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2024-06-07

社会学(精选十篇)

社会学 篇1

一、什么是社会事实

1. 社会事实的提出。

孔德把社会视为自然的一部分, 认为社会现象就是服从于自然规律的自然事实, 所以把“社会现象”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而迪尔凯姆认为, 社会中的确存在着与自然界相同的事实, 但不是自然事实在社会中的呈现, 而是社会所特有的事实, 由于不能把它们与有机体现象混为一谈, 因为有机体现象由表象和动作构成;也不能把他们与仅仅存在于个人意识之中并依靠个人意识而存在的心理现象混为一谈。只能用“社会的”一词来修饰它, 即可名之为社会事实。

2. 社会事实的定义。

首先, 迪尔凯姆认为法律体系、道德规范、社会习俗以及传统文化是存在于社会中的、超越个人意识的、具有明显的感觉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社会现象, 他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细致考察, 对社会事实作出了初步的概括, 即这类事实由存在于个人之身外, 但有具有使个人不能不服从的强制力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构成。其次, 迪尔凯姆认为社会事实与社会事实在个人身上的表现是有区别的, 构成社会事实的, 是团体的信仰、倾向和习俗这类东西, 至于以集体形式表现在个人身上的那些状态, 则是另外一种东西。像结婚、自杀、多生育或少生育等是社会事实在个人身上的表现, 无法分离。统计学则提供了一种合理的方法, 他们在统计上是用比率的形式出现的。最后, 迪尔凯姆根据这些特点给社会事实作了如下定义:一切行为方式, 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 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 或者换一句话说, 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 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 都叫做社会事实。

二、社会事实的特征

1. 外在性特征。

外在性是迪尔凯姆所主张的社会事实的首要特性。社会事实对于个人来说必须是外在的, 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在社会中, 诸如法律、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宗教等社会现象都是独立地客观地存在于个人的意识之外的, 一经产生就不依赖于个体而存在。同时, 个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中也可以看出有一种集体的成分存在, 它们构成了社会的集体意识的部分, 独立于个人意识之外。

2. 强制性特征。

迪尔凯姆看到在社会事实与人之间的关系存在一种所谓的强制性的关系。社会事实不仅存在于个人意识之外, 而且具有一种必须服从的, 带有强制性的力量, 它们凭着这种力量强加于个人, 而不管个人是否愿意接受。居民之所以聚居城里而不散居乡间, 那是因为有一种舆论和集体压力在驱使人们这样集中。强制性特征与外部性特征不可分割。外部性为人们行为提供环境, 而强制性则是描述这种环境和人们行为之间关系的概括。

3. 普遍性特征。

迪尔凯姆所指的普遍性并不是来自大量个体的事实的总和, 而是来自一种集体的属性, 集体于此是一个最小且不可分的单位。只有建立在社会生活整体上的, 如集体的信仰等, 使人们不得不产生同样的思想和行动的现象, 才属于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社会事实存在于个人意识之外, 通过对个人的强制来实现自身, 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但同时, 迪尔凯姆也强调, 不能用现象的普遍性来确定社会学上的现象的特点。一种思想可以一再出现于个人的意识之中, 一种动作可以反复发生于个人的意识之中, 但并不能因此就说这种思想和这种动作就是社会事实。

三、如何研究社会事实

1. 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

迪尔凯姆认为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应是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研究。社会事实是一种独立的客观存在物, 因此社会学能够而且必须以自然科学那种客观态度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 才能得出客观公正的结果。第一, 在科学研究中排除成见, 必须始终如一地摆脱一切预断, 排除自己的情感因素、道德判断、先入为主的观念和世俗成见的干扰, 保持价值中立原则。因为预断观念 (或通俗观念) 妨碍我们客观的观察社会现象, 所以必须祛除它。第二, 迪尔凯姆认为在研究前, 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界定。他强调观察的重要性, 认为不能仅凭自己的想象来对社会现象下定义, 而是通过观察了解事物的外部特征。同时他认为应从具有稳定性的社会现象入手, 根据现象共有的外在特征给该现象下明确的操作性定义, 从而使描述现象的语言具有科学性。第三, 客观地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 必须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 尽量采用具有足够客观性的感性材料, 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这就要求社会学家在研究某一类社会事实时必须努力从社会事实脱离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而独立存在的侧面进行考察。对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集体表象, 迪尔凯姆认为可以通过统计的方法, 以弥补直接观察的不足。

2. 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

第一, 对社会事实的完整解释必须包括因果和功能的分析。迪尔凯姆认为, 当我们试图解释一种社会现象时, 必须分别研究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和它所具有的功能。对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功能不仅要分别研究, 而且应先研究前者, 再研究后者。这种研究上的先后顺序不仅符合社会事实产生的实际过程, 而且符合先因后果的逻辑。同时, 他还反对历史的方法。历史的方法认为, 社会现象的原因应当到过去中, 即到以前的状态中寻找。而这不是真正的科学解释, 因为这仅是一系列的史实, 对于因果关系并无暗示。第二, 社会事实必须根据别的社会事实来解释。迪尔凯姆认为, 社会事实能够而且只能用其他社会事实加以解释。某个社会事实的决定性原因应该到先行的社会事实中去寻找, 而不应到个人意识的状态中去寻找, 所以必须禁绝任何形式的还原论。为此, 他还专门批判了孔德等人的“还原论”, 即用个人现象 (心理现象) 去解释社会现象。迪尔凯姆认为, 社会是一个与个人截然不同的实在之物。任何社会现象的产生, 原因都是另一个社会现象, 而不是一种个人心理现象。要说明一种社会现象就必须找出它的动力因, 而这种动力因只能从社会环境里面而非从个人的心理行为中寻找, 即任何社会现象的产生原因都是另一种社会现象。

3. 研究社会事实的程序。

第一步, 给所要研究的社会事实下定义。迪尔凯姆认为任何科学研究都牵涉到确定一批符合同一定义的现象。因此, 社会学研究者首先必须对他要研究的事物下个定义, 以便使大家知道, 也是使社会学家自己知道问题的所在。这是取得证据进行考证的首要的、最必不可少的条件。第二步, 根据定义收集资料并依据收集到的资料对既有的有关现象的各种假设、解释进行分析批驳, 这些假设或解释通常是从个人心理、经济、环境的角度上做出的。第三步, 使用共变法对所研究的社会事实进行社会学意义上的解释。共变法就是指间接科学实验法和控制变量法。迪尔凯姆认为, 只有一个方法证明一个现象是另一个现象的原因, 这就是比较它们同时出现或同时消失的情况, 考察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结合时表现出来的方法是否证明它们是相互依存的, 应该采用间接的实验方法或比较方法。另外, 他还主张恰当地使用统计方法, 运用统计的方法进行比较, 就能够得出社会现象运行过程中所蕴涵的逻辑。

四、对迪尔凯姆实证主义的评价

迪尔凯姆不仅提出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还把它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中, 《自杀论》成为实证研究的典范。他的实证研究方法使社会学从纯思辨的研究中摆脱出来, 开始采用计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 推动了社会学向精确化、定量化的方向发展。此外, 迪尔凯姆提出的功能因果分析和结构主义的思想, 被后来的马林诺斯基、布朗、帕森斯和默顿等发扬光大, 成为近现代人类学以及社会学研究的主流方法。

但是, 迪尔凯姆提出的“社会事实”的概念以及由此引出的“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确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 在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概念中, 没有为个体留有任何地位, 在社会结构和个体行动之间的二元对立中过于强调社会的作用, 几乎完全忽略了个体行动。其次, 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概念及其方法过于强调研究主体和研究客体的隔离, 忽略了研究主体和研究客体在认识和理解等方面的差异, 对于同样一个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 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的理解。

摘要: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论准则》是社会学研究的元指导准则和认知工具, 特别是其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社会事实的提出与操作化的定义、对以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的限定以及对社会事实研究的应用。对迪尔凯姆的实证主义方法论作一些简要的分析、评述及思考。

关键词:迪尔凯姆,社会事实,实证主义

参考文献

[1]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狄玉明,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2]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3]华莱士, 沃尔夫.当代社会学理论[M].刘少杰,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社会学 篇2

浅析法社会学研究方法

——以“案件社会学”与“社会学视野下的司法”为分析视角

摘要:作为纯粹法社会学的创始人和行为法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布莱克开创了一个法社会学新的研究方法;案件社会学以“法律量”为分析变量,距离、亲密度等可量化因素成为关键自变量;社会学视野下的司法倾向于用社会学理论来剖析现实中的司法活动、法律适用,涉及组织与个人、合作社团、社会信息等,并尝试提出解决司法歧视现象的方法;这两个视角都关注社会结构对法律适用过程和结果的影响,排除价值因素,在法律因素的基础上更关注社会性因素的作用;而在适应法社会学要求方面,都有其优势与不足,应该在借鉴的基础上建立起更为完善的体系。

关键字:纯粹法社会学案件社会学社会学视野下的司法社会结构

一、案件社会学

案件社会学是布莱克纯粹法社会学的组成部分,其最显著的就是它关注点在于研究案件的社会结构,基于日常生活中一些情况基本类似的案件,经审理后却得出截然不同的判决的这样奇怪现象,于是法律的运用并不严格地遵循既有的规定,已有的法律没有显现出其应有的约束力、预测力和解释力。那么是什么在“主宰”或影响着案件的判决呢?案件社会学将视角集中于社会结构,认为“每一个案件都是社会地位和关系的复杂结构”①,只有对案件的社会结构进行研究,才可预测和解释案件的判决和处理方法。

