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

2024-05-24

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精选三篇)

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 篇1

关键词: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神经性耳聋耳鸣,治疗,应用

神经性耳聋[1]也可以称之为感音性耳聋是指位于患者外耳与中耳中的声音传导系统没有发生病变,比较正常,而是患者的耳蜗或者是听觉神经系统发生病变,导致患者的听觉神经无法正常的感知声音,导致患者的听力受损。神经性耳聋耳鸣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在神经性耳聋耳鸣治疗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舒缓患者的血管,而且能够降低患者的血液循环速度,减少患者血管壁受到的冲击力[2]。笔者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50例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共65侧耳,分为两组:30侧耳为治疗组、35侧耳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中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再使用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进行治疗,1次/d,1个疗程包含10次,相邻两个疗程之间需要间隔7d,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50例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共65侧耳,其中28例男性,22例女性,患者年龄在16-78岁之间,平均年龄是41.5岁,病程在1个月-18年之间,平均病程是6.2年。50例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中包括15例双侧耳发病,40例单侧耳发病,其中11例患者耳聋伴耳鸣且有眩晕感,33例耳聋伴耳鸣,6例单纯耳聋。50例患者在来我院就诊时就已经被诊断是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一入院,医护人员就对患者的鼓膜、外耳道、咽鼓管等进行检查,均显示正常。50例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共65侧耳,分为两组:30侧耳为治疗组、35侧耳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中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再使用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进行治疗。

1.2.1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例如肝火上扰型、肾精亏损型以及风热邪毒侵袭型等,制定合理的中药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清肝泻热、行气通窍、清火化痰、补肾养阴以及活血化瘀等,但是中药治疗要在2个月内结束[3]。

1.2.2 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

单侧耳聋耳鸣患者需要在患者的侧颈中神经节进行阻滞,而双侧患者则需要医护人员对颈中神经节进行交替阻滞,1次/d,1个疗程包含10次,相邻两个疗程之间需要间隔7d,患者的治疗疗程最好低于4个疗程。

患者取仰卧位,并在患者肩下垫枕头,以帮助患者的头部向后仰,对患者的颈部肌肉进行放松。而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并拢左手的中指与食指,并在患者阻滞部位的软骨旁边向下与外部进行推压,将患者的颈总动脉与胸锁乳突肌向外部整理,等到可以与患者颈6横突前结节触及时,医护人员要将手指指腹分别放置与结节的上下位置,保持结节无法动弹[4],用右手将准备好的药液进行注射,并反复回抽,没有发现脑脊液与血液,即可缓慢进行注射,在注射过程中,医护人员也需要进行反复回抽。在药液注射完毕之后,医护人员可以用手压迫3-5min,对进行30min-45min的观察,如患者无不良反应,即可离开医院。阻滞所使用的药物包括两种:0.5mg的维生素B12,1%的利多卡因[5],剂量为10ml。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耳鸣与听力变化进行观察,并在每1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听力检测。

1.3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患者的任意一频率的听力改善超过15d B,或者是患者的耳鸣下降1个级别,或者是患者的听力障碍有所改善或者维持现状,为有效;患者的听力提高超过30d B,或者是患者的耳鸣下降2个级别,为显效;患者的听阈正常或达到正常听力,或者是患者的耳鸣现象消失,且在30d内没有复发,为痊愈;患者的任意一频率听力的改善低于15d B,或者是患者的耳鸣症状没有改善,为无效。

2 结果

对本次所抽取的我院治疗的50例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3 讨论

神经性耳聋又被称之为感音性耳聋,是指患者的中耳、外耳中的声音传导系统没有发生病变,而是在听觉神经系统或者是耳蜗中存在病变,影响患者听觉器官正常的感知能力,从而出现听力障碍。对神经性耳聋的发病原因进行探究如下:病毒感染、噪音性、外伤性耳聋、颅内病变、药物中毒、老年性以及听神经瘤[6]等,还有的神经性耳聋患者的患病机制不明确。大部分的神经性耳聋患者都存在着耳鸣现象,有的患者还伴有眩晕。

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耳部以及大脑处的血液循环进行改善,并扩张血管,对患者的血液浓度进行稀释,以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从而达到改善血液循环的目的。颈交感神经主要由位于颈部的神经节与节间支[7]两种组成,都需要医护人员进行穿刺,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并对患者的肢体变化与神志进行观察,以及时的发现患者在药液注射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给予有效的处理。医护人员还需要做好患者急救的措施,将呼吸控制装置、氧气装备以及复苏药物等准备好,以保证能够家还是的抢救患者,有效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神经性耳聋在治疗过程中,疗效显现的时间不同,主要与患者的病程密切相关。

在本次探究过程中,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50例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共65侧耳,分为两组:30侧耳为治疗组、35侧耳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中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再使用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进行治疗,1次/d,1个疗程包含10次,相邻两个疗程之间需要间隔7d,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在神经性耳聋耳鸣治疗中的应用,不仅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的成功率较高,而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且安全性较高。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在神经性耳聋耳鸣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才高.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的作用机制[J].中国医药指南,2013,04(08):81-82.

