个文化强国,必是一个经济强国,譬如美国,不知道全球现在还有那个国家没有受到好莱坞的影响呢?怕是没有吧?美国正是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进行的文化传播,与此对应,古代中国在强大的经济背景下,也会进行文化的传播,在传播中,自身文化获得一次次的发展机会,越发强大,越发流行,经过数千年的风雨洗礼,自然也就能流传至今了!

第六:科技因素,中华民族历来就善于学习发现,发明创造,比如:四大发明之中的纸与活字印刷,对中华文化的传承绝对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文化也有载体,单靠世世代代之间的口口相传,是完全不行也是完全没有能力完成文化传承的!反观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没有那个民族有比我们还多的典籍藏书了,中华典籍可谓是浩如烟海,就是因为这样,以书籍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才传承了几千年,不至于消失!能不是科技的贡献吗?

还有科技对人们的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譬如天花,欧洲曾蔓延天花,死亡人数曾高达1亿5千万人以上!这样恐怖的数字,令人谈之色变。这么多的人足以凑几个国家了,还谈什么文化呢?中国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天花蔓延,但是没有死如此多的人,为什么呢?因为聪明的中国人早就发现了预防天华的办法了,那就是种痘法,清代一位医学家记载得很明确:“种痘法起于明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宁国府太平县,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徒之家,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种花者,宁国人居多”,如此看来,很早以前我们早已知道天花的预防办法了,科技对人类的贡献,就是科技对文化的贡献,因为文化是依附于人而存在的,没有人,也就谈不上文化了!

民族的智慧一次次使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流传至今,而没有像其它古文化一样,从此在地球上消失殆尽!

第七:宗教因素,宗教被认为是一种超自然的存在,中华民族历来就没有固定的宗教信仰,从而没有被宗教所束缚,中国文化是自由的!举个例子,反观中东世界与西方世界,因为国家宗教的信仰不同,从而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最著名当属十字军东征,这次战役造成700多万人卷入战争,大片沃土沦为赤土,多少因宗教而产生的优异文化就此消失,甚至到了今天,穆斯林与基督教教徒还有嫌隙,可见宗教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人应该庆幸自己有独特的信仰,这种信仰使华夏子孙一代代传承着自己的文化,“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多么地美!

第八:文化本身的因素,这也许是最重要的原因!华夏子孙普遍有着朴素的哲学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样简单的哲学观念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社会。纵观中华文化,《易经》一部书可谓是影响作用甚大,它总是强调事物有两面性的发展。当人们处于穷困潦倒时,从没有想过放弃自己的文化,因为大家还想到了否极泰来;当人们飞黄腾达时,也没有过于妄自菲薄,而是不断地创新着自己的文化,改变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从而使中华文化永远保有青春活力。而影响中国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文化,可能莫过于儒家文化,然而儒家文化正是起源于《易经》,儒家所持的观点在汉武帝时被强制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孔子所讲的“仁”,“礼”,“正名”等,是影响中国人最深的几个观念,当然这里所说的儒家文化已经掺杂了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学说,这种独特的文化观念深深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举个例子,中华文化很讲究尽人事,听天命,有强烈的祖先崇拜,几乎每大家族都有自己的家谱,家规,传统,习俗,这样就致使我们很善于继承,而不是遗弃!有后人绵延不绝的继承,才有文化的连续性!直至到后来佛教文化传入中国,我们没有被佛教化,而是继续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反而是佛家文化与儒家文化开始融会贯通起来了,倡导包容,行善,继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并不是任何一个外来文化可以同化的,正是由于它的独特性!庆幸我们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的宗教信仰,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文化是非常开放的,包容的,自信的。没有宗教间的斗争,没有宗教间的排挤,也使我们中华文化自成一脉,传承至今。

篇8:中国教育改革的原因

探索一国的经济增长机制一直是经济史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表现令世界惊讶,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有许多, 但究其根本原因是国家对社会与经济的集权。道格拉斯·C·诺思 (1994) 认为, 在现有的技术和组织制约下, 产权的形成、界定和保护的代价极为高昂。国家作为一种低成本地提供产权保护与强制力的制度安排便应运而生, 籍以维护经济增长同时国家在产权形成、界定和实施以降低交易费用方面具有规模优势。因此国家作为一个影响甚至决定了经济制度的基本因素对经济的增长起着主要作用。在莫瑞和奥尔森看来治理国家的权力集中在少数国家最高领导人手中且长期任职, 为治国者提供了一种激励机制, 使之能够格外关心本国的经济成长, 有足够长远的眼光进行长期投资 (何帆, 2003) 。安斯姆哥卢和詹姆斯·罗宾森提出:经济增长决定于统治者的选择和决策。由于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通常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 侵蚀或危害统治者的统治地位, 所以他们总会漠视或阻止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因此将制度变迁乃至经济增长的原因归结于统治集团的主动性。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发生的经济危机严重威胁到人民的基本温饱甚至足以威胁到政治稳定, 因此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一届领导人决定采取市场取向的市场经济, 并且鼓励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根据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关系,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长期集权统治并且市场不发达的国家来说, 强制性制度变迁将起主要作用。在我国, 中央政府是改革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政府的制度创新能力和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方向的主导因素, 许多制度变迁都要中央统一实施才能进行。改革的方向、程度、形式和时间安排基本程度上取决于拥有最高决策权的核心领导者的偏好及其效用最大化。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它的偏好及效用最大化都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基本的。所以中国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有了极大的提高。

