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的中国路径

2024-06-05

中职教育的中国路径(精选十篇)

中职教育的中国路径 篇1

国际职教模式与中国特点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说, 世界上存在着四种典型的技能形成系统模式, 职业教育学校的存在与否及其发挥的作用在不同的模式中存在差异。

第一种模式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系统, 政府责任小、企业参与少, 职业教育相对普通教育比较弱甚至附庸于普通教育。

第二种模式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分割主义系统。其特点是企业参与程度较高、政府责任小。相当高比例的青年人在离开普通教育系统后进入大公司的内部劳动力市场, 随后接受一系列密集的技能培训。

第三种模式是瑞典或法国的中央集权主义模式。其特点是企业参与程度低而政府责任高。为了促进低学历的青年人融入教育和劳动力市场, 公共政策制定者致力于支持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学术性高等教育的可行替代品。在瑞典, 职业教育培训完全整合入普通教育系统, 这个系统允许和鼓励具有职业教育文凭者继续接受高等教育。

第四种模式就是德国的集体主义模式。它的特点是公司对培训的高度参与和国家对支持职业培训的高度承诺融合在一起。与其他国家相比, 德国公司承担了相当可观的职前教育培训成本, 企业雇主协会和工会在集体培训系统的管理和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 众所周知, 这种模式最重要的特点是职业教育和培训不只发生在学校, 也在公司中进行。

从比较的角度看, 我国正在发生的职业教育变革是十分有趣的观察对象。

第一, 从政策层面来讲, 当前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整合中高职、力图以应用型大学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顶端等政策具有明显的以教育行政系统为主导、以加强政府负责为基础的倾向。

第二, 在大量享有稳定的市场地位、员工流动性较低、资金较为充裕的大企业, 其中往往有十分完善和发达的企业内部培训系统, 有着浓厚的“分割主义模式”的痕迹。而在人员流动性较高、个人技能投资回报较高的行业, 从业者往往通过正规教育系统之外的社会培训机构获取个人技能提高的机会, 例如IT培训公司、厨师培训学校、美容美发培训机构。

第三, 在关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理想愿景的话语体系中, 对于“集体主义”模式的尊崇却又占据了主导地位。

中职教育的挑战与现实

上述四种模式并存的既成格局可能具有一定的惯性, 也就是在短时间内解决当前我国的中职教育发展中的几个突出矛盾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1) 单个企业职业教育投入的外部性与企业集体行动的组织与机制发育不良。企业投入职教的典型成功案例就是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但是, 当前我国行业协会的发育不良, 使得企业投入积极性不足的问题难以解决。

(2) 中央政府与教育行政系统的压力和地方政府及其他重要行动者的意愿不协调。中央政府制定的目标, 从全国来看是恰当的, 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但是却不一定与地方政府的意愿相一致。单纯依靠中央的行政压力以及中央财政的资金诱导依然无法充分调动地方财政的积极性。

(3) 职业教育办学成本要明显高于普通教育。然而, 地方政府投入职业教育能力和动力是不强的。当本地产业就业岗位和学生需求不一致、中职学生流向外地就业时, 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投入往往是不足的。

(4) 另外, 教育行政系统主导的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举措是否能够获得其他重要参与者的积极配合与支持是个关键的问题, 这也决定了这些举措的最终有效性。

我们已经可以观察到, 在教育体系内, 对于财政资金采取的行政化分配方式与产业升级的市场化导向是存在矛盾的。学校的行政级别越高、行政隶属关系越靠近体制内、规模越大, 就越容易得到财政资金的支持。

在强调产出因素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全球职业教育财政研究领域的普遍认识时候, 我国的财政资金分配方式, 仍然缺乏基于市场视角的驱动力。

我国中职教育的努力方向

第一, 形成企业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机制是改革的重点。

当地方政府职业教育供给动力来源于本地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或招商引资的竞争压力时, 地方政府会有意愿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培养职业技能人才。此时, 地方职业教育供给会与产业有着更加密切的联系, 对市场需求的反应也更加灵敏。

针对这个问题, 现实中有两种较为典型的对策思路:一是通过专项资金加强示范校建设, 学校再利用自身的资源吸引企业的合作。二是由企业直接投资建设实训基地, 再通过专项资金奖补进行激励。

相比之下, 通过适度的税收政策来调动地方财政和企业的积极性, 例如税收扣减, 或许是更加有效的办法, 更有可能瞄准现实需求, 在短期内推动校企合作的快速发展。一方面, 这些政策可能激励企业直接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 比专项资金奖补的办法更加有效率;另一方面, 伴随着校企合作的发展, 企业和学校之间具备了集体行动的能力, 进而能够倒逼地方财政增加投入。

第二, 更加明确我国技能形成系统的总体框架, 具体定位中职学校的功能和作用。

我们认为,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我国技能形成系统将是四种模式并存的: (1) 在大量享有稳定的市场地位、员工流动性较低、资金较为充裕的大企业, 其中往往有十分完善和发达的企业内部培训系统, “分割主义模式”主导。 (2) 在人员流动性较高、个人技能投资回报较高的服务业, “自由主义”主导, 从业者往往可以通过正规教育系统之外的社会培训机构获取个人技能提高的机会。 (3) 在存在强有力的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域, 例如铁路、邮政, 有可能存在进一步完善和推行“集体主义”模式的巨大空间。

从这种角度来看, 我国正规教育体系内的职业学校, 特别是中职学校, 起着不可替代的、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对接的工作岗位、行业和企业可能就是个人收入较低的岗位、员工流动性较高的行业和产品附加值较低而利润微薄无力进行内部培训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当前应该切实建立中职学校的经费保障制度, 持之以恒地努力改善它们的办学质量, 同时切实重视绩效因素在拨款体系中的作用。现有的中职财政拨款机制缺乏基于市场维度的绩效因子。在按照学生人头拨款的激励下, 中职学校更多考虑的是学生就读意愿和培养成本, 较少考虑市场需求。结果是:市场需求并不紧缺的专业大量招生, 市场需求较大的部分专业却缺乏供给。可以考虑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 将所有专业根据市场需求分为几类, 给予不同的拨款标准, 高需求专业和低需求专业适当拉开差距, 并根据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定期调整。

第三, 努力建立开放性的职业教育治理框架。首先, 建议在“校企合作”之外增加“局企合作”, 提高教育机构与产业企业合作的统筹层次, 在省一级建立制度化的由政府、企业行业代表和学校代表组成的职业教育发展委员会, 并且使之实权化, 将省级统筹的教育费附加的30%切块拨给这一机构, 由之决定这一资金的使用和分配。

美国马里兰州的做法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马里兰州的教育局与数百家本州商业和行业伙伴紧密合作, 共同创立了“职业集群框架” (Career Cluster Framework, 简称CCF) 。职业集群框架根据核心商业功能制定职业途径。职业途径又指导教学计划的发展, 从而为学生准备了全方位的就业机会。CTE项目采取积极主动的做法满足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 由此使工商业领导成为教育的合作伙伴。

中职教育的中国路径 篇2

关键词:中职院校;安全教育;有效路径

一、中职院校开展安全教育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而不纯粹,因此安全教育是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的最重要途径,也是向全民普及安全教育的一个必需环节。因为通过对青少年的安全教育普及,能够辐射至学生的家庭,进而推动全社会安全意识的提高。中职学生步入社会之后大多数会成为生产一线的劳动者,而遵守生产安全规则就是需要他们时刻记住的警示。目前,我国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原因就是技术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进而带来不可估量的财产和生命的损失。因此,对中职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意义非同小可。

二、中职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

中职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他们有着比普通青少年更为迫切的安全教育需求。主要表现为:

1.中职学生心理容易自卑

中职学生相对于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的知识基础不够牢靠,学习能力处于劣势,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而产生偏激的人生观进而引起更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他们更需要学校、家长和全社会的关心。

2.中职学生安全意识较为淡薄

当前很大一部分中职学生是“留守儿童”成长起来的,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长大。而这些老年人绝大多数没有文化,不懂得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使得长期缺乏父母亲情和家庭的教育中职学生们容易形成偏激的人格,导致他们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防护能力比较薄弱。