在研究案件的社会结构这一最重要的变量时,布莱克提出了“法律量”的概念,将其细分为四个小变量,即对手效应、律师效应、第三方效应和讲话方式。概括而言,即关注的是案件中的当事人(原被告、律师、法官、证人等)所牵引到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每个群体内部、与他人的距离、亲密度等,都将这些方面作为可量化的因素。案件社会学认为以上的各个要素构成了案件的整个社会结构,每个因素都会对社会结构产生影响,只要认识了这些要素,即可对案件的处理作出预测和解释。在1976年布莱克发表的《法的行为》中,“提出把法作为可变量, 全面考察法的量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之间的函数关系”②,将社会生活领域分为五个方面,“即分层(纵的方面)、形态(横的方面,包括分工、亲密性、结合性)、组织(合作方面)、文化(符号方面)和社会控制(规范方面)”,③,论述法的量是如何随着以上几个方面的变化而变化的。通过这样的分析方法,布莱克提出了各项公式,如法于分层的量之间关系的公式是“法的量与分层的量成正比”,换言之,即“政府的社会控制是随着分层的出现而产生的, 并随着分层的量的增加而增加, 没有分层也就没有法”。④

二、社会学视野下的司法

社会学视野下的司法关注法律实践中的诉讼、协调、法律的非社会特征化和社会的非法律化,其中司法过程中的社会歧视现象是重要的研究焦点。这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就是分析社会学知识是如何被运用于律师、诉讼等司法实践中的。日常生活中“犯罪分子等违法者可运①

② 详见课件《布莱克的纯粹法社会学》朱景文,“论布莱克的纯粹法社会学”第1页,《当代法学》1993年03期

③同上,第3页

④同上,第3页

用其来逃避惩罚,律师可用各种社会特征来标榜自己”①。比如,在分析冲突的协调时,注意到“组织”这一要素在实践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现代社会中的法律个人主义,个人相对于组织而言是处于劣势的一方,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个人会归属于某个组织,在遇到冲突陷入困境时,寻求组织的庇护和帮助,“法律合作社团”孕育而生,它能够“提供一种社会技术,赋予个人与组织相同的优势”②;司法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歧视,布莱克将其归咎于社会异质性,即案件之间的社会结构差异、双方当事人的社会异质性、第三方的影响等,在这个层面上类似于案件社会学的分析。再者,将法律与社会信息相联系,把社会信息作为定量变量,首先是法律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社会信息的量的变化,然后社会信息影响法律对案件的适用。在法庭的审理过程中,将其进行非社会特征化,即排除社会性因素,减少社会信息对审判过程的影响;当然,这是在承认社会性因素对司法的影响的基础上作出的为减少歧视的措施。而相对应的,另一种研究视角则是社会的非法律化,即通过削减社会中的法律来达到法律更好适用的目的。比如增加法律的替代物、降低对法律的过分依赖、创造出一种反法律的环境来达到法律的最小化程度等。

三、分析——与法社会学研究要求的契合以往在对法律现象进行研究时,忽略了法律中的社会学维度,特别是法律条文主义在研究中占据着主要位置,其只适用于同质性很高的缺少个人特征的社会中,所以只有当案件在法律技术上、社会结构上都高度相似,这样法律条文才能得以发挥作用。③而现代社会早已没有了这样的环境和条件,多样化和民主化的法律生活,异质性的提高等,都更加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一味的只强调法律因素已无法得到大家的认可。

法社会学不同于传统法学,其研究方法应更契合法社会学的特点和要求。举例而言,传统法学研究注重用既有的规则来评价案件,更倾向于机械化和固定化,将法律规则作为评判的工具和尺度;而法社会学需要转移视角,集中研究案件的社会结构,案件社会学“法律量”中涉及了诸多社会因素,如对手、律师、法官、陪审员等,就可以较好地满足这一研究需求,特别是不是单独得考察社会角色,更是将其角色的社会阶级、亲密关系、文化状况等作为自变量,涉及度较广。再者,与法学研究的逻辑过程不同的是,法社会学研究事实层面,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将法看着是可变的,用社会因素来“解释判决与审判过程中参与者之间实际发生的行为的关系”④比如,法律因素基本相同的案件,由于参与者社会因素的不同,最后会得出不用的处理判决。法律因素固然应该是研究法律现象的重要方面,但却无法完全很好得解释日常现实生活中的审判差别;这就是法学研究所存在的漏洞,而法社会学就担当其了弥补这一缺陷的任务,因此就需要考察社会因素的影响,即案件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作为纯粹法社会学的开创者,布莱克认为法社会学是研究法律事实的一门科学,要能明确科学与政策的关系,批评传统研究中一味注重效率。这就是布莱克研究方法中的价值中立无涉的立场。法理学与社会学模式在研究的焦点、过程、范围、视角、目标等存在着相异,法理学将社会特征、社会结构排除出考察视野,社会学则相反。

布莱克不赞同塞尔兹尼克提出的法社会学与自然法、价值判断不可分的观点,认为“法

⑤社会学是经验的, 可以用科学立法证明的, 它不应对法律政策作出评价”。由于法律政策涉

及了太多的价值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价值立场的体现,因此不能作为法社会学研究的范畴。传统法社会学在对法的效用的研究中的特点就是将法律现实与某种法律理想相比较,力图展示出两者的差距,而这也是布莱克所反对的。传统法社会学所具有的两种形式都存在不①

②详见课件《布莱克的纯粹法社会学》 同上

③详见课件《布莱克的纯粹法社会学》

④朱景文,“论布莱克的纯粹法社会学”第2页,《当代法学》1993年03期

⑤朱景文,“论布莱克的纯粹法社会学”第1页,《当代法学》1993年03期

可克服的缺陷;如应用法社会学中,“将法律现实与制定法或判决相对照, 当制定法或判决的含义清楚时, 这类研究有希望表明它们在实际上是否被执行,①”但是这严重依赖于纯粹法社会学,独立性较差;而另一种形式是把法律现实同某种理想(如“法治”“合法性”“正当程序”等)相比较,但因缺少确定的经验内容作为铺垫,研究者会很容易地将自己的理想当着法律理想,这样的研究就涉入太多的道德因素,因研究者价值立场的不同,其研究成果各式各样,也就存在偏见,缺乏说服力。因此,布莱克的纯粹法社会学更注重法律现象(法律事实)的研究,坚持“实然与应然被严格区分,客观的、价值中性的实证主义立场”②。这当然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它倾向于法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的行为主义,排除价值影响,关注现象和经验世界;延续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布莱克寻找所有能够影响司法裁判的社会因素(当然,无法完全包含),将其进行系统分类,建立起一套体系,在量化后用其进行预测和解释。

张乃根教授在《法社会学分析:框架与范例》中提出了法社会学分析的理论框架,即以“狭义的实证法”为起点,以“广义的实证法”为分析重点,将“理想的法”作为分析的价值尺度,从而将分析的归宿落脚于“实现的理想法”;作者认为“法社会学家的研究不应以主观性的概念, 而以客观性的事实为起点”③,寻找实证的法作为分析对象。法社会学的分析不应局限于法律条文或规范本身,要能够透过条文或规范内容去准确把握法与社会的关系,摆脱“司法中心论”的束缚,建立起“狭义实证法一广义实证法一实证法反映的社会现实”的分析框架。④

案件社会学存在一定缺陷,用“法律量”作为自变量对案件的运作过程进行分析、推论,应该注意这种方法接近于自然科学的模式,忽视了法律实际运作中所固有的正义或公正的各种规则和要求,如程序正义、证据规则、司法人员的职业道德等;这样的量化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且能提高操作的可能性,涉及社会结构中的多个层面和要素,但是始终无法完全涵盖了所有的会对法律运用产生作用的因素。要想做到将所有要素进行分析,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完成的可能性极低。

四、小结

在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选择中,我赞同老师在课堂上所论述的那样,“关键是建立起一套符码体系,它将用一套科学、客观有效的知识符码体系,去破译和解码社会中既存的法律现象与法律事实”。法社会学最大的特点或者本质就是用社会学理论去研究法律现象和法律事实,如何产生、如何形成、如何消亡、有何影响等;而形成一套统一的符码体系就是研究的基础和工具。布莱克案件社会学中用接近与自然科学的模式建立起的一套以“法律量”为基点而涉及众多社会因素的分析模型具有借鉴意义,特别是在法律因素之外,将重点转移至社会因素对法律适用实施的影响上,案件的社会结构成为分析焦点。但其也存在不足:社会结构纷繁复杂,社会因素多样,这套模型只能将其一部分纳入研究范围,而无法完全涵盖。这也就使得研究结果存在片面性。而社会学视野下的司法大致延续着纯粹法社会学的特点,认为案件本身的社会结构会对案件的处理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相比于案件社会学,在其细化的研究因素上有所不同,更倾向于对现实司法实践进行分析,组织与个人、合作社团、社会信息等社会异质性的构成,特别是法律适用中歧视现象的存在;根据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法律的非社会特征化和社会的非法律化。

