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学

2024-05-13

植物营养学(通用8篇)

篇1:植物营养学

实验:过磷酸钙中有效磷的测定

实验学时:3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过磷酸钙与重过磷酸钙均为水溶性磷肥,所含有的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不仅是水溶性的速效磷,也有一部分为不溶于水但能被柠檬酸提取的磷。测定其有效磷的含量对评定肥料品质、合理施用磷肥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过磷酸钙中有效磷的测定方法,理解影响过磷酸钙中有效磷变化的因素。

二、实验内容

(1)用2%柠檬酸浸提过磷酸钙,制备待测液。(2)用钒钼黄比色法定量测定,并计算出过磷酸钙中的有效磷的含量。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用2%柠檬酸浸提过磷酸钙(或重过磷酸钙)中的有效磷(其中包括Ca(H2PO4)2·CaHPO4和游离H3PO4),浸出液中的正磷酸盐利用钒钼黄比色法定量测定。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本实验采用集中授课形式;2人为1组,共同完成实验操作。

五、实验条件

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振荡机、电子天平、容量瓶、小漏斗、三角瓶、滤纸等。试剂:(1)50mg/LP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05℃烘干的磷酸二氢钾KH2PO4(AR)0.2195g溶于约400ml蒸馏水中,加入25ml 3mol/L H2SO4,定容至1L,即为50mg/L的标准溶液,可长期保存使用。

(2)2%柠檬酸溶液:称取20g结晶柠檬酸(H3C6H5O7·H2O,AR)溶于水中,定容至1L即可。

(3)3mol/L H2SO4:量取浓硫酸166.7ml,用蒸馏水稀释至1L。

(4)钒钼酸铵显色剂:称取12.5g(NH4)6Mo7O24·4H2O(钼酸铵)溶于约200ml水中。另将0.625gNH4VO3(偏钒酸铵)溶于150ml沸水中,冷却后加入125ml浓硝酸,再冷至室温。然后将钼酸铵溶液缓缓倒入偏钒酸铵的硝酸溶液中,随倒随搅拌,最后用水稀释至500ml。

六、实验步骤

1.称取通过100目筛孔的过磷酸钙样品0.5~1.0000g于150ml三角瓶中,加入2%柠檬酸溶液50ml,用橡皮塞塞紧瓶口,振荡30min,立即用干滤纸过滤,最初7—8ml滤液弃去。2.吸取清亮滤液1~5.00ml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约35ml,准确加入10ml钒钼酸铵显色剂,定容、静置30分钟后用490nm波长,1cm光径比色皿在光电比色计上进行比色(以空白调节比色计吸收值为零点)。

3.标准曲线的制备:吸取50mg/L(ppm)的P标准溶液0、2.5、5.0、7.5、12.5、15.0、20分别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35ml,准确加入10ml钒钼酸铵显色剂,定容,15~20min后用490nm波长、1cm光径比色皿在光电比色计上比色。以吸收率为纵坐标,五氧化二磷的浓度(mg/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结果计算:P2O5%=A×显色体积×分取倍数/m×10×100×2.291 A:从标准曲线查得待测液中P2O5浓度mg/L; m:样品质量g; 10:将mg/L换算成g; 100:换算为百分含量; 2.291:将P转换为P2O5的系数。6

6七、思考题

静置是目的是什么?

八、实验报告

根据贵州大学实验报告的格式按时完成实验报告,特别要分析实验结果。

九、其它说明

(1)本方法显色时间较短,常温下15~20min即可显色完全。但在冬季较低温度下显色慢。

(2)根据比色时磷含量的多少,选择合适的比色波长,2~10mg/kgP2O5选用420nm,14~40mg/kgP2O5选用490nm,待测液中铁含量高而产生黄色干扰时,通常选用较长的波长如450nm或470nm。本法比色选用的波长范围为400~490nm,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波长由400nm增加到490nm时,灵敏度会降低10倍。

实验:植物全氮、磷、钾的测定

实验学时:3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在植物必需的常量元素中,氮、磷、钾的测定更为经常和重要。不论在诊断作物氮、磷、钾的营养水平和土壤供应各该元素的丰缺情况时,或者在确定作物从土壤摄取各元素的数量和施肥效应时,都经常要测定植物全株或某些部位器官中有关元素的含量。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植物中的氮磷钾的存在形态与消化的关系,掌握植物中全氮磷钾的测定方法,了解测定时应注意的事项。

二、实验内容

(1)植物样品的消煮—待测液的制备。(2)植物全氮的测定(半微量蒸馏法)。(3)植物全磷的测定(钒钼黄吸光光度法)。(4)植物全钾的测定(火焰光度法)。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一)植物样品的消煮(H2SO4—H2O2法)方法原理植物中的氮磷大多数以有机态存在,钾以离子态存在。样品经浓H2SO4和氧化剂H2O2消煮,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有机氮和磷转化成铵盐和磷酸盐,钾也全部释出。消煮液经定容后,可用于氮、磷、钾等元素的定量。

本法采用H2O2加速消煮剂,不仅操作手续简单快速,对氮磷钾的定量没有干扰,而且具有能满足一般生产和科研工作所要求的准确度,但要注意遵照操作规程的要求操作,防止有机氮被氧化成N2或氮的氧化物而损失。

(二)植物全氮的测定(半微量蒸馏法)植物样品经开氏消煮、定容后,吸取部分消煮液碱化,使铵盐转变成氨,经蒸馏和扩散,用H3BO3吸收,直接用标准酸滴定,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指示终点。