3.缺乏社会实践和社会经验

中职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在专业技能上的培训,而忽略了对他们进行社会实践教育。导致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在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矛盾的能力都比较差。而且,学生毕竟社会资历浅,心理承受能力差,稍有不顺心的事情就容易激发他们内心偏激的情感。如果此时没有正确的安全观来约束他们,那么就很容易造成学生违法犯罪,甚至锒铛入狱。这对青少年来说都将会使人生的一大波折。因此,加强中职学生的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

三、中职院校开展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

1.首先要对安全教育进行全面而科学的规划

作为安全教育的实施者,中职院校的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起安全教育。学校应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安全教育工作机制,组织专门的安全教育小组,负责从安全教学内容、安全教育实施情况、安全教育考核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学校要尽量做到将工作细化,落实责任到人头上,并且将安全教育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内容,认真抓好制度,从而确保安全教育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

学校教务处应该讲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每周安排一定的课时硬性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还要根据学校和社会的及时情况将安全教育纳入思想政治工作范围,深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且要改进安全教育的方法,贯彻落实安全教育内容。

2.教师要引起重视,并且改进教学方法

一些中职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能够学好专业技术课程,掌握一门技能以保证将来能够顺利找到工作,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这种观念就是不正确的,教师作为安全教育的实际实施者更应该谨慎和重视起来。首先,班主任与任课教师都要正确理解安全教育的重大意义,明确自身肩负的安全教育的职责,进而增强安全教育的责任感。对于学生的安全管理,不仅班主任要管理,任课教师也要管理,甚至学校其他的领导和教职工都应该参与进来,进行共同管理。班主任应该引导和鼓励学生相互之间监督安全教育的实施情况。在学校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时,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有效而平等的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并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做到及早发现,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以免情况加剧。

还应该把安全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特别是负责教授专业技术的教师。中职学生作为将来社会的各行各业的技术从业者,他们的安全意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及时的进行安全教育,随时的进行提点,使学生逐渐养成安全生产的意识。教师应该运用学生更能接受的方式来进行安全教育。所谓“在学习中进行安全教育。在安全教育中进行专业学习”。

教师还应该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利用学校的广播、宣传栏等,并且开展安全知识有奖问答、主题班会等丰富的形式来进行安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安全教育

比如可以带来学生参加社会上的安全工作会议,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带领学生走访派出所、街道居委会等部门,加强与公安、消防、医院等部门的合作;有计划的邀请相关人员来学校进行安全教育知识讲座,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学会尊法守法,并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邀请公安、消防的专家在学校开展紧急疏散等演练;邀请心理学家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帮助学生纾解心理的各种压力和苦闷;利用网络优势构建网络平台,将安全教育的视频放在校园网上,供学生浏览;号召学生家长与学校合作,家长要较好学生基本的生活安全知识,并且及时了解学生接触的朋友,并做到随时与学校进行沟通。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安全教育取得理想的效果。

四、结论

总之,中职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多方积极配合,保持溝通,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寇志强.中职学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设计与可实施途径[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14):56-58.

[2]刘常法.中职学校合理规划、制定安全教育活动计划的有效策略[J].科技风,2013,(10):165-166.

中职实施感恩教育的有效路径 篇3

一、中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一) 学生成长的内在要求

德育的任务有许多内容, 其中最重要就是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第一, 要传达社会道德要求, 让教育对象接受社会要求, 完善个人修养。第二, 就是满足他们的需要, 提升职业能力。第三, 满足解决问题, 增强社会责任的需要。

1. 完善学生个人修养的需要

感恩教育的实施可以使中职学生认识到家人、朋友、社会给予自己的恩惠是种恩情而不是理所应得的果实;明白我国传统谚语“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的内涵;从内心中激发感恩之情, 做到孝亲、尊师、爱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完善自我的个人修养。

2. 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

感恩教育是学生教育管理中养成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加强感恩教育可以强化中职的德育工作, 改变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培养不平衡的状况, 促使中职学生能够成为专业技能过硬、职业道德优秀的职业技术人才。

3.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的需要

做好中职感恩教育工作, 可以使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 它是一种责任。感恩父母不仅仅是一种爱更是一种责任——创造幸福家庭;感恩社会也不仅仅是回报社会, 更是一种有担当的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从而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共建美好家园。

(二) 学校德育的应有之义

感恩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中职学生养成识恩德、感恩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职业素养, 坚定担当精神。

1. 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感恩教育能使中职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或生活中出现的某些不公平现象, 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 积极支持和宣传社会正面典型, 以为家庭、社会、国家付出为己任。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 行报恩之举, 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 职业素养的核心品质

在人的职业素养中, 感恩精神是最值得倡导的, 感恩品质决定劳动品质和成果品质, 因此感恩具有积极的职业魅力和创造活力。企业文化是一种最真实、最现实、最有效的感恩文化。对于企业来说, 企业需要的是懂得感恩并且技术过硬的人才;对于员工个人来说,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 懂得感恩的员工能够在企业的大家庭中找到归属感, 最终取得职业的成功。

3. 担当精神的内生动力

感恩教育是使中职学生成为企业合格员工, 敢于为企业担当的内生动力。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 企业是“家”, 是所有员工行动与思想碰撞的结合。“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一个企业的兴衰与其员工息息相关, 一荣俱荣, 一耻俱耻。员工作为企业这个“家”的一员, 就有责任、有义务为企业的繁荣昌盛做努力, 因为这是职工自己的家, 职工必须要有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在问题、困难面前, 我们要冲锋在前, 勇于并敢于担当, 为了企业的发展, 前进, 前进再前进。

(三) 对接企业的关键举措

感恩教育培养既能顶岗进行熟练操作又能爱岗敬业的技术工人, 学生一毕业就能迅速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感恩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但品行好、身体好, 而且动手能力强, 深受企业欢迎。

1. 解决就业压力

学校按照公司用人计划与标准, 制定了学生培养、培训方案, 通过到企业见习、实习, 企业对学生有了了解和认同;通过感恩教育, 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 归属感;有利于解决学生就业压力, 实现校企共赢。

2. 培养团队意识

在实践教学中各项任务的完成往往依赖于团队的协助以及互帮互助精神, 通过感恩教育, 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感恩他人帮助、恩惠的意识和团队协作的职业精神, 从而形成团队意识。

3. 对接企业文化

感恩教育为学生提供最深切的人文关怀, 是打造学生职业精神的关键。让学生成为既有职业精神又有感恩精神, 能够很快融入企业文化, 成为健康向上、全面发展的优秀企业员工。

二、中职感恩教育的实施现状

(一) 重视不够, 缺乏长效机制

中职感恩教育要切实取得成效, 必须是专家引领、领导重视并将之纳入中职教学要求与目标中, 那将为中职实施感恩教育奠定坚实的政策基础。

1. 领导重视不够, 缺乏向心力

中职感恩教育正像学校德育工作一样, 经常是文件上高度重视, 现实中重视不够, 甚至忽视, 经常是运动式的, 缺乏长效机制。领导关心的是招生率, 就业率, 对于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感恩教育往往重视不够, 推动不够, 因而效果也大打折扣。

2. 未纳入考核体系, 缺乏执行力

由于感恩教育未纳入学校教育目标考核体系, 很难发挥目标考核的导向性作用、带动作用、促进作用。各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 积极性不强, 工作成效不明显。

(二) 效果不佳, 缺乏生命力

中职学校的感恩教育形式单一, 缺乏多样性和层次性;远离学生生活实际, 脱离专业实际, 缺乏实践性;家庭、学校、社会未能联动, 缺乏整合力;多是苍白无力的道德说教, 缺乏感召力和生命力, 因而实际效果不佳。

1. 为活动而活动, 缺乏感召力

中职学校的感恩教育, 功利性太强, 没有按照德育规律办事, 往往是为搞活动而活动, 一蹴而就, 因而活动经常是流于形式, 苍白无力的说教, 弱化了感恩教学的感召力, 未能真正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心, 怜悯之心, 感恩之心。