因此,我认为这两者都各有千秋,有值得借鉴之处,应该在其基础上建立起更有效的方法论模式。①

②同上张凌鹰,“布莱克纯粹法社会学理论概要及其借鉴意义”第2页,《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2期 ③ 张乃根,“法社会学分析:框架与范例”第2页,《社会学研究》1993年06期

④ 同上,第3页

参考文献:

陈明华,“法社会学研究引论”,《社会学研究》1988年01期

丁卫,“法律社会学在当代中国的兴起”,《法律科学》2010年03期

张乃根,“法社会学分析:框架与范例”,《社会学研究》1993年06期

张凌鹰,“布莱克纯粹法社会学理论概要及其借鉴意义”,《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2期

张文显,“西方法社会学的发展、基调、范围和方法”,《社会学研究》1988年03期

社会学 vs 社会工作 篇3

社会学:偏重于理论,寻找问题背后的根源

社会工作:偏重于实践,着手改变各种存在问题

社会学从社会整体感念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综合性学科。虽然,社会学偏理论研究,但是调查也是其重头戏。比如结合一个具体的问题,在经过讨论研究后提出一个理论假设,接着通常会进行实地观察、采访、问卷调查、资料整理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等,以此印证理论假设是否正确,最终为问题的解决提出更好的建议。

社会工作是一门“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服务性实践学科,涵盖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这些都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社工”一词就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社工就是专门从事社会工作的人,被称为社会工程师,和志愿者一样,他们都在为社会变得更美好而工作。志愿者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不求回报的服务,而社工是一个专门的职业,是受薪的。

学什么?——学长说

讲述人:晓枫 同济大学社会学本科

在我看来,概论、理论、调查方法是我们知识构成的三大板块,整个大学的学习几乎都围绕这三块进行。毕业时,用三个字就足以概括我的大学生活——学多了!四年的大学,我们的课程基本都是宏观的大问题的学习:社会学原理、社会工作概论、社会调查与统计、社会心理学、城市社会学、环境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组织社会学、信息社会学、性别社会学、中外社会学理论和思想、社会保障概论、社区工作、城市与城市化社会研究等。我们和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也有很多交集,我们选修课很多都涉及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当然,我们也会有几个月的实习时间,一般都是去政府、媒体、调查机构、研究所等。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因为知识面丰富,且对社会的理解独具视角,在媒体行业做新闻工作时,比中文、新闻专业学生更占优势。

讲述人:MECURY 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

既然社会工作专业涵盖很多方面,那社会工作专业是不是就是万金油呢?是不是从教育、医疗到保险行业哪儿都懂一点,但都是一知半解呢?我可以肯定地回答不是。因为社会工作本身就是业务,我们在读期间,学习的就是怎样切实地去开展社会工作。选择社会工作专业前,你必须对课程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知道学什么,才能判断自己对这个专业是否有兴趣。在专业主干课方面,一般要学习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统计学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工作实务、人类行为与环境、社会心理学等。同时还有一些细化的专业课程,我就是在学习这些课程后才慢慢了解到不同的领域,并最终决定在医疗社工行业中发展的。此外,实践对于社会工作的学生来说是必修课,几乎所有学校都非常重视这一专业学生的实习。学校会安排不同的实践地点,像基金会、福利院、医院等,学生可以轮岗,也可以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一直实习。很多学校对于学生实习的时间有硬性要求,一般不能少于800个小时。这样高强度的实习对于一些不喜欢长期实践的学生可能是一种很大的挑战甚至折磨。

毕业都去哪了?

虽然社会学和社会工作是相对新兴、小众的文科专业,但是每年的毕业生也不少,他们的就业方向可谓是五花八门。不过这两个专业共同的就业方向大体有以下三种:

1.通过招考进入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很多政府机构、参公事业单位招收社会学及社会工作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从事对口工作,如民政局、妇联、街道办事处等。这类工作的工作时间和收入都相对稳定,且毕业生能学以致用。

2.读研深造:社会学类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有硕士以上学历显然优势更明显。国外也有相当多的名校招收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硕士,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校非常看重考生的实习经历,往往要求毕业生有对口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实习经历。

3.进入企业:一般来说,在企业里任职的新面孔大多数是经管类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懂管理,掌握经济规律,自然被企业所看重。不过作为社会学类的毕业生,在企业的工作上也有自己的过人之处。社会学类的毕业生经过系统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学习,同时能从客户心理和社会层面去分析供需,这与纯商业思维形成了一种互补,所以他们在咨询业、公关、市场、管理等领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由于社会学、社会工作在学科性质、学科目的、介入方式、工作方法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这两个专业在就业方向也有所不同。

我们先来看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在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社工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职业,跟律师、医师一样。每千人拥有多少社工,被认为是一个社会是否现代化的标志。在中国内地,随着单位负责生老病死的体制被慢慢打破,更多的人成为“社会人”,过去的“业余社工”将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出,内地城市也越来越需要专业的社工。

社工的主要工作领域有:

1.医院

医务社工在内地目前尚不多见。在国内当下紧张的医患关系中,专业的医务社工可以在医院和医疗卫生机构中为患者提供心理关怀和社会服务,起到润滑剂的重要作用。目前,国内不少医院成立了专门的社工部,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这是一个全新的行业模式,如果你决心做医务社工,也许你将会是这个行业的先驱者。

2.慈善机构、慈善基金会、NGO(非政府组织)

目前,中国公益事业进入活跃期,除了“国字号”的慈善机构和基金会,众多名人也纷纷加入慈善事业的行列,如李连杰创办的壹基金、王菲和李亚鹏创办的嫣然天使基金等,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公益慈善项目在运作。国内各类NGO也非常多,有些也进入专业化运营轨道。以上这些机构关注不同领域,每年有大量的社工缺口。

再来看看社会学专业的就业。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已然成为他们进入媒体行业、从事社会新闻工作的一大优势。因此,不少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在报社、电视台、网站等从事记者、编辑、社会评论员等工作。社会学专业的毕业生写出的文章有他们独到的一面,很多影响力大的媒体的社会调查部都是社会学人的天下。

院校推荐:

社会学专业:北京大学是国内社会学的“领头羊”;中国人民大学的社会学在国内一流,其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属国内最早开设;武汉大学为中部地区社会学重镇;中山大学依托毗邻港澳这一优势,社会学主要研究该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南京大学硬件配置在国内名列前茅,社会学师资方面也很强;南开大学被誉为“社会学黄埔军校”,社会心理学排在国内前列。

音乐社会学——论社会音乐商品 篇4

音乐商品是一种具有交换价值的音乐产品, 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种形式, 它既有一般物质商品的基本属性, 又有艺术商品的特珠性, 当代中国音乐商品在品种、形式和数量上有了很大发展和变化, 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已置身于音乐商品的包围之中, 深入了解和正确对待社会音乐文化中的商品现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在社会音乐文化生活中, 无论音乐作品的流传方式和接受状态如何, 其在社会上的流通形式不外有两种:一种是音乐产品的无偿服务形式;一种是音乐产品的有偿服务形式;前者音乐产品在流传和接受过程中不存在货币交换现象, 音乐产品无偿地提供给社会, 传播给听众。后者音乐产品要通过货币交换行为来实现音乐流行和传播, 音乐产品具有了交换价值, 成为音乐商品。

二、音乐的价值和价值关系

什么是价值?价值论研究中的观点认为:“价值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客体的功能与主体的合理需要相符合, 并产生积极效应的体现”。“价值的实现不能离开价值关系, 价值关系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供需关系、意义关系”。总体上来看, 音乐的价值包含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音乐价值关系的主体是具有音乐消费能力的人, 音乐价值关系的客体是音乐一、二、三度创作的成品, 即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传播等。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 价值是商品真正的灵魂, 商品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价值, 就是为求得实际的经济利益。在现代经济社会中, 大多数音乐活动都与经济活动紧密联系才能完成一个过程, 例如:音乐制品的生产涉及到创作、生产、宣传、流通、消费等环节。在这一系列过程中, 音乐家与中间商、中间商与欣赏者之间, 都以货币交换的方式结成了一定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也是商品经济的组成部分。因为现代社会大部分音乐活动的过程是经济活动的过程, 所以也可以认为大部分的音乐是商品。

三、音乐的商品属性

音乐作为商品, 可以分为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种形式。非物质形态的音乐商品是一种以货币或生活资料交换来实现的音乐文化娱乐服务活动, 物质形态的音乐商品一般是以乐谱音乐论著音乐唱片、C D、V C D等多种手段存储的音乐信息, 在当代社会, 这种音乐唱奏的服务活动集中表现在城市酒吧、歌厅、音乐表演厅及体育场馆中的各种营业性的音乐演出活动中, 当代社会的音乐商品在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方面都有大量体现。

因为音乐商品的使用价值是通过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表现出来的, 所以, 优秀音乐商品的艺术价值, 要具有时间永恒性和空间无限性的特点, 一张优秀音乐唱片的商品价值随着唱机播放次数的增加和磨损而逐渐耗尽, 但这张唱片的音乐形象却会在千万人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艺术价值可能会长久不衰、永恒不灭。

三、社会音乐商品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音乐商品是音乐这种艺术品种进行社会传播的媒介物质化, 即音乐与音乐载体的综合, 且参与市场交换的劳动产品。音乐走上商品化的道路, 体现为两种形式:其一为物质、物品的形式;如:乐谱集册、C D唱片等;其二为音乐文化的娱乐服务活动形式, 如大剧院中各种营业性的音乐演出活动等;其具体表现方式主要有:

1、媒体型音乐商品 (l) 电视广告音乐

经济越发达, 广告越兴旺。在企业宣传中, 一部制作精良的广告宣传片是全方位演绎企业形象的方式。企业广告宣传片除了需要好的画面、解说词外, 其音乐也是至关重要的;在现代化传播媒体条件下的广告音乐, 是一种高投人、高效益的音乐商品。

广告音乐来源有三种渠道:从版权所有人那里购买曲子的使用权, 通常费用较高, 利用已无版权问题的曲子;或专门请人创作一段原创曲子。广告音乐显然已成为社会音乐商品化的主要形式之一了。

(2) 影视音乐

从1 8 9 4年到1 9 2 7年这漫长的3 3年岁月里, “无声的”电影始终“有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当年卢氏兄弟在英国放映第一场电影时, 就请钢琴师现场伴奏流行音乐曲, 那时所演奏的音乐与影片的内容没有什么关系。2 0世纪3 0年代以后, 音乐成为影视作品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一些著名的作曲家开始为电影作曲, 法国作曲家达利乌斯·米约及美国作曲家科普兰;《泰坦尼克》中的主题曲《我心依旧》电影配乐已经深人人心。既然音乐能为电影带来如此之大的影响和效益, 出版商当然不会放弃牟利的好机会。影视原声音乐出版物的大量发行, 令影视音乐也成为了社会音乐商品化的一种形式。

(3) 数字音乐

网络时代, 比我们想象中来得还快, 因为信息的大量产生和转移, 网络及移动通讯让人与人的交流互动成为可能, 也为数字音乐的流通提供了可能。数字音乐可以是m P 3音乐、手机音乐等站在时代前沿的音乐形式。它们的出现, 加快了音乐商品化的进程。在这个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 数字音乐的出现是必然的, 商品化是它的本质特征。

2. 唱片音乐商品

唱片商品销售使唱片制造商介入到音乐创作演奏者和听众之间成为必然。音乐创作向唱片制造商出卖音乐商品, 唱片制造商用录制的母版加工制作这些音乐商品投放市场出售。唱片商从中获得高额利润, 音乐创作获得相应的报酬;表演者以自己可以接受的价格达成协议, “签约”的实质是, 他们以商品被买进, 又以对公众的表演服务行为被公司以商品形式出售给听众。

在现代商品营销学中, 商品在进人市场前的广告宣传及包装设计等都是举足轻重的。音乐创作的程序化产生了创作经纪;音乐表演的商业化又产生了演唱经纪。从音乐作品酝酿阶段的创作经纪到音乐作品成型后的演唱经纪再到音乐作品展现阶段的乐团经纪, 商品化可谓是贯穿在这整个过程之中。

小结

总之, 在当代中国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制约, 音乐商品对现实社会音乐生活的介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和深人, 我们每一个人已置身于这个庞大的音乐商品群的包围之中。多种音乐听众类型, 是这个市场中多种类型的音乐商品消费者;音乐商品在形式、内容和数量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和变化, 深人了解当代中国音乐商品在社会生活中的现状, 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6年。

社会工作硕士社会学基础 篇5

第1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其中,“条件”是指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所需的主要的内外部条件了,“机制”是指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带规律性的模式。

1.2把“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的根据/原因?

(1)从社会历史背景来看,18、19世纪以英国的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为起点的欧洲社会大变革,使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革命使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变化。

但是,并没有真正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王国”,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如加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劳资双方的对立等。正是这些社会变化和社会后果,把现代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问题,即如何实现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避免恶性运行,突出出来。

(2)从思想资料背景来看,第一,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

第二,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也是其他社会学的思想来源。

第三,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等三大发现,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也是孔德、斯宾塞等创始人解释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的工具。

第四,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也为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这些思想和方法推动了社会学关于社会良性运行的研究。

(3)从现实社会根据来看,我国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经历了各种社会状态,包括良性运行、中性运行和恶性运行,建国以来的经验和教训从正反两方面告诉我们,研究社会运行非常重要。

1.3社会学的功能——关于功能视角的答题思路,从对思想或理论的作用到对实践的作用

(1)认识功能

第一,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将来怎样变化。

第二,通过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方法来帮助人们获取新的知识。

(2)实践功能

第一,在帮助人们掌握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维护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方面,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

社会学 篇6

关键词: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研究;中国社会学使命

结合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背景来看,国际经济格局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对于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正朝着不断优化的方向发展,思想指导逐渐成为系统化的理论观点,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理论支撑。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上,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特点更加深入的研究社会学理论,明确中国社会学使命,才能够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这同时也是社会学理论研究所义不容辞的责任。本篇文章主要结合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研究现状,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研究与社会学使命进行分析,简述对社会学发展的一些浅见,希望能够对我国社会的进步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

1.“中国理念”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的思想脉络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均为社会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展现着中国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研究内容,能够看出国家与社会的紧密关联,对于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未来社会的创新道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依据“中国经验”的成长能够清晰可见,当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也在展开“中国经验”的新形势。历史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不断进步,中国的长远发展历史下逐渐融合了众多思想,使之成为与国家发展融合一体、全面整合的政治思想。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当代中国社会学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研究丰富并不断升华了“国家—社会”关系的“中国理念”,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2.“中国经验”面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新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的建设和社会的管理越发彰显出全面化、实际化的特点,并具有浓厚的中国社会特点,独特性较强。“中国经验”指导下,“国家——社会”的关系逐渐融洽,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逐渐展现出了一些新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社会配置等问题为“中国经验”带来了新的难题,只有不断结合社会的发展,更新和改革“中国经验”,才能够满足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需求[2-3]。

3.“自觉”时代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

中国当前已经逐渐进入了以“自觉”为特点的新时代,“文化自觉”、“理论自觉”等彰显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持续的自觉与坚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研究学者费孝通提出了“文化自觉论”思想,这可以视为“中国成为自己”的价值和理念基础之一。在“中国理念”和“中国经验”逐渐丰富而凝练的过程当中,我国各个地区的基层组织以及地方部门也在不断通过实践进行积极探索,寻找更多的可行路线,为社会的建设以及社会的管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与中国社会学使命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需要立足现实,提炼现实;基于传统,超越传统;总结经验,创新实践,真正满足当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实际需求,做好中国社会学使命。

1.立足现实,提炼现实

不贴合实际的理论可以说是大而空的理论,理论的建立需要在众多实践考察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实际,通过大量的实践而证实。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需要结合我国实际发展情况以及社会特点,立足于现实。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的确立,有其深刻的实践基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了“四个必须更加自觉”的实践要求,强调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在当前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中,我们需要坚定信念,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建设时间要求,根据当前时代发展的特点、人民的生活情况、人民的实际需求等等,丰富社会学研究理论,明确自身的社会学使命,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带来更多的指导意义。

2.基于传统,超越传统

中国社会理论研究思想十分丰富,这也是当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研究中重要的学术资源,对于社会学理论的研究以及中国社会的发展能够奠定良好的基础。“求治去乱”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核心观念,传统的社会理论思想中便较为注重社会的治理,这与当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理论思想不谋而合,充分表明了我國传统社会理论学研究的价值,“依法治国”思想的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是当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任务。

其次,中国传统理论指导思想“顺道”、“天下至理”等理论思想更是注重客观规律,在满足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注重人际关系的协调,注重公理至上。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和社会学使命的研究也需要基于传统,并超越传统,不断加强创新研究。

3.总结经验,创新实践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才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味的排斥或者蒙蔽双眼只会让社会难以发展或者存在退步的问题,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将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新的勃勃生机,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党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在当前的时代发展环境下,我们需要积极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学习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并结合“中国经验”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不足之处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总结经验的过程当中,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为中国社会各项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构建完善的“国家——社会”共同发展模式。

三、结语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对于我国的综合实力发展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坚持党和国家的理论指导思想,立足现实,提炼现实;基于传统,超越传统;总结经验,创新实践,真正满足当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实际需求,做好中国社会学使命,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路线,为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兴旺而共同努力,更好、更快的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杨敏.当代社会变革中的“国家-社会”新型关系——社会学中国化视野下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7(9):143-145.

[2]奂平清.“理论自觉”与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以郑杭生及其社会运行学派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5):105-109.

[3]钟涨宝,韦宏耀,尤鑫.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农村发展——“2013年农村社会学论坛”综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41):165-167.

[4]郑杭生,童潇.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历史、战略、未来——著名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郑杭生先生访谈[J].社会科学家,2012,25(21):172-176.

[5]黄家亮.“顶天立地”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危机和使命——基于郑杭生“社会调查系列丛书”的分析[J].学习与实践,2012,15(21):109-112.