(三)植物全磷的测定(钒钼黄吸光光度法)

植物样品经浓H2SO4消煮使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磷酸盐。待测液中的正磷酸与偏钒酸和钼酸能生成黄色的三元杂多酸,其吸光度与磷浓度成正比,可在波长400~490nm处用吸光光度法测定磷。磷浓度较高时选用较长的波长,较低时选用较短的波长。此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可在室温下显色,黄色稳定。在HNO3,HCl,HClO4和H2SO4等介质中都适用,对酸度和显色剂浓度的要求也不十分严格,干扰物小。在可见光范围内灵敏度较低,适测范围广(约为1—20mg/L,P)故广泛应用于含磷较高而且变幅较大的植物和肥料样品中磷的测定。

(四)植物全钾的测定(火焰光度法)植物样品经消煮或浸提,并经稀释后,待测液中的K可用火焰光度法测定。

②① 3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本实验采用集中授课形式;2人为1组,共同完成实验操作。

五、实验条件

1.仪器设备:

2.试剂:)硫酸(化学纯、比重1.84)、30%H2O2(分析纯)、40%(m/v)NaOH溶液、2%H3BO3—指示剂溶液、标准溶液[C(HCl或1/2H2SO4)=0.01mol/L]、碱性溶液、钒钼酸铵溶液、6mol/LNaOH溶液、0.2%二硝基酚指示剂、磷标准液[C(P)=50mg/L]、K标准溶液[C(K)=100mg/L]。

六、实验步骤

(一)消煮:称取植物样品(0.5mm)0.3~0.5g(称准至0.0002g),放入100ml开氏瓶中,加1ml水润湿,加入4ml浓H2SO4摇匀,分两次各加入H2O22ml,每次加入后均摇匀,待激烈反应结束后,置于电炉上加热消煮,使固体物消失成为溶液,待H2SO4发白烟,溶液成褐色时,停止加热,此过程约需10分钟。待冷却至瓶壁不烫手,加入H2O22ml,继续加热消煮约5—10分钟,冷却,再加入H2O2消煮,如此反复一直至溶液呈无色或清亮后(一般情况下,加H2O2总量约8—10ml)再继续加热5—10分钟,以除尽剩余的H2O2。取下冷却后用水将消煮液定量地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v1)。

同时做空白试验,校正试剂和方法误差。

(二)全氮的测定

吸取定容后的消煮液5.00—10.00ml,(V2,含NH4—N约1ml),注入半微量蒸馏器的内室,另取150ml三角瓶,内加入5ml2%H3BO3—指示剂溶液,放在冷凝管下端,管口置于H3BO3液面以下,然后向蒸馏器内室慢慢加入约3ml40%(m/v)NaOH溶液,通入蒸气蒸馏,(注意开放冷凝水,勿使馏出液的温度超过40℃)待馏出液体积约达50~60ml时,停止蒸馏,用少量已调节至pH为4.5的水冲洗冷凝管末端。用酸标准溶液滴定馏出液至由蓝绿色突变为紫红色(终点的颜色应和空白测定的终点相同)。用酸标准溶液,同时进行空白液的蒸馏测定,以校正试剂和滴定误差。

结果计算

全N%=C(v-v0)×0.041×100/(m×v2/v1)式中

C—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v—滴定试样所用的酸标准液,ml; v0—滴定空白所用的酸标准液,ml; 0.041—N的毫摩尔质量,g/mmol; m—称样量,g;

v1—消煮液定容体积,ml;

v2—吸取测定的消煮液体积ml。

(三)全磷的测定

吸取定容、过滤或澄清后的消煮液10.00ml(V2含磷0.05~0.75mg)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2滴二硝基酚指示剂,滴加6mol/LNaOH中和至刚呈黄色,加入10.00ml钒钼酸铵试剂,用水定容(V3)。15分钟后用1cm光径的比色杯在波长440mm处进行测定,以空白溶液(空白试验消煮液按上述步骤显色)调节仪器零点。

标准曲线或直线回归方程 准确吸取50mg/LP标准液0,1,2.5,5,7.5,10,15ml分别放入50ml容量瓶中,按上述步骤显色,即得0,1.0,2.5,5.0,7.5,10,15mg/LP的标准系列溶液,与待测液一起测定,读取吸光度,然后绘制标准曲线或求直线回归方程。

结果计算

全P,%=C(P)×(v1/m)×(v3/v2)×104

-式中C(P)—从校准曲线或回归方程求得的显色液中磷浓度,mg/L; v3—显色液体积,ml;

v2—吸取测定的消煮液体积,ml; v1—消煮液定容体积,ml; m—称样量,g;

104—将mg/L浓度单位换算为百分含量的换算因数。-

(四)全钾的测定

吸取定容后的消煮液5.00—10.00ml(v2)放入5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v3)。直接在火焰光度计上测定,读取检流计读数。

标准曲线或直线回归方程 准确吸取100mg/LK标准溶液0,0.5,1.0,2.5,5.0,10,20ml,分别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入定容后的空白消煮液5或10ml(使标准溶液中的离子成分和待测液相近),加水定容。即得0,1,2,5,10,20,40mg/LK的标准系列溶液。以浓度最高的标准溶液定火焰光度计检流计的满度(一般只定到90),然后从稀到浓依次进行测定,记录检流计读数,以检流计读数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或求直线回归方程。

结果计算

全K,%=C(K)×(v3/m)×(v1/v2)×10-4 式中

C(K)—从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求得的测读液中K的浓度,mg/L; v1——消煮液定容体积,ml; v2——消煮液的吸取体积,ml; v3——测读数定容体积,ml; m——称样量,g;

