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2024-06-11

浅谈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精选8篇)

篇1:浅谈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附件1:

甘肃省2013年中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案例评选

类别: 论文类 市州报送编号:

题目: 浅谈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姓名: 张月花 单位: 武威 市 古浪 县(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学校 联系方式: ***

浅谈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张月花

武威市古浪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武威 733100 【摘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以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文章从中职学生的特点出发,以学生为本,结合我校德育教育的实际做法,探索出了适合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德育常规管理,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过程管理,每一位教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采取有效的途径,务实高效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以培养大批家长满意、企业中意、遵纪守法,适应社会的现代劳动者。

【关键词】:德育教育;中职学生;过程管理;行为习惯;有效途径。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改革的新时期,加强职校德育工作,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尤为重要。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也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这就要求职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须紧握时代脉搏,从职业教育特点出发,以学生为本,探索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思想道德教育途径,提高职业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德育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也决定着所培养学生的素质高低,劳动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大小。中职学生不仅没有过重的学习负担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思想活跃。如果不想方设法地把学生的过剩精力引导到学习能力、品德素养、行为习惯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上,就容易出问题。这就要求中职教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采取有效的途径,务实高效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以培养大批家长满意、企业中意、遵纪守法,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型劳动者。

1.以人为本,彰显“人性化”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德育教育应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目标,要用爱心、关心、耐心、平等心温暖学生,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这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不高,学生心理上往往缺乏自信。学生往往因文化课成绩不好而无奈地选择中职学校,致使学生进校后思想情绪不稳定,极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堕落思想。所以,教师要实事求是地承认和对待他们的缺点,对学生的错误要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切忌就事论事,简单粗暴。牢记一次错误正好是一次教育的契机,既要纠正其错误,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教育,及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将人生观和专业思想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并结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教育同步进行。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国家教育结构的调整,使学生了解相关职业教育的政策与发展动态。帮助他们树立学好专业课,掌握一技之长的信心;其次要讲明职业教育在科教兴国、振兴经济,提高全民素质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明白读中职与普高一样大有前途。因此,我校按照国家的政策和法规,倡导“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以“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主题演讲或主旨班会等方法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学校上下要形成合力,加强德育常规管理。

全校教职工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担负起德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形成全员参与,言传身教的作用。我校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两名班主任,并且不分正负,共同负责,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向,只有这样对加强德育常规管理才更有好处。另外在每周的班会课上,班主任都召开民主班会,让学生畅谈上周的得失,班主任根据学生所反映的思想波动情况及本人平时的了解,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对进步的学生进行肯定表扬;对存在消极思想的学生进行批评引导。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思想上有深刻的认识,在进步中成长。

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德育过程管理。

3.1.将常规的养成教育融入到平时的班级管理中。

我校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成立了“绅士班”和“淑女班”,努力让每一位男生都成为绅士,让每一位女生都成为淑女,使学生养成彬彬有礼、礼貌待人、勤于动手、勤于思考、勤于劳动的好习惯。

3.2.建立规范的管理激励机制。

首先,根据教育厅制定的中职学校学生的文件精神,制定常规的《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课堂常规》等,并对照标准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按照“低起点,低坡度,低难度”的原则,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抓起,强化组织纪律观念教育;贯彻常规从小事抓起的思想,控制好学生的到校、课上、课下、放学、课间活动等日常情况下的言行举止,注意每一个细节,力争做到管理精细化。从严要求并正确引导学生,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学校还同步把企业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做好铺垫。其次,建立激励机制。出台奖学金、助学金方案,以及进步学生奖励条例等,及时组织各种奖励发放仪式,给每个学生都创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强化其意志力。再次,学生活动常规化。我校学生每天下午放学时都要进行集会,值周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法纪教育,引导学生成长为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然后学生还要在文明监督员的监督下进行宣誓:“品行端正,学习主动,身心健康,习惯良好,尊敬师长,孝敬父母;讲文明语,做文明事,当文明人;文明礼仪,从我做起,规范行为,厉行监督;学雷锋,树新风,讲文明,见行动等等,从各个方面进行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扎根在每个学生心灵深处,并落实在行动上。

