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流产

2024-06-23

医院流产(精选八篇)

医院流产 篇1

关键词:无痛,人工流产术,基层医院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 对医疗服务舒适要求的提高及人性化服务理念的提升, 现今无痛技术已广泛贯穿于医疗服务部门, 因此无痛人工流产术在妇科门诊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笔者所在医院作为一所基层厂矿医院, 在过去的一年内广泛开展此项手术,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自愿要求在静脉复合麻醉下施行人工流产的妇女105例, 孕期40~60 d, 年龄20~45岁;初产妇28例, 经产妇77例;体重45~70 kg;有剖宫产史者21例;ASA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分级) Ⅰ~Ⅱ级。排除器质性心脏病、低血压、精神疾病、严重过敏、哮喘者。术前均在B超检查下确诊为宫内妊娠, 孕囊大小径线80~280 mm。

1.2 术前准备

1.2.1 心理准备

受术者对手术过程不了解产生一定的恐惧, 担心疼痛及出现意外, 未婚先孕者担心隐私被泄露, 所以术前心理疏导及宣教很重要, 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一定要向受术者详细讲解手术过程、麻醉方法及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术后注意事项等, 使患者了解手术的安全性, 解除思想顾虑, 缓解紧张情绪, 取得信任从而让受术者情绪稳定, 积极配合手术并愉快接受手术。

1.2.2 物品准备

术前备好麻醉、急救物品及输液用品, 保证电动吸引器性能完好, 备好氧气、心电监护仪等抢救设施。

1.3 方法

术前6~8 h禁食禁饮, 本人及家属签手术及麻醉同意书。排空膀胱入妇科门诊手术室, 取截石位, 选用20 G套管针穿刺留置, 建立静脉通路, 给生理盐水即可。麻醉医师先静脉注射曲马多1 mg/kg, 术者消毒外阴、阴道、宫颈, 行双合诊, 铺无菌洞巾后消毒阴道及宫颈, 麻醉医师将丙泊酚 (商品名:力蒙欣, 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2 mg/kg按0.5 ml/s的速度缓慢静推, 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术者开始实施手术, 根据受术者对手术刺激的反应情况, 追加丙泊酚, 一般用量100~200 mg, 采用国产电动人工流产吸引器完成手术, 术中面罩吸氧, 常规监测心电图 (ECG) 、血压 (BP) 、心率 (HR) 、脉搏血氧饱和度 (Sp O2) , 心率低于60次/min时给予阿托品0.5 mg, 血压下降20%以上时给予麻黄碱15~30 mg。术毕撤药, 呼唤患者清醒, 患者意识逐渐恢复, 以睁眼为初醒, 恢复定力和正确回答问题为完全清醒[1]。观察半小时无任何不适后离开妇科门诊手术室, 术后给予抗感染、促宫缩等对症治疗。

1.4 随访

术后7、14、42 d采用门诊、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阴道出血量, 有无异味, 有无发热、下腹痛及腰酸坠胀感, 出血停止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 做好记录工作。

1.5 麻醉效果评价标准

显效:完全无下腹痛及痛苦表情, 始终保持安静与合作;有效:无意识呻吟, 轻微扭动, 醒后无不良记忆;无效:感觉疼痛, 表情痛苦, 可伴呻吟、出汗。

2 结果

2.1 手术完成情况

105例受术者术中宫颈松弛, 扩张完全, 均一次顺利通过6号吸管, 手术时间5~10 min (指从开始扩张宫颈至手术结束为止) , 术中出血10~30 ml。

2.2 麻醉效果

显效100例, 5例出现肢体扭动, 加深麻醉后消失。

2.3 术中生命体征监测情况

3例患者出现血压下降达基础血压20%以上, 给予对症处理后血压回升至基础血压水平, 其余均平稳。

2.4 术后意识恢复情况

受术者中87例术毕呼之即醒, 其余18例在术毕5 min内完全清醒。

2.5 不良反应

4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红斑, 给予静注地塞米松10 mg, 30 min内逐渐消失。35例苏醒期头晕未处理, 平卧半小时后消失。

2.6 术后随访

受术者术后出血量均少于其月经量, 最短3 d出血停止, 最长8 d经血干净;25~38 d月经复潮, 无伴随症状出现。

3 讨论

3.1 人工流产术概况及并发症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方法, 是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之一, 适用于妊娠10周以内的孕妇。据统计, 我国每年至少有1300万的人工流产, 这个数字几乎是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人工流产总数的1/4[2]。子宫颈主要是结缔组织, 含有平滑肌、血管和弹力纤维, 宫颈口感觉神经纤维丰富[3]。人工流产手术常出现的并发症是疼痛和人工流产综合征[4]。手术时扩张宫颈常常是关键的一步, 扩宫困难者, 消耗时间长, 患者痛苦加大, 常出现严重的人工流产综合征, 轻者面色苍白, 血压下降, 心率减慢, 严重者昏厥及抽搐, 采用以往传统的人工流产术, 尽管手术能完成, 但却给患者身体上带来了痛苦, 心理上带来了恐惧。