社会学 篇7

在科学活动中,科学研究结果主要以科学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科学论文是科学活动中重要一环,但科学论文作为一种文本其意义是什么?传统科学社会学家和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从各自立场出发给出了不同解释。梳理和分析这些解释不仅对于全面而深刻地理解科学论文的意义大有裨益,而且有助于理解传统科学社会学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差异。

一传统科学社会学对科学论文意义的解释

传统科学社会学秉承了自逻辑实证主义以来的“标准科学观”,认为科学知识是客观世界图景的精确映像,而作为认知结果的科学论文是承载科学知识的物质外壳,也被赋予了某种神圣光环:科学论文是书写自然之书,具有比文学、艺术、音乐等非科学文本更高的认识论优势。正如迈尔斯论述的,“那些相信科学知识必定有其特异之处的人们,他们因而也相信,至少就其理想形式而言,科学文本可免于修辞或文学分析之累。”[1]2

在这种认识逻辑下,对科学论文意义的解释主要从体制分析、数学分析、文学分析等角度进行,这种解释的主要特征是不论科学论文内容本身,只将科学论文看做是一个黑箱而对其进行宏观统计和社会分析。这种黑箱式的科学论文意义解释模式以默顿学派的传统科学社会学解释和普赖斯的科学计量学解释为代表。

默顿认为,科学论文的意义一方面在于它是科学知识的物质载体,具有承载、传播和存储科学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于它是科学家独创性贡献的标志形式,具有标志、显示和衡量社会承认(科学财产)的作用。基于这种认识,默顿及其追随者主要是从科学论文的评审体制,以及学科、专业、机构、文化、政治等社会因素对科学论文产出数量、速度、规模、方向等方面的影响,例如科学论文评审制度研究、科学论文引证指数研究等。在默顿结构功能主义分析范式里,科学论文是科学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运用极为精致的统计分析,把从大量同类数据中抽象出来的模式同某一科学建制的功能联系在一起。”[1]17

与默顿开创的科学社会学传统类似,普赖斯开创的科学计量学分析传统,也是把科学论文的内容看做黑箱。在普赖斯的研究中,其分析的重点在于科学论文的时空分布,例如重要论文发表的期刊分布、年代分布、学科分布、论文作者的机构分布等,这种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隐含在科学论文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但这些因素不是作为科学论文内容的建构因素而存在,而是作为促进或阻碍科学论文产生、传播、接受和应用的因素而存在。这就意味着科学文本的内在意义仅仅局限于纯粹的认知意义,并且内在的认知意义构成了科学文本外在的社会意义的基础和依据,即虽然科学论文的产生、传播和接受受到外在社会因素的影响,但最终还是要决定于科学论文所包含的知识的真理性。

二科学知识社会等视域中 的科学论文及其意义

自库恩(Thoms Kuhn)以后,人们不再单从逻辑与实证角度来理解科学文本,而是从历史、文化和社会等多维度来理解。拉图尔(Bruno Latour)、谢廷娜(Knoor-Cetina)、马尔凯(Michael Mulkay)等SSK学者试图说明:科学论文并非是一本纯逻辑、纯理性的自然之书,在其中,科学与修辞、事实与价值、逻辑论证与劝服诱导并非绝对的二元分离,科学为了应付日常实践中的急迫需要不仅利用了艺术,[2]而且渗透了利益。

(一)拉图尔科学论文观——作为修辞引证的科学论文

拉图尔从“引证”这一视角来分析科学论文的性质。在拉图尔的引证分析模式里,无论是引证他人、还是被引用,都不过是一种修辞战略的有目的的运用。关于科学论文中的修辞使用,拉图尔提出了“强修辞”概念,“强修辞”意在突出科学活动中修辞使用的广泛性、系统性、组织性,“旧修辞学和新修辞学的区别并不在于前者使用了外在的盟友而后者避免了这种使用。区别在于,前者只使用了这些盟友中的很少一部分,而后者则大量地使用。”[3]101

1.从引证到科学事实:科学网络间不同社会力量的博弈

在标准科学观看来,对相关论文的引证首先是要说明论文是建立在前人研究和普遍理论之上的,而非个人杜撰;其次是表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关注和承认,尊重其他科学家的“科学财产”。基于此种认识,传统科学社会学家很少关注和探究科学论文具体内容中的相关引证及其内部关系,即使科学引文索引,其所测度的核心内容仍然是基于社会承认的各种指标,其方法论和本体论基础仍然限于结构功能主义与科学计量学范式内。

而在拉图尔看来,关于引证的传统观点隐瞒了引证所具有的认知转化能量:引证的意义并非仅限于认知层面,它具有操控各种相关学术资源、将科学共同体的社会网络转化为认知网络的强大力量,一定程度上是“赝像”向“事实”转向的社会通道。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事实的事后引证转变”:某一“事实”既可以通过引证性社会关系网获得自己暂时的合法性,同时也可能在事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引证关系网的改组或异变而丧失自己的“事实”地位——要么这一“事实”被以不同性质的方式引证(或肯定、或否定、或保持原状、或进行变形)而失去自己的话语权;要么它被引证所抛弃(人们不再将其视为引证材料而导致被“遗忘”)。

2.作为组织修辞学的引证

拉图尔认为,科学论文不仅需要引证来增加自己的认知资源量和扩大联盟者网络,同时还需要将各种引证资源加以组织,“所有这些引证都被指向特定的目标、被为着一个目的组织起来:为断言提供支持。”[3]62如何对引证资源进行适当组织,拉图尔将之划分为几个步骤:

第一,为自己设防。将自己观点的重要部分与其他引证相结合,使得自己的论证在外部形成一个缓冲带,拉图尔将之称为“层积化”,“每一个断言都被文本以外或者文本以内的引证打断而转向其他部分,转向图示、柱形物、表格、图例、曲线图,等等。接下来,它们之中的每一个也都可以让你退回到同一文本的其他部分,或者更远,退回到文本以外的引进技术性材料。”[3]79

第二,部署阵地。将各种引证资源加以适当部署,形成资源之间的关联与放大效应。主要包括:①堆叠:各种引证资源是分层次、系统性地结合在一起;②安排和设计。根据文本的需要,将引证资源进行不同的分布:作者既可以将自己描绘成一个后继者,而不是一个革命者——当他需要将别人的理论视为证据时;他也可以将自己形容为先行者——当他需要反对别人的意见时;同时尽可能考虑潜在的反对意见,并预先布置好对应措施。

第三,逻辑化操控。“逻辑化操控”主要是通过对科学论文内容进行逻辑化、自洽化而形成的,即一个好的科学论文应尽可能地“合乎逻辑”。“操控”使得读者在逻辑的道路上前行,使论文“滴水不漏”,这样可使读者或竞争对手无法找寻到其逻辑漏洞。

(二)谢廷娜科学论文观——作为“与境”说明的科学论文

谢廷娜在分析科学论文的性质时,引入了“与境”概念。“与境”将对科学论文的说明引入到一种“当地性和索引性”的社会环境与利益环境中,从而化约了科学论文的纯认知与纯理性品质。

1.操纵“相关性”:科学论文的“非与境化”策略

谢廷娜认为,实验室实践是当地性、索引性的,各种相关性会影响到实验室活动,形成对理性推理规则及观察实验证据的偏离。而科学论文则实现了对与境性科学活动的理性重建,它通过操纵各种相关性,对实验室实践进行非与境化,使实验室实践以理性的形象出现。

比如在科学论文中,存在一种潜在的方法论或理性规则“提前策略”,它将实验室实践中与境性、索引性选择的事后结果转化为一种方法论的先在性,似乎是这种先在的方法论指令引导着实验室实践,并将其束缚在理性的轨道上。这给人一种印象:由问题推动而得到的解决方法是研究出来的,而不是偶然遇到的。谢廷娜以FeCl3凝结法的发现为例来进行说明,“实验室通过FeCl3凝结法的发现所例示的潜在可能性,引出了通过实验实现这种潜在可能性的指令;而在简介中,正是科学家的使命确立了这种蛋白质的回收方法的潜在可能性。然而这种过程的颠倒,不是表达不当的结果,而是论文文本的文学策略的一部分。”如下图所示[4]:

2.对科学论文的“超科学场域”说明

谢廷娜对科学论文的考察并非仅限于实验室,而将其放置于整个的超科学场域,考察科学论文在整个超科学场域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本质。在谢廷娜看来,科学论文并非仅限于实验室实践而被建构,相反,科学论文超出了实验室,成为更广泛范围的超科学场域中的一部分。科学论文的选题、结构组织、数量、种类并非完全取决于科学发展的认知逻辑,而是处于与各种利益的互动与博弈之中,取决于超科学场域中的利益最大化原则:特定论文选题的确定可能是由于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口味,或是使科学家的信用资源(如荣誉、地位)得以最大程度地扩展;科学论文选用何种组织方式、运用何种论证手法、使用何种材料,可能是由于它符合特定的政治或经济诉求,能够引吸大量的投资。在超科学场域中,科学论文可能失去其独立的认知逻辑,而是资源获取、扩张或利益竞争、协商、妥协的产物。

(三)马尔凯的科学论文观——作为文学说明的科学论文

如何理解科学文本与其他非科学文本之间的关系?科学论文是否是对科学活动的真实描述?科学论文的语言特征是什么?科学家在科学论文中与科学论文外的说明是否一致?马尔凯通过对科学论文的语言组织特征进行分析,并置科学家正式、非正式场景中对科学论文的解释,以及分析科学活动中的幽默,对科学论文的性质作了深度剖析。