2. 未能回归生活, 缺乏强化力

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 感恩教育应让学生从活动中体验感恩, 并回归现实生活, 从点滴做起, 在生活中实践感恩, 在实践中强化感恩。德育的实效在于反复抓, 抓反复, 运动式, 形式单一且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感恩活动, 缺乏强化力。

3. 家校社未联动, 缺乏整合力

中职感恩教育的实效在于形成合力。家庭、学校、社会联动, 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学校的感恩教育效果由于家庭教育的不配合, 社会教育的负面影响而冲击了、消弱了, 甚至是抵消了。严重影响感恩教育效果。

三、中职感恩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 活动引领, 潜移默化

1. 整体设计感恩教育体系

发挥专家引领、领导重视优势, 整体设计感恩教育体系。将感恩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 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处、团委会的作用, 成为其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将感恩教育纳入学校教学体系, 使感恩教育成为必修课程, 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感恩教育纳入学校评价体系, 坚持感恩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并重, 多维度评价学生。

2. 精心策划系列活动

(1) 感恩意识教育活动。感恩意识的产生必须通过系列教育活动才能达成, 逐步深化, 需要把对父母的爱引申到对老师、对学校、对社会的爱。家庭、学校配合开展“感谢父母养育我”, “感谢老师教育我”, “感谢社会帮助我”等活动来引导学生培养感恩意识, 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

(2) 感恩体验教育活动。情靠情感染, 心用心沟通。感恩教育必须以活动为载体, 用各种教育活动丰富教育形式, 营造教育氛围, 创设教育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性情得到陶冶, 心灵受到撞击。学校可以开展诸如“感恩教育主题班会”、“观看感恩教育影片”、“感恩教育文艺演出”等活动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 从而实现情感共鸣, 强化教育效果。

(3) 感恩训练教育活动。感恩教育要想取得实效, 必须反复抓、抓反复。感恩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也不可能立竿见影, 学校必须长期开展, 环环相扣, 一环不松。学校可以整体设计三年的感恩教育活动, 如一年级开展孝心教育系列活动;二年级开展知恩知报系列活动;三年级开展爱心奉献社会系列活动。每个年级各有侧重, 每个活动各有重点, 保持活动的长期性、连贯性, 使感恩意识得到强化, 感恩教育取得实效。

3. 回归生活, 实践感恩

感恩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实践, 在于践行。只有使感恩教育活动回归现实生活, 才能取得实效。感恩实践就在学生日常行为之中, 就在平凡之中, 一句“谢谢”, 一声问候, 一次认真, 一次努力。要教育学生团结互助、认真劳动、刻苦学习、遵守纪律、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这些都是对父母、对老师、对身边的人、对集体、对学校和对社会的具体感恩行动。

(二) 言传身教, 率先垂范

俗话说的好,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身教胜于言教, 家长和教师必须率先垂范, 以身作则, 以感恩之心对待他人、对待家庭、对待社会, 才能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报恩。

1. 家长应以身作则

真正爱孩子, 就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让孩子了解家里的难处、父母的辛劳, 从而教育孩子珍惜眼前拥有的幸福, 学会对父母感恩。让孩子体会到父母是因为爱他才会为他付出这么多, 因此, 要教育孩子学会报恩。

2. 教师要做学生的楷模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要想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教师必须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因此教师必须随时随地注重自己的修养, 以身立教。感恩并不是简单的行为习惯养成, 急于让孩子感恩而进行严格要求是不切实际的, 教育要讲究“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艺术, 在不知不觉间施加影响, 春风化雨, 水到渠成。

(三) 纳入课程, 登堂入室

1. 纳入学校教学体系, 成为必修课

要将感恩教育纳入学校教学体系, 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 把感恩教育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来, 使感恩教育成为中职学生的必修课。在课堂教学中, 既要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 又要发挥非专业教师的作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无论上什么课, 都要将感恩思想贯穿其中,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2. 加强感恩研究, 提高感恩教学水平

开设传统文化课程, 引导学生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使感恩文化教育活水长流;加强感恩文化研究, 提高感恩教育的学术水平;坚持感恩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并重, 把感恩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中。

摘要:中职学生感恩意识淡漠现象已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部分学校或教师已就相关问题做了尝试或探讨, 从实施效果来看, 总体成效不够理想。试图从感恩教育的必要性、感恩教育的实施现状、感恩教育的有效实施路径等三个方面对此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以期为此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和做法。

关键词:中职学生,感恩教育,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李柯.把感恩教育作为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要素[N].中国教育报, 2013-12-31.

[2]刘湘潭.中职感恩教育之我见[J].职业教育研究, 2010 (6) .

[3]王复胜.职业高中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 (6) .

[4]李华臣, 贺伟.浅析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培养[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5) .

中职教育的中国路径 篇4

关键词:中职学校;音乐教育;发展路径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蓬勃进展,由于中职教育就业率的提高,国家对技术工人有着巨大需求。不断推动了中职学校的发展和成长,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制造业发展规划。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我国的中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满足了我国经济发展需求,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产业工人成为中职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高素质的产业工人的培养和教育不只是单方面技艺的习得,更重要的在于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中职学校在注重自身职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兼顾学生人文素养的训练更为迫切和必要。通过音乐教育在中职学校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来看,我国中职教育在人文学科尤其是音乐教育方面同专业技术相比存在较为薄弱的问题。

1 中职音乐教学发展现状

1.1 教育教学不受重视

目前来看,在我国中职音乐教学发展中,教学模式普遍单一固化。诸多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讲授,缺乏实践锻炼,教学过程没有师生互动,造成了音乐教育教学流于形式,大多数学生对音乐逐渐缺乏兴趣,出现学生只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课的现象。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下,中职学校教育的音乐教学出现了类似高中教育的现状,成为鸡肋,没有地位可言。有的学校甚至取消音乐教育的课程,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全面成长和素质提升,而且也难以为中职学生的发展中注入必要的人文元素,造成精神文明教育方面的缺失。

1.2 课外音乐教学的缺失

中职学校教育在集中理论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中的学习和教育,同时对于任何课程的学习也同样适用于该规律。单一的纯粹的理论学习并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和课外实践才能激发学生对于某一领域的热爱和自发学习。中职的音乐教育和教学同样由于其重视程度和尴尬地位造成其课堂音乐教学缺失课外音乐教学环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对学生情操陶冶发挥作用,最终造成了课程的纯粹理论化和乏味,严重影响了学生自身对音乐教学的热爱。

1.3 音乐教学设施不足

音乐教育是一种实践操作性教育,对实践性和操作性具有较高的要求。目前来看,各中职学校音乐教育教学设备设施不足及老化严重,一些中职学校没有专业教室缺乏专业设备。因此,对于教学来讲,音乐教学设备严重不足阻碍了音乐教学的充分开展,音乐教育教学的效果面临严重的设备缺乏,造成音乐教育效果的偏差和弱化,音乐教育难以获得学生的青睐和喜爱。音乐器材缺失成为了音乐教学难以实现实践操作化的重要障碍。

2 中职学校音乐教育的原因分析

2.1 中职音乐教学水平发展不足

中职教育教学以专业技能学习为主,音乐课程作为文化课辅助内容,专门从事音乐课程教学的任课教师非常少,大部分课程主要由专业教师分配完成。音乐作为一门具有实际操作性和专业性极强的课程,对专业教师的需求更为强烈。而且专业教师自身的素质和魅力更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教学中,轻松的参与教学过程释放内在潜能,提升音乐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许多学生希望选修的音乐课程,中职学校往往没有开设,教学形式程序化,音乐课时的比例偏低,教学设备的配置使用效率低,投入不足对音乐教育制约,让音乐教育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2.2 中职学生音乐学习过于功利

中职学生对专业和职业在入学前已经有明确规划,但在音乐学习和教育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热爱的学生。这些热爱音乐的学生经常听音乐,然而由于对职业规划的要求和中职阶段学习效率的考虑在现实教育中所提供的有关音乐教育的机会极少,音乐课程随意性大,有的学校作为选修课出现,有的甚至连选修课都被取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热爱音乐的机会和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原则。无法发挥音乐教育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陶冶作用。