3.2 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优越性

舒适是没有病痛的折磨、心情愉悦、精神放松的体验。任何破坏这种状态的因素都可以造成不舒适[5]。而采用无痛人工流产术就是在吸宫流产的基础上, 将短效静脉麻醉药及镇痛药联合应用, 在全身麻醉下短时间内完成手术, 避免了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受术者在睡眠中实施手术, 无痛贯穿于全过程, 提高了人文关怀的效果, 使患者从痛苦中解脱, 恐惧感消失, 做到了真正的人性化服务[7]。

3.3 药物选择及特点

丙泊酚是一种新型的静脉麻醉药, 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连续输注具有血药浓度稳定、体内无蓄积、毒性小和恢复迅速等特点, 可静脉持续给药[6]。曲马多是一种中枢作用的非阿片类镇痛药, 小剂量无呼吸抑制作用, 对胃肠道及心血管系统影响轻微, 具有安全和弱镇静作用的特点。笔者所在医院使用丙泊酚将2 mg/kg作为诱导剂量, 追加剂量控制在0.5 mg/kg获得了满意的镇痛效果。文献[8]报道, 丙泊酚静脉注射引起的注射痛是一个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增加了术后不良回忆, 对术后恢复有一定的影响, 故建议剂量按2 mg/kg使用, 保持0.5 ml/s的注射速度, 选择前臂较粗静脉注射, 以肘部贵要静脉的注射痛最轻。因此两药合用并选择前臂较粗静脉注射具有镇痛镇静完全、作用时间短、苏醒快、无痛苦记忆、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特别适用于妇科门诊人工流产手术。但丙泊酚有呼吸循环抑制、注射疼痛、梦幻、恶心呕吐、呛咳、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 应重视不良反应的处理和警惕意外的发生[9]。

虽然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简单、安全, 对于非意愿的妊娠或胚胎发育不良而需终止妊娠的妇女有其实用性和必要性, 但是作为一种器械性手术仍应注意以下几点:受术者意识消失, 受孕后子宫变软, 有不慎穿孔的危险, 术者应提高警惕, 做到心中有数;术中应备好抢救物品, 由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负责麻醉, 做好各项监测, 确保手术安全;术者、麻醉医师和护理人员三者各司其职, 协调配合是决定手术成功的关键, 体现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尽管无痛技术给流产患者带来了福音, 但对身心仍有无形的伤害和影响, 如宫腔感染、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等, 尤其是未婚先孕和反复流产的女性, 术后要做好卫生宣教及计划生育指导, 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丙泊酚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用量有一定关系, 与年龄、体质、体重、注药速度等有关, 用药的量与手术医师技术熟练程度、手法轻重等因素有关, 因此要掌握好剂量。通常剂量为50~150 mg, 最大不超过200 mg。在基层医院采用丙泊酚-曲马多静脉复合麻醉的无痛技术利弊兼备, 更具人性化, 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已广泛开展, 如诊刮术、药流不全需清宫者、绝经期妇女的取环术, 还有一些畏惧疼痛、自愿要求施行无痛的取器术, 会将此项工作继续开展下去, 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参考文献

[1]王玲, 任洪智, 叶铁虎, 等.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J].中华麻醉学杂志, 1994, 14 (2) :90-92.

[2]沈丽萍.273例人工流产相关高危因素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 2013, 3 (26) :124.

[3]陈广田.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几点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 2008, 12 (26) :859.

[4]杨秋兰.利多卡因配合地西泮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的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 (14) :1827.

[5]吕士瑗.护理学基础[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0:50.

[6]李淑琴, 张利勇, 王保国.丙泊酚诱导期不良反应的多中心、大样本调查[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6, 22 (10) :738-739.

[7]卢娇.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34) :54-55.

[8]赵喜峰.基层医院不同注射部位对丙泊酚注射痛的影响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 (14) :1799.

