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心理健康教育

2024-05-26

性心理健康教育(精选十篇)

性心理健康教育 篇1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一) 网络的便捷性、生动性, 为性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无限的时空以及多样的形式与内容。

网络不受时空限制,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浏览网上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资源而获得帮助, 甚至可以对全球范围内的相关资源进行浏览而获得帮助。并且网上内容多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完美场景, 声情并茂, 这就更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通过在线虚拟体验、网络聊天等轻松的参与方式, 提高认知, 从而改善自身的心理状况。

(二) 网络的自由性、自主性, 让青少年的自主求知成为一种可能。

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对性问题的理解不愿依赖他人权威, 而是崇尚个人感受, 根据自我意识和观念进行活动。而网络恰恰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氛围, 让直抒胸臆、言论自由成为一种可能, 所以, 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同时, 青少年们经常会在网络同伴群体中寻求帮助, 网络可以极大地发挥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 使他们最终实现由他助向自助的转化。

(三) 网络的隐匿性、互动性, 让性心理健康教育更人性化, 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的隐私。

性一直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 很多青少年由于对性问题的私密感和羞耻感, 不愿与别人很好地沟通和交流。然而, 网络中的论坛、电子邮件、博客等交流平台的出现, 为心理健康教育者与青少年之间搭建了一座轻松交流的桥梁, 这种虚拟条件下的交往, 避免了面对面的压力和尴尬, 消除了顾虑, 更有利于青少年坦诚地敞开心扉, 教育者才能真正地帮到他们。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 网络成为“90后”大学生学习、交流的主要平台。

进入21世纪以来, 网络在青年人, 尤其是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 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网民是学生群体。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 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深刻地改变了学生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QQ、博客、微信、微博、论坛、社区等构建起了一个庞大却无形的“空中地球村”, 大学生们在这里沟通、学习、共享资源、传递信息……这远比大学校园有形的课堂更具有吸引力。

(二) 网络环境复杂, 对正确、积极的性心理健康教育需求迫切。

网络资源巨大、关于性方面的信息量广, 但是鱼龙混杂, 在缺乏安全保护的环境下, 大学生很有可能接受到较多的负面知识, 形成不良的性观念。这就需要学校构建一个正面、积极与良性的信息传播平台, 给学生创设正向的性观念的传递与正确性知识传播的氛围, 传递正能量。避免了因为性知识缺乏与不良而给学生身心带来的伤害, 以及被色情网站或论坛所蛊惑与毒害, 学生的性观念发生扭曲, 性行为过于泛滥。

(三) 网络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全方位高校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

高校的性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靠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讲授这一单一的途径来开展, 应该渗透进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的每一个契机中。以网络为载体, 是新的教育模式的探索, 也是未来高校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趋势。以服务于学生为理念, 培养学生健康的性观念, 给予他们正确性知识, 是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旨。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 以博客为载体, 实现课堂与网络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同步。

笔者开设专门的博客, 系统发布与课堂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相关联的文章与视频, 紧紧围绕教学大纲, 侧重健康性知识以及正确性观念的传递。选材内容一方面为网络中搜集到的精品转载, 如《女人必知:月经出现这些状况很可怕》, 《女生要好好爱护自己》等;另一方面是关于性的话题当中不太适于课堂讲授的知识, 如有关自慰话题的小短篇———《关于“紫薇”的一切》等, 同时鼓励同学在阅读相关文章之后发表自己的感想, 以留言的方式发起互动, 进一步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 便于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以及个别辅导咨询。

(二) 以微信、微博为媒介, 开展与性观念有关的话题探讨。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映, 以及近期的时事政治, 定期在微信或者微博中推出与性观念有关的话题, 引发学生热议, 让大家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然后把学生的论点归类整理, 在心理健康课堂上集中解读与点评, 并给出正确、积极的理解与总结。这一方面调动了他们的参与意识, 让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另一方面也为教育者更详实地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提供了帮助。

(三) 以聊天室、电子邮件等方式, 进行关于性问题的个别心理辅导。

在博客、微信等形式的性知识与性观念的传播与讨论过程中, 学生对于普遍性的问题有了很多了解, 但是, 个别同学涉及自身比较隐密的话题, 不愿意公开谈论。笔者依托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中的聊天室, 每周固定时间开放, 约请同学单独探讨关于性心理的问题;另外, 公布自己的个人邮箱, 欢迎同学来信咨询。个别心理辅导的内容不会在教师的公开讲课中被引用, 并且, 除非涉及到危机例外情形, 教师也不会刻意去探求个别咨询学生的具体个人信息。这就极大地保护了他们的隐私, 尊重了他们的个人权益, 这种形式很受学生欢迎。笔者进行咨询一年来, 共接受聊天室咨询50多例, 心理咨询邮件近百封。

(四) 推荐优秀网站、论坛、博客, 丰富学生的见识, 引导学生走上性心理健康之路。

正确的引导在性心理健康教育中必不可少, 许多同学在有性困惑之后, 却苦于求助无门, 索性在网络中随便搜索, 或是在不良网站当中获取负面的信息, 以假当真, 往往受害无限, 更有大量的色情网站, 在一步步地改变学生的“三观”。为此, 教师经常给学生推荐一些宣传正面性知识, 崇尚积极性观念的网站、论坛与博客等, 给学生广阔的学习空间, 走阳光大道, 避免误入歧途。