3 中职音乐教学发展的路径探索

3.1 结合实际推进音乐教学的多元发展共同参与

由于中职学校学生文化基础薄弱,面对现实充分发挥中职学校学生的思维活力,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乐趣势在必行。中职学校学生能动性强,具有较强能动性、自主性,音乐教学应充分利用其特点,以共同参与来发展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学校的晚会、社团活动和各类音乐会等活动形式来挖掘中职学校学生的音乐教学才艺。教师则作为指导者参与宏观性的指导和帮助,以活动实践提升音乐兴趣。但在活动组织和设置中要注意合理调配时间,结合学生的现实精力,以不影响其专业技能的学习为原则,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充分挖掘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音乐兴趣。

3.2 深入吸收流行音乐元素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的音乐学习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音乐的评价鉴赏,作为音乐实践的重要部分,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通过聆听和欣赏音乐作品,进行丰富想象后开展师生间交流学习,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指标。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流行音乐元素纳入音乐教学环节,将从学生的内心深处激发对于音乐学习的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音乐学习的参与性和自主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择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作为教学内容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更可以发挥出学生的主人翁作用。

3.3 将音乐理论学习与艺术实践相结合

音乐教学过程中艺术实践是最终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更是中职音乐教育教学的延伸。唯有通过艺术实践来获得来自音乐教学的经验积累,才能更好地发挥出音乐教育的作用,提升中职学生的知识技能同时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和人文素养。这些艺术实践形式的选择是丰富多彩的。就中职学校而言,完全可以利用学校的各类学生活动,通过向学生活动渗透加入音乐实践的要素,可以充分展现出学生的艺术追求,实现中职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总体而言,中职教育的高速发展,对中职学校音乐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音乐教学不再是以前的简单辅助科目,而成为了塑造学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身才艺的重要平台,也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因此,不断结合当前中职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愈来愈成为提升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水平,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塑人功能的迫切途径。

中职教育的中国路径 篇5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定义

197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给予媒介素养教育(媒介教育)明确定义:媒介教育指的是对于现代传播媒介的研究和教学,它具有独特而专门的知识范围,作用跟利用传媒达到其他教育目标有所区别。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经过多年的演变,不同的专家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卜卫认为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公民媒介素养的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习判断媒介讯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创造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利用大众媒介发展自己。媒介素养教育的理想目标是,受众的媒介使用将成为自我发展的一种动力,而不会因为媒介使用而沦为大众媒介或信息的奴隶。

总的来说,笔者认为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在现代媒体社会正确地获取、认知、利用、评价和创造媒介信息的能力。

二、中职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教育意义

(一)中职中职生媒介素养现状

随着手机价格持续降低,现在的中职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媒体已成为各种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尤其是无线网的普及和免费WIFI的开放,更为学生通过手机媒体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通过对学生的了解,他们现在很少有人去通过报纸、电视或广播这些传统媒介去接受信息。

纵观校园,“低头族”随处可见,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出于消遣娱乐或交友目的而使用媒体。微博、微信、朋友圈、影视或游戏,手机的各种智能功能让学生沉迷其中。然而很少有学生利用手机或网络媒介来搜索与学习有关的资源和信息,或者登录到校园网学习免费的网上课程。

上课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偷偷玩手机的现象,中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本身就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兴趣普遍较低,而手机媒体里各种内容的吸引让他们分不清主次,自控能力变差。

中职生每天通过媒介接触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他们面对这些信息往往不能正确的判断,只是以其自身的人生阅历和价值观去认识和评价,大多只处于感性认识的层面,缺乏对媒体信息的深层次思考。学生中“被骗学费、被骗传销”的案例比比皆是,归根结底都是由于缺乏媒介素养知识造成的。

(二)中职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是一种基本素质,也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中职生的媒介素养能力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中职生对媒介信息的甄别能力,防止上当受骗,正确认识媒介的性质和功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负面媒体信息对他们的影响及侵害,促进中职生健康快乐成长;还有助于他们科学合理地接受媒介信息,并且利用有价值的信息促进自己的学习、生活甚至就业。此外,媒介素养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更有利于他们将来以良好的姿态适应现代媒体社会。

三、媒介素养教育在学校的实施路径

(一)营造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要充分利用好学生在校的每一个环节,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有助于提升学生整体的精神风貌,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校园内,可以利用的媒介资源非常丰富,比如:可用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网、学校微信公众网、宣传栏来宣传和介绍有关媒介素养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相关真实案例等,随时随地为学生普及媒介素养相关知识。当学生在校园里漫步行走或驻足停留,眼里看到的、耳边听到的都是无形中正在传播的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达到“无声胜有声”的育人效果,学生在这样一个环境内不知不觉就接受了媒介素养教育。

(二)通过学科课程教育

学校教育是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最好形式,学校是媒介素养教育最主要的承担方,因为学校有规范而系统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完整的课程体系,再有教师的系统化讲解及正确引领能更好的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的顺利实施。纵观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实施情况,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类:英国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我国台湾地区鼓励高中以上年级将其开设为选修课;奥地利、法国等把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到其他学科教学中。媒介素养课程的开设是以独立课程、选修课程、还是学科渗透的形式开展,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我国目前除台湾地区外还很少有单独开设该门课程的,因此这方面可供参考的案例和资源都比较少,目前大部分学校还是以选修课或者学科渗透的形式开展。针对中职生,学校一方面可以开设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选修课,每周2节;另外也可以在其他学科教学中贯穿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比如语文课、德育课、计算机基础课等。无论是选修课还是渗透教学,都对学校及任课教师提出了要求。学校从相关制度、政策、师资培养等方面都得有一套完善且可实施的程序;选修课的教师不论是制定的教学计划还是所用教材都要有缜密的思考和准备;其他各学科教师除了自身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外,还要有敏锐的媒介嗅觉和课程整合能力。

(三)开展相关主题讲座

为了丰富学生的媒介素养知识以及开阔学生的眼界,学校或教师可以定期为学生开展一些媒介素养方面的主题讲座,将媒介素养知识分成不同的模块,每一期围绕某一特定模块开展,如:“遇到诈骗信息你会怎么办”、“如何正确看待微信朋友圈里的信息”等,甚至可以邀请有相关亲身经历的同学来进行一次讲座。开展时间也可以灵活选择,比如每周的主题班会、选修课、德育课等。此外,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邀请社会相关媒体人士,如:网站、电视台的相关人员为学生开展媒介媒体方面的主题讲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媒介信息的正确认识。

(四)举办媒介类社团活动

学校里的社团经常会举办各种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社团活动是学生在校园的第二课堂,可以作为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丰富的课余活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职生通过玩手机打发时间、娱乐消遣的几率。对中职生而言,课余时间比较多,也没有升学压力,参与社团活动的几率比较大,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社团活动来普及媒介素养知识。比如可以举办“媒介作品创作大赛”、“手机视频大赛”等活动,将媒介素养知识融入到社团活动中,通过活动来达到教育目的。学生亲自组织并策划实施相关活动,通过对活动的真实体验、亲自参与,获得的效果往往要比教师的口耳相传要好。

综上所述,中职生媒介素养教育在学校内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校园环境、学科课程、主题讲座、社团活动这四个方面,其中学科课程是最主要的实施路径。中职生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长久而系统的工程,学校是主要的担当者,还需要家庭、政府、社会媒体的多方支持,相辅相成、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的顺利实施,作为学校教育行列中的一员我们也有必要为中职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而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先元.大众传媒素养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1997,(03):23.