1.科学论文中与科学论文外语言的并置与比较

马尔凯与吉尔伯特对生物化学家莱曼的一篇论文进行研究时发现,科学论文采用了特殊的表现形式,如被动的语态,非文学的描述方法、句子之间的逻辑链接。其特征是:其一,尽量避免提及本人的立场,人为地在“主体”与“主体的思想与行为”设置一条界限;其二,将话语中的动词与“非人力”相结合,如将“实验结果”、“观察报告”等词汇与动词“表明”、“显示”相搭配,以突出新的假说的非个人性品质。而在正式场合的幕后,科学家的说明则表现出很大的解释柔性。如,莱曼在论文中提到,他提出的生物学模型得到几个实验室结果的支持,但实际上,涉及的实验室仅仅是两个;在正式报告中,莱曼表明他的模型是从实验中得出的非个人结论,而实质上,他的理论更像是“从早已熟悉的资料中看出新的意义的行为”,亦即是一种猜测性的观念。

2.科学文本的幽默性质:打破科学文本与非科学文本之间的绝对区分

一般看来,科学是一项严肃的事业,科学论文是一个由理性因素组成的逻辑世界,它与文学、戏剧、幽默有着明显的区分。而马尔凯则认为,科学事业是包括一些幽默暗流的,幽默与科学话语之间并非是绝然的隔离。马尔凯并置了正式语境中的话语“what he wrote”,以及非正式语境对这些话语的解释“what he meant”,如表1所示。[5]通过并置来彰显科学话语的幽默性质,并以此来解构科学话语的理性形象。

通过两种与境中不同话语的对比,一种幽默效果得以产生:这两种话语,一种采用了经验主义式词汇,在这一词汇中:科学家的个人行动和信念要么被描述为“非个人性的”:如采用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说法,个人活动被形容为一种冷冰冰的客观行为;要么被形容为对科学规则的遵从,如“Typical results are shown”。而在与之相对应的非正式情境中的语言中,科学家的个人行为被重新描述,其非个人性行为被个人性词汇所替代,个人性情感(I have not bothered to)、科学家之间的社会关联(He was my graduate student)开始出现在其话语中,同时科学家的规则性行为,被科学家个人的知识主张所替代。

科学幽默通过并置正式情景与非正式情景中的话语,创造了一种幽默效果,但是马尔凯却并非是为了单纯揭示这种幽默性的存在,而是说明,科学话语的严肃性并非是来自自然界以及各种冷冰冰的方法论规则,科学实践及表述的客观性、公正性并非来自科学家活动及信念本身,而是一种解释性成果。

三对SSK科学论文观的辩证解读

如何看待SSK学者对科学论文的描述?我们是否应该放弃传统的黑箱式科学论文观?而SSK对科学论文所作用修辞、利益解释是否合理,“合理”的限度是什么?SSK科学论文观的意义何在?

(一)SSK科学论文观的认识论意义:

走进语境中的科学实践,探寻科学活动中语言与现实实践之间更为丰富的关系

长期以来,科学论文以语言的专业化、书写格式的规范化、数据的充分性而被视为科学理性的代言人,并基于这一观点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如科学论文的中性语言观、科学论文的理性引证论、科学论文评审体制的客观属性论,以及普通公众对科学论文的神坛式祭拜。相较于科研管理、科研投入、科研分配等科学的外围社会结构研究,以及科学界社会分层、科学奖励制度、科学评价系统等科学的内部社会结构被不断的剖析、解释,对科学论文的认知分析则长期被作了黑箱化处理(如图2:被作了黑箱化处理的科学论文认知研究领域,即阴影部分),“将“‘文本和话语分析’与对科学的元研究联系起来,这在70年代以前是难以想象的事,更不用说形成独立的‘科学文本和话语分析’领域了。” [6]

实际上,“科学论文”这一概念不仅仅涉及理性认知过程,同样也渗透着各种非理性因素(如利益、语言表达技巧等),科学论文的写作、评审、传播夹杂着认知与权力的博弈、理性与修辞的阻抗,这种观点已经得到史学界及理论界的认同。科学论文不应被视为一种黑箱,而应成为人们理解科学活动本质的一个重要场域,科学论文是科学实践的逻辑化书写,因此在“逻辑化与重构化了的实践”与“真实的科学实践”间必然存在一定张力,如,科学实践活动中存在“意会知识”,包括一些精巧的实验技艺、言传深教的思维逻辑,而这些意会性的技巧和思维方式很难精确地反映在科学文本中;另外,科学论文中较少涉及科学家的主体性思维程序(如直觉、顿悟等),科学论文往往是对科学逻辑“如何发生”的描述,而较少涉及“为何发生”的主体性思维过程;此外,科学论文在将丰富的科学实践活动纳入到自己的语言之盒中时,是如何将具有异质性、偶然性的现实活动转化为具有逻辑性特征的理性文本,这也有待于作进一步的考察。SSK学者打开科学论文黑箱的做法,为我们还原一个更为丰富、更为立体的科学实践形象,特别是对于考察科学文本中的语言特征、恢复其文化意蕴、语境意蕴提供了有益启示。

(二)SSK科学论文观的方法论意义:

对我国科学论文研究的启发及其政策学意义

现在学界对于科学论文研究出现一种现象,即将对科学论文的微观认知研究与宏观计量研究相分离的趋势。如国外虽然就“科学论文是否能够进行修辞化分析”这一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但是这种分析多是限于微观的认知分析,且这种分析多是基于认知批判视角;而宏观的科学计量学研究(如普赖斯)虽然对科学论文进行数学、可视化等多个视角的宏观分析,但是却又缺乏一种认知调研,这便使得科学计量学及科学知识图谱研究缺乏来自“知识”视角的再处理,亦使得其在科技政策、科技管理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

因此将“如何将科学论文的微观认知分析范式与宏观计量分析范式结合起来”进行探讨与分析,可以为我国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新的思路。如将科学论文内容引证修辞分析与宏观科学计量学、科学知识图谱研究相结合,可以为我国科学的未来发展预测提供各种分析模型,包括:通过对索引网络聚焦点的分析来预测未来科学发展的方向,如,以时间为索引维度,通过构建特定学科内最新科学论文的认知发展网络,可以帮助国家确定未来的优先发展领域;对索引网络进行“聚-散”分析,以构建学科生命力指数模型,如以学科为索引维度,通过分析不同学科论文发表数量的变化,可以帮助预测不同学科在现在及未来的发展热度,以确定各学科的科研资源投入力度;通过分析科学论文索引状况建构国家科学影响力模型:以国内某学科为索引维度,通过分析我国特定学科在国际索引体系中的数量、网络关联及索引等级,来建构我国特定学科在整个国际学术发展中的位置模型;建立科学共同体结构现状、未来演化及互联网格图示等。

(三)树立新型科学论文观:

辩证地理解SSK科学论文观,避免走向彻底的“怀疑论”

SSK学者将修辞、政治策略、利益博弈、资源等概念引入到对科学论文的分析过程中,改变了传统将科学论文视为纯逻辑、纯理性文本的看法。可以说,SSK赋予了科学论文一种更为立体、更为系统的形象。但是,SSK将科学论文中所蕴涵的“利益”、“政治策略”等非理性因素绝对化了,当谢廷娜将科学论文完全视为是一种主体性的“与境”创造或“资源”附属时,便早早陷入一种“怀疑论”的囫囵中。关于科学论文,应该树立以下观念:

(1)科学论文的书写是一个严肃的过程:或许科学论文并非是绝对的书写自然之书,但是尊重一定的科学方法论规则却是其最基本要求,如语言的精确性、必要的引文、逻辑性的表述方式、具有充分的实验证据等,虽然这些书写规则是一个历史概念,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或是说是一种惯例性要求。但是,这些规则保证着科学论文的严肃性,使特定话题得以在一个符合科学活动自身特征的语境中得以讨论。另外,我们在看待科学论文时,应该将之放到一个更为整体的、更为统一化的科学历史过程中去,而不仅仅是将其作一个单一的、发生在某个特定时刻的文本,科学论文的严肃性更多的来自于其被广大科学共同体的严格的再检视、再审查的历史过程。

(2)科学论文是对实验室实践的一种逻辑重构,具有“操作性”特征,但这种“操作性”是有限度的,而非是任意的:科学论文并非是对实验室实践的一种依随式描摹,而是一种事后的加工式写作或重构,必然包含一些写作技巧、论辩技艺,是一个具有主体特征的书写过程。但是,科学论文对实验室实践的“操作”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在于:实验室实践作为一种现实过程是科学论文的书写基础,一个合格的科学家不能违反实验室实践的基本情况而任意对其篡改。

(3)在后学院科学时代,对“科学论文”概念的理解已不能仅仅限于学术层面,应恢复其资源意义、利益意蕴,但是我们应反对将科学论文完全利益化、商业化的做法:作为科学家,应该具有最基本的科学操守,不应成为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喉舌”;作为一名“书写者”,科学家的笔锋可以成为获得更多的资源的利器,但却不应将自己的书写技能单纯地视为掠取利益与资源工具。

摘要:科学论文是科学活动的重要一环,是科学实践的文本表现方式,应该如何理解科学论文的性质?科学论文与科学实践的关系如何?对于这些问题,传统的结构功能主义、科学计量学及文学分析范式均用理性科学观作为其科学论文分析模式的基点,并形成了内容无涉式的研究方法;而SSK学者则打破了科学论文的内容黑箱,将“利益”、“修辞”、“与境”、“资源场域”等概念引入到对科学论文的分析过程中。SSK的科学论文分析方法对于理解后学院科学时代科学论文的性质提供了新视角,同时其拆解科学论文认知研究籓篱的做法更是为人们理解科学知识实际生产过程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科学论文,意义,科学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解释

参考文献

[1]格雷格.迈尔斯.书写物生学: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文本[M].孙雍君,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2]黛尔德拉.迈克洛斯基.经济学的花言巧语[M].石磊,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24.