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它承接着青春期的性教育, 又关乎青年个体未来的性爱与婚姻, 需要综合利用所有可以运用的资源, 发挥各方面的合力, 共同构建科学正确的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而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地位越来越重要。

摘要:本文基于网络的便捷性、自由性、隐匿性的优势, 以及网络性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必要性, 提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为:以博客为载体, 实现课堂与网络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同步;以微信、微博为媒介, 开展与性观念有关的话题探讨;以聊天室、电子邮件等方式, 进行关于性问题的个别心理辅导;推荐优秀网站、论坛、博客, 丰富学生的见识, 引导学生走上性心理健康之路。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1].赵勇.利用网络技术开展青少年性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教育探索, 2008

青少年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篇2

今天将给大家讲一讲性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青少年是我们祖国的未来,而青少年的行为和心理健康也是备受人们关注的。性心理也是青少年发育期必经的一个过程,拥有健康的性心理观念对青少年的发育也有很大的帮助!不管是老师还是家人都应该给青少年灌输正确的性知识,养成健康的性心理,下面就来谈谈青少年性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性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性心理健康是指人类有关“性”的心理活动。性心理健康随着一个人生理发育的成熟而发展,随着人类性观念的演变而不断完善。许多因素可影响性心理活动,如人们对异性的态度、择偶条件、夫妻间应保持的关系、对婚姻的看法、性生活在整个人生所占的地位等。怎样才能达到性心理健康的要求呢?学习与了解有关性的科学知识,是性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基础。

首先要有关于性的科学知识。敬爱的周总理非常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早在1963年召开全国卫生科技规划会议的时候就提出一定要把青春期的性卫生知识教给青少年,让他们能用科学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健康,促进正常发育,并且提出一定要把这件事当作破除封建思想与移风易俗的大事抓好。

男女性心理健康存在一些差异是客观存在,受家庭因素、社会环境、生理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但要注意不能受男尊女卑封建思想上的束缚,女性要改变过去在两性关系中从属、被动、不能有个人欲望的受束缚的错误思想。

有了健康的性心理,才能够树立正确的择偶观,青年男女决不能将两性间的相互吸引作为要结婚的理由。一个人应当选择一个能成为他(她)终生的.伴侣,这样能帮助他(她)战胜困难和具有健全人格的异性作为配偶而与之结婚。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篇3

摘 要:高职生性心理指导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高职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目前国内高职生性健康教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高职院校进行性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途径,以期对性教育相关实践及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性心理;教育对策;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250-02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改变,高等教育的结构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成为高校生的主体。在高职教育受到社会重视的同时,高职生的性心理特点也逐渐成为反映当代高职生心理特点的重要维度之一。因此,高职生的性心理教育应成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辅导的重要内容。

性心理,广义上涉及性的所有观念或意识;狭义上指在性情景刺激下的男女交媾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反应[1]。张进辅等对性心理的理解如下:性心理也称性意识,是有关性问题的心理活动,是个体对性生理、性对象及两性关系的反映,其结构可以分为性感知、性思维、性情绪、性意志四种成分[2]。性心理表现为个体在性方面的心理现象,如性意识、性欲望、性观念、性情感、以及性梦等性心理活动的总和[3]。个体性心理的发展与性成熟程度有关,受到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个人经历和人格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关注高职生性心理的特点与规律,有助于帮助高职生建立完善的人格,培养健康的情感交流能力以及树立积极的性观念,同时,为高职院校开展性心理教育、进行相关心理辅导提供理论依据。

一、高职生的心理特点

高职生处于青春期发育的中后期,面临着从青少年向成人转化,是从心理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4],期间个性心理出现重要变化,社会化情感反应得到发展,个体自我意识增强。同时,强烈的独立意识与难以避免的依赖性之间容易产生心理矛盾。由于社会对学历要求的传统偏见、高职生自身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及青春期人格发展的局限,高职生出现一系列心理困扰:自卑感强,易于悲观、情感极其脆弱;择业压力大,心理焦虑程度高;对自身学历认识不明确;厌学心理严重等。因此,把握高职生心理特点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其顺利完成学业,人格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高职生性健康教育的现状

性,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性的研究变得更加重要。高职生正处青春期,性生理已趋近发育成熟,其健康程度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其个人全面发展水平。这个阶段,高职学生基本已完成自我性角色的认同,性意识和性体验也较为明显,但由于所处的特殊阶段和面临重要的学业任务,导致高职生的性需求与性满足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现象,容易引发心理困扰和内心冲突[5][6]。作为青年学生,高职生与其他同龄的在校生一样,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人格可塑性较强,心理冲突表现明显,容易产生性生理与性心理发展不协调。因此,维护高职生的性心理健康,对促进其个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校园起到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性价值观的发展体现了大学生对性的认识过程,也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文化趋势。其基本发展过程是从保守到开放,当前还处在中间阶段,大学生性价值观还没有发展到所谓的“性自由”阶段。张玉堂等在2008年对大学生性观念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高达81.46%的大学生认为目前大学生的性观念仍然“不太开放”[7]。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已经由传统中国人所持有的禁忌保守观念日趋向性开放方向发展,但还没有达到完全开放的程度。其中,情感因素、动机、择偶标准、性行为是大学生性价值观研究中的重要内容。[8]