二、中央集权模式与经济增长

(一) 历史上的中央集权与经济绩效表现

自从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后, 我国一直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历朝历代也都十分重视对中央集权的加强。封建时期我国一直是小农经济统领社会, 国家通过收取田赋来维持其运转, 同时国家为农民提供一个稳定的生存环境使其免受社会内部其他成员的侵害和异族入侵。中央集权模式为小农经济的正常运作提供了保障, 并使之不断接近并最终达到这种生产方式的限度内所能达到的最高繁荣。尽管中央集权模式使中国的小农经济发挥到了极致并且产生了对世界有着重要影响的辉煌灿烂的思想文化和科技文明。可是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与之配套的制度, 然而统治者担心制度改革会危害其自身利益因此极力阻止制度改革和技术进步。1840年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使中国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直至新中国成立中国一直处于分裂和内战中。中央政府实际上相当于不存在, 那么它也就丧失了对整个社会和经济实行集权统治的能力, 中国的经济在此期间也处于停滞状态。

(二) 1949-1978年的中央集权与经济绩效

1949年后中国成立了一个具有强凝聚力以及威信力的中央政府, 它不仅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也拥有极强的社会整合能力。当时的社会变革激发了全国人民普遍的爱国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 因此国家在经济上、政治上、道义上具备了强大的基础。这一条件使中国共产党能够更好地动员和利用全社会的各种资源来为特定的工业化目标服务, 极大地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罗斯托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分为六个阶段:传统社会、作为起飞前提的阶段、起飞、成熟、大众的高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1949年-1978年的这个阶段恰恰是我国作为起飞前提的阶段。罗斯托认为这一阶段必须实行国家中央集权, 统一生产市场和财政赋税, 以积累起飞阶段所需要的资本。中国在建国时期经历了革命战争和社会结构的的剧烈变动, 各种社会利益已经在此过程中被清洗了, 因此不存在各利益集团对经济增长的干扰, 并且国家的监督成本也下降了。根据国内国际形势, 国家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统一生产市场和财政赋税, 并且动员全社会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以实现社会一体化水平。在集中制的体制下中国迅速建立了一个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为国家的独立自主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保障。

(三) 1978-至今的中央集权与经济增长

诺思认为, 一个国家政体决定着我们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从短期看, 权利集中的政府可以取得高经济增长率。计划经济体制为当时中国的经济增长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 由于国家垄断了产权, 取消了市场交易, 政府由此完全掌握了经济的发展命脉, 形成了一种垄断型的控制模式, 这样就抑制了经济的发展并且几乎导致了经济崩盘的局面。这时的中国如果不从根本上改革旧的经济模式, 就不会有经济的发展, 那么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永远不会实现。此时中国只有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 依靠权力中心作为制度变迁方向的主导因素对国家进行制度改革和技术创新才能取得经济的高速增长。

中国共产党保持着国内的政治稳定, 这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中国的市场化转型有一个明显不同的重要特征就是政治体制的连续性。在转型过程中, 基本社会体制框架, 尤其是政治制度以及主导性意识形态不发生变化, 这种渐进式的改革基本保持了整个经济体的稳定、有序, 避免了过于剧烈的震荡和冲击。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在改革的30多年里国家为了发展经济, 一直坚持产权界定寸步不移, 并且一直把握着改革的方向、程度、形式及时间。1982年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 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地商品经济。1980年邓小平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讲话, 为新时期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80年代中期, 我国的教育、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开始启动。1982年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 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地商品经济, 1980年邓小平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讲话, 为新时期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80年代中期, 我国的教育、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开始启动。我国的对外开放也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在1979年, 中共中央进行的试办特区, 打开了我国封闭大门的一角。在1992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完善了对外开放的制度基础。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同时我国的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制度性开放。

三、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借鉴之处

德国埃森高级人文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斯拉沃热·齐泽克也认为“中国之所以发展得如此地快, 不是因为其脱离了威权主义的统治, 相反, 而是由于这种威权主义统治所带来的。”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可以成立一个有威望且有凝聚力的集权政府, 这样政府能保证不被各种利益集团所绑架, 也保证其政策的长期实施。集权政府也可以保证国内的稳定, 使经济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运行, 当今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依然处在内战时常爆发的状态中, 这样人民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证何谈经济的发展。

如果国家的政府是一个有威望且有凝聚力的政府, 那么政府需要界定和行使有效率的产权, 并且提供足够的激励为经济方面的创新活动, 同时保证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得到应得的最低限度的报偿或好处, 这样才能保证经济的高速发展。

摘要: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在短短的三十几年里经济总额已赶超俄、意、英法、德等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的第三大经济体。特别是在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 世界各国的经济都遭受重创, 然而中国的经济却逆风而上, 仍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如此大的成就引起了全球各国包括中国的经济学家对其成功原因的探究, 其探究的结果可谓百家争鸣, 呈一时之盛。然而无论是国外的学者还是国内学者都只在一定的程度上研究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我认为中国在短短三十年里取得如此高的成就的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就是:国家对社会与经济的集权控制。

关键词:国家,集权,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 罗华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4

[2]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800一1985) [M].刘尊琪.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9

[3]周其仁.邓小平做对了什么?[EB/OL].www.zhouqiren.com, 2010—01—20

[4]冯涛, 李英东.国家、市场、产权关系重构与经济增长[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9 (3) :87

[5]易棉阳, 周柏林.国家在干什么?[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9 (1) :35

上一篇:配方工程师个人简历下一篇:安全无小事 责任大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