10-4——将mg/L浓度单位换算为百分含量的换算因数。

篇2:植物营养学

班级:2009级农业资源与环境 指导教师:何文寿 姓名:王文锋

学号:12009241821 实习时间:2010.11.05

实习地点:宁夏农垦贺兰山生物肥料有限责任公司

宁夏诺得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植物营养学实习报告

学院:宁夏大学农学院

课程:植物营养学 指导教师:何文寿

班级:2009级农业资源与环境 学号:12009241821 姓名:王文锋

实习时间:2010.11.05

实习地点:宁夏农垦贺兰山生物肥料有限责任公司

宁夏诺得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实习目的】

1.参观有机肥料厂,参观了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工艺流程,了解相关生产设备和仪器仪表的工作、操作原理

2.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进一步巩固、深化已学过的理论知识

【实习意义】

在本科专业教育中,实习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可以使我们熟悉肥料生产车间工作模式,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理解并吸收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实习地点】

宁夏农垦贺兰山生物肥料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9年,加工基地位于宁夏农垦贺兰山清真牛羊肉工业园区,距宁夏银川市西北约40公里,现有固定资产500万元,属宁夏农垦集团独资公司。公司引进日本酵素菌生物技术,依托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上海水产大学、宁夏大学、宁夏农科院、银川市水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先后开发生产了适应不同动植物需求的酵素菌系列专用肥及叶面肥、滴灌肥等。

主要产品有:酵素菌葡萄专用肥、酵素菌园林花卉专用肥、酵素菌瓜果蔬菜专用肥、酵素菌渔肥、酵素菌有机-无机复混肥、复合肥、盐碱地改良剂、绿满丰微量元素叶面肥、各类液体生物菌制剂等,产品除宁夏外,还远销新疆、甘肃、内蒙等地。

宁夏诺得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座落在美丽的塞上江南-----银川,是专门从事豆科根瘤菌接种剂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公司下设研发中心(含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咨询、售后服务)、生产部、销售部。公司拥有全套自动化生产线和先进的检测仪器,年生产豆科根瘤菌接种剂2000万亩。

主要产品有:

一、大豆根瘤菌

大豆根瘤菌的作用:

1、替代氮肥,节约成本,增加产量。

2、改善大豆品质。用根瘤菌种植的大豆中的亚硝酸(一种有害物质)含量与用化肥种植的大豆相比有明显降低。

3、增强大豆抗病性。①根瘤菌可诱导大豆产生系统抗性,直接提高大豆的抗病能力。②根瘤菌给大豆提供氮肥是在植株体内,土壤中的病原菌无法利用,从而进一步加强防病效果。

4、培肥土壤。大豆收获后,含有氮肥的根瘤会残留在地下,使土壤越种越肥。

5、提高发芽率

花生根瘤菌

二、花生根瘤菌的作用:

1、替代氮肥,节约成本,增加产量。

2、改善花生品质。用根瘤菌种植的花生中的亚硝酸(一种有害物质)含量与用化肥种植的花生相比有明显降低。

3、增强花生抗病性。①根瘤菌可诱导花生产生系统抗性,直接提高花生的抗病能力。②根瘤菌给花生提供氮肥是在植株体内,土壤中的病原菌无法利用,从而进一步加强防病效果。

4、培肥土壤。花生收获后,含有氮肥的根瘤会有部份残留在地下,使土壤越种越肥。

5、拉高发芽率。

【实习步伐】

【心得体会】

这次实验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是实习内容特别丰富,而且通过这个实习我们都得到了知识上的复习和能力上的提高。正是因为这个实习,加深了我对植物营养学这门学科的了解,同时对我们专业的发展方向有了初步认识。这次实习不但巩固了我们平时所学,也为我们日后的专业工作提供了非常实际的便利。

中国是一个缺乏能源的的国家,却又是一个最浪费能源的国家。比如人畜粪便及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假如充分利用起来的话,就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优质能源资源,但假如弃之不用的话,它就成为了一种永无尽止地污染空气污染水体污染环境的废物。再比如,现在在我们的河流中漂浮着的蓝藻,一方面说明水质出了问题,但另一方面说明那水中富有有机养分,河下的泥土沃田最好,用这样的水灌溉农田能够增产粮食。因此,假如我们能够将原本弃之不用大量流入水中的有机废物利用科学技术来进行加工生产成为有机肥料的话,不仅能够为国家节省大量生产化肥所消耗掉的宝贵能源,更重要的是能够减少污染,逐步达到净化空气、水体和保持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平衡。

由于多年来的习惯改变,现在的农民已经不再衷情于传统的以人畜粪便为主的农家肥。多年来化肥的推广和普及已经使农民习惯了施用化肥的好处:表面上的干净、施用上的方便、效果的明显、储存上的简单等等,反正在他们眼里过去那种“以粮为纲”年代中施用那种又脏又臭又吃力的传统农家肥已经是白头宫女说天宝的陈年烂谷子事啦,而现代化就是机械化加化肥化。孰不知多年化肥用下来后,其效果是一年不如一年,其用量是一年强于一年,就象人用惯了霉素,就产生了抗体,药量越用越重,药效反而越来越差,多年下来,还造成土地板结化、肥力下降及地下水的严重污染,而一旦发现后果之时,往往已成情况严重之势。