对于大学生性心理的影响因素,前人研究得到一些不一致的结果。在一项大学生性心理特点的研究中[9]指出在性认知的因子上,学生的性认知水平受到生源地、年龄以及父母支持程度的影响:其中城市籍的、年龄较大的以及父母理解支持程度高的学生性认知水平要偏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心理成熟度也逐渐提高,对性知识的了解也更加准确和丰富,性价值观也会因此得到不断发展,因此高年级的大学生性心理表现更加和谐健康。[10]在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域、教育开放程度等原因,相比城市籍大学生和谐的性认知,乡镇籍学生接触获得的性知识显得较为贫瘠[11]。此外,父母持支持理解的态度确实有利于学生性心理健康的发展[12],但多数父母中立态度对儿女性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性质是积极抑或是消极?还有待进一步的跟踪研究。

促进高职学生性心理的提高和完善方面,专业心理咨询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显示,大学生对于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一致,均表现为积极的求助意愿[13]。表明随着全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同时各大高校开展的日常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在学生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积极影响。在出现心理困扰时,包括性心理困扰,大学生还是会主动选择向专业心理辅导机构寻求帮助。

三、高职生性心理教育的相关途径

为使高职生从性困扰中得以缓解,积极理性地对待性成熟,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慎重、开放性地在高职院校进行性心理教育,对高职生进行性心理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只有从正面积极启发并且适时、适度、适当地开展性教育,才能满足高职生对性知识的求知欲并树立健康的性价值观。

1.加大力度建立完善的高职院校性教育体系

在高职院校中,建立完善的性教育体系有利于高职生性心理健康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性教育形式,可以通过系统的性教育课程进行教学,还可以涉及性心理咨询,性知识宣传,有关性认知、性角色认同与悦纳、促进两性和谐互动关系的团体辅导和小组讨论等辅助教学。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在为高职生在性生理、性心理、性社会素质、性文化与性审美等方面提供切实有利的心理帮助[14]。

2、利用朋辈教育,增强性教育的有效性

朋辈互助是开展高职生性心理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青少年往往愿意认可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或朋友的观点,特别在一些敏感问题上,往往不愿向家人或老师倾诉,但却更愿意听取或采纳同伴和朋友的意见和建议。因此,比起家庭教育、学校咨询,朋辈性教育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有时效果更加明显。性教育中同伴教育者往往扮演重要的角色,如果正确引导,将成为健康性行为的正面典范,影响受教育者,而且同伴与受教育者彼此间的持续交流也能起到不断积极强化的影响[15]。

3.采用团体辅导,改变学生寻求性心理帮助的态度

团体辅导是高职院校中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能有效改善高职生寻求性心理帮助的态度。Buckley的研究证实通过实验干预学生的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有所改善[16]。因此,在高职院校定期开展性教育相关内容的团体辅导,寓教于乐,对提高学生性心理知识水平大有裨益。

4.重视性别差异,关注高职男生的性心理健康

有研究表明,女生对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外显态度显著高于男生[13]。男生为了表现出社会所赋予自己的坚强、勇敢等标签特征,往往不愿向他人表现出自己需要帮助的另一面,或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对专业性求助同女生一样持有相同的积极态度。女性往往表现为被动、顺从、依赖,而男性则要求是主动、有支配力,而且传统文化对女性性方面的限制要比男性严格得多。这些保守的性观念对女性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在性心理的健康水平和性问题的态度倾向上会出现显著的性别差异[18]。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更应破除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不同性别的学生性心理状态给予同等程度的关注和重视[13]。

参考文献:

[1]贾云希,周俊金,周振明.应用心理学词典[M].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490-491.

[2]张进辅.现代青年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156-158.

[3]丁邦平,朱明.青春期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35-236.

[4]涂桂珍.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对策[J].中国水电医院,2007,(3).

[5]刘琦,杨静.当代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现状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7,(1).

[6]徐军.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性科学,2007,(9).

[7]张玉堂,哈玉红,海存福.对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状况的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性道德问题的调查研究"系列成果之一[J].中国性科学,2008,(9).

[8]李颖.我国大学生性价值观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研究,2011,(8).

[9]温斌,杨润涛,张东枚.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特点的定量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7).

[10]杨小丽,袁美学.大学生性心理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5,(4).

[11]李阳,李宏翰.广西大学生的性观念与心理健康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2).

[12]潘绥铭,杨蕊.性爱十年:全国大学生性行为的追踪调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98-102.

[13]刘邦惠,纪玲玲.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双重态度模型的建构[J].西南大学学报,2011,(6).

[14]贺文佳,倪波,陶大德.试论高职院校性教育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15]齐麟.大学生开展性教育的现状及有效途径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1,(1).

[16]Buckley GI,Malouff JM.Using modeling and vicarious rei-nforcement to produce more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mental health treatment[J].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5,(3).