[2]吴华.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J].河北医药,2013,07(14):2136-2137.

[3]王飞.应用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椎动脉型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疗效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4]冯力,郑虎山,蒋劲,黄增平.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临床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2,04(07):1020-1021.

[5]李英杰,郭英俊,贾和平,李亚楠,孔桂良.颈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及其对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影响[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8,03(06):347-349.

[6]杜兆杰.牵张成骨中交感神经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动员与迁移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

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 篇2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神经传导阻滞;青春痤疮;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58.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0-0149-01

青年痤疮又称寻常性痤疮,是主要由于雄性激素分泌过盛引起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1],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甚至囊肿瘢痕为其特征,多发生于青春期男女,是困扰青年男女美容的一大障碍。近年来我院皮肤科和麻醉疼痛科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疗法治疗青年痤疮10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15~27岁,其中包括丘疹性痤疮和脓疱性痤疮;病程为15天~3年,临床表现有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炎症愈合后遗浅的凹坑瘢痕。

1.2 方法

1.2.1一般处理:嘱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常用温水及中性香皂洗脸,不用手挤压损害,注意生活规律,尽量少用化妆品,少食脂肪及高糖饮食,多食蔬菜、水果。

1.2.2星状神经节阻滞: 患者平卧,肩下垫一小枕,取颈部极度后仰位,在阻滞侧环状软骨平面,用两手指将胸锁乳突肌拨至外侧,进针点以C6横突前结节的根部为指标,距正中线处1.5cm,位于胸锁关节头侧2.5~3 cm,与冠状面垂直刺入长4号23G穿刺针,推进2~4cm,直至碰到骨质,退回0.5cm,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即可注入2%利多卡因(Lidocaine)4ml,同时注入维生素B1(vitamin B1) 100mg,维生素B6 300mg,维生素B12 0.5mg,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共10ml。患者在治疗15min内,均出现程度不等的霍纳(Horne’s)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阻滞侧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球下陷、鼻塞、眼结膜充血、视物模糊、面微红、无汗与温暖感等症状。观察30min,患者如无不适即可离院[2]。患者施行双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左右侧阻滞间隔2h以上),3d注射1次,4次为1个疗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期间,未用其他治疗方法或药物。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皮损消退,皮肤恢复正常,追访6个月内不复发。显效:皮肤留有色素沉着,浅凹瘢痕,追访6个月内不复发。有效:进入稳定静止期,无新皮损出现,原有粉刺、丘疹、脓疱、结节数量大小及面积变小,着色变浅。无效:皮损症状不加重亦不减轻,没有变化或又有新的皮损出现,症状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100*100%。

2 结果

本组100例患者中治疗1个疗程后58例有显效,治疗2个疗程后累计88例有显效,治疗3个疗程累计99例有显效,经过3个疗程的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后6个月随访观察:痊愈78例,顯效8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治疗后皮肤光洁正常,无新皮损出现,患者解除思想顾虑,所有病例中除89例治疗过程中短时表现Horne’s综合征及15例偶见一过性喉返神经阻滞外,无其他任何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3 讨论

青年痤疮俗称暗疮、酒米、青春痘、寻常痤疮等,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于青春期开始发病,好发于面部、胸背等处。据统计,约有80%的成年人在青春期患过痤疮,但发病的轻重不一,引起痤疮的原因有多种,目前多认为是与雄激素有关。青春期雄激素分泌增多,导致皮脂排泄障碍,皮脂潴留,形成粉刺,毛囊及粉刺内的痤疮丙酸杆菌得以大量繁殖,并产生溶脂酶、蛋白分解酶及透明质酸酶,最后形成炎性丘疹或脓疱,重症者愈后残留疤痕。此外,遗传、饮食、胃肠功能障碍、月经、机械性刺激、化妆品等可诱发本病。

据相关文献报道:星状神经节阻滞在治疗内分泌系统紊乱所致疾病中的治疗已得到广泛应用,如乳腺疾病、经前期综合征等[2-4],它不仅可有效调节机体内分泌的平衡,纠正紊乱,尚可增强机体免疫力。一旦机体不能生成所需要数量和种类的抗体或产生大量抗体,都会导致感染、过敏性疾病及自身免疫反应性疾病,SGB可有效提高在T细胞/B细胞的百分率中,T细胞比率,并提高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性,抑制青年痤疮患者中的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殖,有利于控制感染。

SGB通过抑制交感神经中心,显著增加头面颈部的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增加新陈代谢,促进寻常痤疮患者皮损的恢复,并预防粉刺内容物通过微小裂隙进入真皮引起毛囊周围炎,形成炎性丘疹或脓疱。同时在SGB用药中,加用少量地塞米松注射液可抑制疤痕的形成,促进颜面损伤修复并减轻其炎症反应。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治疗青年痤疮是一种疗效肯定、副作用小、且简便易行的科学治疗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全科医学/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1:330.