医院流产 篇2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选择2011年3月起至2012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妊娠6-10W年龄18-45岁,B超证实宫内妊娠,排除各种急性妇科炎症及禁忌症,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孕周及孕产次无明显差异。

方法:人流受术者两组均采用电动吸引术,吸宫负压定为6-8W为350-400mmHg,吸头为6-7号;9-10W为400-500mmHg,吸头选7-8号。

观察组选用一次性使用子宫造影管一根,2%利多卡因5-10ml。操作:常规消毒后,探明子宫方向,缓慢插入子宫造影管深度超过宫颈内口2-3cm为宜,持钳固定防滑脱,经造影管注水端先向水囊注入生理盐水3-4ml,向外牵拉造影管堵塞宫颈内口,根据孕周及宫腔深度将2%利多卡因5-10ml经造影管注入宫腔,闭塞引流端,保留5分钟,抽放水囊,取出造影管,开始行人流术。对照组按常规操作。

2 结果

用药组100例中90例扩宫吸宫无痛,对照组仅15例无痛,两者有明显差别。

用药组初孕妇18例,无痛16例,经孕妇82例,无痛74例,两者无明显差异。

对照组初孕妇16例,无痛3例,经孕妇84例,无痛12例,两者无明显差异。

说明人流无痛与初孕经孕无关,是药物作用的结果。

用药组6-8W,60例,无痛54例,占90%,

对照组6-8W,66例,无痛仅为10例,约15%两者相比差异显著

药组9-10W,40例,无痛36例,占90%,

对照组9-10W,34例,无痛仅为5例,约14.7%两者相比差异显

说明人流无痛与孕周无关,是药物作用的结果。

3 讨论

利多卡因是全能麻醉药,具有起效快,作用强而持久穿透力扩散力强,对组织无刺激性,起效时间约为5分钟,使用利多卡因宫腔主药后,可快速将蜕膜层及宫颈内口副交感及感觉神经末梢麻醉,子宮平滑肌在短期内松弛,阻断了扩宫及吸宫中较强的刺激,除产生无痛效果外,还可控制 吸宫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人流综合症的发生,减少受术者的痛苦,提高手术质量

4 结论

医院流产 篇3

中医认为, 习惯性流产往往发生于同一妊娠月, 具有“应期而堕”, 屡孕屡噎的特征, 称之为“滑胎”。我国传统医学中有肾主生殖的观点。认为胞脉系于肾母体, 肾气是胎儿发育的动力;而胎儿的成长, 又要靠气血的充养, 气血是由脾胃所化生。因此, 脾与肾是影响流产的主要脏器, 具体包括有肾虚血热和脾肾两虚两大类, 治则为固肾安胎、健脾补[2]。西医治疗则主张口服或输液补充维生素E, 并肌肉注射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足患者。海林市妇幼保健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习惯性流产,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海林市妇幼保健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习惯性流产患者3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中西药结合治疗组) 16例, 对照组 (常规西药治疗组) 15例。以上病例均习惯性流产3次或3次以上。观察组16例中, 年龄29~38岁, 平均33.7岁;孕次1~5次, 孕龄6~21周。对照组15例中年龄26~41岁, 平均34.2岁, 孕次l~4次, 孕龄7~21周。两组病例均有肾虚血热和脾肾两虚的表现, 没有宫颈口松弛、子宫畸形、感染性疾病及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等情况。两组病例从年龄、孕次、孕龄、临床症状、流产次数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一般性治疗:患者遵医嘱注意休息, 起居有序, 并进行适当锻炼。饮食上, 多食营养丰富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医护工作人员注意消除患者精神上的紧张和思想上的顾虑, 使患者以放松、乐观的心态迎接治疗。药物治疗:每日口服补充维生素E, 必要时进行维生素E输液治疗;针对黄体功能不足者给予黄体酮肌注治疗。

1.2.2 观察组

一般性西药治疗。针对患者症状的不同, 分为肾虚血热型9例和脾肾两虚型7例。前者根据临床症状, 治宜固肾安胎, 佐以清热凉血。后者根据临床症状, 治宜健脾补肾安胎。

1.3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种。三种标准分别为:阴道流血停止, 无腹部疼痛、坠胀, B超示胎芽胎心正常, 妊娠得以继续;阴道流血减少, 腹部疼痛较为减轻, B超示胎芽胎心正常, 妊娠得以继续;阴道流血不止, 伴有腹痛, 妊娠停止[3]。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6%, 其中显效10例, 有效5例;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3.0%, 显效4例, 有效7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1) 。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三疗程后疗效比较[n (%) ]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1610 (61.9) 5 (31.7) 1 (6.4) 93.6%

对照组154 (28.6) 7 (44.4) 4 (27.0) 73.0%

3 讨论

习惯性流产属中医“滑胎”范畴, 多由肾气亏损所致。肾脏功能的正常是维持妊娠和胎儿发育的必需条件, 如果先天不足、房劳伤肾, 使得肾气虚, 胎失所系, 冲任不固, 则容易导致胎漏及妊娠腰痛、胎动不安及滑胎等[4]症状。此外, 由于患者有多次流产的历史, 住院时往往精神较为紧张, 心理压力很大, 忧心再堕。久而久之, 肝郁化热, 热伤冲任, 胎气受损, 从而导致堕胎小产。所以在保胎的同时还应兼顾舒肝凉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 拥有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 长期单独使用西药硫酸舒喘灵口服治疗, 会影响胎儿的肺成熟, 并导致低钙、低钾等问题。因此, 中药治疗应以活血、补肾、清虚热为主。方中可加入当归、川芍等以养血安胎;加入菟丝子以安胎而止腰痛;加入白芍以滋阴养血、止血安胎等[5]。总之, 全方益气而不燥, 养血而不腻, 清热而不过于苦寒黄芬、安胎疗效可靠而无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鄢贵芹, 王芳革, 陈艳.习惯性流产之病因探讨[J].光明中医.2009, 24 (12) .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329.