[18]邓欣媚,林佳.广州、香港两地大学生性观念调查—性态度、性知识、行为发生可能性及双重标准[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2).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学生忧郁心理 篇4

抑郁症是一种异常沮丧的、长时间持续的症状。情绪方面,表现为沮丧的状态,对从前曾感到愉快的事物或活动不再感兴趣,不能对幽默做出反应。认知方面,表现为否定的自我评价、犯罪感和绝望。据调查,97%的抑郁者表现出否定性的自我评价。此外,抑郁的学生还对未来怀有一种悲观绝望的态度,这种悲观绝望情绪是十分危险的,因为自杀行为常与此有关。抑郁在认知上的另一个表现就是不能专心致志于学习,在抑郁的学生中,约有48%~62%的人出现学习困难,这与他们的不能专心有一定的关系。动机方面,抑郁的学生表现为社交退缩和自杀意向。调查表明,大约2/3的抑郁学生表现出了社交退缩。身体症状方面,表现出无缘无故的疲倦,经常诉说头痛、胃痛或身体其他部位的疼痛,并经常出现睡眠障碍,不是睡得过多,就是失眠。此外,还有因食欲不振导致的体重下降,运动、言语和反应迟钝等。抑郁的学生还伴有其他症状,如,焦虑、恐惧等。

教师虽然不能像医生那样准确诊断学生是否患有抑郁症,但了解这些症状表现有助于我们通过观察自己的学生,及时地发现情况并争取及早寻求解决办法。

二、应多从以下方面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

1. 学习方面

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等。

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亦出现厌学情绪。

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2. 人际关系交往方面

(1) 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会让学生有压抑感,产生消极情绪。(2)同学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了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如果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会使其产生孤独感。(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家庭会给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反之,则会造成学生孤僻、专横的性格。同时,父母婚姻状况、家庭成员构成改变、父母就业状况不理想,都会增加学生患抑郁障碍的风险。

3. 挫折适应方面

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就有可能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三、学生忧郁心理的预防

要预防学生的抑郁障碍问题,有三条主要途径———他助、互助、自助,最后达到自我教育。

1. 他助

(1)教师教学中要注重研究学生心理。主要方法有:课堂心理气氛的调度、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策略的制定等,应尽可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2)班主任通过对班级情况的整体分析,针对班级共性问题调整教育计划。

(3)心理辅导老师及时发现个别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进行咨询辅导、个别辅导,使之树立自信,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学科竞赛、主题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人格水平。

(5)家长学校。通过对家长传授一定的心理知识,学校与家庭形成合力进行教育。

2. 互助

(1)青少年易受同辈群体的影响,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有一定的作用。

(2)把问题相同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共同辅导,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3. 自助

(1)可以通过广播、讲座获得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而激发自我教育的信心。

(2)通过心理活动课获得更多的应用型技术,如,学习方法指导、怎样培养学习习惯等。

青少年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小结报告 篇5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青少年身体发育的日益提前,如何对他们的性心理健康进行教育,已成为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又一崭新的课题。

我们课题组于2009年5月开始着手研究这一课题。我们首先在五、六年级(11—13岁)随机抽取了81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结果的真实性,我们要求每个受调查的学生,将调查表带回家和家长一起完成。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1.您认为我国目前的性教育情况如何?()

A很完善了 B有待完善 C急需完善 D没有必要

在受访的81名学生中,有8人选择了A,占受访总人数的10%;65%的人选择了B;还有15%的人选择了C;10%的人选择了D。从这一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家长与孩子普遍认为我国的性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家长和孩子都希望对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进行适当的性教育很有必要。2.你认为中国和西方国家在对待性问题的态度有哪些不同()

A西方国家十分开放,我国非常保守 B西方国家貌似开放,实际与我国大致相同 C我国比西方国家还要开放 D性问题上是否开放取决于个人,于所生长的社会国家没有太大的关系 E不了解

针对这一问卷,有42个孩子占总数42%选择了A;选择B的只有5个孩子;选择C的为0;选择D的有23个孩子,占总数的29%;还有23%的人选择了E。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的家长与孩子能够较为理智地看待这一问题。我们课题组的观点较为赞同D。我们同样认为,性问题上是否开放取决于个人,于所生长的社会国家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我们认为每个青少年如果接受了较好的性教育,就能正确对待这一问题。3.你认为应该从几岁起接受性教育:()

A.6岁以下 B.6-12岁 C.12-18岁 D.18岁以上

在被调查的人群中,有20%的人选择了B;50%的人选择了C;还有25%的人选择了应从18岁以后开始进行这方面教育。只有5%的人选择了A。从这一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家长和孩子已认识到12岁左右就应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性教育。4.父母经常与你讨论两性话题吗?()A.经常 B.一般 C.偶尔 D.从不

这一问题有些敏感,在受访人群中,只有4%的人选择了A经常;6%的人选择了一般;60%的人选择的是C偶尔;30%的人选择的是D从不。对这一调查结果,我们深感遗憾,家庭应是对孩子进行早期性教育的最好场所。但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父母都不好意思对这一问题对孩子进行教育。让我们课题组认为很有必要对家长进行一次这方面的培训,让年轻的父母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发育情况告诉孩子相关的性知识,比在学校由教师进行会更有针对性。5.你对性教育的态度()

A.迫在眉睫十分需要 B.无所谓 C.对这方面没什么概念 D.不需要

有19个孩子占总数的23.75%的人选择的是A;31.25%的人选择的是B;还有32.5选择的是C;12.5选择的是D。,由于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中,我们对这方面问题涉及得较少,所以许多被调查的人对这一问题的态度比较模糊。是否在今后的教育中渗透一下这方面知识这是我们对这一调查结果的思考。

6.如果一家人在一起看电视,出现性教育方面的节目你和家人会怎么样?()A.转台,避而不谈 B.继续看,但是不做任何评论 C.继续看,并讨论这类问题

让我们深感遗憾的是这一问卷的调查结果,有60%(48人)选择了A;26.25人选择了B;只有13.75%的人选择了C.。为什么不能利用现成的内容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呢?看来我们很有必要对任教班级的孩子进行一定的性教育。