4.注意心理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4.1.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一个人只有心理健康,才能品德高尚。中职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心理困惑或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用适合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育方法,做细致耐心的思想工作,如当面谈心、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手段,范围也不能只局限于师生之间,还应包括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学生与企业之间等等,这样学生的思想活动才能被家长和教师掌握,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才能有的放矢,才更切合实际。

4.2.利用各种活动实施德育教育。

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之一。我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如乒乓球、篮球、跳绳比赛、趣味运动会、行为规范板报设计等团体比赛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协作精神;通过单项比赛,如绘画、书法、卡拉OK等,提供学生发挥特长的舞台,提高其能力,增强其自信心,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还使他们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进一步规范了他们的行为习惯。

4.3.开展感恩教育。

开展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知道并非自己得到的都是理所当然的,要懂得感恩和回报,成为有情有义、有爱心的人。鉴于此,我校定期进行感恩教育,通过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演讲比赛、书信大赛等活动,使其认识到亲情、友情的珍贵,懂得珍惜一切,感恩一切的给予,以求将来去回报他人、家庭和社会。并且以“学雷锋,树新风”为契机,以“讲文明,见行动”为导向,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4.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离不开的空间。把校园文化建设当作德育建设的一种隐性投资是必要的。因此,我校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用名人画像、名人名言、箴言警句、礼仪常规、学生优秀作品展板等,如“妈妈的唠叨响耳边,老师的教导记心间”、“育我强健体魄,养我浩然正气,修我高尚品德”、“调适情绪,掌控未来”、“今日适应学校,明日适应社会”等等对学生进行润物无声的德育教育。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因此,掌握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中职学校学生德育工作,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深入爱国主义教育,正确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和良好品质,为培养好新时代的合格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周轶佳.加强礼仪教育,提高中职生思想道德素质[d].四川师范大学.20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李静.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浅探[J].中国职业技术学校教育,2009,(24).[4]张良才.礼教传统与当代青少年的礼仪教育[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

(二)[c].2009.

作者简介: 张月花,女,生于1981年2月18日,于200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在古浪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任教,中学二级教师。曾获得“县级优秀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奖励。通讯地址:古浪县古浪镇新苑社区

733100

电话号码:***

篇2:浅谈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双柏县职业高级中学

侯群丽 双柏县妥甸中学

鲁中清

【摘要】目前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冲击、家庭环境的影响、个人素质修养的差异及学校礼仪教育的不足等因素,出现了某些中学生礼仪行为不文明的现象,特别是中职学生的礼仪不符规范尤其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难点。加强中职学生礼仪教育事不宜迟。学校和有关部门应齐抓共管,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其礼仪教育,提高中职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社会输送较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生;礼仪教育;重要性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但是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冲击、家庭环境的影响、个人素质修养的差异及学校礼仪教育的不足等因素,这对学校的礼仪教育形成很大的冲击,特别中职学生成为当前教育的牺牲品。在社会道德教育及礼仪修养教育等方面存在盲点,而中职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基石,他们的行为表现及礼仪规范是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劳动者的基本水平。可见,对中职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中职学生不文明的行为表现急需礼仪教育

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过度强调升学率,对后进生的德育工作存在缺失现象,许多中职学生行为散漫,我素我行。他们在仪表方面受社会风气影响较大,追求标新立异,男生留长发,戴耳环;女生打扮时尚,着装新潮,与中学的形象完全不符;在言行方面,随口脏话,乱丢垃圾,不遵守公共秩序,大大咧咧,争强好胜;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的中职学生无视校纪校规、行为不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看作是有个性。有的学生只是强烈地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知道尊重为何物。中职学生的缺乏教养问题,直接影响着中学生的整体素质。究其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是与初中学生的素质教育过空,质量欠佳不无关系,造成学生难以“入耳、入心、入脑”。所以职校应明确认识,把礼仪教育列入素质教育的内容,开设礼仪课,并有的放矢地将现实生活与理论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了解各类型的礼仪规范并在日常生活中严格履行,使之成为习惯。

二、中职学生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需

(一)礼仪教育有利于强化中职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

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因为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的需要。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让中职学生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而且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