[3]王淑丽, 赵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68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14 (19) :2021.

[4]贾立新.中药保胎方配合孕酮治疗180例习惯性流产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 3 (5) :563.

药物流产时间间隔的流产效果研究 篇4

1 调查对象及内容

1.1 调查对象

选择的调查对象大多为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门诊确诊为宫内妊娠的妇女, 她们的停经时间都在49天以下, 且前一次流产都为药物流产, 本次调查对象选择了260例自愿药物流产者。按照药物流产的间隔时间将其划分为3个组, 从最后一次月经第1天开始算起, 药物流产的间隔时间在3个月以下的列为第1组 (共82例) , 间隔时间在3~6个月的列为第2组 (61例) , 大于6个月的列为第3组 (117例) 。

1.2 服药情况

药物流产的药物选择为: (1) 上海华联制药厂生产的米非司酮25mg, 1次/12h, 并且在服药前后2h内必须禁食; (2) 上海华联制药厂生产的米索前列醇0.6mg, 这种药物必须在服用米非司酮1h后服用。

1.3 药物流产效果评价标准

药物流产效果评定一般分为完全流产、不全流产、流产失败3种情况: (1) 完全流产是指服用米索前列醇药物后在1天之内将妊娠物排出, 或者在胎儿娩出后出血在100mL以上或者出血时间在14天以上而行清宫术, 最后的流产报告中没有发现胎盘残留物等; (2) 不全流产就是指只有一部分妊娠物排出, 或者胎儿排出后行清宫术, 流产报告中发现有胎盘残留物; (3) 流产失败是指服用米索前列醇药物后, 在1天之内没有发现有规律宫缩者或用药后出血多需行急诊清宫者。

2 调查结果

2.1 三组年龄、孕次和上次药物流产等方面情况比较

经过对以上三组孕者的调查发现, 这三组调查对象的孕次、年龄和上次药物流产等方面的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其差异如下表1所示。

2.2 药物流产效果

三组调查对象经过药物流产后, 其效果如下表2所示。

[n (%) ]

2.3 调查对象药物流产中出血持续时间和出血量比较

三组调查对象经过药物流产后, 所导致的孕妇的出血持续时间和出血量的情况如表3所示。

3 调查结果分析

在药物流产中, 米非司酮有以下药性:糖皮质激素、抗孕酮、轻度抗雄激素等, 它们跟孕酮竞争孕激素相互受体, 从而使得孕酮维持子宫内膜蜕膜化, 促使了蜕膜细胞、腺上皮细胞以及间质不断凋亡, 最终导致蜕膜出现坏死、变性、出血等, 或者导致绒毛供血不足、胚胎发育停止等。在这同时, 药物将激发合成内源性前列腺素, 促使子宫收缩以及宫颈变得成熟软化, 并且致使宫颈不断扩张而将妊娠物排出。米索前列醇就是合成的前列腺素的衍生物, 它能致使子宫收缩、软化和宫颈扩张, 从而帮助排出胚胎和蜕膜。

本研究将调查对象按照药物流产的间隔时间划分为三组, 从最后一次月经第1天开始算起, 药物流产的间隔时间在3个月以下的列为第1组 (共82例) , 间隔时间在3~6个月的列为第2组 (61例) , 大于6个月的列为第3组 (117例) 。从以上的临床调查结果可以发现, 药物流产时间间隔在3个月之下的以及3~6个月的流产效果较之6个月以上的, 其完全流产率相对较低, 间隔时间在3个月之下的完全流产率最低;但其不全流产和失败流产的概率较间隔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高出许多。

通过药物流产, 在孕妇子宫平滑肌细胞中, 其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以及它们的亚型之间出现了比例失调的情况。其中, 雌激素受体数量降低, 从而降低了子宫平滑肌相对于前列腺素的弹性即敏感程度, 最终使得子宫收缩不健全, 没有完全排出蜕膜及绒毛等残留物。如果妊娠时间间隔过于短暂, 将不能完全调整体内机制, 从而容易发生不全流产和失败流产, 使得完全流产的概率大大降低。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尽管重复药物流产的时间间隔小于3个月或者在3~6个月的流产病例中, 其流产失败率、不全流产率以及完全流产率的差异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但是, 它们的出血量在100mL以上的病例明显增多, 这主要是因为子宫内膜没有完好修复而导致的绒毛、蜕膜出现残留, 或者是子宫内膜的修复变得非常缓慢, 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再次妊娠将很容易出现蜕膜发育不健全的现象, 从而导致孕囊和宫壁之间相互粘连, 促使妊娠物脱落较难或者不完全脱落, 最终致使出现大量出血。