7.通常和同龄人谈到性的问题,你是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态度?()A 严肃客观 B玩笑的态度 C害羞 D根本不谈

对这一问卷结果的统计,让我们课题组甚为吃惊,居然有37.5%的人B选择了玩笑的态度。有14人占受访人数的17.5%的人选择的是A;有10个孩子选择了C,占总数的12.5%;还有26人占总数的32.5%。从这一调查结果来看,网络甚至电视对孩子的影响已远远超过我们的猜想。如果青少年受到不良媒体的影响过多,势必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严重后果。

8、.对于未成年人发生性行为,你认为()

A.支持并有可能去做 B.理解但自己不会去做 C.不支持也不反对 D.坚决反对

在我们这代人看来,这几乎不应该成为调查问卷的内容。但结果却让我们大跌眼镜。只有50%的人选择的是D;有1个孩子选择的是A支持并有可能去做;有23人选择的是B;占总数的20%的人选择了C,不支持也不反对。或许是他们对性行为的后果里了解甚少的原因吧。9.生理知识的主要来源:()

A.学校生物课 B.家长 C.网络 D.书刊 E.碟片 F.同学间讨论 G.其他

81个调查人群中,有20个孩子选择的是A;有14个孩子选择了B;还有20个孩子选择的是C;8个孩子选择的是D;选择E、F、G的分别有2人、7人和10人。这一调查结果也令人堪忧。毕竟家长与学校能为孩子提供教育的机会并没能去实现。10.有关性方面的困惑你更愿意与谁交流()

A老师 B同龄好友 C父母 D哥哥姐姐 E相关专栏编辑 F医生 G通过网络与陌生人 H其他

这一问卷的调查结果也不容乐观,只有7人占总数的8.75%选择了A老师;占总数的31.25%的人(25)选择的是B;有26人选择了C父母。D、E、F、G、H其余选择的分别占总数的6.25%、2.5%、5%、6.25%、7.5%。看来孩子们对自己的身体发育方面的知识还是有一定的困惑。

11、你从什么时间开始来例假或第一次出现遗精的,你当时有什么想法?

在受访人群中,有65人写到还没有出现第二性征占总数的81.25%。有12名女生将自己最早于8岁,11岁、12岁的都有出现月经的,有1个孩子写自己当时特别害怕,出现以后,心里很是烦恼。其他因事先母亲有过此类问题的讲解,比较高兴地认为自己长大了。有3名孩子没有作答。

12、你和同学或好友讨论过有关早恋或对某个同学有好感的问题吗?

对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人对异性同学有过好感。有26人占总数的32.5的人回答是与同学或好友谈论过这方面问题。47人(占总数的58.75%)回答从未谈论过。

13、你希望你的老师或班主任对你们进行性教育吗?如果希望,你希望他给介绍方面问题? 54人回答不希望,或许他们认为还没有必要或不好意思在学校进行这方面教育。有18人占总数的22.5%的孩子回答希望在如何针对男女友情、怎样保护自己的身体、有关身体发育方面的问题、怎样理解健康的性教育,关于成长期生理保健等问题进行讲座。看来无论是家长或是孩子已有一部分人对这一问题已引起重视了。有9个人回答初中以后再进行这方面教育。

青少年时期性心理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成人往往认为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无师自通。从本次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生理心理等诸多的困惑、他们也会对异性充满好奇、难以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等性心理问题。这些困惑并不像成人想象的那么简单,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课题组将根据这一调查问卷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性心理方面的讲座。

性心理健康教育 篇6

几年来,我校在市教委和市进修学校的关心指导下,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率先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深,逐渐形成了一种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步思路。

一、加强“心育”环境创设

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校建校四年来,一直着力于美化校园环境,抓好学生常规教育,添置了各种现代的教学设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我校认真落实课程计划,重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加强师生之间关系的改善,尊重学生,逐步建立起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有效地改善了育人环境。去年三月,我校以高分通过了省“示范小学”的验收。为了进一步加强“心育”工作,学校成立了“心育”领导小组,以行政推动为手段,以科研为先导,组建“心育”课题组、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设立“悄悄话信箱”、设置心理健康知识专栏。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有效地优化了“心育”环境。

二、重视师资队伍培训

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以,对教师的理论指导和专业培训是十分必要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开展,学校多次派教师外出参加业务学习,组织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并把这项工作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的项目,促进教师提高自身修养,淡化自己优越的身份感,摒弃“师道尊严”思想,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组织骨干教师编写“心育”教材,认真制定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案,认真总结经验并撰写心育论文,现已有数篇经验总结和论文在报刊上发表。

三、开设“心育”课程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今年初,我校在三年级以上的班级开设心理健康课,每两周上一节,从班队活动中安排。这一学科的教学,由班主任老师担任,以便有利于促进和加强这项工作的开展。实践表明,由班主任担任的心理健康课,对学生提高心理素质能够发生巨大的作用。在教学中主要以活动课为主,把要传授的心理知识寓于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注重指导学生解决成长中所遇到的较为普遍性的问题,增强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做到心理认识与行为指导同步。

四、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活动

心理咨询与辅导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学校在三至五年级的学生中进行了《心理和学习问卷调查》,同时在校门口挂起了“悄悄话信箱”。对学生反馈的问卷和来信,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分类、整理,有些普遍性问题就在“心育专栏”给予解答。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就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做到教育与咨询同步,有效地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五、注重德育、“心育”结合