(二)礼仪教育是中职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许多中职学生面临毕业就业,在校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中职学生的成长和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结果显示,那些懂得以适当的方式解决身边问题和处理生活中烦心事的孩子,其身心更加健康,而且更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更善于适应社会。戴尔·卡耐基的《成功之路》及吉米·道南与约翰·麦克斯韦尔合著的《成功的策略》都导出同一条公式:个人成功=15%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因此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在交往中获得友谊,是中职学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迫切需要,也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功地走向社会的迫切需要。中职学生如能掌握基本礼仪规范及知识,掌握基本的交往技巧,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等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中职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为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自觉地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就被人们认识为“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他就会被该社会中的人视为“警世骇俗”的“异端”,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社会就会以道德和舆论的手段来对他加以约束。

中职学生处于向成人过度的阶段,他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然而中职学生的接人待物的方式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一个具有良好的礼仪素质的人,在交际活动中总能恰当地处理好各种关系,懂得尊重他人,举止得体,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从而迅速融入社会,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相反一些基本礼仪素养的人,经常会无意中得罪人,处处碰壁,从而面临职场困境。因此对中职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让其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不仅满足中职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培养中职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得到更多的成功机会。

三、多种方式相结合,将中职学生礼仪教育落到实处。

(1)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制定系统的中职学生礼仪规范,并将其纳入学生综

合素质评价中,同时将其列入学生品德考核制度。

(2)学校在人文素养课中开设中职学生礼仪修养课程。首先 开设专门的《中职礼仪修养》课,对中职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的教育。课堂教学是系统学习训练的良好途径,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有机结合,既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事实上受过良好礼仪教育或礼仪行为训练的人,无论是内在素质还是外在行为方式,都与缺少训练的人截然不同。目前我国大多数中职学校的礼仪教育仍是一片空白,礼仪教育处于德育的边缘地带:一方面多数德育工作者对礼仪教育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礼仪教育处于德育的盲区;另一方面在我国高校开设的课程中,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但基本不涉及交往礼仪问题,不进行相应的礼仪教育。结果礼仪教育普遍空缺,部分学生甚至认为,上学与礼仪问题不沾边,学好专业知识就行。所以加强礼仪教育首先必须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

(3)通过校园各种媒介形式,将礼仪文化融入校园活动之中,形成良好氛围。加强礼仪教育必须发挥中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例如:开展“明礼诚信”活动,制订修身计划,发挥礼仪的自律作用;发动全校师生寻找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开展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礼仪讲座等活动,弘扬文明礼貌之风,使礼仪之花遍地开放;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学校网络等媒体工具,介绍名人处世修身的轶事,推动学校的文明建设。

(4)积极开展礼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交际中亲自体验到拥有礼仪知识、技能的成功感受,提高自身礼仪修养。

当然,中职学生礼仪素养的提高,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大力配合才好。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社会心理学(第10版)(美)泰勒,佩普劳,希尔斯著,谢晓非 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社会心理学:第十版(上下册)(美)巴伦,伯恩 著,杨中芳 等译 华东师大出版社

[3]、日常关系的社会心理学

史蒂文·达克

篇3:浅谈中职隐性德育的实现途径

一、中职隐性德育的内涵及特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善于隐藏教育的真正意图。”[1]隐性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正常教育计划之外的教育活动、文化、规章制度、人际关系等教育方式, 促使学生在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上做出调整与改变, 并最终达成某种隐性的教育目的教育过程。现有的德育经验表明, 无痕迹的、隐性的德育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也更容易对学生的言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显性德育相比, 中职隐性德育具有显著特点。一是广泛性, 即隐性德育往往渗透在教育的各个方面与各个环节, 可以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 也可以是案例教育与活动教育;二是易受性, 即隐性德育以更加温和、人性化的手段无形中给学生施加影响, 这种形式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三是潜藏性, 即隐性德育总是通过各种方式与手段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教育的影响与感召, 而这种影响又往往是不容易发觉的;四是主动性, 即学生在接受隐性德育的过程中往往能根据自身特点与差异做出调整, 这表明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接受隐性德育的影响。

二、中职隐性德育的实现途径

(一) 人格感召

一是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2]。中职生因学习基础较差、认知能力有限, 往往存在自卑、叛逆的心理, 如果教师不防微杜渐, 那么这种心理很可能会在班级乃至学校中蔓延开来, 从而一传十, 十传百, 并最终破坏整个学校的学习风气。这时, 学校应该让全体教师正真做到教书育人、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标准;班主任教师及其他任课教师应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 让学生从心里佩服教师、信任教师, 敢于与教师分享成长中的悲伤与喜悦, 从而转变学生的不良言行。