中职教育的中国路径 篇6

一、中职“扩招”的原因分析

2002-2007年间举办的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其规格、频率、力度, 均为历年所罕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成为这一时期职教政策的核心, 而“大力发展”首先表现在扩大招生上。本文认为, 政府之所以积极推进职教“扩招”, 主要与以下几点有关 (如图1) :

首先, 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 高级技工紧缺的现象愈发突出, “技工荒”愈演愈烈对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虽然改革开放以来, 一些新兴服务业从无到有, 与现代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各种服务业都已建立, 一个完整的第三产业体系基本确立, 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我国第三产业整体结构变化不大, 第三产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就业比重偏低。无论是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相比, 我国金融保险、房地产、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交通通信和社会个人服务业等的就业比重均显得偏低, 尤其是金融保险、房地产、服务业等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行业的就业比重与其他国家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究其原因, 不是劳动力不够, 而是劳动者的基本素质低下, 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要求, 而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就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

其次, 对城市下岗、转岗人员以及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进行实用技术和适应性培训需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我国的失业率从1982-2000年近20年来基本保持在3.1%左右, 登记失业人员尚未突破600万人。2001年开始上升至681万人, 失业率为3.6%;2002年登记失业人员达770万人, 失业率上升到4.0%, 这是自1981年以来失业率升值最高的一年。失业率上升的同时, 下岗职工再就业率却呈逐年下降趋势, 1998年到2002年的5年, 分别为50%, 42%, 36%, 30%, 26%。中西部地区不少省份去年再就业率不到20%。这表明, 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趋于困难。2000年到2004年, 我国城镇化水平从36.1%提高到41.8%, 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2003年, 我国农村劳动力到乡以外地方流动就业的人数已超过9 800万人, 是1990年1 500万人的6倍以上。为了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 我国制定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 将在七年内对拟转移的6 000万农村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 有赖于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中等职业教育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再次, 实现普及高中教育的目标需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改变弱势群体在教育方面的不利地位, 使得他们能够充分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和就业的权利, 从而普遍增进社会成员的社会福祉, 从这个意义上说,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极有必要的。

出于上述种种原因,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开始大规模扩招。那么, 在个人认可度较低的情况下, 中等职教又是如何实现“百万扩招”的呢?本文认为,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和学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为“扩招”成功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当前中职“扩招”与80年代“扩招”之比较

值得注意的是, 2005年开始的中等职业教育“百万扩招”与上世纪80年代中职恢复发展时期的“扩大招生”有所不同 (如表1) 。

20世纪80年代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是作为调整中等教育结构的措施而展开的, 是在高中阶段学校数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将一部分普通高中改办为职业学校而实现。主要招收对象为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这一时期扩大招生的主要目的有三:为经济建设培养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设置“分流器”, 减缓因高等教育供给不足而带来的升学压力, 减少“待业青年”数量, 维护社会稳定;继续营造“崇尚劳动”的文化氛围以淡化轻视劳动尤其是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观念。

而如今的“扩招”是在普通高中学校数量不变, 通过新建或扩建职业学校, 即扩大高中阶段学生整体规模的方式得以实现, 全体社会成员均可选择接受职业教育, 其主要目的是, 缓解“技工荒”;增加社会成员接受培训的机会并为普及高中教育服务。

相比较而言, 在80年代“扩招”的过程中更能看出个体的教育选择倾向 (愿意读普高还是念职校) , 而目前的“扩招”往往是将从前无法接受高中教育的学生引进职校的大门。

三、作为农民工子女高中教育实现路径的中等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和学籍管理制度改革主要实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突破, 为农民工子女有效就学提供了条件:

(一) 建立弹性学习制度、实行指导性招生计划、自主确定招生规模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指出, 中等职业学校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 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 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2000年, 进一步放开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计划。要求办学条件较好、办学质量较高的重点职业学校, 可自主确定招生规模;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在本省范围内跨地区招生, 部分重点学校可跨省招生。从2000年起各地不再单独举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 学生可凭参加地方的中考合格成绩, 作为接受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依据, 也可以凭初中毕业证书报名入学。2002年招生工作通知中进一步强调, 各类中职招生学校可根据各自的办学特点采取提前招生、自主招生、推荐注册入学、集中录取、多次录取等招生形式, 实行灵活多样的招生录取办法。

可见, 按照上述规定, 中等职业教育的“入学门槛”被降低, 招生自主性也逐步增强。那么, 这样的制度改革在地方的执行情况如何呢?

笔者通过对哈尔滨市的调查发现, 目前上述政策的运行情况良好。哈尔滨市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譬如, 在招生制度改革方面, 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资格公示制度, 除原有的统一招生和提前单独招生办法之外, 中等职校在经批准后, 可采取登记入学方式。另外, 放宽了入学年龄限制, 职业学校可以接收其他具有高中阶段教育水平的学生入校学习, 国家级重点校经批准后可以面向全国招生。在学籍管理制度改革方面, 下放了各类中等职校学生的学籍管理权限, 实行电子注册制度, 允许职业学校自行审批并办理校与校之间学生转学或转专业的手续。这些政策已经在哈市各职业学校执行。

(二) 中等职校招生范围扩大

伴随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改革的进行, 职业学校招生范围逐步扩大。目前, 应往届初中、高中毕业生和结业生、准大学生、大学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及其他社会成员均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招收对象。中等职业教育已逐渐成为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

从中等职业学校新增招生对象的情况来看, 主要出现了两个面向:一是面向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群体。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后, 有些地方的职业学校已经是“零门槛”入学。二是面向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群体, 个人家庭经济条件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历程。由于目前各类职业学校都会适当收取学费, 给贫困生入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鉴于这种情况, 贫困学生助学制度和半工半读制度作为中职扩招的配套政策逐步建立起来, 吸引了许多家境贫困的学生入学。

(三) 相应出台配套政策

1.建立贫困学生助学制度

2004年,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370万人, 其中相当数量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 (据估计其比例远远大于高等教育贫困学生所占的比例) , 这些学生急需得到资助。2005年,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颁布, 《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制度。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 其中一部分主要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 使贫困家庭学生通过国家帮助和本人勤工俭学得以顺利完成学业。之后, 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又传来信息:财政部决定今后每年安排8亿元资助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 每年将资助80万人。教育部前副部长吴启迪在2006年11月23日召开的中国职业教育振兴论坛上指出, 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和体系已得到进一步完善, 2006年度8亿元的中央专项资助资金已基本落实到位, 并拉动了地方10亿多元的资金支持, 2006年在助学方面的资金已接近20亿元。2007年, 国务院提出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使90%的中职学生都能获得国家助学金。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 今年先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做起。”许多学者认为, 这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举措, 对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可以说, 建立贫困学生助学制度是一项“民心工程”, 它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贫困生带来了福音。资助了一个学生也等于救助了一个家庭, 意义重大。同时, 这项政策的执行也为职业学校带来了大批生源。

2.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

2006年10月, 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指出, 要不断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半工半读制度, 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近年来, 在我国, “就业难”与“技工荒”同时并存。一方面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发愁, 另一方面因为职校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差令用人单位招聘不到需要的人才。“半工半读”制度的建立将有助于缓解这一尴尬局面。“半工半读”制度的全面启动有利于培养既有理论知识, 又有实践技能的人才, 还能帮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社会需求的“零距离”。

3.加大投资力度

必要的经费是政策执行的物质基础, 为使中等职业教育能够顺利实现大规模“扩招”, 政府加大了对于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十一五”期间, 中央财政安排100亿元用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2004年至2006年, 仅实训基地建设一项, 中央财政就投入专项资金13.6亿元, 地方同步安排资金17.9亿元, 支持了763个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与此同时, 各级政府还支持了446个县级职教中心和468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也已启动。

如上所述, 在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和学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过程中,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灵活开放的招生政策, 而配套措施的出台又为政策的有效执行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可以说, 国家提供的制度保障为“百万扩招”的顺利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为农民工子女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

摘要:部分“流入地”已经打开职业高中的大门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 成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后教育的实现路径。本文对近年来中职大规模扩招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指出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正逐步实现规模性复苏, 但与其真正的复兴还有相当的距离。中职应努力满足包括农民工子女在内的人们的“生计需求”和“发展需要”, 使职业学校成为大多数人的“理想选择”。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扩招,农民工子女,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刘雯.职业教育驶入快车道:占中国教育“半壁江山”[EB/OL]. (2008-08-14) .http://www.jyb.com.cn.

[2]李挥.发展职教缘何强调中国特色[N].中国教育报, 2005-12-03 (1) .

[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EB/OL]. (2004-04-26) [EB/OL]. (2004-04-26) http://www.sina.com.cn.

[4]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状况[N].中国教育报, 2007-10-11 (1) .