4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重复药物流产的间隔时间应该大于3个月甚至6个月。虽然药物流产能减轻人工流产手术的痛苦, 但只能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 育龄妇女特别是未产妇女应切时落实有效的避孕措施, 避免意外妊娠的发生, 减少流产对育龄妇女造成的身心损害。

参考文献

[1]乌毓明.药物流产使用方法的建议[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6, 16 (10) .

[2]朱丽华.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后子宫内膜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亚型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 2003, 10 (8) .

[3]李泸湘, 尚春霞.400μg米索前列醇口服和舌下含服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 (18) .

[4]唐国峰.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原因及药物治疗[J].天津医药, 2001, 13 (4) .

[5]普永芬.药物流产副反应的初步探讨[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1, 17 (2) .

医院流产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要求行人工流产妇女, 其中30例妇女选择无痛人工流产术为无痛组, 30例妇女选择传统人工流产术为传统组。无痛组年龄20~39岁, 平均年龄 (24.31±2.37) 岁;传统组年龄19~38岁, 平均年龄 (23.17±3.64) 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无痛人工流产术采用的是芬太尼以及丙泊酚, 实行静脉麻醉;传统的人工流产术采用的是负压吸引常规术式。两种人工流产术的手术操作相同。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妇女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调查, 制定统一的调查表对妇女的情况进行记录。调查表中的内容包括妇女在术后的1年内有无重复人工流产情况及其次数, 对避孕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术后恢复正常性生活以及再次妊娠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数资料采取率 (%) 表示, 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妇女1年内人工流产情况及其次数:无痛组重复人工流产为36.7%, 明显高于传统组23.3%;且重复流产1次到2次的比例也明显高于传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妇女对避孕知识的掌握以及避孕情况比较:无痛组对避孕知识的掌握情况低于传统组, 且有效避孕的妇女明显低于传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无痛组在1个月内恢复性生活的为14例 (46.7%) , 明显高于传统组的8例 (26.7%) ;无痛组再次妊娠比例为23.3%, 明显高于传统组的1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意外妊娠的妇女选择人工流产术作为补救措施, 但传统的人工流产术在操作的过程中, 由于会扩张妇女的宫颈, 并吸刮胚胎, 容易使妇女感到疼痛和不适。随着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产生, 丙泊酚以及芬太尼麻醉药物的使用有效地减轻了妇女术中的疼痛[1]。因此成为了妇女进行人工流产术的首选, 但无论是传统的人工流产术还是无痛流产术均对妇女身体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容易引发妇女伤口感染、子宫出血, 甚至不孕症等不良反应, 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2]。

从上述两组妇女1年内人工流产情况及其次数 (表1) 可得出, 无痛组重复人工流产为36.7%, 明显高于传统组23.3%;且重复流产1次到2次的比例也明显高于传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说明由于无痛人工流产术能显著地缓解疼痛, 使得妇女忽视了对重复流产的重视, 反而传统手术的疼痛使得其重复流产率要低。从两组妇女对避孕知识的掌握以及避孕情况比较 (表2) 可得出, 无痛组对避孕知识的掌握情况低于传统组, 且有效避孕的妇女明显低于传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选择传统人工流产的妇女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去掌握如何避孕的知识, 有效地减少了重复流产的发生率。但无痛组在1个月内恢复性生活的为14例 (46.7%) , 明显高于传统组的8例 (26.7%) 。过早的性生活容易使妇女出现感染, 甚至不孕症。

综上所述, 选择无痛人工流产重复流产人数明显高于传统人工流产术, 但无论哪种手术对妇女身体都会造成伤害。积极地开展流产后的计划生育服务才能有效提高妇女对人工流产危害的认识, 避免重复人工流产的发生。

摘要:目的 分析无痛人工流产和传统人工流产术式选择对重复流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要求行人工流产妇女, 其中30例妇女选择无痛人工流产术为无痛组, 30例妇女选择传统人工流产术为传统组。对两组术后妇女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是否存在重复流产及其次数、避孕情况、恢复性生活时间等。结果 无痛组重复人工流产为36.7%, 明显高于传统组23.3%;且重复流产1次到2次的比例也明显高于传统组。无痛组对避孕知识的掌握情况低于传统组, 且有效避孕的妇女明显低于传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重复流产率较高, 积极地开展流产后的计划生育服务才能有效地避免重复人工流产的发生。

关键词:无痛人工流产,传统人工流产,重复流产

参考文献

[1]左焕荣.传统和无痛人工流产术式选择对重复流产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2, 20 (1) :25-29.