二是给学生树立好榜样。班杜拉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3]观察学习是中职生学习的基本形式。所以, 一方面, 班主任教师应该重点观察问题学生, 解决好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 以无形的言行影响其思想, 使其将主要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另一方面, 班主任教师应该通过安排座位、兴趣组等形式, 促成问题学生向学优生学习, 并以学优生为学习榜样的稳定模式。

(二) 行为暗示

一是建立自信心。从年龄上看, 中职生正处在青春期, 这个阶段是人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 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职生的身心发展具有显著的两极性, 即容易朝着事物的一个极端发展, 主要表现在情绪情感上。一旦中职生遭受了中考的打击, 他们就很容易一蹶不振, 或自暴自弃, 这对中职生开启中职学习有害无利。所以, 教师应该找准每个中职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 对症下药, 或采用自我暗示, 或采用深呼吸的方式, 重新构建中职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二是开发学生潜能。一些中职生在语言的学习上有天然的能力, 一些中职生则在动手能力上天赋异禀, 这意味着每个中职生都具有自身的发展优势和潜能。所以, 教师应该根据中职生的现有学习基础, 有区别地进行教学, 并在教学中发掘学生的潜能, 促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优点, 从而完善自身职业规划, 并加强自身道德素养、提升政治水平。

(三) 情感沟通

一是加强课堂教学的沟通与交流。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影响下, 启发式教学成为教育的主流。在开展德育工作中, 教师也应该恪守师生平等的原则, 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一方面, 教师应该通过服饰、身体语言、声调等隐性方式完善课堂教学, 加强师生的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 以提问、角色扮演、课题调查等方式观察学生动态, 从而起到间接交流的目的, 并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对教育教学做出适当调整与改善。

二是定期开展家访活动, 了解学生最新动态。德育的实现主要依赖于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四个方面。教师的德育范畴则主要是围绕着学生的学校表现而进行的, 这种德育难免有失偏颇。所以, 班主任教师应该定期开展家访活动, 从侧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个性特征及行为表现, 逐渐完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体系, 为隐性德育工作奠定基础。

三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学校, 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一环。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还有利于完善学生人格,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引导中职生广交朋友, 以过来人的身份向学生传授经验, 让学生热爱老师及教师的教学,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这样, 教师可以借此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而学生可以从中学得知识与经验。

(四) 环境熏陶

一是完善校园硬件设施。硬件设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热情与积极性的维持与提高。所以, 中职院校应该将学校的硬件设施提高到与办学理念、教学方法同等重要的地位, 并积极改善现有的教育教学设施。

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如果说校园绿化、校园硬件设施是校园的有形环境, 那么校园文化就是一个校园的无形环境, 这种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创造出完善的学习氛围, 并在无形中引导着学生不断探究、不断进取。所以, 中职院校应该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 让中职生在文化的熏陶与感染下, 自觉改正之前的错误, 并不断向优秀靠拢, 从而提升自身素养、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隐性德育就是教育者通过无形的感染与熏陶的手段促使受教育者的言行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的过程。在落实隐性德育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着力发掘其实现途径, 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改聪.中等职业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开发研究——以重庆市X中等职业学校为个案[D].西南大学, 2014 (4) :11-12.

篇4:浅谈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途径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根据中职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调控和适应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心理状态和素质,是摆在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生理处于少年向青年的转化时期,学习由义务教育转向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转向以就业为主,学生面临诸如学校教育、人际交往、就业竞争等多方面的挑战和压力,如得不到很好地调适,就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感较强,自尊心不足

中职学生大多数是升学考试失败或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有不同程度的挫折经历,加上社会上一些人长期以来对中职学生存在严重偏见和歧视,中职学生几乎成为“差生”的代名词,学生心理压力较大。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面对相对陌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训练难免会感到束手无策、困难重重,因此自暴自弃,整天无精打采,对事情不感兴趣,自卑感较强。

2.人际交往障碍

进入中职学校,学生面对的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内心迫切渴望与人交往,广交朋友,宣泄情感,但他们主动性不强,且缺乏人际交往的知识与技巧,在实际交往中,存在着以自己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念要求他人的情况,对他人的优点难以认同,不能真诚地赞赏别人,对他人的缺点又过分在意,难以容忍,往往易引发人际冲突。