中职教育的中国路径 篇7

一、我国中职教育在进行办学体制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 中职教育的办学体制较为落后。市场经济体制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已经取得了深入的改革, 而现有的中职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步伐相对较慢, 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中职教育在办学体制改革上还应进一步加大力度, 努力从根本上实现中职教育的办学多元化, 根据学生学习以及兴趣爱好的实际情况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 办学主体涉及的责任、权利、利益的问题没有进行很好的解决和落实。造成中职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过程中办学主体的责任、权利、利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缺乏对中职教育办学主体的监管, 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 致使中专职业学校在办学中随意改变办学主体, 办学管理不受管理控制, 对学校的布局不能进行合理安排, 极大地浪费了教育资源;第二, 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非公有制经济的成分较高, 但非公有制企业的办学责任、权利、利益的问题没有做到真正的落实;第三, 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政治体制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随之造成行业的主管部门也发生改变, 企业对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3) 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受到管理体制的严重制约。管理体制对中职教育多元化体制改革的限制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展开分析。首先, 从宏观上看, 中职教育的管理机构很难与其他教育的各部门形成统筹的教育机构以及同一领导, 不能很好地协调好与教育外部的关系;其次, 从中观层面上看, 在中职教育学校内部的管理不能做到有效统一, 多头的管理方向, 致使教育系统的内部管理产生混乱, 教育系统的内部无法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平衡;最后, 从微观层面上看, 各级职业教育行政部门, 有时代替学校对学校的教育行为进行管理, 有时可能限制了学校的自主办学。

二、对中职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路径的探讨及分析

根据近几年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的统计显示, 每年毕业生人数达到一百万以上, 但有一部分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而另一方面, 社会上的很多企业在近几年却出现了严重的“用工荒”, 企业很难招到实用型的高级技工。从这一现象, 可以看出我国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严重弊端。因此, 为实现中职教育的实际价值, 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来进行中职教育办学体制改革。

最优化的制度变革首先要保证制度变革所需的成本最低。教育部已经根据中职教育的教学特点制定了相关的文件, 并坚持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 为中职教育的教学确定了合理正确的办学目标和改革方向。只有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办学体制改革, 才能促使职业教育尽快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中职教育的办学体制改革应该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前提下, 实行“一主多元”的改革路径。“一主多元”中的“一主”是指政府为主导作用, “多元”则是指依靠社会上的企业, 来发挥企业的行业带头作用, 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中职教育的多元化办学体制改革过程中来。

实现这一办学体制改革的路径, 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第一, 要积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主导作用, 使中职教育道德管理和培训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实现对中职教育的统一管理, 通过协调政府与当地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来发挥其对中职教育的支持作用;第二, 要实现对各类职业教育的系统化行业管理, 这是中职教育教学体制创新改革的重要一步;第三, 发挥企业的职业教育参与功能, 依靠企业需要和要求来举办职业教育, 并制定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培训规划;第四, 中职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学校的自主办学权利, 通过引进高素质的教师以及对教职工的定期培训, 改革教学体制, 来提高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中职教育担负着为社会上的企业输送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责任, 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 必须加强对中职教育体制的改革,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体制, 使中职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是中职教育在改革办学体制过程中应该坚持的重要方向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 我国正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这一市场机制影响下, 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包括中职学生的就业。因此, 中职教育改革过程中, 立足学生成才, 坚持就业为导向, 符合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另外, 中职教育在改革办学体制的过程中, 还应重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配职能以及政府的主导职能, 并对行业进行协调和业务指导, 依靠社会上的企业来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职业教育, 在教学体制改革中树立起正确的职业教育观, 并进一步对教学改革进行深化, 以提高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成才,就业导向,中职教育,教育质量,改革,办学体制

参考文献

中职教育的中国路径 篇8

“生本教育”经20个世纪90年代提出至今对整个教育教学事业影响重大, 直到现在, 已经有超过百所学校对“生本教育”进行教学实践, 配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 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不断进步。

“生本教育”与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都是将学生作为整个教学的基本主体, 通过提高学生个人能力来完成自主学习的目的,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而教师则主要起到教学引导的作用, 保证课堂的归属权是学生, 并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以保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个人潜力, 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以及提高教学整体质量与效率的双重目的。

二、“生本教育”在中职德育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而言, 中职德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有两点:一是学生个人的基本文化素质较低, 在实际学习中, 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都比较低下, 进入中等职业院校后开始出现两极分化, 部分学生觉得从繁重的教学中解脱出来, 变得越来越失控, 在德育方面或多或少地出现问题, 另一部分学生则陷入了失落中, 自暴自弃, 甚至产生了轻视生命的想法, 这种教学氛围和思想情绪在长时间的酝酿中逐渐发酵, 致使学生整体学习兴趣下降, 学习能力不断流失, 极其不利于中等职业院校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施。

其次, 在中等职业院校中, 不乏这样的现象发生, 刚刚上完德育课, 学生之间因为一点小摩擦或其他原因打架斗殴, 或在实训课程中, 因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 产生了自卑心理, 彻底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同时, 中等职业院校学生都处于一个相对较敏感的年龄, 该年龄段的学生很多时候都不重视自己的心理状况, 让负面的情绪不断累积, 最终爆发, 同时该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 如果没有教师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和相应德育工作的开展, 很容易造成学生人格的侧视发展。

综上所述, 运用“生本教育”完善中等职业院校的德育教学课堂对于中等职业院校整体的教学发展而言意义重大。

三、“生本教育”理念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一) 结合实际创设情境, 充分运用情感教学

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不断激发学生的个人潜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终达成教学目的是“生本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因此, 在“生本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开展的德育教学工作首先要依据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情境, 利用情感教学来触动学生敏感的内容, 达到教学目标。而开展这一教学活动需要从两个方面出发, 一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是运用情感教学。具体到实际教学活动中, 则可通过教学用语、师生关系、教学空间三个方面来完成。

教学用语方面, 在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 师生交流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通过语言, 而教学用语是教师教学中存在的独特的语言, 通过合理科学教学语言的运用,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舒化学生内心的负面情绪, 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健康地成长。因此, 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需要教学语言的合理运用。针对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 由于他们本身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 学习能力相对较差, 因此, 教师更多的是需要通过用鼓励、关心的语言来引导学生。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然互再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个人潜力, 让学生能够深入学习。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注意到, 每一个学生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 因此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中, 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地位, 而不是一概而论或反复对比, 使得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严重者甚至导致学生出现人格上的扭曲。

在师生关系方面, 则应当运用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师生关系。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其实都是学习者的身份, 只是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对象不相同而已。针对这一点, 需要提到的是, 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 都忽视了学生个人的主体地位, 只是单纯地进行教学活动, 与学生之间几乎不存在互动, 这种教学形式是低效的, 既不能够形成两者之间的平等友好的关系, 也不能够达到教学效果, 更不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将教学舞台让给学生, 只引导学生, 帮助他们解决学业上的问题的同时, 给予他们“肆意青春”的权利, 将双方都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 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最后在教学空间方面, 则应该不断地与时俱进, 如就课堂的布置而言, 教师可以将课桌摆放成圆形。新的教学氛围能够为学生带来新的教学感官, 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为进一步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 教师自身也要具备创新意识, 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可以将课堂从课桌转移, 教学的课堂可以是工厂、图书馆、车间, 甚至是食堂, 总之, 教学的环境和教学形式是灵活多变的, 只要能够保证教学质量, 那么, 什么样的教学环境都是优秀的。

(二) 深入教学内容, 发掘教材的内在价值

“生本教育”教学理念主张的是服务性教学, 即教师帮助学生完成对于自身成长发展的选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出发, 然后深入探究教材的内在价值, 从而实现对教育教学的内化, 进一步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人格和健全的思想道德。具体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实现教学价值的挖掘和运用, 如通过对学生实际专业出发, 根据学生的现有状态调整教学内容, 以保证德育教学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事前查找一些工作招聘信息、高等学府招生简介等等做出相应的讲解, 这类教学内容学生更感兴趣。在这类教学内容中穿插教材文本的内容, 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就学生目前的职业现状, 对未来的期望、个人的实际能力和兴趣爱好做出相应的调整, 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成长奠定基础。