药物流产与无痛人工流产的优劣对比 篇6

关键词:怀孕,药物流产,无痛人工流产,对比

1 药物流产和无痛人工流产的概念

1.1 药流

药流是指在怀孕早期不须手术, 而用打针或服药的方法达到人工流产。应用药物终止妊娠, 是近20年来的最新发展, 目前常用的药物是米非司酮 (Ru486) 和前列腺素, 前者使子宫蜕膜变性坏死、宫颈软化, 后者使子宫收缩, 促使胚胎排出。药流简便、有效、无创伤, 避免了进宫腔操作可能造成的并发症, 用于终止8周以内的妊娠。

1.2 无痛人工流产

在适应症及手术方法上与人工流产相同, 但手术中加用了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静脉注射或气体吸入全身麻醉药, 约30s可进入睡眠状态, 在孕妇毫无知觉的情况下, 经过大约3min, 医生便可完成手术, 整个手术过程仅需要10~15min。孕妇由于使用了新型麻醉药, 术后意识完全恢复, 术后30min即能自行离院。无痛人流手术方法, 不仅解除了患者身体上的痛苦, 同时也极大地减轻恐惧心理, 医生可以在完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实施手术, 有利于保证手术质量, 并可减少人流综合症的发生率。

2 药物流产和无痛人工流产的具体方法

2.1 药物流产术

第1天空腹口服米非司酮片150mg, 第3天早晨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醉片0.6mg。

2.2 无痛人流术

术前禁食4~6h,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开放静脉通道, 吸氧准备好面罩, 常规消毒外阴, 即开始静脉缓慢推注芬太尼0.3~0.5μg/kg, 继之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1.5~2.0mg/kg, 总量100~200mg, 注射30~40秒观察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 平均施术时间为6min。

3 临床结果

临床对260例因早孕要求终止妊娠患者进行调查分析, 均为孕6~10周, 经B超确诊宫内妊娠且无手术禁忌证, 其中采取药物流产者156例, 应用无痛人流104例。药流不是常规的避孕方法, 而仅仅是作为避孕失败发生意外妊娠后的一种补救措施, 必须在有条件的医院, 在医生监护和指导下进行, 切忌孕妇擅自在家服药流产,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无痛人流术在腹痛持续时间、平均流血时间、二次清宫率等方面均优于药物流产术。无痛人流术平稳安全, 有效避免了许多并发症, 镇痛所用药物代谢迅速, 仅2min即可排泄, 对身体不会有任何毒副作用, 安全、可靠, 尤其对有药物流产禁忌证患者来说为首选方法。无痛人流术, 在国外已被广泛采用, 从医学伦理上来说显得更加人道, 体现了对术者生命质量的尊重;现在国内也逐步开展了无痛人流手术, 深受广大意外妊娠者的欢迎。无痛人流不仅保留了人工流产所有优点, 更克服了人工流产的疼痛问题, 减少了人流综合症的发生率。由于病人能在安静入睡、无痛的状态下手术, 因此避免了因疼痛使病人不配合而造成的子宫穿孔。当然, 术时仍要求术者集中注意力, 操作过程中仍要做到轻、好、快。 无痛人流正因为可以避免疼痛, 减少对迷走神经的过度刺激, 因此也就避免了人流综合症的发生。

它的特点如下:①无痛苦, 无恐惧感, 是目前流产方式中最佳选择;②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流产, 出血时间短、流血量少, 利于身体恢复, 不会因就医耗费过多时间, 而耽误工作和学习;③术中使用的麻醉药作用时间短, 恢复迅速而平稳、对智力及今后生育无任何影响。经过短暂代谢, 即可完全排泄, 无药物遗留和副作用;④术中采用进口麻醉机、血氧监测仪进行有效监控, 由专职麻醉师实施, 确保手术质量。

适合做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孕妇有:妊娠13周以内的孕妇;未生育、剖腹产妇女、或生育后对疼痛恐惧者;药物过敏者;贫血患者及其他有凝血障碍者;意欲在流产后安置宫内节育器者。

虽然无痛人流较安全, 无痛苦, 可还将注意以下问题: ①拟行无痛流产的孕妇, 如以前患有心、肺、肝疾病, 须告知医生知晓;②术前应避免性生活和感冒, 术前一日应洗澡更衣;③术前应禁食禁水4h。④无痛人流是由于加用了静脉麻醉, 任何一种麻醉都有一定的风险, 这也就是它与一般人工流产的区别。尽管它的危险发生概率极少, 但术前医师还是必须与受术者及家属谈好, 也须征得本人及家属的同意方能进行。

笔者认为, 在经济条件许可的范围内, 需终止早期妊娠的孕妇, 为了自身健康和以后的生育能力着想, 最好采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这样既可减少痛苦、节约时间, 最重要的是安全可靠,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龚松林.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J].医学临床研究, 2005, 22 (1) :207-208.