3.情绪调控能力较差

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情感丰富,情绪富于变化,好奇心强,容易感情用事,缺乏冷静思考,不能明辨是非;情绪波动大,高兴快乐时兴奋过头,挫折悲伤时抑郁消沉,情绪控制能力差,易冲动。

4.盲目追求个性发展

中职学生由于原有的学习基础差,对学习无兴趣、无目标、无动力,对所学专业冷淡,精神无所寄托,其行为由紧张压抑转为标新立异,盲目追求个性发展,表现为奇装异服、寻求刺激、蛮横任性、目空一切、争强好斗。

二、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方法,促使其在实际生活中达到自我心理调控的目的。

结合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笔者认为,对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职学校建立较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中职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补充。心理咨询室的功能,是为了帮助学习、生活遇到困难或困惑的学生。对前来咨询的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人格、行为、能力和健康等方面的心理测试、检查,立为个案研究,为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累资料;也可以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关注学生个人的深层心理因素,通过咨询老师与咨询学生建立轻松自然融洽的关系,消除学生的思想顾虑,做好个性心理调整;还可以实现校园信箱和网上交流,定期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准确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为学校宏观科学的决策和管理、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提供动态的监测手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因材施教,使心理教育科学化。

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心理辅导老师的事,更是教师、学校、全社会的责任。学校中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最多,对学生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学校要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可以借鉴心理卫生和发展教育代替心理咨询技术,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帮助学生解决在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

在实习实训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实习实训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心理调适,克服不利于就业的心理倾向,正确对待职业选择和职业变化发展,培养职业兴趣、爱岗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环境给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培养学生品德、陶冶学生人性、完善学生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学校应不断地美化校园环境,改善教育教学设施,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根据专业设置的需要,建立社会实践和实习基地,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重视校园教育阵地建设,多出反映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校报、黑板报、宣传栏,利用校园广播站、网站、电视台等媒体优势,充分发挥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功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组织各种有益心理健康的比赛、表演及中职生社团等活动,使学生在学校既能感受到校园的温暖、学校的关怀,又能促使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增进交往,增强自信,积极调整心态,完善自我,进而明确自己的生活目的、生活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必须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其中学校和家庭在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影响极为深远,所以学校在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当充分加强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形成既能发挥各自特长又能相互补充的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据调查,相当一部分中职生家长缺乏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教育方式不科学,有的简单粗暴,有的溺爱娇纵,有的放任自流,这些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建立真诚、和谐的关系,对学生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家长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心理成长过程,改变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用自己模范的言行影响和教育子女,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家庭环境,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篇5:浅谈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出现了多元化和不确定性,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探索一条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一项艰巨任务。

在选择教育途径时,首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扬教育民主,听取学生的意见,充分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其次是坚持正面说理教育,发挥榜样、模范作用,为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铺好路。

一、将学科育人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德育的因素蕴含在各门学科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抓住各科教材的主旨,体情察意,洞幽探胜,把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渗透到各门学科中。

近年来,随着德育的内容日益丰富,德育途径不断创新和发展。在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中,我们深入贯彻教学改革的思路,重点在课程设置的制度化、教学内容的系统化、课程建设的规范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化上下功夫,积极抓好品德和基本理论的教学。依据各科教材的内容,教育学生理解马克思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信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打牢根基,提高道德素养,使教学主阵地、主渠道的德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搞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丰富了实践学生知 1

识,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取得了巨大的收获。其次还充分利用社会教育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参观学习各种专题展览,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

二、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教师从事的教育实践是一种道德实践。教育本身就具有深刻的道德内涵,教育这种以人为主体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以对人性善恶的认同为逻辑前提的。尽管古今中外教育家对人性善恶的缘起说法不同,但都坚持认为人在合理的教育环境中是可以弃恶从善的,教育是教人弃恶扬善的活动。教师的道德素质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会全面地展现在他的专业活动中,全部显示在学生的面前,成为影响学生和教育学生的现实力量。教师可以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就自然的、率真的表现自己的风范,不是靠说教和强制,而是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就产生了教育的效应,而且那些价值导向、情感陶冶、意志磨砺、自我示范,统统都融入“无言之教”中,这种人格魅力可以说是最珍贵的资源和最有用的手段。而这些要想在德育教育中发挥充分的作用,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模范言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注意身教、无私奉献、廉洁从教、积极向上,才能为人师表。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育人。