[2] 王宏伟,田斌斌,唐静,等.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2012,8(2):113-114.

[3] 王宏伟,田斌斌,翟文元,等.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乳腺疾病的疗效观察.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30):42-43.

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 篇3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星状神经节阻滞;针灸治疗

周围性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瘫痪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该病以青壮年为多见。我国面瘫的发病率较高,目前国内城市发病率为38.0/10万,农村为26.0/10万[1]。治疗多以内科药物、针灸和物理治疗等方法为主。病程长,疗效不肯定,部分患者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201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采用星状神经节(stellateganglion block,SGB)结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其中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36.2±17.8)岁。将以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用药物加针灸治疗,具体为阿昔洛韦片0.2g/次,4次/d,连服5d;强的松片20mg/d,顿服,5d后减量至10mg/d,维持5~7d后停药;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μg肌注,1次/d,14d为1个疗程;茎乳孔附近红外线照射、近短波等治疗。在治疗时取穴:患侧四白、头维、牵正、丝竹空、合谷(取双侧)、足三里(双侧)、三阴交(双侧)、太冲(双侧)。随证取穴:眼闭合不全者,加攒竹、阳白、鱼腰、太阳;鼻唇沟平坦者,加迎香;口角歪斜者,加地仓、颊车;颊唇沟歪斜者,加承浆。面部取穴以泻法为主,远端取穴以补法为主,每天针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1个疗程。

1.2.2 治疗组 在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SGB和针灸治疗,全部采用气管旁入路。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垫薄枕,在患侧沿胸锁关节锁骨上缘触摸到气管外缘,再沿气管向上3cm左右平行气管外缘触及动脉搏动。术者用左手中指将颈动脉鞘的内容物压向外侧,中指下压时可有骨性感觉后稍向外移动中指,暴露出穿刺间隙。严格消毒后,铺无菌孔巾。7号针进针约1.5cm及骨质,回吸,无回血及脑脊液后,缓慢注入1%利多卡因5ml。成功后在观察室平卧观察15min,主要观察霍纳(Horner)综合征的出现和不良反应。第一个疗程每天1次,5次为1个疗程。休息2d后进行第二疗程,5次为1个疗程,一般不超过2个疗程。

1.3 疗效分析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表情正常。显效:面部静观基本无异常,做轻度鼓腮或眦牙动作时有轻微口歪。好转:症状较前改善,但额纹仍有轻微不对称,谈笑时有轻微口眼歪斜症状。无效:症状无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A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单因素行卡方检验,P<0.05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组治愈15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70.0%。

3 讨 论

中医认为,周围性面瘫因阳明、少阳脉络空虚,风寒邪气乘虚侵袭,以致经气不畅、经筋不养、筋肉纵缓而发病。西医学认为病毒感染、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可导致面神经营养血管痉挛、神经缺血、水肿、脱髓鞘,严重者可出现轴突变性,从而使面部表情肌失去正常的活动功能。据《黄帝内经》记载,针刺可因“通其经脉,调其气血,营其逆顺出入之会”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常规取太阳、攒竹、鱼腰、阳白、地仓、颊车等穴位疏调局部经气、温经散寒。合谷穴循经远取,能升能降、能开能宣,为理气要穴,与局部取穴相结合,可加快血液循环,提高神经兴奋性。鞠氏[3]等的研究显示,电针穴位刺激能上调面神经核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基因表达的幅度,对面神经核神经元起保护作用,从而促进受损面神经的修复。牙氏[4]研究提示电针穴位刺激可以提高表情肌中组织神经生长因子的浓度,使逆转运速率加快。这些均被认为是穴位电针刺激促进损伤面神经修复的可能分子机制。目前,在日本医学临床上,SGB占神经阻滞的70%以上[5]。SGB能阻滞颈交感神经节,解除面神经的缺血,改善面部组织血供。研究表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行SGB后,治疗侧颈动脉血供可增加至169%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1h,远远高于传统疗法导致的局部血流增加,减少因局部血管痉挛及血管炎症反应所致的面神经缺血。考虑星状神经阻滞与针灸的作用机理不同,故联合应用可能较单独使用效果好。本次实验亦表明,SGB联合针灸治疗较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显效率更高。综上所述,应用SGB配伍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世绰,程学铭,王文志,等.神经系统疾病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 鞠帮宇,张静,姜国华,等.电针影响兔面神经核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的表达[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5):92.

[4] 牙祖蒙,肖道宏,王建华,等.面神经损伤后穴位电针刺激对神经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3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59.

上一篇:冠心病伴高脂血症下一篇:造价咨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