德育教学也可以从社会生活中的时事热点入手, 如就当下的社会经济具体走向结合教材案例, 如“非典”中盐的抢购热潮进行教学, 学生能够感受到德育与自身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以便更好地接受和学习德育内容, 从而保证德育教学的质量。

(三) 多种教学形式并存, 提高课堂教学氛围

“生本教育”本身是积极的, 因此, 教学的课堂也应当是活跃的、积极的、充满趣味的。而如何灵活运用当下多样的教学形式, 并结合教材内容, 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成为当下中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具体到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一是探究式的教学活动。探究式教学活动伴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进入当下教育教学的课堂并被教师广泛运用, 这种教学形式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主导而开展的教学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将教学内容包装成教学问题抛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完成教学, 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是一种积极探索的状态, 非常利于整体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是情境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教学内容。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例, 教师可让学生组成两组进行活动, 并在活动结束后总结自己为什么会成功或失败的具体原因。在这个过程中, 穿插教材内容, 如活动前期的准备工作很重要, 所以在职业规划中, 自身的根基与活动相同, 是同等重要的。这样能够便于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 从而实现团队精神的运用和掌握。

(四)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德育多元化评价

德育多元化评价是基于德育本身出发的, 对于学生课堂行为或课下行为的评价, 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德育课堂很少会出现多元化教学评价这一环节, 教师多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力图将更多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 对于学生的思想反馈却不甚在意, 这本身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实际上, 德育多元化评价对于学生而言意义重大, 教师通过适当的课堂语言,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尤其是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下, 学生更加需要用这种教学评价来树立学习自信心。而除了课堂上的教学评价外, 课下的教学评价同样重要,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积极运用多元化评价来完成整个教学课程评价, 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于德育教学的认知与信心, 使得学生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效果分析

(一) 让教学从被动变主动

运用“生本教育”理念, 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来, 将被动学习的教学局面转变为主动学习的教学氛围。当然, 这个教学过程的转变是缓慢的, 教师需要具备足够的内心, 不断地引导学生, 才能够最终保证教学方式起到积极作用, 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二) 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

“生本教育”对于德育教学课程而言无疑是重要的, 而德育教学对于学生的一生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为德育不仅仅是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 其中还包括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教学、职业教育、法制观念教学等, 是一门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都有重要教学意义的课程, 因此, 将“生本教育”理念运用到课堂中来, 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人能力。

本文从“生本教育”的提出与基本概念的理解、其运用于教学的必要性、在教学中的具体实践与教学效果分析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中职德育中的“生本教育”理念,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依然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助力。

摘要:中等职业院校的德育教学工作是中等职业院校素质教学工作的重点, 通过德育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及思想道德理念, 对于学生个人的基本素质与未来成长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 不断提升中等职业院校的德育教学工作质量, 运用“生本教育”实现德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真正将德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成为当下中等职业院校德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以此为出发点, 就中职德育中“生本教育”展开较为深入的探究与思考。

关键词:生本教育,中职德育,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中职教育的中国路径 篇9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中国梦;路径

一、中国梦的内涵特征

(1)“中国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不断造福人民,实现国家的富强、人民幸福乐业。而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正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所孜孜追求的“百年梦想”。要实现这一“百年梦想”,就必须紧紧依靠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中国梦的必须坚持“三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高举中国特色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的幸福乐业,都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立足中国实际,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全面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国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是我国的兴国、强国之魂,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巨大动力源泉。总之,家即小小国,国即大大家。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二、当代大学生开展“中国梦”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铭记历史,坚定信念。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近代一百多年前曾遭遇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蹂躏,中国积贫积弱,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饱受屈辱。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和优秀的中华儿女深知贫穷就会落后,落后就会挨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不断奋起反抗,救亡图存,坚持不懈地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深处于新世纪的当代大学生正享受着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丰功伟绩,并没有真正体会烽火岁月中的强劲的动力,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铭记历史才会进步。当代大学生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历史,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才能坚定信念,实现“中国梦”。第一,创新载体,学习宣传“中国梦”。通过观看“中国梦”专题片,让当代大学生广泛了解中华民族坚持不懈寻梦的历史,筚路蓝缕追梦的艰辛以及矢志不渝筑梦的责任担当,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内涵特征和时代要求,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坚定信念,增强自我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第二,典型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大力培育和树立学生先进典型。在高校应广泛开展“道德讲堂”和“大学生年度优秀人物”评选活动,巡回演讲当代大学生立功建业的先进事迹,表彰心怀祖国,志存高远的先进典型,宣传立德树人的道德楷模,用“中国梦”凝聚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力量,激励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先进,勇于担当,努力奋进,力争典型,加快实现中国梦的步伐。

(二)心中有梦,培养健康人格。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2]为实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心中有梦,志存高远。一是当代大学生要充分认识自我。只有充分认识自我,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完善自我。当代大学生应立足基本国情,从实际出发,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审时度势,既不能狂妄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为追寻和实现中国梦提供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二是要志存高远。理想是灯塔,它照亮人生前行的道路,指引人生前进的方向。当代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要生力军和重要后备力量,理当志存高远,把“中国梦”作为自己梦想的主题,作为自我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作为自我人生的皈依,把个人的理想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努力提升自我,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中放飞自个的梦想,绽放自我绚丽的光彩。三要培养健康人格。成才先成人,树人先立德。要实现中国梦,当代大学生必须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近年来,当代大学生虽大多积极进取,乐观昂扬,但也有些大学生性格偏激,以自我为中心,抗挫能力不强,悲观厌世,消极颓废,打击报复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要生力军和重要后备力量的当代大学生更应祛除心中的杂草,培养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为“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插上梦想的翅膀。四要引领筑梦。利用尽可能利用的渠道,采用各种宣讲的方式,凝聚当代大学生,宣传中国梦,传播正能量,弘扬中国精神,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中国梦,奋发进取筑就中国梦,用“青春梦”托举“中国梦”。

(三)实干兴邦,铸就中国梦。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生力军和重要后备力量,肩负起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就必须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变梦想为行动,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大洪流中,奋发进取,实干苦干,铸就中国梦,把“中国梦”从梦想变为现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是要勤奋学习。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做为掌握更多知识的当代大学生更应厉行勤勉,夯实基础,努力提升自我素养,培养自我综合素质,拓宽学习视野,勇于探索创新,不断追求卓越。不仅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富有知识的人,更要把自我培养成一个胆识卓越,能力超群的接班人,为铸就“中国梦”添砖加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二是要艰苦奋斗。“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祖祖辈辈不懈追求的百年梦想,不可能一挥而就,当代大学生更应有吃苦耐劳的决心和艰苦奋斗的勇气,立足自我岗位,扎根于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奋然而前行,将中国梦夯实到具体的学习和工作中,加快实现中国梦的步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是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要变梦想为现实,就必须付诸行动。当代大学生应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走基层,深入农村,深入生产一线,深入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入大西部,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真实体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实践,感受中华儿女建设社会主义的激情和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并在实践中学习经验,总结教训,大胆创新,激发自我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和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在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中演绎人生出彩的中国梦,推动中国梦的实现步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之,当代大学生要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内涵特征和时代要求,与时俱进,铭记历史,坚定信念;心中有梦,培养健康人格;实干兴邦,铸就中国梦。把个人梦与国家梦、人民梦紧密结合,推动中国梦的实现步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2013-03/17/.2013,3,17.