德育与“心育”工作相结合,可以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今年初,我校被市委宣传部确定为“思想政治工作试点单位”。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学校把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这些教育既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也有不少是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两者交叉结合,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得到有力的补充和进一步完善。

六、抓各科教学的渗透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各科教学的渗透,做到全员参与,多途径,多形式的进行。在这一方面,我校特别强调所有的科任老师在各自的教学中时时处处为学生创造条件,自觉渗透“心育”,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抓好各科的课堂教学渗透时,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建立科学、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还要注重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完善人格,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

七、做好家庭教育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家庭心理教育,从“心育”的角度来说家庭的教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学校与家庭紧密配合,同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可是在现实中,有些家庭关心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至于孩子的心理品质、困惑、烦恼却很少关心,或不知如何关心。心理专家对小学生心理测试结果表明,现实中,小学生的心理负担普遍较重。为了使家长重视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我校做了多方面的工作,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切实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性心理健康教育 篇7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该大学三年级自愿参加研究的118名大学生, 根据随机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其中研究组中共59名大学生, 男性23名, 女性36名, 平均年龄为: (21±1.91) 岁。对照组中共59名大学生, 男性22名, 女性37名, 平均年龄为: (21±1.87) 岁。

2.2 方法

在实验前、实验后分别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水平评价。评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1]。评价由本大学教授医学心理学课程的专业教师在无干扰的、安静的地点, 对参加实验的大学生采用统一时间、统一指导语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评, 以观察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变化情况及干预效果。

研究组由该大学教授医学心理学课程的专业教师对研究对象进行2个月的积极心理学式心理健康教育干预, 2~3次/周, 2~4 h/次。包括心理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人际交往、应激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情绪管理、心身疾病、常见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等。对照组不做任何类型的心理健康课程辅导。

2.3 主要观察指标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实验对象在实验前后SCL-90各个因子分的比较, 两组间的各个因子分的比较。

2.4 统计方法

数据统计和分析对比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两组前后、组间对比,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 结果

3.1 两组间在实验实施前SCL-90阳性因子对比结果

分界值以SCL-90各症状因子是否达到和超过2 (≥2) 判定为中等痛苦水平, 即因子分≥2者为阳性体征, 有心理问题。实验实施前两组共检出心理异常者37人, 心理异常总检出率为31.56%。其中研究组中SCL-90平均总分为 (144.07±41.82) 。心理异常者19人, 总检出率 (31.69%) 。其中阳性检出率较高的因子包括人际关系敏感 (8.06%) 、焦虑 (6.22%) 、强迫 (7.14%) 和抑郁 (7.14%) 。对照组中SCL-90平均总分为 (140.07±39.12) 。心理异常者18人, 总检出率为30.71%。其中阳性检出率较高的因子有人际关系敏感 (7.96%) 、焦虑 (7.27%) 、强迫 (7.78%) 和抑郁 (6.94%) 。结果显示, 研究组与对照组各阳性因子经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2 两组间在实验实施之后SCL-90阳性因子对比结果

干预实施之后, 以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总分以及各因子分为统计指标, 研究组心理健康水平较对照组提高, 其中总分、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分与对照组相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20~2.764, P<0.05) 。结果显示, 干预实施之后, 研究组与对照组阳性因子有显著性的组间差异。

3.3 两组间在实验实施前后SCL-90阳性因子对比结果

以总分以及各因子分为统计指标, 对两组学生进行SCL-90检查发现:研究组心理健康水平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提高, 其中总分、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因子分干预前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620~3.924, P<0.05) ;而对照组总分、阳性项目数、各因子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023~1.178, P>0.05) 。以阳性检出率为统计指标, 研究组干预后心理异常总检出率有所下降 (11.33%) , 干预前后, 其心理异常总检出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523~7.987, P<0.05) , 其中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因子阳性检出率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278~8.497, P<0.05) 。而对照组心理异常总检出率, 为16.41%, 各因子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21~1.577, P>0.05) 。结果显示, 研究组在干预实施之前后阳性因子经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干预实施之前后阳性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该研究显示, (1) SCL-90评价结果提示大学生心理异常总检出率为31.56%。其中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强迫、抑郁因子的阳性检出率较高。 (2) 研究组与对照组总分、各阳性因子在实验实施之前无显著性的组间差异。干预实施之后, 研究组与对照组阳性因子经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在干预实施之前后阳性因子经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在干预实施之前后阳性因子无显著性的差异。 (3)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水平的影响有意义, 可有效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 是于20世纪末起源于西方心理学界的新型心理学模式, 基于人本主义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 注重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关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 主张发挥其内心潜在的、固有的、最具动力学的潜意识为出发点, 倡导采用积极心态来对各种心理现象、心理问题做出新的、积极意义的解读, 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及优秀品质, 使其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2]。

一直以来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关注于对病理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负面心理方面的研究, 忽视了人类本来具有的正向、积极的力量。积极心理学的创立扭转了这一被动局面[3]。应用积极心理学来考虑心理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便会发现过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被动的堵、防, 如同治理洪水一样, 堵、防不能从根本上防止心理问题的发生, 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建立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使其可以自己产生免疫力, 如同“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一个道理, 发挥其内在的、潜在的、积极的力量, 这正是人本主义理论的精髓, 因此, 积极心理学可以更加有效地、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

基于以上的理论及思考、参考相关国内外文献, 结合我国的高校现状, 笔者研究、设计了本实验, 希望探索应用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应用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水平的影响有意义, 证明该方法可有效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当然本实验还有实验样本量不大、测量量表少等不足, 以后研究会进一步改进, 做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31.