无痛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的临床比较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单位生殖健康门诊2004年1月—2008年12月经妊娠试验及B超检查诊断为宫内早孕, 孕6周~10周, 孕妇年龄为18岁~40岁自愿终止妊娠的育龄妇女780例。所有患者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参考文献[1]35-40, 人工流产及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根据知情选择的原则, 用双氯芬酸钠联合利多卡因麻醉进行人工流产465例, 用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315例。2组患者年龄及停经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决定终止妊娠的孕妇经查无禁忌证, 检查B超、血常规、白带常规、尿妊娠试验、术前传染病四项。选择人工流产的孕妇术前半小时排空膀胱后, 给予肛门塞入双氯芬酸钠50 mg 1粒, 半小时后进行手术, 术前常规消毒后用5%利多卡因3 m L于宫颈1点、7点钟方向分别注入1.5 m L, 局部按压1 min~2 min后进行手术。选择药物流产的孕妇给予空腹口服米非司酮25 mg, 2次/d, 连服2 d, 第3日顿服米非司酮50 mg1 h后再顿服米索前列醇600μg, 并留院观察至胚囊排出[1]41。

1.3 镇痛效果判定[2]

无痛:术中或服药后自诉无腹痛, 安静, 表情自如。轻度疼痛:术中或服药后诉下腹胀痛, 基本安静, 无痛苦表情。疼痛或有人流综合征:术中或服药后腹痛明显, 表情痛苦, 不安静或合并恶心、呕吐等人流综合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 数据以表示。

2 结果

经比较, 人工流产的总体镇痛效果优于药物流产;采用容器测量和面积测量法, 两种方法的出血量有显著差异, 药物流产出血量明显多于人工流产出血量;采用术后2周回访的方法, 两种方法出血天数有显著差异, 药物流产出血天数明显较人工流产出血天数长。结果见表1~3.

3 讨论

3.1 人工流产过程中疼痛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 人工流产手术过程中扩张宫颈时, 刺激宫颈旁的骨盆神经丛而造成宫颈宫体牵拉痛;第二, 吸宫过程中胚胎排出后的子宫收缩痛。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阻滞了宫颈旁骨盆神经静脉丛, 从而缓解了宫颈扩张痛, 术前半小时肛门塞入双氯芬酸钠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抑制前列腺素分泌达到减轻子宫收缩痛的效果[3]。从表1可以看出完全镇痛或轻度疼痛占88.17%, 镇痛效果较好。

3.2 药物流产中米非司酮是一种甾体类药物, 与孕激素竞争受体, 阻断了体内孕激素活性, 米索前列醇兴奋子宫, 抑制宫颈胶原纤维合成, 从而扩张和软化宫颈。这一系列药理作用导致胚胎死亡排出。完全镇痛或轻度疼痛占96.19%, 镇痛效果比肛门塞入双氯芬酸钠加利多卡因宫颈麻醉更明显。

3.3 人工流产是传统的终止妊娠方法, 该方法手术时间短, 清宫确切, 术后出血少, 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妊娠的问题。特别是对急需采取节育器避孕措施的人, 可以直接在人工流产术后上节育环达到避孕目的。多例手术证明, 双氯芬酸钠肛门塞入加利多卡因较好地解决了受术者手术过程中的宫颈扩张痛和子宫收缩痛, 对子宫收缩和出血量无明显影响, 但是因人工流产直接进宫腔操作, 首先造成受术者心理恐惧。

3.4 药物流产因为不需要进宫腔操作的优点易被受术者接受,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持续升高, 瘢痕子宫增多, 人工流产手术风险增大, 因此药物流产是早期终止妊娠的较好选择。但药物流产需口服3 d药物后住院观察至胚囊排出, 且出血时间较人工流产长, 出血量较人工流产多。必须在有条件的医院, 在医生监护和指导下进行。

目前终止妊娠的方法很多, 静脉麻醉、笑气麻醉等无痛人工流产都是终止妊娠的好方法。但这些无痛人工流产需要一定的医疗条件, 且手术费用高, 麻醉风险大, 所以双氯芬酸钠加利多卡因宫颈局部麻醉人工流产、药物流产仍是基层单位进行早期终止妊娠较好的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在临床上需和受术者耐心沟通, 根据受术者的身体条件和妊娠天数选择终止妊娠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计划生育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2]周蕾, 廖小洁, 罗辉.4种镇痛方法在人流术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8, 34 (23) :4919.