中职教育的中国路径 篇10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双师型” 教师这一概念提出至今已逾二十多年, 但究其内涵, 时至今日依然缺乏一个统一的观点。 归纳而言, 有如下三个较具代表性的主张。一是职业资质说, 主张“双师型”教师应在具备教师资格的基础上, 同时具备某一与行业或相关技能相关的职业资质, 而其认定标准是教师资格证书 (职称、职业资格) 和职业技能证书 (职称、职业资格) 。 二是职业能力说, 主张“双师型”教师应在具备教师的基本职业能力的同时, 具备某一与行业的职业能力或相关技能。三是教师结构说。 严格来讲, 教师结构说是将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认定扩展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层面, 从而主张其教师队伍由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实践基地兼职教师组成, 能满足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双重教学任务。 上述前两种观点, 实质上分别从外在条件和内在素质方面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作出了不同的界定, 如果将两者互为补充, 则无疑完善并深化了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准确解读。

本文认为,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宜于在教师个体层面和师资队伍整体层面进行两维理解。 就教师个体层面而言, “双师型”教师指既具备理论教学素质, 又具有实践教学与操作素质的教师个体;就师资队伍整体层面而言, “双师型”教师队伍特指其师资结构, 即由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实践基地兼职教师组成, 既具有理论素质, 又具有实践能力。 整体而言, “双师型”教师体现出知识与能力并重, 资质与实践并重, 教学与科研并重的主要特征。 从教师个体层面理解“双师型”教师内涵, 可以更为准确地从组成教师队伍的单一个体角度, 清晰地认识到“双师型”对教师个体在外在条件和内在素养方面的具体要求。而从师资队伍整体层面理解“双师型”教师内涵, 则有利于从整体把握中职教育师资队伍知识、能力结构在应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方面所应具备的整体性特质。

二、欠发达地区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建设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当前, 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建设逐渐引起国家政策层面的重视和改革, 在中职学校与社会的联合、 合作中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教师个体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认知也逐渐清晰。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依然存在并制约着“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发展, 特别是中西部省份等欠发达地区, 由于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为落后、 公共财政转移支付能力有限、教育信息化程度较低一级教育管理观念相对滞后等关键因素的制约, 在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建设的进度和成效方面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 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能力较为单一

这是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在校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学科专业的不断健全, 师资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同时, 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不高, “双师型” 教师缺乏的现状更为明显。 以甘肃省为例, 从全省教育事业人才队伍建设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现状看, 政府提出要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以此作为教育扶贫的关键, 把职业教育作为新型农民培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产业工人化的主渠道, 但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数量短缺, 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总体来看, 目前中职学校的师资来源主要是师范院校或工科院校的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 整体上具备教师的知识素养和教学能力, 但缺乏与职业劳动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相当一部分教师或者精通理论, 但不善于实践操作; 或者善于实践操作, 但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和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二) “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效性不强

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培训项目不能贴近“双师型”教师教育的实际需要, 培训方式单一, 重理论讲座, 联系实际少;另一方面, 虽然有明目较多的培训机构和项目, 但一些培训项目与“双师型”教师发展缺乏有机联系, 未能提供富有针对性的指导;此外, 由于培训经费有限, 特别是县市一级缺少专项经费, 影响了教师参加“双师型”技能教育的积极性。

( 三) “ 双师型” 教师教育、 培训机构较为滞后

具体表现在, 一是课程类型过于单一, 专业化程度偏低, 重理论, 轻实践;二是硬件设施更新不及时, 现代化教学设备匮乏, 图书资料短缺, 远程教育手段匮乏, 教师知识结构不能与“双师型”教师教育有效衔接。 以甘肃省为例, 目前, 中职学校能够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与专业需要建立相应的功能教室或信息化专门的教学系统的比例尚不足50%, 除依托部分高校成立师资培训机构外, 针对中职教师教育、培训的机构数量不足, 专业化水平也有待提高。

三、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建设的有效路径

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建设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等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和合作。 其中, 特别要发挥省级政府层面在区域中职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利用财政补贴、公共政策和行政指导等具体的方式引导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建设;同时, 企业应当承担积极的社会责任, 主推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建设, 同时在联合互助过程中寻找共赢的具体措施; 中职学校则要发挥主动性, 经济创造良好的微观环境, 促进“双师型”教师建设的有效性。

(一)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政府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至为重要, 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规划性。 政府主导的积极作用不仅体现在可以有效助推区域内“双师型”教师教育工作的创新氛围和长效机制的建立, 形成多方位、立体式的“双师型”教师教育工作局面, 更体现在对“双师型”教师教育工作的质量督导和评估检查等方面, 逐步形成中职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强的良性互动机制。政府可以根据有关规定和中等职业教育特点, 健全职业院校教师准入等机制, 逐渐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可以政府为主导, 推进中职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 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可以设立“双师型”教师专项补贴, 引导中等职业教育科研教研队伍建设, 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要求政府职能从角色定位、权力边界和治理方式等方面都需要适应历史时期加以转变, 将其角色由教育提供者转换为教育质量的保证者, 在资源配置方面, 更多地引入市场机制, 而其导向和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宏观调控活动而非直接管理来实现, 这样既有利于政府参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有效性, 而且有利于调动中等职业学校的积极性, 实现良性互动。

(二) 构建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的有效合作机制

通过“校企合作”来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 是德国、澳大利亚以及新加坡等国家的成功经验。“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也逐渐在我国由理论探究发展为实践探索, 以“校企合作”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为保障培养“双师型” 教师在国家政策层面也已经予以明确。构建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的有效合作机制, 需要突破中职学校和企业双方“兄弟式”的合作模式, 在政府的主导下, 构建“政府—学校—企业”三方相互信任、共同合作、职能分担的科学模式。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政府、学校、企业应当合作、协商、谈判, 以更好地提供产品或服务。 一方面, 政府应发挥宏观管理和监督职能, 促进合作机制的有效运行。另一方面, 中职学校应丰富与企业合作的具体模式, 采用“走出去”和“引进来”想结合的方式, 通过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及与企业合作办学, 为企业和社会用人单位提供“订单培养”等模式, 与企业形成良性互动, 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质量。 同时, 制定合理可行的实施办法, 扩大能够满足实践教学和培养技能型人才需要的兼职教师规模, 构建二元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企业可以通过与学校的直接沟通与合作, 在承担社会责任, 促进“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同时, 为中职学校提供实习场所和设备, 接收中职学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 获得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才, 增强竞争力。 可以说, 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的有效合作机制的建立, 是“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有力保障, 也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实践层面, 也已经有了成功的范例。 作为民族地区的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 就在政府主导下, 与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 主要内容涵盖帮助制定甘南藏族自治州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规划、 专业设置、培养培训、中层挂职、资金支持等方面。 同时, 以委派教师培训和学生培养为受援重点, 计划自2014年起3年内累计培训教师、 中层挂职共300人次, 目前已挂职、培训67人。

(三) 中职学校:营造有利于 “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微观环境

中职学校应通过政策引领、评价机制改革等各种策略, 营造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微观环境,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效果和进度, 这是广大中职学校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的主要载体所必须承担的责任。根据不同中等职业学校的不同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定位, 具体的举措可以因校而异。 但整体来看, 如下四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具有较大程度的普适性, 值得大胆尝试并在实践中改进完善。 一方面, 应依托有关高校积极开展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 鼓励教师在职学习, 培养造就一批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学名师和教育专家, 这不仅有利于理论素养的提升, 而且有利于实践技能的促进, 并在整体上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另一方面, 要扶持、鼓励教师的培训工作, 优化知识结构, 提高专业技能, 这也是教师在职进修、培训的主要方式, 效果也较为明显。此外, 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 应该创新办学模式, 克服地域等不利因素, 大力推进与东部地区职业学校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 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可行性的学科专业开展联合招生、合作培养, 不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而且可以在双方的合作交流中通过教师队伍的互派、学习、联合科研等具体形式, 强化师资队伍水平。 最后, 中职学校还应该构建促进本校“双师型”教师发展的评价机制, 与职务晋升、表彰奖励和教师聘任等有机结合, 有效调动教师完善自身知识、能力结构, 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规模, 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职称、学历、知识和技能结构。

摘要:本文在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从教师个体层面和师资队伍整体层面进行两维理解的基础上, 结合培养实效性不强以及教育、培训机构较为滞后等制约欠发达地区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普遍性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政府—企业—学校”等多种力量共同参与、各司其职的多方位、立体式“双师型”教师建设格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企业承担积极的社会责任, 中职学校创造良好的微观环境, 共同促进“双师型”教师建设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教育,双师型,内涵,培养路径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 2014.

[2]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 [Z], 2014.

[3]曹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措施: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3) .

[4]李霄鹏.德国职业教育师资专业化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 2011 (1) .

上一篇:如何培育下一篇:保障体系建立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