[3]布鲁诺.拉图尔.科学在行动:怎样在社会中跟随科学家和工程师[M].刘文旋,郑开,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4]卡林.诺尔-塞蒂纳.制造知识[M].王善博,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188.

[5]Mulkay M.Opening Pandora’s Box[M]//Kuklick H,LongE,Knowledge and Society.Greenwich,Conn:JAI Press,1984:176.

音乐社会学教程 篇8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曾遂今编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作为“十一五”高等学校国家级规划教材, 《音乐社会学教程》的设计, 基于编著者近10年在高等艺术院校特别是在中国传媒大学的传媒音乐教育的教学实践基础。中国传媒大学在2002年, 开始专业性地培养传媒领域中的音乐人才。为此, 开办了专门培养“传媒音乐人” (或称“媒体音乐人”) 的、具有传媒特色的音乐学专业方向。这样的方向将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特殊的音乐工作者。他们将在音乐演出、音像制造、音乐出版、艺术品交流以及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领域中从事音乐文化创意与策划、音乐监制、音乐编辑、音乐经纪、唱片制作、音乐制片等音乐艺术传播与管理方面的工作。这些都属于音乐传播专业方向涉及的领域。另一方面, 中国传媒大学也创办了电子音乐创作与制作方向。此方向将培养学生以较扎实的音乐创作功底, 熟练运用计算机与电子音乐设备进行音乐创作与制作的能力。他们能创造性地、敏锐地、高质量地为广播、电影、电视创作音乐, 并能在文艺团体和唱片公司等单位从事多样化的音乐创作与制作。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学专业的学生, 必须具备完整且较全面的知识积累, 才能实现上述的目的。他们在学习期间, 除了完成公共基础课和自然科学技术、新闻传播、经济与管理等方面的选修课外, 还必须完成音乐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传媒音乐人”除了掌握文、史、哲等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和传媒技术知识外, 还应当在音乐的相关理论与技术的层面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音乐社会学”课程的开设, 是帮助学生完善掌握以上传媒音乐知识体系的途径之一。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学, 《音乐社会学教程》的编写在原有的音乐社会学理论著述的基础上, 根据不断变化的音乐现实, 根据突飞猛进的传媒技术动力, 根据音乐社会学观念的新思考、新整合, 也更是根据学生的诉求和教学的需要, 增加了大量新鲜的内容和新的活力。为此, 《音乐社会学教程》更具有今天教学的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和现实性、时代性、前沿性。该教程融入了当今大量具有强烈社会性的音乐传播的内容, 如传播的方式———音乐的商品与市场;传播的规则———音乐的著作权;传播媒介的前沿———音乐的网络传播;传播的受众———音乐“粉丝”现象等等。该教程特别列入“社会音乐生产运行机制中的中国音乐”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几种重要音乐类型”两部分内容。这既是编著者过去的研究成果, 也是从音乐社会学视野, 对宏观的、流动的音乐现象加以整体的把握, 论中带史, 以史促论, 激励学生思考今天, 回顾昨天, 今昔比较, 寻求规律。加入这两部分内容更重要的意义是, 音乐社会学是音乐学学科的深化与发展, 它要充分地扎根于广阔的音乐时空现象之中。音乐社会学, 不是音乐学和社会学简单的相加。音乐, 不是音乐社会学这门学问简单的标签, 而是音乐社会学肌体中流动的血液。

社会学 篇9

音乐社会学是在音乐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美学的交叉点上形成的, 它是作为艺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而发生和发展的。音乐社会学要求研究者把音乐作为一种受社会制约的现象来观察, 包括社会生活以怎样的方式表现为音乐的内容和形式、作曲家的世界观在内的研究。

关于音乐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某些观点, 早就包含在古罗马的哲学著作中, 首先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了音乐在社会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应用可能性的概念, 并且和柏拉图一起提出了有关听众的类型学问题。中世纪, 在众多著作家的著作中, 根据音乐艺术的社会功能和存在的社会环境, 提供出音乐艺术的分类法;在文艺复兴时代, 音乐的社会应用范围明显的扩大了起来, 音乐成为独立的艺术;15-16世纪, 在众多著作家的著作中曾研究过音乐社会存在的具体形式。

17-18世纪, 由于音乐社会生活的发展, 普及的音乐会和歌剧院的创立, 研究对象逐渐转向演奏家和作曲家活动的社会地位和环境。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在西欧, 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结果, 音乐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有了新的特征。一方面, 音乐生活出现了民主化, 听众范围扩大了。另一方面, 音乐家依赖纯粹地追求商业目的的剧院业主和出版商的关系急剧地被强化, 因此, 加剧了艺术与资本主义社会听众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音乐日常生活, 逐渐成为系统的研究对象, 出现了格.克列奇玛尔的《音乐的时代问题》, 克勃列辛格尔的《音乐现代化问题与它的解决方法》等学术著作。

1979年3月, 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在北京成立, 这标志着我国社会学研究工作重新得到了恢复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我国社会学和音乐学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项目, 建立我国的科学的音乐社会学似乎迫在眉睫。可以说, 我国过去虽没有用音乐社会学这个名称, 但却做了许多属于音乐社会学方面的工作。其中, 包括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的社会学历史与现状和国外音乐社会学的实际情况。

现在, 音乐对于社会的功能已经更明朗一些, 传统音乐使人陶冶情操, 激人奋进。去年是建党90周年大庆, 来自电视、广播各种媒体宣传以及各个单位、院校组织排练的红歌处处唱响。再听到这些经典的旋律, 脑海里除了对早期革命先辈的敬仰以外, 更多的应该是构建和谐社会, 让年轻一代的人们再次生动的学习中国历史, 感受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这就体现出音乐对于社会的作用, 音乐以其特有的方式记录历史、表现生活, 在社会需要的时候以一种清爽灵动的方式反馈社会。这些红歌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唱, 旋律已经在脑海深处, 内容更是深入人心。在当今社会, 科技发达, 信息丰富, 在对于青年一代的教育上说, 这比起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更灵活, 比起电影电视上看到的镜头更容易铭记。

严肃的现代音乐在社会上却不是很有市场。首先它的听众范围较小, 受限于技巧性和可听性。从学习音乐20多年的熏陶上来看, 好似优美的、动人的旋律都被前辈们写完了, 唱完了。现代音乐基本上都在技巧上、音响上、创新上做文章, 出来的作品都在学院派之中流通, 因为它的旋律性没有传统音乐那么强而不太可能受到大众的喜爱, 很多非严肃作曲专业的音乐人士对于它的可听性都有质疑。但是任何事物出现都有它的合理性, 严肃作曲家对于现代音乐的研究和探索对于中国音乐的健康发展肯定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他们今天做出的努力将会使中国音乐更好的与世界接轨。

在这里我想探讨一下著名作曲家谭盾的音乐作品, 他在自己的音乐中巧妙地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进行融合, 使更多的人走入音乐的殿堂, 感受音乐跨越国界的魅力。

初期接触谭盾的作品是管弦乐《离骚》, 这部作品是他在1979年还是学生时候写的, 灵感来自于屈原的作品《离骚》, 在交响乐队中使用了中国鼓、萧等乐器, 在当时被认为是“前卫的音响和技术”, 虽然前卫但是作品中依然古韵味十足, 听起来让人耳目一新。

接下来的作品就一发不可收拾, 其中有很多创新, 有各种实验音乐, 把音乐和别样物体结合起来, 使人振聋发聩。比如:《声音的形状:为陶器、人声和乐章而作》 (实验音乐/为陶乐、人声、动作而作) ;《Wind Beats》为特制的低音鼓和人声而作;《乐队剧场一:埙》管弦乐/为独奏陶埙、十一个陶埙、乐队及乐队队员的人声而作;《静土》实验音乐/为七位陶乐表演者而作;《Jo-Ka-Kyu》实验音乐/为三个在水、金属、土地上的表演者而作;《纸乐:金瓶梅》实验音乐/为纸而作;《鬼戏》室内乐/为弦乐四重奏、琵琶、石头、水、纸、金属而作;《交响曲1997:天·地·人》管弦乐/为独奏大提琴、编钟、童声合唱、CD播放者而作;《水的协奏曲:为水乐和管弦乐队而作》管弦乐/为水乐与乐队而作;《水祭》又称《复活之旅》管弦乐/为女高音、低男中音、小提琴、大提琴、三件打击乐、采样器、室内混声合唱而作;《地图:为大提琴、录像和管弦乐队而作的协奏曲》试验音乐/为大提琴、录像和管弦乐队而作;《纸乐协奏曲:为纸乐和管弦乐队而作》等等。这些作品严格说来都是现代音乐, 大部分人听觉上接受不协和音响的能力有限, 但是接受新鲜音响的能力都有。所以谭盾的作品慢慢被更多的人接受。

现在越来越多的音乐家在做着这样的工作, 试图将音乐与社会的关系拉近, 尝试着用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来表现社会生活, 音乐作品存在的原因根本上是为了供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欣赏, 以人为本、贴近社会, 音乐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会更加融洽。

参考文献

[1].曾遂今《音乐社会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12出版.