在中专阶段,学生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自我行为的辨别能力,通过学生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无不是学生德育的又一新途径。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育人。我们成立了学校团支部主办的“校园之声”广播站,围绕爱国

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开设了“新闻小摘”、“优秀作文”等栏目进行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围绕“心中有他人”这个主题,开展了“我是小主人”系列教育活动。围绕“心中有集体”这个主题,开展了争创先进班集体、争创文明寝室和争当星级学生等活动。通过重大节日等活动,通过听、看、访、想等方式,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祖国的信心。

开展模拟教学活动,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利用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针对职业道德课的特点,设置招聘会场,让学生亲自感受竞争的激烈性。开展各种专题的辩论会,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认识水平。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取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即兴演讲,查阅资料提出问题,自学后回答问题,讲故事,谈体会等多种形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学知识、长技能、练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营造诚信教育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不同角度营造氛围,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通过现实生活中生动的事例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争论,引发学生产生内心震动。

2.充分利用黑板报、教室标语作为宣传阵地,着力营造诚信教育的氛围,感染学生,使学生关注诚信教育。如组织学生出版“诚信专刊”,阐述诚信的含义,列举诚信的事例,对涌现出来的诚信人物加以表扬。

在班内张贴“诚实守信,立身之本”,“取信于民,方可得天下”,通过这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关注诚信教育。

3.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广播等形式,给学生设置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行为训练使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诚信观念。

五、构建网络,形成合力,发挥集体育人作用。

构建网络,形成合力,由单渠道平面式教育转化为多渠道立体式教育是我们的目标。我们通过学校、社会各种教育力量的有机结合,沟通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之间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德育的整体育人作用。

由此,我们十分重视与家庭教育接轨,利用家访和家长会,取得家庭教育的一致性。通过家长会,宣传德育的重要意义,让家长参与考核评价。建立“家庭考评制度”,注重家长联系的反馈性。同时,我们定期请到公安局的民警、相关单位的负责人给学生讲课,把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有机整合,达到提高学生德育的目的。

篇6:浅谈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职校中坚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形成一定的目标,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作 者:黄官祝 作者单位:潍坊市工业学校,山东昌邑,261300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35)分类号:G633关键词:中职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篇7:浅谈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摘 要:中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中职德育工作的特殊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德育教育的内容从简单政治思想教育向学习思想、职业理念、学习态度与方法、就业思想等多方位扩展。全面的德育工作是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职 德育教育 学习态度 就业思想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主体在发生变化,之前的中职生大部分为初中学习优秀、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而现在的中职学生大都是学习成绩较差、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工作便非常重要。良好德育工作的开展,将有助于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人生导向,将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

对中职学生的教育,特别是综合素质的.教育,是中职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综合素质教育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思想教育

思想方面的教育,包含政治思想教育、学习思想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

1.政治思想教育

政治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这些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实际上对这方面的教育却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中职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学习压力也不大,就业压力在毕业前也很难有切身感受,这些决定了他们在校学习期间处于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容易影响他们没有定型的思想。在这样的状况之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相对来说就尤其显得重要。

2.学习思想教育

中职学生的学习思想比较盲目。入学之前,他们可能对所学的专业没有什么了解,入学之后的短时间内,也很难做到深入了解,容易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可通过提前开设相应职业概论课程、进行相关职业介绍等措施,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理念,提高他们学习职业技能的兴趣,引导他们学好、学精本专业。

3.职业道德教育

中职学生普遍有一种比较散漫的习气。低年级还好一些,越到高年级,风气越容易散漫,发展成为两个趋势,一是心中无集体,班级形若散沙;另一个是小集团主义,把集体等同于小集团。更有甚者,拉帮结派,无视校规。

对学生的纪律观念教育应从入校开始,结合职业道德学习,引入企业文化,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社会公德和组织纪律的理念,也就是通常说的先做人、后做事,为他们将来就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学习态度教育

学习态度教育和学习思想的教育是有联系的。现在普遍的现象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因此,中职学校教育在教会学生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样学”,为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1.为什么学