针对于此,生物有机肥料应运而生。生物有机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生物有机肥的生产能将原本有害的事物无害化,而其使用又能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使作物增产,同时还能促进化肥的利用,提高化肥利用率。我们现在所学的植物营养学主要就是与此相关的。

植物营养学是一门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学科,其主要目的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产品质量。

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初步的了解了生物有机肥的制作工艺,更多的是学到了在有机肥行业的前辈们的经验指导。比如在宁夏诺得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给我们的讲话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创业的艰难,但也得知生物有机肥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而我们的专业将来也是有很大前途的。在宁夏农垦贺兰山生物肥料有限责任公司和宁夏诺得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哪里的员工也给我们讲解了一些生产上的常识和技巧。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实习,我了解了很多日后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检验了平时所学习的基础知识,对植物营养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于我来说无疑是受益匪浅的。我相信,这次实习让我获得的经验、心得会促进我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寻找到合理的方法和正确的方向。

最后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这样的实习机会。

篇3:植物营养学双语教学若干问题探讨

在几年的双语教学实践中, 针对教材选择、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等问题进行了不懈探讨。

一、目前, 国内尚无统编植物营养双语教学教材, 教师要选择恰当的中、英文教材

选择适合课堂讲授和学生学习的教材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目前, 全国仍没有出版的植物营养双语教学教材, 导致任课教师备课难, 制作植物营养双语教学课件更难。教师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挑选适合的英文原版教材, 反复阅读。并结合中文教材和教学大纲中教学时数和授课内容的要求精心选择中英文表述, 制作出适合教学的植物营养双语课件。选择恰当的中、英文教材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如果单纯用英文原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 势必造成学生在专业知识理解上产生歧义与偏差。如果自行将中文教材翻译成英语, 难免会产生不规范的语言结构。这样教学不但不能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 甚至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 就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 进行植物营养双语教学时必须将英文原版教材和中文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采用分层教学方式

双语教学开创了以英、汉两种语言作为主要教学语言的授课和学习方式, 其中还包含着学科特殊的专业表述。这就形成了学生英语能力与学科目标要求之间的落差。这有可能影响学习者学科目标的达成。而且, 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很大, 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 势必会造成一些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授课内容。因此, 要针对实际英语水平, 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 以不同程度的教学目标进行授课。指导英语水平高的学生除掌握授课内容外, 让他们广泛查阅高水平的英语专业文献阅读。多辅导英语水平较差的同学用双语掌握授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分层次教学方式, 使英语水平差异很大的学生都在不同程度掌握了授课内容和提高了专业外语水平。

2.采用各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专业课授课时采用双语教学, 对刚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学生来说难免有畏难情绪, 所以在授课时教师必须灵活采用各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改革教学方法。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讲授方式是教学方法中的大忌。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课堂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植物营养学双语教学开课后, 我把全班同学每4~5人分在一个组中, 以后的课堂讨论都以组为单位进行商讨。每次课先用英语对上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和提问, 并鼓励同学用英语回答。课后留复习题, 让学生以每小组为单位用双语进行讨论, 最后每小组将复习题做完上交给任课教师。讲完每一章内容后, 都抽出一定时间将这一章的内容分组讨论, 各组之间要进行比赛, 胜出组将奖励给有小礼物。这样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气氛, 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 让学生在玩中掌握了知识, 在学中提高了专业英语水平。在课余, 我经常与学生交流, 了解学生是否喜欢我采用的双语教学方法。同时, 也通过调查问卷来了解学生的心声, 不断改进授课方法。

在授课时采用多媒体技术将预先精心制作的植物营养双语课件的内容展示给学生, 尤其是专业名词和基本原理都采用英汉双语表述, 并利用图片和影音资料等辅助解释, 这样借助多媒体技术信息量大, 图文并茂的优势, 就可以利用双语深入浅出地将较难的授课内容传授给学生。但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也不是万能的, 有时往往造成授课进度快, 学生思路跟不上, 或者学生走马观花, 只顾看热闹, 却没有把该学的知识掌握。所以,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和接受情况, 并及时调整授课进度。

三、学生应大量阅读英文专业文献, 课内外大胆讲英语

在进行植物营养学双语教学时, 不能只依靠授课教师阅读英文原版教材, 还应指导学生大量查阅英文专业文献。因为国外的英文原版教材如《Mineral Nutrition of Higher Plants》对植物营养原理部分阐述较多, 而对肥料尤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机肥料的性质和施用技术阐述较少。另外, 水稻和大豆是中国及亚洲地区的主要作物, 而欧、美教材中很少以水稻和大豆为例。所以, 在学习这些内容时, 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查阅英文专业文献。教师在授课前, 应提前将授课教案和复印的英文原版教材内容发给学生, 让学生提前预习将学习的内容, 并查阅和欲讲授内容有关的英文文献, 将阅读的文献做摘要和总结。学生通过提前阅读相关文献, 熟悉了相关的专业词汇并了解了该领域的国际发展前沿。这些授课前的准备工作有助于学生很好地理解授课内容, 课堂上与授课教师形成互动, 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

另外, 国内的学生学习专业课时, 没有无处不在的外语环境。农业院校的学生多数只在普通大学英语课中才讲几句英语, 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更难有人大胆、流利地说专业英语。所以, 学生在植物营养学双语学习中应大胆说英语, 搜集一些关于专业知识的英文影音资料, 这样, 学生能够欣赏到用地道的英语讲授的专业知识。学生还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组用双语讨论专业知识或成立“英语角”, 大家将各阶段学习的专业知识, 用双语自由讨论。这样许多学生都努力说英语, 其他“难于启齿”的同学在多数同学讲英语的气氛影响下也能说上几句专业英语。

尽管利用双语教学模式进行植物营养学教学还是一个“新生儿”, 双语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许不足, 但通过教师教和学生学双方互动的努力, 势必能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专业课程采取双语教学模式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 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 是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趋势。

摘要:通过几轮植物营养学双语教学的实践, 探讨了在教材选择、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课件和师资力量等关键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以期与同行相互磋商, 共同推进高校植物营养学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植物营养学,双语教学,教学模式,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丽, 陈根才, 贺蓓.推进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J].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 2005, (1) :36-38.