[2]Seligman M E P, Csiksizent mihaly M.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514.

性心理健康教育 篇8

一、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 (mental health) 一词最早由美国精神病学家斯惠特 (Sweeter W) 所提出。它是指人的内部心理和外部行为和谐、协调, 并适应社会准则和职业要求的良性状态。它包括了人的知、情、意、行的健康状况, 体现在理想境界、智能发展、情操、情绪、意志、性格、人际关系等方面。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健康不断地有新的认识。在重视生理卫生, 维护身体健康的同时, 将生理、心理和社会医学并为一体。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观转换。在转换过程中, 人们已经认识到人的心理主动适应和调节与外界的关系, 是个体保持健康和抵御疾病的重要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概括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良好状态和安全、安宁”。可见, 健康至少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而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 没有心理健康就没有身体健康的保证。

在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中, 由于学业、就业、经济、情感等方面的压力及人际关系的不协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 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加令人担忧。众多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 其结果表明,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远远低于同年龄阶段的其他群体, 在总体上, 大学生有20%~30%左右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有调查显示, 71.3%的大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生活事件的压力, 28.6%的学生承受着压力带来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困扰, 这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由此可见, 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提高其心理应激能力, 进而使得其能够更为积极地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使命。所以, 要想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 近年来有关专家对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和结构进行了较充分的探讨。

国家教育部2001年《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 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是:立足建设, 重在教育。主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优化心理品质, 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主要途径。然而, 如何通过课程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进而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 本文试图从伊犁师范学院近几年开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经验出发, 谈谈如何通过课程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一些思考。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要点

(一) 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要进一步提高面向全体学生对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 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确定为必修课是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既要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又要有阶段针对性。新生和毕业生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 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年级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 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通过心理教育活动, 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使其个性和谐, 社会适应能力增强, 培养创新意识, 提高创新能力, 开发潜能, 发挥自我优势, 增强自我心理教育的能力, 预防心理偏差的产生, 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 能接受各种困难和挫折, 掌握和应用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 增强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维护、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了达到此目标, 必须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素质。根据相关的研究成果, 心理健康素质的构成因素包括:适应、人际、个性、动力系统、自我、归因方式、应付方式和认知风格等八个因素。也就是说, 通过课程的学习, 学生们应该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人际交往的水平、完善自身的个性、动力系统、增加悦纳自我的程度、建立科学全面的归因方式, 学会良好的应对压力的方式和合理的认知风格。

(三) 要准确定位教师的角色。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全体学生进行的一种素质教育, 学校应将其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工作中。更新观念, 优化教育环境, 建立多种方式、多种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机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 教师的角色就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观察者, 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地位平等, 教师与学生在进行生命的共享与互动,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应该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成长, 教师也在活动中与学生一起体验成长。

(四) 要选择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根据大学生身心特点, 一般应加强心理素质和预防心理疾病的教育内容。心理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智能教育、非智力因素, 培养人际关系的和谐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身人格教育等。通过教育使学生发掘智力潜能, 优化智力因素, 培养创新能力用正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心社会、适应社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观。预防心理疾病教育包括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心理疾病防治教育以及挫折教育等。使学生能正确处理心理卫生与学习、生活、工作、交友、恋爱、就业的关系。掌握解决心理矛盾冲突、平衡的方法。有效预防心理疾病,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 增加心理教育课程, 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 开展心理健康训练使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学会心理保健的方法。

(五) 要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中,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与团体训练相结合的方法, 以多媒体教学为依托, 结合游戏活动、角色扮演、知识竞赛、案例分析、即兴演讲、歌曲欣赏等多种灵活多变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知、情、意多方位干预。

三、结语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竞争的加剧, 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要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一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把心理健康教育主动地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工作中, 进行统筹安排, 协调发展。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 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 这样才能学以致用, 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并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加强校园创新文化的建设, 就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谢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 篇9

一、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 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以及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 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1]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1997年Seligman就任APA主席一职时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 随后, 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领域, 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2]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 教育目的

不仅要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而且要培养积极人格、挖掘潜能。传统心理学致力于治疗心理问题, 而积极心理学将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积极心理学认为, 没有心理问题未必就意味着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标准不仅仅是没有心理问题, 而且是积极品质的增加。

第一, 心理健康教育应主张发展积极正面的情绪。教师应侧重采用正面案例来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自我, 正确面对自身的不足, 从而激发提升自我的动力。

第二, 教育应注重挖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品质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品质, 只是每个人的发展情况不同。积极心理品质能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情绪压力, 加强情绪的管理, 所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营造的氛围极为重要。

(二) 教育对象

不仅仅局限在有心理问题的群体, 更放眼于整个社会群体。因为心理健康的教育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解决问题, 更侧重于挖掘潜能, 所以其教育对象除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更多的是需要挖掘自身潜能、提升个人能力的学生。

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人格包括人际交往能力、自信、对爱和美的感知力、创造力等。而积极人格的最佳培养方法就是加强积极体验, 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的美好, 学会满足, 学会感恩, 憧憬未来。

三、教育方法:多元化的教育方法

Diener认为, 心理健康具有多维性, 包含了个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因而,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法。

第一, 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我们应该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通过角色扮演、问题讨论、活动体验等多种方式, 使学生领会知识。

第二, 建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积极心理学认为,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解决心理问题, 更应培养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心理品质。教师更应关注学生自身的闪光点, 发现他们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加以辅导。

摘要:作为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界新兴的研究领域, 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主要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思想, 同时分析了积极心理学应如何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 以期对今后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Sheldon M.KingL.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 56 (3) :216-217.