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的疗效对比分析 篇8

关键词:药物流产,人工流产,疗效对比,分析

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均属于临床常用的避孕方式, 现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妇科, 人工流产属于早期常用方式, 而药物流产属于近年来研制的新型流产方式, 其两类方式均有利弊[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流产患者, 分别使用人工流产处理和药物流产处理, 对比两组患者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流产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0例。观察组患者均为已婚女性, 年龄21~33岁, 平均年龄 (25.14±1.58) 岁, 平均停经时间 (43.91±4.28) 天。对照组患者均为已婚女性, 年龄20~32岁, 平均年龄为 (24.91±2.76) 岁, 平均停经时间 (42.69±5.61) 天。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治疗后嘱咐患者禁止1个月的性生活, 同时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 (口服抗生素, 连续使用七天宫缩剂) 。

对照组流产患者采用人工流产, 选用电动负压吸引器 (型号:YB-LX-3) 对患者进行手术, 行使常规人工流产负压宫腔内吸引术, 首选可使用一次性无菌吸管深入患者阴道, 将其胚胎组织吸净, 随后再使用刮匙将附着于子宫周围的残留组织刮尽。

观察组流产患者采用药物流产, 嘱咐患者用药前2 h禁食, 主要以口服米非司酮 (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20033551) 、米索前列醇片 (浙江仙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84598) 为主。在患者入院后第一天清晨, 给予患者空腹口服米非司酮25 mg, 当天12 h后口服25 mg米非司酮, 第二天服药方式和第一天服药方式相同, 第三天清晨, 给予患者空腹口服25 mg米非司酮, 当天1 h后再口服0.6 mg米索前列醇片, 7天内密切观察患者排出物、出血量。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完全流产率、不完全流产率、流产失败率。流产失败:主要是指经流产方式处理后, 经B超检查, 结果显示宫内孕囊呈继续发育状态, 观察组需手术治疗, 对照组则需再次刮宫处理。不完全流产:主要是指经流产方式处理后, 仍存在部分妊娠物, 观察组需手术治疗, 对照组则需再次刮宫处理;完全流产:主要是指经流产方式处理后, 有妊娠物排除, 经B超检查, 结果显示宫内孕囊消失, HCG呈阴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出血时间、出血量对比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妊娠结果对比 (见表2)

3 讨论

对于流产患者, 临床上常使用两种方式, 一种为人工流产, 一种为药物流产, 其均是临床上首选终止早孕方法, 其中人工流产具有40余年的历史, 主要用于终止6~10周妊娠患者, 常使用负压宫腔内吸引术治疗, 而药物流产有20余年历史, 主要用于早期妊娠, 有研究表明, 其完全流产率高达93%以上[2]。

人工流产主要以手术为主, 使用刮宫匙和负压吸引器虽可将妊娠物排出体外, 但其对子宫内膜具有一定损伤, 且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内膜瘢痕现象, 造成患者蜕膜发育不良, 其直接影响患者下次受孕, 同时经人工流产容易导致细菌侵入人体, 从而造成子宫内膜炎和阴道感染, 最终形成胎盘粘连, 对此在临床上患者较为排斥[3,4]。

药物流产主要以口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片为主, 其中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片均对患者创伤性较小, 且用药简单, 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同时药物流产可适用于各类患者, 比如近期反复人工流产和畸形子宫患者[5]。药物流产主要作用机制为:其可快速在患者子宫内 (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 发挥功效, 从而将子宫达到软化、扩张作用, 且使蜕膜细胞变性坏死, 从而达到软化宫颈和收缩子宫双重疗效, 同时, 药物流产不仅可将子宫妊娠物排出体外, 还对患者子宫内膜不存在任何损伤[6]。对其疗效确切, 但其仍存在不足之处, 比如药物流产对身体肥胖、胃肠道反应较大患者失败几率较大, 因此在患者选择药物流产前, 应先排除胃肠道反应较大和肥胖患者[7]。

经研究表明, 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完全流产率、不完全流产率、流产失败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总而言之, 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疗效相比, 药物流产在流产患者中的疗效更为显著, 其可改善患者妊娠结局,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减少其出血量,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嘉, 谢杏美.两种人工流产方式流产后继发不孕的临床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 2011, 32 (2) :241-243.

[2]蒋艳.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用于终止早孕的临床优劣势比较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05 (20) :25-26.

[3]叶晨, 曲王雷, 叶香月, 等.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对再次妊娠分娩并发症影响的对照研究[J].中国性科学, 2013, 22 (12) :9-11, 15.

[4]丘东海, 叶娉婷.初产妇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术后对再妊娠影响的对比观察[J].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3, 32 (1) :36-37.

[5]张永芬.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 (7) :49-50.

上一篇:自然资源审计下一篇:电视媒体的文化责任