[2]周力.双语教学的实践和对策建议[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7 (4) :105-107.

[3]陈庆山.浅析高等农业院校双语教学问题[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5 (3) :19-21.

篇4: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植物营养学是一门研究植物生命规律的重要基础科学之一,也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营养学(Plant Nutrition)”是一门与农业生产密切联系的课程,是高等院校中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园艺学、农学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中重要课程之一。

植物营养学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该科学与其他相关科学如生态科学、环境科学、分子生物学科学、资源科学及信息技术科学等紧密结合[1],具有与多门学科互相联系、彼此交叉、互为渗透的特征。本文将从“植物营养学”这门课程的改革必要性出发,探讨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并为目前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些改革建议,旨在为这门课程的教学带来一些启发。

一改革的必要性

植物营养学这门课程的目的是阐明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各种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过程,以及内营养物质运输、植物营养学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同时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施肥手段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或者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等手段来调节植物体的新陈代谢,以此来提高植物营养,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因此,植物营养学这门课程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对于研究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和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以及农林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与完善,农林类高等院校需要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的实用型高级人才,就必须在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方面进行广泛的探索和与深入的实践[2]。为了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加深学生对植物营养学相关理论与知识的综合理解和正确掌握,增强学生利用植物营养学原理及理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更应该对“植物营养学”的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课实践教学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有用人才。

二教学现状

植物营养学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从而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然而传统的植物营养学教学受到旧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使得植物营养学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具体来讲,植物营养学课程的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课程设置过于传统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植物营养学的课程设置都是主要参考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制订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来制定的。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上个世纪的植物营养教学大纲已经远远不能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很难适应当今的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实践性人才的需要,而根据这种课程设置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很难适应社会需要。此外,大多数学校的课程设置没有地域特色、不考虑学生异同,不能体现出课程设置的层次性与多样化要求。

2教学内容落后

目前使用的植物营养学教材上的内容以理论知识居多,练习农业生产的实用知识反而不多,这些教学内容使得学生仅仅知道一些理论,无法把所学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导致对理论的掌握和理解不深刻,到了现实情况面前又不知所措。还有一些肥料生产工艺及原理是上个世纪的生产工艺,不符合现在社会的生产现状,不具有实际指导性和操作性。

3实践教学弱化

植物营养学实验课没有国家统编教材,而现有教材中的实验指导有些实验陈旧、方法落后,也没有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这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的脱节现象对实验教学有着不良影响。此外,这门课程的课堂学时过多,实践学时偏少,而且大多数的实验课和实践课只是对相关理论的简单验证,而不是有创造性的实践,这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不利,不能帮助学生利用理论进行实践创造。

4考核评价单一

从目前的各高校植物营养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来看,大多数采用笔头试卷的形式,这些试卷大多由一两位任课教师独立出卷,很难准确把握试卷的信度与难易度。甚至有的任课老师为了方便自己批改试卷,所出的大部分试题为选择题或者纯记忆性内容,缺少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的试题类型。这样的试卷容易导致学生只在考前重视对课本中植物营养学理论与知识的死记硬背,而不重视深刻领悟其内涵及其在实践农林生产中的作用,同时也很难准确检测出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不能全面评价和衡量学生的对课程掌握的程度。

三改革的措施

近几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命科学中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非常显著地促进了植物营养学科研究的高速发展。然而,就目前的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现状而言,与其他相关课程如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相比,总体来讲比较落后。为了使该门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考核方法与评价指标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关学科应该结合本校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这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以促进植物营养学的教学。

1完善课程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们对植物营养学原理与理论的认识与研究在不断地深入。随着与其他学科的深度交叉,植物营养学这门学科的内容也日趋丰富,因此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是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相关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该完善植物营养学课程体系建设,实现该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同时还要在教育理念、教学形式、教学评价、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重大改进,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2优化教学内容

社会和科技都在不断进步,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信息要不断更新,符合社会实际,而不是上个世纪的陈旧的方法,保证学生能和最新的科技和信息接触,学到真正适用的技能。此外,当今社会的新兴学科将是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课程将会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成为新兴学科的风向标。所以在设置教学内容时应该符合时代要求,将与本课程相关的其他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和交叉,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具有的极大的地域性差异,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类型、土壤类型和植物类型,因此不同地区的教学内容应该和当地独特的地域环境相结合,形成具有鲜明的、突出的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