[2].君特·克莱南等《音乐教育学与音乐社会学》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社会学 篇10

一、“爱的交换”:相互“驯服”

美国社会交换论创始人霍曼斯 (George Homans) 在《社会交换:其基本形式》中指出:社会交换不仅是物质交换, 而且包括了赞许、荣誉、地位、声望等非物质交换, 以及心理财富的交换。[1]

小王子的星球有朵玫瑰, 他精心照料她, 爱着她。当他看到地球花园里有5000朵一样的玫瑰花时, 很伤心。此时, 他遇到狐狸, 狐狸请求“驯服”。所谓“驯服”就是“建立和谐的关系”。狐狸说:“对我而言, 你只是一个男孩子, 跟成千上万个小男孩完全一样。我并不需要你, 你也不需要我。对你而言, 我只是一只狐狸, 跟成千上万只狐狸没有两样。但是, 如果你把我驯服了, 我们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变得相互依存依恋。那么一来, 对我而言, 你就是这世上的唯一, 而对你而言, 我也是这世上的唯一……”[2]97

社会交换论认为:社会互动是一种互酬的交换活动, 一切社会活动都可归结为交换。小王子与狐狸所建立的“和谐”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驯服”不仅是距离的靠近, 而是互相用心去感受对方, 为对方付出、永远负责。

二、“爱的逃离”:人际冲突

社会交换论指出:社会交换的指导力量是自我利益。人们为了满足自我利益而不免建立各种人际关系, 并心怀种种期望, 而期望又非总能实现, 故人际冲突不可避免。“人际隔阂以及由此产生的陌生感、局外感和孤独感, 使人生荒诞的一大表现。”[5]81

1. 文化价值偏见

人们在观察世界时总是有意无意地戴上“文化”镜片, 因而导致人们的“文化偏见”, 形成了不同的“价值标准”, 左右着人们的“思维路线”和“行为方式”。[6]

因价值偏见产生的难以沟通其实正是儿童自我世界与大人内心世界格格不入的象征。在儿童看来, 语言符号系统仅有“富有诗意的价值”, 而大人们却被“实用功能”所主宰。[7]8

在大人看来, 美丑不是由其固有自然属性决定, 而是用金钱来衡量, 其价值衡量标准与儿童截然相反。“成年人喜欢数目字, 当你跟他们说起一位新朋友的时候, 他们从来不问你最本质的特征。比方说, 他们从来不问:‘他的嗓音怎么样?他爱玩什么游戏?他是不是爱搜集蝴蝶标本?’他们只问你:‘他多少岁数?他有几个兄弟?他的父亲挣多少钱?’如果你对成年人说:‘我看到一幢漂亮的红砖小房子, 窗上爬满了天竺葵, 屋顶上停憩着鸽子……’他们是想象不出这幢房子是什么模样的。但是, 如果对他们说:‘我看见一幢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会惊呼:‘那是多么漂亮啊!’”[2]

国王、自大狂、酒鬼、商人、地理学家仅对唯我价值观感兴趣, 而忽视了对外界的爱。他们玩着无聊枯燥的“大人”数字游戏, 心中充满各种贪欲, 缺乏对真实世界的爱和兴趣。[8]例如, 国王为权力痴狂, 自大狂迷恋虚荣, 酒鬼陷入酗酒快乐与羞愧而不可自拔, 商人疯狂占有金钱, 地理学家将知识据为己有, 他们只想从外界获取而不是奉献, 他们对他人的需要漠不关心, 对他人的精神尊严和价值完善兴趣索然。

成人衡量事物的重要性唯有功用价值, 利益是他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其价值标准与儿童刚好截然相反, 因而儿童只能选择“爱的逃离”。

2. 权力地位悬殊

霍曼斯认为:“权力依赖于提供有价值报酬的能力。报酬因为稀缺, 因而是有价值的……决定报酬稀缺价值的是报酬的供求关系。”[9]因此, 并非所有的社会交往都是以对称的、平等的交换为基础的。权力看成是对人们付出服务所得到价值的反映。

国王喜欢命令, 自大狂喜欢单方面的崇拜, 商人精于计算、只想占有, 守夜人只懂得服从命令, 地理学家足不出户、只听汇报撰写地理著作, 这些以权力为中心的单向交换, 最终使小王子选择逃离。

“我”画了“蟒蛇吞大象”, 但是没人能读懂, 大人们反而劝告“我”不要再画了。因为成人掌握着话语权, 六岁的“我”不得不放弃当画家的远大理想, 而是屈从于大人的命令去学地理、历史、算术和语法。结果, “我”就这么孤独地活着, 没有遇到一位“我”能推心置腹交谈的成年人。[2]6

在与玫瑰的相处中, 小王子开始“屈从”, 而玫瑰则任性“摆布”。双方不能真正体会爱的价值和责任。玫瑰根本不懂如何去关心爱人, 表达自己对他的“在乎”, 只知道一味索取和“要挟”。因而, 她的“心高气傲”与“夸夸其谈”在小王子眼里成了怪脾气与爱说假话, 最初的“惊艳感”逐渐变化成“不耐烦”。[8]

正因为成人和儿童之间存在文化价值偏见, 以及他们之间的权力地位悬殊, 使他们之间难以沟通, 产生了人际冲突和隔阂, 最终出现“爱的逃离”现象。

三、“爱的培育”:心灵交换

社会交换之所以发生, 在于有些人控制着有价值的东西或必需品。霍曼斯认为, 小群体中的个人是由于期望得到某种报酬而被吸引到相互交往中。[4]272布劳认为:个体之所以要进行交换, 是因为他们掌握着能够吸引对方的价值。这些价值有物质的, 也有非物质的 (如品质、能力、外貌) 。[10]129当行动者发现对方拥有自己所需的社会资源, 而又确信对方愿意提供这种资源时, 他们之间产生了相互吸引。

小王子被狐狸吸引, 狐狸请求“驯服”, 因为只有“驯服”, 建立“和谐”关系, 生活才会充满阳光, 才被人理解。这正是小王子在辗转几个星球的旅行后终于找到了自我价值和生命真谛:爱与责任的意义。

爱意味着责任。“凡是你培植过, 驯养过的一切, 你对它们是负有责任的。你要对你那朵玫瑰尽心尽责。”[2]105“驯服”后因为彼此需要, 双方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小王子终于意识到, 其实他和他的玫瑰早已互相“驯服”, 因而她依然是他的唯一。所以, 他再次来到花园里对那5000朵玫瑰花说:“你们长得很漂亮, 但是你们却很空虚, 谁也不会为你们献出生命。但是, 只她一朵花儿就比你们所有的花儿加在一起还要重要得多。因为我给她浇过水, 因为我用罩子保护过她, 用屏风给她挡过风, 因为我为了她才杀死那些毛毛虫 (两三条将变为蝴蝶的除外) , 因为我倾听她的抱怨, 她的自吹自夸, 而当她一声不吭时, 则和她默默相对, 因为她是我的玫瑰。”[2]

人与人的交往更多是通过心灵, 而不仅仅是肉眼所看到的。小王子最初对玫瑰的了解仅停留于表象观察, 才会觉得她故作清高、爱耍小花招是不可理喻的。当狐狸说:“我要告诉你的秘密, 其实很简单, 那就是:人只能用心灵去观察, 去感受。要知道, 光靠肉眼, 是不可能看到本质的东西的。”[2]他才意识到自己原来早就爱上了那枝娇气又爱说大话的玫瑰, 而他之前为她所做的一切皆出于自愿。

“驯服”需要耐心, 爱只有在耐心浇灌下才能持久。狐狸说:“必须很有耐心, 你先坐在草地上, 要离我稍远一点, 就像现在这样。我嘛, 斜眼盯着你, 你什么话也别说。语言是造成隔阂与误解的根由。但是, 你可以每天坐得越来越靠近我一些……”[2]100

爱是自由的孩子, 决不是支配的孩子。小王子从朝夕相处的玫瑰得不到心灵的尊重及自我价值实现, 开始寻求某种内心价值和普遍真理的旅途, 也是漫长而痛苦的感悟爱与责任意义的征程。最终, 在狐狸点拨下, 小王子与狐狸、玫瑰和“我”建立“和谐”交换、相互“驯服”关系时, 他们一同开心、一同笑, 永远心心相印:“当你夜晚遥望天空时, 因为我住在其中一颗星上, 因为我在那上面会发出笑声, 所以, 对于你来说, 这不就等于有的星星都会笑了吗。你呀, 你拥有天上那些会笑的星星。”[2]129

四、结语

一部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适于儿童读, 而且能给成人以新的启示。《小王子》就是这样一部成人教育童话, 它既有儿童文学朴素自然的风格又有成人文学的深刻。说它是一部儿童文学, 因为它真正站在儿童立场, 表现出儿童本位观:说儿童的话, 体现其生命形态。同时, 它又是一部成人文学, 因为它比一般儿童文学作品有更深刻的主题, 在成人世界里呼唤一种儿童精神, 在被现代文明污染的人的精神家园呼唤人性的真善美。[11]可以说, 《小王子》永远都是人类文学世界一颗耀眼的星!

上一篇:不一样的冬天下一篇:《文学理论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