教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方向。从大处讲,为祖国的发展而学,从小处讲,为自己而学。要让学生明白,所谓“大处”、“小处”二者是不矛盾的。只要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做人、做事,自己的发展也就是为国家做贡献,自己合乎社会准则的发展给自己带来利益同时也必然会给国家带来利益。应该鼓励学生做这样人,把远大的理想和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前途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2.学什么

对于年龄较小的中职学生来说,他们的意愿和兴趣还处于一种可塑性很大的阶段,也就是说随意性比较强,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的引导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学校和教师要明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通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改革等具体措施,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

3.怎样学

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是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在学习方法上的引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结合岗位要求,制订明确的培养方案,营造真实职业氛围,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让学生在职业岗位背景下学习,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学的大前提;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是让学生知道怎样学的具体实现。

三、就业思想转变的教育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学生毕业后异地就业是普遍现象。中职学生毕业时大多在20岁以内。这个年龄阶段的毕业生,虽然已经离家上学三年或四年,但独自在外,尤其是独自到人生地不熟的城市去闯荡却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要教育学生将眼光放远一些,着眼将来,要有面对外面大世界的信心和勇气。不要简单以地域、企业类型、工资待遇高低来确定就业范围,而是以是否能更好地锻炼自己、学习技术和创业来确定如何就业。要教育学生,无论在哪里,只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好好学习,都会有成绩。

篇8:浅谈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全面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呢?现就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简单谈谈。

一、与家庭教育接轨, 端正家长观念, 做到家校共育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多, 很多中职生的父母外出打工, 对孩子缺少管束, 加上隔代的溺爱, 使孩子变得自私、缺乏同情心、大手大脚、好吃懒做、不思进取, 怕苦怕累, 经受不起大的挫折, 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缺乏责任意识, 这给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增加了难度。再加上中职生的中考成绩普遍在普通高中分数线以下, 由于社会上某些人的认识偏差, “职高无用”论使中职生厌学情绪普遍高涨。大多数学生家长对于孩子有些失望, 认为考不上重点高中, 考不上普通高中, 上职高没有什么前途, 选择职高实在是无奈之举。所以家长在教育方面便更加不重视与学校沟通。

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 是中职学校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学校能否与家长进行良好沟通是实现这一途径的关键。中职学校的“问题学生”比较多, 与“问题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与家长沟通, 要使家长明确对孩子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端正他们的教育观念, 增强他们教育孩子的信心, 从而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二、重视信心、理想教育, 端正学生思想, 鼓励自我成长

从中职学校学生现状来看:由于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是上世纪90年代初出生的, 他们是在蜜缸里泡大的一代, 经过了普通高中的层层筛选, 来到中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素质等方面普遍低于普通高中生。在他们身上有很多的不良行为:上课吃东西、玩手机, 碰到老师熟视无睹, 乱扔垃圾、出口成“脏”、旷课、逃学、聚众斗殴等现象非常普遍。这给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增强了紧迫感。而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没有成就感, 自认为上职高低人一等, 以致于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堕落心理。因此加强对中职生的信心和理想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短处看人, 世间无可用之人;从长处看人, 世间无无用之人。”作为教师, 应该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通过赏识教育, 鼓励学生重新燃起对人生的自信之火, 学会做人, 砥砺品格。通过教育, 要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的成功, 首先是做人的成功。做一个成功的人, 首先应从培养自身的良好道德品质入手。通过教育,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应该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应该树立职业理想, 并朝着理想去奋进。

三、发挥课堂教学和实训实习的主导作用

1.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

道, 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和本质要求。教师应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中职学生生活, 尊重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注重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通过德育课的教学, 让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学会用道德和法律去约束自己的言行。教师还应该多组织一些体验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 达到潜移默化,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 其他课程教学也应该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要根据不同课程教学的特点,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民族团结的教育;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进行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精神的教育;进行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的教育;进行敬业、乐业和创业精神的教育。各学科教师要认真落实本学科的思想道德教育任务要求, 结合各学科特点, 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

3. 发挥实训实习的思想道德教育作用。

实训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环节, 也是对中职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要结合实训实习的特点和内容, 抓住中职学生与社会实际、生产实际、岗位实际和一线劳动者密切接触的时机, 进行敬业爱岗、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进行职业纪律和安全生产教育, 培养中职学生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增强中职学生讲安全、守纪律、重质量、求效率的意识。

上一篇:上海执业药师考试成绩查询下一篇:乡镇卫生院院长竞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