3加强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需要建立起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且要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条件建设、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等方面,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我们应该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建立起一些能够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还应该充分利用课内、课外两个课堂,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结合起来[4]。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显著增加学生对植物营养学这门课程的感性与理性认识,认识到其在农林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从而使他们的主动性得以增强,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得以提高。另外,在具体实践教学安排方面,考虑到植物营养学实验课程与实习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联系,可以将实验与实习结合起来,进行实验实习综合实践教学,这样可以使同学们更全面地认识与掌握实验实习项目,更有利于提高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考核评价多元化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林类高等院校的植物营养学课程对学生评价还是不够全面,大多只重视学期末考试的卷面分数,而对于学生平时理解与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过程关注都不够。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综合全面评价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要求教师用发展且区别的眼光和尺度来看待和对待每一个学生。而这种发展性评价的中心问题是一定要非常重视学生学习课程的过程,非常注重与强调给学生多次考核与评价的机会,特别要重视学生们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好的转变,在形成终结性考核评价之前,教师应该对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与帮助,并给予学生再次修正、改正、完善以及提高的的机会。为了使植物营养学课程考核评价的方式与方法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进行实践与改革:(1)改革笔头测验试卷形式与内容。改革层面主要包括试题类型、题目选材、试题结构、回答要求、评价标准等方面,同时也可以改进与完善现有题目来增加其灵活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使试卷题目更加灵活多样,更富创造性。(2)丰富考核评价方法与指标。除了笔头测验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外,教师还应该同时采用其他的一些评价方式,如课堂大讨论、撰写小论文、课外实践、科技创新等。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对于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做出一些明确与合理的规定,使教师和学生在考核和被考核的过程能够做到有章可循,使这些评价方式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

总之,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学校教学人员只有根据社会和科技的变化,不断地完善课程设置体系,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植物营养学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中,必须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结合当地地理环境实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培养其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孝彬.外国教育管理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周鑫斌,刘峰,赖凡,黄云,习向银.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和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 (32): 18504-18506.

[3]叶优良,王文亮,韩燕来,王宜伦,谭金芳,杨建堂.植物营养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咨询导报,2007(28):186-188.

篇5:植物营养学

植物营养学代号41

5一、解释下列名词:(共30分)

1,腐殖质营养学说

2,根外营养

3,养分的长距离运输

4,氮素反硝化作用

5,内生菌根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氮肥利用率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和15N示踪法2种。我国多数作物对化学氮肥的利用率为()。

2,玉米白芽症是缺乏元素(),甜菜心腐病是缺乏元素()造成的。3,需硫较多的作物主要有()科和()科。

4,李比希提出的学说和定律分别是(),(),()。5,具有稳定细胞质膜作用的元素有()和()。

6,磷肥按其溶解状况可分为(),(),()。7,北方土壤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是(),(),()。8,生理酸性肥料有()和(),生理碱性肥料有()。

三,以过磷酸钙为例,说明磷在石灰性土壤中的固定机制,提出减少磷固定的途径。(15分)

四,论述有机肥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15分)

五,论述氮在土壤中损失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15分)

六,某农民在田里以尿素作氮肥种植菠菜,收获时采样测得菠菜体内的硝态氮含量为3200mg/kg,请问菠菜体内的硝态氮从何而来?假设该含量已超过了食用安全标准,请问在生产上可以采取什么措施降低蔬菜的硝态氮含量?(15分)

七,以P和Ca为例论述植物根际养分的迁移方式和分布特征。(15分)

八,以K为例论述离子跨膜运输的机理,说明哪些因素影响离子的跨膜运输。(15分)

篇6:博士植物营养考题

1离子拮抗作用交互作用反硝化生理酸性肥料维茨效应植物却钙症状及生理成因说明钙在植物体细胞中的分布特点及生理作用比较必需元素 有意元素在植物的营养作用方面的异同我国氮磷钾肥当季利用率为多少?并评价

5比较矿质元素在木质部和韧皮部运输的异同及计算植物对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举2种典型的植物对养分逆境的适应性反应,试述植物对养分逆境的是适应性反应的生态意义

7根据所学,试述提高植物对矿质养分利用率的目的途径和意义

2000年考题

-1NH4和NO3的吸收 离子平衡调节 代谢过程2速生型蔬菜的施肥原则

3果树施肥原则和需肥特性4植物营养学发展的前景

5含MO蛋白酶有哪几个?起什么作用6菌根 CEC CEC 以P增N 反硝化作用 质外体

植物营养学研究包括哪些领域?

1.植物营养学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2.植物营养学最新进展及发展方向。3 营养元素缺素症状?SOD超氧化物SOD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3.以铁为例,说明植物在缺素条件下对离子吸收的内部调节作用

4.名词解释:根际,离子拮抗作用,维茨效应,短距离运输,质外体运输,剀氏带,养

分胁迫,最小养分率,根系分泌物,有益元素,缓效钾,生理酸性肥料,质外体,养分有效性,菌根,反硝化作用,阳离子交换量,养分生物有效性。专一性分泌物。5 韧皮部和木质部在矿质元素长距离运输中的相对重要性植物体内存在哪些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对植物生长特别重要

提示(1)氨基酸,酰胺,酰(2)尿囊素与尿囊酸(3)胺和多胺(4)甜菜碱(5)

多肽(6)非蛋白氨基酸

各种物质在植物体内的作用:Mo 蛋白的酶有几个,作用是什么? 8淹水土壤有效鳞增加原因果树施肥原则和需肥特性 9蔬菜的需肥与吸肥特点矿物钾及影响其释放的环境因素氮肥使用,影响因素,环境效应。磷肥使用,影响因素,提高有效性途径。钾肥使用应考虑因素有机肥特点,作用及合理使用植物对氮的吸收,同化和运输,钾的营养作用。钙的营养功能,植物体内含量与分布,缺钙症状。铁,硼,锰,铜缺素症状,营养功能。特别是铁和锰铜,要多看几遍。我国肥料利用中的问题及提高有效利用率途径

a)养分再循环再利用不够

b)化学肥料结构不合理 NPK比例不合理 肥料品种构成不合理

c)化学使用不平衡 总量不足,分配不均。

d)化肥生产技术落后,能耗高。

e)肥料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氮肥损失严重。

可考虑以上几方面,并做相应的具体介绍。

21.影响根系生长的环境因素

22.影响根际Ph的因素

23.根系分泌物的影响因素及对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24.养分在利用及其意义

25.酸性土壤主要障碍因子

26.不同植物缺铁胁迫适应机理。

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植物营养学博士考试真题

1.养分活化与养分循环的异同,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2.图文解释

N素性态(NO3-N、NH4+)及Fe营养状况对根系H+释放量的影响(Fe充足、缺Fe)