性心理健康教育 篇10

校园文化是指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校园的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由校园中的所有成员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形成的学校精神、规章制度和校园环境的总和,大学校园文化以其所蕴含的精神因素、信念因素、道德风尚等,作为一种文化氛围而弥漫于师生之间,似乎不见,又处处可见,对校园人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内驱力,潜移默化又细致持久地影响着校园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因此校园文化已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具备多方面的德育功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陶冶功能。

广义的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两个部分。物质文化包括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各项规章管理制度、课外娱乐活动等。物质文化主要从感官层面上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心理文化是指沉淀于师生员工思想深层的,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人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的总和,是从内在层面上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心理文化的本质源于文化的本质,校园文化代表着高校校园生活的方式,文化进入心理学研究意味着心理学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二、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心理文化又是精神文化的重点。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重在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基础并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然而,许多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等同于校园环境的美化和教学设施的建立,把重心放在发展校园环境和硬件建设,脱离了精神文化的建设,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就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意义,脱离了精神文化建设的校园文化是起不了作用的。

2. 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单调陈旧,缺乏时代气息。

当今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只注重大型建筑文化的建设而忽视了特色文化的建设,内容上只注重制度文化、政治文化和形式化的建设,而忽视了其他文化的建设。注重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文化的建设,而忽视了标志着学生健康与否的心理品质的建设。另外,有些内容陈旧、注重形式化,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毫无作用而言。

3. 校园文化缺乏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学校里的各种丰富的文化活动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使其能够顺利毕业并最终找到理想的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高校教育者往往侧重于实际需要对一些外在能力的培养,而往往忽视了最根本的内在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当代青少年当中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越来越大,因此,在大学阶段,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和生存的能力,而且要教会他们在不同的阶段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发展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

4. 师生对心理文化的概念意识淡薄。

谈到校园文化,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学里丰富的各种文化活动:体育、文艺等,即使开展了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活动,也只是停留在表面,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另外,很多学生即使感觉到自己存在心理问题,也不会主动地去找心理咨询老师,对心理方面的问题也是讳而不谈,避重就轻,不会意识到这是潜在的问题,日积月累,就容易出现心理疾病。

三、如何解决或建设高校校园心理文化建设

1. 在各种文体活动中培育学生健康的人格。

文体活动的开展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活动形式,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活动中度过的。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常常有各种演讲会、文艺汇演、体育比赛、舞蹈比赛、技能比赛、图片与美术展览等,学生参与这些活动,不仅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品质、心理状态、适应能力、人际关系,而且各种不良行为、心理障碍等也会自然流露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举办这些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经过长期的实践、修改以至完善,最终会逐渐积累沉淀下来,在学生中间会形成一种文化的形式,使在校的学生都在环境的影响下,自觉地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去,从而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素质。

2. 通过心理文化的营造帮助学生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地学习,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最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从对某所学校在学生进行的一次心理健康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前困扰学生的最大压力来自人际关系,其占调查人数的65%。可见,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是造成中学生心理压力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通过心理文化的营造可以使同学们从思想上重新认识自己、衡量自己,通过心理活动的参与,可以给同学们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搭建更多友谊的桥梁,这样能使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健全学生的人格,在学生人生发展的道路中也可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3. 注意师生的仿效示范作用。

模仿是个体无外在压力条件下,受他人影响并仿照他人,再现他人的行为动作的一种社会心理行为。在校园中,教师的言行举止最能引起学生的模仿。首先,教师容易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学校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培养和塑造人,这决定了教师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的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及对日常社会现象的态度,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甚至影响终生。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由此,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加强人格魅力以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正面影响。

4. 把建设心理文化放在班级管理的首位。

大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脱离了父母的束缚,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有了自己的见解、主张。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生理的发展需要,帮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实现自我价值,建立健全的心理和人格,把心理文化建设真正提升至班级管理的首位。

四、结语

在经济思想文化多元的当下,在各种诱惑与压力的冲压下,高校学生的安全问题日益成为校园日常管理的首要问题,如何有效地避免各种不安全问题的出现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抓住内在的、潜在的心理因素将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环节,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制度,倡导健康的校园心理文化将成为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在校园心理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课题,其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汪延清.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教育心理研究, 2009.

[2]田浩, 刘钊.心理文化:文化与心理学结合的深层意义.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 (五) .

[3]尹芃芃.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的个性培养.科技资讯.学术论坛, 2009.

[4]王桂娥.心理文化与创新思维.理论前沿, 2006, (十一) .

[5]卞开悦.中国传统道德心理文化浅析.德育创新, 2008.11.

[6]杨元畅, 崔建平.心理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健康教育.校园心理, 2009.2, VOL7, (1) .

[7]陈光磊.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VOL26, (3) .

[8]刘茄葆, 刘继海.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与构建.科技创新导报, 2009.

上一篇:朗诵表演下一篇:加强医院资产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