3.大量原素与微量原素的特点,为什么微量元素对植物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4.缺K、缺Fe对植物叶色及形态变化的异同及其胜利成因

5.水田和旱地N损失途径,如何提高N肥利用率(措施)

6.石灰性土壤的缺素障碍因子和成因及其适应性反应

7.根细胞内外pH有何不同?为什么?有何意义?

土壤学

1.中英文对照及名词解释

aerosolic dust(烟尘)

base saturatiom percentage(盐基饱和度)

hydraulic conductivity(导水率)

desalization(去盐化)

hysteresis(滞后作用)

solum(风化层)

soil productivity(土地生产力)

precision agriculture(精确农业)

pedology(土壤学)

soil order(土纲)

2.论述题

论述土壤在生态系统忠的作用。

论述导致土壤退化的过程。

论述一定种植制度下灌溉与施肥对农田养分的作用及可能产生的问题。

中科院1999年自然地理

1.概述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及意义

2.论述自然地域系统的研究及其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3.试述黄河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管理

4.试述青藏高原作为我国一个独特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意义

土壤学

1.概念 成土过程 土壤生产力 土壤通气性 土壤水平衡

2.对土壤肥力的理解,如何调控土壤肥力?

3.什么是土壤圈?土壤圈的功能有哪些?

4.如何提高土壤水分和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5.描述我国北方主要土壤类型、分布和利用规律?

6.描述土壤腐殖质在土壤可持续利用中的作用?

2000年土壤学

1.概念 10个 土被 C/N形物名被 3S SSSA

(上面的名词解释完全看不懂)

2.水资源合理利用 3信息技术对土壤学发展的作用 4沙漠化防治5 氮素循环 土壤学

1.名词:土壤胶体 土水势 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土壤气含量(另一个人写的:土壤年

龄)C/N土壤环境容量 土壤空间变异性 根附(另一个人写的:土被根际)成土过程

2.什么是土壤圈,土壤圈的作用

3.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4.运用土壤学原理论述提高土壤水分养分利用率的途径

1什么是土壤氮气,试述其作用?(20)

1.如何防治土壤污染?(20)

2.用土壤学原理,论述提高土壤水分养分利用效率的途径?(20)

每个25分

1.生物因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列举我国主要成土过程,任举三个进行说明?

3.说明影响土壤侵蚀的自然因素?

4.从土壤学观点说明各种退化土地的恢复与整治问题?

土壤学

概念 成土过程 土壤生产力 土壤通气性 土壤水平衡对土壤肥力的理解,如何调控土壤肥力?

什么是土壤圈?土壤圈的功能有哪些?

7.如何提高土壤水分和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8.描述我国北方主要土壤类型、分布和利用规律?

9.描述土壤腐殖质在土壤可持续利用中的作用?

土壤学

5.名词:土壤胶体 土水势 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土壤气含量(另一个人写的:土壤年

龄)C/N土壤环境容量 土壤空间变异性 根附(另一个人写的:土被根际)成土过程

6.什么是土壤圈,土壤圈的作用

7.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篇7:植物营养学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植物营养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要求硕士研究生做到:

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及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全面掌握植物营养学科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了解植物营养学科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用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书刊、资料。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具备从事植物营养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或技术管理的独立工作能力;同时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植物营养生理与遗传

以提高植物利用土壤养分资源的生物学潜力为目标,结合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手段,主要研究:植物对养分胁迫的适应机理;植物体内养分循环和再利用规律;质外体在植物营养中的作用;植物营养遗传与育种。

2、植物根际营养

通过阐明根际动态过程与养分有效性,达到理解植物-土壤-微生物互作机理,进而实现对根际生态系统的定向调控目的。主要研究:根际过程及研究技术;根分泌物与养分有效性;根际微生物效应及作用机制;根际调控理论与技术。

3、新型肥料与数字化施肥

以提高养分资源的利用效率与管理水平,保护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主要研究:作物养分吸收规律与缓控释肥料应用;土壤植株快速测试推荐施肥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施肥模型和数字化施肥系统;可持续农业中的养分资源综合管理。

4、养分资源再利用与污染控制

利用生物学、化学与工程技术等措施,利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结合起来,处理、利用废弃物并进行污染控制。主要研究:污染发生规律与污染控制;生物修复机理及应用;养分资源再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5、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高效利用

以资源高效利用的植物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研究为核心,以生态环境建设为目标,重点研究生态脆弱区的植被恢复,养分、水分和盐胁迫条件下植物的适应性机理、基因型差异及其在生态建设中的应用等。

三、培养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累计在学年限一般不超过5年。第一年一般以课程学习为主,后两年以论文工作为主。提前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学习任务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所在学院学位分委员会通过并报研究生院批准可以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可采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方式。

2、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相结合、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要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和指导小组的作用,因才施教,教书育人。要鼓励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在保证培养的基本要求前提下,具体培养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发挥优势,不断积累新的经验。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少于30学分(不包括专业外语、实践教育)。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前必须修满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70分及格,选修课程60分及格。

跨专业考取或同等学力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由导师提出具体意见,决定其是否补修大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备案。补修成绩以60分为及格,并记入成绩档案,注明“本科”字样,不计入总学分。

大学期间通过外语六级者可免修硕士研究生外语,但必须参加过关考试。

(一)学位课

1、第一外国语(硕士)6.02、自然辩证法 2.5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54、高级植物营养学 3.05、生物地球化学 2.56、高级植物生理学 3.07、现代植物营养研究技术与应用 3.08、植物营养Seminar 2.5(二)选修课

1、第二外国语

4.02、植物营养分子生物学 1.53、土壤-植物-动物体系中的微量元素 2.04、高级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1.55、植物营养诊断 1.06、养分资源综合管理 1.57、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研究法

8、植物生理生态学 1.09、其它(根据导师意见和本科生课程规划)

(三)跨专业补修本科生主干课程

1、植物营养学 4.02、土壤-植物-环境分析 6.03、养分资源管理 2.5(四)必修环节(不计入总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1.5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1、专业外语 1.0学分

2、实践教育 1.0学分

六、培养环节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分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课程学习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一个月内提交,在导师指导下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制定;论文研究计划,一般在第三学期末提交。

2、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一般应于第四学期初由学院组织进行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会并对硕士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

要求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由本学科专业3人以上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对研究生所做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提出具体的评价和修改意见。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重做仍不通过者则终止培养。

中期考核具体工作参照《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规定》进行。

3、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包括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研究生参加实践教育的具体办法参照《中国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实践教育的规定》执行。

七、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1、导师要加强从开题到科研、论文写作、答辩的全过程指导。

2、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在植物营养学科研究领域的范围内,结合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鼓励选择解决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植物营养问题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既立足国际理论研究前言又紧密联系我国生产实践的植物营养理论问题的研究。

3、研究工作必须坚持实验性原则,论文内容应以研究生本人从事的实验、观测和调查的材料为主。一般硕士生论文科研时间不少于1年。

4、学位论文实行中期检查制度,一般应在第五学期中进行,由本学科专业组织专家小组对研究生论文研究的工作态度、论文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全方位考察,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问题较多者或不符合要求者,提出整改意见。

5、硕士研究生在论文答辩前争取在国内核心期刊公开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文章(或出具文章已被接收的相关证明)。

篇8:菊科植物牛蒡营养成分分析

1 材料及方法

1.1 实验材料及处理

维生素测定采用鲜样,氨基酸含量,营养成分含量和矿质元素含量测定均采用干样。样品烘干,研细,过40目筛,备用。

1.2 营养成分测定方法[1,2]

水分:重量法;灰分:干灰化法;粗纤维:粗纤维法;粗脂肪:索氏浸提法;蛋白质:凯氏定氮法;总糖:费林试剂法;维生素和β-胡萝卜素用岛津Lc-6A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氨基酸:样品用标准蛋白水解法处理,采用PICO-TAG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矿质元素:样品经酸化消化法处理,采用日立Z-80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每份样品重复3次测定,取平均值。

2 结果与讨论

2.1 营养成分

牛蒡中水分、灰分、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和总糖的质量分数见表1。结果表明,牛蒡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其中,总糖质量分数比青刺尖果实高约31%[3]。

2.2 氨基酸的组成

牛蒡氨基酸的组成见表2,由表2可看出,牛蒡至少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有7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通过比较可知,牛蒡和青刺尖果实中氨基酸组成相似, 但含量有差异,牛蒡中Glu、Ser、Thr、Lys、Tyr、Met、Ile、Phe质量分数比青刺尖果实高;Asp、His、Val、Pro、Gys、Gly质量分数比青刺尖果实低[3]。同时对17种氨基酸在总氨基酸中的比例进行了比较,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谷氨酸在总氨基酸中所占比率最高,脯氨酸所占比率最低,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则在3.8~6.9%之间。

*人体必需氨基酸

2.3 维生素

牛蒡维生素见表3,结果表明,牛蒡中含有Vc, Vpp, Vc1, VB2和β-胡萝卜素。其中VB2质量分数较高,牛蒡维生素质量分数除VB2以外比青刺尖果实普遍高[3]。

2.4 矿质元素

牛蒡的矿质元素质量分数见表4,由表4可见,牛蒡中含有Na、Mg、Fe、K、Ca、Cu、Zn、Co、P和Mn等矿质元素,牛蒡中Ca的含量约为青刺尖果实的1.14倍[3]。由各种矿物质所占比例比较可以看出Ca含量较高,为61.04%(图2),铁、铜、锌、钴和锰等微量元素含量较低,为0.14~0.36%。

3 结论

野生植物牛蒡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维生素和多种营养成分,至少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中总糖质量分数、谷氨酸、VB2、Ca质量分数较高。开发利用野生植物牛蒡将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对野生植物牛蒡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牛蒡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丰富的矿质元素和维生素及其β-胡萝卜素。牛蒡中至少含有17种氨基酸。旨在为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野生植物,牛蒡,营养成分

参考文献

[1]袁瑾,钟华,张慧,等.鱼尾葵营养成分的研究及其应用[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7,29(4):16~17.

[2]袁瑾,钟华,姚宗仁,等.野生植物蒲公英中营养成分的研究及其应用[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6,28(2):22~23.

上一篇:铁路运输发展战略探讨下一篇:冬季安全通讯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